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扶贫合作社工作总结

扶贫合作社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2-04 20:41:13

扶贫合作社工作总结

扶贫合作社工作总结第1篇

脱贫攻坚不仅是贫困群众生存发展的个人问题,而且是整个民族勠力同心的国家行动。那么你们知道关于2021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内容要怎么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2021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五篇,欢迎参阅。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一贵州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7月1日上午9:00在贵阳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将宣读有关表彰决定,并共同为获表彰个人和集体颁奖。我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在高中教育城四中学术报告厅收看电视直播,认真观看的同时积极进行谈论学习,并深入思考。

为了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强化四“严”保障机制,通过工作力量的进一步充实,形成“上下衔接、协调联动、聚力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开展党员干部帮扶结对行动,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责任单位和帮扶人。要以切实提高贫困户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困户数量为主要扶贫工作考核指标,建立以考核结果为导向的激励和问责机制。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

贫困群众是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没有贫困群众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委政府的应尽之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委政府单打独斗不行,各行各业各自为战也不行。必须要加强统筹、转变思路、形成合力。努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做到长短结合、点面结合、主次结合,使扶贫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合理,更好体现扶贫的社会性、底线性、公平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强大社会合力。要创新精准扶贫帮扶模式,号召全社会合力共建,积极动员私营企业主、社会团体、在外地的本籍成功人士等社会力量捐资,共同参与扶贫开发。为贫困群众各尽所能、伸出援手,结对子、想点子、捐善款、当义教,献一片爱心,点一盏希望,举全社会之力,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奔向小康!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当前我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不能再继续“灌水式”的传统扶贫模式,必须确保如期脱贫、杜绝返贫,因此需要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二“教育扶贫”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其根本在于“精神扶贫”。它不是简单的对扶助对象“授之以鱼”,更多的则是“授之以渔”,引导受助者寻找造成贫困的根源,鼓励他们树立改变落后面貌的思想,提高教育文化素养,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致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辅助”作用大于了脱贫的“扶助”效果。

但实际工作中,一些人对“教育扶贫”的理解失之偏颇,将“教育扶贫”形式化、表面化。为了追求短期政绩,给自己脸上贴金,往往采取“过节送礼、寒冬送衣、捐书捐物”的方式,让受赠者感恩,表面上能解燃眉之急,“立竿见影”,实则忽略了扶贫的根本在于激发贫困群众的内在动力。

为贯彻落实对小学生的“教育扶贫”,开学初,也农村贫困户按国家政策实行了免费,享受免书本和学费政策,“教育扶贫工程”的另一表现是对农村村建远程教育设备的投入和村建图书室的捐赠。远程教育设备的有效使用。但是,如果对投入的设备和捐赠的图书不能有效利用,而只在上级检查时拿出来做做样子,这样的投入不只造成物质上的浪费,还给学生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还有一些地方,对贫困地区学校投入大量实验器材、图书资料,但由于学校教学人员的不足或学校硬件设施的缺乏,只能造成器材和资料的闲置。有的村小教学点专业教师缺乏,便由中心校指派教师“走教”;一些学校对不能正常入学的“三残儿童”实行“送教上门”,但对“走教”和“送教”的老师没有建立激励机制,教学人员只图完成任务,“走教”“送教”流于形式,校长在上级检查的时候“面子”有了,还可能被上级表扬“有创新”,但这样的“扶贫”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边远地区教育的贫困,这样的“扶”不能很好的将“辅”贯穿于扶贫过程,所起作用是很小的。

“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要让专业人员对他们悉心辅导,让贫困者树立脱贫致富的意识,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它更不是面子工程,而要求我们真抓实干,只有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才能使贫“脱贫攻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三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是2020年完成的目标任务。然而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通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四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需要看到,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各地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相关要求,下定打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五同志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为脱贫攻坚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的出路在于精准施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编制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着力完善综合性扶贫政策措施和健全脱贫攻坚保障体系的规划,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落实到规划中,确保精准施策、实招更实。一是建设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在精准识别上摸实情,真正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基础。精准识别既要体现静态的精准,把现在的贫困人口找出来;又要体现动态的精准,把脱贫的人口退出去,把返贫的人口纳入帮扶对象。二是建设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和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拓展扶贫投入渠道,切实增加扶贫投入。在县一级,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推动扶贫开发项目与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扶贫开发规划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相融合,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三是建设乡村扶贫脱贫落实工作平台。在贫困乡建立扶贫工作站,在贫困村选派好第一书记、建设好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保证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四是建设社会扶贫对接平台,以社会扶贫网为载体,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和社会扶贫资源有效对接。

