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院制剂室实习

医院制剂室实习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1 16:28:07

医院制剂室实习

医院制剂室实习第1篇

关键词:现代医院;医院药学;运管模式;创新设计

怎样创新建设与管理好新时期现代医院药学?鉴于很少见到这方面的报道,作者依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分级管理评判标准》[1]、《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机构制剂质量管理规范》(GPP)[4]等技术要求,结合医院药学专业技术性、经营管理性和用药指导服务性三大特点,以及医疗用药活动所构成的功能结构与运转规律,应用系统管理理论,对现代化医院药学的创新建设模式进行了如下探讨:

1建立全新的医院药学管理系统

现代化医院药学的工作职能转变:现代医院药学必将按工作需要来设计岗位,按综合目标任务来设计考核,按岗位承担职责的轻重和贡献大小来设计薪酬分配,按人员素质要求来设计业务培训,按药剂工作任务不同要求来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硬件,按药剂工作质量要求来编辑管理软件。实行服务理念的创新突破与工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①端正思想,全面引进市场竞争、经营管理、经济效益、社会服务和团队效应意识,从观念上实现医院药学必须“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的根本转变;②调整岗位,实行逐级全员聘用,一切向制剂科研和药学服务一线倾斜的转变;③规范管理,管理方法由过去主观经验被动型向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定量化管理转变;④完善服务,服务方式由过去被动式为医患来取药服务向取送结合主动送药上门服务转变;⑤合理配置人财物,建设规模由过去单一制剂、经营型向生产、科研、经销和多种服务一体化、一条龙转变;⑥加强考核,分配模式由过去吃大锅饭型向统筹经营、全成本核算、与绩效挂钩转变。以此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增强两个效益。现代化医院药学的管理软件建设:①全方位建立现代医院药学微机管理系统;②建立各类制剂配制和质量检验操作规程,汇编成《医院制剂规范》(2005年版),保证各种制剂规范配制,各项质量控制工作依规进行;③健全医院药学综合管理制度,各项工作量化打分标准和绩效考评办法,汇编成《药剂工作管理规范》(2005年版)。以此确立共同遵守的工作规则,对药学部人、财、物全方位实行科学量化管理;④建立临床合理用药咨询软件;⑤建立各类药学工作驱动软件;⑥建立各终端资源共享检索软件;⑦建立病人查询软件;⑧施行管理制度化、使用责任化、操作程序化、考核档案化、保养规范化管理[5]。现代化医院药学的数据库建设:①药品数据库;②制剂数据库;③资产数据库;④合理用药数据库;⑤药学服务数据库;⑥质量管理数据库;⑦人力资源数据库;⑧管理文化数据库;⑨药学信息数据库;⑩资金数据库;绩效分配数据库。

2建立现代化医院药学的硬件系统

21仪器设备的硬件配置药库和药房应配置一定数量的药柜、空调、冰箱和电脑;煎药室和制剂室要配齐煎煮、提取、分离、粉碎、烘干和灌装等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应配齐紫外、气相、红外、高效液相、荧光、薄层扫描、溶出度、酸度、不溶性微粒、永停、水份测定、分析天平,生化培养箱、生物显微镜、干燥箱、集菌仪、微生物测定、净化工作台、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等质检设施,保证制剂质量;财会和临床药学应配置一定数量的电脑与空调,创造良好的药学服务工作环境。

22制剂室建设应按下列原则合理布局设计制剂室[6]:①一室多用:利用同一设备和房屋条件生产出相同剂型但不同品种的制剂。灭菌制剂室不生产大容量注射剂时,可生产小容量注射剂或滴眼剂等,这几种剂型可设计在一室之内。②相同兼并:中药的片剂、胶剂囊、冲剂、散剂、擦剂、洗剂、滴眼(鼻)剂等可与西药的相同剂型并为一室。③特殊共用:相邻制剂室的称量室、缓冲室、烘干室、粉碎室、煎煮室、浓缩室、过筛室、灌装室和包装室等,均可兼顾共用,错开使用。④合理布局便于操作。注意按制剂工艺流程布局操作房间,严防逆向走动和人物混流。⑤科学组合集中安装空气净化系统。一般应将100级和1万的制剂室科学组合设计于一层楼,10万级的各种制剂室科学组合设计于一层楼,30万级的各种制剂室科学组合设计于一层楼。⑥功能特殊的科室(如:质检室、炮制室、药研室、临床药学室、仓库、微机室、办公室等)应另外独设。⑦应分开制剂操作中人流与物流混杂的运作方式,以避开交叉污染。应按下列原则开展新制剂研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遵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的“中药新制剂研究原则”[7],运用现代科技方法,以方药独特疗法系统相统一的理、法、方统一性的中医理论体系,结合现代的病理学和基因科学,以地方病、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危重病等不同疾病的病症为研究对象,对成本订价和医疗市场进行可行性论证,以有效治疗率达到80%以上为开发基准,来综合评价确定进行新制剂的中药学与中医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3建立新型的医院药学服务系统

为临床和患者搞好服务是新时期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职责。为此,医院药学要履行以下服务宗旨:保证基本目录用药不缺药不断药,满足临床需要按时送药上门;满足病人需求快速拿药煎熬配制,确保药品质量100%合格;保证中西药品品种齐全价格适中;服务热情文明礼貌公平诚信周到,力争服务满意率达98%以上。各药房系统、药库系统、煎药系统、制剂系统、药物研究系统、送水送药系统、药品质量检控系统、临床药学系统、数据库系统、技术信息系统、财务系统、办公室系统和领导指挥系统等室(组),要根据药学服务的总体原则,分解落实任务指标,制定各岗位服务承诺。规范各个岗位工作程序,保证各项工作质量,提高每项工作效率,获取最佳社会经济效益。

4建立过硬的药品供应质保系统

合理调节药品采购贮藏数量,克服药品短缺或积压,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建立定量预测贮藏药品的数学模型,合理组织仓储药品。

41定量预测贮藏药品的数学模型设计①用直线回归法预测药品需求量:把近10年来药品逐年增长的需求量看作一条直线,用回归直线方程式y=a+bx进行预测。同时,结合医院疾病发病率、资金情况以及医疗市场变化等因素,随时灵活、客观地修正预测值,求得更为准确的药品需求量。②用经济批量法求算药品采购量:通过控制进货批量,既满足临床需要,又使采购费用与储存费用之和为最少。计算公式:FOQ=(2AP/C),式中A=全年采购量,P=每次平均采购费用,C=每单位药品年平均储存费用。③用经济进货额求算药品采购量:因医院采购药品不是单一品种,可用金额来掌控药品采购量。计算公式:FOQ=(2PZ/L),式中P=每次平均购进费用,Z=计划购进药品总额,L=储存费用为药品购进单价的比例。

