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医养生论文

中医养生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09 10:57:13

中医养生论文

中医养生论文第1篇

1.主要问题

1.1 对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不够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曰益增大,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明显不足,很多人认为毕业论文只是毕业前的例行程序和环节,写的好与坏都无关紧要,不会影响正常毕业。此外,由于预防医学专业撰写毕业论文和论文答辩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大部分学生面临实习、就业和备考研究生等多重任务和压力,分散了精力和时间,撰写毕业论文时不能全身心投入,论文选题草率、立意不新、内容平淡等现象逐渐增多。甚至出现抄袭的现象,整体论文质量令人担忧。

1.2 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不足

国内有关学者曾进行专门调查,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表现出的知识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文献检索技巧、专业外语应用、统计图表应用、统计指标选择、论文撰写中的讨论、外文摘要、结论部分规范书写等方面。笔者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中还发现,除上述问题外,很多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不了解国家当前的主要卫生政策,不掌握从事公共卫生管理的基本常识,对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在促进社会发展和公众健康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模糊,影响了论文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应用价值。

1.3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不够规范和严格

各高等院校虽然在本科毕业论文管理上制定有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但各院系在布置工作任务时往往外紧内松,指导教师也普遍存在重视课堂教学,轻视毕业论文指导的倾向。在论文设计、开题、中期管理、答辩等过程环节很少进行专门检查,也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特别是缺乏监督教师认真指导、师生定期交流、论文相互审阅的工作机制,致使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不规范,监督措施流于形式,最终使毕业论文难逃“走过场”的结局。

2.对策

综合分析上述问题,其中既有客观矛盾和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又有学生自身和指导教师的个人原因。妥善解决上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不仅能有效促进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而且对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1 提高毕业生对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

公共卫生院系要给毕业生创造比较宽松的条件,完善毕业论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从选题、答辩、成绩评定等方面制定出严格、规范并符合实际的毕业论文考核制度或管理细则,并不断健全和完善,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供制度保证。团总支、辅导员、教研室协同配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不仅能够帮助自己顺利完成学业,还能有效锻炼和培养个人综合素质,对于曰后走上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2.2 加强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

加强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重视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和当前国家公共卫生的热点问题,既结合科研、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又考虑技术条件、时间、经费的可行性。也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指定方向的文献,让学生自己寻找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研究的思路和目的。满足学生自主选择题目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是为学生开设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讲座。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固定的方法与格式,要使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训练,必须通过讲座帮助学生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如文章结构、语言陈述、实验数据的整理加工、图表的制作与表示方法、对问题的分析与讨论等。每一届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习并准备论文设计前,都应安排专业教师给学生讲解流行病学调查技巧和方法、统计学方法应用以及具有预防医学专业特点的论文写作讲座,使学生了解基本要求,掌握基本方法,具备撰写科技论文的初步技巧和能力。

三是实行论文开题、中期、答辩全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指导教师负责制,鼓励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全程指导和参与论文开题、中期报告、答辩的全过程。指导教师应每2~3周组织一次阶段总结,邀请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完善研究方法,保证论文质量和进度。

2.3 加强和改进毕业论文管理工作

在院校毕业论文有关管理规定基础上,公共卫生院系应针对预防医学专业特点和培养方向,制定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管理条例或细则,使有关管理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严格指导教师的毕业论文责任制度,通过检查和考核,将毕业论文带教质量与指导老师资格聘用、年度考核结合起来,促使指导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同时严格要求学生,通过阶段性检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将检查结果与毕业论文成绩挂钩,严格考勤制度,对违反学籍管理规定的,给予相应纪律处分或停止其毕业论文答辩。

2.4 建立毕业论文全程质量监控体系

院系要对论文写作过程的各个环节认真验收,严格把关,建立全方位、系统的监督和控制体系。一是由学院负责总体监控和把关。制定制度、标准、任务和目标,制定质量监控和评估方案;二是由教务办公室部署和安排质量监控工作,并负责监督实施。督促各教研室按时制定论文指导计划,按时提交开题、中期检查等阶段性报告,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检查或抽查;三是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程序,如指导教师应在每次辅导后填写指导记录、学生在记录上签字、开题记录、中期报告后论文整改情况以及按月填写论文进度情况等。既能够督促指导教师认真辅导,又能有效保证学生论文质量和进度。

中医养生论文第2篇

1.1重视理论教育,轻视能力培养

自20世纪60年代起,新的医学人文教育在西方兴起,进入80年代以后,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东西方医学教育改革的强劲趋势。各国医学院校加强人文学科特殊学习模块,开设相关人文医学课程已成现实。但是,我国医学院校人文医学课程的学习,更重视开设课程的科目,人文医学理论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许多院校都在论证哪些人文医学科目是选修课程,那些科目是必修课程,设计论证的科目一旦可行,各医学院纷纷效仿,可课程的学习,仍然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重视理论教育,轻视能力培养,教师依然是满堂灌的授课方法,学习结束以一张试卷论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差,这样的人文医学科目的学习,学生只是了解了人文医学的一般理论知识,但一旦走向临床,碰到具体情况,学生应对能力的薄弱就暴露出来。比如学生与病人如何沟通,如何应付复杂局面,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书面文字表达能力等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学习、锻炼,以至许多学生讲到,在工作岗位上可以学到许多学校学不到的东西。而在西方医学院校的人文医学课程非常突出实用性,他们认为,医学教育的核心是病人,医学教育就应该是医学专业理论和人文医学课程的一体化,其突出特点表现为“轻理论、重行为”。笔者曾参加过德国人在我国举办的“第二届中德医学伦理学培训班”亲身感受到中外教育者教育方法的不同。培训班的教师有许多中外知名医学伦理学学者,确实外国教师的教学方法是“轻理论、重行为”,他们给学生更多的动脑、动手的时间,创造机会使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观点,而理论阐述略显不足;中方教师是“重理论、轻行为”教师向学生传授大量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信息和系统的理论知识,而课堂讨论、小组讨论设计略逊一筹。笔者认为,中外双方应互取他长,补己所短,对于我国医学院校来讲,我们有丰富的人文医学文化底蕴,关键是在加强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能力上再加大力度,人文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重新设计和论证,保证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能力的实际操作训练和培养。

