首页 优秀范文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30 16:36:45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第1篇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中国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249-02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为中学教学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种种不足。本文将对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存在的特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其更好地的应用到教学当中。

一、中国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于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国地理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目前现状,中国地理是地理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不论教材和课程标准如何改革,对于初中到高中甚至到大学的地理专业而言,中国地理都是占有较大比重的教学内容,其地位不容忽视。就新课标改革而言,不论课标如何改革,中国地理始终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位置。从而可见中国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多媒体教学的概念及其特点

1.多媒体教学的概念

多媒体教学是指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经过对知识的收集、存储、整合和分析所进行,并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相结合的,目的明确地传递教学信息的,发挥学生多种感官功能,从而取得最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

2.多媒体教学的基本特点

(1)要求使用者具有综合性。(2)把知识形象化、立体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3)适用范围广。(4)先进性与高端性。

三、多媒体教学在高中中国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众所周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任课教师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设备能够恰到好处的完成教学任务和整合教学内容,可见其优势明显。不仅如此,多媒体教学在高中中国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同样也是十分明显。它的优势体现为:(1)教学形式丰富多样,提高学生兴趣。(2)贴近实际,立体感强。(3)循环利用,修改方便,实用性强。(4)能够良好的保护教师的身体。

四、多媒体教学在高中中国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尽管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比较明显,但是它在高中中国地理的教学中同样具有许多不可回避的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避免这些不足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如何去避免这些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有所选择,深入思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在教学上不能只注重形式,而是要讲求实效

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十分的灵活,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讲究教学方法,更要讲究教学的实效,从而避免流于形式的浮夸,做到有兴趣、有内容。要从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于教学内容要紧扣考纲,与重点难点紧密相联,不能只注重表现形式,而形成了用电子设备做主角的表演课。

2.在学生身上没注意思考与教学形式的相互配合

在教学中,其实最好的教学方式莫过于启发式教学,这样的教学可以对学生有合理的指导,并且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的3个要注重:

(1)要注重地理学的发展规律,并对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和对比。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里面的视听等方式,我们要合理的利用,这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的感性材料,更是培养大家理性思维的方式,将抽象转化为具体,这就要引起同学们的理性思考。

(2)要注重学生多元素质的和谐发展。教学中信息化的发展,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要注重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的多元素质和谐发展,培养健康的积极的学生,培养社会需要的学生。

(3)要注重地理教学方法的转换。在多媒体教学逐步发展的情况下,地理教学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并且民主平等地进行多媒体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积极思考、努力分析,切记不可“教师喂到嘴里”,模式生硬。同时,也不能流于形式、浮皮潦草。

3.以多种媒体形式互相搭配,不轻视传统教学手段

每一种媒体形式都具有其特点与专长,多媒体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其相互配合,从而获得一个良好的效果。将其最优化组合,可以吸引学生学习,提高效率,增强效果。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发展得到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多种手段结合到一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4.教师在课堂应处于指导地位,不可将媒体教学易误认为取代老师

在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教学日益发达,教师们在课堂上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地位。尤其是高中中国地理的教学,可以使用很多种方法,画图也好,视频也好,它们所能讲述的只是一些“死理论”。如果单是用设备讲解“死理论”,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学的效果,所以老师要融入到教学中才能取得实效。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启发、引导和前期准备。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指导者,多媒体作为辅助,这样的教学才是合理的。

