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德育功能论文

德育功能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18 16:27:03

德育功能论文

德育功能论文第1篇

一、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分析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有必要阐明德育的内涵与外延。德育,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如果把中学生面对的世界分成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三个部分,那么德育要研究与解决的是中学生的心灵世界问题,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应该怎样做人”的问题。这属道德范畴。由此,再推向人性问题,涉及到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对个性充分发展的向往、对人与人真正平等的企盼,实质是人的尊严、人的价值问题,即人格问题。

如果把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分为知识技能教育、体魄教育与思想教育三大类型,那么德育是思想教育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党和国家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其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意识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部分。

综上,我国现阶段的中学德育是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党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教育,国情教育,世界和平、人类进步教育等。道德品质教育包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教育,热爱集体、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教育,勤奋学习、报效祖国教育,勤劳俭朴、见利思义教育,自尊自爱、知错改过教育,诚实守信、求真务实教育,遵纪守法、维护公德教育等。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包括:崇高理想教育,开拓创新精神教育,意志与毅力的教育等。

以上分析的是德育的横向构成体系。德育又是一项纵向的社会活动,它包括道德知识、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习惯教育,也就是通过情感、信念、意志的内化作用,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是一个体系,是一个过程。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

首先,从横向体系看,历史是德育的来源。

德育体系中的道德来源于历史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在整体的德育中包含道德情感、意志及道德知识教育。包含道德诸要素的整体性道德知识来源于生活中──历史和现实的道德人物、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我们现行的道德规范绝大部分是历史上人们制定、推行,并经长期检验确为符合道德终极标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并成为人们代代相传的行为准则、习惯而积淀下来的优良道德规范。其中许多准则、规范实际上已成为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如诚实守信,律己宽人,大公无私等。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社会的每一种社会形态、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道德规范,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如封建社会为维护其封建宗法等级关系,其道德规范是忠君孝亲、男尊女卑等封建伦理关系;资本主义的道德是极端利己主义,其道德行为表现为金钱万能、惟利是图。这是应该予以否定和批判的。但这仅作为道德内容社会性的一个方面。道德内容的社会性,不仅包括历史性、阶级性,也包括全人类的普遍性。换句话说,就是既包含历史的、阶级的差异,也包含人类社会道德的共同点。从人类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看,古往今来,无数的人民群众和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艺术家等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的优秀品德铸成了人类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的道德,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一切优秀道德遗产的基础上,才使其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因此,人类社会道德历史发展的共同性、普遍性、继承性为中学历史教学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其次,历史是德育的内涵与载体,现以道德规范教育为例论证。

单纯以道德理论对学生进行说教,缺乏饱满的情感,显得苍白无力,不能达到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目的。如果引入历史和现实中的道德人物、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就能使德育过程中知、情、意、信、行丰富饱满。历史知识生动真实,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中国历史上,关天培、邓世昌、等勇赴国难、守土保国、甘洒热血的英雄气概;、吉鸿昌等严守纪律、威武不屈、慷慨成仁的革命精神;马本斋率众抗日、拒寇诱降,其母支持亲子抗日,绝食而死的感人事迹,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并深刻领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这种道德情感必然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历史与德育的关系是:历史知识道德认知历史范例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

正由于历史是德育的来源和载体,所以历史学科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其重要的德育功能有:

1.促进中学生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是怎样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呢?因为历史能给人以启示,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为什么司马迁不畏权贵倾注全部心血写成《史记》,李时珍用毕生的精力写成《本草纲目》,孙中山百折不挠从事民主革命?他们追求的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历史舞台上众多的圣哲、先贤、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们对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我国古代,人们追求青史留名,《左传》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思想为历代所推崇。人们吸取之,认识到,如果不追求人生的意义,只随波逐流,那么人的一生只是扮演了一个泡沫的角色;如果只是吃喝玩乐,那么生命只是一短暂的年华,很快付诸东流,毫无意义。只有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奋发进取,为人类作出贡献,才能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是古代人的人生观。尽管这种人生价值观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相比,在境界上有一定差距,但这种思想境界,已是十分高尚的了。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形成正得益于历史的启迪。

2.激励学生形成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及振兴民族、创造更高文明的使命感。

同志指出:“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地延续下来,这同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注重治史有着直接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和光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先人懂得在总结历史中不断开拓前进。”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激发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是历史教育最突出的德育功能。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拂尘览史,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令人骄傲与自豪。这种自豪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灵震撼,催促人们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能产生强大的民族亲合力与凝聚力,使我们伟大的民族蒸蒸日上。因此,学习中国历史能使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发达作出贡献。“中学生正处于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树立的关键时刻,而历史正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3.拓宽学生历史认识空间,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一个不学历史的人,他的经验来自于自己的经历、见闻;一个学历史的人,他的经验除来自自己的经历、见闻外,也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吸取经验”,这就是历史空间。“历史空间大的人,对中国历史了解透彻,就像与黄帝、尧、舜、禹同年生,一直活到现在,几千年兴亡多少事,一切都在指掌中”。可见,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总结人生经验,把握自己的人生,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学生借鉴历史,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孙中山、,虽然他们生活的时代及思想观念不尽相同,但他们都从小胸怀大志,为民族的兴旺、国家的繁盛而孜孜矻矻地追求,所以他们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使学生易于接受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

历史是过去的事,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的历史”。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人们可以用历史借鉴现实,也可以用现实反思历史。学习历史,可使学生将“前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活动、道德精神“激活”,传承“过去’而进行道德创新。诸如,我们可从陈独秀开展五四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活动中,去传承并充实“勇于竞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创立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体系、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举中,去继承并充实“思想开拓、不断进取”的精神;从商鞅、王安石、康有为力图改革中去传承并充实“大胆变法,改革创新”的精神等。这些精神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气息。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发掘与利用这些德育资源,就会增强学生的社会亲合力,容易将上述行为规则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准则。

二、历史教学中德育薄弱的原因及其改进

德育薄弱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客观原因比较突出的有:

1.缺乏完善的历史教育德育评价目标和手段。

在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历史知识教育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比较具体,层次也比较清楚,在教学实践中易于进行评价。而德育目标,相对而言抽象而笼统,在教学中往往难以准确地评价。同时,也由于目前我国课程评价方式与手段的单一,因此使历史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致使一些历史教师对学科的德育不够自觉,往往有观摩课或教学检查时就重视,一般情况下,则停留在教案的文字中。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加强对德育评价目标、方式及手段的研究,使之尽快完善;一是不断提高广大历史教师对德育的认识和实践的自觉性。

2.社会观念偏重数理化,忽视政史地。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数理化是真才实学,备受重视,不了解政史地在个体成长中的巨大作用。一个人需要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培育与唤醒的。这只靠数理化生的学习训练是无法完成的,只有通过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才能实现。

3.社会对历史教育不科学的评价,导致历史教学重智育,轻德育,实行应试教育。

由于升学的压力;大多数家长更多关心的是子女的学习成绩,对于思想则较少过问。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往往以升学率的高低为尺度,同时学校把社会的压力转嫁给各学科教师,历史教师也只好分数挂帅,顾不上历史教学的最重要的目的与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主观原因比较突出的有:

1.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放松或偏向。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一部中国近代史无可争辩地向世人揭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所以,我们不能放松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但是,社会上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还有一些人以为偏离马克思主义就是创新,竞相从批判马克思主义中独辟蹊径,并将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道德法律教育,竞争意识、协作精神教育等与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对立起来。受这种倾向的影响,一些教师放松了对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偏向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和国内社会不良风气与党内腐败现象、的存在,一些教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以致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采取回避的态度。其二是,惯于对遥远的未来作出具体的设想和描绘,陷入不切合实际的空想。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不存在私有制,劳动成为人们不可剥夺的第一需要与权利,人人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果实,实行按需分配……对于这些认识,学生分析后会陷入重重矛盾:诸如还有没有家庭?如有,不可避免地存在私有观念,就不可能消灭私有制。劳动是以消耗体力、脑力为前提的,它本身只有辛苦,何以成为第一需要?由上可见,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应做到两个统一,即理想与现实相统一,长远目标与现阶段的纲领相统一。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历史学习中得出结论——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要坚持共产主义方向,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另一方面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共产主义的基本内涵是现代化建设,使社会物质日益丰富。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并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才能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当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与中国前途息息相关时,才能自觉地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中去。

2.对历史学科思想教育客观环境缺乏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同时并存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大转型中,旧的思想道德体系已经解体,新的思想道德体系尚未形成。有人说,近十年正处于思想道德的“真空”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封建主义和利己主义严重腐蚀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显得苍白无力。我们没有很好地研究如何教育学生行事做人,如何培养学生自觉抵御歪风邪气的能力,而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分数挂帅,智育第一,升学压力使得大量学生厌学,这些学生一旦放下书本,马上被光怪陆离的校外世界所迷惑,成为封建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主动接受者。

3.对青少年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缺乏研究。

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不同于接受知识教育,往往存在逆反心理,此特点一。特点二是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自主要求强烈,自我表现欲望旺盛,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却不大尊重别人的意见。由于同学、师生间缺乏思想交流,许多历史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内在需要脱节,思想道德教育缺乏说服力与感染力。不了解学生自身需要才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前提。学生自身需要可以分几个层次:第一是物质需要。第二,是乐于表现,以求得到别人的赞许与尊重等。第三是实现自我价值。历史教师应从这几方面入手,在历史教学中,切合实际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可通过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及生活的学校、城市的历史等,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感到亲切,易于接受。

4.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缺乏研究。

思想道德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和原则。比如:(1)循序渐进原则。思想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不可简单化。(2)知行合一原则。要把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与学生行为道德习惯的养成紧密结合。思想教育的最后归宿是道德习惯的养成和在实践中笃行,把道德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和历史学习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3)实事求是原则。要根据历史教学实际,选择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内容,不虚美,不隐恶。(4)整体性、层次性原则。思想教育应使学生形成完整的道德素质,实践真正的道德活动。道德素质包含道德知识、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要素。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性表现在道德素质诸要素之间比例平衡、各要素不可缺失。而目前的历史课思想道德教育中往往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其他要素的落实与结合。思想道德教育的层次性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本身的层次性。如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等。其二是学生个体品德发展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他律到自律的层次性。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身心特点进行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遵循这些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我们才能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三、改变历史教学德育薄弱的措施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性。

思想道德教育决不是单靠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它必须同现实生活相结合。时事政策教育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及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组织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及阅读报纸进行,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重要时事,并结合历史课和社会实践活动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另外,组织学生深入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模范人物事迹、普通人的美德,从而将历史课堂上和书本中的道德行为准则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意识。

如同历史知识的学习要加强主体意识一样,思想道德教育也必须加强主体意识。必须明确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这种主体意识必须贯彻到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包括历史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同时还必须贯穿于学生个体优良品德形成的整个过程,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道德行为,教师始终起启发诱导作用,一切有赖于学生自行总结、体验、践行。

3.发挥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整体功能。

道德教育、发展个性心理品质,要注意各年级之间的联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历史教学中,知识教育的每一章节内容即有自己的重点又纳入整个历史学科体系的总体内容之中,而政治思想、道德情感教育与具体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所以,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在注意各年级纵向联系的同时,应注意同年级各学科的横向联系。

建立历史教学中德育的纵向体系,应该有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德育目标体系。如爱国主义教育,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了解历史常识的同时,对祖国美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勇敢的人民有初步认识,对自己的家乡与祖国产生爱戴与仰慕之情。中学阶段要求在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对祖国辽阔的河山、丰富的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奋发向上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能区分爱国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的区别,从而产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促进世界进步与繁荣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立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横向体系,是指建立各学科之间科学的德育横向联系,形成学生优良品德养成的整体环境。政治课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揭示,对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不仅仅是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高尚情操的陶冶。地理课对学生正确的宇球观、环保意识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数理化生学科对学生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等优秀品格的养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处理好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道德教育的辩证关系。

我国中学历史教材是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历史唯物主义是教材的灵魂,贯穿于整个教材之中。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类、比较、客观分析,才能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提炼出道德行为规范准则。历史唯物主义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点,其他一切方面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才能保证其正确性与科学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阶级与阶级斗争观点,生产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劳动观点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对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形成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树立共产主义信念的基础。

育人德为先,历史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强化,有赖于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改进和教育实践中的辛勤劳作。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写在<人文知识读本>出版之际》。《中国教育报》,2001年4月25日。

[2]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

[3]《中学生素质修养》,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4]邬冬星:《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道德素质的整体建构》。《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2期。

[5]:《给白寿彝同志的贺信》。《光明日报》,1999年9月6日。

德育功能论文第2篇

高职院校是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为学生创设和谐校园文化学习环境,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环境主要指教室、实训基地、课堂和班级。

首先,教室、实训基地是教学场所,属于静态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培养和熏陶。因此,在创设和谐校园学习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主题鲜明、和谐得体,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警示启迪性,营造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院确立了“立足油田,面向社会,贴近经济,服务企业”的办学方向和“立足行业与面向社会并举,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举”的办学理念,初步形成了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产教结合新格局。与此同时,全面启动了德育工作创新工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大德育局面,并形成了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紧贴学生就业实际的德育工作特色。学院十分重视学习环境建设,将其作为形成学生德育工作特色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我们在全院学生中开展了以“两室两美”(教室、寝室、美的环境、美的心灵)为主题的“文明教室、文明寝室”竞赛活动,着力抓好两室“三化”(美化、净化、文化)建设。学院确定教学班既做到规范统一,又体现班级专业特色,赋予各班级独特的文化气息。学院要求教室内做到“六有一无”,即有国旗、班训和班徽、学习园地、名人名言、荣誉角、卫生角,无一切与教学气氛不相吻合的事情和现象,彰显班风文化氛围,并充分体现班级个性化特征。班主任从构建积极健康的教室文化入手,十分重视本班教室的整体设计工作,从桌椅摆放到环境卫生,从班规、班训的制作到名言警句的选择、书写、张贴,都非常讲究,把争创“文明教室”活动列入德育创新工程的重要议事日程,使教室环境得到根本的改善和优化。不可小看一幅名言警句,它可能成为学生的座右铭;不可低估悬挂国旗的作用,这可以时刻激发学生报效祖国、发奋学习的满腔热情;不可轻视一个小小的荣誉角,它会随时唤醒学生的进取心;不可忽视教室的明亮清洁和桌椅的整齐有序,它会使学生自觉产生爱护美好环境的愿望。

