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5 15:00:26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第1篇

第一条为了规范我县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全面提高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现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l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28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桂政发〔*〕192号)《国家教育部(原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小学管理规程》、《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规定》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教育教学业务”主要指小学内部的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科研工作、学生管理、教师培训等方面的业务。

第三条小学的工作重点是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要服从和服务教育教学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县内城区小学、各乡镇中心小学、各村小学及社会力量办学的小学。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五条根据我县小学校点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教育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各中心小学,中心小学直接对县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县通过乡镇中心小学管理各村小学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小学,各村小学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小学直接对中心小学负责。

第六条县对小学的教育教学业务管理机构或部门有:县教育局教育股、教育局秘书股、教育局教研室、教育局电教站、教育局仪器站等,由教育局教育股协调管理。

第七条乡镇对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的机构是乡镇中心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是县教育部门领导的教育机构,同时又是协助县教育部门对本乡镇村小学教育教学业务实施管理的事业机构;是本乡镇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的中心,同时也是本乡镇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中心,对本乡镇村小学教育教学业务具有组织、指导、协调和质量监控的职能。乡镇中心小学校长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县、中心小学、村小学三级要根据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小学管理制度,确保全县小学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对认真履行职责的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应予奖励。

第三章工作职责

第九条小学各学校在教育教学业务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国家教学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制度,保持良好教学秩序。严格执行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三)健全学籍管理制度加强学籍管理。认真执行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入学、转学、休学手续完备。逐步取消留级制度严格控制学生辍学,巩固和发展“普九”成果,促进全县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积极组织开展校内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广泛开展校内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探索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规律,总结推广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五)严格贯彻执行县颁布的教学常规,督促教师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教学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测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六)切实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法制观念和安全保护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德育工作要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七)应重视体育和美育工作。认真上好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学校应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美育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提出服饰、仪表、语言、行为等审美要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八)积极参加县级、乡镇组织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教学经验交流、教学质量调研等活动;积极协助县级教研室部门和本乡镇中心小学在本校开展教研活动。

(九)加强本校教师的教育、管理和培训,大力抓好教师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鼓励和督促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其他形式的学历培训,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十)各乡镇中心小学,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要上交教育局教育股,教研计划和总结要上交县教研室。各村小学的工作计划和总结要上交本乡镇的中心小学。

(十一)积极完成县教育部门和乡镇中心小学布置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十条乡镇中心小学在教育教学业务管理方面,除了要履行以上的职责外,还要履行如下职责:

(一)发挥办学示范作用。乡镇中心小学要依法依规办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在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教学改革、师资培训、校园安全卫生、“两基”巩固提高等方面成为本乡镇小学办学的示范,带动全乡镇小学的发展,促进全乡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发挥小学教研中心作用。小学教研以乡镇中心小学为中心,全乡镇小学教研活动由中心小学组织实施。在中心小学校长统一领导下,由中心小学教研组牵头,组织全镇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课、教学观摩、教学竞赛、课题实验、经验交流、教学基本功训练、专题研讨等教研活动。中心小学校长、辅导员等领导应有计划地深入各小学听课、指导学科教学和学校管理.

(三)发挥小学教师进修培训基地作用。乡镇中心小学是乡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乡镇中心小学负责制定并实施本乡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并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四)加强小学生学籍管理。建立全乡镇适龄儿童档案,掌握全乡镇每学年适龄儿童人数,严格控制学生辍学。己入小学的儿童,在中心小学造册建立学籍档案,并于每年9月底前报一份到县教育局教育股备案。

(五)负责本乡镇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两基”档案收集和管理等工作。

(六)协助和配合乡镇政府履行义务教育办学责任,促进本乡镇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做好组织发动学生入学、维护学校治安和安全、校舍建设等有关工作。

(七)在县教育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小学毕业考试命题和组织考试等工作,配合做好小学教学质量调研工作。

(八)完成县教育部门布置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十一条县教育局、教研室、电教站、仪器站在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加强对乡镇中心小学的领导、管理和指导。

(二)检查督促各乡镇小学贯彻教育方针,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抓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检查督促各乡镇各小学抓好学额巩固工作,严格控制学生辍学率,巩固和发展“普九”成果,促进全县小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指导各乡镇中心小学组织开展全镇性的教研活动,总结推广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五)督促各乡镇中心小学加强对本乡镇各小学的教学常规管理,督促各学校和各学科教师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第十二条县教育局的有关股室要根据新的小学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大力加强对小学教育教学业务指导与管理。

第四章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制度。学校要建立德、智、体、美全面评估教育质量的科学标准,要通过多种形式评测教学质量,不得以考试成绩排列班级、学生的名次和作为衡量教学质量、评定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第十四条教育教学工作调研制度。县每学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小学教育教学调研不少于1次;乡镇每学期开展全乡镇的调研不少于2次。调研前要制订出具体的调研方案,调研结束后要撰写出调研报告,并送交教育局、教研室分管领导和各乡镇中心小学校长。

第*条校本教研制度。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与措施。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从改革实践中不断发展。各小学每周要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集体备课、教学研究等活动不少于2小时(中心校每周星期一、三下午4∶00-5∶30,村小学每期星期一下午放学后,为活动时间),教师要做好业务学习笔记。各中心小学每学期要集中全镇各村小学的教师开展业务学习或教研活动不少于2次。每学期要组织不少于2次校际教研活动。

第十六条小学生专题教育活动制度。各小学每学期开展学生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各不少于1次。每次活动要事先做好方案,事后做好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

第十七条教学常规检查评比制度。全县的教学常规检查每三年1次,抽查每年1次;乡镇每学期抽查1次;学校每学期抽查2次。三级常规检查,事前均要制订出方案,检查结束后要撰写检查总结,并表彰先进的集体和个人,推广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第十八条课堂教学听课评课制度。县教育局各股室干部每年深入学校听课不少于20节。教研室教研员、中心小学业务辅导员每学年深入学校听课不少于80节,学校领导每学期不少于20节,学校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5节,听课后要进行评课。

