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企业创新工作总结

企业创新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7 15:06:29

企业创新工作总结

企业创新工作总结第1篇

一、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发挥企业文化软实力作用

从20xx年起,黑龙江省国资委确定了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的工作目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他们对企业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省国资委系统一些企业中,最薄弱的环节是经营,最缺乏的精神是创新,最需要转变的是观念,最应该提高的是科学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最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继而提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的工作思路。要求企业各级党组织把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个抓手,积极探索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和办法,以党建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发展,抓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党建工作落实,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它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成为企业潜在的资源。加强企业中党的建设,是增强企业活力、创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抓好企业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所以,抓好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求效益、求发展的目标并不矛盾,相反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活力存在于职工群众之中,搞好企业首先要把人的作用发挥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突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企业的任何政策、改革措施出台前,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先行,搞好宣传引导。任何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都有必要同步进行企业精神和光荣传统的教育,了解职工群众的思想动向,把握思想脉搏,找准症结,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职工真正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时,才能把全部潜能发挥出来。

(二)广泛调研,掌握情况

省国资委通过深入企业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开展课题研究和召开企业不同层次人员座谈会等方式,对系统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了解到,系统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一些企业认识到文化管理是更高层次的企业管理,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有的企业聘请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门培训,有的企业结合实际提炼了企业精神和文化理念,制作了企业文化手册,建立了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和标识,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党委管理,由党委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了党建工作目标和企业管理目标,统一进行考核,等等。这些有益探索为企业改革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文化因素,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三)看到不足,找到差距

一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从客观上看,由于一些企业不景气、生存艰难,企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上,忙于抓改革、抓解困、抓稳定,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出现了企业文化就是美化环境、搞文体活动等浅层次认识,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二是对企业文化建设动力推进不足。一些企业领导者把工作重心放在了闯市场、上项目和日常生产经营上,认为企业文化是虚功,抓企业文化是不务实,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认识不足,思想上不想介入,行动上不愿推进。三是企业文化建设方法不科学,运作不规范。一些企业在企业文化的提炼与建设上存在着模仿、套用的现象,缺少个性和针对性,在操作上方法简单,运作不规范。四是缺少知名品牌,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没有真正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大多数企业停留在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标识设计上,没有把企业文化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品牌和优势,在企业使命、愿景、管理理念、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上缺乏深入思考和研究,没有真正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管理理念和行为准则。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企业。

二、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党建工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它的研究对象是人,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从企业文化的内容看,企业价值观的确立、企业精神的培养、职业道德的养成、优良传统的发扬、典型人物的塑造等等,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培植、塑造和强化,需要通过党建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来保证。

(一)弘扬企业精神,发挥思想政治工 作作用

在黑龙江省国资委系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面对从未有过的困难,孕育形成了“攻坚文化”,核心内容包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攻坚精神;“敢打硬仗、永不言退”的进取精神;“真抓实干、任劳任怨”的务实精神;“勇挑重担、不辱使命”的负责精神;“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协作精神。在这种文化精神的支撑下,他们克服困难险阻,取得了三年国企改革攻坚的决定性胜利。他们充分发挥企业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在系统企业中倡导了弘扬企业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形式,加大了宣传教育的力度,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的使命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创新思路,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通过举办“黑龙江省国资委系统企业首届企业文化高层论坛”,倡导了“责任、信心、开拓、务实、和谐”的价值追求,确定了今后五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目标。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谐企业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统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追求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构建企业和谐的人文环境。

(三)发挥党组织优势,创新活动内容和载体

黑龙江省国资委在系统企业举办了首届企业文化艺术节。活动从20xx年3月启动,到9月底结束,内容既有重要节日庆祝活动、表彰奖励活动,又有展示职工技能和风貌的演示以及文体表演。艺术节创新了企业党建活动的内容和载体,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群众的参与热情,形成企业党委牵头、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四)建立培训工作机制,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培训力度

研究制定了省国资委系统企业人才培训规划,与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合作,对企业党务工作者、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大规模培训。与省委党校苏州培训基地建立了定期培训机制,已累计培训企业各级党务工作人员300余人。与国务院国资委培训中心联合,培训企业文化从业人员100余人;与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技能鉴定中心合作,组织高级企业文化师培训,已有近40人参加了国家资格考试。我们还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等建立了定期培训教育联络制度。目前系统企业集团层面的党务工作者培训面已达100%,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面达20%,党员的培训面2%;系统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每年培训1000余人次。

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融合,共同推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1、提升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更加明显。党组织在企业遇到困难和矛盾时起到沟通思想、化解矛盾、稳定人心的作用,同时还发挥自身优势,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凝聚职工力量、调动职工积极性,为企业改革发展出谋划策。党组织在企业和职工中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

企业创新工作总结第2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技术竞争情报电信行业创新管理

[分类号]G353

1 研究背景

技术竞争情报(Competitive Technical Intelligence,CTI)是指组织为了获取技术竞争优势,对有关外部技术机会、威胁和发展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有关技术本身、技术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策略和战略的分析产品,支持决策和实施创新管理。在技术变革加快、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技术创新是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建立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了成功地实施技术创新,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关注其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以最快的速度获取环境变化的信息,并做出反应。技术竞争情报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和创新管理的重要手段。

国际上对企业技术竞争情报的各个层面开展了深入研究。Lichtenthaler(2005)组织了技术竞争情报方法体系的研究,识别了在跨国公司中选择技术情报方法的五项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企业决策风险和企业文化;对方法的熟悉程度;时间、人力和财力上的限制;对所面临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剑桥大学制造研究所技术管理研究中心L.Mortara等人研究了英国不同行业的14个技术型企业中的技术竞争情报搜集、发现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弱势以及识别常见问题的方法。K.Brockhoff(1991)研究了德国企业分析竞争对手技术的实践。P.M.Norling和J.P.Her―ring(2000)等人分别研究了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在跨国公司中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技术竞争情报在创新过程中的应用。Y.Sugasawa(2006)等人通过对日本电子行业的案例研究分析了一个新的跨行业和跨企业的价值链――价值网络,验证了与技术情报有关的一系列概念和过程在构建新的价值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国学术界对技术竞争情报的研究还十分薄弱,特别是缺乏在应用方面的实证研究。本文选择中国电信行业进行调研,目的是了解CTI在中国企业实施的基本情况及CTl分析方法在中国企业的应用情况,以发现中国企业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探求改进措施。

2 调研方案设计

2.1 调研对象

随着1998年电信改革的全面启动,我国的电信行业通过邮电分营、政企分开、集团分拆、允许国外电信企业介入等措施引入了竞争机制,正逐步走出由国家垄断经营的时代。具体来说,上游和下游已经有足够的中、外企业参与运营,形成了较完善的竞争机制,国内企业也面向全球经营,面临着来自外商的激烈竞争;在中游环节,中国的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目前由六大国有电信运营商组成,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和中国网通。如此一来,中国电信行业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竞争环境。同时,对于电信这样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技术创新是应对竞争的有效办法。特别是在电信设备和终端制造的技术密集环节,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国际性企业,比如华为、中兴、海尔和联想等,这些企业的创新活动均非常活跃。

因此,本研究选择了电信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在反映出具有中国特点的技术竞争情报实施环境的同时,也能反映技术创新密集的行业中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实施的先进经验。

同时,为了使本研究能够反映电信行业的全貌,根据电信行业的产业链构成,本研究在电信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环节总共选取了14家企业进行调研,并且选择了与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相关的不同类型的工作人员进行调研,这些企业和被调查者分布如表1所示:

本调查所选企业覆盖了电信行业的整个产业链,并且基本是产业链各环节的领先企业,对这些企业进行调研,更能够从中总结出技术竞争情报实施的先进经验,从而达到本研究的调研目的。为了保证调查的质量,笔者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被调研企业的相关人员,采用了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联系并调研。

