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任务计划

任务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8 15:25:30

任务计划

任务计划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区的一系列重要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依法认真履行审计职责,努力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更好地服务于海西建设,为推动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主要思路

一是按照审计署的统一部署,举全力完成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二是按照全力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要求,继续强化做好预算执行审计和重点建设项目审计;三是围绕党委集中换届工作,组织力量,继续积极推进和深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四是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线索,推进政策、制度、机制的完善和体制改革,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三、工作要点

(一)署定审计项目

1、根据审计署的统一部署,实行“上审下”的审计方式,积极配合市审计局开展我区政府性债务审计。按照“摸清规模、分清类型、分析结构、揭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以下工作目标:一是分级次、分年度摸清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结构及债务增减变化趋势;二是根据政府偿债责任分清债务类型;三是分析债务偿还能力,揭示存在的风险隐患;四是揭示和反映有关部门和地方在债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五是深入分析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促进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举债融资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的意见和建议。

2、继续开展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跟踪审计或审计调查。在开展该项目的审计中,要结合开展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选择部分重点建设项目开展工程招投标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

3、国外援贷款项目公证审计。根据审计署的要求,继续开展国外援贷款项目公证审计,以满足国外援贷款项目协议的要求,真实完整反映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审计重点检查项目援贷款协议的执行情况,并对项目内部控制情况及有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项目协定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督促项目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养老保险基金审计调查。根据审计署的统一部署和我区的实际,以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促进养老保险体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年的企业养老保险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3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审计调查。通过调查,揭露养老保险基金在筹集、运营、管理和使用环节中的问题和风险;收集分级养老保险数据,掌握不同人群的养老保险政策制定及执行情况,提出完善养老保险体系的政策性建议;关注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进展情况,为开展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审计打下基础。

(二)预算执行审计

今年的区级预算执行审计以区级政府性资金管理为主线,以区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为基础,加大民生、建设、卫生和调结构、促发展重点项目的审计力度,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通过审计,重点揭示区级预算组织、管理、执行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完善、不到位等问题,实现推动相关财政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促进部门预算编制进一步公开、透明,推进部门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科学化;维护资金安全,规范财政资金分配行为,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政策、制度、机制的完善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提高区级预算执行质量和预算管理水平。今年安排对区财政局、区建设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局、四中、区黄石镇和镇海办事处等部门进行预算执行审计,另外以规范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促进基金安全、保值增值为目标,继续对区本级各类保险基金开展审计,主要检查各类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使用情况,在摸清各类社会保障基金总体情况的基础上,评价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情况,关注基金资产负债的真实完整性,重点揭露影响基金安全和基金收益的重大问题。

(三)自定审计项目

1、自定审计项目主要以财政财务收支为主,重点对区经贸局、九中、二十四中学年度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区人大、区司法局-年度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区澄峰围垦指挥部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部分科局经费收支规模情况进行审计。

2、继续把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作为审计工作重中之重工作抓好抓实。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要与治理工程领域突出问题相结合,以保障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加强项目管理,确保这些政策措施取得实效,把政府投资审计作为节约政府投资、减少损失浪费的重要手段,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工程类审计项目计划定为45个。

(四)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党委集中换届年,为了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的党委换届工作,预留一定时间,以备全力以赴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年拟完成区委组织部委托的5个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另外预留一定时间,配合上级审计机关委托的审计任务。

(五)完成好上级审计机关和区委、区政府领导交办的其他审计任务,同时积极配合各级审计机关在我区开展的审计事项。

四、工作要求

(一)要切实贯彻执行新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及中央两办制定的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审计项目、信息、统计考核评比办法,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开发审计成果,提升业务质量,促进争创优秀审计项目,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和水平。

(二)要牢固树立时效观念,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程序,进一步增强时效观念,自觉强化责任意识,按时完成各阶段的各项任务。加强效能跟踪检查,重点关注项目进度,抓好督查督办工作,加强协调合作能力,严格项目计划的管理。

任务计划第2篇

(1)大力宣传《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召开一次质量工作联席会,举办一次纲要培训会。

(2)大力推进质量兴市战略。推动政府将质量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促使政府更加重视质量工作。开展好“质量兴市先进县区”争创活动,做好名牌产品培育和评比奖励。

(3)做好名牌产品的培育、申报、认定工作,加强对名牌产品的后续管理,充分发挥名牌引领作用。申报省名牌产品1个,申报户应多出100%。力争工业产品名牌稳步增长、农业及服务业名牌实现零的突破。

(4)定期向当地政府提交质量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5)围绕质量兴市战略,依托“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全国九月质量月”,“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为质量工作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二、标准化工作

(1)深入贯彻实施省政府《省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认真落实县政府关于省标准化战略实施意见和方案,积极服务县域经济重点工作,发挥标准化工作技术支撑作用。

(2)全面推广使用企业标准备案登记管理软件,辖区内备案登记的企业产品标准必须全部录入管理软件,并确保数据在线更新、准确无误。

(3)抓好辖区内农业标准化工作。认真组织、培育辖区内有特色、条件成熟的项目,做好示范区项目储备,争取储备1-2个项目。

(4)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全年完成1家企业采标工作。

(5)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全年完成1家服务业标准化申报工作。

(6)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活动,全年完成1家企业申报工作。

(7)加强辖区内企业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贯彻落实和监督检查工作,全年开展监督检查1-2次,开展业务培训1-2次。

(8)强化代码数据库应用,提高服务水平,规范管理,严格执法,发挥好代码的质监窗口作用,做到证书年检率达到95%以上,资料扫描上报率98%以上。

三、计量与认证监管工作

(一)计量工作。

1.民生计量工作

(1)对辖内各单位在用计量器具进行普查登记,按用途核定各单位强检计量器具种类、数量、使用地点,健全强检计量器具档案,实现动态监管。

(2)对辖区内医疗卫生单位、加油站、餐饮业、集贸市场、超市、眼镜店、工业企业安全用计量器具、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检验用仪器设备进行一次专项执法检查,解决在用计量器具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超检定周期使用以及使用作弊手段的计量欺诈行为,并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部门报告专项检查情况。

(3)加强对辖区内授权单位和建标单位在用计量标准器、行政执法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工作,加强对依法管理计量器具的定期检定工作。

