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25 13:48:22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第1篇

一、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概述

我国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专业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在80年代末期逐渐形成规模,90年代后期受到高校扩招的影响发展速度得到了大大加快。在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初期发展阶段,开设该专业的仅有部分工科高校,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使得各高校加强了对该专业的重视,提高了招收学生的力度。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对学生解决工程项目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基本项目设计能力及管理技能,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等。由于工程项目的开展与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因此法律、自然科学、工程信息的获取与应用能力及外语应用能力等都包括在其课程内容体系中。此外,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学生还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市场意识、工程项目成本意识以及国际工程项目承包的交流与合作能力等,以适应工程项目环境市场的要求与变化。

二、当前环境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各高校在开展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专业课程的过程中,以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自身办学特色为导向,将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课程纳入环境类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等,而对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经济类课程重视较低,开设较少,部分开设该课程的院校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同时,由于理工科学生对文史类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使得经济课程未得到学生的重视,导致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经济学知识掌握较差。另一方面,由于环境保护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人力资源价格变化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这对其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对环保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具有重要作用。环保项目的开展与实施需要以项目管理的理念为依据,从项目成本、效益、进度及工艺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以项目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并进行最终筛选。工程项目管理对环保项目经济、环境及管理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环境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开设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三、促进环境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1.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应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环保行业的发展形势,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通过适当调整教学大纲将环境管理课程体系知识内容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融合,突出环境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充实学生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其在把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环境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项目的组织策划、投标与招标以及具体实施策略等。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应对环境项目管理的基本理念、管理措施与方法等加强重视,以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为依据,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需求,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优化设置。

2.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要求学生深入掌握教学内容并将其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因此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管理能力与工程项目的规划能力进行培养,以课堂讲授的方法结合讨论、练习及实践训练等方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应用能力进行检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对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施工及运行等知识进行模拟和展示,扩充学生的知识信息量,使其对教学内容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3.改革考核方式、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考核方式主要针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未从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考核,对学生的知识应用情况不能全面把握和综合反映。因此,在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采用“442”式的考核方式能够较好地弥补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即课后作业与课程小组表现成绩占40%,课堂测验占40%,共两次分别占20%,平时课堂表现成绩占20%。针对课程教学改革前学生论文写作形式化及抄袭的问题,究其原因大致可以总结为实践教学的缺失,教学内容未结合市场实际需求等,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降低,以应付的态度完成论文作业。因此,在课改实践中应加强对实习作业的重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对环保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对项目执行的可能性进行归类总结,就不同情况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反映在论文中。教师在对学生论文进行考核时应就其内容的逻辑性、流畅性、完整性等几方面进行评分。

4.以学生评价的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让学生填写课堂教学情况反馈表的方式能够及时将教师的授课情况反映出来,作为学院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各方面的依据,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对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一定作用。在反馈表中应将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态度、效果以及学生的建议等方面的内容涵盖进去,发挥出促进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 如何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协调,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该课程紧密联系项目管理的实践,主要运用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全面阐述建筑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实施的步骤和方法、注意的关键问题等,其核心是“四控制三管理一协调”,即进度、质量、成本、安全控制;现场、信息、合同管;组织协调。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理论填鸭式教学、缺乏与工程实践和案例的结合、不重视课外辅助教学手段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实效。如何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突出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三维一体”教学改革模式应运而生。

二、“三维一体”模式的含义和实质、实施构想、特点

1、含义和实质

1)含义:“三维”指的是课程教学过程立足于课堂理论教学,分别同学生课外活动(如认知实习、现场模拟、专题讨论等)、工程现场教学、专家互动式专题讲座等三个维度结合起来;“一体” 指的是课程教学方法立足于案例教学,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定位一个完整的、全程闭环式的案例载体。

2)实质:“三维一体”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单一课堂理论教学形式,是一种从课程教学过程到教学方法,全面、系统、彻底的教学改革模式。

