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赏析八篇

时间:2022-06-23 02:57:11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构建

现代商业银行追求的价值最大化,从来就不应是简单的最大化收益,而是在其自身风险承受范围之内的合理化收益。面对频频发生的风险事件,越来越多的银行人已经意识到,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作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先进与否,将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把风险管理上升到文化层次,就是要超越目前的风险管理理念,把各种风险管理手段进行一次全面的整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运筹,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从而追求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化的风险管理效果。

l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通过在员工中培育、灌输风险意识和在风险管理活动中提炼、形成的集风险理念、风险价值观和风险防范的行为规范于一体的人文文化,主要由知识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所组成。风险管理文化的知识层面是指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和艺术。具体来说,它包括商业银行对各种风险的评估能力、辨识能力、在风险一收益上的权衡艺术以及对风险管理模型开发运用的技术能力等,主要内含在商业银行的客户营销人员、风险控制人员及高级管理层的能力中。风险管理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商业银行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包括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完整的内控制度由内部组织结构控制、财务系统要避免出现只重视业务发展,不重视风险的倾向。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全体成员统一于风险管理方向上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精神因素。作为精神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念形态比制度具有更长远的效应。这种观念的继承可以超越制度本身,不受时问和空间的限制。因此,风险管理不仅要寻求行为及组织上的知识和制度层面,而且要寻求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文化。

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对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

2.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形成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渗透于商业银行的一切活动之中,其具有持久性等特征。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就是风险管理文化培育、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

2.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控制能力。国际先进银行一贯重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将风险控制和利润创造看作同等重要的事情,强调风险管理应贯穿于银行业务的全过程,使风险管理从理论和实践中成熟的文化像一张无所不在的网,会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困银行业来讲,风险管理文化的成熟、升华、锤炼,对于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2.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商业银行是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防范和化解风险,避免和减少商业银行的损失,确保业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具备了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才能实现商业商业银干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构建成败的主要因素

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风险管理文化构建的因素众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1管理层的积极倡导与策划

没有比将风险管理的价值观深深根植于银行高级管理层的大脑中这一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了。对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银行高级管理层应该保持足够的热情、敏锐的大局观,做好风险管理文化的策划。在日常业务经营过程中,最高管理层不但要直接领导、组织、参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并且要身体力行,不做违反风险管理原则的事,从而维护风险价值观的权威性。

3.2科学合理性的激励约束机制

现代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各种风险特别是内部风险与其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有相当大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约束机制的先进性可以有效控制和弱化风险,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不能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割裂开来。积极的态度是不回避风险,而是积极地去经营风险。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使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业务得到有效地发展。同时,在对业务部门、人员的奖励安排上,应该尽量避免出台短期行为导向的激励措施,以免埋下风险隐患。

3.3信息获取和共享的水平

风险来自预期损失的不确定性,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也来自于对信息的错误理解。现代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采集、整理、分析、交流的渠道,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国家政策导向、有关行业发展、市场变化以及同业竞争的研究和交流,建设中心数据仓库和信息平台,建设风险分析、预警、防范和处理机制。

4构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着力点

4.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文化发展和管理的关系。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依靠先进的管理来支撑。管理水平一旦滞后,即使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最后的结果还有可能是事半功倍。二是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在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质量始终都应是发展的第一主题,应引人质量管理理念、标准、方法,切忌搞表面文章。三是处理好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关系。要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出发点要落在实现员工利益最大化。风险管理文化的构建是为了满足银行发展的苦婴,但细上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员工的认感和参的积极性。四是处理好制度建设和风险管文化的关系度建设能有力地推进风险管理文化构建,滞后性和被动性,因此,制度在为文化发腱提供保障的时,必须随风险管理文化的发展而断创新和完善。

4.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要有明确的原则

一是突出个性原则。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必须,结合普遍发展原则和监管部门要求的前提下,突Ⅲ本行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特点,塑造出具有本色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统一和差别原则。单对一家来说,其风险管理文化的理念、主旨应是统一的。但鉴于地区、业务的差别化,在实施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时,应允许采取不¨的险管理模式和手段。三是求实和完善原则险管义化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提理念、喊口号的阶段,婪提倡务精神。通过实践来检验风险管理文化建没的成,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

4.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观念要强化创新

观念创新是企业文化进步的体现,没钉创新的观念,就不会有创新的企业。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我国商业银行能否赢得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杈,首先在于观念的创新。只有确立新的观念,才会有新的思路,新的出路。在创新思想观念、完善风险管价值念体系的过程中,要自觉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脱为指,并借拾日际一流商业银行的先进理念,吐故纳新,计现仃的风险理念及其政策、措施等进行全面的对比、检验、衡毓,凡是符合要求的,要坚定地贯彻执行;不完全符合的,妥快进行修改、完善;不符合的,要坚决加以纠正。

4.4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贵在坚持不懈

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是持续动态的过,并不足·劳永逸的。它需要商业银行在保持卡埘稳定的核心险价值观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改进、提高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进行融合。尤其要因应银行临的现实环境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成为一个对各种风险进"防范的动态防护网。因此,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特别是领导埘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认知必须具有连续性,只仃这样,才能使风险管理文化的价值观、传统和意识沉淀米,根植于楚个商业银行的运作行为之中。

4.5构建风险管理文化需要全员参与

风险存在于每一项业务和环节之中,商业银行的这种内在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个员工的行为,银行[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崽识和自觉性、为,有效地识别、防范和控制风险,商业银行一般部设有的风险管理部门,专司风险控制之职。不足,风险控制绝不仪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无论是高级管理还是基、工务人员,无论是风险管理部门还是业务拓展邪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在做每项业务时都要考虑风险因素。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应负责衡量银行的总体风险敞口,保险管承担总的、最终的责任。而独立于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判断和决策。

4.6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应与股份制改造相适应

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障和理念基础之一。对于正在或即将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商业银行来说,更需要实施新的、高层次的文化战略,抓紧构建与其发展相适应的、高度吻合的风险管理文化。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应当是,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自觉地将股份制改造这一关系国家经济金融命脉的大事与个人的工作和责任联系起来,将全行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真正结合起来,动员广大员工积极行动起来,争做股份制改造及深化综合改革的支持者、促进者,自觉按照上市银行的高标准来衡量、检验各项工作,坚持用新的标准、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新的策略,着力培育新的风险管理文化理念,拓展新的工作思路,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国际先进银行为标准,不断丰富和创新风险管理文化内涵和功能,大力推动观念、作风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推动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与突破。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第2篇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作了大量工作,但形势仍然严峻,特别是不良资产,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必然加剧。同时随着业务,操作风险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形势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城市商业银行具有全面风险管理的体系。

的城市商业银行缺乏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观念,目前实行的是部门分散管理的风险管理方式。各个部门从上到下制定了不少的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很多变成了墙上贴着的制度和书本上写着的制度,而不是实际运行中的制度。构筑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就是要克服目前的这种混乱状态,将风险管理变成流程管理和系统管理。

二、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与层次

按照监管部门的风险层次划分,商业银行的风险可以分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或债务不能正常履型合约或信用品质发生变化而导致交易另一方或债权人遭受损失的潜在可能性,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

