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6 15:55:18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制约;途径

一、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从整体上看,与党的要求、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

1、思想认识存在误差。部分领导干部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被动应付,没有明显实效。

2、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这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很多乡镇对文化经费投入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法定性,文化事业经费捉襟见肘。

3、文艺人才严重匮乏。文艺创作、表演、管理等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文化事业的发展。

4、民间文化艺术挖掘、整理力度不大。由于对民间艺术重视不够,发掘、整理力度不大,使一些珍贵遗产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

5、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影响在加深。由于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资源匮乏等多方面的落后观念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

二、农村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农村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撑――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体现着全体社会成员基于共同的生活条件所形成的共同的奋斗目标,反映着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根本利益,它结合着坚定的信心、坚强的意志、强烈的情感,激励全体社会成员坚强团结,为着实现共同的社会理想而百折不挠地奋斗。

2、农村文化建设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进行农村文化建设,能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确立以和谐为目标的道德评判体系,可以促使全农村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有助于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形成城乡和谐、阶层和谐、群际和谐、人际和谐的为主要特色的社会和谐。

3、农村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老百姓需要思想文化的东西,你不去普及健康的文化意识,那么那些落后的甚至于封建的思想文化都随之产生了,已经基本富裕起来的农民需要文化。尚未富起来的农民更需要文化。贫困与愚昧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农民致富奔小康,更需要文化。

4、农村文化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水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文化建设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村文化建设领域涉及面广泛,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社会文化事业也将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农村文化建设。

1、强化责任,树立公共文化服务观念是发展农村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各级各部门应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切实负起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来,不断增强建设农村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完善设施,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文化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载体,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乡镇文化阵地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乡镇文化站是开展宣传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如果失去,就意味着“阵地”丢失。对于目前建设文化设施确实有困难的乡镇,可以本着“社会文化社会办”的原则,走民办文化之路。

3、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发展文化事业关键在于人。因此,建设一支素质强、业务精的文化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要贯彻《山东省乡镇工作纲要》,推进农村文化管理部门机构改革,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其次,要配齐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第三,要稳人才队伍,珍惜现有人才资源,努力营造优秀人才施展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的良好环境,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第四,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岗位培训,努力提高现有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艺术素质和创新能力。此外,要通过竞争上岗的形式,淘汰一些不适应专业工作的人员,同时,引进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宣传文化队伍,努力实现人才队伍的优化配置。

4、贴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是发展农村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文化建设工作要坚决服从和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局利益,发挥寓教于乐的优势,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优秀的作品教育人、鼓舞人,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第2篇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的人口众多,许多传统文化的发源地都是在农村,同时农村也容易产生消极思想。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人口的知识面比较窄,容易受到别人的蛊惑。想要大力开展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首先要普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将正能量的先进思想与农村当地传统思想结合,两种思想的结合产物才是新时代农村群众文化的主要思想。比如:现阶段,在我国经济实力飞速增长的同时,资本主义腐败文化也在蔓延,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能开展多种文化活动,让农民在文化活动中受到熏陶,在心中形成爱国主义情怀。农民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目标正确了,就能有效抵制腐朽文化地侵蚀。

二、群众文化应用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可行性

(一)提高农村干部素质的可行性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哪个领域的建设工作,首要做的就是:提高这个领域领导干部的素质,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来说同样如此。在传统的农村环境中,村领导干部的作用非常大,农村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了这个村农民的行为。在笔者的调查结果中发现,我国农村干部的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思维和管理方式并未得到提高。许多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并不了解文化工作的内容,这也是我国农村乡镇文化工作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应当提高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质,可以将一个村看作一个单位,请专业的文化工作者为乡村干部讲课。课程需要精讲、细讲,千万不要出现“表面工作”的状况。在讲课完毕后,实行考核制度,通过课程内容考核来了解讲课的效果,方便日后课程安排。也可以将考核成绩与工作绩效挂钩,明确文化讲课的重要性,促进乡村干部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就是改善乡村干部的生活待遇问题,没有了生活方面的问题,村干部就会更加热爱国家,热爱社会,热爱这份工作,对于文化建设工作的投入也会更加积极。所以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对提高农村干部文化素质具有可行性。

(二)提升农民文化水平的可行性

我国农民的素质普遍较低,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在发展农村建设道路上的重大阻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中,群众文化的有效开展可以,可以将农民健康向上的生活意识树立起来,充实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文化教育活动。这样可以提高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农民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历史文化都有一定程度地了解。因为农民的作业时间,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所以这种文化教育活动,可以选在农忙之后,农民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就会更乐意参加文化活动。文化活动的类型有很多,比如:地方性戏剧表演、特色舞蹈表演、当地历史讲坛等,这些都活动中都可以参杂法制教育和党中央相关政策,可以让农民在不知不觉中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提升文化水平。所以群众文化建设,对提升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具有可行性。

(三)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对促进农村文明新风尚的可行性

新农村群众文化的对象是农村村民,文化建设提高了农村村民的文化水平,整个农村的人文环境和人际交往水平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下,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在逐步提升,生活方式和意识观念也在转变,这都需要建立在一定层次的审美水平上。文明一词中,既包含了物质文明也包含了精神文明,在笔者看来,人之所以会高于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人有思想,有精神生活。所以在农村村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精神生活可以将人们的思维扩大,不再受到传统思想的限制。在笔者的调查中,许多村民表示自己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思想已经和整个群众文化建设接轨。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这种进步还会加大,慢慢变成农村村民身上活跃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对农村新风尚的作用非常大。所以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对促进农村文明新风尚环境具有可行性。