2、实施构想

“三维一体” 教学模式就是以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管理实例为基础,通过追踪一个案例的全程闭环式运行,开展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相关知识传授活动。它先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从完整案例入手, 是指开课之后, 在介绍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章节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演示一个较为典型的、完整的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实施过程, 使学生首先建立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工程项目管理感性认识框架。然后,按照教材安排的章节结构,以完整案例的相应部分为导入,立足于课堂理论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同学生课外活动、工程现场教学、专家互动式专题讲座等结合起来,依据案例,传授书本相关章节的理论知识与方法, 使学生能够将每个章节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的相应部分建立起联系, 知道某一章节的理论方法是如何解决实践问题的,它在什么时候、什么环节使用。每章针对案例的应用要结合实践结果进行理论知识的总结, 并在其后附注关于案例分析应用的讨论题,以加深和巩固本章所学内容。最后,以一个全新的完整的建筑工程项目案例为对象,根据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模拟工程管理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一次实践训练。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问题来源于实践, 成果技能直接应用于管理实践的案例教材和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获到更为生动有效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特点

可归结为“一个目标”、“二个立足”和“三个维度”,具体为:1)“一个目标”: 传授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增强学生

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能力,实现造就“实践能力强,操作上手快”的一线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2)“二个立足”:一是立足于完整的全程闭环式的实践案例;二是立足于教学大纲统率下的课堂理论讲授。

3)“三个维度”:整个教学过程从三个维度全面、系统展开———维度一是课堂理论教学同学生课外活动相结合; 维度二是课堂理论教学同工程现场教学相结合; 维度三是课堂理论教学同专家互动式专题讲座相结合。

维度一注重课堂外的辅助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课外活动,如认知实习、现场模拟、专题讨论等。职业技能包含感知技能、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三种形式。感知技能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来培养;操作技能是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对操作技能的掌握; 而心智技能是指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一定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心智技能用一般的理论和实践教学难以培养,这方面可通过课外辅助教学,围绕专业知识来组织开展各类学生课外活动,使学生们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职业技能。

维度二注重参与工程建设的现场教学。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应以学生掌握实际施工技术和能解决施工过程中有关技术问题为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通过现场技术人员的“行为引导”和学生在看、问、实操中的“感悟”来实现,而参与工程建设管理是最好的实践教学方式。教师事先布置一些有关实操方面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现场的观察、向技术管理人员请教、实操等方式找出答案,并把其作为该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可促使学生认真对待工程现场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获得职业经验。

维度三注重行业专家和项目经理开设专题讲座的互动式教学。高等教育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职业技能, 同时还要了解行业和市场发展的方向,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请专家开讲座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多了解市场和管理的最新信息,对课堂上无法学到的新技术、新工艺、先进的管理措施有所认识,弥补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局限,扩大学生的视野,了解现代化技术和管理的发展趋势。

三、“三维一体”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1、作为案例载体的建设项目的合理选择。

“三维一体”教学改革模式的实施,首先要定位好一个合适的基建总项目。所选择的基建总项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总项目包含足够多的单体,其开、竣工时间及各个生命周期阶段、大致与课程教授的相关章节吻合,便于实践案例教学能与理论知识的传授进行对照;二是总项目的建设地点尽可能符合安全与交通条件,利于学生出行。要想选到合适的建设项目作为实践案例,保障“三维一体”模式的成功,可以考虑高校和企业长远合作,在适合工地建立实习基地的问题。

2、课堂理论教学的合理安排

课堂理论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手段,在“三维一体”模式中仍居于主力位置,它以教学计划为依据,对课外辅助教学、工程现场教学、专家互动式专题讲座等教学过程和手段的运用起到统率作用。“三维一体”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要兼顾本课程和其他前续、后续课程之间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间隔,其先后顺序的确定要以建设程序为主线,间隔时间要依据项目建设的生命周期性规律加以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还要遵从于工程管理实践的规律,科学、合理、易于操作。

3、精心挑选和编写案例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第3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虚拟现实;案例分析;科学前沿讲座

