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城市化论文

城市化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0 16:16:38

城市化论文

城市化论文第1篇

城市群众文化文明

城市群众文化达最能彰显城市的特点和风格,是和城市的文明紧密相联的。一个城市是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不仅人口集中,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而且现代化程度也高。我们知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城市的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石,城市的文化境界是城市的文明与和谐社会。做好城市的群众文化工作,不仅能使城市群众文化生活大放异彩,而且可以带动城市周边地区发挥辐射作用。

现阶段城市的群众文化,必须大力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坚持以市民满意为最高标准,不断为市民群众提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需求。一个城市只有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才能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提高,从而促进这个城市的品位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有所变化,不良的社会习气才能摒弃,其城市文化的先进性才能突显。

一、在城市群众文化中,必须认识把握城市精神的提升和凝聚

因为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独特品质,不是由急躁的物质系统规划出来,城市精神是孕育市民精神的母体,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群众文化思想意义的升华。

在城市其文化资源丰富,各大型公益文化服务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场、文化广场、纪念馆、美术馆等,甚至各种建筑都属于社会文化共享资源,面对全市人民它具有文化性、公共性、权益性、普及性,是满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产生的结果,既保障了公众文化权益、提高了群众文化服务水平,又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结合起来,可以说是让民众参与到共建共享文化的快乐中,成为城市的眼睛、城市的窗口。各种场馆具有有艺术表现力,又有审美张力,和智慧凝聚力,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让它成为城市文化景观和城市布局中的一个主导性特征,在市民心中逐渐形成对历史与置身城市发展最为基本的认识,可推动整个城市人口文化素质和社会理想的提高,对市民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一步达到提升城市精神与城市的文明,从而彰显文化软实力的强大力量,以在城市群众文化工作中传递正能量。城市的发展只有在其精神的支配下才是健康的、稳定的。让城市群众文化培育城市精神并有效的深入市民心中,需要政府、社区、单位不仅加强宣传,而且更进一步要落实,以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进行渗透、沁润,直至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开花结果。

二、加强文明城市的建设

文明是个大概念,文明不文明不是自己说了算。城市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宣传和管理水平。随着城市群众文化的宣传,在管理措施的加强,广大市民在参与文明创建和城市管理过程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城市文化和公共服务的提升,更加直接分享到城市文化带来的优美舒适、安全便捷、自由和谐的现代城市品位。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最终将形成全民共建文明,全民抵制不文明的良好氛围。有时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就像锻炼身体,大家都要乐于去做。文明测评就像体检,身体健康,就不害怕体检。群众文化工作者要积极倡导全民参与、全面共管,对不文明的行为应坚决抵制,以丰富的文化活动载体去孕育淳朴的民风和社会风尚。

在城市群众文化发展中,“人”的问题是城市精神文明创建的根本,也是代表城市品牌的核心因素。我们在广泛开展城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市民文化系列活动品牌。比如“小文明”活动贯穿在维护活动中,意在倡导市民结合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培育规则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由个体“小文明”推动城市大文明。文明要成为社会风尚,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在社区中建设城市文明的文化,可有力提升市民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程度,在群众的习俗中浓缩城市的文明。

三、城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要强化和突出其核心价值观

城市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也是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凝聚城市精神力量的所在。国外、国内一些发达的城市,无不是这样。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构成了城市的价值。她不仅是城市、乡村的精神依靠,更是全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城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弘扬和发展这个价值体系,是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为此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准宣传教育同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善于用身边的人或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情理上的交融。合理利用文化场馆将社会风尚、家庭美德传播出去。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去搭建人们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营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生活情景,开展怡情养志、益智益德的文化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根植人们的生活、涵养人们的心灵。除此之外,城市也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品格,如在春节、清明、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活动中,有自己的活动方式,这些活动是民族文化积淀而成的,有的是由名人发展来的,它们都具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在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上,可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这是传统城市文化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要把传统和现代,历史与今天有机的结合起来。文化的发展需要群众的创新,文化的传承需要群众的参与,今天利用这种宝贵资源,延续这种独特的荣光,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挖掘好、利用好、保护好、发展好这些优秀文化资源可以更好地推动历史文化产业的建设,可以引导城市新的群众文化产业的创新与繁荣。

总之,城市群众文化活动是城市的文明的有效载体,城市文明的程度取决于文化的发展,一个积极健康、快速发展、文明化的城市,其群众的文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精神品质也是有品位的。

参考文献:

[1]魏振英.通过弘扬人文精神彰显城市的魅力――以山东聊城为例[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城市化论文第2篇

论城市文化

①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搞了这么多的文化建设,但是究竟什么才是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灵魂?这个问题很大,依我个人之见,或许三点要义是可以简单讲一讲的。

②文化是什么?第一,文化是我们的家,文化是我们感觉到人生的温暖的地方,是关怀,是生命的意义,一个城市有文化,就表明这个城市让我们留连忘返,像家一样的温暖适意。没有文化,我们就会感觉到在现代社会漂泊无依,无家可归。上海的文化是以中国文化为根的,其实中国文化就是心灵的文化,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即是时于心灵的重视。应该多创造条件,多提供机会,扩大人们之间心灵交流的空间,加强心灵相通的纽带,让大家都能有机会表达心里想说的话,就像在一个现代民主空气的家里,长辈小辈可以平等地无拘地自由地坐下来谈心一样,有丰富的心灵表达的城市,这样一个城市,我们就可以说它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

③第二,文化是花样,有文化的城市,正是提供着不同的花样,让人们可以在其中自主地选择,自主地寻求意义的城市。越是选择的可能性多,越是自主,就越是有文化。而只有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不管是什么追求,不管是升官发财还是求神拜佛,都是一个平面化的城市,都是没有文化的城市。一个最有魅力的城市,其实就是最自主、最从容,最有花样的城市,是最有自己独立品格、尊重每个人自己寻找乐趣,      富于充实的人生意味的城市。

④第三,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胎记,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不可抹去的生命记忆。上海文化很大程度源自中国江南文化,我在这里之所以强调江南文化,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多强调地方性,这既是文化发展的重大策略,也是珍惜我们的家底,保护我们的财富,因为在上海江南文化的底子里,有多少好东西!在杭州,每天我从西湖边上走时,我都会发现有女子在练习武术,或操练剑术,她们穿着传统的服装,旁若无人地完成她们的动作,她们做得相当认真专注,神情动态,那样从容,那样安静,那样自信。从她们的神态,可以读出几千年江南风土人情积淀所发育的一种文化的尊严与美的混和。这里面有一种很自主的力量,很自发的需求。上海文化里,就比较少有这样有本有源的民间人文意识的自觉。上海对它的身上的江南文化因素,还是不够充分重视。譬如至今张爱玲的故居,还没有能在这个城市里现身,张爱玲其实是很大程度上的江南文化的呀,譬如弘一法师和丰子恺,以及众多的上海近代人物,他们的故居都没有能留下来。

1.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画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____________(3分)

A.而且 B.并且 C.但是 D.因而

2.第④段加点词“胎记”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

(3分)

3.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3分)

4.从全文看,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应该是(1) ____         ;

(2) ____        ;(3) ____       (9分)

5.团区委要求全体初三学生在网络博客中为黄浦区城市文化建设献计献策,请你结合文章内容,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80字的发言稿。(8分)

(一)(26分)

1.D(3分)

2.标志(印记等)(3分)

3.举例 列举张爱玲、弘一法师、丰子恺等名人故居没有保留下来的事实证明上海对它拥有的江南文化因素,还是不够充分重视(3分。前空1分,后空2分)

4.(1)有丰富的心灵表达的城市

(2)提供着不同的花样,让人们可以在其中自主地选择,自主地寻求意义的城市

城市化论文第3篇

摘要:义乌市第十三届党代会指出要把义乌建设成为文明程度高、文化活动多、文化产业强、文化氛围浓的文化强市。这是顺应文化发展新趋势、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科学发展、构筑义乌未来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打造文化强市,就必须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本文阐述了城市文化的概念和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意义,并以义乌市文化品牌建设为例,探讨了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一些方法、途径。

关键词:城市文化;品牌;意义;途径

一、城市文化概念

虽然关于城市文化的理解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说其都可以划归为广义或狭义的一种。关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理解,普遍认为广义的城市文化是城市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几乎涵盖整个城市人类的所有生产、生活方式。狭义的城市文化仅指指导城市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精神意识形态, 它主要包括教育、科技、语言文学、艺术等精神理念和精神产品。

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风格与个性、城市形象与实力的统一,它凝聚和体现着城市的功能、理念、整体价值取向以及由内向外的辐射力和由外向内的吸引力。城市要提高竞争力,必须重视城市文化品牌建设。

二、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意义

(一)增强城市居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个好的城市文化品牌对于本城市的居民具有鼓舞作用,使他们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义乌有句谚语“金鹁鸪,银鹁鸪,飞来飞去飞义乌”其实就表达了人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因为城市的一切都是由城市居民共同创造的, 因而人们对其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城市文化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并进而营造出人人为城市发展做贡献的良好气氛,推动城市的发展进步。正是这样,义乌人凭着“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精神,艰苦奋斗、团结合作、不断开拓进取创造了有“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美称的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城。城市文化的构建在提升城市居民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生活素质的同时,还大大有助于强化城市居民对城市的认同、塑造城市文明风气,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进一步提高城市凝聚力,义乌人民齐心协力,为全面推进“二区六城”建设而努力。

(二)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现代城市文化对城市周围的地域,对其他城市具有很强的文化辐射作用,其文化的内容和风格可以辐射、感染、影响其周围群落,乃至整个区域的文化,促进整个文化的发展繁荣。城市文化的辐射性有利于城市品牌的传播。城市是文化的集散地,城市的形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提供了条件, 人员的流动带动了跨地区文化的传播, 使城市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向四周辐射,这是城市品牌作用于外部的扩散力。好的城市品牌必然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城市品牌的文化内涵越丰富,认同性越大,其辐射力也就越强,相应的其吸引力也就越大。

