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品德课堂

品德课堂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31 04:07:53

品德课堂

品德课堂第1篇

关键词: 品德课堂;有序;有趣;有情;有效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3)22-035-2

新课程下的品德课堂教学强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品德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使得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解密品德课堂的“密码”:我们的品德课堂必须是有序、有趣、有情、有效的课堂。

一、有序

――我们需要活而不乱、充满生机的课堂教学。

“有序”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保障。塑造有序的课堂就意味着教师既要“通过课堂管理来避免或消除影响班级有序学习的事件”,又要“通过合作学习凝聚班级合力,在整体上提高课堂效率”。这是教师实施课堂管理的两个核心目的,也是有序课堂的两个基本保障要求。

我们在实施品德课程的时候,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空间,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尊重他们生活的领域;学生是生活中的人,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是在生活中发展起来的。这个和谐、有序、充满生机的空间和领域特别适合学生的成长。

如在人教版《我们和太阳做游戏》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到室外,在太阳底下用各种不同的、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测量自已的影子。原先,在学生的潜意识中测量是件很简单的事,或许只需要一把尺子就可以,然而学生在实际测量中才会发现,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用同伴的合作。于是,他们会想方设法去寻求同伙的帮助,在测量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交往。教师在这是时候只需要起一个指导者的作用,只需要这样的一句:“再想想!”“需要谁来帮助?”“换个方法去思考!”让学生的活动在一个有序的氛围中进行下去。

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让教学活动起来,又要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见解,我们的课堂才会活而不乱,充满生机。

二、有趣

――我们需要以趣激情、有滋有味的课堂教学。

“有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动力。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现在人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在品德课堂上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氛围:用教师的亲和力引领学生求知的动力,用有趣多变的教学设计来激活学生的思维,用成就感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我们着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从这个意义上讲,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动力,又是学习的结果。

游戏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中的乐趣,让儿童来理解游戏、生活、学习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具有很大的作用。如在苏教版《我不耍赖皮》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进行贴大饼的游戏,通过游戏使学生认识到原来游戏应讲规则,并且在游戏中,教师适时表扬遵守纪律的小朋友,提醒违反纪律的小朋友,从而让小朋友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良好习惯。这样学生还能进一步认识到不但游戏讲规则,学习、生活也要讲规则,不能耍赖皮,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还让学生初步了解到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

在品德课堂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就要以学生原有兴趣为起点,把学生已获得的兴趣作为建立新兴趣的基础,找出这些知识和学生有兴趣的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此外,还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更好实施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才能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尝试,更有效地学习。

三、有情

――我们需要平等互爱、热爱生活的课堂教学。

“有情”是课堂教学最终的归宿。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教育的果实是什么?爱才是果实。在平时品德课堂进行的一些游戏过程中,教师只有始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才能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活动气氛热烈融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愉悦。

品德课堂激发学生情感,是培养学生品行,唤醒学生德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基础。如在苏教版《父母的疼爱》一课时,在课堂中与家长电话直线通话,从家长的话语中,孩子明白了家长真的很爱自己。几个非常朴素、生动的事例,让孩子们哭了,开始时用手偷偷地摁一摁眼睛,慢慢的有人开始拿纸去给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头低下去又抬起了,抬起了又用手轻轻地擦眼中的泪花。教室里从来没有过这么安静,几个坐姿不正、开始时东张西望的学生也坐正了身子,开始静下来了,课堂上传来了抽泣声……

一切水到渠成,不言而喻。有情的品德课堂情感渲染就这样恰到好处,可以达到良好的情感共鸣效果,可以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永恒的追忆,从而为学生道德情感可持续性提供帮助,为他们知行合一奠定基础,有效地品德课堂的追求就真正得以实现了。

当然,学生的感情既丰富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也可通过课程导入些动人的故事、歌曲、图片等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感触,通过课堂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来激起直觉情感,同样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四、有效

――我们需要形式多样、愉快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那么如何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呢?课堂效率是指学生在单位学习时间里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的良好的学习体验。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和对话,任何一节课都要以组织教学开始,并贯穿于课的始终。

