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美容师活动总结

美容师活动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2 23:56:11

美容师活动总结

美容师活动总结第1篇

如果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利用课堂活动推动课堂教学过程,就需要做好课堂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如选择教课堂活动的内容、设计课堂活动的形式和准备课堂活动的教具等,这样才能使课堂活动的应用更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实效性,避免课堂活动流于形式。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解“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的时候,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长江源头和沿途各段的自然特征,以及长江流经地区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地理教师设计了“我爱长江”的课堂活动,并围绕这一活动内容,进行如下课前准备:

(1)准备《长江之歌》的歌曲伴奏带,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播放,引导学生一起唱,让学生在欣赏和合唱的时候,顺利导入教学内容;

(2)制作中国地图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以投影形式展现,带领学生观察和认识长江的源头和流经的省市和自治区;

(3)准备长江之歌的歌词,带领学生分析歌词的内容,结合歌词了解关于长江的知识,如长江源头、长江流向、长江流经地区的地势状况和长江的贡献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初中地理教师课前准备的资料越充分,课堂活动的开展就越顺利,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使课堂活动推动课堂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得到充分展现。

二、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活动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做好课堂活动的组织工作,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利于保障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解“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的时候,可以进行导游的角色扮演,带领学生认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如,旅游景点介绍,四季春城———大理,天堂之地———香格里拉,浪漫之地———泸沽湖;动植物资源介绍,1700多年前的古茶树,珍稀濒危的懒猴和亚洲象,抗癌治癌的植物嘉兰;民俗风情介绍,傣族的泼水节、象脚鼓舞和孔雀舞等,傣家的酸笋和香茅鸡等特色美食,当然还有木雕、银腰带和绣花腰包等民族饰品和工艺等。而在介绍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如学生对西双版纳的印象、旅游经历和旅途中的小故事等,这样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勾勒出美丽的西双版纳画卷。初中地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要局限于一问一答的形式,可以以启发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以及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给学生创造更自由的空间,使课堂活动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三、重视布置课堂活动的作业

在课堂活动结束后,初中地理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布置针对性的课堂活动作业,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课堂活动的内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又可以帮助温故知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例如,初中地理地理教师在讲解西半球的国家中“美国”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欣赏美国不同的时期和不同风格的电影片段,如南北战争时期影片和西部风情影片等,通过影片认识美国社会人员构成、科学技术发展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地理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观影体验,总结美国被称为移民国家的原因、农业专业化的表现、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资源矿产的分布与消耗情况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总结归纳,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美国和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等,使学生的头脑中有更为清晰的美国印象。

四、总结

美容师活动总结第2篇

(1南京师范大学幼教集团,南京,210097)(2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南京,210097)

【摘要】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其活动目标的制订和内容的选择多以幼儿美术领域的学习和发展为考量,并较多考虑美术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和要求,活动组织的结构化程度较高。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制订和内容选择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活动设计可采取一些“变式”,活动过程中应关注幼儿的感知与体验,多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和发现的机会,活动可作适当的延伸或拓展。

关键词 单独科目;美术教育;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01/02-0033-03

一、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的特点

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是一种相对传统的美术课程组织形式。其活动目标的设定比较单一,主要关注幼儿在美术领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活动内容的选择较多考虑美术的内在逻辑和要求;活动组织的结构化程度通常较高。这类美术教育活动存在种种弊端,但因其目标和内容相对单一,实施过程相对固定,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比较容易掌握,因此在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实践中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美术教育活动类型。

1.活动目标制订和内容选择以幼儿美术领域的学习和发展为考量

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比较强调美术本身的内在逻辑和要求。活动内容通常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无论绘画、手工活动,还是欣赏活动,其目标制订和内容选择通常都体现出较强的美术学科特点,比较关注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美术要素,强调美术活动的系统性。

如,“线条的认知和感受”系列活动体现的是在系列美术教育活动中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线条”这一美术要素的过程。其中,活动一《大雨和小雨》的活动目标是“用长短不同的线条表现雨天的情景”;活动二《掉下来了》的活动目标是“观察、探索、讨论物体落地的轨迹,尝试用相应的线条进行记录”;活动三《野蜂狂舞》的活动目标是“运用语言、动作、富有张力的螺旋线表达自己的感受”;活动四《去过理发店的狮子》的活动目标是“运用各种不同的线条为狮子设计发型”。通过以上四个活动,先引导幼儿认识和感受如何表现线条的长和短,然后扩展至感受和表现各种线条轨迹,再扩展至感受和表现有一定难度的螺旋线,最后引导幼儿综合运用各种线条进行创作。

再如,“色彩的认识和感受”系列活动,活动一《小小波洛克》的活动目标是“感受波洛克的画,体验不同作画方式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尝试创造性地使用不同材料及不同方式作画”;活动二《越变越浅的颜色》的活动目标是“通过自由操作,探索彩色加不同量的白色后是如何变成深浅不同的颜色的”;活动三《会变颜色的花》的活动目标是“尝试表现颜色的变化”;活动四《红色黄色变变变》的活动目标是“初步了解色彩之间的关系,学习调色”。以上四个色彩活动目标的设置体现了幼儿从感受色彩到逐步学会调色、运用色彩进行创作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2.活动组织的结构化程度较高

