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电梯实训总结

电梯实训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23 05:46:51

电梯实训总结

电梯实训总结第1篇

关键词:PLC 群控电梯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52-03

1 引言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城市高层建筑不断增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电梯产品的满意度和产品的售后维修服务非常重要,各大企业将需要一大批的高素质的电梯技术人员。同时,电梯的维修人员也必须对电梯的结构、运行原理、性能特点、控制方式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电梯行业是高职院校机电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大的方向,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毕业生,进行电梯方面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市场上有一些电梯类的实训设备,这些设备过于偏向教学,真实性较差、不能开展灵活的实训教学并且价格昂贵。若进行自主开发,可有以下优点:

(1)可以为机电设备综合实践提供教学条件,根据不同的实践课程灵活进行实践教学。

(2)由于老师大都是进行理论教学,实践能力较差,通过这个课题可以锻炼老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研制。

(3)自己动手教学电梯模型,可以降低设备成本,节约建设资金。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研究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教学电梯模型控制系统,开发研制性能较优良、更适合教学的电梯模型。本课题设的控制系统采用 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群控电梯的控制系统。随着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不断的发生着巨大变化,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当今先进的控制技术,本课题集中了PLC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通讯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确保群控电梯教学实训设备技术的先进性、使用的安全性以及操作的方便性,并且设备的控制系统达到现代先进的技术水平。通过群控电梯实训平,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进行实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

群控电梯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共有近1200所,占普通高等学校的60%以上。群控电梯实训装置的开发,不仅可以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训设备,同时也可作为高职大学生科研平台,还可为高职学生参加全国智能电梯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进行拆装训练和编程调试提供条件。

2 教学电梯模型

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硬件的设计、软件控制程序设计及功能的实现。

(1)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单台电梯控制器选择、群控电梯控制器选择、信号采集传感器选择、变频器选择、低压电器选用等。

(2)软件控制程序设计主要包括:电梯开关门程序设计、呼梯程序设计、加减速程序设计、平层检测程序设计等。

(3)功能实现,群控电梯就是多台电梯集中排列,共用厅外呼叫按钮,按规定程序集中调度和控制的电梯。群控电梯除了单梯控制功能外,还应具有下列功能:最大最小功能。系统指定一台电梯时,使待梯时间最小,并预测可能的最大等候时间,可均衡待梯时间,防止长时间等候。优先调度。在待梯时间不超过规定值时,对某楼层的厅外呼叫,由已接受该层内指令的电梯。区域优先控制。当出现一连串呼叫时,区域优先控制系统首先检出“长时间等候”的呼叫信号,然后检查这些呼叫附近是否有电梯。

本文研制的教学电梯模型(单台电梯)采用4层4站结构,高度2.5m,主要部件购买实际电梯的零部件,自主开发框架、机械连接、电气配电柜等。井道采用模拟的框架结构,配备机械小车代替轿厢运行,有配重、各类电子行程开关、层站、曳引机构、安全装置等,除了框架尺寸缩减以外,其余均与实际电梯相同。层站的结构自己独立设计,符合电梯标准,节约成本。轿厢的结构采用实物轿厢,内部的控制结构、电器部件、通讯、消防、电信联络都是和正常使用的电梯是一样的。电梯的控制主体是工业控制计算机(工控机)和PLC(下位机),下位机实时采样电梯现场情况,以组态形式反映在工控机上,直观地监视电梯运行:同时工控机可以向PLC下达运行指令,控制电梯的运行状态。

本教学电梯模型主要用于教学和劳动技能鉴定,强调其可操作性能。学生在电梯模型上可进行安装、调试、运行、故障检测、维修维护等操作,因此本设备的部件都是可拆卸、可重新按照所需要的功能进行组合,以完成不同的实训项目,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演示性主要体现在安装、调试、运行、故障检测、维修维护等项目的教学上,灵活方便。教学电梯模型采用了自动化软件一一组态王软件,应用组态王软件强大的动态监控、数据处理、画面支持、网络状态控制、丰富的文本提示等功能,实现在计算机上可以演示电梯的各种运行状态,使学生能够先通过软件演示,模拟现场,解决问题,再进行实际的操作,实时性更强,效果更好。

在本论文研制开发的教学电梯模型中除了一般电梯模型所具有的功能外,还增加了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化软件(组态王)、计算机通讯等先进技术。

在研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实际需求,确定研究目标。我们所研制的群控电梯首先用于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载体,其次可以作为学生创新教育和智能电梯装调技能竞赛的平台。教学电梯模型控制系统由实物电梯、PLC、现场传感器、变频器等组成,可以独立运行;软件系统采用组态编程方便地构成监控画面,以动画方式实时显示电梯的运行状态,具有报警功能,同时可以提供强大的演示功能。

3 教学单台电梯模型控制系统的功能

教学电梯模型系统应用PLC控制系统与调速拖动装置相结合实现了电梯的各种控制功能,提高了电梯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故障率。

本设计考虑到载客电梯的实际操作功能,以及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故以四层电梯为例,分别对教学电梯模型的机械结构设计、教学电梯模型控制系统设计、教学电梯模型控制系统的监控软件设计等作了系统的阐述。

3.1模型结构

教学电梯模型控制系统采用透明机构,其机械构造与实际电梯结构完全一样。具体包括:机房电机、控制柜、井道、限位开关、行程开关、变频器、门机等装置,能使学生了解电梯的实际组成部分。教学电梯模型如图1所示。

3.2控制系统

教学电梯模型控制系统使PLC控制与调速拖动装置结合,达到对电梯的实际仿真控制,能实现电梯的自动、手动开关门控制、电梯的里外呼梯信号响应控制、电梯的层站显示控制、电梯的自动平层控制、电梯的变频调速控制以及电梯的安全保护控制等实际功能。

3.3监控软件

结合组态技术与PLC网络通讯功能实现计算机与PLC的通讯,控制电梯模型的运行,并能实现动态演示电梯运行的功能。

4 教学电梯模型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

4.1 PLC控制技术

PLC是在传统顺序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形成的一代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执行逻辑、定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建立柔性的程控系统。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颁布了对PLC的规定: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

4.2变频调速技术

通用变频器自80年代进入实际应用以来,主要以交流电动机的节能应用为主。但是进入90年代后,通用变频器得到了迅猛发展,通用变频器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节能需要而进行的变频器的应用;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生产工艺调速的要求而进行的变频器的应用。由于电梯控制的专用变频器价格较贵,本设计选用了通用变频器,通过合理的配置、设计和编程,达到专用变频器的控制效果。

5 教学群控电梯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电梯群控系统主要由电梯监控系统、群梯控制器、单梯控制器、通信系统、外呼信号、轿厢等部分组成。

5.1电梯监控系统

电梯监控系统作为群控系统的上层环节,主要作用是实现对群控电梯的实时监控、报警处理,对数据库中的主要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5.2单梯控制器

单梯控制器是群控系统控制的最小单元,每个单梯控制器都独立运行,互不干扰。它担负着起动和制动电梯轿厢、开关轿厢门以及转移轿厢的任务。在不涉及群控问题时,它能完成对呼梯信号的采集汇总,做出及时的回应,确定电梯的运行方向和停靠楼层,确保电梯遵循一般调度规则。目前,一般使用集选控制,即按照呼叫的登记顺序来响应。集选控制原则还包括顺向截梯原则、顺向消号原则以及最远程反向截车原则等。

5.3群控控制器

群控控制器作为群控系统的核心,集中管理各个单梯控制器,允许所有正常工作的单梯控制器共享呼叫信号,做出统一的调度策略,并分配各个单梯响应呼叫信号。本课题设计的群控电梯采用三台电梯集中排列,共用厅外呼叫按钮,按规定程序集中调度和控制的电梯。群控电梯在单台电梯的基础上,主要增加了网络通信功能及编程等技术。为了适应高职学生实训需要,要求能自己建立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业网络控制系统,能进行群控电梯运行程序设计与调试;电梯运行与维护;电梯故障分析与故障排除。

5.4外呼信号

实际系统中,外呼信号指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到的呼叫电梯服务的信号,这些信号根据采集方式的不同,可以是单独门厅信号也可以是具有目的层信息的信号。

5.5执行元件

执行元件包括一些接触器、继电器、发光指示器、电子元件以及其它电力电子器件等。

电梯群控的主要功能是调度和管理各部电梯,指定电梯服务楼层,改变原先由于电梯的单独控制而造成的楼层分布不均,资源浪费,电梯损耗不均匀等状况,电梯群控对于改善电梯的运行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电梯群控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 如各电梯轿厢内的选层信号、应答选层的指示灯信号、显示电梯当前位置的指示灯信号和厅外召唤信号等,这些信号随着电梯的数量和楼层的增多而迅速增加。电梯群控系统通讯的主要特点是节点多、距离长、信号变化慢以及对抗干扰能力的要求高等。电梯群控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

图 2 电梯群控系统结构图

6 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软件结构的设计是把软件的需求转变成软件表示的过程。这个设计过程是总体的设计过程,主要表示清楚模块间的关系,给出软件工作流程。群控仿真软件是为了模拟现实中的群控电梯系统,从这个系统的输入――客流的产生开始。

经过模式识别,分析出当前乘客交通流的状况,根据这个交通流模式以及派梯策略,通过相应算法进行派梯优化,输出最优派梯结果,反馈给各台电梯,各台电梯按照指令运行。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电梯群控软件至少有这些部分构成:系统参数设定、轿厢运行、客流产生、交通流识别、数据管理、群控算法以及通讯。各模块独立完成需求的工作,但各模块之间又是紧密相联的。

由此,提出软件的功能结构图,必须要说明的是,因为本设计中不包括对硬件部分的设计,所以通讯模块主要是在编程中实现,包括对函数的调用,实现参数的传递,所以在软件模块设计中,没有把通讯模块表示出来,但是在实际群控系统中,这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软件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实现用户使用权限管理和梯群初始化参数设置等功能;实时显示模块主要是指轿厢运行的模拟仿真运行,还包括一些数据的显示;数据分析模块包括运行记录和性能指标分析两部分,运行记录是利用记事本的形式,以每次仿真运行为单位,记录下仿真运行的时间,各电梯在不同时刻的运行状态,性能指标分析,是指把每次算法运行的计算结果保存下来,以供比较分析;群控模块是主体部分,完成交通流的产生和辨识,以及算法运行和计算。软件功能模块图如图3所示:

图3 软件功能模块图

参考文献:

[1]刘天明,王炳健,郑佳,张震.智能电梯控制系统[J].机电工程,2011,04:461-463.

