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赏析八篇

时间:2022-06-28 04:52:27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第1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应用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契机,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物流的过程中,产生了反映物流活动的资料、图片、位置等大量物流信息,而物流信息的及时准确有效,对物流企业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随着物流市场竞争的加剧,服务已成为消费者选择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准,而物流信息作为贯穿于物流活动始末的中枢神经,对指导物流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提升物流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与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表1 我国历年社会物流总额表

2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2.1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物流企业的大脑,需要涵盖物流活动的整个全过程,能够反映物品从采购到送达用户的全过程。在设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时,需要将物流活动的各环节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与管理,充分考虑物流企业的需求,最大化系统的功能与效率。系统物流信息的时效性以及系统的服务性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时的首要目标。

2.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

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物流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等是其核心,通过物流系统的信息化,提高了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在物流企业的采购、管理和物流业务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促进了企业资源的充分利用。

如下图所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具有企业信息管理、日常工作管理以及物流业务管理等功能,实现了物流企业日常运营全过程的信息化,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2.3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设计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主要可以分为系统层、通信层、访问层以及应用层四个部分:

2.3.1系统层

系统层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层,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支持。系统层主要由各类服务器、交换机、终端设备以及各类设备等硬件设备组成,负责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硬件支撑。系统层集成了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讯设备、条码设备等硬件设备,可以通过应用层中相应业务模块的数据接口,实现了与物流设备与应用层的数据交互。

2.3.2通信层

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通信十分重要。由于物流信息的特殊性,信息的时效性对物流企业有着特殊的意义,物流信息的获取、传输速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调度与决策。通信系统主要由交换机、传输介质等组成,通过接口与硬件系统相连,负责对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物流信息进行采集,并完成与管理系统的数据交互。

2.3.3访问层

为了适应用户多种不同类型的访问形式,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将用户的交互式访问单独进行设计,为用户提供了统一的接入接口。系统访问层提供多种不同接入方式的支撑,支持局域网用户访问、远程用户访问、浏览器远程访问以及WAP访问等不同形式,为用户的查询提供了便利。

2.3.4应用层

应用层是实际展现在用户面前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该层次集成了用户服务、网上下单、物流信息查询等多种业务功能,实现了对系统应用的统一安全管理。应用层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个性化设置提供不同的访问方式,为用户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当企业内部员工进行访问时,应用层会根据用户权限提供企业运营的相关信息,如企业配送车辆位置信息、企业业务量信息、企业财务信息等;而当用户访问时,应用层则会提供相应于用户权限的各类服务功能以及用户的物流信息,如网上下单、物流查询等功能。

为了便于系统维护以及应用的拓展,应用层中各核心业务模块均采用相关的架构技术编写,各模块不仅可以单独运行,也可以相互集成运行。应用层中还集成了CRM、EDI等模块,实现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用户间便捷的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

3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3.1便捷的运输管理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物流企业的运输管理更加便捷,从货物的分拣、配载至到货签收,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处理,不仅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同时降低了错误率,优化了企业的物流配送方案,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2便利的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企业的财务结算更加便利,用户的应收账款、承运商的运费结算、企业的贷款管理、企业内部的资金结算等,通过系统可以随时掌握了解,从而降低了企业资金管理的风险,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利用率。

3.3强大的运营统计分析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一段时间内企业的运输情况、用户情况、车辆情况以及财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各类统计报表,使管理者可以随时掌握企业的运营情况,更好地作出管理和决策。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物流行业短期内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相信随着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与应用,必将促进我国物流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推动物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卫. 浅析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开发. 企业技术开发,2014,30(15):65-66.

[2] 张润生等.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云南电业,2010,6(9):92-93.

[3] 贺彩玲等.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开发. 价值工程,2011,21(6):37.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第2篇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物资筹措速度、配送可靠性、降低成本为目的,支持物流管理决策、运营控制和业务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随着我军军事网络的不断完善,依托信息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构建畅通的装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实现装备物流的一体化和信息化,提高装备物流管理的系统性和集成性,而且将为装备保障部门与部队用户之间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军地一体化物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2我军装备物流管理的现状

保障与分别保障相结合的体制,即由战区装备部按战役方向和地区派出装备保障机构,对各军兵种战役军团或部队的通用装备按区域实施统一保障;各军兵种的专用装备保障,分别由各自的战役装备保障机构按建制系统实施。多年来我军装备保障机构一直采用按照装备类别进行分工编组的编成模式。

在这种传统的装备保障体系中,部队装备需求信息和供应反馈信息都是通过上级部门传递的,装备部门各环节并不能及时掌握部队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反馈信息,因而筹措供应滞后,对战场和市场的反应也就相应迟钝。

从现行装备保障体制来看,我军装备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基于装备保障分散管理、分散保障,使部队装备需求量和实际储存量等信息难以获取和汇总;2)管理流通环节脱节,部队作为一个作战单位,除了平时要组织训练、战时组织战斗之外,还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去组织装备保障,而且每一级单位都有自己的采购、运输、储存部门,不但机构重叠、成本高昂,而且效率低下(3)由于业务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割裂、地理区划与管理区划的分离、供应关系与管理关系的错位以及信息共享与沟通渠道的不畅等原因,导致不能对装备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从而在装备供应中产生倒流、迂回、重复等不合理现象,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延误了装备保障时间;4)装备保障各部门之间在制度、技术、组织等各方面的差异以及所存在的条块分割、信息失真和延迟等因素,使得装备供应链存在资源不能充分共享、需求不能准确传递、反应不能快速及时等问题,最终导致装备物流运作不能够达到高度的统一与协调,造成装备物流的效率和效益较差,装备物流资源利用率不高。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是装备物流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观点,以及管理方法落后,装备物流信息化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在经营管理要素上,信息己成为物流管理的核心,没有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和信息的支持,要使物流管理达到最高效率和最大成本效益的目的,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加快建立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迅速提高装备物流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保障水平,使我军装备保障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3 建立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建立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我军装备保障一体化、网络化、信息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提高装备物流工作效率

