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信贷工作措施

信贷工作措施赏析八篇

时间:2022-04-21 02:12:10

信贷工作措施

信贷工作措施第1篇

二、清收盘活工作目标与重点。目标为:年末不良贷款余额比年末下降7亿元。年到期贷款未收回额下降3亿元。非贷款风险资产余额明显下降。重点是各县(市、区)乡村信用社不良贷款100万元以上欠款大户100户、年新增不良贷款额最大10户、拖欠贷款20万元以上大户,行政事业单位、村组集体、乡镇和改制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以及乡村信用社胜诉未执结案件贷款。

三、政策措施

(一)实行“三停六不”强制措施。凡国家公职人员和信用社内部职工拖欠贷款限期未还的由人事及相关主管部门采取“六不”措施。切实做好“两员”国家公务员和国家公职人员)贷款清收的扫尾和结零工作。

(二)实行“两限一查”财经纪律。行政事业单位拖欠贷款要根据其资产、财务状况落实分期偿还计划。财政部门要采取限制费用、限制拨款的措施;对有公贷私用和其他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由纪检、监察、司法机关查处,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收回行政事业单位的拖欠贷款。

(三)实行“黑名单”和曝光制裁。司法部门要依法打击侵占乡村信用社贷款的经济犯罪行为。对有还款能力或者有有效资产仍赖账的欠款户要依法加大清收力度。人行、银监部门要组织金融机构对恶意逃废乡村信用社债权的欠款单位纳入“黑名单”对企业改制不规范、逃废悬空乡村信用社债务的国资、工商、税务等部门不得为其办理改制审批手续。新闻单位对恶意逃废乡村信用社债务的单位和个人要公开曝光。

(四)依法减免接收、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税费。对确实无法用货币资金偿还贷款的要督促企业将其土地、房屋、设备、经营权等资产以拍卖、捆绑盘活、资产置换、资本营运等方式。参照《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和处置不良资产免收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财综〔〕7号)有关规定执行;对国家指定的资产经营公司收购、承接乡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所发生的相关税费依法减免。

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乡村信用社做好对乡镇企业、村组集体贷款、行政事业单位贷款的清收盘活工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乡村信用社清收盘活不良资产的政策措施。督促欠款单位落实还款计划和资金来源,为全市清收盘活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各地乡村信用社在清收盘活不良资产过程中要发挥表率作用,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按月排名、通报,按季考核追责,年终完不成任务的要给予经济处罚和政纪处分。

四、清收盘活的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各级清收盘活工作领导小组要迅速组织召开清收动员大会。部署清收工作。各欠款单位和乡镇人民政府也要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将清收乡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有关精神传达到基层单位和干部职工。乡村信用社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形成清收盘活乡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社会氛围。

(二)清理核实、签订还款协议阶段月底前要完成不良贷款100万元以上大户、欠款最大100户、年新增不良贷款最大10户、拖欠贷款20万元以上大户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村组集体、乡镇和改制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以及胜诉未执结案件等清收重点对象的逐笔核实界定工作。同时要下发催收通知书。动员欠款人自觉主动还款。

(三)依法。对经过多方做工作仍然恶意拖欠乡村信用社有效金融债权的借款人及担保人,各级清收盘活工作领导小组要督促并全力支持乡村信用社依法向人民法院。

(四)公开曝光阶段对指定还款期限届满仍然没有清偿贷款的借款大户、态度恶劣的钉子户、逃废金融债权的赖账户要在当地媒体上公开曝光。

(五)验收总结阶段。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清收盘活工作不力、清收进度落后、不积极配合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将此次清收盘活工作与评定信用县(市)信用乡镇的工作目标考核挂钩。

五、加强对清收盘活工作的领导

(一)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清收盘活乡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工作领导小组。

(二)明确职责。清收盘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督导清收盘活乡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带头偿还本系统本部门拖欠乡村信用社贷款的同时。

建立清收盘活工作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度,乡村信用社系统要逐级成立专门的清收盘活工作机构。加大清收盘活不良资产力度。市信用联社主要负责组织、督办辖内风险资产经营管理工作,督促检查辖内不良贷款排名前100户贷款的清收工作;县信用联社具体负责集中管理“三外”资金、抵贷资产和不良贷款排名前100户贷款的清收盘活工作;农信社信贷员实行一岗双责,负责分管的不良贷款户贷款的日常清收工作。

人行、银监部门要组织金融机构对欠债的单位和个人纳入“黑名单”实行金融机构联合制裁。对金融系统恶意拖欠农信社贷款的人员落实“三停、六不”措施。

负责组织协调好行政事业单位拖欠乡村信用社贷款的清收工作。监察、人事等有关部门要依据省纪委《关于国家公职人员拖欠乡村信用社贷款纪律责任追究意见》鄂纪发〔〕10号)规定对恶意赖债单位的负责人和拖欠贷款的公职人员采取“三停、六不”措施和给予纪律处分。财政部门要采取“两限一查”措施。

工商、税务、国土资源部门要对企业改制不规范、逃废悬空乡村信用社债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分类监管。要协助乡村信用社落实债权和签订还款协议。

应当本着提高诉讼效率和节约诉讼成本的原则,司法部门要依法打击恶意逃废乡村信用社债务的经济犯罪行为。对信用社的案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到快立案、快审判、快执行,及时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拘留等强制措施,切实提高执结率。