市场风险又称价格风险,是指由于被用于交易的资产或可交易的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市风险、商品价格风险(期货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控制、人为的错误、制度失灵以及外部事件给银行带来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包括诸如控制风险、信息技术风险、欺诈风险以及和商誉风险等。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相比,操作风险有显著不同支出:操作风险大多是在银行可控范围内的内生风险,与收益无关;而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更多表现为外生风险,与收益相关。

就当前来说,信用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直接表现就是不良贷款上升,业务指标恶化。按照新的监管标准,不良贷款率不得高于5%.操作风险则主要取决于日常管理的效率。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改革的推进,市场风险离城市商业银行越来越近。

(二)全面风险管理下的内部控制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构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来落实风险管理的要求。在构筑内控体系时,要运用现代金融工程的成果,创造性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策略解决金融财务问题。

城市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标准应达到:风险内控有标准、部门有制约、操作有制度、岗位有职责、过程有监控、风险有监测、工作有评价、事后有考核。在这样的标准下设计的风险内控体系,要做到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各个风险管理关键环节。这也是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风险内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未来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侧重点应放在事前预测与事中控制方面,决不会在事后风险处置上。风险管理落脚点是在于建立相应的内控体系方面,一个完整的内控体系包括: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内部控制岗责体系、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体系、内部控制工具体系和内部控制考评体系。

三、构筑符合全面风险管理要求的内控体系

(一)内部控制体系的总体思路

1、基本要素。一个完整的内控包括五项要素: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正。

2、基本框架。按照以上基本要素要求,设计的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应按如下路径展开: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内控岗责体系、内控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体系、内部控制工具体系、内部控制考评体系。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按总行、分支行两个层次展开,并始终保证与巴塞尔协议和银监会的要求一致,力求体现绩效考核、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三者的一致性。

(二)业务流程、管理流程与风险点

无论是业务流程的风险控制平台,还是管理流程的风险控制平台,都必须依赖岗位责任的设置来实施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控制。作用在于,提示管理者根据风险预警信号设计和实施风险拦截的对策。

建立并不断优化流程,目的就是在于建立一个有效有效控制风险的平台。按照这一思路,业务流程的建立应按照产品线来设计,并贯彻以下几个原则:1、品种完全覆盖。2、内控操作完整独立。3、可计量并有预警功能。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运行体系基本上按照这一思路设计并运行,需要强化的是评价与预警功能。

管理流程建立在业务流程之上。管理流程设计按照管理部门层面特征,按管理级次设计。城市商业银行按照总行和基层行两个层面设计,并结合业务流程。分领导班子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计划财务管理流程、信贷审批流程、与核算管理流程、法规管理流程、安全保卫管理流程、稽核监察管理流程、机管理流程、公司业务管理流程、个人银行业务管理流程、房地产业务管理流程、国际业务管理流程、中间业务管理流程、资产保全业务管理流程。各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合并设计。

在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设计中,通过文字图表来明示风险点。内部控制的关键就在于管理行为覆盖全部风险点,从而控制风险。比如,银监会关于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通知中提到的“13条”,就是13个风险管理的关键风险点。风险管理说到底,就是要贯彻“全面覆盖、重点监控”的思想。

(三)内部控制与岗责体系

岗责体系存在于一定的组织结构下,岗责体系的设计必须服从于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体系。它是风险管理信息传递和全面风险管理具体的实现途径。

1、岗责体系设计原则。根据城市商业银行岗责体系现状,结合银行业趋势,主要遵循全面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与业务管理平行作业原则、矩阵式报告制度原则、精简效率原则、相互牵制原则、协调配合原则、程式定位原则等7条原则。

2、岗责体系分层设计。根据管理级次,分总行和分行(支行)两个或三个级次设置。与常规设置不同的是,总行层面的风险管理岗位设置,除了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之外,为了将全面风险管理思想贯彻于全部业务活动中,必须在所有业务职能部门设置风险管理科室或岗位,明确负责对部门所负责业务的风险的监测、记录、报告、考核等工作。各分支行的风险管理,主张仅设立风险管理部统一实行风险控制与管理,只有业务规模较大支行在各业务职能部门内设立风险管理岗位。

3、风险管理职责必须明确。之所以考虑通过组织体系来管控风险,主要是通过组织与人力保证管理责任的落实。风险管理职责的明确,主要通过岗位职责描述和授信授权书进行,授权范围内事项分别由风险管理岗和风险管理部负责,风险管理委员会则主要是制定规则和处理例外事项。风险管理的关键则是,一是所有业务必须进行风险监控,绝对不能有游离于管理之外的业务;二是符合重要性要求的业务必须贯彻集体决策的原则,集体决策的规则必须有效。

(四)内控体系的衡量与评价

1、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包括风险识别、度量、管理策略等多个方面。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技术包括:专家评定制度、信用评分、信用评级和贷款风险度测算。,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采取上述方法一种或多种组合。这些方法尽管具有简便明了,易于理解,对实践操作环境要求不高的优点,但缺点也十分显著:一是主要以会计账面价值为基础,但会计数据并不能全面反映公司的实际状况和前景,因而难以发现借款人经营状况中更细微、更快速的变化;二是主要借助定性,主观随意性较大,在防范道德风险上有缺陷;三是效率较低,耗费人力时间过多。因此国际银行业开始采取开发数学模型来度量信用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了相应的内部评级法。目前国际金融界较流行的内部信用风险模型有:KMV公司的信用监控模型、JP摩根的信用度量术模型、麦肯锡公司的信贷组合观点模型等。

(2)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变化,可能导致的资产的回报率变得更低或负债变得更为巨大。这种风险针对利率敏感型资产和敏感型负债而言,它直接利差,从而影响盈利。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当商业银行经营外汇业务时,汇率变化可能导致银行相关资产变低或负债变大,从而对银行形成亏损。市场风险的综合度量技术主要有风险状况图、VaR方法、压力测试法、情景分析法等。

(3)操作风险。对操作风险的度量,国际上一些银行开始对风险因素进行跟踪,但多数银行的跟踪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少数银行采用程度不同的统计技术来评估风险,方法主要有基本指标法、标准化方法、内部衡量法、损失分布法等。但关注操作风险的度量及管理无疑对城市商业银行具有特别重要的前瞻意义。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第3篇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体系 再造

前花旗银行总裁沃尔特·瑞斯顿有句名言:事实上银行家从事的是管理风险的行业。这句话道出了银行的核td职能就是管理风险。然而,国有商业银行具有的却是一个失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在解决巨额不良资产和应对未来环境挑战的双重压力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刻不容缓。

一、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现状和失效原因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四大银行开始在信贷管理中全面采用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方法,后来陆续引进了信用评级、授信管理、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并成立风险管理机构统一专事风险管理,在审慎的会计原则、内控制度建设方面也取得进一步完善,随着银行经营范围和品种的扩增,风险管理涵盖的内容由表内业务到表外业务,从国内到海外分支机构,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也作了大量实践,近年来,风险管理逐渐得到重视并提到了经营管理的核心位置上来,制度、规则、方法和相关的研究得以丰富、完善,一个比较集中、统一风险管理架构雏形在四大银行内建立起来。与风险管理架构建设的进步相对照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却存在严重问题,造成风险管理体系失效的原因之一是体制造成的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扩张上,对资本金、准备金充足与否并不真正关心,长期不良资产问题并未真正列入管理者的考核目标,四大银行高管人员没有因整个风险管理局面的形成和一再恶化而被免职的事例。在产权和公司治理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国家信用担保和注资行为使四大银行在技术上破产却免于遭受挤提和清算,事实上助长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原因之二是缺乏系统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管理逐步被重视的过程中,虽然学习引进了西方银行的很多制度、方法,也形成了各自的体系,但是框架粗糙、基础薄弱、制度和技术平台没有建立起来,缺乏风险管理工具发挥作用的机制,在具体操作中经常被异化走形。原因之三是人员风险管理素养和银行文化跟不上,国有商业银行没有西方银行数百年的商业锤炼,缺少高度专业化的银行家队伍,缺乏规范的行业经营作风和优良文化氛围熏陶,形成了普遍的粗放经营习惯。

