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会计统计工作计划

会计统计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2 15:04:43

会计统计工作计划

会计统计工作计划第1篇

保障系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

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印发2021年度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的通知》(皖人社秘〔2021〕88号)和市商改联办《关于印发宿州市市场监管领域2021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的通知》(宿商改办字〔2021〕9号),市局研究制定了《2020年度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以下简称《抽查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抓好实施。

一、夯实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基础制度

各县、区人社部门要持续做好本辖区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两库”)精细化建设,将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分别按照行业类别、岗位资质等要素进行分类标注,并实行动态管理;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随机抽查工作指引和细则,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局有关科室、局属单位要按照《抽查计划》要求,指导县、区人社部门做好省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以下简称“监管平台”)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两库”)完善工作,实行动态维护,确保精准监管。

二、规范制定年度抽查工作计划

各县、区人社部门要根据市局年度抽查计划,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年度抽查工作计划,于4月30日前录入监管平台,在单位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并报市局政策法规科备案。年度抽查工作计划原则上应覆盖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中所有监督检查事项。除抽查对象基数过少或有特殊规定外,原则上一般检查事项的抽查比例不高于5%,重点检查事项的抽查比例不设上限,对属地要求采取全覆盖式检查的事项,应在计划中予以明确。各县、区人社部门制定抽查计划时,要加强内部沟通配合,统筹各项抽查事项;要主动联系其他执法部门,加大联合抽查力度,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防止重复检查。严格实行年度抽查工作计划管控,各县、区人社部门,局有关科室、局属有关单位自行组织对企业的执法检查,必须纳入年度抽查工作计划。年度抽查工作计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需要临时增设、暂停延迟或者取消实施的抽查任务,要及时公开公告。

局属有关单位要按照年度抽查工作计划明确的责任分工,牵头指导各县、区人社部门组织实施年度抽查任务。对于省、市级统一发起的抽查任务,要提早谋划具体实施方案,有序做好建库、摇号、派发、上传、公示等工作。

三、规范制定部门联合抽查工作计划

各县、区人社部门要按照《抽查计划》要求,主动会同其他相关部门研究制定联合抽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名称、联查部门、抽查事项、检查对象、实施主体、责任分工、抽查基数和比例及时间安排等内容。联合抽查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合部门,增加《抽查计划》外的相关部门参与。鼓励县、区人社部门将未纳入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的事项,进一步整合到部门联合抽查范围内。对于重点领域突发风险和情况,以及上级部门交办的工作,发起部门可以组织临时性联合抽查,补充纳入联合抽查年度工作计划,并向社会公开。

各县、区人社部门,局有关科室、局属有关单位要按照《安徽省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实施办法》和市市场监管部门发起的年度联合抽查事项通知要求,主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研究制定“劳动用工管理情况检查”、“劳务派遣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企业年度报告公示信息检查”等联合抽查事项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名称、抽查事项、检查对象、实施主体、责任分工及时间安排等内容,按照要求开展好联查行动。

四、规范有效实施双随机抽查

县、区人社部门,局有关科室、局属有关单位要按照年度抽查工作计划逐批次抽取检查对象,根据需要因地制宜随机抽取执法检查人员。双随机抽取过程应通过监管平台操作,确保全程留痕。要根据监管实际情况采取实地核查、书面检查、网络检测等方式开展抽查,规范抽查流程,做好抽查记录,及时督促整改,提高监管效果。除依法依规不适合公开的情形外,各县、区人社部门,局有关科室、局属有关单位要在抽查任务完成后20个工作日内,将抽查检查结果录入监管平台,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相关网站平台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加大惩处力度,产生的行政处罚信息应在7个工作日内归集至监管平台,记于相应市场主体名下。

五、强化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各县、区人社部门,局有关科室、局属有关单位要根据《安徽省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和《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信用分类监管办法》,完善本地区、本单位信用分类监管的具体制度和措施。根据监管平台提供的企业信用状况,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等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中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科学设置抽查的比例和频次。对守信企业,可以合理降低抽查的比例和频次,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对失信和严重失信企业,适当提高抽查的比例和频次,实行严管和惩戒。

六、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区人社部门,局有关科室、局属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日常监管的基本手段,加快与各业务职能的整合融合,加强信息共享,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双随机抽查与审批许可、信用监管、重点监管的衔接。局有关科室、局属有关单位要强化对口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加强信息化支持,切实提高基层履职能力和水平。市局将依托监管平台,适时对抽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监测。

请各县、区人社部门,局有关科室、局属有关单位严格按照抽查计划,及时完成抽查任务,并于2021年6月29日和11月29日前,汇总填写本地区、本单位«2021年度抽查任务开展完成情况统计表》(附件3),报送阶段性和全年抽查工作总结。市商事制度改革联席会议办公室将统计结果作为对各地各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联系电话:0557-3699829

 

附件:1. 全市人社系统2021年度随机抽查工作计划

2.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

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

3. 2021年度抽查任务开展完成情况统计表

 

 

 

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4月22日         

 

附件1

全市人社系统2021年度随机抽查工作计划

序号

抽查任务名称

抽查事项

发起方式

抽查主体

(层级)

