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院外联工作总结

医院外联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13 00:38:44

医院外联工作总结

医院外联工作总结第1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garyding2000”为你整理了这篇医疗保障局营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标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基本情况

市医保局配合市卫健委完成“包容普惠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医疗福祉”指标的评估工作,根据市卫健委要求和工作职能,我局根据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采取四项措施,积极配合卫健部门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医保支付,积极促进医疗联合体建设;

二是完善医保支付,积极促进远程医疗服务;

三是报销比例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引导群众基层首诊合理就医;

四是规范异地就医备案服务,方便群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疗费用。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九江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政策,参保居民门诊就医发生的医保统筹费用,县、乡(镇)、村(社区)医联体(医共体)的医疗机构可统一打包与当地医保经办机构结算。九江市医疗保障局、九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九江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经办操作细则的通知》(九医保字[2020]41号)。

(二)建立九江市第一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政策,将互联网(远程)复诊(项目编码:1110200002)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由医师通过医疗机构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平台,直接向患者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复诊诊疗服务等,医保实行定额支付:三级医疗机构13元/次、二级医疗机构9元/次。

切实落实江西省医疗保障局文件要求,印发了《关于转发〈江西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制定第一批“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通知〉的通知》(九医保字[2020]67号)文件并抓好落实。

(三)拉开报销比例向基层就医倾斜。一是九江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居民在市内一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住院的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分别为100元、400元、600元,报销比例分别为90%、80%、60%;在市外住院的起付线为600元(办理转诊转院的)、800元(未办理转诊转院的),报销比例为50%(办理转诊转院的)、40%(未办理转诊转院的)。二是九江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职工在市内一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住院的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均实行了差异化,基层医疗机构起付低,报销比例高。三是九江市城乡居民门诊统筹,参保居民在市内乡(村)级医疗机构的门诊费用按65%比例报销,在县级中医院门诊中医药治疗费用按40%比例报销;因高血压、糖尿病在县级医疗机构的按50%比例报销。

完善了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江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经办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九人社发[2016]32号)、《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江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九府厅发〔2015〕12号)、《关于进一步完善九江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经办操作细则的通知》(九医保字[2020]41号)三个与医保支付相关的文件。

(四)规范异地就医备案。九江市城乡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的参保人员,到九江市外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省内或跨省)住院治疗,经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信息备案手续后,可在异地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无须先行垫付应由医保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

切实落实省级文件,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九江市财政局《关于转发〈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经办规程(试行)的通知〉的通知》(九人社发[2017]20号)、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经办服务规程(试行)〉的通知》的通知”(九人社发[2017]43号)。

三、工作成效

(一)实施城乡居民门诊统筹制度,拉开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建立九江市第一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医保支付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的政策,方便群众门诊看病,引导群众就医基层首诊,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分诊诊疗制度落实推进。一是增强共济,加大了慢病人群的保障力度。通过实施门诊统筹,取代了原个人账户的门诊保障模式,门诊基金统筹集中使用,增强了共济功能,对年老体弱者治疗多发病、慢性病的年度报销不封顶,加大了门诊保障力度,激活了门诊基金使用效率;二是加强基层,发挥了基层医疗机构作用。贯彻落实国家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把乡村基层医疗机构作为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对基层医疗机构远程会诊纳入医保报销,调动基层医疗机构发挥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基层就医,看小病不出村;三是支持中医,弘扬了祖国传统医学。把门诊统筹报销范围扩展到县级中医院的中医药治疗费用,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和重大疾病康复中的积极作用;四是统一结算,促进县域医联体建设。门诊统筹以县级为单位统一管理,基金以乡镇为单位包干使用,将“县级中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村(社区)卫生室(卫生服务站)”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结算医保费用,有力推动了县域内医共体建设和乡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建设,促进了县、乡、村三级基层医疗机构的医联(共)体的联动合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分级诊疗的规范和秩序,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看病就医。

(二)异地就医备案成效明显。九江市参保人员到九江市外就医住院治疗人数显著增强,医保基金支付费用也显著增长,极大地方便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需求。 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市共为41538位参保人员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上报工作,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情况:九江参保人员到省外异地就医,医院住院29530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67774.55万元,医保基金支付40978.15万元;同期外省异地人员到九江医疗机构就医,医院住院10965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13250.83万元,医保基金支付5676.03万元。其中,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情况:九江参保人员到省外异地就医,医院住院21109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48184.34万元,医保基金支付28974.88万元;同期外省异地人员到九江医疗机构就医,医院住院8285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9638.4万元,医保基金支付4078.68万元。

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情况:九江参保人员到省外异地就医,医院住院10319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24304.21万元,医保基金支付15722.01万元;同期外省异地人员到九江医疗机构就医,医院住院3960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5088.97万元,医保基金支付2151.51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目标措施

(一)问题和难点

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差异化报销比例,我市已分别从2015年、2017年就已实行,但对促进推行分级诊疗的作用有限。在“治好病”和“多报销一点”的选择上,人民群众看重的还是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更加注重是能够治好病。《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江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九府厅字〔2016〕124号)文件明确: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城市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60%以上,居民续约率达到85%以上。全市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率进一步提高,力争县域内就诊率90%左右,力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到65%以上,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到2020年,逐步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体人群,使每个家庭都拥有1名全科医生,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市情的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分级诊疗。

(二)主要目标措施

一是形成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二是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三是加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重点是要做实全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保通过对在不同等级医院就医的参保人员给予不同比例报销,采取报销比例差异性来引导群众就近就医。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对在统筹区内的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分别为:95%、90%、85%,按转诊转院规定转诊到统筹区外的三级医院住院的报销比例为75%,未按转诊转院规定自行到统筹区外的三级医院住院的报销比例为60%;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对在统筹区内的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住院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分别为:90%、80%、60%,按转诊转院规定转诊到统筹区外的三级医院住院的报销比例为50%,未按转诊转院规定自行到统筹区外的三级医院住院的报销比例为40%(比统筹区内三级医院少报20个百分点)。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差异化报销比例,我市已分别从2015年、2017年就已实行,但对促进推行分级诊疗的作用有限。在“治好病”和“多报销一点”的选择上,人民群众看重的还是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更加注重是能够治好病。分级诊疗制度能否顺利推行,关键还是要提升县级以下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能够为群众看好病,能够让群众看得起病,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满意,群众自然会选择就近就医,而不会舍近求远去看病就医。

五、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2020年底前推进实施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收统支,统一全市医保基金征缴和支出,实现政策标准、基金管理、定点医药机构管理等全市统一,增加全市共济能力。

医院外联工作总结第2篇

医管局从创办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成立之初,其面临着医院管理不理想、资源使用效率不高、公立医院环境逼仄等重重挑战。如今,医管局下辖41家公立医院及医疗机构的27000多张病床,以政府高补贴模式提供全民公营医疗保障,令市民“不会因经济原因得不到适当的医疗照顾”。

是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支持着医管局发展至今?带着这样的疑问,《中国医院院长》对香港医管局进行了全方位访问。

上问政府

“我们不是‘事业单位’,而是通过立法成立的公营机构。”每次面对慕名前来的大陆医疗界同仁,医管局中国及国际事务处主管黄巧云女士都要解释一番机构定位。

实际上,作为独立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法人团体,医管局与政府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政策上,政府为医疗管理制定大的规则框架,医管局则具体负责香港所有公立医院以及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资金上,医管局负责制定并向政府上报周年预算计划,政府则负责审批及拨款。

对于这一点,医管局主席胡定旭指出:“很多人以为医管局的‘管办分离’,就是政府管理、医管局执行,实际不是这样。政府一般不直接‘管’,而是给予政策的大方向及每年拨款。但是钱怎么花,内部如何运作,都由医管局决定。”

每年,医管局都要向政府总体汇报,提交一份详细报表。这份报表不仅回顾了该年度医疗服务管理上的重大事件,医管局及各区域联网的工作成绩,还包括一份由独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年度财务报表,包括综合资产负债表、综合收支结算表、综合全面收益表、综合现金流动报表等。胡定旭表示,“如同上市公司的报表一样,公开透明,一目了然。”

