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总结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8 15:29:30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总结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总结第1篇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配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乡镇卫生院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农村卫生发展要求的差距愈来越明显,改革不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探索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形成富有生机活力的人才机制,已经成为我国乡镇卫生院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成都市卫生局医疗改革研究项目《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研究》为背景,以对新津县12所乡镇公立卫生院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研获得的第一手真实数据为依据,深入分析了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乡镇公立卫生院人事改革提供参考。

一、乡镇公立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以往相关研究主要以编制内人员为对象(编内人员数据容易获得),不能全面反映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现状。本文分析对象包括乡镇公立卫生院的编内人员、支医志愿者、聘用(返聘)、临时用工等所有在职卫生人员,分析数据真实全面,避免了以往研究主要对编制内卫生人员或者仅以卫生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分析的局限。

调查数据显示,新津县12所乡镇公立卫生院现共有卫生人员556名(在编人数为21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45人,占总人数的80.04%;管理人员22人,占总人数的3.96%;工勤技能人员89人,占总人数的16.01%。

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效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卫生技术人员是卫生人力资源最重要的主体,因此,本文单独将新津县12所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年龄、工龄、学历、职称等数据与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一)年龄结构

通常35-44岁年龄段的卫生技术人员是医院的骨干力量。对比2005年全国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年龄平均水平,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以34岁以下年龄段为主(占比69.88%),35-44岁年龄段与45-54岁年龄段经验丰富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偏低,仅占21.13%,国家平均水平为43.18%。

(二)工龄结构

由于卫生技术人员职业的特点,通常是工龄在10年以上,其业务水平才能达到一定高度。对比2005年全国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工龄平均水平,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10年以上工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比全国2005年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5年以下工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为43.59%,比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0个百分点。

(三)学历结构

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距离《卫生部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的规定,到2015年医师(士)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水平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对比2005年全国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平均水平,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学历结构整体水平已经比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好一些,但高学历人员比例偏小(占比仅4.72%;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8.37%)、低学历人员比例偏大(占比9.45%;2005年全平均水平2.24%)的现象还比较显著。

(四)职称结构

对比2005年全国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平均水平,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没有正高职卫生技术人员;副高职称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仅0.43%;无职称卫生技术人员比例高达52.46%,比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有职称卫生技术人员比例显著低于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无职称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严重偏高。

(五)专业结构

新津县12所乡镇公立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共计445人,占总人数(556人)的80.03%,低于2009年《成都市一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规定的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不低于全院职工总数85%的标准。

国家规定乡镇公立卫生院的功能定位是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以及综合管理服务,显然,公共卫生服务是乡镇卫生院首当其冲的重要职能,而新津县12所乡镇公立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比例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8.88%;乡镇公立卫生院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分级医疗中,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因此,对全科医生的需求应是与日俱增,在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188名医生中,只有42名全科医师。

(六)执业资质

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为31.68%,注册护士比例为11.46%,无资质人员比例为49.66%,无资质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已接近一半。

二、乡镇公立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足

调查数据显示,新津县每千农业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4人,比新津县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少2.32人;其中新津县每千农业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76人,拥有注册护士0.29人。尽管政府加大了对卫生人力资源的投入与支持力度,但能直接面向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仍严重不足,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总体缺乏,严重影响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卫生技术人员年龄、工龄偏低

合理的年龄结构是保证一个组织人力资源具有持续创造能力的关键,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以年轻、低工龄卫生技术人员为主体,工龄长、经验丰富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过小,这势必影响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无职称卫生技术人员数量过多

职称等级是对卫技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业绩综合评价的结果,也是对卫技人员技能水平的肯定。合理的专业技术职称层次结构不仅能反映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发展潜力,体现其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也能体现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师级、士级的人数比例为:1∶7.5∶44∶58.5,与卫生部宏观控制比例(1∶2∶4∶16)相比,高级卫生技术人员明显缺乏。WHO推荐的卫生服务机构其卫生人员的高、中、初级职称比例应呈橄榄型分布,但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卫技人员的分布状况并不符合这一要求,而是宝塔形,并以初级和无职称人员为主。

(四)公共卫生人员、全科医师短缺

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在专业方面最突出问题的主要表现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配置严重不足,新津县平均每万人口仅拥有2.4名公共卫生人员,项目组在访谈中还了解到,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是由无执业资质、低业务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去完成;全科医师短缺,乡镇公立卫生院主要是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因此,乡镇卫生院只有不断增加全科医师的配置,才能在不影响其业务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减少专科医生的配置,进而减少医生总数。

(五)无资质卫生技术人员过多

卫生技术人员是否取得执业资质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执业资质是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目前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无执业资质人员高达48.17%,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卫生技术人员属于非法行医。

三、乡镇公立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府对乡镇卫生院投入不足

在调研中了解到,除支医志愿者每人每月能得到800元的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工资外,其他人员的工资全靠卫生院自身业务收入来支付。新津县12所乡镇公立卫生院每年大部分支出都是来自业务收入,在药物制度改革之前,乡镇卫生院主要依靠药品差价和医疗服务收入来维持工资的发放;但现在药品差价这一收入来源已经不存在,乡镇卫生院主要只能靠其他基本医疗服务收入来维持卫生人员工资发放。

这样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工资水平普遍偏低,也就直接导致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乡镇卫生院职工基本工资待遇过低,对经验丰富、高职称、有执业资质的卫生技术人员,以及本科毕业生失去了吸引力,致使人才外流,优秀毕业生也引不进来。

(二)乡镇卫生院对公共卫生职能定位不清

乡镇卫生院普遍还没认识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乡镇卫生院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认识不到位,直接导致他们竭尽全力发展壮大自身的基本医疗服务,而对于国家要求的乡镇卫生院重要功能――公共卫生服务,卫生院通常选择应付了事,让无执业资质、低业务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去完成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工作。

(三)社会需求不断增大

随着城乡医保的大范围普及,就医的人员越来越多,这些必然导致乡镇公立卫生院的工作负荷不断加大。项目组在访谈调研中了解到,由于乡镇公立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通常是一人多岗,工作量相当大,面对各级卫生机构为卫生技术人员提供的各类培训,乡镇公立卫生院经常由于人手不足,抽调不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相应培训,造成卫生技术人员有培训机会不能参加的局面;同时,这种超负荷的工作直接导致了卫生技术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自学,其业务水平很难提高,也直接导致部分卫生技术人员对考取执业资质有所懈怠。

四、优化乡镇公立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优化乡镇公立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对整个农村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提高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工资待遇

首先,地方财政应将各乡镇卫生院编内人数的工资总额拨予卫生院,分配权归各卫生院;其次,乡镇卫生院内部实行竞聘上岗与绩效考核,在院内逐步淡化编内人员与编外人员的区别;最后,各卫生院根据人员绩效考核结果,对地方财政的工资拨款、卫生院自身业务收入用于工资支出的部分进行分配。这样既能提高乡镇卫生院职工的工资水平,也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乡镇公立卫生院作为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基层单位,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乡镇卫生院普遍将基本医疗作为创收的重要来源,而将公共卫生工作放在次要地位。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让乡镇卫生院能从公共卫生业务中得到适当报酬,以保证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质量。

(三)多种方式提高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

针对当前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工作负荷高、培训机会少、休息时间短的现状,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改善:建立以资深卫生技术人员为学科带头人的学习团队;对于各级卫生机构组织的培训,乡镇卫生院至少要派一名相关卫生技术人员参与学习,要求参加培训者回卫生院必须向其他人分享培训内容。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06中国卫生人力报告[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

2.卫生部.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卫人发[2002]35号)[Z].