抽查

对象

抽查基数(户)和比例

抽查

目标数

抽查比例

抽查

时间段

备注

1

2021年度全市人社部门劳动用工管理情况检查

规章制度制定情况检查

市、县(区)两级自行组织发起

县、区人社部门(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机构及相关科室)

全市存续企业

辖区监管对象数在2000至10000家的按2%比例随机抽取。

60家

2%

2021年11月底前完成

 

劳动合同及招用工管理情况检查(已列入联合抽查计划,按联合抽查计划执行。)

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情况检查

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情况检查

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情况检查

工资支付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检查(已列入联合抽查计划,按联合抽查计划执行。)

2

2021年度全市人社部门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除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外)

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除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外)

市、县(区)两级自行组织发起

县、区人社部门(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机构、相关科室、各险种经办机构)

全市存续企业

2000-10000家。

60家

2%

2021年11月底前完成

 

3

2021年度全市人社部门人力资源市场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

人力资源市场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

市、县(区)两级自行组织发起

县、区人社部门(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机构、人力资源流动开发科)

全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50家

5

10%

2021年11月

底前完成

 

4

2021年度全省人社部门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鉴定机构检查

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检查

市、县(区)两级自行组织发起

县、区人社部门(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机构、职建科、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全省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全省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

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40家。

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36家

4

4

10%

10%

2021年11月底前完成

2021年】1月

底前完成

 

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检查

5

2021年度全省人社部门劳务派遣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

劳务派遣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

市、县(区)两级自行组织发起

县、区人社部门(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机构及相关科室)

全省劳务派遣单位

全市约80家。

8

10%

2021年11月

底前完成

 

 

附件2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

 

序号

抽查任务名称

抽查事项

发起方式

(牵头指导科室)

抽查主体

(层级)

抽查

对象

抽查基数(户)和比例

抽查

目标数

信用风险分类监管要求

抽查

时间段

备注

1

2021年度全市劳动用工部门联合抽查

工资支付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检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检查。

市、县(市、区)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发起,同级市场监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交通运输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市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支队及相关科室)

市、县(区)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部门。

辖区内建筑行业和相关用工企业。

辖区监管对象数在2000至10000家的按2%比例随机抽取。

60家

 

2021年4月至12月

 

 

 

附件3

 

2021年度抽查任务开展完成情况统计表

 

抽查任务

名称

任务开展完成情况

抽取检查企业数

(户数)

累计已完成抽查企业

(户数)

发现问题

(户数)

责令整改

(户数)

立案调查

(户数)

结果公示

(户数)

备注

 

 

 

 

 

 

 

 

 

 

 

 

 

 

 

 

 

 

 

 

 

 

 

 

 

 

 

 

 

 

 

 

 

 

 

 

 

 

 

 

 

 

 

 

 

 

会计统计工作计划第2篇

(1)施工项目中的施工计划不明确。有些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将施工计划落实成为制度化、明示化的东西,只是项目经理或者总工等少数人员将计划记在脑子里,使得多数现场技术人员等不能及时了解整个项目的计划及进展情况。(2)施工总进度计划不精细。项目上对施工计划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只是个花架子或者说只是个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上的东西。(3)计划工作分层分级概念薄弱。整个项目无论什么角色使用同一个计划,计划详细程度不好确定,给领导看觉得计划太细,给实施人员看觉得太粗,不能指导工作,计划的作用大打折扣。(4)计划跟踪分析重视程度不够。计划工作没有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应有的调整或者调整不及时。现场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存在偏差时,不能及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导致一系列问题。(5)计划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好多项目计划工作人员身兼多职。