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目标往往比较具体和明确,活动内容多是已经设计和规定好了的,活动过程通常也是按照预设的步骤和程序来进行的。因此,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比较高。从活动的组织结构上看,一个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一般包括感知与体验、探索与发现、创造与表现、欣赏与评议等环节。〔1〕

如,小班美术活动“五彩喷画”,活动目标是让幼儿体验用饮料瓶作画的乐趣,并在玩乐中感受喷画作品的色彩冲击力。活动过程由四个环节组成。(1)感知与体验环节。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场地,先介绍游戏材料(彩色塑料瓶)。“今天,我要向小朋友们介绍一种新奇的材料,大家看看是什么?”“大家再看看瓶盖,有什么发现没?”幼儿很快发现瓶盖上有许多小孔。“有小孔的瓶子可以怎么玩呢?每个小朋友选一个瓶子玩一玩,看又会有什么新发现。”幼儿拿着瓶子有的摇,有的晃,有的捏。有幼儿说,可以用这个瓶子装水,然后捏瓶身使它喷水,大家觉得很好玩,纷纷装水捏瓶子,看谁喷得远。(2)探索与发现环节:回到活动室后,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喷画的基本方法。“这个瓶子的本领可大了,不仅可以用来喷水玩,还可以用来画画。谁来试一试,看看它是怎么画画的。”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给大家看,然后引导幼儿讨论并总结操作方法:瓶口向下对着要喷的地方,用手捏瓶身,一边捏一边变换喷的位置以丰富画面,这种画画的方法叫“喷画”。之后组织展示了师幼共同创作的喷画作品,让幼儿初步感受了喷画作品的色彩美。(3)创作与表现环节:“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一玩,喷出五彩的画?”教师通过语言引导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然后交代操作要求。教师边转动瓶身边启发幼儿:“喷画的时候一边捏瓶身一边还要怎么样?”“可以用一种颜色喷,也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交换颜色喷。”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创作。(4)欣赏与评议环节:教师组织幼儿欣赏集体创作的作品,先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如用了什么颜色,是怎么做的等。操作过程中有幼儿只对着一个地方喷一种颜色,纸上“水漫金山”糊成一片。教师借机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设计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活动设计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开展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避免过分强调技能的学习。要将美术领域的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与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年龄特点结合起来。

如,要小班幼儿重复机械地练习画长短、粗细不一的线条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有教师设计了“大雨和小雨”的活动,将线条比喻成雨丝和雨滴。幼儿都亲身感知过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因此能自然地将自己的已有经验迁移到活动中,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线条来表现雨。可以说,这样的活动设计兼顾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再如,在指导幼儿练习画螺旋线时,很多教师采用的是让幼儿观察电话线、毛线团来认识螺旋线的形状。有教师设计了“野蜂狂舞”活动,借助音乐的旋律和感染力,让幼儿感受了线条的走向和力度的变化,激发了幼儿运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感受的积极性。这样既调动了幼儿参与的兴趣,也使幼儿获得了更丰富的艺术感受和经验。

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设计可以采取一些“变式”,由原本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单个美术活动转为以幼儿感兴趣的主题为线索来串联和呈现活动内容的系列美术教育活动。如,有教师在“神秘的海洋”美术教育活动中设计了“奇妙的鱼”“舞动的海底生物”“大海轮”“海底探险”“海底总动员”等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可以用线描装饰、撕纸贴画、水粉画、蜡刻画等多种方式表现神秘的海洋。

2.活动过程中应关注幼儿的感知与体验

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大致可分为探究性操作活动和欣赏性创作活动两类,前者以自由探索操作为主,后者通常是先欣赏后创作,不论哪类活动,都应关注幼儿的感知与体验。在引导幼儿感知与体验时可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给幼儿的美术作品既要具有典型性,以利于幼儿掌握事物的基本特点,又要具有多样性,以利于开阔幼儿的眼界。如,在用泥工表现动物形象的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动物身体的基本结构:头、身体、四肢、尾巴,以及它们各自的形态。幼儿只有了解了动物身体的基本结构,才能较好地把握动物的形体特征,为接下来的创作打下基础。(2)提供给幼儿的作品宜与活动主题相匹配。如,在“野蜂狂舞”美术活动中,教师提供了相应的音乐和录像,引导幼儿通过看录像、听“野蜂飞舞”的音乐来感受小蜜蜂飞舞的样子,再让幼儿用肢体动作模仿其动作,为之后的创作积累素材。(3)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官进行体验。如,欣赏雕塑作品《说唱陶俑》的活动,教师通过视觉观察、语言描述、动作模仿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感知与体验陶俑的神态,让幼儿对观察对象形成了立体的认识,之后的创作活动充满生命力。

