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贸易公司工作总结

贸易公司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8 15:25:50

贸易公司工作总结

贸易公司工作总结第1篇

上海是我国传统的对外口岸。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出口贸易全部集中于国营专业外贸公司,这一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南方“三资”企业的增多,这一体制显然不适应形势发展,主要是割裂了外贸与生产、科研之间的有机联系。外贸公司有进出口经营权,却没有生产权;生产企业有生产能力,却没有出口经营权。为解决这些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上海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对外贸体制进行了以“简政放权”为中心的改革探索,改变传统外贸体制产销脱节、经营统得过死的弊端,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当然,这一时期从改革的力度和深度来讲都是初步的探索,一些外贸企业,特别是国有外贸企业因历史原因造成的负担相对过重,导致改革的效果不明显,有的企业甚至出现发展迟缓的状况,严重影响上海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此,市委、市政府从对外贸易关系着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的深化,实现上海进一步发展的高度出发,形成了上海外贸应在全国率先改革的共识。我记得黄菊同志和我讲过,只有率先改革,才能真正发挥外贸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推动上海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实现上海产业结构和产业水平比全国其他地区领先一步、高一层次,重构上海的产业优势,增强上海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

上海外贸改革真正的大动作,还是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特别是中央明确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后,上海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了实施“大外贸”战略。所谓“大外贸”战略,就是通过着力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资金、技术、服务的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外经贸、生产、科技、金融等部门逐步形成共同参与的大发展战略格局。它的关键和核心就是打破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仅有各级外贸行政管理部门和外贸企业参与的“小外贸”格局,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对外经济贸易良性发展。

在实施“大外贸”战略过程中,我们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调整变化,特别是妥善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上海外经贸工作的巨大冲击,按照“四个转变、一个加强”的要求,即推动对外贸易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从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转变、从坐商经营向跨国经营转变,加强口岸贸易吸引全国货源,迎难而上、奋力拼搏,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着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等,推动外贸、外资、外经、外技、外服“五个外”相互促进,使上海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现在看,大概有这几件事情是重点。

首先是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实施“大外贸”战略的关键环节。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根据国家放开经营的外贸体制改革原则,进一步扩大进出口自营权,形成几路外贸大军齐头并进的“大外贸”框架。比如说,我们赋予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外贸自营权,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为增强国有大中型商业、物资企业的活力,赋予中百一店、华联商厦、友谊商店等国营大中型商业、物资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此外,我们还赋予科技单位以进出口经营权,推动上海出口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总之就是进一步扩大进出口自营权,促使更多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真正成为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的进出口商品经营者。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集团)从1992年的40多家增加到2001年的3万多家。至此,上海形成了包括专业外贸公司、工业自营企业、工贸公司、地方综合企业、中央在沪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在内的六路大军,它们都在扩大外贸出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着力转变政府职能。除统一下放企业的外贸经营权外,我们政府部门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对自己在外贸活动中的职能进行了新的定位,即“该管的管,该放的放”,不断强化经济调控手段,加强立法手段,改革行政手段。1995年起,率先实行市场机制与企业自主、政府监督相结合的分配方式,给企业以劳动用工和分配自,这项改革极大地鼓励了企业经营出口的积极性。1997年,我们又在浦东先行先试,推动工业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权从审批制向登记制过渡试点,进一步壮大了自营出口队伍。从1998年起,外贸管理手续进一步简化,许多区、县都获得了部分审批权,“网上年检”“网上审批”等新的管理方式,提高了自营出口权审批工作的效率。到2001年,全市大部分区县都试行了“工商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完成”的并联审批制。与此同时,我们市外经贸委积极会同银行、海关、外管、商检等部门,帮助出口企业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外贸行业的律师、会计和审计事务所及咨询服务机制,着力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为适应世界经济国际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上海结合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推动组建外贸企业大集团。我记得当时吴仪同志担任外经贸部长,她允许外贸公司可以试点,组建几个大的企业集团。于是我们上海就结合自身实际,经过积极改革创新,组建了一批企业集团,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贸贸结合模式,如东方国际(集团)公司。集团由上海丝绸、服装、纺织、家纺、针织5家进出口公司M成,1995年完成改制工作后,积极优化资产和盘活存量,加快合资合作步伐。经营的产品品种从纺织服装逐步向机电、轻工、化工等领域伸展,初步实现从单一的专业外贸公司向多功能有机结合的综合商社转变。至1996底,集团已从组建初的5家二级公司发展到16家,成为唯一获准进入全国120家企业集团试点行列的地方外贸企业。二是贸工结合模式,如上海市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公司1994年经市政府批复同意实行改制,吸纳本市工业、科技、投资、商业等行业14家大型骨干企业共同出资,产权主体多元,体现贸工科结合特色。公司改制后紧紧依托上海机电工业,迅速扩大机电产品,特别是成套设备的出口。同时致力于轻工、纺织品进出口业务,成为上海外经贸系统的一支重要力量。三是贸股结合,如兰生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上市后,吸纳关联企业上海兰生大酒店、上海兴生实业有限公司、深圳蛇口开源企业有限公司,组建上海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并经市国资委和市外经贸委联合授权,统一经营和管理各成员企业的国有资产,进一步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152个。四是中外结合,如东菱贸易公司。该公司由东方国际集团和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美国大陆谷物公司等合资组建,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内设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资对外贸易公司。公司成立后,扩大机电设备、电子和高科技产品出口,逐步实现跨国经营,为新世纪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展对外贸易运作发挥了探路作用。到2001年,上海已形成了一批以东方国际、兰生、外经和东浩为代表的外贸企业集团,这些集团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具有国际竞争力,并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其次是着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这是实施“大经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过去形成的高成本、低效益的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上海从1994年起制订并着手实施外贸出口“龙头计划”,强调涉及外贸出口的项目和产品,必须有利于尽快形成规模经济,有利于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实施的效果很明显,仅仅经过1年的努力,上海的货物贸易结构已经转变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从1997年开始,我们又开始实施“双高”产品开发计划和“品牌”计划,努力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同时通过利用国外品牌,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塑造自己的品牌。这些计划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上海货物贸易中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新技术产品在贸易中的比重逐年上升,2001年达到51%。除不断调整货物贸易的内部结构外,我们还制定实施《上海技术出口发展目标及对策》《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目标及对策》等政策文件,把加快发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作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从技术贸易层面来说,上海的技术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技术出口获得了突破性发展,通信、交运、计算机软件等高技术出口增幅较大,在1998年已发展成为上海技术出口的主要力量。从服务贸易层面来说,人力资源、房地产、会展、电脑软件服务成为上世纪90年代上海服务贸易的主体。此外,法律服务、商业、房地产等服务行业的对外开放度有所扩大,吸收外资份额不断增加。