当然,电信行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上半年,仅电信增值服务商就达到22240家。受研究规模的限制,本研究选择14家企业只是一个很小的样本。但是,出于研究技术竞争情报的目的,本研究覆盖了我国电信行业的核心技术密集型企业,比如华为、中兴、联想、普天、百度等企业。因此,本研究对于反映电信行业中技术竞争情报实施的先进经验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2份,回收21份,其中有效问卷17份。有效问卷覆盖了所选择的所有对象。

2.2 调研内容

技术竞争情报支持和服务于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由不同阶段组成,在每个阶段,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容不同,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任务也不相同。如果能够发现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技术竞争情报服务方法的特征,则可以有效地指导技术创新整个过程中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实施。因此,笔者选择了技术创新过程为本次调研的主体结构,这有利于将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和技术创新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如下阶段:

阶段一:技术创新战略制订。本阶段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根据目前和将来存在的市场机会和技术机会,考虑来自竞争者、供应商、客户、替代品等方面的竞争压力,并在对企业自身技术能力和技术资源做出详细审计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阶段二:技术创新计划制订。本阶段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中、长期战略进行分解,形成阶段性的技术创新任务安排,通常包括短、中、长期的项目组合以及项目的评价标准和执行计划。

阶段三:技术创新项目执行。技术创新项目执行是一个技术创新的典型过程,它包括四个子阶段:创意发展,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和商业化。本阶段根据对市场需求和技术能力的调研结果,详细地设计待创新项目的功能和实现细节,并进行开发。对设计的产品进行试制和批量生产,并最终将其推向市场。

阶段四:技术创新总结。在技术创新的每一个阶段末期,对该阶段的技术创新及其管理结果进行审计,并对该阶段的技术创新及其管理行为进行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

针对技术创新的每一个阶段,本调研包括CTI实施的基本情况和CTI方法使用情况两大方面,共包括以下五个主题:

・在技术创新各阶段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技术创新各阶段更加注重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哪方面的功能。

・在技术创新各阶段的技术竞争情报分析工作中,对各个分析对象的关注程度。

・影响是否选择某一种方法的因素。

・在技术创新各阶段中使用各种分析方法的频率。

笔者希望通过将技术创新过程和以上的五个问题结合起来,深层次挖掘技术竞争情报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关联。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实施的基本情况及其分析

3.1.1 调研结果

・技术创新各阶段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调查,得出技术创新各阶段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各企业在技术创新战略制订阶段最重视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其次是技术创新计划制订和研究设计阶段,创意发展和技术创新总结这两个阶段的重视程度相当,而商业化阶段由于其任务的特殊性,最不重视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当然,在技术创新战略制订阶段的重视程度虽然最高,但是仍然未达到3,也就是处于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之间。因此,对于技术创新的整体工作来说,应该提升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

・技术创新各阶段技术竞争情报的工作内容。笔者将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功能分为预测、评价和监测三种类型。根据调研,在技术创新各阶段对各种功能的重视程度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在技术创新战略制订阶段最重视技术竞争情报的预测功能;在技术创新计划制订和技术创新总结阶段最重视其评价的功能;而在其余4个阶段均最重视监测的功能。从总体上来说,对技术竞争情报功能都处于比较重视(1.5―2.5之间)的程度,这与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具有一致性。

・技术创新各阶段对各个分析对象的关注程度。笔者将技术竞争情报的分析对象分为竞争对手、技术相关机构、技术本身和企业自身。在技术创新各阶段中对各分析对象的关注程度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在技术创新战略制订阶段,企业会密切关注所有的分析对象,其中,以企业自身和技术本身为关注的焦点,在技术创新计划制定和技术创新总结两个阶段同样最关注企业自身,在创意发展、研究设计和生产制造阶段会主要关注技术本身;其次是企业自身,对竞争对手和技术相关机构的关注程度基本相同,在商业化阶段会最为关注竞争对手的情况。从总体上来说,对技术竞争情报各分析对象都处于比较关注(1.5―2.5之间)的程度。

3.1.2 技术创新过程各阶段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特征总结前述三个方面以技术竞争情报为纲,统计了CTI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有必要以技术创新过程为纲,对CTI的实施进行总结,以实现将CTI的研究落实到技术创新过程中。

・技术创新战略制订阶段。企业在此阶段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最高,并且最重视其预测功能。通过预测,判断技术发展方向、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趋势以及竞争对手研发动向等。企业的长期发展必须置于整个产业环境中来考虑,战略的制订关系到企业发展全局,因此在这一阶段注重对竞争对手、技术相关机构、技术本身和企业自身所有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技术创新计划制订阶段。企业在此阶段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仅次于技术创新战略制定阶段,但是,最重视其评价功能。通过评价,判断各种技术创新方案的前景,将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及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等,以辅助进行创新方案和研发项目的优选。此阶段更加注重对企业自身和技术本身的分析,以谋求制订出符合本企业总体战略、技术能力和技术发展态势的创新计划。

・技术创新项目执行阶段。企业在创意发展、研究设计和生产制造三个子阶段最重视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实施,并关注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监测功能。在这三个子阶段中更加注重对技术本身的分析,以求跟踪技术前沿,利用最先进、最有价值并且最适用的技术来进行产品开发和生产制造。

・技术创新总结阶段。企业仍然最重视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评价功能。它主要评价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效率、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相比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弱势等,并在此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改进。因此,在这一阶段最重视对企业自身和竞争对手的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企业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均未达到3,处于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之间,这与对技术竞争情报功能的关注程度和对各分析对象的重视程度呈现出一致性。因此,对于技术创新的整体工作来说,应该提升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

针对调研所揭示的电信行业技术创新各阶段的情报工作特征,可以用表2来进行归纳描述:

当然,以上关于技术创新各阶段的技术竞争情报需求特征描述仅是统计意义上的概括性描述。在实践中,技术竞争情报的预测、评价和监测三大功能贯穿了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竞争对手、技术相关机构、技术本身和企业自身这四个因素也会作用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3.2 技术竞争情报分析方法的使用情况及其分析

在多数企业均没有建立完善的技术竞争情报组织体系的时候,各种分析方法的使用是企业实施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主要途径。因此,对各种分析方法使用情况的分析应是本次调研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其单独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方法实施的影响因素、方法的使用频率和方法适用的不同阶段。

3.2.1 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 方法实施的影响因素如图4所示。

可以看出,方法的实施成本是影响方法选择的首要因素;其次是方法的适用性;其余两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当。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大概都在2―3之间,差距较小,均属于比较影响的范畴。由此可以推断,企业进行方法选择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结果,其中没有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在笔者所列出的四种因素之外,被调查者还给出了以下的几个因素,即收益预估、市场、技术能力和方法实施技能。根据笔者的理解,这四个因素实际上可以归纳为方法实施能力和方法预期收益两个因素。

3.2.2 方法的使用频率 图5显示了27种技术竞争情报方法在技术创新工作中使用的总频率,其计算方法为各方法在技术创新各阶段中使用频率的总和。在此图中,实际使用频率=总频率/(14*7),其中,14是指样本量(企业数),7是指技术创新的阶段数。实际使用频率包括四个等级:经常使用――4;偶尔使用――2;很少使用――1;不使用――0。由于方法外延的不同以及技术创新各阶段任务的连续性和重叠性,某些方法可能适用于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根据统计结果,笔者选择了某一种方法使用频率为前三位的技术创新阶段予以描述,如表3所示(表中数目相同的表示该方法在所对应阶段的使用频率相同):

注:本表的意义举例:技术/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在制订技术创新计划这一阶段使用的频率最高,其次是技术创新总结阶段,第三是研究设计阶段