“鸦雀无声未必就是好的组织,热热闹闹未必就是有效的组织”,关键看是否能产生教学效益。根据儿童好新奇、专注时间短的心理特点,品德课堂的活动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形式越活泼多样越能增强活动课的吸引力。一般我们的活动都分为几个单元主题,应根据每一个主题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除了课堂外的活动形式,课堂内的活动形式更应该精心设计,力求多姿多彩、引人入胜。

此外,在平时的活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场合,学生的不同需要,灵活机动地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如故事、评比、展览、竞赛、表演、辩论、演讲、游戏、参观访问、调查,还有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等等,或综合应用,或独立进行,从而深化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品德课堂第2篇

【关键词】品德活动教学;有效;焕发活力

Effective moral teaching activities, reveal personal character classroom vitality

Wang Yuancui

【Abstract】Is the subject of children is to learn the formation of moral character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in all kinds of activities by the interaction of themselves and the outside world. The author is trying to open class conscious and purposeful activities,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explore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moral activity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teaching.

【Key words】Moral activity teaching; Effective; rejuvenated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于活动之中。”“活动教学”是小学德育课程倡导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因此,笔者试图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开放课堂,加强教学的有效性,寓教于乐、寓知于行,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实施小学品德活动教学的有效途径,以避免品德学科教学或“重说教”、“轻实践”,或过于追求活动的形式,浮于表面的现象。

1 目标明确,活动有针对性

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是实施品德学科教学的有效载体。在教学中设置活动只是一种教学形式与手段,其目的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为此,教师在活动教学开展前,要根据教学目标明确活动的目的、落脚点和价值,充分考虑活动的针对性,认真思考活动开展的意义和价值,而不能一味追求活动形式的新颖性、趣味性,以致忽略了活动的实效性。

如笔者在教学《李奶奶身上的伤痕》这一课时,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开始对中国全面入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开放对话、讨论,帮助学生知道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任何企图否认这一史实的行径都是徒劳的;引导学生初步懂得理性地看待目前的中日关系,培养学生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惨痛的日本侵略者伤害中国人民的历史事实震撼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强国之心,激发孩子“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纯洁而美好的愿望。为了有效达成三维目标,我在教学中采取了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议一议的教学形式。通过视频体验、图像感知、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对遥远的历史产生更为深刻的体验,并引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如有些人抵制日货、砸毁日店、砸日系汽车、甚至抵日游行伤人等冲动行为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分析、辩论懂得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爱国。整个活动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从不同角度着手,通过再现历史与结合现实,让学生形成一种初步正确的历史观,引导学生在不忘国耻的前提下,学会理国,共创世界和平,共建美好生活。

2 注重实践活动,知行统一

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契机,组织学生主动、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道德行为能力,促进知行统一。当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大部分家长只重视智力的开发而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没有一颗感恩之心,养成了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三年级《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时,笔者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尝试不同岗位的工作,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境创设,提高活动内涵

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而活动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必须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活动教学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建构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探究活动环节。实践证明,通过创设适宜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是品德课程淡化教育痕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学生入情入境,通过深刻的内心体验,学会换位思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如在教学《父母的疼爱》这一主题时,为了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父母对儿女的付出与疼爱,笔者设计了“了解父母一天的工作”的活动环节,为了在课堂上激起孩子的情感共鸣,凌晨4点我特地拿着照相机来到牛奶场,来到蔬菜批发市场,来到小区,我看到了许许多多从未看到的情景!无需导演,送奶工、环卫工悄然而至,无需设计,运菜的、送煤气的、做早点的有序忙碌……镜头中甚至出现了班上孩子们父母那忙碌的身影。课堂上播放起这幕幕动人的画面,孩子们在课堂上流着泪,感动着,感悟着。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发出了“我的爸爸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爸爸妈妈,我要用行动感谢爸爸妈妈。”在这一活动教学中,笔者巧妙地创设了情境,让孩子们学会了解和关心父母,学会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长辈,懂得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从上例可以看出,在品德学科教学中采取活动教学,通过情境的创设,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学习、明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走出课本,提高了活动的内涵和价值意义。

总之,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安排丰富的活动,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通过引领、组织学生参与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体验、探索和发展,实现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让品德活动教学真正有效,焕发品德课堂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品德课堂第3篇

关键词:新课标;课堂;品德教育;生活化

新课标的实施伴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延伸,让我们对于小学品德课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以前,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实效性一直不太理想。因此,我们课堂研究的终极目标就是如何真正有效加强德育的实效性。作为一线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尝试体验中,我认识到从细节中落实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重要举措。那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呢?