文化虽然属于无形资产和无形资源,但在当今时代,它对于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和竞争力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改善城市的文化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的魅力,广泛吸引和聚集人才;有利于增加城市的无形资本,吸引投资;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发展文化旅游;有利于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和辐射力。义乌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吸引了全国、世界各地的人们,从义乌的商业伦理文化来看,义乌在接受事功哲学思想熏陶的同时,也继承了中华民族崇尚忠孝节义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轻权势、重义气、好坚持、重承诺的精神特质。义乌人在生活中普遍具备谦让、互利的意识,比如“出六归四”的回馈之道,比如“客人是条龙不来就受穷”的共赢理念。正是这种文化的影响,义乌建立了自己的诚信包容的金字招牌,同时由于义乌人的这种谦让、重共赢的合作精神,义乌人牵上了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现与10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与全球有10多个国际小商品集散市场接轨;义乌国际物流中心每天出口集装箱达到了1000多只标准箱,义乌已经成为国际性的都市。

三、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途径

(一)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要注重准确的把握城市文化建设的定位

城市文化决定了城市品牌的定位,丰富了城市品牌的内涵 。许多城市的管理只是注重城市的外观建筑设计,形成“千城一面”的怪象,但是真正给人无穷回味的是城市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有其个性特点,或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或是具有创新性的现代文化,这些特点往往需要城市品牌来展现出来。在建设城市文化品牌时需要深入的研究本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特色,就是要依据城市的地理、历史传统、资源条件,确定城市的文化品牌基调,从而做出准确的定位。准确定位城市文化品牌载体,才能明确一个城市的主题文化,增强城市的凝聚力,最终形成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文化品牌。

(二)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要注重城市人文精神的培育与提升。厚重的人文精神是城市的灵魂,必须着力培育和提升。现代化城市建设,不能光靠有形的硬件去支撑。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人的内在素养的提炼和升华,是人站在理性的高度审视自然和社会的思维之光和智慧之果。有了它的培育和弘扬,人们既可以改造社会和自然,又和谐于社会和自然,把谋求自身的利益与谋求群体和社会的长远利益统一起来。 义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具有地区特色的“拨浪鼓”文化,为义乌的创业和义乌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源泉和肥沃的文化土壤。要弘扬这种区域人文精神,培育具有时代内涵、义乌特点和现代市场经济特质的商贸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创业无止境、创新求发展的浓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弘扬“义乌精神”的过程,就是丰富、提升城市精神,增强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的过程,更是凝聚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在全社会铸造崇高的精神支柱,形成共同价值追求的过程,赋予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新的内涵和动力,在建设国际综合贸易改革试点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要注重一流的公共文化设施设置。

要创建城市文化品牌,公共文化设施是必须要有的,。要在规划、设计上给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位置并且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如义乌的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目标中就提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门类齐全,建成组织机构网络化、文化设施规范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活动形式多样化、适应加快建设国际商贸名城要求的全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成一批高水准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和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功能齐全的基层综合性文化设施,如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集科技、文化、教育、娱乐休闲为一体的“金沙国际”正在建设中。有了一流的公共文化设施,还得培养一流的管理与技术人员。义乌注重切实加强政府对全市户外广告、楼宇电视、车身广告等社会宣传资源的管理,在绣湖广场、国际商贸城等重点场所,建设大型多媒体文化宣传阵地。只有这样,公共文化设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塑造城市浓郁的文化氛围。

(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要注重保持城市的传统文化特色

个性是城市形象塑造的生命,没有个性的城市就没有生命力。无论哪类城市,之所以能够被人们区分开,就在于它自身的特点。义乌的在文化强市建设中就做了统筹规划,建好博物馆、档案馆、国际商贸城陈列馆等宣传文化展示中心。建设义乌历史名人纪念馆,在名人出生地建设一批先贤纪念处,广泛设立乡贤纪念点;编印义乌名人通俗读物,成立名人文化研究会,组织举办历史名人研讨纪念活动,打好名人文化牌。加快古镇、古街、古建筑的开发建设,尤其加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佛堂古镇的保护开发力度,提升古镇的文化韵味,强化宣传推介,努力在省内外打造较高的知名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存的抢救和保护,对婺剧、道情、花鼓、踩高跷、叠罗汉、农民画等特色文化项目,加大经费投入,落实相应的保护和传承发展措施。做好义乌红糖、丹溪酒、义乌大枣等地方特产开发文章。

(五)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要注重形成传统特色的文化节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除了硬环境建设,还必须要有软文化空间。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等构成的城市文化空间,属于静态的外观文化空间结构。这种静态的文化空间还要有活动于其中的动态文化空间相配合,除了城市人民的工作学习、休闲活动以外,应有属于本城市地方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这是一个城市文化形象的精神、风情的动态体现和象征。义乌文化建设就注重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习俗,组织开展传统节日纪念、庆祝活动。努力办好农村、社区、校园、企业四大文化节以及义博会、文博会、全民健身节等重大节庆活动,精心策划“一镇(街)一节、一节一品”文化活动,扩大特色农产品节庆影响,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鼓励支持文化行业协会、文化企业组织开展休闲文化、假日文化、饮食文化、汽车文化等新兴行业文化建设。只有同时有群众基础的、有历史传统的、民族、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才是有生命力的,才会有感人的文化节庆气氛。

(六)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要注重有出色的产品和产业来烘托和支持,培育知名的文化产品来丰富城市品牌的内涵。因此,需要积极扶持城市的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来培育特色文化产品、名牌产品带动城市品牌形成,品牌产品与城市品牌相互提升、相得益彰。以文化精神为依托的产品,不仅能给人们以直接的物质享受,同时也给人们提供精神的营养,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独特的城市精神、地域文化。在义乌基本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技术先进、特色明显,与国际接轨的义乌文化产业体系。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龙头企业,努力形成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区块,推进我市文化产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文化对外开放优势进一步增强,义乌市场成为我国精神文化产品重要出口基地。

文博会作为城市文化产业重中之重来抓,坚持市场化模式、明确专业化方向、突出国际化特色,加强交易功能,加大对高端、新兴文化产品及数字、传媒、影视、网络等强势文化产业的招商招展力度,举办高层次的文化经济论坛,努力把文博会办成部级文化品牌展会。

(七)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要注重形成新的地方特色

城市文化建设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需不断创新,挖掘更多的内容,不断给城市补充新鲜的血液和养分,让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在区域竞争中显示自己的优势。义乌市在创建地方文化品牌上独具特色。这里也例举几处:

(1)建设商业文明品牌。打造“义商”金名片。义乌商业文化、商业文明品牌的构建既是创义乌特色文化品牌、扩大义乌文化影响、宣传义乌市场和义乌城市形象的需要,更是维持提升义乌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2)发展提升“义乌指数”文化品牌。不断提高“义乌指数”采集、编制水平;推进义乌市场“信用指数”体系建设,创建义乌市场“质量指数”。

(3)培育多元文化区品牌。坚持本土特色文化走出去,世界优秀文化请进来,高端活动办起来的文化大对接。重点打响中外各民族、各宗教文化在义乌友好交流,世界各国、各民族客商在义乌和谐相处这一“国际文化牌”,精心规划,建设好异国风情区块。

参考文献:

[1]吴成祥,李婷.提升城市品位,打造文化品牌[J].艺术教育,2009

[2]苏萱,李锦华.城市文化品牌概念模型及分析[J].城市问题,2010

[3]彭立勋.文化立市与国际化城市的建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付晓东.经营城市与城市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5]连玉明.中国城市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城市化论文第4篇

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以2%的国土面积创造了97%以上的社会财富。中国现有的600多个城市以0.43%的面积创造了68.6%的国内生产总值。

据匡算,我国一个中等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万人左右,仅带动基础设施投入就达20亿元。从我国十五发展计划看,城市化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全国范围内将掀起新一轮城市化高潮,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这里介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在规划建设上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城市的经验。江苏省徐州市实施“东进、南扩、北造、西延”,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大力吸纳外来人口,并改革调整不适应形势要求的制度和政策,深化户籍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城市建设投资体制和市政公用行业四项改革,走出一条城市化的新路。而山东省济宁市则采取构筑城市群的做法扩大城市的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东部沿海地区借助对外开放的先机和经济发展的优势,迅速崛起了一批现代化大中城市,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等五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带动全国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上升到1999年的30.4%。

从“十五”发展计划来看,城市化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全国将掀起新一轮城市化高潮,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根据国际经验,徐州市已开始向工业化中期迈进,工业化水平达到46.4%,但城市化水平却只有31.9%,城市化水平低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去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大决策,全省将进一步突出四个特大城市(苏州、无锡、南京、徐州)和构筑三大城市圈――――苏锡常、南京和徐州。

江苏省的三大城市圈,现在的发展并不平衡,有个从南向北的梯度,苏锡常最发达,南京次之,而徐州则排老末。最发达的苏锡常建设特大城市已经有了最引人瞩目的行动――――曾经的华夏第一县已不复存在,这个早先的无锡县,后来的锡山市并入了无锡市成为锡山区,具有巨大经济总量的锡山区,使无锡市在迅速长大……看来江南特大城市会迅速崛起。

经济欠发达的徐州准备怎样成长为特大城市和构筑起城市圈呢?