2统计工作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的统计工作起步于计划经济时期,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目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很多人对统计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所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统计工作的特点认识不足,因此造成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统计管理工作的力度难以加强进行统计改革阻力增大,统计服务水平难以提高。(2)企业统计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统计人员普遍不足。由于统计工作得不到重视,有些单位的统计人员往往是身兼数职,当有新工点任务安排时,往往是这一部分人员会先进行岗位调动,此时新老统计人员在交接工作中很可能产生断链,这使得新上岗的统计人员对即将要展开的工作一头雾水,这就导致了统计台账、统计原始资料、统计报表不连续、不完整。(3)企业统计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统计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再加上统计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新上岗的统计人员,多数知识面达不到要求。对于投资统计人员来说,必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累:扎实的统计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生产技术知识;掌握必要的基建知识;具备必要的财务知识。(4)企业统计工作奖惩措施制度不够完善。因为统计工作往往得不到领导重视,安排的统计人员往往不够专业,这样的统计人员由于缺少对统计工作认识,往往事业心不足、责任感不强,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差。甚至有些单位上报统计报表的时候领导说改成多少就改成多少,这就失去了统计的意义。出现这一问题根本上的原因还是企业统计工作的奖惩措施制度不完善造成的。(5)企业统计工作“重数字、轻分析”的现象严重。现在企业报表制度日趋完善,但是由于统计分析工作难度较大,很多投资统计人员存在畏难心理,不进行分析。还有很多投资统计人员进行了分析,但没有抓住投资统计分析的要旨,影响了分析效果。有的分析脱离投资实际,只是就数论数,没有深入挖掘,明确表述投资项目进展情况;有的分析在选题上没有抓住重点,细枝末节分析过多,喧宾夺主;有的分析选题非常贴切,论述较好,但是滞后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投资统计工作职能的发挥大打折扣,对企业管理者决策来说,其参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3计划统计工作在企业项目部施工中相应改善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各个行业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施工企业也不例外,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必须加强施工项目计划统计管理工作。针对目前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个人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企业管理者对计划统计工作的认识。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计划统计工作在施工项目上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决策人更应该摒弃计划经济时代的老传统老观念,切实提高对计划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2)规范计划统计工作岗位,提高计划统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要求从事计划统计工作人员必须是专职人员,而且必须熟悉施工现场。同时对目前从事计划统计工作人员集中组织培训,针对有些同志把培训当做公费旅游的情况,主办方在培训期间应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没有特殊情况严禁请假和外出。对于培训后人员,企业应该重点关注,要坚决把那些缺少责任心或者经过培训后还是不能胜任计划统计工作的人员清除出计划统计系统。(3)将计划统计工作进行责任分解,细化奖惩制度。将计划统计工作进行责任分解,做到任务责任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做好计划统计工作光靠计划部一个部门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得出的结果往往脱离现场实际,严重的甚至会使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只有将计划统计工作责任任务层层分解,并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才能将计划统计工作做好。目前企业的计划统计工作的奖惩制度日趋完善,但是执行力度还有待提高,应当进一步细化奖惩制度,例如:除了对计划统计工作直接当事人进行奖惩外,同样对各个间接责任人也制定相应奖惩措施。与此同时加大对优秀或者较差的计划统计工作者的奖励与惩罚额度。(4)建立畅通的计划和统计信息网络通道,确保计划和统计工作的及时性。为了保证报表及时准确地报送到上级主管单位,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建立OA信息系统、QQ计划统计群,将所有标段、监理及管理单位的计划统计人员纳入专门的计划统计群进行管理,在网上进行计划统计报表的审核,从根本上解决计划统计数据的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实现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会计统计工作计划第3篇

【关键词】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方法;数据误用

规范、合理的人口计划生育数据统计,可以为我国制定社会发展规划,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地统计信息,也为创造良好的人口计生环境奠定基础,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统计质量是人口和计生部门进行生育管理的重要依据,统计数据影响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所以计生部门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统计方法和数据的误用,保证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质量。

一、当前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现状

在计划生育的前提下,我国的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形势。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户籍制度的放开,流动迁移人口问题给计生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范围越来越大;村(居)计生干部不重视出生信息上报的准确率;计生管理人员变动比较大,兼职多,管理不到位;我国人口的人群分布复杂多变,影响计生统计工作的质量。

所以说,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形式不容乐观,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政府的科学决策,而且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还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度。所以人口计生工作必须提高质量,在当今复杂的人口管理下,避免统计方法和数据的误用,以便提高计生工作质量。

二、造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方法和数据误用的原因

(一)基层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在经济迅速发展下,各级领导把工作重心移到经济建设中,处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略了计划生育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不重视人口统计工作。致使人口统计工作中经常出现问题,而无人过问,相关人员就更加不重视统计工作的开展。另外,相关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上,基层领导也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致使各部门的工作协调能力很差,计生部门在进行工作时,数据很难及时反馈。

(二)信息化进程步伐缓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也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计算机网略技术来进行人口与计生工作的管理。但是我国计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仅仅满足了其日常计生工作统计、查询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另外,计生部门计算机应用仍然停留在以数字为中心,没有足够的统计分析应用。计算机主要用于对数据的登记与统计,涉及统计分析、预测与研究的方面很少,降低了统计与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三)人口本身的复杂性。我国人口基数大,分布不均,人口分布具有群体性特征,同时又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个案,其自身的模糊性比较大,但又要求统计工作的精确性,致使计生部门在工作中经常出现错误。比如在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中,各种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指标适用的人群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一般说来这些统计指标不适合用于分析规模较大的人口群体情况,也就是说许多指标在县、乡级使用也不太合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计生统计报表一般都是由上级制发,各级基层单位按统一的口径填报每个项目。这样一来,上级单位与下级单位计算指标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人口计生工作的群体性要求被忽视,没有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很容易致使计生统计工作的错误。

三、如何避免人口与计生工作中统计方法和数据的误用

(一)重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首先应该加强各级领导对计生工作的重视力度,转变原有的观念,认识到计生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支持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开展。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的管理,使计生工作于各级部门相互联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首先把本地区的与计生部门紧密相连的部门(医院、防疫、卫生等)信息共同录入信息共享平台,再次要以省为单位,使全省的相关部门信息都开放共享,确保计生部门人口统计数据的正确性,以便提高人口统计质量。

(二)提高计生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要改变传统的以数字为中心的统计方式,转化为能够帮助基层人员和计划生育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的材料。另外,要完善计生统计分析报告,过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分析报告仅限于反映人口与计划生育资料的数据变动情况,还要求对各种数据的逻辑关系、变化原因等做一定的分析与预测。同时加强分析检查力度,对统计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检查与修改,纠正信息不准或不全的统计报表。