提高装备物流各环节的工作协调性;信息共享,提高保障效率;信息统一处理,减少冗余,避免信息的不一致;对装备物流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改进服务质量,改善装备物流各部门与部队用户的关系。

3.2装备物流管理信息化是现代战争的客观要求

随着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战场环境高度“透明”如果军队仍保留着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庞大又“不可视”的物流系统,提前预置众多的物流资源,不仅会使系统日益臃肿,造成资源上的极大浪费,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而且导致保障行动迟缓,反应能力和保障效能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水平,其结果只能导致装备物流低速度、低效率的运转,难以满足现代战争和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因此,必须采取信息化的措施和手段,准确预测物流需求,精确筹划和组织装备物流,才能缩小现有系统规模,有效降低装备储备规模和数量,实现物流从“资源数量密集型”向“快速反应型”的转变,适应和满足现代战争对装备保障的需求。

3.3装备物流信息化是实现装备一体化保障的保证

信息支援能力是制约我军综合作战能力的”瓶颈“。随着军事网络的不断完善,装备保障完全有可能开发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建立分布式的地理、人员、装备等信息数据库,以三维图像、多媒体等手段虚拟装备的筹措、存储、配送、保障的全过程。

通过建立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我军的装备物流模型将如图1所示。与传统的物流模式相比,信息的流量大大增加,信息的流向大大简化,装备需求信息和反馈信息也不是采用传统的迂回传递方式,而是直接传递反馈的。物流部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很快地掌握供应链上不同环节的供求信息,进而在最短时间内组织装备,供应部队。

4 基于TASCOI的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定义

4.1 TASCOI方法

目前,对一个系统进行定义,常见的方法有系统分析法、推理论、TASCOITransformation,Actors,Suppliers,Customers,Own¬ers,Interveners)法等,之所以选用TASCOI方法,是因为其系统

要素覆盖面广,实施简单易行,具有极强的针对性。TASCOI方法是由英国学者Espejo在应用可生存性系统模型的实践活动中提出的,模型认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定义应对以下六要素进行说明描述如图2)。

4.2 基于TASCOI方法的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定义

利用TASCOI方法对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各要素进行描述如下: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装备筹措、储存、运输、供应的管理和战时装备保障中,对各种装备信息有效地实行全系统、全过程的管理,为各级用户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管理提供信息管理、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支持功能。因此,基本转换过程就是将输入系统的基于装备物流管理的装备和信息经过系统内部的处理,转换为实际应用能力装备供应、装备保障等)。为了实现这一变换过程,必须有实施管理行为的行动者,即:各级装备保障部门和管理人员;保障变换过程的供应者,包括各种规章制度、装备供应信息、各种装备信息、各级物流中心信息、库存信息、运输信息等。此外,要顺利完成这一变换过程还需要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实时监控,这主要包括上级装备保障部门、本级装备部,司令部、后勤部及部队用户等相关单位的系列活动。

为了更加清楚地将此描述过程表示出来,我们给出表1进行描述。表1基于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定义方法的要素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用TASCOI对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如下定义:武器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由战略级(总装备部)、战役级军区、集团军装备部)、战术级师、旅、团级装备部/处)保障部门对本级装备实施信息化管理,同时制定下级保障部门装备分配、运输计划,下级部门反馈装备保障结果,使装备保障“可视化”实现保障一体化要求。

5 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建立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装备物流管理信息共享和信息的统一管理,同时为装备物流管理提供辅助决策功能。下面给出信息系统的整体框图图3)。

    5.1 系统结构分析

(1)子系统划分。系统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划分子系统,分析各个子系统的结构,阐明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不同层次和系统划分方法。按装备流通过程可分为装备采购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运输管理子系统、配送服务子系统、用户关系管理子系统;本文按照子系统后台运作功能将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计划决策子系统、执行操作)子系统、控制协调子系统和信息收集处理子系统等,如图4所示。

(2)子系统后台运作功能分析。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各子系统应当保证系统实现其整体功能,各子系统的后台运作则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据此,对上述各子系统功能分析如下:

计划决策子系统:根据装备保障的目标、外部要求、系统内部确保系统内部的各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同时,该子系统还将对各种己作出的计划或方案进行评价和决策,并将决策结果通过信息子系统下达给执行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运作核心。

信息子系统:收集、处理、储存并传送各种状态信息、指令和反馈信息等。一方面是外界信息进入系统的渠道,另一方面在系统内部,根据计划决策子系统作出的决策信息,对执行子系统发出运作指令,并监督执行子系统执行,将执行结果反馈回计划决策子系统,供系统修正,确保系统实现预定的目标。

执行子系统:根据信息子系统的指令完成功能操作。主要是输入指令信息完成部队各个阶段的操作实施过程,是系统的主要部分,计划决策子系统的决策只有经过执行子系统才能得以实现。

