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药技术论文

医药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6 15:54:02

医药技术论文

医药技术论文第1篇

第一条为了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充分调动卫生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卫生技术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学术水平和履行相应职责的能力,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文件精神,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章卫生技术职务

第二条卫生技术职务是以医药卫生技术应用为主要职责,根据医药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置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卫生技术职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履行相应职责必须具备的任职基本条件,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有合理结构比例。

第三条卫生技术职务分为医、药、护、技4类:

1.医疗、预防、保健人员: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主管)医师医师医士

2.中药、西药人员:

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药士

3.护理人员:

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

4.其他卫生技术人员:

主任技师副主任技师主管技师技师护士

第四条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医(药、护、技)师为高级技术职务;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力中级技术职务;医(药、护、技)师、医(药、护、技)士为初级技术职务。

第三章岗位职责

第五条各类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暂按卫生部(82)卫医字第10号、(83)卫防字第61号、(81)卫药字第10号、(79)卫药字第983号等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任职基本条件

第六条卫生技术人员必须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遵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第七条医(药、护、技)士

1.了解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

2.在上级卫生技术人员指导下,能胜任本专业一般技术工作;

3.中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

第八条医(药、护、技)师

1.熟悉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

2.能独立处理本专业常见病或常用专业技术问题;

3.借助工具书,能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4.中专毕业,从事医(药、护、技)士工作五年以上,经考核证明能胜任医(药、护、技)师职务;大学专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研究生班结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者。

第九条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

1.熟悉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本专业知识,掌握国内本专业先进技术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2.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熟练地掌握本专业技术操作,处理较复杂的专业技术,能对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指导;

3.在临床或技术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或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论文或经验总结。能比较顺利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4.大学毕业或取得学上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4年以上;研究生班结业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3年左右;取得硕士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2年左右;取得博士学位者。

第十条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1.具有本专业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吸取最新科研成就并应用于实际工作;

2.工作成绩突出,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或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论文或经验总结。能顺利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3.具有指导和组织本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指导和培养下一级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4.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含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5年以上;取得博士学位,从事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2年以上。

第十一条主任医(药、护、技)师

1.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能根据国家需要和专业发展确定本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方向;

2.工作成绩突出,具有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解决复杂疑难的重大技术问题或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专著、论文或经验总结。能熟练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3.做为本专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善牛指导和组织本专业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具有培养专门人才的能力;

4.从事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工作5年以上。

第十二条各级卫生技术职务,必须由行政领导在经过评审委员会怦审的、符合相应条件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按照限额进行聘任或任命。

对未经评审委员会评审或评审认定不符合任职条件者,任何单位或任何人不得聘任或任命其担任卫生技术职务。

第五章评审委员会的组建

第十三条各级卫生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分别由高级、中级、初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

医药技术论文第2篇

作者:李冬雪,徐益君

[关键词]中医药;科技发展;现状

[收稿日期]2013-09-16

[通信作者]*李冬雪,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医药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Tel:(010)88225159,E-mail:lidx@cncbd.org.cn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当前,中医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围绕政策环境、经费投入、人才队伍、科技成果等方面,梳理了我国中医药科技发展的基本现状。

1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中医药科技发展,政策环境逐步改善

“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纷纷制定了各种规划及政策来促进中医药的科技发展。2006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并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的优先主题。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到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2012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等,里面均涉及了发展中医药的内容。

各部门也大力协同,了很多相关规划及文件,推动中医药科技的发展。科技部2007年1月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中医临床研究、中药产业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标准规范研究、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列为优先领域。2010年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到发展中药产业,提升中药工业,改造中药商业,培育中医药知识产业和服务业,将中药产业培育成为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健康产业。2020年,建成一批各具特点、布局合理、区域化协调发展的中药科技产业基地。2011年,科技部又陆续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等,均把中医药的发展列为主要内容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2年下半年连续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共列举了16项重点任务。

可见,近些年来,国务院及各部门都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纷纷制定了各种规划及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政策大环境,也是中医药能够稳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2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经费持续增长,但同生物医药的其他相关领域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1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经费增长迅速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医药领域产学研各部分R&D投入经费在2007―2011年间保持逐年增长趋势,研发投入经费总额由2007年的188295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3399807万元[1-5],增长了约17倍,尤以产业研发投入经费增长最快,见表1。

表1中医药领域产学研各部分R&D投入经费数

Table1R&Dfund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ield万元

年度研发机构高校高技术产业20071650828106143681200823076396041959842009263525114820804220103536455674174144201139390667063293711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2.2研发机构和高校的中医药学科研发投入经费与其他生物医药相关学科相比差距较大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中医药学科的R&D课题投入经费与其他生物医药相关学科相比差距较大,中医药学研发投入经费只有临床医学研发投入经费的约1/3[1],见表2。

表2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生物医药相关学科R&D投入经费数

Table2R&DfundsinbiomedicalfieldinR&Dinstitutionsanduniversityin2011万元

排名学科研发机构高校1生物学2596142263232临床医学621652263303基础医学37923988944药学61188566115中医学与中药学39390667066预防医学与卫生学36984215447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7281138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2.3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经费与化学药品制造业相比差距较大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经费为3293711万元,不到化学药品制造业的1/3[1],存在较大差距,见表3。

表32011年生物医药各相关产业R&D投入经费数

Table3R&Dfundsinmanufactureofmedicinesin2011

排名分类2011年R&D投入/万元所占比例/%1化学药品制造业1044223255.322中成药制造业329371117.453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业265449414.064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248614013.17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年)“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3研发投入人员总量增长较快,且研发投入人员的主体正逐步由高校和研发机构向企业转移

3.1研发投入人员总量增长较快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医药领域的研发投入人员总量从2007年的18578人年增长到2011年的35597人年[1-5],增长幅度达91.6%,增长较快,见表4。

表4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人员总量

Table4R&Dpersonnel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ield人年

年度研发机构高校高技术产业2007245587037420200827741066713660200934021049915464201036471098910458201138971170519995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3.2产业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增长迅速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增长幅度分别为58.7%和34.5%;但产业的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增长迅速,从2007年的7420人年增长到2011年的19995人年[1-5],增长幅度高达169.5%,并且占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人员总量的比例也由2007年的39.9%提高到2011年的56.2%,充分表明科研投入人员的主体正逐步由高校和研发机构向企业转移。

4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取得成绩显著

4.1“中医学”科研数量增长显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网站数据显示,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学”文章的数量从2007年的15164篇增长到2011年的24620篇,增长幅度达62.4%,文章总数量的排名由2007年的第9名上升至2011年的第4名;并且在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个学科排名中,“中医学”也由2007年的不在前10名跃升至2011年的第6位[6],成绩显著,见表5,6。

表5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论文数排名

Table5Top10listfornumberofpaperstakenbyCSTPCbydiscipline

排名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2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农学农学中医学计算技术3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4基础医学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农学中医学5农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农学6药学药物学中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7生物学中医学药物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基础医学8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生物预防、卫生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生物学9中医学预防、卫生化工化工化工10化学化学地学土木建筑土木建筑

