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德育方法论文

德育方法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31 11:17:31

德育方法论文

德育方法论文第1篇

[关键词]课堂观德育养德说服教育德育合力

一、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我认为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结合章丘市教育系统开展的“学习年”活动,在师生中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四、如何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

(一)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如学校开展的“六项竞赛”,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低年级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五、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六、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不给他们增添痛苦,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七、设立校外德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如带领学生参观民兵营,让他们在跟军人交流中理解德育道理。去看望孤老院开展帮助老人活动,通过帮助老人与老人交流让他们早点体会做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还可以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区假日小队”、“扶助残疾儿童”、“参观污水处理厂”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做什么。

八、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家庭学校相结合。

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做到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思格斯论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959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1—3卷。

德育方法论文第2篇

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德育方法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应是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

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德育方法论文第3篇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

一、教师——从我做起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事,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我们班级的晨读一直纪律不好,教室里总是不静,干什么都有,我便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早晨的宝贵时间利用好,可是虽然纪律好,学习效率不高,仍然有同学桌面空空的发呆、哪怕一块橡皮也能默默地玩一个早晨,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一天我在办公桌前学习业务,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从此开始,讲台上多了我的笔记,我的教育理论书籍,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同学,索性自己专心看书、学习,不出两天,同学们也知道拿出书来学习了,渐渐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生语言传。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小脸,心里真的是——幸福。

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能勇敢的承认。记得由于新学期换教室,班级只有我一套钥匙,开学第一天,我便让学生吃了闭门羹,当我急匆匆的来到教室的时候,已经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在门口等着了,我有些歉疚,犹豫了好几分钟,我在晨会时间在全班同学面前道歉,同学们对我的行为都非常惊讶,尴尬了几秒钟之后,从同学的表情中,我读到了大家对我的谅解,我想收获不仅于此吧。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溶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儿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二、德育——时时处处

课堂中的德育。其实,所有的学科都应与思想品德课进行学科整合,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德育教育的体现。比如说,在学习“I‘msorry!”一句话的时候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平时一定要使用礼貌用语,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在学习《》一课,要向学生渗透我们要热爱祖国。珍惜生活。体育课,我们可以学习奥运健儿刻苦训练的拼搏精神,忍着伤痛为国争光的伟大;学习自然课,我们要提升环保意识;军训中让学生体味集体的力量和集体荣誉感……

生活中的德育。在小学生中,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而且这种道德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品质,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也不可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所以老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反馈信息,并利用《素质报告手册》和家长及时联系,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也是的与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惩罚——责任教育

知心姐姐卢琴教授在书中写到的对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的培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对我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对于我的学生,我不仅让意识到:作为学生,学习使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更应该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刚刚在我们班级发生里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课堂上,由于一名同学身在课堂心却不在,以至于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三遍之后他才回过神来,老师批评了他几句,他有顶撞了几句。听了这个消息我非常惊讶,这个孩子在四年级还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可是上了五年级用“痛改前非”一次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无论是道德品质还是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进步,班级的综合进步奖刚花落他家,他还被学生推荐为小组长,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决定第二天找他谈,先给他一天的时间去冷静。第二天一早,当我找到他时,他很快向我承认了错误,但我告诉他,事情并没有发生在我们两个人身上,你要向当事老师道歉,他拒绝了。虽然生气,我还是很平静的告诉他:你已经长大了,你要对你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你要有胆量承担自己的错误。这样才是个好孩子。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过错都没有勇气面对,还能干什么?老师知道你是一时冲动,你的本质很好,我相信你能处理得很好。老师只能帮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靠你自己。也许正是我对它的信任,和他自己意识到的责任,他主动找那位老师道歉了,事后,我们只有一个会心的微笑,让我打心里开心。

德育方法论文第4篇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教材内容的不同,构成课堂类型和教学方法的不同。其德育渗透是通过教材、教法及教师的情感诸因素实现的。

1.教材内容的感染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如教材对林祥谦英勇就义的描写,“敌人用刀砍他,让他下令复工,他视死如归。没有总工会的命令,工是不能复的”。林祥谦的革命精神,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他们为祖国献身的革命精神。教师应结合青少年思想活跃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心。