3.活动过程中多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和发现的机会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了解材料的特性,探索各种操作方法。教师不宜完全用“讲解”或“演示”的方法,而要创造机会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在创作活动过程中,不宜提供范画,更不宜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如,在小班“彩色的银柳”纸工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了各色银柳之后,没有直接教授幼儿制作银柳的方法,而是以要求幼儿帮助银柳“开花”为切入点,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将小小的皱纹纸变成银柳枝上的小花球”。幼儿经过自由探索,想出了“用手指捏出来”“用团的方法做出来”“先搓一搓,再捏一捏,做出小花球”等方法。这个探索的过程有效提高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在幼儿自主探究的时候,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在操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以判断哪些幼儿需要个别提示,哪些问题需要集体解决,最后是否需要总结、提升。如,大班手工活动“沙画”,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了沙画师的神奇作画过程后,准备了相应的材料,让幼儿尝试创作沙画。结果幼儿不仅总结出了“单个手指画”“多个手指一起画”“漏沙”等多种画法,还发现“漏沙”法是作画的难点:手攥得太紧漏不出沙,攥得太松漏沙太多又成不了型。之后经过幼儿的经验分享和教师的总结、提升,难点得到了解决,幼儿的创作顺利多了。

4.活动可作适当的延伸或拓展

集体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目标设计一些合适的内容,使之延伸到区域活动中。这种延伸,一方面可以给幼儿提供继续练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体验到更多的成功感。如,泥工活动“棒棒糖”结束后,教师在幼儿的角色游戏“糖果屋”中设计了制作棒棒糖的情节。手工活动“小小美发师”结束后,教师让幼儿在“美美发屋”区域活动中采用了幼儿制作的各种发型,增加了这个区域活动游戏的趣味性。

美容师活动总结第3篇

一、现状分析

就目前我国特教学校聋哑儿童美术教学活动来看,大多数学校美术教育水平不高,美术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施不完善,过于强调学生的视觉补偿与单纯的画画等,在一定的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真正的学习需要,学校的美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的发展相脱轨,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只有通过系统的教育,聋哑人才能摆脱因先天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方面缩小与社会相融合的距离。

通过调查Z特殊教育学校,学校有1间80平米的美术展厅,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学教室以及专用的美术教学教具和专业教材可用。通过表1可以看出,美术专业教师仅占总教师数的3.9%;美术教师学历偏低,均为大专学历,且职称为中级教师,教龄均为5年以下,其中美术专任教师为2人;从中可知美术教师师资力量的薄弱。通过表2可以看出,该校聋哑学生数超过总人数的55%以上;全校聋哑女生人数多于男生人数,女生占聋哑学生人数的53.7%;该校美术教学主要以专任教师为主,其他兼任教师为辅,教师教学工作量大。随年级的增长,各年级人数在不断的下降,人数比例最高的为三年级、五年级和七年级,聋哑学生占总人数的54.7%;这三个年级学生与八、九年级的学生相比,平时所接受的知识量较少,不易开展教学,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由于教师教龄、教学人数、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在进行美术教育时会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专业知识缺乏、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课程设置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不恰当、美术专业手语词语缺乏等。

二、问题及对策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通过跟踪调查发现,学校的美术教学理念仍然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主,以教室为主的教学场所和以书本为唯一的教材来进行教学,大多美术课程没有专任的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活力,常常是一种模式,即“范画—临摹—完成作业”,有时甚至直接省去了课堂示范这一环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管理部门对艺术课程教学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教育理念的转变,已经是迫在眉睫,教师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明确培养目标,在美术新课程标准下,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相互沟通发展的美术教学过程。对于聋哑儿童完成自己的美术作品后,教师对作品不应进行机械式的评审,更要“进”入到他们的思维和真实的内心感受中,多给予鼓励与肯定。通过作品图1-3分析发现,相同的一幅画在不同的学生笔底下展现出来的想法也有所不同,作品没有好坏之分,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美术构思思维和想象,教师应面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美术教学理念,教师应该寻找突破传统教学的办法,创新出适合于自身学校的教学特色。

(二)加强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融合

由于聋哑儿童获取信息的闭塞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获取需要的、有效的信息能力较差,只能通过老师讲授和自己亲身体验的为主。实地调查发现,受该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学校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教师只能在教室通过书本与图片进行教学,几乎没有校内外的写生训练等教学过程,美术教学活动仅仅也是以室内画画为主。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也就是说,一种教育尽可能的达到多种教育的目标。应加强其它学科与美术教学的融合,如语文课提高聋哑儿童美术专业知识;数学课锻炼聋哑儿童的美术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活动课提高聋哑儿童的美术专业技能……。对聋哑儿童的教学各学科之间相辅相成的,不能过分突出或强调某一学科的重要性。