图5和表3从三个方面揭示了技术竞争情报的各种方法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使用情况:第一,分析各种方法使用总体频率的差异,从中可以判断出技术竞争情报工作中使用的核心方法,比如以总频率125为界就可以筛选出使用频率处于前50%的14种分析方法;第二,判断技术创新不同阶段使用频率较高的具体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开展;第三,判断各种分析方法适用的不同的技术创新阶段,从而在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实施中充分有效地发挥各种分析方法的功能。

企业创新工作总结第3篇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建设成效;政策措施;山东省

1、前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企业。从世界范围来看,主流企业发展模式正在向创新型企业转变[1]。Fast Company 网站了世界50个最佳创新型企业名单[2],排在前十位的是: APPLE (美国加州), TWITTER (美国加州), FACEBOOK (美国加州), NISSAN (日本), GROUPON(美国伊利诺伊州), GOOGLE(美国加州), DAWNING INFORMATION INDUSTRY (中国), NETFLIX (美国加州), ZYNGA (美国加州)和 EPOCRATES(美国加州)。排在前十位的世界最佳创新企业,除中国和日本各一个外,其余8个都在美国并且其中7个都在加州。加州拥有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旧金山分校等),著名的科技创业企业的天堂――硅谷,这正证实了创新型区域和创新型企业的互相促进,彼此互动,共同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除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排在第7位外,我国只有两家公司入围:华为排在第18位,而2010年度它排在第5位;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则排在第46位。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核心力量是本区域的企业,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大批创新型企业是关键,即转方式、调结构也必须有一大批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来支撑[3]。从企业层次上看,要实现区域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增长,首先要加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建设,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包括企业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包括企业产品创新)、 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的能力。

可以说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力资本集聚、管理创新协同等创新资源集聚整合的示范载体,作为一个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风向标” 和区域创新能力的“股票指数”,创新型企业已成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引导力量,成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抓手。

创新型企业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具有良好的创新管理和创新文化,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先进地位,在竞争中有充分的优势和持续创新能力。英国Christopher Freeman列举了创新型企业的十大特征[4]:(1) R&D能力相当强;(2) 从事基础研究或相近研究;(3)利用专利保护自己,与竞争对手讨价还价;(4)企业规模足够大,能长期高额资助R&D(研究与开发);(5)研制周期比竞争对手短;(6)愿意冒风险;(7)较早且富于想象地确定一个潜在市场;(8)关注潜在市场,努力培养、帮助用户;(9)有着高效的协调研究与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家精神;(10)与客户和科学界保持密切联系。

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最关键的是企业创新机制的形成,即生成企业不断追求创新的内在机能和运转方式。企业创新机制的运行系统有六个要素:人才、决策、保障、激励、信息、技术。这六个要素相互制约,必须协调发展:当某一要素薄弱影响到其它创新要素时,它就成为需要重点加强的创新要素。那么推进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措施也要从促进上述六个方面的要素及其协调发展入手。

企业创新由市场拉动、科技推动、融资保障和政策激励四种动力推进。尽管创新型企业特有的内部组织结构决定着它的组织变化和异化[5],但外部(政策)环境的推动力量也是重要的因素。由于创新企业的成长有内在的脆弱性[6],因而政策激励作为来自企业外部动力变得十分重要。尽管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早在2007年就提出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五大措施[7],但各地区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不同的技术和经济基础,不同的文化传统,要发展创新型企业还需结合本地区实际,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推进战略、政策和措施。

自2006年科技部联合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共同启动全国创新型企业的建设工作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及山东省科技厅高度重视,抓住“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份”的发展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型省份建设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山东省创新型企业的建设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2010年底山东省共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392家,位于全国前列。本文旨在基于山东省创新型企业发展现状和现有做法的分析,结合区域创新理论从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战略框架高度,去探寻进一步发展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有效措施。

2、山东省创新型企业建设成效情况

2008年4 月,山东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以下简称三部门)联合了山东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名单,正式启动了山东省创新型企业(试点)建设工作。截至2010年底,山东省部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共有35家,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市。山东省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总共培育建设364家,主要分布在济南、烟台、青岛、潍坊、淄博市等东部沿海区域。

山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建设工作成效突出,2010年省级创新型企业作为第一单位完成的科技项目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型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增至10家,在全国名列前茅;创新型(试点)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019件,占全省发明专利总量的四分之一。这充分表明:山东省创新型企业已经走到了科技进步与创新支撑区域发展的前沿阵地,起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2.1创新型企业的规模和数量

山东省科技厅等相关部门逐步扎实推进创新型企业的培育、认定建设工作。截至到2010 年全省总共实施了三批次总共364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评选工作。2008年首批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1家,2009年196家,2010年117家。截至到2010年山东省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64家,已命名省级创新型企业62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63家,上市企业86家。

2.2创新型企业的经济效益

创新型企业是比其他类型企业更能表征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的载体。近几年来山东省创新型企业逐渐突现在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带动示范作用,成为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的核心骨干力量。2010年山东省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资产总额达11587.51亿元;工业增加值2673.49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2.33%;主营业务收入10111.70亿元,占全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2.09%;利税额619.80亿元,占全省工业利税总额的6.37%;实现税后利润866.23亿元,占全省工业利润总额的14.18%;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292.35亿元,占全省研发经费总额的40.59%。

从研发经费占比来看,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投入大,仅仅不到400家企业就已经占据山东省企业创新投入的40%之多,说明创新型企业创新战略和动力强,自主创新能力高。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比工业利润占比少2个百分点,说明创新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具有一定优势,并且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比一般企业的高一些。

2.3创新型企业的创新绩效

创新型企业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部级科技计划项目333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838项。可以从新产品销售收入和科技项目获奖中得知,创新型企业的创新绩效较为突出。2010年创新型企业新产品(新服务)销售收入4601.8亿元,占全省工业主要业务收入的5.50%。创新型企业截至2010年共获科技奖励(包括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427项,其中部级93项,省级334项。山东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科技人才、创新平台、研发项目协同效用,取得了较好的创新绩效。截至到2010年山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研发人员97690名,占全省研发人员总数的35.48%。可以说全省的科技人才1/3之多都集聚的创新型企业中。在山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中,企业共创办、建立研发机构643家,其中部级研发机构115个、省级研发机构491个、海外研发机构37个。牵头、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型企业达289家。

2.4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产出

山东省创新型企业中不断涌现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截至2010年山东省创新型企业共申请专利12090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3921件,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占全省的14.95%、23.06%。专利授权量为687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019件,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占全省的13.36%、24.82%。

截至到2010年山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主持制定国家标准275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99项,主持制定行业标准305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53项。“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5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尤其是山东省“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塘库的构建)与应用开发”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3、山东省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

山东省在全国创新型企业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全国位列前位。必然有许多做法值得借鉴参考。本研究将从体制机制、环境政策、财税优惠、项目平台、人才融资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提炼出山东省在创新型企业建设过程中的政策措施,来更好的促进我国各省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

3.1逐步完善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领导体制机制

建立完善山东省政府、山东省科技厅、各地级市科技局纵向联动山东省创新型企业建设管理体制,省科技厅、财政厅、税务、经信委、总工会等相关部门横向协作机制。联合省财政厅、总工会,省科技厅牵头负责的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完善。积极推动各地市建立创新型企业建设领导小组,支持出台创新型企业建设实施方案。体制机制的建设工作有力保障了山东省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近几年建设工作,山东省创新型企业建设各部门逐渐形成了各司其职、上下互动、配合协同的高效工作格局。省级部门科技厅、财政厅、总工会主要负责部级和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培育、评选和管理等建设工作;各市县根据当地市情、科情重点负责市、县级创新型企业的建设工作。