控制协调子系统:主要是各相关业务部门利用各种方式对各子系统的运行秩序进行规范与协调,以确保整个系统的优化运作。

(3)各子系统的关系分析。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信息子系统起着连接系统外部与系统内其它子系统的作用。外部信息和系统状态信息经信息子系统传送进入计划决策子系统,待计划决策子系统作出决策后,决策信息与系统状态信息被转换为运作指令传送至执行子系统,由执行子系统执行指令,按指令运作,并最终通过信息子系统的反馈功能将系统运作状态反馈回计划决策子系统,供决策修正。

根据上述分析,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关系可以用图5表示。

    5.2 系统运行分析

对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分析,主要是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行政指挥关系、供求关系和业务指导关系的具体分析。

行政指挥关系:从行政指挥关系来看,战略装备物流中心、战役装备物流中心、装备物流配送中心三者由上至下形成装备保障的隶属关系,分别完成战略级、战役级和战术级装备保障,各级都配属有仓库和保障分队。各级部门都必须遵照部门首长的命令与指示,进行各项装备保障工作。各级装备保障分队要根据装备保障计划,及时安排工作任务并提出要求,协助下级制定工作实施计划,领导其及时、快速地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

供求关系:装备物资供应一般由部队用户将物资申请计划上报上级相关业务部门,在供应上直接采取“战略一战役一战术”三级供应机制。

业务指导关系:装备供应采取三级供应制,分别是战略级、战役级、战术级,每一级装备部门对下级装备部门在业务上有指导关系,下级装备部门必须贯彻上级装备部门的有关规定及命令与指示,及时根据本级的实际需要,提出武器装备及配套器材的申请计划,主动接受上级装备部门的业务指导。

根据图6的装备物流业务流程,通过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行政指挥关系、供求关系和业务指导关系,可以描绘出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关系图,如图7所示。

    6.结论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第3篇

[关键词] UML 物流管理

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简称UML)是一种用于对软件密集型系统进行可视化、详述、构造和文档化的图形建模语言,主要用于分析与设计阶段的系统建模。笔者应用UML从功能角度对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建模,且开发了对应的系统。

一、UML和JSP技术简介

UML 是OMG (Object Management Group、对象管理组织)所采纳的面向对象建模的标准语言,经过不断地使用、发展、修改和完善,目前已成为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可视化建模语言。它统一了Booch、Rumbaugh 和Jacobson 的表示方法,融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不仅可以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更重要的是能够强有力地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JSP(JavaServer Pages)技术是Java系列技术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来创建显示动态生成内容的Web页面。JSP页面使用XML标签和scriptlets(一种使用Java语言编写的脚本代码),封装了生成页面内容的逻辑。它将各种格式的标签(HTML或者XML)直接传递回响应页面。通过这种方式,JSP页面实现了页面逻辑与其设计和显示的分离。

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

1.技术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是指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达到的所提出来的要求,并且所需要的物理资源是否具备,能否得到。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1)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的存储量、运算速度,外部设备的功能、效率、可靠性,通信设备的能力、质量都满足现在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可行性要求。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也为在Internet中实现物流信息的交流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特别是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以及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出现和UML统一建模语言的出现都加强了开发的可行性。(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企业能快速及时地进行信息传递。实现企业物流信息共享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2.经济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分析要估计项目的成本和效益,分析项目经济上是否合理.如果不能提供研制系统所需要的费用,或者说不能提高企业的利润,或一定时期内不能回收它的投资,就不应该开发此项目。而现行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能使企业:(1)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通过实施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工干预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效率。同时由于采用了基于Internet的网络技术,与客户的联络和信息交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以降低通讯成本和人工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这就符合经济合理性的要求。(2)提高对市场的反映速度。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从客户定单委托到业务完成、查询、客户服务的完整过程,使企业物流业务周期大大缩短。提高了企业物流的市场反映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社会可行性

社会可行性是指所建立的信息系统能否在企业实现,在当前操作环境下能否很好地运行,即组织内外是否具备接受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从物流企业组织内部来讲,管理信息系统优化了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大大提高了各部门的业务联系的积极性。从组织外部来讲,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后,报表、票证格式的变化,可以提高企业的营业额。

三、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物流信息是指组织物流活动所必需的,或者物流活动中所生成的各种有关信息。它与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职能结合在一起,共同保证物流活动的顺畅进行。作为物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子系统,物流信息的职能总是伴随其他物流职能的运行而产生,又不断对其他物流职能以及整个物流活动起支撑保障作用。企业物流信息的流动如图1。

利用有关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对物流信息进行管理时所形成的一套相对独立的系统,称为物流信息系统(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LIS)。它是物流信息化的具体实现形式,其基础是促进物流业务的自动化,其最高境界是为物流管理提供辅助决策,以实现物流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四、结论

基于UML的系统建模,由于其固有的可视化、可逆向等优点,使得对于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能进一步有机结合,规范性和实用性得到加强,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随着软件工程建模研究的深入和进一步的实践摸索,把现代软件支柱开发与物流信息系统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提高企业的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Ken Lunn. UML软件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第4篇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ASP B/S模式

随着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和市场外部条件的变化,”第三方物流”(3PL,Third Party Logisitics)逐渐成为物流业目前主要的发展趋势。第三方物流,是指一种由与货物有关的发货和收货人之外的专业企业,即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物流活动的物流形态,承担货主企业部分或全部物流活动。物流中包含的信息既包括伴随物流活动而产生的信息,也包括在物流以外发生的但对物流活动具有影响的信息。为了使得物流系统中各环之间能够相互衔接和高效运转,经济合理地组织送货、降低库存、有效的客户响应等,需要物流系统能够迅速、及时地传递和处理物流信息。因此,构建稳定性好、功能性强、易操作易维护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尤其重要。

