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30 08:29:41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第1篇

内容摘要:毕节模式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现代化转型的典型模式。对毕节模式的探讨既可以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开发提供典型案例,又可以在政治学层面为当代中国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有形之手进行调配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提供范例。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来说,社会型态的转变远比经济指标的提升更加重要。

关键词:毕节模式 政府主导 政治学思考

作为总书记倡导并支持成立的贵州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在过去的20多年里,利用科技的支撑,基本克服了“生态恶化――贫困――生态再恶化――更贫困”的恶性循环,给贵州乃至全国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探索了方向,并且还落实了试验区“小试验,大方向,作示范,探路子”的总体战略。对毕节发展路径进行系统分析,展示后发展地区独特的发展道路与模式,对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毕节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其自然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市场经济传统与市场意识极为落后,它还是社会发现市场的能力、培育市场的水平极为低下,社会群体文化平均水平低,社会开放度相对落后的多民族地区,毕节在执政党理论指导下,发挥我国独特的多党合作的执政方式,成为了经济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典型;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与保护自然环境兼顾的目的,达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利用科技,改善与保护自然,开发自然的典型模式。

毕节模式的基本涵义

(一)理论先导

作为欠发达地区现代化选择的毕节模式,是国家立足当地发展背景的思考,提出了发展目标与基本主题,并进行具体的政治设计,相关试验围绕此主题与路径设计而展开。

针对贵州毕节模式同志曾指出:“实践告诉我们,在同样的政策条件下,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着效益上的差距,其结果将是地区间差距扩大,如果不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并采取有利措施的话,贫困地区将更加落后。面对这一现实,通过对过去工作的反思,提出了用灵活的梯度政策来弥补日益扩大的效益差距,探索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子的问题。也就是说,是以改革总揽全局,坚持从贵州的实际出发,坚持生产力标准,采取一切有利于消灭贫困落后的特殊措施,探索解决贫困落后的特殊措施,探索解决贫困和生态恶化的新途径”。“毕节地区是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试验区。这是毕节地区的情况所决定的,也是别的试验区与全国的其他特区、开发区所不同的,毕节地区作为内陆边远山区,则是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以发展商品经济为目标”。“我们必须对毕节试验区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对自身的特点有清醒的认识,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这个主题”。

以为代表的执政党具体设计了毕节发展模式的总体框架,即毕节现代化的基本要素、层次与其他地方的不同比较。具体而言就是:方法是改革开放,手段是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目标是发展商品经济,解决贫困与生态恶化的问题。毕节地委在《关于加强试验区工作的决定》中,明确制定了毕节试验区的根本任务与目标:“围绕一个中心,破解三大难题,提高三个效益”。具体表述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粮食短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理论源于实践,成功的实践更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可持续发展是历史的选择,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秦如培,2009)。正是政治家的理论论述与政治设计,相关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使试验区的建设一开始就置于政治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毕节地委、行署为此提出了试验区具体的工作思路:“以加速开发扶贫、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为目的,通过机制转换、制度创新、组织建设,促进全面发展;利用政策引导和采取特殊措施,以发展经济为重点,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基础上,把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粮食、人口、生态协调发展”。有人认为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是科学发展理念的最早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对毕节而言,正是开发扶贫的基本内涵;核心是以人为本,对毕节而言,正是统筹解决人的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对毕节而言就是在资源开发中如何建设“两型社会”的问题;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毕节而言就是对三大主题进行通盘考虑,进行系统整治的问题(谭贤齐)。

(二)政府主导

毕节过去20年的成功经验一直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政府处于绝对性支配地位。由于传统文化与经济的落后,思想观念处于相对的封闭状态,毕节试验区不可能,也没有办法与区域发展典型的“义乌模式”、“温州模式”的市场主体发展形态相类比。

毕节模式的政府主导性十分明显。其他模式主要是解决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发展问题,当地的商业传统与市场经济意识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而对于毕节试验区,对环境的保护性开发,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是政府与参与建设的人民首要的考虑。而贫困问题的存在固然有内在的意识问题,但主要还是因为当地的自然与文化传统没有办法自然产生商品经济的思想,更不要说自然形成商品――市场――市场经济的转型,只有利用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资源配置的主导功能,资源要素才有可能向后发展地区转移。

毕节现代化转变形态具有以下的规定性:模式规定性,即毕节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类型,选择的道路必然就是跨越式发展道路;结构规定性,由于毕节政治结构(多民族)、经济结构(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原始农业混合)、社会结构(现代城市、传统农耕、原始农耕结合的民俗社会)、文化结构(现代文明、自然社会与自然文明),毕节现代化发展既不能脱离这些结构的规定,但又必须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超越旧的结构;目标规定性,即毕节现代化必须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主题为目标,实现贫困地区的立体式发展。毕节现代化的基本机理是:以政府为主导、集社会多资源、以扶贫为大局,借可持续快发展,行跨越大战略。这样的机理决定了毕节现代化必然需要具有绝对控制力的政府核心来推行。

(三)多党合作推动与社会联动的结合

毕节试验区利用我国独特的多党合作现代执政方式,极大的发挥了我国各派的政治与社会优势,有效的克服了落后地区在文化传统,市场经济意识,现代经济理论方面的欠缺,体现了派在现行政治体制下的巨大活力。同时,毕节人民在党委与政府的主导下,利用发达地区对毕节地区的对口扶贫政策,利用国家相关单位的对口支持,形成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互动,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为了形成长期的智力支持,在中央统战部倡导和组织下,各派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了“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规划实施专家顾问组”。顾问组既结合各党派自身的优势与毕节实践,针对毕节各个发展阶段形成了政治与社会合力,各派与各县市建立了定点扶贫制度,他们分别针对所联系的县市,在决策咨询,项目协调、投资推介、选派干部等方面支持当地的建设与发展。特别重要的是,他们利用现代化的观念与思想,为毕节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的解放,为毕节实现跨越式发展造就了理论基础。

(四)社会型态跨越发展

与传统的社会进步比,毕节试验区在一个基本缺少现代文明的前农业社会(民俗社会),开始建设新型工业化社会与前工业社会。与其他地区同时期的发展相比较,毕节的社会发展是跨越了时代,跨越了历史的进步。其历史纵向发展步伐远远大于其横向比较,对欠发达地区的示范性意义更加重大。

(五)可持续发展型

毕节模式打破了喀斯特岩溶山区不合适人类居住的断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创举。农业生态家园和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建设等多种成功范例,为相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模本。

毕节模式的政治学意义

毕节模式的成功,证明了科学发展观是人类文明成果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政治学意义。

(一)证明了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毕节模式是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主题指导下进行的,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目标与发展方向,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而进行社会发展设计的成功范例,证明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理论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反证科学发展观的普世价值。