3.2积极出台制订、落实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的政策措施

2010年山东省政府印发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山东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截至到2012年筹措资金20亿元,通过高技术自主创新行动计划,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并打造一批山东省创新型企业[8]。山东省各地市认真贯彻落实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09]95号)、《山东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鲁政发[2010]22号)等政策文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七个一批”工作目标中首先提出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知名品牌,培植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使企业的创新政策环境显著改善[9]。

山东省各地市切实落实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各项建设优惠政策。重点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新兴产业培育、企业研发费用税收优惠、专利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协调金融、担保、信贷等融资机构,全面提升山东省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融资体系。例如经济欠发达荷泽市认真落实“技术研发经费税前列支”及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10家创新型企业2010年享受所得税减免达3400多万元。

3.3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的“一载体、两平台”建设工作

以科技项目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载体,创新合作平台与研发平台为抓手的工作思路。通过科技计划项目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进行自主创新的有效载体。截至2010年山东省创新型企业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了部级科技计划项目300多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840项左右。获科技奖励(包括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430项左右,其中部级93项,省级334项。其中,山东如意科技集团、烟台万华集团等创新型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创新型企业的合作平台建设工作方面,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院士工作站、联合实验室、研究基地等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新手段,优先支持由省、市创新型企业牵头或主要参与的联盟构建,截至到2010年总共鼓励支持创新型企业牵头、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型企业达289家。山东省积极推动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共同建立研发机构、联合培养高端人才、实验仪器设备共享等多种合作方式进行技术创新。例如:烟台市广泛吸收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资源,走出了一条“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持续创新”的产学研合作之路。目前全市90%的规模以上企业与大学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90%以上的专利技术来自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攻关,90%以上的科技成果来自产学研。

在创新型企业的研发平台建设工作方面,山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中,共创办建设研发机构643家,其中部级研发机构115个、省级研发机构491个、海外研发机构37个。主要集中在先进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例如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是我国第四个最高水平的超级计算中心,中国科学院量子技术与应用研究济南中心,国家重大新药研发大平台(山东)、国家山东新药孵化基地都成山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科技创新的研发平台。

3.4大力打造高端人才与人才团队建设相结合的企业人才体系

山东省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技术创新高端人才工作。在申报国家“”“、山东”泰山学者“、各地高端人才计划中对山东省省级创新型企业优先支持;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实验室、校企联合研究基地等知识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逐步提升山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一站两中心”已成为技术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的主要载体,积极支持山东省创新型企业开展技术开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工作。逐步提升山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以“山东省海洽会”创新服务窗口平台,优先支持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积极引进海内外高级人才。围绕“才尽其用”的工作思路,在科技项目配置、人才流转机制、人才管理体制等方面创新组织体制机制。以开放创新的国际视野,不断提升山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山东省创新方法试点企业工作、创新方法培训班、知识产权培训班等形式不断提升山东省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人才培训工作水平[10] 。

3.5切实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构建高效的投融资体系

在省政府和省科技厅的积极推动下,设置了省、市、县三级创新型企业融资贷款担保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2010年以来,省级、市级财政投入大量专项资金围绕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主导优势产业领域重点扶持创新型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研发活动。例如济南市围绕《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落实,做好相关项目审批、统计和指导服务工作。从2008年到2010年,济南市共减免企业所得税13亿元左右,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加计扣除免税额4.4亿元左右。

在投融资体系方面,山东省各级政府以建司、科技贷款、担保公司、风险投资等方式积极参股各类担保公司、典当行、风险合资公司、融资企业,不断发挥政府财政支出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资金杠杆作用,引导全社会的各种资本资源,构建山东省企业投融资体系。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举办银企洽谈会等活动,努力搭建创新型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的平台,并逐步引进培育企业研发风险投资。例如烟台市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种子引导基金,专项用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4、结论和讨论

技术创新工程将成为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载体,成为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突破口,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举措。作为技术创新工程核心之一的创新型企业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点,是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价值实现的自主创新典范。虽然我国创新型企业建设启动较晚,但通过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建设工作,不但极大促进我国各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而且起到了依靠科技创新获取核心竞争力,迈向高端产业链条的示范带动作用。

同时建设过程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亟需解决,例如创新型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否全面可行,如何将这些指标纳入区域创新整体评价体系[11]当中。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评价标准是否应具有一些差异;创新型企业在区域创新三螺旋[12]中的战略定位和内涵范畴仍需清晰界定;创新型企业是否应纳入到高新技术优惠政策框架体系中;创新型企业是否应建立一些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以更好的降低企业创新风险,激发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Kumpe P. Towards the Innovative Firm Challenge for R&D Management [J].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4(1):38-44.

[2]The World’s Most Innovative Companies 2011,省略/most-innovative-companies/2011/ .

[3] 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编委.2010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4] Freeman, C. Unemployment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M]. London: Francis Pinter,1982.

[5] 王志刚,杨亚达.创新型企业组织结构演进轨迹与特征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1,13(4):88-92

[6] 刘洪德,史竹青.创新型企业成长脆弱性探析[J].情报杂志,2010,29(2):193-196

[7] 科技部,五大措施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most.省略/kjbgz/200702/t20070227_41530.htm.

[8] 科技日报 省略/ .

[9] 山东省人民政府网 sd.省略/ .

[10] 山东省科技厅网 sdstc.省略/index.jsp.

企业创新工作总结第4篇

[关键词]:创造力;企业创造力;创造力开发;霍尔三维结构

[中图分类号] C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参与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间的竞争已实质演变为知识产权的竞争。企业只有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若使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力。

1 引言

艾伦·鲁宾逊和萨姆·斯特恩[1]给公司(企业)创造力下的定义是:如果公司雇员未经直接示范或教导就能做一些新的、也许有用的事情,那么这个公司就是有创造力的。企业创造力[2]具有潜在性、全员性、复杂性、意外性、环境依赖性和难管理性的特征,因此企业创造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将企业创造力开发的过程明晰化,本文通过构建企业创造力开发的霍尔三维结构模型进行研究。

霍尔三维结构[3]可以将复杂的系统用多个要素表达出来,使得系统条理清楚、更加明确。由于霍尔三维结构的产生于60年代,主要用于定量分析,以工程系统为研究对象,但随着国内外学者将其用于定性分析的案例[4]中,如融资模式分析、投融资风险管理、质量管理、保险营销等,它的内涵也得到了补充。本文将霍尔三维结构用于企业创造力开发中,将企业创造力开发的运行阶段及各阶段需要的工作和知识显示在三个维度上,使创造力开发的流程明晰化,规范化。

2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企业创造力开发模型构建

企业创造力开发的过程是一个企业将潜在员工身上的创造力挖掘出来并进行整合管理的过程,因而企业首先需要员工自身认识到人人都有创造力,破除创造力的神秘感,这是员工创造力的发现阶段;其次在员工发现自身具有潜在创造力时,对员工进行培训与教育,学习创造技法,是员工的潜在创造力能够显现出来,这是员工创造力的培养阶段;然后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针对企业出现的问题或组织的活动,如六西格玛、QC小组活动,利用员工自身挖掘出来的创造力,然后企业对每个员工创造力进行整合,这是员工创造力的实践阶段;最后针对前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即为总结阶段。为此,将企业创造力开发的时间维分为四个阶段:发现阶段、培养阶段、实践阶段和总结阶段。针对这四个阶段每阶段的工作步骤,将逻辑维分为五个步骤:提出问题、设计目标、综合方案、系统选择和实施计划。逻辑维和时间维的交点即是一项活动,而在这活动的进行中,需要了解一定的知识,这些知识构成了企业创造力开发的知识维。在企业创造力开发过程中,需要了解的知识有一般知识、专门知识和创造知识等,因此,将知识维分为人文、科技、创造、管理和专业知识等。据此,构建企业创造力开发系统的三维结构如图1。