徐州五省通衢,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和近现代战争在此地留下重重痕迹。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往往经济都不甚发达,徐州只有将自己变作商家必争之地,才能真正完成江苏省赋予它的“建成特大城市”的历史重任。

如何为城市化进程提速,徐州选择了深化改革,建立操作性强的运行机制。

城市化进程提速,涉及产业结构调整、人口职业变迁、农业土地使用率、人口居住地集中度、居民生活方式现代化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徐州主动适应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需要,摒弃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大力改革调整不适应形势要求的制度和政策,目前主要工作放在深化户籍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城市建设投资体制和市政公用行业四项改革上。

为了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镇户口管理制度,徐州准备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实行以合法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准迁制度,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制度,并逐步用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制度。要清除各种人为的障碍,如不再收取城市增容费或类似费用,淡化行政对户口的干预,尽可能地打开城门,降低门槛,逐步放开对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促进农村人口有序地向城镇集聚。对进城农民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还要研究制定积极的外来人口政策,大力引进并留住外来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积极鼓励投资移民,特别是符合徐州市发展方向的项目的投资移民。同时,要以市场化、社会化为方向,加快建立以养老、失业、医疗为主体,覆盖城乡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调整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取消不合理招工前置条件,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就业机会。进城农民可以参照个体、私营企业养老保险管理办法,建立个人账户养老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放手放胆发展民营经济,广泛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依靠民力,广聚民资,引导个体私营业户和先富起来的农民进入城镇投资兴业,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

要把土地的增值效应注入城市建设,就要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要通过市场化运作,使城市土地的升值注入城市的建设之中,转化为城建资金的主要来源。徐州确定,今后要尽快建立土地市场,依法规范供地方式,促进土地有序流转。还要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城镇闲置和因城市改造、退二进三或企业破产、搬迁等需要调整利用的土地,由市政府统一收回或收购,统一实施出让供应。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实行承包经营和有偿使用的,其使用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可实行国家作价折资、入股或租赁、出让使用。

对全市土地要实行总控制,优先保证特大城市的年度建设用地指标。在农村,将积极鼓励离农进城的农民将原承包的土地使用权,通过出让、出租、转包、入股、抵押等方式进行有偿转让,解除农民进城后的后顾之忧,逐步使转移人口“离乡”又“离地”,为农民进城定居创业提供启动资金,同时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城市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目前必须改变财政投入的单一体制。实行多元化投资,徐州市的各级政府要在加强规划引导的基础上,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城市建设,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法人和个人,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参与城镇住宅开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经营,这样就变一方投入为多方聚资,变政府包建为全民共建。

要变兵家必争之地为商家必争之地,徐州还要进一步学习运用市场机制来经营城市,把城市当做最大的国有资产,把城市建设当作一项产业,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来运作、经营,提高城市建设的市场化程度,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新路。徐州人意识到“借力发展”的重要,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基金并组建城市投资公司,推行BOT(建设―经营―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ABS(资产收益抵押)等投资和政府特许专营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扩大增量,促进城市建设资金的保值增值和滚动发展。

城市做大,城市公用行业也必然长大,徐州正在深化市政公用行业改革,走市场化经营的新路。城市交通、园林、公用设施、可利用空间等城市资产,都是价值可观的资源。但长期以来,许多城市都是将其当作公益设施,致使政府包袱越背越重,城市更难以长大。徐州人已经有“城市设施是特殊商品”的意识,正在把这些资源推向市场,进行市场化配置,对城市道路、广场、桥梁、公园、建筑等设施的“冠名权”,对公园、交通、园林绿化的“经营权”,城市可利用空间的“使用权”,都可以进行公开公平竞争,或租赁或拍卖。闲置资产变成了“摇钱树”,无效状态下的公用行业变为有效资产,可以打破多年政府投资建设,补贴亏损的管理方式。加快城市公用事业产业化的步伐,才能实现在城市长大的同时,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同步进入良性发展。

江苏的“西部地区”?

在江苏省确定的三大城市圈中,徐州是经济欠发达的,它是经济发达的江苏省的“西部地区”,在全国地级市中名排35位,“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2.2%,2000年GDP达到658.2亿元。人均7420元。三个产业的结构由24.5/45.3/3.2调整为目前的18.1/16.1/35.8。从这个调整结果看,徐州经济在“九五”期间自定位为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徐州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是综合实力不强。在计划经济时代,它是江苏的能源基地,采煤对徐州的资源破坏比较严重。所以在江苏全局的棋盘上,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都没有在徐州布点,造成全市工业体系明显不合理。十年前兴起的乡镇工业大部分没有跳出五小工业的范畴,经济调整时,“刀”就自然落在这些企业头上,结果是徐州的工业产业对全市的支撑作用不强。从另一面看,徐州又是江苏人口第一大市――――人口达到708万,占全省11%,而GDP只占全省7.8%,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35.8%和47%。第一产业的比重比全省高了5.9%,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比全省低了4.5%和1.4%。三个产业该高的没有高,该低的没有低。经济发展内在动力是比较强劲的。

苏南经济板块中,苏州无锡主要是靠县域经济支撑,徐州则主要是靠市区。徐州弱就弱在六个县市,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徐州国有经济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国有经济改革比较滞后,人才聚集能力也比较低。

看来,徐州与苏州、无锡(这二位是全国地级市的老大和老二)南京相比,经济总体实力、发展水平都不在同一层次上,要实现江苏省的战略目标,要建设特大城市圈,徐州比苏南地区和南京有更长和更难的路要走。

设立目标锁定目标

徐州市为自己建设特大城市的定位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交通枢纽之一;陇兰经济带东部商贸都会;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新兴旅游城市和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徐州为自己建设特大城市的规模设立目标是:到2005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5%左右,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市区人均GDP达到3万元;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0%,市区人均GDP达到5万元。建成面积162平方公里,徐州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市城镇发展整体水平跃入全国先进地区行列。徐州市未来的总体布局是建设“一城两翼”的特大城市,构筑“一主五副”紧密城市圈,形成“两轴一带”城镇体系主骨架。“一城”,即把徐州城区做大做强。“两翼”,即建设贾汪和双沟两卫星城,使之成为两个增长极,开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向两翼扩大发展的特大城市构架,做到主城强,两翼丰;“一主”是以徐州特大城市为主中心,“五副”是把新沂、邳州、沛县、丰县、睢宁五个城区建成中等城市,成为徐州的副中心,形成徐州紧密城市圈;“两轴”一是徐连(连云港)、徐丰城镇聚合轴,二是徐淮、徐沛城镇聚合轴,形成特大城市为辐射源,中等城市和重点中心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主骨架,“一带”即徐连经济带,要抓住徐连高速公路和新亚欧大陆桥贯通的机遇,充分利用连云港桥头堡优势,加快徐连经济带建设,使之成为南接沪宁,北连胶济的,带动全市和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新高地,也从而带动全市城市化进程。

为此,徐州正在加快拓展城市空间,实施“东进、南扩、北造、西延”。“东进”:城区向东跳过三环路形成新的城市组团;“南扩”:在南部和东南部形成两个城市组团,并逐渐与主城区对接;“北造”:在城北塌陷区造地建城,形成新的城市组团;“西延”:综合开发,完善功能,增强对外辐射力。

鲁南济宁将组群式成长

在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大力提速之时,山东省也不示弱。山东省的“十五”计划中,确定了重点建设四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济宁即为其中之一。

横览纵观,各国把城市做大有几种模式:其一是全国人口高度集中,有的甚至集全国1/4人口于一城;其二是摊大饼,逐渐外延城区空间;其三是老市区不动,在邻近区域建设数个卫星城;其四是依老建新;其五是采用组群结构,大约以50公里为半径,建设城市群,城与城之间不超过半天车程。

山东济宁市被省里定为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后,聘请北京大学9位城市规划专家,经过充分的专题论证,选择了做大城市的第五种模式―――建设组群结构大城市,并很快编制了“济(宁)兖(州)邹(城)曲(阜)复合中心城市发展规划”,确定了对济兖邹曲复合中心实行组织管理、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经济活动一体化的总体建设思路,以求打破现有行政隶属关系的限制和各自独立发展的格局,实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城市建设。

济宁市组群结构大城市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济兖邹曲四个城市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包括四个方面―――

组织管理一体化。建立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是建设组群结构大城市的关键。

基础设施一体化。这是联系4个城市的纽带,是都市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保证。济宁市的目标是在四城市之间形成22万伏大双环电力网络;实现4个城市同城票据交换和电子联行异地转账“当日通”;建立都市区动态数据网络平台,四城市间网话变市话;重组四城市广播电视系统;统一规划交通体系……

生态环境一体化。济兖邹曲是一个典型的城乡复合生态系统,四城将统一规划治污和绿化。

城市化论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精神;品牌文化;精神契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000-02

一、城市精神在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中植入的可行性

关于城市精神,学界和业界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韩非(2006)认为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按照文化的三层次说,认为文化包含最表层的物质文化、中间层的行为制度文化、核心价值观层的精神文化(马华维,2001)。霍夫斯泰德(2010)在《文化与组织》中关于文化的解剖,认为文化包含符号、英雄和仪式的实践活动层和体现精神文化的价值观层[1]。

基于文化层次说,笔者认为城市精神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形态格局和市民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操、道德素养、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等等的集中体现,是城市文化中的精神层。它是在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平衡下,定位于城市的现实发展,引领城市未来,突出城市魅力,强化市民精神,从城市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城市文化精髓。

因此,城市精神的形成是提炼、萃取了优秀的城市文化、最能反映城市格局的文化、市民的积极价值观念、优秀的思想情操、良好的道德素养、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和谐的社会风尚等而逐渐修正并将其固定化的过程。并藉以弥补城市视觉污染、城市风格缺失、城市文化自觉精神缺失等城市发展面临的精神文化缺失的问题[3]。其提炼、萃取的过程即是将城市符号、城市英雄和城市仪式等城市外在文化内化为城市内在价值观的过程。

因为城市符号、英雄和仪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城市精神内化的过程中,要在繁芜的形物城市中一一对比、痛苦地筛选并保留少数典型的最能够代表城市文化的符号、英雄和仪式。并且选择适当的渠道将城市精神传递给城市的市民,让城市精神渗透到市民的文化性格中。城市电视台作为城市的喉舌和城市文化宣传的前沿阵地,长期浸淫于城市文化中,是城市精神传递的最佳媒体选择。

城市电视台通过其擅长的视听语言手段,把城市精神转化为形象的视听语言,传播城市历史、人文、艺术、文学等大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信息,承载着城市文化的记录,沉淀了城市群体的共同记忆。