信贷工作措施第2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不良贷款 成因 对策

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

(一)制度不完善

首先,重发放轻管理、重数量规模轻质量效益是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责任部门没有有效跟踪管理发放后的贷款情况,催收工作不到位,最终盲目的扩大贷款规模并降低了资产质量。其次,在进行贷款审批时,只将借款人的担保措施和贷款抵押最为审批贷款条件,没有充分考虑借款人的信用情况、管理能力、经营状况。再次,没有对贷款预警机制进行建立健全,没有充分评估和提升贷前、贷中、贷后环节的风险,信贷风险的检测不到位。最后,权限管理不到位。开展授权管理工作时,评级工作没有依据客户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进行。

(二)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

具体包括:首先,在落实最基本的“三查”制度时,很多贷款的“三查”根本没有进行,一些必要的“三查”资料在档案中根本不存在。没有认真执行“三查”制度,使之流于形式,未对抵押物进行科学评估,抵押物实际价值与担保金额不符或无法将抵押物有效变现。检查工作没有在贷款发放后得到有效开展,催收不及时,进而产生了不良贷款。其次,在审批贷款过程中,审核把关工作不到位,没有详细审查贷款是否能够按期收回、贷款的风险程度高低以及借款人的相关情况。再次,没有对信用贷款工作中的权、责、利进行科学统一,使相关贷款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遵守,出现了大量的冒名贷款、异地贷款、多头贷款、人情贷款,使信贷风险大幅增加。

(三)历史遗留问题产生不良贷款

近些年来,国家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多次改革,在不同阶段其管理主体不同,致使很多过度而来的老贷款成为损失类贷款。这些贷款在很早便形成,自行关停企业的贷款、外迁下落不明及死亡的自然人贷款是这些贷款的主要构成部分。很多状态正常的贷款的催收通知单未被借款人签收,利息未结,诉讼时效已过,法律已经不在保护。所以这些贷款清收希望渺茫,最终成为永久类损失贷款。

二、加强信用社不良贷款管理的几点措施

(一)对内部管理机制进行健全

一方面要对以审贷分离为核心的风险约束体系进行完善。应当从“三查”原则出发,对新增贷款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对有效抵押和担保进行落实,从根本上对不良贷款进行预防,在贷款前即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对责任追究制度进行落实。贷款第一责任人责任书必须在每一笔贷款前签订,对风险责任进行落实,一旦形成不良贷款,即开启责任追究制度,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最后,将对内授权、对外授信的管理予以强化。应当在对信用社的经济效益、经济实力、经营规模进行综合考虑情况下,由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对不同程度的授权进行实施。应当从具体情况出发定期调整授信、授权,并对合理可行的操作规程进行制定。在此基础上,对个人征信管理系统进行建立健全,进而对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进行有效预防。

(二)对清收方式进行完善

由于农村信用贷款具有贷款收回难度较大、借款对象千差万别、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复杂的特点,要实现不良贷款的盘活,就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只收现金的单一模式进行改革,清收时采用多种方式。为了对信贷资产进行抢救,可先还后贷,对利息进行适当减免,对抵债资产进行接收,可用担保方式代替信用,可分期还款,在不违背大原则的情况下可采用任何有利于盘活的方法。此外一定的自应当被赋予基础信用社,对合规操作时信贷人员的责任予以免除,为了免除信贷人员的后顾之忧与可以采用即收即审的方式。让在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的过程中,基层信用社能够采取各项切实有效措施,提高效率。

(三)建立不良贷款监测机制

信贷人员应当全方位监测贷款余额,使信贷资产质量得以有效提高。一方面,对各项贷款的监测台账进行建立健全,使针对每一个客户的经济档案得以建立,对企业主管部门的资产情况和企业客户法人代表的经济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对个人客户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关系、家庭收入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及时还贷目的。另一方面,在季末、月末有效预测不良贷款,事先预测季、月末不良贷款的清收情况、结构、余额,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变动情况,对清收进行进行有效把握。最后,在核查认定不可抗拒因素形成的新不良贷款后,在不超过每年计提呆账准备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将其消化。此外,当新增不良资产是因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时,应当在对当事人刑事责任进行追究时,在当年呆账核销计划内纳入无法追回的部分,上划联社集中管理那些仍可追偿的部分,为急需追偿提供保障。

(四)实施依法维权战略

第一,为了适应社会整体法律意识普遍提高这一现状,应当将“公正催收”作为信用社催收的首选方式。公正催收要求催收通知有公证人员现场发放,公正催收回执的过程,并提升处置不良资产的速度,使损失能够得到大幅降低。第二,联社应当为基层信用社提供法律援助,并使金融债券的法律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使现阶段法律仅仅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没有形成对相对主体的有效约束的局面得到改变。第三,基层责任部门应当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以方便信用社的业务活动,使农村信用社在依法清收过程中执行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并探索了加强农村信用设不良贷款管理的措施。但本文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希望相关人员能够加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对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进行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信贷工作措施第3篇

(一)有的整改措施针对性不够

1.针对第三方评估反馈“69.23%的贷款户为户贷企用,当事人对企业运营情况知情率低”的问题,省主要采取印发工作通知、推动评级授信、强化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加大对金融机构的奖补力度、给予扶贫再贷款支持等措施推进整改,没能将工作重心放到排查存量户贷企用贷款风险、研究制定风险化解预案、妥善处置风险等关键问题上,有的县市只是被动等待贷款到期后统一收回,或者停止发放新的扶贫小额信贷以锁定风险。从实地巡查情况看,贷款贫困户对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内容、户贷企用贷款具体用途的知晓度,并没有明显改观。如,某村5名贫困户有扶贫小额贷款,但走访的2户均表示不知道自己名下有贷款。