(三)按照人口定量与定性的特点进行统计。人口计生的统计分析主要是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一般情况下,数据分析通过对人口定量的描述,在对人口进行相应的定性分析。如果没有定性的分析,定量分析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定性分析应以定量分析为基础,不能颠倒顺序,否则影响统计方法和数据的准确性。

(四)统计方法的模糊性。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本身就是从宏观方面来分析的工作,统计数据反映的是人口大致的状态或发展趋势,面对如此大的人口基数,统计工作不可能完全精确无误。所以计生工作中的统计方法没有必要特别注意它的精确度。人口与计生统计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也是其工作的特点,没有必要像圆周率一样精确。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不能像其它部门一样,要求其必须这样,或者那样,人口统计有其自身的限制因素与特点,在实际工作中要依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的完成工作。在工作中挖掘人口和计生统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这样就可以根据其特点和规律,有效的避免工作人员陷入统计分析的误区,以便更好的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准确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王谦.认识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的特点 避免统计方法和数据的误用[J].人口研究2002,26(5):19-21.

会计统计工作计划第4篇

【关键词】基层人口统计;计划生育;统计工作

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我国计划生育等相关工作开展的基础,统计结果为一些工作的开展和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依据。但是当前的基层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人员的任务繁重,并且许多工作人员都不是专业的统计学专业人员,因此统计工作的效率比较低,工作质量也达不到要求,影响了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相关部门和单位需要对工作进行改善,提高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提升统计工作水平。

一、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现状

当前我国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开展都较之前更加的科学化和合理化,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统计工作的开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统计工作也已经是实现了信息化。在统计工作的开展中运用相关的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记录和分析,提升了统计工作的效率和信息的准确性。例如在对某地区2012年计划生育调查时显示,乡镇地区查体参与率较低,2012年上半年应查人数为1996人,已查人数为1365人,查体率为68.3%。2012下半年,应查人数为2011人,已查人数为1452人,查体率为72.2%,调查数据精准,可以充分反应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开展良好。但是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却不能完全依靠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还需要基层工作人员的走访统计,因此工作的难度依旧很大。一方面基层工作人员比较欠缺,许多工作并没有足够的人员完成,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繁重;另一方面统计人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所欠缺,也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统计工作的重视问题

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中,领导对工作的不重视极大地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领导的工作重心集中在经济发展领域,对于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开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统计工作只是一种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没有促进作用,因此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投入。统计工作得不到足够的财、物和人力的支持,在开展中就会面临许多困难,无法有效的进行开展,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没有相应的管理,在统计工作的开展中,有关部门之间不够协调,配合度不足,在对信息进行收集时,没有其他部门的配合,统计部门收集信息的效率就会下降,而且信息的准确性也不高,许多信息的更新统计部门都不能及时获得,因此影响了信息统计的效果。

2.统计队伍问题

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队伍直接影响着统计工作的开展,统计工作队伍人员不足以及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导致统计工作的效果不理想,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统计人员任务较重

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收集大量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但是许多基层单位并没有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一些基层单位还存在统计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的情况,因此工作十分繁重。工作人员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统计工作,在对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进行统计时,经常会出现信息收集不及时,相关数据延迟报送以及信息准确性差等情况,影响其他相关工作的开展。

(2)统计人员变动频繁

基层工作单位的任务繁重而且福利待遇相对也不高,因此许多工作人员并不愿意从事基层的统计工作,导致基层工作人员的调动比较频繁,经常是一些工作人员刚刚适应了当前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人员就发生了变动,新来的工作人员就需要从新适应工作流程,从而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开展。加上人员不断变动也不利于统计部门的工作和其他部门的合作,也会导致统计工作的效率受到影响。

(3)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很多基层的统计工作人员并不是专业的统计学专业毕业,并且在上岗之前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因此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都不达标,导致了统计工作的效率比较低下以及工作质量达不到要求。工作人员能力不足经常会造成工作的延误和信息错误,导致信息并不能做为其他工作开展的依据。另外,一些工作人员对统计信息系统的操作不熟练也会影响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3.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低下

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开展中,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对于统计工作没有严格的管理规范,导致统计工作的混乱,另一方面基层单位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高,也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

三、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改良建议

1.优化统计队伍,提高统计人员待遇

促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要加强对统计队伍的建设和优化,首先应该给乡镇计生部门配备专门的统计工作人员,对基层的人口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人员的配备应该满足基层统计工作的需要,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领导要加强对人口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待遇,留住人才,避免工作人员的频繁调动,领导也要协助统计工作的开展,帮助统计人员与其他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人口统计工作的宣传,以便于群众能配合统计人员的工作,从而保障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重视基层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统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关系着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有助于提升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计生单位要招收专业的统计学工作人员,在招聘是加强对应聘人员的考核,招收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统计工作,以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在工作人员到岗之前要对其开展专业的培训,让工作工作人员了解相关的法律和工作流程,以便于在规范内进行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与其他部门的人员交流工作经验和参加讲座等,来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高效率、高质量的开展,提升统计信息的准确性。

3.加强信息核对,创新统计工作

基层计生部门应该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核对工作,建立完善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档案室,将收集的数据和统计信息进行保存,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指标的设定,提高统计数据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信息的统计还要根据数据的变动进行调整,保证统计信息适应当前工作开展的需求,为相关工作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同时要加强基层工作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统计工作,让群众在网上进行一些数据的上传,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基层计生部门要创新统计工作,将统计工作效果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相结合,对工作人员进行奖惩,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进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此外,也要积极联合新闻出版等部门开展人口计生等宣传工作,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作用,为人口计生统计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控制人口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当前的统计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该加强基层统计工作队伍的建设,增加对统计人员的培训,优化统计队伍,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素质和待遇,同时也要加强信息化水平,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我国相关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参考文献:

[1]金晶.试分析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6,11:235.