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贯彻落实同志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继续深化贫困县考核、干部驻村帮扶、精准扶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金融服务、社会参与等精准扶贫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贫困退出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为精准推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大力实施七项专项行动,把行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实施教育扶贫行动,确保教育脱贫一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健康扶贫行动,确保医疗救助缓解一批,提高贫困人口身体素质,减轻其医疗负担,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施金融扶贫行动,拓宽扶贫投入渠道,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自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实施劳务协作对接行动,推动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探索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统筹扶贫脱贫的新模式;实施交通扶贫行动,改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交通条件,为其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实施中央企业与革命老区百县万村帮扶行动,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助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实施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营造社会参与扶贫氛围,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增强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各地要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工程,把专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改变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致富产业;实施职业教育培训工程,对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转移就业成效;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帮助贫困家庭发展生产;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帮助贫困地区打开产品销路;实施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龙头企业带动等工程。

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落实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不脱贫不脱钩。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建立分类施策政策体系,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扶贫合作社工作总结第2篇

1、综合室

协助办领导处理日常工作;负责机关事务、政务的综合协调和管理工作;组织文件起草;负责机关文秘、档案、,行政、接待、学习、人事管理、办公用品管理等工作;检查督促办理支部、办公会议及领导决定的事项;党员管理工作;综合协调各股室开展好工作;拟定机关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编制年度扶贫计划,汇总编制上报扶贫事业计划和经费预算,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项目室(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

建立项目库;负责扶贫项目的选择、审批立项、上报和项目实施的检查监督;负责部门实施扶贫项目及其扶贫工程的协调审核监督:组织管理全区“整村推进”项目,移民工程、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上报审批、实施好项目,进行完工项目的检查验收和总结,起草本股室的文件、材料。实施好产业化开发扶贫项目;协调转出方、接收方和各种关系;监督检查项目的实施和落实情况;总结、推广经验、配合扶贫开发项目的检查验收,档案管理和有关情况总结。完成领导交办的各种任务。

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方针、政策,统筹计划、确定规模、组织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制定实施方案,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办法。完成领导交办的各种任务。

3、社会扶贫

负责社会扶贫对应的工作,完成结对帮扶,和计划、实施、总结统计工作。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利用各种渠道,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协调我区31名处级领导、66个区属职能部门,分别对26个贫困村进行对口帮扶。积极开展社会扶贫工作,千方百计地为包扶村引进项目筹集资金,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工作。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

与老促会联合开展扶贫工作。

扶贫合作社工作总结第3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为契机,以扶贫到户、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为重点,切实做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工作,形成大扶贫格局,不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老区贫困地区发展活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当年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70%扶贫搬迁1350户、5400人;新建和改造特色产业基地10万亩;雨露计划”培训9350人;编制好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项目规划,目标任务:解决8万低收入人口的脱贫问题;启动148个重点贫困村和老区村整村推进。并组织实施;力争使全市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一、全面启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围绕建设“红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总体要求。科学编制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二是积极组织开展试验区建设试点。各地要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扶贫开发、民生工程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先行先试,为试验区全面推进探索经验。每个县(市、区)要选择1-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3-5个村开展试点。三是做好大别山革命老区(黄冈)优势产业推介和招商引资洽谈活动准备工作。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与配合,认真做好各类推介项目的收集、整理、编印及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要加强与企业对接洽谈工作,重点推介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优势资源、优惠政策和骨干项目,力争每个县市都有重点项目落户,总投资达到50亿元。

二、突出抓好扶贫开发重点工作。一是实施整村推进。全市要集成资金、集中项目、集聚力量对86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新一轮整村推进。确保财政扶贫和以工代赈资金总量的80%用于重点贫困村建设。二是突出产业发展。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引导农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通过扶贫贴息贷款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拉动全市特色产业的发展;拓宽扶贫领域,把产业化扶贫与旅游扶贫、招商引资扶贫和社会扶贫结合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抓好小额贴息贷款、村级互助资金等工作,切实协助贫困农户解决发展生产“筹资难”问题。三是强化能力建设。继续抓好贫困户子女技能培训工作,选送1200名贫困户子女到市电子信息学校进行“双证”培训,引导和鼓励贫困户“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提高就业能力。改革“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实施方式,探索“资金到县、直补到人”补贴方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干部培训,重点抓好整村推进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继续与广东国华纪念中学合作,推荐一批优秀应届初中贫困生到国华中学就读。四是推进扶贫搬迁。整合资金资源,创新安排模式,把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旅游搬迁结合起来,做到搬的出、稳的住、能致富。五是加强老区建设。做好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工作的同时,参照整村推进的做法,启动6个重点老区中心乡镇连片开发和62个重点老区村整村推进工作。加强与老促会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老促会在老区建设中的作用。

三、努力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认真总结5个国定重点贫困县和1个省定重点贫困县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识别贫困人口,建立动态的贫困人口信息数据库。二是分类落实扶持政策。各级扶贫和民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政策,逐步做到全覆盖,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以项目到户为基本途径,突出能力建设,完善扶贫到户措施。各地要通过“雨露计划”产业发展、贷款贴息、互助资金等入户项目,直接扶持贫困户;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低保、救助等方式保证基本生活需要。