3.张晋,吴秀娟.湖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其政策建议[J].卫生软科学,2005(2).

4.卫生部.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才出版社,2009.

5.吕龙驹.四川省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四川大学,2007.

6.燕燕.我国农村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总结第2篇

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切实加强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展顺利。经省政府批准,我市盘县为20*年启动的新农合试点县,20*年新增加六枝、水城为试点县。三个县应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为216.86万人,实际参加合作医疗农民为160.50万人,参合率为73%。全市合作医疗资金总计7222.28万元,其中:参合农民个人缴纳资金为1604.97万元;省、市、县三级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5元,共补助经费为2407.33万元,已全部到位;中央财政每人每年补助20元,补助经费为3209.94万元,还未下拨。1-5月,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支出总计820.51万元,其中住院补偿人次数为16326人,补偿费用710.57万元;门诊补偿人次数61518人,补偿费用109.94万元。目前,“新农合”三试点县各项程序运转正常,受益参合农民普遍满意。

2、各项农村卫生工作顺利开展。一是根据市政府的安排,市卫生局组织对我市县、乡、村卫生资源进行调研,并完成《六盘水市农村卫生资源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修改完成《六盘水市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二是与市计生局共同完成《我市村卫生室、计生室整合方案》;三是完成14名乡村医生评优上报省卫生厅。

(二)切实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一是完成全市2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评审换证审查工作;二是完成钟山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情况调查;三是拟定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持续发展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做好疾病防治工作。一是加强防控禽流感工作,召开了全市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会议,对全市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二是组织学习地氟病防治经验,表彰20*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单位11个、地氟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3个、先进个人51个。三是加强狂犬病防治工作,召开的全市狂犬病防治工作会议。四是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召开计划免疫工作会议,以交叉检查方式开展全市计免综合审评,完成计免帮扶工作中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四是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组织市疾控中心等多家单位与市红十字会一起到六枝新窑乡联合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召开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五是做好防治地氟病工作,召开全市地氟病防治项目工作会议,对水城县、钟山区、六枝特区防治地氟病项目进行督促检查,组织今年新增县区(水城县、钟山区)相关人员到六枝特区项目点现场参观学习。六是开展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控项目中期评估工作,召开全市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PPM-DOTS会议。七是加强疫情管理,召开疫情分析例会,提出了下一步防控对策;1-5月,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3种,报告发病3184例,报告发病率104.92/10万,与去年同期(2337例)相比,发病数上升了36.24%;死亡总数为41人,死亡率1.35/10万,病死率1.29%。全市前五位报告传染病病种依次为:肺结核(1694例,占总发病数的53.20%)、肝炎(792例,占总发病数的24.87%)、痢疾(371例,占总发病数的11.65%)、淋病(100例,占总发病数的3.14%)、伤寒副伤寒(75例,占总发病数的2.36%),共占总发病数的95.23%。

(四)医政管理与科技教育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开展卫生“三下乡”活动和组建“三农”服务团等,发放药品价值4000元,宣传资料2000余份,义诊665人次,咨询服务500余人次,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二是开展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对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医院及市级营利性医院的分管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等共41人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培训,各单位也按要求组织了培训,全市4668人参加了省卫生厅组织的考试。三是召开全市医政管理及科技教育工作会议,对医院管理年、对口帮扶、采供血机构管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县医院救治能力建设、继续医学教育、人员培训、传染病防治、急救能力建设、医学会等相关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四是开展医院管理年培训及交叉检查,于4月份对我市8家二级医院进行考核评分。五是组织安排20*年征兵、高考招生体检工作。六是拟定市采供血机构设置方案。七是对“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二级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和支医等工作进行安排。八是开展执业医师考试报名,今年,我市1600余人报名参考,经我市初审及省医学考试中心复审,共1595名考生将参加7月1日开始的实践技能考试;完成执业医师注册66人,变更注册44人;完成护士注册及再次注册619人。九是接待处理医疗纠纷8起。十是组织安排全市250名乡村医生到市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三年的中专学历教育,春季招生150名已入学就读。十一是完成6家市级营利性医院校验及办证工作。十二是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液,抓好单采血浆专项整治,加强采供血机构管理,强化血液质量和血液制品管理,1-5月份,共完成全血采集2873人次679800ml;供应临床全血8200ml,冰冻血浆291380ml,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成份输血占用血总量98.62%。

(五)认真做好妇幼卫生工作

一是完成对20*年“三网”及年报监测质控检查工作。二是完成20*年产科质量评估未合格单位的复评估工作,对4家市区内私立医院、2家县级医院和1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产科质量复评估,检查结果水城县医院房屋未改造好,未评分,盘县中医院不合格,其余医院已达合格标准。三是完成儿童、妇女两个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拟定20*年降消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全市20*年降消项目终期评估工作,我市三个项目县通过降消项目的实施,孕产妇住院分娩47.69%,孕产妇死亡率75/十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7.13‰,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0.*‰。四是开展“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全市参加人员共90余人,健康咨询500余人,义诊450人,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

(六)大力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一是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和“五一”黄金周期间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二是认真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根据市人民政府下发《打击非法行医整顿规范医疗市场秩序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打非办共组织检查医疗机构448户次,其中:警告109户,责令限期整改157户,查处其它违法行为94户,按照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给予卫生行政处罚6.1万元;查处医疗机构违法案件总数116件,罚款3.46万元,没收医疗器械34件,药品64箱;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于20*年4月25日至28日,组织市、县(特区、区)卫生监督所组成4个组对各县(区)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进行督查,共检查4个卫生行政部门,抽查医疗机构资料28户,现场检查医疗机构61户,取缔无证诊所3户,处罚20户,罚款金额1.56万元,卫生立案处罚3户(已责成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处理)。三是完成卫生行政许可的梳理工作。四是认真开展政务服务中心工作。

(七)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

一是组织对市中心区各街道办、社区落实创卫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二是配合市城管办开展“城市加强管理月”活动,对部署的各项工作坚持为期一个月的督促检查。三是组织开展20*年爱国卫生月活动,全市共开展5次大型卫生宣传活动,5次大型义务劳动突击环境卫生活动,参加人数达5000余人。四是举办了由各项目县(乡、村)负责人为主参加的项目技术与管理培训班。五是组织完成5个农村改水工程的设计和论证工作,报省爱卫办进行审批。六是拟定全市卫生系统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八)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卫生局与市财政局、市监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成立六盘水市公共卫生能力建设项目二五年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市卫发〔20*〕87号)文件,加强对项目工作的领导和资金的监管。二是对20*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项目专项资金1304.56万元进行了分配,制定了《六盘水市20*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经费项目管理方案》。三是加强卫生基本建设项目管理,2004年安排盘县33个卫生院建设项目,建设面积19200平方米,总投资1*2万元,目前30个已动工,还有3个点土地未落实,通过初步验收的有11个工程点,已完成主体工程进入装饰工程的有5个工程点,总完成投资700万元;20*年度安排六枝15所乡镇卫生院、水城2所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建设面积12600平方米,总投资765万元,目前正在抓紧初步设计方案;争取到水城县29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建设面积21300平方米,总投资1263万元,目前正在抓紧项目前期工作;市医疗集团新建十九层住院大楼可研已批复,规模28120平方米,总投资4000万元;水城县门诊大楼国债批复240万元,目前正进行前期工作;国债建设项目市传染病院、紧急救援中心于元月23日挂牌正式成立。