二、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再造的思路

1.熟悉现代风险管理的国际通行规则和构造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一般内容、方法、步骤,借鉴对照优良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确立风险管理体系再造的目标体系。巴塞尔协议框架原则已成为国际银行业通行的“游戏规则”,其对银行风险管理领域的指导原则得到普遍认同,也为指导国有银行再造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基本框架。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思想、理论、方法,已经形成齐备的体系,用于指导变革、补充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现有体系的缺陷。以国际领先银行风险管理作为学习标杆,借鉴其经验,寻找差距不足。结合三个方面构造出国有商业银行一个较标准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

2.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现状出发,抓住影响有效性的主要问题特征和薄弱环节,运用恰当的方法、措施、策略造就风险管理效果。无论是与巴塞尔协议要求还是优良银行的现行风险管理体系相比,国有商业银行在体制、市场环境、管理基础等方面有很多条件并不具备,所以只能从实际出发,在现状与目标之间,针对信用风险为主要风险、基础风险管理薄弱、风险管理人才和体制环境较差等特征,提出有效解决方法。

3.拓展建立和改造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路。不仅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和现状着眼,还应在银行外部建立更广泛的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在面临新的风险管理问题上拓展思路,寻求良策。

三、国有商业银行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一般内容

1.风险管理的对象和风险处置方法机制

银行风险管理的对象是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大的方面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与系统因素引起的资产价值波动,是无法进行分散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与个体因素相关的风险,能够通过组合进行分散掉。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可将银行的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违约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主要指价格波动风险,操作风险指网信息、程序、控制系统问题引起的操作不当、失误引起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预期的支付风险,各种风险往往相互蕴涵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风险处置手段主要有:避免消除风险、抑制风险、转移风险和承担风险。避免消除风

险包括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工作程序化、过程标准化、政策合理化可以避免操作失误和错误决策,通过约束激励机制防范投机冒险和失德行为,通过各种组合来分散风险。抑制风险主要包括对冲、掉期(严格讲前两种是组合的特例)、互换、期权等技术的运用。转移风险是通过保险和其他手段将风险转嫁。承担风险主要包括不可避免和难以转嫁的信用风险,这是银行需要积极管理的重点。对于风险管理,巴塞尔协议规定了包括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监管检查、市场约束三大支柱机制,并针对银行业面临的信用、操作、利率等主要风险提出了标准法、内部法两种计量办法和相应的资本管理原则,其中在资产风险加权基础上对银行资本充足率作出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不得低于资本的50%的要求。

2.管理设施和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

风险管理设施是指战略、政策、模式、组织、文化等一整套体系。风险管理战略是为了一个目标使风险管理设计、方法、工具和经营发展环境、业务结构相契合匹配的过程,战略把风险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有机组织起来。风险政策是一定时期内风险战略贯穿于业务的具体处理原则。风险管理模式主要分为集权和分权两种模式,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采取的是一种较为集权的风险管理模式,其优点是集中管理风险、保证控制,但是依赖于有效的信息传递,对风险反应敏感性差,不利于锻炼队伍和调动基层的积极性。风险管理组织一般包括风险决策的委员会、具体负责风险管理事务的职能部门以及独立的审计部门,一般的职能包括:政策制订和督导,授信管理及尽职调查,资产质量监控,风险管理过程控制与评估,风险业绩考核。文化由对风险普遍认同的理解、观念、信条、嗜好、习惯而形成的组织氛围。

有效风险管理要求风险管理设施适应风险环境,设施之间能够协调一致,渗透在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层次。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具备了设施的形式,但是在协同方面、在贯彻方面、在文化等软件方面较为薄弱。有效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只有完善有效的风险信息系统,才能识别、度量和分析风险,制订正确的管理措施,落实风险管理责任。信息系统包括存储客户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信誉记录、账户交易记录、合同信息的客户数据库,存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金融市场等信息的环境信息数据库,存储自身资产品种、数量、质量、分布的数据库,以及建立在规范、完整、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基础上的计量、分析、评估、处置系统。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实现现代风险管理的最大瓶颈。

四、提高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和策略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首先要建立风险管理战略,设立中短期和长期目标。中短期目标是尽快扭转现有风险管理局面,达到银监会提出的国有商业银行未来三年改革目标中的风险管理指标;长期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银行所应具备的现代风险管理体系。

(一)实现中、短期目标的措施、策略

1.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以信用风险为主要风险的特征,将不良资产比率控制下来,保证新增信贷质量,是最主要、最紧迫的目标,其次是保证达到符合巴塞尔协议原则的资本充足率、拨备水平及风险分散要求。不良资产率的下降,将极大缓解资本金补充和呆帐准备金计提的压力。控制不良资产比率,一方面对存量资产通过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处置,更为重要的是防范新的不良资产,对此,加紧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重点是事前控制方面,加强授信管理工作,加快风险指标体系和内部信用评级建设工作。补充资本和提足呆帐准备金可结合注资、发行次级债和上市妥善解决。

2.与产权及公司治理改革结合起来。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不上来,引进的先进方法发挥不了效果,原则执行不下去,与体制息息相关。巴塞尔协议原则以及借鉴西方银行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并不是复杂的框架和技术,而是制度基础、思想和机制。结合这次改革上市,将公司治理机制与风险管理机制协调起来,包括制衡、激励、内控和决策等方面。

3.通过业务转型改善承受风险水平。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主体在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其现有风险管理水平缺乏对信贷风险有效管理,使得传统业务在风险收益上不对称。利用国有商业银行网络优势加大现代综合零售业务(消费信贷)和中间业务,既是银行的发展方向,也是避开管理难度较大的高风险环境的良策。

4.总结过去风险管理中的经验教训。斯蒂芬·罗斯在新近发表的论文《法治金融》中,认为学习过去的失误是风险管理的核心。事实上,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包括西方银行)风险管理改进的路径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危机事件、重大违规或失误案例引起银行的警醒和对风险管理体系的漏洞查找、弥补整治,甚至引发立法和政策的改变。国有商业银行有无数的不良资产案例,从中可以进行很有价值的研究和挖掘,并可能导致发现并形成独到的风险识别方法、能力,遗憾的是,西方银行比我们更热衷研究这些案例。