毕节模式说明,社会发展既可以带来理论总结,也可以在理论先导下形成新的社会发展方式。毕节模式说明,来源于实际、高于实践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发展,依靠政党与政治家的政治设计,区域发展理论既可以是传递式转移的,也可以是突变性的,路径的选择必须结合当地的客观实际来决策。

(二)证明了党和政府的社会控制和社会发展能力

毕节模式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社会控制与社会发展能力,也证明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政府的作用与地位并非孤立的,在区域不平衡的大环境中,只有依靠强力的政府,才可以缩短发展的时间与距离。这种政治的控制力明确表现在制度保障上,也就是当代政党政治结构的凝聚性与统摄性。

一个完善的政党政治结构必须具有向心力强的凝聚机制,这样的政治结构才不会出现离散倾向,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中,只有形成了政党的“制度轴心”及权力中枢,才有可能达成对社会发展的公识,这也是任何社会群体存在的先决条件。传统的欠发达地区,由于市场意识的缺乏,生产要素与资源要素的缺乏,只有在强力的核心控制下,才有可能达成发展速度的最优化。而新时期以来的改革开放,又使我国社会核心呈现着层级性,利益诉求的不同,必然会消耗控制政治中枢对基层的基本控制,形成地方利益大于整体利益的局面。具体到毕节的三大发展主题,其“生态建设与开发扶贫”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统一体,特别在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上就更有可能出现内耗,控制中枢的统摄性就不仅体现在行政管理的制约,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整体战略的最优化。毕节模式给我国后发达地区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系的稳定机制创造了制度的保证范例。

(三)证明了政府对社会资源的调节作用

毕节模式是贫困地区在发展初期,由于区域发展极度不平衡,依靠区域自身的内部资源与能力,依靠市场已经无法解决资源优化配置的情况下,政府用有形之手进行社会资源调节的典范。特别是针对毕节这样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市场机制尚处于无序状态的情况,利用人类已有的知识与智慧进行前期干预是可行也是必要的。由于我国各派在智力上的成功集聚,政治家为解决毕节问题所进行的政治设计,因此具有了解决问题的充分条件。这样可以有效的加快发展进程,降低发展成本,通过政府来制定体现市场发展规律,符合实际情况的市场运行规则。但是,一个区域的经济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只有在外部驱动转化为内部驱动的时候,只有在产生了内生性发展要求与条件的时候,才有可能真正转型。而这些是任何政府与政治势力也没有办法包办的。毕节模式只有实行市场性转型,由外来驱动转变为内在驱动,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社会现代化,而这也是研究毕节模式的成功经验的时候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秦如培.在第二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毕节)上的致辞,2009

2.谭贤齐.试论毕节试验区的政治意义和价值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第2篇

文教卫体委员会工作报告

2004年,文教卫体委员会在市政协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的领导下,根据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提出的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的问题,切实履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组织委员进行专题调研、知情视察和咨询服务等活动,努力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和履行职能的水平。

一、2004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年来,文教卫体委员会完成常委会调研课题2项,并形成视察报告2份。完成本委重点课题1项,并形成调研报告1份。参加调研的本委委员 38 人次;组织各类专题视察及座谈、行风建设通报会20次,参加活动的委员307人次;接待省政协教文委员会、医卫体委员会视察组和兄弟市政协学习考察团7批103人次。

(一)科学安排,全力以赴,搞好常委会课题调研

我委今年以来自觉服从政协机关的统一部署,始终把常委会协商课题作为视察调查的重点任务,做到全力以赴,精心策划,从而形成内容较为翔实的视察报告。

根据市政协第六次常委会关于“做强做大民营企业、加速民营经济发展”协商专题调研的统一部署,我委牵头组织了对海门、启东市的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调研组听取了海门、启东两市政府领导有关情况通报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分别走访了27家民营企业“百强”企业,与部分乡镇领导和企业负责同志就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座谈。针对制约我市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彻底清理传统观念;因地制宜,加强产业引导;规范各类收费行为,严格控减企业负担;创新机关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引导企业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等五条建议。在此基础上,我委起草、修改、形成了《关于海门、启东部分民营工业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并参加了第六次常委会的大会交流。

8月上中旬,根据市政协第七次常委会“扩大就业,加快富民步伐”的协商课题,我委与学习文史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对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了视察调研。调研组分别召开了市教育局、市人才服务中心、南通大学和7所地方高职、中职院校负责同志的座谈会,赴如皋市、如东县听取了当地政府领导有关情况通报及相关部门、学校的意见,赴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部分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人事专职干部进行了座谈,听取他们选择、录用大中专毕业生的情况以及用人等方面的建议。实地视察了大中专毕业生夏季“双选”市场,邀请10多名已就业和未就业毕业生就学校教育中专业设置、知识结构、人才市场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导向、用人单位选人用人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调研组还赴常州市进行了学习考察。我委根据调研组成员讨论的总体框架拿出了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视察调查报告初稿,并登门到教育局、人事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征求意见,几易其稿,最终形成了《关于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参加了第七次常委会的大会交流,并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参考。

《关于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送达有关部门后,得到市人事局、市人才服务中心的高度重视。市人才服务中心对调研报告提出的建议逐条分析,为最大限度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决定采纳调研报告中的相关建议,组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协会,。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备,11月26日,南通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协会正式揭牌,聘请施景钤副主席为顾问。该协会由人才服务中心、高校、企业等5家单位共同发起建立,现有理事单位30家,另有近30家企业及用人单位正申请入会。成立的协会,将每年进行毕业生生源信息及需求信息统计,对毕业生的就业动态跟踪调查,在用人单位和高等院校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对新形势下开展毕业生工作进行前瞻性理论研究,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服务。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组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今年我委确定的与各县(市)区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联动的重点调研课题。去年,市政府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和全省农村五件实事会议精神,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出发,结合我市几十年来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提出了2004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不低于70%的目标,并列为政府为民办的12件实事之一。为进一步了解和推进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进程,确保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完成, 10月中旬,我委组织医卫界部分委员,分别到海安县、海门市,就今年以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进展情况、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以及实现市政府提出的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70%的目标的措施和建议进行了实地调研。10月底,我委召集6县(市)2区政协文教卫体委负责同志就调研情况专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从调研情况和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展来看,截止10月底,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62%,与市政府确定的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70%的工作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此,我委及时形成了《关于海安海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机制。继续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列入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行政督查力度。建议市政府召集通州、启东两市主要领导,尤其是通州市,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促使通州、启东两市主要领导痛下决心、果断决策,尽快研究出台2005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二是广泛开展多层面的宣传工作。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宣传摆上十分突出的位置,正确引导农民确立互助共济意识,提高广大农村居民自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建议市政府在原有市级财政“1+1”补助的基础上将补助标准提高到3-4元,以充分体现公平性原则。市政府要督促各地尽快落实人员编制,进一步明确办公和业务经费的来源渠道,人员经费要全额列入财政预算。四是科学合理调整工作方案。要在坚持“保大为主”的同时,适度考虑、兼顾“保小”的问题,“低水平、广覆盖”。五是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除合作医疗统筹资金以外,在县一级还要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作为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充形式。