(九)启动干部保健工作

制定《六盘水市地级领导干部医疗保健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为保健对象办理《保健证》,组织医务人员为保健对象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

(十)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

一是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下发了实施意见,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进行了一次督查,全市卫生系统各级医疗机构已先后召开了动员会议。二是于20*年5月11日至12日,组织召开了全市卫生系统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研讨会。三是根据市政府纠风办安排,于4月8日组织相关单位参加市政府纠风办第十九期政风行风热线,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举报投诉事项。四是继加强药品招标采购工作,医院用药总金额4904.1万元,中标药品周期内实际采购金额为4308.44万元,集中招标采购药品总金额占医院用药总金额比例为91.94%,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品种5086种。五是认真查处开单提成、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半年来,退还、上交红包金额0.72万元,受党纪政纪处分4人,行政处罚1人。六是积极推行“就医清单”制,“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和创建“放心药房”活动,接受患者和社会对医院的监督;七是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制度建设,规范医务人员行医用药行为。八是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开展行业作风整顿工作。九是认真开展学习活动。

二、存在问题

(一)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事业面临较大困难,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专业人才短缺,人员素质偏低,医疗设备技术落后,服务不够规范,整体服务能力达不到广大农民的健康需求。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尚不健全,应急救治队伍技术及装备亟待提高,疾控体系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经费严重不足,部分传染病呈高发态势。

(三)有的工作落实不力、进展缓慢。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总结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健康保障。

二、总体目标

到年底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通过规范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行市镇村服务管理一体化,不断提高卫生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切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满足广大群众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等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

三、主要内容

(一)健全制度完善体制,依法按章规范管理

1、加强制度建设

(1)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如党务公开、民主集中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度等。

(2)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制度。如院务公开、财务公开、各项会议制度、议事程序、监督制度等。

(3)建立健全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如各项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值班制度、考勤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文印制度、保密制度等。

(4)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使用制度。如CT、X光机、B超、心电图等大型设备仪器管理使用制度等。

(5)建立健全服务管理规范。如文明用语、市卫生系统十大窗口服务规范标准等。

2、完善医院管理体制

(1)推行“五制”。即推行院长竞争上岗制、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全员聘用制、目标责任制、绩效工资制“五制”制度。

(2)稳步推进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六统一”,即统一规划设置、统一人员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械管理、统一绩效考核。

(3)完善收入分配办法。推行“绩效工资制”,通过严格内部考核制度,使职工收入水平与其技术能力、服务态度和劳动贡献挂钩。严禁将医疗服务收入直接与个人收入挂钩,严禁科室承包。

(4)严格执行新农合制度。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政策措施,保证服务质量,严格控制费用。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服务条件

1、基础建设。加强卫生院基础设施和空白村卫生室建设,科学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逐步建成市、镇、村一体化卫生服务网络。

2、设备配置。按照医院功能定位,配备必需的医疗设备,满足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设备需求。专人使用管理医疗及辅助设备,确保完好率、使用率达到要求。市局每年拿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设备购置和补贴。

3、科室设置和病床设置。科室设置符合要求、布局合理、充分发挥功能;病床配置符合规定、床单元必备设施配备齐全。

(三)规范医疗行为,合理检查用药

1、科学诊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适时开展处方评价和药品使用分析会,严禁滥检查,杜绝不合理用药。

2、注重质量。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制定改进措施。各种质量控制指标符合规定标准。

3、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卫生院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按购进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其他医院要优先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四)严格医药费用管理,服务收费公开透明

1、实行价格公示制。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及时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提高收费透明度。

2、落实费用清单制度。严格执行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将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通过适当方式告知患者。患者出院时,提供详细的总费用清单。

3、健全咨询制。接受患者价格咨询和费用查询,如实提供价格或费用信息,及时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投诉。

4、加强新农合管理。严格执行新农合用药目录、诊疗项目和国家医疗收费项目及价格,规范补偿保障手续和病历、处方。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

(五)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保障群众基本权益

1、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日常管理制度,完善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和覆盖全市的畅通快速准确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全面提升公共卫生监测预警、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和安全保障能力。

3、强化疾病预防。专人负责按规范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做到各种资料齐全、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的监测及防治工作正常开展。

4、做好妇幼保健。专人负责妇幼保健各项工作,做到各种资料齐全、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5、搞好卫生监督。协助开展农村卫生行政执法工作,加强对辖区内医疗市场、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的监管。

6、深入健康教育。定期更换宣传板报或宣传专栏,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掌握传染病和常见病、慢性病的发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农民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率明显提高,危害健康的不良生活习俗逐渐得以改善,建立健康档案。

7、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办法,确保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到实处。

(六)改善服务环境,创建和谐卫生

1、培养职工良好精神风貌。工作人员衣帽整洁、胸牌清晰、精神饱满、态度和蔼;服务用语文明、礼貌,树立卫生系统良好形象。

2、坚持以人为本。为患者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开展导医服务,设立导医台,做到有候诊椅、有饮水设施、有电话等。

3、杜绝院内交叉感染。医疗器械严格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各科室、病房、走廊、厕所做到空气清新,无异味;有专用污物桶分类收集医疗和生活垃圾,专人专区消毒处理。

4、保证医疗安全。强化医疗卫生人员责任,最大限度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各类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防火、防盗、防病人意外事故等制度落实到位。

(七)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营造温馨就医氛围

1、标识规范明显。院内标识牌指示明确、整体划一;健康教育宣传标语、专栏醒目;各种标语、标牌统一规范、美观大方;科室内外服务标识、专业技术人员公示、医疗设施设备简介、卫生工作政策法规、业务宣传等方面做到规范、清楚、醒目、易懂,实事求是。

2、文化内涵丰富。加强院内文化内涵建设,每楼层(过道)至少设置两块文化建设内容的宣传牌,院墙墙面可设计体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画。

3、环境优美舒适。做到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院内功能分区及地面、通道规划合理;院容院貌干净整洁,无垃圾、无杂草;夜间各工作、生活区域及通道照明设施完好;周围环境卫生,门前整洁美观,院内所有房屋的外墙装饰美观、协调。

(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卫生良好形象

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结合卫生系统开展治理“庸懒”行为活动,加大督查力度,重点解决能力平庸、碌碌无为、行为懒惰、得过且过、自由散漫、不守纪律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

2、开展评先树优活动。通过开展创“十佳”评选活动,选树业务精湛、职业道德高尚的先进典型,倡新风、树正气,增强医护人员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

3、打造“健康盾牌”党建服务品牌。结合开展的“创人民满意医疗机构、做人民健康忠诚卫士”活动,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强化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建设,加强医院管理,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索要“红包”;严禁医务人员接受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以各种名义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

4、建立健全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制度。院内设有群众意见箱,定期召开病员及群众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有群众及病员评价结果等。满意度达到85%以上。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8月)

召开“规范化建设”活动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8月-年10月)

1、方案准备(年8月-9月)。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案。实施方案于9月底前报市卫生局。在局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全面开展工作。

2、落实整改(年10月-年10月)。各单位要根据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进行全面自查,结合实际,注重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和做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计划、工作进度和保证措施。要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确保建设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市局将按照规范化建设活动的总体目标和建设要求,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指导,对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对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及时总结推广。

(三)总结验收阶段(年11月-12月)