表6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个学科排名

Table6Top10listfornumberofpaperscitedbydiscipline

排名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2地学农学农学农学农学3农学地学地学地学地学4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5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6基础医学环境科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中医学7化学基础医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基础医学8环境科学化学化学计算技术计算技术9计算机科学技术计算技术计算技术中医学环境科学10电力与电气中医学中医学化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另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SCI/EI/CPCI-S收录的“中医学”论文数从2007年的63篇增长到2010年的450篇[1,4],增长明显。

4.2中医药领域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明显增长2002―2012年期间,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和PCT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涉及中医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由3074件上升至9451件,增长幅度超过200%,增长明显;同时,2002年至2011年期间,涉及中医药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由692件增至6319件,增长了约8倍,增长更为显著,见图1~2。

医药技术论文第3篇

【关键词】新技术;中医学/发展趋势;计算机

20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日益走向一体化。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科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更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科学越来越具有工程技术的特点。科学与技术互相渗透,使科学从发现到应用的周期明显缩短,科学物化的速度加快。中医药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医学科学,具有自己独到的特点和发展过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样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

1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现代中医药发展的要求

人类的科技文明史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1]。耗散结构理论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体系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势必会使内部熵值增加,导致系统的老化与死亡。一个具备生命的耗散结构须具备系统开放性,远离平衡态。生物体是多层次生命物质组成的开放性耗散结构,社会也是个开放的耗散结构,所以研究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的医学体系,也应是一个开放的耗散结构。中医也应该作为一个开放系统融入到现代科技革命的大潮中去,真正地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开展中医药现代化,就是在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通过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引进技术的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高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水平。中医药现代化是对现代新思想、新技术、新成果的借鉴和吸收,但又必然超越现代自然科学。但这绝不是全盘改变,不是对西医的简单模仿,更不是把中医“打”碎了,纳入西医的体系。就象一位文化名人说过的话:“人吃牛肉、羊肉的目的是为了补充自己的营养,长自己的肉,而不是为了长牛肉、羊肉。”中医现代化亦然[2]。

2新技术促进中医药发展

2.1新技术对中医理论创新的促进作用中医的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现代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的合理内核。如果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中医面对的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有保持和恢复自稳态能力的巨系统。因此,认真掌握系统论的原理及其研究方法,对于学习、研究和推动中医的发展,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和创新首先应该以现代哲学为指导思想。但同时还要看到,理论的创新同样也离不开技术的发展。中医学理论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强的优点,但局部分析不够。由于历史的原因及科技条件的限制,它对微观世界的探及甚少,有些概念与理论过于模糊,有较多思辩成分,对生理、病理的研究量化指标太少,这是中医交流、传播、发展的一大障碍。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而证候是辨证论治体系中的最关键环节,它是连接诊断和治疗的枢纽,体现了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因此,证候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证候的研究一直是中医现代研究的重点。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在中医证候研究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各种有可能作为证本质的物质展开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3]。特别是近年来,已逐渐将基因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证的现代研究中。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尽管刚刚起步,且目前多集中在病理、给药前后蛋白质组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但已经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我们也许可以充分利用后基因时代的科研成果,赋予中医理论现代的前沿的科学内涵,这样既可以提高其普遍性,也可使其掌握的规律和本质更具体,更深刻。

2.2新技术对中医病因病机学发展的促进作用科技进步促进了中医病因病机学的发展,并为中医病因病机学增加了新的内容。首先,新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中医外邪致病学说。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到来,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污染、核辐射、大气变暖、生态失调等负面影响,已经或正在成为新的致病因素,推动着中医外邪致病学说的发展。第二,新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中医的七情致病学说。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发现,情志的异常变化可以导致神经、体液的异常,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功能的低下,从而科学地揭示了情志致病的内涵,为治疗情志异常疾病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第三,新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中医五运六气学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时间生物学、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地理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提出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气候的人群患病有一定的规律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医五运六气学说。这些新技术将进一步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3新技术对中医诊断学发展的促进作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是中医辨证的手段,论治的依据,是经典的诊断方法,其科学性毫无疑问。但其诊断方法存在明显缺陷,很难量化,即使用流行病学方法加以分析,亦是靠专家经验打分,最多只是半定量。这种结论在准确性、稳定性、敏感性等方面都更多地受到医患双方主观因素的影响,已很难为时代所接受。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中医的八纲,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八纲辨证可辨病位深浅、病邪性质、邪正盛衰,与西医的定性有相似之处,对处方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阴阳、表里、寒热程度的判断上同样缺乏量化的标准,影响疗效判断的准确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中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借助于现代技术对诊断指标加以客观化和标准化。虽然在这方面中医尚显欠缺,但我们也应看到,借助新技术的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微观辨证学正从中医诊断学中开拓出来,从而使传统的宏观唯象辨证进展到与实验研究及微观、微量、超微结构检测、观察等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水平,以期促进中医诊断学实现宏观与微型的辨证统一。2.4新技术对中药学发展的促进作用随着基因技术、信息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药理学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对中药研究已深入到分子、受体水平,这为首当其冲要解决的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是中药现代化、科学化的关键。首先,通过基因技术、化学成分研究、分析测试手段、生物农药使用等措施,可以针对中药材种植涉及到的种源鉴定,中药材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技术,防止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无公害栽培加工技术,中药材有效活性成分含量等制定一套完善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确保从源头上生产出绿色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第二,在现代技术指导下,传统的中药饮片炮制加工不断取得新成果,目前已完成了40种常用中药饮片加工和400种中药配方颗粒的系统研究,中药饮片炮制加工工艺更加规范、科学,为生产高质量的中药制剂提供了保障。第三,中药现代化最终体现在中药生产共性技术研究的现代化。通过缓释、控释材料、快速崩解和速释材料、生物降解高分子等新型辅料的应用,设计出了控释技术、靶向定位技术、脉冲给药技术、定时给药技术、生物反馈自调节给药技术等释药系统,形成了四十多种剂型。传统中药剂型已从膏丹丸散发展到注射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剂型,尤其是发展了喷雾剂、滴丸剂、微囊、毫微囊、微球、脂质体、透皮给药系统等现代剂型,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并增加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生产设备、设施的完善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硬件条件。第四,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为高通量药物筛选提供了技术支撑,使研制出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楚、质控指标严格、安全高效、质量稳定、服用剂量小的现代中药新药成为一种现实与可能。

另外,新技术的发展也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以及中医药工程学等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中医有跻身新技术领域的可能

中国古人的思维以人为核心对象,它对具有对称、循环、平衡、全息的生命人体进行了长达几千年的集中审视、思考、观察和体验,为取得至今既存的具有丰富疗效的医药技术付出了历史上无法计量的巨大的代价。从这个角度看,中医本身就可以看作一种技术。虽然许多问题仍处于“知其然不知其。

综上所述,新技术在中医的发展进程中已经和正在发挥着作用。系统的开放性原理告诉我们,系统只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才能得以稳定存在,并得以向上发展。因而,中医药体系要发展,必须接受外界的新科学、新技术,但同时又要保持适当的开放度,不能失去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系统的目的性原理认为,系统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看作是需要负反馈的行为,即解决无序状态的问题,系统要在稳定保持的基础上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正如《黄帝内经》告诫后人的那样:“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正是需要在稳定保持自身特色及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界科技的新成果,为我所用,在反复实践中将其同化成自己的新理论,新方法,从而寻求进一步的更高、更快的发展。正如邓铁涛教授所述:“中医之振兴,有赖于新技术革命;中医之飞跃发展,又将推动世界新技术革命”。[6]

【参考文献】

[1]林庚庭,王平.现代科技革命与中医现代化[J].中医研究,2003,16(3):2.