5.注意防范新的风险。未来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新风险有资本市场运作风险(包括上市操作和并购风险)、跨国经营风险、银行衍生金融交易风险,以及信息技术时代特有的网络银行安全风险等。这里仅叙述近期上市的风险。上市信息披露风险不仅使国有银行的风险信息暴露于众,而且因不熟悉境外上市规则以及境内外标准差异造成操作风险,中国人寿事件就是—个例子。基金投资者可能只对短期逐利有兴趣,而对改造国有商业银行无恒久兴趣,这可能使得借助海外机构投资者力量实现公司治理的意图落空;而战略投资者的操作往往会造成股价的大幅波动,甚至海外战略投资者的背景复杂,操作动机不局限于逐利。防范新的风险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现实。

(二)实现长期目标的措施

1.对风险管理战略长远目标和政策长期不懈的执行。以巴塞尔协议框架原则和国际领先银行风险管理适合的做法为标杆,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对照,持续改进。贯彻落实和机制建立是一个关键性工作。第一,风险管理不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专属职能,要建立风险无时无处不在和全员参与的积极风险管理的理念。第二,风险政策制定要与业务政策相协调,在推行过程中要和业务有关部门、环节、人员充分沟通。第三,机制建立是长期作用力的过程,要强调建立强大持久的规范力量,对违规行为也要有强大的抑制力量,责任必须能够落实到人,激励约束要到位。第四,要有切合实际的推行方法,效果在于细节。比如:在向基层经办人员推出每一种产品时都要附上产品风险说明书,载明该产品的风险原理、操作原则、行为禁止等内容,起到提醒、帮助熟悉、规范操作指导的作用。第五,允许适当创新,例如,推行银团贷款办法,使单独决策中存在的约束软化在银团决策中得以硬化;银行在办理抵押贷款业务的同时可以设立抵押公司在二级市场运作,不仅使住房抵押贷款保持活跃性,而且在利率波动时,银行和抵押公司形成风险对冲,以稳定收益。

2.强化基础工作。无论是授信、评级等基本风险管理手段还是资产组合管理、raroc等高级方法,均要求以坚实的基础工作为前提,风险定量管理以及各种模型建立更是需要及时准确的数据和长期的验证,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方法的落后在于基础工作的薄弱。

3.人力资源、文化环境建设

将恰当的人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对于风险管理很有必要,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引进专业人才,建立推行人员风险履历;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员的风险理念教育和业务风险管理技能培训,例如可以实行产品风险导师制度,任何岗位说明里都提供有该岗位范围内每种业务风险可咨询的导师名单,员工随时可向某类业务的风险导师进行咨询。

五、拓展建立和改革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路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第4篇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体系 再造

前花旗银行总裁沃尔特·瑞斯顿有句名言:事实上银行家从事的是管理风险的行业。这句话道出了银行的核tD职能就是管理风险。然而,国有商业银行具有的却是一个失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在解决巨额不良资产和应对未来环境挑战的双重压力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刻不容缓。

一、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现状和失效原因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四大银行开始在信贷管理中全面采用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方法,后来陆续引进了信用评级、授信管理、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并成立风险管理机构统一专事风险管理,在审慎的会计原则、内控制度建设方面也取得进一步完善,随着银行经营范围和品种的扩增,风险管理涵盖的内容由表内业务到表外业务,从国内到海外分支机构,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也作了大量实践,近年来,风险管理逐渐得到重视并提到了经营管理的核心位置上来,制度、规则、方法和相关的研究得以丰富、完善,一个比较集中、统一风险管理架构雏形在四大银行内建立起来。与风险管理架构建设的进步相对照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却存在严重问题,造成风险管理体系失效的原因之一是体制造成的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扩张上,对资本金、准备金充足与否并不真正关心,长期不良资产问题并未真正列入管理者的考核目标,四大银行高管人员没有因整个风险管理局面的形成和一再恶化而被免职的事例。在产权和公司治理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国家信用担保和注资行为使四大银行在技术上破产却免于遭受挤提和清算,事实上助长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原因之二是缺乏系统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管理逐步被重视的过程中,虽然学习引进了西方银行的很多制度、方法,也形成了各自的体系,但是框架粗糙、基础薄弱、制度和技术平台没有建立起来,缺乏风险管理工具发挥作用的机制,在具体操作中经常被异化走形。原因之三是人员风险管理素养和银行文化跟不上,国有商业银行没有西方银行数百年的商业锤炼,缺少高度专业化的银行家队伍,缺乏规范的行业经营作风和优良文化氛围熏陶,形成了普遍的粗放经营习惯。

二、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再造的思路

1.熟悉现代风险管理的国际通行规则和构造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一般内容、方法、步骤,借鉴对照优良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确立风险管理体系再造的目标体系。巴塞尔协议框架原则已成为国际银行业通行的“游戏规则”,其对银行风险管理领域的指导原则得到普遍认同,也为指导国有银行再造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基本框架。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思想、理论、方法,已经形成齐备的体系,用于指导变革、补充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现有体系的缺陷。以国际领先银行风险管理作为学习标杆,借鉴其经验,寻找差距不足。结合三个方面构造出国有商业银行一个较标准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

2.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现状出发,抓住影响有效性的主要问题特征和薄弱环节,运用恰当的方法、措施、策略造就风险管理效果。无论是与巴塞尔协议要求还是优良银行的现行风险管理体系相比,国有商业银行在体制、市场环境、管理基础等方面有很多条件并不具备,所以只能从实际出发,在现状与目标之间,针对信用风险为主要风险、基础风险管理薄弱、风险管理人才和体制环境较差等特征,提出有效解决方法。

3.拓展建立和改造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路。不仅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和现状着眼,还应在银行外部建立更广泛的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在面临新的风险管理问题上拓展思路,寻求良策。

三、国有商业银行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一般内容

1.风险管理的对象和风险处置方法机制

银行风险管理的对象是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大的方面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与系统因素引起的资产价值波动,是无法进行分散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与个体因素相关的风险,能够通过组合进行分散掉。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可将银行的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违约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主要指价格波动风险,操作风险指网信息、程序、控制系统问题引起的操作不当、失误引起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预期的支付风险,各种风险往往相互蕴涵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风险处置手段主要有:避免消除风险、抑制风险、转移风险和承担风险。避免消除风

[1] [2] [3] 

险包括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工作程序化、过程标准化、政策合理化可以避免操作失误和错误决策,通过约束激励机制防范投机冒险和失德行为,通过各种组合来分散风险。抑制风险主要包括对冲、掉期(严格讲前两种是组合的特例)、互换、期权等技术的运用。转移风险是通过保险和其他手段将风险转嫁。承担风险主要包括不可避免和难以转嫁的信用风险,这是银行需要积极管理的重点。对于风险管理,巴塞尔协议规定了包括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监管检查、市场约束三大支柱机制,并针对银行业面临的信用、操作、利率等主要风险提出了标准法、内部法两种计量办法和相应的资本管理原则,其中在资产风险加权基础上对银行资本充足率作出不得低于%,核心资本不得低于资本的%的要求。

.管理设施和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

风险管理设施是指战略、政策、模式、组织、文化等一整套体系。风险管理战略是为了一个目标使风险管理设计、方法、工具和经营发展环境、业务结构相契合匹配的过程,战略把风险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有机组织起来。风险政策是一定时期内风险战略贯穿于业务的具体处理原则。风险管理模式主要分为集权和分权两种模式,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采取的是一种较为集权的风险管理模式,其优点是集中管理风险、保证控制,但是依赖于有效的信息传递,对风险反应敏感性差,不利于锻炼队伍和调动基层的积极性。风险管理组织一般包括风险决策的委员会、具体负责风险管理事务的职能部门以及独立的审计部门,一般的职能包括:政策制订和督导,授信管理及尽职调查,资产质量监控,风险管理过程控制与评估,风险业绩考核。文化由对风险普遍认同的理解、观念、信条、嗜好、习惯而形成的组织氛围。

