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银行利率市场化论文

银行利率市场化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28 03:21:51

银行利率市场化论文

银行利率市场化论文第1篇

[摘要]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行到最关键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阶段,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认识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冲击,加快构建利率定价与利率风险防控机制与体系,提高应对利率市场化环境的能力。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利率市场化; 对策

前言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向纵深发展过程中对国有商业银行形成的利弊分析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对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意义重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在人行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发挥利率、汇率的杠杆作用,稳步推进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提前做好这一改革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利弊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正面因素。

目前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也拥有利率浮动权,即下浮10%,上浮30%。若比照央行对农信社的政策,存款利率最高上浮50%,贷款利率可上浮50%-100%的话,这无疑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营销价格空间。笔者认为,利率市场化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带来的积极影响至少有以下几点:

1.可以更加有效地从社会上吸收资金。显而易见,利率上浮对存款大客户的闲置资金有更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适当地把握时机应用存款利率上浮,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相当数量的资金以备今后的发展。

2.可以增加获利能力。合理应用贷款利率上浮,做好存贷差的测算,能够获得更多的贷款利息收入,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

3.可以进一步完善信贷准入退出机制。科学地运用利率市场化的杠杆,能够给优质客户创造更多收益,同时使质量不高的客户收益下降甚至无法获得收益,从而迫使这部分客户主动地加以自我改进;而风险隐患较高、低信誉度和零信誉度的客户将被迫从信贷市场主动退出。

(二)负面因素。

我国长期实行低利率管制政策,利率的变动和存贷款利差均由代表政府的央行确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没有多大的变通余地,只能被动接受,以至于形成利率波动无风险的思维定式,即使对利率波动风险有所意识也只是浅层次的。最典型的例证是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多次降息,其间包括利差的缩小,这种大幅频繁的利率调整事实上已经构成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然而,据调查,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频繁大幅下调利率的风险,有意识地防范和规避者却寥若晨星。金融机构这种利率风险防范意识和定价能力的缺失,使之在利率市场化后的经营面临着的冲击和压力不可小觑。可以预见,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风险将是我国金融机构经营的主要风险。

利率市场化后,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有:一是存贷款利差缩小的风险。根据国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的总体水平会升高,但并不意味着存贷利率的同步升高,而往往是存款利率升幅大于贷款利率的升幅,造成利差缩小,商业银行的表内业务获利空间变窄。

银行利率市场化论文第2篇

(一)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负债融资的影响

1.利率市场化后,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将增加,贷款比例有下降趋势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也是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将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和小微金融的发展将会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转向便捷的非银行贷款融资。而银行业的竞争也将推动金融工具的创新,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选择。这些变化将改变企业的融资结构,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中的比例会有下降趋势。

2.利率市场化将增加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交易双方中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做出的不利于对方的行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银行无法根据借款人的风险调整利率,因此只对风险水平低的客户提供贷款,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间的竞争将加剧,对优质客户的贷款盈利将下降,而且中小银行还会面临着大批优质客户的流失,必然会向更多的高风险企业提供贷款,借款人的平均风险将增加,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也将随之提高,会使逆向选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而且,由于这些企业承担了较高的贷款成本,他们将更有动机增加投资的风险,进而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

3.企业将更加频繁地使用期限选择权

期限选择权是指客户改变存贷款期限的权利,对贷款企业来讲,就是利率水平下降时提前偿还银行贷款,以低利率重新筹集资金的选择权。虽然,在银行贷款合同中可以约定不能提前还款的条款,但这样也限制了银行在企业风险增加的情况下提前回收贷款的操作空间。因此,在实际工作,往往会允许企业提前还款。随着利率的市场化,利率的波动频率和幅度都将增加,企业就会更多地使用这种选择权,以降低融资成本。

(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1.利率市场化将增加银行贷款的违约风险

由于我国长期的利率管制,我国的利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使得市场的资金一直供不应求,银行只向优质客户提供贷款。利率市场化后,贷款的利率会出现上升,但贷款人的风险也会随之升高,再加上不对称信息程度的增加而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必然会出现低风险的安全借款人减少贷款融资,而更高比例的高风险借款人将更愿意向银行借款。因此,利率水平的上升会使贷款违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客户选择权风险凸现

由于在我国银行经营中赋于了客户期限的选择权,如果利率水平下降,借款者可能提早偿还银行贷款;如果利率水平显著上升,存款人则可以从银行取出未到期的定期存款,重新存入高利率的存款账户。这种选择权对客户来讲是期权,期权的义务人即为银行。客户的期权对银行来讲是负资产,期权的价值超高,对银行产生的不利影响越大。由于这类期权的标的为利率,利率的波动越大,期权的价值越大。在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变动的频率和幅度增加是必然的,因此各商业银行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潜在选择权风险,利率的放开无疑会使银行对潜在选择权的控制难度加大。

3.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要求提高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居民的储蓄行为对利率变化越来越敏感,导致银行存款的稳定性下降,同时贷款客户提前还款的选择权也增加了企业资产期限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为了缓解资金短期的不平衡,可能会更多地借助于同业拆借,银行间同业拆借的规模与比重会持续的扩大,银行在总体流动性缓冲区受到较大的挤压,加大了准确预测现金流、合理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难度并给其流动性风险管理带来更大挑战,商业银行头寸管理的难度增加。

4.利率定价及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在利率管制时期,政府掌握商业银行的定价权,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获得了利率定价权,而且利率的定价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关键内容。但是,利率的定价必须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资金流动性充裕情况、利率市场竞争状况、重要对手利率定价、自身经营管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需要商业银行对上述因素做出准确的评判。而我国的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定价能力和完善的定价机制,银行业的自主定价能力很难满足现实的需要。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加剧,使商业银行经营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银行的产品定价不仅要考虑现时的利率,也要考虑未来利率的变化,使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难度剧增。

二、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加强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转变经营理念,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利率的市场化导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增加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商业银行必须对风险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在追求收益增加的过程中控制经营风险。要建设有助于应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体系,建立常规性的系统性风险监测指标和预警体系等,引入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方法,以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各类风险增加的根本原因。银行的风险管理应该强化利率风险管理的中心地位,建立专业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加强对利率变化的监测、合理地预测利率变化的趋势,并不断地评价利率变化对银行经营带来的全面影响,适时地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

(三)强化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和金融创新资产负债

银行利率市场化论文第3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流动性 负债结构 利率敏感性缺口

利率作为资金的“使用价格”,是经济体相互作用是结果,政府对利率方面的管制,必然会带来投资效率低下、金融抑制等一系列的弊端。在“金融抑制”理论以及“金融深化”理论被提出之后,许多国家纷纷开始进行利率改革,事实也进一步证明,将利率放归市场是一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抉择。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历了20多年历程,目前,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利率风险对银行流动性产生的影响也在逐渐扩大。

本文选取了三家上市银行作为代表:中国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代表、北京银行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代表、招商银行作为中型商业银行的代表,利用这三家代表银行的相关数据分析说明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产生的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将影响银行负债来源的稳定性

负债是银行持续经营和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如果负债大幅增加,而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管理,银行会面临亏损。反之,如果负债大幅缩减,出现挤兑,银行将濒临破产。

