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24 02:23:35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第1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力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1.扩展教学空间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教师主动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2.让学生扮演角色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品德与社会》,教学体现活动化。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情节,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让学生演了后自评,互评,评了可以再演。例如:教学《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一课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请一名同学扮演消防队员接听火灾报警电话,选几名同学拨打火警119电话,要求报警的同学必须在一分钟内,说清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起火原因、火势等内容。其他同学当评判员,如果打电话的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把内容说清楚,“消防队员”便可开车到打电话同学的座位,表示消防车到他家。之后,以此类推看看有多少同学当上“消防队员”。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品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内化。

3.参与实践,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例如:在思想品德课《火灾逃生》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在嘴上可以防止烟呛。教师事先准备好水和衣服,要求学生把湿衣服或者湿毛巾披在身上,防止烧伤。再把鲜艳的衣服或塑料袋用棍子挑在窗户外,可让人及时发现你。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品德与社会第2篇

1 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课堂虽小,意义却大,它使我们一步一步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刘铁芳语)。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超越文本、体验情感、形成新的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意义生成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追求个体文化新生命、达成个体创新的意义生成的世界。例如在《我想要我能要》,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再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的。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再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2 加强实践,知行合一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强调再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因此,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空间也不应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我在教学《追根寻源》的主题活动时,组织学生从生活周围,书报、杂志、互联网、电视、广播中,了解并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在尽可能地通过建立现实和历史的结合点,让学生拉近现实和历史距离的同时,我们也通过中外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到我国的文化特色,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文明古国的认同。活动前,我向学生提出调查活动的目标:①查找有关反映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故事、传说、资料。②以“走进远古时代”为主题,全班将收集和整理的资料、故事进行表演、交流。③出示图片,刀更火种,人拉犁,车拉犁――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时怎样一步一步进步的,也可以以此为研讨主题,让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进行探究。④让学生结合本地情况,了解本地人们还有那些有关种植和养殖方面的经验总结。⑤学生以小组或自由结合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所调查和查找的资料,共同研讨应怎样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推荐哪些食品,讲解那些食品中的事故等。⑥查找中西方食文化进行比较;活动中,学生置身与具体的场景,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有的学生试着用石块敲打制作石器工具;用木棍试着模仿古人钻木取火;用一些旧牛皮纸,报纸等试着做远古人类穿的衣服等;有的当“小记者”与周边居民进行“焦点访谈”;有的当“摄影记者”,拍下了一张张照片,进行分析。在教学中,运用课内外相结合,如与班队会相结合,与举办专题讲演、故事会、营火晚会相结合,还可以举办夏令营,走出去请进来等结合。使我们品德与社会课成为一个平台,学生在这平台上大显身手,展示自我的选择性。使得这个平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由于有了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行成。

3 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品德与社会第3篇

一、点燃激情,以情激趣

真情可以感染,激情可以传递。只有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奏动人的乐章。教学中教师要先入题入境,才能真情流露,以自己乃至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感染学生引其入题,以真情教学点燃学生的激情,从而引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激发激情中可创设生活情景、故事情境、游戏情节、角色扮演等来引发兴趣。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二、触景生情,以境促情

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气氛渲染,特别是孩子们,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产生,触景生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想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把课本中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适用图像,再现情境,使内容具体形象,例如,《马路不是游戏场》,通过介绍交通事故在社会中的频繁现象,引导学生观看一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图片,在指名同学以小记者的方式报道一组安全隐患的资料,以当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会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达到动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幻灯、影音、图片等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热情与情境产生共鸣。同样是这一课的教学,在新课伊始,借助现在教育技术手段,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欣赏一首名为《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的优酷视频,感人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事故的现场,十三岁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每个学生都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从而感受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遵守交通规则,能够给社会带来一份安宁与和谐。

三、“情”“境”互激,升华教学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教育需要爱,教学情为先。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一叠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载了他从出生到现在,关于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还有许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长牙,第一次站立,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生病的经历……可以说这是伟大的母亲用她平凡的文字写下的一首爱的赞歌。一位学生带来了大小不同的各色毛衣,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编织出来的。这些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品德与社会第4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体验、参与、实践、感受;社会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2-0042-0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这门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这门课程的核心,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课程中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所有内容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教师应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去观察、分析、解决、实践,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实效。

《走进残疾人》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进对残疾人尊重、友好的情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组织了一次集体活动,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模拟残疾人的生活:可以用拐杖走路,要求腿不能用力;可以蒙上眼睛走路,先让他们分别从教室的前头沿着课桌之间的过道走到教室的后头,再让他们从学校大院一端走到另一端,随着路程的加长,他们感觉越来越困难。我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体验的机会。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感受,从而,发自内心地产生了对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生发了帮助残疾人的意愿,产生了为残疾人让座、搀扶残疾人的自觉行为。