电梯实训总结第2篇

关键词:框架;教学;方法

笔者在技校从事教学工作,发现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一门专业技术。这种方法,笔者称之为框架教学。在以后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不论在技校教初中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还是在职业培训机构教社会化专业培训课程,都大量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和学员快速掌握一门专业技术。

所谓的框架教学,就是一种讲授者将要讲的课程有机地串在一起,寻找出课程的主线,形成课程的整体框架,然后再分析每个步骤,讲解具体内容的教学。

在开始学习一门技术的时候,教师首先给学生讲授这门专业技术的整体结构,在学生的意识里烙下总体的印象,然后再分类学习这门技术的各个细节,最终完成这门专业技术的学习。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快速地明白学习的目的和要达到的目标,在后来学习各个细节的时候,就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效果更好。

一、通读全书,理清脉络,建立架构

框架教学的关键在于,教授一门课程时要建立架构。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读全书,最好能在具体实践中应用这门专业技术,熟悉这门课程,理清脉络,总结出这门课程的主线,建立和这门课程有关的完整的总体结构。这种结构类似于人体的骨骼,也和建造房子的大框架一样。比如,在教“电梯技术”时,笔者先总结出了一张电梯结构简图。依据这张电梯结构简图,讲清楚电梯整体结构,然后再细述各个组成部分。再如,在教“PLC控制电梯电气控制原理”时,笔者先总结出电梯工作的脉络:关门按按钮电梯运行停止电梯开门到达楼层。具体到电梯工作的控制过程就是:安全继电器SFJ安全检查输入X6和X7关门输出Y11关门延时继电器GYS门锁继电器MSJ门锁监察输入X9和X10按钮(内选X30-X33,外呼上召唤X35-X37,外呼下召唤按钮X41-X43)超载输入X24满载输入X25上限位开关X15下限位开关X16上强迫减速开关X13下强迫减速开关X14变频器运行X44备妥X45故障X46上方向输出Y0下方向输出Y1使能输出PLC运行Y12抱闸Y13电梯开始启动,运行,换速,停止PLC开门输出开门继电器KMJ开门延时继电器KYS电梯开门。有了这条脉络后,再具体讲授各个相关的电路。

二、反复讲授,构建框架

以教学目的为索引,讲解内容。比如,讲授“电梯结构”时,笔者画出了一张电梯结构简图。依据这张图,先教授学生电梯机房需要什么东西,安装什么零部件;电梯门系统又需要什么零部件。再讲授在电梯井道里要安装什么零部件;底坑需要什么东西,安装什么零部件。而在教“继电器电梯维修”时,为了让学生学会继电器电梯电气控制原理,笔者理出了一条电气控制主线,然后沿着这条主线讲解电气控制的各个部分。

三、加入章节内容,完善课程

在完整的结构形成以后,再介绍各个细节的具体内容。比如,在讲授“继电器电梯维修”时,先总结出电梯的工作过程:关门按按钮电梯运行停止电梯开门到达楼层。然后讲解具体的电气控制电路:安全回路关门回路门机回路关门门连锁回路内选按钮回路定向回路启动回路开门回路门机回路开门。相应地,要检查的继电器或者接触器如下:安全继电器YJ关门继电器GMJ门机回路门连锁继电器MSJ按钮NA内选继电器NJ上方向继电器SFJ或者下方向继电器XFJ启动继电器QJ快车继电器KJ;主控回路上方向接触器SC或者下方向接触器快车接触器KC电梯运行;电梯停止后开门继电器KMJ门机回路开门。然后,我们在电梯的继电器控制回路里设置一些故障,让学生查找,排除故障,加强学习继电器电梯控制回路的效果。

在教学中,笔者采用模拟电梯。所谓模拟电梯,就是继电器电梯的控制柜保持不变,电气控制也采用原图,电梯的机械部分缩小。比如,可以把一个三层的电梯缩小放在教室里,方便学生观察电梯的即时状态。

四、教学过程演绎

框架教学的教学过程是:通过一张结构简图,或者一个主要的过程,先讲清楚整体结构,然后在形成了总体结构的情况下,分门别类地讲述各个组成部分。

框架教学的优点在于:先在学生的脑子里形成一种总体结构,以及这个总体结构中各个细节之间的联系和它们彼此之间的作用。然后,再去熟悉各个细节以及这些细节的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更有目的性,避免了在学习中学会了各个部分,却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

总之,框架教学来源于实践,又回归到实践,并在实践中应用,最后达到让学生掌握一门课程或者技术的目的。

参考文献:

电梯实训总结第3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电梯维保

一、电梯维保行业现状与趋势

从1989年第一台电梯出现到现在,电梯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层建筑与公共场所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至2014年底,在用电梯数量已超过350万台。现在我国的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和年增长量均居世界第一,已成为世界电梯产销的第一大国。随着近年来大量的各类电梯安装投入使用,以及大量的使用期达十年以上的电梯已进入故障高发期,电梯维护保养人才紧缺的问题已显得越来越突出。据相关部门的统计资料,目前国内受过专业、系统训练的合格的电梯专业人员尚不足所需人数的十分之一,而且在岗人员中经过院校培养的还达不到20%。电梯专业人员(特别是受过系统培训的专业人员)不足是影响电梯运行质量和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发言人称,在我国几乎每20台电梯中就有一台存在安全隐患,许多电梯是由于维护保养不当才故障频发的,而许多电梯事故也都是因为缺乏及时、专业的处理才酿成更大的事故,给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大量的事例和许多惨痛的教训都在不断地提醒我们:电梯专业人才(特别是安装与维保人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紧缺的技能人才。

二、电梯行业高层次维保人才培养途径

(一)以企业需求能力为方向,制订完整课程体系

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应该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导向,来制订相应的课程,形成以胜任岗位工作为最终目的的完整的课程体系,从事电梯维保行业的人员应具有的知识能力有:电机与拖动、电子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PLC及电梯控制技术、变频器与触摸屏技术、电类专业英语、电梯结构与原理、电梯控制技术、电梯安装工艺、国家电/扶梯相关标准/法规、电梯安装与维修、电梯的试运行与调试、电梯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与此同时,相应的实践环节有:电、扶梯顶岗实际实操安装、维修、调试实训、PLC及电梯控制技术实训、电梯控制技术实训、变频器与触摸屏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实际的操作能力主要为电梯设计、安装与维护的能力。这样通过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训的课时分配基本相当,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实操作的技能。

(二)制订课程大纲

传统的课程大纲制订,都是由几个具有相应专业与课程几年甚至几十年经验的教师,根据行业应用情况,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制订相应课程的大纲,他们大多没有企业的工作经验,不能很好的把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因此便造成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要多于实际技能能力的培养有限,且培养方案无法与当时的行业需求人才情况相匹配,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其大纲的制订不能脱离企业的实际用人情况,制订大纲的老师应该去企业进行调研,充分听取从事电梯行业的工程师、企业主管等专业人员的意见与建议,了解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他们一起共同讨论出学生具体能力培养的方向以及应具备的岗位能力,与此同时,应尽可能多的了解国外较为先进的电梯行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大纲。

(三)改革教学方法,实现理实一体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合于理论较多的课程体系,相对于技能型人才,更重要的为掌握实际技能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尽量多的采用项目化教学,以成果与目的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在电梯结构与相关操作等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利用三维软件绘制三维模型,并制作成动画,使学生能够非常直观的查看电梯的结构以及操作的过程,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要注意改变在强化实践教学时,过分强调技能训练的倾向,转为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和更新技能的方法。对于那些工艺性、重复性较强,今后容易被机械化和自动化所代替的技能,不宜投放过多的课时。借助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打造精品课程与示范课室。

(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对于工科所需要的人才,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应用型人才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的比重也要相应的有所增加,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必须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进行现场教学,并贯穿教学的始终。直接购买的教学实验设备,会与市场上正在使用的设备有一些不同,大多数实验设备存在一定的置后,无法达到与市场同步,因此,学校应与企业共同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可以去电梯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样学生接触到的设备就是市场上正在使用的产品,使学生可以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学习到实用的技能。

(五)以目标为导向,发展订单教育

电梯专业或者电梯方向最终的培养目的就是为电梯企业提供合格的人才,而由于企业之间技术、服务与设备之间的差异,使得学生在找到相应的工作后,要对企业的设备进行适应,还要再进行相应的培训,不利于学生的快速成长,而通过订单教育可以很好的将学生与企业直接对接,包括前期企业的文化与安全概念,都可以在学生上学时便植入到日常的课程当中,在去企业实习时,学生了解到的是自己以后将要工作的环境,学习起来也会更加有兴趣,订单班的课程可以与企业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也可以在不影响原有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利用额外的时间开设订单企业需要的专业课程以及相应的教育与培训。通过订单教育,可以一次解决从招生到人才培养再到就业,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主动性都会有所明确与提高。