1.2重视个人知识学习,轻视团队学习培养

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团队意识和领导才能的培养,因为,作为医生,很多情况下要靠团队的合作力量,医生与医生之间、医护之间、医患之间、医技之间的互相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工作。在这个团队中,医生就是组织者、领导者,经常需要医生拿出决策方案,应对措施,如果医生不具备合作意识、领导素质,工作难免磕磕碰碰,难以较好完成诊疗工作。但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从小学到大学,学校教育都十分重视学生个人知识的学习,学生大多也只会自己学习,个人学习成绩优秀,就能考入理想的学校。而对课堂讨论、课堂发言,小组学习、课外学习研宄的学习方法非常不习惯,但恰恰是这些学习方法,可以从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领导才能,培养学生小组学习、集体攻关的能力。国外的医学院校早已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但我国医学院校至今仍然是传统的重视个人理论知识学习的教育模式,如此这般,我国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生到社会上当然要对他们进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补课。

1.3重视医学专业学科建设,轻视人文医学氛围构建

由于医学院校教育沿袭已久的“纯科学技术性”认识,医学院校的发展仍然较多的重视医学专业学科建设,轻视人文医学氛围构建,学院领导更注重医学实验室的建设,图书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购置和医学专业学科的建设发展等。而人文医学学科包括中央高度重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在医学院校实际上都处于边缘学科而不被重视,但这些课程的学都不是纯知识的传授,其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质的作用。同时,对一些必要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仪式活动尚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的制度,这些都使医学生在早期的医学教育中就缺乏人文文化素养。

2.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路径

综上所述,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师,因此,医学生在早期的医学教育中就应该按照对医师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要求进行培养,培养方法不仅有理论学还要有实际操作培训,最终达到提高医学生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

2.1加强人文医学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了相关的人文医学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医学心理学》等,但这些课程不仅仅是开设与否的问题,而是怎样使学生通过这些科目的学习,除了掌握人文医学知识理论,培养人文医学精神,还要具备人文医学执业能力的实际操作技巧问题。这就要求对人文医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教学内容除必要的理论教学课时外,要增加教学实贱环节的内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真正使学生通过规范的人文医学课程的学习,提高人文素质,拓宽思路和视野,改善知识结构和职业态度;激发学习的探索精神和主体性,培养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文字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些都是提高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必要保证。

2.2从多种渠道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医学道德品行

培养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除了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外,也要注重从多种渠道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医学道德品行,使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医学道德品行,达到水到渠成之效果。

医学生入校宣誓仪式。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增添了医学生入校宣誓仪式。医学院校独特的宣誓仪式体现了医学的人文精神,培养了医学生的职业神圣感和职业光荣感。通过入校宣誓仪式首先培养的就是他们对生命的重视、对病人的关爱。热爱生命是医学生职业素养、医学道德品行的核心,关爱生命和维护生命是医学生人文执业技能不可或缺的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医学院校人文文化环境建设,尤其要处处体现医学特色、医学文化,使医学生自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被浓浓的医学人文文化所包围,要让医学院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育人的功能。像校园里可以有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李时珍的雕像,有雕刻着历代医家医德格言、历代名医医疗活动及医学生誓言的文化碑廊。花圃里可以种植各种各样的中药材,这样既非常方便学生识药、辩药,又可以给医学生美的医学文化的强烈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在浓浓的医学人文文化氛围中,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医学道德品行。

授“白衣”仪式。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要举行隆重的入院授“白衣”仪式,仪式中重温医学生誓词,并由名医向学生授“白衣”,以帮助医学生从学生到准医生的观念转变,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更好地接受临床技能的培训。同时也时刻激励医学生铭记“德为医之本”的道理,塑造医务人员“白衣天使”形象人人有责。要使医学生懂得“白衣天使”是圣洁、爱心和希望,更是使命、责任和力量,是患者可以将身家性命相托的挚友。认识到医学工作是能还健康与病榻,还生命于垂危的神圣职业。

举办具有传统意义的毕业典礼。医学院校的学生毕业时,要举行隆重毕业盛典。如果说,入学典礼是春华,那么,毕业典礼就是秋实。正像在牛津大学每年一度的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致词那样:‘不论对在座的学生还是对牛津大学来说,今天是一个篇章的结束,同时也是另一个篇章的开始。’西方高等院校的毕业典礼,极富西方文化特色,它带给人们的不只是庄严与隆重,而且更是对文化的传承、人才的尊重以及知识所蕴含的力量。医学院校注重毕业盛典及其庄严的仪式,意义更为特殊与深远。在日本,护士从学校毕业时,要模拟南丁格尔当提灯女郎,深切感受并领略南丁格尔的精神,用医护人员的真心、爱心、责任心去关爱病人和臝得病人。而在我国,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文化更加夺目璀璨。古代中医师的培养,大都是师徒传授,当徒弟满师时,老师往往送给徒弟两件礼物:雨伞与灯笼,寓意深长。老师告诫徒弟,作为医生,当病家有请,要不管刮风下雨,天黑路滑,立即前往病家出诊,人命关天,争分夺秒,全力救治。我国如此优秀的医德传统,充分表明了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理应在我们今天医学生的毕业典礼活动中传承下来,使中国医学生的毕业典礼极具祖国医德特色。