四、全力做好各项试点工作。一是认真做好英山脱贫奔小康试点。要围绕实现脱贫奔小康试点“三年有明显变化”目标。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确保实现贫困人口减少10%年度目标。二是认真做好连片开发试点。进一步完善红安革命老区连片开发示范项目,确保通过国家验收;麻城扶贫试点项目要加快进度,确保年底全面完成试点工作任务;大力推进罗田县、团风县杜皮乡、黄梅县柳林乡“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建设;蕲春县扶贫互助金试点工作要抓紧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五、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积极探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的经验和作法。动员各种力量,扎实开展扶贫。一是抓好中直、省直定点帮扶工作。对中直、省直定点帮扶单位,要密切联系,做好服务,争取更大的支持。特别是要加强与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的联系,切实做好外资中心党支部与红安县长丰村、浠水县汪岗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的服务工作,争取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对我市的进一步支持。二是抓好“1321帮扶工程。调整和补充市、县(市、区)四大家”领导扶贫联系点,力争每个整村推进重点村有一名市、县级领导带领3-4个市、县直部门进行帮扶。三是抓好“结对帮扶”工程。继续在全市组织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县级以上干部每人帮扶一户,其他干部二人帮扶一户,并将帮扶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四是抓好扶贫责任制的落实。对扶贫点工作进行半年一总结,年终一考核。组织对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扶贫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之一。

扶贫合作社工作总结第4篇

一、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

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西各族群众的亲切关怀,寄托着对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殷切期望,是对广西人民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总书记亲切关怀广西各族人民。历来高度重视、始终牵挂广西发展,多次听取广西工作汇报,对广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就曾来到广西代表团跟大家一同审议报告;同年5月,他亲临广西考察调研,实地指导广西发展。2012年9月,又莅临南宁出席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再一次来到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广西的高度重视,对壮乡人民的亲切关怀,对西部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关心厚爱。

总书记高度关注贫困地区发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总书记经常讲的一句话,总书记时刻把贫困地区的发展放在心上。党的十以来,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考察,今年春节前夕,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商讨革命老区脱贫大计。这次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提出3点具体要求,第二点就是“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高度关注和高度重视,必将进一步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鼓舞战胜贫困、拔掉穷根的勇气和干劲。

总书记对贫困地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殷切期望。总书记在审议时强调:“现在,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6年了,扶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必须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已经脱贫的要巩固发展,尚未脱贫的要加快解决,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此前,总书记曾深刻指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明确了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为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的胜利指明了方向,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确保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强决心。

二、、客观认识河池扶贫开发的成绩与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特别是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下,河池人民艰苦奋斗,创新模式,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62万下降到2014年的83.7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4118元增加到2014年的5723元。但是,受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因素影响,河池贫困人口仍然较多,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扶贫开发依然任重道远。

贫困人口人多面广,贫困程度较深。截至2014年底,河池尚有83.748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总量排广西第二,农民人均纯收入5723元,仅为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565元的75.65%。这些贫困群众主要分布在条件十分恶劣的大石山区,生存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已解决温饱的群众收入也不稳定,因灾、因病返贫率较高。

群众增收难度较大。河池是典型的石山地区,喀斯特地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6%,农业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40%,农业生产保障条件明显不足。农民收入主要依赖家庭经营收入,而贫困群众大多分散居住在边远山区,可供选择发展的产业项目仍以粮食种植为主,结构单一。同时,受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投入能力不足和农业产业发展周期长、受益慢等因素制约,尚未形成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

地方财政困难,自我扶贫能力明显不足。2014年河池财政收入仅54.26亿元,人均财政收入约1292元,仅相当于全区的31.56%。上级转移支付补助后,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仅为全区的70%左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5%左右,财政支持扶贫工作能力有限。

三、、突出抓好重点难点,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当前,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夯实稳固长效的收入增长机制。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主要来源。必须把产业扶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创新产业扶贫方式。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稳步推进精准扶贫,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项产业增收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短平快”项目,兼顾长效产业开发,进一步打牢群众增收基础。继续“整市推进”核桃产业,加强核桃管护和示范工作,提高成活率和挂果率。做好旅游扶贫这篇大文章。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开发扶贫“十百千”示范工程,调动贫困群众发展旅游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做好旅游扶贫规划,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整合贫困地区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产业的营销和管理服务水平。用市场理念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传统农业以及开发扶贫转型升级,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济能人+农户”等多种经营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使贫困群众有持续增收的经济来源,助推群众增收致富。