(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助推教师向

“双师”型发展根据高职教育“双师”队伍建设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对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的时间、形式、内容、任务、待遇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并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工程,努力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一是积极选派教师到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学习、参加国内外专项培训,或赴企业担任访问工程师;二是积极推进政校合作和校企合作,依托地方政府和合作企业,大力实施教师赴企业和政府职能机构挂职和实践锻炼工程参加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三是鼓励和引导其他专业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并严格督查考核,从而使参加企业实践锻炼成为教师的常规工作和自觉行为,有效促进了学校“双师”队伍建设。具有了一定企业经验的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以及讲授课程的方法都会更加贴近实际,也会更生动。

(七)更新考核评价体系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更新评价观念,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提高家长、行业企业等的社会参与度。提倡过程性评价与结果(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不单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运用知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生产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教学评价应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行业企业对实习顶岗学生的知、能、素评价,兼职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教学督导对教学过程组织实施的评价,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对教学团队教学能力的评价,学生专业技能认证水平和职业资格通过率的评价,专业技能竞赛参赛成绩的评价,社会对专业的认可度等,形成独具学校特色、开放式、自主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三、电梯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现有电梯行业人才需求的情况,电梯维保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与学校共同努力,我国电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前还不是很完善,处于起步的阶段,今后应加大电梯维保人才培养的研究,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为电梯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曾冬梅,席鸿建,黄国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3(5):98-101.

[2]蔡少权.电梯电气故障检修实训教学的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3]程一凡,李邦彦,万海如.高职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7).

电梯实训总结第4篇

关键词 :高职;以生为本;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28-03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梯技术学院一直致力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人才培养工作为核心,以实施生本理念为突破口,通过生本理念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机融合,积极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新路径。

生本理念的内涵及必要性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构建人才培养新路径。之所以要以实施生本理念为突破口,是由该理念的内涵及实施必要性决定的。

(一)内涵

生本,即以学生为本,人们对其内涵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以生为本”是指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有人认为,“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成长成人为本,即在处理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上,要明确学生在学校存在和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关注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以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人认为,“以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看成学校生存之本,要把促进学生发展看成学校发展之本,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改革的动力之本。我们认为,“以生为本”就是把学生作为学校生存的根本和发展的动力,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毕业后成为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优秀员工和社会公民。

(二)实施必要性

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把“以生为本”作为始终坚持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提供的是有偿的教育服务,学生的学费和政府生均拨款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收入。当前乃至未来较长一个时期,由于人口生育周期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原因,高职院校的生源将不断减少,高职院校对生源的争夺必然越来越激烈。高职院校只有赢得学生,才能赢得未来。

学生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 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学校或教师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的办学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办学条件只有符合学生需求,才能发挥作用。

以生为本的高职人才培养新路径

我院基于生本理念,从学生需求出发,构建以生为本的高职人才培养新路径。

(一)实施以德立院战略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为此,学院首抓德育,实施以德立院战略,以生德促师德,以师德带生德,双德互育,和谐发展。

坚持生德建设 制定《大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建设意识;每个学生都签订《生德建设》承诺书。做好日常检查,规范学生行为;设立专项工作公布栏(含网站),检查情况当天公布。严格实行考核量化,构建奖惩体系;年度表彰建设先进,严格惩处后进。对班长进行专题培训,引导学生干部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加强对后进生的针对性辅导教育。辅导员、班主任对生德建设成效负责,成效差者在年度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狠抓师德建设 制定《师德规范要求》,将师德建设工作列入党政常规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师德学习教育活动;实行“一把手”工程,各级领导对所在部门的师德建设负全责;学院领导带头执行师德规范,每位教师严格自警自律;定期开展师德标兵和师德建设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充分发挥示范、感召、辐射作用。师德不合格者,在年度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开展素质拓展训练

电梯行业从业人员既需要良好的体能技能,又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学院坚持开展素质拓展训练。

主要内容:一是体能训练。每天早晨长跑5km,俯卧撑3组共150个,仰卧起坐20个,蛙跳20米,深蹲30个,单双杠训练。每天下午俯卧撑3组共150个,仰卧起坐20个,蛙跳20米,深蹲30个,双节棍练习,跆拳道练习。二是守纪行为训练。严格实施宿舍管理制度(上网、晚归、熄灯、清洁等)。三是对抗性训练。经常开展时事、政治、学习、专业等单项活动竞赛。四是管理能力训练。实行班干部、学生会干部轮换制。五是开展学生文明校园行动,成立学院武术队、舞蹈队,开展强身健体的兴趣活动;成立校园绿色环保天使志愿队、学生助人解忧爱心志愿队,开展各项公益活动。

为实施好素质拓展训练,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对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确保班主任能发挥拓展训练领头羊的作用。二是院长带头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舍得孩子吃“苦”。

(三)建立体现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

确立“行业标准课程化,课程标准能力化”的原则,根据原则认真设计每门课程。专业课程以能力为本、以学生为本,使工作能力与学习内容合一,使岗位与教室融通,有助于学生认识电梯行业及规划学习阶梯,清楚地认识电梯行业的能力要求及标准。

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特点,按照电梯行业的要求、标准、规范、原理等,将电梯行业能力分解为6个课程模块(基本素质与能力、职业基础与能力、核心职业能力与考证、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职业技能拓展、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共47门课程,其中核心职业能力模块即为电梯专业课程,包括电梯结构与工作、电梯控制技术、电梯安装工艺、电梯检测与维护等14门课程。

组织电梯行业的资深专家编写了电梯专业课程和电梯职业基础能力课程的全部教材。编写教材时不墨守成规。如在编写《电梯专业英语及口语》时,果断放弃我国英语教学注重语法的传统做法,提倡学生利用孩童时期学语言的习惯、方法,不受条条框框限制地学会专业英语。

(四)启用全程学徒模式

厂院合一 与学校合作的瑞士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出资在学院建立了该公司广州区域培训中心和电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并免费进行电梯设备更新。依托培训中心和鉴定站的劳动场所和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种类型电梯设备,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电梯专业课程。

学生就是学徒 新生就开始学徒生涯,学中做,做中学,循环反复地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具体包括:综合理论培训,膨胀螺栓练习,脚手架安装,开箱点件,校导尺制作,导轨安装,工具清点,厅门安装,轿厢安装,门机调整。概括地说,就是将箱里的配件装成整梯,再把整梯拆件进箱。当学徒生涯告一个段落,学生就被安排到全国各地的迅达电梯公司,进入电梯安装现场,开始“全薪的职业生涯”。安装工作按工艺和工序分成十个模块,按进度每月安排一至二个模块进行单项技能竞赛,同时进行绩效考核,评出单项技能标兵并有相应奖励。学生通过每月的单项竞赛,将十个模块化整为零,然后化零为整,彻底掌握并逐步提高技能技巧。

进行项目效率绩效考核 设定电梯安装项目的盈亏点(3人一组成功安装1台梯的天数);在盈亏点内,一次性完成安装、调试、检测、维护、验收并交付使用,每个组除顶岗实习费外,将按提前天数获得数以千元计的奖励。

(五)实施高质量就业战略

高质量就业是毕业生就业的需求。为实现这一要求,学院实施高质量就业战略,将每个学生打造成准优秀员工。

学生完成理论培训科目后,必须全部取得电梯安装、维修操作上岗实习证,然后才可以进入学期实习、操作、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要完成:电梯综合理论培训;每人10台以上整梯的现场真实井道安装、调试、检测、维护、验收、交付使用;现场安全管理、有效沟通、客户导向,电梯项目管理专题答辩;现场项目管理系统培训,现场土建、场地、管理、安全实际勘察、SASI检查。系统、全面、扎实的职业训练,造就了学生专业知识与实际技能的深度结合,真正与专业、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接轨。

学院注重平时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成就感,训练学生认真、负责任地做好每件事;德、智、技、体、美全面训练,智商、情商培养并重。具体措施:定期开展活动,包括守时训练、诚信训练、目标实现训练、社会责任训练、关心度训练、价值观培养等;严格进行考核。

成效与影响

(一)学生全面发展

不管是省级还是部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院学生都取得了好成绩。2011年,广州白云机场对十几个院校的实习生进行了理论、技能考核,我院学生获得全优。

全面发展直接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快速走向成功。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100%,大部分学生都到外企、国企工作。40%的2012届毕业生被迅达福建分公司录用;有些被技术监督局(电梯检测)和政府部门破格录用。很多毕业生走出校门仅两三年时间,就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和优秀品质获得电梯企业重用,分别担任队长、经理、区域总监等领导职务。

(二)学校特色发展

沿着“以生为本”的高职人才培养路径,学院把一批批学生培养成高质量的电梯专业人才,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为学校赢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显示出了学校的三大特色,即校企一体特色、专业品牌特色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特色;还隐含着学校的三大创新,即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人才质量的新标准。

以特色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谋求跨越式发展。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校内其他教学机构从实际出发,借鉴电梯学院的经验做法,探索出各具特色的“以生为本”人才培养路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8%以上,就业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学校正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精心打造国内唯一的就业式校园。

(三)社会各界满意

考生青睐 越来越多的省内外考生报考电梯学院,学院新生人数每年都大幅增长。

家长满意 家长赞同学院的培养计划和主要举措。平时,家长乐于与班主任、辅导员电话沟通并共同开展工作。家长的支持配合有利于学院培养人才,学院的成功育才让家长放心满意。

单位抢用学生 国内知名电梯公司、广州白云机场等每年都要求学院派出尽可能多的实习生,并与所有愿意留下的实习生提前签订就业协议。用人单位认为,电梯学院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理论、技能考核和工作表现较其他学校的学生出色得多。

各界高度认同 国内其他高职院校纷纷来交流学习电梯学院“以生为本”人才培养的经验做法;广东省教育厅认为学院在高质量电梯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领头羊”作用,将其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梯赛项交给学校承办,支持学校组建电梯专业职教集团;国家电梯行业协会热情邀请学院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积极支持学院专业课程改革。

参与文献:

[1]邵晓枫,廖其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6(3):3.

