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财政政策论文

财政政策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1 17:09:14

财政政策论文

财政政策论文第1篇

摘要]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2005年我国实现了从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变。本文就两种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作用进行分析,并对今后财政政策的取向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财政政策;中国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一个国家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实施何种财政政策,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宏观经济运行千姿百态,但概括起来讲,也就是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即“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总水平下降。应对通货紧缩局面,应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第二种类型是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即“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上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第三种类型就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但在结构上有矛盾,冷热并存,发展不均衡。此时应采取稳健财政政策,即在总量上不做太大的动作,但在结构上有保有压,加强薄弱环节,压缩过热行业的投资。

我国自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其实质就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2005年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从实际出发,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现就两种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作用综述如下。

一、积极财政政策

1、实施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直接导致了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进而演变为全球经济衰退.造成世界经济普遍性的生产过剩和通货紧缩。作为亚洲国家最大贸易伙伴,亚洲金融危机无疑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冲击。从当时国内经济情况看,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出现不足,居民收入增长放慢、失业压力增大;同时,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导致了我国出口不振.大大降低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国经济进入了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的发展阶段。面对这种从未出现过的极其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地做出了实施以增发国债、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刺激消费、扩大出口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二是调整税收政策,刺激需求增长。三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改善居民消费心理预期。四是规范收费制度,减轻社会负担,推动扩大消费。五是支持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

2、积极作用

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近七年的时间里.在促进经济增长、调节供求关系和克服通货滞胀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大规模的国债投资不仅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而且抑制了通货紧缩。1998-2004年间,国债建设资金年均拉动经济增长为1.5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GDP年均增长8.56%,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2)优化经济结构。积极财政政策着眼于短期需求管理和长期供给管理有机的结合,在加强基础设施的同时,通过国债资金的直接投入、税收政策等措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一些符合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3)增加就业。七年来,国债资金支持的一大批新项目及其配套项目的建设共增加就业岗位700万-1000万个,对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刺激作用。

(4)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通过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倾斜性财政资金安排,进行了诸如西电东送、青藏铁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六小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改善了这些地区的投资经营环境,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使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格局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总之,作为一项反周期宏观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基本上是恰当的,它对中国经济社会相对平衡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3、负面效应

但积极财政政策毕竟是宏观“反周期”操作,是适用于经济低迷阶段的一种政策。从2002年下半年起,我国经济开始逐步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2003年国民经济终于走过由相对低迷向稳定高涨的拐点,GDP增长速度跃为9%以上。此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是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倾向有所加剧,货币信贷增长偏快,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并带来煤、电、油、运和原材料的供应紧张局面。

二、稳健财政政策

1、实施背景

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周期的上升阶段。一是经济增长接近潜在水平。2003年GDP增长9.3%,2004年增长9.5%,部分行业瓶颈约束或资源约束的出现,表明GDP增幅已接近潜在产出水平。二是物价趋于上升。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涨1.2%和0.1%,2004年则分别上涨3.9%和2.8%。三是失业率升势趋缓。2003年全国城镇就业增加8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200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四是出现局部投资过热。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比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高了17.6%个百分点。当年投资率上升到42.3%,比2002年增加了3.1个百分点,接近于1993年经济严重过热时的水平(当时投资率为43.5%)。为此,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货币手段(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提高利率等)和行政手段等,以逐步控制经济局部过热的迹象。虽然2004年5~6月在宏观调控影响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但在2004年7~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又出现明显的反弹迹象,增长率分别为31.4%、26.3%、27.9%、26.4%。在国民经济已发生经济周期阶段转换和出现局部过热的形势下,如果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和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同时,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也凸现出来。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更加尖锐。目前中国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特别是2003年中国GDP占世界的4%,但消耗占世界的比重:石油为7.4%,原煤为31%,铁矿石为30%,钢铁为27%,氧化铝为25%,水泥为40%,说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成为宏观调控的一项紧迫任务。二是国内经济和社会结构性矛盾也比较突出。投资占GDP的比重过高,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率的贡献下降。此外,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近年来财政收入虽然大幅增长,但由于中国转型期财政支付改革成本不断增加,支持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以及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因而伴随积极财政政策而来的公共风险也在加大,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增长很快。

由此可见,积极财政政策已完成其历史使命,财政政策的调整、转型势在必行。

2、可行性

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有它的可行性。表现在:

(1)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带动了投资、信贷增长偏快,结构性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势必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如果继续实施这一政策,不仅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而且易于形成逆向调节;不仅不利于减缓通货膨胀的趋势,而且易于加剧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程度,加大经济健康运行的风险和阻力,对此,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不合时宜,应当适时转向。

(2)从规避风险的迫切性看,也需要加快调整现行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主要是通过政府大量发行国债进行基础建设投资而实现的,一方面使得经济的增长过份依赖于国债的发行,另一方面,也使得国债的规模越来越大,到目前为止,仅长期建设国债累计额就达到了9100亿元之巨,而且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偏高,经济中积累了大量的或有负债,增加了财政运行的压力。

(3)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使得我国经济已基本上走出通货紧缩期,进入新一轮的上升期,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上已有大量的资金在涌动,人们的投资意识在逐渐增强,足以缓和由于政府减少投资而带来的对经济的波动。

3、目标

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其目标的确定必须服务服从于国民经济宏观的总体要求。稳健的财政政策要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大局和中央宏观调控大局,宏观上既要防止通货膨胀苗头的继续扩大,又要防止通货紧缩趋势的重新出现;既要坚决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对投资过热的行业降温,又要着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因此,稳健的财政政策必将有助于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4、主要内容

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十六个字:控制赤字、推进改革、调整结构、增收节支。

(1)控制赤字,就是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但又不明显缩小,松紧适度,重在传递调控导向信号,既防止通货膨胀苗头的继续扩大,又防止通货紧缩趋势的重新出现,体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

(2)推进改革,就是转变主要依靠国债项目资金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原则,在继续安排部分国债项目投资,整合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保证一定中央财政投资规模的基础上,适当调减国债项目资金规模,腾出更多财力,用于支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公平和相对宽松的财税环境,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和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体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3))调整结构,就是在对总量不做大的调整和压缩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促有控,对与经济有关的、直接用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等的“越位”投入,要退出来、压下来;对属于公共财政范畴的,涉及到财政“缺位或不到位”的,如需要加强的农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和筹”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

(4)增收节支,一方面,在总体不增税负或略减税负的基础上,通过严格依法征税,堵塞各种漏洞,把该收的收上来,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应收尽收本身就是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特别是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体现配合宏观调控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总之,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从实际出发,中央确定了财政政策的取向,做出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以代替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符合现实的科学选择。

三、展望

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仍将处在高位运行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不宜实施以扩张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但经济结构性矛盾的解决,特别是加快农业、能源交通、教育科技、消费服务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还需要保持一定的财政政策力度,尤其是财政面临支持各项改革、支付改革成本的压力较大。因此,也不宜实施全面紧缩的财政政策。因而“十一五”时期特别是前期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应用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公共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制度。

2、运用税收手段对企业科技创新、环保、循环经济等项目加大税收扶植力度;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低层次重复建设等项目的企业进行重税。

3、放开针对限制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行高科技、环保、旅游等的投资。

4、及时推出物业税、加大地方政府的经济实用房的规模,切实控制房地产的投机,减轻居民的支出压力,稳定社会,提高其他领域的消费。

5、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稳定粮食最低收购政策、坚决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继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6、转变城市居民就业观念、通过培训、发展第三产业、继续引导民资、吸引外资投资实业,努力降低失业人口率,创造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海涛,冯海燕.积极到稳健财政策的转型分析.中国林业企业,2005,72(5):37-39