卫生局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对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估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是全市卫生系统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一项重大措施。卫生局成立以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建设活动的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到岗到人,确保建设活动领导到位、安排具体、措施得力、督查有效、成效明显。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各单位要按照卫生局的统一要求,确定各自的建设重点,真抓实干,务求成效,整体推进医院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三)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建立机制,健全制度,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整改提高。卫生局将适时组织召开规范化建设活动经验交流会,交流推广在规范化建设活动中创造的好做法、取得的好经验。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全面推进规范化建设活动扎实开展,力争到年使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均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

为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市卫生局决定,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健康保障。

二、总体目标

到年底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通过规范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行市镇村服务管理一体化,不断提高卫生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切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满足广大群众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等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

三、主要内容

(一)健全制度完善体制,依法按章规范管理

1、加强制度建设

(1)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如党务公开、民主集中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度等。

(2)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制度。如院务公开、财务公开、各项会议制度、议事程序、监督制度等。

(3)建立健全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如各项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值班制度、考勤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文印制度、保密制度等。

(4)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使用制度。如CT、X光机、B超、心电图等大型设备仪器管理使用制度等。

(5)建立健全服务管理规范。如文明用语、市卫生系统十大窗口服务规范标准等。

2、完善医院管理体制

(1)推行“五制”。即推行院长竞争上岗制、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全员聘用制、目标责任制、绩效工资制“五制”制度。

(2)稳步推进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六统一”,即统一规划设置、统一人员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械管理、统一绩效考核。

(3)完善收入分配办法。推行“绩效工资制”,通过严格内部考核制度,使职工收入水平与其技术能力、服务态度和劳动贡献挂钩。严禁将医疗服务收入直接与个人收入挂钩,严禁科室承包。

(4)严格执行新农合制度。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政策措施,保证服务质量,严格控制费用。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服务条件

1、基础建设。加强卫生院基础设施和空白村卫生室建设,科学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逐步建成市、镇、村一体化卫生服务网络。

2、设备配置。按照医院功能定位,配备必需的医疗设备,满足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设备需求。专人使用管理医疗及辅助设备,确保完好率、使用率达到要求。市局每年拿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设备购置和补贴。

3、科室设置和病床设置。科室设置符合要求、布局合理、充分发挥功能;病床配置符合规定、床单元必备设施配备齐全。

(三)规范医疗行为,合理检查用药

1、科学诊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适时开展处方评价和药品使用分析会,严禁滥检查,杜绝不合理用药。

2、注重质量。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制定改进措施。各种质量控制指标符合规定标准。

3、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卫生院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按购进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其他医院要优先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四)严格医药费用管理,服务收费公开透明

1、实行价格公示制。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及时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提高收费透明度。

2、落实费用清单制度。严格执行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将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通过适当方式告知患者。患者出院时,提供详细的总费用清单。

3、健全咨询制。接受患者价格咨询和费用查询,如实提供价格或费用信息,及时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投诉。

4、加强新农合管理。严格执行新农合用药目录、诊疗项目和国家医疗收费项目及价格,规范补偿保障手续和病历、处方。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

(五)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保障群众基本权益

1、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日常管理制度,完善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和覆盖全市的畅通快速准确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全面提升公共卫生监测预警、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和安全保障能力。

3、强化疾病预防。专人负责按规范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做到各种资料齐全、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的监测及防治工作正常开展。

4、做好妇幼保健。专人负责妇幼保健各项工作,做到各种资料齐全、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5、搞好卫生监督。协助开展农村卫生行政执法工作,加强对辖区内医疗市场、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的监管。

6、深入健康教育。定期更换宣传板报或宣传专栏,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掌握传染病和常见病、慢性病的发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农民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率明显提高,危害健康的不良生活习俗逐渐得以改善,建立健康档案。

7、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办法,确保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到实处。

(六)改善服务环境,创建和谐卫生

1、培养职工良好精神风貌。工作人员衣帽整洁、胸牌清晰、精神饱满、态度和蔼;服务用语文明、礼貌,树立卫生系统良好形象。

2、坚持以人为本。为患者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开展导医服务,设立导医台,做到有候诊椅、有饮水设施、有电话等。

3、杜绝院内交叉感染。医疗器械严格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各科室、病房、走廊、厕所做到空气清新,无异味;有专用污物桶分类收集医疗和生活垃圾,专人专区消毒处理。

4、保证医疗安全。强化医疗卫生人员责任,最大限度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各类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防火、防盗、防病人意外事故等制度落实到位。

(七)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营造温馨就医氛围

1、标识规范明显。院内标识牌指示明确、整体划一;健康教育宣传标语、专栏醒目;各种标语、标牌统一规范、美观大方;科室内外服务标识、专业技术人员公示、医疗设施设备简介、卫生工作政策法规、业务宣传等方面做到规范、清楚、醒目、易懂,实事求是。

2、文化内涵丰富。加强院内文化内涵建设,每楼层(过道)至少设置两块文化建设内容的宣传牌,院墙墙面可设计体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画。

3、环境优美舒适。做到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院内功能分区及地面、通道规划合理;院容院貌干净整洁,无垃圾、无杂草;夜间各工作、生活区域及通道照明设施完好;周围环境卫生,门前整洁美观,院内所有房屋的外墙装饰美观、协调。

(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卫生良好形象

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结合卫生系统开展治理“庸懒”行为活动,加大督查力度,重点解决能力平庸、碌碌无为、行为懒惰、得过且过、自由散漫、不守纪律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

2、开展评先树优活动。通过开展创“十佳”评选活动,选树业务精湛、职业道德高尚的先进典型,倡新风、树正气,增强医护人员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

3、打造“健康盾牌”党建服务品牌。结合开展的“创人民满意医疗机构、做人民健康忠诚卫士”活动,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强化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建设,加强医院管理,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索要“红包”;严禁医务人员接受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以各种名义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

4、建立健全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制度。院内设有群众意见箱,定期召开病员及群众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有群众及病员评价结果等。满意度达到85%以上。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8月)

召开“规范化建设”活动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8月-年10月)

1、方案准备(年8月-9月)。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案。实施方案于9月底前报市卫生局。在局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全面开展工作。

2、落实整改(年10月-年10月)。各单位要根据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进行全面自查,结合实际,注重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和做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计划、工作进度和保证措施。要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确保建设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市局将按照规范化建设活动的总体目标和建设要求,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指导,对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对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及时总结推广。

(三)总结验收阶段(年11月-12月)

卫生局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对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估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是全市卫生系统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一项重大措施。卫生局成立以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建设活动的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到岗到人,确保建设活动领导到位、安排具体、措施得力、督查有效、成效明显。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总结第4篇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层医院;能力建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事件发生突然,对社会公众的健康可能造成或已造成重大损害的原因不明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严重传染疾病及其他可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作为基层医疗机构,除可分担专业急救机构的救治压力外,往往处于突发事件现场的最近距离,故对救治伤者、挽回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性分析我县基层医疗机构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所应对的几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剖析其现状与不足,提出建设基层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调查我县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全县18家镇卫生院(防保所)共处理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8起82人次,包括1起菌痢事件23人,3起食物中毒事件55人及4起农药中毒事件4人。其中男性49例,女性33例,年龄在6-64岁,重症患者6例,入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2例。

1.2方法

1.2.1急诊准备镇卫生院急诊科或值班人员接到电话通知后,迅速了解事发现场情况、原因及伤病人员数量,以最快的速度派出急救医生、护理人员和救护车前往事发地点,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程序,及时、逐级向上级领导汇报。

