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1 17:09:01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第1篇

1.1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个挑战主要来自下列几个方面第一不断增长的社会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使医疗服务的对象内容范围和形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二医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上迅速发展第三人的健康保健与社会文化因素关系密切第四随着医学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正向新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第五国际高等教育正出现重视人文教育和课程综合化发展的新趋势。为此1992年WHO卫生人力开发司教育处处长BOELENC博士在医学教育改革需采取全球行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概念即评价和改善卫生保健的质量能对病人综合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卫生保健需要出反应能从伦理学费用和对病人的最终利益去考虑新技术的合理应用能运用通讯技巧和保护公众健康的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能协调个人的或社区的卫生保健需要平衡病人的期望与全社会短期和长期的期望能在卫生部门内部和卫生部门有关的其他社会经济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协同作业这一概念已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同也反映了医学与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人文素质的新要求。

1.2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不合理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十分普遍实践课比例太少选修课太少且不规范等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薄弱的问题较为严重有关研究表明国内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只占总学时的8左右其中以意识形态教育类课程为主而国外的医学院校医学课程基本上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三大类组成其中人文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以美国德国为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相比之下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偏少。

2如何进行改革

2.1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它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作用和影响因此难度也很大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医学院校原有课程体系的特点总结了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初步设想其内容包括。

2.1.1明确课程目标

首先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目标应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合格医学人才其次就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层次而言更应注意对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2.1.2确立课程地位

高等教育与普遍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在高等医学院校既要强调专业教育又要重视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要在人才素质构成各要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就决定了在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和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应当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

2.1.3改革课程体系

首先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应当是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或子系统在整个医学教育计划和课程安排中应当与总的课程系统保持协调一致这就决定了在课程内容上要考虑医学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符合医学人才的成长规律其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也应建立自身的体系这个体系的构成既要符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逻辑关系也要符合受教育者各心理要素知情意行等变化发展的关系和医学人才的成长规律其中两课仍然是这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2.1.4更新课程内容

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内容至少应包括三大类第一类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有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第二类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主要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规等第三类由学科综合后形成的专题课程或综合课程主要有生态与环境社区卫生保健人与自然中国传统文化文学与艺术大学语文科学方法论卫生国情医学人文学等。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改革人文社科课程体系的方案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是医学院校的总学时已经很高一般都在3700以上当时的浙医大达到4200左右要再增加课程和课时已不可能其次要开设这么多人文社科类课程师资也跟不上最后人们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在单科性大学中还难以接受开设这么多非专业类课程为此我们经过思考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了改革思路提出了在人文社科课程体改革的同时进行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计划首先在课程内容的层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2.2课程内容的改革

考虑到医学院校的特点和人文社科教育的要求我们一方面继续探索和稳步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另一方面又积极开展了建立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尝试其思路是根据需要与可能在很少增加课时的前提下结合专业特点以健康保健为中心把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整合为一门课程在临床医学护理口腔医学等专业中试点开设并根据教学需要撰写了相应教材该教材的特点是既介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又融会了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综合研究产生的成果其特点是课时很少但涉及内容广泛又与专业相联系紧紧围绕健康保健这个中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打下基础。

2.3教学方法的改革

2.3.1借鉴国外医学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成功经验形成自己的特色

我们在改革中积极吸取PBL教学法的优点注意保留传统教学法的长处充分考虑国情和校情的差别既要创新又要继承要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和特点取长补短有机结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2.3.2把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内容的改革结合起来坚持方法服务于内容的原则

教学方法的改革目的是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服务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以卫生保健为中心整合了许多人文社科类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的社会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也应当考虑这些内容的特点有些内容要以讨论为主有些内容要以授课为主还可以开展一些现场调查和考察总之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使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3.3要把培养综合素质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衡量标准

我们在研究和借鉴各种教学方法基础上形成了PDG和CDG教学法并在开设综合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实践PDG教学法即问题讨论引导教学法是让学生收集和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然后由教师进行归类让学生在查阅资料和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辅导总结CDG教学法即案例讨论引导教学法是由教师提供与教学有关的案例让学生根据安全和教学要求查阅资料和自学再组织学生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辅导总结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4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改革中建立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分三个层次即以两课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层次主要在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中开设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层次主要在公共选修课中开设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交叉融合形成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层次主要在专业课程模块和综合课程模块中开设。

3对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改革的初步评价

3.1评价的方法

以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重点的课程改革只是初步的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推动改革我们对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评价评价的方法主要有第一课堂观察第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第三教学的近期效果从学生作业和座谈之中的反馈。

3.2评价的初步结果

调查表明95以上的学生都对该项综合课程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开设这样的课程很有必要同时也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给予了积极的肯定通过问卷座谈等调查等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论拓宽了医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态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1经费问题

原有的课题经费很少只有5000元难以满足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如学生选题想去社区医院搞社会调查但没有经费很难实施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改革我们想编写以问题和案例为主线的新型教材但由于缺少经费这项工作只进行了一半学生完成的作业很有特色但由于没有经费无法汇编成册。

4.2大班上课难以组织讨论式教学

有部分教学班级人数过多最多的达到150多人难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的效果也难以保证。

4.3教师工作量大没有精力投入教改

这项教学改革对教师要求很高需要任课教师投入很多的时间精力但学校没有相应的政策所以要从课题和试点的基础上推广并且长期坚持有很大难度需要学校有制度和措施的保证。

4.4教学改革的远期效果难以评价

因为在课题研究和试点阶段可变因素相对容易控制所以效果容易评价但远期的效果究竟怎样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手段和经费进行长期跟踪和评价。

5下一步的工作和几点思考

5.1下一步的工作

5.1.1新教学计划的实施

我们将借助于学校教学计划的改革调整分三个层次落实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计划并对这三个层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的调整明确各自的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5.1.2对教改的理论研究

进一步开展关于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方法的理论研究探讨这些内容与方法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机制发挥作用影响受教育者研究人文素质教育是怎样对医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能力产生作用的其作用的大小及方式等。

5.1.3编写新型教材教学指南

我们将根据教改的需要编写以问题和案例为主线的新型教材。

5.2关于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根据2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要求结合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建立与医药类专业教育相辅相成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为了建立适合于高等医学教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通过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确定如下原则是必要的。

5.2.1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这种结合可以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其一学科层面上的结合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应以医学及医疗卫生保健领域中的社会心理及其他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把实际问题结合到课程中进行讲授其二以两大类学科交融产生新型边缘学科的形式结合如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其三以理论或知识层面进行的结合两类课程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学科的发展而且也将有利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要在非文科类专业中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还应确定合适的学时和学分比例有些专家认为大约点总学时的13左右为好当然不同的专业可以确定不同的人文社科课程计划和培养目标但其总目标是一致的即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载体重在精神塑造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全面发展人的素质。