2.3提高医学生的法律素质

培养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要注重提高医学生的法律素质。这里包括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卫生法知识。医学生要具备依据法律规范调控个人与社会、他人、病人的关系的能力。在现代法制社会中,法律已经成为协调医患关系的主要准则。培养医学生的法律素质是我国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是医疗服务行业的职业要求,是避免临床医患法律纠纷的必然。医学生应通过学习法学、卫生法的基本知识,掌握社会主义法学、卫生法的精神实质,具备一定的社会主义法律观念意识,运用法学知识去尊重、维护自身和病人的合法权益,解决医疗服务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4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

在英国和美国,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技能与交流技巧能力是同时进行的,因为在英国和美国,病人的投诉多数与医生的交流技巧欠佳有关,而且交流技巧的落后常常导致医疗处理能力下降。反观我国,与病人交流、沟通的内容更少见于医学生的教育中。医患交流这种既特殊又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交流欠缺是我国造成医患纠纷的催生剂。

因此,现代社会的医生不仅要求具备医学道德品行和医学精湛技术而且更要求医生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培养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学会与病人交流沟通是重要一课。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培养学生有效地与病人进行非语言的交流。向学生讲解如何利用场景的作用,怎样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用微笑的奇效、目光接触的艺术、面部表情的运用、巧用体态、手势传递信息。介绍怎样观察病人,怎样理解病人的体态语言,理解病人情绪的含义的方法。

对患者进行面谈诊断的技能。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患者建立关系的方法以及以谈话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的基本技巧。

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计划的技能。向学生着重介绍对“久病成医者”、知识分子或患者本身就是医务人员的病人参与制订治疗计划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在诊断及治疗计划制定方面与患者达成共识的技能。

在危急情境下的处理。向学生展示什么是危急情境,了解人在危急情境中的需要,如何面对危机情境,如何在沟通过程中避免过度的反应,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给自己及病人创造一种安全的心态。

向病人通告坏消息的艺术。向学生讲述医生为何对于告诉患者坏消息感到困难的原因,并介绍一些很实用的向患者通告坏消息的技能。

学会对待不易沟通的病人。向学生讲述哪些病人不容易应付,其原因是什么。医生要学会换位思考,从了解到理解并试着与病人建立联系,学习一些对待患者的方法,并知道在需要的时候如何向别人寻求帮助。

通过培训,培养学生积极大胆与他人交流沟通,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沟通时坚持平等原则、尊重原则、保密原则、灵活原则,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非语言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与病人交流沟通时以病人为中心,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仅治病救人,还要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为病人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

2.5培养领导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领导意识。医师面对病人,就是要根据病人病情综合分析迅速拿出决策方案,特别是在重大险情、危机情景、抢救病人时,医师要像战场的指挥员一样具有领导才能,任何唯唯诺诺、优柔寡断、议而不决都有可能对病人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训练学生统筹全局,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中医养生论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中医学;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88-03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现代化,人类的寿命逐步延长,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传统中医学历来重视养生保健,提倡未病先防。土家族医学作为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经验的自然科学”,对以土家族为主的各民族人民的生存繁衍、文明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拟探讨饮食起居,精神调养,形体锻炼等在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中的地位和作用,比较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异同。

1 传统中医学中养生保健的原则

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在世界文化当中,中国人的养生学与其他民族相比,具有独到之处。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1],是对养生的精辟总结。养生,又称为摄生、保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2]。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原则与方法的系统理论。

1.1 适应自然规律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时刻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只有能动地适应外环境变化,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才能延缓衰老和避免疾病的发生[3]。《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灵枢•邪客》曰:“人如天地相应”指出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这是四时养生之道[4]。

1.2 重视精神调养

1.2.1 避免不良刺激 避免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是中医养生防病的一个重要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要尽量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等。其二,要积极地治疗躯体性疾患,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

1.2.2 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 《灵枢•本脏》言:“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因而要求人们善于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通过经验认识及思想活动过程转移情绪感情反应,消除其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境。

1.3 谨和五味 前人十分重视饮食养生,《备急千金要方》“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食养,亦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1.3.1 平衡膳食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而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则是多方面的。含有多种丰富营养素的食物可以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推迟衰老的发生,减少因衰老而招致的多种疾病。《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记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兽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要求食养中膳食的调配要尽可能地全面、合理、互补。

1.3.2 辨饮食之宜忌 强脾胃,节饮食乃第一要务。包括忌过饥过饱和饮食偏嗜[5]。《金贵要略》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之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

1.4 防止病邪侵害 慎避外邪,是寓于养生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虚风贼邪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其二是注意“避其毒气”,以防止其致病和“染易”。其三是实施药物预防等。《素问遗篇•刺法论篇》中就已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

2 传统中医学中养生之道的措施

2.1 调神养生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灵枢•天年》)故养生尤重调神,除四季调神外,还包括以下3个方面。

2.1.1 养静藏神 《素问•痹论》曰:“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老老恒言》指出“养静为摄生首务”。养静的关键在乎节欲。如果过分的贪求声名物欲,可导致损正折寿。因而,提出了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嫉妒等要求。