同时,因为电视台的生产性质,只能在城市范围内传播,为了实现品牌忠诚度的目的,贯彻李长春同志的“三贴近”方略,以“本土化”作为城市电视台电视节目生产的宗旨,决定了城市电视台是本土文化最具活力的创造者,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承担着城市文化创造的主力军。其生产和传播与城市文化的发展同呼吸、共脉搏,具有与城市文化天然的联系。在城市电视台的运营中不仅传播城市文化,还通过一些有影响的电视节目创造一些城市文化[3]。

以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州塔、天津广播电视塔、中央广播电视塔、河南广播电视塔、海峡明珠电视塔、四川广播电视塔、龙塔、宿迁电视塔、江苏电视塔、龟山电视塔为代表的一批电视台的建筑物不仅是电视台的一栋建筑,同时还成为了该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基于种种原因,城市精神的提炼和萃取必将融入电视化的过程。

反之,城市电视台作为城市文化前沿阵地和文化创造的主力军,其品牌文化的形成在内化城市电视台本企业的形物文化和制度文化外,还会萃取城市文化、城市形态格局、市民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操、道德素养、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等城市典型符号,形成城市电视台的品牌文化。

二、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中城市精神植入的必要性

比较城市精神和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的内化过程发现,城市精神萃取是由外而内的过程,是将能够代表城市文化的形物抽象成内在化的符号标志,再将这些共同的符号标志内化为价值观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的内化过程相同。相同的萃取过程决定了城市精神和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都代表了各自的精华价值观,都表达了各自最深层的精神文化。

在相同的萃取过程中,供城市精神萃取的文化原材料是包含形物城市电视台在内的典型的城市符号、仪式和英雄。同时电视台品牌文化提炼的文化原材料是包含城市形物在内的城市电视台的符号、仪式和英雄。提炼原料的相似性,决定了在同一座提炼工厂加工出来的成品(即城市精神和城市电视台)必然具有的精神契合性。

城市电视台是了解城市精神的窗口,是宣传城市精神的前沿阵地,是孵化城市精神的摇篮。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理论的城市电视台有责任、有义务为弘扬城市精神而贡献。主观的弘扬愿望决定了城市电视台在塑造其品牌时,将自觉地与城市精神投契。

城市精神是城市主流价值观的体现,反映了城市居民的文化意愿。城市居民的这种文化意愿也必将反映在城市居民的电视消费意愿上。他们将追寻那些反映城市主流价值观的节目。城市电视台在强化品牌忠诚度,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时,必将用居民需要的能代表城市主流价值观的城市精神作为生产的要素,这就决定了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与城市精神的精神契合。

三、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中城市精神植入的路径

城市电视台在面临同业的卫视频道和可替代的广播、互联网、移动网、纸质媒体等竞争过程中,致胜的法宝是品牌,正像杨先情(2014)在《地市报业传媒实施品牌化战略的路径选择――以广西钦州报业传媒为例》中所论述的“媒介市场竞争已逐渐成为品牌的较量。”而在城市电视台的品牌文化中城市精神的植入又势在必行。

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形成中的城市精神植入坚持以城市精神为中心,以城市物质制度为支撑点,以城市物质为切入点,以“人才兴台”为立足点,或是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的合理路径。

(一)以城市精神为中心

城市精神是城市制度和城市物质的核心载体,是提炼、萃取过的城市共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集合,包括文化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念、文化理想、行为准则等。

城市电视台在品牌文化中植入城市精神就要以城市精神为中心,充分解读城市精神,发掘城市精神的内涵,发现城市精神的电视化语言。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调整城市电视台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使之与城市精神相一致,并将之作为电视台要达到或实现的最高目标和理想,使之渗透到全体或多数员工使之成为电视台员工一致的行为宗旨,产生与城市精神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

(二)以城市制度为支撑点

城市制度是城市居民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城市制度是城市物质得以实施的基础,也是城市精神有效提炼、萃取的保证。城市制度在城市精神的提炼、萃取过程中体现出重实际、全覆盖、有效力、可实施、易操作等特点。

正是因为城市制度对城市精神的支撑性,要求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植入城市精神的过程中也要将城市制度作为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的支撑。在城市制度的框架内重实际、全覆盖、有效力、可实施、易操作地把城市制度融入到城市电视台自有的制度文化中。使得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制度与城市制度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三)以城市物质为切入点

城市物质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城市居民所创造出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是城市精神外在最直观的反映,是认识城市精神的基础。电视的表现形式包括音频和视频,其中音频和视频的资源都是文化的物质表现。城市电视台唯有善用各种物质的城市元素才能有效表现城市精神,构筑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体系。

(四)以“人才兴台”为立足点

首先,人才是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创新的源泉。在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形态日渐多元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依存的条件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必须牢牢把握市场脉搏,不断进行技术手段、经营管理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取得可持续的发展[4]。其次,人才是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第一生产力。在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中,技术手段的革新带来的不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还将对城市电视台的经营管理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城市电视台的人才对时代的深刻感悟和创新精神,从而生产出不朽的作品是真正支撑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的原动力。另外载体创新是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创新的手段,经营创新是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创新的关键。所有城市电视台生产力的进步都源自于人才。再次,人才是城市电视台品牌核心竞争力的缔造者。城市电视台品牌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内在机制、作品内容[5]。即通过完善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内在机制、提供更优秀的作品内容、创立忠诚的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培养优秀的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才能使城市电视台品牌具有独特的竞争力,才能在城市电视台品牌市场求得长足发展。可以说,城市电视台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缔造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人的参与,更需要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人才的探索和经营。总之,人才是城市电视台品牌核心竞争力的缔造者。最后,人才是城市电视台品牌市场化的保证。要改变中国城市电视台品牌的现状,只有了解市场的需要,才能组织好城市电视台品牌产品的生产;精通城市电视台品牌产品运作的过程才能使城市电视台品牌生产有利可图,符合产业发展的态势。人才是了解市场、精通运作的主体,是城市电视台品牌市场化的保证。

参考文献:

[1]GeertHofstede.Culture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2010.

[2]奚洁人.世界城市精神文化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3]汪永辉.城市电视台是传播城市文化的主力军[J].视听界,2011(2).

城市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对策;城市化;改革开放

Abstract:After reforming and opening, China quicken it's urbanism course, It become a striking problem of how protect the cultural heritages. Wrecked the cultural heritages in urban expansive construction, wrecked the underground cultural relics in urban large project, wrecked the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sidential district in reforming old city proper, wrecked the historic reset condition in rebuild historic ruins, it made the historic and cultural heritages to be wrecked or destroyed. The cause is that the district government lack of cultural idea, the builders lack of relics idea, lack of stiff penalty with legal standard and usefulness. We must bring under permanent control the condition of cultural ruins to be wrecked in urbanism course.

Key words:reforming and opening;urbanism;cultural heritages

中图分类号:C9123.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0)10-4(6)

作者简介:杨剑龙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导博士

近改革开放后,在加快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根据联合国人居署2008年10月23日的《2008/2009年世界城市状况》年度报告,中国城市化速度超世界两倍,世界一半城市化的人口都集中在中国①。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包括城市化在内的社会转型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成为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最重要的事件②。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得到了世界的瞩目。城市化与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如何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城市的文化传统?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的。

1中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的真正发展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的,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主要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上后,加快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人们将改革开放至2007年的中国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较快发展阶段(1978~1983年)、快速增长阶段(1984~1991年)、平稳发展阶段(1992~2007年),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提出开发上海浦东后,中国在加速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城市化的状况与数据:(1)城市数量快速增加。2007年末我国的城市量达656个(国有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县级城市369个),比1978年增加462个;(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长。2007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比1978年增长1.2倍。(3)城市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62.2万平方公里,比1978年增长2.2倍,其中建成区面积达到2.8万平方公里。(4)城市人口不断增长。2007年我国城市市辖区人口(不包括市辖县)200万以上城市个数达36个,比1978年增加26个;100万至200万人口城市达83个,比1978年增加64个。(5)小城镇数量迅速增长。1978年全国仅有建制镇2173个,且以县城关镇和工矿镇为主。2007年末全国共有建制镇19249个,比1978年增加17076个。(6)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扩大。2007年全国城镇人口达59379万人,城镇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半年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4.9%,比1978年的17.9%提高了27个百分点。小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20%上升到45%以上③。

据统计,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和35.7%。分地区看,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为88.7%,其次为北京和天津,分别为84.3%和75.7%④。至2007年末,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4.9%⑤。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在原有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外,还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表征。

虽然,对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中国城市化速度具有超前状态,具有冒进的趋势,甚至在城市建设中有贪大的倾向,诸多城市在建设中追求大规模效应,诸如大沈阳、大济南、大昆明、大兰川、大贵阳、大烟台、大合肥、大广州、大郑州等。2005年我国就有183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⑥。

有的认为中国城市化速度明显滞后,“到2000年,我国的城市代水平上升为36%,到2004年底突破至41%。与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与工业化率(工业部门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相比,中国城市化水平在整体上是偏低或滞后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任重道远。1998年,当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只有36%时,世界工业七国已经达到81%”⑦。

无论对于中国城市化的现状与发展的态度如何,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已成为中国在经济腾飞中社会发展的例证。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预计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0%至55%,到2050年可能达到60%至70%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城市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在中国迅速走向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2文化遗产的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常常处在一种悖论中:GDP上去了,环境却被污染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导致了生存质量的下降;老百姓荷包满了,精神却空虚了,以极端自我主义的发展,导致了欲望无限制的追求。同样,在城市化进程中也产生着悖论,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却往往导致了文化遗产的被破坏。

城市化进程中对于文化遗产的破坏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2.1在城市扩展建设中破坏文化遗产