调研报告报送市政府后,引起了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季金虎副市长作了详尽的批示。他认为调研报告针对性、可操作性均很强,请市卫生局、市编办、各县(市)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认真阅研。他还根据调研报告中提出的建议要求强化四个方面的工作:1、启东市已着手启动,通州市要加强督促,尽快启动;2、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规定落实人员编制和必须的开办经费。至于市级补助标准问题,请丁大卫市长、袁静波副市长定夺;3、市卫生局要按计划召开一次研讨会,主要是交流运作方案,以取长补短,迅速完善;4、市卫生局要主动与市委宣传部配合,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

(三)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撰写集体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

2001年2月,为了让孤残儿童拥有一流的生活、学习、活动及康复等设施,南通市政府在该市新区动工建设新儿童福利院,并将其列为为民办实事工程。经过近两年的施工,去年年底福利院主体工程基本竣工,但是门前约200米的道路、排污、供水等问题难以协调,始终得不到妥善落实,造成新儿童福利院已建成却无法投入使用。该院领导致信程亚民主席,反映新儿童福利院所面临的困难。程亚民主席对此非常重视,批示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了解情况,帮助该院与有关部门沟通,推动困扰儿童福利院门前道路这一问题的尽快解决。春节前夕,我委在实地走访、与院领导商讨、座谈的基础上,形成了《及早建设儿童福利院至工农路道路建议》的集体提案,呼吁政府特事特办,确保在今年6月1日之前为儿童福利院建设一条长约200米的通达工农路的道路,并为儿童福利院接通排水、排污管道,以使孤残儿童能够在儿童节前入住新院。市建设局接到我委提案后,立即到现场踏勘并进行了研究,专题向市政府作了书面报告,建议提前实施福利院门前路段,以解决儿童福利院进出交通和污水排放。市政府主管副市长批示同意工农路至福利院路段先行实施。为了确保“六一”前完成,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了超常规措施,市建设局与所在村组协商租用集体土地、筹措近300万元资金先行动工,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宽24米的道路及地下管网全部完工,从而保证了儿童福利院的按时搬迁。

我委还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作为专委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视察过程中,注意收集各类信息,筛选有价值的及时上报。今年,我委及我委委员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被《政协信息》专报采用6篇,如《应尽快确定南通师范学校升格搬迁用地问题》、《动工建设崇川路东延段迫在眉睫》、《以南通职业大学为基础组建本科层次高职院校》、《中国体育博物馆南通分馆应增加徐红艳的事迹介绍和图片》、《“空混气”价格过高,用户反响比较强烈》、《在城乡结合部设立禽类屠宰加工场的建议》等。其中有的社情民意信息引起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推动了相关问题的妥善解决。如《“空混气”价格过高,用户反响比较强烈》报送后,为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市物价部门对燃气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通过审计报告、价格认证报告进行了确认,并就调价方案反复论证、召开听证会、广泛征询社会各界意见。考虑到群众承受能力和“空混气”热值比价关系,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最终决定作适度下调,“空混气”价格由每立方米5元调降为4.5元。据物价部门分析,按“空混气”一年多的运行情况来看,每月每户平均用气量约8立方米,照这次降价幅度计算,每户每月少缴4元,全年可少缴48元,全市17000用户每年可少支出80余万元。

(四)发挥界别优势,结合小组特点,认真组织视察、咨询、联谊活动

去年,我们根据本委的工作特点,针对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灵活调整年初制定的计划,有选择地组织委员进行参观视察和咨询活动,为委员知情出力、扩大知情面、积极参政议政、增进友谊等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一年来,我们组织教育界委员到南通大学中心校区视察大学城工程进展情况,呼吁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征地拆迁问题,加快园林路、崇川路的实施进程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确保大学城按期正常投入使用;到市教育科研所了解我市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情况;到市二中、启秀中学视察了创星级学校的工作情况。组织医卫界委员视察了解农民用药两网建设情况;为了我市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与各高校联合开展南通地区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及教育对策的调研,并专题视察了市心理咨询中心;赴南通民族中学为该校师生开展了义诊活动。组织本委全体委员借座市卫生局举行了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迎中秋国庆联欢活动。为陶冶性情、丰富政协委员的业余生活,邀请部分女委员成立了健身秧歌队,并坚持训练,收到了良好效果。

(五)选准角度,主动宣传,把通讯报道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政协宣传工作是贯穿于政协履行职能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政协宣传报道工作,对于扩大政协影响,让更多的人熟悉政协工作,深入了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项基本政治制度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

专委会具体组织各种视察活动,能经常接触到许多鲜活的报道素材,加上我委一名工作人员是人民政协报的特约记者,今年以来,我委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将本职工作和完成报道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主动加强政协、党派工作的通讯报道工作,从常委会、专委会的专题调研和视察中发现深度报道的题材,从党派、委员的发言中挖掘新闻线索,从集体提案、委员提案中捕捉新闻亮点,积极写稿、投稿。今年1月至12月份,《人民政协报》共录用我委同志写的稿件36篇,另有5篇被省级刊物录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市政协知名度,扩大了我市政协工作的影响。据人民政协报通联部统计,2003—2004年我市政协用稿篇数连续两年名列全国地级市前茅。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委有以下几点体会: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第3篇

 

关键词:就业 长效机制 调控 联手 对接 订购 

 

随着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各高校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学科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派出专人去建基地、搞就业,其结果仍有部分毕业生难以就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要靠政府的政策调控、用人单位的岗位数额、创业岗位的自我谋取、各高校之间的联手协作,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才能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才能在现有市场条件下建立起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才能形成具有我国特定阶段的毕业生就业特色。对此,我们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毕业生就业机制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政府就业机制的建立是根本目标 

 

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取消了毕业生分配计划,实行双向选择,但就其毕业生而言,在就业市场中他们是弱势群体,在就业十分困难的前提下,他们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加之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调控机制,造成用人单位是强势一方。尤其是区域经济较发达的、工作性质较好的用人单位,全国毕业生蜂拥而入,致使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出的价码很高且条件较苛刻,使前去求职的毕业生心理压力很大,毕业生认为工作难找。而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又无人前往,造成有人找不到工作,有工作无人去找,改变这种局面只有靠政府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就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1.人才层次的调控机制。所谓人才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掌握一定技能的专业人员。知识有深浅,技能有好差,研究能力有大小,这就决定了人才具有高、中、低之分。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需要什么等级的人才是党和国家一贯倡导的,也是市场经济资源配备的原则。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相互攀比,不计用人成本,有博士不要硕士,有硕士不要学士,有本科不要专科,明明是技术型的却要研究型的,是中低级岗位的却要招高级的,这反映出无序的人才市场需要管理,各级政府的人事管理部门要承担起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实行全方位的管理、服务、调控,进行人才使用的合理布局,加大人才使用的监管力度,分层次、凭专业、按需要就业,将人事管理与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对人才层次、专业状况与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控,既能保证各层面人才的顺利就业,又能避免人才的极大浪费。 