第十九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制度。县级每学年举行全县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活动不少于2次(由教研室小学组统筹安排);乡镇级不少于3次;校级语文、数学不少于10次,其他学科不少于1次。每次研究课事先都要制订出方案,定出研究专题,事后撰写活动总结。

第二十条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制度。县级的小学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每年不少于1次(可结合有关会议进行);乡镇内经验交流会每学期不少于1次;校级经验交流会每学期不少于2次。

第二十一条教学质量检测制度。根据我县在自治区立项的A类重点课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调查研究”的要求,县每学期组织1次部分年级和部分学科的教学质量检测。每次检测必须精心组织,严格要求,深入分析,总结表彰。

第二十二条教育教学评比活动制度和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制度。教学评比活动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比赛、论文评比、优质课(含班会课)评比、说课评比等活动。县级每学期不少于1次;乡镇级自行举办的活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每三年进行一次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每次活动事先要制订出方案,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表彰。

第二十三条教育教学果奖励制度。修订完善《*县小学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方案》,按照方案的要求,每年表彰奖励1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的集体和个人,总结推广先进的做法和经验。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第2篇

关键词:乡镇干部 工作满意度 激励

乡镇干部处于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最前沿,是公务员队伍建设中的基础骨干力量,是党和国家政策方针最基层的执行者、落实者,他们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施政效能与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当今社会,随着行政生态环境的变化,基层政府面临的情景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只有了解乡镇干部的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才可能更好地创造条件来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增强其服务意识,以更好地完成工作。为此,笔者对部分乡镇干部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研,分析了其相关影响因素,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如何提高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

一、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维度与测量因子

1、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霍伯克(Hoppock)在《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1935年)中提出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后,工作满意度大致有四类说法:一是综合性定义(overall satisfaction),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于其工作与有关环境所抱持的一种整体性的情感态度,其特征在于将工作满意度视为单一的概念,并不涉及工作满意度的各个构成要素和其形成原因与经过。二是期望差距类的定义(exception discrepancy),它指员工预期应得的与实际所获得的二者之间的差距,称为期望差距。若二者差距大,满意程度低;反之,满意程度高(Locke, 1969)。三是参考框架类的定义(frame of reference),工作满意度是员工根据自己的参考框架对工作的客观特性加以解释后所得到的结果,是员工对其工作的主观反应和情感,而且这种感知受到个人自我参考框架的影响(许士军,1994;吴秉恩,1993)。四是层面型定义(张平、崔永胜,2005),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其工作特定层面的情感反应。

2、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的维度与测量方法

工作满意度维度存在着单维和多维两种理解。所谓单维,就是将工作满意度看作是一个整体水平,不做各个维度上的区分;所谓多维,则是将工作满意度区分为不同的方面,从而可以分别进行测量。一种比较常见的维度划分就是将工作满意度划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个方面(Hirschfeld,2000;Herzberg,1987)。就对组织管理而言,多维工作满意度研究比单维的意义更为明显。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也多以多维划分为基础。

相应于工作满意度维度的单维和多维之分,测量的方法也有单一整体评估法(Single Global Rating)和工作要素总和评估法(Summation Score)。单一整体评估法,只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对工作的总体感受。这种方法可以知道员工的相对满意度水平,但无法对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诊断,无法指导管理者采取何种具体措施改进工作。工作要素总和评分法强调用多种要素评价工作满意度。它需要确定工作中的关键维度,然后编制调查问题,再根据标准量表来评价这些维度。相比而言,它比单一整体评估法操作起来复杂一些,但能获得更精确的评价和诊断结果,有利于组织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其优点比较明显。因此,本研究采用工作要素总和评分法。

3、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的测量因子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很多,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模型将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完全纳入其中。在对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前因的研究中,常将个人特征和工作特征这个两个因素作为研究的重点,从工作满意度前因和后果关系图( Seashore & Taber,1975)[3]还可以看到,工作满意度对个人反应变量产生影响,会影响生活满意感,二者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所以,在本研究中我们也将关注“生活满意感”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本研究的测量指标构成:①整体工作满意度的测量:使用了由Quinn & Shepard(1974)编制,由Rice等(1991)进行修订的工作满意度通用量表(Global Job Satisfaction),它通过6道题测量了员工对他工作的大体情感反应。②工作满意度各维度的测量:基于设计调查量表的基本原则:科学性、目的性和可能性等原则,将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细分为工作本身、薪水与福利、工作条件、晋升机会、领导、同事、下属、发展和成就等九个层面,并且每一个层面由若干指标构成,共计22个指标,包括21个自制指标和1道测谎题。③生活满意感的测量:旨在研究工作满意度与生活满意感之间的相关关系,由2道题构成。④个人信息量表:在于研究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基层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共7道题。⑤改善工作满意度的开放性调查,共2题,非必答。除个人信息量表和开放性题目外,其他各维度均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作答,即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

二、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研究的假设、对象与框架

本研究采取逻辑叙述、假设、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与检验、得出结论的研究框架,利用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测量指标量表的问卷,对分布于福建省不同区位的10个乡镇238名乡镇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1、研究假设

假设1:整体工作满意度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假设2:人口统计学各变量(性别、年龄、婚姻、教育程度、职务等)对基层公务员工作满意度有影响;

假设3:工作满意度与生活满意感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2、研究框架

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3、调查对象

于2008-2010年分别向位于福建省东、西、南、北等区位的10个乡镇政府机关干部发放问卷,共发出问卷300份,实际收回问卷264份,问卷回收率为88%,有效问卷238份,有效率90%,有效问卷的样本基本特征如表1:

4、问卷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假设,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确定了基层公务员满意度的结构,并进行数据检验之后,进行五个层面的分析:一是采用叙述性统计,获得基层公务员满意度各统计量的总体情况;二是采用相关分析,检验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与整体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三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验证人口统计学变量各要素对基层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四是采用相关性分析,证明生活满意感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五是采用回归分析,研究人口统计学变量和生活满意感对整体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三、问卷调查结果及数据统计分析

