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1-17 12:03:26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第1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文化;构建措施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下,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达到总体目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企业员工认同、信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煤炭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一套具有煤炭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即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建设直接面向社会,是企业文化综合外部表现的最主要的部分,我们常说“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这是煤炭企业多年来搞安全工作达成的共识,安全搞不好,不仅仅体现在对企业内部造成的影响,还损害企业自身的形象。

1企业安全文化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员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是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安全制度,安全行为规范,安全生产目标和进取精神,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种种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营造和建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珍爱生命、文明生产”的安全文化氛围;在安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制定不同的追求目标,通过宣传教育,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炼,达到预期的安全目标。

2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构建

2.1观念文化的变革

要确保员工有正确的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观念文化包括安全哲学思想、安全生产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法、安全的心理素质、安全生产心态与保护环境的思路等。在搞好安全观念文化建设中,要着重突出3个方面:坚持从“人本安全”的高度出发,通过开展各种安全知识、安全法律的普及和培训,不断提高每个人对生命健康价值的认识;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来引导实践,切实加大对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大家的“安全价值观”和搞好安全的自觉性;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真正把安全作为一种使命和责任,切实做到落实责任抓安全。

安全零事故就是彻底改变过去认为煤矿消灭不了事故,要出煤就必然有伤亡的旧观念,全面树立“煤矿生产不仅可以做到不死人,而且可以做到不伤人”的全新安全理念。这种新观念为煤矿企业建立了自信,成为了全体干部职工努力追求的目标。

2.2安全行为文化的规范

以行为标准来保障安全,这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显著特征。在行为文化建设上,要通过大力鼓励正确行为来矫正错误行为,达到员工安全行为的规范化、习惯化。

企业安全价值观的最终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积累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不断强化。当员工的正确行为受到鼓励以后,这种行为才能再现,进而成为习惯稳定下来,并逐渐渗透到员工的深层观念之中。

不仅如此,对正确的行为进行鼓励,让员工感到我们的企业已经开始注重把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更多地落实在行动上,也给其它员工树立了实际的仿效榜样,从而产生模仿效应。因此,对符合企业安全价值标准的行为不断给予鼓励和强化,是巩固企业安全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3安全制度文化的创新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有据。

目前,国家安全主管部门和行业已经建立了较为详细的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并且要结合煤矿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并落实到各生产经营环节、工序。切实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落实责任;建立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做到赏罚分明,依靠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等物质手段来预防事故,保证安全;建立起安全事故紧急预案,加强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整合,形成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安全制度建设。

2.4安全物质文化的实施

企业安全物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制度文化和行为方面的外在表现,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制度规范、系统策划和经费的支持,不能满足于作表面文章。

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应不断充实安监人员,落实安全经费,完善安全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加快安全技术的升级改造;对设备实施点检定休制,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生产设备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加快淘汰落后设备。设备老化、安全设施欠缺与滞后是安全生产的致命隐患,要切实杜绝为了节省资金而降低安全成本。

3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执行,执行就是将文化理念通过灌输、熏陶、渗透,促进员工认知和接纳。安全文化的执行依靠组织来保证。

(2)组织培训与传播。通过教育、培训、学习演练,确立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念,增强安全生产意识,磨练安全意志,坚定安全态度,培育安全情感,塑造员工的安全心理素质,提升安全智能,打造安全品格,磨练安全作风,促进员工增强安全意识和确立安全理念。

(3)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围绕安全文化建设,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把企业内部的各种力量凝聚在一起,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是发挥企业家的设计、引导、推动作用;二是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三是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发挥以人为本的基础和主体作用;五是发挥企业文化中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伦理的导向作用。

(4)考核与奖惩。随着企业安全文化实施的不断深化,应该建立长效的考核制度、表彰制度、预算制度等各项制度,并在年度工作计划中明确具体的考核目标,可以采取正面激励和负面惩罚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

总之,煤矿安全文化要注重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安全态度、安全情感、安全品格等深层次的人文要素,通过宣传、教育、激励和惩罚等手段,营造安全氛围,提高安全素质,达到人与物的和谐统一。由外部约束变为主体自律,使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方式发生质的变化,实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化过程,形成独具特色、富有生机和较强感染力的安全文化体系,才能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春, 唐润生. 运用科学发展观抓好煤矿安全生产[J]. 煤炭企业管理 , 2005,(08)

[2] 马宪亭, 尹新爱. 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探讨[J]. 山东煤炭科技 , 2006,(02)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第2篇

摘要:安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作为于煤炭企业,安全更是“天字号”工程。煤矿企业因其特殊的工作环境,事故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实践证明,煤矿企业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安全生产的良性发展。本文阐述了当前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煤矿安全文化建设

一、前言

煤矿企业因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受瓦斯、煤尘、水、火、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影响,煤矿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据统计,70%的事故是由于矿工的安全素质差,安全意识淡薄等原因造成的。由于体制的因素,煤矿企业步入市场的时间较短,与规范的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相比,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还处于初步的阶段。实践证明,煤矿企业通过探索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安全生产的良性发展和稳步前进。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抓好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本文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和工作经验,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煤矿安全文化是从属于安全文化大概念之下的一个子概念,是社会文化与企业安全生产长期结合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产物。其具体内涵是指在煤矿安全生产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煤矿特色的安全思想意识、安全作风、安全工作态度、行为规范、安全管理机制和安全物质技术条件的总称。目的是通过运用科学的理念、方法等手段,对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影响和规范,最大限度地提高职工安全素质,保证实现安全生产。

二、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安全文化认识不足

一些煤矿领导对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安全标准意识淡漠,管理不够,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工作是搞形式、走过场,舍不得在安全标准化准备上投入资金、整改隐患,存在着得过且过的心理,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文化所追求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深层内涵。