再次是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这是实施“大经贸”战略的一个重要子战略。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减少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我们继续巩固和扩大欧盟、美国、日本和香港等传统市场,同时不断开拓亚洲、中东、拉美、非洲、东欧等新兴市场,推动上海外贸市场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为进一步加强西欧、北美出口市场的开拓,市政府在1994年成立欧洲海外集团公司,与上海在美国的海外集团公司共同形成覆盖北美、西欧地区的营销网络。从1995年开始,上海每年组织一支由一名副市长带队的经贸团对西欧、北美地区进行经贸访问,为开拓这两大市场奠定了基础。亚太地区一直是上海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上海除继续稳固在香港、日本等地的出口份额外,积极发展对台湾、东盟的贸易,使亚太地区所占份额成为上海所有出口市场中最高的。此外,我们还积极推进拉美、中东、非洲、大洋洲等新兴外贸市场的开拓,推动形成外贸市场多元化格局。2001年,与上海有经贸来往的国家和地区发展到217个,对外贸易的金额达到609亿美元。

从实践看,我感到这一轮“大外经贸”战略的实施,它的意义除了从政策上对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外贸大集团等予以明确支持,以及着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开拓外贸市场外,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百舸争流”的态势。换言之,当国有外贸企业发现,工业企业、科技单位甚至民营企业都能来“争抢”订单了,这种态势“倒逼”它们不得不进行改革。事实上,中国的外贸企业与全球领先企业、发达经济体以及世界市场直接联系的特点,促进了国有外贸企业进一步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

所谓“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吸引国内外跨国公司、大公司的总部、职能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发挥这些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并以此来带动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一般而言,“总部经济”企业,主要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外资研发中心等构成。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上海把大力推进“总部经济”发展战略,视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的重大举措。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首先是从投资性公司中认定并升格的,可以说是外商投资性公司的升级版。谈“总部经济”,可先从外商投资性公司说起。外商投资性公司在上海的发展有一个渐进发展的历程。改革开放初期,国外大企业通常先在沪设代表处或贸易公司,推销其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了,才投资开办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产业链。随着投资业务的扩大,一些跨公司开始考虑在中国设立具有地区总部功能的投资性公司。于是,集投资、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投资性公司应运而生。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质性启动,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以吸引《财富》500强企业进入为目标的高起点引资战略,加快吸引外商在沪设立投资性公司的步伐。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一批知名跨国公司在沪设立投资性公司,比如我们大家都熟知美国的3M、强生,英国的欧文斯科宁,瑞典的斯凯孚,日本的三得利,法国的阿尔卡特朗讯等。这些在沪外商投资性公司投资规模大,投资总额大都在3000万美元以上,其中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上的66家,许多都集中在制造业领域。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服务业领域设立投资性公司的趋势明显,宜家、百安居、欧尚等投资性公司落户上海。这些投资性公司集聚辐射功能强大,对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辐射融合和溢出效应明显。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上海发展“总部经济”正当时。一方面,随着外商在沪投资企业越来越多,上海从以往注重项目数量规模向更加注重引进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变,明确提出“吸引海外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和著名企业集团将地区总部迁至上海”;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在上海的投资实践,意识到以上海为中心向中国扩大投资,有利于发掘国内外两项资源两个市场的潜力。

为更好地吸引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发展总部经济,在外经贸部的指导下,上海市外经贸委、外资委在2002年出台了上海市《鼓励外国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暂行规定》,这也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出台此项政策,我和我的同事是这项工作的经历者。该规定赋予跨国公司总部经营决策、市场营销服务、资金运作与财务管理、技术支持和研究开发、信息服务等经营、管理和服务活动权,对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3年1月,上海又推出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细化了四项政策,即扩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资金管理功能;赋予符合条件的地区总部进出口经营权;经认定的具有研发功能的地区总部,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优惠政策;改进对地区总部人员的出入境管理。此后,我们又学习新加坡和香港的做法,规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可以申请设立管理性总部,门槛是所授权管理的中国境内外企业不少于3个,已缴付注册资本总额不低于1000万美元。此外,上海还首张总部经济地图,圈定16个跨国公司总部基地。这些政策和措施有力地推进跨国公司总部机构落户上海。

这里我再谈谈外资研发中心,它也是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支持跨国公司在沪设立研发中心是进一步扩大开发,将“引资”与“引智”相结合的重要举措。为吸引外资研发中心入驻,2000年后,上海出台了一系列吸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落户的政策,率先在全国出台《关于外商投资设立研发机构的暂行规定》,在进口研发设备和引进技术减免税、转让技术免征营业税、所得税加计抵扣等方面给予外资研发中心优惠。此后,又出台了《上海市关于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若干意见》,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外汇管理、出入境签证、人才引进、研发样品的通检通关、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的发展。上述配套政策的实施,再加上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和外资最集中的城市,于是便成为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落户中国的首选地之一。上海重点鼓励设立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的地区是张江高科技园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以及金桥开发区等。在上海外资研发中心的发展过程中,绝大多数跨国公司将上海研发中心定位为技术和产品开发。同时研发活动从本地化向全球化发展,如通用电气上海研发中心是其全球三大研发机构之一。

贸易公司工作总结第2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2002年以来,我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由于内部贸易本身的特征及由此所带来的统计上的困难,我们无法获得我国外商投资企http://业内部贸易的确切数字,但下面几个简单的数字足以让我们看到外商投资企业的内部贸易在我国的巨大规模: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约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的1/2;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一直在1/3左右;外商投资企业对作为投资的设备及相关物品的进口占其总进口的比例一直在1/3左右,而且近些年来每年具体数字相当于当年引进实际外资额的1/2。各迹象表明,外商投资企业的内部贸易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国内市场、国内企业、国家利益、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深远影响。

一、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定义及特征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指跨国公司内部的产品、原材料、技术与服务的国际间流动,即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以及同一系统子公司之间跨国界的贸易关系。

内部贸易主要是在转移定价发挥作用的前提下以商品的内部调拨形式存在。在内部贸易中,商品的所有权仅在企业的内部流动。一个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是在世界范围内由其子公司以及附属机构所组成的内部交易体系中将公开市场上的交易转化为公司内部交易,从而避免由于各国政治、经济以及环境差异造成企业面临不完全竞争或有缺陷的公开市场而难以通过公开市场交易实现全球利益最大化的情况。内部交易和转移定价为跨国公司克服贸易障碍、减轻税收负担、降低交易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合法有效的手段,使跨国公司在市场中获得了竞争优势。

二、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进行现实分析

1、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形成原因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然结果,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可分为自然导向型投资、节约成本型投资、开拓市场型投资、防御型投资、绕开贸易壁垒型投资、全球战略型投资。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正是基于以上的企业内部经济关系而形成的。同时,技术进步、国际分工的发展、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导致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形成。