42制订临床用药保障供应措施为保持正常医疗活动运转,应付各类突发事件,应规范从临床用药申请调查核实形成采购计划购回药品质量检验验收入库通知领药开票交验签字等各道工作程序;严格签字手续,落实承办双方责任,切实保证药品供应。

43制订医院药学质量效益考核指标依据医院药学专业技术性、经营管理性和用药指导服务性三大特点,与医疗用药活动所构成的特殊功能结构与运转规律,制定出:①药品调剂系统(11项28分);②药品供应系统(9项20分);③制剂系统(10项24分);④临床药学系统(5项12分);⑤技术信息系统(6项16分),共41项100分的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效益评价指标。

44建立制剂质量管理规程①制订每种制剂质量标准,收集所用原辅包材的质量标准,严格按这些质量标准控制购进原辅包材和制剂半成品与成品质量;②制订每种制剂配制规程,规范制剂的配制操作;③制订每项质量检验操作规程,规范质量检验的标准化操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④制订各类制剂、每道工序、特殊单元和关键岗位(称量、清洁、消毒、清场、提取、分离、搅拌、过滤、制粒、压片、干燥、粉碎、过筛、分装、包装和入库等)标准操作规程,以指令和约束制剂人员规范操作;⑤制订制剂处方、生产工艺、仪器设备和质量标准等验证方案;⑥建立药物称量计算、半成品含量、重(装)量和比重计算、成品收得率计算和含量计算,以及能否用于临床等质量审查管理制度;⑦建立投入不合格原辅包材与产出不合格制剂成品销毁、回收、退货、返工等处理登记制度;⑧建立各级制剂岗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⑨建立临床用药评价和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制度;⑩建立每种制剂标签与说明书设计格式;建立各类制剂室和各种制剂工作综合管理制度;将以上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汇编成《医院制剂规范》(2005年版),发给每位制剂人员,天天对照,依规操作。

45强化四级质量保证职责建立分管院长、药学部长、质量保证负责人、质量检验人员四级质量保证系统,层层把关,全员重视,确保购进药品、生产制剂和病人合理用药的质量。

5建立合理的用药咨询系统

51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坚持参与临床查房、会诊,仔细分析病人疾病状态,掌握妊娠期、哺乳期、新生儿、婴幼儿期、儿童期、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的合理用药原则,科学选择和确定药物适宜剂量。对特殊病人,权衡利弊后综合做出个体化给药方案。

52开展血药监测,提供合理给药方案临床药物治疗时,遇到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性反应和副作用强、具有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性药物;病人的肝、肾功能不全或患有其他疾病,导致药物的体内代谢和排泄加快或减慢,分布发生变化,蛋白结合率升高或降低等;长期服用后导致积蓄的药物;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应用,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均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设计合理给药方案,实现药物的最佳治疗。

53应用成本――效果分析等方法优化治疗方案按照国家颁布的《××新药治疗××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回顾性分析评价两种以上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劣情况,计算和比较其药物治疗费用与效果比率或每单位效果所需费用,平衡成本与效果,在两者之间寻找最佳治疗效果时费用最低、最合理、疗效最好、最安全的治疗方案。

54建立临床合理用药评价系统针对新药和新制剂的临床疗效、治疗范围、毒副作用、用药剂量、给药途径、配伍禁忌等方面,系统地建立观察记录和评价指标。

6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与绩效考核系统

61定期考试,择优上岗实行考试聘用、持证上岗制度。先确定岗位职数与技术难度系数,再根据考试成绩、技术职称和实际操作能力,逐人确定岗位。对重要技术岗位的负责把关人员相对固定,聘用主管或副主任药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各室主任(组长)。对新分配或新调进人员一律实行各组循回轮岗(大专以上半年、中专以下一年),直到全面熟悉各项药学工作后,再依个人特长和考试成绩,相对固定于某一药学工作岗位上。并坚持轮岗制度,职员每年轮岗一次,组长两年轮岗一次,三年内轮完。以拓宽药学人员的知识面,练就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底,保证药学队伍的稳定阵容与整体素质。

62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人员素质为搞好职工在职教育和终身学习,坚持“三坚持、三结合”的培训方法:坚持突出年轻人为重点,专业对口培训,将年轻药学人员送上级中西医院和药检所进修学习,使其熟练掌握制剂生产、质量检验、药物监测、合理用药等方面的专业操作技能;坚持选派代表参加省以上中西药学年会、新药典、制剂新技术、新检验方法等学习班学习,由学回的代表传授教会全体药学人员;坚持每年组织两期新知识、新技术讲座和专业技术与法律知识考核。请老师进来讲课与走出去学习相结合,个人加强平常自学与单位定期组织集中学习相结合,国家考试与单位考核相结合,支持青年人自学成才。

63推行“成本核算,浮动工资,量化考核,按绩取酬”的绩效分配考核制度。①建立绩效分配数学模型:以2000~2004年医院药学部的总收入与总支出为据,应用灰色数列G(1,1)数学方法[10]建立Y(t+1)=9876.580.008957t-9768.61的绩效分配经费预测数学模型。确立薪酬分配计算公式为:个人月薪酬工资总额=基本工资+各种补贴+绩效工资;个人月绩效工资总额=(科室考核下拨小组绩效总额/小组总人数)×提成比例×个人系数×绩效考核得分%。②施行有效的考核办法:科主任对医院负责,将医院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用《药学部综合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分解落实到各小组;组长对科主任负责,将药剂科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个月和每位职工;每位职工对组长负责,胜任各自的岗位工作。总之,在现代化医院药学建设中,只要抓住了以上6个主要方面的规范化管理与建设,就能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医院药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益。5年来,我院投资160万元用于制剂室建设、微机管理和在职培训,使工作条件逐步改善,人员素质大幅度提高,有效保证了各项医院药学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评判标准,1998.

2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200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5.

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GPP),2000.

5杨茂春.科学管理制剂生产质检仪器设备的探讨.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17(4):378.