(二)管理体制不到位

在创建煤矿安全文化时,没有从管理体制上综合研究安全文化建设。好多煤矿仍然沿用几十年前的业务技术管理体系,煤矿安全管理模式依然停留在传统管理阶段,安全管理理念落后,仍然采用经验管理为主导的模式,缺乏激励机制与协调机制,对安全目标管理与安全培训的重视与投入不够,安全管理体制没有与时俱进,没有随着矿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而改变。

(三)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不充分

一些煤矿企业在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时,照搬其他企业的做法或者外请专家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由于对安全文化认识存在偏差,缺乏对人本管理、战略管理理论内涵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没有根据企业人文和环境特点,科学系统的研究和策划企业安全文化,导致安全文化建设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很难在职工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共鸣。

(四)安全文化建设与生产脱节

很多煤矿把安全文化建设的任务交给煤矿党委或党支部管理负责,政治色彩浓重,他们把安全文化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看待,只注重政治性,未融入到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去,不注重生产实际性,不是为了提高生产绩效而进行文化建设,从而导致生产和技术脱节,降低了生产绩效,没有对煤矿的生产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安全文化的氛围

1.利用广播、闭路电视、墙报、宣传栏、警示语等各种手段进行大力宣传动员工作,在矿区广播站设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专栏,开设《安全理念宣传专栏》《安全文化每日谈》《安全文化宣传图片》等多个宣传栏目,建立事故展览室,向矿区员工进行安全文化教育宣传。

2.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和竞赛活动,在举办文体活动中穿插一些能体现关于安全知识的项目,开展安全知识抢答活动,也可直接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或邀请受过处分的职工现身说教,以唤起共鸣。

3.充分发挥党、政、工、青、妇组织在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要求每一位党员对所在的生产岗位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开展青年文明岗活动,提高青年职工文明生产、安全生产意识,自觉规范安全行为,在人的因素上为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安全生产制度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的融合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文化是制度的补充。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既是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持安全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武器。首先,要完善制度设计。制度设计要严谨科学、操作性强,才能对职工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因此,必须要充分调查研究,细化具体操作环节,不断完善制度,提高其落实的效果;其次,要使安全文化建设起到规范职工行为的效果,就必须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要建立相应的评估考核和激励制度,严格执行奖罚制度,做到安全文化建设、生产经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此外,要对各类事故一查到底,进行严肃处理,做到惩戒前人,警示后人,使职工深刻懂得依法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三)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为煤矿员工创造一个本质安全化环境,这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综观多年来我省煤炭系统的安全状况说明,工作环境和生产条件越差的煤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条件较好的煤矿,事故发生的频率就越低。创造这种环境的途径有两个:一是要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抓好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落实工作,建立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合理性与实施的严格性,狠抓矿井质量标准化和岗位安全作业标准化工作,搞好井下现场文明生产使职工干标准活、干放心活、干正规活;二是要加大对安全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进行技术革新,推动技术进步,严格按规定提取科技经费,设立科技进步基金。先进的技术装备不仅可以提高效率,也是安全生产的保障。

(四)强化安全技术业务教育和培训

由于我国煤矿几十年来的管理模式和用工制度,造成了煤矿企业职工文化素质偏低,以往很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职工不会操作、不理解规程的含义,或者看不出险情发生的前兆,甚至缺乏处置安全隐患的方法,造成了更大的后果。安全教育和培训是促进职工树立正确安全观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的必备条件。具体培训方式有:

1.采取系统培训,即采取集中办班脱产轮训,组织职工对规范标准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和考试,使职工熟记安全理念,行为准则,掌握操作标准。

2.采取分层次的岗位教育。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要区分对象,各有侧重。对新工人要进行岗前安全技术培训:对一般工种侧重于岗位技能培训;对安全管理人员及关键岗位侧重于安全专业知识的培训。

3.示范引领,行为纠偏。主要是选拔优秀的现场班组长、工人技师作为“教练员”,对本班组职工进行训练。同时采取现场观摩的形式,对操作的重点步骤和关键环节进行现场实际演示,职工自查与互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第3篇

(Huadong Machinery Plant Library,Xuzhou Coal Mining Administration,Xuzhou 102627,China)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图书馆文化建设及影响和作用。先是说明图书馆的重要性和企业基层图书馆的作用、意义,并分析了当前图书馆发展的有利时机。着重论述了企业基层图书馆如何采取措施,打造自己有特色的切实可行的服务品牌来效力于企业和广大社会读者。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libraries and its cultural influence and roles. First,it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libraries and the rol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library at grass root level,and then analyzes the current favorabl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libraries. It focuses on that how enterprise takes measures to create its own distinctive service brand serving for enterprises and public readers.

关键词: 图书馆;企业;服务

Key words: library;enterprise;service

中图分类号:G25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208-02

0引言

徐州市矿务局华东机械厂图书馆,可谓是基层小馆,然而服务对象却是广大矿山机械职工,所以,专业性强,目标也准确,决不同于大专院校或面向社会的公益性图书馆。根据我十五年来的工作经验,目前,我们机械厂的图书馆算是最受职工欢迎的一个文化场所了。既然群众欢迎、认可,我们就要利用图书馆这一文化阵地创立企业图书馆有特色的服务品牌,为企业职工文化生活持续发展提供更好服务。图书馆是一个学术性机构,在社会生活中它具有文献集存、文献整理、文献传递、文献开发、社会教育五大职能。