1.2.2控制现场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后,根据预案,成立由医院领导、医疗科主任、护士长等成员组成的现场救治指挥小组,为所有伤员开通绿色救治通道,并将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进行分组,每组均明确一名负责人,对事发现场进行有效的安排与控制,做到急危先行,并做好对伤员的保护,避免出现二次创伤,为紧急而来的救治工作做好准备。

2结果

入院经抢救后无效死亡2例,包括菌痢事件死亡1例,农药中毒事件死亡1例,其余患者经治疗后康复出院,食物中毒患者经及时救治后均获痊愈出院。

3讨论

3.1基层医院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状目前,在应对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许多基层医院仍存在领导危机意识不强、应急预案不完善、培训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部分医院具体的负责和值班人员多为非医疗专业人员,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导致其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协调、控制和处理能力缺位;部分卫生院(防保所)领导抱有侥幸心理,总觉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离自己很远,一旦发生,就会手忙脚乱,救治无序;另外,应急预案制订不完善、实用性差,相应的管理制度只在形式上得到体现,却无法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应急人员的培训不到位,或培训对象仅面向临床医疗人员,公卫人员参训率低,导致非医疗人员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达不到专业化水准[2]。

3.2建设基层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策略

3.2.1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一套完善的应急机制,必须充分利用基层医院有限的医疗设备,各科室人员须积极协作、密切配合。资源的供应保障及使用往往关系到基层医院能否将突发事件成功处理好。

3.2.2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总指挥小组应做好对全院医务人员的统一指挥调配工作;现场急救小组负责现场的急救以及转诊工作;医疗救治组负责伤病人员的诊断、治疗病情报告及转诊工作;感染防治小组负责院内伤员的感染及防治工作;护理救护小组负责做好伤病人员的护理工作;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准备好伤病人员的急救物资、车辆、机械、药品等。各小组应积极配合,多沟通、多汇报。

3.2.3严格开展专业培训应扎实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重点科室与全院培训相结合,如经常性开展技术演练等,与医务人员“四基三严”考核相结合,严格岗前培训,一是派遣医护、公卫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尤其应强化急诊工作的训练;二是规范消毒防护技术,如隔离衣的穿脱、洗手、消毒以及隔离区域的划分和管理制度等;三是不断给医护、公卫人员更新知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容易出现的病种加强学习,熟悉处置流程,力求做到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应付自如。

参考文献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总结第5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突出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通过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等,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鼓励多元化办医,推动不同所有制和经营性质医院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坚持总体设计,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系统总结;坚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向和原则,立足我市实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新。

二、主要任务目标和试点安排

(一)主要任务目标。

总体目标: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让群众享受到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近期目标:积极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促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切实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合理调整公立医院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完善控费机制,提高医保报销范围和比例,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严格疾病诊疗规程,规范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试点安排。

年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开始在市人民医院推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年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各项工作,注重加强调研督导,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试点经验,适时开展阶段性评估工作。年底前完成改革试点,及时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力求试点工作在难点上有进展、重点上有突破、亮点上有特色。

三、试点主要内容

(一)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1、加强政府规划和调控。修订完善《市区域卫生规划》,统筹布局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总量、结构比例、功能配置、区域分布,使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数量和结构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匹配,提供的服务水平和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形成公立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院共同发展的格局,构建以区域性医疗中心(市级医院)为龙头,以各镇、各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岛旅游度假区(以下统称各镇)卫生院为支撑,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以下统称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面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照不同级别公立医院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标准、技术规范、价格标准等规定,加强监督指导,促进公立医院提供标准化的基本医疗服务。

2、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按照全市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原则,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重点发展市级医院为区域性医疗中心,使之具备三级医院水平,年开工建设市人民医院东部院区、市中医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市疾控中心大楼和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等重点项目,年规划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病房楼。强化王村等7处中心卫生院的建设,逐步将其建设成为基层医疗中心,其余镇卫生院要改变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建设成为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底前,新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40所,新建或改造村卫生室298所,村(居)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达到100%。

3、界定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公立医院主要负责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疑难、危重急症病人的救治,承担相应的教学、科研等任务,并负责对各镇、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各镇卫生院主要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等综合诊疗服务,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村卫生室主要承担辖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责。

4、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巩固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继续实施市级医院对口帮扶镇卫生院工程,实施划片分区、包片诊治的措施,由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分别对口帮扶14处、7处镇卫生院,从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升镇卫生院发展水平。加强市、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严格落实镇、村“三制六统一”管理体制和村卫生室业务用房的集体权属,进一步增强村卫生室的公益性和服务能力。严格执行市级医院医务人员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服务满一年的制度。

(二)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1、建立基层首诊引导机制。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守门员”制度,引导病人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符合转院诊疗的病人予以转院治疗。自年1月1日起,除疑难、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外,一般诊疗首先应到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确定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就医的,提高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病人的报销比例,建立分级递增报销制度;过渡期后,未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直接到上级医院就诊的病人,在结报比例和结报金额上予以严格控制。

2、严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规范。明确诊治范围、转诊标准、工作流程,凡符合转诊治疗的迅速转诊,不得截留病人,延误诊治。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首诊,疑难、危重急症病人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到市级医院;在市级医院的康复期病人和需长期护理的病人转回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到年底,全市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格局。

3、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通过加强基层实用人才培训、市级医院分片帮扶、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投资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引导病人合理就医,最终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逐步解决群众就医难现状。

(三)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1、设立由市政府市长任主任,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市发改、卫生、财政、机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市医药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市医药卫生体制发展规划,以及涉及的有关建设、保障和医药安全等重大决策,全面负责全市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2、成立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市政府委托市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在市卫生局设立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为隶属于市卫生局的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执行市医药卫生管理委员会的各项决策;负责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负责公立医院的成本费用控制、资产管理、财务监管;负责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负责公立医院的重大建设项目和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的可行性论证审核。

3、推进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院长年度考评制度。制定落实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和问责奖惩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院长选拔、任用、薪酬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四)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事业发展、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科学合理核定人员编制。建立健全以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争上岗、科学考核、合同管理。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制度。探索实行并规范注册医师多地点执业的方式,将适用人员条件放宽到主治医师,增加多点执业的地点数量,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流动。

2、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水平,逐步解决部分人员收入过低问题。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含全额事业单位)中全面实行岗位绩效工资。按照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年,试点医院要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院、科二级分配制度,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比例可达40%;完善科室综合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

3、完善公立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推行总会计师制。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推进公立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严格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

4、完善公立医院后勤服务管理。积极探索实施“四权分离”(审批权、采购权、保管权和使用权)机制招标采购各种物资,进一步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变“养人”为“养事”。在医院后勤物流系统中广泛应用信息集成,建立配送中心。年起,在试点医院逐步建立完善精细化成本控制体系,通过医院信息化平台及实施物资供给的流程再造,对医院运行成本进行测算并全程监控,积极探索医院运行成本控制规律。

(五)加强医疗及服务质量管理。

1、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健全和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加强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控制,落实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和告诫制度。推行疾病诊疗规范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持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扎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探索实施科学的护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优先配备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加强普通药物的配备使用管理。推广应用适宜技术,在加强规范和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建立健全疾病诊疗规程,推动病种规范化诊疗,年在试点医院完善细化60个临床路径,并启动20个单病种质控。年推广实施卫生部制定的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2、改善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流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精细化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通过采取预约挂号、一站式服务、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按病情分类诊疗等措施,努力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方便群众就医。改善就医环境和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提高群众就医满意率。年下半年,在试点医院建立群众满意度电子测评系统,并逐步在全系统推广。