1、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的结构

本研究采用了极端组检验法和相关分析,求得各题目的鉴别指数值及相关系数。通过统计分析,得出5个指标相关系数较低,其中一个指标的鉴别度不够,根据之前确定的筛选原则将之剔除(数据统计情况见附表2)。经过剔除之后,剩余16题,将之整理后进行因素分析。 转贴于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探索性因素分析法探讨基层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结构。即经过因素分析适切性检验、抽取公共因子、确定公共因子个数、因素旋转四个步骤,建立起4个分量表(见表2)。根据每个因子所包含题目的内容,对这4个因子进行分析和命名:

因子1----“工作回报”,包含薪水状况、晋升机会、薪水增长和福利状况;

因子2----“成就与认可”,包含工作量、晋升的公平性、晋升速度和工作成就感;

因子3----“领导和管理”,含领导品质、关心下属、管理制度和团队凝聚力;

因子4----“成长与发展”,包含组织沟通、竞争机制、教育培训和社会地位。

2、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①调查样本各统计量的叙述性统计说明

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测量法,除整体满意度中最后一题的理论中值为4外,其他每题的理论中值都为3。通过统计分析将工作满意度各因子、整体满意度及生活满意度的平均分按降序排列(见表3):①总体满意度平均分为50.9496,略高于理论中值。从其构成的4个层面来看,乡镇干部对工作回报的满意度最低,且低于理论中值,其余3个从高到低分别为:领导和管理、成长与发展、成就与认可,这三个层面的满意度略高于理论中值。②整体满意度则为24.3277,满意度较高。表明虽然基层公务员对工作满意度的具体维度存在不同的感受,致使各个维度的得分并不高,但总的来说,基层公务员对其工作还是有较高的满意度。③乡镇干部生活满意度的得分为3.72,表明其对生活有较高的满意度。

在关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的明细指标(见表4)中,涉及晋升的题目得分最低,另外薪水和福利的满意度也较低。而满意度较高的项目主要涉及领导、工作成就、社会地位和组织凝聚力。而且,从改善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开放性调查中发现,参与调查的大部分被试者将提高工资和改善福利作为提高其自身工作满意度的主要措施,同时只有少部分被试提到完善晋升制度、改善办公环境等。

②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与整体工作满意度

为了验证假设1:整体满意度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存在相关联系,我们将通过相关分析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整体工作满意度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4,且P值均为0.000,即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认为整体满意度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③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检查性别、婚姻状况、年龄、任现职年限、学历、年收入、职位等人口统计变量对组织承诺影响的显著性,验证假设2提出的观点。

第一,基于性别的差异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在对领导和管理、成长与发展和工作满意度总分上没有明显的差异;而在对工作与回报、成就与认可和整体工作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对工作与回报的满意度上,男性高于女性;在对成就与认可的满意度上,女性高于男性。而在整体满意度上,则显示女性高于男性。虽然平衡各维度的差异之后,女性与男性在工作满意度总分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就大体情感而言,女性对其工作的满意度仍然高于男性。

第二,基于婚姻的差异分析。鉴于大多数研究调查仅关注已婚者与未婚者之间的差异,且选择“其他(离异及丧偶)”的被试样本研究中仅占2.1%,故不考虑“其他”对象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除成长与发展这一维度外,未婚者与已婚者在工作满意度的其他方面和整体工作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已婚者在差异显著的各项上均高于未婚者。

第三,基于年龄的差异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对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及整体满意度的影响是显著的。相对来说,年龄越高工作满意度也越高。

第四,基于任现职年限的差异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任现职的年限对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及整体满意度的影响是显著的。总体来说,随着任职年限的增加,其工作满意度也有增加的趋势。

第五,基于学历的差异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学历对工作回报、成就与认可和满意度总分的影响显著,而领导和管理、成长与发展和整体满意度在不同学历上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第六,基于年收入的差异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年收入对基层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是显著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五个级别进行两两分析发现:低收入与高收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会随着年收入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变得不明显。

第七,基于职位的差异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职位的差异对基层公务员工作满意度影响是显著。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低级别(如办事员和科员)与高级别(如正科级和副处级)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同时低级别内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高级别内的差异则不显著,即随着职位的不断提高,其对工作满意度提高的贡献也越小。

④生活满意感与工作满意度

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生活满意感与整体满意度和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1、0.446,P值均为0.000,工作满意度与生活满意感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3。此外,关于工作满意度对生活满意感影响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46.2%的乡镇干部认为自己对生活的满意感有一半左右来自于工作满意度,40.8%的乡镇干部认为自己对生活的满意感至少有60%来自于工作满意度,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认为自己对生活的满意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作满意度(见图2)。

图2 认为自己对生活的满意感来自于工作的人数

四、提升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途径

通过本研究,可以认识到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的总体状况及其如何受工资报酬、性别、婚姻、年龄、任职年限、学历、职位的影响程度,并比较有效地把握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的结构性因子。这可以为建立乡镇干部激励制度提供认识的实证基础,可以通过对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的结构因子的改进而提高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可以有效避免客观上乡镇干部职位有限与薪酬有限的情况下增加工作满意度,有助于走出把过多注意力放在职务晋升、增加工资等激励措施上的定势思维,更多考量其他因素,使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提升的可能性有更多选择。

1、展现乡镇干部治理能力可以有效提高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

问卷调查中显示乡镇干部总体满意度平均值略高于理论中值。虽然乡镇干部对工资报酬满意度低于理论中值,但在“领导和管理”、“成长与发展”、“成就与认可”这三项都略高于理论中值。这表明通过展示乡镇干部领导能力与管理能力、成长与成就认可等可以在对晋升、工资报酬的满意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工作满意度,这也是一个干部获得政治认同的集中体现。区域发展规划、各种公益活动、公民能力拓展、乡镇代言人角色等都是乡镇干部政治能力展现的平台。乡镇干部可以在这些活动中获得较大的满足,这些满足未必要与直接经济报酬联结在一起。