上表为2015年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负债结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上述三家银行负债对存款的依赖性极大,特别是中国银行,这一比率高达75.88%。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存款保持在相对稳定状态,但利率市场化后,各种理财产品迅猛发展,投资市场更为活泛,投资收益波动性更大,投资者对收益率的要求更高,其逐利行为会导致资金更频繁地流动于各种理财产品与银行存款之间,银行存款稳定性将大受影响,而存款的大幅波动会严重影响商业银行负债来源的稳定性。

二、利率市场化将会加大银行的逆向选择风险与道德风险

一方面,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商业银行自身无法准确度量借款项目的风险大小,在利率市场化下,竞争机制引入,商业银行会因为来自盈利方面的压力,而选择将款项借给愿意支付高利率的借款者,导致贷款利率的提高挤出低风险,低回报,只能支付低利率的借款者,也就是说只有高风险高回报的借款者才会贷款,从而造成逆向选择的产生。另一方面,贷款利率的提高,会使原本从事低风险项目者无法负担利息成本,从而转向高风险项目,产生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进一步提升将降低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使得违约事件更加多发,进而影响到商业银行流动性。

由图1可以看出,即使在政府大力剥离不良资产的情况下,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不良率依然居高不下,甚至在2011年后均在反弹,到2015年,这三家商业银行不良率均在1%以上,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影响将更为显著,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其不良贷款率还会进一步攀升。

三、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将使传统盈利模式遭受冲击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会进一步放宽,存贷款利差将处于更加频繁、更加难以预测的变化之中,商业银行利差收益将会因此更加难以掌控和预测。

其次,长期以来,由于人民银行设定了最高存款利率,最低贷款利率,这种利率管制相当于给我国商业银行铸就了一道“最低收入保障”的防护盾,免去其可能会遭受亏损的可能性。可以预知,在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将会加剧各大商业银行间竞争,商业银行为吸引存贷款,会提高存款利率,下调贷款利率从而导致存贷利差进一步收紧,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将会大幅缩减。而在我国,利息收入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2008年至2015年,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净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均值分别高达72.02%、78.32%、89.19%。特别是北京银行,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不足11%。我国商业银行过度依靠净利息收入,商行若不积极转型发展,存贷利差的进一步缩小,将会对其造成致命打击。

四、利率市场化将使利率风险进一步凸显,增加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本文以一年期为界限,将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划分为一年以内到期部分和一年以上到期部分,利用相关数据,计算得出三家代表性商业银行2008~2015年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偏离度及缺口率得到以下结论:

2008~2009年,我国经济处于降息周期,根据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相关理论,积极型商业银行应该选择负缺口来最大化其净利息收益。2008年,中国银行一年以内到期的利率敏感性缺口为负值,在2009年,此缺口被调整为正值,这可能与中国银行在2009年下半年预测到利率会上升有关,所以提前将缺口调为正。招商银行情况则正好与中国银行相反,这与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相关理论相背离。北京银行一年以内和一年以上到期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均为正值,但缺口额相对减小;2010~2011处于升息周期中,商业银行应维持正缺口来最大化净利息收益。但是,三家银行均没有做出与模型相符的调整;在2012年后降息周期中北京银行与招商银行均做出了相应的缺口调整,而中国银行未做缺口调整。并且这三家商业银行2008年至2015年来,一年以上到期部分的缺口率都在快速上涨,经济处于升息周期时他们可以实现较大的收益,反之,商业银行也会面临很大风险。

本文所选的三家代表银行2008~2014年缺口率总额均值基本维持在0.06至0.07之间。但是近年来,这三家代表银行一年以上到期的缺口率是一年以内到期的缺口率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说明这三家商业银行在长期资产和负债方面的匹配存在这着很大问题。

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的利率敏感性偏离度总额平均值分别为0.077、0.067、0.062,并且近年来,偏离度总额攀升趋势明显。三家银行一年以内到期部分的偏离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均值分别为0.016、-0.005、-0.018,而一年以上到期部分的偏离度均值则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0.514、0.930、0.887,明显高于偏离度总额。这表明本文所选的这三家商业银行可能存在“短借长贷”的现象,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可能也如此。

综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在很多方面都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当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转型、改变盈利模式、注重长期资产与负债的匹配,防范流动性风险。

参考文献

[1]杨盛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政策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119-123.

[2]楼文龙.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J].金融论坛.2015:15-18

[3]莫慧琴,王忠,李亚宁.银行利率风险测度技术[J].当代经济科学.1998(6):44-48.

[4]贾长军.利率风险及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及对策.

[5]程昆,高昊.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风险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理.2010:57-61.

银行利率市场化论文第4篇

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利息率的影响,但未形成一致意见。本文先对利率市场化的利率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选取一些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后的利率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出较为明确的结论。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存贷息差影响的理论分析

很多国家在历史上都曾对利率进行管制。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凯恩斯主义兴起,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加强政府的作用,其中就包括利率管制,目的之一是限制利率的频繁波动,增强经济的稳定性,防范发生大规模的经济危机,目的之二是利率管制下的低利率政策可以降低投资利息成本,刺激经济增长,以期快速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实现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发展、金融市场日趋完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利率管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利率市场化的呼声愈涨愈高,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继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在利率管制下,存贷款利率偏低,而实现利率市场化后,资金存贷利率由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存款利率存在上升的倾向。原因有二:首先,证券市场的发展会吸引大量资金,流入银行系统的资金有减少的趋势,此即“金融脱媒”现象,多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实例说明了这一点,银行业若要吸引资金,必须提供较有竞争力的存款利率;第二个原因来自银行业的同业竞争,利率市场化赋予商业银行定价自,各大银行为了争取储蓄资金,必将根据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和自身发展现状适当提高存款利率,甚至会有“揽储大战”的发生。总之,在金融脱媒现象和银行间竞争的综合影响下,存款利率趋于上升。

现在来分析利率市场化对贷款利率的影响。基于以下三点因素,利率市场化改革后,贷款利率不会太高:首先,利率市场化后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会加剧,尤其是争夺优质客户,因为优质客户不仅财务状况较稳定、信用风险较低,而且其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较为稳定,银行也可以以优质客户为中心提供多元化、高附加值的服务,各银行为了争夺和留住优质客户,会提供较低的贷款利率;第二,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完善,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的多样化,各种规模层次上的企业的融资便利性增加,从而银行为了不失去信贷的吸引力,不会发放高利率贷款;第三,如果银行向部分客户发放了高利率贷款,那么银行贷款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将上升,信用风险加大,贷款的安全性和资产质量将下降,较严重的情况下会诱发银行系统性危机。

Stiglitz对贷款市场进行了细致研究,他认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在贷款市场上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高利率贷款以两种方式降低银行的资产质量:高利率贷款会筛选掉优质客户,因为优质客户融资便利,不会轻易选择高利率贷款,从而选择高利率贷款的往往是自身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此即逆向选择问题;企业获得高利率贷款后,为了弥补较高的利息成本,倾向于投资风险高、收益高的项目,从而增加了企业收益的不稳定性和违约概率,降低了银行贷款的安全性,此即道德风险问题。

我们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存、贷款利率两方面的影响,现在我们得出结论,利率市场化倾向于收窄存贷息差(贷款利率减存款利率)。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存贷息差影响的实证分析

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发展的历史等各有差异,并且各国家采取改革的步骤、模式、时机不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各方面的影响是因国家而异的。