[2]白晓芸.透视中医现代化[J].中医药学刊,2004,22(1):146.

[3]杨元宵,李昌煜.运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医证候的思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1):69.

[4]严灿,邓中炎,王剑.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探讨[J].医学与哲学,2000,21(7):51.

医药技术论文第4篇

【关键词】基层中医院;中医理念;传统中医特色

【中图分类号】R3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209-01

祖国医学的渊博本始于民间,是劳动人民数千年日积月累的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归纳与升华。加之中药求其是中草药更是来自广大的农村,这对于地处基层的中医医院带来不可比拟的资源与环境优势和医学发展的天然优势。

就目前一般情况而言,基层中医院作为中医临床的前沿,主要从事着繁忙复杂的临床工作,而疏于寄出研究尤其是临床研究者方面的规划与发展。虽然,亦有许多中医工作者搞出过某种基层的科技成果或从事着某种科研课题,但作为代表一方特色,一方实力的基层中医院,真正系统规范化具备中医药临床研究与试验能力的,甚至仅具备这种规划一次的确乎了了无几。这对中医药事业的总体发展不能不说是一种潜在的影响。笔者浅见:基层中医院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临床实验研究有这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①面对基层,容易掌握第一手资料。②资源丰富(中草药资源),便于采集和实践利用。③人才群集(民间有着大量的医技专长的散在人才),具有广泛的技术应用与开发价值。④中医药学的发展本始于民间,来自于劳动人民的实践与创造,所以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事业仍需取之于民间用之于民间。广泛地收集、开发、借鉴和挖掘民间零星散在的与广泛大量的实践经验与技术蕴含,加以归纳,整理,提高和完善,以求故为今用。

医药技术论文第5篇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502-030)

[通信作者]*谢雁鸣,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评价,Tel:(010)64014411-3302, E-mail:

[作者简介]张雯,硕士研究生,Tel:18810465641,E-mail:

[摘要]目前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若干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是科研劳动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标准化是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国际贸易有重要意义,及时将具有向技术规范转化潜质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规范不仅有利于提高标准的技术含量,而且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该研究初步探索出适合具有向技术规范转化潜质的中医药科研成果向技术规范转化的路径,旨在为今后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方法参考和借鉴,以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科研成果;技术规范;转化;路径探讨

1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政策法规,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各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加强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等,为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科技向标准转化的转化率非常低,以2013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统计数据为例,科技部当年共登记科技成果51 723项[1],与51 723项科技成果相对应的是2013年共计制修订标准1 691项,其中指定1 211项,修订480项[2]。从以上统计数据不难看出,我国科研成果产出多,但是转化率低。

就中医药而言,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多。仅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为例,截至2012年,通过中医药学科资助的各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5 146个,资助经费约达15.080 7亿元;其他资助还有来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部级科研项目等若干类别经费的支持[3]。反观中医药标准化进展,截止到目前为止,中医药领域共制修订国家标准27项,行业或行业组织标准471项。虽然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中医药相对于其他行业领域的标准化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科研单位等相关研究机构,往往局限于为了发明而发明,为研究而研究,并未对其科研成果进行大量的改进和转化,为能充分考虑科研成果的“实用性”,科研成果往往停留于“实验室”的初级阶段,致使众多本应对中医药推广与传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服务社会,造福国家和人民的中医药科研成果在很长一段时期都被束之高阁,难以实现其应用的自身价值,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2亟需科研成果向技术规范转化的路径和方法

科学研究、标准和成果转化三者既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成果转化是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具体转移和应用于生产的实践表现,不但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同样,各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也集中在把当代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竞争上,因此科研成果只有经转化和推广,才能发挥科研成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才能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为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的支持[4]。

当今社会,标准的竞争关系到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利益分配。总理指出,“标准是自主创新的制高点,谁掌握了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标准不仅渗透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5],而且能够成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经济贸易中不可缺少的共同语言,成为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器。一项技术标准被国际标准采纳,往往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甚至能决定一个行业的兴衰,标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处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6-7]。标准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8]。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现代科学计划不断革新以及人类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深刻变革,中医药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通过中医药标准化,使中医药服务和产品达到国际技术交流合作与贸易条件的要求,符合国际惯例,促进中医药更好地走向世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资源转化为产业,文化和经济优势,保持我国中医药在国际传统医学领域的话语权和应用地位。同时,标准也是国际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各国通过制定实施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技术标准,来限制不符合本国标准服务和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的利益。我国虽然加入了世贸组织,在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堡垒己不在,但是技术堡垒仍然存在,例如,2004年欧洲的《传统药品法》案的颁布就是为了阻止中草药进入欧洲市场设立的门槛。因此中医药标准化对于中医药现代化、国家化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对引领和支撑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及时将具有向技术规范转化潜质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规范不仅有利于提高标准的技术含量,而且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只有吸收借鉴当今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用标准的形式再现中医理论和医疗技术,中医药学才能与时俱进。

3中医药科研成果向技术规范转化的路径

3.1标准的涵义及分类

技术规范属于标准的一种,国家标准GB2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给出了标准的定义,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并注明:“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按照标准的要求程度分:规范标准、规程标准和指南标准[10]。规范: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满足的技术要求的文件。适宜时,技术规范宜指明可以判定其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程序。规程:为设备、构件或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或使用而推荐惯例或程序的文件。指南:给出某个主题的一般性、原则性、方向性的信息、指导或建议的文件。

3.2可以转化为技术规范的科研成果界定

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规范是指从科研成果的形成开始,到形成基于该成果的技术规范的一系列活动,其中跨越了2个系统即科研系统和标准化系统。从标准化的角度看,它包括了将科研成果纳入到技术规范的所有标准化活动;从科研系统来看,它是将处于转化中某个适当阶段的科研成果将技术规范的形式固化,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力手段[11]。