中图分类号:F4079;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4009603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由管理科学、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建设法规等众多学科理论与知识集成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课程。目前,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得到国内广泛共识[1]。

我国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天津大学建工学院在人才需求的背景下,近十年来针对水利工程专业开设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以培养“懂设计、精施工、善管理”的复合型工程人才为培养目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学时有限、实践教学难以保障等原因,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问题,没有达到课程设置初期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因此,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已成当务之急,应主动转变教学理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为工程建设输送有用人才[2-9]。

一、水利专业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现状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的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如何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协调,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有关的工程建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该门课程针对大二或大三学生开设,此阶段已学习了部分专业基础课,没有学习专业课程,对工程建设程序、工艺等没有足够的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若没有充足的工程实践教学

环节,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课程设置初期缺乏对实践教学的考虑,以及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基本分布在西南地区,实践花费和难度较大,

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1)课堂教学。原有的课堂教学主要为理论学习,讲课虽然深入、细致,但由于学生对工程建设过程及规律缺乏直观认识,工程案例教学不足,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理论,但离如何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

(2)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初期,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点。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到位,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库还未建立。客观条件上,实践教学成本高,难度较大,很难实现课外实践。这些不利因素致使在实施环节上,学生主动参与不够。

(3)教学方法。未能有效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模拟工程项目管理的新型教学形式没有广泛普及。

因此,有必要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方法入手,推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使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真正达到培养管理和技术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二、课程改革和实施方案

针对课程设置初期存在的问题,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在教学中进行了适当的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工程项目管理基本思想、管理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增加案例分析式教学和科学前沿教学的课时。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内,增加了实践教学的环节,包括实际工程现场教学和虚拟现实平台教学。这样,把认知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通过课程改革,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学习自主性进一步增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实施

1.虚拟现实平台教学

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工程现场讲学是最好的实践教学方式。而大型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来往交通不便,花费较大,客观上不可能经常去现场,

因此,有必要探索开发虚拟现实教学平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场实践教学的不足。三维虚拟现实平台的教学,依托于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中心,自行开发相关教学资源,学生在实验室中体验工程现场的感觉,充分保证所学知识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度。图1―图2所示为水利工程仿真中心已开发的教学资源实例。

2.工程现场讲学

虽然有虚拟现实平台作为现场教学的辅助,但必要的现场讲学仍必不可少。天津地处北方,有很多水闸、防波堤等水利工程。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可进行的工程现场讲学包括以下三方面。

(1)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教学过程中组织1~2次工程现场教学和参观。

图1 高拱坝施工过程三维交互仿真系统教学资源

图2 施工截流工程仿真系统教学资源

(2)利用集中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安排工程项目管理有关的实践和讲座。

(3)鼓励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研究课题和社会咨询服务,提高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理论知识学习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的基础。在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讲解中,以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基本常识、基本原理、技术方法等为主,辅以一定的思考练习和随堂讨论,使学生初步掌握该门课程的原理和方法。

4. 案例分析

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与案例讲解和分析密不可分。

(1)案例讲解。通过多种渠道精心挑选案例素材,如鲁布革水电站招投标案例,详细讲解和分析对应的教学内容。

(2)案例分组研讨。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立讨论小组,4~5人为一组,每组一个案例项目进行讨论,利用课后时间完成讨论及总结报告,在课堂上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给予点评。通过案例讨论,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课堂理论知识,而且学到了如何进行组织、分工、配合和沟通。

5. 科学前沿教学

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技术随着工程实践不断发展而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教材及案例库的更新速度显然已达不到现代工程项目实际管理的需要,而教师参与的科研课题则是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的,代表了科学发展前沿和实际工程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定期组织拓展性专题学术讲座,通过专题报告与学术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前沿和实际情况需要。

(二)考核方案改革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单纯通过考试难以评判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因此考核形式采取卷面考核、课堂讨论与分析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课堂讨论即平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记录、问题讨论等,占总成绩的20%;分析报告在结课后,由教师布置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题目,如进度计划编制、索赔报告等,4~5个学生一组,按要求提交最终报告,占总成绩的30%;卷面考核以闭卷考试为主,主要考核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占总成绩的50%。通过不同考核形式的结合,既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考核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实施效果