1企业图书馆必须成为专门图书馆

我们所从事的企业图书馆工作不仅满足着广大读者的文化娱乐需求,同时,更重要的是为科技技术工作的发展提供着强大的保证,为生产和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做着前期准备。企业如今都面临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需要在技术创新上下大功夫并从中寻找发展的出路。很显然,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强大的信息支持系统或知识支撑体系,这个企业的竞争能力乃至生存能力将会受到很大的威胁。重视专门图书馆建设,充分展示专门图书馆在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信息增值作用。以我馆为例,从目前读者借阅文献分析:文学类书籍占56%(含职工家属),其次是经济、法律和语言类书籍占24%。计算机、机械加工、压力容器、电学类等书籍借阅频次高占20%,这与厂职工所从事的职业息息相关。在高速发达的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学计算机、学法律,学外语,学经济的自然就多起来,这是大环境和时代背景所造就的。近几年,我们厂职工的文化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据统计,我厂职工8350人,算上社区家属职工34700人,办理借阅证的职工保有量3300人/年,每天接待读者86人次/年平均,可我们的藏书量只有7万多册,比起大馆我们的借阅率还是相当高的。目前,从事机械工艺研究、软件开发、论文撰写、文学创作、政策研究,英语等级考试、法律研究、市场营销等等诸多专业人才越来越多,企业创新竞争力得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专利知识产权不断增加。看来,做好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其经济及社会效益是潜在的,长期的,巨大的。

2图书馆构建品牌服务的战略

品牌服务是图书馆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图书馆依赖强势品牌服务能获取社会承认和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品牌服务的重要原则就是规划差异性、个性化的品牌核心价值与品牌识别,能以较低的成本提升品牌资产。品牌服务要从创质量优势和质量特色入手。品牌的质量及特性反映着图书馆满足信息用户需求的能力,信息市场瞬息万变,用户对信息需求的水平也变成了一种非常活跃的因素,它是刺激和推动图书馆不断调整服务内容、改进信息处理手段、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加强经营理念及管理水平、提高信息产品质量的原动力。

3图书馆的群体知识应当完整、有序、系统

图书馆既要重视个体馆员知识的专深性,又要注意图书馆群体知识结构的优化,努力形成图书馆群体馆员知识的“广博”与个体馆员知识“专深”的统一,形成一支业务全面、知识精深的服务团队。

3.1 图书馆管理者不仅有图书管理能力,较高的政策水平,还要有技术专长,懂得法律知识和财会知识。

3.2 图书馆人员,还要学习掌握专业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适应网络环境下优质、高效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3.3 引进图书馆新成员。新进成员应是复合型的经营型人才,懂得图书馆市场经营通过“使用户满意”战略(CS)进一步做好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

4图书馆要不断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不断调查分析读者的需求

掌握读者的类型和特征,我们把一切有阅读能力并能够接受文献信息作用的人都纳入读者范畴。分析读者的阅读动机和兴趣,考察读者的阅读目的、能力和需要。按照阅读效果的基本要求可区分为学习型阅读目的,研究型阅读目的,应用型阅读目的和享受型阅读目的。所谓阅读能力,是读者在阅读活动中驾驭文献信息的能力,即“选择文献”“掌握阅读方法”“理解文献内容”“消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当读者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时,馆藏文献信息中蕴涵的知识与情报才能为企业服务,才能转化为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力量和财富。那么针对我们企业图书馆读者特点、重点在借阅的基础上开展特色服务即特有的品牌服务,无须与省、市、地区那些公益性的大馆相比或模仿,我们只要求用我们现有的技术力量和馆藏文献为企业职工和家属的读者服务好,充分体现我们的价值。

5品牌特色服务

5.1 针对企业决策发展提供信息咨询与参考服务以“书”为单元的参考咨询服务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电子网络信息将逐步取代纸质信息,电子信息通过网络不仅使查找、浏览、打印方便,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实时性强,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层次,这就对我们馆员多方面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在提高业务的同时与厂信息中心、档案室联合参与企业发展决策信息咨询服务,参与科技人员课题研究,实行跟踪服务。努力做到经济建设发展到哪里,我们的服务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5.2 针对科研项目提供视听服务在网络环境下,联机数据库和光盘服务是提供信息资源的主力,是获取高质量的学术、商业、政府和新闻等信息的重要来源。与因特网提供的信息相比,数据库提供的信息质量更可靠、更稳定。

5.3 针对企业领导和科技人员提供预约服务通过电话和网上购书信息,进行按需采购,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同时开展馆际互借,网络资源共享,争取为企业花最少的钱为职工办最好的事。

5.4 针对分厂处室学校进行点对点的上门送书服务以前我们开展了“走进书香”活动,今后我们可开展流动书车下基层,图书进万家活动。对不同的读者可以送去不同口味的图书。针对厂领导可递上一些政策研究、经济法律、文史等书籍。到了基层单位就可以带去文学、机械、压力容器、企业管理、安全生产知识问答等书籍。若是到了生产科室、工艺单位,面对科技工作者就应呈上计算机、英语、机械加工等高要文献,总之,要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

5.5 宣传培训服务一是搞好文献的宣传推广,每进一批新书要及时做好新书通报工作,向读者介绍文献内容和类型,为书找到合适的人,为人找到合适的书。经常开展读者调查活动。由于图书馆读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查找利用文献的能力也有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人员提供帮助。二是做好用户培训工作。定期开展读者到馆培训或网上教育服务,主要讲解图书馆注意事项,文献检索方法,培养并强化读者利用信息意识和能力,开发智力资源,促进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总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改革创新的浪潮中,企业图书馆应该积极利用馆藏文献,助企业一臂之力,培养企业员工精专业,广知识,乐奉献。

参考文献:

[1]董振声.政府功能转负和图书馆公益服务产品的打造,21世纪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8.

[2]周带娣.文献信息工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21世纪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8.