然而不是所有的科研成果都可以转化为技术规范,能够符合转化为技术规范的条件。从标准的概念不难看出,标准是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的规范性文件,因此每个标准都应当界定出其适用范围;其次标准的实施是为了使有关的工作获得最佳秩序或者效果,而且要取得各有关方的协商一致;而且标准是大家共同使用的并且重复使用的文件,某些一次性出现的事物由于其偶然性,不需要制定标准,某一方单独使用的文件也不一定要制定标准;只有大家都希望共同遵守,而又反复出现的事物,为了规范它,才需要制定成标准[12],因此可以转化为技术规范的科研成果内容必须符合具备以下特性:①其内容必须具有适宜于制定为重复使用或者共同使用技术要求的性质,这种性质对于科研成果的产生和生存来讲不是必须的,但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进一步的推广时至关重要的。②同时应当具备向技术规范转化的内在要求和外部条件。内在要求指的是科研成果需要符合一定的成熟度,先进性,应用价值及与政策的协调性等等,如果科研成果的实际状态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其不具备可转化性;外部条件指的是行业内或者领域内有制定该技术规范的需要,具有推广的必要性,才需要将相关科研成果进行整合和梳理,转化为技术规范。

3.3科研成果向技术规范转化的具体步骤

3.3.1遴选科研成果

在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的现状部分不难看出,目前在中医药领域,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然而标准的制定数量是有限的,追根溯源,在于哪些科研成果能够转化为标准以及如何转化目前缺乏相关的方法[13],本研究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法规和政策,借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十一五”科技专项课题“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试点及研制”中“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分析方法” [14],结合中医药的特点,初步拟定出适合于判断中医药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技术规范的准则和条目。

判断一项中医药科研技成果是否可以转化为技术规范,要考虑以下2个基本准则:第一,可行性,即该项科研技成果是否具有转化为标准的基本属性,例如是否具有推广价值,能够重复利用;是否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人员基础;在该领域是否能够达成一定范围的共识,并确保该项技术规范与当前已经的或者正在研制的技术标准之间保持相互协调、没有重复。第二,必要性,即通过对该项科研技成果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估,认为其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这是确保技术规范制定完成之后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具体评价条目见表1。

在必要性的遴选条目中,技术水平的先进性和成熟度是判断科研成果是否具备转化潜质的先决性要素,主要表现为通过分析该科研成果应用推广的时间、范围大小、与相关技术的协调性,是否在中医药行业内达成一定的共识,设立该条目的原因是,因为标准是大家共同使用的并且重复使用的文件,标准的实施是为了使有关的工作获得最佳秩序或者效果,而且要取得各有关方的协商一致,因此只有中医药领域内大家都希望共同遵守,并且在行业内达成一定的共识的科研成果才可以转化为技术规范;能否解决中医药领域的技术难题或热点问题是指该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之后可以解决行业领域内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或热点问题;科研成果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与同行业比较达到国内或国际的先进程度,并考察是否可以带来共性问题的解决。

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体现科研成果价值的第2个特性即表现为经济性,因此设立了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这一点对于评价应用及开发类科研成果尤其重要,所谓的经济效益自然指科研成果可能带来或者已经带来的经济价值,即科研成果转化后将其应用于生产和服务带来的间接和直接的经济效益[15],对于中医药科研成果而言,主要表现在是否是中医药市场发展所亟需,该条目是通过分析该科研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大的利益,则推广的价值就大;科研成果是否可提高中医药市场的竞争力指的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后对于中医药市场增收,增效的直接贡献和对于国民经济带来的间接贡献,预期的经济效益越大,提高中医药市场竞争力越强,则越需要转化。

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其一表现在科研成果是否符合人类的安全,文明和伦理道德准则,因为有些科研成果的先进性、成熟度和经济价值很高,但是违背了人类安全、文明和伦理的原则,是需要被禁止转化为技术规范的;其二表现为是否提高中医药医疗服务水平,中医药的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属于中医药在卫生领域内应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只有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规范后,能够切实提高中医药的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其社会价值,该项科研成果才具备转化的必要。

运用共识会议法对前期遴选出的科研成果进行专家论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进行完多轮专家共识会议之后,根据专家共识会议的结果,确定技术规范的转化方案。

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标准制定管理办法(试行)》提出新工作项目提案建议书,填写完成后交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办公室,履行报批程序,收到正式批复后批准立项。

3.3.2确定技术规范制定主体

明确技术规范的制定主体,对于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技术规范至关重要,技术规范的制定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需具备在中医药行业内,处于该领域领先并且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资质,才能在科研成果转化技术规范后起到推广和应用的促进作用。

3.3.3组建技术规范制定工作组

3.3.3.1遴选原则技术规范制定工作组由临床医生、药学学科的人员、临床方法学方面的专家、各级管理人员及标准制定人员等多学科人员组成。人员有资深老专家、专家、临床一线医师、药师、科研研究人员、方法学研究者等,分布在老、中、青3个层次。负责起草的工作组积极收集、分析相关资料,吸纳各国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既往标准化建设的经验。

3.3.3.2工作组组成由临床专家、药学专家、方法学专家、统计学专家、中医药行业管理者及卫生行业管理者等资深专家组成,对技术规范的制定提出决策性的建议和总体督导。撰写工作组又分为文献检索小组和起草小组。由具有临床、药学、临床流行病学知识背景的人员执笔撰写技术规范;由具有中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知识背景及较好外语水平的人员进行文献检索与评价。

3.3.4系统收集相关材料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补充相关材料,具体包括:广泛收集与技术规范相关的专业文献及相关科研成果,与技术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化的法律法规;编写工具,《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相关规则与指南;从而节省技术规范编写所需的时间。

3.3.5起草技术规范

3.3.5.1撰写技术规范讨论稿基于文献检索小组检索的所有相关材料,并且广泛征集技术规范制定完成之后的使用各方比如各级医院、药品生产企业和科学研究单位的建议和意见,形成技术规范的讨论稿。

3.3.5.2撰写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根据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为了使技术规范更具公认性,召集技术规范指导委员会专家对技术规范讨论稿进行专家论证,以期讨论稿进行修正完善,撰写工作组对指导委员会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细致的推敲和反复讨论。

经反复讨论之后,运用由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白殿一教授主编的《标准的编写》一书中附录6中的“标准编写模板TCS2009”及使用指南进行编制,使编写的技术规范符合GB/T1.1规定的标准要求,形成征求意见稿。

在标准编写时应当注意,标准的条文应用词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谨。语言描述准确、规范是制定标准的最基本要求。标准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信息的,它对语言描述的要求特别苛刻,标准的语言和表达形式应尽可能的简单,明了,易懂,还应注意避免使用口语化的措辞,一是要清楚的表达信息,一是不容许出现异议。标准文本的表述要有很强的逻辑性,用词禁忌模棱两可,防止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标准内容产生不同的理解。具体可以参考GB/T1.6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达规则。

3.3.5.3技术规范意见征求在形成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之后,需进行必要的内部验证,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公开,网络,问卷调研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在完成技术规范的征求意见之后需对征求的意见进行归纳汇总和研究处理,形成意见汇总处理表,对于未采纳意见的,应当说明理由,对于技术规范进行了重大修改的,应当再次征求意见。

3.3.5.4形成技术规范送审稿根据技术规范征求意见,对意见进行逐一认真分析后,再进行意见的汇总处理,形成技术规范送审稿。

3.3.6审查、批准、出版、复审

由于技术规范的审查,批准,出版及使用和复审,均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行为,因此仅需按照其流程具体操作即可。