财政政策论文第2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审时度势,主动应对,灵活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调控手段,对经济发展中的波动进行了有效的宏观调控,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总的来说,1994年以来的中国财政政策在政策取向上,以1998年下半年为分水岭,前后分别择机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显示中国政府驾驭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日渐成熟。

(一)宏观经济背景。

1.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以此为契机,我国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一举扭转了1989年和1990年经济低速增长的态势,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199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在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虽然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以下同)的增长速度1992年和1993年分别为14.2%和13.5%,改变了1989年和1990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不利局面,但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不容忽视的现象,即开始出现经济过热的苗头。突出表现在:从1992年起,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至1993年增速分别为42.6%和58.6%,大大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状况,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了13.2%和21.7%,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过热与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

2.中央针对经济过热适时提出“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尽管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12.6%,略低于1993年的增长速度,但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却成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一年,通货膨胀严重。为此,当时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了该时期经济工作的首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次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为了给经济过热降温,受当时宏观调控经验不足的局限,往往采取“紧缩到底”的政策手段,使经济由过热一下子陷入过冷。这种热与冷的转换,好像是快速行驶中的急刹车,经济过热是消除了,但又面临着如何启动经济的问题。热与冷的骤然交替,造成剧烈的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1988年的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以及随后1989年和1990年国民经济的低速增长,使决策部门认识到,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一松就热、一紧就冷”的传统做法,做到既要为经济过热降温,也要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防止经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现象再次发生。于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中央适时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对过热的经济实施恰如其分的宏观调控,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

(二)“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内涵。

1.目标。

(1)遏制通货膨胀是首要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物价稳定是社会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标志。但是,我国1993年和1994年的高通货膨胀率,不仅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顶峰,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这么高的通货膨胀率,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无论是对国家、企业,还是对城乡居民个人都具有颇大的危害性,这已为世界各国的实践所验证。在经济体制转轨阶段,通货膨胀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可避免地就会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下降或停滞,因此遏制恶性通货膨胀便成了当时的当务之急。

(2)保持国民经济适度增长是另一重要目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虽然对遏制通货膨胀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代价常常是随之而来的国民经济在低谷中运行。实践证明,这种经济过热中的“急刹车”做法,同样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1988年,为了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国在财政政策上采取了严厉的紧缩措施,通货膨胀率虽然是明显降了下来,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国民经济连续两年萎靡不振,致使1989年和199O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4.1%和3.8%。改革开放以来,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我国经济腾飞的必要条件,遏制通货膨胀不能以牺牲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为代价。鉴于此,在实现遏制通货膨胀的同时,还必须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这是“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的另一重要目标。

2.政策主要内容。为了抑制经济过热,1993年下半年,中央果断地出台了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等的一揽子宏观调控措施,核心是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并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在财政政策方面,控制支出规模,压缩财政赤字,把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从1993年和1994年的24.l%与24.8%压缩至1995年的17.8%、1996年的16.3%和1997年的16.3%;对财政信用周转金进行清理整顿,减少财政信用资金对生产企业的投入。此外,1994年还实施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税制改革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为中央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提供财力保证,把与速度和规模直接相联系的消费税和增值税的75%作为中央的固定收入,把与经济效益水平直接相关的所得税等作为地方的固定收入,以此限制地方对增长速度的片面追求。

3.政策特点。

(1)着眼点是经济增长的“软着陆”。“适度从紧”意味着在实施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中,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在消除经济剧烈波动的同时,又保持住经济的平稳增长,即实现经济运行中的“软着陆”。“软着陆”是对经济运行状态的形象比喻,从经济意义上讲,它是指国民经济的运行在经过了一段过度扩张后,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下,平稳地回落到适度的增长区间。而“适度的增长区间”,则是指经济增长的实现与社会物力、财力等的承受力相适应,脱离了客观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的过快或过慢增长都不是适度的表现。因此,“适度从紧”是为了防止宏观经济调控中的紧缩力度过大,使经济增长受到损害,不利于改革的深化。

(2)总量从紧,结构调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历次大的经济波动,几乎都是源于投资膨胀而引发的总需求膨胀。由于当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初步建立中,短缺经济的影响犹在,由投资膨胀引发的总需求膨胀在短时期内难以明显得到释放,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实施总量适度从紧的宏观财政政策是必要的。值得指出的是,财政政策坚持总量上的从紧,并不意味着财政支出绝对量的减少,而是相对压缩。在这里,相对压缩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相对于上年,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下降,例如1995年至1998年的财政支出增长速度都低于了1993年和1994年的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二是指相对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下降,例如从1995年到1997年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都低于了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吸取了以前经济过热时采取全面紧缩导致经济跌入低谷的教训,在总量从紧的大前提下,进行适时的结构调整,做到“紧中有活”,避免“一刀切”。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对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基础设施,比如公路。铁路、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设施、环境保护项目等,对具有市场效益的企业,适当地加大公共资金投入,进行重点扶持;而对“泡沫经济”部分,对低水平重复建设部分,对单纯外延型扩张和低效益甚至无效益的部分则从紧。通过“紧中有活”的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为以后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两者一般都搭配运用。1993年的经济过热,使中央意识到必须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种宏观调控工具,给经济过热降温,遏制严重的通货膨胀。一般来说,在经济过热时,把好货币与信贷两个闸门,对于降低总需求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以投资需求过度膨胀为标志的经济过热,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运用提供了舞台。因此,“适度从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第一,严格控制财政支出,特别是工资性支出和社会集团消费,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支出,把财政支出的增长势头控制住;第二,严格控制信用总量,合理调整信贷资金投向,严格控制固定资产贷款,严禁用流动资金搞固定资产投资;第三,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同时,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是严控新形式项目、加大企业技改力度,投资资金用于保投产、保收尾、保国家重点等等。总的来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运用,成功地使经济过热降温,遏制了高通货膨胀。:

(三)实施效果。

财政政策论文第3篇

1998年11月20日财政部科研所、中国财经报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在京联合举办了“改革和发展中的财政理论与政策”研讨会。来自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等中央部委,以及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研究机构、院校的专家、学者、官员及在京的20多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主要围绕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及影响、今后财政政策的取向、国债的运用、税制的改革及财政职能的定位及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等一系列实践与理论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与会人员提交了30篇论文,限于篇幅这里只就部分会议发言中的主要观点简介如下。

(一)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我国需求结构的变化,原有的供给制约转变为市场需求制约,为解决需求不足,实现扩大内需的目标并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会专家认为:与货币政策相比,以扩大支出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政策时滞短、作用效果明显,是当前可供选择的反经济周期重大措施。财政部综合司丛安妮副司长对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做了介绍:(1)增发1000亿元国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中央财政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增加180亿元支出,专门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保障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及抗洪救灾等。(3)发行2700亿特种国债用于补充国有独资银行资本金。(4)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加强对出口退税的管理,努力保持外贸出口的增长。(5)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调整进口设备的税率,免征关税或进口环节的增值税。(6)简并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

与会专家认为:采取积极财政政策,除了可以直接增加投资和消费、刺激国内需求外,还能通过补充和增加建设项目资本金,为银行扩大贷款创造条件。初步测算,1000亿国债资金的使用大致可使银行增加配套贷款1000亿元,如将投资乘数效应计算在内,预计1998、1999两年可以拉动经济增长2.5—3个百分点。

财政部基建司丁先觉司长还具体介绍了当前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情况和效果。他指出:从1000亿元国债专项资金涉及的投资项目看,安排的2100多个项目的概算总投资超过16000亿元,地方财政除承诺归还转贷资金外,还配套投资500多亿元。从1998年的总体情况看,财政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的资金,对加大基本建设投资的增加幅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对于进一步改善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基础条件十分有利。