[3]刘久昌.读者工作[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6.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第4篇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of safety culture in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mad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By studying the process of safety culture spread, accumulation and diffusion in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culture, we have found an effective way of spreading the safety awareness and safety control, and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bout the prevention of accidents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关键词: 煤矿;安全文化;现状;对策

Key words: coal mining;safety culture;the statu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118-02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煤矿企业的发展与生产安全面临考验,国有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究其原因同以“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等煤矿安全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揭示有紧密联系外,但根本原因还是人的因素。因此重视人本管理,切实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从人的安全文化意识的培养、人的健康文化以及人的活动有机调整等为内容的现代安全管理文化角度有效的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了摆在煤炭企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企业安全文化概述

1.1 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安全文化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存在,因此,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但是,人类有意识地发展安全文化,仅仅是近10余年的事。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段,依据安全文化的历史演进过程,笔者简单的把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归纳为几个阶段,见表1所示。

1.2 安全文化的定义及范畴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在工业领域应用就成了企业安全文化,与行政或管理工作相结合就成了安全管理文化。把安全文化的内容引入不同的领域,继承和创造保障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并使其能舒适、高效活动的物质存在和精神作用,均可称之为某领域的安全文化。不论是基础安全文化还是专业安全文化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

第一层次称为表层结构,这旨各种有关安全使用规范及标准等组成的表现层。表层结构有立约与非立约两类:立约类是指用一定的形式明确规定出来的,包括有关安全的法律、条例、制度、规章、技术标准等;非立约类表层安全文化是指虽然没有用法规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却约定俗成在人们心里的内容,如:安全风俗、安全习惯、安全崇尚和安全礼让等。

第二层次为理层结构,这是安全文化的理性部分,包括安全第一的科学思想、安全第一的道德思想、安全第一的经营及生产原则等。这些内容集中体现为安全第一的价值观。笔者把安全文化的构成简要的总结为以下基本要素:

①目标;②宗旨;③精神;④风格;⑤追求;⑥信条;⑦道路;⑧管理哲学;⑨价值;⑩民主;{11}道德;{12}发展战略;{13}环境;{14}誓言。

2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安全文化的真正形成是在建国以后,党和国家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制定了“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到一系列政策、法令,管理部门及企业单位做了大量实际工作,使我国的劳动保护和生产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与提高,从而保障了劳动者在生产建设中的安全和健康,形成了安全文化理论,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由于煤炭企业整体对安全文化内涵的理解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因此我国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煤矿企业对安全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浮于形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多数企业都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甚至形成“文化热”。但是,就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开展的情况来看,许多地方普遍重视安全技术改造的投入,忽视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尽管在各种会议中、红头文件上讲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但现实的情形是仍有不少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形式化明显。另外,有些企业的表层安全文化和中层安全文化建设比较到位,但没有内化为全体员工的习惯和行为准则,企业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还一定程度地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没有完全变成职工头脑里的观念,也就是说煤矿企业对安全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深层的企业安全文化相对薄弱。

2.2 安全文化建设研究偏重理论,缺乏整体规划相关学者对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研究还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许多论著内容相近,有的论述仅限于表面,理性的多,可操作性不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研究多是煤矿一线工作者,研究基本上是经验式的,不太注重研究过程和结论的可检验性。

其次,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大多数煤矿企业没有设立相关的领导机构和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推行安全文化建设过于简单,甚至等同于一般的安全教育。部分转制矿和大多数乡镇煤矿并没有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纳入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甚至个别矿井在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还是个盲点。

2.3 煤炭企业员工普遍对安全文化建设存在误解,安全理念普遍较淡薄什么是煤矿的安全文化,简单地说就是煤矿,也就是人们自觉形成的,能够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守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从一些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看,对于安全文化,一些煤炭企业还存在一些误区。其一,有的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就是搞一些安全活动、文艺演出等。所以一说安全文化,一些单位仅停留在搞活动上,以致于安全文化呈现为表面的,浅层次的,不能深刻挖潜煤矿安全文化的真谛。其二,有的同志认为搞安全文化就是环境刷新,做几块牌子挂在显著位置,写一些安全理念和提示性警句等。其三,认为安全文化就是一般性的安全教育、培训。

其次,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煤矿职工的安全理念普遍较为淡薄,基本上处于从属和被动“要我安全”的状态,遵守规章制度大多是因害怕被处罚,安全第一和安全自律的意识还比较模糊。普遍持有的理念还不足以让人们自觉地去接受和弘扬煤矿安全文化,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2.4 未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估测量体系由于文化的“软”特点,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地评估和测量。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任务,它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包括安全文化评价指标集的建立、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结果的测量等。目前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完善,虽然有学者建立了煤矿安全文化初步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一些对煤矿安全文化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的定量方法,但是其可行性与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相比国外,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估测量安全文化的模型和指标体系。

3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企业文化,根据各自的经济、文化、科技、管理的背景,采取突出企业特点的办法,建设各具特色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不同于现代科学管理,也不同于思想政治工作,它是人们对安全工作高品位的升华。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来营造一种安全气氛,使人人重视安全生产,人人关心安全生产。笔者试着从目前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分析其对策。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安全文化对我们煤矿企业的干部职工来说并不陌生,长期以来开展的各种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制定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等,都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煤矿安全文化的表现形式,其潜移默化和熏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这就要求,首先,煤炭企业行业主管领导及内部各级管理干部,要深刻认识煤矿安全文化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转变以往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精细化、人性化的安全管理新思路。其次,直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工人要通过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接受安全宣传教育,充分认识安全事故对煤矿工人生命安全的危害和对社会、家庭的影响。第三,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和宣传阵地的作用,加大安全文化建设理论知识、重要性必要性的宣传力度。

3.2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不断把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转化为企业的实际建设开展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表现形式。一要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灌输。二要不断创新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三要深入扎实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宣讲安全文化理念,让职工理解安全文化理念的深刻内涵;把安全文化理论、企业精神、安全警句、安全祝语、安全操作规程等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牌板、灯箱悬挂在矿区的各个角落,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使职工随时随处接受安全文化的熏陶。通过创建活动把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转化为企业的实际建设。

3.3 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夯实安全文化建设基础煤矿企业相对于其它行业,职工的素质相对较低,尤其是井下采掘一线的职工。就煤矿企业而言,职工培训任务非常繁重,加强职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势在必行。首先,要建立健全职工培训的长效机制,要将职工的培训纳入企业管理范畴。其次,摸清底子,掌握实情,根据职工的知识结构、文化程度和业务技能层次有的放矢的开展安全培训。同时要根据施工场地的变换、施工安全技术的要求,分工种、分岗位、分批分期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第三,创新培训形式,注重培训效果。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来激发职工自觉学习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热情,最终达到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的目的。

3.4 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煤矿安全文化业绩评价体系针对当前安全文化评价领域存在的评价方法相对简单、主观性较强等问题,基于企业安全文化的人本主体,根据我国目前国有大中型煤矿的实际,笔者提出煤矿的安全文化现状可以通过安全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安全承诺、安全环境、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学习、安全信息传播、安全行为激励、一线职工安全事务影响力、员工素质9个主要指标来加以评价。

4结束语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理念和一项有效的煤矿安全工作模式,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总结和完善。只有科学地研究和探索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途径,煤矿企业才能形成具有煤矿特色的安全文化,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怀志.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模式[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04.