6杨茂春.建立现代医院制剂质量保证系统的探讨.中国药事,2003,17(3):139,

7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2005,

8杨茂春,杨哲.开发现代中药新药新制剂的创新设计原则.中医药学刊,2006,6(2):24~26,

医院制剂室实习第2篇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c)-107-01

学生实习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由从单纯的基础理论学习转化成实践过程中的特殊阶段。我院药剂科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每年都肩负着学生实习带教工作的重要任务。医院制剂是学生在药剂科实习的必修内容。怎样保证完成学生的实习任务,如何抓好实习学生的学习管理,提高学生实习质量,使学生的后期毕业实习与前期理论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快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达到实习的目的已成为当前的新课题。笔者就近几年的制剂带教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报道如下:

1 制定制度,加强管理

1.1 成立带教小组,实施实习指南

首先成立以制剂室主任、组长和各部门负责人为主的带教小组。然后根据我院生产厂房、制药设备、生产能力、生产剂型等实际情况,结合各学校的实习要求,制定本医院《制剂实习指南》。让学生在实习期间进一步明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明确自己应了解什么、掌握什么、达到什么目的,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1.2 加强组织纪律,严格规章制度

在实习期间,学生组织纪律性的强弱关系到实习能否顺利完成的问题。我们要求学生办好请假、消假手续,实行上、下班打卡制度。每在一岗位实习完毕后,由带教老师根据他们各方面的表现写上评语,作为实习结束后评优的依据。

2 岗前培训

我院制剂室相当于一个中小型药厂,内有各种制药设备、电源设施、压力容器等,各方面要求都很高。每批学生到岗前,我们首先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医院和制剂概况、实习指南和要求、洁净区管理和安全生产知识。帮助他们尽快熟悉、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中去。

3 加强“三基”训练,提高实习质量

医院制剂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合理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习了解和掌握医院制剂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从而达到实习的目的。

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基”训练,是整个实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过程。只有反复运用,才能使学生牢记这些基本知识,才能使他们在实践中对“三基”运用自如。在“三基”训练上,要求带教教师在学生到岗时,将本岗位的理论知识、工艺操作规程、运用要点事项详细传授给学生,帮助解答学生在实习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要求带教老师按照实习指南、实钢的要求,言传身教,多做示范,有意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尽可能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做到放手不放眼,不断丰富学生的实操经验。例如在片剂的实操过程中,笔者首先向学生讲述制备片剂的生产全过程和注意事项,重点讲述颗粒制备的要点。制软材时要求学生掌握每次加乙醇的浓度,多次接触药物,用手感受对药物软材适中度的要求,从中体会制粒的全过程。在配制氯化钾溶液时,告知实习生该制剂的配制要点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根据工艺要求,自行对工作台进行消毒,自行选择衡器、量器,计算、称取处方药物所需量,进行配制和清场。学生经过溶液全过程的配制,提高了实操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制剂实习,学生基本上都能够掌握一种或多种的制剂产品生产过程,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医院制剂室实习第3篇

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降低医疗费用,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卫生部门规定在一定的区域内各医疗单位间实行检验报告单“一单通”,这一政策确实带来了社会效益,解决了部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由于各医疗单位技术水平存在着差别,检验项目所采用的方法、仪器、试剂不尽相同,加之对项目的质量控制和评估的要求各异,导致相同项目的结果、报告单位、参考值范围不一致[1],故而也给医务人员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使这一利民政策得到有效实施,我们对基层医疗单位进行了调查,并将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探求有效的解决方法。

1 存在问题

1.1 人员素质 各级医院的检验人员差异较大,三级医院以大专、本科为主,二级医院主要为专科人员,一级及以下各医疗单位的检验人员存在差异较大,中专毕业占多数,有的单位甚至使用护理及其他人员兼职检验工作,这些人员没有资格证,没有学习进修,不具备专业知识,仅会简单使用仪器,发出报告单。一级医院专业培训少,检验水平低,继续教育流于形式,使检验工作徘徊在较低层次上[2]。

1.2 仪器设备 仪器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仪器安装环境难以达到要求(室内温度、湿度),电源配置不合格,仪器随意放置,平台固定不牢。仪器的种类太多,不利于各单位之间交流,如血细胞计数仪购置于十多个厂家,有三十多个品种。这样,厂商由于费用的考虑就很难及时进行保养、维修,有超过半数的实验室为了节省费用,不按要求进行日、周、月保养,仪器从未进行过校对,很难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3 试剂 各医疗单位均由自己定购试剂,这虽对降低成本,减轻患者负担起到一定作用,但因试剂种类繁多,造成检验结果及其参考值在各医疗单位间不一致,使医生很难了解检验结果,使检验报告无法实行“一单通”。有的医院标本量小,试剂使用时间过长,甚至使用过期试剂。试剂定购、存放、发放都没有标准制度,缺乏有效的控制。试剂与仪器不配套,为节约成本而使用非配套试剂进行检测,以致于造成检验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

1.4 质量及质量控制 质量是检验科的根本,没有质量,检验结果会失去临床价值,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质量控制是保证质量的前提,在二甲以上的医院中,能参加省临检中心或卫生部临检中心质控的医疗单位达到100%,二级以下医院很少参加室间质评。由于经济原因,基层医院能坚持室内质量控制的非常少,这样就很难保证结果准确性。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如:标本收集、运送、保存、处理,试验的方法、操作步骤,试剂、仪器使用等没有标准文件,很多检验人员不能按要求严格操作,只按经验办事,难以适应新的检验工作要求。

2 措施

2.1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首先,应增强各级医疗单位领导的认识,使之充分体会到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以及发出去的检验报告代表了医院的水平。其次,要使每一位检验人员真正认识到质量是科室的生命。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加强继续教育,多走出去、请进来,使基层人员能够有较多的机会了解新设备、新方法、新技术。参加质评会议,全面了解其医疗单位所处的现状以及以后的发展方向。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应以地区为单位,经常聘请专家进行讲座,使全体人员都能开拓视野,达到基层人员见多识广的目的。

2.2 搞好仪器及试剂管理 仪器虽然不能要求统一,但我们建议由临检中心或卫生部门经调查后确定一些适合这一区域的仪器及配套试剂,这样不仅能使各种仪器及时维修,仪器出现的问题及时相互交流,也可避免或减少在其他单位出现相同问题,还能使检验结果保持理论上的一致。同时对中小医院极为有利,可使试剂能够在各医疗单位相互调配,减少财力的浪费,杜绝使用过期试剂,还为各医疗单位互相学习、提高带来很大的方便。避免同一患者在不同仪器检测同一项目结果上的差异大于可以接受的误差范围这一问题的发生。使用相同仪器及试剂可使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对检验科在医院和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也非常重要。