[2]何祥林,林更茂.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高素质人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76.

电梯实训总结第5篇

(一)消防安全

1、认真做好消防安全检查预防火灾的发生。严格执行公司消防工作周、月、季检制度,定期对各管理处消防设施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督促管理处对维保单位维修保养工作的跟进,据不完全统计二季度发现及督促及协助管理处处理消防设备隐患及故障:金台管理处10次、都市经典管理处12次、城市新锐管理处4次,保证我司所管理大厦、小区消防设施设备正常运行,随时投入使用。对各管理辖区进行定期用火用电、消防通道占用情况进行普查,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处提出整改建议。对消防值班情况及人员操作情况进行检查、规范,保证记录的真实性、有效性,保证人员操作、报警的准确性、及时性。较好的杜绝了火灾的发生,为公司规避了消防风险。

2、认真做好夏季防火工作。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制定《关于做好夏季防火安全工作的通知》并下发各管理处,要求各管理处严格按八条要求去做好夏季防火工作、作好夏季防火宣传工作及宣传专栏,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业主的防火意识,丰富业主消防知识,达到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对消防工作的共防、共管的目的。

3、贯彻电力公司安保[XX]7号文件精神,搞好建筑消防专项整治行动。在接到电力公司安保[XX]7号文件和集团公司领导批示后,我部及时根据我司实际编制《关于贯彻电力公司安保[XX]7号文件精神搞好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立即下发各管理处。在余总和沈经理领导下成立公司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把专项整治行动开展起来。加强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坚决整治建筑消防违法行为和消除消防设施设备隐患,认真做好我司夏季防火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司防控火灾的能力,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在公司领导的关心和督促下,专项整治行动完成动员布署阶段,进入自查自纠的整治阶段,我部将一如既往的抓好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的开展,迎接市消防部门、电力公司、集团公司的专项检查。

4、配合各管理处完成上半年的消防演练工作。和管理处一起根据防火预案制定消防演练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员工学习讨论实施方案并预演。在此基础上XX年4月27日重烟管理处进行上半年消防演练, XX年6月28日金台管理处进行上半年消防演练,XX年6月29日城市新锐管理处进行上半年消防演练。根据演练水平提出下一步消防工作的要求,消防培训的重点。发现消防配套设施设备的不足,如在城市新锐管理处的演练过程中发现消防监控室与备勤人员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方式,为公司消防设施的完善提供依据,为提高公司消防工作水平打下基础。

5、规范消防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为使应急灯、疏散指示灯系统的运行良好,确保火灾发生后每一个疏散指示灯、安全指示灯、楼道应急照明灯亮以引导业主(用户)有序地进行应急疏散,减少人员伤亡制定《应急灯、疏散指示灯系统保养规定》并配发相应的记录表格,对应急灯、疏散指示灯系统保养进行规范。及时发现有问题的灯具进行修复,进一步提高消防设施设备运行可靠性。

(二)设施设备安全

1、维修保养工作目标的建立。在一季度工作基础上建立 “以保养修”的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宗旨和 “零锈蚀、零故障、零报修”的设施设备运行管理目标。抓紧对设施设备工作原理的了解、了解每一器件设计的目的和所起的作用的员工培训为重点对维修员工技能、技术上进行检查,以提高对设施设备了解,把“以保养修”的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宗旨进行落实,提高设备运行管理水平,杜绝设施设备重大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的安全。在余总到上海考察回来后,向工程部提出更高的设施设备运行管理目标“零锈蚀、零故障、零报修”。我部及时组织维修主管或维修负责人进行学习,要求各自理定落实方案,为我司设备管理体系建立打下基础。

2、检查方法的更新。针对电梯事故的多发,而工程部检查工作时又未发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原有的检查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在原来只对机房、电梯主机进行检查的基础上,加强了检查中乘坐舒适度、稳定性及噪声情况的检查,到轿顶运行观察、底坑的查看。使问题得以发现,如都市经典电梯的保养问题、城市新锐的电梯问题,督促维保单位提高维修保养水平消除故障隐患。

3、易出问题节点汇总。因为设施设备绝大多数的故障都是由于个别重要部件损坏造成,如二次供水系统的故障大多是由于止回阀和电磁阀、液位计造成,烧电机多为交流接触器的触点拉毛受损造成,电梯的故障多为光膜、门机、平层器、控制柜的各种接触器造成。要求各维修部逐步建立设备故障台帐,进行易出问题节点汇总,做到心中有数,加强此部位保养工作,提高设施设备安全保障。

4、修保养工作的规范。我部针对入夏后电梯运行对环境的要求及时制定了《电梯机房空调管理制度》,督促各管理处落实,从而保证电梯机房设施设备良好运行,控制电梯机房环境温度,正常、合理使用、保养电梯机房空调。提高电梯运行安全,规范电梯机房空调的保养工作。对于我司能源使用不合理情况,制定《能耗分析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同时让维修主管通过能耗分析发现设施设备的故障隐患。在以前大家不知道自己的设备运行周期、运行频率,通过能耗分析各维修部基本掌握了设备运行的基本情况。如水泵的运行情况,大家会根据它的流量和功率、高区水箱水位的设置算出它的运行时间,结合小区(大厦)用水情况算出运行频率、用电情况。当出现运行时间过长、启动时间不对、用电情况不对时,就会主动去分析原因、查找问题,从而提高人员对的设备认识,提高了设备运行安全保证。

5、设备运行管理知识的普及。物业内部环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人造小环境,小区和大厦建造标准越高,居住、办公条件越高尚,与外部环境相对隔离的程度就越大。供电、供水、电梯、空调、通风、排污、照明、消防、安全、监控等楼宇环境要素对系统设备运行的依赖性就越强。设备运行成本在物业管理运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大厦的设备运行管理。设备运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业主和租户的利益,同时也关系到物业管理企业的效益。用户(业主、租户)满意程度是评价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尺度,用户满意程度的第一直觉几乎都与设备运行的优劣有关。为了提高设备运行管理知识的普及,我部制定《关于对〈物业设备运行管理〉学习的通知》并下发各管理处进行学习,严格要求维修主管或维修负责人学习并写读后感。提高他们对设备的管理水平,由他们对所管理维修员工进行普及,以提高我司设备运行管理水平,增强设备安全保障。

(三) 人员安全

1、操作规程的检查。在工作检查中加强对维修员工操作规程及保养规程的熟悉情况进行检查,以此督促维修部对员工规程的培训工作,提高人员操作安全。开展同事之间的操作规程互相抽背,做到操作的人人了解规程,个个知道规范的操作。保障了人员的安全,实现了本季度维修操作无安全事故发生。

2、工具使用的规范。根据部分维修员工使用工具的不规范,加强抽查和指导,使大家规范使用工具。如螺丝刀不能来撬、敲物品,活动扳手应注意使用时的支撑点和受力点的选择。工具的规范使用增加了工具寿命,提高了使用的人身安全。

二、技术支持、技术指导

(一)大修及年检

1、重烟电梯大修及年检。重烟电梯大修是我司一季度就开始作准备的项目,和三菱公司进行长时间的协商和沟通,在余总和沈经理的关心下以一个合适的价格签定了维修合同。大修过程中我部又进行了跟进,对大修进行验收,对后期发现2号梯曳引机出现溢油现象,和管理处一起督促维修单位进行整改,使大修基本达到我司要求。

重烟电梯年检,我部及时作好准备资料,向管理处提出加强维修保养的跟进,使得到硬件保证。虽然货梯的导靴磨损和称重出现小问题的情况下,通过和质检人员的沟通,使年检得以通过。

2、都市经典电梯年检。都市经典电梯在年检前我部检查出大量问题,通过向西子奥的斯公司发函两次,使问题得以解决,同时促使西子奥的斯公司与质检人员的沟通和协调。我部及时作好准备资料,使年检得以通过。

3、金台大修方案落实。金台大修方案从四月以来就进行制定和报批,在管理处的大量工作下6月初得到集团公司的批准。批准下来后又对实施方案进行多次的修订,最后落实管理处进行实施。在整个过程中不断的在考验我们的专业知识和对市场的了解程度。通过此次大修方案的落实使我部人员对维修资金的使用有深入的认识。

(二)对外沟通和协调

1、城市新锐电梯整改、补偿链及导向轮的更换。此项工作从一季度我部就开始进行与三菱公司进行沟通,三菱公司不断的找借口,进行拖延。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我部坚持长时间的与其接触、谈判,最后使其对城市新锐电梯整改、补偿链及导向轮的更换,保证了电梯的安全运行。在此项工作中我们保证重事实、重合同进行具理力争,坚持目标实现,保持与对方沟通协调,不达目的不罢休。

2、都市经典电梯维保合同的签订。经过对四家维保公司的对比和接触,与渝苏电梯维保公司和西子奥的斯公司进行合同的谈判、协商,最终选择了西子奥的斯公司进行维修保养。在维修保养费的确定时,主要是余总和沈经理的高层沟通使问题得以落实。我部对维修保养合同的细节进行专业起草,尽量规避风险。