[2]吴晓颖等.煤炭安全管理与监察工作指导[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07.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第5篇

关键词:私企煤矿; 矿难; 矿工; 人文关怀

近几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煤炭价格也在不断攀升。某些私企矿主为了攫取更大的利润,忽视安全生产,从而导致了矿难不断发生,冒顶透水、瓦斯爆炸等事故夺去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政府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是依然难以遏制矿难的发生。且矿难事故通常发生于炎热的夏季,并且引发矿难事故的九成以上的原因人为因素。

一、私企煤矿忽视对矿难工人及家属人文关怀的问题分析

随着煤炭资源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的私企煤矿越来越多,但是发生矿难以后,很多私企煤矿在处理过程中却忽视了对矿工的人文关怀。分析原因,多种多样,而最关键的还是不能及时对受害矿工及家属进行人文关怀。

(一)私企煤矿忽视对矿工及矿难家属人文关怀的现状

针对私有煤矿的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发现:虽然矿难发生以后该私有煤矿积极针对受难矿工和矿难家属做以处理安排工作,但是现状中却忽视对矿工及矿难家属人文关怀,主要现状表现总结如下:

私有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缺乏安全保障,劳动过程缺乏组织性导致井下作业盲目混乱;漠视矿工生命,导致矿难一旦发生时矿工缺少及时有效的救助。

(二)私有煤矿忽视对矿难工人及家属人文关怀的原因

私有煤矿忽视对矿难工人及家属人文关怀的原因,不但有客观条件的一些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人为观念素质的原因。

1、私有煤矿较国有煤矿技术落后,却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导致了煤矿的超能力生产、盲目生产。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我国将近50%的小型煤矿都只是在采取落后开采方式进行煤矿开采。虽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煤矿企业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其根本实质仍然是高耗能和投入之后只能获取低回报和收益。

2、私有煤矿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

由于市场煤炭价格持续走高,一些私有煤企和矿主为减少停产整顿、关闭煤矿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在煤矿发生事故后销毁证据、隐匿尸体、遣散人员,并以高额的赔偿进行善后处理等手段来组织瞒报。

3、矿工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

煤炭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因此煤矿企业的劳动力通常供过于求,稀缺的工作机会和随时有可能下岗失业的担忧让矿工一直出去弱势地位,难以真正维护自己的权益。更何况煤矿企业的一线矿工大多数来自于农村,综合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相对淡薄,有限的个人知识水平让他们并没有强烈的维权意识。

二、加强对矿难工人及家属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

加强对矿难工人及家属人文关怀,不仅需要私有煤矿企业和矿主的意识和观念转变,还需要落实在具体的有效措施方面。

(一)坚持私有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科学发展

1、提高管理者职业道德水平

作为煤矿企业的管理者,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应该以社会责任为重,坚持人本化经营管理理念,自觉学习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增强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道德意识,同时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

2、落实安全生产制度

煤矿企业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矿工的生命健康权。通过构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规定生产过程中各个部门各个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在煤矿生产活动中应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理念,同时增强矿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杜绝饶幸心理和冒险心理。

(二)提高私有煤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力

私企煤矿要在矿难后加强对矿工的人文关怀,需要在矿难后的处理过程中对矿工关心爱护和尊重。因为人文关怀不但是建设和谐煤矿企业文化,同时也是培育煤矿企业文明风尚的基本要求,而且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现。因为社会的全面和谐需要“人的和谐”作为基本支持,所以不能脱离个人的人本关怀获取自尊满足。

1、树立私有煤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文化理念

在企业生存并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企业应该不忽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私有煤矿企业应该清楚的知道其实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构成单位,在实现企业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如何增进社会整体利益,必须对社会各个相关利益方承担本企业应尽的责任。

2、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提高私有煤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力,不仅应该包括企业的道德责任观,还应当包括企业的法律责任观。目前很多私有煤矿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如果仅仅以道德责任观约束企业行为不切实际。

(三)私煤矿进一步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政策措施

由于社会中下层的煤矿工人属于弱势群体,缺少正式参与煤矿安全监管的制度平台与空间,在与煤矿主的谈判过程中力量薄弱。针对这种情况,要切实关注包括矿工在内的弱势群体生存困境,通过改善劳资关系、发展弱势群体的维权组织、大幅提高对死伤矿工的赔偿标准、加大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力度等措施,为矿工创造参与煤矿安全监管的制度性空间,使矿主和矿工之间在国家主导下通过协商和相互妥协实现资本与劳工之间的利益平衡,这是实现中国矿难多边治理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

1、提高矿工法律维权意识

提高煤矿企业矿工维权意识,不能仅仅依靠矿工个人主动的去提升其知识水平,还应该从企业的角度去引导和加强。多数矿工文化水平低下 缺乏维权意识和维权渠道的当下情况,可以从三方面提高矿工法律维权意识:一方面完善煤矿工会组织制度;另一方面提升煤矿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再一方面增强社会监督参与力度和透明度。

2、提高受害矿工补偿标准 安抚矿难家属

为了维护和保障矿工的生命健康安全,推动矿难事故损失“内部化”,也为了从根源上达到预防重视从而实现安全经济效益,应该增强煤矿企业对于矿难的赔偿力度,特别是要提高受害矿工补偿安抚矿难家属。