除了年报总结,医管局还要根据政府的预算拨款做出年度工作计划,以及三到五年期的策略服务计划,明确即将面临的挑战及工作目标,规划医疗服务的策略方向,具体罗列出服务重点以及相应的计划措施,及各联网的发展策略等。

据医管局财务总监兼资讯科技总监谢秀玲女士介绍,除了小部分资金来自患者收费,医管局大约93%的资金来源于政府资助。每年,医管局都要与政府进行预算拨款方面的协商,根据周年计划制定的目标,从医疗服务角度提供有关公共医疗资源需求的建议。

“政府从宏观角度考虑每年的经费拨款,医管局则每年都要和政府讨论医疗资源的需求,每3个月汇报一次计划完成进度。当然,其他部门也会提出各自的资源需求,政府根据总体经济情况对各部门进行分配。”谢秀玲解释。

政府拨款主要包括三方面。其一,在政府的经常性费用统筹中,医疗费用占一定比例,也就是每年的经常性开支,包括相对固定、常态化的基本服务拨款以及新项目的申报。对于新项目申报,政府根据财务分配情况及新项目内容,判断是否需要新增拨款,拨款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根据绩效,2012~2013年度的新增拨款约为40亿港元。

其二是大型设备的采购以及科研项目经费,因申请渠道不同,需要每个申报项目分别与政府讨论。对于大型常规设备,医管局根据使用年限、实际需求制定5~10年计划,定期进行更新。但对于新技术设备的应用,医管局需另外向政府提出申请。

对于项目申报,谢秀玲介绍:“我们的周年计划都会从这两方面考虑。重点项目将优先考虑提交给政府,其他项目则按优次安排处理。例如,单纯的设备更新等候周期较短,从递交报告、审批、招标、安装到调试,整个过程约20个月。若是有关新技术的设备项目,周期可能更长。”

其三是基本设施建设的拨款。例如新医院建设,需要政府根据香港的整体城市规划,将大型项目放在全香港基建规划中进行综合考虑,包括公共设施需求、资金划拨比例、是否需要增加就业岗位等。

除了政策制定与拨款之外,政府与医管局之间的联系还体现在医管局大会成员的委任上。医管局大会共有27名成员,其中23名为非官方成员,均由政府委任,凭借其不同的行业背景经验,参与各种委员会讨论,制定医疗服务的未来发展策略。值得一提的是,这23名成员都是“义工”,参与医管局工作是他们服务公共事务的体现。

下辖联网

医院联网是医管局在医院运营管理方面的一大特色,联网按区域划分,以7个医院联网为代表,管理下属的41家医院及医疗机构。如同政府委任医管局大会成员一般,每间医院联网的总监由医管局委任,负责该联网的具体运作,医管局总部通过联网制度统一行政及服务管理制度。

同样的,每年医院联网将各自的工作绩效、来年计划及医疗需求报告给医管局,经过统筹安排,医管局再将预算经费划拨给各医院联网。

据谢秀玲介绍,医院联网的周年计划是由下至上的。首先是各部门及医院做年度总结,制定服务计划、人才需求等,医院将计划上报到联网,联网统筹后再上报到医管局总部,总部再根据重大项目、各联网需求等统筹制订整个医管局的周年计划,最终上报给政府。

在得到政府拨款后,医管局再召开资源和预算分配会议,行政总裁、联网服务总监、财务总监、7名医院联网总监及人力资源主管等均要参会,查看每个联网本年度的工作完成情况、来年需求等,讨论协商资金分配方案。意见搜集后,由医管局行政总裁决定具体分配方案,并报告给医管局大会,医管局大会同意后再照此执行。

对于款项的分配,医管局采取绩效分配机制,激励各区域联网发展及提高服务质量。医管局将考量各联网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具体表现,例如在患者安全及服务改善方面所做的成绩,每年增加了哪些服务内容等;在分配政府划拨的新资源时,医管局会按照各联网的表现考虑新资源的分配,以激励表现优良的联网。而对于一些急需的新计划,若政府没有划拨款项,医管局也会调动内部储备给予一定的补贴。

拨款之后,医管局将监督项目的具体实施流程,每个月提交财务报告。医管局行政总裁每3个月都要追踪项目进展的达标情况、关键指标等。如果各区域联网在项目实施上遇到困难,例如招不到合适员工,医管局亦会给予相应建议。如果有医生超时工作,医管局也会给予补贴。“资金用得多,我们要了解原因;用得少,我们也要了解原因,比如是不是服务方面遇到障碍,不达标等。”谢秀玲说。

由于同时身兼医管局资讯科技总监,谢秀玲举例说明了重大项目的实施及管理:“比如建立一个新的临床信息系统,其涉及的项目的规模和重要性、如何实行、执行人员、费用使用等,都由资讯科技服务管治委员会定期查看。项目落实之后,我们还要复查,了解工作效果是否和预期一样。另外,我们亦会对周年计划进行内部审计,了解没有实施项目的原因。”

她十分强调项目的过程监管:“在资金的使用方面,一定要在问题尚未暴露前进行过程监管,因为过程比结果重要。对每一个步骤都要进行周详的讨论,要提前考虑,避免推进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不要等出了问题再处理,这种监管效果就不理想。”

根据财务管理的规则,医管局为不同的岗位赋予相应权限。每位联网总监每年约有40亿港元的审批权,但其中大部分为相对固定的计划支出,包括医生的工资等。

“我们完全按照企业的财务规则运行,因为企业的财务原则是完全适用于医院的,其实任何有收入和支出的行业都是如此。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内部的监管和控制体系;另外,按照岗位不同设置权限,没有审批权就不能做决策或主导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在财务上做好。”谢秀玲说。

公私合营

在医管局行政总裁梁柏贤看来,自2010年上任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经济压力,而是人员紧缺问题。近些年经济形势好转,政府在拨款上支持力度加大,2012~2013年度拨款额度更是高达411亿港元。

然而,经济利好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一方面,民众对服务的需求量增加,而每年的医学生培养计划只有300余个名额,不足以填补医院需求;另一方面,私立医院的市场也在进一步扩大,与公立医院竞争有经验的医生、护理人员。因此,医管局还面临着资深医务人员的流失问题。

对于这一现状,胡定旭亦表示:“目前的挑战就是服务的供求不平衡。全港近90%的住院医疗服务由医管局公立医院提供,公私营不是很平衡。毕竟私立医院收费较高,大多数香港市民还是倾向于到公立医院看病。但其实中产阶级可以选择私立医院。另外,如果私立医院的竞争多一些,费用会有所降低,从而使整体医疗服务的层次更丰富。”

为了解决人手不足问题,鼓励公私营合作发展、减轻系统负荷,医管局在近几年陆续推出公私合营协作计划(PPP),包括“耀眼行动”白内障手术计划和“天水围基层医疗合作计划”等。

据梁柏贤介绍,“耀眼行动”于2007年开始试点推行。计划源于白内障患者人数持续增长,公立医院手术轮候时间过长,而私立医院手术需要港币15000元,导致大多数市民不愿光顾。

目前,共有104名通过医管局评审的私家眼科医生参与此计划。患者选择这些医生可获得5000元港币补贴,患者本人支付最多不超过港币8000元,就可获得一次术前评估、白内障手术包括人工晶体、两次术后检查的白内障手术治疗服务。计划于已于2010~2011年度完成一万例白内障手术的目标。

医院外联工作总结第3篇

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疫情期间的宣传工作

2020年上半年,医院宣传工作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全院各科室和全体通讯员的共同配合下,宣传工作紧紧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仁济红色五月医院庆系列活动和医院等级复审三大主题及年初制定的宣传计划展开,完成了各项宣传任务。

