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6 15:56:29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因素;策略

作为电子商务领域的新型服务方式,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是金融行业和高新技术相结合而诞生的产物。它依托互联网,向广大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能够有效地拓展商业银行的市场空间、分流柜台客流量、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是商业银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点。但是,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深入发展,一些阻碍网上银行发展的因素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商业银行网上银行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本文结合电子金融的发展现状,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发展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影响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网络安全问题

因为网上银行的应用系统存在漏洞或网络防范不够严密,一些不法分子趁机非法入侵他人账户、转移他人资金,使得网上银行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问题。总的来说,网络安全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网络欺诈、黑客入侵和病毒破坏。网络欺诈是指不法分子运用假网站、手机短信、邮件、虚假的电子商务网站等手段来窃取用户的网上银行登录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以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黑客入侵是指黑客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有目的地攻击运行系统上的缺陷,危害网络安全。病毒破坏是指不法分子借助电脑病毒程序来破坏银行系统,已达到窃取数据、转移资金的目的。这些行为都严重危害了网上银行的安全。

(二)网上银行的收费问题

费用低廉甚至免费是网上银行的经营优势之一。但是,随着网上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网上银行的收费逐渐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全面收费流失部分客户、收费与服务不匹配、收费标准不具有权威性、网上收费有可能产生消费纠纷等等。从银行效益的角度来看,银行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来维持正常的运转、获得经济效益。但是,网上银行的收费问题却正在成为流失户源的主要问题,我们不得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网上银行的操作问题

主要表现在客户端的业务操作是否出自本人、客户端的凭证是否有效、客户端的私人密钥是否泄漏、交易指令传递是否顺利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陷入纠纷之中,损害了商业银行的形象。所以,银行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规避这些风险。此外,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银行口碑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深入发展。

二、城市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网络安全

网上银行依托互联网,互联网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网上银行的安全。所以,我们应该从网络安全着手,保证网上银行的安全运行。首先,建立严格、系统的安全体系。采用更高安全级别的网络运行体系、确保全天候的安全监护;升级网上银行的安全等级、填补运行系统中的漏洞;采用更智能化的科技手段来阻止网络侵犯等等。其次,加强客户的安全防范意识。网络银行应该在网页、操作界面等客户可以看到的地方设置安全提示,在客户输入关键信息的时候提醒客户注意防范潜在的风险;培养客户严格保密网上银行的账户和密码的习惯,提高客户的安全意识等等。第三,建立全国统一认证中心。清扫网络环境中的害群之马,还网络用户一个安全干净的世界。最后,加强网络应用环境的风险防范。

(二)规避操作风险

首先,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网上银行的外部欺诈风险。目前,商业银行在网络安全性方面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建立了较为安全的网络运行系统。但是,商业银行对于基层网点的关注不够,一些由于业务处理不规范而引起的操作失误频频发生。例如一些不法分子借助基层网点操作系统的漏洞骗取用户的U盾和密码,损害了用户和银行的正常利益。其次,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为了杜绝以信任、关系来破坏制度的情况的出现,商业银行必须要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使得规章制度能够真正发挥其应用的作用。网点操作员需要按照章程办事,严格执行规章的要求,审核客户的身份、签名、指纹等信息,确认没有代办、误办的情况出现。最后,完善网上银行业务内控机制。运用科技手段来完善弥补操作系统上的漏洞,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

(三)优化收费制度

在保证商业银行利润的基础上,网上银行的收费制度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首先,加大网银业务收费制度的宣传力度,使得广大客户形成一种网银收费的正确认知,确保客户能够在心理上接受该项制度。其次,细化收费项目和收费档次。根据不同的业务、客户群体、服务水平等情况,制定梯度化、科学化的收费制度。例如适当地减少网上银行异地转账的收费标准、鼓励客户使用网上银行自主完成费用转存等业务;减免手机银行的查询、转账、支付等业务的费用,将网上银行的影响延伸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等等。最后,细分客户群体。不同的网上银行商品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群体,所以,商业银行应该对客户进行细分,从信誉度、回报率、资信状况等方面调查总结客户的征信情况,并有目的地制定收费制度,使得多数客户都能够享受到网上银行的优惠和便利。

(四)提高网上银行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口碑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客户对网上银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了,商业银行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所以,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供客户需要的服务、尽量便捷化简单化、为客户提供承诺服务、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等等。通过这些手段来降低商业银行的运行成本、提高效益。

作者:郭咏萍 单位:郑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化中路分社

参考文献

[1]卢玉志,赵东星.我国网上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8.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第2篇

一、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所谓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间业务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一)商业银行适应存贷利率差减少的需要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幅度的减少,其收益所占的比重也在日益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去开拓各种非利息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传统的经营观念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因此,银行应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以此来推动银行发展、满足客户的需求。此外,随着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银行应经国际化、多元化的需要,也是其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三)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需要

一般来说,世界主要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不到4%,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远远高于这个数字,达到了20%左右。这严重降低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收益大、风险小的优势,有助于商业银行积累大量资本,化解不良资产,增强竞争能力,是商业银行未来竞争的重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理念落后,对发展中间业务存在认识偏差

受落后的经营理念束缚,我国商业银行对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对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认识不足。没有对商业银行业务进行准确定位,普遍只重视开拓存贷业务,将中间业务作为存贷款业务的附属业务、派生业务,以牺牲中间业务为代价换取存贷款业务的快速增长,甚至不惜成本,采取少收费或不收费,就是为了占领信贷市场。没有从战略角度将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三大业务之一来发展。

(二)服务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

中间业务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业务品种众多,而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服务,仍以传统的接受客户委托,不占用自己的资产和收取手续费为主。据悉,全国已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多达400多种,但从整体看起主导作用的仍是那些筹资功能较强、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类、类等技术含量低、利润率很低的低附加值业务,相比之下,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的咨询类、承诺类、代客理财的中间业务比较少,各类担保贷款和投资承诺、外汇买卖等新兴表外业务发展缓慢,很多业务尚处于初级状态,金融衍生工具则基本是空白,缺乏深度和广度。