(三)合理设置课程

课程设置也成了聋部聋哑儿童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学校应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做适当调整。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对聋哑儿童的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起着主要作用。学校要在重视聋哑儿童的全面发展,设置适合儿童发展的美术课程,尽可能体现课程设置的合理、教学资源配置的优化。通过调查发现,Z学校仍然把语文、数学、化学等学科作为重要的学科进行教学,学校虽然提倡艺术“特色”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艺术“特色”教学,却没有得到重视,体现不够。通过表2与表3中发现一、二、四、六年级没有聋哑学生,该校当年在校学生中这四个年级出现聋哑学生断层,故只对三、五、七、八、九年级的美术教学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美术课程设置随年级的增加而减少,在三年级每周设置的美术课为三节课,占到该年级周课程总节次的8.5%;五年级每周的美术课程设置为两节课,占周课程总节次的5.7%;七、八、九年级每周美术课设置均为一节课,占其各年级周课程总节次的2.8%,美术课教学在聋部课程设置中占的比例很少。

(四)完善美术手语教学

在深入课堂调查过程中发现,教师对于内容的讲授缺乏专业性手语,比如在聋部五年级的一节《中国山水画欣赏》课中,由于学生对“欣赏”一词的理解不是很深,这一节课的教学就比较困难,好多的学生都问:“老师,我们本子上不用画吗?”由于学生对“欣赏”一词的理解差,这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对课程内容的学习。美术教学对于讲授有很强的专业性,现有的《中国手语》只有一种“欣赏”的打法,如上图4所示,图5为最相近的“看”的打法,现已有的手语已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需要大量的专业手语,但是由于缺乏美术专业手语和聋哑孩子对艺术教学的理解能力存在巨大的鸿沟,致使美术教师难以全面、生动、完整的讲述有关专业性的解释。严重影响了聋哑儿童对美术教学内容的理解。美术在聋哑儿童的生命中起重要的发展作用,聋哑儿童模仿能力强,手指灵活,又有非常丰富的想像力,往往会对美术产生浓厚兴趣。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教学活动会出现许多新的专业术语,教师除了加强对手语知识的学习,善于收集美术常用语、字词的手语,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完善校本美术教学术语的开发,调动其他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共同研讨,将教师手语的打法统一,逐步做到与师生教学沟通无障碍。

(五)个别化教学,突出因材施教

《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指出:个体差异是正常的,因此应使学习过程适合每个儿童的需要,而不是将儿童套入预先规定的有关学习速度和学习特点的假说之中。为每个听障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就是在分析每个儿童个别差异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发展的特殊需要,选择最合适的课程和教学内容,确定合宜的达成目标,选配最佳的教学方法,努力保障儿童个体逐步实现其发展目标。因此,个别化教育是最能适应儿童各自特点的差异性教育,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通过调查发现,50%以上的学生对美术并不是很感兴趣,由于该校除专业美术教师外,其它教师也在兼任美术教学工作,各个老师教学水平的不同,对美术学习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导致学生失去美术学习兴趣。

图6

图6下载原图

图7

图7下载原图

图8

图8下载原图

每一个学生,并不是自愿的上美术综合课,在美术综合课上也存在着水平高低不一的学生。通过调查作品的完成时间发现,教师给予学生完成作品的时间是1-2周的时间,累计18小时,其中课堂内4小时,可以说时间很充分。究其原因,首先在美术教学中应该承认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学生作品图6-8,可以看出,学生绘画的技法普遍存在着较弱的态势,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美术水平,划分层次,分层提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美术方面各得其所,发挥各自的长处,全面发展。其次应该有针对性的对聋生的听力、智力、年龄、语言基础、发音状况、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不同情况,划分层次。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采用各种途径和教学方法,提出各种适当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聋哑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六)让美术教学活动内容生活化

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教学是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更要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体验美、感受美。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他把“生活”与“教育”联系起来,并作为教育研究问题中一个重要命题。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学主张。《聋校美术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加强美术教学活动内容生活化,深化美术教学活动新思路,生活化美术教学活动就是通过让聋哑儿童亲身去体验生活,让他们亲身去挖掘和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使其达到愿说乐画的境地。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美术教学仅限于有效的空间内,把学生拘束于画画中,让学生感觉就为了完成作业而画画,并没有从中体验快乐。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美术教学水平

国务院于2014年1月颁发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通知中,对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做了重要的阐述,尤其是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中指出: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加大部级教师培训计划中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比重。表1中可看出,Z校专业的美术教师仅占总教师数的3.9%,且美术教师只有大专学历,职称为中级,教师专业技能相对弱,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美术老师大多都是其他课程老师兼任,多种因素使得Z学校美术专业教师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当然这也是其它普通学校中常见的问题,要做好学校的美术教育工作,加强学校美术教师师资力量刻不容缓。师资力量也会影响美术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应鼓励美术教师加强学术研讨,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对于提高教师自身专业认识、美术教学活动的创新与美术教学活动的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要注重教师的培训与交流,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