2.人才流向的调控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在经济发展上出现了区域经济状况不平衡且逐渐拉大的现象。客观上讲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用人基数较大,毕业生纷纷奔往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有一个适度量,当饱和后就不能再容纳了,越是发达地区人才的聚集量越大,造成人才难就业,发展的空间也小,而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的人才相对不足,这应该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由于条件较差,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高校毕业生主动前往的较少。这就要靠政府对人才的流向进行有针对性、合理性的调控,利用政策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像干部支援边疆建设那样,靠政府行为,靠诱人的待遇,靠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政策调控,让毕业生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作贡献,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性腾飞。 

3.人才需求的调控机制。政府对各级人才需求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高校招生时有计划也有序,毕业生就业时无计划更无序,这种不对称只能缓解一时的矛盾,而后期其困难更大、社会影响更广泛。我们认为:政府应加大对人才市场需求的监管力度,按照人才适用的原则,对就业岗位、等级进行审定,是否符合本届各类人才总额比例的要求,使岗位与计划统一起来,市场与需求统一起来。 

 

二、毕业生自主创业机制的形成是有效途径 

 

作为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技能,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具有创新能力,且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大学生的创业已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是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1.毕业生自主创业外在机制的形成。大学生从校门迈入社会,可以说没有经验,没有资金,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支持的力度,为毕业生营造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 

(1)舆

论导向: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要鼓动毕业生去自主创业,政府要加大舆论导向的宣传,鼓励毕业生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去实践自主创业,并在创业的路径上给予引导。自主创业是我国就业形式的一种,而且是有创新的、国家政策支持的、受到社会尊重的、能尽快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自我主导的就业形式。(2)政策支持:我国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有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还要从行业、资金、税收、社会环境、人才使用等各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允许他们失败,鼓励他们在逆境中奋起,既是实现自主就业也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更是通过这种途径去发现培养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3)社会环境:指全社会都应去关心、支持毕业生的自主创业。为毕业生自主创业开绿灯、除障碍,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应有责任。(4)创业前景:政府要对毕业生的创业立项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并给予建设性的指导。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示范,也是一个培养过程,让他们在经济大潮中得到锻炼,体察人生,在创业中规范自我,实现价值。即使他们创业受阻,只要他们有所创新,政府仍可把他们安排到适当的位置继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 

2.毕业生自主创业内在机制的动因。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有一定内在条件的,这种内在机制的动因是需要个人去把握的,也是因人而宜的。 

(1)胆识:毕业生自主创业有一定的风险,既要有胆识,又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分析、定性,不是盲目的、赶潮的,而是理性的、可行的。(2)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要有创业思想,创业协调能力,更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高校毕业生与无专业知识的创业者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要正确处理好专业知识与自主创业的关系,专业思想与创新立业的关系,专业技能与创业起步的关系。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创业思想,才具有自主创业的基本条件。(3)能力:这种能力是自主创业的综合能力。自主创业者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还要有组织、管理、协调、创新等能力。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自主创业内在动因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发展的综合指标,培养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尺。(4)条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除具备上述动因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自主创业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支撑,无论是何种行业,起步阶段的经济保障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决定了不是每一位毕业生都具备这个条件,就是争取社会、政府的支持,自己也得有一定的经济作保障,否则,自主创业将是一句空话。 

3.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认同机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除了外在、内在机制之外,还要有认同机制作保障。 

(1)观念认同:自主创业或叫自谋职业并不是容易做到的,取决于多种因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首要因素。由国家统包到自主就业落差很大,不进行观念更新、与时惧进,没有勇于创新、开拓之举,很难走上自主创业之路。(2)自我认同:高校毕业生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社会的环境状况,市场经济的推进规律,自身具备的现有条件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若认定自己走创业之路,就要在创业的道路上定好位、谱好曲,在自主创业的探索中创就业之轨迹,现人生之价值,报国家之培养。(3)家庭认同:每个毕业生实现人生价值呈现多样化。父母、家庭对子女的就业很关注,对就业形式的认同在发生着变化,对坐机关当干部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有胆识、有能力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家庭支持率在上升,走自主创业路的毕业生在创业初期能否得到家庭的认同至关重要。(4)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基石。首先大学生是个有知识有智慧的特殊群体,每个社会成员对(下转第105页)(上接第48页)他们有一定的信任度,加之政府的政策倾斜,个体具有的特潜性,社会成员对他们的自主创业比较看好。其次大学生自主创业更需要社会的支持、认同。再次大学生应抓住自主创业之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按政策有原则讲诚信,在创业大道上摔打磨练、锻炼成才。

4.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机制。大学生的自主创业需要政策支持、社会关注,政府在无法彻底解决他们的就业之时,应充分发挥政策调控功能,建立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机制。 

(1)政策激励:政府应不断完善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政策。比如创业初期的津贴补助,政策、经费支持。鼓励毕业生去自主创业,鼓励他们在实现了自主创业的同时,为更多的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2)榜样效应: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太少,未形成气候,需加大自主创业的宣传力度,让毕业生了解到自主创业是一种积极的就业形式,不是无奈之举。多做自主创业成功之例、成功人士的宣传鼓动工作,用榜样效应去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主创业,充分准备自主创业,积极实践自主创业。(3)成就感召:毕业生

自主创业既是就业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生实现价值、创造成就的一种较好形式。宣传媒体应发挥职能作用,对自主创业做出成就的毕业生进行跟踪报道,以毕业生创造的成就去感召新一代毕业生走创业之路,去践行自己的人生价值与使命。(4)社会效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检验归结在社会效益上,社会效益突出的创业者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与地位,给予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与平台,让他们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能看到光明的前景和辉煌的人生之旅,使他们在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去回报社会,去实现人生的最大追求。

三、高校联手机制的圈定是重要手段 

 

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各高校的中心工作,一把手工程。每所高校都建立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工作机制。但高校联手机制的发挥至今仍很薄弱,若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联起手来,形成合力,互帮互助,将是事半功倍的就业机制。 

1.高校专业连锁机制。高校所设置的专业有很多院校是相同的,若某区域高校的相同专业实现在结构调整和学科建设上互补,教育、设备、资源共享,将该专业实行连锁机制。当某用人单位需要某专业的毕业生,都随时有毕业生推荐给用人单位,更便捷的是用人单位只要找到一所高校,就能了解到某区域各高校某专业的毕业生情况。对某区域的所有高校来说,既省时、省事、省人力、省经费,又能起到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的效果。 