我们分析一些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以及改革对关键经济变量的影响。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后,美国金融市场迎来了利率管制时期,其中以“Q条例”最为著名,条例规定,商业银行不能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对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也规定了最高利率。但是六十年代后,美国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尤其是两次石油危机后,经济滞胀现象严重,整个7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高达两位数,居高不下,1980年通胀率飚升至14.8%,严重的通货膨胀诱使市场利率不断升高,但“Q条例”的存在成为了银行存款利率上升的桎梏,资金大量流向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脱媒现象严重。银行为了应对危机,进行了大量的金融创新,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转让提款通知账户、资产证券化、回购协议等一系列创新型金融工具应运而生,这些金融工具都没有采取存款形式,故而可以按照市场利率定价,从而吸引了资金流回银行系统。这些新金融工具并没有打乱市场秩序,凡而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市场开始倒逼金融管制。1980――1986年间,美国政府按照先大额定期存款、小额定期存款、后储蓄存款的顺序,逐步解除了对存款利率的管制,实现了存款利率的自由化。

我们考察美国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的变化。下表列示了美国利率市场化前后每年的存贷利差。

由上表可以得出,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的1976―1980年,年存贷利差平均为6.382%,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1981―1985年存贷款平均利差为5.678%,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的1986―1990年则为5.242%,总体上来说存贷息差减小,这符合理论分析的结果。

(二)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始于1977年,结束于1994年,历时17年。日本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是1977年日本大藏省宣布以市场利率为参考标准来决定国债发行利率;接着1978年日本银行允许银行间利率弹性化,其后放开了银行间票据利率;丰富货币上金融交易工具,1979年首次发行CDs,逐步培育和发展银行间市场、国债市场、债券回购市场等 ;1984年日本大藏省《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及展望》,正式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1991年7月日本银行停止利率窗口指导,1993年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利率先后实现市场化,最后1994年10月利率市场化全面实现。

我们考察日本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的变化。日本的平均存贷息差在1984年为3.15%,1994年则为2.33%,减少了82个基点。

(三)拉美地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拉美地区的国家普遍采取了激进式的改革模式。阿根廷在1971年就着手利率市场化改革,是第一个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改革中止,直到1975年又重新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一次性取消除储蓄存款利率以外的其他利率限制,1976年9月放宽了储蓄存款利率的限制,1977年6月取消了所有利率的管制,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所有进程,实现了利率的全面自由化,整个过程只用了两年的时间。阿根廷以放松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方案,导致利率短期内大幅提升,且波动剧烈,在1981年平均存款实际 利率达到52.57%,通货膨胀也随之加剧。

智利放松利率管制始于1974年5月,在半年之后即1974年11月就解除了所有存款利率的管制,1975年4月取消了所有利率管制,智利利率市场化改革只用了一年的时间。智利也出现了类似于阿根廷的利率“超调”现象,1976―1982年,平均存款实际利率达到32%。其他的拉美国家改革进程同样很快,这些激进式的改革带来了经济动荡和银行危机,实践证明激进式改革模式未能成功,这些拉美国家后来不得不又采取了一些管制措施来稳定经济。拉美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存贷息差出现了扩大的趋势,原因在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很不发达,银行业是处于垄断优势地位,市场势力和定价权很大。

我们考察了一些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现在综合起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一般性结论。

在利率管制状态下,利率水平通常低于市场水平,实现利率市场化初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利率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有学者专门研究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利率水平的影响,在名义利率资料较为完整的20个国家中,有15个国家的名义利率水平在利率管制解除初期上升,5个国家的名义利率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下降现象。实际利率方面,在实际利率资料较为完整的18个国家中,17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水平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只有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水平在解除利率管制之初出现下降的情况。存贷息差方面,个别国家在利率市场化初期出现过暂时扩大的情况,但由于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从整体上看最终都出现存贷差收窄的现象。

三、国内商业银行应对存贷息差收窄的策略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得到利率市场化倾向于收窄存贷利差的一般性结论,这对我国银行业有哪些影响,怎样挑战我国银行业的利润,下面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后,各商业银行会在信贷市场上争夺优势客户,贷款利率有降低的预期,由于银行贷款利息收入主要依赖于信贷规模和贷款收益率,这会倾向于降低银行的贷款收入;存款市场上,各商业银行为了招揽存款,倾向于提供较高的存款利率,这直接提升了银行经营的成本。上述两方面直接导致银行利润减少,从目前来看,存贷款息差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收入来源,占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收入的80%。在这种情况下,存贷息差的收窄直接影响银行的经营效益和盈利水平,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经营的最终结果。

从业务收入结构上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虽然都加大了中间业务开发的力度,业务种类和领域有一定程度的扩大,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开发的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少,业务的功能仍然偏重于筹融资,对存贷款的依赖度很高,并且中间业务存在乱收费急需整顿、收费结构不合理等特点。我国银行业开发中间业务的速度还很慢,产品的服务质量、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一些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业务,诸如担保、保函、保险、投资理财、资产管理和财务顾问等业务急需加快发展步伐。

从客户结构上看,目前我国银行业普遍不重视个人客户市场或者还没有形成拓展个人客户市场的体制机制。国际上以个人理财为中心的个人金融业务是一些大型跨国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比如美国花旗银行、香港恒生银行等,个人金融业务对本行利润的贡献率能达到50%左右。而我国国内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是一个有待开发、潜力巨大的市场。因此我国银行应改变原有的运作模式和服务方式,建立以服务为中心的业务经营结构和以个人为中心的营销模式。营销理念和服务意识的转变,有利于个人金融领域的产品开发和业务拓展,使其对我国银行业利润的贡献度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廷科. 利率市场化效应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研究[J]. 财贸经济, 2003(9): 13-18.

[2]王晓军.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企业家管理, 2005(4): 42-43.

[3]王旭梅.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对策研究[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5(11): 29-30.

[4]吴琼, 王国钰.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道路选择与步骤安排[J]. 兰州学刊, 2009(1): 188-192.

银行利率市场化论文第5篇

本文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首先探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独特的发展道路,接着分析市场利率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结合中国的国情,探讨未来我国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应该采取什么积极的措施。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影响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控制,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市场利率,市场主体可以在市场利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金融交易和各自的特点自由决定利率。利率市场化要求政府放弃对利率的直接行政干预,但并不排除国家的宏观间接调控,即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再贷款率及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等间接调控手段形成资金利率。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提出和基本思路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开始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的标志,其中明确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1993年央行取消了8年期储蓄存款利率档次,规定了定活两便存款利率,规范了存款利率的计息规则。

1994年,中央银行重新授予商业银行和其他各金融机构的利率浮动权,规定流动资金贷款上浮幅度为20%,下浮幅度为10%。

1995年,央行首次调整利率时,启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关系,调节商业银行经营成本,同时把其他利率(如同业拆借利率)的最高限和贷款利率与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挂钩,改善了央行基准利率体系。

1996年4月,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正式启用,以回购为重要形式,回购方式实行市场招标,利率由市场决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间接调节商业银行对基础货币需求的作用。

2000年9月,人民银行宣布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和客户协商确定;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银行业协会统一制定,各金融机构统一执行,这标志着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又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2003年8月,人民银行在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时,允许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贷款基准利率2倍。

2005年1月,央行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报告。在该报告中,央行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确定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1]。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

1、积极探索利率调节控制机制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逐渐认识到僵化的利率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开始了对利率体制的调整,1982年,国务院授予中国人民银行20%的利率浮动权限,中国人民银行逐渐地把浮动权限下浮给予专业银行,由高度管制的计划利率体制转为浮动利率体系,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探索。