在城市的建设与扩展中,有的地方缺乏传承历史文化的意识,在将政绩工程看作唯一的动力时,往往忽视漠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常常主观武断地拆毁有历史价值的遗址,酿成对于文化遗产的极大破坏。在城市发展的规划中,既缺乏专家的考察论证,也缺乏对于已有文化遗产的细致调查,以至于新楼还未崛起主事者就成为了历史的罪人。在诸多城市的扩展建设中,一些历史文物文化遗产屡屡被毁坏:福建莆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柯氏民居、莆田兴化府二忠祠、节孝祠、漳州东城门、漳州芗潮剧社旧址都被拆毁,泉州天后宫前德济门遗址、泉州德化窑、福州仓山严复墓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⑨。黑龙江“纪家屯1号金代遗址”遭到施工损毁⑩,山西省临汾民康制药厂住宅楼工程恶意破坏古城墙,徐州市在准备建高层建筑旧住宅拆迁时,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两百多米的古城墙护城石堤遭到严重破坏。就连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首都北京,在城市建设中,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孟端胡同45号院果郡王的府第、香饵胡同、土儿胡同、明亮胡同、赵紫宸故居、粤东新馆、曹雪芹故居遗址等一系列古建筑都从地图上消失了。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对于文化遗产的破坏,酿成了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

2.2在城市大型工程中毁坏地下文物

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在建造机场、车站、地铁、体育馆、道路等大型工程中,往往缺乏文物意识,发现文物不报告不停止施工保护现场,以至于使诸多地下文物惨遭破坏。重庆在改建江津市至綦江县二级公路时,将古遗址、古墓葬和古建筑等7处文物点无情地毁于推土机下,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下老堰坝商周遗址被毁,具有大足石刻风格的宋代石室墓损毁严重。涪陵至丰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一座宋代双人合葬墓被毁。沈阳市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未经批准擅自施工,致使一处大型汉代古墓葬群遭到破坏;湖南郴州近30座战国、汉代墓葬因建设方违规建设遭到损毁。北京地铁四号线圆明园站施工破坏了100多米长的清代御路,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和北京物流空港等工程在发现文物后仍强行施工毁坏文物,北京南站扩建、东直门交通枢纽、德内大街扩建、西直门交通枢纽、六里桥长途汽车站改造等工程都未进行文物勘探或发掘。在城市化进程中,在这些大型工程开工之时,就决定了地下文物毁坏的命运。

2.3在旧城改造中破坏历史文化街区

在城市化进程中,旧城改造成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有的在旧貌变新颜中追求城市的现代色彩,有的在打造旅游品牌中改换古城旧貌,导致了历史文化街区被严重破坏。在许多城市的建设中,虽然也努力保护历史遗址,但是却破坏了周边的环境,使历史遗址在反差甚强的环境中成为文物孤岛:宁波天一广场上的古塔独立在现代建筑中;奉化溪口的玉泰盐铺,周边的老房子被拆除一空;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被包围在重重现代高楼大厦中;上海音乐厅孤苦伶仃地伫立在广场上。商业化的操作往往改变了一些历史遗址的面貌,鲁迅故居被一条新建的商业街所环抱,失去了原先的历史色彩;沈从文故居前拓开了一条宽阔马路,已没有了石径古巷的韵味。在丽江、西塘等古城闻名遐迩后,在打造古城旅游品牌的驱使下,纷纷拆掉老屋,新建仿古建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突出了商业色彩、旅游气息,而减少了历史韵味、文化底蕴,或破墙开店,或老屋加层,家庭旅馆到处可见,高档酒店鳞次栉比,西式新楼穿插于古巷中,现代广告高悬于古街上,甚至使一些古城建设面目相似缺乏个性,造成了对于一些历史文化街区的破坏。2003年,浙江省曾经对1983年公布的省内7380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普查,竟然有44.6%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旧城改造中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破坏,已经成为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以至于在旧城换新貌中改变了古城的旧貌,消退了古城的文化传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经感慨地说:“在推土机下一条条传统街道、一片片历史街区正逐渐消失,危旧房改造工程使历史文化街区遭到严重破坏。”

2.4在整修历史遗址中破坏历史原貌

在城市化进程中,并非人们都忽略文化遗址的保护,但是在不少地方对于历史遗址与文物的整修中,却严重违反修旧如旧恢复原貌保护性维修的准则,在过度阐释中破坏了历史遗址,往往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陕西省靖边县有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烟墩山烽火台,县文体事业局擅自请来施工队进行维修,用砖石、钢筋等建筑材料包砌烽火台,成为一种破坏性维修行为,导致国家重点文物北宋时期的长城烽火台被破坏。宁德市霍童镇石桥村为迎接“中国隧道水利工程发明者黄鞠诞辰纪念大会”在该村的召开,未经向有关方面申请,就对隋代谏议大夫黄鞠墓进行重新建造,建成的墓竟是现代型的,完全破坏了历史文物。在武当山古建筑道观――复真观里,武当山文管所竟然将古建筑改建成了一个三星级宾馆――“太子养生堂”,破坏了古建筑的景观。在一些历史保护建筑的使用中,使用方竟然随意改变古建筑的结构,破坏了具有文物价值的历史保护建筑。广州某公司将全国重点文物A类保护建筑广州沙面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改建成高级酒店,拆毁了建筑内的各式壁炉和门窗,导致了重点文物的毁坏。上海陕西南路30号的花园别墅公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却先后遭到两次大规模改建,2001年上海衡山(集团)公司,将公寓改建成小型精品酒店,地板被撬开、护壁墙被拆毁,将这幢私人住宅改装成彻头彻尾的豪华饭店。2008年,公寓又被大规模改建,花园挖水沟、主楼剩空壳,历史文物已面目全非了。在历史遗址的整修中,我们看到了有关人员的无知无畏,从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到“水洗孔庙”;从张家界武陵源的百龙天梯,到都江堰建电站的规划,等等,都可以看到对于历史遗址历史文物价值的无视与无知。全国政协曾经组织“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对运河边的京、津、苏、浙等省市进行了考察,专家们为运河沿线省市热衷于“打造”大运河而头疼,专家称:打造打造,一打一造,什么历史文物都给破坏了。

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社会迅速走向城市化进程中,有不少城市注重保护历史文物文化遗址,注重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承,但是有诸多城市在城市扩建、大型工程、旧城改造、遗址整修中都发生了对于历史文物文化遗址的破坏现象,以至于有学者甚至认为:“人们通常认为中国现代史上对文物最大的摧残和破坏是,实际上,目前正在持续进行之中的对文物的破坏尤甚于的破四旧。”

3文化遗产破坏缘由

中国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文化传承,尤其在不少城市建设中造成对于历史文物文化遗址的破坏甚至毁灭。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历史文物文化遗址的破坏,从根本上说其原因在于如下几方面:

3.1有关地方政府缺乏文化意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破坏城市文化遗产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缺乏科学发展观思路的主宰下,在政绩工程好大喜功的努力中,往往对于城市的发展规划缺乏科学的论证、深入的研究,常常主观武断地决定城市发展的规划,在缺乏整体研究与构想时,就决定某些街区的拆建、决定某些旧城的改造。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往往形成原有历史遗址氛围的被破坏,形成某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街区被破坏,在商业化气息现代化色彩的追求中,在对某些景点过度旅游开发过程中,造成有的城市破坏原有的历史遗址,而打造一些不伦不类的伪遗址假文物,既破坏了城市格局,也毁坏了自然环境,甚至使一些古镇老街简单化地变异为商品街购物街,而消弭了其原本蕴涵的历史文化底蕴。

3.2有关施工人员缺乏文物意识,在野蛮施工中破坏历史文物文化遗址

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施工成为破坏城市文物历史遗址的重要方面,由于在诸多工程进行中,常常存在着工程包工甚至转包现象,为了工程进度与节省开支,缺乏对于地下文物的调查勘探,加上有关人员缺乏文物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文物的蛛丝马迹而不汇报,甚至发掘出相当数量的文物也不停止施工,在推土机的隆隆声中毁坏地下文物,酿成大量地下文物的破坏与流失。在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街区,在不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使一些具有相当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的文物与遗址屡遭破坏。

3.3对于酿成破坏文物遗址的责任人员,缺乏具有法律规范和效应的严厉惩处

虽然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其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先后于1991年6月第七届、2002年10月第九届、2007年12月第10届作修订,对于违反文物保护法的肇事者承担法律责任予以规定。但是与刑事犯罪不同,犯罪与非罪、行政处分与法律惩处常常缺乏更为严格的区分,以至于常常形成惩处不力。如文物保护法中第六十九条: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等遭到严重破坏的,仅仅以撤销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称号,而“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仅仅是“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在城市化进程中,虽然我们常常建设起了现代化城市,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是我们常常破坏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与遗址,往往酿成不可饶恕的罪孽。

4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历史文物文化遗址的破坏,早就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景慧曾经说:“20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有了很大发展,现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已成为全社会相当普遍的舆论,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政府来讲已成为必要的政务工作之一。但是另一方面,在发展经济的大潮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也是相当普遍的,甚至是空前的,所以有的学者说现在的形势是‘空前重视,空前破坏’。”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指出:“在推土机毫不留情的轰鸣中,在老房子轰然倒地的尘烟里,城市的历史记忆、社区的传统底片逐渐残缺不齐,最终面目全非。在前所未有的冲撞中,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经历着痛苦的纠缠。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如何从根本上根治城市化进程中历史文物文化遗址的破坏的境况?

