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微课程高中历史

微课程高中历史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09 11:59:54

微课程高中历史

微课程高中历史第1篇

一、微课程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和教材的整合

现如今是一个信息技术化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在对高中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就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微课程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创新,也是时展下的必然产物。在利用微课程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教学主题,然后将其和历史教材进行整合,制作出相应的微课程,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如果下一节课想利用微课程对学生进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课题的教学,在教学之前,教师就需要围绕这一课题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框架有一个具体的把握,然后再使用微课程相关软件对所要讲述的内容进行重组加工,之后才能将其制作出相应的教学微课程。总而言之,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程的作用,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整合,这样才能实现微课程的价值。

二、微课程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细节

高中历史相对于初中历史而言,内容更多也较为难懂,所以,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引导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有一个较为具体的理解,使其在理解上不出现误差。具体指的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对教材进行一个较为具体的细分,也就是先确定教学大主题,然后再将其中的重点内容提炼出来,将其划分为一个个的小主题,从而就能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化的微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更容易理解。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一内容教学时,教首先可以确定大主题就是“太平天国运动”以及“辛亥革命”,小主题为“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什么时候”“辛亥革命发生在什么时候”“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等。这样,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微问题的过程,就能加深对《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一课程的理解,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一课程,从而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程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三、微课程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互动性

微课程高中历史第2篇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微课设计与制作的要点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要立足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出发,整合资源,找准微课运用的最佳方式,依照规范的程序和步骤来设计微课,以确保其能够为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服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实情况出发,对微课主题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关注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的历史水平,确保所选择的微课资源以及所设计的微课内容能够满足历史教学需求,是与历史活动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这就有助于提升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从而顺利推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合理性也是必须要重视的一项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微课的科学化设计能够与学生学习情况保持高度相符,并且便于学生了解历史教学内容,形成自我历史学习目标,这对于学生内在潜力的激发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教学中微课设计与制作,要注重图片与音乐的协调配合,设计优质的微课视频,以便在历史课堂上对学生形成有效吸引。在微课视频播放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于微课视频的接受情况,结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来对微课设计与制作方式进行调整,令初中历史微课教学中的不足得以及时改进,从而为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微课视频的特殊性在于时间短,因此要确保微课设计与制作中内容的精简化,将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展示出来,以便于学生理解,从而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二、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以微课重现历史事件,深化学生记忆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推进,要注重教学方式的优化创新,以微课为支持,科学设计三维目标,在提升学生历史知识水平并强化学生综合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并且令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正确方法,这对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强化和个人综合能力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微课的运用要确保与历史课程内容相协调,确保微课设计的科学化,为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历史事件的重现以微课为载体,这就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优化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可通过现代化软件来对微课视频进行制作,通过录屏软件和PPT等资源的协调配合,为学生创建一个优良的历史情境,令学生对于开国大典的盛况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通过视觉刺激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令学生深切感知历史事件,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结构的建立,这就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2.以微课分析历史问题,强化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微课视频的特征在于,时间短且内容精简化,一般在10min以内,所设计与制作的微课视频大多以关键知识点为核心,对知识进行讲解,以便学生系统化的学习知识。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必须要明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找准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入手点,以微课为支持来辅助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随着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逐步推进,学生在历史问题方面的分析理解能力也得到明显增强,这就令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得以顺利构建。比如,在对“鸦片战争”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要明确这一节历史知识讲解的目标,进而围绕目标出发来制定教学计划,找准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明确这一时期下社会性质的巨大变化,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作为历史课堂讲解的重点内容。在明确教学侧重点后,以此为入手点来对微课视频进行设计和制作,通过微课来对条约主要内容进行展示,并分析所签订条约对于我国所产生的实际影响。通过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价值的发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学习空间,在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得以形成,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对历史问题进行客观分析,进而强化学生在历史问题方面的分析理解能力,这对于学生历史水平的提升以及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效的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3.立足实际运用微课,培养学生历史素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要立足教学实际出发,注重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确保微课设计与制作要符合历史教学需求,并与学生学习能力高度相符,以促进微课应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从整体上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历史知识结构建立一个清晰的认知,选定微课设计内容并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微课视频能够为学生历史学习提供辅助,便于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对微课视频进行反复观看,这就能够巩固学生历史知识基础,令学生的历史素养也在无形中得到强化。通过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令诸多历史内容相互关联,便于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准确区分相接近或者容易混淆的历史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历史水平。在历史课堂中,教师不可过度依赖于微课视频,而是要发挥其应用价值,通过微课来辅助历史教学,密切关注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学习表现,并实施对微课进行调整,保证设计与制作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突破传统条件下初中历史教学的重难点,切实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微课程高中历史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119―01