责任单位:镇扶贫办

整改措施:

(1)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台账,对全镇贫困人口按照符合贷款条件及不符合贷款条件进行分类,摸清贷款底数。

(2)利用手机微信、入户宣讲等有效形式,广泛开展小额信贷宣传工作,让群众准确知晓相关政策。

整改时限:11月底前。

整改情况:对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小额贷款进行了摸底,对贷款情况进行分类,同时通过镇级政策培训,组织驻村工作队对扶贫政策再次进行了入户宣传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此工作是一项长期推进的工作,仍需长期坚持,持续整改。

(二)有的整改工作急于销号

1.针对“慢性病服务管理有的仍停留在签约阶段,慢性病知晓程度低、救治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省制定的整改措施是“引导贫困慢性病患者办理‘慢性病管理手册’,到定点医院享受慢性病门诊80%兜底报销政策”,且在整改进展报告中标注该项整改措施已完成。但巡查的某县有两个村实际在8月底、9月初才帮助贫困慢性病患者完成首诊,部分贫困户到目前仍未领到“慢性病管理手册”。此外,慢性病救治政策的宣传工作还未完全到位或不够细致,仍有部分贫困户对政策内容不了解。实地走访的某贫困户患脑梗,8月新办理“慢性病管理手册”,目前仍不知如何报销。

责任单位:镇扶贫办

整改措施:

(1)积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对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排查,建立台账,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未办理人员名单。

(2)进一步规范贫困人口慢病签约管理服务工作,镇政府同镇卫生院针对未办理人员开展工作,对办理慢性病卡人员镇政府进行补贴30元交通补助费。

(3)组织镇卫生健康部门工作人员召开行业扶贫政策解读培训会,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和业务培训。

整改时限:12月5日前。

信贷工作措施第4篇

关键词: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

作者简介:陈永寿(1975-),男,河南新密人,新密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米村信用社主任,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3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76-02

一、农信社资产保全问题

我国农信社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企业改制问题,造成企业逃废债问题突出,农信社在资产保全工作过程中面临很大的困难。我国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缺乏有力的法规约束、法律约束,很多企业有意采取兼并、破产、参股、资产重组、合资等模式,为企业实现逃废债留下空间。很多企业存在债务敢借、敢用、不敢还的思想,因此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并不是采取相关措施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而是想通过各种方法逃废税,从而达到消除金融债务的根本目的。企业在制定改制策略过程中,需要制定改制方案、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阻止最大的债权人参与,农信社在发展过程中会失去维护债券的良好机会。其次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自行解体,企业的债权处于悬空状态,导致企业在借款到期的情况下不能有效还款,农信社的债权同样处于悬空状态。三是企业在转制过程中会出现债权损失、破产等问题。很多企业在破产之后,所剩余的资产很少,农信社在如此的境况下所得到的补偿会很少,导致农信社的资产损失严重[1]。四是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对金融维权活动的正常开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很多地方政府拥有保护主义思想,很多企业都是想借助股份制改造这个机会逃废金融机构的债务,因此造成企业借改制、破产、兼并、租赁、重组等机会逃避债务,悬空农信社债务现象严重。在当前很多法律法规不健全情况下,农信社对企业逃债问题很难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

我国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过程中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因此对改制企业债务处理问题上没有明确的规定。我国金融相关法律发挥不健全,导致金融维权过程中产生很大的难度。从政策和法规角度看,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很多时候不受政策法律法规的制约,因此随意对农信社的债务进行处理,农信社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自身的权利。其次是现阶段我国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处于不完善状况,导致农信社想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从下手[2]。相关的法律规定,企业处于解散破产的时候,需要成立清算小组,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清算小组却没有债权银行人员参加,严重损害了农信社的权益,企业债务最重要的对象就是债权人,但是农信社作为债权人连最起码的参与破产清算的资格都没有,这种模式对农信社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好农信社的权益。

我国企业贷款过程中存在无效担保和抵押现象,因此实施过程中造成债权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农信社在给企业发放贷款过程中,存在审核把关不到位、不严格等问题。未能按照抵押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策略进行,因此在以后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债权无法得到落实。比如说乡政府在办理实体贷款过程中,需要由乡财务部门进行担保,但是在借款日期到达的时候,农信社财务扣收贷款的时候,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因此企业的债权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抵押权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得到全面的保护,对农信社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金融同行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对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产生重要的影响,给企业逃债产生了很多可以实施的机会。金融业内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利益影响,无序竞争是一种客观现实情况。很多经营存在困难的企业对原贷款银行实施不付息、不还本、不存款、不往来等策略,而出现金融业务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他银行开户,在其他银行资金结算,导致原贷款银行收贷收息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而其他银行却在利益的作用下与其进行金融合作,从根本上纵容这种竞争模式的存在,对客户逃避金融监督和不正当行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这种模式产生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企业可以很方便的逃避金融债务,同时能够骗取银行信用。

我国基层农信社工作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是导致资产保全问题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农信社主管部门对基层农信社知识体系培训方面的力度不够,在培训过程中主要是对其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而忽视对法律法规的培训。农信社相关人员对法律条款的认识程度不够,因此不能很好的利用法律手段对信贷资产保全。从知识角度看,农信社基层信贷人员长期以来形成了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特点,对企业财务方面的管理方法很熟悉,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策略缺乏相应的了解,这方面需要农信社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能够跟上。