2.1.2 动形怡神 动形可促进气血流畅,舒筋活络和协调脏腑功能活动,使人精神焕发,心旷神怡。尤其是人到老年后,通过适当的动形来怡神,静神,就显得更为重要。

2.1.3 移情移性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如:欣赏音乐,戏剧,歌舞,或读书吟诗,交友揽胜,种花垂钓,琴棋书画等情趣高雅,动静相宜的活动,可以起到培养情趣,热爱生活,陶冶情操,怡养心神的作用。人生际遇遭逢违乐之事再所难免,如能根据自身的素质,爱好,环境与条件,参加上述活动,常可自我解脱,移情易性,从而起到抗衰防老的作用。

2.2 惜精养生 包括节欲惜精、节及注意卫生等措施。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说明性生活是必须的,是顺应自然的。由于性生活要消耗肾精,因此必须节制。《素问•厥论》中更明确提出是损伤体质的重要因素,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故手足为之寒也”。由于过度,使之从“质壮”的体质转变为阳气衰于下的体质,充分说明节欲保精对养生的重要性[6]。

2.3 饮食养生 食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记载看,有禾、麦、黍、稷、稻等多种粮食作物,已能大量酿酒。到了战国时期,终于有了关于食医的理论,标志着食疗的飞跃发展[7]。《周礼》中有食医记载,说明我国古代对饮食健康的关注程度已非一般。《内经》有“药已祛之,食以随之”的治病原则[8]。

2.3.1 注意饮食卫生 其一是防止饮食不洁。其二是不要摄食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自死、疫死的六畜肉类,以免“饮食中毒”。(《诸病源候论》)

2.3.2 提倡饮食有节 食养中主张饮食有节制,提倡定时定量,防止饥饱失常。中医内科许多疾病的发病因素都和饮食无节制有关,这里的节制是适量的意思,不能吃的过多,但也不可过度节食[9]。认为“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食量则因人而异。

2.3.3 克服饮食偏嗜 克服饮食偏嗜是谨和五味以养生的重要内容,反应了平衡膳食,提倡全面合理营养的食养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服偏寒偏热。二是克服五味偏嗜。五味养脏,各有其亲和性。如果长期偏嗜某种食物,易致脏气偏胜而功能失调,或形成“膏粱”之变;同时,会导致其它营养物质的匾乏而使机体失养,继发产生种种疾患。《保生要录•论饮食门》中指出:“所好之物不可偏嗜,偏嗜则伤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

2.4 传统健身术养生 传统健身术养生,如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等拳术及各种气功和武术运动等,以此来炼形、炼意、炼气,使身体“形与神俱”[10]。运动养生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要求运动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能收到运动以养生的功效。

2.5 药物养生 药物养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它是通过服用或外用天然中药并借助其补养或通泻作用,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和脏腑、通畅经络,达到益寿延年、祛病强身的目的[11]。补益扶正是药物养生的基本法则,调补肾脾是药物养生的中心环节。从保健防衰的益寿方剂来看,如《世补斋医书》中的首乌延寿丹,《外台秘要》的延年茯苓饮等诸方,其重点亦多在补益肾、脾两脏。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载上品药物120种,注明久服“耐老”、“增年”、“长年”、“不老”、“不夭”等即达85种,其中包括人参、地黄、枸杞、女贞子等著名补养药[12]。

2.6 推拿、针灸养生 推拿养生是通过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保健强身作用。主要体现在生物信息的调整和纠正解剖部位的异常等方面。《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预先针刺五脏六腑的原穴,可预防邪气侵犯脏腑,并认为:“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预先针刺使“补神固振,神气不散,神守不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13]。

3 土家族医学中养生保健的原则和方法

土家族聚居在武陵山区,总面积约10万km2,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止于南岭,是一条文化沉积带。“土家族正好分布在这条文化沉积带的中部,所保存的古代文化信息特别丰富[14]。”土家族医学以“三元学说”及气血精为理论基础框架,以毒气学说为病因学基础,以气血失调与冷热失衡为病理学基础,以“五诊法”为诊断学基础,以“七法”、“八则”为临床基本治则,具有别于传统中医学及其他民族医学的独特的医学学术特点[15]。其中包括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这些养生保健内容与土家人民的文化娱乐,体育运动,饮食,生活起居等密切相关,是民俗文化,民族气质,生产劳动等有机的结合,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卫生保健体系[16]。 具体体现如下。

3.1 歌舞怡情

3.1.1 民族舞蹈 土家族人能歌善舞,土家山寨也多为歌舞之乡。在土家民间流传的舞蹈种类颇多,这些舞蹈多是在生产劳动中慢慢形成,其舞蹈形式及表达内容与农事活动、日常生活、祭祀等活动密切相关。如摆手舞,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渗入,以土家原生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多元化风貌。其主要文化特征有:原生性、祭祀性、征战性、审美性[17]。

3.1.2 民族歌曲 歌也是在劳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民俗文化,其内容十分丰富。如劳动山歌、情歌、哭嫁歌等。哭嫁作为一种传统的婚俗文化,素有“中国式咏叹调”之称。以哭诉为主要形式,“哭”中有“歌”,“歌”中有“语”,形成了哭嫁歌中“哭、歌、语”三种元素相结合的独特音乐风格[18]。