时代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师放弃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开始寻求新的途径,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微课有着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它常常能够唤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开始主动学习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使历史教学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一、微课定义

微课将视频作为主要的载体,根据教师所讲要讲的内容,以某一个知识点为核心而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微课的核心内容是和教学相关的视频资料或者是教学案例片段,它包含了教学知识点的选择,素材的应用以及课堂的测试和学生反馈等,对教学活动起到辅助作用。

二、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自觉能力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感性程度要大于理性程度。这就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科目的兴趣对本科目的学习影响比较大,所以,适当引导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和历史意义熟悉掌握,沉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很难对历史学习提起兴趣。微课通过对历史故事和知识的视频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其新颖有趣的内容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对历史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案例分析

1.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内容,主要是讲了我国秦汉时期,古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体现了秦汉时期的文化发展和域外文明的交流情况。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开拓西域的过程以及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人物和背景。

(1)微课的设计。搜集和丝绸之路有关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图片资料,文字资料或者是影视资料,然后制成小视屏。要严格控制视屏的时长,选择的素材内容既要有视觉冲击力,又要有代表意义,能够突出主题。

(2)微课的引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对本课所讲内容作简要介绍,然后播放微课,并在播放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介绍相关内容, 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比如,可以提问学生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看法或者是对视频中某一图片信息的感触。

(3)课堂设计。教师在微课播放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以小组形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说让学生讨论丝绸之路在秦汉时期的发展历程,看过视频后的感想。然后组织学生自由发言,并做必要的总结和评价。然后回归到课本内容上,结合微课对课本内容做深入的讲解。

(4)案例分析。首先,教师选择针对性强的微课素材,能够使微课和课堂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微课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微课内容不偏离主题。其次,控制微课时长,在微课起到相应作用的同时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第三,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思考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加深学生对微课内容的印象,为接下来的课堂讲解做好铺垫。

2.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案例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具有深远影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代表意义。它是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内容。

(1)微课设计。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图片和影视视频。可以将视频中关于致远号冲向敌舰的视频节选出来作为微课的素材,并且配合相应的中国北洋舰队被全歼以及中日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照片资源,制作成一个简短的微视频。

(2)课堂设计。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可以直接引入微课,播放微视频。然后让学生发言,谈论观看后的感触。然后进行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知识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微视频来讲,反复利用微课,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课后,让学生写课后感想或者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小论文。

微课程高中历史第4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微课应用;策略

高中历史课堂中微课的使用,就展现了微课与传统教学结合的优势和优越性。虽然微课是新兴起的教学手段,但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显示出了自身的魅力和特点,不但满足了老师教学的需求,更受到了学生的喜爱,越来越成为老师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那么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该如何加以科学合理的应用的呢?本文给出了应用的策略研究。