3、宏声大厦设备管理的参观学习。在余总的帮助下我部组织了我司维修主管和工程部所有人员参观和学习宏声广场物业设备运行管理的先进经验。回到公司后所有参观学习人员又进行交流和讨论,大家都讲了自己的所见、所感。同时各维修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相应落实。如正在进行设施设备标志挂牌、标明阀门所管区域、标明管道介质流向、设备运行状态等工作。同时要求参观人员写心得感受,提高我司设备运行管理水平。

(三)渝能会所的接管验收

在渝能会所的接管验收前后,配合管理处对设施、设备安装以及室内外装修进行了跟进。对发现的不需发函的问题与晨阳工程部和监理沟通,联系其整改。对售楼中心设施、设备实物接管前的综合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分类、分系统进行了归类整理。设施、设备及部分资料进行了实物接管对遗留的问题,以情况说明联系函的方式交与晨阳工程部签字认可。与晨阳工程部磋商了设施、设备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整改的方式方法。对晨阳工程部不能解决的问题发函给晨阳公司。联系晨阳工程部或施工单位对排烟见机、水景观水泵止回阀、电梯、空调等设备在运行中发现问题的处理。

(四)都市经典创优工作的参与

1、资料的准备。我部对都市经典创优资料中公共设施设备的管理部分、消防部分进行整理和编写。作为工程部二季度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在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有许多制度完全是重新建立,对工程部制度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在三季度我部将都市经典创优资料中的部分制度进行修订进入工作手册,加大本部门的制度建设。

2、现场问题的查找。在创优工作开展以来,我部对都市经典管理处硬件设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找,对存在的问题向管理处提出并督促管理处进行整改。特别是影响形象的问题进行跟进。

(五)技术指导

1、都市经典消防线路的恢复。对都市经典消防线路第五回路的维修的同时对维修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从而促使维修部提高消防设施设备故障的检修能力。教会他们检查的方法和技巧,促使维修部对消防设施设备故障的解决能力提高。

2、重烟高区增压泵的恢复。主要是立足于让维修人员自己分析设备功能,根据控制要求设计控制线路的能力,在高区增压泵恢复使用功能后,我们的维修人员基本会制作简单控制线路。

3、城市新锐泵房照明节能改造方案分析。在工作检查中发现泵房照明节能改造后应急灯不能充电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维修部一同找到解决的方案。对维修部提出即要节能又不能改变设施设备的功能。

(六)维修人员的面试及协调

1、 面试。维修员工招聘我部都要进行面试,但是由于要求较高,只补充7名维修人员就前后面试近70人。对其他工作经常有影响,但是我们保证把好进人关,一如既往坚持高标准为企业选人、用人关。

2、人员的调配。本季度来我部根据各管理处的情况对现有的维修人员进行合理调配,使各管理处的维修工作和前期介入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人员情况和能力,调刘家勇到城市广场任维修主管,负责前期介入和会所维护;调骆书正到渝能国际任维修主管,负责前期介入和会所维护;调黎璞到阳光九里负责前期介入工作;任刘全国为城市新锐维修负责人主持维修工作。根据渝能国际会所维护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从金台调陈永康到渝能国际协助骆书正工作;根据刘家勇调走后城市新锐的技术实力可能减弱的情况,从金台调余翔到城市新锐加强技术实力。

三、在建项目的前期介入

(一)城市广场

1、根据施工工程进度,逐步结合现场情况,咨询现场施工员及安装负责人,对r1栋正在进行的内粉和外粉工作,与施工员窦工和刘工一起随时进行咨询和现场监督,使我在窗户安装百叶窗台面斜度、空调的安装位置、墙面有无压光、露网阴阳角不直、空鼓等有了全面的认识和提高,同时结合以前成熟物业小区存在的整改情况,进行现场的督促和跟进施工,对r1和r2栋存在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材料等问题,逐步进行核实,对存在的不解进行咨询和函告,以求了解落实解决。

2、针对给排水与消防设施设备的安装,在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的同时,了解设备的性能、型号、及安装地点等相关技术指标,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安装要求与整改意见,积极同消防安装负责人江经理及水电安装负责人郑工进行现场交流,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与设施设备的使用功能和以后物业接管后使用的利弊进行权衡,以期达到对物管更有利,在消防水泵安装,屋面防水与隔热层的施工等,刘家勇同志总是身临现场,查看施工情况。在电梯安装调试中,深入电梯机房及轿箱顶部和底坑,同电梯调试人员质询、洽谈,调试方法、调试效果和作用,以期全面了解电梯的工作状况。

3、结合现场安装及施工情况,对比r1栋与r2栋的相关进度与施工质量,针对性的向现场施工人员提出各自的缺陷与不足,以期达到及时整改,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告知施工人员迟改不如早改。

通过近两个月的前期工作,我深感物业前期工作,特别是工程施工与安装的前期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前期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物管全面接管以后的服务质量。

(二)渝能国际

渝能国际: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集别墅、花园洋房、景观高层和板式高层为一体。分三期建设,目前已动工的项目有t1、t4、t5、t6、t8、t9、s10-s13、一期地下车库和一期售楼中心。针对现阶段设施、设备未大量安装的情况,二季度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渝能国际整个建设项目概况进行了了解。

(1)对消防系统的了解:项目消防系统分为室内消防和室外消防,室外消防给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采用消防和生活合一用水,进水管一条,管径为dn300㎜。室内消防采用临时高压制,在车库和商场内设置自动喷淋系统,水泵房和消防水池设在t4楼,水池容积为843立方米,t4楼顶层设置18立方高位水箱一座。报警系统采用的是北大青鸟产品每栋塔楼均设一台小型区域报警器和集中报警器与t5楼联动报警主机联网。

(2)对电梯系统的了解:板楼采用蒂森电梯,每单元配置2台速度为⒈75米/秒,塔楼采用天津奥的斯电梯,每栋配置3台速度为2米/秒

(3)供配电系统的了解:全小区9个变电所,变压器总装机容量为:11750kva.t5设开闭所一间,采用双电源10kv二回路专线引入.其中变压器18台:630kva的4台,500kva的3台,800kva的1台,分别设置在t2、t5、t6、t8、t10和地下车库。

(4)对弱电、智能化系统的了解:电视系统设备间设在t5楼。每栋入口设可视对讲主机,住宅内设可视对讲分机,分机带4路报警,实行一户一密码。 2、对现建项目概况进行了了解,包括结构类型、层数、层高、建筑面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主要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的了解和记录。

3、对一期工程s10-s13进行了查看,了解其户型结构、空调安装位置、管井、电井以及管道的预留孔洞。跟进了s13户型分隔、墙面抹灰,以及现阶段电梯安装底层主排污管的预埋。

4、对s13墙面空鼓,烟道裂纹、电梯机房未预留插座、空调安装位置、卫生间通风、预埋的吸顶灯盒过高、阳台栏杆跨度太大以及售楼中心设施、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问题上报工程部发函晨阳公司。

在二季度前期介入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同晨阳工程部的沟通和自身知识的不足,带来了对前期问题的发现不及时和不能发现。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以及近期与晨阳工程部交接售楼中心的过程中,同晨阳工程部的沟通已不存在大的问题。至于自身知识的不足,我会加紧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各种规范。来完成公司交给我的各项任务。

(三)阳光九里:

1.了解阳光九里大同小区的各种施工图纸.熟悉了a1.a2.c1.c2.c3.b1.b2.d栋车库的设施和水电施工图.

2.了解了小区各栋楼的对讲系统.消防系统.车库收费系统等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3.了解了电梯型号.闭路监控型号和安装单位.

4.了解了供配电.消防.电梯.给排水.强弱电.智能系统等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5.了解了小区的各栋楼的施工进度.参加了业主方的工程会议.

6.跟踪了门市7.8号内装饰情况.并协助施工方业主监理对售房部进行了交房敛收.

7.跟踪了c栋内外墙抹灰质量.给排水安装质量.塑钢门窗安装质量

8.协助监理业主.施工方对c2进行拟敛收.

9.协助了解业主整理了房屋敛收表格.

10.协助施工方和监理对c栋给水试压.

11.参加了施工现场会议讨论了c栋1.和4户型排水立管的安装情况.

12.跟踪了后勤检测中心对b1~7层楼板进行检测.

存在的问题:

1.a1.6f楼梯口未留开关盒.

2.a2.17楼电梯外召预留孔错位.

3.c栋有部分烟道断裂.

4.c栋给水立管生锈严重.

5.c栋卫生间窗户不能关严如c1.5f.4户型.

6.c栋房间有空鼓

7.b栋电梯前室无消防报警按钮和消防电话插口.