三、结语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第3篇

[关键词]新农村;殡葬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农村殡葬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一)农村殡葬改革的现状

1956年4月27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提议“所有的人身后都火化”,并在“自愿死后遗体火化”的《倡议书》上签名,从而揭开了我国以火葬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改革的序幕。由于“国家设定了一套话语,认为推行的火葬与文明、节俭、先进、科学相联系,传统的土葬与愚昧、浪费、落后、迷信相联系”,于是各地在殡葬改革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都把火葬强化为殡葬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将遗体火化率的高低异化为衡量殡葬改革的硬性指标。计划经济时期,农民唯政令是从,强制火葬的推行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随着农村社会的逐渐转型,市场经济极大地唤醒并强化了农民的自我意识,市场逻辑成为农民殡葬活动的重要指导原则,于是政府的火葬制度规范遭遇合法性质疑,农村殡葬活动和殡葬文化异化了,并具体通过如下一系列异化的丧葬习俗张扬出来:

1 土葬、变相土葬盛行。我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虽然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农民已外出发展了,但在骨子里依然将土地视为生存的最终依托。农民对土地的这种深厚感情,表现在殡葬上则是将土葬视为生命的最后归宿。尽管国家推行火葬已五十多年,但目前大部分农村对死者遗体根深蒂固的处置方式依然是传统土葬,而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从传统土葬到火葬的改革中,花钱买土葬、花钱买他人尸体顶替已故亲人去火化的殡葬怪事屡有发生,火化后的骨灰二次装棺土葬现象也极为严重。

2 封建迷信活动猖獗。由于儒家礼制是以孝道为核心理念来维系血缘亲情的,不少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精神生活的荒漠化却促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孝道”开始异化,隆丧厚葬的陋俗重新抬头,封建迷信活动猖獗。具体表现为:一是葬前分礼隆重喧闹。农民办丧事都要在堂屋搭设灵堂哭丧停尸,遗体停放几天就会喧闹几天,严重地影响了周围居民正常的工作和休息。二是葬礼神秘诡异。农民在选择墓地时都要看风水,遗体停放时间长短要算所有后人的生辰八字,如有冲突,下葬时间必须延后,以至有些老人的遗体在家里要停放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下葬时辰、方位都有考究。三是葬后祭祀隆重荒谬。受传统的鬼文化影响,农民“事死如生”、“视亡如存”观念根深蒂固。亲人死后都要做七个“七”,一日三餐供奉,七七四十九天后要做道场,烧小洋房、洋车、美女、美钞。山西甚至出现配阴婚现象,臆想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上幸福的家庭生活。此外,农民不惜花费几万元用大理石、水泥翻修祖坟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3 攀比浪费现象惊人。厚葬是我国丧葬民俗的主流,儒家的“人世”思想和等级观念使得中国人很在乎“生贵死荣”。丧事不仅仅是死者的事,更多的则是活人的事,这样,市场经济对人的价值金钱化的强化和“孝道”的异化结合,使得农民在办丧事时互相攀比,许多人把办丧事当成了炫耀财富、权力、地位、家庭势力和社会关系的机遇,丧事异化了。“活着不孝,死了胡闹”、“活着孝,死了闹”就是真实的写照。据笔者调查,在今天广大的农村,人死后遗体一般要存放5天,丧葬、伙食、礼品和娱乐四大类丧葬活动的开支至少在3万元左右。这还是最一般最普通的标准。死者年龄越大,遗体存放时间越长,花费更多,浪费更大。

(二)加强农村殡葬改革的意义

1 现代殡葬改革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而殡葬文明又是乡风文明建设的瓶颈。由于我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历史,旧的丧葬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殡葬习俗不改,新风尚如何形成?殡葬观念不改,新农民何以培养?可问题是,目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仅处于试点阶段,农村社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只能靠家庭养老。农民的收入是有限的,在隆重的丧葬与养老产生矛盾时,许多农民基本上都选择了死的隆重,而忽视了对老者生的关注。因为家庭养老是内显的,对老人怎样,别人看不见,只要儿女做得不是太过份,老人一般会遵循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而丧葬是外向的,别人看得见,丧葬活动的隆重,更多的是做给别人看的,给自己一个交待,更给宗法伦理一个交待。因此,殡葬习俗不改,农村社会的移风易俗就是一句空话,乡风文明建设就会流于形式。

2 现代殡葬改革是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落后的丧葬观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发展观。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们曾一度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但结果却痛心地发现,经济只有增长而无发展,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在农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富了,心里空了,小富即安的思想抬头了,进取的动力淹没了,结果导致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缓慢,农业集约化发展受到影响,农民增收乏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乏力。经济哲学家和发展专家阿玛蒂亚·森指出:发展是一个相互依赖的过程,而且经济的成功不可能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成就相分离。因此,要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必须加强殡葬改革,构建新型殡葬文化。

3 现代殡葬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途径。如前所述,目前我国农村,为安葬一个死去的亲人,农民一般得花去3万元左右的人民币,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许多人为此债台高筑。只要改变了农民的殡葬观念,解除了农民在殡葬上的无效消费,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二、构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殡葬文化的具体措施