一、微课的内涵应用分析

1.传授学习方法微课作为新的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手段,微课主要的应用特点是怎样的呢?根据应用的实践和对微课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可知,在我们应用微课前,一定要先理解和掌握微课的概念和本质。每节微课就是对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而对知识点的讲解不是微课的价值所在,微课的真正价值在于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和理解老师的授课方法,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和老师的授课方法,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不但学习历史可以提高效率,就是学习其他学科也会把这种能力迁移过去,并能掌握解题的技巧和解题的思路,从而自然而然地提高各科的学习成绩。2.分享与传授经验高中的历史老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各自的教学优势和特色,归纳和总结出了宝贵和有效的教学经验。而高中历史老师的教学经验的谈论与交流,是提高老师自身教学水平和促进历史教学高效的有效和必要的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达,使得高中历史的教学手段、高中老师的教学交流平台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产生了。老师可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录制成微课上传到公共微课平台,随着各个老师录制的微课增多和上传到微课平台上的微课的增加,更多的老师可以看到具有不同教学特色的微课,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从而提高高中老师的教学效率,特别是能够很快提高新历史老师的教学质量。高中历史老师可以把高中教材中的知识点录制成微课,录制好后可以上传到学校的微课平台。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且有针对性的微课内容进行学习。对于自己的薄弱历史知识可以反复的多看几遍,以提高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没有微课辅助的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的在课堂上问老师,如果老师不在,这个问题就不能顺利的解决,久而久之不理解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这样的结果就会降低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效果。但是有了微课,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但没有了空间的限制,时间的限制也没有了,只要学生有需要就会得到满足。

二、微课的应用策略探索

微课是新型的教学手段,在中学的教学中应用的时间还不长,但却能得到快速地发展,并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欢迎与喜爱,说明微课是非常适合应用于中学教学的。经过微课的录制和实践应用,我们可以发现微课不但能够提高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更能促进历史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和发展。其应用的策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微课与教材内容结合高中历史老师在应用微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录制微课,微课录制的内容仅仅和教材相符合,学生看到微课的内容就能熟悉教材中的知识点,而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而录制一些与教材不相关的内容。例如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历史老师可去互联网上收集一些与一战相关的素材,根据教材的内容录制成微课,学生看过微课后就能大概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如果能把教材中提到的战争场面再现,就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一战,理解战争的本质。2.利用微课构设教学情景微课是被教师提前录制的微视频课堂教学,无论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还是在课堂的教学中,历史老师都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和课堂的需要录制成微课。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可事先根据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课,而微课的内容可构设出一定的教学情景,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的内容就能了解课堂将要讲授什么,从而从心理上做好上课的准备。3.强化微课的方法教学传统教学中历史的学习紧靠死记硬背,学生对此确实不感兴趣。因此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应该突出微课的优势和特点,多利用微课讲解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例如,可把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制作成微课,然后让学生认真观看,学生掌握了这个解题方法后,经过解题实践,就能很快地提高这类题的得分率。总之,微课是新兴起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老师应把微课应用到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微课的教学辅助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的应用要做到科学合理,要以学生的方便使用和有效使用为前提,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并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这样的微课应用必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俞月丽.例谈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5年16期

[2]王春波.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5年04期

微课程高中历史第5篇

摘 要:随着社会迅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明显发生改变,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并运用到教学中。微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还能丰富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将微课这种教学模式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使历史教学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变,教学也更具成效。历史教师应熟悉微课,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确保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展现出其应有的功用。本文阐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设计微课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并结合实际情况探析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运用策略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如今,新兴媒体在教育事业中展现出巨大的功用,其中,微课已经成为教育的流行趋势,实用性明显增强。微课这一教学模式与时展的需求一致,能够不断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使教育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由于微课具有诸多优势,如时间短、易扩散、针对性强等,越来越受到相关人员的欢迎。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设计微课的注意事项

1.注重课件的改进优化

在初中历史微课教学中,PPT通常承载着较多的历史资料,课程容量明显偏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制作PPT时务必编制相应的封面和目录,这样学生能够大致理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PPT的背景尽量以素雅为主,整个PPT所采用的文字颜色以不超过3种为宜。除此之外,在制作微课PPT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将所有的内容都放置在PPT上,教师应该尽量使PPT讲稿的语言精炼、形象、有深意,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的关注。

2.注重视频录制的完善

在录制微课的过程中,教师以及相关人员可以运用带有编辑功能的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 6汉化版。这些软件的辑功能对于微课的制作是极为重要的,能够在微课中增添标题、结尾、标注、背景音乐等内容,从而使微课内容变得愈加生动、形象,进而激起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致,学生也会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对于微课视频的分辨率,操作人员最好选用1024×768像素以及800×600像素这两种,视频格式则可以选用FLV、MP4格式,音频文件一般选用MP3格式。除此之外,在用摄像头进行录制时,尽量避免其他干扰物的出现,如桌面杂物等。