虽然在课程设置初期的教学环节中,因实践教学和教学方法的原因,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通过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案的不断改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可以达到如下目标:(1)基本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基本常识、基本原理、技术方法等;(2)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兴趣和课程参与度;(3)通过案例分析、分组研讨等,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课程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学科前沿讲座,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方法的同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具备了毕业后从事实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基础。

四、结语

实践证明,工程项目管理这门新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何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项目管理知识和实践技能,是目前教学改革中探索的内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谨记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一步一步地完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的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参考文献:

[1]成虎. 工程项目管理[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郭庆军,刘慧萍.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07, 16(1): 85-89.

[3]卢永琴,熊伟. 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08,17(4): 119-121.

[4]孙海燕.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 科技信息,2010(5): 167, 201.

[5]谢琳琳,张原,王幼松.《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建筑经济,2010(7): 87-89.

[6]董新平,蔡迎春.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 57-60.

[7]马静.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探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7): 225-226.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第4篇

关键词:沙盘模拟,项目管理,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 A

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1]。

近几年,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的综合项目管理能力要求逐年提高,根据施工单位对工程管理学生素质要求的调查问卷结果可以看出:首先,施工企业对

学生是否具备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的能力较为重视;其次,施工企业对学生是否掌握了施工技术、识图能力等施工过程中最基本的工具较为看重;最后,施工企业对能够掌握上述重要技能之外,还具备合同的编制与管理能力、又懂造价、又能运用现行法律法规的学生较为青睐。

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建筑市场输入有技术基础、较强的管理能力、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下,目前很多高校项目管理教学中都存在以下难点:

如何使没有任何项目管理经验的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项目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使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2、如何让学生在学校范围内亲身经历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实践;

3、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竞争意识,使学生能更好适应毕业后的工作;

二、工程项目管理模拟沙盘的基本原理

传统的理论教学空洞乏味,案例教学又略显得概括化和单一化,学生没有亲身实践很难灵活深刻的掌握项目管理的原理与技巧。

为了更好的提高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很多高校引进了广联达沙盘项目管理模拟沙盘。通过直观而逼真的沙盘教具、角色扮演分工协作和配套的分析软件,让学生在“体验式”与“情景式”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2]

三、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手段的选择和素质培养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训,是借用直观的沙盘教具让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与项目的主要参与者(生产经理、采购经理、财务经理、经营经理)在项目决策与执行过程当中懂得人才开发、沟通管理、决策能力、更好的创新理解项目管理和经营的全流程的沙盘模拟形式。学生通过对项目经营的盘点与总结,反思决策成败,解析得失,梳理管理思路,暴露自身误区,并通过多次调整与改进的练习,切实提高综合管理素质。[3]

1、团队合作意识:与传统课堂形式不同,本实训课程把学生5个人分为一组,这样就形成了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

2、竞争意识:一个工程结束后,根据各个小组完成的情况,评定出最佳团队奖和最佳经理奖,并发小礼品以资鼓励。每个小组之间由此会产生竞争意识,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讨的积极性。

3、全局决策意识:拿到一个工程,学生根据工程概况和承包合同首先要进行前期决策,会制定2-3个方案进行比选,经过软件分析最终选出利润最大化的方案执行,这就对学生全局意识要求较高。

4、风险意识:沙盘中风险事件触发以及紧急补救措施等规则,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风险意识。

提高项目管理教学实效性措施

强调互动式教学、强化团队讨论

让每一个学员在课程中都有上台发言的机会,将有超过60%的时间用于讨论、练习及沙盘演练。为保证沙盘演练效果,每节课学生人数宜控制在25人以内。

理论与实践穿插教学

项目管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比例1:2-1:4,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补充相关理论知识讲解,如决策阶段横道图绘制知识的穿插讲解、材料使用方案选择中对于盈亏平衡原理知识的穿插讲解等。