殡葬习俗源于殡葬文化,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更深刻、更根本。因此在农村的殡葬改革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葬式改革上作表面文章,更应从深层次的殡葬文化变革上着手。为使农村殡葬改革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在殡葬改革过程中,我们应把殡葬改革的生态研究和农民的心态研究结合,既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殡葬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又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1 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构建正确的生死观文化。殡葬方式是由殡葬观念决定的,而殡葬观念则是由人的生死观决定的。为此,殡葬文化建设首先应破除人们对死亡的封建迷信观念,教育农民树立正确的厚养薄葬的生死观。具体做法是:一是加强知识教育,特别是要让农民认识到死亡就是生命的终结。二是从孩子抓起,在学校教育中大力推行生命教育,帮助青少年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生命教育中尤其要强化生死观教育,要让孩子们坚定对老人生的关注比死后的隆丧厚葬更有价值,更能体现人文关怀,并以此监督成年人。三是利用基层组织在农民中广为宣传生命教育,教育农民学会如何善用此“生命”与怎样更好地“生活”。

2 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孝文化。社会道德决定殡葬方式,殡葬方式是社会道德的集中反映。传统殡葬文化是以孝道为核心理念建立起来的,“孝”的原则性要求,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指向,但主要是三点:一是“死要全尸”才是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损,孝之始也。”保全亲人遗体,不火化谓之孝。二是“入土为安”是为孝。遗体即使火化了也要将骨灰土葬,这才是孝。三是隆丧厚葬谓之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由此可见,农民眼中孝的核心是强调对给予自己生命并把自己养育成人的血亲的尊敬与尊重。既然如此,那我们何不对传统殡葬文化中的“孝”进行与时俱进的扬弃,重新赋予它时代内涵呢?一是开展关爱老人活动。教育农民孝要孝在生前,生前对老人的孝才是真孝。如发挥各乡政府、村委会和老龄协会的作用,多举办以关爱老人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活动,把后辈对老人的孝心放在阳光下晾一晾,以舆论导向转变为村民爱老的自律或他律行为。二是开展殡葬新风进万家活动,在孝的内涵中宣传死后接种绿色殡葬理念。三是完善厚养薄葬的利益导向机制,乡政府辅以适当的经济扶持和经济罚款。四是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孝敬老人。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第4篇

文化作为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具有重大影响。正如世界著名的生态社会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所说: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于生态系统,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就本质而言,当前我们面临的生态危机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危机,生态危机内在要求变革传统文化观念,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谐发展的新文化形式,它要求人们转变原有观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它在促进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要求

人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长期以来,受到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对大自然肆意破坏,对资源环境任意开采,且不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致使当前农村社区环境问题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明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就是为了改变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就是一种以和谐为取向的文化,它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类作为一种类的存在物,和其他物种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物种的生存权益为代价,要承认他们的生存权利,尊重他们的内在价值。生态文化强调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重视各物种相互间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人与自然界共同构成一个大生态系统,人类和其他物种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物种都有自己对应的生态位,相互之间存在着平衡与制约的关系,如果人类过多地考虑自身的发展,而忽略了别的物种的生存发展,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加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推进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其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观念、日常行为之中,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从而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幸福家园。

(二)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和谐的农村社区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友爱、相互帮助的社会。但在当前,农村在经济市场化、利益多元化的历史大背景下,农民群众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们已不像以前那么质朴,变得日益冷漠,农村人际关系也日益复杂,农村居民冲突现象更是时常发生,农村社会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和睦与融洽。在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文化建设是基础,是农村社区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需要,农村社会越发达,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农村封建残余思想沉渣泛起、落后文化乘虚而入,一些群众精神文化匮乏、理想信念缺失,面对当今各种复杂的思想文化潮流,已渐渐迷失了自我。农村社会的和谐,是生态文化的深层次价值追求,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尊重差异、提倡多元、鼓励包容,在加强沟通、增进感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地化解农村矛盾、整合农村社会关系,激发农村社会的活力。通过生态文化建设,倡导团结互助、互利和谐的文化理念,有助于农村社区营造出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农村社区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和精神面貌,更有利于协调好农村社区各主体、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优化配置农村资源及有效整合社会力量,促进农村社会的生态化转型,从而实现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

(三)实现农民自我和谐的客观需要

自我和谐是实现其他关系和谐的基础,其要求消除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对抗,实现身心的协调与圆融,塑造出一种乐观友善、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随着农村开放程度的增大,农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渴求更为强烈,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农民被严重异化,社区群众为贪欲所奴役,从而引发了如盲目攀比、肆意开发、任意开采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人的问题,生态危机归根到底也就是人的危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人发展的困境,实现人的自我和谐,那么环境问题就无法从源头上得到根本解决。在生态系统中,虽生命无贵贱,但能力有大小,人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如果被欲望控制,不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权益,必然将引发大的生态问题。生态文化提倡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要求农民群众转变已有的思维方式,尊重种内、种间的不同差异,提升自身的精神层次,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它强调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提高修养,健全人格,做到严于律己,从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民自身和谐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人之为人的时代诉求。人性本身就是自私的,善恶的评价本无标准,只能靠人性去衡量,只有加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引导社区群众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自身修养,充实和完善自己,摒除自身对自然环境的私欲,转变已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树立生态的文明理念,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类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达到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

二、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明显加强,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对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制约、农民素质普遍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民群众生态意识淡薄

生态意识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对促进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却相对淡薄,严重制约了农村生态文化的发展。由于农村社区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同时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小农意识和落后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民群众过分重视经济利益的追逐,而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却关注较少,农民的环保意识匮乏,未能认识到环境恶化给人们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而忽视了它们给农村环境带来的副作用。