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长很快摆脱了1998年初的低迷状况,从下半年开始迅速回升。1—9月,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35.6%;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32.5%.从地区分布看,呈现东部地区主导,西部地区增长突出的特点。

丁先觉司长还对1999年的财政投资政策做了分析:1999年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仍将保持相当的贡献率,要求财政继续实行适度积极的财政投资政策。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远未消除,前景尚难预料。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预计不高,势必要继续实行保持国内需求的政策,投资是内需的重要方面,必然要保持一定的增幅。第二,1998年的投资增长对财政投资政策的依存度较大,惯性较强,难以急剧收缩。第三,国内经济环境仍将对财政投资政策有一定依赖。具体财政政策可以考虑几点:一是适当增加预算内基建投资支出,主要用于大江、大河、大湖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国家开发银行等准财政实体的贷款规模保持在1998年的水平左右;三是继续在税收和财务政策上鼓励企业投资。

(二)关于中长期财政政策的取向。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靠发债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只能是短期的,否则国家财政经济无法承受,而且孕育着巨大的风险。丛安妮认为,尽管我国财政赤字和债务余额占GDP比重较低,均未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有发债的余地,但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均较低,持续采取大规模发债的办法刺激经济易引发财政危机。此外,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大量呆坏账,国有企业及其他公共部门存在隐性赤字,需要在改革中逐步消化,以防范金融风险。最后,从国际经验看,如果将短期刺激政策长期化,容易导致不良的机制性结果,即经济增长对财政刺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所以,从中长期看,我们还是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当前采取的积极政策与适度从紧的中长期政策并不矛盾。在目前,我们应注意把握财政政策实施的力度,保持短期调节措施与长期政策目标的协调。

(三)关于国债的使用效益。

千亿国债效益如何?代表们对此表示了担忧。因为这次启用财政政策进行积极的反周期宏观调控,各级财政对这个转变准备不足。一是项目储备不足,有些项目未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二是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这些资金使用的宏观调控目的,仍然停留在过去有钱就要、有项目就上的水平上。一些地方或者上报项目不符合中央规定,或者任意挪用,改变用途,或者在划拨资金的时候拖拖拉拉。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到1000亿元国债拉动经济的效果。

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李晓西副司长认为,发债的原则应该是“透支未来,造福后代”,用在基础设施上是很正确的。对于怎样发挥发行国债这一财政政策的效率,他认为:一是要调动社会资本。光靠财政拨钱是有限的。这里需要有政策,政策搞得好,社会资本就可以调动起来。二是基础设施投资要有具体定位,要投见效快的项目。此外,发债、用债、还债要联动起来。还能发多少债,和用得怎么样是有关系的,用得好,多发点问题也不会太大。同时还要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要有制约机制,应该是“发债有度,还债有序”。代表们认为,启动经济关键还是要启动消费和社会资金的投入,上边热下边也要热。李晓西认为,今后财政可采用间接的方式,运用贴息、减税等政策杠杆来启动消费和民间投资。还要注意财政杠杆与金融杠杆的协调配合,短期国债就是二者运用的交汇点,即可以运用财政手段筹集资金用于建设,也可以运用金融的公开市场操作,因为它的作用远大于利率的调节作用,而这也是财政与银行结合的操作。

(四)关于税制改革。

从中长期看,财政要想更好地发挥作用,还必须通过改革来完善和壮大自身,而突破口就在于改革和完善税制。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刘佐副所长认为下一步税改的突破口应是“费改税”,即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政府收入制度入手。首先,合理调整税负。应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分配格局,扩大税基,加强管理,今后将现在税收占GDP11%左右的水平提高到20%以上。其次,优化税制结构。主要包括合并重复设置和性质相近、征收有交叉的税种。开征社会保障税、不动产税、遗产和赠与税等税种。取消、合并某些特定目的税;逐步扩大直接税所占的比重,降低间接税比重。适当下放地方税立法权,提高地方税所占的比重。

刘佐指出:目前我国需要完善的税种主要是:1.增值税。今后应扩大征税范围,逐步实行消费型增值税,适时适当调整税率,减少过多的税收优惠。2.消费税:适当扩大征税范围,提高奢侈品和高消费项的税率。创造条件将生产环节征税改为消费环节征税。3.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尽快完成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合理确定税基;以税率分享方式划分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个人所得税要逐步推行综合征税制,合理确定税基,实行适度的超额累进税率。此外,要结合资源产品价格调整,逐步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调整税率。逐步降低关税税率总水平,合理调整税制结构,取消不适当的税收优惠,严厉打击走私。另外,还应强化征收管理,造就依法治税的社会环境,努力降低税收成本。

中国财经报社白伊宏副总编辑认为,我国的税收以流转税为主,所得税所占比重日益降低。而流转税对于经济总量和经济周期变化来讲,是置身于事外,进而是中性态度的。所得税可以随经济周期变化而逆向变动,因此具有很强的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他认为,应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步降低流转税税率,提高所得税税率,加大所得税占整个税收的比重。建立所得税为主的体制,有利于财政的反经济周期运作。

(五)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的定位及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与会专家还认为,应深入研究世界经济与我国经济的运行规律、相互影响及作用力,正确判断经济运行周期,以便为我们制订财政、金融政策,灵活调控经济打好基础。而此次启用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也引出一个理论性的问题,即财政作为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的作用应该如何认识,进而应该如何丰富财政政策和财政理论。

财政部财政科研所何盛明所长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成熟市场国家比,我国政府承担着领导国家工业现代化、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及完成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重位。由此我国财政除了承担西方财政所要求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个基本职能外,财政必须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财政必须支持改革和为转轨服务,财政必须在防范风险中起主导作用,财政在扩大内需、治理通货紧缩中势必要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财政政策论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积极财政政策;实体经济

1经济背景—金融危机

1.1从国际角度看:金融危机的全球性对各主要经济体都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冲击。受其影响,世界经济已开始告别“高增长、低通胀、贸易流量大幅增长”的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减速、各国的就业压力与贸易保护抬头使世界各国步入“多事之秋”。如: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9月份宣布对中国进口轮胎征收三年期惩罚性关税,分别为35%,30%,25%,同时巴西政府也对中国进口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等等,这些就是贸易保护注意最好的例证。美国2008年第三季度GDP增长-0.3%,剔除贸易的贡献,内需增长率是-1.43%,个人消费、房地产投资以及企业设备投资等降幅都比较大。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明显放缓,欧盟经济前景不乐观,日本经济也面临内忧外患。

1.2从国内角度看: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11月,中国的进出口额首次出现负增长:进出口总值1898.9亿美元,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1149.9亿美元,下降2.2%,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24个百分点,这是自2001年6月以来中国出口首次较上年同期下降。与此同时,11月中国的贸易顺差却不降反升,上升了400亿美元。究其原因,在于中国进口方面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下降,数据显示,11月进口749亿美元,下降了17.9%。这些数据无不显示着中国经济下滑趋势正在形成。(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

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处于通货紧缩、经济增长乏力的形势下,以增发国债为政策突破口,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实现增加投资、促进消费、扩大出口,进而刺激经济增长,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领域的一种主动出击。主要目标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3积极财政政策的特点

3.1此次出台的投资拉动举措有向民生方面倾斜的特点。虽然投资拉动依然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手段,但这次更重视民生,十项措施中至少有五项以上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与欠发达地区或低收入人群有关。

3.2首次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税制转型改革列入了扩大内需的举措之中。此次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约1200亿元,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未来还将在降低工薪阶层、个体经营者和中小企业的所得税税收支出、扩大城乡居民消费补贴范围和积极推进消费信贷等方面加大力度,以刺激消费需求。

3.3此次出台的措施将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一方面将促进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紧密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等举措,这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另一方面,此次出台的措施将扩大投资与拉动消费紧密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这些投资既有利于促进当前消费、拉动经济,也有利于全面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