2、逐步推进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以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作为放松利率管制突破口的改革思路。

1998年,鉴于银行间拆借、债券回购利率和现券交易利率己实现市场化,人民银行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1999年,实现了以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利率招标的方式。

3、稳步推进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2003年11月,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下限放开。商业银行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确定小额外币存款利率。2004年11月,人民银行在调整境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同时,决定放开1年期以上小额外币存款利率。

2004年10月29日,人民银行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2]。

4、推进利率形成机制的建设

2003年12月21日起,人民银行改革准备金存款利率制度,对金融机构法人法定准备金存款和超额准备金存款采取“一个账户,两种利率”的方式分别计息。

综上所述,目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已经成为央行调控基础货币的主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利率已经成为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货币市场、国债发行和交易市场利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步骤——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放开正处于试点阶段。可以预期,利率市场化将成为未来几年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从实践中看,迄今为止,中国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成功的。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从货币市场起步的,其中二级市场先于一级市场;存款利率改革先放开大额、长期,对一般存款利率是实行严格管制的;贷款利率改革走的是逐渐扩大浮动幅度的路子;在本、外币利率改革次序上,外币利率改革先于本币;在整个利率改革过程中,始终注意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宏观控制能力相适应[3]。

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纵深推进将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商业银行首当其冲。随着2006年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中资商业银行能否灵活有效地运用利率杠杆,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资金,是在即将到来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关系其存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意义深远而重大。具体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深化有利于提高实际利率,增加货币需求,进而扩大储蓄和投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出,促使经济快速发展。因此,我国利率市场化将从利率水平、储蓄水平和投资水平来影响宏观经济环境[4]。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政府宏观调节的微观基础,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应的承担者。利率市场化,不仅是货币政策的改革,也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金融改革要不断深化,因为金融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的核心,而利率又是金融活动中最重要的杠杆之一,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全面带动金融领域方方面面的配套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实际上是创造了一个适合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外部环境,使商业银行的改革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去运行[5]。

(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正面激励

1.利率市场化促使商业银行开展产品创新,发展中间业务

近年来,随着存贷款竞争的日益激烈,商业银行都提出要重视发展中间业务,中间业务也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目前各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仍然较低。究其原因,一是利益使然,当前存贷款业务利差大、见效快,商业银行当然要将资源主要投向投入产出比较高的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利益驱动机制;二是产品因素,由于中间业务产品受国家严格管制,市场的差别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中间业务的发展缺乏足够的活力和空间。

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收入将大幅度缩小,存贷款业务投入产出比下降,银行如果单靠存贷款业务很难生存下去,商业银行自然而然会把资源投向发展中间业务。此外,利率市场化同时也伴随着中间业务产品设计权和定价权的市场化,这就给中间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空间[6]。

2.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公正、公开、公平竞争

商业银行之间适度的竞争,可以带来社会福利的普遍提高。但过度的竞争或者恶性无序的竞争,最终会导致银行成本大幅度提高,极端情况下还会引发金融机构破产。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改革方案,商业银行之间既是竞争者又是合作者,因此,可以遵守“等价交换、平等互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利率市场化要求商业银行要严格自律、同业约束,加强监管,使各家商业银行在合法规的条件下,积极、灵活、公平的开展业务竞争。

(三)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出的挑战

1、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分析

利率风险是指金融市场利率波动通过存款、贷款、资金交易、投资等利率敏感性业务影响商业银行收益、净现金流现值和市场价值的可能性。从技术形式上讲,基本的利率风险包括四种形式

①利率变动时,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因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价值变动不一致所引起的收益风险。

②在存贷款利率产生不同步变动时,即使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相匹配,银行的净利差收入仍会受到影响。

③在商业周期扩张阶段,由于货币政策反向操作,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长短期利率倒挂,会使银行预期的资产负债利差落空,特别是在银行存贷款利率多以国库券收益率为基准来制定的情况下,若收益曲线由正变负,银行长期未偿浮动利率贷款的重新定价利率与短期存款利率的利差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变为负数,必然造成收益损。

④由于各国金融法中都规定存户有提前取款的自由,多数贷款合同中也规定贷款户有提前还贷的选择权,利率变动会引起客户提前归还贷款本息和提前支取存款的倾向,银行将由于客户行使存款或贷款期限的选择权而承受利率风险。

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问题,利率市场化往往会导致被压制的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实际利率水平上升之后,由于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效应和逆向激励效应,从而加大整体信用风险。

其作用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逆向选择的作用。利率水平提高之后,商业银行受短期收益驱动,倾向于把贷款投放到愿意支付高利率的借款人,而对借款人来说,只有项目风险水平超过银行利率对应的风险水平才会有借款的意愿。产生逆向选择效应,提高信贷市场的平均风险。

②逆向激励的作用。获得贷款的借款人为了支付高额贷款成本也倾向于选择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和经营活动,产生“逆向激励”效应,形成道德风险[7]。可以预计,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如果缺少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必然导致信贷市场贷款质量的整体水平下降,大大提高未来违约的信用风险。

2、资产负债管理

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许多问题的情况下,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实施,利率的决定权从中央银行转移到商业银行。随着利率的频繁变动,银行的浮动利率资产(或负债)占总资产(或总负债)的比重上升,银行的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更强,利率的变动给银行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利率风险增加,银行的存贷利差减小,盈利空间缩小,于是加强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能否建立适应利率波动加剧环境下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是未来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较严格的利率管制,利率风险管理并未引起我国商业银行的广泛关注,这从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缺乏足够认识。在目前的新形势下,研究和分析利率风险,完善利率风险管理己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利率风险管理是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利率管理模式上,商业银行要实现从被动型向主动型的转变,即在人民银行调整利率后,被动地根据其经营状况进行局部调整,转向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经营状况、竞争形式来确定和灵活调整利率水平。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选择适当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才能真正起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作用[8]。

3、导致商业银行利率的贷款风险

在完善的金融市场上,银行的贷款利率将受到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国内有效需求等外部宏观因素的影响。同时,现行的利率结构、运作机制、管理体制、借款对象状况和行业竞争程度等因素从内部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存贷款利率波动不一致导致利率结构风险,这种风险通常表现为,随着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或长短期存贷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的,导致银行净利息收入减少。随着利率的市场化,这样的利率波动幅度不协调将在市场上不断的商业,使商业银行利率的结构性风险加大[9]。

4.利率风险管理观念滞后

①受长期利率管制的影响,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动反应较为迟钝,对利率风险较为陌生,各家银行的竞争观念也比较单一,虽然存贷款竞争已从过去单纯追求规模扩张上升到追求效益,但在价格等深层次经营管理方面的竞争还十分肤浅。

②商业银行经营层面对于金融深化的意义认识不够,部分人认为金融深化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加入WTO的客观需要,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会太过迅速,坐等观望气氛较浓。

③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管理基础工作较弱,比如利率定价模型中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数据和资料等体系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所以认为市场化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难以控制,只能被动应付。

④具备利率风险管理要求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操作经验的人才较少,不能很好地适应金融深化的要求[10]。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之策略

商业银行作为调剂资金余缺的中介机构,其主要利润来源于存贷款利差,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的不确定及其频繁变动必将引起商业银行资产收益减少或负债成本增加。因此,利率市场化将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利率风险,并对其资产负债管理、乃至战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宏观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作为商业银行,只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对象或参与者,其行为要受制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法律监管环境、货币政策传导以及微观经济主体改革等各方面的影响。因此,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促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商业银行的应变能力有重要作用。