2.教学方法的再现不同类型的素材,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直观教学,即通过教具的使用,可以把祖国的大好河山、英雄的人物、壮阔历史场面再现出来,因而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方法。我们说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如果把地动仪、水排、筒车、长城、秦俑的模型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亲眼看到祖先的发明创造,会使学生产生多么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呀?我们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如果拿出实证,将圆明园烧毁前后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会受到多么深刻的教育。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恨,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不会油然而起么!所以使用直观教具可以演示历史最壮观场面,可以表现英雄人物的业绩,可以表现优良传统。所以教具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教材。一件教具的使用,往往就是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3.教师情感的熏陶情感教学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引起兴趣,燃起热情,激起联想,强调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和谐关系,建立最佳教学情境等。教师应注意发掘历史知识中蕴藏着的丰富情感素材,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情感色彩强烈的气氛中,师生产生共鸣。如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一文中的黄海海战时,教师感情充沛地说:致远舰在激烈的海战中勇往直前,多次中弹,船身严重倾斜,最后不幸中鱼雷,全舰250多人壮烈牺牲。就在即将沉没的当儿,随从扔给邓世昌一个救生圈救他,可是他因全舰俱没,义不独生,摇手拒绝。

这时他所养的名叫“太阳犬”的爱犬到面前,叨住他的臂膊,不使下沉。邓世昌毅然用手揽住爱犬,一同沉没在祖国的黄海波涛之中。就这样教师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听了深受感动,不禁泪下。师生同仇敌忾,共同声讨日帝的侵略,进而产生振兴中华,富强国家的决心。

二、课外活动中的培养

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发展能力,更有利于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曾进行如下活动:

1.开展“学史一得”演讲比赛这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形式。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们革命热情,产生对家乡、对祖国、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心情,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几年来在省市历史教研会的组织发动下,活动开展得很广泛,受到师生们的好评。

2.开展历史教具小制作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描绘和制作一些简单的历史教具,不仅可以丰富学习生活,增强学习历史兴趣,培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特别是由于学生参与了教具的制作活动,必然对所制教具产生的年代、背景、作用、意义等做深入的了解,从而增进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几年来我们历史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绘制了二百余张历史人物画像,制作了几十件模型教具,有些教具还在省市的评比中获奖。

3.利用历史文物进行德育利用文物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是一个好方法。我们曾从三个方面开展这项活动。(1)考察历史古迹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组织学生先后参观考察了凌源红山文化遗址、仙灵寺商周遗址、义县北魏万佛堂遗址、兴城明代古城和山海关古长城等地。使学生看到祖国悠久历史,壮丽山川,认识到人民江山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2)进行文物收集几年来师生共收集了一百多件文物,其中有古币一百多枚,还有原始人使用的石器、红山原始人类的遗骨、明清瓷器、商周时期的古陶器等,还收集了志愿军援朝使用的茶杯,解放战争时用过的子弹等。通过对文物的收集和考证,学生们的思想受到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3)进行“文物”展览我们将收集的文物分类、编号、考证,书写说明词,然后进行展览。几年来我们曾多次进行了“伟大祖国在前进”,“中国古代货币”,“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等展览。由于文物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真实、信等特点,易为学生们接受和理解,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三、历史教室的作用

德育方法论文第5篇

关 键 词 德育理论与实践;大德育;华山中学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1-0012-03

笔者所在的华山中学位于南疆小城库尔勒市,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省级示范性中学,目前拥有两个校区,师生员工近八千人。十多年来,学校全面推行“大德育”改革,努力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在生源和师资条件均不理想的情况下,获得了考试成绩和素质培养的双丰收,教育质量大步跨入全疆先进行列,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兵团德育示范学校”等系列荣誉。