一、回归生活进行品德培养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品德课堂就是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因而,我们的品德课堂就不能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疏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所以,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注重细节,是深化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从细节入手关注生活

对于学生品德的教育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靠教师从自身出发,以身作则,做一个生活上、工作上的有心人,并且要周而复始地对学生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相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肯定深有感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切工作都要从学生的年龄、心理以及思想上的特点出发,以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他们进行形象、直观的引导,使之在循序渐进中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道德形成由细节导行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非常强。教师的一言一行,自然就成了他们有意或无意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行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知。礼貌用语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在平时生活中的运用并没有做到普及。我们教学生懂礼貌,单单靠教师教礼貌用语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学会必须靠真实地运用。

品德课堂第4篇

一、海纳百川,品德教师要做个杂家

教师要在课堂上应付自如,激趣激思,必须掌握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教师自身的人文积淀、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品德学科相关的知识、社会文化内涵及当今社会发展的最新讯息。所以教师要有储备意识,及时更新知识,提高素养。

新课程重视学科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而在各门学科中,品德的综合性很强,内容蕴涵面广,所以品德教师要做杂家。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既要掌握品德学科所涉及的各个德育点,同时还得对古典诗词、名人名言、伟人典故、逸闻趣事、中外名著有所了解,又要具备与品德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常识,并能够恰到好处地穿插到教学的环节中。

只有我们的品德课堂变得开始海纳百川、富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积淀时,才能培养出视野开阔、胸襟博大、具有人文素养的人。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收看电视、操作电脑等渠道不断拓宽自己的信息面。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成为一条长流常新的小河,才能胜任教学。品德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进行“自我充电”。变原来的“一桶水”为“长流水”,继而升华为适合学生需要的“甘甜水”,将学生的“知识杯”与教师的“专业桶”都汇集到知识的大江大河中。变由师到生的知识单频振动为师生共振,从而使授者和受者同步欢悦,共同长进。

二、善用真情,品德教师要有人文情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情感,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催化剂”。品德教学一直重视尊重人的情感,重视学生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主体,而不是一个知识的容器。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品德教材中的“文化孕育点”,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气息,传递多元文化,培养民族情感,提升人文素养。比如说上《我们的民风民俗》,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家乡茶道,感受茶的文化。课上教师倒上香茗,出示宜兴紫砂壶,营造茶文化,感受茶气息,古筝声缭绕,古诗词串联,成为一次文学、音乐、审美的文化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加了茶道知识,增添了生活情趣。如教学《可爱的家乡人》,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寻找家乡名人”的活动,课前带领学生到徐悲鸿纪念馆参观访问,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等,从而使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的名人,提升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感。

从生活中开感资源。如在教学《平安回家》时,我们就请来了交警中队的中队长为孩子们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用生动鲜明的实例让学生连声叹息,感受生命之宝贵、法则之重要;教学《父母的疼爱》时,请来了孩子们的父母,开展“爱我父母,真情对对碰”主题活动;等等。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魅力的品德教师还要有一颗童心,尽可能地贴近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全身心地融入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活动,与学生一起创建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笔者认为在品德课堂上,指导要用一种“儿童调”,要把教师的架子放下来,要用商量、咨询、探讨、好奇的语气;评点要借一双“儿童眼”,把评说的权力下放,利用儿童模仿、求异、挑刺的心理特点,借一双儿童眼,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提高能力。情感有共鸣,才可能有好的教育。

三、快乐课堂,品德教师要富有趣味

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只会是“情绪低落,一筹莫展”。课堂上如果教师总是在枯燥地说理,单调地讲解,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让笑声多点。怎样使品德教学快乐起来呢?我们由米卢的“快乐足球”想到打造“快乐课堂”,每节课有意识地让学生舒心笑一笑。笑声最富感染力,让孩子们因为喜欢你这个幽默的老师进而喜欢你这门课,这也是一个品德老师的魅力。笔者听一位老师教《家乡的变化》,在一位学生做了家乡的导游词介绍后,老师表扬那位学生说:“看来,你可以做家乡的代言人。”多么形象有活力的评价,多么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在学生课本剧表演后,老师真诚地说:“你们的表演可以角逐金鸡百花奖了!”当学生有口误时,教师没有生硬地否定和批评,而是以“Cut!台词念错了,再来!”轻松为学生解了围。既肯定了学生,又寄予了希望。