我认为,针对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中历史文物文化遗址遭破坏的境况,需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4.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发展与建设,加强地方政府的文化意识,将文物保护与地方政府的政绩结合起来。

城市的发展必须建筑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应该根据该城市的历史与现实全面考虑建设与发展,应该尽可能地集中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充分调查研究与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该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规划。地方政府应该具有清醒的文化意识,在考虑城市经济发展中,必须应该考虑城市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建设。

4.2强化工程施工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注重文物调查与保护,将文物保护贯彻至工程建设环节中。

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工程人员进行必要的文物保护的培训,尤其是对工程的负责人、承包者、技术人员等,这应该成为一个制度,使施工人员都具有文物保护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挖掘到文物的迹象,应该即刻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将情况汇报给当地有关文物部门,立刻组织有关人员现场考察,再决定工程是否可以继续施工。对于保护文物有功者应该予以嘉奖,对于破坏文物的有关人员,应该予以处置,情节严重者应予以法律制裁。

4.3加大破坏文物事故的惩处力度,将行政处分与法律惩处严格区分,强调事故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城市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

abstract:the semi-industrial management is a realistic option on resources of urban history and culture.this management can protectresources of urban history and culture,create economic benefit,develop urban economy,and enhance urban competitiveness.in theprocess,we should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conduct and citizen desire,historic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businessdevelopment,actual need and future need,integrate resources based on"brand",and take market operation.

key words:city,resources of history and culture,semi-industrial management

一、城市历史文化资源

半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有必要在保护中经营,在经营中保护。在这种保护与经营的关系中,半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1.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绝不是要破坏这些历史遗存,而是要更好地予以保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采用“政府规划、政府投资+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即“半产业化经营”。其益处有:一是因为有政府的规划与投资,不仅不会对历史文化资源造成破坏,而且还会在政府指导下引起市民对当地历史文化遗存的高度重视,并主动保护之;二是半产业化经营之后产生的经济收益反过来会回馈历史遗存的保护,为当地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一种经济上的保障。

2.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创造经济效益、发展城市经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本身是一种无形资产,一旦经营成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必然会产生规模效应,带动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创造经济效益。半产业化经营之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变成了当地的经济资源,为城市带来的经济利润将是不可估量的。

3.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总体上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有利于积聚财富,发展城市经济;二是有利于凝聚人心,共同建设城市;三是有利于形成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品牌。

二、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应解决的问题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是指由“政府规划、政府投资+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新的经营模式。经营中应积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1.处理好政府行为与市民意愿的关系。城市历史文化对于市民的凝聚作用是十分强大的,是市民精神食粮的重要来源之一。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市民的文化心理之间有一种天然的默契。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政府代表市民的根本利益。政府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制定规划、招标、组织实施、检查督促等手段,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予以保护和经营。当然,市民的参与也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没有市民的支持和认同,这项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政府与市民结合、优势互补,既能使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定位准确,又能使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处理好历史遗产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关系。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最重要的特征是地域垄断性,对城市来说是一种人无我有的独特资源。城市的中心区既是商业的黄金地段,往往又是历史遗产的富集区。现代商业开发必须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前提下进行。

3.处理好现实需要与留有余地的关系。开发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应留有余地。我们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迅速过渡的时期,城市在集聚膨胀的同时也在快速地吞噬着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如不科学规划与积极抢救,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就会丧失殆尽且不可逆转。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文化品位的提升要求我们保留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因此,在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中还要处理好现实需要与留有余地的关系。

三、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的内容

1.通过半产业化经营整合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产业优势总是以资源优势为前提,资源的整合又与良好的政策环境、正确的资本运作、相关的服务系统分不开。不同的城市可以探索不同的发展路径,但半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整合城市历史资源方面是行之有效的。例如,几年前浙江省为了更好地整合城市资源,在政府的推动下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投资休闲旅游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涌现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宋城集团、杭州乐园等一批休闲、娱乐主题公园,为杭州打造“世界休闲之都”集聚了骨干力量。

2.通过半产业化经营建设城市文化。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的排名靠前,但是文化竞争力则有所欠缺。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大城市更是以文化论输赢。以丽江古城为例:墨绿的石子小路,香格里拉超尘脱俗的山水美景,扬州烟花三月的烂漫,让人怦然心动。

这就是利用文化资源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成功案例。

通过半产业化经营建设城市文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注重历史和传统。历史和传统是一个城市的个性和品味所在,失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失去了城市的文化之根。人要诗意地生存在城市中,就必须通过文化策划、创意和不同的传播渠道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再利用,继承并发扬光大、进而创造与衍生这种根文化。二要注重城市的建筑与雕塑风格。建筑与雕塑也是城市文化的一个方面,是一个城市形象的象征,是艺术环境的整体表现。城市形象标志可以找到很多──巴黎的凯旋门和埃斐尔铁塔、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北京的天安门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建筑物使得一个城市的形象变得鲜明具体,可以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三要重视城市文化名人的作用。城市文化名人的作用不可低估,如和韶山、巴金和上海、鲁迅和绍兴、沈从文和凤凰古城等都是将名人和提升城市竞争力联糸起来的典范。

3.通过半产业化经营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文化不仅为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可以创造城市经济价值、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提升城市形象。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宝贵遗产,它不仅仅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氛围,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增强对市民的凝聚力,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推动城市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经营好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4.通过半产业化经营打造城市品牌。要想使城市焕发独特的魅力和萌生鲜活的生命,要想在未来的城市商业化竞争中取胜,一个城市首先必须提炼出与众不同的核心价值,必须给予人们一种独特体验,否则城市之间将缺乏本质上的差异性,失去吸引力,流于平凡。城市品牌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城市财富,是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一座城市的真正价值实际上存在于城市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头脑中,城市竞争说到底是品牌的竞争,它包括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和联想度。知名度就是品牌认识的程度,即品牌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美誉度是指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认可,对城市有好的印象、好的评价;忠诚度表示该品牌在消费者心中不可替代的程度,人们对城市有一种依恋感;联想度是指通过品牌而产生的所有联想,比如想到“上有天堂”就会想到“下有苏杭”。

四、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的对策建议

城市在长期的发展中,经过积累、沉淀、改造、创新,必然形成特有的城市文化,并成为支撑城市发展的无形力量。一个包括历史文化底蕴、现代文化内涵、市民文化素质、城市文化设施与配套服务系统在内的城市文化品质的整体水平,可以反映这个城市的现代文明水平。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进行市场化运作。要充分发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配置经济资源,而文化是社会资源的重要部分,文化产业可以而且必须接受市场的配置和整合。文化资源通过市场的配置和产业化方式运作,可以产生利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这不但有利于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有利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的运作也必须通过市场化运作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增加就业、创造价值、刺激消费、涵养税源等重大作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以“品牌”开路进行资源整合。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中,应以“品牌”开路进行资源整合。例如广州市近年来着力打造“花城”品牌,以“南国花城,激情商都”来构建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活跃的当代工商业基础,与广州人热情开朗、钟爱自然、善于经商、勇于创新的性格特点融为一体。这种选择可以集中政策优势、投资优势和人力优势,厚积薄发,值得借鉴。对于已经形成产业基础的城市,依然应紧紧围绕城市“品牌”这一主线,并根据城市本身的市场、资源和技术能力等因素,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资源整合。

3.要注重满足现有文化消费需求,进而创造和培养新的文化消费需求。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渴望满足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注重满足现有文化消费需求。当然,满足文化消费需求不是被动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物质载体,生产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使文化产业得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强.伏羲文化是建设名城天水的精神支撑[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3)

城市化论文第8篇

【英文摘要】thecausesoftheboomofclassicalgreekculturehavelongreceivedattentionfromscholarsathomeandabroad.particularlysince1980smoreandmorepublicationsonthissubjecthaveappeared.however,mostofthemfocusontheinfluencesofslavery,slaveryeconomyanddemocracyuponthedevelopmentofancientgreekculture,therelationbetweenancientgreekcultureandancientorientalculture,andsoon;fewofthemapproachthesubjectfromcityperspective.takingclassicalathensforanexample,thisthesisaimsatexpoundingonthefollowingcityfactorswhichengenderedtheboomofclassicalgreekculture:1.itisinthecitythatbusinessesgather,whichoffermaterialbasisfortheprosperityofclassicalculture,thecityisthecenterofindustrialandcommercialactivities;2.theboomofculturerequirescorrespondingtalentsandrichculturalresources;itisinthecitythatknowledgeandintelligenceassemble.athensisthesignificantstageforthepolistocarryoutculturaleducationandcommunicationactivities.3.itisinthecitythattheinstitutionsofthepolisdemocracyarelocated,whichprovidepoliticalensurancefortheboomofclassicalgreekculture.theestablishmentandoperationofthepolisdemocracyareinseparablefromthecityfromthebeginningtotheend.hencecityisthebasisfortheboomofclassicalgreekculture.withoutcity,itwouldbehardtoimaginesuchabrillianceinthehistoryofclassicalgreece.

【关键词】希腊/古典文化/雅典/城市因素/greece/classicalculture/athens/cityfactor

在古代希腊各城邦的演进中,有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的科林斯、阿果斯、斯巴达和米利都等城市,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远远胜过雅典。而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此前落后的雅典却后来居上,逐渐发展为希腊古典文化的杰出典范。究其原因,学界析论较多[1](第30-35页),但很少从城市地域空间去观照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原因。实际上,历史是有连续性的。古风时代(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空前规模的“殖民运动”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推动了希腊城市的成长和发展。据统计,公元前800—公元前500年间,由希腊城市所建的殖民地达139个[2](p.160-162)。这种发展不仅仅是城市地域空间的扩展和城市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城市经济的活跃。“殖民运动”使希腊人“拥有所需的土地,最富产的国家(斯基泰、埃及、西西里)为其供给粮食,他们掌控了集纳世界财富的市场。”[3](p.111)希腊人从此成为航海民族腓尼基人的主要竞争对手。正是在城市广为发展的宏阔背景下,希腊人迎来了古典时代(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的文化盛期。此间,发展突出的雅典城市集聚了古典文化繁荣所必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自然成为“全希腊人的学校”和时代的翘楚。本文旨在以雅典为例,探究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城市因素,希冀说明城市是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基石。如果离开了城市,希腊古典文化的繁荣将是不可想象的。

城市集聚古典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工商业经济

古典时期,充分发展的希腊工商业经济,无疑是古典文明繁荣的物质基础。而城市集聚了工商业经济,是工商业经济活动的中心。

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希腊世界的工业大有发展,尤其是在阿提卡地区,雅典城市及其外港拜里厄斯的工业特别活跃。手工行业更多,更有组织和更加专门化。出现了冶金业、造船业、制陶业、建筑业、纺织业、制鞋业等多种类型的手工业作坊。以制鞋、冶铁、建筑业和制陶业为例,制鞋业不仅有制男、女鞋的分工,还有裁鞋面、纳鞋底、上鞋等不同工序的分工[3](p.225)。冶铁业出现了专门负责锻打、铸范、拉风的分工。建筑业则有木工、铸工、铜工、石匠、染匠、金匠、象牙匠、画匠、刺绣匠、浮雕工等的分工。制陶业中有烧瓦工、烧砖工、小像制模工和瓷灯制造工等。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说中曾提到众多的职业:木匠、雕刻匠、制模匠、青铜匠、石匠、打金匠、象牙匠、绘画匠、绣花匠、雕金匠等[3](p.222)。公元前5世纪,阿提卡区成为希腊世界最繁盛的工业区域。“冶金业、造船业、武器制造业和陶器业,使劳里昂区、拜里厄斯港和雅典各区的生活紧张热烈起来,而许多伟大建筑物的构造也表明了雅典文明的光辉灿烂”[4](第51-54页)。