在关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的明细指标中,也已表明这一点,即涉及晋升的内容得分最低,涉及薪水和福利的满意度也较低,而满意度高的项目主要涉及领导、工作成就、社会地位和组织凝聚力。而且,从改善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开放性调查中也发现,只有少部分被测者提到通过晋升制度、改善办公环境等获得满足,事实上多数的乡镇干部清楚晋升岗位是有限的,但展现乡镇干部的治理能力的可能则是无限的。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乡镇等基层有许多工作需要开展,政府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后,基层政府的责任更重了,许多公共政策的真正落实、民生工程建设、公民能力提升、多中心治理等都需要乡镇干部展现才华与治理能力。乡镇干部通过在为民众的工作中创造新的价值,获得新的工作满意,从而提升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

2、建立合理的乡镇干部综合结构,可以提升乡镇干部队伍整体工作满意度

问卷调查分析已经表明,乡镇干部的工作满意度与性别、婚姻状况、任职年限、性别、学历都有相关关系。比如,男性和女性在对领导和管理、成长与发展和工作满意度总分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整体满意度上,女性高于男性。因此,在乡镇干部中,女性一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在有些方面还优于男性。

又如,在除成长与发展这一维度外,已婚者比未婚者在其他各个维度上都更加满意。在乡镇,干部的工作与生活交往空间相对较小,已婚者既可能生活相对比较稳定,也容易得到更多社会信任,会促进工作满意度的提升。因此乡镇干部的婚姻状况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因素,也是考虑乡镇干部综合结构的一个因素。前面也已了年龄、任职年限、学历等因子会对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因此,通过有意识进行乡镇干部综合结构的调整,可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当然对于一个具体乡镇而言,需要结合其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综合结构调适与优化。

3、关心乡镇干部生活满意度必须关心乡镇干部的工作满意度

提高乡镇干部生活满意度提高整个国民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都有重要意义。前面的分析已经清楚地表明乡镇干部的工作满意度与生活满意感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接近一半的乡镇干部都将工作满意度看作是自己生活满意度的最主要来源。近些年来,就国家各级干部而言,乡镇干部的工作面临更大挑战与心理压力,无论从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与组织结构的变革,还是政府职能转变趋势来看,在未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对乡镇干部的工作要求会越来越高,乡镇干部并不容易凭借过去成功的方式来获得工作满意度,乡镇干部的价值取向、工作艺术、绩效评价与能力都可能面临新的情境。关心乡镇干部的生活满意度就需要从其工作本身入手,才可能更好地做好乡镇干部的培养工作。

以上只是基于本研究数据中的几项分析结论而提出的增进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的途径。事实上这些数据还可能蕴藏着许多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如对乡镇干部工作满意度结构维度的划分本身就提示了如何思考与提升工作满意度的框架;单项指标分值中可能具有的研究价值;各结构维度之间互动关系所揭示的意义等。同时本研究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醒人们需要更多关心乡镇干部的工作和他们的工作满意度,而不是如同多数研究或实际中谈及的更多是晋升制度、竞争上岗制度等永远不会错,但却效果不佳的情形,更恰当理解这一干部群体。

参考文献:

[1] 张平,崔永胜.员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经济师,2005,(02):160

[2] 约翰W纽斯特罗姆,基斯戴维斯.组织行为学(第十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27 ,230-232

[3] Herzberg, F.One More Time:How Do You Motivate Employees?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8,(January/February):28

[4] Dail L Fields.工作评价——组织诊断与研究实用量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42

[5] 孟庆茂,刘红云,赵增梅.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设计及统计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91-500

[6]迈克尔L瓦休,黛布拉W斯图尔特,G 大卫贾森.组织行为与公共管理(第三版)[M].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7]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第7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水延凯等.社会调查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汪彩玲.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市场研究.2005,(02)

[10]袁声莉,马士华.员工满意度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

[11]王赛芳.员工工作满意度理论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6,(7)

[12]余君.基层公务员工作特征及其与人格特质、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

[13]李淑贞.我国国税稽征人员工作满意感之研究[D].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企业管理学系研究所,2000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第3篇

【关键词】乡镇卫生检验;意义;作用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377-02

引言

政府对乡镇为生检验机构的经费投入从06年到现在总体呈上升趋势。卫生检验费用是属于我国总体卫生经费的一个部分,随着卫生经费的提升,卫生检验的费用也就会不断的提高[1]。08年。卫生检验机构基本已经全面覆盖我国的县域及以下地方。从镇级卫生检验在预防和消除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等作用后上看,加强镇级卫生检验,有利于确保基层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是镇级政府卫生工作的关键,是从人民群众出发,为人民着想的体现。

1 乡镇级卫生检验工作现状

乡镇级卫生检验工作当前的情况主要存于以下几点问题。

1.1 财政费用支持力度不大

卫生检验机构伴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从以往的财政全拨款机构也已经转变成了财政提供有偿服务的机构[2]。在我国大部分乡镇级地区,财政情况并不理想,因而能够提供卫生检验机构的经费能力有十分有限。一些乡镇级卫生检验机构受财政经费的影响,为了生存不得不减少无偿疾病预防的工作,使得卫生检验机构的重心开始出现偏离。尽管在近几年中,镇级有偿服务工作的比例提高了,但是其生存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缓解。这些都严重的影响到了镇级卫生机构今后的发展。

1.2 卫生检验机构人员结构不合理

乡镇级卫生检验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素质和县以及以上地方卫生机构人员素质相比还比较低。乡镇从事卫生检验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也很低。加上,我国医疗机构还处于大发展的时期,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对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城市医疗卫生机构的薪资和福利水平都很高,大部分卫生检验人才也愿意到城市卫生机构工作而致使乡镇卫生检验机构人才缺少,很难招到具有高素质的卫生人员。很多乡镇卫生机构的人员多为老员工,人员年龄结构也十分不合理。