有效风险管理要求风险管理设施适应风险环境,设施之间能够协调一致,渗透在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层次。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具备了设施的形式,但是在协同方面、在贯彻方面、在文化等软件方面较为薄弱。有效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只有完善有效的风险信息系统,才能识别、度量和分析风险,制订正确的管理措施,落实风险管理责任。信息系统包括存储客户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信誉记录、账户交易记录、合同信息的客户数据库,存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金融市场等信息的环境信息数据库,存储自身资产品种、数量、质量、分布的数据库,以及建立在规范、完整、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基础上的计量、分析、评估、处置系统。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实现现代风险管理的最大瓶颈。

四、提高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和策略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首先要建立风险管理战略,设立中短期和长期目标。中短期目标是尽快扭转现有风险管理局面,达到银监会提出的国有商业银行未来三年改革目标中的风险管理指标;长期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银行所应具备的现代风险管理体系。

(一)实现中、短期目标的措施、策略

.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以信用风险为主要风险的特征,将不良资产比率控制下来,保证新增信贷质量,是最主要、最紧迫的目标,其次是保证达到符合巴塞尔协议原则的资本充足率、拨备水平及风险分散要求。不良资产率的下降,将极大缓解资本金补充和呆帐准备金计提的压力。控制不良资产比率,一方面对存量资产通过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处置,更为重要的是防范新的不良资产,对此,加紧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重点是事前控制方面,加强授信管理工作,加快风险指标体系和内部信用评级建设工作。补充资本和提足呆帐准备金可结合注资、发行次级债和上市妥善解决。

.与产权及公司治理改革结合起来。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不上来,引进的先进方法发挥不了效果,原则执行不下去,与体制息息相关。巴塞尔协议原则以及借鉴西方银行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并不是复杂的框架和技术,而是制度基础、思想和机制。结合这次改革上市,将公司治理机制与风险管理机制协调起来,包括制衡、激励、内控和决策等方面。

.通过业务转型改善承受风险水平。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主体在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其现有风险管理水平缺乏对信贷风险有效管理,使得传统业务在风险收益上不对称。利用国有商业银行网络优势加大现代综合零售业务(消费信贷)和中间业务,既是银行的发展方向,也是避开管理难度较大的高风险环境的良策。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第5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信贷风险控制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面对商业银行经营体制改革和企业产权制度转轨改制等一系列新变革,商业银行如何认清经营现状,准确把握和防范信贷风险,是关系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风险控制理念。

近几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意识明显增强,大多数经营者在信贷经营过程中已比较重视信贷风险控制,但由于受决策环境、相关信息、经营水平、指标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经营机构不能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以致可能形成两个不利的经营局面:一是片面追求零风险,导致信贷业务日趋萎缩,市场占有率持续缩小,最终失去效益之源的不利局面;二是对投资项目和市场没有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了解和长远预测,导致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其关键主要在于经营者没有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缺乏科学平衡的风险控制理念。

(二)信贷管理全程控制风险的力度不够。

防范风险最重要的是做好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工作,基层商业银行在贷前调查、贷款发放、贷后管理、贷款责任等制度执行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贷前调查流于形式,贷中核保出现“真空”,贷后检查不严,错失防范资金风险的最佳时机。

(三)对企业改革带来的风险缺乏刚性的约束控制。

目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已完成或正在进行民营化买断改制,其中,由于历史原因,原在工行贷款开户的企业又占改制企业绝大多数,目前地方政府和银监局对企业改制中银行资产如何保全尚末出台硬性保护措施,给那些信誉意识差的改制企业提供了逃避银行债务的“空档”,为了逃避银行债务,大多数改制企业千方百计逃避债务,悬空银行资产,形成了大量不良资产。

(四)银行内部信贷风险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首先,贷款风险责任不明确。贷款管理各个环节的职责、权限比较模糊,对贷款风险责任界定不明确,对贷款发放管理的各个流程岗位应承担的风险责任缺乏合理、明确的追究制度;其次,在激励机制上,轻重失当。发放贷款给予一定奖励,清收转化也给予重奖,而对信贷资产质量好的银行却奖励较少,这就形成部分银行由于多种原因不良贷款较多,丰富的不良清收资源使这些银行在清收数额上大而得到重奖,而长期以来注重质量的银行却由于无清收资源,清收数额小所获奖励甚少,在保证银行信贷资金安全、降低信贷风险上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二、强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几点建议

(一)调整信贷发展战略,重塑信贷管理文化。

任何国家宏观经济波动、产业结构调整都会对银行信贷资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应改变以往的经验管理和行政控制的被动适应模式,建立全面的、具有长期指导作用的信贷发展战略,将银行信贷发展战略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减少决策失误,有效规避信贷风险的发生。基层商业银行应加强以防范风险为核心的信贷文化建设,大力倡导“信贷风险处处存在,防范风险人人有责”、“任何收益都不能弥补本金”、“遵循风险分散的原则”等信贷文化理念,使风险管理的战略变成每一机构、每一员工的经营行为,以先进的信贷管理文化来规范各项借贷行为。

(二)建立全程防范风险的信贷风险监控机制。

商业银行在经营信贷业务中应将风险控制理念贯穿于整个贷款周期,使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全过程均有相应的风险监控机制。一是建议在各级银行推行“风险经理制”,由各级行的“风险客户经理”全面负责各个层次的风险控制和防范,通过认真把好贷款审查、检查管理关将风险控制到最低点;二是开发标准化的贷款“三查”系统,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分行业,分信用等级制定出明确具体、指导性强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操作标准;三是加强贷款核保制度建设,按审贷分离的原则,明确专门机构和专人贷款但保进行核保,确保贷款担保的真实、足值、有效、具有较强的担保能力。

(三)在服务企业改制中创新信贷工作思路。

商业银行在今后的信贷工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或完善:一是调整贷款对象,改变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过度集中于国有企业的状况,适当增加民营企业、个人消费的贷款占比;二是严格抵押贷款规范管理,做到手续合法、抵押有效,在抵押物的设置上坚持适用、宜于变现,可望增值的原则,如房屋、土地、票据,并依法对抵押物的实际价值进行评估,否则,坚决不予贷款;三是注重分散风险,积极推广银团贷款,鼓励并协助企业合理配置各行贷款比例与投资,使企业实现多元化融资。

(四)进一步加强信贷资产业务管理。

1、确定业务客户经理,实行严格的信贷责任制,严格信贷业务的审批程序。做到“分户到人,责任到人”,严禁越权发放贷款、出具资信证明等各项有关业务对审批权限和程序严格管理,从而减少不良贷款,降低信贷风险。

2、贯彻“有保有压”的思路,适时调整存量客户结构,认真开展事后检查工作。对于信贷风险大的,企业诚信度差、销售不能按期的客户,要分清情况,坚决退出,只收不贷。要对信贷客户有经常性的事后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项,如产权变更、法人代表变动等要及时报告。