4结合金融危机对积极财政政策进行分析

4.1此轮积极财政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①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趋势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自5月份以来已连续5个月回落,9月份同比涨幅回落4.6%。控制通货膨胀取得明显成效。②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工业结构有所改善。农业生产也获得较好收成,全国粮食连续5年增产;中西部地区生产和投资增长明显快于东部。③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2009年的1至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9.4%,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5%。(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4.2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4.2.1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国利用国债资金的直接投入和调整相关税收政策等措施,支持高科技项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使我国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自2009年重启积极财政政策半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为139862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12025亿元,第二产业70070亿元,第三产业577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6.6%,8.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4.2.2巩固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国家安排国债投资着力建设了一批关系到调整农产品结构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基础性工程。其中,家电、农机具下乡补贴政策为农民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保障。同时,2009年经济半年报的资料数据显示: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增长了68.9%,第二产业增长了29%,第三产业增长了36.6%,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视。

4.2.3推动了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合理调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到经济集约化程度低、缺乏技术和运输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后的今天,党中央、国务院又将中部崛起提上了议事日程。

4.3丰富了宏观调控经验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启充分体现了相机抉择。市场失灵的问题就会在着。此时,当经济依靠市场机制已经无法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稳定增长。那需要政府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势,有目的的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主动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实施宏观调控,财政政策体现出对调节经济波动具有一定的作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经济同样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国内消费需求低迷,经济增长滑坡,通货紧缩趋势显现。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央决策层审时度势,主动应对,将“适度从紧”的积极财政政策适时转型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样,面对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面对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决策层依然能够把握形势,主动出击,明确2009年财政政策将由“稳健”转为“积极”,实现改善经济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5结束语

十年前我国政府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十年后的今天为积极应对全球金融“海啸”,我国政府重启了积极财政政策。虽然,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内需需求不足的问题,我国经济逐步步入了快速复苏发展的快车道,我国经济已呈现出企暖回升的良好势头。我们在对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进行肯定的同时,必须也要对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正确的认识,并给予足够重视,从而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效应”,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实体经济步入全面复苏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夏杰长等.《积极财政政策转型:从积极到稳健》.中国经济出版,2006年版.

[2]戴园晨.《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王保安.《转型经济与财政政策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高培勇.《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

财政政策论文第5篇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遭遇严峻考验,各市及县区企业经济实体的发展更面临极大的挑战。此种形势下,各个县区财政企业应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以及本省经济和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践公共财政体制下的现代企业财务工作之路。

一、高效实践“企业服务年”活动

1. 制定“企业服务年”活动措施

完善县区财政企业工作,其关键环节在于加强企业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实践,而企业服务活动的有效实践有赖于具体措施的强有力支持。具体来讲,一要端正思想,深刻意识到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的重要性,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滑影响下的财政严峻形势,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二要加强领导,在相关领导统一指导和协调下具体开展各项活动;三要明确分工,由“企业服务年”活动牵涉到的工作部门拿出各自具体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及服务承诺计划等,认真落实“企业服务年”活动相关工作责任;四要严格考核,各个管理部门应对活动实施情况深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详细列入年度考核工作内容中,确保“企业服务年”活动目标不断落到实处。

2. 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

首先,要成立各个负责小组,从各个角度进行“企业服务年”活动的实践工作,其中必须成立的小组中应分为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工作小组、争取中央国债项目并加大政府投资工作小组、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工作小组、创新政府采购工作小组、推动外贸出口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工作小组、促进市场繁荣和拓宽旅游市场工作小组、振兴产业计划并促进转变发展方式工作小组、推进企业减负工作小组、促进“三农”健康发展工作小组、稳定和扩大就业政策工作小组、积极向上级争取各项政策工作小组、拓宽农业企业融资渠道工作小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工作小组以及服务、管理、监督、考核工作小组等。

其次,便是在各个责任小组领导下,深入实践“企业服务年”活动,其要求做到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抢抓机遇,争取更多建设项目;培育更多更好的消费热点,比如扩大居民改善住房的计划,支持并加大农村消费,完善农村连锁、配送、专卖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大开放型经济稳定增长力度,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发展扶持机制,以出口退税、专项资金、财政补贴等综合性政策措施,实现外贸出口稳定增长;贯彻落实减负政策,坚持以增值税转型改革、燃油税费改革及其他相关税费优惠政策为指导,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做好软件产业、服务外包、商务、金融业和物流业建设,打造更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国际竞争力的规模型企业。

3. 全面引导县区财政企业发展

在公共财政体制准予下,县区财政企业应获得相应的发展支持,具体要包括:加大财政资金引导力度,强化企业发展动力,特别要加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增加财政政策扶持,激发企业发展潜力,对于那些吸纳了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适当给予岗位用工补贴,对于那些以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筹等方法稳定职工队伍的困难企业给予一定的稳定岗位补贴,对于外贸企业也要适度扶持,促进外贸企业能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出口产品档次;落实财政减负措施,有效缓解企业发展压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口退税政策,提升退税效率,实现出口平稳增长;优化财政服务环境,为企业发展添加更多活力,比如积极帮助企业申请扶持奖励资金,提升政策的服务水平。

二、高度重视财政部门职能作用

1. 实践财政部门财政职责

现代社会经济形态下,财政部门应充分发挥财政管理和监督管理的双重职能,对县区财政企业实施更好的管理。在较长时间里,我国财政部门在管理财政资金时,只注重监督,不重视管理,造成在部分资金的管理问题上,财政部门成为“出纳员”的角色。实践证明,管理和监督本就是财政工作的重要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任何忽视管理的监督行为都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尤其在企业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财政部门更要强调管理,在加强监督的同时,收到了监督和管理相互配合的良好效果。

2. 完善财政部门内部关系

不同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关系,是妥善处理财政工作的基本保证。在县区财政企业资金管理方面,财政部门应巧妙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在优化宏观调控的前提下,积极平衡相关部门之间的支持与协作,大力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深入改善部门关系,明确部门工作责任,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在企业实际管理工作中,财政部门须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同时强调财政部门的管理监督作用,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尊重和换位思考,但在原则问题上并不让步。

3. 履行财政部门职能作用

财政部门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相应的条件做基础,即在熟悉和掌握相关财政政策的前提下,财政部门可采取调研、汇报以及向有关企业了解情况等不同的方式,及时、切实了解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财政管理和监督工作得以切实的履行和实践,也使财政处理工作真正有理、有据、有节。同时,财政部门还应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有效促进企业获取更好的经济发展手段,在公开、公平、公正的财政政策和资金投入背景下,充分挖掘、发展县区财政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以及活跃市场等方面的潜力,推动企业全面发展,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及市场竞争能力。

三、认真实施正确的工作思路

1. 坚持正确的工作指导思想

端正科学发展观,所面临形势越复杂,县区财政企业便越要讲究发展的科学性,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工作理念,采取“科级公务员轮训”、“网上在线学习”、“‘菜单式’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逐步提升财政干部务实创新的能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应对挑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以及促进企业发展、社会和谐的能力;重视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将财务管理始终定位为财政企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重视担保体系建设,实现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多元化;加强勤政廉政教育,要求各级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能够真正服务于领导决策和基层企业;创新财政资金管理,特别是要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创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比如资金整合、项目跟踪、项目考核、项目招投标、项目公示、专家评审、项目库等,重点跟踪财务管理,及时反馈跟踪信息,提升财政资金管理效益。

2. 提高县区财政企业财务信息质量

目前,县区财政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工作已成为财政部门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何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其主要通过采取如下方式:

构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其中要完善政府部门间协调工作以及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协调工作,要确保财务报表数据的规范性和真实性,同时要提高企业财务报表质量和进度;构建财政企业专管员参与机制,以建立健全财政企业监督机制为入口,在县区财政企业配备专管员,区分财政企业专管员工作职责,细化各项任务和工作责任,组织相应的业务知识培训,使财政企业专管员能够经常深入企业宣讲积极的财政政策,协助企业建章健制;构建财政企业报表考核机制,针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填写工作,财政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财务报表的性质、内容和重要性,对那些迟报、漏报和错报财务报表的现象,应给予严肃的处理,并督促其有效改进。

3. 推行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

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实现制度创新,一要严把项目申报关,二要严把项目质量关,三要严把资金安全关,对企业专项资金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并且重点加强专项项目资金监督及后期管理,以及实施期中监理、期末验收制度和推荐单位负责制;完善国资预算体系,实现体制创新,为财政企业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优惠和特殊待遇。同时还要尝试项目绩效考核,对于财政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给予正确评价,最大程度上体现出政府资金投向的正确度,恰当引导企业财政资金转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等新型产业发展。

[2] 肖勇。 《新一轮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思路》[J]. 经济研究参考, 2009,(69)。

[3] 伏润民,李妍,缪小林。 我国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研讨会综述[J]. 经济研究, 2009,(09)。

财政政策论文第6篇

【摘要】运用协整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财政政策与实际经济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财政政策变量与实际GDP、私人投资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而且财政支出对实际经济在长期均衡关系上呈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动态分析则表明,财政支出对实际经济、私人投资影响显著,这意味着通过变动财政政策对稳定经济可以在短期内收到明显的成效。

一、引言

从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下滑以及国内需求不足等问题,我国政府连续5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连续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大规模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政府采购规模;调整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结构,鼓励和扩大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效应。但是,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效果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研究表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对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拉动效应,还有一些学者的究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不仅没有发生挤出效应,而且有挤入效应;但另外一些学者从债务的可持续性以及财政的稳定性出发,指出过度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会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增长构成威胁。

对于宏观经济的运行,经济学家们认为把宏观经济系统看成是一个动态的、随机性系统的观点是十分有益的,它是现在和过去各种冲击的反应,因此,按照这个观点,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自然也就成为一个非常合适的实证分析工具。一些学者的调查表明,用VAR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冲击在国际上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方法,并且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结果。鉴于此,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基于VAR模型的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财政政策冲击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我们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财政政策变量与实际经济、私人投资等的长期关系;二是财政政策冲击的动态效应。这两个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对于政策实施效果的把握还是对政策目标的及时调整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财政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

财政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可以概括为对凯恩斯主义和非凯恩斯主义政策含义的阐述。

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在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前,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而在充分就业水平时,总供给曲线则是垂直的。在凯恩斯看来,不稳定性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经济低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可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凯恩斯认为以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手段的政府干预,能够使这种总体不稳定性得到纠正,并使经济在充分就业水平上保持稳定。在凯恩斯的财政政策理论中,政府支出和税收是两个主要的政策手段。关于政府支出对实体经济的效果,凯恩斯主义以消费函数加以说明,认为当期消费决定于当期收入,这样,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导致居民收入的增加,收入增加又导致消费增加,而消费增加将再次导致收入的增加,因此,一次财政支出的增加将使收入呈倍数增加,即乘数效应。乘数的大小取决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宏观税率、边际进口倾向。

货币主义认为经济的稳定性是固有的,当经济受到某种干扰后会很快恢复到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长期均衡,正统的货币主义者对积极的稳定政策提出质疑。弗里德曼(1957)的持久收入假说对税收变化对刺激需求的作用提出了质疑,认为消费依赖于持久的收入,而不是暂时的收入,由于税收变化并不影响持久收入,因而至多只有微弱的乘数效应。因此,在弗里德曼看来,财政政策只在短期内能够影响产量和就业,但就长期而言,财政扩张不过代替和挤出了某些私人部门的投资,实际收人仍保持不变的自然率水平上。70年代新古典主义者发动了“理性预期革命”,他们的财政政策含义是,财政赤字的扩大,政府将来必然会增加税收,弥补赤字。如果民间经济主体是理性的,并且信息是完全的,消费者就会抑止当前的消费,将收入储蓄起来,留到将来政府增加税收时用来交税,消费者这种理性的行为将降低财政政策的效果。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凯恩斯主义者对积极财政政策效应持的是肯定态度,而非凯恩斯主义虽然承认财政政策具有短期效应,但对长前效应却持有否定的观点,尤其是货币主义认为长期上财政扩张不过是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投资。显然这些不同的政策主张只能通过实证分析来加以检验。

三、我国财政政策冲击效应的动态分析

我们选择四个变量:实际GDP(用符号Yt表示)、财政支出(GIt)、宏观税收(Tt)和私人投资(PIt)。其中宏观税收(Tt)用各种税收总额作为变量,私人投资(PIt)用按投资资金来源分类的统计报表中自筹资金、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债券和其它来源资金合计作为变量。这些变量均采用季度时间序列,样本范围为1998年第1季度到2003年第4季度,样本数据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中心网站和《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部分数据是通过把月度数据折算为季度数据得到的。这里只用了6年24个季度数据,主要是受限于投资资金来源的详细月度数据在统计报表中仅从1998年开始的,而冲击反应分析不宜用年度数据的结果。上述各序列均采用X11季节调整程序进行了季节调整,并进行了对数变换。

1.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

由于VAR模型的分析结果严格依赖于随机扰动项为白噪声序列这一假设条件,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对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并且,通过协整检验我们也可以对所考察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研究,这也是本文的目的之一。

表1给出了单位根检验的ADF统计量、PP统计量和1%水平的临界值,根据表1的结果可知,在1%的显著水平下,4个时间序列均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这4个变量在水平值上都是非平稳的,我们继续对这4个时间序列的1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可以发现这4个变量都是差分平稳的(检验结果略)。因此,可以判断所考察的4个时间序列都是1阶单整的。

下面我们对这4个变量进行协整关系检验,设四维随机向量为:Xt=(Yt,GIt,Tt,PIt)',它的P阶VAR模型为:

其中εSt是无序列相关的残差序列,T是样本容量。可以将上述模型表示为:

如果上述模型中矩阵∏是降秩的,即0∏)=r<4,则称向量Xt的各个分量之间是协整的,这时存在列满秩矩阵α4×r,和β4×r,使得∏=α4×rβ4×r'。这时称民:,矩阵的每一列为协整向量,即它们作为系数可以使得p,x是平稳的。我们利用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特征根检验判断随机序列之间的协整性,并且获得显著性最高的协整组合。表2给出了变量Yt,GIt,Tt,PIt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仅给出了第一、第二大特征根)。从表2的检验结果可知,在1%的显著水平下协整秩为1,即存在一个显著的协整向量,将协整向量标准化(取第一个分量为单位1)后,可以得到如下协整关系:

其中协整系数下面括号内数值为标准差,ut为平稳时间序列。由于经济时间序列的协整关系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利用非平稳时间序列建立模型所有可能产生的伪回归问题,而且它一般具有明显的经济含义,它表示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趋势,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判断变量Yt,GIt,Tt,PIt之间长期的关系。上述4个变量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1%显著水平下,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这意味着实际GDP、财政支出、私人投资及宏观税收之间存在长期的相互作用关系。财政支出与实际GDP成正向变动,而且参数显著,说明扩张性的财政支出对促进拉动经济较为有效,同样私人投资也与实际GDP成正方向变化,而且相对财政支出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更有效,而税收和实际GDP成反方向变动,但参数不显著,这说明税收的变化对实际GDP的影响不明显。自从1998年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一直呈上升趋势,从上述的协整关系可以看出,这一政策的实施对解决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是能够得到统计检验支持的。但我们也发现,自1998年开始,宏观税率也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即宏观税收相对于GDP上升速度更快,这必然会对积极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过从上述检验的结果看,这种影响不会很大。以上的长期均衡关系检验仅是本文目的之一,下面我们对财政支出冲击的动态效应进行分析,所采用的模型是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技术。