三、结语

美容师活动总结第4篇

1、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科目标

学科目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师、学生经过教育和教学活动最终实现的学生的理解、感悟、升华、进步的总要求。在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之后,我们会发现,学科目标可分为客观、主观以及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综合活动三部分。客观即学生对生活、社会、历史、地理等客观存在的认识和理解,主观是在认识客观存在的过程中内在的情趣、感觉、能力、语言等诸多心理元素的总和,而综合活动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认知过程。三者有机结合,最后达到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习惯的进步与提升,这就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目标。以此为目标,来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备教学内容,全盘考虑,把课堂教学进行的具体、扎实,使学生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2、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科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不像有人说的思想品德课,它是全面认识生活、社会、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的综合活动课,设计的内容非常丰富,作为教师不应泛泛而谈,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那样学生感觉乏味,久而久之,就没了兴趣。尤其是一些历史知识,地理内容,文化内涵,艺术风格,老师必须下功夫研究,查找资料,弄清弄细,有骨骼,有肌肉,有血脉,当这些都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当老师以故事、数据、奇闻、雅事等展现出来,学生会听之,信之,牢记之。所以说,换个比喻,老师要是一个博学的人,一个杂家,能融会贯通,能深入浅出的说理,明事。所以说,认真研究学科内容是《品德与社会》课老师的硬功,此关过不了,其他莫谈。试想,一个自己都不清楚的历史、地理内容,怎么通过活动来感染和影响学生。

3、教师应认真研究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比如讲授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电教展示法等,当然都有很大的推动促进作用,而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的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那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这是《品德与社会》课应特别注意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这是这门课的学科目标和学科内容所决定的。只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老师的教育教学与社会、家庭、生活、劳动的有机结合,学生才会在活动中感受到自然的风,清新的气息,感受到时代的进步,文明的提升,感受到活生生的东西,才会对学生的心灵、情感、意志、品质、习惯有所触动,有所启发,从而使学生全面的进步,知识得以积累,能力得以发展,习惯得以完善,思维得以创新。所以说,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生活、生产、劳动中的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这就使我们会想到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延安抗战时期的师生活动。先人在前,贤人在前,真理在我们面前,不拿起来,我们的课堂只会是死沉沉的“灰色”。

4、教师应是全面的教师

《品德与社会》老师应该是 全面的 老师,这就是我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的定位。

正人先正己,教师应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加强学习,学习先哲、志士、仁人的思想、修养,完备自己。有爱心,有正义感,有爱国情怀,有高远的理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统领自己的思想,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时时省悟自己,自我批评,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完善自己。“持之如有恒,久久自芬芳”,时间久了,你的才气,你的学养,你的浩然之气,就会见诸于你的谈吐、举止,何而不为?

自觉以觉人,教师应有广博的才学。所谓教人一杯水,自须一桶水,教师应善于学习,历史、文化、地理、艺术、科学、人文,博而专更好,一些课本中的教学内容看起来简单,只有老师认真地使它们丰满起来,丰润起来,学生才会学起来津津有味。

美容师活动总结第5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小学美术教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1-0106-02

当前社会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教育体系也处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之中。美术是小学的基础教学科目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绘画基础与审美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来说,如何借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设施以及方法与理念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水准,是小学美术教学完成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性步骤。而多媒体作为当前主流的现代化美术教学方式,理应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得到更多关注的目光。而这种研究的体系应该首先从多媒体教学自身的优势如何与传统美术教学有机结合出发。

1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传统美术教学的结合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分析 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方式、教学效率等多个方面都表现出突出的优越性。笔者主要介绍两点。首先从教学方式来看,多媒体教学方式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放映幻灯片、电影、图片等方式来形成非常形象而直接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冲击。而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自身特性来讲,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更多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艺术品的感性体验能力,慢慢形成对艺术品的独特的认知眼光和感知思维。所以,从直观、形象等多媒体教学方式特征来看,小学美术教学能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强化学生对艺术品的感性体验和审美思索能力。其次从教学效果来看,多媒体教学所采用的方式在艺术品的展示和微型艺术品的制作步骤的示范等方面,都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情境渲染能力和氛围制造能力。

比如在进行《父亲》的赏析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一段有关父亲的歌曲,并配上一些体现父爱的照片,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展示《父亲》这幅画作时,先到网上给学生搜了一首诗――《父爱》:“都说风,能让石头吹裂;都说雨,能将钢铁锈蚀;都说岁月,能把你的脊梁压弯。惟有你的意志,百折不挠,千磨不变,挑起全家老小一生的重量。是什么挑战了人类极限,让瘦小的血肉之躯扛起千斤钢材?是为了让孩子逃出生天的父爱。是什么让父亲的背被生活的艰辛压弯,却撑直了子女的脊梁骨?是殷殷期盼孩子有出息的父爱。是什么让严肃的父亲对着一封信、一条短信露出欢喜的笑容?是对千里之外工作的子女的父爱。又是什么让父亲把自己都不舍得的珍藏老酒在年夜饭上拿出来?是渴望与子女团圆的父爱。”然后配上一些触动小学生心灵的纯音乐,用旋律来形成特定的情境和氛围,藉此实现教学效果的强化。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欣赏到了美的艺术,更给他们小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印记。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传统美术教学的联系 从以上两点的分析出发,不难发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传统美术教学之间的联系在于对学生感性体验和认知能力的刺激与提高。传统小学美术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并不重视对风格流派、大家风格以及珍贵艺术品的绘画规律等学科内的理性知识的积累和传授,而是十分重视对小学生的艺术感触力的培养。比如在讲解一年级美术“我和月亮做朋友”时,先让学生观察一下月亮的周期变化,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教师板演一下月亮的拟人画法,又欣赏了范画。最精彩的是在作业展评时,利用投影让班内学生更清晰地欣赏到每一幅作品,并能进行积极的点评,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如果不使用多媒体讲解的话,学生只能从脑海及教师的讲解中模糊地感知,不能激起未知欲望和兴趣。特别在作业展评这个环节,使用投影仪能让作品更清晰地呈现,从这个角度上说,多媒体在教学方式的直观性和教学情境的渲染等方面表现出的优势正与传统美术教学活动产生高度的契合性。