二、我国农信社在信贷资产保全中的策略

我国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过程中需要尽快健全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保护农信社信贷资产安全,最终达到依法保护金融债权的目的。我国在农信社信贷资产处理过程中需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企业行为,保证相关法规能够发挥规范性、操作性和指导性作用,保证农信社信贷资产问题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保证各项策略能够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针对转移资金、恶意改制、隐匿财产等逃废金融债务行为需要严肃处理。针对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问题需要向偷税漏税一样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增加此类企业的违法成本,从根本上保护农信社信贷资产安全。针对违反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地方法院需要加大法律制裁力度,按照公正执法的原则,对违反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的企业依法处置。针对企业逃债者需要立案判决,促使其强制还债,对讨债者给予相关的经济处分,这样企业在信贷资产上无利可图,从根本上保全农信社信贷资产。

我国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法律法规,从而达到保全信贷资产的根本目的。如果企业不能按时偿还到期金融债务,债权农信社有权让企业申请破产,并且对其债务进行清算。如果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不善导致严重亏损问题,无力偿还贷款本息,农信社为了能够对损失进行挽回,完全可以按照债权人的身份向法院提出企业破产申请。企业保证人如果被提出破产申请的时候,债权农信社应该积极参加破产程序的实施。债权农信社应该按照企业破产程序实施好各项工作,从根本上保护自己的债权。

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过程中需要因户制宜,把信贷资产保全的各项措施实施好。首先需要对借款收回无望的关停企业,需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客观上对各种信贷资产保全业务进行落实,按照科学处置的思想,保护农信社信贷资产安全。针对改制企业的贷款问题,需要在改制前落实好各项债务,针对暂时无法清偿的改制企业需要在转制过程中运用好各项策略,按照共同协商的方法,把各项债务真正落实到新组建的企业中,并且需要对贷款手续进行重新处理。针对一些借助改制之机恶意逃废农信社债务的企业,需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程序处理,对债务进行强制收回。财产抵押贷款在农信社信贷过程中比较常见,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法律条款的具体要求,逐步办理产权公证手续和产权登记手续。抵押物登记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处理,如果是缺乏法律效力的需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分清责任,从根本上完善贷款手续,确保贷款过程中各种抵押能够合法有效。针对可以变现的资产需要进行特殊处理,通过法律裁决和协商等方式对资产进行回收,从根本上达到快速收回资产的目的。存量担保贷款在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担保不实的贷款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完善担保各项手续,通过签订符合相关法律效力的合同对资产进行保护,如果担保人不具备担保资格,需要对担保人进行更换,保证担任人能够具备相关资格。通过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农信社信贷资产进行保全。

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过程中需要不断延续法律时效,从根本上达到保护农信社资产的目的。为能够有效保障农信社信贷资产的安全,农信社需要采取有效的双保策略,把法律时效性作为一项重要的策略,把其作为信贷资产担保的一个环节进行处理,重点对农信社资产保全进行法律保护。针对法律时效范围内的贷款,需要采取有效的途径找到相关的贷款户下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法律时效延续。基层社资产保全工作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维护好各种合法权益。对基层信贷资产需要按照贷款台账模式,依法做好各项收贷工作,从根本上维护好农信社权益。针对基层提高的农信社资产信贷贷款,需要严格把关,全权受理好各种业务。农信社需要为各个基层社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服务,按照依法经营的模式,保全农信社各项信贷资产,从而达到收回各项不良贷款的根本目的。

我国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法律法规的培训力度,从根本上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信贷经营管理过程中关键因素是人,通过全面实施人才教育工程,提高农信社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做好农信社信贷保全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因此各级农信社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信贷从业人员的各项业务和法律法规培训工作,培训过程中需要把法律知识培训和信贷业务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促使法律知识能够更好的为信贷业务服务。我国农信社需要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好信贷资产安全,需要从放贷、管贷、收贷等环节采取措施,从根本上维护好农信社的各项信贷资产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信贷工作措施第5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信贷风险 防范措施 分析

农村信用社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并为其发展提供经济支撑。现阶段制约农村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为了推动农村的建设以及发展,相关部门就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因此,规避我国农村信贷风险是当前农村信用社工作的重中之重。信贷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借贷人不能按规定时间偿还借款。贷款不能及时的收回,直接影响了农村信用社资金的安全性,导致贷款的恶性循环,影响农村信用社的营业情况。

一、分析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但是根据我国农村现实状况,农村信用社仍存在很大的信贷风险。究其原因,就是农村信用社底子薄,起点低,加之相关的信贷制度不健全,都是信贷风险形成的重要因素。信贷是农村信用社经济收益的主要形式,有效规避信贷风险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然选择。下面具体阐述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

(一)相应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信用社管理工作人员选举机制不完善,相关的管理人员多为上级提名,严重脱离了农信社社员代表大会制度。同时,农信社社员代表的产生也存在不合理性,使农信社社员代表的选举流于表面形式,长此以往下去,农信社社员代表不能代表广大社员的利益,逐步演变成为相关管理部门的下属单位,农信社的控制权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增加了农信社内部的安全隐患。

(二)信贷管理工作人员执行力较低

健全的信贷管理制度有效规避了信贷风险,是防范信贷风险的最佳途径。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制度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农信社信贷制度。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应的信贷业务也在不断发展,这时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的规避了信贷风险,加快信贷业务的飞速发展。但是,由于当前相关信贷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执行能力较差,相关责任追究力度不强,导致责任追究工作不到位,导致信贷风险的发生概率增加。