四、人员培训

1、定期培训。我部坚持每周三定期的维修主管培训工作的进行,从受训人员当前需要补充的知识出发,理定专题和培训计划结合进行培训。同时对工作检查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消防培训。对维修部进行消防设施设备培训,以解决设备为目的。对保安队员进行中控室设备操作培训,以能正确操作消防设备为目的。现场培训。针对部分维修部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培训,以解决维修部的实际问题目的。此三项培训的深入将会有效的解决我部所事务基本问题。

五、存在的问题

1、前期介入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同晨阳工程部的沟通,带来了对前期问题的发现不及时和不能发现。

2、本部门人员规范意识不强。

电梯实训总结第6篇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校中厂;厂中校;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036-04

一、引言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秉持“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按照“政校企行合作”的办学思路,积极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与镇区政府、企业、行业合作建立新型“厂中校”——园区学校;依托学校现有资源,筑巢引凤,建设新型“校内工厂”。新型“校中厂”的合作办学模式,是由校方提供场地,并进行管理,同时引进行业、企业或具有行业影响的专家到校内举办教学工厂和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厂中校”的合作共建模式,是由镇区政府提供场地,学校提供师资,企业提供设备、技术,行业提供指导,把学校办到产业园区。通过政校企行四方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开展融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于一体的教育教学,实现了合作方的互利多赢和共同发展。

二、立足学校特色资源,建设新型“校中厂”

(一)依托特色专业资源,建设多类型工作室

依托区域行业大师,建设大师工作室。中山职院通过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引进多个技能大师,在校内建立工作室。由大师亲自向有关专业的学生传授技艺,并培训教师,指导专业建设。在传授专业技能的过程中,让学生全面参与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使工作室成为“学徒式”校内生产性实训场所。目前建有的大师工作室主要包括世界知名手模大师马乐山工作室、苏绣大师周雪清工作室和音响专家王伟涛工作室,这些工作室都是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的。引入代表性企业,建设企业工作室。为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合作效益,中山职院在校内实训区域开辟专门场地,引进企业工作室,与企业共同开展项目开发。比如,与企业共同开发与其需求同步的专业课程,根据专业课程内容开展项目设计,把项目引入课堂,与企业方面实现实时实景互动,技术人员参与全程项目指导,学生在企业教师指导下参与项目制作设计。

依托动漫游戏研发工作室的建设,动漫专业与智乐、金龙游戏游乐设备有限公司等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参与企业多个动漫游戏软件项目的开发,其产品已投入生产和实现销售。该专业还与其它国内企业合作开发出数字灯都等三维城市地图项目,与国外企业(新加坡)合作,开展“中国佛教动画研究制作中心”软件项目设计制作。

(二)结合本地学生特点,建立“双创”教学工场

中山职院结合本区域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和本地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强烈的实际情况,着力加强创新创业的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过程。因此,专门成立创新创业(“双创”)中心,建立“双创”教学工场。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建有一个综合性的创新创业教学工场,共有“IT创新创业教学工场”和“灯具创新创业教学工场”等20多个师生(合作)创新创业项目进驻其中,为在校学生搭设了创新创业实践性平台。教学工场入驻项目既是学生创新创业的场所,又是教师的工作室,通过引入项目真实产品作为教学载体,根据企业真实项目组织教学内容,切入企业真实流程改革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情境企业化、师生身份社会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途径实践化、教学成果商品化、考核形式多样化、教学管理柔性化,营造了全真的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据麦可思公司调查,学院毕业生创业的比例达3.2%,比同类学校高出近一倍。近年来学生共获专利授权量600多件,连续三年位居广东省高职院校第一位。

(三)探索新型“校中厂”模式,打造“校企合作中心”

为支持学院深入开展政校企合作办学,中山市政府批准同意学院工业中心项目立项建设,打造“校企合作中心”。该中心共投资1.3亿多元,建设总建筑面积达3.7万多平方米。

工业中心采取政校企合作的方式运作,并以企业化方式进行管理,与中山市现有的实训基地实行错位式的互补性发展,推进校企合作“校中厂”的建设。主要引进大型集团和上市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与服务中心、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部级行业协会实验室、试验基地、中试基地等单位和机构。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实行管理,企业提供师资、技术和设备,采取筑巢引凤、来料加工、创业孵化、企业赞助、共同经营等形式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专业建设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教学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实现系(院)与工业园区一体化、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一体化、教学课堂与生产车间一体化。

三、融入区域产业基地,建设新型“厂中校”

(一)融入电梯产业基地,合作建设电梯学院

国家“火炬计划”电梯特色产业基地坐落于中山市南区,在此聚集了以“三菱电梯”和“蒂森电梯”等为代表的电梯及配套企业40多家,涵盖电梯设计研发、生产组装、营销物流、教育培训、安装及保养维修等多个产业链,初步形成了电梯产业聚集发展的格局。中山职院积极应对中山市电梯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借助行业指导,与当地政府和园区企业紧密合作,循着“先办专业,再建学院”的办学思路,由南区政府免费提供2万多平方米场地的用于机电实训基地建设,在全国首开高职教育的第一个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将专业办在电梯特色产业基地。

1.高起点定位,确立行业影响。电梯专业从成立开始,即以高起点办学、为全行业服务为宗旨进行专业建设。充分借助行业指导,与国内电梯行业和技术管理的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院机械化研究分院(中国建机分院)合作,建立了以该院院长为主任、《中国电梯》杂志主编为副主任的电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合作制定电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宣传推广工作,完成了系列专业教材建设和实训设施建设工作,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此外,吸收行业知名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在校生和毕业生到各地电梯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在完成学历制教育的同时为电梯企业提供内训服务,建立了电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培训和鉴定等社会服务。

2.企业行业介入,共建课程体系。通过企业行业的介入及“校企行”三方的深度合作,构建以电梯零部件制造、电梯维保安装、检验检测和工程管理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为有效实现电梯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三菱电梯公司、蒂森电梯公司、京通资讯公司、中国建机分院等企业行业合作开发标准共通的课程。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设置电梯安装工程、电梯维护与修理、电梯安装职业资格考证培训及安装维修技能鉴定考证培训等一系列双方共享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既为本专业学生服务,同时也为企业员工培训服务。对于校企共享共用的专业课程,在企业与学校的教学场地分别授课,必要时学生与企业员工可以换位学习,校企两方人员共同承担主要教学任务。通过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的方式,50%以上的专业教师来自行业及企业生产一线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其中包括中国建机分院、蒂森电梯公司等研究机构和知名企业。比如,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电梯行业典型职业岗位课程教学考评系统”,可根据功能选择匹配,满足企业培训、员工自学、企业员工能力考评等需要。

3.“校政企行”合作,开发教学资源。中山职院与蒂森电梯公司、中国建机分院、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等企业行业合作,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和优质课程教材,并设专职人员负责实施。此外,根据企业行业需要,还开发了电梯考证培训和企业培训的三维图画版电梯系列教材,并按照项目式导向来组织编写并公开出版。编著了《电梯构造与原理》、《电梯安装与维修》等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材。校企合作开发的电梯专业系列自编教材已投入使用的有7种,其中,已公开出版3种。而且合作完成了具有行业推广价值的电梯安装维护、电梯零部件拆装等课程的三维动画软件系统和教学考评系统。

由南区政府在电梯产业基地科技园区提供场地,学院和企业共同投入实训设备进行电梯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实训教学活动全部在电梯产业基地内完成,既方便了教学活动与生产工厂的密切衔接,也方便了基地内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还为教师参与基地内企业的挂职锻炼和科研服务创造了条件。同时,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训设备设施,完成了门类齐全的实训设备设施建设,多项电梯实训设备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完成开发并投入使用,填补了行业空白。

4.“校政企”合作,共创服务平台。中山职院以电梯实训中心为基本依托,通过协议合作方式,与政府企业合作,承建并运营电梯特色产业基地创新平台和科研服务中心。该平台依托企业、行业及校内专家,为电梯行业及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咨询服务;承担电梯企业行业的技术开发项目;为电梯企业提供检测试验技术服务。根据多方合作协议,以电梯专业及相关专业为主建设和运营科研创新服务平台,成立由专任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担任管理人员的创新服务平台运营管理机构,其建设和运营将充分体现生产性、服务性和示范性,主要服务于教学与生产、服务于行业和企业技术进步,平台将进一步增强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的对外服务能力。

依托行业首开全国电梯行业首批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中山职院出任国家电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副组长单位,与中国建机分院共同发起,并参与国家电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的鉴定工作。目前正在与有关电梯企业合作开发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技能鉴定站将为电梯安装工、维修工展开各种级别的培训、考核和鉴定工作,电梯从业人员也将通过鉴定拿到部级职业证书。

5.创新合作方式,完善培养体系。学院充分利用专业资源,发挥自身行业影响,创新培养人才合作方式,探索形成集电梯专业学历教育、岗前培训、成人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和体系。与国内八所职业院校联合开办电梯专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与有关院校合作开展“2+1”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二年在合作方学校学习基础课,第三年到我校学习专业课,并由我校负责实训、顶岗实习和就业。其中,2010年9月与湖南邵阳职院合作的“2+1”模式电梯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已经顺利完成第一批。2011年3月开始面向国内中、高职学校开展“2+1”形式的电梯专业合作办学推广,同时发起成立由知名电梯企业和中、高职学校组成的“电梯人才培训校企合作联盟”。学院教师带领学生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开发,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目前已完成安全钳部件和高速电梯噪声降解等项目。通过校企项目合作开发适合推广复制的电梯构造等四门标准化课程已经初步成型,对电梯专业课程师资的快速培训模式构建基本完成。

通过企业成人大专班为企业培养人才,2011年3月与德资蒂森扶梯公司合作开办的电梯专业企业成人学历班顺利开学,经过成人高考录取的28名蒂森公司技术骨干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电梯维护与管理专科课程的学习,助推企业技术人员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6.“校政行”发起,共建电梯学院。为适应区域产业扩张需要,中山职院、中山南区政府、中国建机分院共同发起,由南区政府拟投入资金1亿多元,划拔土地100余亩,依托电梯专业建设的已有基础,遴选部分优质企业成立南区电梯学院。电梯学院的运营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校政行三方为主要发起人,吸纳国内骨干企业参加成立电梯学院理事会,构筑电梯学院管理架构。政府负责场地供给和建设,以及部分教学科研设备的投入;学校将现有电梯专业的人员和实训设备纳入电梯学院,负责电梯学院的日常教学及管理工作;中国建机分院作为行业指导单位,负责行业宣传推广、教学科研设备规划和专业师资培养等。