(二)农村社区生态教育不足

一切文化的兴起、发展与繁荣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播、促进文化发展、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引导公民树立生态文明观,逐步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当前我们的农村社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却明显滞后,总体暴露出基础教育设施不够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农村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村生态教育严重缺位。一直以来,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制约,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主要倾向于城市,投入的重点也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农村社区的教育经费短缺,同时,在制定农村教育政策时“一刀切”,没有区别对待不同农村社区的具体实际,致使农村教育的严重滞后,解决农村文化教育问题已成为建设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重大问题。而且,近年来在城镇化进程中,实行“撤点并校”政策,使农村的教育问题更为严峻,更激化了农村教育需求和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此外,“在现代技术文明的社会中,不能不令人感到教育已成了功利的下贱侍女,成了追逐欲望的工具”,当今中国教育现状更是如此,应试倾向严重,知与行、理论与实际脱节。考试(分数、升学率)已是教育的目的,考什么教什么(教育内容、活动严格局限于考试的学科);应试训练,题海战术;人(学生、教师)是考试的机器等。而农村此类现象尤为明显,由于受到升学率的影响,农村社区的文化教育过度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了生态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农村社区教育的功利化,已经使农村的教育工作迷失了教育本身的内涵,造成教育内容、目标、方法、实践的异化,这进一步加剧了生态教育的缺位。

(三)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缺陷

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良好的体制机制不仅是把握文化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而且对加强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的作用也相当巨大,但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尚不够健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在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上,政府部门的错位、缺位、越位问题突出,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功能交叉重叠问题严重,基层政府的文化管理模式陈旧,行政管理职责不清、管理不明,往往政出多门,文化管理的效率低下,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浪费。同时,文化管理的行政化严重,管理人员缺乏动力与活力,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其次,在生态文化的运行机制上,基层政府往往只重视文化硬件建设,而忽视了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运行保障机制建设,在现实中常表现出:重文化建设、轻运行管理,重上级考核、轻农民需求等问题,在生态文化的具体建设过程中,严重忽视了农民群众的文化诉求和文化权益,许多建设活动偏离了农村实际,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再次,在生态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上,投入方式较为单一,投入结构不尽合理,而且也没有刚性的资金投入要求,导致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使不少地方文化设施频现“建而不用”“建而少用”的现象。

三、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举措。因此,要针对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系统地解决现实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建设,促进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农村社区生态文化教育

建设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教育是根本。要深入开展农村生态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生态文化教育首先要确立目标,突出主题,明确重点。要以转变农民群众的生态思维、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意识作为生态文化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以生态知识的普及与推广为重点,紧紧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而展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借助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积极宣传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文化,帮助农民群众了解生态规律,掌握解决社会发展和自然保护之间相冲突的具体方法,积极以生态科学的眼光审视自然、指导劳动实践。生态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化教育就是要致力于农民群众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和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的培育,注重农民群众生态责任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的培养,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觉醒,自觉担当起农村的生态责任,激发他们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热情,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农村社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型,使农村社会树立起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的理念,实现绿色社区的成功构建。此外,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充分发挥学校课堂的作用,从小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怀,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观,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为生态文化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二)加强农村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要坚持优秀文化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资源开发并重的原则,更新人才观念,实行“以才兴文”战略,开创人才辈出、各尽其能、各尽其才的新局面。首先,要鼓励和引导高校优秀毕业生积极投身农村建设,充实农村社区的文化人才队伍,从事文化服务工作;要鼓励和引导国内外优秀文化人才、相关专家到农村基层挂职锻炼,或者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服务咨询等方式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出谋划策、贡献智慧、提供智力支持;要鼓励和引导离退休教师、老干部、老同志、老党员回归农村,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发挥他们的能力,鼓励他们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其次,实施生态文化人才培训计划。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依托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人才培训基地,拓宽文化培训的渠道,建立多渠道的文化培训模式,扩大农村生态文化人才的培训规模,扩增文化培训的覆盖面,构筑农村社区生态文化人才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的培训网络,培训要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效果。再次,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壮大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发展社区生态文化社工,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促进生态知识的普及和生态文化的推广。

(三)充分发挥社区群众的主体作用

人民群众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决定力量,但一直以来,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中,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主体问题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是生态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农民不仅是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生态文化发展的缔造者,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努力使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消除对政府的依赖思想,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承担起文化建设的主体角色,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打造“活力农民、魅力农村”的美丽景象。另一方面,牢固树立政府是主导、农民为主体的理念,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日本造村运动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就是个典型,要坚持自立自主原则,充分尊重民意、体现民意,建设的具体行动由各社区、各村镇自己把握,主要依靠社区群众的自主奋斗,让农民群众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而相关部门主要起组织、引导和供给政策制度等作用,要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保障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又好又快地进行。