学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管理者理性选择路径的过程。在寻求理论指导的过程中,笔者深切体会到,只有正确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寻求系统的理论指导,把学校德育置于时代的背景下去寻找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路径,才能获得成功。以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正确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使得学校德育该如何去做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尽管理论工作者的探讨如火如荼,实践工作者也在努力探索出路,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仍然明显地彼此疏离,存在人们所说的“两张皮”现象。在理论层面,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厌倦了德育实践的进展缓慢,而选择寻求更多的理论创新,以致各种新理念和新观点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而在实践层面,受教育体制和自身素质的影响,依然有不少学校德育工作者对德育理论的重要性视而不见,习惯于埋头拉车,自说自话。要想扭转这种局面,要求双方学会正确理解和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既“眼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作为理论工作者,要有深入实际的勇气,要接上地气;作为实践工作者,要有寻求帮助的诚意,要接上灵气。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靠拢固然需要媒介或途径,但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双方的主动接触和互相需要。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方面应表现得更为积极和主动。

在“大德育”改革中,我们充分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并通过不断的“走出去”和“请进来”,寻求德育理论的支持和帮助,从中获益良多。学校的德育科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校成立了教育研究所并下设专门的德育研究室,集中学校德育方面的优秀人才,外聘德育专家,共同抓好德育课题的立项与实施。我们对德育研究的要求是:既要有前瞻性,要能够把握德育的正确方向,又要有务实性,要能够切实解决自身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此,学校特别重视与德育理论工作者的沟通交流,我们每年都会利用召开校长论坛的机会,定期邀请知名德育专家来学校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实地调研和面对面的探讨交流,其中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小学德育杂志社、兵团党校和天津教科院等单位的知名专家,还包括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一些资深校长。除此以外,不定期的专家到访也很多。对于德育课题的立项,我们基本参照国家相关的研究管理制度,通过竞争性申报程序,确定等级,签订合同,拨付费用,跟踪管理,到期验收。目前,学校已经结题和在研的德育课题超过二十个,内容涉及学校德育的诸多方面,包括教职工现状调查、班主任队伍建设、学困生转化、德育与学科教学整合、家校关系等等,学校已为此累计拨付研究经费三十余万元。

正是时时注意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学校德育工作才会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主动寻求系统思维与方法的指导

笔者以为,当前的学校德育并不缺少基本的理论指导,尤其是原理性的德育理论。伴随教育研究的不断进步,学校德育已经发展成为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可以说,学校德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已经比较好地得到了解决。因此,对当前学校德育理论指导问题的探讨,不需要纠结于我们有没有合适的理论指导,以及到底该以什么样的理论作指导的问题。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理论已经存在,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思维和方法才能将这些理论更好地落实到实践中去。也就是说,我们最需要的应该是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有关德育实践的思维和方法的理论性指导。众所周知,系统论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科学方法论,我们认为,要牢牢抓住德育自身的系统性,用系统思维理解学校德育,并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加以实践,才能取得成功。我们不乏具有十分完善的系统思想和系统论述的德育理论之作,这些理论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已经足够,而要想将这些系统性的理论运用和落实到实践中去,就必须尊重这些理论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除了老老实实采用系统性的思维和方法加以实践,没有别的捷径,否则,这些理论的作用就一定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而这可能恰恰就是当前学校德育进展缓慢的主要症结所在。由此也想提醒那些依旧热衷于德育理论创新的人们,恐怕并不存在那么多的理论创新可能和创新需要,且真正的理论创新也绝非如想象的那般轻而易举,不如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在这方面的突破将更有意义。

华山中学的“大德育”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效果,在我们看来,也并非因为在德育理论方面有了什么新突破,主要还是得益于我们用系统性思维来理解德育,并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分析和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重在实践与实干。

学校所理解的“大德育”,是指建立在德育体系整体意义之上的德育工作,具有全面性、全程性、全时性和全员性的特点。全面性是指德育涵盖了教育的所有方面,要通过一切可能的德育途径,让受教育者达成全方位的心智建构;全程性是指德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呈现在每一个具体环节当中;全时性是指德育随时都在进行,与时代相统一,与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相伴;全员性是指德育的参与者包括所有人,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区分。这样的“大德育”一定是广义上的德育概念,具有系统性的德育理论指导和与之相衔接的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实践方法和具体途径。因此,我们将自身的“大德育”改革界定为对传统学校德育的一种系统性变革。