2.让兴趣浓点。在教学《公共汽车上》时,教师采用分层表演的方法,掀起波澜。这一设计打破传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品尝到了表演的乐趣,同时也提升了孩子的道德愉悦感。又如教学《衣食的来源》,教师了解到,现在的孩子对盘中餐、身上衣从何而来,很少去留意观察、用心思考,因而知之甚少。即使是农村的孩子,对农业生产的情况也只略知一二。课始,教师先出示了稻穗、麦穗、玉米、大豆、棉花等图让学生认知,又出示日常用品的实物,让学生说说这些日常用品分别是由哪种农产品加工而成的。没想到学生在第一个环节就遭遇了“下马威”,居然有一些学生不知道哪个是稻穗哪个是麦穗,课堂上学生的猜测声乱成一团,结果还是教师给学生解了围,让学生对比稻穗和麦穗的图案仔细辨认,这样学生就对一些农作物有了感性认识。通过这富有生活趣味的教学,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急于了解农业生产的欲望。

3.让体验多点。一位教师在教学《绿色小卫士》一课课始,采用多媒体播放“攀折花木”的场面,然后让学生结合现实交流感受。更妙的是:教师让一位学生将双手平举,一手挂一只书包,坚持一分钟,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分钟,不仅让承受“重负”的这位学生,还让在座的所有学生体会到了花木被攀折、被损伤的痛苦。在这一环节,教师试图变“抽象”为“形象”,没有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是让学生充分体验。道德,只有在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四、教学相长,品德教师要民主开放

学生不仅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更应该看成是教育资源,他们的全部情感、经验、智慧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应当为教师的教学所用,都应该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教学相长”的观点,意思是教师和学生是互教互学的平等关系,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因为平等,学生对教师没有畏惧之心,才能进行心灵的对话,因为是学习共同体,师生才能共同开发课程,不断出现随机的、动态的、生成的资源。这就是所谓的“和而不同”。一部《论语》,就是孔子与他的学生互教互学、心灵对话、动态生成的结晶。

1.不唯书唯师。有人说:“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而是平等的交流,学生与教师的眼光平视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平等中的首席”,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随时插问“不明白”的问题,这样既能检查小老师的学习情况,又能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只有在这种平等、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争辩质疑,标新立异,才能生动活泼,大胆探索。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训练,才能养成不唯书、不唯师、独立思考、敢于求异的思维习惯。

2.不设一定之规。在组织教学时,努力做到让学生自主。如教学《我是教室美容师》时,设计一个拓展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诗、书、画等任一形式来装扮教室,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共同探讨,使品德课变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

3.不局限时空。教学《家乡的变化》一课时,可直接上网查询“陶都热线”“宜兴旅游”“陶都论坛”等网站,只要轻轻点击搜索引擎,就可以搜索到众多新鲜有趣的信息和大量的图文资料,不仅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丰富的文字资料、生动形象的图片、充足的信息可以使人思路更开阔,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些活动交给学生通往历史和生活的钥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学生的一切生活领域,把学生带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生活中去实践、体验,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道理和激发起来的情感,有效地变为他们自身的观念、知识,产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真正实现道德的内化。

品德课堂第5篇

    一、“童歌忆师情”,让学生感受生活

    “教材给予我们的只是一个话题”是新课标下的一个新概念。这个话题需要教师对其创造、加工,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活,在感受中提高、发展。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感受身边的社会尤为重要。陈老师在教材处理上能紧扣教材,针对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内容为素材,课堂伊始,师生同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这首歌;而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心灵感言,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子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

    “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我想对他说,您辛苦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上课间操时,突然头晕险些晕倒,王老师连忙背着我赶往医院。”

    “我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陈老师却不厌其烦,对我总是耐心辅导,我的成绩也在慢慢上升。”

    “我原先和继母关系紧张,学习也不上心,但老师揪上我家走访,化解我和妈妈之间的矛盾,现在我已经解开了心中的结,……”

    “我们学校有很多老师工作兢兢业业……”