(四)健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第5篇

一、转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领导的重视与农村文化工作者观念的转变,从而调动广大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及时转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首先,领导干部端正态度,避免出现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决定作用和文化建设对经济的服务作用,忽视了文化建设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二、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村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是农村文化人员服务力量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强化理论学习,尤其是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下加强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始终要珍惜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队伍,而这支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必须放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考之中。搞好文化人员的知识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专业培训。各级政府要有计划的为农村文化人员提供继续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组织开展业务知识竞赛,经常性地讨论农村文化工作的心得体会,做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业务能力。可以组织文化人员到各大专院校进行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也可以组织专家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以贴近农民现实生活为主题,举办培训班、进行面对面授课,提高农村文化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工作的需要。其次,积极培训农民文化骨干,夯实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传承民族民间、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各地文化部门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馆在培养文化人才方面的基地作用,引导和培训民间艺人,通过奖励和补贴的方式对农村文艺积极分子进行再训练,提高业务水平,吸引更多热爱农村文化事业的文艺分子参与那些文化建设,营造出人人参与的农村文化氛围。再次,学校教育可以针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定向为农村培养专门的文化专员。通过改革培养方式,调整教学内容,面向农村文化工作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强化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农村文化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三、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社会实践能力

广大农村文化工作者要积极投身农村社会的实践锻炼,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使广大农民群众的对农村文化建设认同感不断增强,努力造就较高水平的文化建设管理人员。首先,文化工作者要加强农村文化的现状调查,找到农村文化工作的突破点。文化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精神文化的小康。农村文化工作者必须紧扣这一目的,有的放矢,了解农民群众的不同需求,要从他们最迫切、最关心的地方着手开展农村文化工作。其次,根据各地实际,开展贴近群众生活和实际的农村文化活动,努力使农村文化活动向每个农民延伸,使广大农民既是文化服务的对象,又是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四、搞好农村文化工作的伦理建设

农村文化工作者在农村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相互认同并在实际处理各种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善恶标准、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对农村文化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文化工作者通过其自身的文化活动表现出其文化的伦理道德,文化工作者道德素质的高低,影响整个农村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形象,从而影响整个农村社会的道德和文化建设。因此,文化工作的伦理建设不仅是文化工作队伍所需要的,也具有社会性。基层政府必须注重文化工作的伦理建设,切实形成爱岗奉献的职业品格,才能不断最大程度激发发挥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关键在于开发。文化主管部门要塑造相信人、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氛围,在不断加强教育和培训的同时,让文化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而得到增强,从而有利于文化工作的伦理建设。其次,正确认识文化工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培养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文化工作者的价值观念是农村文化工作成败的根本问题,良好的价值观念是形成内部凝聚力的核心,赋予农村文化工作以崇高的意义。农村文化工作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事业,必然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推进小康社会的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五、结语

另外,农村文化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干部缺编,业务干部断层、兼职等问题,地区间文化工作人员分布不均,人才流动的体制尚未消除,用人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各级政府必须把文化工作队伍建设纳入文化发展的总体布局,抓好人力资源的预测开发,实施“人才兴文”战略,不断健全农村文化的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乡镇文化队伍建设,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文化软实力,丰富乡镇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生动体现。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乡镇文化建设十分重视,作出了积极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纵观乡镇文化队伍建设现状仍不容乐观。为此,笔者近期对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现状:阵地犹在但名存实亡

一直以来,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的主体,在继承文化成果、教育娱乐群众、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几年来,农村文化站的发展却不容乐观,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广大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要。

1.经费投入不足,作用难发挥。由于受到财力限制,中央关于“各级政府的文化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1%”的规定难以落实,造成农村文化事业严重“贫血”,乡镇文化站也陷入了无钱办事的尴尬局面。

2.文化场所萎缩,活动难开展。文化阵地场所被侵吞、挤占现象十分突出,大部分乡镇文化站的场所被作为了其他站所的办公室,过去的电影院如今变成了堆放杂物的仓库。在全市虽然都成立了文化站,但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无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人文历史论文人文历史论文,无法正常开展活动。

3.基础设施简陋,阵地难巩固。一些乡镇对文化站经费投入微乎其微,致使文化设施陈旧简陋,没有文艺演出队伍、没有图书阅览室、没有开展文体活动必须的器材,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当一部分文化站成为“空壳”。

4.体制存在敝端,队伍难稳定。许多文化站工作人员长期成为乡政府的机动人员,工作积极性差,举办的文体活动形式单一,根本不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发展方向:乡镇文化站建设要做到“五个创新”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最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活跃农民群众生活的重要阵地和纽带。目前,我市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发展还不是很平衡,客观上还存在着体制不顺、设施落后、人员欠缺、投入不足等困难。要走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困境,亟需做到“五个创新”中国核心期刊。

一是创新文化观念。要从“找政府”的计划经济旧观念逐步向“找市场”的市场经济新观念转变;由习惯于“等靠要”的旧观念向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新观念转变;由单纯服务型文化向经营服务型文化转变;文化功能从单纯娱乐向全面提高群众素质转变;文化活动方式从单纯的欣赏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变。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发展并不矛盾,两者是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渗透、同步发展的,是可以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

二是创新文化管理体制。首先是对乡镇文化站现有工作人员进行调整,并保证每个乡镇至少有一名财政全额拨款的干部编制。其次是配齐、配全文化站工作人员,不留空白点。对文化站人员建立进入机制,设置进入门槛,对新进入文化站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第三是深化文化站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乡镇文化站人才“能进能出”机制。第四是从有利于统一管理和业务指导的实际出发,对当前乡镇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探索性改革。