二、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1.运用微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历史教材往往会涉及历史文物、古迹以及生产工具等,如果只是口述,那么就会比较抽象,学生也很难理解透彻,就会感到学习历史比较枯燥、乏味。而在运用微课这一信息化教学模式后,教师可以将图、文、声、像汇集到微课内容中来,将那些历史文物和古迹图片生动地展现出来,不仅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讲述“商鞅变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播放“立木为信”的相关视频,教学将会变得比较轻松,同时也能够达成很好的效果,学生也会主动参与历史学习。

2.运用微课,有效突破教学时限

在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科目较多,且历史课程的教学课时普遍偏少,学习时间非常紧凑,这些因素均会制约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开展。而微课能够很好地消除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时间限制,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历史。学生通过移动设备能够开展自主性学习,如在学习“甲午海战”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短小精悍的微课传输到互联网上,并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详尽讲述,从而达成学生与教师一对一互动的目标,同时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得以达成,历史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

3.运用微课,改进和优化教学内容

初中历史学科涉及的知识点多,时空跨越大,因此,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一些难题,无法真正掌握好各种知识点。而微课能够针对教学重难点来开展教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还能够使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幽默、诙谐,有助于深化教学内容。比如,在讲解明清时代建筑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向学生直观地展现这两个时期建筑的具体样式和形象,选用动态展示的方法进行讲解,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历史教学将更具成效。

三、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微课的运用具有重大意义,不仅能够转变初中历史教学形式,而且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出现较大的变化,应该给予重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将微课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历史教学更好地达成目标。

参考文献:

[1]林修昊.以Moodle平台为载体提高初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效率[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5):21-27.

微课程高中历史第6篇

关键词:微观案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选用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辽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微观案例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JGZXS13011)的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K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在高校设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课。该门课程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吸引力及可接受性不高成为了教学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在思考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笔者尝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引入一种可以称之为微观案例教学的新策略。微观案例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引下,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选择一些真实的、具体而微的材料作为教学载体,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感知、思考达到分析、解决问题的目标。微观案例教学在案例的选择上强调采用细微的、多元化的、大众日常化的,而非宏观结构的、精英式的、长篇大论式的案例,在案例的加工及运用上更侧重于“厚描”式的手法以及体验性的理解。

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微观案例选择的基本原则

微观案例教学这一教学新模式能否发挥其调动学生积极性及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关键在于微观案例的精选与合理运用。恰当、精彩案例的选择是提高课堂实效性,达到教育目标的前提保证。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所选择的微观案例应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微观案例的选择必须能够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及特点,符合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并具有说明或辅证某一理论问题的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在高校设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宗旨在于以中国近现代这段历史为依据及载体,说明“三个选择”及 “两个了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及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进行爱国爱党的思想教育。从课程的性质来看,历史教学应该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因此教学中所使用的微观案例首先必须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原则,以某一理论问题为核心,围绕问题选择案例。这也符合历史研究的特点,法国学者安托万・普罗斯特在《历史学十二讲》中提到:“历史学家不可能先去搜集资料,然后再进行解释。只有当他心中已经有一个问题的时候,他才能着手去搜寻与这个问题相关的资料。” 教师在选择微观案例时更应该反复推敲,谨防其中存在消极负面的信息以及容易误导学生的内容。