(4)加强对水表、电表、燃气表的监督管理,对新建小区房屋安装的三表开展专项检查,提高首检率和受检率。

(5)全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查处预包装、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负偏差超差的问题。完成市局下达的双十方案任务,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部门报告专项检查情况。

2.能源计量工作。

(1)建立本辖区3000吨标准煤能耗单位档案,做好节能效果数据统计工作。

(2)在辖区内开展一次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对标检查和能效标识、节能认证产品的专项执法检查,协助市局做好辖区内的能源计量审查工作。并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部门报告专项检查情况。

3.技术机构建设。

(1)做好技术机构的项目申报、扩项及1069换证工作。

(2)加强技术机构从业人员培训。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结合单位实际,自办各类业务培训、技术讲座和技能比武等。

(2)认证监管工作

1.全年组织开展3C认证产品市场专项检查一次。

2.开展有机认证产品执法检查一次。

3.组织开展辖区内质量体系认证网格化监管一次。

4.协助市局开展辖区内检验机构开展检验机构监管工作,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部门报告专项检查情况。

四、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1)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与辖区内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100%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快动态监管体系建设,使用统一的检验、监察软件系统,清理更新数据库信息按下达检验任务数全部完成。

(2)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全年开展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不少于1次。

(3)加强高耗能特种设备的监管工作,严禁高耗能特种设备的生产和使用。完成锅炉能效测试数,完成锅炉能效评价台数,完成锅炉水质达标数50%以上,全年推广应用1~2项节能新技术。

(4)全县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和事故结案率达100%,全年完成定检任务。

(5)巩固特种设备达标县成果,逐步建立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推行标准化管理。加强节假日及重要会议活动期间安全检查,做好特种设备的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确保全县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6)发生特种设备安全重大事故,实行一票否决。

五、法制宣传工作

(一)依法行政

1.及时做好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修订、完善现有的各项依法行政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对现有的行政许可项目进行整理并进行公示。

2.以行政执法为突破口,以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为重点,以提能力、上水平为目标,依法行政工作档案管理规范,材料齐全。创建市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必须通过验收,未通过不得分。

3.按时完成执法证件的年审等管理工作。

4.加强依法行政监督检查工作,全年自查不少于2次,确保准确履职,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二)行政执法监督

1.全年全部案卷参加全市系统执法案卷评查1次,优秀案卷达到30%,良好案卷达90%以上。

2加强对本局执法案件的证据、程序、法律依据的审查。开展对案件随机检查和审查指导工作,做到依法、规范。

3.做好行政案件的复议和诉讼工作。

(三)法制宣传

1.做好“3.15”、“安全月”、“质量月”、“12.4”法制宣传日等大型宣传活动不少于4次。

2.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在政府网站、报刊杂志、质量与安全上刊发新闻稿件、消息,宣传质监工作。每月投稿2篇,完成新闻稿件、信息刊发任务。

3.制定本单位2014年宣传工作方案,做好宣传工作。

六、监督稽查工作

(1)按照市局行政执法“五统一”要求,即统一研究策划、统一安排部署、统一监督检查、统一汇报处理,统一整改帮扶,扎实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2)专项检查、专项抽查安排,一律实行先报批后实施程序。

(3)完成区域执法打假和专项检查、抽查任务,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汇报、有依法处理、有整改帮扶、有总结报告。

(4)依法办理行政执法案件、完成全年案件办理工作任务,认真查处制假、售假黑窝点;严格落实“召回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全年实现立案率100%,案审率100%,结案率98%,罚没资金到位率70%以上,案件结案率100%。

七、依据部门职能职责,积极为招商引资企业服好务

八、做好县政务中心窗口服务工作

(1)单位内部成立有行政审批办公室,工作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到位,能主动加强与县行政服务中心沟通交流,积极协商解决联网审批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能充分依托电子政务网和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办公系统平台,积极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咨询、受理和反馈等各项政务服务。

(2)能及时准确在县行政服务中心综合信息平台上填报、录入业务办件数据资料;无违规收费和“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联网审批服务工作群众满意率大95%以上。

九、加强行风建设工作,力争行风评议排名前移

任务计划第3篇

一、认识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必要性。班主任工作涉及到学校的各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只有制定好周密的工作计划,才能有步骤地把学校的教育计划落实到班级,使学校培养目标具体化、阶段化,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有利于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班主任对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督促和检查是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有计划,就能正确检查自己的工作情况,同时,学校、学生也可依据计划检查、督促班主任工作。

二、把握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依据。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上级指示,包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和要求。2学校要求。学校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校管理规定了明确的任务,对教育目的和当前形势作出了明确的论述,它是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直接依据。3班级实际情况。班级情况包括学生人员构成”、“学习情况”、“思想情况”、“体质状况”、“骨干状况”、“班级特点”等。班级状况是工作计划的基础,只有根据班级状况出发,才能使班主任工作计划具有科学性、切实性。

三、坚持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原则。班主任工作计划要做到合符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班主任制定工作计划首先要确定目标,班主任工作计划的总目标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主体,有了这个总目标,计划就有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性,各种计划就能做到有目的、有层次。2整体性原则。班主任计划是学校整个工作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服从于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的。3群从性原则。班主任工作计划关系到全班师生计划的设想,确定目标,制定措施都必须走群众路线,整个计划制定过程应广泛征求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立。4稳定性和灵活性原则。班级工作要井然有序,班集体要稳定团结,计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基本保证。然而,客观情况的变性则又要求计划具有灵活性,使计划适应新情况。5超前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计划的制定必定带有预测性,勾画出美好的理想的发展前景,这就是超前性。而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而制定计划,这就是现实性。超前与现实的灵活,使计划有长时间的实用性,保证实施可行性。

四、关于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班级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等。2工作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各层次具体目标等。3措施安排。主要教育活动、组织力量与分工、时间步骤安排。4检查办法与总结。