面对重大疫情,医院宣传口短时间内迅速反应,抓住时机,积极投入抗“疫”新闻推送、正能量弘扬、健康宣教等工作中。通过微信公众服务号和订阅号两号并行,累计推送《青海仁济医院战疫情系列报道》相关消息30余条,总点击量达到4万人次。内容涉及医院防控工作纪实、先进典型、感人事迹、防控知识宣讲等,切实做到科学、有效、及时宣传。

充分发挥医院《仁济健康》月刊的宣传功能,编辑部及时整理编印《仁济健康--战疫情》增刊,分别送至省市卫健委、省市妇联、省人大、青海新闻出版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工商联等单位,扩大宣传影响。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疫情期间宣传工作取得了青海省广播电视台、西宁市广播电视台、《青海日报》《西宁晚报》等各类媒社会新闻媒体的支持,形成了强大宣传合力。《中国妇女》《青海妇女》和省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等以“战疫风采--抗疫路上的三八红旗手”为题,报道了我院领导和职工的战“疫”事迹。社会媒体共报道我院战疫新闻13次。此外,宣传还通过制作视频、海报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医院及抗“疫”医务工作者的形象。

(二)后疫情时期的宣传工作

五月初,医院红色五月系列活动拉开序幕,宣传口积极参与,担任系列活动背景海报设计、活动摄影、稿件撰写、参与活动方案策划等工作。此外,伴随着医院工作重心向等级医院评审工作的转移,宣传口审时度势,积极梳理该项工作的内部宣传方案。

疫情期间的宣传工作也给宣传口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上半年,宣传口积极探索,申请开通了医院抖音号、快手号、今日头条号等新型自媒体平台账号,制定了抖音运营试行版方案,组建了抖音运营工作小组。

(三)完成的其他工作

1、院内各科室各类宣传材料的设计印制工作;

2、青海仁济医院微信公众服务号的年审认证;

3、联系协调原定于2020年春节期间播出的医院公交车广告的补播事宜,5月1日至5月31期间目前,我院15秒广告片在市内各条公交线路的车载视频上定时播出。

4、医院之前的湟源高速和西塔高速出口处的两块户外广告牌停止合作及后续付款的跟进事宜。

5、院内广告语征集活动。

6、满意度调查、行政人事考核等的部分协助工作;

二、2020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市场营销

医院整体营销推广,加大医院正面宣传工作。根据院领导的总体布局,适当进行户外广告投入,如地面广告,投入主要是在州县,藏区宣传尤为重要。抓住新闻热点传播,抓特例典型患者宣传。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性公益活动,我院也可以举办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型公益活动,充分展示医院的正面形象、社会责任感、医疗品质、企业文化等,树立医院良好的大众印象与口碑,提高医院的公信度、美誉度,打造医院的诚信品牌,以创造社会效益来达到营销目的。

互联网+的引入,创新才是营销新的出路。随着医院信息化改革的进程,我院可着力打造一个省级医疗平台,让各州县医生参与进来,让地方医生在平台上转诊有需求的患者,患者也可从平台预约挂号可直接来我院就诊,同时可以让省内乃至全国大医院的专家通过平台预约挂号和会诊。

积极发挥抖音、快手等新型自媒体平台优势,努力探索适合医院的宣传营销模式。

(二)对外宣传

1)宣传医院和科室的新医疗技术、服务特色、专科专病、名医、专家教授以及教学、科研、医疗成果。

2)宣传医院的性质宗旨、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管理模式、文化建设等。

3)宣传医院的大型活动及社会公益行动。

4)宣传医院的诊疗信息,方便病人就医就诊和查阅咨询。

5)宣传医院先进典型。

(三)其他工作

1、与相关媒体保持联系,保证医院对外宣传渠道畅通。

医院外联工作总结第4篇

2022关于优秀精选医院财务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在短时间内,经过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快速重新组建了财务团队,并保证了财务工作的前后承接和顺利过渡;通过几个月的调整和磨合,新团队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在做好财务部基础工作的同时,对财务工作进行了适当优化。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经过我们财务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现就四个月来的工作从五个方面进行回顾以及展望20xx年工作规划。

  一、财务管理结构的完善及优化

  1、根据医院目前业务的规模,将实物会计岗位工作内容分解,分别由出纳兼固定资产会计和会计兼仓库会计,既满足了管理的需求,又减少一个工作岗位,给公司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

  2、明确了人员职责分工、细化了各岗位的岗位职责。例如:会计编制工资表,财务经理审核,打印后交由院长审批。审批后的工资表传递给出纳,出纳提交银行发放。工资条由会计打印并发放给各位员工。在具体工作的安排上,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来分工。

  3、打造一个尽职尽责、敬业爱岗,坚持原则的学习型团队。通过持续性的与各位员工沟通,阐述了与时俱进、持续学习,以及院荣我荣、坚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等理念。每月安排会计人员前往税局参加培训,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参加职称考试。收集以前的各种制度,及时传递到各岗位学习。

  4、同时积极学习同行业的先进经验。

  (1)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大力培养年轻员工。在业务完成的情况下,计划采用每周集中学习2小时方案。轮流由各位财务人员讲解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确保员工的素质提高与医院的发展同步。

  (2)持续给员工鼓励,提高财务部人员的集体荣誉。端正心态,实现工作效果化。

  二、外联方面的工作

  1、降低公司税收费用。

  2、及时与市医保、省医保核对财务数据,实现患者个人明细对账,改变目前只有总数没有明细的局面。

  三、会计核算方面

  1、清理了以前年度的凭证和资料,补建了档案目录。收集整理了原财务室杂乱无章的资料,重新分类收纳存放。

  2、将财务软件,从原电脑上合并到目前工作电脑上,节约了资源。

  3、组织做好会计核算,按时完成公司日常各项财务核算工作。及时处理会计凭证,改正了历每月底汇总集中记账的现象,给领导提供及时的财务数据。

  4、每月按时纳税,不拖延申报。

  5、工作中坚持会计监督。在办理各项费用报销时,严格按有关财经法规及医院有关规定和审批权限办理。

  6、每月末及时盘点药房和后勤仓库。对于发现的问题,配合其他部门进行查找原因。

  7、积极配合公司的财务工作。按时报送集团要求的财务报表;按集团要求准备erp系统上线的数据。

  8、对医院现有资产进行了分析,对历史遗留的科目进行了查账。

  (1)按集团要求,编制财务预算。

  (2)定制每月报表报送制度,包括报送内容、接收人、报送要求等。

  (3)20xx年末在12月28日至31日组织全院进行盘点。要将不相符的事项及时处理入账。

  (4)每月末要提前编制下月资金计划。

  (5)与业务对方联系,开展往来对账工作。

  (6)建立医院保本模型,详细测算盈利平衡点。

  四、财务管理方面

  1、分析了医院现有租金的情况。采用实地查看取得数据的方式,将合租方的租金与医院负担的租金进行了比较。

  2、撰写了病历复印收费制度。

  3、梳理了仓库出入库流程,更改了仓库管理员与仓库会计的出入库的权限,明确了责任。

  4、草拟了市场部出差计划及报告单格式。

  5、通过对客户档案分析。知道医院的客户群年龄段以及主要地区分布地。为医院制定战略和开展市场业务提供了参考。

  6、修改了门诊和住院收费减免和退费单据。

  (1)车辆管理细化到里程。将油耗、维修、行车记录与里程挂钩。

  (2)实现费用部门化。通过设置“综合分摊”科目,将为其他部门提供服务的费用,按受益对象划分到具体受益部门,改变现有一窝蜂计入“院办”的局面。

  (3)通过与集团财务和工程师联系,将手术室领用的器械和耗材实现追踪管理。

  (4)药品零售定价,要在实现符合国家政策、医院效益、市场行情的情况下,争取医院利润化。

  (5)将医院综合诊疗收费项目,通过明细成本项目的分析,达到实现诊疗效果的情况下将成本控制到最低。例如,一台手术,标准情况下耗用材料的明细,与实际收取的费用要进行比较。

  (6)编制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7)编制医院涉及财务流程的操作手册,遵循实用、易懂的原则方便各位同事办理财务业务时清晰明了。