3、建立医疗行业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年完成“以风险保险为载体的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模式,积极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依法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建立患者投诉管理机制,及时有效处理患者投诉和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依法严厉打击“医闹”行为,维护和谐稳定的医疗环境。

(六)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科教兴医战略。研究制定重点专科建设规划,力争打造2个以上市级重点学科,提高疑难、危重急症的医疗救治能力和医学教学、科研水平。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引进培养,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在、市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高层次人才,适当拉开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与其他人员的收入差距。积极组织住院医师参加上级举办的规范化培训,重点为市级医院培养专科方向的住院医师,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师。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整体推进规范化护理水平。

(七)建立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1、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实现医药经济利益分开,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提高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

2、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完善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财政补偿机制,鼓励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而减少的收入,由政府财政予以补偿。年使用国家、省基层基本药物目录达到医院药品总目录的20%,到年底,使用基本药物目录达到医院药品总目录的50%。

3、建立完善政府对公立医院的长效投入机制。

一是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重大活动保障、重大传染病防治、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和支援社区等公共服务经费。

二是建立公立医院发展基金。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在职人员保险和分级诊疗、总额预付等政策性亏损补贴;对中医、传染病、精神病、结核病、急救医疗、妇幼保健、采供血机构等在经费上予以保障和倾斜。

三是设立社会公益救助基金,对“三无”(无身份证件、无亲属、无支付能力)病人、贫困患者医疗费用等社会公益性支出和减免予以补助。

(八)严格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

1、改革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积极探索实行医疗保险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的综合改革,完善门诊医疗费用支付制度,落实医疗救助、慈善助医的项目管理和支付制度。年,在加强政府指导、合理确定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合理控制医疗卫生机构医药总费用、均次费用的前提下,逐步探索实行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建立完善医药费用合理、适度增长模式,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从根本上解决过度医疗问题。

2、严格控制医药成本,降低医药费用。实行收费政策、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公示制度,加强对平均门诊人次费用、平均住院费用、单病种费用的分析、检测,严格执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诊疗规范,控制药占比,所有费用公布上墙,实行门诊及住院病人费用清单制。

3、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以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调机制为支撑,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平均住院天数管理。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及诊疗常规收治住院病人,确保医疗质量。年,试点医院年平均住院日控制在9.3天以下,年年平均住院日控制在8.8天以下。

4、规范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试剂使用管理。制定医用耗材、试剂管理制度,建立使用常规,进一步规范医用耗材、试剂的采购、保管、使用,确保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对需要使用常规以外的医用耗材、试剂,必须征得病人签字同意方可使用,倡导使用国产试剂、国产耗材。

(九)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

按照市加快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与市相衔接的信息交换、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统一医药卫生信息平台;年,建立完善以“一卡通”服务模式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公立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医药卫生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基层(包括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信息系统。通过优化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信息网络,整合卫生信息资源,逐步实现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与医保(包括新农合)、药监等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相互交换共享,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十)改革公立医院监督管理机制。

1、实行全行业监管。加强市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实行全行业监管。

2、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市卫生行政部门要重点加强对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监管。健全财务分析和报告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和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对公立医院的监督作用。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医务人员技术职称、绩效考核和评价结果等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十一)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

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非公立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落实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税收优惠政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公立医院改革组织实施的主要责任,主动与有关部门搞好沟通协调,细化改革相关配套文件,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到位;发改部门负责公立医院的规划布局,配合上级物价部门修订完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并依法监督;财政部门负责研究制订公立医院改革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各项补助政策;机构编制部门负责牵头核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医疗保险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的标准和方式,有效降低群众医疗费用;市人民医院要不断探索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改革,确保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任务顺利完成。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总结第6篇

乡镇卫生院人才数量低,人才短缺现状没有改变。农村居民看病费用降低,到乡镇卫生院就诊人数增加;国家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任务量也随之越来越大,但乡镇卫生院人员数量没有相应增加,每名人员工作量越来越大,收入没有相应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降低。

一、技术人才短缺导致产生负面后果

一方面人才缺乏导致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不到位。按照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其公益性主要体现在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在一定程度上仍依靠基本医疗来支撑发展和医务人员收入,仍然存在重基本医疗轻公共卫生服务的现象。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另一方面医疗技术人才缺乏导致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不到位。分级诊疗是指根据患者患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级,大医院主要承担疑难危重病人以及科研,基层医疗机构诊治较轻的病患,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挥无病预防作用,基本医疗发挥小病在基层,分级诊疗使根据病情到对口医院就诊。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减轻患者负担,医疗资源充分使用,医疗卫生体系整体形成有序良性循环,也能有效降低医疗卫生社会总成本。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是指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单位先对患者进行首次诊断,根据病情,对一些无法确诊及危重的病人转移到相应的上一级或者专科医院进行治疗。上级医院对治疗后护理简单,病情稳定的患者转移到乡镇卫生院进行继续治疗和康复。这既确保了医疗服务质量,又减少费用,可缓解大医院压力,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资源。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既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结构,节约医疗社会总成本的重大举措。

目前我国医疗诊治存在普遍现象是:本应承担疑难危重病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承担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造成卫生资源拥堵和浪费。在实际诊疗中,乡镇卫生院收治病人少,上级医院收治病人多,且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比率在逐渐减少。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说,“(基层卫生)仍然面临众多困难和挑战,基本医保管理体制尚未明确等。”医疗技术人才缺乏是主要制约因素。

二、人才短缺的原因分析

1.待遇低难以吸引人才

乡镇卫生院较县级、省市医院生活条件差,待遇低,难以吸引人才。由于乡镇卫生院条件较差,能够招聘来的年轻人无医务经验者居多。没有新的医技人员注入会使乡镇卫生院能力逐步落后。由于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使得农村居民有病到县城或者省市医院看病,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资源闲置浪费,收入难以提高。这又导致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形成不良循环。

2.收入少工作量加大导致员工积极性降低

医改启动以来,政府在乡镇卫生院强力推进药品零差率。由于砍掉药品加价,会导致医院收入下降,因此必须增加一块收入来弥补医院药品零差率带来的损失。政策操作者设想由政府补助和医保来支付两方面来弥补,用两方面资金来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一降一升,没有加重患者负担,医务人员收入提高,医院收支仍能保持平衡。由于药品没有差价,医生多开药的动力消除;由于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医院提高技术质量的动力增加。这样医疗行业结构得到理顺优化,医疗服务价值规律得以遵守,医疗收入由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决定,社会医疗总成本得以控制。药品零差率实行后,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并没相应提高,政府补助有时不到位,实际导致基本药物零差销售影响卫生院收入水平。

4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量村医负责。但在农村,村医普遍存在老龄化、不懂电脑操作等,不能胜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因此大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代替完成,占用了大量卫生院人力物力,增加了乡镇卫生院职工负担。

工作量大,收入没有相应激励,使其医务技术人员积极性下降,与此同时由于绩效考核不到位,他们又缺少一定的压力去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总结第7篇

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市政府成立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医改工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热情支持医改工作,提出了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意见和建议;市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有序有力有效推动医改。全市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安排,成立了相应的医改领导小组,制定下发10余个专项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启动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二、市“十大民心工程”和“六大民生体系”建设进展顺利