然而,这样做还不够,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更广泛的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境界,让学生明白自己不仅属于一个家庭,更属于伟大的祖国、广大的社会和全体人民,要做建设和谐社会、魅力中国的优秀小公民。

我校很早就成立了小学生献爱心小组。学生除了为本、校贫困生提供帮助外,还与村里荣军、孤残老人长期结对子献爱心。他们利用双休日及节假日去给这些老人缝补衣服、打扫卫生,剪指甲、洗脚,为他们表演文艺节目。更为可贵的是孩子们用自己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和捡废品挣来的钱给老人们买了鸡蛋、牛奶等补养品,还给村里一位老革命残废军人买了一台录音机,受到了老人们的热情称赞。孩子们的先进事迹多次被《邢台日报》《牛城晚报》等媒体报道,我校少先大队、少先队员多次被区团委、区教育局、区残联授予“雷锋少先大队”、“优秀社会小公民”等荣誉称号。

在“献出爱心,延续生命”这一主题教学中,除了书上的插图和故事外,我还向学生提供了以下资料:首先播放了歌曲《春天的故事》和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生前的一段录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此时,教师里一片肃静,不少同学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对一代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充满了无限怀念之情,无不缅怀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之后,我又深情地告诉学生们,邓小平爷爷逝世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将生命的最后光辉献给了深深爱戴他的中国人民。我还给同学们讲述了许多普通公民的这类事迹:深圳大学生吴翼飞捐赠的眼角膜让四位患者重见光明;据《牛城晚报》报道,我市南宫籍青年、乡政府干部苏保华志愿献出了自己的骨髓;我市临西一农民向邢台市红十字会递交了申请,表达去世后自愿献出自己的遗体供医学专家解剖研究的请求。这些,都使同学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还带领学生参观市区街道上的市中心血站采血车,让孩子们采访无偿献血的人们,并以自己一直坚持每年献血,已献血2500毫升并荣获了邢台市无偿献血铜质奖章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到国家规定的献血年龄后,向社会献出适量的血液是安全的,是不会影响本人身体健康的;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是一件无尚光荣、崇高而自豪的事情,可以挽救很多危重病人的生命,送人玫瑰,留己余香。学生们纷纷表示,长大后要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并动员自己的父母等亲人们也积极参加这项活动。

在《身边的“朋友”》一课的课前调查中,学生们发现少数村民随处乱倒生活污水,致使冬季街巷结冰路滑,形成安全隐患。为此,我校积极配合村委会,采取措施制止这种不文明行为。学生们利用在街道玩耍之机监督村民,发现这种现象就当场劝阻、制止,必要时向村委会举报。如今,这种不良现象已被杜绝,村民走路有了安全感。我校所在村距离高速公路较近,有少数村民图方便,擅自进入高速公路围栏,拦截过往客车搭乘,而少数客车司机为多挣几个钱,则叫停就停。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安全隐患始终没有得到较好的消除。于是,孩子们就向市广播电台“行风热线”节日打电话反映,孩子们的做法受到了市交通运输局领导的称赞,这个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确保了交通大动脉的正常安全运行。

在“战争风云下的苦难”这一主题教学中,除了书上的图片、插图能吸引学生外,我们还补充了国内外重大时事,并在课堂上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劲头。2011年3月份,利比亚局势动乱引发了战争,正好在这个时间我们进行这一主题的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我有意识地通过电视、网络,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让学生们切切实实认识到“人类渴望和平”;我又从网上下载了电影《南京大屠杀》的片段以及拉萨、乌鲁木齐骚乱的场面实况,再次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达赖反动集团、新疆的国内外分裂势力的丑恶嘴脸和罪恶行径,学生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纷纷表示,一定要倍加珍惜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永远跟党走,听党指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品德与社会第5篇

关键词:生活;社会;回归生活

在制定《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标准和编订教材时提出的课堂理念是回归生活世界。强调最多的是:教材和课程的编写和制定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尽量不要脱离儿童生活,是从根本的角度去思考教材与生活的关系。当这一改革实施后,说明了坚持这个出发点是对的。课程还要对一方面作出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小儿童生活世界与教学的距离。