5.2.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如果说专业学习有赖于专业实践那么人文教授和人文精神的塑造综合素质的提高则有赖于积极的生活积累和行为养成因此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能只注重课堂教学而更应强调实践要充分利用军训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机会在理论知识不断内化的基础上促使医学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态度品质和行为发生根本的转变这也是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5.2.3课程的导向性原则

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为此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两课的改革同时又要拓宽学科发展的领域保证医学生能走上又红又专的道路

5.2.4课程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原则

为了提高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可采用多种课程形式其中应以必修课为主辅之以选修课和专题讲座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组成课程模块每一模块内含有若干门相互联系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选择修完一定量的课程并参与有组织的实践后方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在课程的内在构成上可以以学科为主也可以以多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综合为主使教学内容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发展规律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授课讨论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PBL教学等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5.2.5课堂教学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人文科学知识的内容十分丰富不可能只依靠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为此应当在保证和适当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必要学时增加其在课程体系中比重的同时也要强调少而精要管用积极鼓励学生以自学为主在学习中学会学量的文学历史社会知识需要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可以在课程或业余活动中进行讨论教师只给予必要的辅导和引导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医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独立人格不断得到改善。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第2篇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 教师素质 思想政治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思政课教师为配合课堂理论教学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的活动,是一个通过实践锻炼和社会教育来健全学生成长机制的过程。它对促进高职学生内化老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有三个层次目标:一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认同、接受、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知行统一。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等不同的形式,是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师素质在实践性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堂实践教学方式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

1、案例教学,教师应该具备三种素质,处理好三种关系

案例教学指的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提供高度仿真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思考、研究、分析案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

案例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来源于学生熟悉的校园内的事例;二是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热点、焦点问题;三是来源于历史上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案例教学是一种感染与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案例教学允许学生开展激烈的辩论,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三种素质,处理好三种关系。一要具备知识素质,处理好案例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这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水平和选择能力。二是要具备政治素质。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政治头脑,敏锐的政治嗅觉和较强的洞察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政新闻观,坚定自己的人生志向和奋斗道路。三是要具备能力素质,处理好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案例教学要充分依靠教师对教学影响的调节、控制和改造的作用,熟练驾驭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生动活泼地发展。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为学生开辟自主思维的空间。

2、专题研讨,教师应该具备三种素质、组织好三个环节

专题研讨是指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一种实践方法,它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定命题下,经历搜集资料、分析归纳、提炼观点、撰写小论文并在课堂上进行研讨的一种实践过程。

专题研讨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学有所用,针对性强。它将理论知识直接和实践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尺度。二是自主学习,兴趣性强。研讨题目涉及领域广泛,具有开放性。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性强,便于学生独立思索,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三是知行合一,实效性强。专题研讨的观点和结论是学生建立在“知”的基础上实现“行”,实现理论真正“进学生头脑”,故而所取得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单纯的课堂理论灌输所无法比拟的。专题研讨作为一种思辩与创新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教师具备三种素质组织好三个环节:首先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选择好专题研讨主题。教师要精通教材,有针对性地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拟定一些研讨题目。如国内时事焦点问题、国际热点问题,学生关心的恋爱交友、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问题。其次,要具备活动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讨,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团结合作品质、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社会调查实践、查阅资料、组织协调和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第三,要具备课堂驾驭能力,引导课堂研讨。教师引导学生在专题研讨时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口头表达通顺、流畅,临场表现大方。

二、校园实践的方式及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校园文化,教师应该具备六种素质

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的并为师生所广泛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文化环境的总和。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关的内容,表现为学生的社团活动、读书小组、征文比赛、办报办刊、演讲辩论、知识竞赛、书法摄影、文明(班级、宿舍)工程、爱心工程、温暖工程、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它能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形成关心他人、关心学校、关心社会的良好风气,营造环境管理与人格管理相得益彰、他律与自律有机结合的氛围,培养学生讲文明、讲礼貌、有道德、守纪律的品格和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能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更为广泛的空间和层面上展开,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团队精神、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习惯,训练学生的技能,教会学生做人。

要组织建设好校园文化,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有:一是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好各项活动的能力。二是具备一定的天文、地理、文学、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一点琴棋书画的技能。三是审美素质,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一种能力。四是道德素质,具有爱心,牺牲精神。五是语言表达能力。六是魅力,即教师要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号召力。

2、网络引导,教师应会扮演两个角色,具备六种素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源,网络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改变着大学生行为和群体的存在方式,也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网络对学生的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有害信息和错误观点的传播、各种思想观点和意识形态的共存,可能影响学生的判断力、改变他们的思想。长期沉迷于虚拟群体交往还可能导致人格障碍和信任危机,影响学生与他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网络虚拟形象也会导致大学生角色错位,影响其正常的社会化,不利于健康成长。

政治课教师要利用好网络这个阵地,就要扮演网络信息员、网络评论员的双重角色:一是及时了解、掌握网络舆论动态,发现社会热点问题,有助于做好宣传工作。二是正确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三是通过与学生网上沟通,交流,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四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五是收集、整理、分析网络舆论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网络舆论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是一项政策性、挑战性很强的工作,胜任这种工作需要较高的素质要求:一是要勤奋、敬业。二是要求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三是要求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四是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组织行为学、大众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五要具备一定文字表达能力。六是要求熟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熟悉网络语言特点与规律。

三、社会实践的方式及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

1、开展社会实践,教师应该树立一个新观念、具备三个意识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的方式主要有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勤工俭学、公益活动与专业相结合的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证明,通过实践活动,第一,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接触、体验、融入社会,在实践中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对书本知识有更直观、更亲切、更深刻的体会,进一步消化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第二,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亲自考察,了解和体验社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明辨是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

社会实践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落实开放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把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赋予政治课新的生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中,第一,教师要落实开放意识,认识到政治课的非封闭性,把政治课融入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让理论与实际结合,用鲜活的社会现实,诠释政治理论的可信度;第二,教师要落实参与意识,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不让学生被社会假象迷惑,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得到本质的认识。第三,教师要落实创新意识。要利用好社会这个舞台,自觉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性潜能,创造性地工作,积极探索社会实践途径、方法、规律,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力求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中产生创造性的成果。

2、建立教育基地,教师必须具备两个素质

利用本地方教育资源优势,建立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现场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是一种基于认知与感受的实践教学方式。

德育教育基地是“活”的思想政治课实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和依托,是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德育教育基地的材料内容真实可信,形式直观生动。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教育教学视角、丰富教学内容,实现理论到实践的飞跃,达到寓教于乐,得到“知行统一”。其教学效果是校内“第一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