在这样整体性思考的基础上,学校提出并推行了“玩在华山”的办学模式,以高效课堂为先导,以校本课程为支撑,以完善服务为保障,以艺体教学为辅助,以实践活动为依托,以内向研究为指引,目的在于协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让师生更多地投入到各种文体活动和综合实践中,以切实推动应试思维的真正转变,逐步有序地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玩在华山”模式立足于教育发展的多元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以素质目标解读德育目标,实现了二者的有机融合,为“大德育”理念的落地提供了内容、方法、途径等多方面的现实保障,充分展现了“处处有教育、事事皆学问、人人是教员”的“大德育”观念,德育的渗透效果日益显现。

可见,只有在整体性思维的引领下,学校德育才会收获实效。

三、站在时代、社会和文化的高度理解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必然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无论面什么样的德育理论,都要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这些背景去思考德育问题,否则,就容易陷入争论或空谈。当前,时展神速,社会复杂多变,文化兼容并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理论再正确,也不可能得到百分之百的落实,而必须面对现实作出适当的变通。正如英国近代著名政治家约翰・莫雷(John Morley)在其名著《论妥协》(On Compromise)中所说:“在实践中,为了真理本身,有必要采取适应环境的措施。”这样的原则在当下的学校德育中也同样适用,而最好的适应措施就是抛开狭义和封闭思想,杜绝空喊口号的做法,抛弃抵触和对抗心态,将学校德育置于时代、社会和文化大背景当中,让德育工作经受现实的磨砺和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并强化学校自身的文化基础,要让学校变成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主体,其核心在于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的提倡和培养,既包括对个人、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与担当,也包括对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因为,只有这样的文化基础,才有可能让师生更好地获得文化自觉和人格独立,才有可能让德育理念更彻底地变成他们内生性的成长需要和发展目标,也只有经过这样的学校德育培养起来的人,才能够更适合成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苏霍姆林斯基语)。

德育方法论文第6篇

要害词:学校德育;中西方比较;启示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社会领域的急剧变迁,引发出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通过中西方学校德育的差异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借鉴西方先进的德育经验,这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西方学校德育的差异分析

1.德育概念上的差异

“德育”,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的简称。西方国家的“德育”的确指的是道德教育,而我国则认为这只是狭义的德育,广义的德育则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还包括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等。我们知道,人类最初的道德规范同其他社会意识方面的规范是浑然一体,融于习俗之中的。西方“德育”一词(拉丁语mores)原意即近于习俗,因此道德教育最初即为“习俗教育”,也即“社会意识教育”。到了近代,西方社会随着生产领域及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化,浑然一体的社会意识渐次分化,形成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规范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后,一方面同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并存,另一方面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的成分,与此相应,西方的道德教育,一方面从社会意识教育中独立出来,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相互并行,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的成分。中国则不然。我国古代就以“道德”囊括各种社会意识,近代社会意识虽在分化中,但分化不充分,传统影响甚大,以致至今仍以“德育”包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

2.德育内容上的差异

应该肯定,中西方学校德育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但其侧重点不同。相对来说,中国重视家庭伦理教育,而西方重视社会公德教育,产生这种差别是因为双方的社会结构不同。

在中国,“家庭”“宗族”的地位非凡突出,而“社会”意识却非常淡薄,人们往往把“社会”等同于“国家”或“家庭”,甚至把“家”与“国”也等同起来。家庭生活道德规范与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相通而融为一体,因此,中国德育的内容中家庭伦理成分多一些,“家庭伦理外化”、“社会公德弱化”现象也比较严重,而西方社会中个人和团体的地位比家庭和宗族的地位要高,所以他们非凡重视社会公德教育。

3.德育方法上的差异

我国有着悠久的德育传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学校德育比较重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强调学生自身的“内省”和“了悟”,因此,在德育方法上比较常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实际锻炼、修养指导等。而西方社会由于受民主、自由、尊重人格尊严等价值观的影响,在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等指导下,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敏感性的培养,从而比较推崇道德讨论、案例研究、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德育方法。