3、完善企业工会组织 保障矿工合法权益

在处理矿难过程中私企煤矿首要考虑的是矿工的生命和价值因素,而“安全”是涉及生产和矿工生命的大事,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矿区应该维护每个人的尊严,更加关注受难矿工的生存状态和家属的生存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人文关怀,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杨海峰. 矿难背景下矿工权利保障中的政府责任研究――以兴东矿难为例[D].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6:45-48.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矿工违章;安全管理;进化博弈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01

煤矿产业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导能源产业,为国内经济建设的前进提供了较高的动力和能源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煤矿行业得到全面地发展,大大小小的煤矿企业争先涌出,促使煤矿业出现一片欣荣的发展姿态。但是,这些企业的踊跃出现,也给国家的宏观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由于它们所处的地域不一,政府无法进行统一的监管,因而很多中小型煤炭企业开始在安全设备上偷工减料,将更多的资金运用在煤矿开采方面,对于煤矿的安全管理问题则不予太大的关注,导致现阶段的煤矿事故层出不穷。在探究这些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时,不难发现,很多时候并不是由于企业的管理措施和安全设施存在问题,百分之八十的原因是由于人为因素,矿工的警觉性严重降低,进行了违章作业,进而造成了危害和损失。因而,现阶段的煤炭管理企业,规范矿工违章行为已然成为了主要的安全管理主题。以进化博弈论的角度对煤矿安全管理和矿工违章作业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者存在一种动态的博弈关系,并且会相互影响。为此,煤矿企业应当在基于进化博弈论的基础上进行安全管理监督,进而有效地规范矿工作业行为,促使整个企业煤矿开采的安全质量受到切实的保障。

一、进化博弈的概念及其运用到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意义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与矿工违章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博弈的关系。如果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严重违背了矿工的安全管理认识,矿工会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不认同感,很多时候会出现违章行为,形成各种危害。而对于矿工的违章行为管理,也是通过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实现的。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需要因时而变,不应该固守在传统的安全管理措施范围内,新时代的煤矿企业也有着全新的发展方向,企业的矿工素质也在不断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两者要相互压制和协调,才能较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于进化博弈的概念认识,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以有限理性博弈方作为博弈分析的基础,着重分析了博弈双方的发展趋势、不足之处及稳定性促成。进化稳定策略是进化博弈论的产物,它认为在整个进化博弈的过程中,一旦某些较小的突变群体出现状况,应该有较大的管理群体将之进行消除,进而会使得整个进化博弈处于稳定的进程中,不容易发生改变。将它运用到煤矿安全管理中,很容易看出,较大的管理群体主要是指煤矿企业本身,而较小的突变群体则是指矿工的违章行为,表明这样一种观点:对于员工的违章操作行为,煤矿企I应通过积极地改变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大管理力度,进而对实现对这些违章行为的有效规范,形成和谐的煤矿安全管理环境。

二、煤矿安全管理与矿工违章行为进化博弈分析

进化博弈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进化。对于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和矿工违章行为而言,进化主要是指煤矿安全管理内容紧紧跟随矿工的行为做出同步的发展和完善,由于矿工的违章行为是由人为判定的,因而很多时候,煤矿企业的规章制度会达不到管理矿工的要求,矿工也会因为这部分制度的缺乏,盲目地进行违章作业。第二是博弈。博弈是指两者在进行相互的制约和协调,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会对矿工的行为作业形成规范,但是很多时候也会超过适当的范围,促使矿工产生心理上的不满,进而促发了各种违章行为,而这些违章行为的产生,并不是盲目地进行违章,而是有意识地对企业规章制度进行挑战,以使企业管理部门认识到规章制度的不合理性,进而进行适当的调整。因而大多时候,煤矿安全管理与矿工行为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双方都不会产生极端的行为。而在这个阶段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策略,也是十分切实有效的,最为符合矿工的作业行为,矿工群体也会倾向于“遵章”。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由于煤矿企业长期未曾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已然与矿工的切实利益相不符,原本遵章的矿工就会出现各种“违章”行为,双方产生一定的冲突和矛盾。如果煤矿企业长期进行严格的管理,不断规范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又会给予矿工很大的压力,不知道如何操作较好,进而再次产生“违章”行为。而在矿工违章行为出现以后,企业首先会选择调整自身的安全管理策略,进而符合了矿工的行为操作标准,两者又会进化到最初的和谐状态。如此循环往复,呈现出一个相互博弈并进化的过程。

三、基于进化博弈下的煤矿安全管理发展策略

1.健全矿工考核制度,提高矿工遵章奖励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矿工之所以经常会出现各种违章行为,很多时候的主体原因在于福利的不到位,受到的约束力太大,进而失去良好的工作活力。为此,煤矿企业应当正确认识现阶段的安全管理制度,根据矿工违章行为的产生缘由,对矿工考核制度进行实时的健全。同时,煤矿企业还应该适当地增加矿工违章的成本和难度,并对遵章的矿工给予实时的奖励,引导矿工正确认识到遵章的好处,产生积极的工作心态。此外,矿工的很多违章行为,都与工作环境较差有着较强的联系,尤其是井下作业环境,会对矿工的身心造成多重的影响。因而,煤矿企业需要对井下作业环境进行改善,让矿工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作业,内心的不良情绪也会因此而消减,从根源上降低了矿工违章行为发生的概率。

2.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并进行合理的激励管束

在煤矿企业的众多矿工中,大部分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他们对于安全常识的认识十分少,不懂得现代化仪器设备的操作原理,因而很多时候会出现各种违章行为,然而这是他们所不知道的。因此,煤矿企业也应该切实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利用一部分时间进行集中化的安全讲座和安全技能培训,全面提高矿工的安全操作意识,进而最为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煤矿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合理的激励管束,矿工与其他人一样,都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煤矿企业要对矿工进行多方面的激励和认可,对他们的某一错误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使他们认识到这种行为的错误,进而在潜意识里形成正确的工作方式,有效地促进煤矿安全管理的进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与矿工的违章行为之间,存在着制约和协调的关系,以进化博弈的监督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煤矿的安全管理需要做到实时的加强与规范,同时要引导矿工形成严明的安全意识,进而促使整个企业的安全效益得到切实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红涛.违章行为分类和研究[J].价值工程,2011(03).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