2.高校层次对接机制。区域高校都有本、专科之分,以本科院校为龙头,把本专科院校在毕业生就业层次上对接起来。用人单位需要本专科毕业生是有一定计划比例的,本专科院校可互相推荐毕业生,以形成用人层次上的对接,实现某区域高校毕业生就业之特色。 

3.高校区域联手机制。某区域的中心城市都设立有不同类型、学科专业的高校,各高校的就业工作压力很大,人力、财力很有限,若区域各高校实行联手机制,充分发挥各高校的资源优势,共同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共享资源,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4.高校人力资源联动机制。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各高校从事就业人员有限,若某区域高校将从事就业工作人员实行联动机制,及时进行工作上的交流,信息上的互通,形势上的共研,做法上的互帮,就能形成一人做活一片,一事共振一方。 

 

四、校企联合机制的扩大是发展之路 

 

高校毕业生就业日趋严峻,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降低对就业性质、条件的要求是当务之急,从第一线做起,在基层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创业打好基础。那么,校企联合是实现毕业生完全就业的发展之路。 

1.校企沟通:各高校要积极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在实习中了解企业的管理及用人理念,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专业知识,乃至于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结构。校方应积极去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调整知识结构的同时,培养学生能吃苦、讲原则、讲诚信、有开拓精神,校企双方在育人与用人的通道上,进行深入的了解,互信的沟通,以便于培养出的毕业生适应企业的需要。 

2.校企联办:高校与企业联办的形式适应于当前的大众化教育。企业将用人计划、培养目标、动手能力、生产管理程序提供给校方,高校根据企业的用人情况落实招生计划,再进行基础、应用理论、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教育,最后一年的实习交给企业,主要是生产实习、岗位培训、管理程序与研发能力的熟悉等。毕业生毕业后在该企业就业。 

3.校企订购:所谓定单式教育。企业根据需要与校方联系,订购所需的专业、人数,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向校方提出培养的目标、模式,加强对校方培养过程中的监督,可随时修订教学计划,校方保质保量地完成企业订购合作的相关事宜,向企业批量输送毕业生,这种方式是毕业生就业的好形式。 

4.校企合作:这种合作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用人需要与某高校有长期稳定的用人、教学实习合作关系。其特点是高校设置有企业所需要的长线专业,培养层次与企业的用人要求吻合,该高校的毕业生在企业有较高的满意度,企业可根据需要在毕业生中挑选人才,实行双向选择。高校可每年输送部分毕业生去企业就业,高校与企业之间保持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林诗锋.构建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j].世纪桥,2009(17). 

[2]王俊岭,李德海.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的建设[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08). 

[3]张少杰.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第4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就业率 就业选择 就业观念 就业质量

近年来,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其发展已初具规模。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调查研究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探索出一条具有民办高校特色、适应独立学院就业工作需要的路子,是当前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本文通过对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展开深入全面的调查分析,对独立学院就业工作进行积极思考并提出合理建议。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数据主要通过两种渠道获得:一为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就业情况基础数据,二为针对往届毕业生展开的追踪调查数据。其中追踪调查的方式为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工具采用自编的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2010~2012年近三届的300多名毕业生。

二、调查结果

1.就业率

该校2007~2012年就业率统计结果显示,近6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近90%,部分专业的就业率可达到100%,总体就业率位居省内独立学院前茅,在全国独立学院范围内亦居前列。

2.就业选择

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灵活就业、继续深造和基层项目四个领域。调查结果见下表。

表1 就业领域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政府机关 14.26% 9.67% 10.63%

灵活就业 57.70% 60.73% 58.23%

继续深造 13.03% 11.40% 12.18%

基层项目 2.07% 2.36% 2.80%

3.就业地区流向

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27.7%)、长三角(20.8%)和珠三角(35.5%)地区。中部地区是该学校最主要的生源地,该校又位于中部省会城市,因此流向该地区的毕业生较多。珠三角和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仍然是吸引毕业生的热门地区,又由于主要生源地距离珠三角地区较近,毕业地区流向率最高。

4.就业质量

参考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监测网所提供的有关就业质量的检测指标,本次调查主要考查了就业率、对口率、薪酬待遇、适应力、稳定率、满意度共6个反应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第一,近6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近90%,部分专业的就业率可达到100%,总体就业率偏高。第二,在就业选择上整体对口率偏低,各专业之间差异较大,也呈现不同年度之间的波动变化。第三,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起薪普遍偏低,起薪低于2000元的总计约60%。第四,毕业生总体上在就业后的半年到一年内都能够适应职场。5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完全胜任,38%的毕业生认为基本适应,6%的毕业生则认为自己还处在继续适应期。第五,总体来看,毕业生在工作的前三年里稳定性较高,而离职率偏低。第六,大多数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状况基本满意,在工作最满意的因素当中,稳定性、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影响最大。

5.求职途径

近些年来,毕业生的求职途径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主要有校园招聘、学校推荐、人才交流市场、政府及事业单位考试、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络、人脉关系、自主创业等等。就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独立学院毕业生认为最主要的求职渠道,依次为网络、人才市场、学校推荐、熟人介绍。

三、分析讨论

1.总体就业率较高

近些年来,部分独立学院由于定位准确,办学特色突出,走市场办学的道路,其学生就业率远高于普通高校。

2.就业选择多样化

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灵活就业、继续深造和基层项目四个大的方向,但具体形式非常灵活多样。其中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最大,其最大的优势是稳定;考研热依旧,伴随着与人才高消费的相互激化,毕业生们选择主动或被动考研来提高学历和就业竞争力;基层项目众多,目前中央和地方组织实施的大学生下基层项目,大致包括“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九大类,均配有鼓励政策;灵活就业形式越来越被社会认可,一部分毕业生自谋出路,或选择自主创业,或成为自由职业者。

3.就业观念存在差异

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一部分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积极务实,能够摆正心态、合理定位、主动争取,往往求职成功率更高;也有一部分毕业生不能正确的自我定位,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眼高手低;还有一部分毕业生习惯了“等、靠、要”,过分依赖于学校和老师,缺乏职业规划和积极主动的求职行动;另一部分毕业生,功利色彩偏重,过于浮躁而不够踏实努力。

4.就业质量有待全面提高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在选取的6个就业质量考查指标中,就业率、适应力、稳定率三项最高,满意度偏高,薪酬待遇水平一般,而对口率偏低。总体来看,就业质量还有待全面提高。

四、对独立学院就业促进工作的建议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总体就业率

一方面,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抱怨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市场上出现诸多人才缺口,招聘单位呼喊“招不到人”。这种矛盾反映了高校专业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独立学院如果能够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和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制定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能有效促进就业率的全面提升。