三是创新文化建设机制。实践证明,农村文化建设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来维系发展的路子是很艰难的,应该不断创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式,按照“政府支持、培养主体、市场运作、增强活力”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路,走“官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相结合之路,让政府与民间“两条腿走路办文化”。政府每年对乡镇文化站投入一定的公益事业经费,用于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和参加各类文艺演出、比赛等,将“以钱养人”变成“以钱养事”。使文化站走向市场,走“以文养文、自我发展”之路,变“伸手要钱”为“服务挣钱”,由过去单向接受政府投资组织文化活动,转变为争取多渠道投资。这样,一方面拓宽了文化站的功能和生存空间,保持基层文化建设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无形之手的调节,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并减轻财政负担。同时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吸引民间艺术团体参与各类活动,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新格局。另外,还要建立起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机制,使文化公共产品向农村倾斜。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

四是创新文化工作思路。乡镇文化建设要以培育特色文化为重点。有特色才能有优势,有优势才能打出品牌。有优势、有品牌才能促进乡镇文化站的巩固和发展,特色文化要靠挖掘,要靠培育。一是要挖掘区域性的文化资源,扬长避短,保护其发展;二是要通过评选特色文化乡镇、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活动、特色文化家庭等来发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三是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镇、村来推进和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水平。通过这些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有声有色的活动,来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作用,展示其文化站的魅力人文历史论文人文历史论文,促进乡镇文化站的建设。

五是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及内容。要切实改变过去文化活动仅满足于“四菜一汤”(吹拉弹唱和读报)的陈旧模式,要善于抓住科技进步给文化发展提供的机遇和条件,立足于基层,着眼于群众参与,注重在群文活动的内容、形式、手段、方法上创新。

三、出路:乡镇文化站改革的思路和设想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农村文化建设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乡镇文化站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建好乡镇文化站,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笔者经过调查和思考,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大政府投入,解决“根”的问题。

乡镇文化站陷入困境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认识不到位,缺乏资金投入。乡镇文化站建设虽然每年都列入政府预算盘子,而实际情况是只有活动的临时经费,没有运转的日常经费,缺乏必要的活动设施。以止马镇综合文化站为例,由于缺乏投入,文化站年久失修,活动设备设施缺乏,文化站几乎陷于瘫痪,根本无法组织活动。所以,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首先要解决领导认识问题,只有领导认识到位,资金投入到位,设施添置到位,才能点对穴位,一通百通,使文化站“活”起来。

2、整合人才资源,解决“人”的问题

文艺人才是乡镇文化站的灵魂,必须培养一批多才多艺的文艺骨干充实文化舞台。现在,乡镇工作人员少,工作压力大,不少人都身兼数职,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也不例外,多数都被统筹它用,不是被改行,就是“打杂”,本职工作投入的精力无法保证。因此,解决工作人员问题,首先,要配齐配强文化站工作人员。对有志于文化事业的现有文化站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对新进入人员设置必要的进入门槛,开展技能培训,具备相应素质,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其次,要保证工作人员投放精力。在提供文化场所设施的情况下,让文化站工作人员有足够的精力,学本行、干本行、管本行,切实管理好文化站人文历史论文人文历史论文,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服务;再次,要打造一支特色文艺宣传队伍。挖掘具有乡土特色的文艺资源,依托乡镇中、小学校和乡镇文化站,着力培养一批扎根乡土的民间文艺骨干,立足乡土开展文艺创作和表演活动。

3、改革管理机制,解决“活”的问题

现在,乡镇文化站实行的是“属地管理”的原则,人、财、物、事等方面工作都归属所在乡镇政府统管中国核心期刊。现在,不少乡镇领导认为文化工作是“虚”的,看不到直接效益,因而,对文化工作不重视,乡镇文化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支持。要加强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和管理,必须理顺乡镇文化站的管理机制,按照建、管、用相结合的原则,抓好乡镇文化站建设。一是要加强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乡镇党委、政府要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为契机,用好上级补助,配套相应资金,按照上级规定的标准和进度,精心组织建设,添置必要的设施,确保有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二是要深化文化站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乡镇文化站人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机制。乡镇文化站站长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动态考核,并将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工资与业绩挂钩,考核发放,调动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三是理顺文化站管理机制。从有利于统一管理和业务指导的实际出发,将目前文化站实行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改为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文化部门对乡镇文化站实行垂直领导,对人、财、物、事进行集中管理。同时要重视并落实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逐步理顺人事、编制、职称、工资等方面的关系,消除后顾之忧。

4、提高活动质量,解决“乐”的问题

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求知求乐的精神需求。目前,乡村农民文化生活方式是白天外出务工务农,晚上以看电视为主,不少人偏爱打牌或打麻将,农村娱乐活动匮乏,形式单一,致使文化、黑色文化、封建迷信等滋生暗流,影响了社会风气,农民群众呼唤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当前,解决农民群众乐的问题:一是要精心组织创作和表演。贴近农民群众、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村实际,创作和表演一系列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村题材的文艺节目,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按照“业余自愿、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全面开展家庭文化、村镇文化、乡企文化、文化中心户的创建活动,对接好农民的文化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活动,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三是着力破解农村文化“四难”。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送广播电视等文化下乡活动,特别是要加快农村光纤联网的进度,扩大联网的覆盖面,使更多的农民能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四是进一步拓展文化站的服务功能。乡镇文化站在发挥图书阅览、电影放映、娱乐等基础功能的前提下,还可拓展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呼应群众需求的功能项目,如文艺沙龙、科普展览、歌舞厅、电脑上网和乒乓球、台球、羽毛球等娱乐体育项目。在此基础上人文历史论文人文历史论文,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管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5、建立长效机制,解决“生”的问题