3.2 运动健形 土家人的健身运动,是土家人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认识,创造的一种身心锻炼的养生方法。在劳动中讲究有度有节,反对蛮干闲散,以免伤神损形。其传统体育活动如武术、气功、踩高脚马、爬树等。这些方法能促进气血运行,经脉强健,三元协调,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3.3 药食调补 土家民间食物种类繁多,土家人民也素有食疗的习惯。在土家族聚居之地,山中盛产野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尤其是人体必须的稀有元素,如猕猴桃、板栗、核桃、交藤等。土家医常根据不同的时节,合理调配膳食,选用既有营养价值又有预防保健作用的食物进食,促进人体气、血、精生机旺盛,三元脏腑功能健全,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土家族聚居地区是茶叶盛产之地,喝茶养生也是土家人的习惯,常在茶中加入一些药物,对多种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如七叶参茶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油茶香味独特,极具营养价值,多用来招待贵宾。

3.4 起居有常 主要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土家人在起居上注重早睡早起,以日出日落为期,与昼夜相伴,与四时相应,以保证睡眠,怡养心神。心神得养,则形体亦健,抗病之力亦强。

4 传统中医学与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的异同

传统中医养生学深受道教、《周易》哲学及《内经》的影响,从而创造了中医养生学的独特体系,为中华各族人民的健康作出了不朽的贡献[19]。而土家族医学的养生学形成深受山地文化、土家族以“良心”为基本特点的道德观、精神文化及泛神崇拜与梯玛文化的影响[20],同时又结合了土家先民与大自然不断斗争的结果而形成。但是作为一门经验学科,土家族医学也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传统中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土家族医学是以传统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该地区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虽然与传统中医学理论大体原则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强调运动、饮食、情志养生,但有其独特之处,强调以古朴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医药一家;医护一体;药食同源;口耳传承;疗效可靠,尤擅蛇伤、骨伤科等。通过文体娱乐及生活起居等方面,把民俗文化,民族气质,生产劳动等有机结合。传统中医学养生强调“未病先防”[21],如传统的针、灸、按摩、药补等均可成为“治未病”的妙计良策。宋代太医窦材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总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寿命的逐步延长,我国老年化越来越严重,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探讨了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异同,以期达到强身健体,预防早衰、保健防老的效果。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养生保健,值得进一步挖掘与提炼,为新世纪的人类健康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谢玲.抗衰老与中医养生防病[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1):56.

[2]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83.

[3]吴忠祥,尹抗抗,谭达全.《浅谈黄帝内经》养生观[J].新中医,2009,41(1):112.

[4]李敏.老年养生应顺乎自然[J].老年健康,2008,(3):22.

[5]钟木生.《内经》论养生长寿之道浅述[J].新中医,2009,41(8):121.

[6]张恒文,余万桂,李玉和.浅析中医学养生法则[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317.

[7]张海波.中医食疗之源流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2):15.

[8]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6.

[9]吕述鹏,郭宏敏.中医食疗在老年人养生与防治疾病中的意义[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3):31.

[10]闫润芹,王娜.浅谈中医养生保健[N].科技健康导报,2008:30.

[11]张学梓,钱秋海,郑翠娥.中医养生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00.

[12]白永波,孙光荣.中医养生大全[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573.

[13]宋星,鲍毅海.浅谈针灸“治未病”及应用[J].新疆中医药,2009,27(3):24.

[14]田咏华.试论土家族医药学术特点[J].中医药通报,2003,2(2):110~112.

[15]正明.土家族研究丛书•总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4.

[16]赵敬华.土家族医学概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37~38.

[17]罗岚.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特征[J].群文天地,2009,(11):22~23.

[18]危静.浅析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J].科技信息,2008,(29):183.

[19]施观芬.试论《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0):50.

[20]尹文仲.土家族医药的文化特征[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44~1245.

中医养生论文第4篇

一 临床教学要注重中医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中医观

思维方式的形成必须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中医临床思维的形成同样需要以相当丰富的中医文化知识储备为基础。中医学蕴含着厚重的中国古代文化底蕴。它融汇了秦汉以前的天文、气象、哲学、数学、农学等多学科的成果,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指导下, 通过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并经过归纳总结和推理演绎,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的人文特征要求中医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才能掌握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法。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旭东教授曾有关于中医体系中“中医文献”和“中医学体系”的比喻,如果中医学体系是一棵大树,那么中医文献就是这棵大树的根,而中医药文化则是这棵大树周围的空气、水和土壤,是滋润、养育、装扮这棵大树的,中医药文化要靠中医药人才吸收和输送营养,中医药文化的环境、氛围反过来可以影响整个大树的成长和壮大[2]。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不足,直接弱化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广博的人文知识做基础,建立直觉思维之上的“悟性”非常重要。而现在的学生由于教育体制原因,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很少接触和系统学习中国传统的“国学”知识,受数、理、化的长期训练,形成了逻辑化、概念化的思维习惯。在中医院校课程安排上除医古文外,基本没有开设其他人文知识课程,使学生对中医的取象比类思维存在先天排斥心理。在临床实习阶段,我们的老师和同学组成传统文化兴趣学习小组,医院图书馆专设有中国哲学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古代汉语等书籍,给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和平台,帮助学生了解中医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性, 理顺其思维模式及其与中医发展的关系, 为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打下基础。