4讨论

在中医药科研成果向技术规范转化时,遴选具备技术规范转化潜质的中医药科研成果对于技术规范的转化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法规和政策,借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十一五”科技专项课题“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试点及研制”中“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分析方法”,结合中医药的特点,初步拟定出适合于判断中医药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技术规范的原则和条目。然而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入探讨,迫切需要进行中医药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评价系统的研究,建立适合中医药发展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科学合理的做出评价,更好得确定应当重点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的项目。

然而大部分标准化的学术论文目前都还停留在对标准化工作的初级探讨、经验总结及具体标准的讨论方面,对于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转化路径深入研究很少,使得中医药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政府支持的中医药科研计划从立项到科技成果产出,标准计划立项到标准批准,是两条互不相关、各自独立的过程链,很多中医药技术成果中亟需形成标准的内容未能进入我国的标准的制定程序中来。科研院所的广大科研工作者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标准,更缺乏这方面的有效经验,造成了大学研发的科研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加之我国僵化的科研体制管理模式,立项专家往往忽视科研的应用性,容易导致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从而无法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因此应当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加强科研成果的利用和资源的整合,系统梳理科研进展及成果,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机制,加大科研成果向中医药标准转化的力度,真正体现科技创新对于中医药的支持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3年度科技成果登记与统计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EB/OL].2013-11-26.http:///web/detail1.aspx?menuID=11&contentID=1011.

[2]国家标准委. 2013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公布[EB/OL].2013.http:// .cn/news/20131219/119658.shtml.

[3]郭春莉,付强.中医药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模式探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8):1850.

[4]石骥,傅良韬,文军,等.注重科研管理,加强成果转化[J].西南国防医药,2005,15(5):534.

[5]Pat Picariello.A global standards strategy by industry for industry[J]. Standard News, 2002(5):57.

[6]高晓红,丁日佳.标准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J].经济论坛,2004(1):48.

[7]丁日佳,李翕然.技术标准、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系统论[J]. 世界质量与标准化,2004(1):37.

[8]郝素利,丁日佳.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的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6):96.

[9]宇文亚,韩学杰,史楠楠.中医药标准化现状分析与思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3)∶445.

[10]白殿一.标准的编写[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11]柳成洋,丁日佳.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理论及方法[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12]中医药标准化知识简明读本编写组. 中医药标准化知识简明读本[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13]柳成洋,于欣丽,尹彦.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潜力分析方法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1):41.

医药技术论文第6篇

 

关键词:  中医药信息学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1  中医药信息学概论

     中医药信息学属于医学信息学的范畴。医学信息学是信息技术学和各医疗卫生科学的交叉科学,是应用系统分析工具这一新技术来研究医学的管理、过程控制、决策和对医学知识科学分析的科学。它由信息处理和通信理论及应用组成,而这两个方面的处理对象是医疗卫生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和医学信息学一样,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药学与信息科学交叉产生的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领域,一个是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传播与中医药研究有关的媒体化信息,另一个就是中医药科学有关问题的信息技术研究。中医药信息学运用信息科学技术使中医药理论可视化(易理解)、可重复(易掌握)、可操作(易交流),是在继承意义上的再创造[1-2]。中医药信息学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在许多方面,如通过中医翻译系统实现对外交流,各种专业数据库、专业网站的建立,数字图书馆、医院信息系统、远程中医学诊疗系统的建设,中医影像学,各种教育教学系统及中医药企业信息化网络建设等都取得了瞻目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2  制约中医药信息学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医药信息学教育模式存在不足,不利于中医药信息学人才的培养,造成中医药信息学人才匮乏,是阻碍中医药信息学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医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中医药信息学专业,仅个别院校开设了医药信息学专业。尽管许多中医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但讲授中医药专业知识相对较少或课时严重不足,而中医药教学往往又忽视人文教育及包括信息学在内的多学科的交叉学习,顾此失彼,没有从培养“中医药+信息学”复合型人才的高度设置选修专业和课时安排,导致信息学专业人才不懂中医药、中医药人才不懂信息学的尴尬局面,从而导致中医药信息学人才缺乏[3]。而且由于受学科意识及观念的限制,引进其他学科人才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也有不少人认为做信息学效益低、没发展,使信息人员来源困难,难以留住人。加上领导层、科技人员等的信息意识薄弱,最终导致信息队伍人数少、素质差、人员不稳定、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从现有信息人员知识结构来看,懂外语、中医药学及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人员,真正能掌握并灵活运用现代手段对国内外医药科技发展动态作定性定量综合分析的信息研究人才严重缺乏,严重妨碍了中医药信息学的正常发展[4]。因此,合理设置中医药信息学专业、调整中医药信息学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做到二者兼顾、比例适当,同时,增强中医药信息学从业人员的信息意识,加大对中医药信息学人才的吸引、培训力度、资金投入,为他们提供良好而可持续的科研及发展平台,对于改善中医药信息学人才不足的局面及对中医药信息学的长远发展尤其重要。

     良好的文献整理、修订工作是中医药信息学发展的基础。中医药古今医案、古籍、期刊等资料丰富,但这些资料存在记载错误、脱文、大量争议等现象;且中医药古籍大多都为传抄或传刻,脱文讹字,在所难免,又有重新修订或增订等情况,导致同一种书,因版本不一,其内容亦不尽相同,甚至导致错误的信息的整合与加工,或因选用劣版材料而得出错误的结论[5],无形中对中医药信息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中医文献研究中存在自发盲目、人才匮乏、观念陈旧等问题,故而,有必要组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会同中医药信息学人员一道,加大对古今文献的整理和开发,同时,培养中医文献专门人才,建立中医文献研究新学科,促成中医文献新科研中心的形成,为中医药信息学提供大量具有权威性、可靠性的文献信息资料[6]。

医药技术论文第7篇

关键词:中医术语 中医标准化 中医信息化 本体论 数据挖掘 机器学习 综述

Status quo,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rminology research methods

YANG Wei WEN Xiaoping GUO Jinglei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terminology is a fundamental work of research in various disciplines of TCM. This paper reviews research on the various steps of TCM terminology research(data selection, data pre-processing, data analysis, and expert review) in recent year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core problems of such research are mainly difficulties in updating standards, inconsistent standards, and obsolete research methods. Meanwhile, in the study of TCM formula-syndrome terminology,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comparative study of terms in the form of formula clusters through machine learning modeling.