(三)相关信贷业务人员操作不当

现阶段信贷合同较为草率,涉及相应责任的要求不明确,合同文本本身形式不严谨不规范。这些原因的存在,导致合同中存在很多漏洞,不具有签署意义。农村信用社为了促进经济收益,将工作重心放在信贷业务办理上,忽视其管理制度、业务风险等。合同的签署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因而相关人员应规范合同管理制度,可按相应的特性进行细分管理,这样的方式有利于今后合同资料的取用。

(四)信贷工作人员素质欠缺

信贷工作人员是信贷业务办理的主体,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助力信贷业务发展。现阶段信贷人员选取标准低,相应人员不具备从业资质以及相应职业素养,业务知识掌握不足,法律观念薄弱,无法履行自身工作职责,这就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在巨大利益面前,丧失职业操守,违背职业道德,滥用私权等现象的产生,增加信贷业务风险。

二、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健全管理体制

首先,信用社管理人员的选举坚持科学和民主的原则,其次,处理好相关管理部门与股东间的关系,明确信用社管理人员的选举目的,保证股东选举权的优先性,实现民主化选举,从而切实服务农村人民。最后,相关管理部门只是监管部门,它的存在只是促进信用社内部管理结构进行控制优化,进而实现规避信贷风险的目的。

(二)健全信贷管理体制

对于信用优良的企业,信用社可以采用联保方式,保证信贷业务的顺利推行;对于贷款的单位或个人,信用社不仅需要做好前期调查,更需要追踪贷款的使用情况,同时设置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有效规避信贷业务风险。农村信用社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表现好的企业或个人给予优惠政策。

(三)建立并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

首先,对于借款人信息实行严格的分析同时制定相应授信等级制度,可以设置相应的审批机构,机构人员严格执行工作要求,避免信贷业务办理的片面性,有效防范了信贷风险。最后,完善信贷业务相关合同以及档案管理制度,合同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制定,明确落实相应责任。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主要是防止档案丢失事件的发生,造成信贷业务风险的增加。

(四)提高信贷工作人员素质

提高信贷工作人员素质是确保贷款规范进行的根本途径,首先,可以从完善信贷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着手,行为规范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贷工作人员的行为,对于不遵守业务行为规范的个人进行惩罚,具体情况可以具体分析。其次,对信贷业务人员进行素质培训和技能培训,主要目的是提升信贷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同时需要进行定期的考核,对信贷业务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监督,保证信贷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与工作岗位要求相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范信贷风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贷风险的防范工作是一项长远工作,需要农村信用社全体人员的合作与努力,共同创建和谐、规范的信贷业务大环境,推动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昝梦莹.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信贷工作措施第6篇

论文摘要:发展环境金融是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以柴达木循环 经济 试验区为例,对如何发展环境金融,并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一探讨。 

2007年 7月30日,我国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出台绿色信贷政策,提出要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绿色产业融资,构建新的金融体系和完善的金融工具,增强信贷资源支持循环水平的效用。发展环境金融是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一条重要途径 ,有助于提高柴达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 环境金融介绍

(一)定义及发展趋势

1997年,国外学者首次提出环境金融这一概念。目前,关于环境金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学者也存在多种观点:①环境金融是金融业根据环境产业的需求而进行的金融创新;②环境金融是针对环境保护,以及为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而开展的投融资活动;③环境金融就是把循环经济、金融创新放在一个有机的系统里,探讨所有能够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创新。

纵观上述观点,一个共同的认识是 :环境金融是针对环境保护开展的金融创新 ,研究用于环境保护用途的金融创新工具,因此应具备金融创新的范畴 ,明显的环保意图,并能提高循环经济水平等特征。这就与当前各国政府倡导的绿色、环保等政策不谋而合。可以预见,环境金融将成为 21世纪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笔者认为,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环境金融就是要研究如何利用金融创新途径达到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柴达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并达到政府一 企业  一银行多方共赢。 

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有必要发展环境金融 

(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面临严峻的环保压力 

循环经济包括清洁生产、生态 工业 园区和循环型社会三个层面 ,分别定性为小、中、大循环。目前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围绕盐湖化工、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 、有色冶金等四大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等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正处于从企业清洁生产向生态工业园区过渡的阶段,即小循环向中循环过渡,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生态保护功能有待改善 ,突出表现在:一是循环利用水平不高。由于柴达木循环经济仍处于探索阶段 ,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短,资源开发中的废弃物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破坏环境和资源浪费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水资源缺乏,但利用率偏低。目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4%,但万元 gdp用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9倍。三是减排防污压力较大。尤其是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致使当地温度在以每 10年 0.44摄氏度的速度上升。 

(二)发展环境金融有助于缓解当前的环保压力 

1、发展环境金融与循环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宏观助解环保压力。从宏观上看,环境金融和循环经济的目标一致,二者均期望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柴达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人与 自然 的和谐相处。 

2、发展环境金融正向引导企业的环保行为,微观助解环保压力。从微观上看,企业提高清洁生产能力是缓解当前环保压力的保证。环境金融的关键是以环保为宗旨,通过金融杠杆作用,实现金融资源的绿色配置与使用,间接影响循环经济中的企业的环保行为,激励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环保能力,采取各项环保措施吸引信贷资源。