如果农村文化建设单纯依靠政府大包大揽,一方面政府经济压力大,难以承受,管不好也管不了,一方面文化站工作人员积极性差,创作源泉枯竭,失去竞争力。实践证明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来维系发展的路只会越走越窄,应该不断创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式,按照“政府支持、培养主体、市场运作、增强活力”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路,走“官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相结合之路,让政府与民间“两条腿走路办文化”,即文化站与政府脱钩,让其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每年对乡镇文化站投入一定的公益事业经费,用于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和参加县以上文艺演出、比赛等,将“以钱养人”变成“以钱养事”。使文化站走向市场,走“以文养文,自我发展”之路,变“伸手要钱”为“服务挣钱”,一方面,可以拓宽文化站的功能和生存空间,保持基层文化建设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无形之手的调节,促使其改进服务模式,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并减轻财政负担。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

一、周口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市场建设基本概况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室)等。近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财政实力增强,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现全市共有10个文化馆、9个图书馆、166个乡级文化站、387个村文化大院,三级文化网络初具规模。部分文化站还添置了文化活动用品及体育健身器材,开办了图书室、电影院、文化茶园、文化娱乐室、乒乓球室等文体活动场所,吸引了大批农民前来学习、娱乐,成为村民文化娱乐中心、思想教育中心和科技知识培训中心。

以上情况显示,我市县、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且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客观的讲,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市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标准要求和实际需求尚有较大差距。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人大组织和人大代表的指导支持下,经过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全市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有些活动在全省都具有一定的影响。Www.133229.COM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市举办各类农民群众参与性文化活动达9000多场次;农村图书借阅年接待读者150万人次;农村自办电影队283个,年放映突破13787场,观众14万人次;农村业余文化团体年演出近万场,观众近200万人次;全市11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送戏下乡近3千场次,受益观众100多万人次。一些乡镇还成立了自己的演出团队,每逢节假日便自发组织到乡村巡回演出。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农民自办文化的迅速发展也是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目前,全市共有农民自办图书室88个,藏书量120多万册;自办文化大院387个,从业人员600多人;自办戏剧、曲艺、杂技、武术等不同民间艺术形式的表演团体680多个,年创收入达4000万元;自办的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777个,从业人员3000多人。农民自办文化不仅弥补了国办文化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文化带动作用的增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民利用本地文化资源,经营文化产业的意识加强。部分乡镇党委、政府以文化站、文化大院(室)为依托,常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科技咨询等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市依托乡、村文化场所举办各类农民培训班达上千场次,使这些文化设施的作用得到综合发挥,增强了文化设施的吸引力。

二、周口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总量不足、设施陈旧、功能不全、标准较低等问题,还不能适应基层文化工作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的需求10个县市文化馆有3个县属于d级危房,3个县楼顶漏雨,存在安全隐患,10个县级图书馆,3家是危房,有一个馆仅有40平方米;全市166个乡镇文化站,能正常开展活动的只有40个,其余的或是有站无址,或是“一个人,一间房,一张桌子,一张床”的“四一”文化站,无法发挥作用。全市部分村文化室、文化大院,因设施老化缺乏活动吸引力,已改作计划生育康检室、宣教室,很多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和基础设施存在着被挤占、退化、萎缩的问题,已难以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

(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文化事业本来就是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体现公益性的,要求各级政府在充分认识的同时保证事业发展的投入,但我们的不少基层干部往往认为文化是软任务,而且没有经济收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乡镇文化站的办公经费、业务经费都没有列入财政预算,不少乡镇文化站多年来业务经费都是零开支。

(三)队伍建设缺乏活力

由于乡镇文化干部待遇低和机制问题,很难吸引优秀专业人才。文化站从业人员大多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以前没有从事过文化工作,缺乏文化工作经验,难以完全胜任农村文化工作。有不少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被乡镇党委政府抽调去忙于其它工作,无暇顾及本职业务,使得文化站工作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一部分是新进的人员,有些是通过种种关系安置的,有些是大中专毕业生或复员退伍军人,他们中不少人受环境影响,缺乏创新精神,大多只求就业,不求创业。一部分有成就的书法、图书管理、文艺创作、绘画、文博人员年岁已高,大多已离开工作岗位。

(四)缺乏法规政策保障,管理体制不顺

基础文化建设没有法规保障,上级督促就忙一阵,督促过后就冷场。农民自办文化项目缺乏扶持政策。文化管理部门又对乡镇文化站无人权、财权,致使文化工作棚架。

(五)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农民自办文化品味有待提高

农民只有农闲时节有一些文化活动,但大多是自发组织,形式比较单调。农民自办文化大多是经营性的,以赢利为目的,主要活跃在农村市场,流动性强。有些演出团体为了赚钱,迎合低俗,品位不高。有的甚至打传播迷信和涉黄的“擦边球”,逃避监管。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做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文化市场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各级政府应承担起文化建设的公共责任,要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中原崛起的高度促进工作的开展,要把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文化广场作为重点列入建设规划。构建以市、县(市、区)群艺馆、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依托,以村文化室基础,以农户为对象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改善、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

(二)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

培育农村文化市场,运用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开发农村图书发行、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网络服务等文化市场。认真落实扶持农村文化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经济政策,简化对农村个休工商户和民营文化企业的登记审核程序。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等,扶持民间剧团的发展。鼓励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泥塑、面花、布艺、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支持农村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要实现农村文化市场安定有序地发展。1、要针对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薄弱的现状,建立和完善农村普法体系,通过“送法下乡”、“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法制文艺演出、农民夜校、集市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2、继续推进农村文化市场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人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法规和相关法律制度,尽快研究制定专门针对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农村文化市场行为,依法管理农村文化市场;3、要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执法力度,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坚决打击盗版及其他非法出版活动,清除农村文化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和淫秽、迷信出版物,净化农村文化市场环境。