第二,微观案例的选择应侧重大众日常生活视角的呈现。

微观案例教学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所面临的困境并借鉴微观史学研究的合理之处而提出的全新教学策略。微观案例教学从微观史学中汲取到的最重要的养分就是从“眼光向上”的研究转为“眼光向下”的解读,这种解读方式更加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贴近普通人群,也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灵。长久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被学生质疑其历史讲授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很多学生甚至认为历史仅仅是为胜利者谱写的赞歌。这是因为在传统的宏观历史叙事里,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细节被淹没在了宏大叙事里面,只见战争不见士兵,只见国家不见人民。如何让真实的历史细节打动学生的心灵?认知心理学认为,离自己近的行为更能影响自己,在面对近现代那段波谲云诡的历史时,学生往往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置身事外,无动于衷,原因在于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些都与今日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自己毫无关系。必须寻找让学生产生“共情”的案例引发学生共鸣,而这样的案例往往不一定是宏观的民族国家,更不一定是时时处处高亢的口号。现代历史研究提出了“泛史料意识”,几乎一切事物都具有史料价值,关键在于从什么角度来解读和使用。著名学者顾颉刚认为,谚语的价值胜过圣贤经训,民间歌谣比名家诗词更重要,野史笔记的意义不低于正史官书。 这些更贴近普通人的史料对于学生往往更有说服力也更能使其产生“共情”。

第三,微观案例的选择应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用必须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及理解来实现,学习的虽然是过往的历史,但却是为现实和未来服务的。历史是载体,现实和未来才是本质和目标。因此,在选择教学用的微观案例时也并不局限于近代史,可以通过现实与历史的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生动的阐释历史问题。比如讲授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对华文化渗透就可以用今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可口可乐等标志性商品以及好莱坞大片逐渐对华进行文化渗透的政治野心作为案例。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激起学生共鸣,也对近代史上西方国家对华的阴谋野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习历史可以察古知今,述往思来。反过来,今日的案例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过往的历史,并真正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更好的发挥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第四,微观案例的选择既要细致新颖又要紧扣主题。

微观案例教学模式中的“微观”既体现在案例选择的“眼光向下”,其对于大众日常生活视角的偏重,同时也体现在案例的短小精干和形式多样上。在实际教学中,长篇大论的文字资料往往难以吸引学生注意,也很少有学生能完整的阅读并分析材料。要想提高纲要课在学生中的可接受性,案例的选择就必须别出心裁、细致新颖,其形式并不拘泥于文字资料,图片、视频、歌曲、诗歌等都可以作为案例加以运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味的追求新颖,就难免陷入发思古之幽情或寻奇猎艳的误区。历史是纷繁复杂、无所不包的,可以选择的资料浩如烟海,这就容易导致主题被纷繁而琐碎的历史所淹没。因此,教师必须进行宏观把控,注意抓住问题的关键。课堂的“灵魂”在于传递给学生的最核心的意义。选择的微观案例也是必须要为既定的问题和教学目标服务,既要保持案例材料的趣味性,又要兼顾其使用的效果,否则即使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饱满,最终未能达到解决既定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目标,不仅学生最终没有太多收获,而且耗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

第五,微观案例的选择应兼顾启发性与成就感。

微观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的参与性。微观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进而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例证展示说明。重视学生从接触案例到思考并进而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微观案例选择就必须给学生留有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的空间,且应难易适中,适应绝大多数学生的能力,既不能过于直白一目了然,也不可晦涩难懂,兼顾启发性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才能提高纲要课的课程吸引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切实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二、 微观案例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运用

从具体教学实践来看,微^案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运用的可操作性更强。由于微观案例教学不追求从课前准备、到课上讨论再到课后提交案例分析报告的完整过程,案例本身是具体而微的,因而学生对微观案例从感知到思考进而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会过长,可当堂展示微观案例进行分析并解决既定教学问题。这样的微观案例教学可以被贯穿于每次教学活动。将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案例教学与传统的讲授教学更好的加以整合,从而达到增强教学实效性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在运用微观案例进行教学时,应注意通过 “厚描”手法创设情境,注重学生体验式理解。微观案例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形式多样,细致新颖又贴近学生的案例带给学生情感上的冲击,产生“共情”,从而吸引学生。然而短暂的冲击过后,要使学生真正参与进来,除了对案例的精选和编辑,更重要的是课堂上的实际操作与运用。陈寅恪先生认为:“对于一个历史现象,要尽可能地采取设身处地的态度和基于同情之理解的原则去认识和分析。”“人”才是纲要课教学的核心,案例必须走入学生的内心,从情感上打动学生,从观念上触动学生。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 Geertz)提出的“厚描”(thick discription)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关于“厚描”,格尔兹解释道:“不应该将理论构筑和整理抽象规律作为任务,而是使厚描成为可能;不是通过个案进行概括,而是在个案中实施概括。” 格尔兹的这一理论与微观史学“眼光向下“不谋而合。也就是说,教学所使用的微观案例可以是形式多样的,但不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短小精干的案例中必然蕴含着大量可以加工处理的细节和线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代替学生分析案例、得出结论,但却必须注意观察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和反映,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隐含的细节和线索,通过语言及情感态度等对案例进行“厚描”式的处理,以此感染学生,引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情景,产生“共情”,并最终分析得出结论。