5.多媒体教学一定要成为一种习惯

多媒体融入教学,这是时展的一种趋势。在高中中国地理的教学中,更应当将多媒体教学形成习惯,不仅仅是因为这部分知识存在难度,而且是因为这部分知识还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地理学知识。我们对多媒体在高中中国地理教学的重视要和对待中国地理一样,采用同样的心态和重视程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中国地理教学中要想达到教学效果,必须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多媒体教学既有优势也有不足,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我们要合理利用其优势,同时也要灵活地避免其不足。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高中中国地理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要解决多媒体教学在高中中国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首先要对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之间关系有一个明确而深刻的认识,认识到两者缺一不可;其次,要对教师、学生、教学设备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局势上清楚的分析,这样我们才能教好学生;再次要能够分析出多媒体教学在高中中国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方法,这样才能合理地分析和利用多媒体设备,而且为我们的教学提供良好的科技支持。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靠老师教法灵活、学生学习主动,还要靠各种设备和技术的合理支持。在高中中国地理的教学中,我们要分析教学内容和特点,要合理规划教学,良好地应用设备,这样才能达到我们要达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树声.区域地理[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9:67-148.

[2] 张泉.区域地理[M].西安:陕西出版集团未来出版社,2011:56-112.

[3] 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高中地理学科设计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充满着趣味性。地理学科包罗万象,是一门学科思维综合能力较强的课程。然而,在地理的教学中也存在大量的重点和难点,而借助多媒体设备则能够有效地排解难点,帮助学生扫清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化繁为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他们对于地理学科的热爱,从而将地理的学习变成为一种自觉意识,最终有效地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一、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大。由于多门学科都需要学生统筹兼顾,会造成思维上的分散,大量的知识要做到完全记牢非常不容易。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则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能够真实地还原地理知识的本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这样一来则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突破地理思维障碍,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高中地理课堂的多元化教学,能够有效地营造互动学习的热烈氛围,从而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巧用多媒体,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要想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够被教师的教学所吸引。在这一过程中,地理知识中较为抽象的内容以及重点和难点都是学生学习的瓶颈,因此教师要巧妙地应用多媒体设备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要借助多媒体本身的图像、视频以及音频等优势将复杂难懂的地理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直观地反映给学生,而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的。此外,在高中地理课堂的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把地理教材中复杂事物进行综合,使事物与现象更加清晰易懂,从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完成教学总结

普遍来说,高中地理课堂的高质量完成并不是通过某几个知识点的串联来实现,而是要表现为整章知识的整合以及相关知识的前后链接。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够实现这种完整的教学效果。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制作PPT课件将当前讲授的知识与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有机地整合,梳理出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加以引导,加深学生的理解,方便学生的类比记忆,从而高质量地实现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自行制作PPT学结报告,使学生在享受软件应用乐趣的过程中,从游戏的角度出发将知识扎实地印刻在脑海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是非常需要的,其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还关系到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从长远角度来说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最终成败。因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学工作者来说,必须要加强自我学习,扎实提升自身驾驭多媒体教学技术设备的能力,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更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多媒体应用的“度”,认识到多媒体设备仅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从而避免走上过度迷信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参考文献:

[1]王爱红.论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革新,2008(10).

[2]陈宝军.多媒体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J].西北职教,2006(5).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地理教学 应用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运用多媒体对优化地理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介绍《长江》一课的课前2分钟,可以播放长江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对人类有什么影响时,可以播放一些河流和湖泊图片,启发学生讨论,这样学生可以得出河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如水资源、水能资源、航运价值等,同时也可以知道河流也会造成水灾。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介绍我国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洪水原因时,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长江水系图,用闪烁的方法显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即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和北面的汉江。教师很容易给学生介绍清楚,在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另外可再插入一些近年来上中游山区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影视片段去启发学生,它是使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另一主要原因。多媒体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和一些投影,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转贴于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学生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由于地面流水不能汇入河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贯穿始终的基本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例如:在介绍京杭运河时,用重新着色、闪亮来突出京杭运河北起通县,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配以闪烁的五大水系)。这样就克服了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在介绍长江流域有哪些主要支流时,用闪烁来突出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的位置,介绍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也可以闪烁出宜昌和湖口所在的位置,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概念。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地理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注意问题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工具,以动画、图形、图像、声音为传播形式,运用于教学中,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现代教育先进的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中,那些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动画模拟、图形、图像、过程演示等手段,把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具体、形象,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以下我以高中一年级地理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五节《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为例,谈谈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优化地理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激起,则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黑板的缺陷。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地理课中的重点、难点比较抽象,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使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和一些投影,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便于学生理解,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同时还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使课堂教学既活跃又充实。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贯于始终的基本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 用多媒体技术直观的显示,更能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兼顾全面,因材施教