2.继续转变就业观念,鼓励灵活就业

调查发现,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较过去有所转变,但仍然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或扎堆考研和考公务员,不愿意到基层或偏远地区,由此限制了就业。因此独立学院要继续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定位就业目标,调整好心态,更为积极主动和务实,通过多渠道灵活就业。

3.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关注就业质量

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已经逐步建立和完善,但还需要在某些方面更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例如,在职场能力培养、职场适应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就业质量方面不能单纯地追求就业率,还应从毕业生的适应力、稳定率等多方面考虑。只有加强和完善以上工作,独立学院才能真正向社会输送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才能获得用人单位的良好口碑,从而长远而有效地促进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向良好态势发展。

4.提高教育质量,扩大社会认可度

独立学院在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应不断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通过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接触和交流,提高学校的品牌知名度。一方面加强学校在各级各类媒体上的宣传报道力度,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宣传学校工作的创新点和亮点以及取得的成效;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努力争取官方、社会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张翠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11).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本已严峻的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面对急剧变化的就业环境,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应紧跟现实,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当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正确引导毕业生理性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在危机中寻找机会,从而顺利实现就业。

当前,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全球,引发经济下滑,不少产业受到冲击,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中国的就业市场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中国经济蓝皮书》指出:2008年年底到2009年年底,全球金融海啸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特别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更为严峻。因此,如何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开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毕业生理性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在危机中寻找就业机会,实现就业,是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客观认识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

(一)金融危机急速冲击就业市场,企业岗位需求大幅下降

随着金融风暴的蔓延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少企业倒闭、裁员,企业岗位需求下降。相关资料显示:由于受到金融风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东省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市场劳动力需求下降;在过去八个月期间,全省亏损企业过万,有的已经倒闭或者濒临倒闭;许多往年必定出现在校园招聘现场的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已经明确表明取消招聘计划。但是另一方面,求职人数不断上扬,其中以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数量增幅最为明显。

(二)高校毕业生总量增加,就业竞争激烈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从1999年起实行扩招至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根据统计,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2008 2012年每年毕业生规模将持续在600万一700万人,总量达3000万,比2003~2007年间的1738万增加72%。而我国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突出矛盾还将长期存在,每年需在城镇就业的,包括当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和上一年结转下来未能实现就业的人数大约在2400万,而我国每年只能提供城镇就业岗位1200多万个,缺口在1200万个以上;同时高校毕业生在城镇新增劳动力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今年毕业生数量已超过社会新增岗位的一半,在现今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社会需求量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难度愈发凸显。

(三)理性对待金融危机,准确把握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环境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就业促进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党的十七大要求创造性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008年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提出“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及“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和政府对毕业生就业的关注,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提供了信心保证。

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002年以来中央有关部门发出的关于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文件累计达到40多个,共100多项具体的政策,内容涉及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待就业服务、失业登记、临时救助等各个方面。同时,各地还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大量的配套政策措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和政策框架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就业方式灵活。就业机会相对较多

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就业形势主要体现为:劳动力供给总量较大,而岗位的增加相对较少,在未来十年,我国就业市场总体上呈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态势。高职毕业生就业既面临巨大的挑战,也有机遇。首先,随着工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企业急需一大批有一定专业技能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而高职生理论和技能兼备的特点正是企业所需要的。其次,高职生的年龄结构、享受的政策待遇如户籍指标等在劳动力市场上有一定的优势。再者,高职由于学科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比较直接和密切,许多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就业市场的需要。

3.高职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逐年提高

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毕业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高职高专教育招生数从54万人增长到299万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断创出新高,据教育部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从2004年开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已经连续4年保持稳定增长。从2004年到2007年,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每年同比大约上升一个百分点。据各省市的统计,2007年全国有10个省份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了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水平。

二、金融危机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一)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我国政府计划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等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的出台,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最近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我国的总体经济形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应该坚定信心,充分发挥国家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广开就业渠道,扩大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地域范围和数量,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鼓励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主动参与就业竞争,寻找就业岗位。

(二)构建立体化的、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毕业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探索多种就业途径,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高职院校除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继续举办各种类型招聘会、服务月、服务周等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途径外,还应进一步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如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人才合作基地,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优势,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同时,加强与当地人才市场的联系,充分利用人才市场的信息网络优势,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四)搭建平台,鼓励毕业生走自主创业之路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针对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从毕业生就业心理及就业形势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各高等院校开始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广泛好评。然而,几年后跟随而来的是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使得就业形势将会更加严峻,高职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尤为突出。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成为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制度进行了改革,“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模式的建立,给大学生择业赋予更大的自主性,创造了更为广阔的择业空间,同时也给各高校带来了许多新的困难和课题。我们学院也同样面临着新的压力和考验,如何进一步搞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学院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这也是我们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针对我院毕业生的具体情况,笔者的几点看法是:

1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及时做好教育辅导

踏入最后一学年,毕业生就业问题开始困扰着许多同学,不少同学由于主观认识和个性方面的原因,在择业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差,针对毕业生容易产生的心理偏差及时做好辅导和引导工作。

1.1毕业生就业心理偏差的分析

(1)期望值过高:缺乏对社会需求和求职单位的了解,忽略对自身特长和专业的分析,盲目追求到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要求环境舒适,待遇高的职业。(2)缺乏主见、依赖他人:有些同学对自己适合干什么工作缺乏认识,对“供须见面,双向选择”感到茫然。(3)焦虑心理:担忧自己所学专业是否受社会欢迎;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在选择单位上应该以发展为重还是以报酬和地位为重等等。(4)过于自信、盲目乐观。(5)互相攀比、盲目从众。(6)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便悲观失望,怨天尤人。

1.2对毕业生的教育和辅导工作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引导毕业生正确处理实现自我和服从国家需要的关系,树立起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毕业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坚持自身价值与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2)加强就业心理教育和辅导。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人才市场上,大学毕业生既是选择的主体,又是被选择的个体。正确认识择业过程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而不能让市场来适应自己。引导毕业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估自己,不要脱离实际、好高骛远。

(3)加强形势教育。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新政策的不断出台,人才供求市场的不断变化,大学毕业生由于自身经历和政治理论水平的限制,对国情和形势的认识水平较低,因此学校应在毕业生中进一步做好形势政策教育,让毕业生对当前形势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2分析形势,把握好方向

2.1我院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作为高职类毕业生,尤其是对行业依赖较大的毕业生,更有必要让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形势,一方面增强毕业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毕业生过分乐观。作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存在的有利因素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1)我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较大空间,我省经济总体走出困境,呈上升趋势,人才的需求总量比较大。

(2)近年来,我省的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交通行业在“十五”规划期间我省将投入资金1176亿,重点建设和完善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国、省道网络、县乡公路网络、公路、水路运输网络、信息化网络,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给我院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3)专业特色明显:我院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强,实用性强。