图1 企业创造力开发系统的三维结构

3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企业创造力开发模型分析

3.1 企业创造力开发的时间维分析

企业创造力开发的时间维有四个阶段:发现阶段、培养阶段、实践阶段和总结阶段,下面针对每个阶段进行分析。

(1) 发现阶段

在发现阶段,是为了让企业员工认识到人人具有创造力的,且可以被开发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影响人们创造力发挥的各种思想上的障碍以及树立并增强学员的创造意识。其中,思想上的障碍表现为[5]:人类的思维定势,习惯以经验解决问题;认为创造是研发人员的事,觉得创造是件神秘的事而具有自卑感;迷信权威,不敢存疑等。

需要做的工作:一是普及创造力开发的相关知识,在企业的网页、宣传栏及工作手册等写有关创造学的理论知识;二是开设创造力培训课程,可以在企业内部培训或外包培训;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将员工的创造力开发与奖励(经济奖励、行政奖励和荣誉奖励)挂钩,员工的加薪、晋升、授予先进工作者等均与对企业作出的创造力贡献相关。

(2) 培养阶段

在认识到人人具有创造力而且可以被开发的基础上,需要让员工掌握创造技法,训练创新思维、培育创造精神及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主要目标是培育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并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如及时申请专利等。

需要做的工作:一是开设创造学系列课程,讲授常用的、简便易学的创造技法,如头脑风暴法、缺点列举法、和田十二法等;二是开展企业创新活动,如“合理化建议”,“每周一交流、每月一建议、每月一评比、每季度一奖励”等活动;三是及时申请专利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在创造思维培训和创新活动中,会产生一些实用且创新的点子、技术,需要及时申请专利。

随着中国企业信息化变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工作模式的弊端越显突出,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已势在必行。在企业创造力开发,特别是在培养阶段,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创造力开发的应用系统来培训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如创造力的测试、创造技法的实战训练等。同时可以建立企业合理化建议系统,对合理化建议的提出、采纳、实施和成果评审与奖励进行管理,有效提升企业合理化建议管理的效率,从而提升企业整体创造力。

(3) 实践阶段

在了解创造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后,将创造理论与方法用于企业的实际生产中。主要目标是应用创造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于企业的实际生产运营中,为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等,为企业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主要工作为: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如企业的5S管理,流程优化,持续改进活动,QC小组活动等,采用创造技法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能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然后找出若干种方案并找出最合适的方案,付诸实施。设立“创新技法室”,定时/定期交流学习,将每个员工的创造力进行整合为企业创造出效益。

在这一阶段[6],针对企业实际生产运营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员工、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创造力,利用创造学相关知识,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前,先对该问题的技术方案进行专利检索,了解该技术领域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解决问题中,充分利用各种创造技法,对产生的实用而且具有创新点的技术、产品等及时申请专利,同时注意避开可能产生纠纷的专利,对具有商业秘密价值的方案,作为企业的商业秘密进行保护。

(4) 总结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前面几个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此外,还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巩固取得的成绩,防止发生的问题再次发生。

主要工作为:一是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将其规范化,纳入知识产权管理的标准和制度中,以巩固已取得的成绩,防止不良结果再发生,提高后期的工作效率;二是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将其转到下一创造力开发的过程中去,不断减小当前现状与理想情况的差距,使企业创造力开发与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更加的完善。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企业创造力开发系统的时间维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如图2:

图2 时间维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

时间维的各个阶段不仅仅是一个工作阶段或进程,它更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缩小当前现状与理想情况的差距的过程,是螺旋阶梯式上升的过程[7]。在发现阶段、培养阶段和实践阶段的运行,引发创造力开发过程中的新问题,在总结阶段后,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并将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到下一创造力开发的过程中去。如此循环,不断上升……,使企业创造力开发的水平不断提高,塑造企业创造力开发的企业文化。

3.2 企业创造力开发的逻辑维设计

时间维的每一阶段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工程项目,也是系统中的主体。而逻辑维反映的是系统工程每个阶段工作所应该遵循的逻辑顺序和工作步骤。为此,根据企业创造力开发理论,将逻辑维分为:提出问题、设计目标、综合方案、系统选择和实施计划。

(1) 提出问题

分析企业的现状,了解企业处于创造力开发的哪一阶段中,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要求,同时收集企业创造力开发所需要的相关资料。

(2) 设计目标

根据提出的问题,确定目标并拟定详细的评价标准。如申请的专利数量、解决的问题的难易程度、解决问题后产生的效果是否持续等。

(3) 综合方案

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企业员工通过创造性的思维,结合系统中的物质、信息等要素,形成各种不同的可行方案。

(4) 系统选择

根据企业所处市场、法律等环境的约束条件下,通过分析、评价和优化,从各入选可行方案中择出最佳方案,作为行动方案。

(5) 实施计划

根据最后选定的方案,按计划将系统付诸实施。

3.3 企业创造力开发的知识维设计

完成企业创造力开发的整个活动,确保企业创造力开发系统目标的实现,需要一系列的条件保障,这些保障条件构成了整个企业创造力开发系统的知识维。在知识基础方面,企业创造力开发所需知识主要包括人文、科技、创造、管理等共性知识和每个企业所涉及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如在企业创造力发现阶段,需要了解基本创新方面知识、日常工作中需要的知识等;在培养阶段,需要知道并运用创造技法、计算机相关知识以及解决问题需要的专业知识等;在实践阶段,需要灵活运用创造学相关知识、技术、管理及专业知识;在总结阶段,需要管理相关知识、创新、基本知识等。因而,企业创造力开发的知识维为:人文、科技、创造、管理和专业知识等。

4 结束语

企业创造力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根据企业创造力开发的特点,通过改变霍尔三维结构的三个维度的阶段、步骤和所需知识,构建出企业创造力开发的霍尔三维模型。然后针对企业创造力的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将企业创造力开发的过程明晰化,便于企业合理配置系统中的要素,提高企业创造力开发的效率,对企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艾伦·鲁宾逊,萨姆·斯特恩.公司创造力——创新和改进是如何发生的[M].杨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 彭灿.企业创造力及其开发与管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3).

[3] 汪应洛.系统工程[M]. 4版. 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8.

[4] 李金海,徐敏.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项目风险管理集成化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8(8).

[5] 刘云虎.浅析“三段式”创造力开发教学模型[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7).

[6] 钱莹,杨晨,朱艳红.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三维结构模型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12).

企业创新工作总结第5篇

一、我省创建先锋活动的情况介绍

××*省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起步较早。省运输行业于1984年初首先在长途、公交客车、出租汽车亮出“工人先锋号”牌匾。二十多年来,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创建活动覆盖面由运输业发展到工交、电力、铁路等第二产业,涉及旅游、医疗、通讯等第三产业,延伸到国有、集体、私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涌现出一大批服务热情、诚实守信、优质安全的文明窗口、“服务之星”,培育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在全社会起了表率作用。

二、我省创建先锋活动的主要做法

(一)抓协调运作,形成多领域全覆盖的创建态势

××*省于9月11日召开了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回顾总结了二十多年的创建经验,制定下发了《××*省总工会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的实施意见》。各市总工会纷纷行动,从各自实际出发制定了创建活动的考核评比标准,各级工会干部深入工业园区、工矿企业、窗口行业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层层落实。省总工会选树了××*市总工会、××*市总工会、××*汽车运输总公司等典型单位,以点带面,全面展开。

(二)抓载体创新,赋予传统工作新内容

创建“工人先锋号”是省总工会的一项传统工作,我们根据发展需要始终重视创新内容与创新形式的有机结合。坚持把创建活动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本文来源:文秘站 区目标统一起来,突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和服务创新等重点难点。发动和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让创建活动融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成为职工喜闻乐见、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与企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有效载体。