各班级之间的学生能力有差别,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设置,设计不同的教学深度、广度和进度,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取知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列表比较冷锋、暖锋及其过境时的天气变化时,有的班可以采用直接显示表格,学生看了以后根据已有知识直接总结填表,有的班则是先让学生看书,加深了已有知识的印象之后再填表格。

六、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意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之间的主次关系,不能把地理课上成计算机知识培训班课,力求用最简单的最易操作的形式表达教学内容,而且不同年级教学中多媒体技术难度和手段应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应。

(二)要注意教学内容与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课件中的动画、图形、图像、声音等都不能过于繁杂华丽,不能因此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突出教学内容这个重点,一切形式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要避免把课堂变成电影院,防止课堂上轰轰烈烈,下课后一无所获。

(三)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难度与练习的数量,不要因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加大教学难度和练习的数量,挤占学生思考的时间,防止多媒体技术直观的表达而忽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创造性。

以上是我对多媒体教学的几点认识,虽多媒体教学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技术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和教师相比,多媒体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多媒体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和手段。在教学时,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让多媒体技术给新课改下的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明编.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 陈效逑.自然地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第5篇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呢?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运用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和轻松的音乐所造成的氛围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长时间的学习注意力。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 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的地图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地图是最常用到的辅助教具,可以这样说:地理教学一 刻也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因此,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是地理教学成功之母。换句话说,如何掌握好地图的内容、发挥它的作用,是学好初中地理知识的关键。地理教学上的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充分展示出来,而且,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如果要把图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这样会影响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电教手段,可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用投影可以增加图的容量和文字输入量,提高图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区分度,利于学生读图、填图、图文转换,提高认识,发展思维。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结构,促进自主学习

运用多媒体教学,还能帮助教学走向教懂、教准、教活、教精,促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活学,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觉状态和最佳状态,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如我在讲《中国的民族》的时候,给学生提供了各民族风俗、文化艺术活动、体育活动、服饰、饮食、语言、传统节日等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内容,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搜集这些内容的图片或文字,每人至少找出一项。上课时在课堂上展示他们搜集的成果并且进行评比,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主动参入,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多媒体教学让其目标成为现实。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既增强了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又提升了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四、多媒体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注意听、看、还要动手操作、积极思维,手脑协调一致速反应,促进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可提高学生的地理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人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人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学生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由于地面流水不能汇人河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教学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课堂教学要突出重、难点,就应千方百计地将形式学生的注意力调整到高度集中的最佳状态。教学的重、难点内容老师通常采用板书,或加重语气反复强调来予以突出。使用多媒体教学突出重、难点更为方便,我们可以采用加大或变化字体;变换字体颜色;设置动画等多种手段突出重、难点内容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六、运用多媒体,可以及时反馈,集中交流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第6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味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注意力集中,思维主动活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并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兴趣又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情绪,这种情绪在一定的情境中极易产生,因此,利用CAI课件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境气氛,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例如:在《台湾省》、《黄河》、《长江》等课件的片头分别加入“阿里山的姑娘”、“黄河颂”、“长江之歌”等视频影像歌曲,当学生一进入教室,悠扬的音乐、悦耳的歌声、美丽的画面,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中来,一首首熟悉的歌曲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既轻松又新颖。又如,当讲到台湾的旅游资源时,一幅幅美丽的风光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一边欣赏一边还可以听到优美动听的解说,犹如亲临其境,乐而忘返。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化繁为简,突出重点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借助地图、挂图和其他教具教学,但一些挂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而且其内容又是静态的、无声的,给学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如采用多媒体CAI辅助教学,恰恰弥补了地图教学的不足之处,加大了课堂密度,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例如:在《台湾省》、《广东省》、《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分区分课件的设计制作中,把位置、地形、矿产、经济、人口、城市、旅游等各个地理要素分开显示,能起到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的作用;而类似“土地类型”、“中国降水”、“人口迁移”等图幅,可制作成类复合投影片,如“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则把它分解成:耕地分布、林地分布、草地分布、沙漠分布等图幅,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逐一显示。又如,在“世界人口迁移”的教学中可分解成二战前人口迁移路线图和二战后人口迁移路线图,这样,既利于教师重点讲解,又可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