建立德育基地,要求政治课教师具备较强的选择判断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遗址、旧居、陵园、风景名胜,法院监狱都是德育基地的选项,教师必须找到基地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充分考虑参观时间、经费的局限性,作出明智的选择与判断。一旦确立了基地目标,教师还要凭借交往能力,调动社会关系、发挥口才,与基地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取得基地的配合与支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教学的现实性、针对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有力措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素质,只有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王梅平、姜彦飞,《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6)

②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③李晓蓉,《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教师基本素质及其培养》,《中国成人教育》,2007(20)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第3篇

1.教学管理体制变迁: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嬗变三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经历了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轨迹嬗变,实现由混合虚拟教育管理机构向专业教学科研实体机构转变。这就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管理机构及组织执行机构,权责明晰,明确了二级机构的职责、功能、地位、权责等问题,成立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如有的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学院等)。这种教学与科研整合的一体化实体管理体制与机制,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教学课程设置改革“: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不断得到完善,经过“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随着时展主题而不断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变迁为线索,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改革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3.教学理念创新:对政治—人本—发展—逻辑的关注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处的社会地位变化而实现从‘政治自觉’到‘经济自觉’到‘人本自觉’的嬗变,发生了从‘物本’向‘人本’的现代化转换”[1]。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对生命、发展和心灵的关注[2],符合学生生命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

4.教学内容整合发展:对政治性、社会性、公共性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在高校思想领域以教育形式展开的政治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考察,对政治性内容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内容和本质规定,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发展变迁的不变主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众多影响党执政合法性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民生问题,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势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教育价值利用与再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传播途径的利用与再造,公共性活动的开展及其价值引导来进行。”[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性”关注与“公共化”转型成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趋势,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5.教学主体互动:“主体性教学”向“主体间性”教学转型随着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交往、交往实践哲学等理论逐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视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征逐渐显现,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维定式,从平等的视角、和谐的视角、人性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突破了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质的跨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逐渐引起重视。

6.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由单一教学方式向多元教学方式转型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方式发展来看,出现多元多样教学方式并用的态势:“研究型”教学[4]、对话教学[5]、体验式教学[6]、启发式教学[7]、混合型教学[8],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向

从系统要素视域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涉及教学主体、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要素。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于“90后”大学生期待“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访谈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遭遇“实效弱化”、“情绪极化”、“信息乌托邦”、外源“负能量”等现代性困境。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从整体体系层面加强多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重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完善相应的经费支持等条件保障外,还要逐步补强“短板”:一是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二是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三是教学主体的主体间性化;四是教学环境的“文化化”;五是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政治化、理论化、知识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在教学课堂中施加给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政治内容。

(1)促进教学内容的时代化契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遵循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双重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认知性。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突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中增加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廉洁教育、交往教育和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着重建构主动学习和契合学生认知水平。

(2)守住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其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是以政治思想为主导的理论和价值观的灌输、宣传、教育、内化等,其教学组织管理体制由政治制度规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也需要政治权力支撑。在实际教学内容中,如“纲要”课教学内容重历史史实,往往不经意间在突出“历史”的同时“淡化”了政治,出现了使“纲要”课由政治课演化为历史课的倾向。因此,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

(3)提升教育内容的知识化增量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和知识性,正确处理意识形态性与科学化、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灌输与内化的关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等;另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放置于西方现代史的时空场域中,运用中西方比较视域进行分析,分析理论发生发展的国际背景、时代背景,把握教学内容的时空逻辑。此外,还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本地史结合起来,特别是教学区域所在地的地方历史与时代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和载体,如乡土地理、民风习俗、革命文化、历史人物、社会变迁等等,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融入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2.教学方式以生活化为中介:与社会实践和个人经历相结合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意识形态的目的,仅仅用意识形态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方式方面需要将道德、法律、意识形态等作生活化处理,以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和主体生活结合起来。

(1)坚持“灌输与对话”的统一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秀传统。当前部分“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果不旗帜鲜明地坚持灌输理论,就不可能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因而,要在继续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灌输的同时,需要克服将理论灌输原则与具体的教育方法等同起来的“生搬硬套”,注重借鉴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孔子的“启发式”方式,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采用讨论式、提问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方式启发大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2)注重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两方面的特征:同质性表现在寝室成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素质、专业或年级方面基本相同或相近,由于长期在一起生活,还会培养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每个成员的文化背景、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由于出身、经历、成长环境等差异而导致个性品格也不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注重运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真正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理论探索的需要、解除困惑的需要、主体参与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培养他们做人做事的能力。

(3)注重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课程,理应是公共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理应是社会公共事件的专业阐释者,是公共价值观的践行者”[9]。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在目标、内容还是方法、路径、载体、手段,乃至资源、环境等方面,都会日益突出地体现出公共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公共关怀,具有问题意识和公共意识,以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培育具有公共的人格和公共事务能力的大学生主体。在教学方式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方式,采取一些形式把大学生推向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如积极开展以假期社会调查为主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思考社会问题;结合“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参与社会实践或周末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增加教学方式的公共关注和教学主体的公共性参与。通过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关注和公共化转型,将封闭的课堂教学与公共的社会交往连通,改变理论的系统灌输向价值观念引导、公共生活能力的训练转变,让大学生主体拥有真实丰富的价值观心理体验与公共参与。

3.教学主体以主体间性化为核心: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体性力量,实现由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的主体间性转型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内在诉求。

(1)教师要有言传身教、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主体自觉综合看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科研人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承担着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之时,还要承担着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责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师生比”高,承担的教学任务重,同时还要承担学术科研、职称评聘等压力,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三种“劳动”,即脑力劳动(理论武装、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相长)、体力劳动(多校区办学、跨城办学、跨区办学的奔波)、情绪劳动(职业倦怠、学科意识、学科认同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专业热情和学科自觉是重要的问题。在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从“组织领导、思想引导、解决实际问题、师德师风建设”等外部条件保障方面做出了制度性规范与条件保障。同时,有了外部保障和条件支撑外,还需要教师主体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学科意识和学术精神的培养,注意内在素质的提升,关爱学生,用自身正确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达到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境界”,做到真正的“立德树人”。