结语

微观案例教学是在解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教学策略,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案例选择上的形式多样、细致新颖、“眼光向下”的大众生活视角呈现以及运用过程中“厚描”方式的运用带给学生的体验性理解。在教学实践中,微观案例教学确实起到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该门课程更加贴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更好的发挥纲要课思政教育功用的作用。但微观案例教学并非解决纲要课所面临困境的万能钥匙。正因为微观案例教学的特点,其所涵盖的内容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涉及跨度较大、宏观性较强、内容相对复杂的重大理论问题时就必须将问题加以分割,选择多个微观案例综合运用或微观与宏观案例结合使用的教学策略。更有必要将微观案例教学与学界方兴未艾的渗透式教学、参与-体验式教学、专题教学及问题教学进行更为合理的综合运用。如何不断丰富完善微观案例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策略还有待与更多奋战在教学一线的同仁共同探究。

参考文献:

1、 Clifford G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M]. New York:Basic Books,2000.

2、 [法] 安托万・普罗斯特.历史学十二讲 [M].王春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 李剑鸣.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M].李璧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4、 杨惠民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 王炳林主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微课程高中历史第7篇

《初中课程新标准》要求初中生对历史的掌握层次较浅,初中阶段历史不是主科,因此,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没有高中和大学课程的专业化,但历史依然是考试科目,历史仍然影响着学生的升学概率。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办法就是‘背’,但随着教育课程的改革,这种现象有所改变,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课程提出来历史微故事的应用,本文从几个方面展开对历史微故事应用的讨论。

一、历史微故事教学原则

在历史课堂上引入微故事不是随便建一个故事那么简单,每一个故事的引入都要有作用、有价值。因此,在引入历史微故事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选取历史微故事的原则

真实性原则。教师在寻找教学用的故事素材时,一定要注意故事的真实性。初中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时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一颗好奇心。如果教师没有注意真实性这一点,或许会引来学生对教师不尊重。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之后,学生可能会去翻阅有关书籍,如果发现书上与教师讲的故事内容相悖,学生就会质疑教师的能力,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眼里,老师是无所不知的,教师如果犯了知识上的错误,就会让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打折扣。因此,教师在选取故事素材时一定要注意故事的真实性。

趣味性原则。要想通过历史微故事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的故事一定要有趣味性。足够有趣的故事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2.引入历史微故事的原则

历史微故事的引入应当要有针对性,换言之,插入的小故事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如果讲一个毫无关联的故事,不仅打断了教学思维,还使学生分心,使课堂脱节,反而影响了教学。

二、历史微故事教学策略

1.通过历史微故事导入课堂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应该在导入阶段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讲一个小故事来导入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华夏之祖》时,华夏之祖讲的主要内容是黄帝炎帝与蚩尤三人,教师在导入新课前,可以讲一个黄帝战蚩尤的故事,让学生听完后产生一种还想听的想法,然后把学生带入主题。

2.利用历史微故事化解重难点知识

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降低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比如在学习《贞观之治》一课时,对女皇武则天的学习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按照时间循序将武则天的生平事迹浓缩在一个故事里,使学生对武则天有一个更好更全面的了解。