在《水循环》课件中,把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内陆循环分别制作成三个动画,在讲解时一一显示,最后又把三个动画结合在同一动画上显示水循环的整个过程。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循环类型的环节,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三种循环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通过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将它们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化静为动,形象直观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教具主要是挂图并结合课本插图在教学中使用,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在课堂上较为被动,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利用多媒体CAI课件进行动态模拟,使静止图像成为动态图像,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操作、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例如:在《板块构造》、《地壳运动》课件里,制作了多个动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把“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褶皱”、“断层”、“火山的形成”等等,都变成了动画显示,学生看后一目了然,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这一动画,先把画面作成水平岩层,在力的作用下,岩层慢慢发生变形弯曲,形成相应的向斜、背斜,这时显示的图像是“各斜成谷,背斜成山”,然后再显示背斜轴部在张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张裂,遭受外力侵蚀的速度较慢,差异性的侵蚀继续发展,使背斜部位渐渐成为谷地,向斜部位反倒转为山峰,即“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这一动画的模拟显示,使学生难以理解的地形倒置现象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此外,很多自制的CAI课件里,在动画显示过程中适当配上声音或音乐,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地形雨形成的过程”、“冷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气旋反气旋形成的天气”等动画显示过程中,相应配上雷声、雨声;在《中车降水》课件里,一边通过动画模拟“锋面雨带移动”的全过程,同时配乐朗读:“夏季风,雨祖宗,五月在南岭,六月在江淮,七八向北去,入黄进辽松,九月回江南,十月去无踪”。这样,就能把雨带移动的时间、路线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子里。

四化远为近,生动副真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第7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地理教学;课件;优越性;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7-0037-02

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既涉及到复杂的自然现象又包含着纷繁的人文现象,特别是许多地理现象分布于遥远的地方和广阔的空间,发生于久远的年代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地理现象的这种复杂性、抽象性、广阔性、漫长性和间接性,使人们不可能全部亲身经历或直接进行观察,这就给教师传授地理知识和学生认识、理解及掌握这些地理知识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何解决地理教学中这对教与学的矛盾,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电教手段( 幻灯、电视、录音机、微机等电、声、光设备) 运用于地理教学过程中,把声、形、色结合起来,为教学服务。地理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生动、逼真、直观以及各种媒体的合理组合与应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缺陷。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优点及需注意的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越性

(一)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要求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出示地理感性材料,便于学生观察。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对地理事物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进行处理,在显示地理事实材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既可以显示地理事物的全貌,又可局部放大显示;既可显示地理事物的平面景观,又可显示其空间立体形象;既可显示静态事物,又可显示动态过程。尤其是对地图的处理,更能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利用多媒体丰富的颜色、形状、动作、切换等,显示地区轮廓、地理分布、相互位置及成因联系。如在讲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时,把地球自转并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过程通过幻灯片直观地呈现给学生,给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使这个难点容易理解。

(二)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普通直观教具有更强的直观性,更生动形象。所以在教学中适时利用直观图像,可以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并持久。如在讲授中国铁路分布网时,将铁路网制作成幻灯片,把“三横五纵”主要干线顺次叠放,使讲授的内容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声感”和“画感”成为一体。这种安排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注意力也被集中到课堂上来了,学生会不断提出疑问,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益