(一)利率风险管理之策略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为支持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重要贡献。目前,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吸收了65%的居民储蓄,承担着全社会80%的支付结算服务,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56%,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供应者。在全部银行业资产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约占60%;在国有重点企业贷款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约占80%。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趋势不可改变的形式下,作为我国金融市场最主要力量的国有商业银行应该从战略的高度上积极、主动应对这种变化,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资产负债管理以流动性为主要目标,综合考虑了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盈利性。但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压力,商业银行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生存,如何保证自身的资产安全。所以,加强以安全性作为主要目的风险管理,显得尤其重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的要求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97年9月公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提出了利率风险管理的十一项原则,对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在利率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利率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利率风险的计量和监测系统、内部控制、披露信息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也规定,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除了要计算银行承受的信用风险之外,还需要测算银行承担的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也就是商业银行必须具有较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有相应的资本来弥补利率风险造成的损失,此外,在新协议的三大支柱当中有一条是市场约束,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承受状况、利率政策提出了信息披露的要求。

2.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的利率风险管理职能

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强化利率风险管理的职能,根据总体经营方针政策实施资源配置,制定利率政策,对内部存贷款定价提出指导意见,控制存款和主动负债成本,制定审核产品定价,审核利率风险报告等。在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内设立专门负责利率风险管理的机构,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和研究的力量。利率风险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利率风险状况的监测,分配各种业务的利率风险额度,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加强市场利率走势的分析和预测。利率风险管理机构还应定期、及时向高级管理层报告全行利率风险状况,并提出利率风险管理的建议和方案,为管理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丰富利率风险管理的手段

利率风险管理需要运用各种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建立存贷款期限匹配管理的方法。在运用缺口管理资产负债利率风险的同时,商业银行在缺口管理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利率风险管理的手段,从静态分析和动态模拟两个方面来评估利率变动的影响,从事后测算逐步过渡到事前控制,进一步丰富我们利率风险管理的手段。

4.运用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包括表内工具和表外工具,运用表内工具是指试图通过改变资产负债表内的不同组成部分来改变它的利率敏感程度,运用表外工具主要是指运用包括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等衍生产品工具来改变利率风险承受状况。

掌握各种利率风险管理技术。利率风险管理机构的专业人员,不但应掌握利率风险限额、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利率期限结构调整等传统技术外,还应熟悉和掌握各种可以规避利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如远期利率协定、利率期货、利率期权、互换和互换期权等。

(二)全面实施集约化的经营管理战略

针对利率市场化将彻底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存贷利差和存贷规模扩张来获取利润的客观现实,我国商业银行应全面转变经营观念,从根本上确立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化经营战略。现代意义上的银行集约化经营,是指以银行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效益和质量提高为特征,采用科学管理技术和手段,对资源进行有效集中和配置利用,提供经营效益,寻求内涵式发展。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商业银行应该

①实行扁平化管理。尽可能减少管理层次和机构,建立一体化的营销格局,进而缩短信息传递路径,增强营销能力。

②推进全面成本管理。各商业银行应科学确定成本核算单位和指标体系,实行分类成本核算,创立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有效控制成本。

③实行客户经理制。商业银行应有效地确立新的客户服务架构,以客户经理制为依托改革业务流程,由一个客户经理或客户经理小组负责为客户制定一揽子解决方案,以顺利、有序地完成各项业务。

商业银行必须对现行信贷经营思路进行调整,实施以经营效益为核心的收益导向战略,实现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业务模式转化;同时应该从传统业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和业务领域,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则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三)积极推进经营与效益的多元化战略

西方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大多把工作重点放在新兴业务的开发与推广上,以此为鉴,我们也应积极调整、加快创新,以实现经营和收益的多样化。

①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改善银行盈利结构。商业银行要在发展结算和等业务的同时,逐步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各种投资、融资服务,为企业及中小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托管等理财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减少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整体业务的影响程度。

②发展零售业务,满足客户需求。随着个人客户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与理财观念的理性化,我国商业银行有必要拓展住房按揭、汽车贷款、、信息咨询、投资顾问和私人理财等个人金融业务,以提供更多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多重需求。

③提供综合化服务,提升银行品牌形象。我国商业银行应抓住“入世”后外资银行机构大举进入国内的有利时机,努力寻找和挖掘潜在客户资源及可能的业务合作领域,延伸对客户的服务,实现服务的全能化与综合化,以此来提高业务附加值和综合收益[11]。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本外币存贷款定价机制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行,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的范围将逐步覆盖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各个项目。商业银行根据本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的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本外币存贷款定价机制。

①由商业银行总行根据全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战略目标需要,制定并公布本外币的基准利率水平。

②总行确定对各分行在总行分布的基准利率基础上的浮动权限。例如,对于外币存贷款定价,商业银行总行可根据本行利率管理战略需要,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为基准,在充分考虑全行的外币资金成本、外币存款费用、外币贷款费用、外币贷款的目标收益率、同业竞争情况以及外币存款的利率供给弹性和贷款的利率需求弹性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基准利率水平。

而总行对分行的定价授权,则可依据各分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所在地经济发展状况、当地同业竞争关系等方面因素进行确定。分行在各行授权的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内,可根据客户盈利分析模型对不同客户确定具体的存贷款利率水平。

(五)调整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成本,提升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充足率

内部运作成本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主要的束缚之一,成本过高,将导致较高风险,因此降低成本是保证利率市场化过程商业银行赢利的重要举措之一。

从我国银行业的具体情况来看,银行内部运作成本还存在较大的紧缩空间,而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合理的运作机制,这就要求我们的负债业务由集聚为目标转型为效益为目标,由一味的鼓励吸储转变为促进资金成本控制和有效运用,使资产负债比例在数量、期限和类型上优化配置,使银行内部资金充足率提高,从而降低由利率市场化加剧的流动性风险。

参考文献:

[1]郝林.A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后的利率管理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MBA学位论文.2006年11月.8-10页.

[2]谢永坚.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18-20页.

[3]张建磊.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管理的效应分析新疆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4年6月.15页.

[4]罗果.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定价问题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18页.

[5]吕林根.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高校申请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9月.15页

[6]吕林根.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高校申请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9月.17页.

[7]邵杰.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风险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7页.

[8]王浩.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12月,38页.

[9]王莉姗.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经济》2008年第7卷第2期(总第82期).136页.

[10]陈曦.论金融深化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35页.