在校内举行专业职能竞赛

每年6月份在全校范围内举行校级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大赛,用一天左右的时间,根据工程概况和市场要求等完成一个陌生的小型工程策划与执行。通过评委点评颁奖(获奖证书与奖品或奖金等),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鼓励,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参加全国项目管理沙盘比赛

现在,全国项目管理沙盘竞赛已经举办了三届,越来越多的院校组织学生参加,这也是检验项目管理沙盘教学成果的方式之一。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深刻的了解项目团队的组织结构及其各个部门的分工合作,从而了解到从事岗位工作所用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增加校企合作或工程实习力度

目前,已经有很多职业院校选用这种方式来提高项目管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除了学校与公司签定校企合作协议和学生实训基地协议外,部分学校已经主动引进公司进驻校园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学生就业率。

5、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

技能是职业技术类院校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师职业技能的提升是一个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 循环提升过程。具有项目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不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应借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提升个人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师的综合职业技能提高了,学生在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学习中实效性也会相应得以提高。[4]

总结

通过采用这种沙盘模拟教学的方式以及研究企业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项目管理学习者进行实战训练。在课堂中使用具体实战案例,讨论实际项目中遇到的真实问题。通过一个贯穿始终的沙盘演练,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学生有机会以一种标准化的过程操作一个具体的项目,使之对方法论产生具体的体会,同时锻炼在项目中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沟通与领导的技能。

总之,沙盘模拟实训这种集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展示了互动教学的魅力,使学生能够以施工单位主要参与者的姿态来掌握施工从招投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管理与操作流程,从而让学生在快乐的实践学习中逐渐培养起岗位分工合作、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曾栋.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的探讨[J] 职业教育 2011(18)

2、吴慧.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实训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 时代经贸 2011(04)202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第5篇

关键词: 手工沙盘;教学;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管理课程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是,目前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理论教学空洞乏味,案例教学概括化、单一化等问题。为此,许多一线教学人员开始引进手工手工沙盘模拟实践教学模式。

一、手工沙盘模拟实践教学模式

21世纪初,用友软件公司和金蝶公司在国内的各所高校推广 ERP沙盘仿真对抗实验,目前沙盘已经被正式应用到高校教学中来。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我系引进了用友软件公司的项目管理手工沙盘。项目管理手工沙盘是一种新兴的、面向项目的管理模拟沙盘。整个沙盘台面,非常直观、生动形象,可以让学生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沟通能力、决策能力,了解项目运行的具体过程,提高项目管理能力。由于沙盘模拟提供的是一个非常逼真的环境,学生很容易进入项目状态,积极的参与进来,学生通过每一年的运营、年终总结,针对自己团队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反思,讨论,通过多次的调整与改进,争取能够提高各自团队的业绩,切实提高管理素质。

二、项目管理手工沙盘具体操作流程

在项目管理沙盘教学中,完全以学生为主体,以团队形式完成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的实施一般要四个阶段:

(一) 启动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组建项目管理团队。按照老师的要求,学生自由结组,一般5-6人组成一个团队,模拟在同一个市场上竞争的各个项目公司。而老师需要承担多种角色,比如项目者,各种材料、设备的供应商,沙盘规则的制定者等。各个团队召开内部会议,进行工作分工,比如各个团队要有总经理、财务经理、市场经理、项目经理等,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责。

(二) 计划阶段

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了解项目的基本信息。要求学生了解项目预算是多少,项目的付款方式及所选价位的档次是高还是低;了解项目期限及项目收尾分别是多长时间;还要了解项目有无资质要求及应收账期是多久。学生根据自己拿到的项目卡片,按照项目要求制定项目计划及具体的实施方案。(1)进行项目的 WBS 分解,按照工期要求,编制项目进度计划,画出网络图和甘特图;(2)编制资源计划,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设备费用、总和费用等;(3)根据项目进度网络图和甘特图及资源计划,做出整个项目的成本预算。在此基础上,项目团队准备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三) 执行阶段