Keyword:TCM terminology; TCM standardization; TCM informatization; ontology; data mining; machine learning; review;

术语是专业领域中概念的语言指称[1]。中医术语是中医药领域中概念的语言指称,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中医疾病、证候、症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类别,研究内容以术语的产生、构成和使用为主,是中医药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基础性工作[2],该研究还对健全中医药法律体系,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3]。中医术语研究的一般路径可以分为研究资料选取、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和专家审核等步骤,现将中医术语研究各阶段步骤近年来的研究方法概况综述如下,并分析问题,提出对策。

1 研究资料选取

研究资料选取主要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标,确定资料选择范围及来源,获取和保存研究资料的过程。理论上,术语研究应该基于所有的现有研究资料而进行。但从研究领域、研究目标和可操作性出发,需要进行取舍,通常运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等方法选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资料[4]。

从文献来源上区分,中医术语的研究资料可分为以非结构化数据为主的古代经典文献资料和部分标准化的半结构化或结构化的现代文献资料。

1.1 古代经典文献资料

古代经典文献以医籍为主,还可拓展至各类古籍,是各类中医术语的主要出处。此类文献的存储格式偏非结构化,进行选取和研究时,通常需要人工对古代文献阅读、检索和摘录,尤其是试图把古代病名与现代病名相映射时更加依赖人工考证。如杜松等[5]对历代医书涉及“问诊”的用语进行考证和沿革分析,发现“问诊”这一术语直到近现代才被逐渐统一、才被准确定义。王倩等[6]通过对比不同辞典,对“痫”与“”进行辨析,发现两者含义基本相同,从使用频次和输入法限制角度,认为选择“痫”为规范术语为宜。高新颜等[7]通过考据《礼记》等古代文献对“鼽嚏”的描述,对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病名进行考辨,推测古代文献中的“鼽嚏”应该包括急性鼻炎和变应性鼻炎。陆永辉等[8]通过对《内经》等文献记录考据分析,对比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表现与古籍相关病名的症状,建议将“咳嗽遗尿”定为压力性尿失禁的中医病名。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方证研究与新药开发决策服务平台[9]、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古代方剂数据库[10]、《中华医典》光盘等数字化中医古代经典文献库可以减轻一定的资料获取人工工作量。

1.2 现代文献资料

已有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及相关领域的行业规范是中医术语研究最主要的基础性研究资料[11-14],其中尤其是《中医临床诊疗术语》[11]、《中医药学名词》[15]、《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16]在中医术语研究中被频繁纳入研究范围,是重要的基础共识。

其他现代文献还包括各类临床病案、临床调查、流行病学研究等,通常为结构化或半结构化存储形式,利于数据分析,是数据量最多的研究资料,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术语研究中。但是,由于单项研究文献的时间及空间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整合同类型研究资料,才能得出更广时间与空间下的更具有整体代表性的研究结论。如陈秀敏等[17]通过多个数据库的检索,搜集和分析了近35年国内中医药期刊报道的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资料,整理出本病的14种证型,最常见的前5位证型为风湿热痹、风热血燥、热毒炽盛、风寒湿痹、肝肾亏虚,并发现寒、热、痰湿、风、燥、血瘀在本病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此类研究对于中医证候术语研究则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2 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主要是进行术语信息的识别、标注和分拆等操作,为之后数据分析提供高度结构化的数据[18],其本质是扩大和细化研究资料样本量。

2.1 术语信息的识别、标注

术语信息的识别,主要是指从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存储信息中识别出已经设定为术语或者符合术语设定条件的字段[19]。除人工识别外,各类计算机辅助技术,如数据挖掘技术等,正逐渐被应用到术语的识别中,其中较常见的算法是条件随机场(CRF)算法。例如张五辈等[20]利用CRF算法建立领域模型,进行中医术语名词搜集。孟洪宇等[21]探索了运用CRF算法抽取中医术语的方法。丁长林等[22]通过对比,发现CRF算法在叙述性术语语义标注问题上优于SVM等算法。袁玉虎等[23]通过研究证明CRF算法适合中医临床病历现病史文本的症状术语抽取。另有其他研究方法也被用于术语识别,如王琼等[24]尝试利用信息熵自动获取中医临床症状术语;孙水华等[25]利用迭代引导算法抽取中医针灸领域术语;朱威等[26]通过研究证明了标签传播算法在标注信息较少时具有较高精度;李明浩等[27]通过研究证明LSTM算法和CRF算法结合后,能够有效地识别字符较多的长症状术语。不过,相关的中文自然语言识别技术还不十分成熟,难以广泛应用。

术语信息的标注,是在术语识别的基础上,基于已知知识库或者设定库,对识别后的术语添加同义词、中医多种分类信息等字段。术语关系是概念关系的延伸,随着框架、系统、本体论被引入中医术语研究,语义关系也相应成为术语信息的一类[28],可以作为术语识别的规则[24],也可以作为识别、标注对象进行研究[29-31]。

2.2 术语信息的分拆

术语信息的分拆,也称分词,通过分拆已有术语,放大原有术语信息之间的差异,细分和重定义原有研究资料。如肖斌等[32]将功效术语分拆为功能靶点;吕晓颖等[33]将复杂症状术语分拆为症状要素,以及研究多年,形成一定成果的将证候分拆为证素的中医术语研究[34-35]。分拆有时也有辅助术语信息识别的作用,如朱威等[26]使用分拆后的中医临床术语为关键词进行术语识别。

最常用的分词工具是中科院的汉语词法分析系统(ICTCLAS)[24],其核心是CRF算法和自主字典词库。也有研究者自己尝试构建词库,如付璐等[36]以人工标注的方法总结清代中医医案的分词规律,构建词库。

但分词工具的分词结果通常会与人工分词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有课题组总结出“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解决策略[26]。

2.3 研究资料的储存及格式

一般而言,术语数据信息的储存有Excel文件、XML文件等文本的格式,如有研究将亚健康基础数据库系统以XML文件来存储分散采集的信息[37]。更多研究是以数据库为基础,以软件信息系统、网络平台等为形式保存研究资料和研究结果。如动态结构化名老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使用结构化关系数据库储存数据[38],中医临床数据仓库平台采用SQL Server软件储存及采集数据[39],四诊规范化研究网络信息平台利用网络连接多个数据库以存储综合信息[40]。

目前,经过识别、标注和分拆后的研究资料,其储存及格式没有规范标准的要求,但一般都可以最终化简为数据挖掘要求的“标识号-术语”格式、“标识号-术语-相关信息”格式,或者本体论建模需要的“主语-谓语-对象”格式[41]。

3 数据分析

术语信息的数据分析是指借助统计学、数据挖掘、建模等方法,以数据、表格、图形等形式,展现术语研究资料中的重要相关信息和规律。

3.1 常用统计及数据挖掘方法

针对中医术语数据最常用、最重要的分析方法是频数统计,以及基于分类后频数统计的比较。如陈少丽等[42]以频数统计,初步规范化整理了“疫病”18个病种的正名。

关联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涉及中医术语关系研究时通常使用它来获得重要的关系。如王敏[43]通过关联分析,获得“热毒”相关的病因、病状、病机、治法等。

在以证候为核心的研究中,各种降维技术如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是重要的数据挖掘技术。李梢[44]从数理、信息学角度,认为降维技术可以执简驭繁,既反映中医证侯的普遍性,又能体现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特色。

3.2 中医本体论建模

中医本体论是以框架系统描述中医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阐明中医知识的研究方法[45],它可通过对中医术语及其相互关系的规范化描述,勾画出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和描述语言。引入本体研究比较成熟的系统是参考SNOMED-CT和UMLS建立的中医临床术语系统(TCMCTS)[46]。理论上,建模后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获得中医相关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关系。