[11]刘刚.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企业经济,2006年第7期,148页

致谢

四年的学习生涯随着毕业论文的完成而告一段落,我也将走上工作岗位,真正面向社会,接受新的更大的挑战。四年来我还算勤奋,在图书馆和文献中心度过了大半的学习时光。虽然也浪费了很多时间,错过了很多事情,但体会起来还算值得回忆。

银行利率市场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2

2015年5月1日起,《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5月11日,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作为我国金融改革重要的一环,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存款端的“最后一公里”正在稳步推进。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愈来愈多的利率风险,银行的利润和资产质量面临着一定的考验。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Mckinnon)和肖(E.Shaw)提出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①是利率市场化理论的起源。20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各种金融自由化的思想思潮被我国的专家学者所接受研究,最早的研究是1991年郑先炳的《利率导论》②。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利率市场化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主要集中在利率市场化对大、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商业银行面临的收益与挑战、下一步的应对措施等方面。如巴曙松认为,中、小型银行面对利率的变动所受到的影响远大于大型银行,面临着利差逐步缩小、创新产品不足、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等一系列较难解决的问题。

二、利率市场化影响的定性分析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历程

从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到1996年我国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我国的利率由人民银行实行集中统一管理。1996年后,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主要有以下步骤:

表1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步骤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定性分析

根据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表明,利率市场化在不断的推进过程中,来自于金融机构自身、工商企业及居民等各方面的因素都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利率的变动中面临着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压力,作为金融机构主体的大型银行必然会受到利率市场化带来的较大影响。但同时,伴随经营转型带来的业务创新、管理精细化等优势,也为部分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

(1)盈利风险――在传统的银行业务中,利差是最重要的一项收入。2014年在工商银行的营业收入中,利息收入的占比达到75%。同时,随着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银行业还面临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

(2)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面临着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效应。首先,银行的利润空间缩小,为获得更高的收益,银行将倾向于融资给能承受较高融资成本的融资方,高收益而来的便是银行贷款的高风险;其次,融资方得到高成本的资金后,为了偿还银行资金同时获得投资收益,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必然将资金投入到收益高风险大的项目。而承担资金终极风险的银行必然面临着较大的信用风险。

(3)利率风险――短期来看,利率的不断变动,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面临着难以迅速调整、迅速适应的阶段性的变动风险;从长期来看,在实现利率市场化以后,对利率预测风险加大,银行对利率的管理难度加大。

2.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分析

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改革经营管理体制,提高业务创新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在人民银行对利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各商业银行在央行调整利率后,根据自身业务品种的要求及经营调整的难度进行小幅度的局部调整。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具有部分自主定价的权利,对于创新型、垄断型、能解决企业阶段性融资困难的产品,根据融资对象的成本接受能力,制定较高的融资价格;而对于银行经营的普遍性融资产品,制定较低的融资价格,增强商业银行运用利率这一价格杠杆提高经营灵活性的能力,促使商业银行主动提升业务创新水平和经营管理的能力。

三、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实证分析

利率变动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营业收入中净利息收入变动的影响研究,主要有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③和压力测试模型两种定量分析方法,以下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工商银行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一)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的实证分析

在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中,一般都采用该种模型对利率风险进行度量。这一模型的度量指标分为两种,及即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和利率敏感性系数(=利率敏感性资产规模/利率敏感性负债规模)。

以下基于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对工商银行的利率风险进行分析,并由此说明当前工商银行的利率风险敞口。数据均选自工商银行2014年年报。

表2显示,2013和2014年,3个月以内的利率敏感性缺口都是负数,在-1万亿以上,反映了工商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敏感性资产,资产负债结构呈现资产(主要为银行贷款)的期限较长而负债(主要为储蓄存款)期限较短的特点。而3个月以上的利率敏感性缺口都是正缺口,反映了工商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敏感性负债。

一般而言,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绝对值与利率风险呈正相关关系,绝对值越大,风险也就越大。根据上述对工商银行近两年财务报表中数据的计算可以看出,在存贷款利率同幅度上升的情况下,3个月以上的敏感性资产所带来的利息收入大于为获得敏感性负债所支付的利息支出,工商银行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会增加,而3个月以下的资产负债会导致净利息收入减少;同理,在市场利率同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工商银行的3个月以上的净利息收入减少而3个月以下的净利息收入增加。

下面从利率敏感性系数上进行分析。

(二)压力测试模型

压力测试是被金融、心理等各专业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运用数学中的概率论方法,研究一些小概率事件或极端的情况对研究主体可能带来的影响,从而判断脆弱性。对金融机构而言,主要测试在利率的各种变动下,经营利润中的净利息收入变动情况。巴塞尔协议明确要求各银行必须确定良好的压力测试程序并定期进行压力测试。

根据国外银行业的经验和我国银行业通常采取的做法,同时为简化计算,压力测试情景设置为:一年期贷款、存款利率上升分别为:2%、3%;5%、7%;9%、11%,即存款利率较贷款利率高1%、2%、3%。数据选择1年期的资产敏感性资产和负债。

根据压力测试模型,对工商银行2013、2014年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运算后得出结果如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利率的非对称性上涨将会给工商银行带来较大的冲击。2014年,在压力A下,有可能带来净利息收入31%的下滑,而在压力C下即存款利率增长比贷款利率高3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净利息收入下滑达61.8%%。但从变动趋势上看,在压力A、B、C三种情况下利率波动对2014年的影响明显小于2013年,说明工商银行正在逐步调整经营结构,逐步改变对净利差收入的过度依赖。

四、结论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外资银行、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的逐步发展,仅依靠利息收入作为经营利润的最重要来源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必须走多元化、集约化经营之路,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中间业务,利用“大数据”更加准备的度量、预测利率,同时,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转变发展模式,形成多样化的银行服务体系。

注释:

①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低利率政策、金融业垄断和信贷配给等现象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在理论诞生并发展的同时,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作用和影响也成了重点研究的对象。诞生了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银行应遵循怎样的顺序、美国金融改革过程中银行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灯研究成果。

②他指出利率市场化会将加剧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但能够促进借贷资金的有效分配,把资金导向最有利的途径。

③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是指银行为了衡量利率波动对净利息收入的影响,而对一定时期内即将到期或重新定价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监测的方法,这样的资产和负债被称为利率敏感性资产(IRSA)和利率敏感性负债(IRSL),其差额即利率敏感性缺口(IRSG)。

参考文献:

[1]吴炳辉,何建敏.中国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风险理论[J].财经科学,2014(03).

[2]张玲.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4(01).

[3]郑晓,亚肖莹.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下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基于两阶段关联DEA模型的实证分析[J].金融纵横,2013(12).

[4]巴曙松.利率市场化会对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形成显著影响――基丁美、日等国的国际比较与解决[J].江淮论坛,2012(04).

银行利率市场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回顾

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或货币当局放松对利率的直接管制,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根据各种市场因素主要是资金供求关系,通过一定的定价机制自主地确定资金价格。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深化的标志,是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利率定价机制的深刻转变,而且是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主要基于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i.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我国利率市场化实质性改革始于1996年。1996年6月1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开放,拉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1997年6月人民银行规定,各商业银行可用其持有的国债、中央银行融资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在银行间进行回购和现券买卖。这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成立。1998年后逐渐实现了金融债、国债的市场化发行。2000年9月21日,实现外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同时,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扩大。2005年3月16日,人民银行大幅度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并完全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2007年1月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我国向利率市场化之路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到2008年4月,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再贴现市场在内的货币市场及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或等值的其他外币)以上外币定期存款利率,已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最关键的一步是完全放开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把货币资金的定价权交给市场交易主体,这也是当前

(3)加快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银行为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群体金融理财需求的金融产品创新,是银行争夺客户资源,拓展赢利渠道,提高品牌忠诚度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银行利率市场化论文第8篇

近两年银行理财业务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投资,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这一业务行为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绩效影响。在理论分析方面,通过美林投资钟模型结合银行理财业务的自身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在实证分析方面,采用2014年末到2015年末的周度业务经营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指出参与资本市场业务将成为银行理财业务经营的重要选择和必然发展方向,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理财业务;向量自回归模型;美林投资钟模型;资本市场