    《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从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没有生命,没有情感,但它来源于生活,表现的是生活,也为生活服务,因此,孛里行间往往传递着生活的气息,渗透着情感。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生活入手,在生活中寻找教材的切入点,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切地体验到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并产生共鸣。陈老师设计的此环节取自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介绍他们老师的工作情况,有些学生在作介绍时,居然落下了眼泪。这眼泪,是孩子真情的流露,没有一点虚假,没有一点做作,完全是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对老师的一种感激、一种尊敬。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说教,也没有宣扬教师工作是如何的辛苦,但孩子们却能流下热泪,靠的是教师蹲下来看学生,把握了学生生活世界,找准了学生的情感源,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在对生活事实的体验中,情感产生了共鸣,产生了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

    二、“童心诵师魂”,让学生体验生活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庸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 (陶行知语)生活中处处有教学需要的素材,新课程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在教学改革的实践里,老师应努力构建生活化的课堂,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上着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课程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成提供广阔的平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能力。

    在此环节中,陈老师先出示了自己收集的社会名天尊敬老师的相关资料,并启发孩子们回忆自己为老师做过什么;继而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体验作为教师为教育事业付出的艰辛,为孩子们付出很多,从而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老师应当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尊敬。在课堂上以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老师,您好》再现生活中师生生活的种种场面。当 MTV中掠过一幅幅学生熟悉的生活画面时,学生已不知不觉进入课堂教学环节中……。紧接着,教师设计“师生和谐共处”的活动计划表,由学生分角色表演,并由另一组学生现场采访,让扮演“老师”的学生谈感受,以生活体验为载体进行新的教学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活化情趣,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获取新的知识,增加对教师生活的感悟。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引进课程内容。我们不能不承认,通过此教学环节,孩子们在生活体验中对老师的感情进一步得到了升华,更对崇高的师魂有了感性的认识与理解。

    三、“童行谢师恩”,让学生回归生活

    “纸上得来总觉浅,习到用时要躬行。”教师的千言万语的说教抵不上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的点滴感受。为此,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就应该从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让在延伸的环节中亲历感悟,通过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教学到第三环节时,陈老师还是以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入手,欣赏《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并提议,“把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写下来,送给她好吗 ?”孩子们纷纷提起笔来,有长有短;却表达了自己的一份真诚的心意。还有的孩子建议,节约零花钱,在教师节之际送老师一份小礼物;课间为老师演奏一首乐曲;去看望生病仍然坚持工作的老师……在活动中,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只有拿出实际行动,才算真正做到了尊敬老师,“拿出行动,感谢师恩”不知不觉便悄然而生。

品德课堂第6篇

一、 精心设计好“主问题”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主问题”,以此作为整堂课的引领。

在认知环节,可用“主问题”牵动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品读文本的质量,凝聚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在课堂教学的进行阶段,可用“主问题”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板块,形成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在课堂教学的深化阶段,可用“主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继而引发讨论,再次深化理解……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潮。

那么,如何以“主问题”来引领实施各环节的课堂教学过程呢?我们以两种常见的教学类型为例:

1. 情境创设式

“情境创设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创设一个完整的、故事式的教学情境,随着故事情节的层层展示,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纵向问题的设置与回答,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刺激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执教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当冲突发生后》一课时,便做了这方面的尝试:

2. 体验感悟式

在体验中探究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三维目标不能仅靠老师讲授就能达成,而需要借助学生自身的体验来获得,教师应精心设计“主问题”开展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发现,完成内化领悟的过程。在品德课程中以体现自我发展与认同,探讨个人、团体与制度等方面教学内容的课中,比较适合设置“体验感悟式”主问题。

有教师在执教《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和珍贵,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时间。设计了如下一组问题,并贯穿整堂课的始终。

二、 科学安排提问序列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会不敢举手或不愿举手,很多时候他们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回答可能不符合教师的要求而害怕回答问题。因此,在设计提问时,教师应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敢于回答或能够回答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科学有效的提问序列呢?笔者以学校中一位品德教师执教的五下《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为例:

教师在播放视频《海尔在全球》后出示了一组问题:

1. 你对这部影片有何感受?

2. 海尔的国际化运作管理体制正确吗?

3. 海尔冰箱工厂里的那位员工正在做什么?