一、回归生活的内涵

回归生活世界具有另一种内涵,就是课程与教材和教学都要以生活世界为目的,即学生所学到的东西要运用到生活世界中去,可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认识等。由于新课程的社会实践性很强,目的就是进行生活实践,所以回归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更强的本质意义和目的性。前一种的回归是意义上的,考虑最多的是教学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后一种回归是归宿性的回归世界,是新课程的意义所在,加入仅仅只限于出发点基本的回归,还要让他们接受喜爱这门课,不去考虑是否能回归到生活中来,能否对儿童产生影响和好的作

用,那么前一种回归就没有意义了,要看改革的新课程是否是成功的,就要思考后面的那种回归,要研究比前一种更有实际效果的回归,不仅要下更大的工夫,还有更多难题在等着我们挑战。

二、回归生活的建立

经过上一个阶段的努力,我们初步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意味着儿童的生活方面与课堂方面有共同的认知,具有回归生活世界的条件。但是有了这一条件还不能确保它能实现现实上的回归。一个整体的生活世界,是由人的各个方面生活组成的,呈现出一个生活世界的整体,它是由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互相作用形成的,是动态的有机组成。一旦失去与其他方面生活的作用和联系,就会脱离,甚至是背离出生活世界成为异化物。能作为生活的课堂,不仅仅是以一个完成的形态存在,还是一种以与其他方面发生互动的形态出现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不在生活中去实行,就会脱离生活,因此贴近生活的教学,才是生活回归世界的前提,走出这一步是关键,如果不走的话,可能连回归的门都找不到,对这门学科的改革不能就此停手,它是一门实践课,从生活出发是根本,只有不断地与生活发生联系和作用才能更好融入生活,成功地去改善人的生活方式,促使学会有道德的社会生活。

三、回归生活的影响

对生活产生影响不是要求教学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学生德性的提高,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即学即用。因此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认真科学地对课程作出分析,不同的内容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也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不同的地方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针,不要简单地采用对号式的联系生活。社会家庭和文化都会对儿童造成不好的影响,研究和正确分析进入儿童生活的过程,科学地、有计划地实现这一过程。要以儿童生活为主体。只有课程内容融入他们心智结构时才可能对其生活起到作用。生活外在化过程就会经过主体内在化过程体现,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充分研究内在化机制是课程教学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在以前的德育教学大纲中都强调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以往的德育课程的教材编写,他们的出发点都脱离了儿童的生活世界,因此就难以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发挥它的作用。在这种课程体制下,德育的工作不能在生活统一的指向下一起作用,在新课程中,这种情况会发生改变,因为新的课程与生活有了同质性,有了走向儿童生活的通行证,有可能主渠道发挥了作用。如果不能沟通课程与生活的连接渠道,生活的活水浇灌不到课堂,课堂涌出的清泉也就到达不了生活的彼岸。因此,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发挥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将学生的德育工作形成整体,这些问题也是在继续寻找回归生活之路。

新课程的教材和课程是根据儿童的生活转化来的,教材与课程要转变为儿童的生活,从生活中学来并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是对回归生活世界的全面理解,对于新课程的进行,后一种转化和回归的探索和研究要提上日程,否则就很难实现新课程要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丁道勇.品德与社会.科的研究热点与盲点[J].教育科学研究,2007(4).

品德与社会第6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人类的教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实践,以社会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服务于社会。教学方式应积极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师与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习与生活,促进两者的共同进步。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教育重要课程,在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基础上,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重要的坐标与导航。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单一化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本内容比较单一,所以降低了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些内容是小学生无法理解或感受的,例如,一些高科技知识,抗战历史记录等,这些内容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体会到,导致小学生不理解,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学习压力较大

目前,我国仍然奉行应试教育,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同时,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副科,许多教师认为此门课程没有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重要,所以在课上或课下为学生布置了大量的学习任务,甚至占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时间去学习其他课程。

3.教师教学素质较低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还是对教师教学素质的提升。但是,有许多教师由于道德素质不高,认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不重要,所以没有予以重视,也不认真备课,导致教学方式比较落后,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甚至有些教师存在道德问题,导致学生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产生一定偏见,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采取的策略

1.科学选用教材,生活案例贴近学生实际

在教学内容的准备与设计中,教师应充分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遵循学生在成长中的客观规律,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校内外的实际案例,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资源为基础,使学生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让学生感觉到品德与社会教学就在身边,需要利用教学知识指导生活,从而使自身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在学习湘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说说我自己》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谈谈对自己的了解,并谈一谈对其他同学的认识,有效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并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发展。

2.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度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局限于讲台,学生局限于课堂,对教材中枯燥无味的内容缺乏长久的关注度,导致教学质量出现下滑。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从而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形成正确认识。例如:小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在校外容易受到侵犯,教师可以模拟危险情况应对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3.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效果

依据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是巩固课堂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与教学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学生作业不再局限于书面作业,而是与家长配合,完成品德与社会教学课堂无法完成的目标。例如:在学习湘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我与家庭》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项任务,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做一件事,可以是收拾屋子、做饭或是一起买菜等,通过与家长的配合,让学生体会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小学教学环境出现了很大变化,小学生面临的社会诱惑、危险因素正在上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也必须作出改革。因此,通过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社会经验密切相关,能够切实为学生提供生活的指导意见,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将来的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外部基础,实现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李玲.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方法及策略[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6(2):115-116.