随着手工业的专门化,作坊和营造场等手工业生产区应运而生。这时的作坊和营造场一般规模不大,并可以为私人所有。例如,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父亲就有一个铁匠铺;希腊的军政家克利翁父亲有一个硝皮厂;雅典的演说家伊索克拉底的父亲有一个乐器制造厂[4](第56页)。

工业的发达,粮食的不足以及海外的开发,促动了商业贸易的活跃,由此导致以城市为支点的市集贸易和邦际贸易的繁荣。“每一个城邦对于周围地区来说都是一个市集,农夫们在那里卖掉他们的产品,换取钱来支付他们的赋税和租金(在某些地方),和购买从外地输入的商品及乡间作坊不能生产的制品(当这些可以用钱支付的时候)”[5](第52页)。

在市集贸易方面,定期市集是古希腊最为普遍的国内贸易形式。小生产者和零售商人定期聚集于市,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交易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不同的市场,按规定的时间开市。交易的商品有蔬菜、水果、干酪、鱼、肉、腊肠、家禽和野鸟、酒、木柴、陶器、铁器、旧货,还有卖书的角落[3](p.290)。雅典城邦的中心市场是此类市集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一些依托于城市的节日或竞技会等非经常性的市集。例如,在奥林匹亚、德尔斐、尼密阿和科林斯地峡举行的全希腊竞技会,为雅典守护神雅典娜举行的祝贺节等,都是商贸活动的良好时机。邦际贸易则指希腊各城邦之间的贸易,或希腊人与异邦人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较市集贸易规模更大,辐射更广。在贸易中形成几个重要的商贸中心城市:希腊本土的雅典和科林斯既加工制造常用的金属与贵金属、木材、羊毛、皮革、琥珀、象牙等产品,又向域外输出各种织物、武器和金属器具、毡毯、花瓶、珠宝、美术品、金银雕刻品等。雅典用葡萄酒、橄榄油、纺织品、精美的工艺品、陶器、军器输出,换回谷物、鱼、牲畜、蜜蜂蜡、食盐以及奴隶。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拜里厄斯港是爱琴海上著名的国际商港,运到这里的商品有埃及、西西里、黑海沿岸的谷物、牲畜和皮革,米利都的羊毛,波斯和迦太基的毛毯,阿拉伯的香水,马其顿和色雷斯的亚麻衣料、大麻和造船木材,此外还从各地输入奴隶。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则是联结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当时,希腊商人的足迹已遍及北欧、西欧、英吉利海峡、北海和波罗的海,甚至到达欧亚交界处的未知地区和非洲的西海岸[4](第62-68页)。

与其他地区相比,由于土地贫瘠,平原狭小,古代希腊的农耕经济并不占优势,雅典就是如此。不可否认,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先前落后的雅典变为公民富足、国家强大的重要原因。国富民强才能进行大规模的智力投资和文化建设。伯里克利曾大规模地兴建雅典卫城、帕特浓神庙、赫维斯托斯神庙、苏尼昂海神庙、大剧场、音乐厅、街道和大型雕塑像等一大批规模宏大的公共文化工程,竭力使雅典成为全希腊最美丽的城市、“全希腊的学校”。据载,建造雅典娜神庙花费竟耗资7000塔兰特,相当于雅典城邦整整7个全年的预算[6](第358页)。在其执政期间,国家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发展文化事业。演剧、庆节、献祭等都是开销不菲的公众活动,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其一部分费用由城邦公款支付,大部分则以“社会义务”的形式分摊给富裕的公民。公益捐助是富裕的雅典人的义务,如演剧捐助、海军建设捐助、供应贫民粮食捐助等。色诺芬的《经济论》中记载,苏格拉底曾提醒富有的克利托布勒斯向城市的神及他的友人们尽捐助义务:“必须供奉丰盛的祭品,否则神和人都会找你麻烦。其次,慷慨大方地招待很多陌生人是你的职责。第三,必须宴请市民并对他们有所资助,否则,你就失去追随者。”[7](ⅱ,5-8)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400个雅典人负担前401年至409年间的泛雅典娜祭庆的巨额款项[8](第310页)。古代雅典社会经济生活的相对平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富人”阶层的公益捐助。那么,在相对而言农耕经济并不占优势的古代希腊社会,哪些人可能是富人呢?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从总体上说雅典人的生活仍然是贫乏的。雅典的普通公民,诸如教师、雕刻家、石匠、木工以及普通劳动者,工资标准一个样,都是日得一个德拉克马[9](第253页)。这样的工资收入,除了足够支付一切的必须费用以外,剩余不多,自然无力成为“富人”(即便是有,为数也不会太多)。因此,只有经营获利较多的工商业经济的作坊主和商人或工商业奴隶主,才有可能成为雅典富人阶层中的多数。这种富人阶层的出现,是雅典文化兴盛的必要前提。

城市集聚古典文化繁荣的文化基础——科学文化知识与人才

经济富足,并不一定文化昌盛。文化是人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其主体是人。文化的繁荣必须有相应的文化人才和占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资源。古希腊人认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10](第27页),“一切公民都要受到同样的教育,而关心这种教育应是国家的本身”[11](第28页)。雅典人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去做的,从而使雅典城市成为城邦广行文化教育与交流活动的重要空间和舞台。

其一,雅典城市广泛吸纳域外先进文化知识和人才。早在梭伦改革时期,就鼓励外籍工匠移居雅典,设各种专业技师居留的特别区,并给予公民权[12](ⅹⅹⅳ.2)。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城更是以海纳百川之势,吸引着周边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来此学习和交流文化科学知识。“哲学家、作家、学者、艺术家等等,都跑到雅典来,在雅典,他们便有广大的施展才能的余地”[8](第242页)。伯里克利的“黄金时代”,雅典40万人口中,有3万2千名外邦人。他们经营工商业,从事科学、文学和艺术研究,执业法律、医生等。来自于外邦的阿那克萨哥那、德谟克里特、普罗泰哥拉、哥尔基斯、希罗多德、品达、迈伦等文化名家,汇聚雅典。正如伯里克利所言:“我们的城市,对全世界的人都是开放的。”“它使全世界各地一切好的东西都充分地带给我们,使我们享受外国的东西,正好像是我们本地的出产品一样”[13](第131页)。凡是在西西里、意大利、塞浦路斯、埃及、吕底亚、本都、伯罗奔尼撒或其他地方能找着的合意的东西,都被带到了雅典。而这里所说的“产品”,不仅仅是自然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这些“产品”都是因为雅典的伟大而被吸引来的。诗歌、音乐和艺术都和商品一样,在雅典城找着了舒适的家乡[13](第131页)。正是这样一批外邦人和雅典本土出生的文化人或知识分子,以自己天才的创造,将古希腊文化推向了繁荣的顶峰。

其二,众所周知,希腊紧邻西亚、北非等古老文明地区。希腊古典文化的繁荣,有一个东方文化的源头。但是,古老的东方文化既非专为古希腊文化的发展而存在,更不可能自动融入古希腊文明之中。就当时世界来说,已达二三千年之久的东方文化可以被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学习和借鉴。古希腊人能够将东方文化继承、学习、吸纳为推动自己文化繁荣的养料,并加以创造性地改造与发展,形成自有特色的希腊古典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古希腊城市中的文化人或知识分子。“希腊人常到国外去旅行,在这一方面,连其他民族中商人、士兵、殖民者和旅行者都相形见绌”[14](第212页)。生活于古希腊城市的许多文化人、知识分子,虚心求教,广泛汲取,“拜东方文明为师”,竭心尽力变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化发展优势。他们是繁荣希腊古典文化的功臣和时代的先锋。例如,古代雅典的著名政治改革家和诗人梭伦,青年时代游历经商,遍访小亚细亚沿岸希腊人城邦,考察社会制度与风土人情,结交泰勒斯等名人学者。博学多才的梭伦因而有了“雅典第一诗人”之殊荣,更得“希腊七贤”之美誉。古希腊哲学家德莫克里特,曾追随波斯术士和迦勒底星相学家学习神学和天文学,师从米利都学派研习自然哲学。后到埃及、巴比伦、波斯、印度等地漫游,向有学问的人求教,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一生中写了约60种科学著作,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门知识。马克思称之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15](第146页)。著名的医生希波克拉底,从小随父学医,曾在小亚细亚、黑海沿岸、北非等地游历行医,学习取经。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写出了丰富的医学著作《希波克拉底文集》,成为西方医学的最早奠基人。被誉为西方“历史之祖”的希罗多德,大约从30岁开始,历时10年游学访察,漫游黑海北岸、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埃及、意大利半岛等地。访查传闻逸事,凭吊历史遗迹,了解风土人情,有助于后来撰述《历史》名著。总之,“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这些特征归结起来,就是虚心、好奇多思、渴求学习、富有常识”[14](第212页)。