4. 海尔冰箱工厂里的工人和一般工厂里的工作人员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和哪些不同之处?

我们可以预见,在这组问题中,学生会感到有的问题比另一些问题更难以回答。那是因为在这组问题中,涵盖了三种类型的问题。第一类问题——回忆式问题。要求对具体事情进行阐述的问题(如问题3)。这类问题只要求学生回忆具体的知识,并不要求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做出判断。因此对学生来说是不会感到为难的。第二类问题——分析式问题。要求学生对各种关系进行分析后作出回答(如问题4)。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对他们所学过的材料进行比较、对比和分析。因此,所做的回答常常要超越具体呈现的事实,而且常常包含着个人判断的因素。

第三类问题——评价式问题。需要进行概括或进行归纳的问题(如问题2)。这一类问题层次最高、难度也最大。要求学生很好地驾驭所获得的知识,进而做出一些相当深刻的个人判断。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回答这类问题。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在提出此类型问题之前,使用一系列对具体事情进行阐述、对各种关系进行分析的问题,建立起一种适宜的知识基础和问题情境,就会有比较多的学生愿意并且能够回答这类问题。

所以,笔者建议可以以“回忆式分析式评价式”这一序列设置品德课堂中认知环节的提问序列。首先使用第一种类型的问题进行提问,然后再用第二种类型的问题,最后使用第三种类型的问题。据此,前一组问题的序列可调整如下:

三、 留给学生“等待时间”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的时间。“等待时间”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伊提出来的。罗伊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增加“等待时间”,课堂上会有以下变化:

学生回答问题的平均长度增加了;

不需要教师诱导的、适当的学生回答增加了;

回答失败的情况减少了;

深思熟虑的回答增加了;

学生之间在回答问题时的相互比较和借鉴增加了;

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增加了;

学生不回答的次数减少;

学生回答时更有信心;

……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如果等待时间过短,学生的思维活动还没有充分调动,教师就找人回答,学生就会答不出来或者答得很差。此时,如果教师立即给出答案,提问就变成了教师的自问自答,目的自然就达不到;等待时间过长,如果问题相对简单,学生已经完成了对该问题的思考,教师仍然不找人回答,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如果问题过难,学生进行思维尝试失败,教师又不能及时引导,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陷入混乱、盲目的状态,从而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可见,提出问题后,等待时间的长短对于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那么,等待时间究竟以多长为宜呢?实践证明,等待时间的长短应该与老师所提问题难易度,以及这个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相适应。如果所提的问题是让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老师所设计的问题都是有关知识记忆的问题,那么,等待时间就适宜比较短,课堂环节就可以比较紧凑。如果问题的设计的目的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是一些创造性的回答问题,那么,就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去产生期待的结果。

品德课堂第7篇

1优化教学结构

随着教学教改模式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而现代教学技术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为一体,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如教学五年级品德《多彩的民族风情》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婚俗、丧葬、节日、礼仪、禁忌等方面的民俗习惯,教学时下载了大量的少数民族的节日、生活的视频,让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讨论都看到了什么?通过讨论,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民俗习惯就了如指掌。这种图文并茂的教学形式,能够把品德教学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变成了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引导小结从而能深深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更利于思想和行为的转化。既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又达到了知行统一。

2丰富教学内容

有效地电教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讲授《香港和澳门》一文时,笔者在学生自学课文后,播放了香港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时的视频资料;学生看到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就会有深刻的认识;此时让学生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后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政策,在保留原有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社会安定祥和,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再让学生尽情欣赏香港澳门美丽景象画面,脑海里自然被香港、澳门的独有的魅力所震撼,这样学生的听觉、视觉全面调动,丰富的想象力也激发起来,然后让学生说说香港和澳门的情况,学生一双双小手高举,争着要说给大家听,在说和听的同时学生对香港、澳门的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安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定会有深刻的理解。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知无形中又深了一层,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文字解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跨越了传统教学无法跨越的鸿沟,达到了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目的。

3启迪学生想象力

品德课堂第8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儿童立场;微资源;微策略;微生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9-0050-03

当下社会,“微”算是个流行词,微博、微信、微电影……微民的行动和力量在无组织状态下集结,同样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微民造就微动力,在网络中迅速呈现出精彩的微生活。在这个“微时代”到来之际,教育当与时俱进,品德课堂自不例外。