3.运用合理的语言表达方式

教师选取了历史故事之后,还要注意表达时的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对吸引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教师应该保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功底,其次是保证对故事的讲解真实准确,画蛇添足的效果就不能出现。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功底,就驾驭不了好奇心强的初中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会问很多个问题,如果教师答不上来,学生就会怀疑教师的能力。一个故事虽然有很多种讲解方式,但一定不能扭曲事实,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故事都是对教学有作用的,如果故事内容扭曲了事实,就会误导学生。

三、历史微故事引入教学课堂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兴趣

上文中讲到,教师用故事导入课堂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的其他环节,教师也可以用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学生觉得历史课堂乏味枯燥时,教师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跃起来。

2.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讲故事能把零散的书本知识连接在一起,让学生对知识以时间循序形成一个系统,这样更方便学生记忆。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是《甲午中日战争》,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些内容都是在讲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历史,教师可以用一个故事将有关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知识点连接起来,讲故事还会涉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能帮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更好的记忆。

3.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微课程高中历史第8篇

关键词: 微课 初中历史 教学效果

为保证新课程顺利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要积极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这几句话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里明明白白地写着。在众多资源当中,我认为网络技术是非常好的现代化资源,相较于以前的纸质资料,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信息技术简洁便利,灵活多样,随时都可以用来教学。记得还是十几年前,教师要查找资料,首先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城去买资料书,去了还不一定有。即使买回来了一本参考书,也是一家之言,只能在实践中自己摸索总结。所以,对有关问题的看法见解,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慢慢明白。现在有了网络,可以随时对各家之言进行对比分析,再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我认为历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对大量的古迹名胜一一进行验证,现在有了网络,很多知识利用网络轻而易举地再现了。现在大力推进微课的开发和利用,给历史老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可以说历史老师的教学,眼前是光明一片,但怎么样利用好这一崭新的教学模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及实际做法。

一、利用微课科学展示教材的信息资源

某些老师常常置教材资源与不顾,在网络上大量下载资料。一次我看见有个老师网上找了半天没有找见,我说就在课本里啊。他说把书本知识制作成微课很麻烦,网上下载一个就行了。过后我想,有的知识没有必要刻意追求用微课来上课,原始的就非常好,比如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在这里,我和大家谈的就是要科学地利用网络制作自己的微课,要适可而止,不要盲目地一哄而上。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新生事物,它在和我们的实际教学结合的过程中,一定要理智,清醒看待,唯其如此方能开拓出自己的教学天地,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所以,把教材资源原汁原味地用微课展示出来,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优势,是很好的教学策略。课本中的资源包括书中的插图,书后面附带的光盘。我在讲“北京人”一课时,就到书上附带的网站上,打开相应链接,把“北京人”生活的场景,直接打开让学生观看,学生既看到了“北京人”当时生活的状况,又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了“北京人”与现代人之间的相似之处,了解人类在发展进化历程中的轨迹。所以,这也是一种微课的利用,不一定非要自己去做才叫微课。

二、利用微课提炼“核心词”强化教学效果

现在提倡的微课和我们以前使用的幻灯片相比较而言,更加短小精悍,你能突出某一个知识点,制作的时候也能精心地准备。制作微课大家最好使用的工具是“喀秋莎”,如果放在以前,把图像、声音、动画、特效能集中到一起的软件不多,就是“ppt”演示里,制作起来也是很麻烦的,效果还不理想,所以,很少有老师使用。现在的微课克服了上述缺点,就一课中的重难点,集中制作一个微课,展示给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抓住“核心词”,科学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科学分析历史的演变规律,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归纳提炼出一些“核心词”,作为记忆的纽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此强化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讲1858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书上列举了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的《天津条约》,我把此条约的主要内容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三外”指外国人可以到内地传教、经商、游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受大清律法的管制。后来我讲到新文化运动的时候,引导学生用提炼“核心词”的方法,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总结为“四提倡,四反对”。还有,学生根据这个方法,将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我觉得非常好。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综合能力,又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谓是一箭双雕。