会计统计工作计划第5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计划统计;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统计管理工作是对计划工作阶段性检验的一种手段,使工程进度数据化、直观化,为项目管理的数据分析以及计划人员经验积累提供可靠依据。施工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工作既是企业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反映企业经营现状的一面镜子,将企业经营的得与失直观展现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必将引导企业加大对计划统计管理工作的重视。

一、施工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出现的问题

1、施工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工作的现状

由于企业领导忽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致使施工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深,重视程度不够,不了解其在企业运营中的关键性作用。有些领导将统计工作简单化,认为只要将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填几张表格,就算完成任务。许多企业轻视统计工作,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会计等其他方面的工作上,更有甚者,将参与统计工作的部门和职位削减或替换,造成员工下岗或者企业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

2、统计工作进度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

如今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使统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企业规模的扩大、经济的增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管理模式的更新、高效计量方法的采用、数据原始记录的整理等等,而这正是多数企业不重视的。许多领导只关心工程进度,而忽略数据的统计工作,以致出现数据上报不及时,数据前后不一致,报表的填写各式各样等现象,耽误施工决策的时机,最终导致工程进度延误等一系列问题。

3、统计人员技术素质不过关

统计人员技术不能做到及时、准确、负责任地将工作做好,不能像专业人员那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统计管理工作中去,也不会抽出专门的时间研究学习相关理论,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如果对统计工作不熟练而强制参与其中,简单应付几张报表,实际工作中凭借自己的经验,采用不恰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加工、整理,将会造成统计工作的失误、差错,以致更严重后果。有时企业经常变换参与统计工作的人员,很大程度上也会造成统计工作的延误,影响企业的信誉。

4、计划统计工作方法落后、分析能力不强

目前普遍存在计划编制简单,统计分析能力不强,分析面不宽,深度不够,对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的分析工具掌握不多,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的程度不够。工作还停在原先的水平上,缺乏对计划执行过程的跟踪检查和分析调整,对工程完成情况心中无数。年初编制下达施工生产计划,年底统计完成百分比就完事,对计划执行过程不跟踪、不检查,不分析存在的问题,也不根据当年承揽任务额和产值完成情况进行计划调整。习惯于简单的数字说明,而缺少系统的深层分析,超前性、预测性信息少,对市场及企业运行过程缺乏动态的反馈、评价、分析、监督、预测,使计划统计工作的管理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工作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统计规章制度

建立和完善统计规章制度可以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完成统计工作,提高统计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健全计划统计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要想保证企业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以健全的统计管理制度为依托。通过健全领导工作责任制,既能保证统计规章制度的顺利实施,又能优化单位对统计工作的领导,使统计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强化统计工作的行政管理力度,健全统计工作评比奖励制度及企业统计管理工作标准,调动统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引导企业统计管理工作走向合理化、规范化。

2、设立信息集中、统一的综合统计机构

长期以来,企业内部的统计业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未能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更谈不上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统计分析。消除这一弊端的方法是在集团公司内设立集信息为一体的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作为企业的信息中心,按照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组织协调汇总、审核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向企业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统一报送综合信息,保证企业统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并做好进度和专题综合分析,及时反映企业经济运行特点和存在问题,为企业领导迅速了解企业动态和改革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提高统计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计划统计工作是一项较为艰苦的工作,但也是一项光荣的工作,它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纪律意识和责任心都有较高的要求。计划统计人员必须看重责任,更新观念,摒弃教条主义和计划经济思维定式的禁锢和束缚,加强对计划统计新方法和新知识的学习掌握,将最新科学发展成果运用于计划统计工作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为计划统计人员学习培训、改善知识结构创造条件;要支持计划统计人员参加各类业务会议,加强互动交流,拓宽信息渠道;鼓励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企业管理。努力把计划统计队伍造就成一支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忠诚的服务精神、合理的知识结构、勤勉的工作作风、高超的业务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

4、转变企业决策者的计划统计工作观念

任何一项决策的作出都要有科学依据。随着统计方法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的决策者要充分的认识统计方法重要性。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严格缜密的计划,没有计划过程的顺利进行,组织过程就无法落实。作为领导,不仅要从思想上加强计划统计管理工作,也要从行动上积极落实。计划统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科学管理及政策制定都有重要作用。作为管理人员,要提高对计划统计工作的认识,加强管理,改变提供统计信息的模式,将服务企业经营管理融入其中,使企业经营更加迎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前进。

5、建立健全统计台账,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性

作为计划统计工作的基础,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保证。要规范统计台账的格式, 及时、准确、清晰、完整地登记统计台账,相关数据的衔接要合理,既要满足企业管理需要,又要符合上级规定的要求。对于出现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不健全,统计基础工作无法适应企业发展和管理需要等问题,要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建设,真正做到保证统计数据质量,使其成为指引企业经济发展的标杆。

结束语

计划统计为企业管理者全面了解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最直接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发挥着预警作用,是管理者决策成败的关键。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统计管理工作的能力,并将其作为永恒的任务长久坚持下去。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工作既能使企业管理者系统地掌握工程施工最有效的信息,也为预防和解除各种难题提供依据。因此,无论是统计工作人员还是领导者,都要始终高度重视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工作,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新.浅谈施工企业统计管理创新[J].甘肃科技.2004(08).