由于多媒体具有集成性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板书、各种地图、动画、视频录像都制作在一个课件里,保存、使用都很方便,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如我在讲《印度》时,把印度的地形图、气候图以及印度的风俗、服饰、饮食的图片,还有板书,按照教学思路制作成课件,课堂教学中减少了书写的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在复习课上效果十分明显,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加大了课堂密度,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学生负担。

(四)多媒体地理教学课件具有信息流的横向流动性

对于跨度大的地理学科来讲,便于地理知识中的相关交叉和知识呈现。如学习《日本》、《俄罗斯》时播放有关的历史片断,把地理、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认识、分析、比较两国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全面了解相关知识。

(五)分解复杂的地理知识,使学生认知过程由难变易

地理教学的难点多在自然地理部分,许多自然地理规律和现象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环境,学生理解起来很吃力,造成理解片面,容易遗忘。这些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以视频图像、动画演示出来后,复杂的地理知识就成了形象具体生动的东西。如,世界降水的分布和季节变化是个难点,而且用语言很难讲清楚,此时运用地理课件,分解图形,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节省了许多语言,节省了大量时间。

(六)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比起以往任何教学工具都有其明显的优势,突出表现在它具有很强的交互、综合能力。这种交互不仅可以用于教师控制教学过程,更可以用于学生的学习和练习过程。利用相关的软件,可以设计出多样的具有地理特征的练习,诸如读图、填图。如讲到气候分布情况,首先显示一幅中国地图,然后点击主要气候的位置,图上出现大陆性气候在中国的具置及其范围,学生一目了然。再点击放大,出现详细介绍,接着设计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练习,及时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这部分内容。如此操作,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对地图知识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人们对地理多媒体教学这一新方式地位和作用认识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手段必将在地理教学中普及和广泛应用。但是,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手段时,也必须认识到它并不是万能的,它也同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一样有其独特的优点,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地理教学中不分内容、不分形式、不分场合、不分环节地一味使用多媒体手段,那么不但达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端正自己的教学思想

多媒体最重要的运用是突出其实用性,避免华而不实,防止为使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杜绝流于形式的行为。辅助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其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地理课件设计时要力图体现这一教学指导思想。

(二)由教学环境决定课件设计的思路

首先要选择适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内容,收集大量的素材,进行筛选、编辑。在计算机硬件可能的情况下,要力图更好地体现动画模拟、交互性、个性化等教学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

(三)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课件制作中,地理过程的模拟,插入动画、影音文件,改变字体、页面的设计,动作的链接,复杂地理事物的展示等都需要教师有较高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否则,多媒体也只能顶得上一个小黑板、一个录音机的作用,走走过场而已。

(四)课件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

课件的画面不能太花、太乱,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否则,不但不能起到多媒体应有的作用,而且还影响教学效果。图形、动画要美观、清晰,色彩要对比性强,突出重点。因计算机屏的分辨率很高,故颜色鲜亮,而投影屏的分辨率较低,显示出来的颜色会有较大的差距,上课前要进行演示操作,进行必要的修改,或根据自己的经验安排,切忌随意性。

(五)课件的设计尽可能具有艺术性

要有独创性、开发性制作,揭示地理规律,挖掘深层次的内容,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同时能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造力等各种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三、结语

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它更体现和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多媒体计算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地理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广大地理教师应当掌握并使用这一现代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常汝吉.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第8篇