1 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1.1系统特点

现代物流已经形成以计算机技术与物流技术为核心的,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储管理、装卸搬运、采购定货、配送运输、定单处理的自动化,使得订装、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企业可以方便地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和协作,并进行实时响应。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大型制造企业进行现代物流业务电子化管理和操作的平台和系统,具有下特征:

(1)高开放性。基于INTERNET技术,无时间空间限制;客户端采用浏览器,无须分发,将系统维护工作量降到最低。

(2) 高适应性。可通过XML/EDI、WEB、E-MAIL、FAX、手机等多种沟通的渠道与第三方以及客户交换信息。

(3)高集成性。系统集成了运输系统、、GPS系统、仓储管理系统、以及其他贸易网站连接,形成流畅的供应链管理。

(4)高智能化。在供应链管理中要对自动仓库、GPS系统、条形码识别等进行发送指令及实时监控。1.2系统设计目标

通过本系统,客户可以网上下达运输指令、仓库作业指令、配送指令,可以查询运价、库存报告、帐单统计,可以跟踪货物状态等;物流公司可以审核客户的各种指令,对陆、海、空、多式联运委托进行任务分发和业务操作,下达指令给运输和仓储联盟企业,全程跟踪货物状态,统计每票货业务费用,管理物流公司与客户、联盟企业往来帐目;联盟企业可以查询指令及与物流公司的往来帐目等。

2 系统设计方案

2.1 系统结构

在一般的物流系统中,物流活动产生的需求信息和反馈信息,一般都是随着物流的传递而逐级传递的。当物流系统中各环节之间不能直接相连时,信息传递就会出现延迟,从而导致物流系统反应速度的降低,一但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就有可能造成整个物流系统信息的堵塞。因此,系统采用总线型物流系统的结构,总线型结构的需求信息和反馈信息是总线式传递的,任何企业和其它节点都可以自由访问和处理拥有相应权限的信息,如图1所示。

图1总线型物流系统结构(略)

利用Intranet/Internet技术,可以实现总线型物流系统的物流结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客户、商务网站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自身的服务器进行信息的和接收,实现物流系统信息的在线实时共享。

2.2 系统开发模式及技术

系统选用Microsoft Windows2000 Server、Windwos NT作为网络服务器;选用Windows2000自带的IIS 作为Web服务器;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 计算机语言采用Java、VB、Vbscript、Javascript、ASP技术等作为主要开发技术。

整个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三层B/S体系结构。系统的客户端只需要一个浏览器即可。相关人员通过览器来查询、增加、修改、删除数据,对信息进行管理。三层的B/S结构是从两层的B/S结构改进而来的。在两层的B/S 应用程序开发领域,微软公司的IIS/ASP以其强大的功能,良好的扩展能力,及与其它微软产品的一致性,迅速地流行起来。它能够快速开发出看上去非常专业的应用Web应用程序。但是,ASP有一个天生的缺点,就是ASP代码和HTML代码是混在一起的,当程序逻辑足够复杂时,.asp源文件非常长;而且,无论客户提出用户界面的改变,还是商业逻辑的改变,都需要对.asp文件进行改动,而商业逻辑的改变,很可能需要改动很多文件。

转贴于

三层结构划分为用户界面层,商业逻辑层,数据库层(如图2所示)。 用户界面层负责处理用户的输入和向用户的输出,但并不负责解释其含义,这一层通常用前端工具(VB,VC,ASP等)开发;商业逻辑层是上下两层的纽带,它建立实际的数据库连接,根据用户的请求生成SQL语句检索或更新数据库,并把结果返回给客户端,这一层通常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存在并注册到服务器的注册簿(Registry)中,它与客户端通讯的接口符合某一 特定的组件标准(如COM,CORBA),可以用任何支持这种标准的工具开发;数据库层负责实际的数据存储和检索。 有了这样的结构,上面的问题迎刃而解。

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ASP对数据库的连接有ODBC和OLE DB两种连接方式,ODBC对于SQL的存取使用了C语言接口,而OLE DB则是为COM (Component Object Model)而设计的。ASP采用OLE DB将会比ODBC的存取效率更高。因此,本系统采用与OLE DB连接方式。

图2 ASP应用三层结构(略)

3 系统软件设计

3.1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

对于物流企业,则是更多地突出作为物流系统中运输与仓储这两个最主要的功能环节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系统分交易中心、调度中心、仓储中心、运输中心、货托中心、结算中心、财务统计中心、客户管理中心8个模块。

3.2 系统主要功能概要

① 交易中心:交易中心产生配送定单,送达至调度中心以进行整个配送过程;

② 调度中心:是配送系统的中心机构,是发送指令的单位,控制着仓储中心、运输中心以及货托中心的各项工作的运行。其调度管理包括有:通知仓储中心进行配货、核算运输费用、通知运输中心送货等。

③仓储中心:仓储中心包括有货源管理、库存管理和包装货物。负责配送中心的货物库存与发送的管理。

④ 运输中心:负责接受调度中心的运输指令,按照跟踪号的配送地址进行送货,还包括对运输中心自身资源(如车队与驾驶员)的管理。

⑤ 货托中心:负责除公路运输外的其它运输方式的委托运输。

⑥、结算中心:负责各项费用的网上结算。结算中心设有以下功能:企业开户、更新密码、忘记密码、存款、取款、合同结帐、配送结算、货托结算、明细帐查询和余额查询。

⑦、财务统计中心:对配送企业的所有财务帐目进行统计与查询。包含财务帐统计、配送费统计与仓库保管/费的统计。

⑧、客户管理中心:对配送企业的所有客户进行统计与管理。

4 结束语

利用三层B/S体系结构,用ASP、JAVA开发语言及数据库技术开发基于Web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能适应各种平台,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覃征等.网络企业管理[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第5篇