2.3 强化质量控制 应对从事检验的人员进行了解,没有检验资格的人员不能从事检验工作,各级医疗单位都应进行室内及室间质量控制,没有质量控制的报告单,决不能发出。实验室应通过认可,这样才能确定该实验室在管理、质量、标准化、规范化方面达到了国家要求。建立实验室认可制度,有助于临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迈上新台阶,使临床检验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保证[3]。对开展的项目应进行评定,根据人员、仪器设备等条件做出评估,选择最有效、最经济的项目,提供给临床和患者。建立质控与标准体系,从检测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标准品、质控品、检测方法、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操作程序及相关的记录,完善的室间/室内质评活动及结果,定期做质控与校准,保养计划等予以全面实施。临检中心对能够实行“一单通”的各个医疗单位,统一配置质控品、校准品,这样能使产品质量优、价格低,被二级以下的医院接受,从而提高检验质量。

2.4 完善操作程序 应通过权威机构对实行“一单通”的医疗单位进行调查,根据其规模、人员配置,制定出所有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的程序文件,并为操作人员所熟悉和遵守,包括标本的收集、运送、保存、处理,试验的方法原理、操作步骤,试剂和仪器的要求,试验条件、仪器校对方法及校对物[4]。让这一文件成为所有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这样可使各个人员操作基本一致,强化了操作理念,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发出合格的检验报告单,更好的服务临床。总之,“一单通”的政策是正确的,它能够减少医疗费用,给老百姓带来诸多方便,但实施“一单通”仅靠卫生部门文件是不行的。这需要卫生主管部门对医疗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扶持,同样也需要临检中心的大力支持,以保证各医疗单位的质量,更需要奋斗在检验工作上的同志共同努力,寻找差距,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新试验,提高检验质量,为临床患者提供快捷、准确的报告,使“一单通”能够较好实施,并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黎明,王鸿利.我国临床血液学亟待解决的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3):235236.

[2] 刘福.基层医院检验人才素质要求的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6):461462.

医院制剂室实习第4篇

尊敬的领导:大家好!

现专业技术职务及时间:

获奖、成果:

其他学术委员会、学会认知情况:

我的竞争优势:

1、有国家卫生事业献身的精神,有热爱国家卫生事业的一颗红心,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意识,有以医院为家爱院敬业的责任心。

2、药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药理学硕士。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研究生学习,更新充实了专业理论水平,90年晋升副主任药师。2003年通过国家职业药师资格考试,并拿到职业药师资格证书。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3、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从事药学工作三十余年熟悉并能熟练掌握药学工作的每一个专业。工作得心应手.任药剂科副主任五年,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

4、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带教能力,能做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使科室专业横向与全国、全军沟通学习,纵向使本专业高深层次发展。

5、有良好得人迹关系及上下级关系。能全面领会领导意图,能上情下达,协调机关与科室、科室与科室间关系,并有综合协调全院的关系的经验和能力。有处理好各种急发事件和正常业务与行政工作的经验与能力。

6、有领导的信任及全科的同志们乃至全院同志们的支持与帮助,能团结全科同志共同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能带领全科为医院的腾飞作不懈的努力,贡献我们的一切力量。

药剂科目前现状:

1、中西药调剂

调剂工作是医院药房工作重点之一,目前我院药房仍就沿袭传统式的摆药、配药、发药模式,各调剂室工作环境较差,工作繁琐,人员需求量大,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无法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控制链缺失,已不能适应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的需要。

2、制剂与药检

我院制剂室,与同等医院相比,房屋硬件设备较好。但是,配制设备落后,制剂品种不能满足临床科需要,制水设备由于某些原因不能使用,至今普制室和药检室的同志配药用水,洗瓶用水需到供应室抬水,这在全国三甲医院是少见的。药检设备老化,检测手段落后已不适应现代医院药学发展。

3、临床药学

我院由于条件限制,当前开展的工作为,用药分析,用药调查,用药咨询,部分药物的用药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等。存在问题由于条件有限没有开展血药浓度检测及药代动力学监测工作。

4、药品供应与管理

我院目前的药品供应管理模式,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管理模式,许多供应手段是应急措施。所以出现一些供求矛盾是难免的。药品管理方式由于his系统的实施,微机管理药品虽然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在全国同级医院中不落后。

5、人才培养及使用现状:

目前药剂科在读硕士研究生二名,培养上海二医大药学专业专升本共×××人,现都在科室一线工作,为医院做贡献。

存在问题:

需要更系统的专业培训,使基础知识更扎实,增强科研能力,更深入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及动态,促进学科发展。

6、学科发展及科研

学科发展不理想,科研方面药学专业的成果不多,药学专业方面的论文少,确实需要学科带头人领路。

本学科发展前沿与动态

1、调剂工作:

目前医院药学的工作方向,由药品供应为主,转为以病人为中心直接为病人治疗服务。医院药房的工作重点,也由以药品供应为主,转为药学服务。

目前发达国家已推行建立现代药品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即一体化分区调配管理模式,药品管理全面实行网络化管理和数量化管理。人员要求具有相关专业学历,并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

2、制剂及检验:

根据时辰药理学,剂型已发展到缓释、控释、靶向制剂。给要途径已从过去单一的静脉、口服增加为鼻粘膜给药、透皮吸收等。中药制剂已达到精提取,也就是成分提取和超微粉化,加大了中药的吸收度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力度。药品检验以仪器分析为主,高效液相,质谱,核兹共振,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毛细管电泳,薄层扫描等,一批检品剂量小,检出率高的仪器检测手段不断推出。抗生素生物检测手段除如酶联免疫,放射免疫外,还增加了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

临床药学

目前给药个体化,血药浓度检测已列为常规检测手段,成为临床医生用药治疗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实验室检测数据。药物相互作用已从以前药效学相互作用,转为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方向由原来的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转为代谢过程中药物的相互作用,其次是药学服务一体化研究,也比较热门。

药品供应与管理

已从传统的买进、卖出、配药、发药转为,以病人用药质量为第一位,形成采购、供应、发放、管理、质量监督为一体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我的治科方略:

解决三大矛盾突出焦点问题

一、供求矛盾问题(长期 )

二、服务态度问题

三、业务素质与服务质量问题

解决方法:

一、克服一切困难解决药品供应不足问题

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协调各供应单位省市医药、药材公司的关系,解决资金紧张、供不应求问题。以主渠道采购为主,努力协调有关单位的关系。加强与地方医药公司的联系,就医院的发展前景及大好形式多做宣传,让医院的墙里开的红花墙外也红起来,提高医院的信誉度,让相关单位知道困难是暂时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好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援,保证供应。

一、克服一切困难解决药品供应不足问题

成立采购小组,将计划采购工作做精做细,减少过期失效药品造成的浪费。增加药品采购的透明度,使药品采购工作更加公开、公正、价格公平。新药进院交药事委员会,经专家讨论决定。努力杜绝一切药商的不良行为,把有限的资金使用的更合理、取得更高效益。最大限度的缓解供求矛盾,满足临床药品供应。

二、提高服务意识一切为临床服务

树立挽救病人生命、保障临床用药,让每一位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为第一位的观点。提高全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调整自身定位,树立品牌形象,强化服务意识。协调好各科关系,如机关、各辅助科室、临床各科室等。经常下临床了解一线用药需求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尽最大努力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尽快建立现代药品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即一体化分区调配管理模式,实现药品管理全面实行网络化管理和数量化管理。门诊设立零距离为病人进行药学服务体现药学服务的魅力,零。建立用药管理和专家咨询系统软件,与各临床科室联网,实现用药信息反馈,对病人用药情况进行观察追踪,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三、加强全员专业素质培训,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组织全体人员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操作的培训,定向培养,相对固定,适当轮转,全面熟悉,分级考核,加强全科人员继续教育,以达到知识更新。与院里协调选派优秀人才、业务尖子外出进修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及专业能力。有了较高的专业素质,加现代化管理手段,使全科人员真正的从一日三次一次两片中解脱出来。都能用自己的知识去为临床用药服务。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从思想上提高为患者服务质量的意识,减少差错、杜绝事故发生。

目标责任制管理:

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分别制定相应的工作指标和奖惩制度。定指标、定任务;绩效考评与奖惩挂钩,打破大锅饭,实行分餐制,赏罚分明。常规业务和学科发展工作双管齐下,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共同完成好各项工作。

全面质量管理:

开展**论证工作

经济效益问题:

加强药品管理、满足药品供应,努力争创效益。在克服资金紧张困难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满足全院药品供应,为医院赢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开源节流,开展可创经济效益的新业务新技术。依据药品管理法规,扩大制剂品种提高制剂质量,满足临床科需要,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静脉配液中心。扩大制剂品种,如静脉高营养液的配制工作。开展中药制剂的配制。开展血药浓度检测,开展体内药物动力学、药物代谢相互作用的研究,开展为病人零距离门诊用药咨询服务,开展药学服务与用药质量一体化工作。

人才梯队建设:

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培育团队精神和建立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培养年轻技术骨干:搭台子、压担子。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定期考核、持证上岗。优胜劣汰,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医院打造一支过硬的药学队伍

学科建设:

1、临床药学服务是今后医院药学发展方向,开展血药浓度监测,推广个体化给药方案,开展用药咨询上门服。为临床和患者提供一流药学服务。

2、根据新的药品管理法规,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扩大制剂品种,提高制剂质量,为医院开辟新的制剂市场。

学科建设:

3、实行采、供、管用一条龙现代化管理,做到计划采购,把握质量,保证供应,科学管理。把药品供应管理工作与学科建设并轨。使药品供应工作更科学,更合理,更适应临床需要。

科研与学科发展:

积极申报研究课题:

1、建立用药管理和专家咨询系统、临床用药指导软件研究工作。

2、继续已开展的新药小儿热泰平的研制工作。

3、开展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和体内代谢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科研与学科发展:

加速学科发展

发挥现有优势(两个硕士研究生、三个学士本科生)扩大科室知名度,积极参加全国、全市的药学专业学术活动,与相关专业横向联系,如北京人民医院、协和医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请专家指导,专业合作相结合。以优质的药学服务为龙头,带动科研,及各项专业工作使我院药学专业走向全国。以一个全新面貌的医院药剂科展现给大家。

我的工作思路是:

以“三个服从”要求自己,以“三个一点”找准工作切入点,以“三个适度”为原则与人相处。“三个服从”是个性服从党性,感情服从原则,主观服从客观。做到服务不欠位,主动不越位,服从不偏位,融洽不空位。三个点是当医院领导要求与我科实际工作相符时,我会尽最大努力去找结合点,当科室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会从规章制度与工作职责上找平衡点,当领导与领导、科室与科室之间意见要求不统一时,我会从领导的角度和各科室的利益出发去领悟和寻找相同点。

“三个适度”是冷热适度,对人不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进行等距离相处,刚柔适度,对事当断则断,不优柔寡断;粗细适度,即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作到对同事多理解,少埋怨,多尊重,少指责,多情义,少冷漠。刺耳的话冷静的听,奉承的话警惕的听,反对的话分析的听,批评的话虚心听,力争在服务中显示实力,在工作中形成动力,在创新中增加压力,在与人的交往中凝聚和力。。

我的处事原则和风格是:

努力做到严格要求,严密制度,严守纪律,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以共同的目标团结人,以有效的管理激励人,以自身的行为带动人。努力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共事讲团结,办事讲效率。管人不整人,用人不疑人。我将用真心和爱心去善待我的每一个同事,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尊重,给他们一个宽松的发展和创造空间。让每一个人都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

我的工作目标是:

医院制剂室实习第5篇

【关键词】一单通; 问题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oblems of 1.1标本引起的问题:检验标本的化验项目,因采集的时间、部位、方式不同,其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

1.1.1血常规:采血的时间、部位和方法不同,其结果一日之内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2倍,耳垂和手指血及静脉血都有很大差异,患者的病情和情绪和血常规的结果在一日内也会有很大的变化。

1.1.2尿常规:留尿的时间如晨尿和随机尿相比,就是同一家医院、同一个患者的结果也会完全不一样。患者留尿的方式如前段尿、中段尿、末段尿,对同一个尿道感染的患者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再就是患者饮水的多少,检查前是否打过吊瓶,妇女月经期前后留取的尿液标本,对检验结果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尿常规化验单作为“一单通”处理也很难