2、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现状分析

跨国公司空前壮大,其以雄厚的资金支持、强大的技术力量、多变的市场策略以及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后盾,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中,技术贸易占大部分,由于在公开市场上存在风险以及高成本支出问题,跨国公司的高科技产品往往采取内部交易的方式完成。研究表明,技术密集程度与内部贸易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越是高技术产业,其贸易内部化程度越高。在技术密集程度高的部门,跨国公司出口内部化率平均为5.5%,其中电子行业为9%,化学品和药品行业为7.3%;而在技术密集度低的部门,出口内部化率平均为0.9%,其中食品部门仅为0.6%。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一国的经济发展与其跨国公司贸易内部化率成正比。例如在电子机械产品行业,发展中国家平均内部化率为75.2%,而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却高达97%,墨西哥为95.6%;在非电子机械产品行业,来自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平均内部化率为63.5%,而新加坡高达90.5%,墨西哥为87.8%,马来西亚为83.2%。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运作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主要特点在于实行计划管理与转移价格。而这两大特点决定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运作机制是围绕投资决策以及转移价格制定的。

在考察转移型内部贸易方式时,我们发现,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观察就可以得出内部贸易决策的结论。理论上我们可以得到跨国公司各子公司对于同一产品所需要的成本函数如下:

pc(x)=mc+fc(x)+lc(x)+me(x)+ac+cd(x)

其中:pc为生产成本;x为子公司代号;mc为原材料采购成本;fc为原材料及产品运费;lc为人t~z

转贴于 http://

[z;me为制造费用;ac为投资分摊成本;cd为附加的零件及产品进出口关税成本。

我们常用成本加权法来计算内部贸易的转移价格,并通过实际生产成本进行调整。从企业宏观角度来看,由于转移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子公司所在国的实际情况以及母公司在全球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需要方面所制定的,而不受市场价格影响,因此商品的价格并非重要因素。内部交易和转移定价为跨国公司克服贸易障碍、减轻税收负担、降低交易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合法有效的手段,使跨国公司在市场中获得了竞争优势。

4、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贸易直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根据对有关国家跨国公司的抽样调查推算,内部贸易在有关国家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瑞典为36.1%,德国为34.6%,英国为29.6%,日本为17%,欧盟平均为29.6%;二是内部贸易在一定程度e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并使得国际贸易总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跨国公司进行内部贸易大大减少了贸易壁垒从而降低了成本。

同时,随着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以及内部贸易的扩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初级产品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制成品和中间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日益突出。

另外,内部贸易模糊了国际贸易的利益关系。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产生以后,由于转移价格的运用、进出口国地位的改变、东道国的国http://际贸易政策制定等,使国际贸易利益关系变得模糊。

三、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我国经济利益的负面影响

首先,跨国公司通过转移价格侵吞我国经济利益。由于转移价格机制的运用使得商品价格脱离了市场供求关系,改变了正常市场秩序。据国家税务总局估计,跨国公司转移定价使我国每年税收减少约300亿元。其次,跨国公司通过技术垄断限制我国技术引进。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技术转让 75%的份额和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90%的份额,为了防止技术泄漏和竞争者模仿带来的利润损失,跨国公司采取的技术内部转让模式使得我国在支付高额的专利费之后却限制对我国最新科技技术的出售,约制了我国技术的发展。再次,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由于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建设阶段,跨国公司利用我国环境保护意识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到位以及话语权不平等等劣势因素,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型工业转移到我国,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最后,跨国公司在不同程度上控制我国的生产贸易,影响了我国的经济主权。跨国公司凭借其垄断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我国的生产和出口贸易。我国对海外投资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制成品工业的生产和出口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跨国公司所控制,其中贸易利益的损失不言而喻。

四、我国政府应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所采取的对策分析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有利的—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一方面可以利用内部贸易提升我国加工贸易水平,通过给予跨国公司一定的优惠政策来扩大我国出口。另一方面则要采取一定政策法规限制调整加工贸易原材料采购、技术转让、环境监控、出口返销的比例等,加强

转贴于 http://

对跨国公司的监督和管理,特别是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中转移价格的运用加以监控。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了三资企业(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进行了大量的国际贸易,其中相当大部分属于内部贸易,这就为转移价格的运用提供了可能。据有关部门http://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境内三资企业的“亏损”面高达40%以上,有些地区甚至高达75%,令人深思的是,许多长期亏损的三资企业中,外商却在不断增加投资。可见,三资企业的“亏损”往往只是一种假象,亏损的是我国,赢利的是外国投资者。因此,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及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关税制,出台相关法律,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中的转移价格予以监控。利用日益成熟的网络技术,建立国家的反转移定价数据库,为国家监管机构提供充分、全面的外资信息。与此同时应尽快建立多部门合作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针对技术垄断,我国要合理有效地引进高新科技,在引进高新技术时要注意从产业转移转变为技术改造。跨国公司为了维护其利润最大化原则,避免竞争者学习模仿其垄断技术,不会将最前沿技术直接转让给我国,我国则应想办法将产业中的技术转移转变为技术改造,同时也应加强科技产业自主开发,并与转让技术相结合,提升我国研发水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目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只有跨国经营企业,而发展我国本土跨国公司显得尤为重要。

五、结语

二战后飞速发展的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国际贸易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各国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研究也在向更深—步发展。

贸易公司工作总结第3篇

一、公司内贸易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积极影响

1. 扩大国际贸易规模,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一方面,跨国公司在进行国际扩张的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内开设子公司、兼并收购其他公司、与其他公司组建战略联盟等,之后与海外子公司或者战略伙伴之间开展频繁的内部贸易,以使母公司或者子公司不用通过市场交易便可获取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完成品、技术、咨询、信息等资源,这大大地带动了国际商品贸易及服务贸易等国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使跨国公司各个子公司或者联盟成员之间的生产专业化程度和协作程度向更高更深发展,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涉及更多种类的商品或服务,许多生产要素通过内部贸易在跨国公司内部流通,内部贸易促进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更快地提高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内部贸易的广泛开展丰富了国际贸易的品种以及国际贸易的方式。总之,公司内部贸易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规模,推动了国际贸易的总体发展。

2. 深化国际分工,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市场调节的国际分工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在此条件上的国际分工更加精细,表现在对产品的一个部件、零件或者工序的专业化生产。另一方面,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与协作的开展,使国际分工更加深化,公司内部国际贸易的发展促使国际分工的深化。另外,越来越多新产品的生产要求来自多方面的科技力量的通力合作,并且产品在世界范围的市场上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在技术设备先进、技术水平较高的部门中,分工必然会越出国界,部门内的国际分工会广泛开展,在此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日渐频繁。为了更好地生产只有通过多个国家的企业的联合研制才能顺利开发的产品,客观上要求各国政府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减少贸易限制,以使各国生产要素或产品在国际自由流动。因此,公司内国际贸易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3. 推动了国际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进行公司内部贸易的一个主要动因就是为了防止自身技术优势的丧失,为了保持公司在技术领域的优势,获得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跨国公司往往选择通过内部贸易来转让技术或者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国际技术贸易中最活跃的力量来自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如果通过内部贸易来转让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泄密的风险,还可以获得技术贸易的倍数效应,即由于技术优势而带来的数倍于技术自身价值的收益。内部贸易获得的巨额效益会刺激跨国公司不断开展研发、追求最新科技的热情,也为跨国公司从事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优渥的资金,为国际技术贸易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公司内贸易对国际经济和贸易的消极影响