  五、协同其他部门的工作

  财务人员作为医院的一员,负有向身边亲戚朋友推荐医院的义务。每位财务人员都要为医院开拓业务尽自己的微薄之力。配合市场部开展社区诊疗推广。

  1、继续保持高效协同才能将内部管理成本最小化的理念,支持医院的业务发展。

  2、鼓励财务人员挖掘身边的线索,为医院业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关于优秀精选医院财务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医院财务工作在医院各级组织的领导下,结合计划安排,全科人员目标明确,同心同德、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医院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确保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各项制度的改革,不断地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加强财务管理,保证医院各项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经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完成了的财务计划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进行政治、业务学习,提高职工队伍职业道德素质

  1、组织财务科会计人员学习预计20xx年度将实施的《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通过学习让会计人员提前掌握国家关于医院会计制度的变化。

  2、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如会计继续教育学习、审计继续教育学习,学习后全部考试通过。

  3、对收费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强调收费员“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将医院目前正在执行的《收费办理制度》《退费管理制度》《医院关于加强医收费票据控制与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收费员进行了讲解。

  二、做好日常工作及财务分析,加强财务收支管理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加强医疗业务收支管理。努力增收节支,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充分利用医疗技术和设备,积极开展医疗服务。实现总收入xx万元,因此本年累计结余约xx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门诊收费员总计收费单据张,收费金额万元。住院处住院登记人次,收取押金万元,办理病人结帐人次。

  三、加强资产管理,确保医院资产安全

  1、采用有效的方法和监控措施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医院每日货币资金流动量较大,为确保资金安全,收费处要按下发的每日收费制度执行,出纳每日都按时将现金送交银行。由于医院的特殊性,经常在出纳银行存款后有病人交费住院,造成现金超库的情况,为此财务建立了现金报告制度。财务科对门诊收费员退费进行随机抽查,以此监督退费行为,但发现此项工作仍有缺陷,财务思考新的管理办法以堵塞漏洞,强调退费、报损、作废票据必须全部上交,建立了票据交接机制。

  2、每半年、年终组织全科财务人员对医院物资实地盘点,对医院物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协同相关科室共同管理好医院财产物资。

  3、今年12月中旬连同设备科人员将对全院固定资产进行清查。

  四、强化管理,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

  1、积极推进新农合医保医疗工作的.开展,认真了解有关政策规定,配合有关工作,使医院有关工作开展得越来越顺利,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2、医院物价方面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该认真作好有关方面的调查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得医院医疗收费更加合规合理,有助于增加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

  五、积极配合推进医院数字化建设以及医保软件接口工作

  财务科及其所属部门在医院软件更换,医保接口软件运行不畅中,为医院数字化的早日实现,并克服了各种困难,积极配合各部门工作作出了努力。医院HIS系统财务有关管理方面的报表有怠于进一步完善。

  六、积极对外沟通,加强与相关部门联系,有序推动工作。

  1、与发改委、财政局加强联系,使得我院工作有序推进,年度财政拨款到帐以及明年医院预算支出上报工作完成。

  2、接受了物价局今年收费许可证年审并顺利通过。

  3、医院信息卡收费申请,因提前与物价局联系,说明医院数字化建设需要,得到了物价局支持,使得信息卡收费申请及时得到批复,保证了医院门诊医生工作站的顺利实施。

  总之,医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保证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对医疗收支费用的管理较好,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022关于优秀精选医院财务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一年即将过去,回顾一年来本部门所做的工作:未了的历史遗留事宜、会计核算业务的变化、会计核算体系的调整、会计人员的调整、银行还贷压力、资金筹措压力、大量资金结算业务,繁杂的日常报销工作、日常财务、会计监督工作,繁杂的分部门、分项目核算工作,财务预算、计划执行情况的核算,各种财务票据的领取、规范化使用、票据核销工作,财务规范的贯彻落实、资金借贷的草拟、公文写作知识的学习、运用,内部部门间工作的协调,外部财政、物价、税务、银行、审计等工作的协调,财务新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等等,全体财务处人员真是感慨万千。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全体财务人员正是牢牢记住了这一点,始终牢记全院工作一盘棋,以本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为中心,通过群策群力,全体财务人员拎成一股绳,发挥财务人员的整体力量。年在学院财务人员较少、财务人员和财务核算体系较大调整的情况下,财务处全体人员克服了工作中的种种压力与困难,在院领导和上级有关主管部门领导及相关人员、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帮助下,全面完成了年度部门既定的工作目标,并在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报告、内外联系等多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绩,受到学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现将年学院财务处总体工作总结如下,不足之处还望领导和相关人员在多多包涵的基础上不吝指正。

  一、财务会计核算方面

  (一)精心设计会计核算体系,全面、真实、及时的提供财务会计信息,为领导决策等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凡事预则立”,年学院全体财务人员在学院领导和有关专家的指导、帮助下,总结了以前年度会计核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的具体情况和年度财务工作目标,通过会议研讨、日常交流、向专家请教、向兄弟单位学习和再实践再总结等多种形式,事先根据学院发展目标对会计核算资料的要求,利用现代化的会计核算手段,精心组织、设计学院的会计核算体系和会计信息报告系统。在符合国家正常财务核算对财务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利用电算化手段设置了分部门、分项目的财务核算体系,为领导的决策,上级主管部门、财政、税务监督,内部各部门控制使用资金等多方面及时提供了大量真实、完整、有用的财务信息。

  20xx年全体财务人员紧紧围绕学院的财务工作目标,特别是学院规定每月日必须提供内部分部门、分项目年度经费计划执行情况统计信息的情况下,即使国家法定休息日没有完整的休息过。全体财务人员就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准确、及时的提供财务核算信息。通过全体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顺利的完成了年度会计核算目标,每月按时、准确、完整的提供了财务核算资料并发放到每个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手中,为领导的决策和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了大量真实、完整、及时、有用的财务会计核算信息。通过财务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学院财务处的工作成绩,受到学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坚持会计创新,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压力与困难,在会计人员较少的情况下办理了大量的历史遗留事项,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绩

  由于学院的财务基础工作一向比较薄弱,历史遗留的未达账项、未完工程项目的结算、以前年度相关税务事宜、驾驶培训业务单独核算后遗留下来的大量的往来清算、资金结算、历史遗留税务事宜等工作都比较多。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学院开辟新的办学途径,学院采用新的核算体系,会计人员相对较少,会计人员和会计业务变动较大等等,引起的学院财务工作压力日易显现。大量的历史遗留事项需要我们在本来日常工作就比较紧的情况下利用加班加点的时间来完成,全体财务人员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年清理了大量历史遗留的未达账项,清理了大量的未付工程款项等等。

  为适应财政、物价、工商、税务体系的要求,全面维护学院的整体利益,确保学院的利益最大化,在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中,一项资产的购置支出不得两次进入成本。院财务处在相关领导与有关专家的指导、帮助下,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将原来学院统一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核算模式进行分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分别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即将学院经营支出的资产购置采用经营核算的模式,分次计提折旧的方式进入成本,为学院节省大量的资金流出,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财务基础。

  二、财务会计监督方面

  财务处全体人员坚持从细微处入手,按国家财务规定对每一笔收支票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控制现金的支出,对超过现金限额的支出按国家相关规定严格控制现金的使用。加强财务印章的管理和使用,定期进行银企资金的核对。确保学院资金的安全、完整。进一步加强资产和财务票据的管理,采取专人负责,日常工作中做好各种财政、税务和内部印制的票据的领用、核销、库存等的台账登记工作,每次都向领用人书面交待清楚各种票据的使用规定、注意事项等相关的事宜,及时核销各种票据以确保学院的所有收入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坚持财务“收支两条线”,严格实物资产的入库手续,从源头做好学院的财务监督工作。