品德与社会第7篇

在现实生活中,好的品德会令家庭和睦、邻里互敬、朋友帮扶、同事友爱……可以说,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了无穷魅力。既然品德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就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的确定,要立足生活需要

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也就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我们的课程教学,要选取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真诚地表达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品德与社会》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二、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也许有的教师认为向学生回礼是幼稚可笑的毛头小子行径;也或许是寒来暑往听惯了这样的问好声,犹如听惯了上下课的铃声,故而置若罔闻了;还可能是想用挂满脸颊的严霜和冷漠,维持所谓的“师道尊严”?我们经常哀叹,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懂礼貌,小学生比中学生懂礼貌,到了大学,扬长而去者与满脸惊讶者甚至会产生角色调换。然而哀叹之余,我们是否想到,一个我们认为是教育细节上的疏漏----例如向学生友好的回礼----竟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道理产生怀疑,乃至导致多年教育成果的崩溃。同时,这个在我们认为是细节的问题,恰恰反映出一些为人师者内心深处并不曾将自己与学生的人格放在平等的地位。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主动发展。《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采用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有趣味性、新鲜感,是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前提。课堂教学被称之为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活动+讨论感悟+实践”的教学方法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认识上展开的。学生在课堂中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其主观能动性,他有优点要展示,有想法要表述,有问题要暴露,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反复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

三、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这些态度和观点正是在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与体验中不断丰富及完善起来的,他们感受得这样真切,因此在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调动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渐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品德与社会第8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明理;导行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一门课程,其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与社会和行为习惯。作为一门重要的德育课程,其主要特点是明理与导行的统一。由此可以看出,最基本的问题是明理,而明理正是为了导行。所谓明理:即对学生讲明道理,进行正确观点的启蒙,帮助他们对一定的社会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理论原则规范、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而明理需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学习,正确理解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启发诱导学生从课文浅显的事例中悟出道理,以理论来指导行为。如何指导学生学文明理呢?下面谈谈几点看法:

一、“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古语的道理是浅而易见的。对于教材中的例文,学生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只有通过读,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才能深刻。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读的优势,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品社课与语文课从根本上看是不同的,但就读而言,则大同小异。品社课重视的是要点,紧扣要点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又可体会到所阐明的道理。在读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此外,还应该指导学生重点读,在重点读中强化了观念,深化了道理,陶冶了情操。

二、“思”

“读中有惑,惑方求思,思才解惑”。小学高年级教材所阐述的道理往往是比较深刻的,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水平有限,理解能力较差,只有认真思考,深刻体会,才能把握教材要阐述的道理。为此,必须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动脑思考,由浅入深,由表有里地分析、推理。综观品社课教材,可把问题分成三个层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我们在教学中,要由易到难,以理导行,循序渐进。在引导的过程中,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做到读思结合。例如:在执教《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为展现昔日这一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美丽和辉煌,教师用昔日园中的珍宝、美景的照片配以雨果的诗歌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学生迅速被震撼感染,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这一座皇家园林的神奇与辉煌,而后紧接着展示“三天三夜火烧圆明园”的情景片段,学生们纷纷高举小手,争先恐后地痛斥英法联军的罪恶与无情。这样,学生在感受到旧中国贫穷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平添了一份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感。

三、“议”

在教学中,让学生针对教材中的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由此得知学生对道理的理解和明确程度,以便有的放矢。对于议的要求;一要结合教材实际,二要结合生活实际。在议的过程中,对于暴露的问题,教师不要争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判断,阐明看法,水到渠成加以引导,进而强化文中的思想观点。通过讨论,使我认识到儿童的思维不定势,往往来自社会、家庭的不良影响,从而产生错误的认识。通过同学们针锋相对的讨论批评的热忱帮助,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助人为乐》一课中,学生在回忆自己助人和受助的事例时,我分别请了四个同学来讲解,他们结合自身经验,讲的绘声绘色,博得了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种做法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当然,请学生当教师,要注意不能总找某几个同学上台,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再找相应的同学讲解,要让大多数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要注意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参与积极性。

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