1. 影响国际贸易中商品的地理流向,改变贸易差额意义

公司内贸易出现之前,国际贸易的商品流向一般是先在母国生产,然后通过国际市场流向世界各地,但是公司内贸易改变了这种商品流向结构,通过母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协调安排,各个子公司的分工配合,原材料、配件、技术等通过内部贸易流向最具有成本优势的子公司,生产成半成品或者成品后再流向其他子公司或者母公司,这使得国际商品的流向发生了变化。

因此,在国际商品流向发生变化的基础上,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账户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母公司的利润可以通过子公司产品回销额的增加而增加,由此造成的国家外汇的顺差或者逆差已经与传统的贸易差额所代表的意义发生了偏离,传统的贸易顺差是外汇的净收入,而在公司内贸易参与的国际贸易中,造成的外汇账户与实际贸易情况并不严格相符。比如美国贸易状况显示出巨额逆差,一定程度归因于美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产品跨国公司安排海外子公司生产,然后将半成品或制成品通过内部贸易回购,造成美国进口增加。

2. 国际贸易关系复杂化,促使世界市场结构变化

首先,跨国公司设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之间的贸易表现为国际贸易,实际上买卖双方是同一家公司,这样的贸易行为常被统计为一般市场贸易行为;其次,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通过转移定价等方式逃避东道国税收,转移巨额利润,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破坏,并且一些跨国公司转移的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会对东道国经济、环境、资源等造成掠夺性损失;另外,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各地的子公司的贸易往来,会表现为东道国的进出口,而实际上与东道国经济体并没有多大关系,对外贸易统计上表现出的漂亮数据也许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而一些发达国家却借口贸易逆差等问题向贸易伙伴施压,这会导致国家间贸易关系紧张。

3. 阻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干扰正常国际贸易秩序

公司内国际贸易属于拒绝市场这“看不见的手”的调配,价格机制的配置受到限制,而是人为地进行资源配额,并且将优势资源等垄断在公司内部,不利于市场竞争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市场进入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活动的繁荣开展。虽然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是以全球战略调配资源,但这只限于跨国公司内部,在全球范围内跨国公司的人为配置资源也许并不是最优化的。国际贸易秩序的正常形成需要市场化的自由配置,有利于优胜劣汰,促进市场竞争的开展,推进技术升级换代,为国际贸易各方面的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而公司内贸易的开展干扰了正常国际贸易秩序的建立,有可能导致畸形的贸易秩序。

三、小结

贸易公司工作总结第4篇

一、对外贸易再上新台阶

2010年黑龙江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实现进出口总额和进口商品数量“双突破”,进出口总额突破30亿美元,进口商品数量突破600万吨。其中进口原油403.40万吨,进口额21.87亿美元,进口数量位列全国原油进口企业第五,非国营贸易配额企业第一;进口燃料油210.64万吨,进口额9.85亿美元,进口数量位列全国燃料油进口企业第三,国营贸易配额企业第一;进口化肥10.9万吨,进口额3719万美元,进口数量位列全国化肥边贸企业第五;进口煤炭10.6万吨,进口额1134万美元。

在2010年进口商品总量中原油占63%,燃料油占33%,化肥和煤炭占4%。进口石油商品总量超600万吨,总计614.04万吨,石油商品仍占据公司进口商品的核心地位。

二、取得佳绩的原因

1.政策争取工作取得新突破

黑龙江省领导对石油商品进口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扩大省原油进口争取增加非国营贸易原油允许量作为重要的商务工作来抓,省商务厅领导更是不辞辛劳多次赴商务部积极协调。2009年、2010年商务部为黑龙江省追加原油非国营贸易允许量80万吨和100万吨,增长幅度在我国原油非国营贸易允许量分配中没有先例,解除中石化方面的顾虑,使中石化2010年上半年就完成了省全年计划内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的排产,11月底前完成100万吨原油追加允许量的排产,年底前完成中石化追加给黑龙江省的非国营贸易原油76.40万吨。

2.与大型国企合作上升新高度

2010年公司原油进口数量创新高,与中石化深入合作密切相关。为扩大燃料油进口,在面临经营主体众多、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的形势下,黑龙江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除自营进口外,利用多年在石油业内积累的人脉,积极开展与山东外贸集团、中国化工集团、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工艺集团等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公司“互惠互利、物超所值”的优质服务得到上述企业的充分肯定和赞赏。使燃料油同原油一样,成为公司外贸规模跨越式腾飞的“两翼”。

3.政策支持力度提到新水平

为完成公司全年进出口总额超30亿美元的目标,公司在原油及成品油进口方面不仅得到央企和银行方面的大力支持,同时还得到了商务厅及绥芬河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操作人民币垮境结算业务和采取“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方式方面,得到了黑龙江省外管局和哈尔滨海关的积极帮助和悉心指导。这些都为完成全年既定目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三、未来工作目标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使未来五年公司外贸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力争实现到“十二五”期末公司进出口总额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的目标,必须坚持与大型国企紧密合作策略,对此公司将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提高与大型国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中坚力量,涵盖了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聚了资源优势、政策优势、资金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加强和深化黑龙江省企业与大型国有企业的战略合作,有利于黑龙江省更好地聚集整合资源要素,加快提升外贸规模,培育省外贸龙头企业、切实改变黑龙江省外贸企业“小、散、乱”的状况,不断优化外贸企业主体结构,提高外贸综合实力。

2.进一步明确与大型国有企业合作的具体目标

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全面深化与大型国有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继续加强同中石化的战略合作,这不仅符合公司的现实利益,也符合公司的长远利益。从现实看与中石化合作是增加公司非国营贸易原油进口数量最有效的途径。随着国家石油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油恢复自营进口只是时间问题,届时公司对俄石油资源的优势只有同中石化这样的石油巨头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同时还要以“漠大线”管道原油进口为契机加强同中石油的合作。

3.发挥黑龙江省对俄经贸“桥头堡”和“枢纽站”作用,联合大型国有企业共同参与对俄能源原材料的开发

把握历史机遇,重点加大油气、矿产两大领域的中俄合作。在油气领域,积极推进与俄天然公司及俄石油公司的合作,落实向黑龙江省供应冬季柴油项目,保障地方经济建设。在矿产领域,结合黑龙江省矿产钢铁产业建设,把重心放在铁矿、煤矿的资源开发上,将中俄两国政府签署的煤炭领域合作路线图中的本公司参与项目做实。

贸易公司工作总结第5篇

【关键词】加工贸易国际分工产业链价值链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6-0007-07