一、挖掘教材微资源,“微”出深度

教材中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后面都蕴藏着编写者的意图,教师应钻研教材,准确还原教材的编写思路,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微资源开展教学。例如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你帮我 我帮你》教学设计时,教师发现了教材中一幅不起眼的简笔画――一个小女孩抹眼泪的照片,其中透露出许多信息,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我们来看看老师的预设:

(出示教材图片)这是小女孩贝贝――她正在哭鼻子,她为什么哭了?你来猜猜。你会怎么帮助她?自己先想一想。

A. 摔了一跤:可能是这个原因,你会怎么帮助她?

*帮她轻轻揉一揉,扶她去医务室――真是个能干的孩子。

*你的问候能够减轻她的疼痛。

B. 考试考砸了:可能是这个原因。你会怎么安慰她?

*现在我就是贝贝,你来安慰安慰我。

*把答题的方法教给她――你把答案给我抄一下吧,这样更方便。这样的帮助方法好吗?为什么不行呀?

C. 受同学欺负了:也可能是这个原因。你会怎么帮助她?

*有了你的安慰,她心里一定不那么委屈了。

*找对方评理,你能像大人一样处理问题了。

D. 受到批评了:你会怎么安慰她?

*安慰她――你怎么安慰她?

*告诉她以后认真做作业――少让爸爸妈妈操心,自然就少了批评。

*陪着她――陪伴在她身边就是最好的安慰。

几乎被人忽视的一张小插图,经过教师的认真挖掘,居然可以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小女孩哭泣的原因,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下,初步掌握了帮助别人的简单技巧,感受到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

二、合理使用微策略,“微”出精彩

1. 微故事,大启发

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故事要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学生能通过故事激感,感悟道理。”微故事注重简短精炼,更具生活气息,更贴近学生实际。一位教师在执教《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时,就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小故事:

“小杰,曾经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他聪明能干,还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可读六年级那年,他吸了第一口烟……”

听到这儿,教师让学生猜猜:小杰当时可能是出于什么原因吸上了第一口烟?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学生纷纷议论,有的说可能是因为好奇,有的说可能是经受不起别人的诱惑,也有的说可能是一时逞强,觉得吸一口没关系……

“由于好奇,他吸了烟。香烟的滋味让他难以忘记。于是,有了第二口,第三口……渐渐地,他上了瘾。由于没钱买烟,他就偷偷拿爸爸的烟,甚至偷钱去买烟……终于有一天被发现了。爸爸狠狠教训了他。从此,他索性毫无顾忌地公开吸烟。他逐渐开始了逃学,和一群小混混走到了一起。直到有一天,他和几个同伴合伙偷了一家商店的香烟等钱财,被公安机关抓捕……”

“故事结束了。如果你是此时的小杰,又会想些什么呢?小杰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现在的你还会因为好奇去尝试第一口烟吗?”在学生的唏嘘声中,教师把一个个问题抛了出来。在交流中,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拒绝第一口烟”的重要性,斩钉截铁地表示绝对不会去吸第一口烟。我不能肯定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他们能不能兑现今日的承诺,但我们完全相信,此时此刻他们的感情是真挚的,因为同龄人小杰的故事已经深深地震撼了他们的内心。小故事,大道理。课堂中的微故事就这么简单,也许没有浓郁的色彩,也许只是平常生活中的点滴,但就是因为平凡、真实,反而更能触动心灵。

可见,恰当合理地使用好微故事,常常会令课堂流光溢彩。

2. 微游戏,大体验

品德课程是一门“体验课程”。从儿童的体验出发,教师应努力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以满足学生多层次的体验。如一位教师执教《我爱学习》一课,在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学习非常有趣”时,安排了这样一个体验活动:

师:生活中有趣的现象还多着呢!你想动手来试试吗?这是一把梳子,这是一堆纸片,现在要让纸片跟着梳子一起走,你觉得可能吗? (教师比划了一下)

生(纷纷摇头):不可能。

师:不可能吗?老师要把这个不可能变为可能,让纸片很听话地跟着梳子走。大家想尝试吗?

生:想!