五、关于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类型。班主任工作计划有三种类型,一是学期计划,二是月或周工作计划,三是具体活动执行方案。学期计划是学期开始制定的计划,是全期班主任工作的总纲。这种计划由三部分构成:①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包括班级的自然状况、现实和历史状况的分析,班级的自然状况如:总人数、男女生人数、年龄、团员、队员、班干部、三好学生和差生的比例等。班级现状分析如: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学习现状、学生的特点、班干部的能力素质、班级学生中的人际关系等。班级的历史状况包括班风传统、形成班风的原因、班级的优缺点等。对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是确立教育任务的基本依据。②确定教育任务。这部分内容在班级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育目的,确定教育任务的要求,明确规定本学期应达到的教育目标。确定教育任务应抓住重点,突出中心任务;同时,确定教育任务还要注意针对性,不要过份笼统。③工作具体安排。这部分包括为完成任务而打算采用哪些方法和时间安排。常见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纵向安排各种具体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等。另一种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横向列表安排各方面工作。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安排工作,都应考虑计划的可操作性。

任务计划第4篇

根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下达20*年度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任务的通知》(豫劳社〔20*〕8号)要求,为继续做好我市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现将我市承担的20*年度农民工培训任务分解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抓紧目标任务进一步分解

根据省厅下达我市20*年度在岗农民工培训计划任务3万人,并结合年初我办《关于下达20*年度全市农村劳动力补贴性职业培训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郑劳社农培〔20*〕1号),将各单位在岗农民工培训任务作相应调整(具体任务见附件1,补贴培训任务总数不变)。各县(市)、区要把目标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到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并督促落实。

二、足额安排培训补贴资金

市财政局将按照各县(市)、区承担的任务核算下拨培训补贴资金。各县(市)、区要在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用项时,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资金作为重要项目,优先安排资金规模;各单位应根据所承担培训任务,足额安排补贴资金。各县(市)、区应抓紧到市财政局领取培训补贴卷,以便顺利开展培训工作。

三、认真做好培训补贴资金核发

对承担职业技能培训任务的定点培训机构,各县(市)、区应按照规定及时核发培训补贴资金。培训转移就业前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初高中生毕业未升学和其他新成长劳动力、农村退役士兵、有意愿外出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培训合格率要达到90%,转移就业率要达到80%;培训在岗农民工,培训合格率、稳定就业率要分别达到90%。补贴标准及补贴的申领、发放程序仍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豫财办社〔20*〕12号)和《关于下达20*年度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任务的通知》(豫劳社劳务〔20*〕13号)以及《郑州市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补贴及职业介绍补贴实施细则》(郑劳社〔20*〕24号文)规定执行。

四、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管理

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类职业工种的培训学时及要求,原则上A类专业不少于260学时、B类专业不少于200学时、C类专业不少于150学时。要督促、指导承担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的定点培训机构,按统一格式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台帐,并及时上报相关报表。

任务计划第5篇

2020年,我始终以“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在各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各级部门关于劳动仲裁工作的指示精神,积极推动仲裁院办公室各项工作的开展。2021年,我将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仲裁院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将2021年目标任务计划汇报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2020年8月,我成为了仲裁院的一员,作为刚走出校园的我来说,之前所学习到的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到仲裁院后,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自身的不足以及肩膀上承担的责任之重。2021年,我将不断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向仲裁院的同志们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工作质量,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掉队、不落伍,能够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二)脚踏实地,认真工作。作为仲裁院办公室的一员,我始终牢固树立脚踏实地、认真工作的思想,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一,我将继续贯彻落实“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案件处理工作。“互联网+调解”平台现共计收案186件,已处理完成186件。我将着力化解当事人遇到的难题,努力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及时告知不能按照要求提供被申请人具体信息的申请人补交材料,对于不属于本辖区仲裁管辖的案件,告知申请人正确的处理途径。使仲裁院从线上线下两个方面形成合理高效的办案流程,确保案件及时化解。

第二,我将继续推进仲裁案件管理平台系统案件录入工作。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现仲裁院对归档案件的信息上网覆盖率已达90%以上。在收案率、结案率持续增长的2021年,我将提升工作效率,确保案件上网覆盖率保持稳定,达到各级领导的要求。

第三,确保仲裁院各项文字资料及报表及时准确上报。办公室目前已建立了电子信息登记制度,对收案、分案、结案信息进行登记,方便案件信息查询,并对各项文字资料及报表的起草和填报提供了数据支撑。2021年,我将及时准确的上报仲裁院日报、周报、季报、年报等相关报表,及时完成上级部门要求的各项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报告等材料。在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之余,我将通过自己能够找到的一切资料,不断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字写作能力,使自己能够更好的做好文字材料工作。

第四,为仲裁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后勤保障。作为办公室的一员,我始终牢固树立了“办公室无小事”的思想,为仲裁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后勤保障。2021年,我将继续做好仲裁院案件排庭、月度考勤、办公用品申报与分发、电话接听、电子显示屏制作等后勤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完成领导安排的机动性工作,为仲裁院业务的正常运转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强化作风,摆正位置。在新的一年,我将始终坚持勤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制度和规定,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谨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崇尚正派、健康的生活方式,讲操守,重品行,坚决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

在工作中,我仍有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一是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缺乏实际的运用;二是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相关法律知识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深挖研究。在2021年,我将针对自己的不足努力学习,向身边的通知虚心请教,为仲裁院的工作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任务计划第6篇

商业、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方案竞选任务书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二00三年八月

目 录

第一章 设计方案竞选邀请函

第二章 设计要求

第三章 技术文件

第一章 设计方案竞选邀请函

:

我公司邀请贵单位参加本公司商业、住宅小区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竞选。有关方案竞选事项如下:

1、 项目名称:“

2、 任务书领取时间:即日起至2003年8月19日

3、 任务书领取地点:

4、 参选方案送交时间:2003年9月10日

5、 参选方案评审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6、 联系电话与联系人: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二00三年八月十五日

第二章 设计要求

一、 项目概况

1.1该项目的地块一宗位于***西路307号,面临江津西路,南对北湖路,西挨武德路,周边还有荆沙路和太岳路为依托,占地面积为132252.2m2;另一宗位于###东路196号,占地面积约为12998m2,具体用地范围详见荆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出具的规划设计红线图。

二、 规划设计方案设计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2《**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2.3《**市城市总体规划》

2.4**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2.5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及荆州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6本规划设计竞选文件