2.2我院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1)高校连年扩大招生,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总体形势呈现出供过于求。(2)受多种因素影响,我省新增的就业岗位正在收缩。据广东省劳动部门介绍,“十五”期间,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多重调整任务,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压力空前增大。

(3)长期以来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充分,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其在整个教育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还普遍不太了解,在思想观念上,总认为“高职是比专科还低一个层次的三等教育”,用人单位在录用专科毕业生方面还不太尽人意。

通过分析形势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当前的处境,把握好方向,更好地把握自己,积极面对毕业就业的关键时刻,成功踏入社会。

3对策的思考与探索

如何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做得更好,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齐抓共管,积极挖潜

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学院今后的生存和发展,笔者以为应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学生部门的事,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还需要充分调动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潜能,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共同迎接新的挑战,将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3.2练好内功,保持特色

为了更好地锻造我院的优良“产品”——毕业生,学院经常组织老师们到用人单位去了解毕业生的使用情况,根据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从反馈的情况来看,普遍认为我们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肯吃苦,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但对新技术,新工艺掌握得不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高职院校除了要抓好课堂教学质量,还要抓好实践教学,练好内功,保持自身的特色,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加曩外联,立通,面向社会从首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我院毕业生大部分在交通行业,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阵地”,要牢牢的把握好;另一方面,由于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专业设置越来越多,以后将会有更多的毕业生跨出交通行业就业。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学院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加强外联工作,做到“走出去,请进来”让社会上更多的单位、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学院,了解我们的毕业生。为毕业生就业拓展更大的空间。

3.4调整专业结构,突出竞争优势

学院在专业设置上,既要与其性质和任务相匹配,体现学院的专业特色,又要紧密配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思想,始终要有自己的拳头专业和名牌骨干专业,在保证专业技能要求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增强学院和毕业生在社会竞争中的实力。

3.5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1)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学院积极地向各界用人单位推荐我们的毕业生,另一方面鼓励同学们自找单位或独立创业。2)加快就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毕业生管理系统,多渠道开阔就业门路,收集就业信息。3)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朝着“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第7篇

“60后”省部级干部是我国政坛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们年轻、务实、充满个人魅力,一举一动都倍受各界关注。他们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他们真的有三分之一出身“团口”吗?调查显示:

他们从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到晋升到副部的平均年限为21.3年,晋升到副部级领导干部的最短年限是14年,晋升到正部级领导干部的最短年限为22年。

在他们各不相同的成长路径中,由机关道路成长起来的比例占1/3强,其次是高等院校成长道路,接下来是国有企业路径,此外,还有共青团路径、研究机构道路等路径。

80%的“60后”都有破格提拔的经历。

截至2008年4月,据不完全统计,中央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政府中共有“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71人。其中,女性7人(均为省部级副职),约占10%;少数民族10人,约占14%;派和无党派人士11人,约占16%;省部级正职5人,约占7%,包括湖南省省长、河北省代省长、新疆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和国防科工委主任张庆伟,最年轻的是同为45岁的和孙政才,张庆伟和努尔・白克力都是47岁,48岁。

“60后”分布体现省部级领导干部年轻化整体布局

“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在中央和省两级政府中分布较为均衡。在71人中,中央政府各部委局中共有15人,省级政府中共有56人。中央政府分布在国防科工委、农业部、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司法部、监察部、中国人民银行、环境保护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海关总署、体育总局、邮政局和保密局,除国防科工委和环境保护部各有2名“60后”外,其余部门各有1名。

“60后”还广泛地分布在除甘肃省以外的其余30个省份中,分布最多的省级政府是北京市和新疆自治区,都是5人。北京市的5名“60后”皆任副市长,新疆自治区除主席是“60后”外,还有4名“60后”副主席。其次是自治区有4名“60后”副主席。再次是上海市、湖南省、福建省和青海省各有3名“60后”副市长或副省长。另有9个省级政府中(山西、广西、江西、江苏、贵州、辽宁、山东、重庆和内蒙)各有2名“60后”副省长、副市长或副主席。其余14个省级政府各有1名“60后”副省长、副市长或副主席。

这种均衡分布状态,不仅对各地各级领导干部年轻化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同时也体现了中央对省部级领导干部年轻化整体布局的精密安排。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实现领导干部“四化”和破除领导干部终身制两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目标要求以来,干部队伍的年轻化步伐就从未停止。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就,不能不说与领导干部年轻化改革有着密切关系。

传统的“工程师治国”局面正在改变

在71名“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中,100%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9人,约占27%;获得硕士学位的36人,约占50%(其中获得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的15人,约占36人的42%,说明党校学历教育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学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获得学士学位的13人,约占18%;专科学历的3人,约占4%。

学历层次提高(研究生学历约占77%)是“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的突出特点。在获得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干部中,逾2/3是通过在职学习获得的,说明“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取得高层次文凭和学位的强烈欲望,同时说明他们是学习型的一代高级领导干部。在68个学士学位中,文科学位获得者31人,约占46%;理工农医学位获得者37人,约占54%。

这两个比例说明传统的“工程师治国”的局面正在改变,将来治国安邦的高级领导人中将会出现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毕业生。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中,已知确切入党时间的49名中共党员的年龄入党平均为22.05岁,这说明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大学学习阶段就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60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比同龄人更早地追求政治上的进步,也间接地说明“60后”从政愿望在青年初期就已经表现出来。

“60后”的平均任职年龄及晋升时间间隔

从职务晋升的速度来看,“60后”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60后”担任副部级领导干部时平均任职年龄为43.8岁,其中5位省部级正职领导干部担任副部级职务时平均任职年龄为41岁(比43.8岁降低了2.8岁,说明他们的晋升速度更快),他们担任省部级正职的平均年龄为45.2岁。“60后”从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到晋升到副部级领导干部的平均年限为21.3年,其中5位省部级正职领导干部晋升到副部级职务的平均年限为18.2年(比21.3年缩短了3.1年)。晋升到副部级领导干部的最短年限是14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陆昊),晋升到正部级领导干部的最短年限为22年(农业部部长孙政才)。

可见,“60后”大学毕业后仕途坦荡,在官场上活动游刃有余,说明了他们较快地而且很好地适应了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