一、导论与文献回顾

2014年以来,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呈现两个特征:一是以净值型产品转型和事业部制改革为代表的业务转型持续推进,二是银行理财资金的大类资产配置中资本市场类资产的比重显著提高。前一个特征主要来自于监管政策的约束和引导,而后一个特征更主要来自于银行理财业务自身经营运作的压力和动力。银行理财业务是一个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十分关注的金融业务。随着2012年以来大资管业态的形成和关于银行理财业务是否属于影子银行的争论,国内学者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的研究逐渐丰富。目前关于银行理财业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财业务的监管政策和业务模式、理财客户行为分析、理财产品市场定价、理财业务和宏观经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领域,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大类资产配置和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研究相对零散。苏新茗(2015)[1]在《银行理财业务机制研究》中对于银行理财业务“资金池-资产池”的投资管理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银行理财业务投资收益和短期利率、期限利差、信用利差的关系。张旭阳(2015)[2]按照“资管投行”的理念提出了银行理财业务大类资产配置的发展方向。付巍伟(2015)[3]提出在商业银行融合资本市场的路径上,修改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允许商业银行成立资管子公司都是政策可选项。马续田(2015)[4]认为利率市场化催生的金融脱媒正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为商业银行通过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转型提供了基础。何德旭、李锦成(2015)[5]认为从中短期来看中国影子银行还不会对整个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造成冲击。刘知博、贾甫等(2014)[6]分析了资本市场抑制的情况下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并指出多层次金融市场有利于降低这一风险。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针对银行理财业务后一个发展特征,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站在银行理财业务大类资产配置的视角研究银行理财参与资本市场的绩效。银行理财业务广泛开展资本市场业务始于2014年,银行理财业务中大类资产配置的关键性作用也是近一两年才逐步为业内和研究者所认识,现有少量的研究也仅限于理论定性分析,所以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就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本文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分析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机遇和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的情况,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针对本文主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第六部分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机遇

从资产负债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经济所经历的阵痛,主要来自于经济去杠杆的自我修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去杠杆的方式开始从简单的债务重组、债务货币化发展为金融市场化与市场体量扩充,后者成为将债务转移出表、大范围分担的最有效方式。资本市场的发展在重整资产负债表中发挥核心作用,可以有效缓释去杠杆中伴随的经济萧条、通货紧缩等问题和违约、企业倒闭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冲击。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替代传统产业对于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保障作用,以配合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新兴产业往往具有轻资本、成长性的特征,融资需求也相应多样化和个性化。以国有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与经济主体特别是创新主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融资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不协调的问题。相比之下,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分散技术进步风险上的效率更高,能更好地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结合。从财富管理需求来看,目前我国居民财富投资的比例中房地产、现金和存款、资本市场金融资产三者占比分别约为65%、30%和5%,和美国35%、35%和30%的比例相比,我国居民财富投资中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占比太低。随着居民财富的增长、金融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人口结构变化,我国居民的大类资产配置已经从实物资产向固定收益类金融资产迁移,并将进一步向资本市场金融资产迁移。这一配置比例变化的过程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成熟相辅相成。

三、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的情况

经过十余年发展的银行理财业务仍然缺少“资本市场基因”,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由于银行理财业务经营运作中实质存在的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银行理财资金的投资侧重关注投资本金的安全,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二是银行理财业务在资产构建上仍然依托银行传统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大类资产配置主要集中于类信贷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本行承销的债券资产和基于同业授信的货币市场资产。三是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投资运作体系上类似于银行表内业务,基于信用管理的风险管理能力很难有效识别资本市场的市场风险,也缺乏开展资本市场业务必要的交易能力和投研能力。银行理财业务和资本市场的第一次接触是2007年左右出现的挂钩各类市场指数的结构性产品和挂钩海外市场的QDII产品,但随后的国际金融危机和A股市场的大幅下跌使这类产品出现零收益,甚至本金损失,经过市场教育,背负刚性兑付期望的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资重点集中于固定收益类的信贷资产。银行理财业务真正成规模参与资本市场源于2014年。随着A股市场迅速回暖并强势上涨,银行理财资金通过证券结构化、股票质押式回购、券商两融资产包等融资配资的业务模式广泛参与资本市场,也逐步开展新股申购、定向增发、量化对冲等直接投资的中低风险资本市场业务。作为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方向,部分业务创新领先的银行发行风险真实转移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理财资金通过FOF、MOM等方式利用基金公司、私募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直接对接不同领域和不同策略的资本市场投资。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统计数据上看,2014年以来从银行理财资金的大类资产配置上看,资本市场业务所占比重提高,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和货币市场所占比重降低,银行理财业务的大类资产配置更加多元化。

四、参与资本市场对银行理财业务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基于银行理财业务自身发展规律和运作模式的分析银行理财业务连接了客户的理财资金募集和各类基础资产的投资配置,所以资产的可得性和资金的可得性往往决定了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空间和广度。由于银行理财业务具有销售渠道完善的先天优势和隐性担保、刚性兑付的监管套利优势,所以募集理财资金的能力往往较强。所以,在实际业务中,资产的可得性往往成为业务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在资产的可得性方面,近两年,在宏观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和市场利率下行趋势的双重叠加下,一方面非标债权资产、债权资产等银行理财业务传统资产的可得性大幅下降,资产收益率覆盖理财资金成本的难度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伴随着银行表内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攀升,理财业务项下类信贷资产也出现信用风险频发的局面。上述两点形成所谓的“资产荒”,严重制约了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即使在银行理财业务具有优势资金的可得性上,受制于大类资产配置,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均为固定收益的资产管理产品,产品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期限结构和开放安排。在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单一化的产品结构已经很难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其他机构资产管理产品和互联网金融产品对银行理财业务的替代性增强。为了有效应对经营发展中的困局,参与资本市场是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选择方向,可以提高银行理财业务的绩效。一是有利于拓展理财业务跨界跨市场的资产来源和投资空间,二是有效对冲市场利率下降带来的其他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三是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配置降低总资产风险。

(二)基于美林投资钟模型的分析根据投资学原理,大类资产配置是决定投资收益和风险特征的重要环节。美林证券2004年在名为Theinvestmentclock的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美林投资钟模型。该模型将实体经济增长的周期性与大类资产配置的周期性联系起来。根据美林投资钟模型,宏观经济周期按照经济产出缺口和预期通货通胀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过热、滞胀、衰退、复苏,在经济的不同周期阶段,大类资产收益率和行业发展均存在有规律的轮动。在确定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时,应首先对宏观经济周期进行研判,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提高该阶段内收益率较高的大类资产的占比,从长期来看可以有效提高资产组合的总体收益率。美林投资钟模型原理如图1所示:关于美林投资钟模型原理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的适用性,首先考虑的是基于美国经济数据和市场数据分析所得的模型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郜哲(2015)[7]通过蒙特卡洛模拟优化后均值方差模型证明了美林投资钟模型也适用于我国金融市场。其次考虑的是美林投资钟模型原理是否适用于银行理财业务。银行理财业务目前仍然多采用资产池的运作模式,投资运作周期较长并跨越不同的经济周期,可以适用美林投资钟模型。基于美林投资钟模型,目前银行理财业务大类资产配置范围相对狭窄,投资比例相对集中,很难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通过资产配置调整获得较好的长期绩效。作为改进银行理财业务,应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扩大资本市场资产特别是直接投资的资本市场资产比重。