(三)管理无序,缺乏统一规划

由于中间业务的开展往往涉及多个部门,使得中间业务难以像存贷款业务那样,集中由某一个部门管理,需要一个专门机构来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缺乏科学的管理经营体制,在发展中间业务过程中没有专门的一个部门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导致中间业务管理部门权限不清、职责不明,容易与与其他业务部门产生利益冲突。此外,由于中间业务的管理缺乏业务政策和决策的统一性、连贯性,中间业务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

(四)收费偏低,同业竞争不规范

国内中间业务市场竞争不规范、收费偏低和标准不统一问题已成为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以前,各商业银行收费标准高低不一,不少商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将其作为争夺存款份额的手段,致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出现低收费或无偿服务的恶性竞争局面。《办法》虽然对中间业务收费标准有了一定的规定,但很多银行仍然采取各种变通手段少收费或不收费,,使银行在中间业务市场竞争中仍然无法避免无序的恶性竞争。经常会出现一行开办了新业务品种,其他银行一哄而上仿效的情况,导致银行之间中间业务品种基本雷同。此外,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国消费者对银行的有关中间业务收费还不能接受,这又进一步降低了银行推广新业务过程中的积极性。(五)技术手段落后,高素质从业人员严重不足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技术含量高的业务,对计算机的网络化水平、电子通讯的速度质量要求极高。而我国的商业银行缺乏高效、快捷的结算支付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给中间业务经营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中间业务是知识密集型业务,涉及领域广,需要熟悉银行业务及计算机、法律、国际金融、投资、证券、保险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缺乏既懂银行业务,又懂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制约了那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业务的深入发展。

(六)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政策不统一,管理体制僵化

虽然央行在政策上鼓励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但是由于央行的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政策缺乏一致性,使得银行和地方政府的纠纷时有发生。举个例子来说,工商局认为银行发展的新业务未在营业执照上注明,超出了其注册的营业范围;物价局对银行的收费标准存在异议,要进行整顿。

我国的《商业银行法》对于银行的业务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管理,明确商业银行在国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业务和证券业务。虽然初衷是为了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但在客观上限制了银行设计开发跨领域、综合性、多方位的中间业务产品,抑制金融产品的创新。虽然央行已于2002年8月颁布了《管理办法》,但仍然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可借鉴西方国家发展表外业务的经验,采取如下对策:

(一)更新经营理念,将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利差将越来越小,利息收入对利润的贡献度将大幅下降。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应充分重视中间业务,摒除“中间业务只是存贷业务的附属业务”的观念,将中间业务定位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使之成为支柱业务。

(二)积极开拓表外业务新品种,开发出满足差异化需求的中间业务产品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考虑从业务种类、业务方式、业务内容、客户关系、收费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发展咨询业务和交易业务,在发展传统存贷业务的同时向客户介绍信用卡、投资咨询、个人理财等业务。同时要对客户资源进行细分,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三)建立统一的中间业务管理机构,加强中间业务风险监督与内控

商业银行应成立中间业务管理部,统一制定中间业务的发展目标和新产品开发战略,开展中间业务活动,并进行有效地绩效考核和评估。同时,健全风险内控和监管制度,中间业务是一种低风险性业务,但并不等于是无风险业务,可能存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等。鉴于这种情况,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必须坚持业务拓展与风险防范并重的原则,建立中间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内部稽核和监督等。

(四)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金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就成为关键。因此应充分发挥银行业协会的作用,由协会牵头,加强银行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使得银行之间对于收费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达成一致,以创建公平竞争环境。

(五)加强科技投入,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中间业务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技术装备和人才的竞争。

一方面,注意科技开发,加快建设计算机网络,实现金融电子化,开发或引进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软件系统。

另一方面,中间业务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是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等于一身的综合业务,因此,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不仅需要经营管理人才,还需要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既要大力引进一批具备金融、法律、财会、税收、企业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又要建立员工长效培训机制,为员工提供再学习的机会,使其能够符合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

(六)完善金融法规,实现混业经营

尽快制定有关表外业务法律和规章,放松对中间业务的限制,从法律上保障中间业务的开发和经营,避免政策不统一给中间业务带来的阻碍,此外,立法应逐步放松对经营业务的限制,鼓励银行开发新的经营业务品种,使得商业银行早日实现混业经营。从而为银行进行中间业务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谈伟宪.加强创新监管提升银行创新能力与竞争力[J].中国金融,2007(15).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从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述入手,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现代风险产生的原因,当前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的探讨,进而提出防范信贷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信贷风险管理制度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概述

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金融业务,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是指在商业银行经营信贷业务的风险总和,即商业银行在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引起货币资金不能按时回流,不能保值的可能性。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并进行分析

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纷繁复杂,从其产生来源可将信贷风险看作商业银行自身原因,借款企业原因和外部环境的原因。

(一)商业银行自身的原因

从银行自身来看,是否能够有效防范风险,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化改革能否完善。自银行商业化改革以来,围绕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各商业银行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特别是在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发生上。都相应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但由于这些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及产权制度,没有真正解决责、权、利问题,因此造成银行自身管理监督体系不科学,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降低不良贷款的时机。

(二)借款企业的原因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是否能够有效防范风险,主要取决于企业改革是否顺利完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中70%以上集中于原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它们改革成功与否和经营状况是否好转是信贷资产质量提高的基础。

(三)外部环境的原因

首先。社会信用环境缺失。由于我国当前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建立,社会上坑蒙拐骗,欠债不还,金融欺诈的失信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法制不健全。一系列与信贷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而且出台的这些法律本身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有些甚至与国家政策相悖。

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问题

1.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信贷档案资料漏缺严重。主要表现为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财务资料,贷款抵押凭证,贷后检查报告,催收通知书等资料的漏缺。信贷档案是银行发放、管理、收回贷款这一完整过程的记录,它的漏缺,尤其是有些法律文件不全,不仅对贷款的风险分析造成困难,也构成了依法收贷的障碍。

2.没有严格执行贷款审贷分离制度。主要表现在:审贷分离机构设置迟缓;审贷分离机构流于形式,如信贷人员常常在贷款审批欠已填好贷款合同、借据等法律文件和放款凭证,出现合同签订日期和贷款借据日期早于贷款审批日期,贷款金额和期限与审批金额和期限不同等现象。