三、 规划设计方案条件和要求

3.1规划布局要求

3.1.1统一规划,分期开发;小区功能组织合理,结构清晰,整合有序,空间布局有收有放,充分考虑沿街的景观要求。保留**西路307号地块东面的车间与仓库,其余地块上的所有建筑物全部拆除。车间与仓库所在的东侧地块统一规划为大卖场及配套的商业用房。在考虑组团时,现***三建公司的31亩用地,应做到分得出来,合得进去,充分保持小区的整体规划效果,也不影响项目的分期实施。在规划小区的总平面时,希望考虑原有绿化的合理利用。

3.1.2小区规划设计要突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2 规划控制要素和指标

3.2.1见荆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3.3交通组织要求

3.3.1小区道路规划设计要实现人车分流,互不干扰,满足消防要求。

3.3.2机动车泊位数不少于总户数的50%,非机动车停车库按规范集中设置。公建停车场按“二部”规定配置,公建停车位与住宅车库分别设置。

3.4公共配套设施的要求

3.4.1公建配套项目包括:居民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物业管理用房、天燃气调压站、变压电房等。

3.4.2地下人防要求:根据小区规划布局及本地相关政策。

3.4.3燃气:采用管道天然气。

3.4.4电:住户每户按8kw设计,公建按80w/m2。

3.4.5通信:光缆进小区。

3.4.6排水:要充分考虑到江津路的地势较低,荆州的雨水天气较多等因素。

3.4.7管线:所有管线均埋地敷设。

3.4.8 智能化:三表出户自动计量,具有防盗报警、可视门禁对讲、紧急呼救装置、红外线监控系统等。

3.4.9 垃圾收集袋装化,住宅楼内不设垃圾通道

3.5建筑单体要求:

3.5.1住宅布局合理,拼接原则上多层不超过4个单元。

3.5.2商品房户室比:

以110?—130?三房两厅双卫为主,90?左右的两室两厅一卫和复式160?—180?为辅,局部搭配130?—150?三房两厅两卫和180?以上的跃层。(见下页表)

3.5.3平面布置时应结合立面要求考虑空调机室外机组位置,既要注意立面美观,又要防止对邻居的干扰。

户型 户室比

90 m2左右 二室二厅一卫 15%

110 m2—130 m2 三室二厅二卫 50%

130 m2—150 m2180 m2以上跃层 三室二厅二卫 15%

160 m2—180 m2复式 20%

四、规划设计方案的成果要求

设计成果提供方式为文本及其他表现手段。其成果方案的深度是评定设计成果的重要依据。在设计中,要以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为基础,要求提示如下:

4.1综合说明书

4.1.1总体方案说明:包括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设计特点与建筑风格,主出入口的布置和形象,小区的空间形象及标志性建筑,建筑环境、造型、色调等设计说明;

4.1.2交通组织、绿化等说明;

4.1.3总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高度、层数、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覆盖率、地面停车场(汽车、自行车)等技术经济指标;

4.1.4 水、电安装接用量估算及整个工程造价估算

4.1.5 文本要求规格:纸张幅面为a3(297mm×420mm)大小,数量为10份(一正九副)

4.2区位图、现状图、总平面图、沿街透视、道路规划和绿化系统规划图

4.2.1反映整个项目的建筑群体空间关系;

4.2.2反映建筑、道路、广场、水面及景观小品的相互关系;

4.2.3小区内的交通组织、道路设计;

4.2.3用地分析;

4.2.4部分单体的平、立、剖面图。

4.3展板要求

4.3.1总平面图与沿街透视图均为彩色效果图;

4.3.2规格要求:0号图板

4.4其它

4.4.1上述资料附电子文件一套。

五、规划设计方案的时间要求

5.1参选方案送交时间

2003年9月10日

5.2参选方案评审时间、地点

另行通知

六、规划设计方案的评审和奖励办法

6.1评审办法

6.1.2参选规划设计方案,由荆州市规划局和业主组织有关专家组成评选小组,对参选方案进行评议,根据评议小组的参考意见由业主选定中选单位。

6.1.3参加竞选的规划设计方案,版权归业主单位所有。在下阶段设计中,可在中选方案的基础上,吸收其它规划设计方案的优点进一步完善。

6.2奖励

参选的有效竞选方案由业主支付费用,标准为:中选方案支付6万元(须完成修改),其它方案支付补偿费2万元(若达不到上述规划设计方案成果要求的均为无效竞选方案,业主将不予支付补偿费)

七、其它事项

本规划设计方案任务书不详之处,由小天鹅(荆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第三章 技术文件