五、参与资本市场对银行理财业务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和模型的选取为了通过实证研究参与资本市场对银行理财业务绩效影响,应该研究银行理财业务大类资产配置、大类资产收益率间的关系以及大类资产配置与理财业务绩效的关系。本文研究所使用的模型包括五个变量,分别是理财资产中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MONEY)、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CREDIT)、债券资产收益率(BOND)和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STOCK),以及理财业务利差(MARGIN)。其中理财业务利差(MARGIN)为理财业务绩效的衡量,四大类资产基本可以涵盖现阶段银行理财投资的主要资产品种,收益率为时点上该类基础资产的加权平均收益率,理财业务利差为时点上所有理财基础资产的加权平均收益率减去所以理财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本文数据来源为某业务规模行业前五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经营数据,采用2014年末到2015年末的周度数据。本模型也假设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资配置和经营管理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所以本模型适用于整体银行理财业务,这一假设也基本符合市场真实业态。由克里斯托弗∙西姆斯提出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简称VAR模型)是一种常用的计量经济模型。VAR模型常用于分析存在相互关系的时间序列,模型将所有变量对其他所有变量的滞后变量进行回归,从而更全面地解释变量间的影响。本文需要研究理财业务大类资产收益率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和理财业务利差的影响关系,所以本文适合选用VAR模型。

(二)变量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为了避免伪回归基于VAR模型的分析要求变量本身是平稳的或者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的方法来检验相关变量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检验形式中C表示带有常数项,T表示带有趋势项,K表示滞后阶数,滞后期K的选择标准是SIC。D表示变量取一阶差分,*、**、***分别表示显著水平为10%、5%、1%的临界值。从检验结果看,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MAR-GIN、BOND、CREDIT、MONEY、STOCK都是一阶单整的序列,所以后续进行协整检验。建立VAR模型需要确定滞后阶数,使用不同准则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从表4中可以看出,所有准则的判断均显示1阶滞后最优,所以选择VAR滞后阶数为1。在确定最优滞后期以后,为了分析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有必要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三)协整检验与协整方程分析根据模型的比较,本文选择协整方程都不含趋势项包含截距项的线性模型进行检验。从表中可以看出,最大特征根统计量显示:在存在0个协整关系的零假设下,以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其余都不能拒绝原假设。这证实了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且本文所涉及的5个变量之间有且仅有唯一的协整关系。协整方程如表5所示,从各变量的t检验来看,除了CREDIT以外,其他系数均显著,说明模型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从协整方程可知:(1)银行理财业务利差与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债券资产收益率和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均存在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2)从影响系数大小来看,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对银行理财业务利差的影响最大,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和债券资产收益率对银行理财业务利差的影响次之,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对银行理财业务利差的影响最小。

(四)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和估计分析先对VAR(1)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从图2中可以看出,VAR模型的AR特征根倒数的模全部落在单位圆内,最大特征根倒数的模为0.9161<1,说明模型通过稳定性检验,所以认为该模型是稳定的。模型估计结果的矩阵形式如表6所示: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1)银行理财业务利差与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债券资产收益率和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的一阶滞后项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的一阶滞后项的影响最大且相关系数显著。(2)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与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和债券资产收益率的一阶滞后项的相关关系不显著,相关系数也很小。

(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为了进一步检验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有必要对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本文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主要是基于VAR(1),考虑到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主要对于MARGIN和STOCK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1)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债券资产收益率不是银行理财业务利差的格兰杰原因。(2)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是银行理财业务利差的格兰杰原因。(3)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债券资产收益率不是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

(六)脉冲响应分析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以考察某一变量出现外部冲击对其他变量产生的影响,也即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冲击对模型系统变量的当前和未来变量值的影响路径。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研究银行理财业务利差在其他变量受到外部冲击后的响应路径和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在其他资产收益率受到外部冲击后的响应路径。从图3可以看出:(1)针对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债券资产收益率、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的正向冲击,银行理财业务利差第1期均未有反应,此后出现正向反应,并逐步增强,一般在第4期左右达到峰值并逐步减退。(2)银行理财业务对于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冲击响应的95%置信区间不包含0轴(第7期之前),这一正向反应具有更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银行理财业务对于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冲击响应的峰值强度最高,为2.5391。从图4可以看出:(1)针对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债券资产收益率的正向冲击,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第1期均出现负向反应。(2)针对债券资产收益率的正向冲击,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的负向反应持续10期。(3)银行理财大类资产配置中的资本市场资产具有风险对冲作用。

(七)方差分解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的优势在于反映变量的相互作用的方向和趋势,但是没法客观分析影响的大小。方差分解分析是VAR模型中不同于脉冲响应函数的另一种研究方法,它是分析每一个随机冲击对变量变化的影响程度。本文有五个VAR模型的变量,结合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利差MARGIN进行方差分解,结果如下:从表8的情况可以看出:(1)银行理财业务利差波动受自身波动的影响最为显著,第2期时这一影响占比达到98.09%,此后逐步减弱,至第10期占比为58.21%,平均占比为76.30%。(2)其他变量波动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利差波动的贡献度随着期数的增加均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3)在四个变量中,银行理财业务利差波动受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率波动的影响最大,第10期占比达到17.40%,占比均值达到10.12%。(4)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率波动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利差波动的影响次之,第10期占比达到17.40%,占比均值达到10.12%。(5)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波动和债券资产收益率波动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利差波动的影响很小,占比均值仅分别为1.31%和3.38%。

六、结论和政策建议

从第四部分理论分析可以看出,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不仅符合银行理财业务自身发展的需要,按照美林投资钟模型,也可以有效提高银行理财业务的长期绩效。从第五部分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根据协整方程、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结论基本一致,虽然资本市场资产的占比不足30%,但是资本市场资产已经成为支撑和影响银行理财业务绩效的最重要资产,其贡献度已经远超过作为银行理财业务传统资产种类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和债券资产,所以参与资本市场业务将成为银行理财业务经营的重要选择和必然发展方向。目前银行理财业务投资的资本市场资产的主要业务模式还是配资融资类业务,直接参与资本市场的业务规模占比很小。对于未来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的政策建议主要有:一是现有收益率型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特征和资本市场投资的波动性特征存在错位,监管部门应加快引导银行理财业务转型,作为业务转型的方向,依托风险真实转移的净值型产品,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的空间和广度更大。二是银行理财业务现有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投资管理体系都不适应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投资,银行自身应当加快体制机制的改革,培养专业团队、调整风险管理体系、赋予理财部门独立的投资运作权限等。三是委托投资是短期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重要模式,委托投资可以有效融合银行理财的资金来源优势和专业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优势,同时也促进了银行理财自身投资能力的提高。本文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未对资本市场资产进行分类,数据样本较少,缺少全行业的数据等。使用其他模型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进行实证研究,银行理财业务参与资本市场的收益风险分析等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SimsCA.MacroeconomicsandReality[J].Econometrica,1980,(48),1-47.

[2]张旭阳.回归本源,跨界布局[J].银行家,2015,(4):39-41.

[3]付巍伟.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融合的必要性探讨[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5,(1):203-204.

[4]马续田.以资产管理业务为载体重归资本市场[J].中国银行业,2015,(5):56-57.

[5]何德旭,李锦成.中国影子银行与A股市场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金融,2015,(4):77-82.

[6]刘知博,贾甫,等.银行体制、资本市场与房地产金融风险[J].经济体制改革,2014,(5):13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