按照干部职务晋升制度规定,大学本科毕业生初任职务为科员,晋升副科、副处、副厅和副部职务的要求在下一级职务上任职满3年以上,晋升正科、正处和正厅职务的要求在下一级职务上任职满2年以上。根据逐级晋升规定,本科毕业晋升至副部级职务最短时间要求18年以上,年龄最小应在40岁以上。从21位“60后”的详细晋升资料分析,他们由副科晋升到正科平均年限为2.4年,正科到副处为3.4年,副处到正处为2.7年,正处到副厅为3.2年,副厅到正厅为3.7年,正厅到副部为5.1年。这说明在同一层次职务中“副”升“正”时限较短、较易,但由下一职务层次中的“正”升到上一职务层次中的“副”时限较长、较难。不过平均来看,“60后”的各级职务晋升时限大体上与前述职务晋升规定相符,但其中不乏破格(破格规定年限)记录。破格次数占职务晋升次数的24.7%,几乎每位“60后”(占总数的80%)都有破格经历,科、处、厅的六个职务层次上都有不同比例的破格晋升者,说明“60后”在不同时期或者不同工作阶段都有优异的工作表现,并得到组织人事部门或者上级领导的赏识。

“60后”的六大从政路径

“60后”的从政路径各不相同,纷繁复杂,但仍然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划分不同类型。根据“60后”担任省部级领导干部之前的主要任职经历为标准进行划分,大体上分为以下六类:

第一类是机关路径,即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党政机关工作,由科员逐步晋升至省部级领导干部行列。经由机关路径而晋升的“60后”25人,占35.2%。机关路径又分两种情况,即高层机关路径和基层机关路径。高层机关路径的主要工作经历是在中央政府或者省级政府工作。如原人事部副部长唐军,1983年大学毕业后工作于劳动人事部,历经科级、处级和司级领导干部,一路走来,2007年担任人事部副部长。高层机关路径缺少基层从政经历和基层工作经验,弥补缺陷的组织手段就是挂职锻炼。唐军任人事部副司长期间,曾挂职于银川市副市长一职。基层机关路径指大学毕业后从基层政府工作做起,逐步晋升至省部级领导干部。

第二类是共青团路径,即大学毕业后主要从事共青团工作,后转入党政机关担任省部级要职。经由共青团路径晋升的“60后”7人,约占9.8%。最典型的是新疆自治区任副主席胡伟。胡伟从1984年任浙江省德清县团县委书记开始,主要供职于“团口”,除1986年至1994年的八年担任浙江省安吉县委和县政府领导外,几乎一直任职“团口”,2001升至团中央书记处书记,2005年调任新疆自治区副主席。

第三类是国有企业路径,即大学毕业后主要在国有企业工作,并逐步晋升到高级管理人员行列,后转入党政机关担任省部级要职。经由国有企业(主要是央企)路径晋升“60后”13人,约占18.3%。最典型者就是原国防科工委主任张庆伟。他1982年大学毕业后在国有企业从事飞机设计和企业管理工作,逐步晋升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和党组书记的位置,后进入中央政府担任国防科工委主任,现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第四类是大学路径,即大学毕业后主要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逐步晋升至大学高层管理人员,后转入党政机关担任省部级要职。经由大学路径晋升的“60后”16人,约占22.5%。最典型的莫过于广西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陈章良于1987年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1995年升任北大副校长,2002年升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2008年进入党政机关担任广西自治区副主席。

第五类是研究机构路径,即大学毕业后主要在科学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逐步晋升至科研机构的高层管理职位,后转入党政机关担任省部级要职。经由科研机构路径晋升的“60后”7人,约占9.8%。最典型者是国家保密局局长夏勇。他1982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做社会科学研究工作,2002年升任法学研究所所长,后于2004年进入党政机关担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2005年升任国家保密局局长。

第六类为其他路径,包括从新闻媒体单位、作家协会和军队各晋升1人,约占4.2%。

六大路径:成长道路的客观描述

六条途径涵盖了“60后”的所有从政路径。这些路径既是对“60后”成长道路的客观描述,也是中央多渠道选拔培养高级领导干部制度的真实写照。

机关成长道路虽在比例上占第一位,但也仅占1/3强。通过这条途径成长起来的“60后”,熟悉政府机关决策程序,人脉较好,对政府工作驾轻就熟。

排在第二位是高等院校成长道路,比例上占到近1/4,但若连同科研机构成长道路一起计算,比例上接近机关成长道路,也占1/3(33.4%)强。这个数字说明有大量专家学者进入党和国家高层机关中。这条途径既实现了专业化和知识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也给高层决策带来更多的理论指导,使得公共政策制定的理性程度逐步提高。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进入政府排在第三位,比例上占到近1/4。通过这条途径成长起来的“60后”,他们的经济头脑和市场视野给政府带来的冲击是其他途径无法取代的,在经济导向的政府决策中,这些“60后”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第8篇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谢庆生的贺信对论坛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殷切希望,对全体参会人员是巨大的鼓舞,对论坛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参加本次论坛的有来自重庆、北京、贵州各省、区、市的优秀村官代表、专家、学者和部分企业家,还有贵州省相关市、州、地、县、区党委组织部代表和部门260多人。在中国第一个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毕节试验区”发轫地、“贵州屋脊”所在地赫章县举办最基层的“村官论坛”,共商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做好村级经济和谐发展大计,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创举。

整个论坛就“怎么当好新时代村官”、 “三农”问题与小康社会建设、农业产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演进、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生态化构建、土地流转与城镇化发展模式等5个专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旨在努力找出一条切合中国农村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与会代表认为,这次论坛开得生动、活泼,论坛的主题选得好,出席嘉宾的层次高,参与面广,研究问题的针对性、前瞻性强,问题探讨有相当深度。经过与会村官、专家、企业家以及相关组织部门代表的认真研讨,形成以下七点共识。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在建设惠及十三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过程中,始终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限制的约束。如果不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无从实现。

2.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针对区域的实际,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创建生态文明村。从毕节试验区赫章县推进的“历史文化兴县、矿业强县、农产富县”战略实践,自然优势与人文优势的结合,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融合,无论是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构建生态文明村是值得推崇的范式。建设生态文明村,迫切要求做到超前规划先行,特色产品立足,基础设施强化,公共环境美化,文化娱乐场所明净。

3.利用价值规律,大力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产业。长期以来,贵州毕节就致力于探索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上世纪八十年代,毕节地区就积极探索和践行“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持续发展道路,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毕节的实践证明,必须要充分运用价值规律,把握市场先机,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前景广阔。

4.企业要转变发展观念,倾力关注“三农”发展变革。我国的农村是一片博大的市场,广大农民是市场的主体,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首要任务。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当下经济的负面影响正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企业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构建农村区域间、企业间与政府间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及创新机制,竭力克服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坚持循环生产,应用清洁能源,推广新能源,履行社会责任,携手创建符合时展的生态企业范式。

5.顺应时展要求,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部分农民必然要走出农村,其承包地必然要参与流转;同时,实行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又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基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理应主推“三个流向”:流向在家农民,流向专业大户,流向龙头企业。同时,应该提出科学合适的目标,突出重点,不搞一哄而起和“一刀切”,树立联动理念。

6.探索建立新时代村官考核评估和评价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从教育培训、待遇、保障等多方面,建立完善符合新农村发展的选人、用人的评估办法和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