其次,高职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属于动态环境,主要由人为因素形成,学生在这一环境中接受主动性、纪律性教育。因此,教师必须组织好每堂课,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启发学生、指导学生,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教师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而且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的形成也是一种有益的影响。而教师渊博的学识,精湛的专业技能,会使学生由衷地产生一种敬佩感,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衣着整洁大方,谈吐自然流畅,举止文雅文明,对学生有一种积极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气质性格的养成。课堂学习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是优秀教师教学能力的表现,每位教师都应使自己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积极的德育影响。

最后,班级是有组织的学生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受到的影响应该是民主、团结、统一和集体荣誉感。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班风,是营造德育氛围的重要途径。因此,我院提出了班级“四个一”的建设目标,明确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抓个体、重考核,在管理中引入竞争,在竞争中强化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工作实践告诉我们:一个风气好、班风正、学习气氛浓厚的班集体,可以使学生养成爱集体、守纪律、讲团结、爱学习、乐于奉献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成为品学兼优的高技能人才。反之,一个学习气氛淡薄的班集体,有可能使学生形成自由散漫、盲目骄傲、斤斤计较、怕吃苦的恶习。因此,在构建和谐学习文化的过程中,班主任的事业心、责任感、思想品德素质和工作作风,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融入一个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集体环境中;各部门要齐抓共管,积极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为学生成才创造有利条件。

优化文化活动环境,构筑文化育人阵地

高职院校校园环境和校园活动环境统称为文化活动环境。校园环境属静态文化活动环境,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外在体现。建设和谐校园,首先应该注重校园文化形象的塑造。从环境上看,校园应该体现文化教养和高雅品位,即优雅、宁静、整洁、美观;从主体上看,和谐校园文化要求师生品性高尚,举止文雅,这样才能展示文化教养的魅力,使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净化,充满文化育人氛围。

我院十分重视优化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实施德育工作创新工程的第一要务。整洁优美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在育人过程中起到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警句悬挂在主体建筑上,催人奋进的系列警示牌置于绿树丛中,以奋发进取为主题的汉白玉雕塑耸立在鲜花盛开的花坛中央,宣传橱窗、板报长廊在校园内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形成了洁净、文雅、美观、宁静的校园环境。由于我院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基础建设和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得到了美化、优化、净化,置身于我院校园,犹如步入美丽的花园,既使人感到优美、舒适、雅致,又令人振奋和鼓舞,也自然产生一种言行约束力。栽树种花,美化道路,标示校训,书写横幅,办板报,设宣传窗,看起来是些小事,然其所发挥的德育功能是不可低估的。校园环境的优良程度与德育功能成正比,即环境越优美、文化氛围越浓厚,学生遵章守纪、热爱校园的自觉性就越高,爱美情感、公德意识就越强,学生自我教育、自身转化的内驱力就越大。

和谐校园文化活动环境的主要形式是群体性活动,属于动态文化环境。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创设一种优化的群体文化活动环境和氛围,使各项活动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规范学生的言行,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净化动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我院始终坚持以优化和谐校园文化活动环境为前提,每年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歌咏比赛、民族音乐知识比赛、高雅音乐欣赏会、民族艺术和中外文学名著欣赏报告会、“民族之声”文艺汇演、京剧艺术欣赏会等文化活动。通过创设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潜能;通过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熏陶,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强化德育创新工程的效果。

我院在优化文化活动环境过程中,坚持以“构建和谐校园,做文明大学生”活动为载体,贯彻落实大学生行为规范,制定学生文明礼貌公约,从风纪、仪表抓起,大力倡导校园礼仪文化,组织礼仪文化讲座,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另外,人际关系氛围也是学生文化活动环境中一个重要方面,而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是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热爱学生,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回报心理,进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和学习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优良的品德和较高的思想境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多年的实践表明,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创设和谐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和谐校园文化育人氛围,坚持以美化静态环境为基础,以净化动态环境为条件,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这是实施德育创新工程的重要途径与举措,有利于构筑校园文化阵地,强化德育效能,形成文化育人氛围,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天津日报,2006-10-19.

[2]雷旭.大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中国科学教育,2006,(21).

德育功能论文第3篇

乐理知识,被人们认为是最枯燥、最无德育意义的理论,其实不然。就拿最简单的音阶中的七个基本音阶来说吧。在学习过程中,我告诉学生它们就像一家七兄弟,兄弟七人各有其鲜明的个性:do——坚定、有力;re——激动人心;mi——稳定、平静;fa——悲惨;sol——伟大、光辉的;la——哭泣的、娇柔的;si——易受感动的。只有将它们和谐地组合,才能奏出动人的乐章,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每个学生也都恰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只有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彼此都有一颗谦让、包容的心,才能奏出奋发的旋律,凝成与时俱进的班集体。有一次,我请一位学生起来唱教过的歌,这个学生的声音又尖又细,引得下面哄堂大笑,这位学生羞得满脸通红,坚持说以后再也不唱歌了。为了增强她的自信,我说,每种音色、音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缺少高音的音乐将变得沉闷、浑浊,而缺少低音的音乐则显得单薄、空洞、刺耳,只有大家扬长避短,各种音色糅合在一起,歌曲的生命才显得充实、辉煌。

二、寓德育于创编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属于相对创新能力,也就是学生个体的首创性。在音乐教学中提倡联想、求异、选择,是激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首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种属联想等思维方式,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流畅度。如:我在教唱《小牧笛》时,让学生们依据歌曲的内容和民族特点,分组讨论进行创编适合《小牧笛》的舞蹈动作。几分钟后,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到讲台上试演,台上同学惟妙惟肖地表演,台下同学热烈点评……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会了知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还提高了创新能力。新课程一年级音乐教材第四课,有一首聆听曲叫《三只小猪》,当我组织学生聆听时,发现学生对这首轻松、幽默、诙谐的乐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强烈要求把这段音乐编成音乐剧……当学生表演完毕,我惊诧于一年级学生创编思维的空间如此之大。而求异思维是从不同的方法,全方位地分析和探讨思维,灵活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我建议学生采用同一种节奏或同一种歌词编不同的曲调,让他们在求异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彭加勒说:“所谓发明,实际上就是鉴别,简单地说,就是选择。”三年级到五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后有很多进行节奏或旋律创作的练习,我在组织学生用同一种节奏进行编写旋律时,他们的答案很多,于是我让他们选择哪一首旋律比较适合原节奏,哪一首旋律比较好听,然后让他们随琴去模唱,仔细体会哪首旋律最优秀。让学生在选择探索中不断发现新的方法,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独创度。