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上下功夫,改善提升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继续以实施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规划、“整乡推进”示范点、贫困村整村推进等为载体,以路、水、电为突破口,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向特困区域、贫困村延伸、倾斜。解决出行难。今年修建通113个建制村约900公里通村沥青(水泥)路,除29个搬迁和新建的建制村外,其余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修建595条957公里屯级路,85%以上自然屯(20户以上)通屯级路。解决饮水难。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今年解决33.7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解决用电难。今年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35千伏线路67.5公里、10千伏线路375公里,确保95%以上农户用电更有保障。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巩固拓展“清洁乡村”活动成果,全面实施以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为重点的“美丽河池・生态乡村”活动,加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管理和建设,实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明显改观,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

在易地扶贫搬迁上下功夫,逐步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总书记指出“对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扶贫成本极高的贫困群众,要尽早实施易地搬迁脱贫。”当前,广西自治区正编制生态移民规划,将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强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为群众“挪穷窝、开富门、保生态”。在加强政府引导、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借助市场力量,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吸引社会、市场资金,调动对口帮扶、社会帮扶等可以调动的资源,增强工作合力。统筹做好搬迁户户籍、社保等工作,整合相关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帮助搬迁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后续产业,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在农民工服务上下功夫,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河池是劳务输出大市,近年来农民年均外出务工约67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近50%来自务工收入。要始终带着深厚感情做好农民工工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和转移就业能力,今年开展农民科技培训20万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000人次,职业学历教育培训2000人。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实现农民工“市民梦”。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积极推进农民工教育、医疗、社保、计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社会保障待遇更多地惠及广大农民工。继续推行农民工实名制登记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集中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四、、实施更加科学精准有效扶贫,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2013年12月,中央出台了《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强调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这次总书记参加审议,也特别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完善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扶贫工作机制。”“贫困对象建档立卡要到村到户,增收脱贫的帮扶措施要到户到人。”在推进扶贫工作中,要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上下功夫,逐村逐户完善帮扶措施,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精准识别做到摸清底数、建档立卡,解决好扶谁的问题。2014年,河池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在全区率先完成了684个贫困村,100.248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立了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基本做到了底数清、问题清,完成了精准扶贫最基础的工作。

精准扶持做到按需施策、雪中送炭,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群众识别出来后,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针对扶贫对象最迫切的问题、最紧要的事项,实施“一户一策一责任人”的到户帮扶责任制,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切实提高扶贫成效。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的农户小额信贷贴息等扶贫到户的补助资金全部以“一卡通或一折通”的形式直达贫困户账户,确保贫困户直接受益。

精准管理做到动态跟踪、及时更新,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建立贫困户信息网络系统后,年终要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更新信息。经过扶持,贫困家庭收入增加、收入来源稳定、达到脱贫目标的,就及时退出扶贫名单,对因灾因病等各种原因返贫的对象也要及时纳入帮扶对象,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加强对脱贫对象的跟踪扶持。对达到脱贫标准,退出扶贫名单的对象,继续跟踪扶持2―3年,对照全面小康监测指标体系,在精准扶贫中巩固优势指标、提高较好指标、攻坚弱项指标,让贫困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精准考核做到量化指标、奖优罚劣,解决好激励和导向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对各县(市、区)的考核机制,提高扶贫工作在绩效考评中的权重。将扶贫考评情况作为各级干部提拔任用、年度考核等次确定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引导各级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去,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位子,干成事的有地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重实干、创实绩、求实效的浓厚氛围。

五、深化改革,创新扶贫工作机制

进一步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管理,充分发挥工作队作用,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进一步落实“市四家班子领导每人联系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1个贫困村、结对帮扶5个贫困户;处级领导每人挂点联系 1个贫困村、结对帮扶3个贫困户;科级干部每人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一般干部每人结对1户贫困户”5321扶贫帮扶机制。

进一步完善资金投入和整合使用监管机制。按照“简政放权、高效安全”的原则,对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进行清理和归并整合,给予县级更灵活的项目资金调配权,把“大水漫灌”变成“滴灌”,确保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科学搭建县级整合平台,打破部门利益格局,统筹整合扶贫资金和其他相关涉农资金,集中使用在重点脱贫项目上,以达到资金整合、政策叠加、事半功倍的效果。按照资金“谁安排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拨款谁负责、谁发放谁负责”的原则,主动落实监管责任。

扶贫合作社工作总结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和县委十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紧扣落实“四件大事”推进“四大战略”和建设“六个”主题,积极整合各类政策资源和发展要素,有效构建“大扶贫”格局。加大贫困村建设投入力度,突出整村脱贫工作重心,积极推进整乡脱贫工作,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和开放式扶贫,扎实抓好全县农民万元增收工程,加快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探索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着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全县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二、目标任务

实现2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达标,新启动18个贫困村整村脱贫;新建和改造乡村扶贫公路500公里,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2万人,完成生态和扶贫移民2000人,培训贫困人口5000人;实现低收入人口1万人脱贫。