一、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煤矿企业人员对政治思想工作认识片面

由于煤矿企业的传统观念都是重视生产创造经济效益,而轻视政工工作。这就导致部分煤矿企业的员工对政治思想工作认识不全面,也就缺乏参与政工工作的热情。而政工人员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不是短期就有成效的,这些需要政工工作者经过艰苦的劳动和长时间的工作积累才能完成的。煤矿企业生产人员的工作是高风险,高强度的劳动,对政治思想工作理解不深,这也为展开政治思想工作增加了难度,很难实现全员配合的政工工作。

(二)煤矿政治思想工作缺乏与时俱进

新时期的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但是在部分煤矿企业中,政工工作的内容单一,形式单调,例如读报纸,学习文件精神,或是听领导讲话,这些都导致企业的员工对政工工作不感兴趣。另外还有部分煤矿企业虽然开展了政工工作,但是工作水平和地位都不高,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引起重视,在开展政工工作时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没有得到创新,不能有效发挥政工工作在煤矿企业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煤矿政治思想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

从部分煤炭企业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来看,煤矿政工工作的队伍建设、体制建设都有所欠缺,首先表现政工人员工作水平良莠不齐,缺乏在新形势下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不够,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等。陈旧的知识积累和思想观念都会制约政工工作的开展。另外还存在政工工作队伍人员构成不足,缺少新的人员加入到政工工作当中来,而现有的政工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也不强,导致政工工作开展缺乏有效性。

(四)煤矿政治思想工作缺乏主动性

目前部分煤矿企业的政工工作都是按照上级要求开展的。在煤矿企业出现问题时才重视政工工作,没有体现出政工工作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在煤矿企业政工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主动解决基层员工的实际困难和员工的思想问题,导致煤矿政治思想工作与企业人员利益脱节。

二、加强煤矿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快速发展,煤矿企业生产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煤矿企业的经济发展需要提高企业人员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效率意识以及自主意识,以丰富的精神条件与物质条件保障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因此加强煤矿企业政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煤矿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

随着我国煤矿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也为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提供了新的科学理论和新的工作方法。由于社会组织形式、经济成分、就业方式与物质利益等多样化发展,而人们的思想活动也出现了差异性、多变性、独立性以及选择性的特点。而在实际的煤矿企业中存在企业员工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与享乐主义,存在错误的思想与正确的思想相互交织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煤矿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

(二)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煤矿企业生产安全是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而生产过程中煤矿企业人员又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企业生产离不开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煤矿企业人员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煤矿企业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因此煤矿政治思想工作要时刻围绕着企业安全生产而开展.要及时的分析企业人员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煤矿企业人员的工作热情,逐步实现煤矿生产的突破和创新。把全体人员的思想统一到安全生产上,增强煤矿企业政工工作的实用性。

(三)促进煤矿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全体成员的意志、特性、习惯和科学文化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增强企业人员的集体观念,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也能使企业的成员有自豪感和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煤矿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加强文化建设.而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对于煤矿企业而言,需要建设煤矿安全文化。而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促进企业人员努力工作、形成团队精神,为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和赢得市场主动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保障煤矿企业各项工作的执行和落实

“围绕安全生产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开展政工工作,把政工工作深入到安全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以生产实践来检验政工工作的成效。促进煤矿企业政工工作的良性发展,使政工工作深入人心。积极开展各种政治思想工作,改革员工的传统工作观念,促进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煤矿企业政工工作开展的策略

(一)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煤矿企业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实践过程中要坚持四个统一,即真理性与科学性相互统一、群众性与民主性相互统一、渗透性与服务性相互统一、政治思想性与党性相互统一.这也是“以人为本”政工工作的理论依据。只有以四个统一指导实践活动。能够及时发现煤矿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也能解决煤矿企业发展遇到的新问题.有助于煤矿企业各项工作的改革创新.另外.以科学理论武装煤矿企业人员的头脑.有助于员工创新意识的养成,在煤矿企业中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保障政治思想工作与煤矿企业现行制度的融合。拓宽煤矿企业发展的道路,增强企业人员对政治思想工作的认识,使煤矿企业人员思想与企业一同发展进步。

(二)完善煤矿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政工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组织培训和进修等方式提高政工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1.煤矿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人员除了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理论素质和政治素质以外,在新时期煤矿企业政工人员还要具备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各项生产活动组织能力。因此政工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顺应时展潮流,把政治思想工作融入到整个煤矿企业的各个单位、部门和各个生产环节,发挥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灵活性和独创性特点。

2.随着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新知识和新的科学技术,因此要加强组织政治思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进修,通过定期的组织培训,使政工人员系统的科学的学习和掌握政治思想工作新知识,引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与政工工作方法有机结合,使煤矿政治思想工作规范化、现代化和科学化,为解放思想提供的新途径,继续优化政工队伍,打造一支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政治思想工作团队。为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政治思想保障。

(三)煤矿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煤矿企业的文化形成不能离开政治思想工作,而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也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增加煤矿企业的社会效益。而“企业精神、企业制度建设、职工价值取向、群体意识、企业形象”已经是现代企业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煤矿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第8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精细化理念;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6-0059-02

煤炭是重要的传统能源之一,加强煤矿企业生产管理效率、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步入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煤炭产业格局的日渐明确,煤矿企业生存能力和竞争优势更多地依赖于对企业内部生产管理效率的挖潜。一直以来,我国煤矿企业管理都偏向粗放型模式,企业工作标准过于简单,生产管理过程控制失于细致,工作制度执行不够严格,企业成本费用持续增加,这些现象对于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煤矿企业应致力于研究并改善这一现状,在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从企业文化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内部市场机制引入、企业职工素质提高等方面入手,切实将煤矿企业中的成本消耗降到最低,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 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内涵及价值