三、寓德育于配器之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在探索、发现、操作、尝试、感受、体验、即兴创作活动中,由自发性学习音乐而逐渐培养起良好的乐感。首先,让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引发学生的联想。音乐是门声音的艺术,它是用声音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含义。从风声、雨声到雷声等,无一不表达自然界的生气和情感,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同样能让孩子们体验一种生活的乐趣。让孩子从这些自然和生活中去寻找声音,寻找音乐素材,不断积累和充实。其次,选择适当的人声、乐器声、非常规音源让孩子们去尝试。歌唱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方法,孩子高兴时都喜欢用歌声来表现。孩子们用自己的声音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演奏乐器同样也能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习乐器时,乐曲的大量积累是孩子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好素材,孩子能熟练地掌握一种乐器,并用乐器独特的音色来表现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段,这无疑是孩子们创作音乐的最佳方式。孩子还可以利用打击乐器、生活用品或自制的乐器来表现旋律和节奏。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具有创新思维的前提下培养创造能力又是切实可行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让学生成为开拓型、创造型的新一代,就要培养他们从小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具有高度发挥想象力的习惯,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在音乐教学中,我不单单让学生为歌曲编舞,还让他们为歌曲配上打击乐器。这样,不但可以烘托课堂气氛,更能表达歌曲情绪及孩子们内心的喜悦。对于一些优美、抒情的歌曲,首先要求学生选择适合歌曲伴奏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碰钟、铃鼓、木鱼等。然后再请学生们为歌曲设计伴奏型,并请学生考虑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如:第三册《过新年》这首歌,表现了过年时热闹、喜庆、祥和的场面和氛围。我先是询问学生每年的春节是怎样过的?同学们马上想到了放鞭炮、踩高跷、扭秧歌等活动,加上歌词中出现了“咚咚咚”的词语,学生们听出这就是民族的锣鼓声,就马上想到《过新年》这首歌用打击乐器中锣、鼓等伴奏再合适不过了。于是,他们便随着歌词中的“咚咚咚”的出现,也用手中的锣鼓给了大家听觉上的音响。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能否再创设一些过年的气氛,许多学生便主动要求到讲台上进行秧歌表演,一时间,歌、舞、乐同时展现。这种热烈的场面,仿佛让他们看到了身着节日盛装的秧歌队翩翩起舞的场面,活生生地表现了歌曲的内容。

四、寓德育于欣赏之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育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热爱地球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因此,我在对学生进行欣赏音乐的教授过程中,首先以自己富有情感的语言感染学生,然后引导他们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从而教育他们在音乐中学会知识、学会环保。曾经有这么一首歌,歌中唱道:“当天空不再是蓝色,小鸟不会飞翔;当大地干枯了村庄,眼睛也失去了渴望;当童话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丢掉了魔棒。”这样的语言对学生们心灵的撞击和震撼是可想而知的。我在组织学生欣赏《百鸟朝凤》时,不光让学生去体会我国民族民间的伟大艺术门类,还让他们从中体会:假若人类不加节制地砍伐森林,自然界就少了百鸟欢乐的歌唱,同时加重了植被贫乏,沙尘暴将更猛烈、更频繁地发生。为了让这样的悲剧不再上演,我告诫学生,牢记环保不仅仅是口号,不仅仅是远在天涯,而是近在咫尺,环保需要大家的携手、努力。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我将百年前的黄河与现今黄河的地理状况作了一个简单的对比,让学生看出,如今的黄河水流量逐渐减少,壶口瀑布不如以前壮观,泥沙量逐年增加,河床抬高,断流、凌汛。这样的恶果并非环境自身所为,而是人类的贪婪和无知造成的。并告诉学生作为母亲河的儿女,大家有义务严格自律,有责任主动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理性节制欲望。唯有受到这种教化,才可能对神圣的大自然心存敬畏和赤子之情,才会视万物为手足而百般呵护,从而在道德上而不仅仅是出于自身的功利充分节制人的欲望,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达到教育的目的。

五、寓德育于学唱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唱歌曲是音乐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学生唱会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将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情感充分揭示给学生,使他们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陶冶性情,从而达到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在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为了唤起学生对祖国的崇敬、赞美之情。我组织了一次小型的旋律创作颁奖会,学生分成五组,根据老师的题目要求进行创作,让临时组成的评委团评选出优胜者进行颁奖。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在颁奖过程中的升旗仪式更是自然地导入了“国歌”的教学。接着,我便为学生讲解国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渲染了演唱,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又通过进行庄严的升旗仪式来巩固情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国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底蕴得以极为形象的张扬,唤醒了学生心底深处生而就有的对于祖国的深深的热爱,以及对于国歌、对于词曲作者、对于那个伟大的时代、对于那个伟大时代的伟大人民的崇敬和赞美,从而经历了一次凝重、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德育功能论文第4篇

纯粹语文教学的思想认为,高校语文教学仍然属于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因此其讲授的内容理所当然应当是语言的运用能力与技巧,而不应当“不务正业”,将德育建设的任务赋予语文教学,德育应当是思想品德之类的课程所要承担的任务。这种纯粹语文教学的思想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来理解语文教学应当承担的任务,将不同学科承担的功能区分绝对化。

(一)优点

纯粹语文教学思想注意到了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和技巧方面的能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可以最大程度地使大学生明确其在高校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对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目标,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尽可能达到大学生应有的水平。事实上,鉴于目前很多大学生确实存在语文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低下的情况,比如某些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居然连求职信都不会写的现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纯粹语文教学思想由于其对高校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的重视,毫无疑问能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很多大学生语言水平不高的问题,为这部分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二)缺点

纯粹语文教学思想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将语文课程承担的任务绝对化。事实上,对于高校教学来说,其总体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因此才要求大学生不仅需要达到社会对其专业知识的要求,也要求其达到社会对其道德水准的要求。而在德育建设的过程中,并不能仅仅依靠开设相应的思想政治课程就能解决相应的问题。因为人的道德培养过程,和其所经历的各种事情息息相关,并不是依靠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这一简单的模式就能解决的。而语文教学则因为其选择的课文及相应的阅读材料均涉及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想的描述,而这些社会现象和思想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材料。在这样的情况下,将高校语文教学的任务局限在纯粹的语言教学上,毫无疑问对高校语文拥有的丰富的德育资源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三)综合评价

纯粹语文教学思想强调语言运用能力和技巧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基础作用,从而能保证高校语文教学起到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很多大学生语文水平不高的问题。但这种思想忽视了高校语文教学中所使用的语言材料的德育功能,对这些材料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不符合充分利用包括语文教学在内的各种资源提高高校德育建设水平的精神,而且存在将高校语文教学和德育建设截然分开的问题。

二、以德育功能为主的思想

这种观点同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一脉相承。自古以来,我国儒家教育即强调教育“以德为先”,教学使用的文本素材必须包含德育功能的“文以载道”思想。这种思想认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除了传授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之外,更要传播为社会所需要的道德知识。而在高校中,专业知识的教育由专业课程承担,因此高校语文教学同思政教学的主要作用是一样的,即进行相应的德育教学。至于高校语文教学应当承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技巧的训练问题,由于此前大学生一般都经受了十几年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训练,因此它在高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占据次要地位。

(一)优点

以德育为主的思想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德育素材,在教师的有意识引导和讲解下,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德育作用,从而使高校语文教学成为高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高校学生偏重于专业知识的教育,普遍忽视德育建设的背景下,单纯依靠思政教育课程来达成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目标,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其他非专业知识的课程就应承担一部分德育建设的任务。高校语文教学因为拥有丰富的德育教学素材,其精选的课文乃至相关阅读材料均为几千年来人类文明道德思想的结晶,大学生学习和理解这些内容,对其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着毋庸置疑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任务是符合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的。

(二)缺点

这一思想存在的最大缺点,是某些教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罔顾高校语文教学提高大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和技巧的基本功能,而将德育功能置于语言能力教育之上,甚至将高校语文课程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政治课程。事实上,高校之所以开设语文课程,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高校语文教学达成德育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依靠对其素材中包含的思想道德内容进行讲授这一手段。事实上,语文教学之所以能具有很好的德育功能,很大的原因是其中所包含的思想道德内容与文学大师们高超的语言运用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通过语言艺术的力量使学习者在思想上产生相应的共鸣,使其思想道德内容在对其语言艺术的欣赏和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为学习者所接受。因此,过度弱化高校语文教学的语文教育功能,而采取以德育为主的教学思想不仅使高校语文教学丧失了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功能,而且其效果也会因为丧失了语言艺术的配合而大打折扣。