常用的本体建模工具有protégé[41]、ConceptChoir[45]等。这些工具可操作性强,一般可以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转化为“主语-谓语-对象”的三元组形式录入[41],进而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中医术语知识信息规律。

由于可视化和以关系数据为基础的特点,本体论建模常用在构建和展示体系框架、明确核心术语方面。如卢传坚等[47-48]通过本体论建模尝试构建中医康复标准体系和预防保健体系。齐桂等[49]通过本体论建模尝试构建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田雅娟等[50]通过本体论建模尝试构建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标准体系框架。钟伶等[51]通过本体论建模尝试构建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术语框架及内涵外延。曹兴鲁等[52]也认为可以利用本体论,明确中医术语的内核和外延。曹馨宇等[53]基于本体论建模,整理了面向中医养生的冠心病知识。安欢等[4]基于本体论建模,整理了本草古籍结构术语的类型。

4 专家审核

作为收尾阶段,专家审核主要起到保证术语研究成果遵循我国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构词规律,以及符合单义性、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民族性、国际性、协调性等原则的作用[15]。专家审核的参与时机和程度是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决定的,在一般性中医术语研究中,专家审核可以在最后的阶段;而涉及中医术语标准的制定研究时,则有严格的专家反馈、讨论和审定等环节[54]。

问卷调查、委员会讨论等形式是主要的专家审核方式[54]。

5 问题和对策

5.1 中医术语研究路线各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资料选取”阶段,仍旧以人工选取为主,其中尤其是古代文献的搜集整理问题突出,数字化、信息化参与程度还较低[55]。在“数据预处理”阶段,无论是标注还是分拆,依旧以人工处理为主,虽然基于机器学习的自然语言提取技术有所尝试,但对中医文献的处理仍旧处于探索阶段,且尚无有效的中医字典,采用通用字典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36]。在“数据分析”阶段,虽然多种分析技术都有尝试和应用,但仍以传统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技术为主,这些技术只能提供定性的分析结果,可靠性不足;一些高级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技术尚无针对术语研究的合理运用方法,尤其是对术语问题的定量研究。

5.2 根本问题是缺乏“量化比较”的研究方法

中医术语研究各阶段存在的核心问题主要是标准更新困难、标准不统一、研究方法陈旧等关键问题没有解决[31,56]。而随着中医术语研究的深入和高速发展,中医术语数量也随之暴涨,现有的国家标准、国家规范中医名词数量已经超过3万条[2],中医临床术语系统第二版记录了近4万个概念和超过11万个术语[31]。上述关键问题,随着术语数量的增加也将愈加严重和突出,尤其是目前对于中医术语中大量存在的同义词、近义词以及关联语义词的研究,尚无术语之间“量化比较”的研究方法。

5.3 通过机器学习进行“量化比较”研究的对策

机器学习是利用计算机建模的不同算法,总结已知事物的规律,预测、推断未知知识规律,并用于科学决策的方法[57]。机器学习通过模型反应数据内部复杂规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医的整体思维、辨证思维模式[58]。近年来机器学习已经被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多个领域[59-60]。

我们前期研究认为,基于古代文献或者现代临床术语文献,通过检索相关方剂,可构成不同术语对应的方剂集合,再使用机器学习建模的方法可以对方证术语之间的相似性进行一定量化的比较[61]。我们前期申请的专利“一种中医病名相似度的量化判定系统”[62]以及具体应用该专利量化研究消渴异名准确性的示例[61],提供了一种中医病名相似度的量化判定方法,将机器学习建模与海量中医方剂数据相结合,从而模拟中医以方测证的思维过程,还可量化不同中医病名的相似度。

基于上述研究方法,可以根据研究范围的选择,从历史记录和临床应用角度确立核心术语,形成一种量化的中医术语新研究方法。如果将这种术语研究方法落实到具体方剂,可以进一步将术语研究关联到临床试验、动物实验,解决术语研究过程中脱离临床及动物实验验证[63]的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方剂集合更进一步投射到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领域中,或能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同时也可将中医概念与现代医学大数据的链接打通。

参考文献

[1]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GB/T 10112-201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9:1.

[2] 朱建平.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4):1633-1637.

[3] 桑滨生.《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解读[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7):1088-1092.

[4] 安欢,张华敏,符永驰,等.基于知识组织的本草古籍知识检索系统构建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6,22(2):23-25.

[5] 杜松,于峥,刘寨华,等.“问诊”源流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6):744-747,764.

[6] 王倩,黄小波.“痫”与“”之辨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3):983-985.

[7] 高新颜,朱建平.变应性鼻炎中医定名考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2):5432-5434.

[8] 陆永辉,刘志顺,刘保延.压力性尿失禁中医病名规范化探讨[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11):1385-1386.

[9] 朱邦贤,包来发,陈晓,等.中医方证现代研究服务平台建设构想的实现[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3):49-52.

[10] 吴昊,王天芳,唐利龙,等.基于古代文献研究的悲伤中医术语及辨证意义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6):1153-1155.

[11] 李明,周强,董全伟,等.形制之变(一)——新旧中医国家标准疾病部分异同解读[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1,55(2):1-8.

[12] 周强,李明,董全伟,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传统医学章节与新版中医国家标准的比较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1,55(5):1-6,23.

[13] 邱玏,朱建平.中医耳鼻喉科中文名词术语选词、定名与释义规范表述[J].中国科技术语,2011,13(1):59-62.

[14] 杜莹,齐文诚,张哲,等.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症状术语规范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4):589-592.

[1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6]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

[17] 陈秀敏,卢传坚,黄清春,等.近35年文献的银屑病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4):603-606.

[18] 吕振红.糖尿病中医临床数据预处理及关联规则应用的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4.

[19] 孟洪宇.基于条件随机场的《伤寒论》中医术语自动识别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20] 张五辈,白宇,王裴岩,等.一种中医名词术语自动抽取方法[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28(1):72-75.

[21] 孟洪宇,孟庆刚.基于条件随机场的中医术语抽取方法及其应用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0):2334-2337.

[22] 丁长林,白宇,蔡东风.基于有监督学习的医古文叙述性术语语义标注[J].中文信息学报,2015,29(2):49-57.

[23] 袁玉虎,周雪忠,张润顺,等.面向中医临床现病史文本的命名实体抽取方法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9(1):70-77.

[24] 王琼,刘亮亮,张晓如,等.基于模式自动获取中医临床症状术语[J].中国数字医学,2018,13(3):44-46.

[25] 孙水华,黄德根,牛萍.中医针灸领域术语自动抽取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2016,30(3):118-124.

[26] 朱威,颜仕星,张磊,等.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的失眠病判别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6,46(10):867-873.

[27] 李明浩,刘忠,姚远哲.基于LSTM-CRF的中医医案症状术语识别[J].计算机应用,2018,38(S2):42-46.