1.3 设备缺乏,工作条件差

政府对乡镇卫生检验机构的经费投入尽管有所增加,卫生机构设备也在更新。但是由于我国乡镇单位很多,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所有乡镇级卫生机构的设备更新。一些经济落后的乡镇地区的卫生机机构设备十分落后,使得很多卫生检验项目无法进行。对于一些突发性的卫生事件也没有能力处理。有的乡镇卫生检验机构的办公环境很差,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情绪,也就不利于工作人员对卫生检验业务的学习。

2 乡镇卫生检验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乡镇级卫生检验机构的能力和检验工作的可靠性对于执法的权威性以及卫生疾病的控制在群众心中的声誉是有着直接关系的[3]。对于地方群众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也十分重要。乡镇卫生检验工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对健康产品卫生评价。在实施疾病预防以及控制的工作当中,通过卫生检验能够提供确切的实验检测数据。

第二,突发卫生事件车处理。在乡镇地区,对于一些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故,通过卫生检验部门能够及时地找出事件发生原因,并且提高卫生检验支持。

第三,是监督执法技术的支撑。在遵守卫生法规的基础上,卫生检验机构能够保证基层人员群众的健康,提供可靠的执法依据。

第四,是乡镇卫生标准制定的依据。以卫生检验机构提供的预防技术的技术支持,能够对疾病及早发现并且为人们提供疾病预防知识。

3 提高乡镇卫生检验工作建议

乡镇卫生检验工作既然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就要加强其工作水平的提高。

3.1 加大政府扶持

卫生检验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近几年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近几年中禽流感以及非典等传染性事件的出现让人们更加的重视卫生检验工作。随着人员流动性的加大,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乡镇政府更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本地区的卫生检验工作,通过多渠道资金筹集,建立卫生检验补偿机制,使得乡镇的卫生检验机构能够回归到疾病控制的主要业务上去。

3.2 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

要吸引更多的卫生检验人才,乡镇卫生检验机构应该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使得从业对队伍保持稳定,留住更多的人才。通过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鼓励工作人员进修深造,促使卫生检验机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够得以提高。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从业人员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确保乡镇检验工作整体水平提高。

3.3 放宽政策

在乡镇卫生机构的人才招聘问题上,乡镇政府部门应该适当的降低岗位需求要求,使得有需要的人才能够聘任到对口的岗位,从而缓解乡镇级卫生检验机构人员缺乏的问题。

3.4 加大设备购置

乡镇卫生检验机构很多设备还是以前的一些老旧设备。要提高卫生检验的水平和效率就要购置一些新的检验设备。现代疾病控制工作的发展,对卫生检验部门处理公共卫生疾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检验机构能够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而乡镇卫生检验机构设备缺乏已然成为这些地方检验工作的瓶颈。对此,地方政府以及财政部门应该更新检验设备,加强检验机构建设工作确保检验工作条件。

3.5 加强检验工作人员责任意识

乡镇级卫生检验工作人员对自身作为卫生检验人员承担的巨大责任认识还不够。作为保证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机构人员,要认识到其自身的水平以及检验实验室的规范性对检验数据的可靠性是极其重要的。在检验工作中要严格的进行操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4 结论

卫生检验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的工作,是政府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一个纽带。随着近几年各种重大疾病的出现,为了预防控制疾病,做好基层卫生检验工作,乡镇卫生检验机构必须加大力度,加大对检验工作的重视,充分认识其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孟.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验资源配置现状与检验能力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2,6(8):9-10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第4篇

目前正是建筑施工的黄金季节,上级分配给我县的危房改造任务指标刚刚下达,我们就立即召开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号召全县上下立即行动起来,抢时间,抢进度,在去年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我县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做得更好。下面,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去年9月份危改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全县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可供借鉴的现成经验等问题,加班加点,扎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年度任务。全年共确定改造项目1102户,改造房屋全部开工,其中竣工997户,还有5户将于今年“五一”前竣工,已竣工并验收合格的改造户全部足额领取了补助资金,资金总额576万元。我县2010年的危房改造工作,在全省20个试点县的综合评比中排名第一,一些先进经验被集中推广。可以说,我县危改工作在为贫困户谋福的同时,也为全县增了光,县委、县政府对此予以充分地肯定。

今年,省、市分配给我县的改造指标是1800户,比去年增加了将近一倍。虽然今年的工期比去年延长了半年,但从做细、做实和确保稳定的工作要求考虑,担子仍然很重。因此,希望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克服困难、再建新功。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这些年来,由于一系列惠农富民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村包括住房在内的民生问题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上仍比较落后,还有相当多的农民群众居住条件还比较差,有的还居住在十分简陋的危房里。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扶助农村贫困户改造危房”的有利契机,积极推进这项工作,争取在近两年把全县范围内的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完毕,使农村困难群众都能够实现“住有所居、所居安全”。

二、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按照规定步骤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今天会上印发了《县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政策措施。各乡镇、各相关部门一定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在总结借鉴去年试点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争取更加出色地完成2011年改造任务。

一是严格履行程序。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操作上,必须按照“农户申请、村级初审、乡级审查、县级核准”四个步骤进行,每一个环节都要执行好,不能出现漏项。要准确界定建房的对象,并对建房对象、补助标准进行逐级审核,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严防优亲厚友等现象发生,更不允许,确保公平、公正、合理。今年省市分配给我县的1800户改造指标,给各乡镇进行了重新分配,所参照标准包括各乡镇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去年完成情况三个方面。今年的指标分配更为合理、细致,除给各乡镇定出了总户数以外,新建和维修的户数也进行了明确。各乡镇在确定改造对象时,必须严格按照《实施方案》中规定的户数执行,做到“两个确保”,即确保补助资金总额不得突破、确保改造总户数不得突破。

二是严格工程质量。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要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引导帮助群众建造具有减灾抗灾能力、造价适中和安全适用的房屋,真正建成“放心房”、“满意房”,决不允许将危房改造工程建成新的危房工程。