(三)综合评价

以德育为主的高校语文教学思想着重强调了德育功能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忽视了高校语文教学和纯粹的思想道德教学之间的区别。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对高校语文教学中所包含的德育素材的利用,充分认识到高校语文教学对于大学生德育建设的重要作用。但因为高校语文教学毕竟承担着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基本任务,而且其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也必须结合对文学大师们的语言艺术的学习和欣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故而这种教育思想存在将高校语文教学和思想道德教学完全混淆的错误。

三、高校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纯粹语文教学的观点将高校语文教学和德育建设截然分开,而以德育为主的观点则将高校语文教学与思想道德教学完全混淆,都会对高校语文教学德育功能产生相应的负面效果。因此,必须采取不同于这两种教学思想的其他方法,才能使其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在指导思想上,以语言教学为基础,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

高校语文教学开设的目的首先是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技巧,其次才是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既要反对将高校语文课程变成纯粹的文学鉴赏课,也要反对将其变成纯粹的思想道德课,而需要将两者相结合,在对相应的文学素材进行语言艺术讲授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所具有的深刻的思想道德意蕴,并使其意识到思想道德作为文学艺术灵魂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欣赏语言艺术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完成对自己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以最大程度发挥高校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二)在素材的选取上,尽可能选择德育功能较强的文学经典

思想道德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流传至今的文学经典几乎都有着其深厚的思想意蕴。但是,不同的文学作品其所包含的德育功能还是存在差别的。因此,在语言艺术水平及对学生的语言教育功能类似的情况下,高校语文教学选取的素材,应当尽可能选择那些德育功能相对较强的文学经典。

(三)对学生的考核上,强调对所学内容思想道德意蕴的理解

德育功能论文第5篇

关键词:中西方德育;德育建设;德育功能;德育定位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114―02

德育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及文化等因素联系在一起,处于不同社会关系之中的中外德育,在目标、内容、途径、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德育内涵、功能及定位是德育的基本理论基础,对此所作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中外德育在其他方面的差异作出更明晰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我国德育的基本目标和立场。

一、中西方德育的内涵比较

“道德”一词本身丰富的内涵使得德育的内涵一直难以简单界定,而它与政治、法律、宗教、个体心理等方面的紧密联系又进一步扩大了其内涵的范围。因此,讨论德育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人手,本文主要从其基本组成部分和内容两个方面谈起。中西方古代德育主要是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近现代西方的道德教育则从笼统的社会意识教育中独立出来,但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的成分。西方的德育理论研究中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严格区分,但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却又将它们不着痕迹地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贯通。我国虽然在德育史上曾出现“政治泛化”的现象,但总体说来,实行的是将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等融为一体的“大德育”。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我国的“大德育”在传统意义上侧重的是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从形式到理论的研究都是较少的。西方德育较之我国的德育更注重法制教育、宗教教育,但是它们却能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相互补充,使得德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为活泼,效果也可能会更好。西方德育中的社区文化、心理咨询、宗教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为各国德育工作者所肯定,它们实质体现的是西方的“大德育”传统,当然这主要也是得益于其浓厚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基础以及它们在教育学中的运用。

西方德育在方式上经历了一个从强化灌输到价值中立再到回归传统并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道德认知的过程,体现在德育内容上就是:西方传统德育内容也是一些较为固定的道德规范、准则和单一的价值观。近代的西方德育随着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盛行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反对传统的规范、规则的强化灌输,而以似是而非的德育内容激发和发展个体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这种德育模式最终导致了20世纪初西方社会一系列道德问题的出现,于是现代西方德育又一次向传统德育内容回归,但在实践方法上仍然反对传统的教条灌输方式,提倡对个体认知、判断思维能力的培养。我国德育内容上一直延续传统德育“德性”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到了近代又有了浓郁的政治教育的内容,这与我们党在近现代历史上创造的重大贡献和其优良作风使社会成员对其产生的信任感有关。西方将德育作为一种培养个体观察和理解社会状况的能力,以及有意识地训练其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因此,其内容也是集中于最基本的个人和公民责任感的培养。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展现个体的一切社会关系,使个体理性地认识并能恰当地维护这些关系。这些都是西方理性主义精神在道德教育中的体现,也渗透着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因此,西方通常并不设立单独的德育课程,而是通过整个课程来发现美德的实际意义,通过环境、隐性课程、宗教活动等发现有关道德教育的丰富内容。这也使得西方德育成为最终导致价值观多元化的因素之一,而其一般层次的德育内容也可能会导致个体价值观的虚无主义。现代的道德教育,已逐渐地从抽象化、空洞化、圣人化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开始注重面向现实生活,贴近现实生活,以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为要求。

尽管中西方在对德育内涵的理解上存在许多差异,但大致上都将道德教育作为德育范畴的基本内涵,把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视为德育的组成部分或是有关联的部分,只是各国依据各自不同的国情和时代特征而有所侧重,导致其实施途径的差异。现阶段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强调对年轻一代的政治、法制以及宗教式世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并试图通过各种改革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中西方德育功能及定位的不同

中西方在对于德育功能概念的界定上存在众多不同见解,但我们基本上可以从其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因为这是一切德育功能问题所涉及的最基本的维度。对比中外的德育发展史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到近代德育侧重于德育的社会,强调德育在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功能,涉及个体性发展的方面,主要也是改造人性、引导人性向善进而到维护社会统治稳定这一政治目的。我国现代德育理论则已经逐步认识到德育在个人发展中的功能不仅只在改造、引导、完善人性的这一层面,最终还要促进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德育的个体是促进这种本体价值的实现,达到更高层次的价值实现。国外德育在功能方面从古代至近现代一以贯之的是同时注重德育社会性和个体性两方面功能,在强调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功能时,也注重其促进人性发展完善方面的功能。但是西方德育的个体强调的是其促进个体品德发展的功能,所依托的是道德的工具功能,最终是为其社会服务,脱离不了其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哲学根源,脱离不了其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根本目标。我国的德育研究者认为,只有当德育在个人关系领域内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德育才不是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而是作为目的来培养,德育才赋予它原应有的本质的意义。功能反映的是一种价值关系,它决定于人们或社会对德育的需求状况。德育功能本质上具有客观性,但它总是会与我们主观期望和价值设定联系在一起,即与德育的目标相联系,中外各国对德育功能的不同阐释体现了各国德育目标的差异,最根本体现的是体制、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对德育功能的不问理解,会直接导致其对德育在社会生活中定位的不同。中国传统儒家教育和欧洲古代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多将德育作为唯一的教育。二战后的西方国家曾一度将教育的重点转向了科学技术,直接导致后来的一系列社会德育问题。近现代时期各国大都认识和肯定了德育并将其作为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和教育的基本内容。社会发展变化中我们强化德育的社会适应,将其作为德育功能的基点。西方国家通常注重发挥德育的社会适应,根据社会现实发展,培养个体的自主意识、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以便能更好地面对多元多变的世界和社会形势。我国传统德育在社会功能上侧重其规范、规则方面的限制和目标较高的、具有政治性的发展,只强调这两方面会造成个体在多元社会中价值选择和行动上的困惑和矛盾,不利于其个体的发展。

不同的社会构成论和不同的社会发展论会产生不同的德育社会论,不同的品德构成论以及人性构成、发展论,又会形成不同的个体观。德育功能要向个体强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的最终价值实现是落实在个体的实现程度上,因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自由和幸福。德育不仅是让受教育者认识和维系各种社会关系,还要让受教育者感受到各种“合道德性关系”的美好,并能从这些道德关系中享受到幸福感和满足感。由约束、服从发展为自我满足和幸福,由道德规范、政治思想的传递到个体“德性”的激发和引导,这是对德育个体的进一步拓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国都在试图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强化德育的功能。德育应该成为满足个体道德精神需求的过程,德育既具有工具功能,也有一种目标功能。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

[2]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38.