关键词:GIS;MIS;价值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综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1-5977-02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Based on GIS

LI Lan-xiu1, WANG Ji-hong2

(Hengs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engshui 053000, China)

Abstract: GIS is a computer technology system based on geospatial data, which can provide real-time, multi-spatial and dynam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service.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an realize real-time, dynamic and visualized management with visualized environ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Key words: GIS; MIS; value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latform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物流行业的兴起,物流信息管理以其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形式在物流领域中蓬勃发展。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为物流管理和地理信息的紧密结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GIS应用于物流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系统分析模型和物流管理方式。

1 物流信息的空间特征

物流本质上是物品或货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活动。从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物流系统的功能来看,物流网络、物流节点、物流设施、物流设备和物流作业等大多具有明确的空间位置或范围,是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对象或空间实体。这些物流对象的地理位置或范围可以用二维或三维地理空间坐标来表示。因此,反映物流系统性质、特征和状态并能对物流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物流信息也必然属于空间信息的范畴。物流系统中大约80%的信息与空间位置有关,而运输、仓储、配送等涉及的信息几乎全部与静态或动态的空间位置有直接关系。显然对于这些具有空间尺度、空间特征的物流信息进行处理,基于MIS的物流信息系统则难以胜任,必须使用能同时管理空间信息或非空间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才能实现物流管理领域必需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模拟功能。

2 GIS与物流管理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于20世纪6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GIS是用于采集、存储、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GIS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按照地理特征的关联,将地理实体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属性数据以不同层次联系起来,构成现实世界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模型,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分析结果,为空间辅助决策服务。GIS最大的特点就是具备对空间数据和非空间属性数据的共同管理以及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因此GIS在物流管理和决策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对空间数据的查询和地图的展现,可以实现对物流运输、配送路线的合理调度和安排客户投递顺序;可以用地图符号在地图上表示客户的地理位置,不同类型客户采用不同的标志;利用GIS在地图上的客户符号,显示客户的相关属性数据;通过业务系统调用GIS并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业务系统的各种相关操作结果的数值信息等。

除完成一般基于MIS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所有功能外,基于GIS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与地理空间密切相关的物流空间分析。这些分析是在构建相应的物流分析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模型包括车辆路线模型、最优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

车辆路线模型:用于解决一个起始点、多个终点的物品运输中如何降低物流作业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

最优路径模型:用于解决在物流运输或配送网络的路径选择时,同时考虑多个目标的约束,如路程、成本、时间等因素,通过对多个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寻求可能的最优路径。

网络物流模型:用于解决需求产品最有效的路径分配问题,也就是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如将物品从N个仓库运往M个节点,每个节点都有固定的需求量,因此需要确定由哪个仓库提货送给那几个节点,所耗费的运输代价最小。

分配集合模型:用以确定物流系统中节点的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等问题,可以根据各个要素的相似性把同一层上的所有或部分要素分为几个组。如某一公司要设立X个分销点,要求这些分销点要覆盖某一地区,而且要使每个分销点的顾客数目大致相等。

设施定位模型: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在物流系统中,仓库和运输线共同组成了物流网络,仓库处于网络的节点上,节点决定线路,如何根据供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既定区域内设立多少仓库,每个仓库的位置,每个仓库的规模,以及仓库之间的物流关系等问题,运用此模型均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3 空间定位技术与物流管理

物流运输和配送是实物在空间位置转移的过程,需要对运输工具或者货物本身的空间位置变化进行实施监控,以便于物流管理者、工作人员和客户随时掌握货物的运输状态。这就需要采用移动定位技术。目前能够提供空间定位的技术主要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的手持移动电话机定位等。

GPS卫星定位是由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接受系统3个部分组成。用户在进行空间定位时,只需要使用GPS接收机。在物流监控中,一般采用单点定位。GPS单点定位的精度根据卫星坐标的广播星历和接收到的编码的不同,精度为1~30m不等。而手持移动定位主要采用GSM、GPRS、CDMA等技术来实现,由于手持移动定位中的这几种技术采用的是基站定位方式,所以手持移动定位的精度比较差,一般在50m左右。在物流过程尤其是货物的运输过程中,空间定位技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应用该技术,可实现运输导航、货位定位、车辆通信、增值信息服务,为物流过程提供运输工具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服务、跟踪货物运输状态等。

4 综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现代物流的综合性、区域分散性和及时性特点,需要将GIS、MIS、空间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物流信息技术、工作流技术、Internet等技术集成,构建功能强大的分布式综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见图1。

在综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中,存储、组织物流系统要素和作业过程各种数据的空间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是其核心。空间数据库管理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和空间定位数据,业务数据库管理物流业务数据库,两者之间通过共有的属性连接。在此基础上,在Web技术支持下,构建分布式的综合物流管理应用系统,实现物流企业资源、物流作业管理和辅助决策功能。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综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为物流过程的管理提供了有效地可视化环境,强大的地理分析和空间分析为物流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基于GIS的仿真模拟对物流方案设计提供了准确的判断依据。以GPS为代表的定位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有效集成,不仅可以实现远程的信息交换,而且还可以实现移动目标的实时监控,掌握物流作业的状态信息。因此,建立以GIS为基础的综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促进物流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的必然途径,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冯耕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实例[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0(1):35-52.

[2] 盛业华,张桂英.物流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1):10-50.