(2)教师“主动教”与学生“主动学”的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艺术、学术能力及知识深度和广度相比其他课程可能要更高,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从教学艺术、学术能力、知识增量提升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潜力,这是赢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和“点头率”的重要前提,也是真正实现从“要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的内在自觉。从课堂教学而言,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师“独白”教学模式,转向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讲授与讨论、情景互动教学结合,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探讨式教学模式,让教师“独奏”转变为师生“合奏”,让学生“动”起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3)教学主体力量的整合与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群体;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导师等教师队伍群体;三是作为自我教育主体而存在的个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主要是专职教师及部分学生兼职辅导员等,因而要将分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与学生工作者、党建工作者等主体相互互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党建、学生事务工作者角色互动。一方面,通过整合学校党建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主体力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补充力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职教师也可通过参与党团组织的大学生课外活动,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达到主体力量的互动与整合,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另一方面,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与大学生社团活动载体平台互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延伸到课外活动和课外时间中,通过“师爱传情,以情感式教学感动学生;对话引情,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激情,以自助式教学激励学生;课间寓情,以快乐式教学愉悦学生;课下延情,以延伸式教学打动学生”[10],改变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的抵触心理,实现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

4.教学课程环境以文化化为重点:建构思想政治理

论课程教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产生发展过程中影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要素的社会空间存在方式。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环境,即除了受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中观环境的影响,还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微观环境的影响。

(1)通过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加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创造物,包括两方面:一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以外在物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校园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布局和校园建筑等校园教学环境直观的表现形式;二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课程、课时表、教科书与教材等集中体现了社会对于大学生必须习得的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的要求等在内的课堂教学物质文化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挖掘环境育人资源,美化育人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育人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以体育、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实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材建设、教师队伍、教学媒介、实践教学、课堂文化设施等课程物质文化建设,开展如学术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专题讨论、情境扮演等活动,利用影视频资料的形象生动性,契合文化媒介的特质加以传播与强化认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治学风格、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2)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强化规约为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必须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制度化规范;二是渗透于教学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因此,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化建构,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业化、知识化、科学化、时代化的知识制度化体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学科制度化体系和管理制度化体系;另一方面,也要不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渗透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入耳入脑入心,见言见行见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的“规训”功能。

(3)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精神文化环境加以熏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精神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种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环境,包括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和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即优良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的营造等。通过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廉洁校园;通过建设体现为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班级教学文化,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学习、成长展开的交往文化,营造良好的班风;通过明确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的价值,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准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使教师既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传递者,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建议者,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风;通过学生的自觉学习,提高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把蕴含在学科课程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和提升,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发挥精神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作用。

5.教学体系以系统化为归宿: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行动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中,要有价值理念引领,以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和行动体系建构为中介,发挥专家、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作用,强化学术与知识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生长与成才统一,建构让“学生受益和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教学体系。

(1)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材体系规定了特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的拓展和延伸。这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知识修养,又需要增加自身知识的交叉性和丰富性。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握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发展脉络与思想精髓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促进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在吃透教材、确定所针对的问题、设计个性化教案、精选教学案例、合理使用多媒体、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度高的教学辅助环节、倡导师生心灵互动等基础上构建内容精致、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

(2)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转化从教学体系到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过程中,教师主体既要自觉渗透对大学生主体的本体关注,也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切实需要和利益联系起来,依靠思想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建构富有思想与逻辑的教学能力,适应学生认知水平与成长需要的能力。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和法治理性;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并获得哲学素养和哲学理性;通过“中国近代史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理性,以史为鉴,通晓古今;通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获得理论素养和实践理性;通过“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功能。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要求各高校都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2013年12月中共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高校创新思政课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高校思政课教学如何结合工作实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

1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1.1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据一份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很高的认同感,但当问及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知识时,只有不到20%的学生可以回答正确,也不甚清楚对自身成长有什么意义;部分大学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认同度低;还有部分大学生虽然认同,却情感淡漠,难以内化。也有学生感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用,但是用不出来,不知道如何学以致用而认为学无以致用。结果是思政课教导大学生要做社会主义“四有”青年,但现实中却仍能看到大学生打游戏、逃课等种种颓废现象,证明思政课的实际教导效果并不显著。

1.2造成高校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的主要原因

受限于应试教育的现状,目前思政课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仍是通过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导学生,思政课教师大多去用考试分数量化,而不是争取大学生主动认可和学习,这样学生被动接受,思政教育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也就无法触及大学生灵魂中所真正需要的地方。

教材内容因循守旧,无法获得代入感。目前我国思政课教材内容仍侧重于近现代历史和新中国后的一些介绍,与大学生现代实际生活有所脱离,对大学生中有些高职生的水平而言显得有些枯燥乏味,这就不可避免地难以获得高职生的代入感。

部分高校在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时,考虑到安全、经费等因素,仅限于课堂内实践,到红色革命圣地参观、“三下乡”社会实践等课堂外实践并不能覆盖到大多数学生。甚至部分高校在根本上并没有把实践教学视为思政课必要的教学环节、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内在要求,因而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把思政课当作一门纯理论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有的高校为了增加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促进教学,制定了要求教师暑寒假期间下企业或基层锻炼的政策,并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参考,但落实起来,流于形式。有的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外出培训、参与社会调查的机会较少,自身的实践经历和社会阅历不深,理论结合社会实践的感触不多,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非常缺乏,不能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地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高校思政课教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做法

2.1深入理论研究,奠定基石

2.1.1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变的历史进程,融入教材

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任务,2012年党的十凝练出价值体系的内核“三个倡导”,更加强化实践指导。首先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线。因此高校开设的思政课,要各有侧重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着重进行理想、诚信、公德、法治等方面教育,指引大学生把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社会公德,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则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念和奋斗目标,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1.2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思想成果,主张“自由、平等、博爱”等,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要认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虚伪性。另外还要看到,资产阶级借助强势话语霸权,把资本主义价值观贴上“普世价值”的标签,说是符合整个人类社会普遍利益,把资本主义制度说成是人类永恒的社会制度,显然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因此,既要科学分析、肯定借鉴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因素,又要揭露批判、否定扬弃其消极成分,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2.1.3深入分析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社会的转型速度加快,再加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全球化、信息化,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缺失等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抬头。这些错误的价值^不仅会造成大学生缺乏内在动力和前进方向,还会造成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扭曲和困难。因此,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恰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善与提升教学效果,使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亲近感。

2.2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实效性

2.2.1强化高校思政课理论的灌输作用

针对当代大学生需求的多样性,高校思政课要实现教学模式创新,从单一的讲授教学向复合型教学转变,即理论讲授、专题研讨、知识竞赛、即兴表演等方式。将教学内容情景化、信息化,增强思政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加课堂上师生互动,把马克思主义以很自然的方式进入课堂,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头脑。我们发现思政课教师注意授课技巧、增加课堂互动还是很有效的。