[3]孙英浩.试论我国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J].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2008(1):109.

[4]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

[5][7]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德育功能论文第6篇

[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4799(1999)06—0089—0092

一、关于德育功能

功能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结构有机构成的系统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功能是表示系 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范畴,它体现了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交换关系。功能侧重表 示系统对环境产生的作用,但功能又依赖于环境而存在,它是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如果离 开了一定的环境及环境与系统的相互关系,抽象地谈论功能,那么,这种谈论没有意义。功能不仅包括系统对 环境的作用,而且包括环境对系统的作用。这种功能是系统与边界之外的环境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我们把 这种功能称为外部功能。

系统与环境的区分是相对的,在特定的系统域界内,一个系统可以分为A、B、C等各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 对于大系统来说, 是其组成的要素;而就各个子系统来说,则各有其功能。就A系统来说,它以B系统、C系统 为环境,并与它们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定的功能。 我们把特定边界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结果,称之为内部功能。

德育功能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 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内部功能。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的、德 育内容和方法等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即为德育内部功能,其中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所产 生的结果。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受教育者严格遵守、积极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和享 用观念的形成,即表现为适应功能、认同功能和享用功能。德育的适应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受教育者严格遵 守外在的道德规范;德育的认同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受教育者内化和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良心。 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 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乐”(注: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第213页。 )。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教育者师德的形成和提高、教育方法的改进 和教育内容的丰富等等。

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外部功能。德育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界、政治、 经济、文化等因素。德育外部功能包括系统对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作用和自然界、政治、经济 、文化等外在环境对德育系统所产生的作用。德育系统对环境的作用所导致的功能,主要有自然、政治 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等。德育环境对其系统的作用所带来的功能表现为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对学校德 育的控制作用,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学校德育的最终决定作用,文化对学校德育的渗透作用,自然环境 对学校德育的熏陶作用等等。最终促使德育目标被修订、德育内容不断丰富、德育方法不断改进、教育者和受 教育者的德性不断完善。

以上仅指出了德育的正面功能。其实,德育还具有负面功能。德育既具有使个体遵守、认同外在的道德规 范的功能,同时又具有使个体抗拒、否认外在的道德规范的功能;德育既可以使个体觉得德性追求是一种享受 ,又可能使个体把道德生活看作是一种限制、一种痛苦;德育既能够通过控制,引导学生的言行,从而维护现 存政治制度的稳定,同时又能够为摧毁现存政治制度准备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德育既可以保存、发展现有文 化,又可能使现有的文化发展链条中断。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上述两方面的功能均有正负之分。

由上可知,德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德育环境有多少因素,就有多少功能;德育系统内有多少因素 ,就有多少功能。把德育功能简单化的作法(注:鲁洁:《教育研究》,1992(8)、1993(5)、1994(6)、 1995(6)有关文章,《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 )有关文章;刘尧:《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 檀传宝: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李道仁:《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吴亚林:《教育研究 与实验》,1995(4)。),是方法论上的失误。

二、关于德育价值

有论者把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直接等同起来(注: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1993,第193页。),因而也就把德育功能和德育价值等同起来。这是笔者不赞同的。我们在研究德育 功能时,应结合德育价值进行研究,但必须将二者区分开来。

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客体的属性或功能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现实关系,价值既不单纯是客 体的属性或功能,也不单纯是主体的需要,但又离不开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它表示客体的属性或功能在 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作为德育价值主体的社会、个人 的德性需要的满足与否、促进与否的关系。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性、功能与德育价值主体的需 要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由社会、个人对德性的需要来决定的。

德育价值主体是指系统内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各类群体(包括民族、国家等等)。 德育价值客体是指德育活动及其功能。

个人的德性需要是指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个人通过道德教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来提 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以完善自己的德性结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个人德性需要的满足即为德育的个人价值, 具体表现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环境中的个人等价值主体德性的完善。社会的德性需要应通过具有优良德 性的人才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在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来满足,社会的德性需要 ,不能由各种德育活动及其内部功能来直接满足。但任何社会都十分重视德育,其目的是希望培育各种优良德 性的人才,这种人才对社会的德性需要的满足即为德育的社会价值。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德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尽管要考虑如何满足社会的、教育者的、社会环境中的个 人的德性需要,但

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完善受教育者的德性结构,满足受教育者的 德性需要。因为社会环境中个人的和社会的德性需要能否满足,不是德育系统内部主体所能给予的,而是受到 社会环境中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严格说来,把受教育者在德育系统之 外所创造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价值都归功于德育,不仅不科学,反而会造成社会各界对德育的期望过高 ,在达不到期望时,人们就会对德育的价值产生失望和怀疑。所以,我们必须将德育在系统内实现的培养人的 德性的价值和德育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而在德育系统之外间接实现的各种社会价值,严格区分开来,并研 究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德育在系统内直接实现的价值,是德育价值主体通过德育活动所带 来的德性的完善,这种价值可以称为德育的内在价值或直接价值;德育通过受教育者的活动这一中介在德育系 统之外创造的价值,可以称为德育的外在价值或间接价值,这种价值能否顺利实现,不完全受德育系统内价值 主体的控制。

三、德育功能与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德育功能主要反映的是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主要由系统和子系统的属性(培养人的 德性的活动)来决定。功能具有客观性,功能不一定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 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由社会、个人对德性的需要来决定,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为我性。功能关系反 映德育系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系统内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客观的因果性联系。价值关系虽然 离不开因果联系,但主要表现为德育价值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合目的性关系。德育功能关系的改变,是系统与环 境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系统与环境的变化,包括德育系统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 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德育价值关系的完善是个人和社会德性需 要的满足。所以,德育活动应该是价值主体(社会、个人)在其德性需要的驱动下,用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机制 去改变现存的德育功能关系,使之适应和满足其德性发展需要,形成一种新的价值关系的过程。德育活动的结 果不仅应是合规律性的,而且应是合目的性的。德育,作为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因果性活动, 也是一种目的性活动。

因果性和目的性的区别并不排除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不仅表现在它们共同存在于德育活动之中,相互作用 并影响活动的结果,而且表现在,对于德育活动来说,目的乃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力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 动因或原因,即“目的因”。作为一种原因,它促使德育价值主体开展各种活动以满足其德性需要。它不同于 一般原因的地方在于,这种原因就是活动直接要达到的结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其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手段。德育价值的实现即个人和社会德性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开 展各种德育活动,使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德育功能,作为系统与环境以及系统内诸要素相互作用的 客观结果,是满足社会和个人德性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各种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社会和个人的德性需 要就无法满足,德育价值也就无法实现。