会计统计工作计划第6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构建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主的资源计划系统,为企业的会计业务提供了大量的实时数据,进而实现了相关数据的及时处理和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因此,企业要节省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就要以资源计划系统为前提来完善会计业务流程。本文基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视角对会计业务流程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优化企业会计流程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企业资源计划;会计;业务流程

一、基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下会计业务流程优化的概述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下的会计业务流程优化即会计流程重组,也就是对企业的会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大幅度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时性,节约会计成本,获得在会计成本、会计信息质量、服务和效率等方面业绩的改善,使得企业的会计业务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首先,企业会计业务流程要实现数据的共享,当前企业的职能管理模式,使得会计数据无法共享,导致管理不能发挥其作用。企业实行这种职能管理模式,致使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分离,各部门之间的信息难以集成和交换,其搜集和整理的数据都是从本部门利益出发,难以为公司层面的会计业务提供真正、可靠的数据。因此,基于资源计划系统的会计业务流程要集成信息和共享数据,进而提高整个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其次,企业整合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加强内控管理。传统职能管理模式下,企业的会计业务仅仅为本部门服务,而会忽略公司或集团的总体利益。这种传统管理模式使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交叉重叠,业务流程冗长,不仅浪费企业资源,还容易导致数据出错,会计业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资源计划系统能够构建一个大会计环境,将企业整个会计链有效地衔接起来,减少了不必要的流程,加强了内控管理,会计信息和数据相对更为精准。第三,基于资源计划系统的会计业务能够更好地掌握企业信息,进而逐步完善自身业务流程使其更适合企业和市场的发展。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会计业务流程过于模式化,与企业自身发展不匹配,甚至会制约企业的发展。不同行业的企业具备自己固有的特征,即使是相同行业的不同企业,会计业务的具体流程也各有不同。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会受到企业所处环境、规模、企业文化、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会计业务流程要依据资源计划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和企业自身的情况,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流程。

二、当前企业优化会计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优化过程中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数据安全问题。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优化主要依赖于对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但由于网络和信息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比如系统故障所造成的风险、企业内、外部人员恶意破坏造成数据损失等,这些因素在优化过程中都要慎重考虑。

其次,企业优化过程中要考虑人员的素质问题。基于资源环境计划下优化流程要求业务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他们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会计知识,还要具备相关的计算机和软件操作知识,但目前企业这方面的人才相对较少,给优化会计业务流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优化业务流程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还需要各个部门相关人员的配合,因此要求其他员工也应掌握一定知识,以承担相应的协调工作,但企业对员工相关知识的培训较少。

第三,企业优化过程中面临的另一问题就是如何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如何有效地考评企业的投入、营运和产生的业绩,向管理者及时提供有效的数据,进而使得企业各部门能从会计流程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运用效率。但目前会计信息和数据很少跟踪和反映从投入到产出这个循环周期中企业资源计划运营的情况,尤其是依据实际成本对投入物资进行计价,即使按计划成本计价,最终也要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这使得成本核算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计算成本差异额等,工作效率的降低导致会计部门无法为企业拓展业务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决策。

三、基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优化会计业务流程的具体策略

首先,企业优化会计业务流程的理念要从事务处理到自我服务。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以提高流程事物处理效率为基础,企业在安排生产过程中采用计算机来规划,但资源计划系统需要以原始数据为支撑点,但大部分企业则是进行数据的二次输入。因此,许多企业优化会计业务流程不到位都是因其对原始数据处理不当。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会计流程优化的理念应从事物处理转向自我服务,会计业务人员直接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而不进行二次录入。

其次,基于资源计划系统企业优化会计业务流程设计。企业在资源计划系统的指导下,企业的业务流程主要运用所获取的会计系统数据对原有以职能模式的流程进行优化和重构,依据企业生产流程,当某一流程事件发生时相应的信息数据可通过各个部门的信息数据子系统加以保存。同时,资源计划系统下可运用系统化改造的方式来重新设定业务流程。

第三,基于资源计划系统的指导下会计业务流程优化设计。从资源计划系统角度考虑,企业会计流程主要是企业要重构以原来职能为导向设计的会计系统数据和技术,根据企业当前的生产情况,系统中某一流程事件发生时各个部门的系统就会对其信息进行收集,并将整个业务事件相关数据传输给总信息数据库来保存。同时,资源计划系统下要用系统化改造方法来构建新业务流程,即分析现有业务流程,最小化会计业务流程中的非增值活动,并调整核心增值活动,以达到完善现代化会计业务流程的目标。系统化改造业务流程基本步骤为:清除—简化—整合—自动。