2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活动:资料收集与课件制作 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需要一个完善的准备工作作为铺垫和支撑。这一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资料的收集和课件的制作。对于资料的收集,主要是在确立课堂教学内容之后,进行相关的资料搜集,希望能够借助这些周边性的资料对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很好的讲解和辅助作用。比如在讲到《美丽的风轮》时,可以搜集和整理各个地区和国家不同形状的风轮,然后进行展示。这一展示方式的制定和选择主要由课件制作来完成。

小学美术教学借助多媒体形成良好的教学情境和艺术氛围,这样就需要一个优良的课件作为这一教学效果的发生器。对于课件制作来讲,除了要求内容清楚、详细之外,还应该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联系。比如课件内容应该与教师所讲内容尽量保持差异,这样才能避免喧宾夺主的问题的出现。就像引导学生欣赏《大卫》,教师应该从《大卫》出发,介绍米开朗琪罗的其他人物雕像,作为支撑和教学体系性的体现。

教学实践活动:互动性与针对性并重 在经过了详细而周全的教学资料的准备和精心的课件制作之后,小学美术教学课上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发挥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意义和价值的关键性步骤。这种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工作应该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与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针对性两个方面。对于互动性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与学生一起欣赏雕塑、画作等美术作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而且能够形成一种平等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无限淡化。对于针对性来讲,多媒体教学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展现,并尽量营造一种开放性的思考氛围。比如在欣赏齐白石《虾》的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这幅画进行自主的阐释,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成果进行针对性的点评。

教学总结活动:在总结中创新与提升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的发挥需要一个完整的总结环节进行巩固和强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完成一份艺术品的鉴赏心得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来讲,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艺术的审美性的冲击,震撼学生的心灵,是达成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方法。因此,通过一个总结的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抓住内心一闪即逝的感性体验,强化自身对艺术品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比如在欣赏完《向日葵》之后,学生对于梵高画作的超乎寻常的个人性都会有一个自己的了解,而通过总结,会慢慢发现这种个人性之中暗含的意义和价值。

3 结语:未完成的多媒体美术教学

多媒体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虽然是小学美术教学体系现代化转型的一个重要表征,客观来说也确实发挥出巨大的意义和价值。然而从长远来看,多媒体教学方式在本质上是教学方式层面,而不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层面。技术层面永远不能左右意义层面的内容。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性体验能力,增强其审美感受能力,远远重于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丰富。

参考文献

美容师活动总结第6篇

美容院十月份的月计划2021

1 本月目标业绩:达成方案:促销方案:“同一样的价格,另一样的感受”反馈活动促销方案:中医手诊,来店坐诊

2 老板工作:

【1】通过此活动检查服务质量月的培训效果和员工接受程度

【2】因为这个活动对美容院服务要求严格,所以也给美容师压力,相对应有处罚

【3】九、十月店庆终端会方案策划,可考虑请香港明星来做终端会

3 活动企划

【1】同一样的价格,另一样的感受:老顾客挑毛病,挑到十个问题,送单品一个,挑到二十个问题,送套盒一个。老顾客带新顾客,由新顾客挑毛病,挑到十个问题,送每人单品一个,挑到二十个问题,送每人套盒一个。

【2】明星终端会的策划。

【3】给全体员工安排体检,聚餐,唱K之团队活动。

4 培训

学习服务基本功:微笑,赞美,拥抱,鼓掌,简单的事重复做

【1】学习中医手诊

【2】每天常规学习与培训

5 广告与宣传

【1】一经与厂家经销商落实,可以重金广告

【2】动用所有手段来宣传,拉赞助,搞联动销售

6 其他同时考虑参加厂家品牌全国会

美容院十月份的月计划2021

从过去出发,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从过去出发是指,从美容师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着手,将这段时间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全面总结成绩:根据美容项目、身体项目、足疗项目等分类来写,其中各项计划完成了多少、接待了多少位顾客、服务态度如何、顾客的满意度、客户的忠诚度是否得到提升,技术手法是否有进一步提升……以上几点一定要逻辑性叙述出来,且要注意客观。