[3] 张剑芳,黄晓英.物资管理可视化系统的研究[J].物流技术 2002(3):92-94.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第6篇

物流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准确的、及时的、安全的、保质保量的、门到门的合理化服务模式和先进的服务流程。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随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业也加快了发展步伐,对物流企业或者部门的专业化、知识化、自动化、信息化、以及一体化服务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进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客户服务意识的增强。而通过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装备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来提升物流管理水平是目前最佳的选择。本文就是利用LBS、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GPS、无线通讯等技术与物流管理相结合来实现物流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可视化、网络化。

1.系统的整体设计

本设计是将LBS技术通过WEB-GIS运用到企业物流管理系统中,使其及时地将运输工具的位置,仓储地点、客户位置等在城市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然后利用GIS工具来实现统计分析、物流配送管理、线路选择、运输工具调度等模块的开发,以达到企业物流的可视化职能管理。再采用GPS来获取运输工具的位置信息,由无线CDMA通信网络提供移动通讯功能,借助WebService提供给GIS系统,以点的特征在图层中元素显示出来,利用开放的技术标准开发客户端实现企业物流的一体化、可视化管理与监控。本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是由监控端服务器、货物运载终端、GPS全球定位系统、无线CDMA1X通信网络、P0S系统以及企业管理系统等部分组成。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针对于系统的整体框图,客户端采用浏览器;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PostgreSQL;位置信息引擎采用PostGIS技术;应用服务器平台可以使用JBoss服务器。各客户端是基于浏览器来实现物流订单的制作、查询、统计、空间分析、运输调度、仓储管理等可视化管理。

2.系统技术应用

2.1 GIS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在地球上存在的东西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GIS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这种能力使GIS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

2.2 LBS

位置服务(Location—BasedService,LBS)也称定位服务,是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在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位置信息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随着GPS设备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普及,位置服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有了基于位置的业务,用户可以方便地获知自己或他人目前所处的位置,基于位置的业务的巨大魅力在于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把正确的信息发送给有需求的人。

通用LBS平台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平台。平台涉及海量存储的数据库技术、现代无线通讯及传输协议技术、互联网应用技术、WEBGIS技术等众多繁杂的技术体系,部分技术体系仍处在发展变化的前沿。将如此众多的技术体系融合在一起,构建运营级的通用平台,需要具备大型系统的设计、构建、集成、测试、试运行、转产、运营支撑等全面的技术能力。

2.3 GPS

目前,为了取得广泛的覆盖范围和降低系统投入成本,GPS系统普遍采用成熟的公共移动通信网作为通信通道。当前GPS可用的较先进的通信网为GPRS网和CDMA1X。基于GPRS网的传输速度理论可以达到100kbps以上,而2003年正式开通的CDMA1X网络,由于采用了反向相干解调、前向快速功率控制等技术,理论带宽可达300kb/s,目前实际应用带宽在100kb/s左右(双向对称传输),传输速率高于GPRS,可提供更多的中高速率业务。神州数码、安华北斗、奥星等公司最近已推出了基于CDMA1X无线通信方式的ITS系统,支持实时GPS车辆定位、监控、行车信息采集(如车辆ID、车辆速度、定位点经纬度、方向等)。日后,随着2.5G的CDMA1X/GPRS向3G网络过渡,频谱效率越来越高,支持的速率也将越来越高,增加到3G初期的几百kbps,再到3G增强型的几Mbps,然后在3G进一步增强型的几十到上百Mbps,再到超3G(B3G)的上百Mbps-1Gbps,GPS将可以实现更多视频新业务。

gpsOne定位技术实际上一种应用和改善GPS技术的方案,又称为辅助GPS(AssistantGPS)定位技术。gpsOne移动定位技术,结合了GPS卫星信号和CDMA网络信号进行混合定位。在终端能够接收到GPS卫星信号时采用GPS定位方式,当终端在室内或者接受卫星信号不好的环境时采用CDMA基站接收的辅助GPS卫星信号实现辅助定位,满足室内室外的全覆盖定位。

2.4 CDMA通信网络

在外的车和人终端通信可选CDMA1X。CDMA1X采用扩频速率为SR1,即指前向信道和反向信道均用码片速率1.2288Mbit/s的单载波直接系列扩频方式。因此它可以方便地与IS-95(A/B)后向兼容,实现平滑过渡。由于CDMA1X采用了反向相干解调、快速前向功控、发送分集、Turbo编码等新技术,其容量比IS-95大为提高。在相同条件下,对普通话音业务而言,容量大致为IS-95系统的两倍。CDMA1X网络可以作为话音业务的承载平台,也可以作为无线接入Internet分组数据承载平台,既可以为用户提供传统的话音业务,也可以为用户提供端对端分组传输模式的数据业务。

3.系统功能及工作流程

3.1系统功能分析

Web客户端服务:客户可以通过Web的方式,向物流公司提交物流需求,也可以通过Web方式对物流服务进行查询,对运送货物进行实时位置关注等。

货物运载终端服务:针对货物运载工具如船舶、车辆等设计。将客户所在位置及货物情况在地图上显示,运载工具则利用GPS和CDMA移动通信,实时地发送定位信息到服务端,然后服务端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反馈,在对车辆运输线路进行规划调度,将调度信息通过CDMA发给运输工具,实现运载工具的导航功能,指导司机的行车路线。同时完成终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并为运载工具及其货物提供安全保障。