加工贸易是一种基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水平分工与交换方式。“二战”后,随着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深度和广度日益拓展,全球化生产网络体系不断加强,传统上多国相对独立的部门间分工贸易,日益被跨国跨地区企业集群式分工和贸易方式替代。特别是随着战后几次大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部门内、产品内、公司内贸易日益扩大,制造业全球布局与外包不断拓展,加工贸易作为产品内、公司内分工的产物,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方式,推动了战后世界贸易的高速发展与空前繁荣。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了战后加工贸易大发展的格局。同时,继日本之后,亚洲“四小龙”、“四小虎”随着全球生产网络布局的拓展延伸,相继加入加工贸易大发展行列,走上了新型工业化之路,助推了经济顺利起飞。随后,中国和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转轨经济体加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体系,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实现了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与升级。

一、战后国际贸易方式演变中的加工贸易

作为一种国际分工与贸易方式,加工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转型都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二战”前虽然经济全球化也曾掀起高潮,但国际分工与贸易基本上是以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主导,以比较优势原理为基础。这个时期,参与国际贸易的产品的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主要体现在不同产品上,如制造业产品与农产品、矿产品,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基本上在独立的民族国家内部完成,而且很多时候是由单个企业而不是由企业集群完成的,产品在出口时基本上不含进口成分,部门间、产品间分工与贸易成为绝对主导。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这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即各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获取比较利益,调剂余缺。

1 基于深化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加工贸易。“二战”后,国际经济治理三大体系的建立,推动了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贸易的自由化,传统的以独立民族国家和单个企业自主生产与贸易为主的方式,逐步被部门内、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所取代,加工贸易应运而生。这时的比较优势更多体现在同一部门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上,不同国家共同参与同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在制造业产品中逐步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出口产品中含有愈来愈多的进口成分,而按照关贸总协定规则,出口商品中有进口的成分可以享受报税待遇,这就是加工贸易产生的源头。所以加工贸易基于一种深化的比较优势理论。战后亚洲“四小龙”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导向战略,都是基于这种深化的比较优势理论:在同一个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发达国家利用资金、技术、销售渠道、品牌等方面的优势,承担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和市场营销等环节,而发展中经济体则承担其中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发挥某些资源的优势。

2 产业内贸易理论与加工贸易。1984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了“产业内贸易学说”,认为贸易结构不仅受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影响,还会受产业规模经济的影响,各国基于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而实行专业化生产也必然产生国际贸易。加工贸易就是基于产品制造工艺过程上下游环节分工的贸易,是一种水平型分工与贸易的方式。产业内贸易理论适应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内水平分工的需要而获得快速发展,并成为国际分工主导的大潮流,为新兴经济体参与国际分工、分享全球化红利、实现外贸大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3 公司内贸易理论与加工贸易。“二战”后,跨国公司进入大发展时期,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理论应运而生,公司内贸易则成为跨国公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形成了其产业链、价值链在全球范围的优化布局,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产品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进行分工生产,产业内贸易与公司内贸易形成了交集,公司内贸易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方式,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加工贸易特质,也显示出未来国际贸易越来越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基本特征。

4 产业集群理论与加工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日益融合,一些新的贸易理论开始从产业和企业本身的角度来考察贸易的原因,美国教授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波特提出的“产业集群”理论反映了跨国公司全球配置资源、形成高度融合互动产业群体的新形势,也体现了加工贸易产业链、价值链全面延伸的新现实,此后产业集群理论成为国际产业与贸易理论的新热点。传统的单个企业制造与贸易方式完全退隐,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产业集群分工合作体系成为国际竞争与贸易的主流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技术管理外溢效应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的制高点,成为各国制定经济战略与政策的重要因素。而全球产业集群与供应链体系的不断扩大和完善,也成为新形势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新标志。

5 动态竞争优势理论与加工贸易。在许多新兴经济体取得成功的同时,人们也发现一些发展中国家仅仅依赖静态的比较优势而陷入跟随式发展陷阱,技术和创新能力滞后,经济失去持续增长的动能,因此经济学家在继承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动态竞争优势理论。其逻辑结论是,随着经济起飞,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会发生动态变化,所以比较优势在不同阶段是动态的。克鲁格曼还指出,资源禀赋并不是决定比较优势的唯一要素,边干边学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也可以产生动态的比较优势。同时,比较优势也不一定会转化为竞争优势,这需要一定的制度政策条件,只有竞争优势才能真正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比较利益。因此,要避免跟随式发展陷阱,发展中国家必须着力培育动态竞争优势,加快技术进步与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而加工贸易总体上仍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不能仅满足于获得贸易活动的“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效应,而是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支持和配合本国动态竞争优势的建立。而且为了控制风险与成本,培育规模经济竞争和产业集群新的优势,也需要加快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融合进程,实现加工贸易及产业链、价值链的转型升级。

二、欧美发达国家的加工贸易

1 美国是现代加工贸易活动的开创者。美国长期占据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位置,还是现代加工贸易活动的开创者。早在1930年代,美国就开始实施海外装配计划,规定美国进口利用美国零部件和原材料在海外加工装配产品时可获得相应的关税优惠,这实际上是一种出料加工方式。战后,美国很长时间是国际制造业产品第一出口大国,时至今日仍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美国制造业成为部门内、产品内、公司内贸易的先锋,因此也是加工贸易的先导,拉动了全球加工贸易的大发展。美国1980年代的零售业革命进一步助推了加工贸易,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店为了降低进货成本,建立了面向全球的海外供应商体系,成为加工贸易的重要采购方。

2 美欧跨国公司成为战后全球分工深化和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如前所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主要推动者,也是主要受益者。战后世界贸易空前繁荣,其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增速的2~3倍,名副其实成为世界经济发动机。而更重要的是世界贸易方式的巨大变化,即由传统的民族国家自主发展向跨国跨地区企业集群式发展转变,作为产品内、公司内和企业集群式发展交集的加工贸易成为主导方式,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是这一进程的主导者和支配者。从全球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到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到一次又一次跨国投资与产业转移的高潮,到全球制造业外包与供应链体系的形成,到90年代国际生产网络体系进一步向全世界渗透并掀起全球化新高潮,这里面都有美欧跨国公司的身影,而且总体由他们主导。跨国公司公司内贸易是典型的加工贸易形态,成为世界贸易的主体。据统计,1983~1993年间,美国公司向国外子公司用于加工贸易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从34%升至44%,进口比重从33%升至约50%;同期,外国跨国公司对其美国子公司进出口中加工贸易占比分别从83%、55%升至86%和64%。据OECD统计,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有近1/2由跨国公司内部及其相互间的商品贸易构成;美国母子公司之间的贸易占美进出口额的近40%。