3.贷款“三查”制度不落实。主要表现为:一是贷前调查流于形式;二是贷中审查报送不严;三是贷后检查对贷款人贷款使用情况跟踪表面化,忽视对借款人贷后资信情况、抵押物、质押物的变化情况以及保证人经营情况和负债的变化进行跟踪调查。

4.贷款经办人员法律知识薄弱,法律意识不强,贷款失去法律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保证人主体资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2)一些商业银行未对抵押物、质押物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认真审查;(3)按照《担保法》规定必须办理抵押登记的,未按法律规定办理抵押登记,造成抵押行为无效;(4)变更主合同主要条款,延长主债务的履行期限或者加重主债务人债务数额,未征得保证人同意,致使保证合同无效和部分无效;(5)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得规定,维护银行得依法收贷权。

5.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信贷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忽视对管理者的管理。主要表现在:(1)一些基层行长权力过大,监督约束机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造成一些基层行长乱批贷款、乱投资、乱担保等;(2)贷款责任无法落实,最终导致无人负责,不了了。(3)行长经营目标考核办法不科学,助长了行长经营上的短期行为。为了完成指标任务,不得不采取违规的做法。

6.违规帐外经营严重。违规帐外经营是目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违规经营主要采取私设帐外帐,乱用科目,调整帐表和绕规模贷款等形式,并主要投向房地产公司或其他高风险受益领域。由于帐外经营是在隐蔽情况下进行的,这部分资产没有处于有效的监督之下,甚至参与了违法犯罪活动,因而这部分信贷资产处于巨大的风险中。

四、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对策

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决定着银行自身以至金融业能否生存发展,而且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防范信贷风险,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立足于标本兼治,我们应借鉴国际银行业先进风险管理经验,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信贷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客户需求是银行业务转型的出发点,是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源泉。不断创新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归宿。是银行价值最大化得以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银行可以通过网点转型,促进基础业务转型,为树立中间业务的基础地位提供可能:通过建立专业团队,实现投资银行业务的快速突破,抢占中间业务的制高点和市场先机;通过对公信贷业务上移。对公司类客户提供更高质量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促进部门联动和业务整合,为中间业务发展开辟通道。与此同时,还应不断了解和追踪客户的需求变化。适时调整自身经营模式及业务结构,以更好满足客户日益变化和增加的金融需求。

一、客户需求多样化使业务转型成为必然

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基本需求,二是附加需求。对于公司类客户而言,过去对银行服务更多的是基本需求,即对银行传统存、贷款、汇总结算业务的需求;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延伸,企业对银行服务的需求更加侧重于附加需求,即借助银行资金、技术及人力资源优势,对银行投资、理财、、咨询、风险管理等服务功能的需求,也即对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需求。对私客户亦是如此。过去,客户到银行来一般只办理简单的存取款业务,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富裕程度不断提高,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查询、办卡、交费、买基金、买保险等,成为个人客户对银行服务需求的主流。

服务无止境,千方百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是现代银行的天职和生存的本能。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只有令客户满意的银行才会得到更多客户的青睐。当客户高度认可银行提供的超额服务时,银行所创造的超额价值成了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商业银行必须摒弃传统的经营观念,实施业务转型,即从传统利差收人为主向中间业务收人与转利差收人并重的盈利模式转变。

二、业务转型伴随着中间业务大发展

在满足客户基本需求模式下,银行的部门设置以储蓄、信贷和会计三大部门为主,网点职能主要表现在吸存、放贷和会计核算功能上。在满足多样化客户需求的今天,业务转型后的银行在部门和网点定位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形成对公、对私专业服务团队和营销服务新型网点共同作业的格局,其结果是大大促进了银行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

(一)通过网点转型,促进基础业务转型,为树立中间业务的基础地位提供可能

所谓网点转型,就是要通过调整服务理念、服务方式、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及内部流程等方面,深人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达到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和销售能力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都积极开展网点转型并取得明显成效,突出的一点就是银行的盈利模式发生了改变。根据不同的产品及客户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功能的柜台,分别向不同的客户推介不同的产品。就像大型菜市场一样,按照商品类别分别设置不同的区域,实行精细化管理,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营销。为客户提供多样、便捷、更加精细化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不放松抓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证券、保险、投资理财等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

(二)通过建立专业团队,实现投资银行业务的快速突破,抢占中间业务的制高点和市场先机

在投资银行业务领域,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已涉足多年,并具有成熟的经验,取得丰硕的成果。在这些银行的营业收人中,60%是中间业务收人,而中间业务收人的80%为投资银行业务收人。伴随着国内金融业综合化经营的推进,国内商业银行将迎来做大做强投行业务的时代。投资银行业务已经事关银行公司业务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型,对于全行未来的业务战略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投行业务是中间业务产品创新最好的平台,客户的投资需求、融资需求、上市需求和风险管理、财务顾问需求等等,都给银行带来了许多创新产品的要求和机会,使银行充分发挥银行信用中介和信用创造功能,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和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辅以灵活多样的投资银行产品和其他金融产品,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收人,改善银行盈利模式和收入结构。

(三)通过对公信贷业务上移,对公司类客户提供更高质量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促进部门联动和业务整合,为中间业务发展开辟通道

对公信贷业务经营层级上移是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银行经营集约度不高、经营专业化程度不高、为客户提供高档次产品服务的能力不强、信贷基础管理薄弱等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公业务上移,首先是增强了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了风险质量。第二,解放了基层行生产力,使基层网点有更多的精力和人力投人到改进服务上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第三,有利于银行中间业务产品服务团队的建设。比如成立了投行业务团队、国际业务团队等专业化的团队,集中优秀的人才,从省行和二级分行层面提品服务和技术支持。第四,对公业务上移,强化了部门和条线之间的联动。通过跨部门、跨条线、跨层次的联动与交叉影响,大大提高了金融产品的覆盖率,提高客户的综合贡献度。