总投资3150万元,十大民心工程”市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项目建设面积达1.69万平方米。已完成主体工程,占工程总量的63%预计年底可竣工交付使用;市妇幼保健中心大楼项目建设面积达1.14万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已完成基础第一层主体,占工程总量的13%六大民生体系”市精神病医院、市肾脏病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及集贤卫生分院、石准卫生分院、芭蕉卫生分院、高炉卫生分院等7个项目,共建设业务用房面积2.19万平方米,总投资345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1943万元,占工程总量的56%预计年底可全部竣工交付使用。

三、省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现场会胜利承办

对督查及整改情况实行台帐管理;每季度进行一次大评比,继续组织7个技术指导组实行循环督查。对先进单位及时惩处,推介经验,对后进单位指派专人驻点督查,直到整改达标;选择4所卫生院作为样板,进行手把手传帮带重点指导,以先进促后进。通过这些举措,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大大提高。同时,各乡镇卫生院以“三个样子”工程建设为中心,创新活动载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和服务理念。如夏塘镇中心卫生院的院长走、医生坐、护士站”公平圩镇中心卫生院的舍小家、顾大家,医院就是家”新市镇中心卫生院的工作零差错、沟通零距离、服务零投诉”和“今天绝对不做一件对不起患者的事”以及大市乡卫生院的学身边榜样、树天使形象”等。6月9日,全省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阶段性评估检查情况通报暨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市隆重召开,省卫生厅副厅长、农卫处领导、各地市州分管副局长等160余人参会,李辉市长亲自致辞,新市、公平卫生院被推选为全省乡镇卫生院的样板。

四、公共卫生工作全面落实

较去年同期上升96.5%其中重症病例5例,一是全力做好手足口病、甲流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上半年我市累计演讲手足口病病例338例。死亡病例1例,家庭聚集性疫情5起。针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市局迅速行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防制方案,开展相关人员强化培训和健康教育宣传,加强疫情监测和调查处理,落实终末消毒和预防性消毒,目前疫情已得到控制,未出现迸发疫情,重症病例都已痊愈,聚集性病例未出现二代病例。上半年接到湘南监狱和正源学校共2起疑似流感疫情演讲,共调查流感样病例51例,采样检测35例,实验室结果均为阴性,截止6月30日,市尚无甲型HlNl流感病例演讲。胜利处置了湘南监狱以甲型副伤寒为主的疫情。人禽流感、霍乱继续坚持零疫情报告。积极做好艾滋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截至当日,累计有395名吸毒人员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上半年新增入组27人,其中HIV抗体检测阳性29人;VCT门诊接待求询者186人,免费HIV抗体检测179名,发现HIV抗体阳性4例;全市现有艾滋病病人2例,其中23例正在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上半年新增服药病人2例。加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截止6月底,共接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1680例,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29例,其中初治涂阳199例,涂阴患者215例,复治涂阳13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对符合条件的427例病人全部提供免费抗结核药品,统计上年度同期涂阳患者治愈率89.2%达到工作目标。二是扎实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开展8-15周岁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共补种乙肝疫苗199134针次;上半年共演讲麻疹疑似病例7例,无实验室确诊病例,对疫点进行了易感儿童麻疹疫苗的应急接种和查漏补种工作,有效控制了麻疹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居民健康建档工作进展顺利,城镇居民建档实行电子化管理,建档率达90%以上,农村居民健康建档率达15%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开局良好,4月份我市婚姻登记879对,婚前医学检查278对,婚检率达31.63%三筛查一增补”工作措施有力,上半年(31模式)产前筛查率0.38%新生儿疾病筛查率33.4%新生儿听力筛查率5%免费发放叶酸4320瓶;免费孕产妇基本保健服务和0-36个月儿童基本保健服务项目全面启动,上半年完成儿童服务29104人次,孕产妇服务7946人次;降消”项目有序进行,上半年免费补助农村产妇6669人次,财政补助金额207万元,重症并发症救助3人次,救助金额为4.3万元。上半年(31摸式)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31%孕产妇死亡率21.03/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1.15‰。继续抓好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综合防治项目,进一步落实改灶降氟综合防治措施。启动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工程,呈报全年手术工作量800例。积极开展以“巩固创卫成果、构建‘三个适宜’中等乡村”为主题的维护国家利益卫生运动;扎实推进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改厕项目工作,上半年建设无害化厕所600余座;积极开展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工作,加大控烟宣传力度。三是及时高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处置了南玉有色冶炼有限公司18名工人因饮用井水引起的急性砷中毒事件;及时开展救灾防病工作,共发放“84消毒液1500瓶、消毒片500瓶、漂白粉50包、救灾防病知识宣传单3000余份,消毒水井340口,消毒房屋面积102320平方米,目前灾区污染病疫情形势平稳。四是依法加强卫生法制监督。严格执行《食品平安法》开展了315卫生监督维权、打击地沟油流入餐桌等专项整治行动,立案奖励餐饮卫生违法案件70起,罚款18万元;继续推进餐饮、学校食堂及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检查学校35所,查出并立案奖励学校食品及饮用水违法案件7起,罚款4万元;开展了打击无证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加大了对药店坐堂行医、医院科室出租或变相出租承包等行为的整治力度,监督检查医疗机构48家,立案处分40起,罚款8万元,查处药房坐堂行医7家,取缔无证行医22家。上半年全市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平安事故。同时,积极做好了高考期间学校周边环境的食品平安保证工作。

五、医疗服务质量和平安监管不时加强

对各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了消防平安知识培训。认真落实二级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积极开展“平安生产月”活动。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分别对口支援大义、坛下卫生院和竹市、肥田卫生院,支、受援单位签订并落实了对口支援协议。开展了血液透析工作专项督查和“问题氧”清查工作。完成865名乡村医生执业再注册工作。做好村卫生室设备的验收、配送、使用和监管工作。配合市质监局对全市乡镇卫生院的辅助检查仪器、设备、计量器具进行校验、检测。上半年调处医疗纠纷20起,其中医学鉴定3起,共赔偿金额24.03万元,对2009年度乡镇卫生院重点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进行了评议,并将初步处置意见呈报局党委。对全市医疗机构品及第一类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年度督查,授予192位考核合格医师品和第一类处方权资格。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与管理,确保临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组织参与市乡镇卫生院护理“三基”竞赛,局机关荣获组织奖,5名参赛选手中1名夺得单项第一和综合第二的好成绩,另3名夺得2个单项第一和1个单项第三的好成绩;推荐1人参加市“仁济杯”小静脉输液护理技能竞赛获得三等奖。积极开展全市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状况与学历教育需求情况调查,认真落实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本科生项目工作,本年度上报岗位数4名。组织9名卫生院长到省厅参与第一期院长培训;从乡镇选派5人到省厅参与公共卫生和医疗护理管理师资培训,从社区选派3人到省厅参与全科医师骨干培训,从市直单位选派5名儿科医生和10名护理人员到省厅参与儿科技术骨干培训和护理相关知识培训。

六、中医工作力度加大

上半年下乡督查60余天次,胜利举办了市中医药工作现场会。高标准完成全市中医现状调查工作。加大了对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工作的督导力度。推动了全市中医工作的良性运行。大力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进一步规范中医科室特别是针灸理疗治疗室的设置和设备设施的配置,并一举通过省专家组的评估验收。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和中医兴院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了长坪、龙塘2所卫生院的中医兴院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市中医院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专科专病建设不时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日益彰显,顺利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估验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上半年选送2名社区医生参与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全科医师培训,多次举办乡镇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培训班,并增加了局部新内容,覆盖面达100%