该阶段是具体的沙盘操作阶段,根据计划阶段制定的项目计划,按照沙盘操作运营流程表逐一执行,年初参加项目招标会、下材料订单、招募新人、租赁设备等。在沙盘操作运营流程表中,按顺序列出了所有需要操作的任务项目以及相应的表格,从上到下一列为一个月的工作,从左到右用12列,为一年需要执行的工作。执行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表的顺序,黑色方格的位置不进行操作。在操作的时候,在方格内用“√”或“×”标记,不得跳步操作,也不得同时进行多步操作,已做决策并操作完成的步骤,不得返回再反复操作,这样保证了项目实施过程的完整性和有序性。

(四) 结束阶段

结束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年终核算和点评。首先对所有项目的成本进行核算,对自己团队的经营状况,自有资产、设备进行核算,一年内的所有综合费用进行统计。然后按照财务要求,完成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通过净利润和总资产的情况,基本可以看出哪个团队的业绩较好。然后各个团队根据本年度的经营状况进行总结分析,成功经验继续保持,失败的地方在下一年度尽量避免。通过总结使学生对项目管理的知识和理论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认识。

三、项目管理手工沙盘模拟的特色

项目管理手工沙盘模拟是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竞争的氛围中,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

首先,项目管理手工沙盘模拟教学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项目管理手工沙盘全程模拟一个或者几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将复杂的项目结构和管理模式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自操作项目的每一个步骤来感受项目管理的整个流程和运作环节。其次,项目管理沙盘有自己的运营规则,要求学生提前熟悉并注意,在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从项目整体运作的角度审视问题,亲自体验项目管理决策中 “酸、甜、苦、辣”,并从各种决策成功和失败的亲身体验中,学习管理知识,掌握管理技巧。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项目管理手工沙盘模拟实践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团队建设、项目选择、项目分解、资源分配、工作排序及风险控制等作业,提高学生的管理技能及综合素质。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项目小组中的项目经理作为领导者要通过各种手段调动组员的积极性,激励项目成员齐心协力地工作,以完成项目计划,实现项目目标,他的领导能力决定了项目成败。其次,整个项目要想顺利完成,组员必须在项目启动时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资源、资金的使用计划等,因此,这种实践能够培养学生计划能力。

(三)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项目管理手工沙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善知识结构的平台,让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把所学过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尤其是能够把项目管理中的知识在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体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

[1] 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安丽桥.工程项目创新实践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 成虎,陈群.工程项目管理[M]. 3 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 邵军.沙盘漫语[J].青少年科技博览,2008(11): 13-15.

[5] 郑惠珍.ERP 沙盘模拟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综述[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5):70-72.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第6篇

关键词 建设项目管理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批在建及拟建的工程建设项目涌现,也迫切需要一大批同时具有技术和管理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而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则是过多地强调重视理论教学和技术教育,忽视相关的管理类课程的设置,即使开设了管理课程,也是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学生工程管理知识贫乏。从社会需求来看,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将会有一半以上到施工单位就业,这就要求学生除了懂技术,还要懂管理。因此,目前的管理类课程的设置及教学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迫切需要改革。

1 课程简介

在我校,建设项目管理是学生在学习了力学、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之后,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讲授,课时相对较少,共32学时。结合本校三本院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从课程的重要性、内容编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考核形式等方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为定位目标进行改革,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 教学改革形式

2.1 教学内容编排

本门课程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田金信主编的《建设项目管理》,本课程是综合国际工程承包与建设项目管理两门课程而设置,所以在以本教材为主的基础上,又单独印制了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工程管理概论》作为对本教材中一些内容的补充,并参考建造师考试类辅导教材和相关资料,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培养课下自学的学习习惯。同时,鉴于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工程建设监理基础课程,对其中涉及的三大目标控制(质量、进度、投资),站在监理的角度进行过讲授,而且学生对项目管理的一些理论有了一定了解,所以对本课程的不同章节进行了整合,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如下:

2.2 教学模式改革

提高建设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该课程内容的兴趣,掌握更多的项目管理知识,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2.2.1 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同时包括较多的文字性理论讲述,相对比较枯燥,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加强实践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各种实际案例,在进行授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穿插一些相关案例来增强学生的兴趣,然后再介绍相对应的理论知识,让整个过程不会显得繁杂枯燥、无律可循,大大地保证了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第一章建设项目管理概论内容时,为了介绍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兴起过程,引入古代一些比较成功的工程,如众所周知的“丁渭工程”来说明对工程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通过介绍鲁布革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种种事例和有趣的小故事介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起源;以此使学生从根源上明白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并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而在讲授合同管理和三大目标管理内容时,同样穿插鲁布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说明实际工程中的合同管理和目标管理过程,使学生通过一个工程了解整个的建设过程及项目管理内容。

2.2.2 注重学生参与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课程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来,变被动接受课堂知识为主动参与,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尤其对于管理类课程,新的管理思想、方法不断涌现,要想仅靠学校学到的知识从而一劳永逸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对本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管理类课程靠自学是完全可行的;同时,由于课内学时的限制,也要求学生在课外自学,而对于自学效果的考查,则通过课堂演讲或者撰写大作业的方式,避免学生应付。

对学生自学效果的考查,可以参考程项目管理沙盘课程的教学方法。即站在施工单位的视角对工程施工项目从工程中标开始直至工程竣工为止的全过程管理,期间学生将围绕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业务操作、资源合理利用等核心问题开展实践活动,活动过程控制及结果分析由专门的软件程序完成。因为课时原因,无法保证完全像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大赛中的要求一样,但对其教学形式可以参考。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有之前工程建设监理课程的理论基础,所以选取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管理组织、招投标过程几大内容作为主题,给定一个拟建的小型项目——我系实验室的建设,要求学生分成六组,每组五个人左右,模拟一个项目团队,学生在其中要担任不同角色,每个团队负责一个主题,通过课下搜集资料,制作PPT或者其他形式,利用课上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将自己对该部分内容在拟建小项目中的应用及理解进行演讲。通过该形式,一方面,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系统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营造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另一方面,通过模拟,真正把课堂所学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完成规定的模拟后,所有成员必须对本小组的实施过程做出一个完整的总结,争取真实的职业体验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认识。

2.2.3 穿插执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及考试要求

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是目前社会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三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本科人才”,与传统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培养方法上,要强调充分利用实践性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服务于社会的技能。在现实的就业压力下,学生本身也希望通过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以增加自己将来的就业筹码,为了满足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本课程利用课上时间将所讲课程尽量多和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内容联系,比如造价员,建造师、造价师等,并穿插一部分考试习题作为练习题让学生可以将所学和以后可能面临的各类执业考试联系,为以后可能面临的考试打下一个好的理论基础。如,我校土木专业有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前已经拿到了造价员、材料员、甚至有的同学还通过了二级建造师的考试,就业时这部分学生得到了很多企业的青睐。

2.3 考核方式

考试具有激励、反馈、导向、评价和鉴定功能。传统的考试方式重知识、重记忆、轻思维、轻创造。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需要学生去死记硬背各种知识,需要的资料随时可以查阅到,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资料去解决问题,尤其对于管理类课程,新的思维不断涌现,大量记忆现有的资料并不见得对将来工作有多大帮助。考试应该反映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让真正有能力的学生得到高分数。因此,在本课程的考核环节,采取增大平时成绩比例,平时成绩包括大作业、演讲和平时考勤,考试可采用开卷方式,考题中增加案例分析的比例,增加创新内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针对这门课程进行的改革中,我们在教学形式上实行523模式,即“理论教学(50%)+出勤、自学(20%)+演讲或论文(30%)”。如果学生单靠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是很难过关的,而需要平时用心学习,学会运用,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发挥其主动性。

3 结语

现代工程实践和研究表明,在未来社会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建设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对于土木专业学生,确保其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是该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教学改革,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自觉积极地参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对建筑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为企业输送大量合格毕业生,进一步提升本校土木专业在建筑企业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郭庆军,刘慧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7(3):85-89.