3、加强抵押物质、保证人的管理。对于新增的信贷业务,抵押物品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执行,原则上不接受机器设备尤其是专用设备的抵押;要注重保证担保和权利质押担保的合规合法性。

4、加强信贷业务期限的管理。要强化信贷业务的期限管理意识,对于信贷业务的期限要经常进行清理,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五)改善信贷风险控制考核激励机制。

一是建明确界定贷款从调查、抵押、申报、审批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细节和承担的相应责任,立权责分明的信贷审批流程。二是优化信贷风险考核机制。在考核贷款营销时,要重点考核贷款营销的质量,淡化对总发放量的考核,对完成不良资产的清收转化目标的不奖不罚,超额完成清收目标给予适当奖励,而完不成清收目标的给予重罚,以引导银行经营实现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肖扬.:金融时报,2007-12-12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第6篇

关键词:中央银行;内部审计;转型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4-0083-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4.22

自1998年中央银行内审部门成立以来,内部审计从起步到发展,从探索到规范,逐渐健全内审工作体系,在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内控机制、防范业务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中央银行在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改善金融管理等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新课题,推进内审转型显得尤为迫切[1]。

一、中央银行内部审计转型的必然性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深化,中央银行内审经历了以“对外监督为主、内部监督为辅”的初级阶段、以“遵循规章制度、落实文件精神”的合规性阶段、以“监督关口前移、防范业务风险”的风险防范阶段及以“突出内审价值、同国际内审接轨”的转型阶段。与时俱进,顺应经济时展的必然趋势,稳步推进内审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内审转型顺应了国际内审目标的发展潮流。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简称IIA)确定的内审目标为“增加组织价值并改善组织运营”,内涵不断深化。中央银行内部审计必须调整观念,加大对组织内部控制和治理情况的关注力度,切实发挥改进组织运营、增加组织价值的功能。二是内审转型顺应了内审效能提升的客观需要。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央银行传统的“重审计监督、轻评价治理”合规性审计已无法满足维护中央银行发展的需要,急需推进内审向“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增值和善治为目标”的现代审计转变,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的工作体系。三是内审转型顺应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现实要求。在推进中央银行内审转型过程中,应通过广泛开展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和绩效审计等,使审计视野和角色转变为“对管理进行审计”,实现内部审计与中央银行组织治理的结合,提升“免疫系统”功效[2-3]。

二、中央银行内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09年以来,中央银行明确了内审工作转型的总体路径和主要目标,对转型课题进行了攻关,各转型项目试点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相对于国内外内审工作先进水平,中央银行在推进转型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审计的理念和层次还有待提高

部分内审人员审计理念仍未突破传统审计模式,未向“管理+效益”的现代内审理念转变。一是与审计对象相互缺少有效沟通,服务意识不够,与现代审计中监督与服务并重的观念相距较远。二是对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等方面的绩效审计很少开展,不能有效促进组织的增值和效率的提高。三是审计目标未向风险管理审计延伸,未深化以风险防范为目的的内部控制评估和风险管理审计,缺乏对风险管理的系统性研究。

(二)制度建设滞后于转型发展要求

目前,中央银行虽然对内审转型作出了总体规划,明确了转型的路径、总体目标等,但尚未形成一套系统、规范的制度。一是转型项目的理论高度和审计成果都处于较低层面,很难得到领导及被审计对象的认可,很难做出相应的整改,无法实现转型增值目标。二是转型项目对内审人员的职业判断更为依赖,加大了审计风险。如尚未明确风险导向审计准则框架,缺乏权威性评价标准,致使等级评价及分值给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由此产生的风险值偏差或重要审计内容的缺失可能导致审计风险增加,进而偏离风险导向审计的本意。

(三)信息化水平难以满足转型需求

内审工作信息化水平远远跟不上中央银行业务操作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步伐,成为制约当前内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是现场审计仍以手工操作为主,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还不够广泛,且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非现场审计尚未真正开展。二是业务操作与管理系统大多数未预留审计接口,使得审计数据采集与处理难以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三是内审实施手段仍停留在原始阶段,对数据采集测试、指标评估、框架分析等新的技术手段应用较少,缺乏科学有效的内审管理工具。

(四)内审人力资源与转型要求不匹配

内审转型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内审转型、内审成果运用和内审调研都需要一支高素质队伍。但从基层行实际来看,一是基层行普遍存在人员结构老化、学习能力下降、思维创新不足等现象。在转型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应用新型审计技术,但大部分内审人员的学识和经验难以满足要求,影响了转型项目的推广。二是内审干部培训的层次有待提高。内审干部培训的计划性不够,内容较局限于实务性方面,培训的综合性、理论性不够,知识结构不能及时更新,理念和方式方法陈旧,不能适应转型要求。

三、推进中央银行内审工作全面转型和深化发展的建议

作为中央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审部门要帮助组织健全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促使组织目标顺利实现。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突破。

(一)更新审计理念,科学扮演角色

对中央银行内审转型而言,内审职能定位和角色扮演能否与时俱进至关重要。在职能定位上,不仅要定位于监督,更要定位于咨询与服务职能,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实现价值增值功能。在转型实践过程中,内审部门要积极扮演好四种角色:一是对已推广成熟的项目要着力提高工作质量,做成同类项目的“示范窗”。二是对已实施的创新工作要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和成果,当好“试验田”。三是对上级行关注但尚不成熟的创新思路、技术和方法深入研讨、实践,提供第一手翔实可靠的调研资料。四是对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提高敏感性,及时向上级行和相关业务部门反映完善制度、改进工作的信息资讯,当好“情报站”。

(二)创新审计思路,探索转型突破口

近年来,中央银行明确了转型总体目标,内审部门要将转型规划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找准突破口,先行先试,从点起步,逐个突破。一是确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体现了现代内部审计的基本理念,基础工作是建立风险量化评估模型,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审计计划、重点并配置审计资源,试验应用后对模型补充完善,形成系统的风险导向审计思路和方法。二是探索开展绩效审计。绩效审计代表着现代审计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要在财务审计、履职审计项目中融入绩效审计理念;另一方面,要从专项资金运用、基建工程等单个项目着手,对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及其他绩效指标进行评价,在逐步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构建起恰当的绩效评价标准。三是完善内部控制审计。加强对控制环境、信息沟通等要素的审计,着力改进内控评价体系,在揭示问题、分析评价等方面突出内控审计特点。

(三)强化方法应用,提升转型质效

审计方法根据工具的不同可分成三类:与感官作为工具的认知方法,如观察、调查、访谈等;与物质作为工具的审计方法,如计算机审计,联网审计等;与观念相对的思维方法,如比较、演绎,分析等。在推进内审转型过程中,要突出运用以下方法:一是重视调研。注重审前调研,尽快融入被审计单位,掌握内控现状和风险管理类型。此外,还要针对重要风险领域深入开展调研,做到“一个审计项目,一个审计报告,一个调研报告”。二是重视分析性复核方法。风险导向审计从风险评估、审计测试到最终确定审计结论都要重视分析性复核的运用,充分借鉴现代管理方法,不仅对具体数据进行分析,而且对抽象数据进行分析,并贯穿在审计全过程。三是重视理论思维方法。绩效审计需要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揭示影响绩效的深层次原因,可广泛采用比较分析法、演绎推理法、抽样和案例研究法等。同时,还可以咨询和借用外部专家,借鉴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