三是严格竣工验收。要按照“乡镇自查、专项验收、检查到户、综合考评”四个步骤进行竣工验收。验收时对照本户的档案资料逐项检查。对于新建户以老人名义在自家院内建偏房的,取消其接受政府补贴的资格;对于维修户投资比例低于政府补助金额的,责令其返工重修,达到要求后再拨付补助资金。

四是严格资金管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数额大,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必须加强资金管理。要设立危房改造资金专账,分账管理,单独核算。要精打细算、勤俭办事,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危改资金。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要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危房改造资金及时到位,专款专用。对贪污、截留、挤占、挪用危房改造资金的,要依法严肃追究责任。今年年初,县危改办组织有关部门,对2010年度补助资金的发放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发现个别乡镇有“批而未建或建而未批但领取了补助资金”的现象。这虽然是极个别的现象,但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已对有关当事人进行了严肃处理。今年,要加大资金管理的力度,再发现此类问题,坚决取消违规户所在村下一年度的指标,消减所在乡镇下一年度的指标,同时追究有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三、进一步强化协调联动,确保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圆满完成

实施改造的农村危房分布范围广,总户数多,任务十分艰巨,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形成合力,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要切实落实“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责任制。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必须坚持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主体是乡镇。只要各乡镇长真正重视了,亲自抓了,工作就能得到推动,反之,这个乡镇的工作肯定在全县是落后的,拖全县的后腿。今天各乡镇长都在,希望你们真正把农村危房改造这项工作重视起来,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县危改办要加强对各乡镇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二要紧密协作,形成合力。农村危房改造不是某个乡镇、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全县上下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责任,特别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必须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按照各自职责,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要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合力。

三要强化督导,及时检查。县危改办要设立专门的督导检查小组,根据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进度时时跟踪,定期通报,要严格督促,铁面无私,及时将工作进展情况反馈到领导小组成员的手中,以利于安排下步工作。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第5篇

 

今年以来,馆陶县以“分税制”为抓手,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突出提升乡镇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激发乡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活力,着力增强乡镇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截至目前,全县工业税收增量    万元,同比增长  %;增值税17739万元,同比增长71.37%。纳税超千万企业1家,实现了近10余年来零的突破。

一、一套体系做基础。通过借鉴         经验,根据馆陶县实际,总结三年“分税制”试点工作经验,制定印发了《关于实施强乡富村工程的意见》、《馆陶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读本,方便全县各乡镇人员学深学透分税制体制运作模式,做到上马项目多、引进企业多、帮助企业多,就能实现税收多、乡镇收入多、经济发展快。

二、两个层次抓推进。今年3月20日召开了馆陶县深化乡镇分税制财政体制工作会议。会上对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文件进行了解读,明确了总体目标,核定了税种分享比例,划分了乡镇支出责任,制定了奖励措施和结算方式,确保了分税制顺利推进。一是财政部门负责制定县乡财政体制的政策和制度,确定乡镇财政体制模式,加强乡镇财政人员培训,规范乡镇预算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乡镇财政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确保乡镇财政体制严格规范运行。二是全县各乡镇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积极支持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培育壮大财源增长点,积极带动产业链条及就业再就业

截至目前,全县乡镇新增市场主体   家,同比增长   %。全县新增就业      人。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带动,促进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管措施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二、创建试点名单

食品安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创建试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除*县已被列入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名单外,确定诸暨市和上虞市为*市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试点县(市)。同时,根据各地推荐,经研究,确定*县钱清镇和平水镇,诸暨市大唐镇和阮市镇,上虞市东关街道、丰惠镇和沥海镇,嵊州市金庭镇,新昌县大市聚镇,越城区鉴湖街道等10个乡镇(街道)为试点乡镇(街道)。

三、创建目标

(一)食品安全示范县

1.县(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工作目标管理。

2.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建立县(市)及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县、镇、村三级监管责任体系基本建立。

3.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协调有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食品安全监管基础好,工作有创新。

4.食品放心工程、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有效,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阶段性目标基本完成,食品安全信息信用、应急管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

5.连续三年未发生三级以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

6.同级财政有一定的保障能力。

(二)食品安全示范乡镇

1.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辖区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专人负责食品安全工作。

2.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村(居)确定食品安全责任人员,保证群众监督网畅通。

3.建立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协调基层监管部门和人员,适时组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4.食品养殖种植、生产加工、经营行为依法、诚信、规范,食品质量总体水平较高,群众满意程度普遍较高。

5.信息渠道畅通,应对食品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规范有序、措施到位,全年未发生三级以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

6.扎实有效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食品安全工作深入人心。

四、创建步骤

创建试点工作从*年11月起至*年10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部署阶段(*年11月—*年2月)。创建试点县(市)和乡镇(街道)分别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创建目标、任务,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1月—9月)。创建试点县(市)和乡镇(街道)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创建工作,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创建工作开展指导、帮助和督促。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会同市级有关部门适时对全市创建工作开展指导和督查。

(三)验收考核阶段(*年10月)。创建试点县(市)和乡镇(街道)对照创建标准开展自查,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申请验收。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组成验收组,对试点县(市)和乡镇(街道)进行考核验收,并实行动态管理。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地要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创建试点工作的重要性,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扎实推进,把创建试点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任务。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创建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和创建任务的全面落实。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分解任务,强化措施,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创建工作方案。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根据本方案,牵头有关部门制定食品安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验收考核标准,明确验收程序,确保创建试点工作取得成功。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第7篇

为加强乡(镇)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根据《*市公路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乡(镇)村公路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已纳入本市公路统计里程或者按照城乡公路网规划新改建的乡(镇)公路(以下简称乡道)、村公路(以下简称村道)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

经改建达到公路技术标准的村内道路纳入公路统计里程,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乡(镇)村公路包括乡道和村道上的桥梁、涵洞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管理部门和职责)