(三)抓典型带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

我们通过选树典型,总结经验,较好地发挥了模范带动作用。如泉州电业局、厦门飞鹏企业造船二厂等企业,南平人民医院麻醉科、南纸三抄车间、厦顺铝箔公司钳工班、埂溪公路段等科室班组,在全省都有广泛影响。这些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科室和不同班组的先进典型,使大家比有标准、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超有动力,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创建热潮。特别是省汽车运输总公司推出“以客为尊,细节关爱”特色服务,实施“准点承诺”:凡晚点30分钟以上1小时以内的,退还旅客50%的票款;晚点1小时以上的退还100%票款。福州电业局发挥“工人先锋号”班组的激励带动作用,创新服务形式,延伸服务手臂,以优质报务赢得广大用户好评。在先进典型的带动下,新一轮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蓬勃兴起。

(四)抓舆论宣传,不断扩大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

我们坚持宣传先行、舆论先行,运用立体、平面、网络媒体,努力做大“工人先锋号”声势。省总工会与××*日报、××*电视合开辟《海西劳动者》、《时代工会》等栏目,集中版面、集中时间宣传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市总工会以“工人先锋号”命名二十周年为契机,召开纪念大会,以强势宣传的态势,突出“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市举办“工人先锋号”先进事迹报告会,广泛宣传全国劳动模范、省十佳职工、许振超式的工人肖如同志先进事迹,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攻势,为深入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五)抓长效机制,保证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化

为了从制度上保障和推动创建活动深入持久开展,我省各地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改变过去荣誉称号终身制的做法,推出届期制,确保创建活动在巩固已有成绩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在评选工作中严格准入制度,坚持自下而上、逐级推荐、控制数量、确保质量的原则,切实做到成熟一批,表彰一批。特别是各地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不同行业的考核标准和实施方案,对每一个行业、企业评选“工人先锋号”工作,都要历经民主推荐、考核公示、选拔命名等程序,确保命名工作实至名归。经过长期的实践,××*省建立和健全了“工人先锋号”命名表彰制度、定期 检查制度、奖励激励制度,初步形成了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不断深化的长效机制。

三、创建活动中应注重的五点结合

通过实践,我们感到在抓好创建活动中还应注重五点结合:

(一)把创建活动与中心工作相结合

我们自觉把创建活动融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局工作中,使创建活动成为工会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从而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得到职工群众的拥护和积极参与,保证了创建活动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发展。

(二)把创建活动与发挥主力军作用相结合

我们把创建活动作为“当好主力军、海西立新功”主题竞赛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创建活动,团结、引导、带动广大职工满腔热情地投身到经济社会主战场,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创建文明多做贡献,较好地发挥了职工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实现了依靠主力军、建设主力军和宣传主力军的统一。

(三)把创建活动与构建和谐企业结合起来

我们要求,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的企业必须同时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完善职工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处理机制和权益维护机制,及时解决职工群众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职工投身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四)把创建活动与基层工会工作结合起来

××*省创建活动单位,有三分之一是建立工会的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工会是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的组织依托,而创建活动又为基层工会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他们从动员职工把企业生产经营搞上去入手,让企业和社会认识工会的特殊作用,认识工会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特殊作用。在这一进程中,工会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各项工作得到有力推动。

(五)把创建活动与工会桥梁纽带作用结合起来

企业创新工作总结第6篇

一、我省创建先锋活动的情况介绍

省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起步较早。省运输行业于1984年初首先在长途、公交客车、出租汽车亮出“工人先锋号”牌匾。二十多年来,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创建活动覆盖面由运输业发展到工交、电力、铁路等第二产业,涉及旅游、医疗、通讯等第三产业,延伸到国有、集体、私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涌现出一大批服务热情、诚实守信、优质安全的文明窗口、“服务之星”,培育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在全社会起了表率作用。

二、我省创建先锋活动的主要做法

(一)抓协调运作,形成多领域全覆盖的创建态势

省于月11日召开了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回顾总结了二十多年的创建经验,制定下发了《省总工会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的实施意见》。各市总工会纷纷行动,从各自实际出发制定了创建活动的考核评比标准,各级工会干部深入工业园区、工矿企业、窗口行业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层层落实。省总工会选树了市总工会、市总工会、汽车运输总公司等典型单位,以点带面,全面展开。

(二)抓载体创新,赋予传统工作新内容

创建“工人先锋号”是省总工会的一项传统工作,我们根据发展需要始终重视创新内容与创新形式的有机结合。坚持把创建活动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目标统一起来,突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和服务创新等重点难点。发动和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让创建活动融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成为职工喜闻乐见、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与企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有效载体。

(三)抓典型带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

我们通过选树典型,总结经验,较好地发挥了模范带动作用。如泉州电业局、厦门飞鹏企业造船二厂等企业,南平人民医院麻醉科、南纸三抄车间、厦顺铝箔公司钳工班、埂溪公路段等科室班组,在全省都有广泛影响。这些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科室和不同班组的先进典型,使大家比有标准、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超有动力,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创建热潮。特别是省汽车运输总公司推出“以客为尊,细节关爱”特色服务,实施“准点承诺”:凡晚点30分钟以上1小时以内的,退还旅客50%的票款;晚点1小时以上的退还100%票款。福州电业局发挥“工人先锋号”班组的激励带动作用,创新服务形式,延伸服务手臂,以优质报务赢得广大用户好评。在先进典型的带动下,新一轮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蓬勃兴起。

(四)抓舆论宣传,不断扩大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

我们坚持宣传先行、舆论先行,运用立体、平面、网络媒体,努力做大“工人先锋号”声势。省总工会与日报、电视合开辟《海西劳动者》、《时代工会》等栏目,集中版面、集中时间宣传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市总工会以“工人先锋号”命名二十周年为契机,召开纪念大会,以强势宣传的态势,突出“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市举办“工人先锋号”先进事迹报告会,广泛宣传全国劳动模范、省十佳职工、许振超式的工人肖如同志先进事迹,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攻势,为深入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五)抓长效机制,保证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化

为了从制度上保障和推动创建活动深入持久开展,我省各地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改变过去荣誉称号终身制的做法,推出届期制,确保创建活动在巩固已有成绩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在评选工作中严格准入制度,坚持自下而上、逐级推荐、控制数量、确保质量的原则,切实做到成熟一批,表彰一批。特别是各地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不同行业的考核标准和实施方案,对每一个行业、企业评选“工人先锋号”工作,都要历经民主推荐、考核公示、选拔命名等程序,确保命名工作实至名归。经过长期的实践,省建立和健全了“工人先锋号”命名表彰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奖励激励制度,初步形成了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不断深化的长效机制。

三、创建活动中应注重的五点结合

通过实践,我们感到在抓好创建活动中还应注重五点结合:

(一)把创建活动与中心工作相结合

我们自觉把创建活动融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局工作中,使创建活动成为工会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从而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得到职工群众的拥护和积极参与,保证了创建活动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发展。

(二)把创建活动与发挥主力军作用相结合

我们把创建活动作为“当好主力军、海西立新功”主题竞赛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创建活动,团结、引导、带动广大职工满腔热情地投身到经济社会主战场,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创建文明多做贡献,较好地发挥了职工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实现了依靠主力军、建设主力军和宣传主力军的统一。

(三)把创建活动与构建和谐企业结合起来

我们要求,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的企业必须同时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完善职工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处理机制和权益维护机制,及时解决职工群众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职工投身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四)把创建活动与基层工会工作结合起来

省创建活动单位,有三分之一是建立工会的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工会是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的组织依托,而创建活动又为基层工会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他们从动员职工把企业生产经营搞上去入手,让企业和社会认识工会的特殊作用,认识工会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特殊作用。在这一进程中,工会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各项工作得到有力推动。