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

加大支付力度;所有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费用弥补统一不设起付线,科学调整弥补兑付起付线、封顶线及兑付比例。实行门诊类和住院类分级分类弥补模式;取消意外伤害调查,按相应级别医院弥补;设立特慢门诊专家委员会,规范和确认特慢病种及补偿程序;设立大病补助基金400万元,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继续强化基金封闭运行管理,完善农民报账三级公示制度,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和费用控制管理,确保基金运行平安有效。年我市共有参合农民996984人,参合率达99.5%统筹资金达1.3958亿元。截止5月31日,全市己有53877人享受到合作医疗弥补,弥补金额为3960.23万元,受益度达39.3%受益面达5.4%

八、人事、党务工作效果显著

缓解了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压力;整合卫生人力资源,继续贯彻执行《市卫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方法》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向社会公开招考一批合同制护士。将10余名专业技人员从原单位调整到人才缺乏的单位,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认真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从市直医疗卫生单位选派10名技术骨干进驻4所乡镇卫生院帮扶带教。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圆满结束,效果突出。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经验在湖南日报刊登,并获省厅优秀宣传奖;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活动指导组(两次)五里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湖圩乡中心卫生院、公平圩镇中心卫生院均在市作典型发言并获先进单位;局党委作为全市唯一一个科局级党组织在全市的总结惩办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并获市践行科学发展观先进集体。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市卫生系统党组织和党员中全面开展,氛围浓厚。各活动单位都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召开动员大会,制定活动方案,积极开展“公开许诺”活动,并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局党委编印创先争优活动基本知识小册子2000份,做到卫生系统党员、积极分子人手一本,兴办活动《简报》每周2期,制作精美小型宣传牌40个,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推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九、计生、纪检工作常抓不懈

大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继续落实计生领导和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强化国策意识和法制意识。加强计生管理,坚持做到分类管理、三查”位、一报两凭”和“两有两无”做好各项指标的登记、上报和统计工作,杜绝违法生育事件发生。加强计生督查,上半年对全市60个医疗单位开展了2次计划生育督查,使基层计生工作更加条理化、规范化、科学化。继续狠抓“两非”工作整治和案件查处,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认真履行领导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多次利用会议、专题讲座、电视录像等方式进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警示教育;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实行药品集中招标推销,严格基建工程监管等制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上半年局纪委接到举报7起,已办结2起,另5起正在调查中。

十、其它工作齐头迸进

继续做好“卫生风景线”和“卫生风采”两大专栏,卫生宣传工作力度加大。进一步完善卫生网,积极宣传卫生系统先进典型,及时解读有关医改政策,为加快卫生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五型机关”创建活动,积极申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严格职代会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做好“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组织参与市“泉水湾依尼克斯”羽毛球赛取得团体第二的好成绩。新农村建设局党委先期拨付3万元协助黄市镇黄市村三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助开发了十里荷塘”特色项目,启动了通组公路硬化、排污沟改造等工程建设,建成垃圾处置池1个。上半年完成48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公卫专项经费审计,审计金额高达886.5万元,纠正违纪违法金额67878万元;完成基建审计项目2个,核减工程款26.8万元。卫生法制建设、离退休干部管理、维稳、综治、妇联、共青团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效果和进步。

存在主要问题

上半年卫生工作取得的成果是较大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还没有从根木上解决;二是财政投入保证机制还不健全,总的来说。卫生发展地方财力支撑仍显不足;三是重大污染病、慢性非污染性疾病、地方病还在威胁群众健康,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形势严峻;四是卫生专业技术梯队建设仍然单薄,尤其是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极度匮乏。

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城乡之间发展差异。

二是加快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着力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负担。

三是进一步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污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四是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总结第8篇

关于最新乡村医生工作总结范文   在xxx卫生局的领导下,我院认真贯彻执行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工作相关规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卫生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了农村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一体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组织落实:

  为促进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工作,我院在年初成立了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领导小组,由卫生院院长xxx任组长,xxx副院长任副组长,各村委会卫生所所长为组员,并签订了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目标责任书,责任层层落实。

  二、以“六统一”为工作原则,有序开展工作。

  1、统一管理,建立制度

  我院辖区六个村委会,设立卫生所六个,统一有卫生院管理,100%参加一体化管理,制订了xxx卫生院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规章制度。

  2、人员统一管理调配:

  20xx年我院按照xxx乡村医生管理相关制度,经过考核重新招聘了乡村医生,按照业务需要,xxx卫生所招聘了女乡村医生一名,实现了每个卫生所有一名女乡村医生,使恢厂村妇幼保健工作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3、药品统一采购:

  为了方便乡村医生药品采购,20xx年我院签订省级中标企业4家,配送辖区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自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11日,六家卫生所共采购基本药物人民币x万元,实现了卫生所100%使用基本药物。

  4、财务统一管理,实行独立核算。村卫生室按照卫生院统一制订的医疗收费及药品零差价的收费标准。卫生院每年提取业务纯收入的15%的卫生所发展金及养老保险,全年共提取养老保险金人民币 ,卫生所发展基金 ,于20xx年1月使用卫生所发展金购置电脑6台,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古城卫生所使用卫生所发展金进行了卫生所装修,共使用资金人民币x元。

  5、人员工资统一发放:

  全年经过卫生院发放乡村医生工资人民币xxxx元。

  三、按照制度,严格考核:

  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了对乡村医生的业务能力、工作水平及完成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鼓励和督促乡村医生做好预防、保健、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工作。全年进行乡村医生考核两次,无考核不合格人员,按照考核结果及时兑现了乡村医生经费、基本药物补贴、公共卫生服务等相关经费人民币13万元

  四、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20xx年我院对村医采进行了医德医风、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中医中药等相关知识培训共13期,共培训140人次,共78个学时。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思想素质及业务水平。

  五、存在的问题:

  由于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监管较为复杂,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院将不断总结和探索,进一步加强工作监管力度,使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于最新乡村医生工作总结范文

  本人自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0以来,在县卫生局、黑山镇防保站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村卫生工作大局,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各级领导安排和布置的各项任务,全面履行了乡村医生岗位职责。

  自从负责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以来,无一例因技术操作等因素出现过不良反应。曾先后参加了县疾控中心举办的免疫规划相关知识及扩大免疫规划知识等培训。并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落实各项方针,使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及时有效地落到实处。

  20xx年开展农村合作医疗,本人能积极协助村干部做好宣传工作,主动向村民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内容及补偿办法。接待本村患者和村外患者。能够做到小病不出村,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能认真做好门诊病志及处方管理,详细填写门诊补偿登记表,及时上报。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同道们的支持下,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业务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但与其它同道相比还有差距,自己尚须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实际服务的原则,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在今后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对待患都热情周到,尽自己最大努力,更加扎实地做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

  关于最新乡村医生工作总结范文

  本人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在市卫生局、区卫生局及乡卫生院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村卫生发展大局,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各级领导安排和布置的各项任务,全面履行了乡村医生岗位职责。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XX年开展农村合作医疗,本人能积极协助村干部做好宣传工作,主动向村民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内容及补偿办法。能够做到小病不出村,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能认真做好门诊病志及处方管理,详细填写门诊补偿登记表,及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