【关键词】新课标;多媒体;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对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日益显著。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融合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知识,如何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下面简单地谈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中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从足够的空间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中获取信息;通过处理信息来解决问题从而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研究。教师们也利用多种方式,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溶入他们的教学中,充分展现教师的表达能力和与学生相互交流的默契。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传播信息的集成性、作用方式的交互性、教学设计的创意性、教学过程的直观性、教学资源的共享性等鲜明特点,将在教育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手段,能帮助教师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它改变了以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声、文、图、画相结合的形式,能深入浅出、形象直观地处理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优化课堂教学,因而,在新课改形势下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实施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传统的教育体制已不适应新的形势,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原理和地理方法探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及规律,从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实现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生成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具备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实施,高中地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地理教育教学观念,理解地理新课标的实质,积极参与地理新课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地理施教能力。高中地理教师要适应新课改,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概括”等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要借助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媒介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新课标的教育目标,其中多媒体技术就是推进新课改,实现地理教育目标的重要辅助手段。

二、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多媒体技术成为现代教育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的形式,按教学要求,把地理学知识有机结合,通过数字展台、投影仪、电脑和屏幕显示出来,并按教学需要适当配音,实现教师与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新课改的重要手段,是推动高中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传统地理教学多采用的是“粉笔加黑板”的模式。教师手中仅有的教学材料也只有为数不多的教具,包括模型、幻灯片和挂图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彻底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为高中地理教学注入了无穷的活力。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三、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景,渲染气氛,成功导入新课

对地理教学而言,教师如何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能否成功导入新课的关键。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要如何创设适当的情景,以便导入新课的内容。恰如其分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广泛更深入地展开。比如,我在讲“常见的天气系统”时,为了成功导入新课,首先播放了一段有关飓风的录像,只见狂风席卷着乌云呼啸而来,巨浪排山倒海地冲向陆地,高大的树木被连根拔起,房屋被摧毁,地面的物体随着凄厉的呼啸声在空中飞舞……或播放2008年南方雪灾实况,看完这样的画面以后,学生们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接下来,向学生提出以下一些问题:“这是什么样的天气?”“它有什么样的危害?”“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有多大?”在学生讨论之后,导入新课:“天气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我们今天就要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天气系统,学习有关天气的各种知识。”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气氛也活跃起来了,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我的这节课的导入使学生一下子兴奋了,不知不觉的一节课就过去了。调动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课堂仅靠粉笔、黑板,教师一张嘴滔滔不绝地讲,新课的导入枯燥乏味没有新意,学生提不起学习新课的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束缚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影响教学质量。倘若在新课导入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则教师能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

总之,老师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导入方式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能够把导入内容和新课成功地结合起来。要想设计恰当的导入方式,需要我们地理教师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学习,博闻强记,日积月累,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熟悉地掌握多媒体技术,才能设计出恰当而又有积极作用的导入方式,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把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并能在空白填充图上填写出来。多媒体通过软件控制,可把地图任意放大、缩小,既能看到全图,也可突出某个地点,做到点面结合,便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如讲到青藏高原,首先显示一幅中国地图;然后点击青藏高原的位置,图上出现青藏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及其范围,让学生一目了然,再点击放大,在高原上出现高大山脉,直观地反映出“远看是山、近看是川”,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景象;接着设计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在电脑上做练习,即时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这部分内容。 转贴于