其次,德育价值是德育功能的目的。人们开展各种德育活动,总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德性需要。在德 育活动中,各种德育功能的发挥是为了实现某种德育价值。离开德育价值,各种功能的存在是无意义的;离开 德育价值的规范和引导,德育活动可能导致各种负功能的产生,或者导致德育工作的低效率。

再次,德育的内部功能和内在价值,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和对系统内价值主体的需要的 满足;德育外部功能和外在价值,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德育培养的具有德性的人才对社会德性需 求的满足。

四、德育目的与价值、德育目的与功能

德育活动是建立在对因果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上的目的性活动,所以,德育目的在德育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德育目的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之前,人们在观念中提出和设定目的,在实践中实现和达到目的。德 育目的是活动的内在动因,它调动主体的全部热情和力量,为实现某一目的而奋斗。德育活动是由许多因素、 许多环节构成的,目的是诸因素、诸环节的中心,正是围绕这一中心,它们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协同作用。 所以,我们研究德育功能和价值,应结合德育目的进行研究。但在研究德育功能时,有的学者却把德育功能和 德育目的混淆起来,把德育功能说成是育德(注:鲁洁:《教育研究》,1992(8)、1993(5)、1994(6)、 1995(6)有关文章,《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有关文章;刘尧:《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檀 传宝:《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 李道仁:《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吴亚林:《教育研究与 实验》,1995(4)。),实际上,这是方法论失误的另一种表现。

目的是主体的一种设计、期望,是实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人在活动之前思想上设计的活动结果。所以, 目的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其主观性。

目的反映主体的需要,是主体的一种价值追求,是人对于自己的需要的自我意识。人是根据需要提出目的 的,目的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客观必然性的实现,更主要的是自身需要的满足。

德育目的所概括和表达的不是现实中的价值关系,而是理想中的价值关系,是人的一种德性追求。所以, 德育目的是主观的。德育目的是系统内价值主体在其德性需要不断发展和对需要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 的精神追求,是他们对未来德性的一种憧憬、预测和构想。

德育目的与德育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德育目的是有待实现的德育价值,二者通过德育活动相互转化,德育 目的通过德育活动得以实现向现实价值的转化,从而改变原来的价值关系;而对新出现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又会 产生新的德性需要,经过德育系统内价值主体的思维加工和选择后提出新的目的,又实现价值向目的的转化。

但是,德育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者与德育目的之间相互转化的机制是不同的。德育目的与内 在价值之间的相互转化,虽然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 系统内价值主体能够控制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直接结果,是系统内价值主体德性需要的 满足,所以,德育目的与内在价值之间具有同一性,德育目的就是对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追求。

德育目的与德育的外在价值能否相互转化,不完全取决于系统内价值主体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制于社会环 境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所以,德育目的与外在价值不能直接转化。如果我们把德育目的规定为对外在 价值的追求,最终就会使德育目的落空,使人们对德育产生失望。德育工作的重点是促使内在价值充分实现。 对其外在价值能否实现的问题,必须依赖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至此,我们对德育目的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德育目的是对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内在价值包括教育 者和受教育者德性的完善,而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所以,德育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或者说是 “育德”,包括受教育者道德境界的提高和受教育者德性结构的完善。人的德性可以分为三种境界:他律道德 境界、自律道德境界和自由道德境界。德育的目的就是促使受教育者沿着他律——自律——自由的路线发展。 个体德性不仅包括境界层次,而且包括结构层次,个体的德性结构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包括德性的形 式维、德性的内容维及其能力维,德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的德性结构不断完善。

在研究德育功能时,有的论者把德育功能和德育目的混淆起来,这是方法论失误的另一种表现。德育目的 不同于德育功能,德育目的反映的是理想中的价值关系,是理想中的德性状况,德育功能是系统与环境以及系 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目的具有主观性、价值取向性,功能则是客观的、中立的。

德育目的与德育功能也是相互联系的:

德育功能论文第7篇

关键词:医学生;医德教育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医务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才能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为人民服务。近年来,反映行业不正之风的医德医风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因而在医学教育中对医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医德教育,已为世人瞩目。本文介绍我校近几年来在医德教育方面的探索。

1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医德观的特点

现阶段,医务人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特别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作用,使得医务人员传统的医德观念和医德行为受到影响,群体的医德表现为多层次性。①最高的医学道德原则是: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②较高的医学道德原则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人道主义;③起码的医学道德原则:行医利民,合法取利。我们将医学道德原则的3个层次,作为医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档次目标。根据这一特点,有计划,按步骤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并引导他们加强学习和锻炼,力争达到最高的医学道德原则。

2剖析功利观是有效地开展医德教育的关键

功利即功效和利益,功利观即对功效和利益的看法。这是道德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开展医德教育不容回避的问题。因此,我们便公开、明确的告诉学生: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既要讲究患者的、社会的功利,又要考虑个人的功利,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不可分割。①如果单纯的强调患者和社会功利而忽视个人功利,即忽视劳动者取得合理报酬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它否定了医务人员作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价值规律和公平原则,还将挫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②单纯强调个人功利而否认患者和社会功利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必将导致医务人员苦心经营个人名利而严重损害患者和社会的利益。社会主义功利观是:在注重发展人民、社会功效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功效和利益。今天的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要摒弃个人利益为功利追求的价值观,全新全意为患者、为社会服务,体现出一个医务人员的真正价值。

3把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教学的全过程

从教学目标乃至培养目标角度来看,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学生的知识、技能、教养和道德目标同步、持续发展,我们将医德教育计划分为3个阶段3个步骤实施,每个阶段各有明确的医德教育目标。

3.1三个阶段

3.1.1普通文化课及医学基础课教学期 医德教育的目标:热爱医学,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通过入学教育、政治课(哲学、中国革命史、思想道德修养等)等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增强集体主义、团结互助精神。通过医学基础理论课、实验课的实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热爱医学专业。教会学生全面观察问题的辩证方法,培养他们发现新事物,研究新问题的兴趣。训练学生的科学作风和技术素养,打好医学入门的基础。

3.1.2医学专业课教学时期 医德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医德理论教育。通过对医学理论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医德的原则、规范及医疗实践中各种具体医务活动行为准则的教育。在医学专业课的教学的过程中,紧贴教材,向学生传授医学道德的历史及优良传统,阐明医德和医术的关系。以利于学生进入临床后,用医学伦理学的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思考实习中将会遇到的医德问题。

3.1.3毕业实习时期 医德教育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医德行为教育,做一名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毕业实习是将医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将医德知识转化为医德修养的重要阶段。学生是以一个实习医生或实习护士的身份在临床工作。患者将自己的心理、身体的健康问题向医务人员倾诉,期待得到解决。学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为患者服务。特别是老师们言传身教,对患者高度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敬业爱岗的高尚品质,医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受到鞭策,道德行为不断规范、提高。

3.2三个步骤

3.2.1理论灌输 我们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向学生讲解社会主义医德规范和原则,将继承历代医家的优良医德传统,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反复的系统理论灌输。旨在把共产主义的思想原则和规范逐渐转化为医学生的医德意识、情感、意志、内心信念和自觉的行为。

3.2.2理论联系实际 为此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系统的理论灌输,对医学生良好医德的养成具有重大意义,但不能孤立的、静止的进行,必须同学校的、医院的、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学生在校教学期间,我们每星期组织1~2次有意义的活动,如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学雷锋活动,社区的法制宣传,社区卫生宣传,卫生工作调查,卫生法规宣传等。在毕业实习期间,和医院的老师一起参加"文明岗位"、"文明科室"、"文明医院"的建设等。使学生在各种健康的教育活动中,既受到教育,又使精神文明显示出活力。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规范他们的医德行为。