二、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1.合理界定“德育”概念

德育即道德教育,扩大德育的外延,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都纳入进来,这对以上各方面的实施都是不利的。品德的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政治觉悟的提高、法制观念的明确、心理的发展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与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来实施。如教育实践中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被冠以“品德问题”处理,不但无效,反而有害。相对而言,道德教育的研究比较深入,理论建树也比较多,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却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在概念上若把它们混为一谈,这既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理论建设,也不利于道德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我国使用的是“大德育”概念,而西方国家使用的是“小德育”概念,这也不利于我国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流和对话,不利于我们充分地从西方国家的德育研究成果上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

2.继续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无论是国内外新儒家,还是阿尔多诺·汤因比、赫尔曼·卜尔等世界闻名的思想家,他们都认为这种道德文化能够促进国家乃至世界的健康发展。新儒学的勃兴,除了本身在理论上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富于儒家文化血统的日本、新加坡、韩国以及香港地区、台湾地区“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从而使新儒家在论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对经济现代化起促进作用时,获得了最有利的证实。李光耀在总结自己治理新加坡40年的经验时指出,在新加坡的总人口中76%是华人,华族文化注重五伦,他们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而不接受美国人那种无限的个人主义;他们坚信教育和学业成就能为个人、家庭和国家带来好处,因此都主张培养子女,让他们接受练习和教育。这样,新加坡变成了一个凝聚力更强的社会,培养了技术和知识与日俱增的人民,有了一批最富才智、办事能力强的精英分子,加入参政治国的行列,从而加速了经济增长,使新加坡成为一个有秩序、犯罪率低的社会,这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致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成就,也使新儒家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新的论证材料。新儒学思想由海外波及国内,并同国内新儒学思想彼此呼应而风靡全国,归根结底也是因为顺应了国内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振兴经济的大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儒家经典作为幼儿道德启蒙教材,可见儒家道德文化在人们心目中已重新受到青睐并有重振雄风之势。

3.吸收和借鉴当代西方德育理论、方法、模式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治理方式。”西方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无疑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地吸收到民族道德文化结构和民族道德心理结构中去。西方是在多元化政治、多元化政党和多元化信仰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以自由、平等、尊重、法制、人权等价值观为核心的稳固道德价值体系的。虽然道德教育理论派别林立,虽然也有社会危机和社会动荡,但这个体系始终没有被冲垮。我们只有在继续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道德中对我们有用之处,才能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稳固的德育体系。

当代西方学者在对道德教育现象进行微观研究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理论,如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不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设计出具体的操作模式。例如柯尔伯格等人主张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道德讨论以促进学生道德判定力的逐步提高;拉斯思等人设计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帮助儿童价值澄清;麦克菲尔、诺丁斯等人主张尊重儿童人格,引导他们设身处地地去体谅他人、学会关心,动之以情地开展道德教育;谢佛提出要形成一种与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德气氛;纽曼设计的社会行动模式以培养学生作用于事物、影响他人和开展公务活动的能力。

总之,当今学校德育的重心应从单纯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练习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转向注重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特点的道德判定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为能力,从重视直接的道德教学转向强调间接的道德教育,从封闭的学科性教材转向开放的情景性教材,从以教师的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实践为主。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德育方法论文第7篇

【关键词】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环境

高职生是社会发展的人才资源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认真研究当代高职生的思想新特点,探索和创新德育工作新模式,努力加强和改进高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对高职院校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一、新形势下高职生思想新特点对德育工作提出新要求

高职生成长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对外环境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使得高职生在思想、价值、行为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一)思想上积极向上,但也有一些消极倾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生活方式等日益多样化,这些新变化影响着高职学生的思想。一方面,高职学生思想积极向上,政治意识较高,关注国家大事,每当涉及国家荣誉、民族根本利益和前途命运的重大事件发生时,他们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高职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追求,积极奋斗,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也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遵守社会公德,在个人品质方面也表现出较好的品性。

但高职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其思想也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比如部分高职生诚信缺失严重,考试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等。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表现出明显的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利己思想明显。