2.财政支出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刻画的是在扰动项上加上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对一个变量的冲击直接影响到这个变量的本身,并且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导给其它所有的内生变量。由方程(1)得到的向量移动平均模型(VMA)为:

其中Ψp=(Ψp,ij,为系数矩阵,p=0,1,…。则对yj的脉冲引起的yi的响应函数为:Ψ0,ij,Ψ1,ij,Ψ2,ij,…。

下面我们分别给财政政策变量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得到的脉冲响应函数图,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单位:季度),纵轴表示脉冲响应函数值,代表了财政政策冲击造成的反应。图中的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值随时间的变化路径,两侧虚线为响应函数值加、减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带。由于税收冲击对实际GDP影响较弱,脉冲响应函数值在横轴附近轻微波动,因此这里我们只给出财政支出冲击对实际GDP、私人投资影响的脉冲响应函数图。

图1是对财政支出的冲击引起的实际GDP变化的响应函数。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本期给财政支出一个冲击后,实际GDP在前3期增长较快。这主要是因为在国民收入核算(SNA)的支出法中,投资是国民收入的一个主要部分的结果,由第3期到第4期开始快速回落,然后再缓慢上升,到第7期达到最大,并且呈现出长久效应的特征。这段时期的效应应该是财政支出对实际经济的拉动效应的真实体现,同时也说明了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的财政支出存在滞后效应。总之,在通货紧缩时期,通过连续地给财政支出冲击对解决内需不足和促进实际经济增长是能够得到统计检验支持的。

图2是由财政支出的冲击引起的私人投资变化的脉冲响应函数图。从2中可见,当给财政支出一个冲击后,在私人投资水平在前两期呈下降特征,尤其是从本期开始到第2期呈快速下降,然后开始逐渐回升,到第5期到达最大值,然后逐渐回落,到第8期后又开始微微上升。对于上述现象,我们认为,短期的挤出效应是由于政府在向企业、居民和商业银行借款来实行扩张性政策时,增加借贷资金需求同私人部门资金竞争,从而导致了短期私人投资水平的下降结果。但是,由于我国近些年来的财政支出的重点是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在国民经济发展较快时,如果基础设施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它就会对经济发展形成“瓶颈”制约,此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善投资环境,降低私人部门的投资成本,刺激私人投资。同时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还会对与之关联的钢铁、水泥、建材和部分机械制造业带来辐射效应,从而形成新的、有利的投资机会,这也会引致私人部门投资。当政府投资对私人部门投资的这种拉动效应大于因政府投资导致利率上升的挤出效应时,它就会在经济中综合地表现为对私人投资的挤入效应。因此,我们从图2看到从第3期到第8期财政支出冲击对私人投资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

3.各变量对实际GDP和私人投资贡献率分析

下面我们利用方差分解技术来分析各种冲击对实际GDP和私人投资的贡献率。方差分解是Sims于1980年提出的一种描述系统动态的方法。脉冲响应函数是追踪系统对一个变量的冲击效果,而方差分解则是将系统的均方误差(MeanSquareError)分解成各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通过将一个变量冲击的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的随机冲击所做的贡献,然后计算出每一个变量冲击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例,可以了解不同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方差分解模型为:

其中,Ψa,ij是脉冲响应函数σij,是白噪声序列第j个分量的标准差,yit是自回归向量的第i个分量,RVCij(S)表示第j个分量对第i个分量的方差贡献率。方差贡献率大小的经济含义是,如果RVCij(S)较大则意味着第j个分量对第i个分量影响较大;反之则反是。下面我们分别给出了各变量对实际GDP和私人投资的贡献率的合成图。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季度),纵轴表示对应于不同滞后期各变量的贡献率。

我们首先给出了各变量对实际GDP贡献率的合成图3,从中可以看出,如果不考虑实际GDP自身的贡献率(自我累加效应),则私人投资对实际GDP的方差贡献率最大,而财政支出和税收的贡献率则较小,这个结果和我们的协整检验结果基本相同。说明私人投资对实际GDP拉动效应较财政支出对实际GDP直接的乘数效应要大得多,这也预示着财政支出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对私人投资的间接影响,而不仅仅是财政支出自身对实际GDP的直接影响,这是把握财政政策效应的一个关键问题。下面我们进一步分析各变量对私人投资方差贡献率,在图4中,如果不考虑私人投资自身的贡献率,我们会发现对私人投资影响最大的是实际GDP,对这一点不难理解,即投资取决于收入。除此之外,宏观税收对私人投资影响比财政支出影响作用大。因此,通过上述方差分解分析,我们得到两点启示:1、考察财政政策效应的关键是看对私人投资的影响,这也预示着财政政策的制定必须首先着眼于对私人投资的效应;2、私人投资对宏观税收的敏感程度要相对高于对财政支出的敏感程度,这也是在政策制定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四、实证检验的基本结论

通过季度时间序列,利用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财政政策与实际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我们发现在实际GDP、财政支出、私人投资和宏观税收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其中财政支出和私人投资均对实际GDP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和凯恩斯主义理论相吻合。但从长期看,宏观税收对实际经济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点和非凯恩斯主义观点相一致。因此,通过调整财政支出来稳定经济的政策能够得到统计检验支持。

其次,脉冲响应分析表明,扩张性的财政支出对于拉动实际经济具有明显的长久效应,但对私人投资在短期内具有挤出效应,这正是政府在向企业、居民和商业银行借款来实行扩张性政策时,增加借贷资金需求同私人部门资金竞争,从而导致了短期私人投资水平的下降直接体现。但是从长期均衡关系上看,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则具有拉动响应,这是政府以基础设施领域为重点进行投资引致的私人投资增加与利率上升导致对私人投资挤出两种效应的综合效应。

财政政策论文第7篇

关键词:稳健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短期效应,政策调整

2004年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我国于2005年开始施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一时间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自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被稳健的财政政策所取代,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一道向中性转变。本文通过阐释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分析目前我国调整财政政策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若干对策。

一、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里包含两方面基点: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个是国家必须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包括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构成彼此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直接使用调节税收或增减政府支出的方法以达到特定经济目标的政策及措施。在现实的宏观调控过程中,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按照“相机抉择”的原理,要适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我国政府此次提出用稳健财政政策取代实施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正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审时度势,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

1.财政政策类型和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学理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其中,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功能则与其正相反。所谓的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对经济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

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两大主流学派,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有不同的主张,凯恩斯主义秉承需求管理思想,主张政府应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而相对来说小有作为的中性政策则不受欣赏。而货币主义认为,对于稳定总需求来说,货币政策方法优于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方法,主张实行非干预性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简单规则,以便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这样两种政策倾向使得中性财政政策很难纳入西方经济学家的视野。而中性财政政策的说法,实际上是我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他们一方面认为现实条件要求前期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相对淡出,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政策调整过猛造成经济起伏,他们所说的“中性”是在政策转型的操作上保持一种“中性”的姿态。

因此,对于当前讨论的稳健财政政策即中性财政政策的含义,我们可以作双重理解:一层意思是以财政理论中的中性财政政策作为政策调整目标,另一层意思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政策调整应该坚持中性的操作方式。