3 美欧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各有不同。美国是世界上设立自由贸易区最多的国家,其法律规定自由贸易区或外贸加工区是加工贸易的主体。从另一方面看,美国的制成品贸易也都是广义的加工贸易,因为美国不实施增值税制度而且关税率很低,美制成品出口中或多或少都含有进口料件成分,只不过没有必要设置专门的保税政策,企业也无多大好处和兴趣。而欧盟的做法与美国完全不同,不针对专门区域,而实行非常开放的办法,不仅所有区域和企业进口料件加工产品出口时可以享受免除关税和增值税的待遇,或者实行先征后退,而且还规定了出料加工、串料加工、临时进出境等灵活待遇,为双向加工贸易提供了最宽松的环境。

4 美国的外贸加工区监管模式。美国加工贸易的组织形式是外贸加工区,外贸加工区是作为公共设施经营的,每个港区可设立一个外贸加工区。美国外贸加工区法案允许在进境港内或毗邻区建立特别的封闭区,并当作美国海关关税以外区域看待,外贸加工区就属于这种区域。为确保关税与贸易法的统一性,美国海关监督地位重要,外贸加工区经营者必须偿付海关监督管理活动的费用。企业可利用外贸加工区延付关税,避开外国原产标记规定,获较低税率或免税,规避许可证限额,以及避免双重征税。美国在国家层面设有外贸加工区委员会,主席由商务部长担任,成员有财政部长和陆军参谋长等。

5 欧盟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特点。欧盟加工贸易监管的最大特点是,由海关依法进行以便利多数企业、控制负面风险为目的的常规监管,并不作为全面意义上的产业或贸易政策,也不会限时调整。欧盟的管理模式分为保税与退税两种体制。保税方式是指允许一些非欧盟成员的货物在进境时暂不缴纳关税和国内其他税款,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在进口时可以确定其加工后的产品在欧盟以外进行销售的料件;退税方式主要是指允许货物在进口时保留在加工后复出口退还已征税款,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在进口时无法明确其加工后产品是否销往关境之外的料件。欧盟对深加工结转登记进行变通管理,允许进境加工许可证持有人在保持加工记录的情况下,由下一个环节的主体承担相应的责任。保税加工的产品在补交关税及滞纳金后,可以转为正式进口,进入内部市场流通。此外,政策还允许串料出口以及异地进出境等。

三、日本和韩国的加工贸易

日本加工贸易的发展和升级得益于其贸易立国战略到技术立国战略的转变。“二战”后,日本外汇严重短缺,资源匮乏,其政府将加工贸易政策与国内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在各个不同时期选定有发展前途的出口产业加以扶持保护,国内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协同发展,使日本迅速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80年代以后,随着日元迅速升值,日本提出了技术立国战略,在加工贸易中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高消耗型加工贸易产业逐渐转移到国外,日本经济结构得以转型升级。同时,外贸政策也随之调整,一改过去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放开发展出料委托加工进口。

韩国加工贸易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情形与日本非常相似。由于国内资源匮乏,外汇短缺,韩国将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与国内廉价劳动力和扶持政策相结合,生产加工在国际上有一定价格竞争力的产品。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纷纷崛起,韩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逐渐丧失,开始推进本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采取金融财税等政策鼓励本国企业自主研发,提升自主品牌,扶持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并选择汽车、钢铁、船舶以及半导体、计算机等行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逐渐走到了价值链的顶端。

四、香港、台湾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

(一)香港以“前店后厂”模式实现加工贸易和产业同步转型升级

1 转型历程。香港从100多年前的小渔村发展为目前世界贸易、金融、航运中心,对外贸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外贸依存度达到300%。作为一个自由港,香港本身没有也无需一套加工贸易概念和政策设计,但由于本地缺乏原材料,实际上本港制造品出口绝大部分是进口料件加工再出口,而日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转口贸易更大部分是典型的加工贸易。从这个角度看,香港加工贸易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起步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向内地转移期,和随后的“前店后厂”向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期,香港的经济结构也由此发生了战略性变化。

2 发展本地加工装配业,打造亚洲制造中心。香港加工贸易的快速兴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韩战引起禁运,香港的转口生意一度中断,促成香港工业在六七十年代的崛起,制成品加工贸易因此兴起。从60年代开始,香港利用当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利用外部资金和原材料,大力发展本地加工装配制造业。到70年代,制造业已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1978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7.8%,1980年制造业占GDP的份额22.4%。

3 80年代香港产业转移形成了“前店后厂”型加工贸易合作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劳动力和商务成本大幅上升,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业向内地转型,以“三来一补”为起步方式,形成了“前店后厂”型合作模式,通过设在内地的子公司或“三来一补”基地开展加工装配制造业务,母公司从国际市场上采购原材料和半成品交其加工装配成成品,然后再由母公司向全世界市场销售。从早期的“三来一补”到后来的合资建厂,香港加工装配制造业纷纷内迁,截至2000年6月,港商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8万家,实际使用外资1612.94亿美元,分别占内地吸引外资总额的53.6%和49.7%。到90年代末,制造业绝大部分已转移完毕。

4 “前店”功能升级助推产业和经济转型。港商“前店”早期只是从事简单的转口和国际销售,主要属于批发零售贸易业务类型。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和规模链条不断扩大,香港母公司除了担当贸易商角色外,还从事产品设计、生产流程管理、物流供应链、商务管理咨询培训、金融和专业服务等,生产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系列化发展,孕育出众多的新兴业态、商业模式和市场需求,有力推动了香港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也成功完成了从制造中心向国际贸易服务中心的转变。到1996年,香港制造业占GDP比重已降到6.7%。

5 香港顺利实现向服务经济转型。随着制造业内迁和“前店”功能拓展,香港较快实现了向服务经济转型,198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0%,1990年升至75%,2000年开始超过90%,目前已占93%以上。同时,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业一直保持在50%左右。香港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进程与其对内地的加工贸易密切相关:从20世纪50—60年代以制造业为主体,到70-80年代香港制造业向珠三角迁移,到90年代进入香港生产业与珠三角内地制造业密切融合互动期,到进入新世纪香港生产业成长为独立的专业化、精细化、国际化产业群,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并使香港成为了世界上生产业最发达的城市。

进入新世纪,香港服务业进一步向国际化高端化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双向外包市场。在服务业发展升级中,香港已经成为一个发达的服务外包市场,本地化服务外包非常普遍,使本地企业可以分离非核心业务获得低成本更专业的服务。同时,由于本地市场趋于饱和,营商成本高涨,香港也大力拓展国际服务市场,整合全球资源,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由于香港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较强,香港离岸服务外包既有接包也有发包,而且两者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香港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模式。

(二)台湾以加工贸易产业链升级推动经济持续成功转型

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两岸关系僵局被打破,台商掀起了几次到大陆投资的高潮,台湾对内地和其他新兴市场的投资直接配合了其产业升级的进程,其加工贸易形态也相应出现了“由进到出”的转变,由过去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的出口导向工业,向对外转移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及环节、发展“出料加工”转变。到90年代中后期,台湾岛内的电子产业特别是电脑产业开始向大陆转移,这属于台湾的新兴高端产业,实际上是与本岛发展同步的产业转移。两岸加工贸易呈现出随着台湾产业结构升级而升级的态势,从低端轻纺制成品向高科技产业不断递进,两岸产业合作以直接投资和加工贸易为主导,成为继香港之后助推内地加工贸易发展与升级的重要动力,同时也对台湾经济的国际化新转型进程发挥了助推作用。