一、 **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二、 地形图

2.1蓝图两张

任务计划第7篇

同志们: 今天,我给大家上本次培训班的第一课,讲课的题目是: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形势与任务。主要是和大家一起分析新时期我区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是怎样的一个新形势,主要工作任务有那些新变化;在思想观念上我们应当怎样认识和看待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通过学习,使大家都能够对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牢固树立和落实新时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正确的全局观、工作观,熟练掌握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真正做到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强在本职岗位上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自觉性。下面,我着重讲三个课题。 一、新时期人口形势和人口问题 我国自七十年代初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计划生育工作在我国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的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使生育水平下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即平均每对夫妻生育不到两个孩子)。推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我国共少生了近4亿人口(如果不推行计划生育,我国现在总人口就已经达到近17亿人,而我国国土的人口最大承载力是不能超过17亿,这是我国人口安全的底线);如果按照1970年的生育水平推算,30年来我省累计少出生5000多万人口,我市少生了580多万人,我区少生人口近20万人,相当于现在全区总人口的78.9%。30多年来,计划生育对于促进我国、我省、我市、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正处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新的发展时期,尽管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传统型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总和生育率已下降到发达国家水平。然而,由于我国人口转变的途径与发达国家的转变途径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的低生育水平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两个显着特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依然是十分严峻的。 (一)新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将是长期的艰巨任务 1、我国目前的低生育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四个方面的明显差异: 一是,我国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时间短。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大约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实现的。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生育,主要是以家庭计划为主,国家没有指令性要求和行政干预。一些国家还采取奖励优惠政策鼓励国民多生育,以解决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我国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只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是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主要依靠行政制约的手段提前实现的。因此,我国的低生育率面临着很强的反弹压力。 二是,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还比较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为2‰,不少国家的人口出现负增长。而我国人口“四普”到人口“五普”10年间,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仍高达10.7‰,我国人口仍处于惯性增长的态势,低增长率与高增长量将长期并存。 三是,我国生育水平的地区差异比较大。西方发达国家地区间的生育水平是比较平衡的,而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生育率还比较高,一些省、自治区还没有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就是经济较发达地区计划生育工作也是不平衡的。广东经济高速发展,但生育率很高,人口密度太大,来我们山东学习经验,但他们已失去了最佳时期,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山东抓计划生育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非常严厉(抓、打,错了不错),而广东不严,现在市场经济不可以像过去那样了,群众懂得维权了,他们吃不消了,所以我们的基础比他们好。从我省的情况看,东、西部地区的差异也很大,能相差20年(我区已连续5年负增长,我市已连续3年负增长,而西部要到2018年才能实现零增长,到2020年左右才能实现负增长。 四是,我国人口生育质量等在其它方面的差异。在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出生婴儿性别比、人口受教育程度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2、人口转变模式的不同,决定我国现阶段低生育水平具有很强的反弹性。 ——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模式是自发式的。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引发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人们的婚育观念随之转变,家庭产生了自我约束婚育行为的能力,生育力降低,从而实现人口再生产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类型。发达国家自发式转变模式的特征是:经济社会发展在先,婚育观念转变在先,生育率下降在后,因而其低生育水平相当稳定,甚至采取奖励生育的政策也不会导致低生育水平波动。 ——我国人口转变的模式是诱导式的。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大陆人口只有5亿4千万,随着死亡率的迅速下降,随着出生率仍保持高水平,导致我国人口急剧膨胀,人口压迫生产力的矛盾十分尖锐,但由于“左”倾思想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计划生育被严重忽视和搁置。直至70年代初,我国总人口超过8亿,人口出生率高达33.43‰,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5.83‰,总和生育率高达5.8;当时毛主席、周总理看到了人口危机给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带来的巨大威胁,才决策在全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毛主席批示:人口非控制不可)。从此,我们计划生育工作开始了艰苦的爬坡阶段,我国用了30年的时间,才艰难的走出困境,实现了目前的低生育水平(目前,全国总人口近13亿,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降至10.7‰左右)。但是,我国人口再生产转变模式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具备足以使人们从根本上转变婚育观念、产生自我约束婚育行为能力的条件下,国家只能采取宣传、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等综合手段,动员已婚育龄群众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促使生育率下降,人口再生产转向低生育水平。我国人口诱导式转变的特征是:生育率下降在先,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婚育观念转变滞后,因而低生育水平不稳定。我个人的观点,国家计生委说我国实现人口转变是诱导式,我看应该说是“行政强制式的”,大家都清楚,30年来,我们计划生育工作尽管做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但主要还是采取“硬管、硬卡”导致少生的,因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我们首先解决的是人们的行为,而没有解决人们自觉少生的思想,所以反弹很大。只有从思想上解决人们的观念问题,行为上才能自觉少生。举个例子讲,湖南有一个村8个月没有两委班子,结果超生了280人,至上级发现问题展开调查,该生的都生了。 目前,我国育龄群众儿女双全、生男孩的愿望依然比较强烈。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表明,在希望要两个孩子的妇女中,约80%的人想要一儿一女,只想要女儿的仅占1.3%;我国中部地区(例河南)群众儿女双全的观念尤其强烈,在希望要三个孩子的妇女中,约71%的人想要2-3个男孩,22%的人想要至少1个男孩;想生男孩,追求男女双全是导致一部分人超生、多生的根本原因。去年,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我省10-12月三个月,女性初婚人数达37.7万人,同比增加了13.5万人,增幅高达55.6%,全省晚婚率由95.6%降至69.5%,同比下降了26.1%。由此可见群众的婚姻观念在行政制约措施稍有放松的情况下,具有多么大的反弹性。 另外,随着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的推行,我国目前已婚育龄妇女使用避孕套等短效避孕措施的比例,以及长效避孕措施中采取放环的比例增加。据统计,采用放环的已婚育龄妇女已由1991年的0.75亿上升到2001年的1.1亿,而且这个数量还在迅速增加。由于短效措施有效性低于长效措施,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数量将会增加,同时,采取可逆措施的妇女随时可以解除所采取的避孕措施而怀孕,这就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存在强烈的反弹势能,正如中央《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所指出的,任何政策的偏差、工作的失误以及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都可能导致生育率的回升。 3、人口规模过大导致我国总人口仍将持续增长45年。 根据“人口五普”资料,截止2000年11月1日,全国总人口已达126 583万人。人口过多仍然是我国面临的首要问题,这是人口再生产的惯性造成的。根据1990年“人口四普”数据,我国20-29岁生育旺盛年龄的妇女多达1.12亿,1997年增加到1.2亿;本世纪前1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数还将继续增长,到本世纪中叶仍在3亿左右,与上世纪90年代基本持平。随着我国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1985-1991年)出生的人口逐步进入婚育期,从2005年开始至2020年,我国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新的高峰,表明蓄积着强大的人口增长势能。 从我省情况看,目前,我省已于今年步入了将历时12年的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造成本次出生高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婚姻登记条例》的实施,使我省初婚人数迅猛增加,不仅导致了新的生育堆积,而且使我省第四次出生高峰期前移了3年,若以目前全省70%的晚婚率推算,今后5年全省年均人口出生率将会提高2-3个千分点。 二是,受人口惯性影响,我省第三次出生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婚育期,妇女人数从2003年开始出现结构性回升。据预测,全省20-23岁育龄妇女人数将由2001年的248万逐步增加到2010年的382万,加上上世纪90年代后我省实行严格的晚婚晚育政策,积累了较多的20-26周岁未婚育龄妇女,虽然受晚婚因素影响形成的一孩出生高峰到2008年基本趋于稳定,但受第三次出生高峰影响形成的23-28周岁生育旺盛期妇女自2009年逐步增多,于2013年达到高峰,由此延长了本次高峰期的跨度。 全省1983-1990年第三次出生高峰人口增长情况 (表略) 从我区的情况看,我区今年很可能要结束已保持5年的人口负增长,从下表可以看出我区未来育龄妇女生育人数的增加情况。我区预计将在2010年达到第四次出生高峰的最高值。 从全国、全省的情况看,即使生育率已经降低,人口年增长量下降,但绝对增长量仍相当可观。