三、联想记忆,微课展示,强化教学效果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日常教学中,经常见到有些学生对简简单单的历史知识写错,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记住,没有记住是印象不深刻,那么我们就要利用微课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巩固记忆。这里我讲一个联想记忆的方法,就是将原有的知识进行联想,赋予新的含义的记忆方法。近代史里的《天津条约》,识记的内容较多,学生不好记忆,那么我们可以联想成“公开行贿”。用微课展示:“公”: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通商口岸;“行”是: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英法两国得到巨额赔款。这样一来,学生识记就有了提纲,不再是记住这个忘记那个了。这个测试卷里反映得非常典型,学生对条约的内容往往回答几点漏答几点,原因就是没有记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认为还是老师上课时没有加强学生的印象,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模模糊糊,一知半解。假如老师能够利用微课,制作形象生动的微课课件,把整个条约内容演示出来,而不是从老师的嘴里讲解出来,我想学生一定会记忆犹新,印象深刻,故而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写错。

四、利用微课比较记忆历史知识

现行的初中历史课本,是北师大版的教材,没有上过人教版的老师,很难很快进入角色。现在有了微课,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地解决这个问题。有比较,才有鉴别。如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几个条约的内容作比较,从中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如果不经过比较学习,则学生是很难理解中国近代史的。

五、利用微课,与其他学科结合提高历史教学

每个学科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只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有的老师注重这方面的联系,有的老师不善于联系罢了,如语文和数学看似联系不大,其实语文学不好的学生理解能力就是有缺陷。语文和历史那就是孪生姐妹,学语文必须了解历史,了解每个朝代的历史背景、文学主张流派等,这些恰恰就是历史课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语文课前一定要了解历史,比如在学习《范进中举》《孔乙己》时,利用微课,让学生首先弄明白中国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什么时间创设的,对古代的读书人有哪些影响,对社会有哪些影响,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怎么样的影响,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对科举制度的历史及其对历史的影响,就有了大致了解,这个过程就是间接学习历史的过程。还有语文课本里的古文,如果不把历史背景讲清楚,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无法完成。

微课的好处就是每个知识点可以制作一个课件,非常简洁地给学生展示了所要传授的内容。上面讲的是语文课和历史课的内在联系,历史课和政治课联系也非常紧密,每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外交制度等都是历史课所要研习的内容、比如我在讲《新中国的成立》一课时,书本内容涉及三大战役,对三大战役的战争背景、战争过程、战术思想、战争指挥、战争意义等,都要做一个简单叙述,让学生有个全面了解,因此学习此课的过程就是对历史了解。还有1929年的“经济危机”,如果不把这段历史讲清楚,后面的经济危机就无法搞明白,经济危机发生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社会背景,世界经济环境等,都需明白,才能知道经济危机是历史的必然产物,也就能明白物价忽高忽低的真正原因了,这就对经济历史的发展有了初步的清晰的了解。其实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它的历史发展进程,历史的任务就是要了解人类社会进程中的所有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课无处不在。

六、利用微课,开展历史教学教研

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要上档次,要结出丰硕的成果,教研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利用微课开展历史学科的教育活动,是最有效的方法。上课前主讲的老师把上课内容用微课展示出来,就本科的重难点精炼地展示一下,在具体的课堂上看看是否将这些知识完整地给学生传授了,下课后,大家回到办公室,将各自的看法观点要言不烦地展示几点,无需面面俱到,这样从开始的备课到最后的评课都非常紧凑且高效。如我在听了年轻的李老师的课后,直截了当地指出他在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不能把历史知识一块一块分割开来,要有条理性,纵贯历史的线索不能断,否则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他听后心悦诚服。

利用微课开展教研活动,还能带动年轻教师迅速成长。通过教研活动,年轻教师知道自己的不足,需要改进的方面在哪里,同时能学到老教师的经验,融合到自己的教学当中,这样就少走许多弯路。我校青年教师李老师就是在这种氛围下迅速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

总之,在历史课的教学中科学利用微课,明显地降低了老师备课的难度,提高了授课效率,开阔了学生视野,扩大了学生知识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相信在微课这条路上,历史课的教学之路会越来越宽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