(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传统价值观已不再独领,当代高职生的价值观已由单一走向多元。比如,在价值标准上,有的“唯书”,有的“唯上”,有的“唯实”;有的以社会利益为标准,有的以个人利益为标准。在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有的重钱,有的重义,有的重享乐,有的重事业,有的重权力……。当代高职生价值观多元化使得社会现象生活异彩纷呈,但也可能引起思想的混乱和社会的无序。但从总体上看,高职生价值取向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强烈的成才意识、参与意识,充分体现了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对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执行力不高

一方面,高职生追求理想,但在处理具体问题上追求实惠,想的太多,付出很少,结果就是理想与现实渐行渐远。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必然会造成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容易导致颓废思想。另一方面,高职生道德行为落后于道德认知。高职生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他们都知道什么是社会所提倡的,什么是社会所摒弃的。他们唾弃社会上一些道德败坏影响社会风气的事情,但一旦他们是事件的当事人,他们也会按照他们原先鄙夷的方法去做,他们会认为这是迫不得已,是社会逼迫他们这样做的。他们追求社会公平与平等,注重公开竞争,批判社会中的“暗箱操作”,但一旦他们是此类事件的受益者时,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这样去做。因此,高职生一定要克服“敏于思而拙于行”的弱点,要提高执行力,让行动作为自己的统帅,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二、“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特点

在把握高职生的思想新特点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新模式。所谓的“三位一体”德育模式,指的是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环境这三个方面创新德育模式。它是在承认学生是“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特定人格”的前提下,适应社会发展,推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改革的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科学性

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模式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学生思想、行为发展的规律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建构起来的德育模式,它体现了学校内部德育、智育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之间的本质联系,较好地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需要,因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二)开放性

高职院校的德育模式不仅强调要抓好学校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校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而且强调德育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入实践,走进家庭,把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理论教育同以社会实践为大课堂的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学生德育工作,把新时期的学生德育工作置于对内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中来进行,使德育从校园内部相对封闭的状态走向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开放状态。所以,高职德育模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是一种开放型德育。

(三)民主性

高职院校德育模式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上,十分强调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地位的平等性,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同志式关系,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关系,教育者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一点充分体现在高职院校德育模式上十分重视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上。教育者要教育、帮助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也可自己主动地对自己进行教育,把自己变成教育主体,并且反过来对原来的教育者进行影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不再是那种我说你服、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的关系,而是完全平等的、民主的关系。可见,高职院校德育模式又具有突出的民主性。

(四)实践性

高职院校德育模式不仅强调运用多种途径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而且强调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这突出体现在不仅通过社会实践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且体现在通过社会实践把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法治观念转化为自身正确的行为。因此,高职院校德育模式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三、“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实施途径

(一)德育内容的创新

德育的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就我国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对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等方面有着一定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两门课在对高职生进行政治教育、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在政治教育方面,不仅要开设专门的政治教育课程,还要通过历史课、公共安全课等间接地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向高职生传递政治知识,培养政治意识。笔者认为,高职院校里,历史课也应列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因为历史课政治性和理论性也比较强,如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外交法制史等。高职院校的历史老师在讲授中国外交史时,可以专门讲“中国梦”。所谓中国梦,就是从历史角度论述“中国梦”的由来。

在公民教育方面,西方国家开展得很普遍,我国高职教育没有明确地提出来,仅仅是渗透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中宪法的相关内容里。宪法规定,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自然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还是一种意识。作为一名合格公民,应该具有这样一些基本意识。第一,主体意识。所谓主体意识,就是主人翁意识。第二,权利意识。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公民要有强烈的权利意识,要关心自己的权利,要维护自己的权利。第三,平等意识。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第四,责任意识,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五,规则意识,要遵守规则。因此,高职院校要大力进行公民教育,要培养高职生具有这些公民意识。

在道德教育方面,既有专门的道德教育课,同时,在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学中,也注意贯穿道德教育的内容。人文社会科学一般是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进行研究的学科,包括哲学、美学、语言学、文艺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重点培养高职生理解道德的性质,意义和原理。如文学课程中包括“文学名著”,重点让学生理解名著的中心思想,特别注意使学生受到道德上的熏陶。美术和音乐课有时还包括舞蹈和影视,通过“艺术”的语言,让学生受到形象的教育,以达到扬善去恶的目的,使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二)德育方法的创新