师(故作神秘):要想使梳子具有神奇的魔力,就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步来做:请大家前后四人组成一个小组,轻轻打开桌上的盒子,每个人拿起一把梳子。(学生个个兴趣盎然)

师:现在请你拿起梳子,在自己的头发上面来回梳呀梳,梳得越起劲,梳子的魔力越大哦!

师:请你把梳子轻轻放到纸片上。

生1(惊叫):哇,吸起来了!

生2:梳子真的有魔力了!

师:好玩吗? 你再在自己的衣服上试试!

生:又吸起来了!

师:小纸片跟着梳子一起走了。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我好像听妈妈说,这叫摩擦起电。

师:对,这就是神奇的摩擦起电!

这是一个小小的体验活动,道具仅一小堆碎纸片和一把小梳子。但在教师故作神秘的诱导下,孩子们却特别开心,每一个孩子都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小实验的有趣,明白了生活中原来藏着这么多有趣的现象,从而激发了探究学习的兴趣。品德课堂中的微体验注重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真切体验,操作简单却富有实效,全员参与且深有感触。课堂微体验,真正体现了品德课堂的活动性特点。

三、捕捉课堂微生成,“微”出大爱

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转化和不断生成的过程,课堂生成资源往往就是儿童生活的真实写照。这就要求教师有一颗包容细腻的心,从儿童立场出发,及时把握生成,准确捕捉富有教育意义的微生成。

1. 微心声,我倾听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对话、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必须认真倾听学生说话,并善于从中捕获学生内心世界的大量信息,让品德课堂因为懂得倾听“花开的声音”而更精彩。再以《我爱学习》为例,当老师把一只小蜗牛带进了课堂: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是谁呢?(教师把绿叶上的蜗牛放在实物投影仪上)

生:哇,蜗牛!

师:知道小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生:我知道蜗牛喜欢潮湿的地方。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从百科书中看到的。

师:爱看书的孩子知识就是丰富!那你们知道小蜗牛喜欢吃什么吗?

师(对一个把手举得高高的学生):你来说。

生:老师,这只小蜗牛是死的还是活的?

这完全是答非所问!看来这个男孩根本没有听清老师的问题!我们看老师的处理――

师:你想知道小蜗牛有没有活着?

(生点头)

师:那你上去碰碰它。

小男孩兴高采烈地走上前去用小手轻轻碰了一下蜗牛的触角。投影仪下,那只蜗牛“嗖”地一下子把细细的触角缩了回去。太神奇了!孩子们都发出了惊叹。就在惊叹声中,那只蜗牛又伸出了细细的触角。这小小的插曲让整个课堂的气氛变得轻松而又有趣,教学又顺利地继续进行了。

每个孩子都是有着自己独特体验的个体。当孩子完全答非所问、不在状态的时候,教师站在了儿童的立场,低下身子倾听了孩子的心声。因为教师用心去倾听,用情去感受,用爱去包容,才让教学成为了一种非常美好的享受过程。

2. 微动静,我留心

留心学生行为中的微动静,就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这需要老师耐心、细心地去发现,捕捉有教育意义的那一瞬间。

例如,在《你帮我 我帮你》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请孩子们找找班级里乐于助人的小伙伴,把帮助过你的、最想感谢的一个小朋友的名字写在一朵彩虹花上,然后在音乐声中把这朵彩虹花送给他,并对他当面表示感谢。当一个小男孩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彩虹花送给后面的一位小伙伴时,发现自己却两手空空――没有人把彩虹花送给他。于是不甘心了,想讨回自己送出去的那朵彩虹花。没想到,那位同学却紧紧抓住不放。男孩不高兴了,两人的冲突一触即发。见此情景,他的同桌――一个可爱的女孩子,轻轻地拍着男孩,细声地安慰着他。老师过来轻声问明原因后,先安抚男孩,然后轻轻拉着女孩的手走到了前面,示意大家静下来。老师问女孩:“刚才老师发现你在轻轻地拍同桌的背,是为什么?”女孩说:“我想安慰他。”老师高兴地说:“你在同学不开心的时候,给予了安慰。老师要把这朵漂亮的彩虹花送给你。”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上述案例中,女孩轻轻地安慰受委屈的同桌,这就是“你帮我 我帮你”话题中最生动的例子。教师及时捕捉到这一细微动作,并把这一有价值的生成信息纳入教学,从而成就了课堂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