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确定教学内容,积极探索专题式授课方式,打破照本宣科,抛开教材,在结合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人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与中国梦、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集体主义与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与成人成才、爱国爱校爱家与感恩、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与恋爱 等7个专题,克服了讲大道理多、抽象空洞、离学生生活太远的问题,讲到学生的心坎上。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相结合,采取设立“职业生涯体验日”、岗前职业化训练等办法,巩固教育成果。

2.2.2注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养成作用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各种实践活动。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愿望强烈,因此高校思政课应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工厂,走访社区、农民家庭,让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社会生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监狱,树立他们知法守法的好习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和历史博物馆,坚定科学理想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共同理想;组织开展“我的人生价值观”演讲、“道德与职业道德”辩论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等比赛活动,加深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通过优秀人才的现身说法,激发大学生努力拼搏,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下功夫,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只有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2.3增强思政课网络资源的共享作用

利用QQ及空间、飞信、微信、微博、邮箱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延伸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加强高校思政课“慕课”建设,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范围。所谓“慕课”(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中文音译,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与传统课程不同,MOOCs课程可以网上在线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规模性、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也有人把慕课翻译成“令人羡慕的课”),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广度。

2.2.4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示范作用

思政课教师承担着传播与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职责,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主要引导作用,要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示范作用。

(1)坚定的政治信仰是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前提。《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言传与身教的双向互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认同度。假如思政课教师所讲、所做不一致,学生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质疑和抵触,教育效果丧失殆尽。

(3)思政教师自己要深入了解社会并具备实践能力。为此,思政课教师应该利用节假日或寒暑假时间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到企业、历史古迹或红色基地开展专题调研,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丰富阅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4)“作为一线思政课教师,不能只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思政教学、学术研究上,更应该有校园文化的整体观,积极思索校园文化和培育学生个体价值观之间的密切联系。利用好学校、社会资源,积极引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隐形文化平台。”

小结:在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坚持以正确理论引导,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重点培养又红又专的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苏海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分析[J].黑河学刊,2015(6):104-105.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定义 思考 启发

翻开各类教育著作,没有不涉及课程概念范畴的。它是我们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互沟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要得出一个精确地并未大家所认同的课程定义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这本书中,对于课程的定义理解繁多。大致归为以下六种类型: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4,课程即学习经验。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6,课程即社会改造。这些定义都从不同的角度或多或少涉及到课程的某些本质,但也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事实上,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从而标明了这种课程最关注哪些方面。从各种课程定义之间,我们可以吸取相关经验,取长补短,避免重复走教育弯路,又为我们当今的教育实践提供了灵感和方向。

一、 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即教学科目,就是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在历史上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的课程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欧洲中世纪初的课程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等七艺。事实上,西方的学校是在七艺的基础上增加其他学科,逐渐建立起现代学校课程体系的。最早采用英文“课程”一词的斯宾塞,也是从指导人类活动的各门学科的角度,来探讨其知识的价值和训练的价值的。目前我国的《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众多教育学教材也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广义的课程,或者指某一门学科――狭义的课程。

这种定义的实质,是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的知识体系,是一种典型的“教程”观,或者说在对教学科目的论述上是为经典。但不可否认的是,此观点往往忽略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创造性表现,个性培养以及师生互动等一些对学生成长有着重大影响的维度。在现实操作中,学生学习活动或社会实践不论隐性或正式,都始终存在于课程之中,属于课程教育的一部分。因此,课程即教学科目此观点是不周全的。

事实上,当今的一线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有多少不是与此观点并行不悖的呢?我们可以反思,如何让教师更多的关注到学生知识学习以外的成长教程呢?在学校中是否可以开展以一种名为成长教程的科目呢?如果说成长教程与每位老师都有责任,那么专业“成长教师”又该有哪些特殊的教育服务呢?我国教育仍存在中小学缺少心理关注的现象,建议学校添置专业心理成长教育人员,减少学科教师工作负担,提高学生成长教育质量,科学合理的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此观点把教学的范围、序列和进程,甚至把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即把有计划地教学活动都组合在一起,以对课程有一个较全面的看法。例如,我国有学者认为:“课程是指一定学科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这个进程有质、量方面的要求,它也泛指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所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相对来说,这个定义考虑的比较周全。

但是,这一定义本身也存在疑义。首先,何谓“有计划”?人们对此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差别。例如,有人认为这是指计划的书面文件,诸如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教师备课的教案。但有人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做了仔细观察后认为,许多教学活动是基于非书面计划的东西来安排的。当过教师的人知道,计划的东西比书面计划的范围要广得多。但如果把非书面的计划也包括在内,那么课程的定义似乎又太泛了。

其次,把有计划地教学活动安排作为课程的主要特征,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教学活动上,而不是放在学生的实际体验上。例如,把检查教师是否落实了某些教学活动作为评价的依据,这会导致本末倒置,即把活动本身作为目的,从而忽视这些活动为之服务的目的。事实上,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和个性品质的影响,而不是教学活动本身。

“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和“有计划的国民经济”,它们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处呢?它们都是为了避免盲目性、低效性的一种计划活动,但也都是一方在计划,而另一方被计划。学生是否可以在课堂开始时有一个自己的计划呢?也许这样更加确定了师生平等性和目标倾向性。计划是要有一个度的问题,过了度则不利于学生自由个性的发展,“计划性”不如改为“导向性”更合适。

三、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这一定义在北美课程理论中较为普遍,在西方课程理论中相当盛行的课程行为目标,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些学者认为,课程不应该指向活动,而应该直接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即要把重点从手段转向目的。这要求课程首先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服务的。

然而,研究表明,预期会发生的事情与实际发生的事情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在课程实际中,预期的学习目标是由课程决策者制定的,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课程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在客观上是分离的,两者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有人提出,目标制定与目标实施之间的差距,应该成为课程研究的基本焦点。

另外,把焦点放在预期的学习结果上,容易忽略非预期的学习结果。而研究表明,师生互动的性质、学校文化等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影响。最后,即便从表面上看,学生都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但这种结果对不同学生来说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东西。

这是一个过程论和结果争执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摆脱结果论的观点,只是在结果论的基础上提高了对过程的关注与要求。一堂公开课,无论过程多么完美,只要不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有“效果”的“作品”,就算不得一堂成功的课。这是现在普遍存在的观点。完成结果就一定是好的吗?对过程中学生鲜活的感受可以忽略不计吗?结果就一定是科学的吗?有“好作品”的教学过程就一定是可取的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不同的禀赋,应该在考虑到学科性质的前提下对每一堂课或每一次教育实践做一个综合性的评价。

四、课程即学习经验

这种课程思想跨越近几个世纪,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以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等为基础来编制课程。这种课程有两个基本特征:课程的核心不是学科内容,不是社会问题,而是学生的发展;课程内容不是既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发展而变化的。