即使是在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稳定目前较低生育水平的情况下,我国人口还将持续增长。未来几十年,我国平均每年净增人口接近1000万,形成了我国“低增长率、高增长量”特有的人口再生产现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才能达到峰值,彻底实现零增长。届时我国总人口接近16亿(有的专家预测将将超过16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尖锐。“低增长率、高增长量”的特征,决定了我国人口控制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所以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新时期我国人口诸多问题仍面临着严峻挑战 1、劳动年龄人口大幅增长呈现高峰 人口与物质生产资料不能正常结合,失业问题就会出现。高失业率是任何国家都唯恐避之不及的一只“猛虎”,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和政治局势的稳定。目前,由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巨大,就业矛盾非常突出。2000年“人口五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已占总人口的70.15%,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比例。目前,我国在城镇有1000多万劳动力人口处于下岗、失业状态;农村有2亿的富余劳动力需要寻找就业门路;劳动就业压力非常大,如果解决不好,势必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本世纪的头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增长速度很快。每年都将新增劳动力550万人左右,约到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最高峰,接近9.4亿。劳动年龄人口过多,始终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2、人口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五普”表明,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7%,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65随以上老龄人口将达到3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5。届时世界上每4位老人中就有1位生活在中国。老年人口问题和人口老龄化,也是我国面临的日益尖锐的人口问题之一。今后我国城市赡养老年人的比例将达到2∶1(即每个在职职工要赡养两个退休职工),这样高的赡养比将给未来社会保障体制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何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也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 3、庞大人口的素质亟待提高。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与人口素质偏低并存,这种局面的形成固然有经济和社会根源,然而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注重多生多育,忽视少生优生和优育优教,是造成我国人口素质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人口素质偏低,特别是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难以适应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突出问题。2000年人口“五普”表明,我国大陆总人口中,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仅占3.6%;高中专教育人口仅占11.1%;这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非常大(1995年美国大学程度以上就占总人口的46.5%,日本也达到了20.7%)。另外,我国妇女生殖健康水平仍然比较低,生殖道感染平均发病率高达30%-50%,每年出生婴儿死亡率仍在30‰左右,每年新生儿缺陷发生率仍达4%-6%,为80-120万人。 4、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 据人口“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00:117。并且偏高的范围由东部沿海省份向西部蔓延,其中中部地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最高。目前,全国出生人口中男孩比女孩多1700多万,我省多60多万。这不仅关系到若干年后对婚龄段人口的性别构成,对结婚率和女性生育率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将给未来社会正常的婚姻秩序、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带来复杂的社会问题。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最主要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重男轻女的传统生育观念根深蒂固。可以说深层次的问题不是B超管理、不是孕情查访、不是药物流产市场管理问题,深层次问题是你强制不让生,人们在数量上无法选择,便在性别上选择生(例如农村续家谱问题,传统的宗法意识),由此而产生了非医学需要产前性别鉴定和选择性人工流产、引产行为,甚至一些地区至今仍存在着溺弃女婴的陋习。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迟迟得不到纠正,主要是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制约,传统的婚育观念和重男轻女的生育性别偏好的影响,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综合治理的力度不够。 5、迁移与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是人口三大变动因素之一。改革开放后,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人口迁移流动时期,无论流动人口的数量、流动的地域和范围、流动持续的时间都是空前的。目前,全国流动人口总数已达1.5亿左右,约占总人口的近10%。总的趋势是从农村向城市、从中西部向东南沿海流动。未来20年,随着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城镇人口水平将达到70%以上(世界较发达的国家都达到75%以上),要使我国城镇人口达到这样的目标,预计我国每年将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镇。人口的流动与迁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激活了我国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为城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也大大增加了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工作量和难度。一是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沿用城乡不同的户籍制度和生育政策,管理不对口,使分地区人口计划的编制与管理出现种种问题,突出体现为人口基数难以把握,未来生育水平难以确定;二是目前全国各地普遍反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严重问题,突出表现为综合治理机制不健全,相关部门配合差,管理与服务经费无保障,由此导致流动人口超生、躲生现象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从我区情况看,现在出现的计划外违法生育绝大多数都是流动外出躲生造成的。 二、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特点、新问题、新观念和新思路 (一)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特征 1、稳定低生育水平是长期的任务——新世纪我国巨大人口基数继续持续增长、低生育水平存在很大的反弹性、诸多人口问题仍面临严峻挑战。 2、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不平衡性——全国、全省、全市、全区的工作发展都存在不平衡。例如我国、我省东西部出生率、晚婚率、计划生育率、性别比的差距等;我区各镇、街道之间,村居之间,领导的重视程度;群众的婚育观念,计划生育的自觉性;计生干部的责任心和管理服务工作到位情况(以宣传教育和优质服务为主线的基础工作制度等),有的村至今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不兑现,计划外违法生育屡有发生。 3、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高关联性——新时期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我国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和人口问题密切相关。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指出:“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变成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大的经济总量,只要除以13亿,就会变成很低的人均水平。这是中国领导人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住的。” 4、综合治理的紧迫性——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越来越多的工作离不开各部门、社会各界齐抓共管。例如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法院强制执行违法生育案件,卫生部门接生、施行流引产手术、B超管理等,公安和工商部门流动人口管理,涉农部门“三结合”工作,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开展计划生育“双进双建”宣传活动等。目前,上面机构越大协调越困难(这是省计生委讲的),例如《物业法》没有计划生育内容,加不进去,只有省、市一级压一级叫物业管理部门负责。 5、政策推动的必然性——人口与计划生育不管什么工作,其最终的目标都是使计划生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新时期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的不断加强,随着“人权”已纳入我国宪法》根本大法,群众的维权意识空前提高,计划生育工作如果还象过去那样以“硬管、硬卡”已根本行不通了,因此,以政策推动为主,通过利益导向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将成为今后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的主旋律。今年,国务院已在全国各地开展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的试点工作。其核心是推行以国家公共财政政策为支撑的一项直接奖励扶持实行计划生育农民的政策。我省初步确定了7个县(市、区)进行试点,我们烟台市唯一的试点县招远市已在全省率先试点,对1973年-2001年期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规定、现存一个子女的且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或现存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按每人每月不低于3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持金,直到亡故为止。可以看出,今后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由国家财政投入奖励扶持计划生育家庭的力度将不断加大,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奖励扶持政策会越来越好 6、管理服务的适应性——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在管理上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严禁违反“七不准”规定;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优质服务和宣传教育为主线,寓管理与服务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多变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当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基层基础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 (1)基层政权尤其是村级政权建设亟需加强。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班子建设、干部工资、工作经费等问题。 (2)村级计划生育基础设施不健全状况亟待改观。包括人口学校、服务室建设,能向群众提供发放药具、宣传教育、孕情监测等各项基本服务。 (3)乡镇、街道服务网络的能力亟待提高。重点是急需加强计生服务站建设,能够向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4)计划生育薄弱村的帮扶转化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5)城市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还很薄弱。从我区情况看,一方面,我区城区社区居委会成立时间短,由于工作量大,人员少,加之社区计生干部自身业务又不熟练,以致社区计划生育属地管理服务工作还远未走上正常轨道;另一方面,一些物业管理单位还没有真正按省颁发的《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要求,在社区居委会的监督领导下具体承担管理辖区居民计划生育的责任。一些企业没有落实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 2、各级计划生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基层计划生育干部的思想和整体工作素质距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存在着9个不适应: (1)习惯于“计划”思维,不习惯“市场”思维; (2)习惯于降低生育率,不习惯稳定低生育水平; (3)习惯于管理,不习惯于服务; (4)习惯于“被动”,不习惯于“主动”; (5)习惯于“围上”,不习惯于“围下”; (6)习惯于直接手段,不习惯于间接手段; (7)习惯于数量指标,不习惯于结构指标(指考核标准); (8)习惯于惩罚手段,不习惯于奖励手段; (9)习惯于工作实践,不习惯于学习理论; 3、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和措施难以落实到位。目前,计划生育有很多奖励优惠政策和措施都没有很好的落实到位。例如对年满14周岁的独生子女父母给予一次性奖励,对放弃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重奖等;就是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有很多地方也未落实好。我区231个村(居),目前以现金兑现2003年独生子女奖励费的有135个(占58.44%),以抵顶“两税”兑现的有58个,未兑现的还有有38个,有的镇个别村已累计欠兑群众独生子女奖励费近40万元,引起群众上访到市。 4、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资金缺口很大,但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国家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的试点工作如果在全国推开,县级财政的压力非常大。目前,我区要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各级都急需大量资金投入。 5、城乡深化改革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税、人口流动等。人口的大量流动,对落实管理服务措施带来了挑战;城市扩张、国企改组,对现行管理体制带来了挑战;税费改革继续深化和资金来源渠道不断减少,对建立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带来了挑战;深化城乡户籍改革对实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带来了挑战;相关领域法律法规体系的日趋完善,对计划生育传统管理和服务方式带来了挑战。 6、一些领导同志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复杂性认识不足。从主观上分析,主要是有的领导同志精力集中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对长远的人口分母效应不够重视;对新形势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认识不足,存有盲目乐观、松懈麻痹情绪。目前,基层有不少基层领导并没有清醒的意识到计划生育工作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和转折。我下基层时,经常有村支部书记对我讲:计划生育搞了几十年了,老百姓都没有超生的了,干吗现在越搞越复杂,越搞越虚,只要控制没有超生不就得了。可以说有这种认识的在我们村计生主任中也不在少数。这些片面的认识,都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认识不足,思想仍停留在或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那一套旧的思维和管理办法上。韩寓群省长在今年全省计划生育工作电视会议上强调: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看,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角度来看待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而且要重视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切实做到把握全局、统筹兼顾。要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把这件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 (三)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包括的主要内容: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③坚持城乡协调发展;④坚持区域协调发展;⑤坚持可持续发展;⑥坚持改革开放;⑦坚持以人为本。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抓紧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党中央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在今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必须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如果人口压力过大,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不仅难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而且势必破坏资源与环境,危及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人口是关键。必须把人口问题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抓紧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口,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分母效应也是人口。人口分母效应,人均GDP水平既是实现省、市、区提出的提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更是衡量两个提前标准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我省虽然是全国3个国内生产总值过万亿元的省份之一,但按人均排序仅居第9位 (3)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抓紧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体现。一方面,新时期再也不能以牺牲党群、干群关系,以付出高昂的政治代价来推行计划生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在提高广大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程度和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上下功夫,把群众满意高兴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另一方面,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提高生产力水平重要的生产要素,如果人口总体素质不提高将严重制约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四)要用人口安全观念强化各级领导和全民的人口安全隐患意识 1、人口安全观念的内涵 人口安全是指人口的结构和功能处在平衡稳定、健康的发展状态中,具备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人口与资源——人口增长加剧了我国资源的危机 我国人均占有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1/3、1/6和1/2。 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7%,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并且情况还在进一步恶化;全国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0.8亩,463个县人均不足0.5亩;由于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均占有量还要下降,人地矛盾已越来越尖锐。人增地减,不断加剧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压力。 专家指出;我国国土最大承载人口的承载力不能超过17亿,我国土地耕地人均世界最少,农民在撂荒不种地,所以有外国学者提出:未来谁来养活中国。我省人均耕地只有1.15亩,人均淡水资源不到全国的1/6,人均卫生设施、人均受教育水平等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3、人口与环境——人口增长给环境保护带来沉重负担 我国环境的现状是:“局部改善,整体恶化”,主要原因是人口过多,加剧发展中的短期行为和落后的生产方式造成的。目前,我国人口过量增长和对生态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 三、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新措施和新办法 (一)总目标和任务 未来20年,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这一时期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将分三个阶段来实现。即: 1、“十五”期间生育水平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年均增长率不超过9‰;到2005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以内;大力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明显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大力开展以“三大工程”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 2、到2010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年平均人口出生率不超过15‰,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普遍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初步形成新型科学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逐步建立起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法规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 3、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5亿以内,出生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基本解决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问题;育龄群众享有更加优质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全面实现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使计划生育真正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建立健全完备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的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和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新时期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这一工作中心,以争创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为近期目标,以巩固提高进一步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为远期目标,全面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努力推动全区计划生育工作不断迈上一个新台阶。 