电梯学院建设定位为全国电梯高技能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为南区电梯产业升级扩张以及全国电梯行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电梯学院既有“厂中校”的基本特征和内涵,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场所“厂中校”,是一种新型独特的“园区学校”。

7.“校政企行”合作,实现共赢发展。通过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行合作三个维度的深度合作,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政校企行”合作模式,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为各合作方带来了切实的价值利益,真正实现了合作共赢发展。由于技能人才的培养紧跟产业发展动向,中山职院电梯专业的学生一毕业,马上成为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毕业生供不应求。因开设了电梯专业,并参与制定了电梯安装工、电梯维修保养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被授予“2008年度国家电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全国仅两家单位获此殊荣。2009年全国电梯行业首批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落户学院;2010年“电梯维护与管理”实训基地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立项;2011年该专业受邀参加全国职业教育成果展,其成果获得我国职教理论界与实践界的一致认同与好评。电梯学院的运作与建设,对南区电梯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南区电梯产业产值2009年同比增长12%以上,2010年同比增长近三成;南区电梯产业基地也由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升级为部级“特色产业基地”。通过教学、考证和技术项目的合作开发,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平台,拓展了新的利润空间。这种“校政企行”合作的共赢模式,为深化多方合作办学,全方位共同培养人才夯实的利益基础,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融入古镇灯具基地,合作共建灯具学院

中山古镇是中国最大的灯饰产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拥有“国家火炬计划”古镇照明器材设计与制造产业基地,号称“中国灯饰之都”。中山职院的专业建设积极融入产业基地,在全国首开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灯具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新工种,编写“灯具设计师“系列培训教材,帮助该镇建设灯饰专利数据库和灯饰产品快速维权中心,并拟将获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灯具设计与工艺实训基地迁移到灯具产业基地。以此为基础,古镇政府拟在与中山职院合作共建灯具学院。灯具学院的建立将从技术、人才、设备、职业资格标准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服务灯具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山职院按照电梯学院和灯具学院的政校企行合作办学路径,正在拓展和深化二级(产业)学院的建设发展模式。

四、结论与展望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校中厂,厂中校”的建设,是地方高职院校依托地方政治经济社会资源,深入融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开展合作办学的有益探索,可为其它有关院校的合作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但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有待解决:一是政府对学校的支持要制度化,不应随着领导的变换而发生改变;二是为解决企业参与热情不高的问题,应逐步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明确企业的责任,保障企业的权益;三是应着力解决行业弱势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充分给权放权,提供制度保障,有效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指导作用;四是学校在推进政校企行合作过程中,应尽量让参与主体(教师)为合作方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比如可以考虑把教师的合作服务能力及业绩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教师考核及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欣.高职产学研结合特色定位与运作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

[2]万伟平.公办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2,(3).

[3]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电梯实训总结第7篇

关键词:教育培训;创新;素质提升

作者简介:吴萍(1981-),女,江苏南京人,江苏溧水县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助理工程师;赵红芳(1979-),女,江苏南京人,江苏溧水县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工程师。(江苏溧水21120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2-0048-02

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加强“三个建设”,推动公司科学发展的重要指示。2011年,进入“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电网公司更是从战略高度,作出“进一步加强队伍素质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素质”工作部署,并指出:提升企业素质,归根结底要靠提升队伍素质。要统筹推进员工队伍建设,确保员工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明素质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企业素质有效提升。

一、出台《员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考核办法》,激励员工自我提升

在培训工作上,江苏溧水县供电公司(公司)始终在寻求一种激励机制,努力促进员工从“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转变。2010年,公司研究出台了《员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考核办法》,为员工自我提升进一步创造好的条件和氛围。

把员工综合素质体现从16个方面来考量,包括员工当年绩效、人才当量提升、岗位练兵、技能竞赛、QC成果、科技论文、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年度评优等。员工在16个方面取得的排名、成果、成效,按照等级、格次不同均折算成相应分值,员工得分上不封顶。一年期满,每位员工以“自我举证”的方式为自己打分,获得的分值累加后,排名前30%的员工可获综合素质提升奖励,体现“有能力呈现者得分、能力呈现多者多得分、能力呈现突出者得高分”的素质提升激励思路。为防止员工工作重心有所转移,公司在综合素质提升中体现了员工“年度绩效”、“年度评优”两方面重要内容,向员工表达“绩效为先”的意图,个人提升应该首先以良好的绩效为前提,从而使员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和优质高效完成本职工作相互促进。

为体现综合素质提升举证过程中的公正透明,在经历员工自评和资料举证、部门和人资部汇总审核后,还专门设置了“公示”环节,目的是接受广大员工的监督,并进行员工间的提升情况的对比,这样有助于在公司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型组织氛围。

在综合素质提升奖励比例的确定上,设置的奖励额度中等,基数2000元,既不过重强调,也不使员工觉得奖励幅度小,无所谓。根据员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实际得分,由高至低排名,排名在前10%的员工为一等奖,奖励系数为2.0;排名在前10%-20%(不含10%)的员工为二等奖,奖励系数为1.5;排名在前20%-30%(不含20%)的员工为三等奖,奖励系数为1.0。另外,考虑到多经后勤员工在全面提升考核办法中能涉及到的项目较少,和主业一起排名无优势,为提高他们积极性,采取单独排名措施,在多经后勤员工中也产生前30%。2011年3月初,公司首次员工素质全面提升考核工作圆满结束,经举证评审,公司有179名员工参加排名,主业60名员工、多经19名员工获得素质提升一、二、三等奖。

2011年3月,公司根据素质提升考核办法实施后的分析反馈,并结合队伍素质建设要求,将原来16项考核细则进行了分值、考核内容的修订和完善,使之更趋合理。将考核项细分为“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明素质”三方面内容,新增廉政建设、行风建设、民主管理以及社会公益等四方面考核项,更加全面体现上级对队伍素质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公司层面开设“每周课堂”,专业部门深度参与自主培训

为切实推进专业业务与专业培训一体化工作,2009年底,公司尝试让专业部门深度参与培训项目确定和实施,并发挥主导作用,人力资源部全面归口负责。2009年11月,公司举行“每周课堂”开班仪式,使公司专业部门的培训实现了有组织、有计划。两年来,公司领导、部门主管、首席技师、主要技术工种核心和后备梯队成员以及兼职教师共计40余人陆续开设专题讲座,在全公司相关部门、员工中普及各类专业知识,全面提升各级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其中,公司层面共开展智能电网、人力资源、党风廉政、供电所标准化建设、突发事件等专题“每周课堂”28次,共有582人次参加。

公司“每周课堂”在管理上体现了常态化管理。仅活动筹备历时两个月时间。成立了以总工程师总负责、人资部具体负责的工作机构,出台了《“每周课堂”活动办法》,征集专题讲座、课题共计42个,并行文下发,涉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公司文化三大类。每课按照不低于2课时的标准开设,授课原则上在每周三或周四下午进行。每课结束后,人资部组织听课人员填写课堂反馈表,作为年度评比依据,同时收集员工关心的课题,作为以后“每周课堂”计划的参考。

公司“每周课堂”计划一个年度开展一次教学总结,评选优秀课目,对年度学习成果回顾,并部署下一年度教学重点和计划。每个学年将编制一套成果汇编,重点刊录具有推广学习价值的备课笔记、论文。2011年3月,经公司评审,我们共评出优秀培训教案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鼓励奖12篇,形成了公司《2010年每周课堂优秀讲稿汇编》发放到各部门,继续在专业知识培训和应用上发挥作用。

通过“每周课堂”的开设,公司为员工直接获取培训积分创造了条件。既有助于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积极推进专业培训一体化模式的探索,又督促公司管理干部加强本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应用,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使管理干部在综合素质上进一步提升。

三、长期致力于主要技术工种核心和后备梯队建设,鼓励员工争做技术带头人

公司主要技术工种核心梯队和后备梯队建设始于2006年,目的是加大公司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生产一线人员岗位成才。公司每年在变电、线路、营销调度等主要技术工种中采取评聘结合的方式,选拔一批技术骨干和业务尖子,引导他们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担负起本专业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责任和使命,并致力于培养年轻员工岗位技能提升。员工一旦被聘为核心梯队、后备梯队成员,每年要求他们针对本专业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开展专业分析、实践,至少有一个成果应用到生产管理工作中;要承担“师带徒”责任,传授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要带头参加故障分析、撰写科技论文、参加QC活动等,并取得成果。

2010年5月至9月,公司以核心、后备梯队成员为核心,利用迎峰度夏期间系统封网运行,班组生产安排较为宽松的时间段,在变电、线路、调度、用电等9大类12个专业中开展了专业调研,先后历经4个多月的时间。彻底摸清各专业现状,提出本专业具体存在的问题和专业发展建议,更好促进公司生产营销管理,同时为专业带头人成长成才提供平台。专业调研工作刚做完,在年底增补项目、2011年相关电网、基建技改项目上报过程中就发挥了积极作用。准备在此基础上,每年对专业调研报告滚动修订完善,力争使其能够成为生产营销管理一项基础性工作,长期发挥作用。

公司对主要技术工种核心梯队和后备梯队实施动态考核,坚持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聘用。各方面表现优秀、积极的成员将在下一年度继续聘用,没有起到专业带头作用的成员或因岗位性质改变的将不再聘用。同时,注意吸收专业成绩突出的新成员。

2011年2月,公司领导、人力资源部、生技部、营销(农电)部对2010年度聘用的11名核心梯队和5名后备梯队成员进行了年度考核,经过个人自评、递交举证材料、考评小组评定等环节,最终评出2名优秀核心梯队成员和1名优秀后备梯队成员,并经过层层筛选重新确定了2011年12名核心梯队、后备梯队成员。3月份,我们又对《溧水县供电公司核心(后备)梯队管理考核办法》进行了修订,核心后备梯队建设、逐步成为溧水公司提升员工专业素质的一项常态工作。