精细化管理理念是指在社会分工愈加精细化的大趋势下,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以较小的管理部门为基本的核算单位,通过量化、细化管理目标,建立和完善各类责任机制,对其任务完成、效益评价、费用控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考察,以最大限度地细化管理流程、减少管理消耗、降低管理成本的管理思想。煤炭生产涉及人员众多,作业环境复杂,针对煤矿企业的管理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精细化管理理念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剖析这一工程,在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基础上,构建以安全生产为前提、高效生产为核心、精细经营为基础、工作制度为保障的全新管理模式,在搞好安全、生产、经营等各方面工作的同时,提高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促使企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当前,在外部环境相对固定的情况下,经营管理已经成为关系到煤矿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以品质优良的产品、明显的成本优势、良好的企业发展态势,成为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落脚点和市场竞争优势的支撑力,这也是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 煤矿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几点原则

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只有用于指导具体实践,才能创造一定的价值;理论也只有与具体实践真正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在煤矿企业生产实践中,要结合我国煤炭行业以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精细化管理,或者仅仅只是勾勒出停留在纸面上的蓝图,或是脱离现实而不假思索地应用推广,或者是“照搬照抄”地生硬套用,都不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煤矿企业及其经营者应当积极学习先进的精细化管理理论,在全面掌握企业实际问题及优势的前提下,加强对其他优秀企业的考察和学习,同时,还应不断创新和完善,构建起更加符合现实及自身特点的、更为科学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2.2 责任与权力相对等的原则

承担多大的“责任”,就应当赋予与之相对等的“权利”。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将管理责任具体化、细致化和明确化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份职责,都应当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与此同时,精细化管理同样也要给予负责人一定的权力,使之能够更好地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权责清晰,正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前提,也是企业实现目标效益、稳定发展的起点和基石。

2.3 制度与行为一致化原则

制度是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制度发挥效用,关键在于其执行力度。因此,煤矿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建立与制度相配套的责任追究机制。首先,要依据煤炭精细化管理的现实要求,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体系;其次,要结合煤矿企业的生产实践中的新情况、新要求,不断补充和完善这一制度体系,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精细化管理;最后,要建立起公正客观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及时反馈并强化制度的落实效果。

2.4 目标确立与分解相统筹的原则

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总目标是要降低生产成本的消耗、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益,但这一目标对于企业员工而言则有些空泛、不利于具体操作,要结合精细化管理将这一总目标进行逐层分解,使之成为可贯彻的具体目标;而具体目标也应当以总目标为方向,二者之间协调一致。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分解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之成为衡量员工全面工作和真实贡献的有效手段,激发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也便于员工的自觉行为和自我管理。

2.5 精细与效益相协调的原则

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精细化管理与效益化管理应当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精细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全面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然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间接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再加之我国煤矿企业管理相对落后,存在着生产条件较差、管理基础较弱、员工素质偏低等实际问题,如果盲目实施所谓的“精细化”而忽视“效益原则”,则容易造成管理混论、流于形式,反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3 煤矿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相关策略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中的一些优强企业,能够结合我国国情、煤炭行业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锐意改革、大胆尝试、勇于实践,针对精细化管理理念实施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的策略和办法,为我国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进程中,不断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和吸收其他行业或组织的文化精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和规范的总和。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导、凝聚和激励广大职工,树立共同的理想,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转变过去那种“效益靠条件”、“安全靠运气”、“质量靠资源”的消极观念,有助于煤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本质上来看,精细化管理理念同样是一种企业文化。塑造崇尚精细化管理的企业文化,提升煤矿企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创造力,将精细化管理的企业价值观,贯彻落实到具体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措施之中,充分体现在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员工的行为规范之中,使之成为深入经营管理者和广大职工内心的思想理念,更有利于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3.2 借助信息化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引起了包括煤炭行业在内的社会方方面面的巨大变革。尤其是精细化管理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十分琐碎和繁杂,为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度,必须强化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力度,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利用的综合化运行,使整个精细化管理实现全面化、系统化、协调化,确保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高效实施。

3.3 引入市场机制

煤矿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要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定额分解、价值量化等这些公平透明且操作简便的手段,实现企业内部运营和员工行为的市场化,严格控制生产资料的消耗,杜绝任何浪费现象。例如,在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对煤矿企业的各项费用指标进行精细预算和核算,从部门领导至基层进行层层分解,由主要责任人实行费用定额、全额承包。从目前来看,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手段已经相对成熟,对于精细化管理的贯彻实施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4 提高企业职工素质

企业职工是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办法的具体操作者和执行者。煤矿企业属于传统能源企业,管理模式和方法相对薄弱,企业员工的素质也相对落后,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煤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成为妨碍精细化管理理念贯彻实施的一大难题。首先,要转变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使之充分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价值、作用,将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仅仅联系在一起,更乐于在日常工作中贯彻实施精细化管理理念;其次,要为职工创造参与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切实提高职工的知识文化素养,尤其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以适应当前煤矿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最后,要建立公正客观的考评和激励机制,对于在日常工作中有创新、有贡献的职工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包括煤炭资源在内的能源需求不断加大。与其他行业相比,煤矿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经营管理中也偏重于粗放型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煤矿企业的发展。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能、减少生产消耗,对于煤矿企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近一段时期,我国许多优强煤矿企业立足于现实,在实践中贯彻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使企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明显提高,推动了我国煤炭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幸有文.试论煤矿企业成本管理与技术管理的结合[J].煤矿开采,2002(3).

[2]秦岭,罗凤燕.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及制度完善[J].煤炭经济研究,2002(8).

[3]涂兴子,张驎,周延虎.煤矿精细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