在建立工作新机制中,依法管理是保障;村(居)民自治是基础;优质服务是手段;政策推动是关键;综合治理是核心(见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读本255-256页)。 (三)省年度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评估验收标准 (一)效果指标 1、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合法生育率连续三年达到97%以上。计划生育薄弱村控制在3%以内,近两年帮扶转化率达到90%以上。 2、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近三年平均控制在108以内。 3、出生缺陷发生率近两年控制在6‰以内(出生时肉眼可见)。 4、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二)工作指标 1、建立优质服务运行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运行规范》,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决策程序,认真收集并深入分析育龄人群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需求,把它作为决策和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主要依据,基本形成“收集信息—科学决策—组织实施—考核评估”新的优质服务运行模式。 2、依法行政。建立健全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评议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所制发的计划生育文件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依法施行行政许可制度,简化生育审批手续,无任何新发生的收取保证金、抵押金和搭车收费现象,以往收取的保证金、抵押金全部返还。近三年无重大计划生育行政违纪违法案件发生,无越级上访、集体访、信访积案。实行计划生育的已婚育龄夫妇免费享有基本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全面推行规范的避孕方法知情选择。 3、宣传教育。各级党政领导学习人口理论形成制度。新闻媒体开办有计划生育公益性宣传固定栏目,宣传环境形式多样,内容规范,贴近群众。乡镇、村(居)计生专职干部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计划生育基础知识的知晓率达到95%以上;针对育龄人群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性健康、生殖保健、预防艾滋病等科普知识教育培训,育龄人群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达到80%以上。县、乡计生服务站宣传教育功能健全,作用发挥好。宣传咨询服务规范,人口学校能够依据群众需求,开展多层次、多方面、个性化的宣传教育活动。 4、技术服务。已婚育龄夫妇节育措施落实率连续三年不低于98%。育龄夫妇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率达到90%以上,避孕药具使用有效率达到95%以上,对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夫妇进行规范的随访,随访率达到98%以上。根据群众需求,积极开展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干预三项工作为重点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推进计划。病残儿家庭再生育二胎优生监护率达到95%以上,出生缺陷干预率达到90%以上。已婚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服务建档率达到95%以上,育龄妇女享有规范的基本生殖健康服务;建立男性参与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机制,育龄人群中的男性参与生殖保健活动和服务人数达到20%以上。 5、利益导向机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出台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奖励、优待和社会经济政策。依法落实对实行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的家庭,特别是落实农村和城镇无业居民、下岗和困难企业职工、个体从业人员的计划生育奖励和各项优先、优惠、扶持、救助政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足额兑现率达到95%以上,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落实率达到98%以上。 6、管理制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依法改革生育管理模式,实行一孩《计划生育服务手册》注册和二孩办理《生育证》审批制度。建立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实行流入人口与常住户籍人口同管理、同服务,现居住地管理和工作单位属地化管理。县级与省、市建立互联互通的计划生育信息专线网络和IP电话系统,县、乡网络畅通,办公自动化系统得到全面应用,内部网站、政府网站全部建成,信息更新及时、准确。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建成局域网络,配备全省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信息软件。新版育龄妇女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运行正常,建有育龄人群需求信息收集、分析、反馈、应用制度,初步实现县、乡、村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网上查询。 7、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民主评议。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社区组织和志愿者充分发挥作用,开展健康、活泼的经常性活动,定期反映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建议。村(居)民自治合格村(居)达到95%以上,动态管理的模范村达到30%;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广泛开展群众评议计划生育工作的活动,普遍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的举报投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计划生育部门进入本地区行风评议综合排序的前十名或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表彰。 8、县级优质服务先进乡镇(街办)达到70%以上,其中动态管理的市级先进乡镇达到30%。 (三)保障指标 1、队伍建设。县级计生局配有医学专业学历的领导成员,县计生服务站配有高级职称技术服务人员。乡镇有适应当地工作需要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及必要的人员编制,乡级服务站配有中级职称技术服务人员。村级有计划生育专(兼)职计生主任,近三年新任的村专职主任达到知识化、年轻化、女性化的要求,村工作网络健全,职责、任务、报酬落实。乡、村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年均参加业务学习培训达12天以上,思想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2、服务网络建设。依法设立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并取得执业许可,在编医疗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占70%以上,技术服务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县、乡服务站按照省计生委质量管理规范,建立技术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服务机构三年来未发生过技术服务事故。 3、经费投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稳定投入机制,保证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经费、技术服务经费、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经费的落实。人均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达到省、市规定的标准,2002年以来县、乡计划生育经费支出不少于上年实际支出水平;县、乡服务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01年10月1日以来,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已婚育龄夫妇免费提供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财政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免费投入拨付到位,无拖欠现象。 4、综合治理。各级党委、政府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切实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县委、县政府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相关部门签定了人口与计划生育齐抓共管责任书,每年能解决1-2个影响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困难和重大问题。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了垂直负责体系和重点联系制度,薄弱村帮促工作参与面大,责任落实到位。 (四)创新指标 全面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围绕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新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在优质服务运行新机制、依法行政、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服务机构ISO90001质量体系认证、服务机构体制改革、数字化服务站、建立计划生育公益金和对计划生育特困家庭的社会救助制度等方面制定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规范性文件,近两年来,有关文件和经验在省计生委及以上机关得到推广或在省级以上综合性和业务性会议上介绍经验,对加快“两个转变”,推动当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全省工作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任务计划第8篇

一、着力壮大总量规模。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工业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7.5%以上;工业投资(500万口径)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新增市场主体5000户以上,其中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50户以上。

二、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快发展特色轻工业,进一步提升轻工占比;积极引进和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助推结构调整。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以上;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数据战略行动,引领产业转型。到2020年,信息产业规模总量达到70亿元;聚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生成一大批小微企业,培育孵化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到202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550亿元以上,民营经济占比达到60%以上;优化州内产业布局,抑制同质化,提升县域工业经济比重。到2020年,各县(市、试验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7.5%以上,逐步形成工业布局与城镇布局相协调、产业园区与城镇建设相融合的发展格局。

三、着力强化园区聚集效应。建成百亿级园区4个(__市清水河产业园区、__县工业园区、__工业园区、郑鲁万工业园区)、五十亿级园区3个(__县工业园区、普安县工业园区、晴隆县工业园区)、二十亿级园区2个(册亨县工业园区、望谟县工业园区)。加快发展一批特色化、差异化、精品化园区,实现产业园区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