  财务“收支两条线”就是所有的财务收入都必须入学院统一的财务账务,所有的支出都必须按学院事先规定的用款手续办理用款,涉及到财政性资金收支内容的还必须按国家财政性资金收支的规定办理预算外资金的财政专户交存、返还和资产购置、日常大宗消耗的政府采购。财务“收支两条线”是学院所有财务工作都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的财务纪律。做好学院的财务票据管理工作就是做好了财务“收支两条线”的源头控制工作,财务处正是从这一关键的源头控制入手,严格区分学院的收支,做到全年财务收支无差错。受到学院领导和有关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好评。

  学院国有资历本的保值增值是学院全部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结果,纵观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几个方面:收支节余和实物投资形成的一般基金、专款专用的专用基金结余、实物购置形成的固定基金增长。在上述几项保证国有资本值增值的内容中,保证固定资产的购置形成的固定基金的增长是保证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财务处全体人员正是从这个重要方面入手,在日常的财务报销、财务管理过程中一丝不苟的做好的每项实物资产购置的入库验收手续的审核工作,从而从源头上控制住了学院实物资产的真实、完整。保证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

  三、资金筹措、内外协调方面

  资金是学院正常教学活动和学院发展的血液,年由于学院银行还贷款的巨大压力,从年初开始学院就面临着银行转贷款难等资金压力,具体原因为:

  第一、国家为控制宏观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资本投入的效率,全面压缩、限制银行贷款;

  第二、学院不能提供银行贷款认可的担保单位和担保资产。学院事业性资产不能作为银行贷款担保的资产,又不能与其他单位进行互相担保。

  第三、学院的经营性收支单独核算后,事业性收支的资金进出量相对减少,现有的财务收支情况也限制了转贷款和新增加银行贷款。

  第四、由于学院日均银行存款余额较少,不能满足银行提出的存款与贷款的余额比例关系等等。年在学院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局财务处的直接协调下,通过向市交通局和其他单位借款等形式共偿还银行到期贷款2400万元,新办理银行贷款1500万元,较大的绥解了学院的资金压力,保证了学院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

  在对外联系方面,学院财务处在学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联系的主要部门有:财政、物价、银行、税务、审计及交通局主管处室等部门。在对外联系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始终把学院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维护学院的整体形象。以年初计划安排的有限的部门经费为限,尽力使所花费的每一分钱都有回报为基本准绳,通过院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全体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年办理大通达公司税收减免近20万元,学院教学用车辆减免车船税4万元,减免物价年审收费8万元,银行贷款利息减收8万元,力争年底前取得财政追加财政拨款50万元,同时还办理了对社会继续教育培训收费标准的核定,社会培训发票的领用等工作。更值得一提的是,财务处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时时不忘宣传学院,年利用工作的便利为学院招收驾驶培训学院200多人,为学院整体发展尽本部门的最大努力。

  四、年工作设想及需要改进方面

  年学院财务处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其他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帮助、指导、协调下,尽管在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报告、内外联系等多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绩,受到学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但不足之处也有很多,现结合学院年财务工作将年学院财务处工作设想

  第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会计人员1至2人,增强学院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的控制分析力量,进一步加强学院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将学院的财务基础工作进一步做实。

  第二、增强财务计划的管理,加强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与控制,加强财务事先参与决策工作,从源头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第三、进一步加强财务日常监督工作,从学院的每笔收支入手,进一步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财经政策,保证学院财务工作的真实、完整,维护学院的整体利益。

  第四、进一步加强与银行及其他相关的沟通、交往,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局财务处的关心、帮助下,力争办理完毕XX万元到期银行贷款的转贷款手续,并力争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保证学院正常教学工作的资金需要。

  第五、进一步加强与财政、税务、物价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为学院争取的优惠政策,为学院的发展争取的资金,力争学院利益最大。

  第六、坚持“财务收支两线”,力争做到财务票据计算机管理,从源头加强收入的管理,进一步加强财务支出的审核工作并严格执行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按以收定支,先收后支,收支略有节余的原则控制、使用好学院有限的资金,使学院的每一分资金都发挥最大的.财务效益。

  第七、进一步加强内部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工作,严格按部门职责做好本部门的工作,发挥财务部门应有的作用,为领导分忧、解难。

  第八、象财务人员学习、运用公文写作知识一样做好财务知识在全院的宣传、贯彻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人员既当家又理财的财务意识,推动学院整体财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医院外联工作总结第5篇

作为智慧医疗最核心的部分,医疗物联网将各种传感器、RFID装置、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用简约的数字医疗来完善医疗的标准化,进而推进整个医疗信息化的改进,实现医疗信息资源的智能化、信息共享与互联。

医疗物联网也被认为是医疗领域信息技术浪潮的新经济引擎,将对医院和医疗界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由于医疗物联网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比普通的物联网更有突破性,应用前景也会更加开阔和宽广。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老问题

目前,我国患者的就医环境依然很难令人满意。“耗时、费力、费用高”成为患者对医院的普遍印象。笔者的真实体验是,在一般的二甲以上的医院就诊,挂号、交费、化验、取药哪项都需要排队。其中挂号、交费、取药以及化验、影像等检查环节人员滞留情况最严重。也正是在这样的就医环境下,医患关系紧张、医疗体系效率低下、医疗服务质量欠佳让医院成为社会矛盾最容易积聚的地方,也使得公众对当前公共医疗服务现状的怨声载道。

公共医疗服务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是问题最多的地方。经过了多年的改革,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曾经以失败告终。早在2003年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确定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课题研究。课题组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课题报告指出,当时的一些改革思路和做法,都存在很大问题,其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在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也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

2005年,中国官方机构公开承认中国的医疗改革是不成功的。分析其中医改失败的原因可以发现,信息垄断、流通垄断造成的药价虚高给百姓造成“看病难,吃不起药 ”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以药品流通为例,药品的真实成本和药品的质量,除了少数药厂的人,以及医务人员等群体知道,绝大多数患者都是不知情的,这使得老百姓不得不面临花"冤枉"钱吃药和使用假冒伪劣药品的双重胁迫。

在目前,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在推进中,新医改的成功与否,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那么,物联网技术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吗?

答案是肯定的。其中的机理主要是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患者在医院中挂号、划价、收费与报销将经由网络直接进行,大大简化了就医流程,缓解了排队问题。而在解决“看病贵”方面,物联网使医药生产、流通、销售的各环节透明化,不仅对药品加成产生有效监督,也对用药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另外,医疗物联网在合理配置目前的医疗资源方面也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制约着分级医疗的开展。目前,我国每1万人中只有14名医生,这个比例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医疗资源十分匮乏。同时,由于历史上二元体制的割裂,大量优秀医生集中在大医院,患者对社区医院不信任,也不愿意去社区医院,改革推进举步维艰。

而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全新的诊疗模式可以把目前大多数医院以治疗为主的诊疗方式转为预防和康复。降低医疗资源使用,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医院运作效率,有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

不仅如此,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治疗和诊断费用。物联网技术通过现有通信网络,可以收集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心电图、行动模式等各种数据,把不同地区的病人数据传输到各种医疗机构,对病人病情进行检测,随时调整用药或提醒病人入院进一步检查。例如,为慢性病患者配备了传感器,从而可以持续不断地监测他们在日常活动中身体状况,这样患者不必往返医院,医生也能得到患者的身体状态信息,及时发现处理相关异常情况。在美国,仅仅通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更好的管理,每年就能减少10亿美元的住院治疗和急诊费用。

此外,医疗物联网也会对医院的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对医院的资产和药品等植入RFID芯片,医院可以对医务人员、设备、后勤供给、来往车辆和安全保障实行智能化、人性化管理。这不仅有效节约了社会资源,而且也大大推进了医疗卫生系统的运转速度。

移动医疗:

医疗物联网发展的原动力

医疗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最初设计思路来自移动医疗。最初,是医疗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电子医疗。随后,当代先进的智能移动设备大大促进了电子医疗业的发展。将这些先进的移动设备与电子医疗相结合,便形成了移动医疗服务。近几年来,移动医疗服务已成为电子医疗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由于移动医疗能够让医疗保健系统更加有效地分配医疗资源,所以随着移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立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解决方案的基础上的移动医疗正在推动医疗机构不断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传统医疗模式的实践。