三、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提高认识,坚定信心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提高认识应贯穿于中间业务的整个过程。端正对发展中间业务的认识问题,改变为吸收存款而开展中间业务的出发点,真正把中间业务作为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实力的支柱性业务,将中间业务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看待。同时还要坚定超常规发展中间业务的信心,过去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增长速度逐年攀升的成功经验,加上未来更适合中间业务发展的经济金融环境,均说明在中间业务领域我国商业银行有能力做得更好。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最终在措施和行动上推动中间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资源激励要到位

中间业务要发展,长期靠产品,短期靠激励。目前,各大银行对中间业务激励力度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加强,激励费用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激励方式上,由整体激励细化到产品,实行现买单制度,对中间业务产品激励实行了统一的“明码标价”,按业务量或收入分别配置不同的人力费用和营销费用激励标准,直接对现到基础机构和前台人员,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全行尤其是基层人员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为银行中间业务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动力。超级秘书网

(三)做好品牌整合和宜传

企业的竞争最直接的就是品牌的竞争。产品是一时的,品牌的长期的。中间业务代表银行发展的未来,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品牌的创造和树立。根据“满足客户需要,遵循市场导向”的原则,建立可以覆盖客户多方面需要的产品线,创建有影响力的产品品牌,实现客户满意与自身发展的有机统一。借助网点、客户经理以及内外部各种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营销活动,向社会推介银行的服务项目和业务品种,使银行的产品广为人知,让更多的客户了解本行中间业务产品的功能和优势,积极培育新的客户群体。

(四)解建立产品与服务创新的机制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第5篇

金融脱媒是金融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伴随着中国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直接融资在获得迅速发展,金融脱媒的时代已真正到来。中国金融脱媒主要表现为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以及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成立,直接融资一度发展较快。2003年,中国非金融部门通过贷款融资的比率高达85%,通过股票和企业债券等融资约为5%。截至2008年末中国股票流通市值仅占GDP的6%,远远低于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初16%和54%的水平。由此可见,目前中国直接融资的水平还很低。同时,相关金融数据显示,银行信贷增长呈现低迷状态。2006年2—6月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幅在12%~13.5%之间徘徊,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却呈现渐升趋势。这种现象说明中国金融脱媒正在逐步深化。

中国金融脱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积极推动是金融脱媒的直接动因。金融脱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政府主导下直接融资的发展是金融脱媒的直接动力。近年来政府监管部门以推动金融脱媒和金融非中介化为目标的举措,分散了银行的金融风险。(2)股票市场发展进入转折期。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纵深推进、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正处于一个转折性的发展阶段,股市的融资功能不断强化,给银行间接融资带来巨大压力。(3)全球各大基金、财团的资金大量涌入中国,不仅分流了公司客户在银行的存贷款,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服务,对银行业务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4)利率市场化改革也促进了金融脱媒的深化。一方面,银行现有的以批发性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零售业务收入与非利差收入的比重将逐步得以提升,银行对大企业的资金供给动力正在逐步弱化,比重逐步下降。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现有的存款定价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存款成本意识和存款效益观念的显著增强有效约束了银行存款的增长幅度。(5)人民币升值带动了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价值上升,客观上也导致了金融脱媒现象的深化。

二、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金融脱媒改善了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有利于改善企业高负债率的局面。中国国有企业高度依赖间接融资,经营绩效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增加。但在金融脱媒趋势下,证券市场逐步发展,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提高权益资本比例、降低负债率,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补充流动资金、降低对间接融资的依赖,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社会化。

2.金融脱媒也使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得到优化和完善。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单一,资本充足率低,难以依靠自身积累满足《巴塞尔协议》所规定的最低8%的资本要求。而金融脱媒的发展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提供了市场条件。商业银行利用证券市场平台,通过股份制改革解决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单一产权问题,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治理结构。

3.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面临发展机遇。随着金融投资品种的增加,企业资产选择的机会增加,投资的专业性将增加,企业将更多地求助于专业机构对其进行现金、资产管理,为银行发展相关业务提供机会。同时,支付结算业务将获得良好发展机会。市场的需求也推动了商业银行备用信用证、票据发行便利、贷款承诺、互换、贷款出售和信贷资产证券化等表外业务的发展,使商业银行的业务在传统表内业务基础上得以拓展。

金融脱媒同样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带来挑战。从资产业务总量看,金融脱媒将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降低,银行贷款占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量的比重下降;从资产业务的结构看,更多的大型优质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方式来募集资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使有潜力的小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造成显著的双重冲击。负债方面,证券市场日益完善,产品日趋丰富,投资方式更加多元,这些将对银行的存款产生替代效应。

4.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随着中小企业在未来银行信贷业务中比重的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也将呈现出短期化趋势,使商业银行主要依靠短期资金支持长期贷款发展的矛盾进一步显现出来。资产和负债期限不匹配的流动性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此外,伴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并加强对市场风险的管理。

5.金融脱媒导致金融信贷市场环境质量下降。在信贷市场环境质量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银行传统优质客户(如铁路、石油、烟草等行业)贷款的分流与退出,新建立信贷关系的中小客户新增贷款风险相对加大,意味着银行面临信贷市场环境质量下降的局面。

三、中国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策略选择

1.转变经营理念与转换业务经营模式。金融脱媒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发展的长期趋势,商业银行应该主动适应,在新环境下积极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中国商业银行要改变过去忽视直接融资市场的观念,建立从单纯重视信贷市场到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并重的理念,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发展与直接融资相关业务,强化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同时,商业银行还应积极转换业务经营模式。首先,中国商业银行应把零售业务作为经营策略转变的突破口,带动整个银行收入的增长。其次,针对高端客户的私人银行服务大多由外资银行垄断的现实,中国商业银行必须通过聘用专业的金融人才,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为客户提供最具专业性的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同时,开拓信托和资产管理业务市场、提供更为便捷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也是提高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渠道。

2.调整客户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融资非中介化和储蓄存款短期化将导致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萎缩和资产负债结构的错配。因此,商业银行要尽快完善中小企业与个人信用体系,开发和培育符合中小企业特色的金融产品。同时,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推出各类个人金融服务,吸引个人金融业务,推动个人消费信贷持续增长。在资产负债结构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次级债券和金融债券等方式,锁定商业银行的负债期限,以减轻其负债流动性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等方式,将长期资产短期化,实现其资产与负债的持续期匹配,从而消除因利率变动而引致的市场风险。