3、环境金融参与循环经济有助于实现多方共赢。循环经济讲求以最小的环境代价为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收益,在资源利丌]上“榨净”,最终政府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获得了绿色财政;企节省了成本,提升了利润空间。环境金融与循环经济并行后,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效果更加突出,银行也能从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收获更大的效益。 

(三)循环经济为发展环境金融创造了优势条件

从循环经济“资源一产再生资源”的生产模式来看循环经济模式最大程度降低了生产对环境的破坏,节约了资源,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信贷资金因环保因素所形成的风险,信贷资源的“洼地效应”强于传统经济模式,为银行发展环境金融创造了优势条件。但是金融创新体制的弊端是发展环境金融的最大阻力,如:作为基层金融机构,末经上级授权 ,金融创新难以有效展开 ,并且基层银行机构创新研发人才欠缺,现行的金融创新产品中难寻针对环保因素的会融创新产品。 

三、发展环境金融有助干促进试验区企业全面采取环保措施

假设柴达木地 企业存在信贷资源争夺战,并由此产生博弈行为,柴达木地区从时间依次经历了“传统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 +绿色信贷”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博弈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银行向企业投放信贷资金是必然事件 ,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是偶然事件。因此不管企业采取环保措施与否,银行均向企业投放信贷资金,并且企业采取环保措施要花费一定的资金成本,此时企业的上策是都不采取环保措施,并且能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第二阶段:银行向企业投放信贷资金是必然事件,参与循环经济试点的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是必然事件,末参与的企业可以不采取环保措施。因此参与试点的企业以“符合同家环保产业政策、污染物排放达到相关要求”为获得信贷支持的取胜条件,但环保投资见效慢,银行不愿向试点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银行仍然可以为环保不达标的项目和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获得短期效益。最后导致银行信贷资金大部分投向非环保企业,对循环经济的支持作用不充分。 

第三阶段:银行向 企业 投放信贷资金是必然事件,参与循环 经济 试点的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是必然事件,未参与的企业可以不采取环保措施但不能获得信贷支持。绿色信贷实施后,给予了 发展 环境 金融 产品的良好机遇。从期望值角度看,同一条产业链条上的所有企业都有意愿采取环保措施,因为同一链条上的企业都不希望因其中一个环节的断裂,而导致自身经营闲难。不同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之间,不采取环保措施的非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间,虽然不存在利害关系 ,但由于绿色信贷政策的硬性约束,为了获得信贷支持不得不采取环保措施。因此博弈结果是柴达木地区所有企业均采取环保措施,共享信贷资源,最终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水平上台阶。 

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环境金融产品设想

目前罔内外常见的环境金融产品有碳金融、绿色抵押贷款、巨灾债券、生态基金等产品,这些产品对设计适合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的环境金融产品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如碳金融中的碳指标交易是通过总量控制与配额指标交易,督促企业采取更清洁的生产技术,或者企业为了节省购买配额的资本,选择其他可替代的清洁能源。巨灾风险证券化是通过发行收益与制定的巨灾损失相联结的债券,将保险公司部分巨灾风险(包括人为造成的生态破坏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

(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机制 

1、产品设想:政府在制定年排污总量指标时,根据上年度排污总量,适当减少下一年度排放总量,并逐年递减。桐关部门根据每户企业的规模、清洁技术、排污情况,将排污总量指标公平、公开、 科学 地分配到每户企业,规定配额指标可在试验区范围内自由交易,并且人民银彳丁、银监局等银行业监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绿色信贷有关规定,监督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向指标超额或不足的企业发放贷款。 

2、存在困难:(1)企业向银行虚报排放情况,骗取银行信贷资金。(2)企业获得贷款之后,肆意排放污染物,导致全年排放超标。(3)配额指标交易双方虚报交易情况,为某方制造指标充裕或排放达标的假相。 

3、解决措施:(1)由政府相关部门(如环保局、发改委 、经贸委等)、人民银行、银监局制定完善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机制实施方案》,规定政府相关部门定期向银行机构通报指标交易情况、授信发生企业的实际排放情况;企业向银行提供的排放情况需由政府相关部门认证;人民银行、银监局制定相应的“信贷指导意见”并承担 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2)银/-i-~ll定与单位排放量相应的单位信贷资金规模,根据企业年度排放剩余指标 计算 最大信贷投放量,或根据企业使用配额指标的进度,按比例发放贷款 ,遇有违规行为,可暂停贷款发放。对于企业中长期贷款,银行可根据企业 历史 排放情况,保守估计贷款期的排放总量。(3)建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市场”,将排放指标证券化,吸引社会资金介入。 

(二)柴达木循环经济绿色债券

1、产品设想:由金融机构发行,专门将资金用于向循环经济项目贷款的金融债券,也可以由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单独发行,甚至地方政府可将试验区全部或部分绿色环保企业集中打包,发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绿色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全额用于环保产业。

2、存在困难 :(1)如何保证所募资金全部用于企业的环保产业。(2)如何保证债券融资的成功率。 

3、解决措施:(1)严格审核上市企业的环保资格,鼓励和支持符合循环经济特点的企业或项 目通过直接融资渠道发展环保产业。(2)由政府相关部门、人民银行、银监局组建债券运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债券的上市、日常运作管理及所募资金的使用监管。(3)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资绿色债券。(4) 建立柴达木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投资基金 (未上市股权投资基金 ),所募集的资金主要投资于末上市企业。 