2.1人员素质 各级医院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尽相同,科室人员结构不合理。三级医院以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为主,二级医院主要为专科人员,一级及以下各医疗单位的检验人员存在较大差异,中专毕业占多数,有的单位甚至使用护理人员或B超心电图其他人员兼职检验工作。这些人员没有资格证,不具备专业知识,继续教育流于形式,检验水平低下,仅会简单的使用仪器,发出的检验报告单准确与否自己都解释不清。各级医院每个检验人员的责任心也各不相同,三级医院的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的话也照样会出现检验标本混乱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发出的报告单难以认同。

2.2仪器设备: 各级医院检验科各种型号的检验仪器都有,不利于各单位之间的交流,各种血细胞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尿常规分析仪、血凝仪等等品种多。仪器的安装环境(室内温度、湿度、干扰因素)也难以达到要求,电源配置不合理,仪器随意摆放,平台固定不牢。每个医院实验室是否能及时的对仪器进行维修保养,这就很难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

2.3试剂: 各医疗单位自己定购试剂。试剂种类繁多,其灵敏度、准确度及参考值不同,有的小医院标本量少,试剂使用时间过长,试剂的存放方法不当,造成试剂的失效;试剂与仪器不配套,以至于造成检验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

2.4质量及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是检验科的生命核心,检验报告是检验工作的终末质量表现。二级以上甲等医院一般都能参加省临检中心或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但是一级医院参加的就很少。有些医院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标本收集、运送、保存、处理、试验的方法、操作步骤、试剂、仪器的使用没有统一的标准,很难认同“一单通”的存在。

2.5法律法规: 误诊后的责任归属问题,也是“一单通”难以实行的症结之所在。有的化验项目结果时效长,如免疫类,有效期可达3个月以上,而有些血液化验结果变化很快,有时甚至可能一天要测几次。是否需要重新化验,主要取决于病情的变化以及临床医生的判断。比如某患者在甲医院做的术前检查,在乙医院接受的相关治疗,如果患者术后或者输血治疗后,出现有关检查方面及院内感染等纠纷,责任不明确,给医院之间,医院和患者之间举证和取证带来很多的麻烦和不便。如果因“一单通”的问题出现的医疗纠纷,是该追究检测单位还是诊断单位的责任,目前法律尚无明确规定。误诊的责任是谁写报告谁负责,因而多数医生不愿采用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

3结论

经过上述探讨,我们认为只有部分项目可做为“一单通”处理。

3.1 不受标本采集时间、方式的影响,也不因患者在短时间内变化而有明显变化的检验项目,如果参加省或卫生部检验中心质量控制,质评合格的实验室之间的化验项目如乙肝系列、分子生物学、微生物病原学的检查、部分生化检测项目、细胞形态学、风湿免疫学检查、内分泌学的检查等项目可作为“一单通”处理。

3.2 上级医院部分化验单到下级医院可作为“一单通”处理。

3.3 被国家认证的实验室其化验单可在全国内执行“一单通”。

4 讨论

4.1加强学习,使之充分体会到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以及发出去的检验报告代表了医院的水平。再是建立资料库或网页,通过日积月累或互联网学习、下载,积累一定的专业技术书刊和检验相关的信息技术资料。参加质评会议,全面了解其医疗单位所处的现状及以后的发展方向。同时,科主任要狠抓科内学习及讲课制度的落实,确保知识的不断更新。重视人才引进,充实检验科的高层技术力量,但要防止高职低能。

4.2医院应加强仪器设备的更新,搞好仪器及试剂的管理 在保证人员素质的前提下,仪器设备可以反映检验科的工作水平。各级医院的检验仪器虽然不能要求统一,但最好是相关负责部门经调查后确定一些适合于这一区域的仪器和配套试剂,这样不仅能使各种仪器及时维修,仪器出现问题也能及时的相互交流,还能使检验结果保持理论上的一致。对于小医院可使试剂在各医院相互调配,减少财力的浪费,杜绝使用过期试剂,避免同一患者在不同仪器检测同一项目结果差别太大的问题发生。

4.3强化质量控制: 没有检验资格的人员不能从事检验工作,各级医疗单位都应进行室内及室间质量控制,没有质量控制的报告单不能发出。实验室应通过认可制度,才能确定该实验室在管理、质量、标准化、规范化方面达到国家要求,对开展的项目进行评定,根据人员、仪器等条件做出评估,建立质控与标准体系,从检测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标准品、质控品、检测方法、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操作程序及相关的记录,完善的室间室内质评活动及结果,定期做质控与校准,保养计划等予以全面实施。临检中心对能够实行“一单通”的各个医疗单位,统一配置质控品、校准品。

4.4 完善操作程序: 应通过权威机构对实行“一单通”的医疗单位进行调查,根据其规模、人员配置,制定出所有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的程序文件,包括标本的收集、运送、保存、处理,试验的方法原理、操作步骤,试剂和仪器的要求等等,避免差错的发生,最大程度的减少各医院同一检验项目结果的差异。

4.5成立独立的诊断中心: 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配置合理的医学检查、检测资源,成立独立的诊断中心,复杂的、非常规性的检测集中到独立实验室完成,医院内部实验室进行常规性的检测。参考文献

[1]彭黎明 王鸿利 我国临床血液学待解决的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3);235- 236.

医院制剂室实习第6篇

1制剂现状

医院现有制剂品种66个,剂型17种,包括中西药内服及外用制剂,以中药制剂为主。制剂许可证原有18种剂型,后因小容量注射剂生产条件较高,生产所需面积较大,使用量较少,在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下,注销掉唯一的小容量注射剂制剂品种。新制剂室按17种剂型进行设计。原制剂室于2000年改造,年产值只有60余万元,生产面积540 m,其中净化面积400 m,己远远不能满足现有制剂品种的需求。房屋面积过小,因生产需求而新购进设备也不能进入净化区,严重制约了医院制剂的发展。

2主要做法

参照新版UMP及湖北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对新制剂室进行了精心设计及建设。

2.1整体设计

医院从2009年开始筹划建设新制剂室。医院领导对新制剂室的建设十分重视,多次派人到湖北省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及中药厂进行考察。在设计上主要考虑现有剂型、年生产量、新增加的设备及未来5-10年医院的发展趋势,与净化车间设计方进行多次协商,确定了最后的设计方案。新制剂室共占有6层,其中两层为净化车间,两层为粗提取及粗加工车间,一层膏方生产车间,一层药品检验室。按要求,部分品种如合剂、溶液剂等净化级别需达到100000万级,部分品种如最终灭菌的口服液、胶囊等净化级别要达到30 000万级,为设计和操作便利、节省的空间,我们全部采用100000万级的净化级别。