3.积极参与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企业直接融资势必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与传统项目贷款相比,商业银行为企业的资产证券化提供投资银行服务,虽然收益相对较低,但却可以大幅降低贷款对资本的要求。同时,也可以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商业银行的资产托管、贸易结算等各项其他中间业务的开展,从而有效地扩大市场份额。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使商业银行迅速提高流动性、改善资金质量从而达到抵御和化解风险的目的。

4.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及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在竞争日益激烈背景下,银行客户导向战略的实施必须以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变“单一经营”为“多元经营”,形成利差收入与非利差收入相对均衡的赢利格局。同时,商业银行要加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金融脱媒”势必推动银行向混业经营、全能服务发展。目前中国金融业还实行分业经营,但客户的需求是无边界、多元化的。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强化服务的同时和各种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商业银行有信誉、网点优势,但缺乏信托业大规模组织社会资金的能力,缺乏金融租赁公司对整个租赁链条的管理能力,缺乏证券公司在一级市场上强大的融资能力。因此,金融行业内各类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共同服务客户,共惠互利。

5.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并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首先,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步伐,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治理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强化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意识。其次,改革现行的分业经营制度。分业经营制度导致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投向和结构安排受到牵制,金融产品具有同质性,行业之间、市场之间的联系通过不正当渠道进行沟通,风险和危机则因此潜滋暗长。在金融脱媒的长期发展趋势下,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就是要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拓宽业务领域,提高竞争力。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分业经营制度,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交叉和扩展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韩莹.试析金融脱媒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J].新疆财经,2007,(1):56-59.

[2]苏福国.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金融与证券,2007,(2):42-43.

[3]李军.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金融,2006,(14):12-14.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第6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社会责任 层次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12-02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高速增长后,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企业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然而,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经济发展与社会代价的矛盾日益突出”。并且,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等问题使得这一矛盾进一步被放大。于是,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受到空前关注。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又将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推上了风口浪尖,社会各界纷纷指责金融机构对经济利益的狂热追求导致了此次危机的爆发。201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消费者保护法案”,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金融监管法案”,也为这种指责提供了部分依据。在此背景下,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并未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是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问题也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各大商业银行在自然灾害面前纷纷慷慨解囊,到兴业银行率先加入“赤道原则”、遍地开花的“绿色信贷”以及日渐兴起的“低碳银行”理念等,都是我国商业银行向责任型企业转变的表现。但是,在理论与实践中关于“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的内涵是否就是参与公益慈善、发放绿色信贷?”以及“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是企业临时性的应急活动还是有系统有层次的管理工作?”等问题并没有系统的探讨。因此,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层次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

一、社会责任决定理论

在追溯企业社会责任由来的过程中形成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其中“社会回应理论”认为企业在发展中不断遭遇来自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并且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越高,这种压力越强大,新的压力不断出现,企业必须对这些压力给与回应,以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回答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应该对谁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该理论突破了股东利益至上的传统观点。“企业公民理论”则倡导“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应该努力创造利润、遵守法律、有道德并做一个好的‘公民’”。此观点的延伸即企业对社区、合作者、环境都要履行一定的义务和责任,责任的范围甚至延伸至全球。这些理论的形成过程是“企业社会责任”不断从理论探讨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也是实践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

二、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层次

无论是“社会回应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还是“企业公民”理论,都说明社会责任的内容并非处于同一个层面,而是具有不同的层次。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包括以下层次。

(一)第一层次:基本责任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其基本的社会责任应该是履行好经济和法律责任,这是商业银行生存之本。

1.经济责任。经济责任是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起点,只有自身健康发展,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商业银行才能为投资人实现价值回报,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因此,健康运行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之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是要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优化发展战略,合理配置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些都是体现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商业银行经济责任。

2.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保障,商业银行只有做守法经营的“企业公民”,其生存发展才有保障,这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又一基础。法律责任侧重于强调政府的强制性规范,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底线。从内部看商业银行法律责任体现在为员工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待遇的落实等;从市场角度看商业银行法律责任则体现在遵守商业道德,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等方面。

(二)第二层次:可持续发展责任

可持续发展责任是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核心,也是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区别于一般企业的特殊之处。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不具备的社会经济资源配置能力,商业银行的资源恰恰是企业所需的重要资源――资金。因此,在资金的导向下,商业银行有能力比一般企业承担更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责任。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责任包括两个方面:

1.外在可持续发展责任。一般企业履行可持续发展责任,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自身在投资、经营方向上避免引起过多的环境成本。而商业银行则可以运用其掌握的社会资金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投资经营方向。这种导向作用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单个企业自身投资经营调整所产生的效果。

2.内在可持续发展责任。商业银行在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配置社会资本的同时,还需要通过主动的节能降耗,不断降低企业整体的运营成本,从自身经营做起履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当前商业银行承担的可持续发展责任呈逐渐扩大趋势,尤其是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京都议定书”以及“哥本哈根会议”后“低碳经济”的发展,都预示着商业银行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将会承担更多、更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责任。

(三)第三层次:自发的责任

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应该是打造商业银行的责任竞争力,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是商业银行道义的体现。因此,自发的社会责任也是商业银行的道义责任,与商业银行的声誉息息相关。

道义责任更像一个杠杆,虽然在现有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但是道义责任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却十分重大。商业银行在道义方面一个很小的失误就可能造成巨大的声誉风险,而恰当地为社会公益事业做点滴贡献也会让银行获得来自社会的广泛赞誉。因此,建立在稳步发展基础上的道义行为才是企业自愿回馈社会的真实表现,这样也会减少企业以道义为借口的作秀行为,从而建立企业回馈社会的长效机制。

由于商业银行仍然是出资人的企业,因此其道义责任的基础仍是履行好经济责任。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发展和效益始终是基础。企业经营不佳,停滞不前,甚至亏损,根本谈不到尽自己的社会责任,更不必说持久履行道德层次的社会责任了。