目前,常见的德育方法有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情感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和管理教育法。笔者主张按照社会的实际生活进行教育,反对与社会脱离的、知行脱节的传统灌输,要遵循学生自身德行发展的规律、结合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进行,故提出探究式讨论法和活动式训练法。

探究式讨论法,主张对道德问题的“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代替强制和灌输”。教师可以将现实中的道德疑难提供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引起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探究式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促使其道德的发展。探究式讨论的目的不是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答案,知道去做什么,而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决定做什么。这可以避免传统教育的强制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并激发其内在动因。

活动式训练法,根据知行统一的德育特点和个体品德形成的规律,更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这种方法,强调从经验中获得并检验的知识才更有道德意义。为此,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应以一种“主动作业”活动的方式代替学生“静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这种从作业活动中得到的知识和经验不仅是学生品德形成也是其各方面得到发展的载体。

(三)德育环境的创新

学校的德育环境主要包括学生班集体,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等。笔者主要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一方面,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突出校园文化主旋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坚持统筹规划的前提下,时时把握学生的“热点、焦点、盲点”,通过“抓实践、抓社团、抓活动”,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发挥院报、广播等交流和沟通平台的作用,弘扬时代主旋律,紧扣时代脉搏,讴歌时代的真、善、美,建设积极向上的主流校园文化,在全面服务于高职生的理论学习、生活、情感等需求的同时,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渗透于其中,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强化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中的关键作用。校园文化中,高校教师成为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发展方向的“航标”。对学生社团组织的一些文学、艺术类活动,更有必要聘请教师、专家进行指导,使参与者通过活动来增强本领,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

[1] [德]马丁・布伯.我与你[M].北京:北京新知三联书店,1986:160.

[2] 杜威.教育与社会秩序[M].L.I.D出版公司,1949.

德育方法论文第8篇

一、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究竟怎样认识德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会的专家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在这种观点看来,德育学是从德育的现实出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德育的本质问题,并运用从实践中总结来的德育规律去指导实践,其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学是具有多种性质、多种功能的学科群,包含众多具体的德育学科,比如德育社会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工艺学等,不同的具体学科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一门学科的概念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科的科学性。德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仍有作进一步界定的必要。在这一方面,与会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德育”的内涵、外延、功能、目标、任务等作了探讨。与会者认为,我们现在对德育所下的定义仅仅是自学校教育的维度出发的,因此无法涵盖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的内涵:一般认德育的外延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但在教育学的各个领域的阐述过程中,却只有道德教育是贯彻始终的且有实在的内容;在表述上,“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价值”、“德育的作用”并存,有的专家主张用“功能”更为确切;至于德育功能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它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超越一面,我们强调它的现实功能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它具的的超越现实的功能,即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的功能;德育的“目标”与“任务”是有区别的,“目标”是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任务则是根据目标所制定的具体化措施,现行的《德育原理》及德育实践中将它们合二为一是不恰当的。

德育学科建设必须走科学化之路,那么,德育学科怎样才能科学化呢?

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现阶段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清除旧观念,德育学是一门科学,有自身的思想体系,不能囿于政治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要处理好与现实德育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关系:德育研究的任务之一是为现实德育及有关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思想依据,而不是为现实德育及已经提出的方针政策寻找依据。

第二,德育学的研究应突出重点。首先应加强德育过程的研究,这是因为对德育过程的认识,既是德育学的理论问题,也是取行德育实效性关键;其次要加强思想品德测评和德育评价的研究。这个问题是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德育理论研究的一个弱项。

第三,应注意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目前的德育研究往往注意重问卷法和测量法,其实它们各有优缺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也都有不足之处。

如何运用现代新思维方法加强德育学科建设也是与会者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有的专家依据主体性理论、系统论及现代全息论提出了“主体参与式德育理论”,并据此提出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

“主体参与式德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用主体参与式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素质的发展,用整体教育促进学生主体素质的全面发展;2.使主体性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让全面发展具有主体性本质;3.将主体参与式教育落实到整体教育上去,使整体教育在本质上成为主体参与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