其三,希腊古典文化长达200余年的繁荣,绝非仅靠少数文化人、知识分子的努力,而是在于拥有广泛的公民群众基础和城市活动空间,从而使古典文化具有广博的内涵、恒久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文化人、知识分子依托城市开办学园,进行全民性的戏剧演艺、宗教节庆、体育竞技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传播了知识,培育了人才,融通了思想,活跃了文化市场,从而使得对戏剧、雕刻、建筑、诗歌、论辩演说等古典文化的认知、理解、接纳和传扬,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公元前388年,柏拉图于雅典附近的阿卡德米亚创立学园。园内设有图书馆、授课厅和宿舍等。在柏拉图时期,学院里讲授的主要课程有数学、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该学园是古希腊第一所真正招收学生的学校。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一直是希腊乃至地中海世界的一个学术中心。从学园学成出去的许多学生,在地中海世界的众多地方,传播着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吕克姆体育场创立学园,从事教学和著述。此外,还有一批“智者”所创办的专门教授论辩技术的学校。这些学园或学校,都是城邦政府所允许的,并认为是为青年的显赫前途提供训练所必须的。诸多学园与学派并立于雅典,使人们在更多学习选择的同时,加深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智者学派的学者们教授在公共场合下演说的艺术和辩论的技艺,为培养适应民主政治时代所需要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人才作出了贡献。雅典的民主政治,决定了当时的社会不是靠暴力、行政手段,而是靠辩论、才识赢得人心的。雄辩的口才,超群的才华,是每一位企求成功的政治家必备的要素。

戏剧演艺是雅典城邦利用戏剧节组织戏剧比赛对公民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伦理道德教育的一种文化艺术活动。活动多是在祭典和节日中以集体方式进行。古希腊至少有300个以上由城邦组织的宗教节日,祭奉的神祗超过400位。仅在雅典城邦,一年就有144天为公共的宗教节日[16](第101-102页)。戏剧演艺活动只在狄奥尼索斯节的祭庆日子里进行。连续5天的欢庆,主要是进行戏剧比赛。雅典大剧场是节庆活动的中心,数以万计的人聚集剧场,观看悲剧或喜剧表演。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底斯和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等,以其非凡的创作参赛演出。起初,戏剧演艺只是祭仪的附属品,后来逐渐取得社会意义,成为政治的论坛,休息与娱乐之地。戏剧演艺也便有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希腊城邦的一般文化的高度水准,在很大的程度上应该归功于组织民众、教育民众、启发民众的戏剧”[8](第318页)。公元前480年—公元前380年的100年内,雅典演出的戏剧有2000多种。

宗教节庆与体育竞技活动是雅典城邦利用宗教节日组织的全民性的文化活动。主要节庆赛会有泛雅典娜节、狄奥尼索斯节和厄琉息斯密仪等。泛雅典娜节年年举行,4年一大庆,庆节一连6天,雅典所有民众都参加。庆节活动有赛马(赛战车)、徒步竞走、歌唱、舞蹈、朗诵比赛与音乐比赛。狄奥尼索斯节和厄琉息斯密仪也具有全国性的意义。“在这些节日里,不仅有体育锻炼,同时也有心智和精神的娱乐,因为那时有艺术布景和表演”[13](第131页)。伯里克利在其著名的葬礼演说中说过:“整个一年之中,有各种定期赛会和祭祀;……每天怡娱心目,使我们忘记了我们的忧虑。”[13](第130页)

戏剧、艺术、哲学、竞技等文化活动,是传扬古典文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公民而言,这不只是闲暇之余的精神娱乐,也是接受城邦制度、民主思想和社会道德的教育活动;是认知、理解、接纳古典文化的有效过程。知识、价值和思想在公共广场上接受公众的批评和争议,“以前属于军事贵族和祭司贵族的精神世界现在向越来越多的人开放,直到向全体平民开放,而希腊文化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形成的”[17](第39页)。正如刘易斯·芒福德所言,体育馆、康体馆和剧场“不仅仅是铸造了城市的形态:同样,每个场馆也经由旅游和朝圣而达到更广泛的文化交融之目的”[18](p.168)。

城市集聚古典文化繁荣的政治基础——民主政治的权力机构与活动空间

雅典城市能够吸引更多的文化人和知识分子,与其施行民主政治所带来的宽松而自由的城市文化环境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城市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如此。尽管也有这样的事实:苏格拉底以其政见不同而被处死;阿那克萨哥拉和普罗泰哥拉两位哲学家被迫离开本国。但是,雅典城市的宽容和自由的文化环境,“比之大多数其他国家,不论在古代还是近代的国家,都要好些”[9](第258页)。“雅典那时有一种活泼的自由,以及礼节、风俗和精神、文化上活泼的平等;……在不违背这种平等和在这种自由的范围以内,一切性格和才能上的不同、以及一切特质上的参差,都取得最无拘束的发展,都在它的环境里取得最丰富的刺激,来发扬光大”[19](第258页)。人们可以尽自己之所想,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或讽刺、或褒扬,或辩论各种思想、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城邦民主政治的确立与运作,始终与城市密不可分。

其一,自梭伦开始直至伯里克利的“黄金时代”,雅典历次民主政治改革的推行,都直接或间接地维护了城市工商业者的利益,并因此而有力地扩大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例如,梭伦改革的核心,是以财产特权代替贵族世袭特权,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以等级确定权利和义务。公民财产主要依据其田产的年收入,工商业者则按其货币收入折合成实物来计算。从而削弱了氏族贵族所享有的种种特权,使工商业奴隶主有机会跻身于国家领导层,更多的“富人”可以走上政坛。恩格斯遂将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后的80年,概括为从事工商业的富人对旧的贵族势力的胜利竞争的时代,同时又是“旧的氏族制度的残余失去了它的最后地盘”的时代[20](第112页)。梭伦之后的庇西特拉图、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等,基本上继续推行或发展梭伦的立法。古典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人数在公民大会中明显增多。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里斯托芬、色诺芬等也同样认为,约在公元前5世纪末,工人在议事会中占了多数[4](第58-59页)。

其二,雅典国家机构最重要的是公民大会、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最高权力机关,10天召开一次,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皆可出席,讨论和决定国家大事;议事会为雅典城邦最高行政机关。会议成员500人,执行公民大会的决定和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陪审法庭乃雅典城邦最高司法、检察机关。陪审员由每个地区各选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600人,全雅典共选出6000人,组成10所高等法庭,审理重大案件并参与立法和监督公职人员。一方面,这些权力机构大多设置于城市,以城市为重心运作。考古资料表明,在城邦基本的政治机构如公民大会和议事会出现的同时,市政公共建筑如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和市政大厅随之出现[21](p.101)。市政广场是交流信息、参与市政议会和公民大会的“民众集会之所”。在雅典,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通常是在市政广场或其西南面的匹尼克斯山举行。城邦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议事会的决议等,皆公告于此。有关城邦政治和国民事务的文献保存于市政大厅。“议事院则是一个服务于公民大众的相当大的地方,通常位于市政广场其间或其附近”[18](p.182)。雅典城墙圈内即是政府所在地和贵族上层人物的居住区。政治和宗教首脑的居住地分布于城市中心广场附近的林阴道两侧。下层人物远离城市中心区。各分散的居民区用矮墙或壕沟分开,形成分散隔离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区。随着民主制的确立,特别是希波战争后,曾作为军事、政治、宗教中心的雅典卫城中心广场,主要供人民集会和商业之用。广场的东、西、南三面有柱廊,后面是商店与庙宇。北面是建于平台之上的神庙,供人们休息与交易。紧邻神庙的则是市民政治集会的地方——市政厅。另一方面,城邦民主政治的权利属于城市的成员——全体公民。“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总是最高的权威”[22](第199页)。有学者认为,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体现为有权参加城市的政治生活——可以出席市镇会议、担任公职等。公民大会是每个年过20的雅典人都有资格参加的一种“城镇会议”[23](第26页)。

此外,城市中的露天剧场和柱廊也是城邦政治生活的重要空间。雅典的公民大会有时就在剧场举行[24](lxii.4)。早在古风时期,“建筑师们就已经认识到柱廊不仅是有用的、附加的建筑装饰,而且对扩展空间——广场(agora)神龛,体育馆等等——在有限的空间支撑一个顶棚,提供一种装饰并赋予其特定的意蕴,也是重要的附属建筑”[25](p.193-195)。柱廊作为公共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空间,一直持续到希腊化时期。

至此不难看出,城邦既有国家的某些基本属性,如设置公共权力机关等,又有城市的要素和特征——集聚性。城邦一词有“城市”、“国家”、“公民集体”三个含义。城市并非城邦,而只是城邦的一部分。雅典城邦是一个以城市为中心、公民为主体、国家为本质的共同体,而城市是其空间中心和活动中心。古典时代的雅典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城邦经济、政治和科学文化教育的中心。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基石是城市。其之所以以雅典城邦为典型,这是与雅典城市对文化发展的突出贡献分不开的。

“希腊城市犹如希腊艺术和思想一样,是个“奇迹”[26](p.viii)。

【参考文献】

[1]杨俊明.古代希腊文化繁荣原因研究概述[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世界史,1997,(2).

[2]boardman,johnandhammond,n.g.l.thecambridgeancienthistory(secondedition).volumeⅲ.part3[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2.

[3]glotz,g.ancientgreeceatwork:aneconomichistoryofgreece[m].london:1926.

[4][法]杜丹.古代世界经济生活[m].志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5][法]保罗·贝罗克.城市与经济发展[m].肖勤福,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6][苏]b.h.迪雅可夫,h.m.尼可尔斯基.古代世界史[m].日知译.北京: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教材编审处,1954.

[7]xenophon.ⅵ.oeconomicus[m].loebclassicallibrary.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7.

[8][苏]塞尔格叶夫.古希腊史[m].缪灵珠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

[9][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第一卷[m].罗经国,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0]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7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1]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2]plutarch.livesⅰ.solon[m].loebclassicallibrary.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8.

[13][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m].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1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m].吴象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1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6]黄洋.希腊城邦的公共空间与政治文化[j].历史研究,2001,(5).

[17][法]让-皮埃尔·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m].秦海鹰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

[18]munford,lewis.thecityinhistory[m].penguinbooks,1961.

[19][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2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1]snodgrass,a.archaeologyandtheriseofthegreekstate(inaugurallecture)[z].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7.

[2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3][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m].盛葵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4]aristotle,x.x..athenianconstitution[m].loebclassicallibrary,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