*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市政局)是本市乡(镇)村公路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市公路管理处(以下简称市公路处)是本市公路的管理机构,负责本市乡(镇)村公路的行业管理。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其职责权限,负责所辖区域内乡(镇)村公路的管理,业务上受市市政局指导;其所属的区(县)公路管理署[以下简称区(县)公路署]具体负责所辖区域内乡(镇)村公路的管理养护。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所辖区域内乡道的建设工作,指导所辖区域内村道的建设;设立乡(镇)村公路管理站或者落实乡(镇)村公路管理机构,合理配置乡(镇)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技术人员和设备;配合区(县)公路署做好乡(镇)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规划)

乡(镇)村公路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国、省(市)、区(县)公路网规划及区(县)总体规划为依据,体现节约用地、少占耕地、保护环境的原则,并与乡(镇)村的发展相适应。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是乡(镇)村公路规划的编制主体,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具体进行编制,乡(镇)村公路规划征求市市政局意见后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与相邻区(县)连接的乡(镇)村公路规划,应当事先征求相邻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意见,经市市政局审核,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经批准的乡(镇)村公路规划应当送市市政局备案。

经批准的乡(镇)村公路规划确需修改的,由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修改方案,按前款程序报批。

第五条(建设规划)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据经批准的乡(镇)村公路规划编制乡(镇)村公路的建设规划,报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并送市公路处备案。跨乡(镇)的乡(镇)村公路建设规划,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负责协调。

第六条(建设计划)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乡(镇)村公路建设规划编制乡(镇)村公路年度建设计划。列入市补贴计划的项目应当送市公路处初审,经市市政局与相关部门审核后组织实施。

乡(镇)村公路的年度建设计划执行情况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并由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汇总后送市公路处备案。

乡(镇)村公路的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组织实施。

第七条(建设单位)

乡道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

村道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建设。

经乡(镇)人民政府同意,乡(镇)村公路可以由社会经济组织投资建设。

第八条(建设资金筹措)

乡(镇)村公路建设资金可通过下列渠道和方式筹集:

(一)乡(镇)人民政府的财政资金;

(二)市、区(县)人民政府按照相关补贴政策对列入规划的乡道、村道建设给予的资金补贴;

(三)其他合法的渠道或方式筹集的资金。

乡(镇)村公路的建设资金可以逐步实行以乡(镇)人民政府投资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第九条(建设标准)

乡道的建设一般不低于三级公路标准。

村道的建设不低于四级公路标准,其中通行公共交通车辆的村道路面宽度不小于6米。

第十条(标志、标线)

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及技术标准在乡(镇)村公路上设置标志、标线。

第十一条(建设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将新改建乡(镇)村公路项目的名称、地点、设计图纸、主要工程量及其他相关内容在工程开工前报送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区(县)公路署应当参与准备接管的乡(镇)村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全过程,建设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乡(镇)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招标;未达到法定招标条件的乡(镇)村公路建设项目可以在同一乡(镇)范围内多项目一并招标。招标结果应当在当地进行公示。

乡(镇)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由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乡(镇)村公路应当按照国家、本市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进行建设,确保工程质量。

乡(镇)村公路的建设应当接受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接受社会监督;村道建设同时接受乡(镇)人民政府的监督和指导。

第十二条(交竣工验收)

乡(镇)村公路的验收按照交通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交工、竣工验收可以合并进行,并可以以乡(镇)为单位,分批组织验收。

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三条(竣工档案)

乡(镇)村公路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参照公路工程竣工档案编制办法建立档案。乡(镇)村公路的竣工资料由建设单位交由区(县)公路署存档。

第十四条(移交接管)

验收合格的乡(镇)村公路,纳入本市公路的统计里程,并由所在地的区(县)公路署负责管理和养护。

建设单位应当在乡(镇)村公路验收合格后,向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移交申请,并提供详细的设备量清单及竣工档案等养护管理需要的相关资料。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与建设单位签订《公路接管协议书》。

第十五条(命名和编号的程序)

乡(镇)村公路命名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征求区(县)地名办意见后确定,并报市市政局备案;跨区(县)的乡(镇)村公路命名,由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报市市政局,市市政局征求市地名办意见后确定。

乡(镇)村公路的编号依照国家《公路路线命名编号和编码规则》执行。

第十六条(养护计划)

区(县)公路署负责编制乡(镇)村公路的管理养护计划,并纳入区(县)公路养护年度计划中,报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将批准的乡(镇)村公路管理养护计划送市公路处,市公路处汇总后报市市政局备案。

第十七条(养护资金筹措)

乡(镇)村公路养护资金可以通过下列渠道和方式筹集:

(一)轻便摩托车、农用运输车及拖拉机养路费收入,扣除必要的征管费用后全部用于其所辖区域内的乡(镇)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征收管理办法由市市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二)区(县)人民政府在市返还区(县)的汽车养路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

(三)市级汽车养路费中给予区(县)的补贴资金。具体补贴标准和办法,由市市政局另行制定;

(四)区(县)人民政府安排的财政资金;

(五)乡(镇)人民政府安排的资金。具体办法由区(县)人民政府结合实际确定;

(六)其他合法的渠道或方式筹集的资金。

第十八条(建设养护资金的使用)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乡(镇)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乡(镇)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

乡(镇)村公路养护资金应当包括乡(镇)村公路养护管理站或者乡(镇)村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经费。

乡(镇)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十九条(建设养护资金的监管)

市市政局、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乡(镇)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建设、养护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乡(镇)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应当向沿线乡(镇)、村定期进行公示。

乡(镇)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使用应当接受市市政局、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管。审计部门要定期对乡(镇)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第二十条(养护管理要求)

市市政局应当建立健全乡(镇)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定额。

区(县)公路署应当按照国家及本市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组织实施乡(镇)村公路养护,确保路面平整,路基、边坡稳定,排水通畅,桥涵等构筑物牢固完好,标志齐全,绿化美观。

第二十一条(养护作业单位的选择)