2.2车间布局

制剂生产车间分为两个区域,一般生产区(非洁净区)及洁净区。通道又分为人流通道、物流通道、物流传递窗。因为面积有限而剂型多,净化车间的设计布局成为难点。为保证净化效果,提高房屋利用率,我们将中药固体制剂如胶囊剂、丸剂(蜜丸、水泛丸)、颗粒剂、片剂设计为一层,中间为总混、制粒、干燥、半成品间,相邻的有压片间、全自动胶囊充填间、包衣间、微波干燥间等,再通过工艺走廊到达内包间,做到一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各个区间相对集中又保持独立,既保证了净化要求又满足了制剂需求。考虑到口服液体制剂的净化级别要求高于固体制剂,我们将液体净化间安排在口服固体净化间的楼上。按照内服制剂与外用制剂严格分开的要求,把液体净化车间分为两部分,内服区、外用区,外用区的净化级别也提高到100000万级,采有不同的物流通道。

2. 3注重细节

净化车间的三而墙壁均采用彩钢板,地而使用自流平。净化设计师虽然很专业,但长期使用车间的还是制剂室工作人员。在保证布局合理的基础上,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多次选派有经验的制剂技术人员对各车间面积,设备安置方向、位置,各种管道如自来水、汽、输送纯化水的管道、下水管道等的设置及走向认真核查,检修通道的高度及宽度等逐一推敲、落实。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就出现过提取车间下水管道用PVC管,后经及时发现改为铁管。

(1)注重制剂检验。制剂质量是生产出来而不是检验出来的,但必要检验却是制剂质量的保证。新制剂室每层都设置了半成品检验间,配备了电子分析天平、PH计等,对半成品的部分检验项目进行了监测,不出净化间的随机监测对保证制剂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新制剂室的药品检验室面积有360m,有中药室、化学室、精密仪器室、生测室、留样观察室、资料室等,添置了数码生物显微镜、气相色谱仪,更换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先进的检测设备,能对所有的制剂品种进行全检。

(2)注重制度建设,强化管理。新制剂室建成后,对原有的岗位制度、操作流程、各种设备的操作规范进行了重新修订。对所有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严格了各项管理制度,并组织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定期抽查,确保员工的质量意识。

3体会

为加强医院制剂质量管理,国家先后出台了《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保障了制剂质量,同时对医院制剂室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进行长远规划。医院制剂室从规划之初到制剂室建成投入使用,历时近5年,医院业务发展十分迅速。规划之初是保证制剂室20年不落后,这种注重质量管理,高标准、高要求的超前意识,才能保证制剂室处于领先地位。

(2)注重整体,布局合理。制剂室的建设要与医院发展态势一致,与现有剂型及将来要开展的剂型相吻合,并预留一定空间。布局合理,达到净化、生产要求,并节省人力、物力,保证制剂质量。

医院制剂室实习第7篇

[关键词] 药剂科;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b)-0168-02

药剂科担负着医院科研、临床等所需的药品供应。药房管理与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密切相关。药剂科为医疗保健业主要组成部分,管理水平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发展[1]。我国药剂科管理水平滞后于发展迅速的医院药学,药学服务无法满足患者要求,提升药剂科管理水平,刻不容缓。

1 我国医院药剂科管理现状

①临床药学的工作现状:受医院投入、学术环境、医生重视度、药学人员专业素养等影响,诸多工作水平滞后。②人员素质现状:传统药学向医药结合与协作新形式发展,传统窗口供应服务形式向技术形式转变的调剂工作,要求药剂人员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③质检工作现状:很多医院对中药根本不做定量分析。试用、非标准制剂多是自行拟订质量标准后,上报批准方施行。检测微生物,是控制制剂质量的关键。④滥用药:诸多医院药品结构不合理,药剂科工作者对医院类型、病患群体及地方因素等考虑不足,无法科学、合理地调整药品结构比例。

2 药剂科的发展思考

2.1 加大药物管理力度

加大药品采购管理力度,严把质量、价格关,满足全院用药需求。药品质量是群众健康及安危的保障,药品好、疗效高、患者康复快,需及时了解医药新动态,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生产力提高,新、特效药层出不穷,采购新药务必做足调研工作,与临床科室有效沟通后上报管理层,批准后再拟订采购计划。核算好药品需求量,为降低库存与资金滞留问题,药品可采取勤购计划、少购手段。规划好精神、常规、麻醉、抢救类药物采购计划,以满足各类药的需求,确保全院各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购药务必选择国家主渠道,首选现行的中标、医保目录药品。

2.2 提升药剂人员业务素养

药剂科应紧跟科技发展,学习现代化管理,提升临床药学工作水平。药剂科应与医师进行有效沟通,共同拟订用药方案,提升临床监护水平,增进业务素养。药剂工作者务必不断地学习药品知识,掌握药物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问题,为临床医师做一个合格、出色的参谋[2]。药剂工作者要对假药、劣药、掺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状况具有识别能力,并不断提升识假水平。要定期开展培训,及时了解新的药学知识,掌握药学学术动态,实现专业素养的提高。

2.3 构建监督机制,落实人员责任

①构建健全药品质量监督机制,为杜绝伪劣药品,实施集中招标采购制,严格遵循药品标准,不符者一律退回。专人验收药品,做到账物相符,效期药品应先进先出。专人管理品,并进行专柜保存;低温存放生物、血液制品。药品的使用及库存状况需定期通告临床医生[3]。②创设药事委员会,明确落实任务及职责,由业务院长、各临床科室主任、药剂科主任、副主任、高年资医师等组成。其职责是提升药物科学管理力度,进行药物筛选,拟订新药临床观察、毒副作用输液反应的登记、汇报机制,定期向药政部门及药事委员会汇报,促进临床医药事业发展。

2.4 加大质检工作的力度

构建以院长为管理核心、重要科室、护理部等组成的药学部,以满足药学发展。药品质量检验科作为药学部下属科室,对其业务建设需给予应有的关注。质检科需独立于药剂科,其检验药剂科的自制制剂的质量,同时对医院采购的药品展开质量监查,给管理部门作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此外,质检部部门需加大培训力度,及时了解、掌握最新药品的质检方法,提升质检效能[4]。