三、重点工作

(一)强力推进整村脱贫。按照“实施一个、脱贫一个、销号一个”的目标要求,整合各类政策资源和发展要素,集中力量抓好贫困村各项建设事业。对照整村脱贫“七有四通三解决”建设标准,着力实施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社会民生保障、基本素质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等“五大工程”,推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深入推进年启动的2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确保顺利通过市上达标验收;按照竞争定村方式,新启动18个贫困村整村脱贫。积极探索整乡脱贫工作思路,在宜居乡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二)扎实抓好产业扶贫。以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为抓手,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和市场化路子,大幅度增加扶贫资金对产业扶贫的投入,重点培育牛、羊、鸡、油茶、青花椒等扶贫支柱产业和茶叶、中药材、高山蔬菜、养蜂等其它特色扶贫产业。抓好一批产业扶贫示范村、示范片、示范带和示范长廊等试点示范工程建设,为全县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和产业扶贫提供样板和典范;制定标准并认证一批扶贫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多渠道、多形式扶持,促使其快速发展壮大和增强带动辐射能力;巩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成果,对可开发贫困人口实行产业扶贫到户,从种苗、种子、信息、技术等环节给予支持,让每户贫困户拥有1-2项扶贫骨干产业,奠定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坚实基础。

(三)积极开展智力扶贫。把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内容,坚持按需施训原则,结合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工业扶贫、旅游扶贫等工作推进,有针对性地组织贫困劳动力接受实用技术培训、务工技能培训、农民创业培训、中高等职业教育等,让每户贫困农户拥有1-2项技能技术,为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全年完成扶贫培训5000人以上。

(四)推进片区扶贫开发。进一步加大政策资源和发展要素的整合力度,发挥财政扶贫资金引导作用和“粘合剂”作用,对贫困村相对集中的片区分批分期实施扶贫综合开发,走好走通整村推进、整村脱贫与连片开发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结合河旅游开发区建设为契机,以后溪镇“市旅游扶贫创业园”建设为基础,扎实抓好河流域旅游扶贫开发区建设,积极推进小河镇桃坡村乡村旅游工作,为建成地区旅游扶贫示范县奠定较好的基础。

(五)加快搬迁扶贫步伐。着眼于彻底解决生存条件恶劣地区脱贫致富问题,整合生态和扶贫移民资源以及其它相关政策性资源,加快高寒山区、偏远地区、深沟河谷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等贫困群众搬迁扶贫步伐。坚持整村脱贫村优先的原则,对有条件的自然村、组,探索推进整体搬迁。把搬迁扶贫工作与扶贫工业园建设有机结合,与培训扶贫特别是创业培训有机结合,与产业扶贫特别是乡村旅游扶贫有机结合,有效解决搬迁对象增收脱贫问题。全年实施生态和扶贫移民2000人以上。

(六)大力实施扶贫招商引资。要大力招商引资,以各种开发项目带动贫困区域经济发展,并积极引导、鼓励和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农民经纪人、农村能人,带动贫困村群众发展生产。要紧紧围绕全县扶贫骨干产业建设,借助外力推动扶贫开发进程。按照全市“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建设要求,结合全县林下经济、旅游富民、现代畜牧、高效农业、财产性增收致富、非农经济发展、劳务增收、林业产业、支农惠农政策增收等“九大工程”建设,积极包装、打造一批重点、亮点项目和产业集群,引导县内外投资者和外来资本、城市工商资本面向贫困农村,立足优势资源,发展林果业、种植业、养殖业等扶贫产业,带动农民群众快速增收致富。

(七)加快社会扶贫开发步伐。把整村脱贫作为社会扶贫的重点内容,积极争取定点帮扶我县的致公党中央、东西协作扶贫单位、市政府办公厅扶贫集团等对我县给予更多关心和更大支持。市政府办公厅扶贫集团结对帮扶贫困村的资金要全额用于整村脱贫,渝北区结对帮扶实物量的30%要用于整村脱贫。加强扶贫信息平台建设,引导县内外及境外慈善团体、公益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在我县发展公益事业,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活动。

(八)抓好外资扶贫项目。积极做好5个世行项目村实施工作,不断探索社区自主决策和社区主导型扶贫新模式,进一步提升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监督的能力,增强农民参与意识,提高农民基本素质。

(九)稳步开展金融扶贫。扎实抓好互助资金项目和农村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切实缓解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新建18个贫困村互助资金组织,加强监管并规范运作现有41个互助资金组织,确保互助资金高效安全;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力争在小额到户贷款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争取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到位1000万元以上;继续争取对扶贫工业园建设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给予贴息,争取到位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扶贫贴息贷款1亿元以上。