企业创新工作总结第7篇

围绕服务矿业发展大局,我们广泛深入地开展思想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与企业同呼吸、同发展、同成长,形成“企兴我荣,企衰我耻,我与企业共命运”的良好氛围,从而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积聚正能量,提供内在动力保证。一是围绕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加强形势任务教育。2013年是首钢为实现伟大转型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也是矿业公司任务调整后保全局、谋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围绕职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全体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了“弘扬三创精神,打造百年矿业”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了学习贯彻党的十暨首钢“两会”精神研修班,采取观看录像、分组研讨、集中交流等方式,使党员领导干部在深刻学习领会相关精神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矿业公司如何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研讨,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转变作风。充分运用网络、电视、报刊等载体,分阶段、有步骤、系统地宣传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挑战与机遇,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效益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入创新创优创业、加快“百年矿业”发展进程上来。二是开展“我的梦•中国梦”职工宣讲活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按照北京市委、市国资委和首钢总公司党委安排,2013年5月份开始,我们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在全体干部职工中组织开展了宣讲教育活动。编发宣讲材料,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运用网络、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多种载体,以及中心组学习、上党课、班前班后会、党小组活动、周五学习日等形式,深入组织学习了党的十精神和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梦想。在此基础上,动员干部职工围绕首钢总公司提出的“为生存而战”的要求,深入挖掘处处精打细算,多挣一分钱,少花一分钱,增收节支降成本的典型事迹;围绕提升矿业公司发展质量和效益,保顺稳保安全促生产,深入挖掘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攻指标创一流的典型案例;围绕提升市场竞争力,深入挖掘产品研发、团队协作攻关、市场开拓、真心为客户服务的典型故事;围绕矿山可持续发展,深入挖掘资源综合利用、生态文明建设、全员创建“绿色矿山、和谐矿山、美丽矿山”的典型事例;围绕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深入挖掘立足本职苦练技能,学习创新,敢于担当,实现岗位成才的典型故事。认真组织各单位撰写宣讲稿件,大力总结宣传身边典型的人和事,层层组建宣讲团,累计有70多名宣讲员采取不同形式在班组、车间、科室、厂矿、处室等层面开展了宣讲活动。6月份,举办了矿业公司“我的梦•中国梦”职工宣讲比赛,通过“层层讲、层层赛”,营造了“人人有梦想、人人谈梦想”的氛围。同时,矿业公司选拔出2名选手加入首钢职工宣讲团参加了市国资委组织的“我的梦•企业梦•中国梦”百姓宣讲“双十佳”评选竞赛活动,其中1人荣获了国资委系统“优秀百姓宣讲员”称号。在9月底首钢举办的“我的梦•中国梦”——“岗位舞台梦想首钢”宣讲报告会上,矿业公司2名宣讲员分别荣获“十佳宣讲员”和“优秀宣讲员”称号,矿业公司党委宣传部被评为“十佳优秀组织单位”。通过持续四个多月的宣讲活动,总结宣传了一批基层党组织和普通劳动者在加快“百年矿业”发展进程中,立足本职岗位,拼搏奉献、开拓进取,深入创新创优创业的感人故事,唱响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活力。三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思想作风教育。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我们不断加强宣传引导,在矿业局域网设置了专门网页,建立了信息化的工作平台,编发活动简报20多期;《矿业新闻》网页及时宣传报道活动重要动态和典型做法,平均每周2条以上;《矿业电视新闻》节目也及时播发公司重要活动新闻;《首钢矿业通讯》月刊从2013年第8期开始设置“群众路线”专栏,每期刊发领导讲话(摘要)、研讨体会、典型做法2篇以上,撰写专题卷首语2篇,还在“视点聚焦”和“大事辑要”栏目刊发两级公司重要精神和活动动态,发挥好导向作用。我们还注重宣传总结提炼活动中典型经验做法,在《首钢日报》头版头条以《四结合四推进着力求实效》为题,系统报道了矿业公司党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第一阶段的典型做法,得到公司党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同时,持续深化“走转改”活动,累计编发简报29期,宣传报道各类典型做法130多篇次,着力引导领导干部和机关管理人员,深入基层真抓实干,转变职能强化管理,改进作风落实责任,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拓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载体,提升推动创新发展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根据自身特点不断拓宽载体,围绕服务企业经营生产建设大局,开展多层面、全方位的创建活动。实践中,我们注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创建品牌团队和深化“三创”等活动相结合,注重发掘职工的智慧,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以品牌团队建设为载体,深入创建学习型企业。品牌团队建设是矿业公司近两年深化“百队千员”工程、推进学习型企业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2013年以来,在组织对2012年度创建学习型企业先进单位和“十佳”、“十优”学习创新团队进行考评表彰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出成果、出人才、育文化”为目标,按照培养一批能起到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的品牌团队,瞄准行业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研究攻关,着力打造首矿品牌的总体思路,明确创建标准,整合创新资源,组织工作室、课题组、项目部、专业协会等各类团队,找准定位、确立课题、集中智慧,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创品牌攻关活动。与此同时,在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二季度召开了矿业公司“百队千员”工程推进会,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了烧结厂“我的创新我冠名”冠名榜、“丰字型”托辊研发及现场的应用情况、360平烧结工艺及团队创新情况,进行了典型交流和点评,全面总结分析了近年来矿业公司实施“百队千员”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客观地分析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了下步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会后,研究下发了《中共首钢矿业公司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百队千员”工程的意见》,组织各单位学习贯彻推进会精神,将“品牌团队”建设工作推向深入。一年来,全公司200多个学习创新团队、2200多名团队成员,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和重点难点,完成各类创新课题800多项,在实践中形成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文化氛围。深入创建品牌团队,也带动职工队伍转型提素,促进了青年员工成长成才。二是深入推进“三创”活动,营造学习创新氛围。“创新创优创业”是首钢在搬迁调整新时期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三创”已成为首钢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加油站”。特别是近几年,“三创”已提升到首钢精神、首钢品牌、管理手段的层面,成为贯穿全年、持续推动的重要工作。到2013年,矿业公司也已经连续四年召开了“弘扬三创精神打造百年矿业”典型经验交流会,先后有16个厂矿处室和14个优秀团队交流了经验和体会,通过自下而上全面总结创新经验,把“越是基层越精彩”的鲜活典型挖掘出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超越。如2013年在组织基层单位持续深化“三创”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典型和深入调研,在12月份召开的典型经验交流会上,我们重点总结交流了技术处《加快技术进步推动矿业发展》、水厂铁矿《创新驱动降本增效全力打造持续发展的经典矿山》、质检中心《实践“5+X”管理模式提升质检服务能力》、子弟学校《弘扬“迁安精神”服务百年矿业》等经验,4个交流团队16名成员把工作中内涵丰富、案例具体的经验、体会和成果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使与会者深受启发。会后,及时将相关经验在《首钢矿业通讯》编发专辑,同时在《首钢日报》等外部媒体专题报道,营造了全员深入“三创”的浓厚氛围。三是深入挖掘宣传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技术和管理创新经验成果、各级劳动模范、先进职工、优秀党员事迹为重点,多角度、多侧面地挖掘先进典型所体现的矿山精神,充分营造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对各类经验和典型事迹,除了运用内部网络、电视、报刊宣传报道外,2013年还先后在矿业公司外部媒体刊发稿件504篇。其中在《首钢日报》、《中国矿业报》、《企业改革与管理》、《中外企业文化》、《冶金企业文化》等重要外部媒体总结报道了《浅谈多品种小批量制造企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区文化建设》、《首矿:绿色与健康相伴》、《双轮驱动促发展》、《绿色理念塑造美丽矿山》、《创新激活“效益源”》、《先进文化为企业发展注入正能量》、《美丽首矿》等典型经验70多篇,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开展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提升推动创新发展的辐射力。