三、研究启示

(一)社会责任是贯穿商业银行全局的管理工作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起点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是商业银行声誉和品牌的生命线,可持续责任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而自发的道义责任则是商业银行成为“受人尊敬的‘企业公民’”的外在体现。因此,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贯穿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始终,牵动着商业银行的全局。商业银行应将社会责任的管理纳入战略管理体系,实现业务拓展与社会责任管理的有机结合。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应该是经济责任,很难想象一个自身经营都成问题的银行能履行好社会责任。

(二)社会责任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的动态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所处的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客户对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入。因此,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是动态的、开放的,需要商业银行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充实社会责任的内涵。

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变化,商业银行都不能摒弃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其所处的社会,必须要和所处的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为发展营造良性的发展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又是一个持续的理念,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时刻把握社会责任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发展战略。

(三)履行社会责任需要加大管理力度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推进和发展需要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在全球领先的汇丰银行管理层,专门设有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监督集团的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活动, 就业务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以及道德问题等事项对董事会进行顾问和指导, 这充分说明汇丰对可持性发展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高度重视。也正是汇丰对社会责任的高度重视,使得汇丰在全世界各地经营都取得成功,从而成就了汇丰“环球金融,地方智慧”的理念。

反观我国商业银行,对于社会责任的关注并没有提到相应的高度。从上市商业银行和主要的大型银行来看,并没有设立相应的社会责任管理机构或类似机构,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职能是由宣传部门或是某一行政部门顺带履行,有明确社会责任规划的就更少见了。而社会责任的履行以及社会责任报告的更多是起到宣传作用,有些银行则没有社会责任报告的。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加之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我国银行业不可避免地要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如果我国商业银行仍不能将社会责任真正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对待,这将极大削弱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阿奇B・卡罗尔.企业与社会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陈宏辉,贾生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与发展:基于综合性社会契约的理解[J].中国工业经济,2003(12)

3.杜中臣.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实现方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

4.菲利普・科特勒,南希・李.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公益事业拓展更多的商业机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金碚、李钢,企业社会责任公众调查的初步报告[J].企业管理研究,2006(3)

6.瓦迪・哈拉比,王维平,张番红.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国外理论动态,2008(4)

7.徐尚昆,杨汝岱.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范畴的归纳性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5)

8.张长龙.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基准:赤道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06(6)

9.朱文忠.未来金融业发展趋势与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新挑战[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5)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第7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内涵;构成;本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提升核心竞争力,纷纷提出了战略转型的要求,但对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维度构成、本质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触及不深。虽然国内外学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极少有研究者系统地研究有关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系统阐释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维度构成和本质特征,以增进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对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深刻内涵的全面理解,为进一步理解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相关问题提供新视角,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做一些铺垫。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战略竞争力(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正式出现于迈克尔A.希特(MichaelA.Hitt)撰写的《美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中的战略竞争力》(The 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 of U.S Firms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1997年MichaelA.Hitt & R.Duane Ireland、Robert E.Hoskisson合著出版的《战略管理:竞争力与全球化》(Strategic Management: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提出了战略竞争力的定义:当一个公司成功地制定和执行了价值创造的战略时,它就能获得战略竞争力,并将获得战略竞争力作为战略管理过程的两大目标之一。何会文(2006)在《基于战略竞争力的服务补救管理体系》一书中,通过深入研究Hitt等学者提出的“战略管理过程”后认为具有战略竞争力的企业,即是在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等四个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战略竞争力是指企业在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等领域的出色表现,是企业成功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的结果,是企业未来业绩的资源与能力保证。

魏春旗、朱枫(2005)将战略竞争力概括为: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对内外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总体谋划的能力。战略竞争力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战略管理是提升战略竞争力的关键,包括银行总体战略和产品组合、竞争战略、技术创新,以及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和人力、财务等战略,基本涵盖了银行生产和发展的全过程。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没有对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作较为系统的阐释,只是简单介绍了战略管理原理和工具,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后,提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综上所述,对战略竞争力核心内涵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见,多数学者和管理界人士只是提一些概念性的东西,而对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研究为数甚少;特别是对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一系列维度问题研究得更是不深不透,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系统地进行理论阐释与分析论证。

二、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

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一种系统能力,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相对于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极不容易被模仿替代和复制的,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等多种能力凝结而成的,能够产生强大竞争能力并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合体,是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和市场价值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本质上是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部分组成的竞争能力体系,形成三个圆环。

(一)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内环,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成长能力,主要包括战略管理、文化管理、风险管控、金融创新、价值创造等核心能力。

1.战略管理能力。战略管理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基业常青的重要手段。它是商业银行根据其内外部环境变化制定战略、实施战略,并依据执行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动态过程,分为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三个阶段。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能力也就体现在这三个方面,这种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未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

2.文化管理能力。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以文化竞争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系统的组织管理方式。对商业银行来说,文化管理就是让广大员工共同参与到银行管理中来,使全行上下对商业银行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并通过相应的行为准则,贯穿于银行战略、公司治理、人力资源、金融创新等各方面,从而系统地解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问题。

3.风险管控能力。所谓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识别、评估、分析、预测和处理等方法,预防、回避、分散或转移经营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确保银行资金安全,从而实现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行为过程,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把风险管控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来抓。

4.金融创新能力。金融创新涵盖了商业银行体制、技术、管理、文化、服务创新等内容,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创新过程。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金融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的高低将成为衡量商业银行市场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金融创新能力不仅是商业银行实现有效发展、资产质量提升和利润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而且也是商业银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驱动。

5.价值创造能力。商业银行价值是银行资本与劳动融合、创新过程中而产生的价值,以债务资本价值和权益资本价值为主,可以用会计账面价值、内在价值、市场价值和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来度量。所谓EVA,其原型就是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是商业银行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资本成本(包括债务和权益成本)后的剩余资本收益,它要求银行资本获得的收益必须能抵补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商业银行价值创造能力,也就是商业银行创造EVA的各种能力与潜力的总和。这种价值创造能力反映了商业银行资本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也反映出经营管理者为投资者增值的能力,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基础竞争力

基础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中环,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基本运行和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营销等基础能力。