2.5 合理调整药品结构

在医院开展药学监护、治疗药品监测(TDM)工作,加大合理用药方案力度。合理用药方案,能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加快病床周转速度。药品应用中,若抗生素使用方法不当,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影响疗效。TDM给予患者优质用药方案,规避药物不良反应[5]。TDM可提升合理用药水平,杜绝药品滥用,有效控制药品费用。

2.6 加大制剂室工作管理力度

伴随制剂生产的不断萎缩,扭转制剂室工作、充分发挥其潜能,为当务之急。①配合临床研发新制剂:依医学状况,配合临床研发新制剂药品,以提升医院制剂的科研能力及技术含量水平,不然,医院制剂极难在市场生存[6];②实施单剂量给药:对入院的患者采取单剂量的给药措施,此为杜绝滥用及浪费药品状况发生的最有效手段,已成为住院药房发展趋势;③生产车问转向输液配置中心转化:目前,大多数医院停止生产大输液,导致很多设施与人员空置富余。可把医院制剂室转为输液配备中心,把护士部分工作归于配置中心来完成,改进输液配置环境,减少输液反应。

3小结

药剂科为医院的核心科室,关乎医院的服务水平、声誉及长远发展。我们在加大药房管理力度、提升药剂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构建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大质检工作力度的同时,还需抓好门诊药房。作为药剂科窗口部门,门诊药房每天处方数及药品消耗均有记录[7]。每月可通过计算机统计处方数及药品消耗数等,掌握各部门药品使用状况,可及时发现滥用药品的状况发生。计算机每月盘点库存清单,经药品数量管理,可发现账册管理漏洞,得以及时解决,确保药品质量。通过计算机对药库展开管理,依月季年对药品入出展开统计,可随时查询医院每一天的药品出入库状况、做月末清查、盘点[8]。对所进药品可发放网上,相关机构可及时了解药品来源、价格及规格等状况,降低药品市场的随意性及盲目性,稳定药品市场,推动药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汤关龙.国内医院药剂科管理模式的探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 3(06):10-12.

[2] 章辉.医院药学工作管理新模式[J].中国药房,2011,6(4):12-13.

[3] 王钢柱.李青素.如何提高医院药剂科的管理水平[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8):11-12.

[4] 滞延容.计算机在我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09, 28(2):115-116.

[5] 丁永娟.清析医院药剂科管理[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2):3-4.

[6] 黄锡清.浅议药剂科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5):16-18.

[7] 郑创钦.药剂科的管理现状和发展思考[J].当代医学,2010,16(28):9-10.

医院制剂室实习第8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制度;西药制剂;质量管理;实施效果

西药制剂是各类常见疾病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一旦西药制剂发生质量缺陷,则必然会造成十分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提高西药制剂质量,强化西药制剂质量监管,有助于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1]。笔者对我院西药制剂使用、检验和保存等各个环节质量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现进行如下报道。

1西药制剂质量管理的常见问题

1.1西药制剂内在危险因素 从药理学理论来看,各种西药制剂都有可能诱发药物不良反应现象,药物本身具有天然属性,因而必然会存在无法避免的内在风险。各种西药制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准确分析其禁忌症和适应症,最大限度发挥西药制剂的治疗作用,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1.2西药制剂外在危险因素

1.2.1技术力量薄弱 很多医院药剂科都存在西药制剂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且药剂师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无法及时学习和运用新技术,专业力量较为薄弱,与其他医院药剂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机会,西药制剂规范化管理能力较差,管理观念和管理意识较为落后,且医院并未定期组织西药制剂管理人员接受培训和教育。

1.2.2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 《中国医院制剂规范》和《中国药典》等是现阶段我国制定并广泛推行的西药制剂管理规范,但是,对于相同的西药制剂,上述管理规范在检验标准、制备工艺和生产条件等方面也未进行统一的明确规定。另一方面,各个医院对于自制的西药制剂的质量标准控制规范也各不相同,质量管理工作极其不规范,所生产的西药制剂质量得不到保障,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进而易造成临床用药安全事件。

1.2.3管理不规范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是现阶段各个医院西药制剂研发和生产所一直遵循的标准和规范,然而,我国很多医院在西药制剂管理过程中都存在生产设备维护不及时、记录定期检查工作落实不到位、规范执行不严格、留样观察制度不合理等现象,导致西药制剂面临严重的质量问题。

1.2.4生产设备较为落后 西药制剂质量管理的主要物质保障就在于先进、可靠且稳定的生产设备,这也是医院西药制剂生产质量提高的基础。因为医院西药制剂使用量较大,且涉及种类较多,所以,基本上无法实现西药制剂生产设备的全面半自动化或是自动化[2]。现阶段,各个医院均使用容器容具作为西药制剂的生产设备,且均已手工操作为主要生产方式,这就导致西药制剂的生产质量得不到保障。

1.2.5总体设计不合理 目前,很多医院的西药制剂管理科室存在设计不合理的现象,未能对室内布局工艺、室内功能区的划分以及总体布局进行严格合理的设计,所以,无法实现物流和人员的分类管理,受到这一现象的影响,医院西药制剂管理科室无法充分满足其他科室西药制剂使用数量、规格和种类方面的要求。

2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

2.1实现西药制剂管理人员技术能力的逐步提高 西药制剂人员本身的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西药制剂的生产质量,因此,各个医院应定期组织西药制剂人员进行在岗培训、轮岗培养、学术交流以及外出进修,以此来提高西药制剂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2.2制定和实施规范化的风险管理制度 各个医院西药制剂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在西药制剂质量方面的相关规定,制定和推广西药制剂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以及时发现和化解西药制剂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风险[3]。对于风险较大和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的岗位,应实施岗位责任制,将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药品质量的稳定性。

2.3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相关标准 各个医院应组织西药制剂人员系统学习国家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和实施的,药品生产质量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本身对于西药制剂质量管理的标准,及时通过学习和培训等方式,掌握国内外医学研究人员在西药制剂质量管理方面最新研究经验,以提高西药制剂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在医院西药制剂质量管理过程中推广应用风险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西药制剂人员风险识别和质量管理能力,降低医疗纠纷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人民健康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张鲁明.风险管理在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17):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