一是构建职工业余文创组织,繁荣群众性文学创作。近两年,矿业公司各级党团组织将繁荣文学创作作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大事来抓,我们发挥牵头作用,积极引导,加强组织。各单位参照矿业公司学习创新团队“六有”模式,构建文学创作团队组织网络,汇集文学创好者,形成有团队带头人、有相对固定的核心骨干、有相关活动制度和机制的文学创作队伍。到2013年底,各基层厂矿共组建15个业余文创小组,骨干成员达到60余人,陆续创办了《石河》、《铁源文学》、《开拓者》、《烧结风》、《协力人》、《启航》等一批电子刊物。基于这些平台,各类文学创作团队利用多种渠道,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意识引导职工围绕中心工作抓创作,挖掘矿山文化的深厚底蕴,描绘矿业人的精神图谱,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文学作品,既扩大了影响,又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如:软件开发工程师刘普,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诗歌百余首,并出版个人诗集《北风那个吹》,收录原创诗歌151首,在河北诗坛小有名气,成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美工田永德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300多幅作品入编《光明日报》及大型史书《唐诗.宋词.元曲》。职工刘玉才酷爱根雕,他的根雕作品《荷》曾获得首都根艺展览银奖。年仅21岁曾因网游辍学的青工李宗强拿起DV传播正能量,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高淑珍和她的残疾孩子,通过李宗强拍摄的短片《炕头上的残疾学校》走进大众视线,李宗强成为新浪网最小签约拍客,BTV青年频道、优酷网特约拍客,央视10套还专门为他制作了一期访谈。青工李梦滢在文创活动中锻炼成长,她把身边感人的故事写成讲稿,在公司组织的“我的梦.中国梦”职工宣讲活动中脱颖而出,并代表首钢参加北京市国资委系统宣讲活动,荣获“优秀百姓宣讲员”称号,展示了矿山职工的风采。二是加强思想文化交流,让职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角。2013年初,矿业公司承办了中国矿业联合会纪念“开发矿业”题词63周年暨第二届“矿业工作者日”活动。活动中,与会各级领导、专家到职工食堂与生产一线职工一起就餐,实现零距离接触;还通过电视专题片、PPT视频展示、面对面座谈交流等方式,使干部职工透过企业发展变化,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为建设“绿色矿业”、“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信心。另外,积极组织开展企业精神大讨论,传承提升文化理念。为发挥企业文化在推动转型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首钢总公司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了首钢精神大讨论活动。以此为契机,我们对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加强对职工特别是青工的培训,推进优秀文化的固化传承。2012年10月18日,首钢集团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服务首钢转型发展做好文化统领的目标任务。会上,矿业公司系统介绍了打造有自身特点的“守制、诚信、创新、执行”的企业文化实践经验。一年多来,按照公司党委部署和要求,我们积极发动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研讨,共征集上报企业精神表述语50多条、研讨文章20多篇,进一步提炼文化理念和经典案例,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使广大干部职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角,主动把实现个人梦想自觉融入到企业创新发展的实践中,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矿业创新发展的大局上来。与此同时,我们还主动加强与行业兄弟单位的交流学习,先后参加了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企业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和“中外企业文化2013上海峰会”,特别是在9月份召开的冶金矿协企业文化年会上,以《让职工群众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角为创新发展增添正能量》为题,交流了矿业公司创建群众性文创组织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及兄弟单位的一致认可。

四、结语

企业创新工作总结第8篇

关键词: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年度发展情况;年度统计数据;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3-0004-02

当前,青海省正在进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不容忽视的环节。现结合2013年度火炬统计相关数据,对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年度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1 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年度发展特征

1.1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模不断壮大

截至2013年年底,青海省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72家,其中当年新认定高企16家,复审通过5家。高企总数较上年度增加28.57%,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壮大。

企业规模构成数量显示,72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年收入20亿元以上企业3家,占总数的4.17%;1亿~20亿元企业25家,占总数的34.72%;5000万~1亿元企业12家,占总数的16.67%;1000万~5000万企业20家,占总数的27.78%;1000万以下企业12家,占总数的

16.67%。

从亿元企业构成及数量上显示,2013年度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亿元以上28家,较上年度增加33.33%。28家亿元企业中,生物医药领域7家,资源与环境技术、新材料、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各5家,高技术服务业领域3家,新能源2家,电子信息领

域1家。

数据显示,2013年度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大幅增加,高企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规模型高企中,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类企业发展速度日益凸显,年收入亿元企业数量占亿元企业总数的42.86%,逐渐与传统的装备制造、矿产资源类高企并驾齐驱,引领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1.2 高新技术企业结构构成持续优化

高新技术企业结构构成趋于优化。截至2013年年底青海省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72家,其中区内企业16家。按领域划分,72家高企分布于生物医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高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资源与环境技术等7大领域。从各领域的企业分布分析,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19家,占总量的26%;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9家,占总量的13%;新能源与节能技术领域8家,占总量的11%;高技术服务业领域14家,占总量的19%;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10家,占总量的14%;新材料技术领域10家,占总量14%;电子信息技术领域2家,占总量的3%。

数据显示,相比2012年度,2013年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中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业、资源与环境技术等领域企业数量增加明显,说明省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在高新技术企业中逐步显现。

1.3 高新技术企业年增长势头良好

2013年,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4.89亿元,较上年度增长42.04%;企业平均工业产值3.45亿元,较上年同期提高12.01%。总收入325.52亿元,较上年度增长90.56%;企业平均总收入4.58亿元,较上年度提高17.38%。71家(1家企业复审未通过未报送)高新技术企业年净利润19.58亿元,较上年下降40.65%。

通过数据可见,2013年度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各项经济总量指标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受近年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013年青海省高企产品利润空间受到压缩,净利润较上年度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1.4 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队伍不断增加

2013年,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45049人,较上年度增加98.31%;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12630人,较上年度增加38.41%。当年,从事科技活动人员7296人,较上年度增长30.80%;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3518人,同比上年度增长72.37%。

随着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增加,企业从业人员也有大幅增加,科技活动人才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人才结构逐步向技术型人才方向发展,更多的高素质、知识型人才投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以满足其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1.5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成果显著

2013年度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产出显著。统计上报的71家(1家企业复审未通过未报送)高企中60%拥有企业研发机构,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5.49亿元,较上年度增加93.38%,有力保障了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经费所需。71家高新技术企业当年专利申请215项,其中发明专利99项,专利授权168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9项,较上年度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通过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度我省高新技术企业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均较上年度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增效明显。在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企业逐渐认识到只有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总体而言,在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外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态势依然向好。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数量不断扩大,工业总产值不断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也不断得以增强,一批有竞争力,有创新活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正慢慢成长起来,逐渐成为青海省高新产业的代表和示范,对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 下一步工作的设想

2.1 政府鼓励,政策引导

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对在国家、省、各级各类计划立项与推荐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和支持。例如设立省级专项资金,以项目等形式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积极组织推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国家各类科技项目,争取科技创新资金支持;进一步优化完善和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依托高新区和各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集孵化、转化、产业化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重点引导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2.2 市场主导,企业主体

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与企业主体的作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正确引导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实现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企业的有效融合,拓展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放大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吸引银行和社会资金聚集高新技术企业。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和市场开拓,充分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打造稳定的经营平台和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稳定创收能力;鼓励企业加强产学研用的技术联合,增强企业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的研发能力,保障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

发展。

2.3 中介服务,集聚资源

在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中,除发挥政府企业力量外,还要积极调动中介机构的各项服务职能。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对现有的服务机构,鼓励其完善服务内容,构建包括企业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在内的功能较强的科技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认定、成果转化等高质量、专业化的服务,满足其快速发展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