2.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现阶段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可以概括为“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随着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的转变,财政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及时主动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由总量调控为主转向结构调控为主,注重解决经济社会不协调、城乡不协调、区域不协调等深层次结构问题,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由主要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财政政策通过大力支持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减少体制复归倾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坚持增量平衡,控制赤字规模,注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主动防范公共风险。这表明,“稳健”绝非无所作为,而是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二、中国向稳健财政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中国政府提出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调整有其必要性。一方面实行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效应日趋减弱,另一方面新的经济增长周期、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又要求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有力调控。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对财政政策做出必要调整乃是顺时应势之举。

1.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要求财政政策进行调整。2003与2004连续两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1%和9.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1.2%和3.9%,工业晶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2.3%和6.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分别上涨4.8%和11.4%,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已经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结束了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至2002年间,经济增长率连续保持在“七上八下”的高位低谷的局面,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但是伴随而来出现了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国民经济出现局部过热,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凸现。2004年上半年,全国有24个省级电网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夏季全国电力供需缺口在3000万千瓦以上;煤矿已基本开足马力生产,但仍供不应求;石油、石化两大集团炼油装置接近满负荷运转;铁路日均装车突破10万车,但请车满足率仍不足35%,煤电油运都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同时,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减产,粮食供应靠挖库存维持平衡,尽管2004年粮食丰收,但粮价仍然上涨了26.4%,粮价上扬带动了居民消费品价格的明显上升,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重。根据经验数据,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约为9%左右,适度经济增长率区间为8%-10%。当经济增长达到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就会出现局部过热;当经济增长率超过10%时,就会出现总体过热。我国经济增长率在2003和2004连续两年超过9%,这表明我国经济正处在上升周期的关键阶段,如果政府的宏观调控得当、适时适度,就可以延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使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保持下去。如果处置不当,调控迟缓或力度不够,就可能使经济增长率过快冲过10%而达到全面过热;或者调控过早、力度过大,也可能过早扼杀宝贵的增长良机。因此,中央在此时提出稳健的财政政策是适宜的。

2.积极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要求财政政策进行调整。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已近七个年头。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促进西部开发和从整体上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势头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如果持续时间过长,积极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也会日益明显。具体如下:

(1)多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财政赤字与债务规模逐年攀升,加大了财政风险。一是财政赤字率逐年提高。1997年,我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为0.7%,1999年已经上涨到2.0%,在2002年达到3.0%。2003年虽略有下降,但仍达到了2.7%,而国际公认的赤字率警戒线为3.0%。二是政府显性债务规模逐年扩大。国债余额1997年为6074.5亿元,占GDP比重为8.2%;2002年已经扩大到18704亿元,占GDP比重上升为17.9%;2003年这一比重已高达22.8%。三是政府总债务规模处于较高水平。如果考虑到未列入预算而又实际发生的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2002年我国政府总债务比列入预算的政府债务规模可能要高出一倍以上。另外,长期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使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张演化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随着政策效用的递减,拉动经济增长要求财政政策的扩张必然不断放大。(2)积极财政政策继续下去有导致“挤出效应”的危险。所谓挤出效应,是指由于政府通过向企业、居民和商业银行借款来进行扩张性财政支出,而引起利率上升,或引起对有限信贷资金的竞争,导致民间部门投资和消费的减少。它将使政府扩张性财政支出的积极效应部分地甚至全部地被抵消。在经济萧条时期,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低迷,民间部门缺乏投资、消费的动力,此时,扩张性(积极)的财政支出更容易发挥对经济的积极拉动作用,政府与民间部门对经济资源,尤其是资金的竞争关系弱化,所以挤出效应也就相对微弱。相反,在经济由低谷走向复苏阶段,民间部门投资与消费日趋活跃,政府与民间部门对经济资源的竞争关系得到强化,如果继续实行扩张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则容易造成挤出现象。近几年,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之所以没有造成明显的挤出效应,主要得益于我国尚未实现名义利率市场化、银行信贷资金充裕、民间投资尚处于成长阶段等多方面因素。但是,当前形势有所变化,一方面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必将是大势所趋,这将为挤出效应的发生提供必要的传导机制;另一方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社会投资主体的信心普遍增强,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速明显加快,此时如若继续坚持积极的支出政策,势必造成政府对民间部门所需经济资源的挤占。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的动力应该更多地来源于民间部门的投资与消费等市场行为,而不应该过多地依赖政府。因此,在我国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为避免挤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积极财政政策有必要适时淡出。

3.政策的连续性要求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进行调整。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渐淡出,稳健的财政政策必然应运而生。我国以国债和财政支出两大政策工具运用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已实行了七年之久,对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有效需求、增加出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从2000年起,我国经济基本上止住了增长下滑的趋势,并于2002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本来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应该隐退,但是因为支出刚性等现实的约束,为保持经济的平稳性和政策的连续性,政策工具却不能马上收缩。过去近七年中,全国各地利用中央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以及地方和银行的配套资金,兴建了一大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根据粗略的测算,即便不再开工新的项目,仅完成这些在建工程所需的后续资金投入就将近8000—10000亿元。如果积极财政政策匆忙退出,将会使这些在建项目的后续资金来源失掉既定的支撑。所以,积极财政政策只能逐步退出,现阶段财政支出只能转向总量控制下的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财政政策还会产生扩张效应,对经济的影响无法达到中性。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稳健财政政策绝不是“不作为”,而是根据经济因素的变化,调整具体作用方向和力度。

三、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若干对策

围绕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出于长远的和全局性考虑,在稳健财政政策的具体实施中仍需要采取相关对策:

1.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实施中,应注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策主体行为。政策主体指的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政策主体的行为是否规范,对于政策功能的发挥和政策效应的大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我国目前体制下,各级政府的行为与偏好,对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起着决定性作用。政府是各种利益群体中的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具有支配力量的一极。一方面政府肩负着制定政策、调控经济的公共职能,另一方面政府又通过手中掌控着的巨大权力与经济资源,全面参与经济活动。就拿本轮经济周期中出现的局部过热来说,这其中固然有市场因素在起推动作用,但是政府直接参与其中也是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财政分权和以经济增长作为地方领导政绩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只关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关注自身的政绩,利益驱动的结果是使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不可避免。全国范围内的城建热、房地产热、汽车热、钢铁热等的背后,都能清晰看到地方政府的影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还在起作用,建设性财政向公共性财政转变还远未到位,政企不分、市场体系不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还有待解决。这就必须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规范政策主体行为,是有效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

财政政策论文第8篇

摘要:民族地区的财政在财政范围、财政权限和财政职能上的特殊性决定了民族地区财政管理的特殊性。财税体制改革对民族地区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对民族地区的则政政策,需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逐步建立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采用因素法核定收支基数。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弱

据调查,云南、贵州、新疆等7个自治州和地区,有6个自治州和地区的财政自给率在20%以下,有的甚至不到10%,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2003年,云南省怒江州的固定资产投资为负增长。

(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以教育为例,截至2002年底的统计数字,西部地区372个未实现“两基”的县(市)中,少数民族聚届县占83%。云南有7个人口较少民族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不到3年,文旨率为15.4%

(三)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民族地区大多位于边远山区、草原和荒漠地带。脆弱的生态和有限的环境容量,因人类活动日益遭受破坏,自然灾害更加频繁,反过来危及人们的生存基础。1949年-1979年,新疆和田地区被沙漠吞噬的土地达46万亩。该地区的策勒县县城曾三次为风沙所迫而迁移。

(四)贫困人口多,生产生活条件差

全国592个国贫县,民族地区就有267个;全国2800万贫困人口。民族地区就有1300多万。我国人口在1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有22个,共63万人,其中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39.4万。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有640个,其中较大部分村没有通电、通邮、通公路和通电话。综上所述,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自身发展能力弱,使其不可能依靠自身力量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如何通过财政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民族地区财政的特殊性

(一)财政范围特殊

财政作为政府从事的一种社会集中性的经济活动,是为了满足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共同需要。民族地区财政范围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民族构成、地理空间、收支活动等诸方面。