第四,基于资源计划系统整合和重构财务部门的职能。优化会计业务流程要以整合和规划财务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关系为前提,这就涉及到了财务部门要调整岗位。因此,构建和完善会计业务流程之后,企业要根据调整后的流程重新分配财务部门的工作任务,如取消一些不必要的工作,或者调整某些工作岗位的职能,或者新增一些工作部门。一般来看,企业优化流程之后,将会对供销存业务与财会业务进行一体化的管理。财务对供销存的记录会由计算机系统自动进行录入。企业进行采购时,系统会自动生成入库单,库存管理模式还会自动核实存货的成本,并把核算凭证转入总账系统。因此,原来财务部门所设置的成本核查、库存管理等岗位就能够取消了。

会计统计工作计划第7篇

[关键词]计划生育 教育系统 管理工作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实行计划生育,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决定的。国家要发展,就必须在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同时,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教育系统是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人员中知识分子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群体,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也有其自身特点。经济发展在给教育系统带来了蓬勃向上的新气象的同时,也给该系统的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管理上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当前,我市教育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既要坚持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基本经验,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统筹解决教育系统人口问题的思路、内涵和途径,有效地强化教育系统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前移。

一、树立“一个意识”

在教育系统,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定要增强国策意识,树立长远眼光,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教育系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全面把握教育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客观形势和重大意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教育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局,切实增强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国策意识,强化人口观念,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坚持不懈地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二、强化“两个联系”

首先,强化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相关部门的联系。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涉及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在教育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既涉及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直属机构。在教育系统,要想开展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就要强化与各部门各单位的联系,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不断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其次,强化与教职员工的联系。加强调研,多渠道、多途径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为教职员工排忧解难。确保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问题和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三、解决好“三项人口工作”

一是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这是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事业。科学制定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规划及行动计划,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能力建设,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实行定期评估、通报制度。

二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例问题。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以消除性别歧视为重点,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文明婚育观念,普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知识,制定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促进男女平等就业和共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三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定和落实教育系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构建养老服务体系。

四、强化“四项措施”

一要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在教育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是我们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得出的重要经验。要层层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一级抓一级,一级替一级负责。要强化基层学校计生工作网络。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改革,稳定基层学校计生工作机构和队伍。要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队伍中,对政绩突出的优秀计生干部要加大培养和使用力度。

二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坚持落实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不动摇、落实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动摇、稳定人口计生工作机构和队伍不动摇,切实稳定教育系统低生育水平,把我市教育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三要强化考核,落实奖罚。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要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计生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完善考核方法,严格实行“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等奖罚办法。对各级各单位计生工作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分类排队。并根据考核结果,对“一把手”不负责任、管理松懈、措施不力、违反“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实施办法的单位及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对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到位,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奖励。通过严格奖罚,夯实责任,充分发挥利益导向作用,调动各级各单位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局面。

四要保证经费,加大投入。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属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投入。我们必须从战略全局出发,进一步建立完善计划生育投入保障机制,从财政、基础设施、人力、科技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要逐年增加计生经费投入,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基础建设和队伍建设、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等经费的落实。

五、在“五字”上下功夫

一是在“细”字上下功夫。计划生育工作尤其是教育系统计划生育工作的本身特性要求,工作态度要细致、耐心,工作方法要细腻,严谨,尽力做到一丝不苟,谨小慎微。这就需要在“细”字上下功夫。计划生育业务体系相当庞杂,各类卡、表、册、薄、单林林总总数十种,数量繁多,任务繁重,要求严格,且逻辑严谨,结构缜密,千丝万缕,互有衔接,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就要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必须把“细”字原则作为首要要求在工作中一以贯之,细致耐心,认真从事,每一个字必校其正误,每一个数据必辩其真伪,每一份表,都要反复校核。

二是在“勤”字上下功夫。“勤”就是工作作风要扎实,态度要端正,真正做到腿勤、手勤、嘴勤。腿勤就是多深入实际和基层搞调研,为能编制切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育系统,就是要多进直属单位和学校、多入教职工家庭调查核对,尽量减少和避免实际与业务间的误差;多与相关部门走动衔接,以争取到其他部门在工作上的理解和大力支持。手勤就是要多写多记。计划生育工作面对的是千家万户,搞起来千头万绪,张家是张家的现状,李家是李家的实际,今天有今天的工作,明天有明天的情况。如果单纯地靠脑记,凡事懒于动手,不做记录,那只会丢三落四,东拉西扯,张冠李戴,把工作搞成一本连自己也说不清、解不开的“糊涂帐”。嘴勤,就是要多说,会说,巧说。多以乐于接受的方式和广大教职工交流,做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知心朋友;多向同行征求意见和建议,探讨工作,在解决疑难问题的同时,提高自我;多向上级领导汇报、咨询,赢得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三是在“实”字上下功夫。“实”就是求真务实,上报数据要真实可靠,开展统计要反复核实,各项任务、工作计划要踏下身子狠抓落实。对待计划生育工作,要消除“虚”,形成“实”,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入户访视这个基础抓起。这就要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彻底打消为访视而访视的消极应付的工作心态,在落实入户访视“三要素”,强化“四项职能”的前提下,主动去做知识丰富、掌握政策、精通业务的宣传员,做组织有方、管理有序、领导有力的组织员,做思维敏捷、善于协调、群众欢迎的协调员。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访视工作的职能作用,真正使群众打消疑虑、理解和支持计划生育工作,促进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和育龄群众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整体工作的开展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是在“通”字上下功夫。“通”就是要业务精,政策熟,素质高,知识全面。这是对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精通业务是前提,精通政策法规是基础,只有精通广泛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胜任工作。