(三 )柴达木循环经济生态补偿机制 

1、产品设想:一是设立财政专项贴息补偿基金,专项用于补偿企业因违规排放造成的信贷资金风险,提高银行发展环境金融产品的积极性 ;二是设立由企业利润、财政资金组建的重大污染事件补偿基金,用于应对人为造成的重大污染事件的应 急处置。 

信贷工作措施第7篇

在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以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县联社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提高党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上下功夫,结合行业实际,找准服务“三农”的有效载体,围绕“窗口树形象、支农有举措、为民当先锋、服务促发展”四个工作目标,在建设职工队伍、创新工作机制、服务“三农”发展、提升工作业绩、为民排忧解难等方面抓出了实际成效,有力促进了元阳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加强自身建设争先发挥作用

党支部一班人历来重视自身建设,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探索加强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找准工作思路,从本行业的工作特点出发,认真分析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确保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健康发展。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结合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分别组建了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其实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县联社党支部结合所辖单位点多面广、法人多、干部职工文化素质偏低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手段,在全县21个营业点大力宣传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制作党员标识胸牌、员工工作证,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办工作简讯,设置宣传栏,把工作目标和任务具体分解落实到点到人,同时,党支部把县联社营业室、新街镇农村信用社、南沙真农村信用社作为全县的重点示范单位予以重点指导和培植,做到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三是在本系统内提出了“作风在一线转变、思想在一线提高、党性在一线锤炼”的“三个一线”工作目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要求,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扎实做实做好各项。营业窗口的员工在工作中,统一着装,佩戴工号牌,推行站立服务和使用文明用语,对待顾客做到“五个一”、“四个声”:即一张笑脸、一句文明用语、一把椅子、一杯茶水、一支烟筒;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合作有谢声,走后有送声。自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以来,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争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

心系农村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

县联社党支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整和信贷资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小新街乡瑶人小寨,南沙镇困勒村及大坪黄泥坡村实施卫生路改造。县联社党支部在了解到三个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基础差,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尤其是村中道路凸凹不平,加之饲养的牲蓄多,每逢雨天就粪水横流等实际,多方筹措资金5万元,帮助三个村寨建设卫生路。目前,三个村的卫生路已修建完工,经验收并交付使用。二是实施移民安居贷款工程。利用信贷资金优势,积极筹措资金支持风口山省级易地移民开发建设,自20*年年初以来向风口山移民发放建房贷款120多户,贷款金额150多万元,帮助移民发展生产,移民们建起了沼气池、猪厩、厕所,并实现了水电路三通,稳住了移民的心。使移民能够“移得来,住得下,有发展”。同时,帮助政府排了忧,解了难,为顺利完成移民搬迁任务、支持风口山易地扶贫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献计献策。安排投入资金1.8万元编制了《农村农业科技实用手册》5000册赠送给全县农村党员,为其提供科技致富信息,积极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四是开展扶贫济困和捐资助学活动。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为扶贫挂钩点胜村乡新寨小学配备了2台电脑,折合人民币1万元,解决学校“两基”经费1.28万元,党支部组织党员向贫困学生捐资1200元。四是支农有新举措。首先是督促各基层信用社加强春耕备耕信贷支农服务力度,重点下达了新增农贷任务及农户贷款二项经济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并分解落实到个人,做到支农任务明确,绩效考核有依据,信贷支农有措施,积极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次是继续加强小额农贷的推广力度,将5000元以下的农户贷款纳入小额农贷管理,减少了贷款审批程序和时间,不误农时;第三是服务农户走出去,各乡镇信用社结合小额农贷款发放面广、金额小、笔数多的实际特点,改变了以往坐等农户上门办贷为临柜办理,主动上门送贷和现场放贷等方式发放贷款,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为发展农村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是结合农村开展“十户一体”联户帮带活动,作出了“大力拓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贷款,20*年农户贷款在20*年的基础上增加1000万元,增长22%,重点扶持参与‘十户一体’的党员户和群众户”的承诺。

信贷工作措施第8篇

一、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3、不良贷款。3月底,按四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6883万元,占比8.5%,较年初下降40万元,下降0.13个百分点;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31419万元,占比为38.6%,较年初下降649万元,下降1.18个百分点。

二、金融运行情况分析。

(一)存款业务分析

一季度我县信用社各项存款完成较好,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领导重视措施得力,一月中旬,及时召开了全县信用社双先表彰暨2008年工作会议,把存款任务分解到各信用社,做到了早计划、早安排,夺得了首季开门红。二是大力开展“三收”竞赛活动。为抓好旺季工作,根据市办事处安排部署,我们组织全县信用社全力开展了“三收”竞赛活动,在全辖掀起了一个“三收”竞赛活动的热潮。三是在全体职工中开展营销存款活动,班子成员每人200万元,中层80万元,一般职工40万元,三月底都完成和超额完成了个人营销任务。四是结合陵川实际,及时恢复了信用营销人员,针对陵川地域广阔,人口较少的实际,为方便农民存款,我们及时将原来撤并的信用站人员通过考核,重新聘任一部分高素质人员来帮助农村信用社开展存贷款营销和收贷收息,有效占领了农村阵地,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方便了群众。

(二)清收不良贷款情况

2、不良贷款行业分布及利息收回情况(按五级分类口径):

(3)、建筑业不良贷款余额为52万元,不良贷款率10.13%。

以上不良贷款,在一季度经过积极清收,共收回利息521万元。

辖内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占用信贷资金及资产质量情况分析:

经对全县信用社的分析,辖内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占用信贷资金及资产质量情况为:钢铁行业5000万元,全部是不良贷款,其大部分是以前的小铁厂、小高炉贷款,属于五小企业,已全部被政府取缔关闭,;电石行业1200万元,涉及世鑫电化有限公司,目前该厂因为电力紧张,压电导致生产不正常,结息困难;水泥行业500万元,全部是不良贷款,所涉企业主要是以前农村信用社支持的小水泥厂,全部关停倒闭。

3、不良贷款增、减原因:

从上述数据分析,和年初相比,我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呈现下降趋势。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全县农村信用社在在一季度大力开展了三收竞赛,全县信合员工深入农户企业,开展收贷收息,同时加大考核力度,有效盘活了不良贷款。其次,在盘活存量的同时用好增量,全县农村信用社严格执行信贷政策,加强信贷管理,发放贷款时认真把关,严格执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三查信贷制度。各信用社认真进行贷后检查,如果贷户所涉项目属于国家严令取缔的小高炉、小砖窑等限制性项目,就对此给予密切关注,如果向下迁徒,就督促其及时清收。三是增设专门机构管理不良贷款。经社务会研究,成立了不良资产部,专门负责各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管理工作,制定了严格的不良贷款管理制度,各信用社按五级分类逐笔建立不良贷款管理台帐,并按旬、按月、按季向联社不良资产部报表。准备地掌握了全县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增、减情况。

4、清收不良贷款的经验和做法

今年来,全县上下采取多种措施清收不良贷款,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是:

(1)、自加压力定目标,落实责任抓清收。元月初就按全社不良贷款总额的分布实际,确定了全年清收计划为5000万元,并与各基层信用社及时签订责任状,落实了清收目标任。各信用社实行了主任负总责,信贷组长担负清收任务,清收人员各负其责的清收责任制,社与组、组与人签订了清收责任状,做到计划到组、任务到人,同时制定了不良贷款清收奖罚办法,严格实行考核奖罚,上下封顶,不下保底,有力地激发了清收人员的信心和决心,掀起了大力清收不良贷款的热潮。

(2)、讲究清收方法,活化沉淀贷款。全县信用社充分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人一个方法、一户一个措施”的办法,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如:附城信用社王文山89年欠信用社贷款750元,当时用于生活,目前本人经济条件不错,但不愿意归还信用社的贷款,清收人员经过认真分析,认为此人的个性倔强,讲义气,于是,信用社主任和不良资产部人员多次上他家做工作,讲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谈心,做通了该人的思想工作,乐意地还清了信用社贷款本息合计4075元。

(3)主攻钉子户,细致耐心做工作。全县信用社对所有贷款按金额大小、清收难易、时间长短等进行分类筛选,在清收上主攻大户、重点对欠息大户、钉子户,一户一笔抓落实,收到了良好效果。

(4)注重资产保全,确保诉讼时效。通过对各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检查核对,发现部分企业和个人贷款有超诉讼时效现象,因此联社积极组织相关信用社,采取对每个企业补订还款计划、签订协议,下发催收通知书,完善抵押担保,或收回利息倒约换据等补救保全措施.有效地确保了贷款诉讼时效.

5、对1000元以下、50万元以上的不良贷款清收情况

(三)、惠农工程开展情况

一季度,我们在资金短缺、存贷比例严重超限的情况下,积极采取四项措施深入推进了惠农工程开展。一是领导重视,责任到人。我县联社及时成立了领导机构,确定分管领导和具体承办科室和责任人,至上而下形成了有人抓、有人管,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二是确定目标,调查摸底。为把我县的惠农工程做得扎实有效,信贷业务科、客户部深入基层,进行调查摸底,层层筛选,确定了惠农工程目标。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沟通协调。通过横幅、标语等广泛宣传惠农工程的真正涵义,有效地提升了农村信用社的形象和地位。四是健全制度,狠抓落实。我们坚持做到扶持资金落实,支持对象落实,支持项目落实。通过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全县“三千三百惠农工程”的稳步推进。

惠农工程亮点和特点

三是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截止目前,我县信用社为张氏峰业合作社等6个专业合作社,累计发放贷款360万元,其中08年一季度新增贷款10万元,全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以此带动全县种养殖业发展,推动陵川“农业、畜牧、药材、旅游”四大产业健康发展。

(四)、试点工作情况

根据市办事处安排,我县联社的试点任务是信贷管理建设。任务下达后联社班子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了研究,拟定了实施方案,具体工作责成信贷业务科落实,目前进度是完善了各种信贷手续300笔,金额4250万元,完善了信贷管理制度3个,为信贷管理系统上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联社责成不良资产管理部,集中管理全县信用社不良贷款,建立了不良资产台帐,制定了清收不良贷款措施,各项工作均在有序进行。

(五)贷款业务分析。

1、贷款投向投量分析

今年一季度,全县农村信用社净投放贷款782万元,贷款投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年初全县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例超过80%,资金严重短缺,面临支付风险,为压缩存贷比例,联社决定在一季度大力组织资金,减少贷款投放,保稳定,保支付,防风险。

针对贷款萎缩的现状,我们采取了二条措施进行解决,一是针对资金短缺问题,积极开展组织存款工作,重点狠抓了全员存款营销。一季度底,营销存款达到5250万元,3月底转存银行款余额达到7300万元,存贷比例为73.9%,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二是针对存贷比例超限的问题,全县实行盘活旧贷款,发放新贷款,不增加新余额的办法,对春耕生产所需资金及时支持,解决了支持春耕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