物流管理客户端服务,包括维护、查询、物流仓储管理、运输工具调度、信息管理等。

实时数据查询服务:客户端通过平台进行的实时监控。即对客户端提供正在运输过程中的货物查询,在GIS中实时显示货物所处的位置以及信息。

物流仓储管理:对所有仓库进行位置和储存情况的查询、统计和显示,并且提供货物智能储存规划等。

运输工具调度:实时显示运输工具的位置和客户位置,可对其进行路径规划、指挥。

信息管理:对客户信息、仓储信息、运输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并以图表的形式提供给客户,为企业提供决策辅助。

3.2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1) 用户在互联网上向物流管理系统提交物流订单。

2) 物流管理系统收到订单状态信息。订单信息主要包含订单对应的货物、起始地、目的地、时间、预计到达时间。

3) 物流管理客户端再对运输线路进行设定和决策。将客户货物位置信息及线路信息实时的传至GPS/CDMA定位终端。运载工具到客户处提取货物,办理相关手续。

4) 货物进入仓库,由P0S系统终端输入基本信息,制作条形码,上传数据入管理信息系统。

5) 物流管理客户端对仓库货物按目的地及货物类型进行规划整合,安排运输工具,出具运单,并发送给相关运载终端。

6) 运载终端根据运单提取货物,货物出仓库,P0S终端输入出仓记录,服务器将运载工具GPS信号与P0S系统记录的条形码信息进行绑定。货物由运输工具送达货物目的地。GPS/CDMA定位系统终端将其所获取的当前GPS地理位置信息,通过CDMA方式上传到地图服务器。

7) 物流管理客户端通过IE浏览方式,对当前受监控运载工具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网络对终端进行控制,实现移动运载工具与监控中心的双向数据传输,完成对其运行状态、安全状态以及货物运载状态进行可视化管理与控制。

8) 货物到达目的地后,办理交接手续,物流运送完成。最后系统服务器通过数据库将信息存为历史数据,方便进行企业查询、分析、管理以及对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第7篇

1.逆向装备物流的涵义

逆向装备物流是指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经费和提高部队装备的整体战斗力,将部队最终用户手中的不合格装备、报废装备以及废弃的原材料、包装物等进行回收、分类。检测、拆分、再加工处理,然后根据需求重新分配部队的物资流动过程。在逆向装备物流中,伴随着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逆向装备物流与正向装备物流一起使装备供应链形成的一个封闭、良性循环的系统。

2.逆向装备物流构成

如图1所示,装备物资回收逆向物流是指将部队最终用户所持有的废旧装备物资、原材料、包装材料等回收到供应链上各节点部门,通过检测分类后进行报废处理或者进行再加工处理,然后将没有利用价值、不可再生的材料填埋或将处理后具有新的利用价值的装备物资重新配发部队的物资流动过程。

逆向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逆向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数据流程设计、系统逻辑结构设计三个方面。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逆向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模块如图2所示。

①信息共享管理。系统应可以为仓库、拆解中心和用户(装备使用单位)分别提供相应的信息渠道。如可以采用基于B/S或C/S结构的数据库系统。在部队内部建立大型公用的数据库,在仓库和拆解中心建立访问节点,并对仓库和拆解中心设置访问权限,同时为部队的相关业务部门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②在线查询管理。主要是装备物资(器材)信息的在线查询,包括装备物资(器材)的生产日期、生命周期、有效生命周期、出厂编号、使用说明等信息,便于各回收点对回收装备物资(器材)的管理。

③退货管理。回收点应及时录入退货信息(包括退货理由、退货损失等),以便上一级节点及时掌握退货情况,为退货运输、库存或再加工做准备并合理安排回收计划。

④仓库管理。对回收物资进行检测、分类,并及时记录入库回收物资的品名、数量、规格、编号、完好率、丢弃率、库存量,单据流程、盘点流程等信息.以方便下一步拆解中心的分类、拆解工作。

⑤拆解中心管理。记录拆解后的元件、部件、材料的品名、数量、规格、完好率等分类信息,为制造厂、加工厂和原料供应商提供查询信息。

⑥回收报废装备信息管理。回收点通过系统及时传递回收报废装备信息,为仓库制定运输计划提供资料。对到达仓库的回收报废装备及时安排处理,并及时向拆解中心传递相关信息,便于拆解中心合理安排生产能力。

⑦逆向运输管理。由于逆向装备物流具有规模小、运输量少、不定时等特点,对逆向装备物流运输的管理应在科学安排的基础上,根据其特点区别对待。该模块包含车辆优化调度功能和线路选择功能。

⑧财务管理。逆向装备物流伴随着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财务管理模块可以记录逆向装备物流的成本、产出、财务报表等信息,为评价逆向装备物流系统的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⑨用户关系管理。记录装备使用单位的需求量、需求品种、使用单位地址等有关信息,为再加工处理后的装备器材的配送提供决策依据。

2.关键模块的数据流程设计

在整个系统设计开发中,仓库管理模块和拆解中心管理模块的设计尤为重要,这里将两个模块的数据流程作简要阐述。

①仓库管理的数据流程设计

仓库在整个逆向装备物流系统中相当于一个缓冲器。从部队最终用户收集的物资器材通常品种繁多,不适合在拆解中心堆放。回收的物资器材首先在仓库做出初步的分类,然后根据拆解中心的加工能力和需求运送需要加工的物品。在回收物资器材入库前,要做入库前检测、分类等工作。根据回收品的再利用价值,通常将回收物品分为三大类一是需要再加工的物品,这类物品被运到拆解中心;二是直接废弃的物品,这类物品被运送相应的填埋点:三是退货物品,这类物品直接送上一级联勤配送物资站。仓库管理的数据流程如图3所示。