(十)大力实施救济式扶贫。充分发挥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成果,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让不同困难群体得到扶持,使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最终实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开展贫困女童资助工程试点,使全县义务制教育阶段贫困女童能够实现低费用或零费用就读,顺利完成义务制阶段教育,在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全部农村贫困女童提高农村贫困群体的整体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为提高我县扶贫开发水平和加快扶贫开发步伐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在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贫困女童资助面。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把抓好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监管,作为提高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审批项目,全面推行贫困村项目参与式规划,逐步扩大社区主导型扶贫模式;严格执行扶贫资金“三专”管理制、扶贫资金报账制、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扶贫项目竣工验收制度,着力打造“阳光扶贫”,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加强扶贫资金检查监督,实行扶贫资金定期审计制度,落实扶贫项目常年督查制度。由县扶贫办牵头,县财政局、发改委、民宗委、审计局、监察局等相关部门参与开展扶贫项目资金常态化检查监督。

(二)整合政策资源,加大扶贫开发投入。按照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要求,积极争取上级加大对我县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对贫困农村和贫困群众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方面的扶助,特别是围绕贫困村整村脱贫“七有四通三解决”的建设标准,确保整村脱贫村验收达标。信贷扶贫、片区开发、扶贫培训、生态和扶贫移民、产业扶贫等项目重点安排在贫困村特别是整村脱贫推进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世行和亚行扶贫项目贷款、信贷扶贫资金等要加强项目统筹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县级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对贫困农村地区特别是整村脱贫村、连片开发地区给予重点倾斜,多为贫困农村和贫困群众办实事,共同促进扶贫开发。

(三)推进开放扶贫,增强扶贫开发合力。要积极争取致公党中央、市政府办公厅扶贫集团、渝北区、山东省东营市等单位,加大对我县的对口帮扶,充分发挥其优势条件助推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管好用活对口帮扶资金和物资,使其充分发挥效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打造一批对口帮扶重点、亮点项目,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展示对口帮扶工作成效。组织全县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开展“三项活动”,为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捐钱赠物、出谋划策和协调落实项目资金,为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建立并完善特殊困难群体信息系统和社会帮扶平台,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我县扶贫、济困和助学事业。深入开展扶贫招商引资工作,借助外力推动我县扶贫开发各项事业。

扶贫合作社工作总结第6篇

一、总体情况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要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创新脱贫攻坚思路,以村年度“户脱贫、村出列”为目标,调动全院力量,实施脱贫攻坚“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坚持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标杆,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产业和就业的能力。

医院结对的花石乡村总面积25.6平方公里(38300亩),耕地面积2024亩,山场面积为28300亩。全村辖37个居民组,946户,3690人,其中移民有190户,551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91户,998人,贫困发生率为28%,安排扶贫干部68名,其中我院有44名医务人员参与结对帮扶,通过精准帮扶、精准施策,2016年脱贫18户63人,2017年脱贫31户105人,2018年脱贫86户199人,2019年脱贫户为23户,31人,预计2020年实现贫困户全面脱贫。

二、具体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包保责任

医院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并设置专门的办公室,专人负责日常工作。为加强医院整村帮扶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帮扶措施有效落实,成立了由院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医院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对照包保单位、帮扶干部职责要求层层传导,压实责任。

2019年,为继续推动村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医院根据村实际情况,总结工作经验,再次制定了详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合理规划年度帮扶目标,细化帮扶措施,并积极与花石乡政府以及村两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加强协调配合,院领导多次到村召开协调会,听取产业推进情况,积极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确保实现年度脱贫和村出列目标任务。

按照帮扶工作职责要求,医院充分结合单位实际和村脱贫攻坚工作需求,继续扎实做好本年度结对帮扶工作,并根据干部工作实际,及时对扶贫队员进行合理调整,同时报相关单位备案并同步修改大数据平台结对数据。结合每月目标任务,相继开展并完成了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工作。帮扶干部结合日常帮扶工作对帮扶措施、走访记录、帮扶成效等在扶贫手册中进行了完整记录,并按季度准确核算收支,和更新大数据平台数据工作。

(二)精心组织,全面推进帮扶工作有序进行

年初,医院扶贫工作领导组根据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召集全院干部职工召开了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会,会议要求大家拔高认识、沉下身子,全力以赴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同时根据全县脱贫攻坚年度工作要点和每月重点工作任务,每月均邀请村驻村工作队来院开展1次月度工作培训,及时进行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截至今年12月底,共组织召开专题培训会议和推进会各9场,及时安排、传达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要求,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反馈落实结果等,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推进村集体经济建设。在村原有集体茶园、茶厂和民宿旅游的集体经济基础上,积极帮助联系技术和资金支持,合新屋茶厂的建成和民宿旅游项目,推动村旅游开发,扩大集体经济建设规模,实现了村今年集体经济收入78.6万元。

(二)帮助完成周转性住房建设。根据村贫困人口住房保障需要,医院在上年度给予8万元的基础上,再次从业务经费中安排了10万元资金的经济支持,帮助完成贫困户周转性住房建设任务,目前周转房已全部建成,13户无房、危房贫困户已全部搬迁入住。