此种课程理论观点的重点是把握学生在教学中实际学到了什么。学生的学习取决于学生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如何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合适的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计划?一个教师如何能同时满足四五十个甚至更多的学生独特的个人生长需求?这在实践中是很难实行的。

笔者有亲身体验,同样的一节课,有的学生兴趣盎然,而有的学生却消极抵触,真是众口难调。此种情境,建议采取“组合式”教学法。即一个目标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几个部分之间是是平衡的分目标。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横向的和纵向的拓展。这需要教师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料,教情和教具,在一个主题点上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学习训练。分层次的教学设计适合不同的学生,同时让学生的视野得到了开阔,兴趣点更容易找到。学习活动方式也相应丰富起来,在大的课程教学前提下,学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表达方法。

五、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此定义依据的基本假设是:个体是社会的产物,教育是使个体社会化的工具。课程应该反映各种社会需要,以便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这种定义的实质是使学生适应现存的社会结构,从而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学生转向社会。以为课程应该不加批判地再生产社会文化,是以社会现状已达到完满状态,社会文化不需要变革为前提的。然而,现实的社会文化并非想象的那样合理。以此下去,会使现存的偏见和不公正永久化。

社会化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是创造力、创新精神的泯灭。为了适应社会化发展,甚至不惜削足适履。有多少教师在这种背景下享受教学的舒适地带,不去学习改变观念,学习新课改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社会文化教学必须强调学生在不同文化间进行选择,形成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为基础的。虽然我们需要基础知识的继承,需要社会文化的再生产,但是社会文化也是变化发展着的,比如我们现在必学的马克思主义,它的意义最初是反宗教的武器,但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仍在从学习,它的意义又将如何重新赋予呢?社会文化变革也需要我们拓宽眼界,打开思路,教育之路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并非只有“应试教育”。

六、 课程即社会改造

社会改造课程理论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这种理论不关注学科知识体系,而是认为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即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并把他们付诸社会行动。

此观点的课程观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现存社会制度的束缚。以为学校课程能起到指导社会变革的作用,未免不切实际。学校在社会上并不是一个特别有影响的机构,它还没有在政治上强大到能通过课程促使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地步。正是基于此,学校中很多学生没有培养出政治意识,这实际上不利于凝聚力的发展,也不利于主人翁意识的构建。

综上,同课程定义一样,各执一端的课程理论现在已经很难再占支配地位。人们往往会趋向于关注各种课程思想的融合。然而,综合各种课程思想并不像去超市购物那样可随意选择自己所需的东西,因为每一种课程思想或理论都有其不同的基本假设和冲突的价值取向。

关于课程定义的争论也许还会继续下去。我们在对课程定义理解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具体概念,但也纠正了我们对课程定义的一些偏颇的认识,并从中得到深刻的较为周全的启发,能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提供一些新的灵感和方法,因此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裴娣娜:《现代教学论》(3卷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第6篇

关键词:公民教育;高校;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图分类号:G412;G416;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24-02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强调“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学界,对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关系虽有待商榷,但共识却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公民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课时最多的一门课,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其内容丰富:国情有历史的、现实的,不仅有国情,还有国际形势;学科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纵观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教育,很少单独开设公民教育的课程,普遍做法是将公民教育整合进课程体系,特别是社会学科,如政治、历史、社会或道德课程。这样看来,高校“概论”课堂教学中引入公民教育,具有天然的课程优势。本文主要研究公民教育融入高校“概论”课堂教学的路径。

一、阐释理论需结合大学生具体实际

公民教育融入“概论”课堂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公民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方式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授课时注重理论联系大学生具体实际。

第一,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要满足大学生内在需求,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客观上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讲解最新理论成果,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缘于“概论”课程的性质和教学要求及目标,有些教师在讲授理论时,往往偏向于“高大上”的抽象解释,远离大学生的具体实际,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大学生的具体实际问题,主要是现阶段学习、生活中面对的困惑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期待等。把公民教育融入高校“概论”课堂教学,要求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时,满足大学生内在需求,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何在阐释理论时,满足大学生内在需求呢?并非用理论去解释每个大学生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而是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理论和方法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任何理论就其实质来说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反过来说,任何方法都是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的。

第二,引导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作为个人学习与发展的行动指南。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时,要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可能有少数大学生认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执政党治党、治国的理论,似乎与自己无关,而忽略了这些理论也是方法,可指导个人的学习与发展。一些教师在授课中,很少把理论作为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讲。其实,“概论”教材上许多章节的理论,可直接作为一种方法与年轻大学生联系在一起。比如,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就是一种启示,启示大学生要学会及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用于指导未来的实践,第四章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五章、第六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任务”,与第二章相类似,指导大学生面对个人现实,合理规划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第七章、第十章分别是“改革开放理论”“外交和国际战略”,国家固然要开放,有外交关系,每个国家的公民也需有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每个大学生也要处理好与外界的各种关系;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启发大学生要从多层面发展自己,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第九章“祖国统一理论”,启发大学生以智慧的方式处理现实中的分歧;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依靠力量、核心领导”,这启发大学生思考一个人的自我发展是为了什么,认识到想达到此目的还须自身努力及依靠多方面的帮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引导大学生分析实事求是为什么难,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实事求是。大学生如果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上述这些内容,也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基本框架。

二、公民教育需切合“概论”课教材

在阐释理论结合大学生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开展公民教育,还需切合“概论”课教材,不能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宗旨。

首先,“概论”课堂中的公民教育要坚持政治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公民教育,必须遵循政治性。有人担心,公民教育是从西方引进的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公民教育,会淡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忽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甚至还有人认为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殊不知,西方各发达国家尽管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不同,对公民教育目标的表述有所不同,但相同之处都是培育适应其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公民。如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目标,从而在维护其政治统治、传播其主流政治文化上毫不放松。因此,作为“概论”课堂,融入公民教育,并非要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而是始终要旗帜鲜明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公民。

其次,“概论”课堂中的公民教育具有渗透性。渗透性是公民教育的特点,也是一种教育的形式。公民教育可以渗透在其他学科的教育中,采用间接的教育方式,完成其教学目标。这也意味着在“概论”课中开展公民教育,不是额外增加一部分内容,而是挖掘教材中与大学生公民教育相关的结合点,渗透到“概论”课日常教学中,成为“概论”课有机组成部分。另外,融入“概论”课堂教学的公民教育,其渗透性还体现在教师营造恰当的课堂氛围,因为环境的熏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形式。