[28] 杨阳,崔蒙,李园白.语义关系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及现状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4):604-607.

[29] 成福春,张平,刘华,等.中医术语集制定过程中关系的提炼及中医术语服务平台构建探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38(6):6-10.

[30] 陈璟,刘亮亮,张晓如,等.基于聚类的中医临床术语语义关系的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9(12):1949-1953.

[31] 高博,朱彦,刘静,等.中医临床术语系统v2.0概念间关系设定[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4):22-25.

[32] 肖斌,陶欧,顾浩,等.基于功能靶点的中药功效术语规范[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3):252-256.

[33] 吕晓颖,李敬华,贾李蓉,等.浅议症状元素与复杂症状术语的处理方法[J].世界中医药,2012,7(5):371-373.

[34] 李明,张昌林,包含飞,等.中医证候本体表达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47(1):7-11.

[35] 李明,包含飞,周强,等.基于本体的证候命名规范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8(5):22-24.

[36] 付璐,李思,李明正,等.以清代医籍为例探讨中医古籍分词规范标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0):4700-4705.

[37] 张早华,胡雪琴,马林,等.实现亚健康中医干预过程规范化的共性技术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0):96-98.

[38] 王映辉,刘保延,姚乃礼,等.动态结构化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2):106-107.

[39] 刘保延,周雪忠,李平,等.个体诊疗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平台[J].中国数字医学,2007,2(6):31-36.

[40] 王明三.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四诊规范化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4):284-285.

[41] 李明,朱邦贤,周强.基于protégé的中医证候本体构建方法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6):807-809.

[42] 陈少丽,陈德兴,文小平.中医“疫病”病名规范化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1):23-24.

[43] 王敏.中医“毒热”数据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沈阳: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09.

[44] 李梢.从维度与阶度探讨中医证候的特征及标准化方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1-4.

[45] 王喜荣.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46] 朱彦,贾李蓉,高博,等.中医临床术语系统v2.0设计与构建[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8,42(3):10-15.

[47] 卢传坚,陈红霞,郭友华,等.中医康复标准体系探索与初步构建[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7):1761-1762.

[48] 卢传坚,林嬿钊,叶子怡,等.中医预防保健标准体系研究与初步构建[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0):2526-2527.

[49] 齐桂,万长秀,彭芳,等.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框架构建的思路与方法[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4):981-982.

[50] 田雅娟,毛海飞,杨继红.中医学优势治疗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分类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40(1):21-25.

[51] 钟伶,林晓华,林丹红.中西医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术语框架构建探讨[J].中医杂志,2016,57(14):1181-1184.

[52] 董兴鲁,曹克刚,马斌,等.大数据时代下真实世界中医术语研究浅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9):2724-2726.

[53] 曹馨宇,谢琪,周洪伟,等.面向中医养生的冠心病知识本体构建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4):683-687.

[54] 朱建平.浅议中医药学名词术语的规范与审定[J].中医杂志,2003,44(4):247-249.

[55] 王志国,王永炎.症状体征术语规范化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4):226-229.

[56] 许吉,施毅,袁敏,等.中医术语国家标准比较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9):2294-2295.

[57] BISHOP C M.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M].Boston:Springer,2006.

[58] 庞博,刘刚,周雪忠,等.基于机器学习的名老中医诊治肺癌认知模型构建方法[J].北京中医药,2015,34(12):949-954.

[59] 张晓航,石清磊,王斌,等.机器学习算法在中医诊疗中的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18,45(S2):32-36.

[60] 樊启猛,贺玉婷,李海英,等.贝叶斯网络在中医药理论研究的现状及与超分子化学联合应用前景[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9(11):1407-1411.

[61] 杨巍,文小平,郭晶磊.消渴异名准确性的“方证量化模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1):46-49.

医药技术论文第8篇

个人自1993年1月被聘任为主管中药师以来,紧紧围绕计划生育工作重点,认真学习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有关医药法规,不断加强自身医德修养,始终坚持以全心全意为广大育龄群众服务为宗旨,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自任职以来,始终坚持工作质量第一,服务质量第一。工作中,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加强对药品质量的控制把关,严防假、冒、伪、劣药品进入临床。同时,做好毒、麻、剧等特殊药品的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防止舞避现象的发生;积极协助领导指定和完善单位药品管理制度、先后指定了《药品质量管理制度》、《药品保管制度》、《药品发放工作制度》等管理制度,使单位的药品管理趋于制度化、规范化,避免了违规操作和差错事故的发生;工作学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较多的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技能,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以医药法规为准则,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坚决纠正和杜绝医药行业中的不正之风,使本人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达到了主管药师的水平。工作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兢兢业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与任务指标,认真做好缺药登记、效期登记,认真对待处方的审核、化价、调配、发放工作,严格遵守处方调配制度,认真按照“三查七对”处方审查制度,严格操作,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配伍禁忌、剂量、规格等方面的差错,能及时与医生联系,准确调配,认真复核,近五年来,发放药品32300张处方,未出现任何差错事故,为群众提供了快捷、准确、优良的药学服务。同时,积极主动地向服务对象宣传计划生育、避孕节育和生殖保键知识,协助医生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以及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工作中,严格执行“品”、“医疗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以及特殊管理的有关发规。熟练掌握药品的微机化管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药品的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做到微机化价,操作熟练、迅速,尽可能减少病人化价等候时间,对发放到病人手中的药品,能主动向病人讲解有关用药的常识与注意事项,尤其对孕产妇用药注意事项作耐心解答,使病人在服药时良好地遵守医嘱。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各项活动,加强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了解和掌握药学界的学术新动向,熟练掌握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利用药学专业知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随着医药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学事业的迅速发展,药师职能的转变,积极参加临床药学药物咨询和新制剂、新剂型的研究工作,不断吸收应用国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了解和掌握药品的新动向,及时向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药物信息资料,并与有关临床医护人员共同探讨最佳治疗方案,促进合理用药,同时开展新药咨询和药物监测工作,建立不论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使临床用药更科学、更合理,以适应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在学术方面,能够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吸取他人之长。丰富个人知识,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先后自学了《药学》、《药理学》、《中药学》等医学专著及文献,做读书笔记近30万字。每年还订阅一定数量的医学刊物如《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药房》等,及时了解和掌握药学新进展、新动向,积极探索新理论,研究新方法。近几年来,利用中医药理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先兆流产65例,取得了满意医疗效果。能力钻研、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药品新知识水平,注意加强医药信息沟通。任职以来,先后有近十篇论文在省、市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其中3篇分别在《中华新医学》、《宜春学院学报》、《中华临床新医学》上发表;199x年9月参加了xx省中医学院药剂专业学习,通过一年半的刻苦学习,取得了大专专业证书,从而使工作和理论有了系统性的提高。

任职以来,积极培养指导下级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工作,自1996年以来,长期担任大、中专实习生进修生及乡镇计生服务站人员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先后在县乡组织的业务培训班上担负《药学》、《药理学》授课任务,为全县计生系统培养了近百名合格的业务技术人员,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