二 坚持中医临床教学中医化,避免中医西化

目前中医院校在课程设计上,中医、西医并行并重, 对学生中医思维方式的建立产生了不利影响。众所周知,目前很多中医医院西化明显,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临床带教老师在病房里传授的不是中医临床思维,而是彻头彻尾的西医思想。比如,一个肺炎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黄痰,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呼吸道细菌感染,在治疗时首先想到的是各种抗菌药物,而忽略了中医的“望、闻、问、切”,不去思考患者是哪种中医的病和哪种中医证型,不去想采用哪种中医治法和方药。即使想到使用中药或中成药,也是在想哪种中药或中成药有抗菌和抑菌的作用,而不是在想中药的性味、归经和主要功效以及诸药的配伍规律,更想不到中医各大经典里有何种论述。老师不想中医或不用中医思维方式去想,又如何能带出一个合格的中医学生?还有诸如片面追求专方专药、单纯仅以辨病使用中成药、根据西医理论使用中药、根据西医病位确定中医脏腑病位等违背中医基础理论的临床行为固然与当事者中医基础不扎实有关,但主要是西医理论干扰了中医临床思维[3]。中医类别的临床带教老师在门诊或查房过程中要坚持中医思想的传授,注重采用纯正的中医理论诊断和处理疾病,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看到中医治病的优势,才能提高学习中医的兴趣,形成良好的中医思维模式。

三 在临床中学医典,在医典中学习中医临床思维

中医经典是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四门中医经典学科,俗称“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学的根源与精髓, 是中医精华所在,是继承和发展中医的主要内容, 亦是中医教育的核心和主要内涵,它是衡量中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医四大经典是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古典著作,经典理论课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和建立良好的中医思维模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中医经典课理论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客观上给经典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这一直是困扰经典教学的主要问题,原有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可以尝试在临床中学习中医经典,比如在一次门诊中,一位患者诉“口苦、咽干”,脉象为弦脉,处方为“小柴胡汤”,学生问为什么开这个方子,我反问他《伤寒论》中“小柴胡汤”证条文的内容,学生不知道,我就让他下去自己翻书查,明天来告诉我,并告诉我他对这一条文是如何理解的。通过在临床中学经典,学生就不再觉得那些经典只是一些没有实用价值“老古董”,增加了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兴趣和主动性。坚持不懈的这样做,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因此在后期临床实习过程中,仍需加强中医经典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和建立良好的中医临床思维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中医经典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繁荣发展[4]。

四 经常开展教学病例讨论,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病例讨论是通过对典型病例诊治过程的系统回顾、分析和讨论,培养实习生临床诊断、治疗、预后估计等决策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开展教学病例讨论,不但教给学生相关的理论、具体的方法, 更能培养他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每次病例讨论前, 应要求学生认真准备, 查阅资料, 归纳总结出自己的诊治意见,提出自己的临床思路, 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增强临床思维水平,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病例讨论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书本上是先讲什么病,再讲它有什么临床表现。而临床上却要透过临床表现,甚至是错综复杂的表现。再追朔诊断是什么疾病。这就要求学生通过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活动来实现。因此,我们精心挑选病例,让所管学生汇报病例,由学生们先分析病例,提出中西医诊断及治疗方案。再由带教老师通过提问、文献复习, 进行讲述与讨论, 而后对学生们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教师要积极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思考发言,并尽量引导学生中医思维, 深入争论,以促进学生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和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案例教学, 使学生能强化和巩固已学过的基本知识,有利于课堂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也就是临床思维能力。

五 定期进行中医小讲课,扩展学生的中医临床知识

中医小讲课是中医内科临床教学过程中常采用的教学形式。这种小讲课不同于院校大课,注重理论教授,而是要紧贴临床实际,内容可以是临床中一个小的知识点,也可以是对一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转归及理、法、方药的全面阐述。通过小讲课,及时解答学生们的疑点困惑,纠正错误,扩展他们的临床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及时纠正实习医师在逐步形成中医临床思维过程中走的弯路。带教老师不仅要指导实习医师学习中医内科疾病的发展历史及基础理论,还要结合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等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 将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对疾病有更加全面地了解,增强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面。

讲课教师以临床经验相对丰富的主治及以上医师担任,备课应有教案或较详细的书面提纲。新担任此项工作的教师,教研室应以集体备课形式给予指导,并安排有关教师听课。课后对讲课情况作出评价,需改进之处应及时向讲课老师反馈。在小讲课中,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提问,提倡师生互动,不能束缚学生思想,培养主动探索、自由思考的精神,改善教学效果。

中医振兴,首先中医人要坚守中医的世界观,坚守中医临床思维,并做好中医学思想观念的传承工作。在临床实习阶段,注重中医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临床教学活动,坚持中医经典理论学习和提高中青年临床教师的中医理论水平是培养中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临床带教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史伟,谢丽萍,唐佳星,等.中医本科医学生定向实习优势初探[J].中医教育, 2010,29(1):62-65.

[2]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王旭东教授[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63-69.

中医养生论文第5篇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思维;培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2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75-01

中医基础理论的授课对象是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一年级新生,对于这些新生来说,中医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而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带领学生迈入培养学生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的基础学科,是其他中医学科的基础[1]。因为中医学是一门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的学科,其与各学科之间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对于是否能学好全部中医课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临床思维是医生在医疗过程中运用思维工具对患者和病证进行分析判断并最终形成判断决策,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与治疗规律的思维活动过程[2]。目前的毕业生普遍存在中医辨证能力较差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课程的学习当中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没有跟上,要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应该从中医基础理论这门基础课程开始[3]。

1临床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即使达到了这个目标,学生也无法很好的为后几年的学习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因为中医学临床思维的方法这个必须要重视的环节被忽视了。这门课是面对刚入学的新生的,而这些新生还习惯于逻辑性思维,感性认识事物,通过记忆和背诵来积累知识。中医学的思维是思辨性思维,理性认知事物,通过思考来积累知识[4]。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会让新生无所适从,造成学习时困惑较多,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2中医学临床思维