3.突出重点,深入浅出地讲解难点,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某些内容过于抽象,虽经教师再三讲解,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现代教育学实践证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精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相比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高中地理《地球的公转》一课教学中,“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同时又是难点。在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颇感困难,无论是用挂图、模型,还是让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由于图式单一,没有立体感,难以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很难形成完整的感性认识。利用各种地理素材,制作一个Flash课件。在屏幕上,先展示黄赤交角,再模拟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过程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周期变化(黄赤交角的存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指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通过多次的演示课件,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概念并在脑中构建地球公转的动态三维立体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动手绘制“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平面示意图。在讲述过程中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地面上影子的季节变化),引导学生巩固理解、应用知识。这一课件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真实地模拟了这一地理现象,给学生形象直观地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就不会死记硬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要点,做到一图在心,以不变应万变,《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此可见电教媒体凭借优势,为教师讲解地理,为学生感知地理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4.寓教于乐,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即“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还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交往,学会审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寓思想教育于地理知识传授之中。多媒体技术能充分发挥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处理能力的优势,以及灵活的人机对话等特点,能充分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7]。多媒体技术在环境教育中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环境的恶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已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环保意识教育,能促进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应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通过环保意识教育,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对中国环境现状的危机感。激发学生树立起对自己、对国家的责任感,自觉地思考环境与生存的联系,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从小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在讲授全球变暖现象时,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一张漫画“地球出汗了”,然后,显示自1910年至2002年的地球平均气温的变化的表格。在讲述“酸雨的危害”时,画面上首先出现的是工厂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然后是降雨,接下来是枯萎的树木,被腐蚀的斑驳的狮身人面像以及河流里漂浮的鱼骨,把课本中有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知识信息真实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存在的环境问题和现象,把环境污染事例拍摄下来作为教学资源。这样,通过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使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实实在在地存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并为后面学习“可持续发展”一节做好铺垫,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5.轻松实现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备课方式,大都是教师各自为政,在办公室或在家中独立完成,集体备课的时间很少。由于地理教师所受的教育和能力不同,同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上课的教学效果不相同,层次上有差别。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加大,教学条件得到改善,许多高中已经配备了教师备课用的计算机机房,为教师集体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一年级组的教师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群策群力,编写教案,构建课件框架,列出课件所需的各种素材,由精通课件制作技能的教师负责课件的制作,其他教师提出修改意见,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制作出来后,同一年级组的教师可以使用同一课件,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领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给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方式手段、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变革。然而,目前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1.可供选择的课件素材少

要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没有充足的课件资源和素材是难以做到的。由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素材不够全面,地理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通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寻找合适的素材,这大大增加了地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平时应多注意素材收集,使用时才能灵活应用。

2.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能取代板书。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运用,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已经脱离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的教学功能是现代化教学媒体无法取代的。黑板即时重现能力强,随写随看、随擦随写,内容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教学中时有灵感突来,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结合传统教学手段,恰当运用好板书和多媒体的结合,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3.根据教学需要恰当选择多媒体。

在地理教学中并不是每框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处理好用还是不用,或是怎么用的问题,避免出现由于学校的鼓励而运用多媒体的“盲从”误区。如在进行“三圈环流”的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动画不一定就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运用板书板画更能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三圈环流的基本原理。

4.课件的制作应适用,避免出现“画蛇添足”。

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片面追求课件的完整性,将教材中浅显易懂的内容大段大段原封不动地搬到投影屏幕上,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做成幻灯片,甚至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打在幻灯片上,整堂课是在教师不断地敲击键盘中完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多媒体课件是突破难点和重点的一种手段,不一定每个教学环节都得用多媒体。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适合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自然景观图进行突破。如在讲“沼泽地”时结合沼泽地的景观图,讲“太阳高度的变化”时用多媒体动画,能形象再现抽象的教学内容。几张简单的幻灯片照样可以上好一堂课,幻灯片之间不一定都得联系在一起。另外,在幻灯片的空白区域很多教师习惯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很花哨的动画,这样做是不可取的,与教学内容相比,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注意力分散。

5.解决好课件的播放速度与学生记笔记的关系问题。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板书的同时学生也完成了记笔记的过程。在多媒体教学方式下,由于教师很少板书,就可能出现学生记了笔记忘了听课,听了课又忘记了做笔记。教师最好能事先把课件以讲义的形式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专心听课而不用再想着记笔记的事情了;或者尽量调节好演示课件的速度,留下学生思考与记录的时间,绝不要一味赶时间。

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因其图文并茂、动静相合,能把地理教学中抽象、复杂、难度较大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我们不能不切实际地夸大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让地理教学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同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摆正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位置,要明确它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并非教学的全部。我们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其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有的作用,使用多媒体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刘儒德.主编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策略.人民教育.2002.(2).余胜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