1、民族构成范围特殊。我国民族地区财政

服务的利益主体是少数民族。在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里,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原因,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有其特殊性。从生产方式来看,少数民族经济基本上属于工业化之前的生产经营方式。从民族文化素质看,解放前,许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一些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甚至还在刻木记事、结绳计数。从社会经济形态看。解放前还有相当的少数民族保持着封建农奴制度。这些分别处于前资本主义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少数民族,他们走向社会主义是跨越了一个或几个社会经济形态,这与汉族相比,显然并非量的差异,而是质的差异。

2、地理空间范围特殊

我国民族地区财政作用的地理空间是内陆边疆。从自然地理来看,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总体上说自然条件比较差,不仅地处边缘地带,而且其地貌基本上是以高原、高山和山间盆地、沙漠、戈壁等为主。大部分地区属于所谓的“边际土地”,即降雨量少且不可靠,气温低、山坡陡峭等因素严重地限制自然生物生长的地方。少数民族地区分布的特殊范围决定了民族地区财政作用范围的特殊。

3、收支范围特殊

我国民族地区的财政收支范围总体上呈现出收入少、支出多的特点。收入少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一是发展基础薄弱,先天条件差。旧中国,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尤为落后,没有商品经济的系统优化为其提供必要的人才、资金、管理及经营方面的经验,尤其是企业这种直接组织商品经济活动和财政收入的细胞在整个民族地区几乎是一片空白。二是”嵌入式”企业未能充分发挥出其主动性和活力。三是地方加工工业实力弱,形不成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民族地区加工业中的绝大部分企业存在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管理松懈等现象。生产规模和能力的弱小致使资源的就地转化和增值能力不强。四是工业生产比重小。对其他产业具有的联动作用弱,使其他产业难以得到相应的发展机会,结果造成了城镇经济中产业部门较少且不能配套,致使一些县域经济过分依赖农牧业生产,工业不但无力支持农牧业的发展,有时反而要靠农牧业为之“输血”。五是市场竞争不平等。民族地区不仅各类市场发育程度低且不平衡,没有形成为地区间经济交流提供一个发达畅通的渠道,而且市场主体弱小,多数企业不能独立自主地立足于市场。区际贸易由于缺少稳定且活跃的市场主体而显得松散和疲软。

(二)财政权限特殊

财政权限是财政收支范围方面的权限和规定,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权利、责任、义务关系,是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所处理的主要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特殊性,国家也相应赋予了特殊的财政权限。为了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在财力上给民族自治地方以很大支持。中央财政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财力支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预算管理制度上体现了对民族地区的特殊照顾;二是根据具体情况增拨专款给予补助。

1、预算管理制度方面:一是每年安排一笔自治地方机动金,用以解决民族自治地方生产、生活、文教、卫生等方面的特殊需要,二是民族自治地方的预备费高于一般地区。三是民族自治地方在执行年度预算过程中,对其收入的超收和结余可以自行安排支出。

2、专项拨款方面:中央每年对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安排基本建设专款和边境事业补助费,用于边防公路、桥梁、电讯建设,以及边境地区发展工农业生产,解决人畜饮水、商业网点修整、交通道路维修、文教事业补助和边防哨所、检查站的费用补助。中央预算内设立支援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资金,专门用于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少数民族地区。

(三)财政职能特殊

财政所具有的能够服务于特定政府目标的内在职能是财政职能。财政在民族地区不但具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还具有社会经济稳定的职能,即财政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使整个社会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以至于达到充分就业。实现物价稳定,经济稳定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的功能。这一职能在民族地区的特殊作用是加强民族团结,保卫和巩固祖国边疆的安全与稳定。

三、财税体制改革对民族地区的影响

(一)民族地区财政困难加剧

财政分税制改革调节了地区之问的财力分配。促进了国民经济布局合理化,从长远来看,是确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而且可以调动地方增收节支的积极性。然而,由于转移支付制度不可能很快建立起来,虽然民族地区财政过去基本上是超收全留,但是财政收入的增量却减少了,加之财政增收潜力有限。收入也不稳定,致使民族地区财政困难成为一个紧迫的难题。适应新税制后,国家取消了对国有企业征收的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外调节基金,坚守了地方赢得的“两金”收入,加上各自改革增加了很大一笔开支,许多地方经不起这“一减一增”,致使财政困难加剧。同时,财税改革增加了资金往返时间,削弱了民族地区的资金自给能力。新税制规定,凡属中央级的消费税和增值税。中央分成部分全部上划中央,基数内部分中央通过税收返还给地方,这样做势必增加了资金往返时间,无形中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

(二)民族地区许多企业税负增加

1994年我国对工商税收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结构性调整改革,除校办企业和福利企业外,取消了减免税照顾,致使民族地区过去享受减免税照顾的企业负担加重,流动资金紧张,亏损面扩大,尤其是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定点企业减免税照顾被取消后,多数企业经营亏损,纷纷转产、停产,影响了民族特许用品的生产和供应。另外,由于民族地区的原材料加工企业抵扣的进项税额小,产品利润又低,出现亏损的企业较多。小规模纳税人占有很大比重,其增值税按照销售额的6%缴纳,实际税负也增加了。

(三)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

科学完善的分税制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一个有效的财政调节制度,也就是中央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形式调节各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使各地方政府必要的行政能力所需要的财力得到保障。这样不仅可以调节地区之间财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同时还可以使中央财政通过财源分配控制地方政府的施政行为,从而达到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目的。目前,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可归纳为一般性补助和专项补助两种。其具体内容包括: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体制补助和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体制上解;中央政府对地方的各类专项拨款;年终结算补助;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

四、民族地区财税体制的完善

从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角度考虑,要对少数民族地区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以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从客观需要来看,民族地区各项行政事业支出水平比一般地区高,如同一个公文需要多种文字印发,同样一个会议要加倍拉长。同时,民族地区工作的政策性强,难度较大。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今后在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的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逐步建立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一般性补助,用于满足各地方政府的一般财力需要。不规定具体的用途和要求。从财政资金的流向来看,分为补助和上解两种;从补质来看,分为原包干体制补助和税收返还两块。二是专项补助,根据一定的条件和目的拨付给地方政府用于特定支出。从长远看,转移支付的财力计算依据是按照各级政府事权划分的范围,以保证全面实现政府职能。

建立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需要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核心,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应调高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返还基数,提高政策性转移支付补助系数,建立一套有利于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平衡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针对民族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落后的状况,国家应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建议设立民族地区教育和卫生专项补助,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向下延伸到县、乡,使少数民族群众可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

财政分配关系是财权与事权关系的统一结合体,财权与事权相应、相称是规范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前提条件,是全市财政体系的核心,是行使事权取得财力与财权的依据,而财权又是行使事权的物质基础。由此可见,事权合理界定、明确分工是完善财政体制的首要工作。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出发,政府在经济方面的事权应按照“两权分离”、“政企分开”的原则。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在经济方面的事权集中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方面,同时承担起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任务。

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划分事权、分割财权。要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使之区别于一般地区,适当扩大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权。在财权财力的科学划分上,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维护地方各级政府正常运转的财力。分税制应注意弥补民族地区财政上的差距,确保公共服务的最低标准。二是注意维护地方的税收自。民族地区绝大多数县级财政赤字已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县级财政作为独立的一级财政。可以通过发行地方债券的办法来达到收支平衡。

(三)逐步采用因素法核定收支基数

所谓因素法,即找出影响地方财政收支的各种因素核定地方“标准支出”与“理论收入”作为体制基数。对地方财政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是:人口数量、土地面积、人均耕地、人均GDP、少数民族、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情况等。在核定民族地区支出基数时,以下三个重要因素需加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