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中医临床思维是中医思维体系的一部分,核心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5]。整体观念就是看待世界时用一种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思维方式,不仅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还把每一个事物,每一个人都看作一个整体,而且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不仅自身是一个整体,而且与周围世界密切相关[6]。这跟西方医学,把人体视为各个不同系统的组合来看待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辨证思维就是在面对病人时,不光着眼于病人的“病”和“症”,更重要的是分析清楚当时病人的“证”。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之下,把病人各种症状有机联系在一起并进行分类,根据中医辨证模式,对疾病现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做出综合性的概括,并给出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法[7]。

3临床思维的培养方式

31强化基础知识的教育要想在浩瀚的中医知识海洋中前进,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要熟练的掌握,只有教师自身业务熟练,知识丰富,才能更好的给学生进行讲授[8]。在教学时,除要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外,更要运用原有知识迁移,形象生动的比喻,还要寻找到其和临床思维的契合点并加以强调。这样就能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培养起临床思维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中医临床思维最好的培养方式就是临证学习,边观察,边思考。

32多采用案例和讨论医案是最能直接反映医生临床思维的实录。通过学习案例能够贴近实际情况,有效模拟直观场景,能够克服课堂教学中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学习比较抽象的弊端,通过对案例的学习、思考和讨论能把学生代入到临床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于中医学的兴趣[9]。在对案例学习的同时,让学生结合已学的中医理论知识,通过查阅资料,自己分析案例,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并得出中医初步诊断、给出治法、方药、针刺、推拿,再进行课堂讨论。教师负责对学生点评与总结。通过实践能够证明,虽然其中很多内容学生并没有学习到,但通过学生查阅资料、主动学习及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可以对整个辨证论治过程进行学习和理解,这种学习方式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中医、深入思考中医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

33多临床见习中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单纯理论学习并不能让学生对学科有一个全面充分的理解。应该让学生早一点临床见习机会,多一些临床经验。在见习之前,教师应对病例有所选择,虽然多接触不同病例有利于学生开阔见识,增加知识面,但是选择病情简单但又能突出体现某一中医理论的病例更加能够符合大一学生的知识特点,并能够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0]。让学生实地感受医院的诊疗氛围,自己动手收集病人的四诊信息,亲身参与辨证施治过程的讨论与决策能够让其对中医诊疗全过程留下深刻印象,建立并巩固中医临床思维。

新生入学后,就要培养,不断建立中医思维的方式,掌握辨证思维、整体思维等中医独特思维方式。当然,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平日的授课和实际训练当中经常加以引导。另外,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掌握密切相关,要想学好中医,需要广博的人文哲学知识,这是建立中医临床思维的基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提高中医感悟能力大有裨益。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对建立中医临床思维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聂娅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临床思维的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4(72):134

[2]周立美,刘艳娇中医临床思维研究之现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1(11):1291-1294

[3]刘玉良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兴趣和信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9(03):19-20

[4]韩善夯,朱蓓蓓加强实习生中医内科学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方医学教育,2008,12(04):25-26

[5]朱玲玲中医内科学实习带教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方医学教育,2006,09(03):33-34

[6]魏凤琴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思维方法教学的体会[J]中医药导报,2007,04(04):112-113

[7]段安中医外科教学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2(02):132-133

[8]张新霞,詹华奎以病案为基础的学习(CBS)教学法在中医专业本科生临床思维训练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5(05):85

中医养生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等中医药人才是新时期中医药教育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提出从培养周期、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实践、考核等环节的改革来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建国50多年来,中医药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基本形成了现代中医药教育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时期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教育体系由于发展滞后,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复合人才的需要。

1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

1. 1学制太短

现行中医教育普遍实行五年制培养,七年制专业只是少数院校开设。通过五年培养周期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甚牢固、动手能力不强,中西医都懂一点但都不精的情况。

1.2培养目标存在误区

一是求全: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医疗、科研、教学型的高级中医药人才。二是求备:中医药高等人才培养追求中、西医兼顾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但两种医学领域里各自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大量的临床实践要求,在短短的几年时一间里,不可能完成设想的培养计划。

1.3课程体系重复繁琐

课程设置存在以下弊端:

(1)中医学科界限不清,中医课程内容与课程界限不清,内容大量交叉重复。

(2)素质教育薄弱。

(3)课程结构单一,造成基础过窄。

(4)反映在中医课程体系上的中医理论无明显进展,临床课程停留在证型论治上,缺乏临床思维训练,学生临证能力差。

(5)西医课程知识模块沿用了西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压缩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学生处理病房工作及危急重症能力差。

(6)中西课程之间,缺乏沟通、比较的桥梁课程,未能达到整合目的。

1.4教材编写滞后

内容陈旧,且重复无序,教材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很大。

1.5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两个互相独立的阶段,临床实习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临床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与理论教学难以保持前后一致,学生临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

1.6综合素质培养不够

重专业学习,忽略其他自然科学特别是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较差,知识面窄,适应社会能力差。

1.7考核制度死板

考试以考核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主,忽视了临床能力的培养。

2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笔者认为,在教育理念革新的前提下,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

2. 1培养周期

现代社会的中医院已经远非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医诊所相比较,因此对中医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医学知识的系统性要求不断增高。为了保证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要有足够的培养周期。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探讨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学制的合适年限。

中医养生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等中医药人才是新时期中医药教育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提出从培养周期、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实践、考核等环节的改革来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建国50多年来,中医药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基本形成了现代中医药教育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时期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教育体系由于发展滞后,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复合人才的需要。

1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

1.1学制太短

现行中医教育普遍实行五年制培养,七年制专业只是少数院校开设。通过五年培养周期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甚牢固、动手能力不强,中西医都懂一点但都不精的情况。