(四)加强技术建设,增强转型持续性

提高内审技术的科学性,不断推进内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内部审计跨越式发展的途径,更是内部审计转型的必由之路。一是要创新技术方法的载体,加快审计信息平台建设步伐。如建立审计知识库系统,提供审计依据、业务流程、评价指标等,提供优良的资讯平台。二是要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的分析。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在一定范围内将相关信息通报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扩大审计成果价值,节省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同时,内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觉信息,更要提高评价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三是要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运用,提高审计手段的科技含量。当前,中央银行内审部门信息化的中心工作应是推广“内审综合管理系统”,完善“内控管理监督系统”,初步实现审计的现场监控和非现场监控;应用ACL软件,使某些数据量比较大的业务,由过去的不可能深入审计变成可能;加快开发ACS辅助审计系统,实现在线接口式审计。

(五)注重人才培养,加大成果运用

内审人才的培养是促进内审科学转型的基础工程,是内审理念发展延续和内审制度落实执行的关键。通过科学有效的培训工作,实现内审干部队伍整体上向知识和技能“职业化、专业化、复合化”转变。一是加大内审人员的培训力度,注重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引导内审人员在观念、角色、知识和技能上实现转变,确保学有所用、学有所获、学有所强。二是激发内审人员特别是年轻内审干部的学习热情,鼓励参加CIA、CPA等职业水平考试,不断提升专业胜任能力。三是将推动内审工作转型与学习型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使内审人员达到共同成长、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此外,还要畅通沟通渠道,加强与党委、各职能部门及下级机构之间的交流,根据党委的意图和各单位的意愿提供咨询服务,加大审计成果运用,既揭露存在的问题,又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充分发挥内审的监督与服务功能[4]。

参考文献:

[1]穆西安.推进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全面转型和发展的思考[J].南方金融,2009(1).

[2]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内审处课题组.推进人民银行审计工作转型与发展的思考[J].金融纵横,2009(2).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第7篇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主要思路

2009年伦敦金融峰会决定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该委员会提出监管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基本思路是:着眼于事前预防,尽力避免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倒闭。一旦发生危及金融稳定的事件,以成本最小的方式恢复和处置发生危机的银行。遵循这一思路,各国监管机构着手建立和健全预防性的监管体系。

降低倒闭的可能性

在资本构成项上,达成的共识是通过增加额外吸收损失的资本,降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倒闭的可能性。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全球活跃程度、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复杂性五个维度的判断标准,并根据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得分,将需要设定额外增加的资本充足水平下限为1.0%到3.5%不等,明确只能使用普通股一级资本来满足额外吸收损失的资本。同时给予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所在国家的监管机构进一步增加资本要求的自由裁量权。

通过银行资本结构创新,保证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出现危机时能够自救(Bail in)也是监管思路的创新之处。这一思路源于自救比政府救助(Bail out)成本更低。据分析,雷曼兄弟公司通过注销资产、注入新资本、撤换管理层和建立流动性计划实现了自救。从实效来看,实际注销的资产只有约250亿美元左右。250亿美元的股权获得股东担保,250亿美元的优先债务和次级债务转换成为新的股权。在1200亿美元的高级债务中,85%保留,15%转换成为股权。自救的方式对原公司的客户、受到保险的存款、债券的回购交易及掉期等业务都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并且自救后的新雷曼公司资本实力大大增强。自救其实是根据触发条件,实现银行的某些债务转换成股权,在不强迫陷入困境的银行破产的情况下,将银行吸收损失的能力由股权扩展到债权,以避免倒闭。

欧洲委员会在金融机构危机管理方面提出的自救方案包括全面自救和目标自救,前者是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允许欧洲委员会成员国的金融机构将所有高级债务注销或转为股权,后者要求银行发行固定数量的可自救债券,在法定触发条件下,将可自救债券注销或转换成股权。自救方式的实质在于危机情况下债权人承担与股东相同的风险。

提高恢复和处置能力

即使是尽力预防,仍难以完全排除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倒闭的概率。单个金融机构倒闭一旦发生,必须要使之尽快恢复正常或尽快处置,避免出现系统性危机。在倒闭发生前建立好恢复和处置的程序框架也有利于降低银行的道德风险。第一,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所在的国家建立处理危机的法律框架,设置有权处置处于倒闭状态的金融机构的监管当局,行使处置权力,避免不必要的资产损失,防止金融危机蔓延。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处置、可以使用自救和其他处置工具的过程和条件、股东和债权人承担的后果、自救权利覆盖的范围等问题都要求在国家的立法中清晰化。美国在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处置进行了规定。定量方面,一旦银行有形股权比例低于2%,90天之内银行监管机构可以任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作为接收方;定性方面,一旦监管机构认为银行违法、不安全或不稳健、管理失效,即使有形股权比例超过2%也可以启动处置措施。第二,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必须向监管机构详细地显示恢复和处置计划,而且要求持续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明确发生危机时银行可以采取的恢复措施和处置机关可以采取的有序处置措施。第三,要求建立跨境危机管理机制。金融稳定委员会建立同行评估委员会(Peer Review Council),负责评估不同国家在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政策上的充分性和一致性。同时建议自救由母国监管当局发起。当母公司和附属公司还接受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监管时,要求东道国监管当局与母国监管当局充分协调。

提升监管要求

鉴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特殊影响,国际社会的共识是各国的监管机构有权根据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给本国和全球金融体系造成的风险,提出差别化的监管要求,并采用差别化的监管强度。为此,金融稳定委员会建议各国监管机构获得适当的授权,以保证有独立性和足够的资源,审议监管方法,提升监管技术,及早干预,保护金融体系稳定。当多个监管机构监管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其联营公司(Affiliates)时,监管框架应充分考虑不同监管机构监管职责的模糊性,及其对信息汇集和评估的损害程度,保证进行有效的并表监管。

减少场外衍生交易风险传染

场外衍生交易风险传染的危害性促使国际社会对场外衍生交易进行改革。2010年11月,20国领导人审议通过了金融稳定委员会提出的在国际范围内实施场外衍生交易的一致性、中央交易对手清算、有组织的平台交易、向场外衍生交易的交易平台报告数据等建议。2011年,国际证监会组织、巴塞尔支付和清算系统委员会对场外衍生交易的最低数据报告要求、衍生合约的标准化格式、全球汇总衍生交易数据的方法和机制等新的监管要求都做出了说明。健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降低银行倒闭产生的传染风险。

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全球性实践

巴塞尔委员会在2011年9月成立系统重要性银行工作组,工作重点包括加强银行数据汇总能力,改善银行和监管机构的模型验证方法,促进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母国和东道国的监管合作。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实施更严厉的监管规定。这些规定涉及银行能采用的损失吸收的方式;流动性资本附加、大额暴露限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税、限制业务活动,提高金融机构处置能力的法律措施等。

美国

为了进一步提升监管能力,美国成立了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Oversight Council)负责实施微观系统风险监督,并确定了美国国内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名单;设立金融研究办公室(Office of Financial Research),负责从单个金融机构收集信息,帮助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监控系统性风险;由美联储负责开发改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监督和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由联邦存款保险委员会(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uncil)负责评估和批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提交的恢复和处置计划。