再次,重视融入“概论”课堂教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一般来说,公民教育的内容可归纳为一个体系: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根据“概论”教材,融入公民教育的内容,具体如下。公民知识方面,要逐步完善国情、政治常识、经济常识、社会学等公民知识。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于自身作为公民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认同,它直接指引着公民个人参与社会关系的行为。“概论”课堂中要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信念、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权责观念、公民伦理精神、生态文明意识、国家认同与全球意识的统一五个方面的公民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公民能力,是公民对自身权利、义务的感知和实践的能力,其中理性思维能力与参与、合作能力除了要有一定理论指导,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和获得。本文只探讨课堂教学的公民教育,这就要求“概论”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为大学生提供公民实践的机会。

三、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

要在“概论”课堂教学中开展公民教育,需要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开放式课堂教学,就是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大学生为中心,针对传统的灌输式和相对封闭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实现一定程度上突破教材、理论和学校资源的限制,使课堂教学能够得到适当延伸的教学形式。

第一,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以生为本”,作为“概论”课教师,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自身要有强烈的公民责任感、使命感,主动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言行特点,结合“概论”教材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公民教育,帮助大学生完善其公民知识,强化其公民意识,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以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拓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国内外实践证明,公民教育实践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能力、合作能力。在此探究的是“概论”课堂教学中的公民教育,虽不具备参与社会的公民实践机会,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课堂环境的创建,使大学生人人能成为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体,并在课堂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提升公民素质,也是一种公民实践。良好的课堂环境对大学生有熏陶作用,其本身就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形式。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灵活运用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演讲和小组协作完成作业等教学手段。其实,这些方法和手段并不新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融入公民教育,还要对这些方法和手段进行拓宽。比如演讲,常用的是主题演讲方式,教师选定题目,大学生演讲。若要拓宽的话,可让大学生自由选题,按规则演讲,体现自主、平等和规则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大学生选题和演讲的观点,掌握大学生的关注点,并加以引导。

第三,优化考核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已是课程化、知识化、科学化,因而思政课的考核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考核,忽略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平时参与课堂教学情况的考核。在“概论”课堂教学中要融入公民教育,鉴于公民教育的实践性,应该要求大学生平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可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另外,课程终结性考试也可灵活变通,目的就是真正考查大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点的记忆。优化的考核方式,也将激励大学生对理论的学习热情,真正参与平日的课堂教学。

四、结束语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备开展公民教育的课程优势。教师阐释理论时,要注重结合大学生具体实际,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公民教育要切合教材,坚持政治性,不能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宗旨。融入公民教育,还需实施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同时,教师作为公民,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而言,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参考文献:

[1]王小飞,檀传宝.转型社会的公民教育选择:欧美国家的变革与经验分析[J].中国德育,2007(12).

[2]曹润花.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03).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第7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既全面完整又紧密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人类有益文明成果,体现人民群众共同愿望,又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不同群体和阶层的多方面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大学生,担负着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需要学生接受和吸收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从意识形态的高度引领高校和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时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完整而全面地融入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在各门课程教学中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思政课教学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性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打下比较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中要特别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和引导。

首先,要完整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有机整体来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门课程与以往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分门别类来教学不同,要求把马克思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让学生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信心和对社会主义信念。其次,强化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运用。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和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把握的同时,必须着眼于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进展,明确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那些是必须结合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加以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回答重大的现实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

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核心。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着重教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以及这些成果之间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相互关系,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不仅在情感上,更能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地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要侧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首先,要突出核心问题的教学。该课程要围绕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共产党为谁执政、怎样执政"、"为什么发展,怎样又好又快的发展"、"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为什么既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等等核心问题进行教学。其次,要强化问题意识和专题教学。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按照问题意识的逻辑,按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框架和逻辑结构体系,重点构建若干教学枢纽,专题讲授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锤炼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与修养,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要突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该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入门课程,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时代特征和社会需要进行教学。在思想教育部分要围绕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将爱国主义作为重点,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评判标准等基本内容进行阐发;在道德教育部分要集中阐释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理论前提、内容和具体要求;在法律教育部分,要系统地将社会主义法律教育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使大学生从整体上增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要特别注重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社会主义道德观、人才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虽然中学阶段已经较为系统地开设过中国近现代历史课,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对有关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历史任务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到大学阶段,他们对历史发展脉络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有必要作进一步准确的理解;对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等历史情况有必要进行深刻的理解,并从历史和理论的高度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正确性,从而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必须从历史和现实结合的角度,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近现代历史本质上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积弱积贫的旧中国逐步变为一个初步繁荣并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课程教学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以中华民族从衰落逐渐走向强大为基本脉络,突出对历史规律的总结,帮助学生从历史和理性的角度深刻领会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从而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学习和领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尊重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热爱社会主义中国,进一步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生头脑

(一)加强学科建设,促进课程改革

学科建设、课程改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特征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进程表明,重大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创新激发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而每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又推动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如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同样会激发也迫切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

首先,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学科建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断改革和建设过程中,我们逐渐确立了一条基本认识,那就是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基础和龙头,要从学科建设的高度以及把握学科建设规律的高度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也只有从科学的高度审视和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理论教育,把它当作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学科来看待,才能提高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学科性和科学性基础。

其次,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性问题。建国以来,五个课程体系都较为成功地推进了思想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当前要有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如何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内容的课程体系设置、衔接和分工合作的问题。要真正形成一主多辅,功能互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二)优化教材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先决性和基础性条件。目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内容编写进教材还处于起步阶段,很不完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从整体上进行必要的分解,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体系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当前,应以落实"05方案"的教材体系编写及完善为主,而在"形势政策教育"中可以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的讲授和教学。

(三)完善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有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这个意义上,有必要把理论联系实际上升到方法论的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中要兼顾三个方面:一是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成的历史背景,突出其必然性;二是联系当前社会思想意识领域特别是价值观念领域的现状,体现其针对性;三是联系马克思主义有关意识形态的理论,表现其理论性和科学性;四是联系大学生思想意识特别是价值观的实际,表达其育人性。

(四)提升教学理念

社会实践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已经成为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和贯穿其中,是提高和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根本保证和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应当将大学生其作为规划和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思想内涵和活动内容的理论指南。而且,通过社会实践这一重要途径,大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应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并使之在现代教育总格局中获得应有的重视。同时,更要根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和要求,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方法与途径,逐步形成一套富有特色的长效机制。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结合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方式,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塑造大学生思想品质。以健康的情调娱乐人,以有意义的行动锻炼人。从活动方式上来讲,要多样化,高质量。党团员应带头参与,并动员全体学生分期分批参与,帮助每个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扶正祛邪、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促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冯来兴.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 文教资料,2009,9.

[2]郭开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8.