(三)落实各项到户政策。继续上年度医院制定的脱贫攻坚工作相关规定,扎实开展干部走访工作,每月安排帮扶干部至少到户1次,全年不少于12次的走访,结合各户实际需求,将现行的就业、产业、教育、医疗、易地搬迁、金融、光伏等各项到户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由于今年生猪疫情严重,为将贫困户损失将至最低,医院帮扶干部及时告知贫困户提前进行宰杀并帮销售卖,帮助联系就业门路等。截至今年9月底,村贫困户各项帮扶措施均得到全面落实,各项补贴、奖励资金全部分发到户。

(四)大力开展医疗脱贫。结合上年度工作经验,在切实为全县贫困人口做好医疗服务工作,扎实开展“351”、“180”健康脱贫医疗保障政策和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申报工作,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工作的同时,继续针对村贫困人口施行免除来院住院治疗的门槛费(起付线)和特困优抚。

医院还结合党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文明创建、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到村开展医疗服务和社会扶贫、六净一规范活动,着力改善村贫困群众生活和健康状况。

(四)开展帮销农产品工作。全院44名帮扶干部全部与贫困户签订了帮消协议,积极帮助贫困户推销种养殖产品7万余元,有效树立了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的信心。

(五)全力做好选派干部驻村扶贫工作。

医院2018年选派的高光远同志驻村开展工作以来,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前往慰问,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实际困难,在选派待遇上给予有力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驻村帮扶工作当中,驻村工作得到了乡村两级的充分认可。

(六)社会扶贫。

今年,医院主动与村对接项目,采取直接认领和积极向上级医疗卫生单位争取援助形式扎实开展了本年度社会扶贫工作。

1.医院直接到村认领项目,捐资10万元;

2.在继续联系军医大学为村小朋友实施先天性外耳缺失手术;

3.9月20日,争取到县中医院到村开展社会扶贫工作,并捐资1万元;

4.10月16日,争取到医药集团向镇卫生院捐赠了总价值10万元医疗设备;

5.10月23日,向村贫困儿童捐赠总价值20.36万元的服装;

6.今年2月份、7月份两次到村开展义诊活动,捐赠药品总价值1万元。

本年度累计争取资金或折合资金以及干部帮销,共计63万元。

(七)核查整改迎接评审

医院根据村各项督查、暗访工作需要,均及时安排人力全力配合开展好迎检工作。

1、根据本年度督查暗访反馈的问题及时部署、及时整改。

2、11月中旬,为确保村年度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医院精心组织安排年度扶贫工作自查工作,全面梳理年度结对帮扶工作,查漏补缺。

3、12月初,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本年度脱贫户23户31,其中医院结对帮扶的有18户22人全部顺利通过验收,全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23%。

扶贫合作社工作总结第7篇

今年我镇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加强扶贫工作,积极组织实施“结对帮扶”共同奔小康活动。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继续增加扶贫投放,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使用效益;继续动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沿海发达地区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为主”的两个继续要求,进一步开拓创新,提升质量,完善政策,健全组织,强化措施,注重实效,不断提高我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为构建和谐,实现各项目标任务作出新贡献。

2014年我镇扶贫开发工作重点: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组织网络

1、调整充实好市扶贫开发协会、老区开发促进会镇分会领导班子。我镇分会进一步整合扶贫开发的人才、智力、资金、技术等资源优势,调整充实领导班子。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各成员的扶贫责任感和使命感。

2、各行政村要成立相应的扶贫开发工作小组。扶贫开发的对象是农村中的贫困弱势群体,扶贫开发的工作主体是农村基层组织,各行政村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明确职责,切实加强领导。各村要成立扶贫开发工作小组,各村支部书记任组长,负总责,从村干部、队长中选配6-8名素质高、能力强、有爱心,对扶贫工作有热情、有责任心的同志作为小组成员(村工作小组成员名单报填分会备案)。形成一个协会领导、镇村联动、协力扶贫、合力开发的网络。

二、扶贫结对,探索创新帮扶方式的新机制

实施好农村贫困户的结对扶贫开发脱贫工作,是实现“两率先”、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2014年我镇扶贫开发工作,将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一)创新扶贫开发新机制。一是调查摸底,建立帮扶档案。各行政村要对本村范围内的低收入群体进行全面认真排查摸底,分别类型,建立档案,做到一户一档,动态管理,有进有出。镇分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秘书长等要分工到村,抓好指导,搞好协调。二是调整帮扶对象。将帮扶对象调整为年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二有四缺”户,即有劳动能力,有脱贫致富积极性,缺信息、技术、资金和项目的贫困户(将筛选出的扶贫开发的贫困户公布在村务公开栏内,接受群众监督)。对那些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属民政救助对象的不列入这次开发扶贫对象。三是因人制宜,搞好结对。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符合扶贫开发的贫困户与各支部、机关企事业单位、协会理事成员进行结对帮扶(镇另下发结对帮扶活动通知)。扶贫开发时间从今年开始实行“两年一轮回”,一年一总结,对扶贫开发帮困脱贫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四是强化和完善帮扶措施。各级结对帮扶部门和单位,结对帮扶的资金投入每户每年掌握在600-1000元左右(半年捐资一次)。完善好扶贫资金投放管理机制,镇分会委托农业服务中心设立扶贫开发资金专户,集中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定期公布使用情况,接受协会理事监督,尽量克服结对帮扶单位和个人一次性,纯经济性直接给钱慰问救济式的扶贫,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