美国支持通过有形普通股来满足“巴塞尔III”的最低资本要求,同时要求资产超过500亿美元的银行、银行控股公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必须有处置计划。2010年7月通过的多德法兰克法案(Dodd Frank Act)提出了限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特征和范围。该法案的沃尔克规则(Volcker Rule)要求禁止或极大地限制银行、银行控股公司和非银行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从事“自营交易”,也限制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投资的规模。该规则还要求受美联储监管的非银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有额外的资本、对自营交易、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的股权投资设定量化限额。美联储还提出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短期债务数量和特征的限制,并把限制措施延伸到表外。

欧盟

欧盟创建了由欧洲金融监管官员和央行行长组成的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它负责收集信息,确定系统风险,发出预警,提出修正行动建议。该委员会虽不具备制定政策的权力,但它是信息汇集的中心,宏观审慎监督和协调的中心。2011年1月1日建立的欧洲银行监管局(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已取代欧洲银行监管委员会,接管其所有任务和职责。欧盟各成员国的监管机构评估了创建欧盟范围内银行清偿和处置规则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是否设立欧盟处置基金等,同时草拟本国的恢复和处置规则。

与美国监管思路有所不同,欧盟成员国的监管机构主要依赖严格的资本规则抑制从事高风险的业务活动,而非严格禁止从事。但欧盟支持在银行的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之间进行隔离(Ring-fence),以便发生金融危机时,更有针对性地实施保护。

瑞士

除了资本充足水平的约束外,瑞士要求将普通股、或有可转换债券(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是一种可以在预先设定的触发条件下转换为股权的债券)和注销债券(Write-off Bonds)纳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构成。当银行的资本情况开始恶化时,如果普通股一级资本高于7%,高触发点的或有可转换债券就先转换成股权,以提高损失吸收的能力。如果普通股一级资本比率低于5%,低触发点的或有可转换债券再转换成股权。这类或有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股权的方式对银行的管理层、监管机构、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也有助于增强市场的透明度。银行的或有可转换债券在发行价格、转换触发的事件、转换比率和设立条款等方面都需要得到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Swiss Financial Market Supervisory Authority)的审批。注销债券又称为债权豁免债券(Bonds With Claims Waiver),发行此类债券主要是为了解决非股份公司或不能发行股票的公司通过或有工具来提升资本充足水平的问题。此类债券触发注销的条件也需要得到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的批准。

纳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我国银行监管

国际社会以提高资本总量和约束资本构成以及提高监管强度作为监管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着力点,辅以确立的恢复和处置计划,为有效应对危机铺平道路。如何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建立针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预防性监管体系,可以在以下三方面进行尝试。

银行的基础能力监管

数据管理能力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也是监管机构在危机时及时捕捉风险头寸的重要支撑。2013年年初,巴塞尔委员会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有效风险数据汇总和风险报告原则》,要求各国监管机构制定监管工作计划,评估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遵守状况,以及银行在压力情形下数据汇总和生成风险报告的能力,达标时间定在2016年11月。与国际同业相比,纳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我国银行的数据管理能力无疑是“短板”。

以往的调查表明,内部统一的数据分类方法和结构,如数据特性信息、银行集团内部各法律实体、交易对手、客户数据和账户数据的统一标识和命名规则;银行内部风险数据项的分类管理,风险数据的所有者、使用者职责分工;根据用户需求,及时加工数据能力和生成、展示风险数据的能力,以及在市场出现压力情形下及时生成关键性风险数据等方面与巴塞尔委员会上述原则要求都存在着差距。数据管理能力监管应作为未来监管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重要考量,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不能确保与全球化经营相适应的风险预测、汇总和报告能力将使银行陷入危险之中,而监管机构强化资本监管的努力也会因为资产的风险预测、汇总基础不牢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资本监管

增加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总量要求有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然而,我国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业务结构相对简单,信用风险为主体且集中于一些特定的领域,如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等。在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较为单一的市场环境下,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意味着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比非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面临更大的资本补充压力。如果未来我国经济减速,盈利增长速度放缓,又没有新的资本补充渠道,保持合规的资本充足率目标将可能使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全球的竞争力受到影响。

为此,建议考虑尝试放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补充的政策,允许试行新的资本补充渠道。例如,进一步吸收其他股东进入,充实资本实力;时机成熟时,分拆盈利能力强的子公司在海外市场上市,筹集资本;进行资本结构创新,面向海外投资者,尤其是海外机构投资者,发行以人民币标价的创新债券(满足“巴塞尔协议III”要求,至少可以作为合格的二级资本),达到既拓宽海外人民币投资渠道又提高资本充足水平的双重目的。

风险监管和信息披露

强化对风险识别和预测能力的监管。对已获批采用模型计量信用风险的组合,建议从基础数据、模型设计和使用、预测能力、自我优化机制多方面细化监管标准,在我国实施内部评级法的银行之间形成定期风险参数比较机制,确保资本计量的稳健性。

强化对风险变化与资本变化联动机制的监管。允许银行及时核销不良贷款,密切监控银行风险变化、准备金变化与资本变化的时滞,将银行资本变化与风险加权资产变化的敏感程度纳入日常监管。建议将业务计划和资本规划的匹配程度,风险容忍度、风险偏好设定、业务板块或业务单元资本规划的执行情况纳入监管机构对公司战略科学性的考核体系中。

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第8篇

一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很少使用“浮动管理报酬”,即便使用,也仅限于证券投资类产品。而2013902产品的投资对象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表明其是一款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以往,银行通常为这类产品支付固定收益,超额收益由银行独享,相应的风险多数也由银行承担。此款产品摒弃了此前侵占理财产品超额收益、将理财产品类存款运作的做法,引起市场的关注。

向真正意义代客理财转变

这些产品出现的最大意义并不在于市场解读的银行让利,而是在于理财产品设计思路的改变——从类存款的思路转向真正的代客理财思路。近年来,行业内部一直将基金化作为银行理财发展的方向,但在实务上,却很难有突破。基金化过程有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主动投资,即主动的选择项目,而不以即存的项目为中心进行项目融资;第二阶段为净值管理,即理财产品的每一个交易日都应该有公允价值,银行可以完全按照资产的价值变动确定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第三个阶段是开放式阶段,即投资者可以在约定的或任何交易日向银行提出申购/赎回申请,理财产品与开放式基金的运作方式完全相同。

摒弃类存款运作实际上就是基金化的初始,而“2013902产品”、招行的“日益月鑫系列”产品已经开始将产品的价值与收益率联系起来,可以看作净值管理的开端,尤其是“日益月鑫系列”产品,将扣除费用后的利得全部返还投资者,基于净值确定收益率的特点更加突出。

收益共享的另一面

现在投资者最关心的是,如果没有预期收益率,如何能保证自己的投资收益?诚然,收益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风险,如果说之前部分银行采取类存款的形式运作固定收益类产品,是将超额收益据为己有,同时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那么,“2013902产品”就是银行通过浮动收益—浮动管理费机制,与投资者共享超额收益,共担投资风险,而“日益月鑫系列”产品就是投资者完全享有投资收益,完全承担投资风险。

理财产品的风险通常来自3个方面:一是市场风险,也就是价格波动的风险;二是流动性风险,也就是理财产品期限和标的产品期限不同导致的风险;三是操作风险,即银行由于自身内部控制不当引起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