1.2培养目标存在误区

一是求全: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医疗、科研、教学型的高级中医药人才。二是求备:中医药高等人才培养追求中、西医兼顾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但两种医学领域里各自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大量的临床实践要求,在短短的几年时一间里,不可能完成设想的培养计划。Www.133229.cOm

1.3课程体系重复繁琐

课程设置存在以下弊端:

(1)中医学科界限不清,中医课程内容与课程界限不清,内容大量交叉重复。

(2)素质教育薄弱。

(3)课程结构单一,造成基础过窄。

(4)反映在中医课程体系上的中医理论无明显进展,临床课程停留在证型论治上,缺乏临床思维训练,学生临证能力差。

(5)西医课程知识模块沿用了西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压缩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学生处理病房工作及危急重症能力差。

(6)中西课程之间,缺乏沟通、比较的桥梁课程,未能达到整合目的。

1.4教材编写滞后

内容陈旧,且重复无序,教材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很大。

1.5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两个互相独立的阶段,临床实习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临床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与理论教学难以保持前后一致,学生临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

1.6综合素质培养不够

重专业学习,忽略其他自然科学特别是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较差,知识面窄,适应社会能力差。

1.7考核制度死板

考试以考核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主,忽视了临床能力的培养。

2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笔者认为,在教育理念革新的前提下,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

2.1培养周期

现代社会的中医院已经远非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医诊所相比较,因此对中医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医学知识的系统性要求不断增高。为了保证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要有足够的培养周期。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探讨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学制的合适年限。

中医养生论文第8篇

关键词: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一、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

1.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基础医学研究生都是从事独立的研究工作,对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必须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探析,必须具有严谨的科研思维、能够精准迅速阅读中英文文献并获得相应的材料,能从这些文献中发现问题,通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由此可见在这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可谓是尤其重要。要改变过去以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论文写作能力以及进行研究的能力为目标的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内容学习的能力以及追赶国内外研究热点,并通过这些热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1]。2.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基础医学研究生学习的课程都是实践意义和应用性极强的课程。若是教授课程的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只讲一些理论知识,而不强调研究生们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的一些问题,那么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就不会得到一个提升,实际上就等于没有真正地对课程进行理解[2]。故而在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应该增加实践操作的部分,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让他们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既能巩固基础理论又有益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改革还包括教师授课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学习。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授课方式进行变革,采用专题讲座、论文汇报、基础医学课程专题讨论等三种方法。3.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师资队伍。创新团队的建设是进行基础医学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强大的师资队伍,优秀而又专业的学术团队是孕育具有创新能力基础医学研究生的殿堂。有条件的话就要尽可能地引进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到学校对基础医学研究生进行近距离的讲授,让基础医学研究生感受到学术前沿的重点及难点问题。除此之外,学校要加强现有人才梯队的建设与完善。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努力促进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得到一个飞跃式的进步与发展。4.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评价体系以及科研训练。传统的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评价主要以课堂表现以及论文写作为评价标准,但是忽视了对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实践实验水平的测评,使得学生创新能力得不到一个很好的展现。故而要进行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评价体系以及科研训练的改革,下面给出一些课程评价体系的参考意见,学生的成绩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平时的表现,占总分数的30%;其二就是期末的成绩,这个成绩占总分数的70%。平时的表现包括课堂实践状况、论文写作状况、专题讨论情况,进行相应的打分;期末成绩则是以基础医学研究相关论文写作抽查以及教师践行基础医学相关研究提问的方式考核决定。考核的方法大概是:以学生的意愿每3—5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任意选择基础医学研究的一个专题,组内各自分工将这个专题研究透彻,最终进行全班的授课汇报总结、打分。

二、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其他方面

1.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指导原则:科学修订专业培养的方案。近几年,各个高校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都在进行改革,对于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年限都不同程度地缩短了。教育局还在这个时候做出了明确的指示,提出“要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故而我们各个高等院校的医学院要结合基础医学相关学科的一些教学、科研的特点修改相应的专业培养方案。在进行基础医学研究课程体系的相关创新中,要坚持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科学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创新实践能力教育要从基础医学研究生刚入学的实践操作开始,一直到进行常规实验的系统化培训。与此同时,还要善于利用各个学校的研究平台进行基础医学研究前沿的课程教学,进一步对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加以完善与培养。2.搭建校企合作产学研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平台。搭建校企合作产学研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平台是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物质保障。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规模日益剧增,现有教育资源的挖掘与潜在教育资源的挖掘与拓展扩张已经成为解决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资源供需之间矛盾的关键要素,经过实践证明,进行校企合作产学研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平台的搭建是培养优质基础医学研究生的重要方法。3.开展学术交流并加强基础医学研究生互助小组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学术交流是基础医学研究生进行研究的重要途径,我国高等院校进行学术交流的途径基本上有三条:其一,通过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等形式,邀请国内外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的专业学者、教授等人士作为高校的客座讲师,使学校的学术氛围显著提升,教育基础医学研究生专注做研究;其二,选派优秀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导师出国进行深造,学成归来后继续为学校教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与气息;其三,选派优秀基础医学研究生代表到国外大学进行交换学习,学习国外高等学府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3]4.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创新基础医学研究生管理模式。进行基础医学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的创新,二级管理模式虽然还没有很大的教育、管理自主权,但是有很强的专业性优势。二级管理的模式可以掌握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第一手资料,这样就方便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协调,更方便导师进行教学工作。[3]

三、结语

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创新式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而当今的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故此我们要进行反思,反思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要在实际行动中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进行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变革,改变传统的重论文、轻课程,重研究、轻教学等状况,为实现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形成进行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