(三)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第8篇

关键词:新农村 新文化 内在挖潜 外在创新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老百姓的文化消费能力大大提高,但相较而言,能够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远不能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如:农村文化活动贫乏、单一;农村文化设施建多用少;农村文化队伍势单力薄,大多数文化干部身兼数职、而对于份内的文化工作力不从心、疲于应付,致使农村文化工作流于形式,缺乏生机与活力。新农村呼唤新文化、需要新理念、新思维、新举措 ,需要实现文化理念、文化内容、文化手段的创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广大农民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是文化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笔者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思维、新举措,要从发掘内涵和拓宽外延入手,即内在挖潜,外在创新,与时俱进。

1.发掘内涵即内在挖潜,充分挖掘新农村文化建设内在的潜力

1.1寻找“源动力”――新农民渴望新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源动力。满足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日益增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广大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与农民的愿望相结合,努力拓展文化发展的空间,不断丰富文化创新的形式与内容。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要主动适应广大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综合性文化需求,打破文化活动就等于唱唱跳跳的偏见,将狭义文化向广义文化延伸,在满足农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在文化活动中融入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知识,积极引导农村群众从文化活动中学到更多致富本领,让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真正尝到文化的甜头,真切体会到文化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2探求“推动力”――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推动力”。要探求把握好“推动力”,首先要继续落实好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相关政策,充分调动其投身文化工作的积极性;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专职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不断增强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其次,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化工作的指示精神,建立健全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激发文化工作自身的活力。再次,要大力加强农民业余文化队伍建设。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直接受惠者,更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吸纳到文化队伍中来,有利于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不但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而且能够凝聚众人的智慧,合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

1.3激活“生命力”――继承与发扬农村民间文化、特色文化能有效激活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农村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民间文化资源,有的就“活”在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民间文化最适合农民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习惯,农民与之接触会自然而然产生亲切感。积极挖掘农村现有的、农民身边的历史文化遗产或民族文化资源,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可以使他们在劳动之余足不出户即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利用农村特色文化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保持其喜闻乐见风格的同时,充实其内容,创新其形式,赋予时代性、教育性,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在此过程中,其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不但得以激活,也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关注农村文化建设,参与农村文化建设。

2.拓宽外延即外在创新, 意指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手段,从而真正让新思维、新举措落到实处

2.1创新理念,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众多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哪里勇于解放思想,哪里就有新局面;哪里改革力度大,哪里就有大发展。当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最重要的就是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要以民本意识真正使文化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要牢固树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一样重要,加快农村文化发展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一样重要,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物质文化需求一样重要,促进广大农民的全面发展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样重要的文化发展理念。要克服重经济、轻文化,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文化的倾向,改变就经济抓经济、就文化抓文化的做法,革除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实现农村文化又快又好地发展。

以笔者所在的磐安县为例,该县有三分之二农业人口,在浙江省内属经济相对欠发达县。但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县党委政府均牢固树立经济与文化并重的意识,尤其是把文化建设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县文化部门常年开展经常性的文化下乡活动,为农民送医、送技、送培训、送演出,不断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艺术修养。乡镇党委、政府都把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工作计划,充分利用乡镇文化站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开展送书、送文化、送娱乐进村活动,发挥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切实保障农民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村一级也积极挖掘当地民间艺术资源,每年组织村民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创新农村文化工作理念在该县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乃至文化工作者的共识,从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2.2创新内容,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针对当前广大农民求知求美求乐愿望强烈、精神需求旺盛的实际,一是要坚持传播科学理论,对广大农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的宣传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宣传教育,开展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等的宣传教育,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明白人,自觉而理性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要传播科学技术,用现代新科技武装农民,增强农村进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科技支撑能力。三是要传播先进理念,积极倡导以“知荣明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继承发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养成卫生、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改善,形成文明乡风。

如在组织农村民俗文化活动、农民艺术节或送戏下乡等贴近农民群众、贴近农村生活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可以有意识在前期策划中加入一些与时政相吻合的主题,并根据主题专门编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节目;也可以举办其他以服务为主要目的结合文艺的形式进行的文化活动。在文化活动贫乏的农村这些活动往往会吸引众多农民群众参与,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党的方针政策、现代科技知识以及省会新风尚以如此创新的表现形式出现更容易被让农民群众所接受、所认知,无形中提高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规模和档次,也使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2.3创新手段,建立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制度带有根本性、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成立新农村文化建设领导机构,负责指挥、协调、督促新农村文化建设,实施领导挂钩文化建设工程,形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格局。二是要建立投入扶持机制。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把文化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相关单位结对帮扶村文化室和“农民文化之家”建设制度,引导和鼓励社会热心文化事业的有识之士赞助文化事业,拓宽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三是要建立市场促进机制。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坚决打击传播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行为,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运用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发展农村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化格局。四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把文化建设纳入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新农村建设。

内外兼修,力之所及,“新”意自然来。农村文化工作任重而道远,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同时对于维护农村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让我们努力创新农村文化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谱写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农民的幸福生活唱着过 -新农村建设带来新文化》.2007-3,新华网讯

2.《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农村文化》刘云伶.200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