区(县)公路署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单位承担乡(镇)村公路的养护作业。

乡(镇)村公路中的大中修等工程应当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养护作业单位,实行合同管理;对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的养护作业以及简单的日常养护,区(县)公路署可以委托沿线乡(镇)人民政府采取适当的方式落实养护作业单位。

第二十二条(养护作业要求)

养护作业单位应当按照合同和乡(镇)村公路的养护维修质量标准养护公路,并做到安全作业、文明施工。

第二十三条(大中修工程)

区(县)公路署应当通过检测,确定需要大中修的乡(镇)村公路项目,及时安排大中修。工程竣工后,应当按国家、本市有关验收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第二十四条(桥梁管理)

区(县)公路署应当按照交通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及本市公路桥梁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制度的要求,负责所管辖乡(镇)村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

区(县)公路署应当建立桥梁养护检查工作制度。对定期检查结果为四、五类的以及难以判明损坏原因及程度的桥梁,区(县)公路署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特殊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安排大修或者改造;对荷载等级、宽度、抗灾能力、安全防护标准等技术指标低于所在公路技术标准的桥梁,应当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

第二十五条(桥梁损坏的处置)

对承载能力未达到原设计限载标准的桥梁,区(县)公路署应当及时更换限载标志;桥梁严重损坏且影响通行安全的,区(县)公路署应当根据应急预案,先行设置禁止通行的标志,采取封锁交通的应急措施,同时报告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和市公路处,并通知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予以配合,通过新闻媒体等联合封路、封桥通告。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遭到严重损坏的桥梁补充列入当年改造计划,及时修复。

第二十六条(信息化管理)

区(县)公路署应当将乡(镇)村公路的管理纳入全市公路信息化管理体系,并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区(县)公路署负责乡(镇)村公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采集,并根据乡(镇)村公路的路面、桥梁和附属设施的监测结果,及时更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

第二十七条(树木砍伐、迁移)

乡(镇)村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树木需要迁移或更新砍伐的,由区(县)公路署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二十八条(路政管理)

区(县)公路署应当设置乡(镇)村路政管理队伍,落实路政管理经费,配备必需的装备。路政管理经费可以从养路费中列支。

路政管理应覆盖到所有的乡(镇)村公路,依法保障乡(镇)村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第二十九条(行政许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乡(镇)村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擅自实施以下行为:

(一)占用公路;

(二)挖掘公路;

(三)增设平面交叉道口;

(四)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涵或者设置管线等设施;

(五)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

确实需要实施前款行为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区(县)公路署提出行政许可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区(县)公路署在征求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村民委员会意见后,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

第三十条(行政处罚)

有关单位和个人违反《*市公路管理条例》有关路政管理规定的,由区(县)公路署按照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第三十一条(路产赔(补)偿)

任何单位和个人造成乡(镇)村公路损坏的,应当按照《*市公路路产损坏赔补偿标准》及有关规定,到区(县)公路署办理缴纳损坏赔(补)偿费的手续。收缴的赔(补)偿费应当全部用于乡(镇)村公路的修复和养护。

第三十二条(应急处置)

市市政局应当制定本市公路的应急预案,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区(县)公路署应当按照市市政局制定的公路应急预案制定其管辖的乡(镇)村公路应急预案。

乡(镇)村公路上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先期处置,组织群众展开自救互救,并向上级报告;事发地的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区(县)公路署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和救援,控制事态,并向上级报告。

第三十三条(废弃)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对失去使用功能的乡道、村道,在征得区(县)规划部门的同意后应当废弃,并办理设施量变更手续。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废弃公路及时向社会公告,并设立明显标志。

第三十四条(监督检查)

市公路处应当定期对全市乡(镇)村公路管理养护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市市政局,并送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考核机制,监督所辖区域内乡(镇)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每六个月对所辖区域内乡(镇)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市市政局。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年和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为抓手,不断深化管养体制改革,加快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管理,通过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规范化建设活动开展,进一步理顺乡镇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形成推动农村公路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夯实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水平提升的软硬件基础,促进农村公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农村公路服务城镇化和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重要作用。

二、目标任务

2015年建设10个,2014年建设10个,力争2015年底前,全市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建设标准见附件),实现场所建设、人员配备、资料管理、工作制度、权责清晰“五达标”,初步达到农村公路基层站所“决策管理科学化、养护作业规范化、路网管理信息化、养护服务精细化、路政管理法治化”的目标,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建管养。

三、实施步骤

农村公路管理站规范化建设从2015年开始至2015年底结束。按照年度建设的目标任务大体分三个阶段:

(一)动员发动。市局公路处组织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发动和工作部署,各县区也要广泛动员,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的积极性,按照统筹规划、分批实施、保障数量、确保质量的原则,合理确定年度目标,科学编制建设方案,高质量高标准设计,稳步有序的开展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工作。

(二)实施阶段。各县区交通运输局按照建设活动的总目标和年度具体要求,细化年度任务,分解具体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监督考核,多措并举的抓好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的推进落实。重点加强对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工作的监督指导,建立有效的监督运行机制,全程跟踪建设进展,定期专题会议调度,及时处理解决影响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的突出问题和不利因素。积极归纳和推广活动中的有效手段和成功经验,促进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建设期间,市局将对县区进行1至2次实地检查,各单位要做好建设情况的阶段性总结工作。

(三)考核验收总结阶段。市局将对各县区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情况进行验收考核和总结评选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宣传、推广各单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好做法和先进经验,探索建立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公路管理站规范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农村公路乡镇管理站规范化创建活动是提升全市农村公路建管养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各县区交通运输局要高度重视,优先推荐具备管养文明示范乡镇评选条件的乡镇参与规范化建设活动。要加大对乡镇农村公路工作的督导,加强协调,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的开展。

2.科学规划,合理实施。各县区交通运输局要根据乡镇所处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和乡镇“四位一体“交管所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批次,分批实施。设立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所的可与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所联合办公,并设立农村公路管理站;未设立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所的由县交通运输局与乡镇政府协调解决办公场所,并配齐办公设施设备和必要的养护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