1.公司治理能力。商业银行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高杠杆、高风险、负外部性和行业管制与监管等特征,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公司治理能力在商业银行长期发展战略中的基础地位。公司治理能力是指商业银行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力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商业银行提升战略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是商业银行根据其发展战略,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以满足银行当前乃至未来发展需要,确保战略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最大化的过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与岗位设计、选聘与培训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内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实质就是融人力资源占有能力、开发能力、配置能力与激活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能力。商业银行应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高度重视人才的“激活”状态,充分发掘人才的潜力,切实从研究和满足人才需求入手,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从而为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夯实基础。

3.服务营销能力。服务营销能力也就是商业银行管理其营销职能及金融服务的基础性能力,主要涉及营销战略的决策与实施、市场研究与细分市场、营销渠道建设、客户关系管理及顾客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这种基础能力不仅是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重要砝码,也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制胜的法宝。服务营销能力的大小决定和影响着商业银行是否可持续成长与长远发展,只有将“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的服务营销理念内化为银行员工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从而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环境竞争力

环境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外环,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对于商业银行造就可持续竞争优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政府管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国际化程度等外在能力。商业银行环境竞争力是指构成和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外部环境因素的综合,是商业银行长期积累而形成并长期发生作用的、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外在能力。影响和制约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因素可以归纳为政府管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国际化程度等,这些因素是否有利于商业银行环境竞争力的提升,也会直接影响和制约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提升。

三、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维度构成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告诉人们,它由制度、技术、管理和文化维度构成,这四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融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之中(如图二所示)。其中文化、制度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文化、制度维度是技术、管理维度的原动力。文化、制度维度的创新推动着技术、管理维度的创新,如果商业银行没有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先进的制度,技术、管理创新就会失去文化、体制机制上的重要支撑,而且文化维度的创新还统领着制度、技术、管理维度的创新,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提升的重中之重。

(一)制度维度:银行制度规范

商业银行制度规范是指商业银行为有效实现目标,制定的一系列显性规则、合法程序和标准体系等,并用以约束追求主体福利和效用最大化的银行活动及其成员的行为规范(诺斯,1994),主要包括银行产权制度、管理制度、技术与业务规范以及银行成员的个人行为规范。商业银行制度规范、特别是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管理效率和战略竞争力。因此,制度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战略竞争力的动力激励之源,如果银行制度提供的是低动力激励①,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就难以建立。

(二)技术维度――知识、技能与技术系统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技术维度既包含银行所有员工的知识与技能(含服务),同时也包含由广大员工运用其知识与技能所创造的技术系统,比如金融技术②、服务体系等。显然,技术维度的竞争力不仅在人们的大脑中积累起来,而且也在技术系统中积淀下来。在银行产品、银行服务中蕴藏的银行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镶嵌在技术系统中的知识和技能,是跟战略竞争力最紧密相联的维度。因为银行员工长期积累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得以完善、充实、更新,并且有机地镶嵌于商业银行的技术系统――软件、硬件和工作程序中,从而构成商业银行的技术维度。又由于银行内外部的协同、互补和乘数效应,商业银行所拥有的技术维度会远远大于银行员工个体知识、技能的总和。所以,技术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部分。

(三)管理维度:组织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管理维度主要是涉及组织管理系统的相关维度,组织管理系统由组织构架、控制系统、绩效管理系统、薪酬管理系统、培训教育系统等构成,组织管理系统具有持续不断地引导和管理商业银行知识和技能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协调配置、整合、引进和吸收外部知识与技能的功能。组织管理系统中的绩效、薪酬管理等激励系统,形成了商业银行知识和技能交流积累、流动和创新的有效渠道,使得组织管理系统对提升战略竞争力呈现出巨大的支撑作用。事实上,战略竞争力是以核心价值观、制度规范、知识和技能以及资源等诸多形式,存在于人、组织、环境、资产、产品和服务等不同的载体之中,又以出类拔萃的知识、技能和技术系统的形态表现出来,通过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教育培训、提升系统和程序等管理维度来进行商业银行的资源积累和优化配置,以促进商业银行获取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成长。

(四)文化维度: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学和文化学的边缘学科,涉及到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理念、惯例、习俗、道德伦理、社会责任及传统文化等,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核心支撑(刘光明,2007)。文化维度实质上就是企业文化的范畴,文化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核心维度。企业文化以隐性准则的效能,决定着商业银行对知识和能力类别、形式的取舍,对管理模式甚至是不同制度规范的选择等,哪一类知识和能力将受到支持、接纳或提倡,都是商业银行价值取向的结果。由于企业文化包括商业银行使命、愿景、经营理念、行为仪式、价值标准、感情信仰等――它们与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相关。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企业文化就是商业银行的价值观,商业银行的价值观扮演的就是知识筛选、能力控制的角色。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对不同的知识进行筛选、鼓励、控制,同时,对商业银行各种能力进行整合,最终形成战略竞争力。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知识和技能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状态,即员工个人层面的知识和技能,镶嵌在技术系统中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管理阶层观念、行为及组织的流程和惯例之中的知识和技能。但是,无论哪种状态的知识和技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非常依赖于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体现了一系列相关的假设,价值取向引导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制约着银行员工的行为。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惯例和标准等,确保了银行能够发现其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把它们积累起来。因此,文化维度和制度、技术与管理维度相互作用,将形成自我强化和提升的良性循环,从而铸就强大的战略竞争力。

四、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本质特征

结合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和维度构成,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除了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不可替代性、不可交易性等突出特征,以及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特殊性外,至少还具有以下五个本质特征:

1.战略性。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战略性”,主要体现在制造商业银行竞争中的取舍效应,也就是选择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的问题。如果商业银行没有取舍效应,那么根本就不需要发展战略,也就更不需要谈及战略竞争力。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强调战略竞争力,本质上讲就是要关注两点:一是商业银行如何去竞争以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二是商业银行如何在市场上创造出一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使之不仅独特有价值,而且难以被模仿复制或替代。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对未来一个时期经营管理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做出应有的战略规划与决策,同时加强战略管理,实际上也充分体现出战略竞争力鲜明的战略性特征。