四、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员工随时就近的实战式培训

溧水公司对员工培训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并把员工实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早在2006年就建成了省公司农网配电营业工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基地建有能满足农电初、中、高级工技能培训和鉴定的功能设施,主要包括一个培训中心和一个配电线路实训场。

培训中心根据操作项目需要,建有装表接电和低压配电实训室,定制了6套标准计量柜(GGD)内含电动机控制接线功能模块板6块;动力配电盘制作功能模块板6块;照明配电板制作功能模块板6块;单相电能表校验台1只;三相电能表走字台1台及各种规格电能表30多只;1套电能表错误接线电子模拟装置。加工了3块带支架的木板用于室内PVC管布线与护套线布线的项目。能够实现计量装置安装接线、故障查找及处理、电动机控制回路配线、低压照明及电力回路配线等实训功能。

另外,培训中心建有1个多功能教室计60个座位;1个计算机教室计55个工作终端,接入局域网。培训基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后勤服务方面,立足于在硬件上满足使用要求,在软件上提供人性化服务。设有学员餐厅、学员宿舍、活动场所等后勤设施。其中标准客房34间,可满足87人培训需要,一楼大餐厅可供100人同时用餐,并设有包间2个。活动场所设有羽毛球场地1块、乒乓球桌1套、健身器材1套等设施。以高质量的水准为各种培训、竞赛提供可靠、周到的服务。

在室外配电线路实训场地,架设了一套完整的10kV及以下高低压配电系统,共有12m水泥电杆4根,10m水泥电杆15根,10kV电缆1根(含电缆分支箱),配电变压器2台(含JP4型箱与进出电缆),10kV柱上开关1台,支线令克1组,高低压架空线路共16档,拉线11套。能够实现0.4kV架空线路更换绝缘子、制作安装拉线、接户线安装、接地电阻测试、变压器档位调试和直流电阻测试、导线弧垂调整等杆上附件安装检修等实训功能。

近年来,公司实训场所在满足员工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提升以及历年技能竞赛活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先后分批实施了全市1000多名农电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与南京工程学院联合举办员工中专、大专及本科后续学历教育;接待市公司多个单位装表接电、抄核收、配电线路等多项竞赛封闭训练,并承接过市公司层面配电线路竞赛项目。此外,市公司历年农电新进员工实训也安排在公司培训中心,较好满足了公司培训竞赛工作需求。由于员工技能培训上极为便利,溧水公司在农电技能竞赛、调考连续多年取得全市团体第一和多个单项第一,出现了陈德宝等全国农电技术能手。

2011年,根据江苏省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培训中心(场所)建设的指导意见》,公司按照实训场所建设标准化的原则,制定上报了2011-2015年实训设施建设方案,计划分步分批建设、更新、完善培训中心相关设施设备,逐步建成供电所“四个一”工程,为公司员工“随时、就近、灵活”学习提供更多便利。

五、结束语

电梯实训总结第8篇

关键词:电梯;检验过程;事故伤害;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的电梯行业中纷纷出现“电梯吃人”事件,不仅是乘梯者,甚至包括检修人员也纷纷遭遇事故,因此,引起了极为强烈的社会舆论与恐慌心理;以电梯检验为例,它属于高空作业,伴有极大的危险性,所以往往在检修中存在着隐患;另一方面,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防护措施、操作规程、潜在危险源等也是造成这些事故发生的诱因,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事故的原因,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法,需要从这个角度切入对其展开具体探讨,从而制定出较有针对性的措施。

1.概述

作为高层建筑中的运输工具,电梯发挥着重要功能,但是,由于经常需要进行维护与保养以及检修,就要求不断强化电梯检验安全意识与防护措施,并增加演练,提高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从电梯构造来看,以刚性导轨、轿厢,透过电气控制、拖动,以实现运输,然而,由于近年来电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电梯检验就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加上在电梯检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伤害等,更是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恐慌感。具体来看,这些造成伤害与事故的主要原因集中于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安全防护因素、机械因素、电气因素等。

2.导致电梯检验过程中危险存在的因素分析

以某办公楼为例,32层,共有4部电梯,两部客梯,两部乘梯,先对导致其电梯检验过程中的检验-危险的对应性因素进行分析;在电梯检验过程中,由于电梯本身的安装方法及安装空间,及其运行方式的制约,危险必然存在;但由于检验时会对每个部位进行细致地检查,因此也增加了危U,通常来看,在不同的检验部分会造成不同的危险,也就是说,在检修中,因检修部位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危险,以下就针对对应性比较显著几大危险进行具体论述。

2.1 坠落因素。所谓影响电梯检验过程安全的环境因素指的是在电梯检验过程中,电梯的状态、电梯井的状况、安全防护措施、外在电源等的情况,当其处于正常状况下,检修人员可以在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下完成检验,若存在异常,则容易造成检验过程出现问题,给检验人员造成安全隐患。比如,电梯检验的内容包括导轨垂直度测量、曳引钢丝绳张力偏差测量、电梯层门开锁装置检验、底坑检验、超载装置检验,这些检验都比较困难,且易造成安全事故,如坠落危险。

2.2 电气因素。电气因素包括380V电梯动力电源线、检测工具如测量仪器、安全规范、控制柜内高压电容、人为因素等,具体来看,电气伤害方面,比如,不符合安全规范标准的检验工具的应用,测量不当造成或者人为疏忽而导致的触电危害,以及违章操作造成的不严格检验等。

2.3 机械因素。机械因素方面,主要如电梯钢丝绳检验中,应用游标尺寸对钢丝绳直径进行测量时,可能会因为断电问题而引发启动,造成手指被卷入;还有可移动部件,如曳引轮、导向轮垂直偏差测量方面的限速器运作实验中,因疏忽所导致的无意识接近旋转部件所造成的撞击伤害,还有诸如轿顶、轿底超载装置的检验中可能造成的挤压伤害,还有可能因电梯层门进口与出口位置的检验而导致的剪切伤害等。归纳起来,这些危害多由安检人员检验中因机械因素造成撞击、挤压、咬入、剪切等。

3.合理防控方式及针对性预防措施

根据上面的危险源探讨,可以制定出具体的预防措施,如危害分析提前检查、强化安全、提升操作技能、全面管理、注重环节、细致把关等。具体如下所述:

3.1 对危险源进行细致分析。首先,按照上面的分析对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并将导致相关危险的具体的条件进行一一罗列,利用统计与计划管理中的表格法将其各项内容进行细致地说明,并以指标与对应的检验为具体项加以审核、观察、风险评估;其次,利用这个表格法在检验前做好检查,然后按照次序开展检验工作。第三,检验每一项后进行最后的汇总记录与分析,从而做到全面、集中、到位,完成具体的检验工作。

3.2 增加检验人员安全意识、操作技能。首先,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培训体系设置,制定相应的具体过程;先按照上面的表格法进行分析,具体内容罗列,然后科学安排培训工作。包括心理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次,按照这3个素质要素,将安全、操作技能、现场交流作为重点开展训练,并以岗位制进行职能、责任划分性质的锻炼;第三,按照《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细则》等合理安排检验大纲,制定出监督办法、检验流程、绝缘防护等。

4.全面管理、注重环节、细致把关

首先,从环境方面入手,对检验的环境加以控制,把好检验环境关;先对昏暗、恶劣、易坠落、跌倒、触电、撞击等事故危害进行一一排除;比如,当检验人员通过层门进入轿顶检验时,若出现环境昏暗,易造成视线不清晰,因而在打开厅门进行检验前,应该观察所处检验环境,对可能的不良事件加以观察、评估,从而减少危险增加以可能性,包括轿厢所处位置、机械部件漏油事件、照明情况、无关物品与设备的排除、清洁工作等。其次,检验人员需要从安全意识防护的角度入手,对自身有一个强烈的个人防护意识,然后在规定的条件下,严格按照安全防御需求做好各项安全事宜,比如,在进入检修现场后,先进行业务交流,并从各种安全措施开始,检查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工人鞋、安全带等,然后进行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应该对各项检验仪器、设备、流程进行现场讨论,并进行检察,然后开展具体的检验工作。第三,在每次检修后,应该进行工作总结与经验分析,并针对过的事故、现场情况、因果关系、相关性等加以分析,并以案例的形式做好各项推论工作,随着这种分析与提炼,然后不断提升训练水平、完善训练科目。并在这些基础之上,进行机制设置,如技术管理、评估机制、奖励机制、责任机制;并利用上面所说的表格法,贯穿于整个评估机制,从而实现各种机制之间的联动,以提升检验工作的管理水准。第四,应该在经验的总结上不断提炼出一些公式性质的工作原则,如制度详细、原则简洁、安全有序、流程清晰等,从而将安全、质量作为检修的目标,以技术、专业知识、细致操作来实现对电梯检验工作的体系化管理、全面化监督、合理化实现。另一方面,要求将管理与检验之间的关联性构建起来,利用对每个检验环节的划分,在每个环节中都实现责任制,包括管理责任、监督责任、执行责任,这样就可以利用体系、系统、管理来实现团队利益挂钩,因而让整个电梯检验过程中都对事故伤害做到有效地预防。

结语

总之,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就要坚持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指导原则,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因时制宜,从而实现对各方面的持续性推进。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导致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因素较多,因而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统一规划,制定新则,增加培训,提高安全意识与操作技术,另一方面,需要从检验环境、检验人员的心理素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自我保护技能等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查与训练,以此不断提升检验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率,从而保障检修人员、乘梯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