②拆解中心管理的数据流程设计

拆解中心的装备物资管理主要是对装备物资进行跟踪,为将来核算加工费用记下初始数据。在进入再加工中心前,要对装备物资进行检测,然后将其分为两类:一是直接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如打磨、抛光、除锈等)的物品,这类物品经加工处理后被运送给原料制造商:二是需要拆分的物品。拆分后的零部件分为两类:①可以再使用的零部件。这类零部件经处理后被送到装备物资加工厂或装备维修中心。②废弃的零部件。这类零部件经相应处理后被运往相应的填埋点。拆解中心管理的数据流程如图4所示。

3.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为了便于仓库、回收点和装备制造企业之间信息交流,采用B/S模式的系统为在线查询管理业务提供支持。在不同地区的回收点只需要浏览制造企业网站,填写退货情况,单据则被发送到中心管理系统进行汇总处理,启动退货管理模块。在部队内部通过公用的数据库,对仓库和拆解中心的各种信息进行访问。而对于财务管理和逆向运输管理涉及部队的一些秘密信息,则需要采用成熟的C/S模式的系统。

因此,针对所有业务特点和信息处理的具体需要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考虑,本文将逆向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成了两种模式进行设计。一种应用于前台管理的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另一种应用于后台管理的客户/服务器(C/S)模式,两者互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

逆向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方法

由于ASP.NET具有强大的语言支持、易于维护、良好的可扩展性、先进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全面的安全机制等优势,所以在构建逆向装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B/S结构部分采用ASP.NET技术,并且选用C+作为系统的开发语言。

1.与数据库系统的互连方法

用B/S实现Web动态应用的关键是实现浏览器对Web数据库的访问。ASP.NET服务框架通过ADO.NET类库.实现数据访问服务。

ADO.NET的一个主要创新是引入了数据集(ataset)。一个数据集是内存中提供数据关系图的高速缓冲区。数据集对数据源一无所知,它们可以由程序或通过从数据仓库中调入数据而被生成、填充。无论数据从何处获取,数据集都是使用同样的程序模板和相同的潜在的数据缓冲区。

在ASP.NET中对数据库的访问可以采用三种方法实现:①利用数据库组件通过ODBC连接来实现,②通过*.NET框架中包含的SQLServer.NET管理程序来实现,③通过*.NET框架中包含的OLEDB.NET管理程序来实现。

由于方法①的实现不灵活,因此大型项目开发时一般不选用,方法②、方法③的实现相似,因此采用方法②来实现数据库的连接。以下是连接数据库中用户信息表的代码实现,一般与数据库的连接都写在表单的Page_Load事件中。

2.网页表单设计

网页表单设计分为页面设计和程序代码设计两部份。在编写代码前,可以先用PhotoshOp、Dreamweaver等软件进行页面美工,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它关系到B/S部分设计的成败。比如一些单据的填写,就应该设计成与原始单据相同的格式.以便用户填写。

程序代码是通过编写网页表单控件的事件驱动程序来实现的。ASP.NET提供了一套映射传统的HTML用户接口的网页表单控件(如日历和广告转板)。通过这些控件的拖放,以及相应事件程序的编写,就可以实现需要的功能。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第8篇

METROLOGIC SP5700

METROLOGIC SP5700符合IP54工业标准,作为一款无线终端,其多元化的配置需求为客户提供了丰富的选择。128M RAM和128M flash ROM的内存比同类型产品要大出一倍,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程序的开发。它具有图像扫描、多种记忆模式、批处理和无线功能。其内存为128M,屏幕为3.5英寸,64K彩色触摸屏,电池是3.7V 2000mAh可充电可替换电池。另外还有3.7V 130mAh可充电后备电池,尺寸为77mm×178mm×31mm,重240克,防尘防水。

软件系统

针对物流行业特点,万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具有收货管理、到货管理、分拣管理和网络管理等子系统。其收货管理安装在收获网点电脑上,供收货开票人员使用,进行收货业务。外出揽货人员通过把手工开票信息输入无线PDA中使数据及时回传总部。到货管理安装在取货分公司电脑上,供取货开票人员使用,进行取货业务。上门送货人员使用无线PDA实时记录送货信息,保证准确。分拣管理安装在总部配送中心电脑上,和数据采集器进行结合,供分拣管理员使用,使分拣程序更合理,更高效,错误率更少。 *集成应用

综合无线网络系统

物流企业要帮助客户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和,突破物流信息透明化和货物流转过程的高效运转,实时的现场数据采集和与总部实时的信息交换成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万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Metrologic Sp5700的组合就是利用无线掌上电脑(PDA)和GPRS或CDMA无线网络的结合实现现场操作人员的各项操作与总部数据中心保持紧密的相互联系的实例。

恒盛万和科技有限公司针对物流企业的特点提出了以下三个系统的实现目标:在作业层上,提供稳定的数据采集功能和完善的业务处理功能;在管理层上,提供必要的有效的管理报表功能和管理分析工具;在决策层上,提供充分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首先,总部实时了解各个作业单元的具体工作完成情况,从而实现信息的实时查询,保证准确的货物信息送达时限要求。数据实时地通过Web方式反映到网站上,完成客户对货物信息的及时追踪。

总部可根据各作业点反馈的数据信息对其进行实时调度。物流企业的各个生产单位通过实时的数据变化可以及时调整作业计划,满足上下游各协作部门的工作要求。通过无线网络基站定位完成车辆定位、调度。无线掌上终端把总部作业调度信息反馈给作业人员,保证其实时执行总部的作业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