总之,台湾经济和产业升级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同时又进一步面临向知识密集型生产和服务升级的新挑战,并遭遇人才不足、研发不足、运营成本上升等制约。正如台基电董事长张忠谋所指出的,台湾经济面对最大也是最后一次的重大转型,再跨一步就可以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台湾要实现新的经济转型,必须整合两岸优势,利用大陆广大腹地、巨大市场和人才优势,加强加工贸易深度产业链价值链的合作,推动高端制造业和生产业领域的深度合作,重组优化各自的整体产业链,重塑核心竞争力,而两岸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仍是主渠道。

台湾在产业重大转型前期曾经制定了有形的加工贸易政策,既有针对出口加工区、保税工厂、仓库等封闭区域的,也有针对广泛的开放区域的。但是随着台湾市场的开放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原先针对进料加工复出口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法律上依然存在,而在实际运作中已失去功效,因为台湾不设增值税而关税税率很低,海关服务很便利,企业已很少有人去申报关税减免优惠。台湾加工贸易税收优惠政策已经式微,作为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加工贸易方式已成为常态,只不过其具体形式和侧重点会随着产业升级而不断变迁。

1 台湾是以加工贸易型工业为主实现开放式产业升级的典型。以纺织品、食品、电子、电器、塑料、皮革、橡胶以及其他杂项制品为主的出口导向型工业,一直是台湾工业发展的主导,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到1990年,台湾出口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高达43.1%。台湾以发展加工贸易型工业为主实现工业化的原因,一是台湾自然资源不足,不拥有形成规模的自然资源,不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原料。二是台湾劳动力资源丰富(70年代以前),且素质较高,可发挥这一人力资源优势来发展工业。三是台湾属于海岛型经济,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进口,可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工业,即发展那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工业。

因此,台湾选择了既可摆脱资源桎梏,又不受内部市场限制,通过进口原料、零部件,在岛内加工组装,再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来实现工业化的加工贸易型为主的工业形态。这种加工贸易型为主的工业又可分为进口原料加工型工业(如纺织、服装、炼油、石化等工业)、零部件组装型工业(以电子工业为主)、替代进口型工业(主要是钢铁工业)和内部原料加工型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四种。直到今天,台湾工业发展可以说仍然以这种加工贸易型工业形态为主,尤以出口导向的进口原料加工型工业和进口零部件组装型工业为主。

2 20世纪60~70年代,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战前,单一的农业经济构成了台湾经济的基本特色,在日本殖民统治之下工业几乎是空白状态。1953—1960年的第一次“进口替代”,优先发展了纺织、轻工、食品等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工业;1961~1972年,台湾为了摆脱岛内市场狭小的局限,转而实现了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工业的出口导向政策,并致力于大力发展电子、电器、塑料、金属制品等耐用消费品出口装配产业;1973~1981年,在继续发展消费品出口工业的同时,台湾开始实行重化工业战略,选择“人造纤维、塑胶一石化”及“金属制品、机械一钢铁”两大系列产业为代表,实行从下游到上游逐步推进的逆向工业化路径,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钢铁、造船、石化、核电、电信及交通等重化工业部门。

通过60年代和70年代两次大的产业升级,台湾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1952年,台湾工业生产净额、出口额、固定资本投资额及就业人数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仅为17.9%、7.8%、30.0%和9.3%,到1980年这些比重分别上升到44.7%、90.8%、46.9%和42.4%。1963年工业生产净额超过农业,1966年工业品出口额开始超过农业,到1973年工业就业人数也超过农业,1986年工业生产净额占全部生产净额的比重更达到47.64%的最高点。

3 80~90年代,加工贸易产业链向高科技产业为主导转型。为了应对贸易摩擦全面升级,市场开放外部压力加大的新形势,台湾于1984年提出了推进经济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三化”计划。“三化”的基本点可以用16个字加以概括,即“开放市场,减少干预,分散贸易,健全法规”。自由化与国际化、制度化三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核心是自由化。包括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产业发展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其它自由化五个方面。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潮流和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1991年台湾通过并颁布了6年建设计划(1991~1996年),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转型。总体目标是,重建经济社会秩序,谋求全面平衡发展,解决社会秩序和经济失衡问题。6年建设计划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突出位置,规定了十大重点新兴产业:通讯工业、资讯工业、消费性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精密器械与自动化工业、航空工业、高级材料工业、特用化学品与制药工业、医疗保健工业、污染防治工业。

经过6年建设计划和90年代的发展,台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抓住了信息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新机遇,高新技术产业取得重大突破。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台湾出口中占据了主导位置。根据台湾有关方面的调查,1996年台湾有15项产品产量居于全球第一,其中资讯产品有9项。除了传统的螺丝、自行车、缝纫机、聚酯纤维、ABS树酯、主机板、监视器、影像扫描仪之外,近年又增加了网络卡、数据机、电脑键盘、绘图卡、电源供应器与电子玻璃纤维布等7项,加上世界排名第二、第三的产品,共有30余项。

4 进入新世纪,台湾产业链、价值链进一步实现向服务经济转型。从1998年至2003年,台湾经济经历了数年的停滞,但技术进步并没有停滞,专利件数反而创下新高,仅次于美、德、日,居世界第四位。高科技产业生产总值占制造产值的比重从1991年的35.3%升至2004年的54.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已升至46%。

在高科技产业进一步升级的同时,台湾消费升级,带动经济结构基本实现了向服务经济的转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从1995年到2006年,台湾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63.9%上升至74%,平均每年上升1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从1990年的45%升至2005年的58.2%。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经济的主导领域,是台湾经济结构的最大转变。

5 作为政策性的加工贸易已经式微,但作为内容和产业链价值链组成部分的加工贸易已成为常态。台湾把握全球产业分工大调整的机遇,不断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最初的代工到后来的高技术制造业的崛起和服务型经济的形成,台湾的加工贸易完成了从形式到内容的不断提升,将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核心环节留在岛内,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高效的政府服务、便捷的通关、优惠的税收体系以及现代物流和金融的集聚。加工贸易本质得到保存并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台湾、香港加工贸易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的启示

台湾、香港加工贸易伴随其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升级全过程,已基本完成了动态变迁和转型过程,其路径对后起国家和地区有普适价值,值得我们总结和吸取。