在医疗行业最重要的对象就是病人,围绕病人的是医生、护士、药品、器械,所有跟病人有关的系统,如果我们把这些系统有序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管理规范进行有序的管理,得到了基本的效果是所有的对象都是有序地进行,在控制下进行运作,这样医院的基本医疗安全、质量就得到了保障。

在以病人和对象的理念指导下,移动医疗服务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患者可以接受各种移动医疗设备对其提供的实时医疗服务,无论患者是在家中还是在路上,都可以接受医生的医疗监护。如果患者可以通过移动医疗终端设备接受对健康有益的医疗资讯医生的嘱咐等;也可以通过随身佩戴的传感器,获得自身的体征信息,供自己查看或传递给医生;甚至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设备与医生进行交互,实现远程就诊的过程;医疗信息平台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设备向患者提供预约挂号掌上资讯等服务。

当然,移动医疗服务的发展也离不开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

表1是国际联盟对中国老龄化人口的统计。虽然中国的百分比比其他国家低,但是老龄人口的数量到2050年将达3亿多。另外世界日趋严重的流行病的不断变异和增加,也使得相关的公共部门在如何有效地监控病毒传播和医疗保健管理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

另外,正在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虽然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然而由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快速的改变,中国国民的慢性病风险因素也在迅速提升。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结果,目前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据此估计,患病总人数已突破3.3亿。而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约1.139亿人。中国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比美、英、法等国高4倍至5倍,比日本高3.5倍,亦高于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恶性肿瘤死亡率接近美、英、法,高于日本和印度;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高于世界各国;心脏病死亡率低于印度,接近美、英,明显高于日本和法国。此外,中国慢性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调查显示,有65%以上的劳动人口患慢性病,这个群体年龄段为男性16岁~60岁,女性16岁~55岁。69%的高血压和65%的糖尿病都发生在上述年龄段。

可以说,巨大的医疗和诊断需要和相对不足的市场供给,给医疗物联网技术介入到移动医疗领域打开了巨大的市场窗口。而伴随着医疗物联网的发展,更促进移动医疗管理观念的转变。一种以医院为中心的业务管理模式,正在转向对象管理。这种转变,是医疗模式向更加人性化发展的推手。医疗物联网促进移动医疗服务给患者带来自由,同时也为医生带来了快捷的医疗诊断途径。比如医生就可以使用掌上电脑或者移动医疗车,通过患者佩戴的无线装备,实时查询患者的医疗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医生无需与患者当面交涉,即可完成医疗过程,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国每年患慢阻肺的病人死亡数量128万,平均每分钟死亡2.5人。目前,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基于对呼吸道声音、呼吸气流、心电图等物联网监测设备的研发成功,通过医院和医生为基础的物联网医学中心的监测管理,慢阻肺病人和睡眠呼吸性疾病的远程监测与管理得以实现。与传统治疗模式相比,物联网医学对慢阻肺确诊后的治疗和监测效果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不仅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浪潮带动了物联网与移动医疗健康服务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114个国家的调研发现,许多国家已经推出了移动医疗健康服务计划。其中最常见的是建立健康呼叫中心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约占38%),其次是短信预约提醒(约占25%)、远程医疗(约占18%)、访问患者病历(约占18%)、跟踪治疗效果(约占17%)、提高医疗健康意识(约占10%)、监测患者状况(约占8%)和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撑(约占6%)。

也正是因为移动医疗具备如此大的发展潜力,进入移动医疗领域的创业者层出不穷。2014年5月28日下午,支付宝对外公布了名为“未来医院”的计划。据此,支付宝将对医疗机构开放平台能力,具体包括账户体系、移动平台、支付及金融解决方案、云计算能力、大数据平台等。在2014年5月28日,国务院法制办《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解禁处方药网络销售。艾媒咨询预计,到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达到125.3亿元。根据GSMA移动医疗健康发展预测模型预测,在亚洲地区,中国和日本将占据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前两位,分别占37%和21%。

瞄准医院管理的三个痛点

数据显示,到2012年末,我国有医疗机构约30万家,包括医院19万多家;其中私营医疗机构15万家,占医疗机构总数的51%,私营医院约9000家,占医院总数的3%。对于医院来说,由于涉及仪器、设备、材料、药品和大量人员和病人的管理,为了保证医疗的质量,医院管理早已成为政府、卫生部门、公众等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近几年来,上一次中国医疗改革的失败,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医院的管理控制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到医院未来的发展,没有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医院的整体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当前正在推进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也对医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突破医院物流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医疗设备管理这三个难点,就成为保证让医院摆脱繁琐管理工作束缚的战略选择。

痛点1:医院物流管理

医院物流涵盖医院所有业务部门的日常作业和管理活动。其中包括:(1)医院文书档案传输,包括病历、医生处方、检验报告单、医疗收费单据和账目等;(2)医用物资传送,包括药品、药械器材、无菌医用材料、手术器械等;(3)医用标本送达,化验标本、病理标本等;(4)医院后勤传送,包括各种辅助物资的采购、装卸搬运、储存保管、供应等。

医院的物流系统因为涉及规模庞大的药品、器械、设备、试剂的进出,所以医院的物流管理如果发生错误,将极大地影响医疗质量的稳定。比如2013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年流水达到30亿元,而卫计委管理的44家医院流水总和超过1000亿元。从总体上看,国内医院物流仍基本停留在功能性的物流管理阶段,如单纯的物资采购、仓储、运输和供应等。这些物流职能彼此间缺乏有机联系。医院物流网络设计不良,如国内大多数医院采用庞大的专职传送队伍,手推车和专用电梯使得人流与物流混合在一起。物品传送效率低下。

那么,医疗物联网是如何解决医院物流管理难题的呢?

医疗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药品、器械、设备、试剂等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药店药库或医院药房中的药品可使用RFID技术来管理,通过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并在贵重药品或危险药品上贴有RFID标签,就可以实时获取药品批次、入库时间、存货架位置数量出库时间、去向、使用药品的患者和医生等信息,以便对药品进行分类存储、分发、审计和跟踪。这样,通过医疗物联网,就可以实现药品在流转环节的全程可追溯,并可以自动跟踪高值耗材的管理。可以说,医疗物联网应用在医院物流运输系统,不但能有效衔接后勤库房与各前线部门科室的物品传送通道,降低人工传输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还极大促进物流环节中各项工作向规范标准化转变。

比如医疗物联网可以监控冷链产品的温度,通过在温度感应电子标签上做好设置,在疫苗等物品的冷链运输的过程中,每隔一段固定时间,温度传感器都会将温度的变化情况转化为电子信号,RFID芯片感应并记录该信号。当到达目的地后,工作人员再将读卡器对准电子标签一扫,就能得出该冷藏箱内疫苗在整个运输途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此外,医疗物联网未来更深层地介入到医院物流管理中是与医院机器人物流系统对接。目前在发达国家,采用不同的物流自动化工具的医院机器人物流系统,既可以传递药品、小型医疗器械、单据、标本、血液、血样、X光片、敷料、处方、办公用品等小型物品,也可传递输液、餐车、医疗废弃物等中等或体积较大的物品。据国外权威应用分析结论表明:医流机器人物流系统执行医院内部物资传输任务能够减少75%的运输成本,减少34%运输时间,减少38%的运输可变性。

痛点2:医疗安全管理

医疗安全管理的复杂性表现在:专业分工细化和人际关系极为复杂;医护、医患、医技等关系复杂;人员组成为技术和知识最密集群体;管理程序、技能、方法复杂多样,协调成本高;同时质量保证靠医生自律和制度强制性双重管理。在传统的医疗安全管理方式中,只能通过人工定岗、定编来管理控制,由于岗位人员流动、药品种类繁多、医疗服务环节过多等因素导致医疗安全无法保障,从而加重了职能、管理、人员分工的混乱。

那么,医疗物联网是如何解决医疗安全管理难题的呢?