(二)创新扶贫开发新途径。一要积极发展“短、平、快”农业种养项目扶贫;二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脱贫;三要扶持壮大各类农业专业协会组织,吸收“两有四缺户”加入协会组织扶贫;四要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推进劳动力培训就业力度,通过就业扶贫;五要积极传递致富信息鼓励自主创业,推行扶贫小额贷款担保贴息扶贫;六要继续推进先锋工程捐资助学、党员进万家等形式进行结对扶贫。

扶贫合作社工作总结第8篇

一、活动主题、目标和范围

(一)活动主题:奉献一份爱心,点燃一盏希望。

(二)主要目标:以“奉献一份爱心,点燃一盏希望”为主题,通过发动全镇社会各界广泛、自愿参与,为我镇贫困户扶贫开发等募集资金;募捐款主要用于贫困人口的危房改造、大病救治、困难家庭大学新生救助,公益设施建设。

(三)活动范围。在全镇范围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全面开展。

二、组织协调

为加强我镇“县2015年‘扶贫日’系列活动”的组织协调,由镇社事办牵头,会同党政办、经发办、财政所、社事中心、项目办、农技站、镇团委、国土所、联通营业部、派出所、交警三中队、计生服务站、官兴农商行等单位统筹做好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各有关单位要抽调精干力量具体负责活动筹备和组织实施工作。

三、活动形式和内容

(一)召开全镇动员会议。9月下旬,结合《县2015年“扶贫日”系列活动方案》有关精神,召开镇2015年“县2015年‘扶贫日’系列活动”动员会议,对今年开展“爱心扶贫”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各部门责任分工请见附件)。(社事办主办,党政办协办)

(二)开展爱心募捐活动。10月15日、16日,镇机关、各村(社区)、镇属各企事业单位、个体户,组织发动干部职工、爱心人士、社会组织、企业自愿参与“奉献一份爱心、点燃一盏希望”献爱扶贫募捐活动。(参加单位:镇机关单位、各事业单位、社区、镇内中小民营企业)(社事办、各单位、社区)

(三)开展“爱心救助在行动,善举结对惠万家”活动。从10月1日起至2016年1月6日,发动和引导我镇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开展“一帮一”、“多帮一”或“一帮多”爱心结对共建帮扶活动,努力帮助我镇困难家庭解决最迫切、最现实的实际困难。通过活动,同步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帮扶平台”建设,努力发挥网络信息平台使用效应,联动社会力量及慈善资源,促使全镇形成常态化的大救助机制。

(四)开展走访帮扶贫困户活动。9月1日至农历年底,镇上所有领导、党员干部职工都要到贫困户走访、慰问2次以上。填报扶贫工作日志,行程专项扶贫方案。积极组织爱心企业、个体户、爱心人士到扶贫村、组、户走访慰问,了解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关心群众疾苦,尽力落实帮扶项目。社区、各村、各单位要组织党员、干部职工、社会组织到贫困村、困难户开展特殊党日活动以及访贫慰问、送温暖献爱心等系列活动。

(五)开展“认领、认建、认捐”工作。结合实际,上报1至3户人口多、无劳动力、贫困程度深的特困户(或因大病因伤亡致贫户),上报1至3个急需解决又未列入十三五规划和下步扶贫规划的扶贫项目(主要包括:人行便民桥、村组通车路桥、微型饮用水库(塘)、人畜饮用水渠、村小学附带项目、村集中场所附带项目、便民路、断头路、出山路等)。经特困户自愿申请救助、同意公布其家庭情况的,通过上网公示、呼唤爱心救助,让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申出援助之手,定向自认、自领、自捐,真正体现出社会帮扶的特色。

(六)开展“社区服务日”活动。以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中心示范点为平台,广泛开展以“奉献一份爱心、点燃一盏希望”为主题的社区献爱心活动,帮助社区老人、困难家庭等社会特定群体。

四、活动组织和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社会扶贫暨扶贫日系列活动领导小组,由办公室、社会事务办会同相关单位和各村(社区)按照分工执行实施。各部门、各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建立联络员制度,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承担责任分工,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助工作机制,确保整个系列活动圆满完成,达到预期效果。

(二)加强宣传发动。各部门各办各村要认真做好社会扶贫暨扶贫日系列活动宣传报道工作,要大力运用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介慈善信息,组织新闻媒体进行系列采访报道,重点报道各类扶贫济困先进典型事迹,大力宣扬乐善好施优良传统,不断拓展参与群体,努力营造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的良好活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