1 从产业链和价值链角度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核心在于内容。尽管在起步阶段有针对性的加工贸易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对台湾、香港产业发展与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其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乃至技术创新都提供了便利化渠道,但是加工贸易作为一种贸易合作方式总体上只是辅助和形式,而不是主体和内容,主体和内容是其背后的产业。是产业的发展与升级进程决定了加工贸易的具体形式、结构,而不是相反。台湾、香港在产业不断转型的长期过程中,加工贸易制度政策安排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2 加工贸易自身结构、形式、功能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一些动态变化,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和企业主体的瞬时调整,政府难以取代。港、台加工贸易主体产品由低端向高端、由“进料”向“出料”、由制造外包向服务外包等不断发生的一些动态变化与调整,主要都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基本上是自发的转型过程。

贸易公司工作总结第6篇

国际分工是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国经济的内部分工就会超越国家界限,形成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不会有国际贸易;另一方面,国际贸易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扩大而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把世界各个角落的国家卷入国际商品流通,使国际贸易成为一种经常的广泛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同期的工业增长速度。同时,国际贸易方式也日益多样化,由单纯的商品进出口发展到实行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出现了国际间的合资企业、合作经营、补偿贸易、加工贸易、国际租赁、技术转让等,使有形商品与技术转让结合起来,愈加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其特征为工农业的分工。第二个阶段出现在十九世纪后半期,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的特征是工业内部的“垂直分工”,也即工业内部在生产过程上相互连接的不同部门间的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进入第三阶段即制造业内部的“水平分工”阶段。“水平分工”就是同一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在同一部门内,将同一产品的零部件的生产或是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工艺过程分离开来,并将其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然后统一组装制成成品销往世界各地,如汽车制造业或飞机制造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出现制造业内部同一产业的国际分工的原因是战后科学技术的革新和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

加工贸易在性质上具有较多的“水平分工”成分。从加工贸易的定义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而“水平分工”的实质就是将同一产品的零部件的生产,或不同生产工艺过程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然后统一组装制成成品。因此加工贸易方式是国际“水平分工”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当前,发展中国家通过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而发展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是一种初级的“水平分工”模式,而现代迅速发展并成为趋势的高新技术加工贸易则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水平分工”。总之,加工贸易较多地体现了一种国际“水平分工”的特性。

二、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所谓产业内贸易,即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种产品,以及同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元器件)参加国际贸易的现象。例如,日本出口丰田汽车到德国,同时进口德国的奔驰汽车,又如美国出口汽车零部件到日本,又从日本进口汽车的零部件。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日本本田汽车大量向日本出口,本田在美国的产量超过日本本土的产量。

二战后产业内贸易能够迅速发展,在贸易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首先是国际分工进入“水平分工”阶段的结果。正是由于“水平分工”,使得同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或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分布在不同的国家生产,然后通过产业内贸易将零部件集中到一个或两个地方统一组装销售到世界各地。因此,“水平分工”的出现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其次,在制造业内部同一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从而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制造业内部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如生产零部件阶段和统一组装阶段,往往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一般来说,生产零部件要求投入的资本较多,技术要求较高;而组装阶段,要求投入的劳动力较多,于是出现了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再次,战后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发展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劳动力工资上升较快,于是它们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以总部位于加州的罗技国际集团公司为例,它在苏州有一个工厂,每年向美国出口2000万只鼠标,在美国销售价40美元左右。其中罗技公司拿走8美元,批发、零售商拿走15美元,罗技的供应商(如摩托罗拉)拿走15美元,中国只赚3美元,而这笔钱还要负担工资、能源、运输和管理费用。罗技在加州的450个销售人员的收入总额,远远高于苏州工厂内4000名工人的工资。

加工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产业内贸易。加工贸易是在二战后国际贸易呈现一系列新特点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产业内贸易就是国际贸易一系列新特点中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方式由过去主要使用本国相对便宜的要素资源直接出口最终产品的方式,逐渐向大量进口资本品、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然后再加工成成品出口的加工贸易方式转变。加工贸易方式成为产业内贸易赖以发展的重要保障。三、WTO对世界加工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WTO秉承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并扩大了它的范围,主要内容有:无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削减并约束关税、取消数量限制等)、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鼓励经济改革和发展原则。WTO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和知识产权等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它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第一,关税大幅度下降,使发达国家的资本、商品、技术更容易进入其他国家市场,减少了跨国公司在外国进行加工贸易运营的成本。跨国公司可以在世界各地进行零配件的生产,然后通过国际贸易集中进行组装,使最终产品的成本达到最低,这对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第二,按照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在一定的范围内,缔约国一方应使另一缔约国企业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企业同等的待遇,例如,各国不能强制让跨国公司使用当地的国产原料、零部件等,这就给跨国公司在各国开展加工贸易提供了便利,减少了政策上的障碍。

第三,WTO的透明度原则要求各成员国迅速公布有关对外贸易的各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司法判决及其变动,以使其他成员国政府和贸易经营者熟悉,这使跨国公司能够更方便地获得信息,减少加工贸易经营的风险。

第四,世界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为加工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乌拉圭回合谈判将服务贸易列入谈判的范围内,使世界服务贸易包括通讯、运输、金融、保险、咨询、人员培训等迅速发展,这为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带来了诸多方便。

第五,乌拉圭回合的知识产权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法律的保障。世界加工贸易的正常发展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WTO的知识产权协定下,各成员方能逐步改善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极大地促进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四、跨国公司推动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投资区域的调整使各国参与加工贸易的竞争更加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开始实行全球产业的整合。在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中,不同的生产环节所需要的要素投入是不同的,而不同国家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同,这会促使跨国公司分解生产流程,将各环节分别放在成本最低的国家进行生产。跨国公司利用其巨大的资本优势和各国的低成本要素相互结合,实现企业经营的全球化战略。因此,它们将具备供求关系的上、下游产业分布在世界的不同地方,以相互利用优势,实现战略资源的真正共享。为此,在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投资中,选择在哪个国家进行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产品的生产的范围更大,这将导致各国参与加工贸易的竞争更加激烈。

生产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的。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就是指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跨越国界的贸易活动。战后跨国公司实行全球战略和公司内部一体化,不仅促进了跨国公司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母公司通过向海外子公司出口中间投入品,然后再进口制成品或者通过从国外子公司进口上游产品再在母公司或其他国家的子公司加工成成品销往世界各地,由此可以降低外部市场造成的经营不确定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增强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实现其全球利益最大化。当前有跨国公司参与的国际贸易占全世界国际贸易的70%~80%,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特征的凸显,加工贸易已成为各国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方面,加工贸易具有无税运营的特点,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各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倍受跨国公司青睐;另一方面,以加工贸易方式介入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和投资门槛较低,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乐于接受的国际分工方式,发展中国家利用加工贸易加快了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步伐。

贸易公司工作总结第7篇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

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 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

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

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

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 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

(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 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

(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主权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主权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

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

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 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

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

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 (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贸易公司工作总结第8篇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

(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

(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

(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2发展不平衡在加剧。

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衡在加剧。经济全球化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资本开拓了寻求更高利润的地域和空间,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在拉大。1965年,七个主要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世界最贫困国家的20倍,1995年扩大到3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