德育功能论文第8篇

校园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是施教者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载体。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有着直接联系。文章在分析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校;校园文化;德育

一、高校校园文化及德育功能的内涵

大学文化究竟如何定义,学术界至今仍然存在诸多的争论,综合学术界的各种不同观点,校园文化的定义还是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广义上的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大学校园内所有精神价值相关的一切事物的总括,是在大学校园的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价值观,这样的定义形式包括校园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的文化,其中包括办学所需要的软件与硬件、大学文化校园的隐形部分和思想部分;狭义上的大学校园文化,主要指的是精神文化层面,即在大学校园各种不同的文化交融和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借助大学校园文化的各种硬件设施在大学校园范围内所自然而然产生的思想文化成果和价值观的形成;此外,还有一类的分类标准并不属于广义和狭义的任何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研究者认为大学文化包括高校的思想、观念,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行为习惯、语言方式、行为方式和习惯等。三种不同的概念和定义,反映大学校园文化的复杂内涵,综合以上广义、狭义和中间性的观点,大学校园文化应该做如下定义: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向导,以大学校园精神内涵为思想和文化底蕴,由大学校园中所有参与教学活动、科研活动、文化活动和组织活动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校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从高校德育的角度来看,大学校园文化主要有教育、导向、同化、规范约束和激励等五种功能,而其中最核心和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教育,也就是育人功能,它对大学生的思想素养、政治素养、道德情操,甚至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局限性

1.德育手段过于形式化

国家教育部门多次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积极推进德育教育基地建设,并以研究课题立项和划拨经费的方式不断完善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工作。但是,很多高校对德育工作并不重视,德育教育的实施基本上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过多的实质性内容,甚至疏于对德育工作的管理;高校教师不会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难以在教学活动中深入挖掘德育因素;有些高校开展的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将德育作为思想品德实施教学活动,既没有真正理解德育功能的内涵,也没有结合学生个人发展需求进行德育工作;有些高校建设的德育教育基地几乎“名存实亡”,开展的德育教学活动内容落后,缺乏真实性,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很多学校开展的德育课程的课程设置也十分僵化,用的教材也是多年以前的教材,虽然理论性质相同,但是远远失去与时俱进的价值和意义。首先,要将所选用的德育课本去粗取精、与时俱进,选取最新的教材,并能够与当今社会的国际局势和国内形势相结合,讲授时既有理论性,又有时代性;既有知识性,又有前沿性,让学生们在课堂的德育教育中,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变迁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德育目标过于功利化

第一,大学德育教育存在形式大于教育本身,过于追求物质层面的问题。例如,高校的“德育教育实践基地”这种普遍有名无实的建设工作造成德育工作的功利化、形式化。大学校园文化包括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教职工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风貌。物质文化也属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高校的物质文化建设与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严重偏差。第二,高校教育教学的产业化发展使大学校园文化无法脱离市场经济。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目标主要定位于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服务,但德育的本质与市场经济建设存在本质区别,不应将德育工作与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挂钩。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过于注重物质文化建设,忽略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进而导致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得不到良好发挥。

3.德育价值取向的偏失

我们以为,以往的大学德育思维传统存在“文化缺失”,例如,忽视道德批判力的培养而造成的道德批判力在大学德育中的缺失等[3]。高校设置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其中,“德”是教育培养目标的第一位。由此可见,普通高等教育中始终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在为社会培养全面综合素质人才的过程中,坚持以德育为根本核心。如果大学校园文化中缺少德育教育是不健全的,但是,很多高校的德育教育存在宣传大于实践的问题,学校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宣传活动,长此以往却形成一种空中楼阁似的口号,使高校“教书”与“育人”的功能分裂开来。很多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过于注重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忽略了德育教育。传统的教学活动中重智育、轻德育,甚至认为只有学生的智力水平提高,其德育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因此,造成德育价值取向的偏失。

三、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思考

1.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同时注意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首先,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性格特征和个人爱好参加不同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还能促进形成新的校园文化活动,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要突出,内容要明确,不断提高其吸引力与影响力。其次,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但要结合社会主流文化,而且要适当引进高雅文艺作品和中华传统文化,使德育教育更深地结合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体现校园文化德育的层次和品位,加强突出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德育教育主题思想,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慢慢接受德育教育。由此可见,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思想是影响大学校园文化的一大因素,如何树立正确科学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思想关系到整个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由于现代大学校园文化身处我们现今一个兼容并包、极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社会环境汇总,因此,它更不能够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地沿用老一套的德育体系,需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然而,面对西方外来文化的强势来袭,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的态度至关重要,是全盘否定还是全盘接纳?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采用扬弃的态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批判地吸收西方外来文化的精髓,与我国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师夷长技以制夷”。

2.德育教育的间接途径: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从业人员,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这就要求管理部门不仅要引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清晰地认识到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还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从根本上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主动性[4]。同时,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学活动中要做到积极引导、有效针对。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不能让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走,也不能向学生施加过大压力。这种启发式德育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其人文性特征。教育是双方面的,参与者就是学生和教师,要想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的态度,那就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过硬的教学本领。德育教育是一切知识教育的基础,没有德行,知识就不复存在。所以这就要求德育教育的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既不能局限于课堂上枯燥的讲授,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活动,将所有的课程都安排于实践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活动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知识体系与时事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学德育的教育功能,当然,这也对高校的德育教师提出一个非常高的要求。除了这些最基本的要素,学校自身的因素对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大众的灵魂所在,也在日积月累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独特的“教师文化”,这种教师文化亦对校园文化存在巨大的影响,因为他们除了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有着“身教”的重要任务,有的时候,“身教”甚至比“言传”更为重要,即教师应努力在学生群体中塑造高尚的道德品格,使学生逐渐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钦佩于教师的人格魅力,而不是屈服于教师的威严之下。

3.德育教育的创新途径:多维度、多元化深层参与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大学生,他们处于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多媒体和自媒体的发展是这个社会的主要特征,这就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一个崭新的课题,就是如何从多媒体和新媒体的视角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发展和创新离不开大学生和教师的支持与配合,因此,需要遵循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要利用一切多媒体和新媒体的资源,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家园意识,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去释放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校园文化既要面对多元化、复杂化的媒体环境,也要面对来自国外思想文化的浸染和影响,所以我们的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承创新还需要遵循多样性原则,适应当今多元化的新媒体环境,不断地在大学校园文化传承创新过程的差异性中寻求突破与创新。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在我国多元化教育背景下的今天,利用网络平台、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等,多维度、多角度地进行德育教育,还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让学生提升参与度。例如,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利用众多的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的德育教育程度,比如,网络诗歌大赛、微博诗歌大赛、微信三行情诗比赛等,基于多元化的社会和自媒体的迅猛发展,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以往的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应该积极地拓宽渠道,多角度地、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使高校德育教育深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将德育教育与之深层次地结合,以求达到德育教育影响的最大化。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实践已经取得明显效果,在今后的德育教育中要抵御来自西方国家的不良文化传播,不受网络世界中反面言论的侵袭,提高我国大学生个人道德素质,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积极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做到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的真正融合,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

[2]刘献君.建国五十年大学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1999(4):29.

[3]戴岳,等.论大学德育中道德批判力的缺失[J].教育学报,200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