医疗物联网可以在医生的临床操作、病人等候时间、重点部门、重点医疗环节管理、呼吸机和器械设备相关性感染、围手术期管理等环节发挥作用,在增强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

比如在手术过程中,可以进行手术流程规范管理,增加围术期医疗安全,防止手术差错。对于危重症患者应用血液制品时可以全程追踪,提高用血安全。药品智能化管理的应用可以保证用药安全,杜绝给药错误。

另外,在传统工作模式下,医生或护士需要随身携带一大堆病历本,并以手写方式记录医嘱信息。这样既不利于查房效率的提高,也容易因录入和识别而产生误差。通过医疗物联网,医生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掌上电脑,更加准确、及时、全面地了解病人的详细信息,使病人也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治。

医生和护士更可以通过医疗物联网监控系统,对病房和病人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使医生或病人家属时刻掌握病人治疗情况。比如医生和护士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随时跟踪和掌握带有RFID腕带的病人的生理状况。医院还可以对病人位置、药品以及医用垃圾进行跟踪,确定病人位置,可保证病人在出现病情突发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抢救治疗。医疗物联网甚至可以定位医用垃圾,明确医院和运输公司的责任,防止违法倾倒医疗垃圾,造成医院环境污染。

痛点3:医疗设备管理

医院有多至上千种医疗仪器及设备,且目前医疗设备的固定资产额占到了医院固定资产总额的很大比例。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医院设备种类的不断推陈出新、设备数量的日益增加,设备科对于设备的管理流程越来越复杂。比如一些流动设备位置不能实时跟踪,寻找设备费时费力;不能准确统计设备使用率、使用时间、使用状态等情况,不利于管理;对使用者的管理不够充分,包括借用者科室、职位、姓名、联系方式等;还有一些闲置设备不能及时被发现并收回或转借,设备利用率低。

那么,医疗物联网是如何解决医疗设备管理难题的呢?

和医疗相关物品的管理一样,医疗设备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医疗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医院的社会、技术、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医院一方面可以记录医疗设备使用者的情况,包括借用者科室、职位、姓名、联系方式等;还可以对设备库存状态进行登记,对设备状态,包括数量、是否待维修、是否待保养、使用年限、设备价格、厂商信息、售后服务、使用说明等进行追踪;同时,医疗物联网与设备科的信息保障系统连接,可以让管理者知道其历史、使用时间、使用者、使用位置、故障记录等,并且根据这些数据实现设备定期保养维护,实现设备档案电子化,提升工作效率,实现设备使用监管,以确保设备利用率。

可以说,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设备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稳定性高、扩展性强、方便易用等特点;使用该系统可有效地做好医院基础医疗设备管理,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医院经营成本和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另外,以医疗物联网为媒介,通过物与物的相联、物与人的相联,可以最大程度实现医院对实物资产的掌控管理。通过RFID标签、条码、二维码识读传感技术,以及3G通信,智能终端,可以实现医疗物品智能入库和出库,资产盘点、报修和报损、科室管理防盗和报警等功能。

医疗物联网产业带动上亿市场

在2013年,我国医疗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从智慧医疗到移动医疗,从远程医疗介入到医疗物联网落地,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新兴产业,医疗物联网正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作为影响社会大众最广泛的应用体系,医疗物联网所带动的临床信息系统、智能移动临床、手术示教、药械追踪、智能安防系统、患者意外告警及救助系统、无线定位系统、无线温度监测、智能病房等产业类型,成呈现出聚集发展的态势。

而伴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整体推进,医疗物联网也获得了国家和各地政府的不断支持。目前,我国医疗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扶持重点放在了支持家庭和社区远程医疗、住院人员健康实时监测、医疗器械流通和管理等领域的物联网系统研制等方面。另外,根据2014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深化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和《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我国在未来力图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并发展规模化、集群化的智能医疗产业链,加强了医疗传感设备等智能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各地也在近期出台文件支持医疗物联网产业发展。比如《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物联网发展的意见》中,远程医疗已成为该市打造物联网重点应用示范领域之一。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采用感知技术加强对医用器械、药品和医疗过程的管理,同时开展基于社区、家庭的新型智能医疗卫生服务和应用,实现低成本的智能医疗体系。

医院外联工作总结第6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大明

王大明,主任医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世界介入神经放射学联合会(WFITN)会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12种学术杂志的编委、常务编委或副总编。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大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王大明委员结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对国内外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分析和深入探讨,对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信息共享、加大软件开发权重等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看法。这次参加全国两会来带的提案之一就是关于改进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建议。

王大明说:“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明确要求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目标是:三级医院在全面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如电子病历、数字化医学影像、医生和护士工作站等应用。跟踪世界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二级医院实现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逐步建立临床信息系统。街道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功能规范、信息标准,为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应用软件模块化发展奠定基础。加快国家和地区人体生物资源、医疗服务资源等数据库建设。

王大明对主持人说: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要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实现医院内部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通过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居民基本健康信息和检查检验结果、医学影像、用药记录等的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共享,提高数据质量。

王大明在谈到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时说,我国各级各类医院从80年代中后期广泛开展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各医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加大。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每家三级甲等医院累计投入资金约0.2至4亿元人民币,其中2011至2013年的三年中,三级医院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占当年医院总收入的比例均超过1%,且呈逐年上升势态。基本建立了涵盖医疗服务的各业务信息系统,极大地提升了业务信息化水平。医院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患者服务水平、工作效率、医疗质量、医院运营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信息化已成为医院日常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院外联工作总结第7篇

近年来,原有的门诊大楼无论从建筑布局、建筑规模、医疗设施等诸多方面都已无法满足现代医疗的发展需求。仅有的一座6层门诊综合楼,经常出现走廊加床等现象。同时,仅有15000的医疗用地使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医院难于向外扩张用地。而医院三面临街,南侧、东侧市政路相对平缓,西侧道路高差较大,从院区西南侧到西北侧大约有3m的地形高差,也制约了医院的再发展。

为解决现状,院方与设计单位经共同研究,提出了整体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即进行改扩建工程,新建医疗综合楼,改造原门诊楼。改扩建工程考虑到了总体规划及新老建筑的融合性,在细部设计上运用了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材料对比等,可以说整体方案体现出融合与对比的特点。

全方位融合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和院方始终将主要建筑放置于医院的总体规划中去定位和再认识,同时,为了保证建筑的科学合理、美观实用,建筑设计融合了多种理念。

*规划:统一整合,预留用地

医院改扩建需要建立整合理念:通过再造新的医疗流程体系,明确建设目标,改善医疗环境。

整体规划、分期建设:医院的建设要做到科学规划,具备分步实施的特点;既有前瞻性,又符合现实条件;将过去、现在、未来的建筑物统一考虑规划整合,并预留建设用地,为医院的发展和更新留下空间,经过一定时间的建设,形成合理的医院组织规模,形成全院完整的空间秩序。

通过整合功能用房,将减少单体建筑数量,拆除原有零散用房,未来只有两幢建筑单位:医疗综合楼、辅楼。医疗综合楼主要包括门诊、医技、住院三部分,完成绝大部分医疗功能。医疗综合楼包括新建综合医疗楼和旧门诊楼的整合,主入口沿长江路设置(低标高)。

辅楼主要包括办公、体检、住宿等后勤功能,入口沿抚顺街设置(高标高)。

医疗综合楼与辅楼通过连廊连成一体,集约式规划,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节约用地,为院区创造出宝贵的绿地。

首先,新建门诊综合楼,在保证医院建筑功能完善的基础上,还考虑到了医院建筑在投入使用后的运营管理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如科室采用相对集中布局,缩短部门距离,提高工作效率;采用轴线式的主要医疗动线,各部门沿线布置;采用多通道式影像放射科、智能化综合布线、气送物流管道系统等概念和技术;配套设置休闲空间、停车空间及后勤服务空间等。

其次,对原有门诊楼进行改造。保留部分科室及住院病房;新旧医疗楼之间采用7m宽“医院街”连接,使医疗环境大大提升、医疗资料充分共享、医疗流线更加合理、就医路线更加便捷。