2.可持续性。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实质上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核心业务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以此确保商业银行具备持续不断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二是促进商业银行周边产业链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其经营管理能够对社会产生持续的正面影响,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环境竞争力。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强调的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必须进行战略性整合,不仅将视野从优先考虑利益最大化延伸至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而且还把对生态影响、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的考虑纳入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基本范畴,把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最大限度地提高股东及相关利益者价值与客户满意度摆在同等位置。因此,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持续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3.系统性。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不仅自身构成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而且还包含若干个子系统。系统性强调的是战略竞争力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追求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和持久性。它既要求商业银行特别注重其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的提升,更强调决策层和银行家的全局意识、系统战略思维。如果一家商业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持续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来进行持续变革与持续创新,形成商业银行的战略竞争力,发挥其协同效应与系统作用,从而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

4.资产专有性。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由多种能力体系构成的集合体,由于各个能力体系的结构不同,商业银行的资产存量在现有领域就会形成沉没成本,使得商业银行对战略竞争力的投资成为不可还原性投资。因此,战略竞争力也可以看成是商业银行的一种专用性资产,具有资产专有性特征。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专有性还表现在长期积累的自然属性上,因为战略竞争力具有历史依存性,是需要银行长时间积累、学习而形成的。竞争对手模仿一套环环相扣的能力体系,远比仿制某一特定的营销方案、一项制造技术或者一个特色产品要难得多,这就使得竞争对手处于时间劣势,自然形成进入的资产壁垒而无法参与竞争,从而保护了商业银行垄断利润的获得,同时也对商业银行自身构成一种推出壁垒,使其本身的资产和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提升。

5.知识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而核心竞争力又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最核心的能力,可见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具有明显的知识性特征。从战略竞争力维度构成看,因为制度维度是银行家实施战略构想、完成资源配置、追求战略目标的一系列行为规则的公开性知识,技术维度是科学知识或其他知识在实践中的系统应用,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知识与使用的知识工具的总和,也是商业银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造出来具有银行特殊性的知识,并与外部获取知识相结合的经营化了的知识体系。管理维度是关于协调、控制、整合银行内外部资源的知识,文化维度则可以被视为有关说明企业应该做什么,如何做的一种非公开的知识(休・考格特等,2000)。所以,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具有难以仿制的知识性特征。

注释:

① 新制度经济学把产权不清或不具有“排他性”的产权所产生的激励不足现象称之为“低动力激励”。

② 金融技术是指那些被广泛应用于银行业,并使传统银行发展到电子银行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统称(温彬,2004)。

参考文献:

[1] MichaelA.Hitt,R.Duane Ireland,Robert E.Hoskisson.Strategic Management: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M].South-Western,a part of Cengage Learning,2009.

[2] 何会文.基于战略竞争力的服务补救管理体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92-93.

[3] 魏春旗,朱枫.商业银行竞争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 潘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个基于银行业特征的理论分析[J].金融研究,2006(3):37-46.

[5] 葛兆强.企业文化与商业银行成长[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6):20-28.

[6] 杨达远.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7-58.

[7] 朱明,周柏林.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文化战略体系的构想[J].金融论坛, 2009(9):52-57.

[8] 容和平.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

[9] 陈育明,张珂.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基于品牌价值和银行持续成长的战略选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0] 张玉喜.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7(7):55-58.

[11] 廖岷.国际金融危机中银行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 2010(5):61-68.

[12] 合杰,郭旭初,赵勇.现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13] 董国福.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及其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 2002(28):30-32.

[14] 施用海.关于环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J].和平与发展, 1999(4):50-58.

[15] 曾贤刚.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环境竞争力[J].生态经济, 2004(S1):83-85.

[16] 李正辉.金融竞争力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 2008(5):71-74.

[17] 邹国庆,徐庆仑.核心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其特性[J].中国工业经济, 2005(5):96-103.

[18]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规模的扩张、业务领域的扩宽,服务功能的扩大,同业竞争的加剧,尤其是网上银行的兴起、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这些变化对于当今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的改革有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其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起步比较晚,虽然近年来其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异,体现在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比较单一,经营管理体制落后,资产负债管理手段落后、利率变动风险大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水平,提高竞争力,规避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对此,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相关理论入手,通过整理四大商业银行指标数据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管理的建议。

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

该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建立初期,完善和成熟于20世纪40年代,该理论强调将经营管理重点放在资产业务上,主要通过对资产规模、结构和层次的管理来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满足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和经经营业务的发展,该理论演进了三个阶段: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二)负债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银行为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不必要保留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可以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方式,扩大从借贷市场上借款的渠道和途径,满足多样化的资产需求,同时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三)多元化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资产管理理论过于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忽视了赢利性;而负债管理理论解决了赢利性,但是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该理论认为需要通过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共同管理,才能达到商业银行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协调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发展进程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起步较晚。1984年以前,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下的信贷资金体制,银行的资金由国家分配。

1985年起,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实行实贷实存管理体制,把资金与规模分开,实行信贷规模和资金双向控制的管理体制。

1987-1994年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994年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对资本和资产风险权数做出了暂行规定,根据一般国际惯例和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规定了9项指标,标志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实施。

199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公布了《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的通知》,该通知对94年通知的资产负债比例指标进行修订,主要补充了境外资金运用比例、国际商业借款指标,增加了六项监测性指标,并把外汇业务、表外业务纳入考核体系。

1998年1月1日起,取消国有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各商业银行在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管理体制。

2000年来,随着我国监管机制不断向新巴塞尔协议靠拢,各商业银行开始学习国外管理经验,开始引入缺口管理、持续期管理等模式,采用先进全面的资产负债管理手段提升我国银行业经营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现状

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能力,其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己经逐步建立了一套以比例控制为主的管理体系,反应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质量、市场风险以及资产赢利性。近几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开上市,为满足上市披露、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要求,更是需要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现通过对07-09年四大商业银行六项资产负债管理比例指标的考查,进一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现状。

(一)流动性指标

表1:2007-2009年四大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情况

流动性资产

流动性负债

资产流动性

2007

2008

2009

2007

2008

2009

2007

2008

2009

中国工商

银行

653960

957818

1002602

2440149

2876330

3265805

26.80

33.30

30.70

中国银行

11387

14870

18214.44

34929

30470

40208

32.60

48.80

45.30

中国建设

银行

5881

6967

8485

42924

43607

58865

13.70

15.98

14.41

交通银行

4858

7174

6953

17947

18106

24986

27.07

39.62

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