[3]覃世艳,邵春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路[J]. 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0.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第8篇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体现国家强调高等院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等具体要求的前沿阵地。党的以来,思政理论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与引领作用日渐突出,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上好思政理论课,关键在于教师。围绕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新时代的核心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理应做出旗帜鲜明的回应,理直气壮上好思政理论课。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明确目标,同样必须直面人才培养的时代呼唤,在时代新人才培养上做出自己的回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了思政理论课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体现以职业道德养成为方向的文化引领,只有立足于职业教育的特色文化要求,深化实践指导,才能实现思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的育人目的,真正发挥课程应有的立德树人功能。

一、注重思想引领,明确新时代的主流价值导向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指导思想和主流价值观,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相结合,创新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迈向纵深化的今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系统总结归纳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全部实践的理论成果,提出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党的建设和治国理政的理论思考,是当前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表现,也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理论之基和文化之源。

(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理论定位

高职院校目前开设的思政理论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对于学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其中,《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和最新理论成果凝练为课程特色,是重要的理论基石;《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突出的是公共价值观的养成教育,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精神内涵;而《形势与政策》课着重最新的社会发展以及审视时代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贯穿当前思政理论课教学主线的内涵,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思想的历史地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及加强党的领导等最新精神和内容,这也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内涵精髓,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其反映时代特征的理论特色,讲好中国故事,才能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有时代感与参与感,从而自觉树立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信念,增强对各种流行的错误观点的辨别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二)以中国改革开放社会进程为背景的现状解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时代对共产党人改革开放的实践成果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有机结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的理论和实践的客观反映。思政理论课教学应放在当前改革开放的特定宏观语境下,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等主题讲解,通过详实的实例,凸显我国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如建设雄安新区的构想、一带一路倡议、反腐倡廉、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体现出新时代、新思想、新论断和新征程的实践丰富内容,用具体事例佐证理论和观点创新,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促进学生养成理论与实践、目标与方法、理念与路径、价值观念与制度设计等方面的思考和运用。

(三)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根基的文化认同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国人思想认同的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主导意识形态与民间网络文化的有机联系的阐述,是体现文化引领的方向性指导。思政理论课教学应确立新时代的文化观,积极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结合起来,着力弘扬个体成长的文化元素,依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的新时代文化元素,助力学生明辨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区别,运用时代元素的精华,批判吸收当代人类社会文明成果,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离开了传统文化的基础,所谓的“时代新人”只不过是缺少归属、盲目崇洋、价值迷失的“空心人”,与立德树人所要求的精神境界明确,品格健全,人格完善的目标差之千里。

二、深化文化浸润,弘扬新时代的人本定位

教育的核心指向是人,高职教育是教学和实践型教学体系,其核心要素是人文精神的培育,即以人文精神为基础的人格养成和道德自律。思政理论课教学传授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精髓,凸显的是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人文精神,最终要在塑造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来得以落实。因此,教学体现的人本意识和人文属性是教学性质的内涵特征。

(一)关注群体共性,明确教学的目标追求

总体而言,高职人才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重专业轻人文的习气比较明显,重动手能力培养轻文化知识储备的倾向比较突出,这就对思政理论教学尤其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在面对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教学,避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脱节的现象出现,避免理论的空洞和价值解释的错位。只有深入研究归纳时代的文化元素和人文精神的引领,才能通过教学实现课程的专业性特征和人文知识普适性价值贯通,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高职思政理论教学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时代特征的有效应用,可着力体现课程教学的价值内涵。

(二)立足时代呼唤,筑牢教学的人文内涵

国家教育部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学时都有明确的规定,是涵盖自大专至博士高等学校各层次教学的公共必修课,并且有统一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系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和主要规范。作为公共课,高职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时代精神和文化元素的有效体现,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中国迈向两个一百年征程的重要时刻,社会基本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临的深层次发展问题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关注的话题,成为新时代的文化元素。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中国共产党执政、改革以及理论共识凝练中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佐证,2018年以来,国家推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强国”APP学习客户端等网络学习资源库,其内容丰富新颖,深刻具体,以具有民族共识的人文精神为落脚点来体现出强大的思想引领力。

三、创新实践探索,筑牢新时代的道德基石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其中高素质是前提,而人才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是高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因此,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核心要义是重点培养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水平、社会责任感以及公民道德意识等素质。

(一)重视课堂教学创新,深化育人探索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第一阵地,也是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爱国主义精神等的前沿阵地,思政理论课在学生不同就学阶段的存在也决定了教学的创新属性,教学的关键是如何讲好新时代的内涵,在推动教学的改革创新中,教师要考虑如何增强课程的亲和力、针对性,努力打造学生想听爱学的“热门课”,既要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并强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意识,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让理论变得鲜活,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多用启发性教育,力戒填鸭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立足校园文化背景,丰富教学内涵

高职的人才培养面向特定行业与职业岗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应当把思政理论课教学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大环境中来加以审视,提升教学的文化张力,有效体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一是结合当前国家针对高职开展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创建,在特色校园文化构建中体现思政理论课在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方面的引领作用;二是推动优化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努力深化“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扩大全员参与的大思政格局,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三是巩固和深化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程育人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和机制建设,打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具体项目,分专题分阶段深化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文化内涵和外延扩展,努力夯实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

(三)提升网络平台效能,拓展教学空间

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兴起,让思想愈发多元,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多方挑战,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存在客观的考验。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需要借助网络的正能量印证课堂教学的效果,网络空间也是学生自学的重要阵地,通过主题教学,将课堂教学内容向网络延伸,单元教学可适当增加网上思想交流和讨论,实现网上互动与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在设计和完成富有创意和挑战的学习任务中,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得到不断激发。同时,设定教学主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参与辨析,科学评价,既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又积极引导学生强化网络意识,树立网络思维,提升网络文明素养,维护网络精神家园。

(四)加强实践教学引领,养成道德自觉

让思政课堂真正活起来,需要将课堂延伸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感受时代的变化和可预见的前景,通过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存在感,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广大学生提供参与思政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的机会,提高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度,教师可以结合理论的基本要求,适当鼓励学生思考专业教学较少涉及的因科技发展导致的环境、伦理、道德、法律等人文社会问题,通过走出课堂,让学生感受社会发展与自身的密切联系,进而延展课堂教学的成效。爱国信念、理想情怀、思想道德的养成,在课堂之外去参与去思考去实践,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真正形成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从而形成终生受用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2-28(1).

[2]王永贵.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个维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6).

[3]朱鸿亮,鲁宽民.新时代文化建设思想的鲜明特色[N].光明日报,2017-11-20.

[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7-2(2).

[5]佘双好,王珺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举措与新变化[J].思想理论教育,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