会计统计工作计划第8篇

关键词:ERP信息系统;社会管理工作;应用

1ERP信息系统综述

1.1业务覆盖范围

ERP信息系统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的一种管理系统,其被普遍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它本身具备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与模拟功能,能够实现对企业管理环节中各个方面的集成化管理,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ERP信息系统不仅能够用于企业,还能用于政府机关及各种企事业单位,在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中,能够对机关及单位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并为其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从而强化了政府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这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工商部门、交通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及公安部门等众多社会管理领域。由此可见,ERP的业务覆盖范围非常广,它对社会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2系统应用架构

ERP信息系统的应用架构主要是以模块化来构成的,这些模块具备生产管理、库存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业绩评价等一系列的功能,它们既可以单独进行工作,又能实现统一的集成化管理。

1.3系统功能架构

ERP信息系统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它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服务体系,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全面可靠的决策信息。ERP信息系统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完备的管理,它通过将总账管理、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等相关功能构建出一种功能独立的模块,通过这些模块的补充与联系来形成集成化的资金管理系统。在资源管理方面,ERP信息系统能够对企业中的人、财、物进行高效的管理与配置,以此确保企业的各个环节能够得到有序开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在事务处理方面,ERP信息系统还能通过联机的方式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并对信息的反馈情况进行处理,以此提高企业的事务处理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ERP信息系统能够对优质人力资源进行充分挖掘,还能够对内部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从而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2基于ERP信息系统分析社会管理工作的革新路径

2.1基础数据标准化

要想实现社会管理工作的革新,就要对社会管理工作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解,社会管理工作是通过政府及民间组织采用多种管理措施及资源来对社会问题及社会现象进行协调、管理与服务的过程。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对社会问题的解决,以此提高社会生活质量。而这就需要社会中各个与社会管理有关的部门进行协调、组织、规划与监督。通过采用ERP信息系统,能够高效全面的对社会所反馈的需求与信息进行收集,并形成相应的基础数据,然后通过ERP信息系统的强大信息处理功能,来对这些社会反馈信息与需求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基础数据标准化,通过对基础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得出相应的结果,从而为社会管理工作者的计划与发展目标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2计划管理

戴尔麦康基曾讲过:“计划的制定比计划本身更为重要”,社会管理工作的计划的制定是比计划本身更为重要的事情,通过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与资料来进行计划的制定,更能为社会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ERP信息系统便在社会管理工作的计划制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管理工作者通过利用ERP信息系统来对社会反馈信息与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并以此确定出预测目标,然后根据预测目标来收集相关数据与资料,通过再次分析来得出预测结果,并按照预测结果来编制计划。

2.3采购管理

在社会管理工作中,采购管理是对社会管理计划的制定及实施的物质支撑,采购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社会管理工作的效果。因此,必须要对采购管理工作进行革新。而通过ERP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使其根据资源能力需求计划进行分析,来制定也相应的采购计划,并明确了采购的时间、内容、货源及供应商信息等,从而极大程度的提高了采购管理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使其能够具备更多的精力和供应商进行谈判。此外,按照采购计划来进行管理与采购,不仅能够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还能使采购变得更加合理准确。

2.4计划实施管理

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对计划的实施,只有对计划进行高效的落实与实施,才能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而通过ERP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其能够根据计划情况来对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核对,并对计划中的各个资源及实施人员的进行分析,以此判断计划能否得到高效的实施。ERP信息系统还能够对计划的范围及职权分配进行合理分析,并对计划工作的实施时间及实施等级进行设置,以此确保计划内容中的各个环节能够得以有序进行。ERP信息系统能够根据计划与可用时间的比较来对紧迫系统进行计算,紧迫系数的计算公式为:紧迫系数=(计划完成日期—当前日期)/计划提前期,如果紧迫系数小于1,则代表该计划难以在规定实施时间内完成,应采取必要措施来提高计划的实施进度。如果紧迫系数大于1,则代表这项计划能够提前完成。当紧迫系数为负值时,则代表该计划已经超期,而紧迫系数越小,就证时计划的实施时间越紧迫,相应的其优先级别也就越高。此外,社会管理人员还能通过ERP系统来依据计划情况来进一步生成计划的分析报告,以此为社会管理工作计划的调整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5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管理人员还能够通过ERP的强大功能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革新,它能够对人才的招聘、绩效内容、薪资待遇、岗位权责、工资核算及员工培训进行高效的管理,从而有效解决了政府机关及各个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上的不足。并且,社会管理工作人员还能够利用ERP信息系统对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及相关信息进行汇总,以此为社会管理工作人员在帮助失业人员时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萌,黄长春.ERP信息系统在社会管理中应用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8):175-180.

[2]赵辉.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与体系构建[J].当代经济管理,2016,38(09):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