美容师活动总结第7篇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兰州市6所高校开展的健美操活动的40名教师以及600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逻辑归纳法对6所高校教师和学生分别发放问卷40份和600份,有效问卷为38份和590份,有效率都在92.5%以上。

二、现状分析及对策

(一)兰州市高校健美操开展的现状及调查分析

1.学生对健美操运动喜爱程度。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有72.8%的学生选择了“喜欢”,其中选择“非常喜欢”的占49.6%,接近一半,选择“比较喜欢”的占28.7%。选择“一般”的占调查总数的13.2%,选择“不太喜欢”和“不喜欢”的占15.6%,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喜爱程度很高。

2.健美操课师资情况。通过对兰州市6所高校40名健美操教师的走访与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果:兰州市高校健美操教师队伍中以中青年女性为主,兰州市高校健美操教师的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30岁以下的教师有25人,30-39岁的教师有10人,40-49岁的教师有5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62.6%、34.1%和6.2%,从整体年龄结构来看,健美操教师队伍较年轻化,但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同时从兰州市高校健美操课程师资配备情况看,教授人员的不足、教授经验的匮乏和教授者性别趋于单一等情况,也影响到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接受与认同。

3.健美操课教学内容。从调查大部分高校的健美操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更新速度慢,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同时实践教学重于理论教学,教学方式与内容上忽视了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导致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间存在严重的偏差。

4.场地设施情况。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必须的物质条件,没有这个基础,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体育锻炼都难以进行。从调查结果来看,由于兰州市高校健美操场地条件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健美操教学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兰州市高校健美操运动开展的对策

1.寻求健美操教学与课外健美操结合机制,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成立学生自发组织的健美操俱乐部。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健美操运动还缺乏学生自发组织的团体;缺乏专门的指导教师;高校中对健美操活动的认同感还不够强,没有形成学习健美操,锻炼健美操的活动氛围。这就需要增加课外健美操活动,在完成健美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可由健美操教师、院系健美操骨干成立健美操俱乐部等团体,有组织、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参与健美操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热情,由上而下地将健美操运动普及开来,如在健美操课程的基础上,设立各个级别的健美操比赛,从个人单项比赛到团体比赛等。

2.完善场馆设施条件,创造良好运动环境。兰州市高校的健美操教学场地普遍不足,课外活动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存在着对健美操课程硬件设施投入不足的现象。提高健美操课的质量需要完善硬件条件,如舒适的场馆、DVD、MP4等音响功放、平面镜、地毯、把杆、操台等基本设施要完备,才能保证健美操课程正常开展。

3.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健美操目前教学方法显得陈旧单一,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健美操教学发展需要,只有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非专业学生做到动作规格标准,姿态优美、与音乐节拍协调连贯。目前,多媒体技术成为体育课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兰州市多数高校在多媒体建设方面尚显不足,制约了健美操课程的教学质量。

丰富健美操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是当前改革的一个重点,譬如与目前已经为大众普遍所接受的各种健美操(如健身街舞、拉丁健美操、搏击健美操)等有机结合。

三、结论与建议

美容师活动总结第8篇

从活动实际操作过程的整体情况来看,参加达标的美术教师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在活动前均做了积极认真的准备工作,大部分教师在“达标”活动中表现优秀,此次活动带动了我区教师研说教材的热情,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了使教师更理性地研说教材,我们在活动结束后组织了“评说教材”研讨交流,针对教师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的共性及个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大家注意:

个别人没有正确理解什么是“说教材”。表现为:与“说课”混淆,如在说“教材内容”时具体到说每一课自己是怎样教的、学生怎样做的等。虽然“说教材”和“说课”二者在表现形式上相同,但是二者所说的对象和内容却是不同的。“说教材”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深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阐述自己对一册教材(或一个单元、或一个领域等)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包括要达成的教材目标、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内在逻辑关系、教学的建议、评价建议等)。而“说课”主要阐述的是对某一课的分析及设计(包括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等)。

教师对所说教材内容不熟。表现为:“读稿子”或“背稿子”。例如:有的教师在说的过程中稿不离手、眼不离稿,从头念到尾;有的教师虽然不看稿子,但磕磕巴巴的不熟练,中间反反复复,这样的教师在我们此次活动中“达标”的机会都很小,为什么呢?因为“说教材”突出的是一个“说”字,要真实而自然地反应自己对教材是怎么理解,怎么做的,切忌“读”和“背”。“读”和“背”说明对教材不熟、研究的不透,对所说内容思路不清,心中没数,也就不能娓娓道来。“说教材”者要对所说教材反复研究、分析、归纳、总结。这里强调的是“反复”,不是一遍两遍,这样才能将教材熟记于心中,才能“说”的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知识树”制作不科学不合理。表现为:或以大篇幅文字呈现、或条理不清。例如:有些教师将所说内容以大段文字的形式出现在“知识树”中,以此来达到脱稿的目的,实则照本宣科。教师所说的教材内容要通过“知识树”(或“知识链”、“图表”等)演示的形式展示给大家,那么教师制作“知识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进一步熟悉教材,对教材进行提炼、加工、整合的过程,因此,语言要精炼概括,要以提纲挈领的形式出现,且“知识树”上内容的展现要与所说内容同步,说到哪里呈现到哪里,不要“一棵树”上所有的内容同时出现,没有次序感。

在说“教材内容”上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最应该引起教师注意的问题,下面就结合美术教材来谈谈“说教材”说什么?怎么说?