最后,将特色科室独立对外设置。医院三面沿街,为充分发挥有利的“门市效应”,在西侧的公寓楼首层至三层设置了美容中心。独立设置合作型医疗科室,相对减缓了门诊用房的紧张。

*平面:板塔结合

由于基地所在街道方向均与南北方向成一定角度,且基地北部为两幢高层住宅楼。若采用“一”字型板式平面,由于总宽度较大,势必对后花园及住宅楼产生更多面积遮阳阴影效应,更重要的是“一”字型平面采用单走廊形式,无法保证洁污分区、医患分区。若采用纯塔式平面,由于进深较大,可能超过其北部住宅楼的日照间距要求。根据以上分析,整体工程采用了两者结合的平面形式,既缩短了宽度,减少了北部区域遮阳阴影面积,同时引入了双通道设计,做到了洁污分区、医患分区,避免了交叉感染,体现了医院的“三防”原则。

*造型:运用“漂板”,将新、旧建筑融合为一体

整体工程建筑外观造型简洁大方,并采用钢构架玻璃大厅突出医院交通枢纽,丰富医院街外观,体现现代医疗设施的独特新颖的个性。

裙房顶部的“漂板”像一条随海风舞动的飘带,将新、旧建筑融合为一体,板中镂空部分洒在建筑物上的光影随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整个建筑庄重而又洋溢着灵动之气。

*人与地:以人为本,结合地区特点

现代医院强调以人为本,不仅要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良医疗环境,还应当为在医院长期工作的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新建建筑力求全面改善就医环境和医务人员工作环境。设计方案结合北方地区特点,充分考虑利用自然通风与采光,重视屋面绿化,构成多个建筑层面。

多角度对比

*高差:下沉式绿色坡地广场和立体出入口系统

项目所在基地地形标高为北高南低,且高差大致为2.5m左右,本着经济合理,同时创造花园式环境的原则,利用高差,设计了下沉式坡地广场,既减少了土方工程量,又营造出别具一格的立体花园环境,为医护及病患人员提供了耳目一新、怡人舒畅的休闲场所。

由于新建医疗楼功能复杂,且不同部门均需单独设置出入口,为了解决分区出入口、快速分流的问题,利用基地所处道路交叉口及地形高差的现状特点,在南北、东西两条道路分别设置出入口,且于二层设置住院部出入口,从而形成了多方位、多层面的立体出入口体系。

*虚实:材料对比

新建的医疗综合楼采用非全面对称布局,运用强烈的虚实对比,以大面积的玻璃金属墙面与石材形成对比,体现现代精神和稳重、脚踏实地的形象。

*流线:便捷和分流

医疗建筑设计中最重要设计就是流线设计,一个现代高效的就医环境,必须做到洁污分区、动静分区、医患分区。

新建的医疗综合楼建筑面积33000,地下1层、地上12层,分医疗楼和综合楼两部分,呈L型相接,之间不设通道。一至四层为门急诊用房,五层以上为病房。门诊相关科室同层布置;门诊各科室自成盲端,相对独立,通过主通道串联,相互联系便捷,同时又避免了相互干扰;候诊厅采用半开敞式布置,面向内院,并可利用走廊作为二次候诊;地下一层作为设备用房、营养食堂、职工食堂、中心供应。

门诊人流由主要通道进入,与住院部、医技部联系紧密;急诊人流由院区主入口进入,与门诊科室、住院部联系方便;后勤服务流线通过地下通道联系新医疗楼、旧门诊楼及综合楼;门诊、病房、医技病理垃圾和病体垃圾在地下层进行收集整理,综合楼污物出口作为医院的总污物出口。 (责任编辑 吕志新)

1.总平面图布局及出入口

2.外立面效果图

3.南立面图

4.西立面图

5.北立面图

6.东立面图

7.外立面鸟瞰图

医院外联工作总结第8篇

【关键词】医疗联合体;学科联合;服务能力;实习带教

平水镇卫生院坐落于柯桥区的南部山区,在当地有良好的知名度,其医疗服务范围可辐射周边三镇,服务总人口约6万人。通过分析医疗联合体建立前三年(2011-2013年)平水医院的业务数据,发现3个明显的问题,具体如下:1.总门诊人次逐年下降,2.手术人次及手术种类明显萎缩,部分以往开展的手术项目被取消,3.患者就医的满意度有一定的下降。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群众的就医渠道多样化后,部分患者被分流到综合性医院,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已明显滞后于患者的需求。

医疗联合体的概念:简称医联体,考虑地域、经济、资源互补等因素,在一定范围内,以三级医院为核心,联合区级医院、乡镇医疗机构等医疗单位组建成责任与利益共享的联合体。2013年9月,在政策引导、经费保障、地域就近原则等条件下,柯桥区组件了2个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其中,我院与绍兴第二医院组建了紧密型的医疗联合体。近3年,通过在医疗联合体内,开展人才双向流动、学科联合建设、优势资源共享、教学基地建设等工作,我院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均取得了明显提高,具体如下:

1.人才双向流动:总院每周下派专家团队,团队由18名资深的主任医师

组建,涉及科室:心血管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小儿科等科室,能基本符合社区患者就诊需求,每日安排专家3-5人来分院坐诊,同时专家团队还负责教学查房、疑难病人会诊等工作。总院与分院实现青年骨干人才的柔性流动,总院下派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生来分院进行技术指导、病房查房等工作,分院安排医生赴总院进修学习。

2.学科联合建设:

2.1学科联合的构建:总院与分院联合申报了区-镇共建学科1项,即全科医学科,学科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文件(柯卫发〔2014〕104号)的建设标准予以创建,目前已设立了规范的全科门诊与全科病房。全科门诊:由副高及以上医师坐诊,同时组建区域性全科团队,由其担任执行团队长,下设健康宣教、戒烟门诊、心理咨询等二级门诊,服务内容涵盖: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健康咨询、慢性疾病管理、药物指导、心理卫生指导等;全科病房:目前已设置2个病区的全科病房,实际开放床位70张,常见病、慢性病基本能在分院解决。

2.2学科联合的成效:近2年,分院共举办7期市级继续教育班,与绍兴二院联合申报科研计划项目1项,自主申报并立项课题5项,已完成3项,院内申报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2项。对近2年的业务报表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学科创建第1年与第2年的全科门诊人次分别是22.5万、27.6万人次,较建立初期分别增长13.07%、38.69%,最近1年的全科病房收住患者1805人次,较创建初期增长79.78%,较前1年增长21.14%。患者的满意度与认可度有显著提升,最近一期的患者满意度调查(15年12月份),其调查数据较建立初期的2013年有3-4百分点提升。

3. 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我院目前是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绍兴越秀外国语学院护理学院的社区实习基地,总院在社区教学师资培养、教学理念的灌输及实习生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目前分院已建立了健全的教学师资队伍,制定了教学方案与教学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区实际,进行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如:社区PBL案例的教学、实习生模拟全科诊室演示、模拟急诊案例角色参与等方式。近2年完成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实习生带教27人次,见习生带教160余人次,实习生总体满意度在87.41%,好于预期,且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带教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与实习同学的肯定,同时,通过带教,也极大地提高了分院带教师资的业务能力。

4. 个人的思考:

4.1人才建设方面:总院下派管理人员常驻医院,同时每天下派资深专家和业务骨干来分院开展专科坐诊、业务查房、手术和案例教学等多项工作,分院上派青年骨干医师到总院进修、深造。通过人才双向柔性流动,可有效提升分院医疗服务能力和医务人员诊疗水平,希望在后续的成效评价与政策、经费等支撑力度方面不断持续改进与提升。

4.2服务创新方面:应继续扩大优质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总结前期优质护理单元创建的经验与不足,将优质服务理念扩展到全科门诊、公共卫生、行政后勤等部门;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一站式服务窗口的服务能力,及时解决就医患者的各类咨询与投诉,提升居民的就医满意度。

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设与运行的经验证明:它的运行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可使群众就医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这些都契合了新医改的初衷,值得推广与学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