(一)说“课标”对教材的基本要求。

这里所说的“‘课标’对教材的基本要求”,并不是“课标”内容的简单再现,有些教师对这一环节不理解,以为照搬“课标”就可以了,没有把“课标”要求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谈,以至于在比赛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两位教师所说教材属同一学段,所说版本和内容均不同,但是他们对这一环节内容的阐述却是相同的。因为“课标”是一个对教材的编写提供导向性的文件,它适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如现行的美术教材版本就有11种),它从整体上制定出课程要达成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并不具体到每册教材。

例如:“美术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7至9)年级“造型・表现”领域的目标要求是: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它是比较笼统的,适合于整个初中阶段美术教材在“造型・表现”领域要达成的目标。而不同版本、不同年级教材的内容呈现又各不相同,因此,此环节教师要根据《课标》所提出的标准,结合自己所说教材内容来确定要达成的教材目标。

又例如: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造型・表现”领域要达成的目标是:“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

(二)说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

要求说清所教版本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排体例。有些教师搞不清楚什么是编写意图、什么是编写体例,对此环节的阐述比较混乱。

例如:人美版教材是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在科目编制中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设计了丰富的美术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勇敢去做、去表现……本册教材共有23课,分为四大领域,首先,让我们一同走进“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接下来列举具体的课题名称)。

很明显,案例中教师没有很好地体会编者的意图,更没有搞清楚教材的编写体例。教材编写意图简单地说就是指导教材编写的一种思想,贯穿于整个教材之中,决定教材的特点。教材编写体例指的是教材的编排、组织形式。虽然此环节不是“说教材内容”的重点环节,但是,书上的每一张图片,每一句话都不是随便上到书本上去的,若不能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排体例,就不能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些教师对此环节的把握就比较好,理解透彻,条理清晰。

又例如:人教版美术教材编写意图: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事物,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教学内容,在活动的安排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编写体例:教材以单元式设计,以学习领域设计具体课题。以各种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作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设计单元内容,主副线穿插并行,以图片和文字结合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图片包括:名作欣赏图片、学习活动图片、教学辅助图片、学生作品图片等。文字内容包括:课题名称、导入语、活动提示、作业题。

(三)说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相互逻辑关系。

要求教师说清所说教材内容都包括哪些知识,这些知识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不但要从横向(按所说教材的知识序列)上谈,还要从纵向(所说教材在学段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上说清知识间的整合关系。这一环节能体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教师若对教材认识不足,理解不透,那么对知识结构及逻辑关系的阐述就比较肤浅。

例如:人美版第四册美术教材共包括24个课题,隶属于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共有11课,分别是《添画》《和妈妈在一起》……其中《出壳了》等11课属于绘画课,《和妈妈在一起》属于雕塑课、《拓印树叶真有趣》属于手工课,绘画课主要通过用彩纸、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学习添画方法,了解线的变化,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雕塑课通过揉、捏、搓、压等方法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以上案例中教师对教材知识结构的表述只是单元课题和课时课题简单罗列,内容空洞、抽象,分析也只是用了些笼统的套话。中间还掺杂着要达成的目标。这一环节是“说教材”的重点环节,并不是翻翻目录就可以说清楚的。只有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才能将知识结构阐述明白。

有些教师对此环节把握非常好,对知识结构及逻辑关系分析透彻,例如: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教材共设5个单元,隶属于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为“多彩的学习生活”,共3课,包括:一、优美的校园。 主要知识内容有:1.对校园印象的感受;2.研究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3.绘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的学习和表现运用。二、校园伙伴。 主要知识内容有:1.学习人体不同姿态的比例知识及动态人物重心的变化;2.用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人物全身姿态写生练习。三、在校园中健康成长。主要知识内容有:1.人物题材绘画的一般创作方法的研究、讨论与学习;2.在一定场景中表现成组人物及情节的主题绘画创作。从横向上看,本领域三课知识内容相互关联,前两课对绘画透视、构图、人物动态写生的学习,为第三课的绘画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第三课的绘画创作将前两课所学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对前两课学习较好的总结和运用。从纵向上看,本册“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作为整个初中美术教材体系的起始部分,对以后初中阶段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从本册教材对透视原理、构图知识、人体比例知识及人物写生、线条的初步运用等知识的学习,到七年级下册对构体的练习、线条在造型中的运用,乃至到八年级的透视在绘画中的运用、线条的不同风格的绘写等,所学知识由浅入深、逐层深入,不难看出,对本册“造型・表现”领域知识、技能的掌握,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