[2] 曹永红.土木工程专业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3(3):55-56.

[3] 张兆梁.应用型本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15).

[4] 袁敬,代彬.“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11(5):40,64.

[5] 谭家兵.高等工科院校实践性课程同工作接轨的教学方法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2(1):33-34.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第7篇

关键词:酒店管理;工作任务;项目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78-02

我国酒店业伴随着国际酒店业的发展与渗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作为高职院校要适应这种经济发展需要,为酒店业培养懂管理、会服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然而,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一、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

根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打破原有的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建立能力本位,注重技能培养,实现岗位目标要求,实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原则。在进行课程体系开发前,要深入相关合作酒店进行需求调查,选择学生今后就业职业岗位(群),以人才培养能够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确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以此作为课程体系开发的起点和重点。由行业企业实践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分析酒店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充分体现社会开放性和社会参与性。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将酒店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步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的步骤主要是:由专业面向职业的行动领域中导出相关的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这个步骤可简述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酒店管理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以酒店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根据酒店管理专业主要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和任职要求,按照酒店职业认知与职业成长规律,共同构建“基于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二、基于过程导向的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以《会宴策划与服务》为例

1.《策划与服务》课程内容的构建。《会宴策划与服务》课程设计是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依据,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参照,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项目;每个任务通过学做一体化的学习模式完成有序的任务,并且每个任务都给学生提供可见的、有用的、且有趣的结果;按“工学结合”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按照既要提供学生可持续发展必备的知识,又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构以及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组织与实施教学。①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进行开发。本课程将在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与企业行家能手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②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课程以酒店会议、宴会活动策划和服务能力培养为课程的切入点,以不同规模的典型会议和宴会为任务,以满足上述会议和宴会要求的策划、设计、服务为目标,确定课程训练项目,并按照会议和宴会类型和规模由简单到复杂、由小型到综合依次进行训练。每一种典型会议和宴会的策划、设计与服务都经历了对会议和宴会的认知、了解、主题宴会场景设计、席位安排、餐台台面设计、菜单和酒水设计与搭配等,这样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和实践性。③用项目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采取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每个项目通过完成有序的任务出一个学生可见的成果,而且在实现成果的过程中学生有学习兴趣和积极的行为,易于学生掌握。项目教学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进行,并且项目安排由易到难,学生的职业能力逐步由弱到强得到锻炼和提高。④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选择以实训室作为课堂,采取便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方法与手段。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安排酒店行家传授实践技能,提供学生了解未来岗位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真实会议和宴会策划与服务为基础,以不同规模的典型会议和宴会为任务,设计了会议策划与服务和宴会策划与服务2个项目,8个教学任务,共计48学时。

2.《会宴策划与服务》课程内容选取的主要依据。①首先,分析酒店宴会部主要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其次,根据酒店发展需要和完成宴会部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分析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②根据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本课程的设计以宴会部服务员、宴会部领班或主管的主要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总结各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来选取教学内容。③《会宴策划与服务》课程内容选取原则是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餐厅服务标准为参照,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④教学内容的选取还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通过追踪毕业生的成长轨迹和餐饮企业员工职位升迁规律,以学生毕业后3~5年一般可以达到的职位来确定本课程的知识总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会宴策划与服务》课程考核与评价。《会宴策划与服务》课程既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又重视应知理论的掌握。课程评价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课程结课成绩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宴会服务流程应知应会考核(采取笔试形式进行),二是课程进行期间到酒店顶岗实习服务各类宴会和会议的技能表现(由酒店进行评价),三是酒店各类主题宴会设计方案评价(专兼职教师共同进行),四是小组汇报效果评议(学生自评,小组互评)。

4.课程特色与创新。特色与创新点一:以会议和宴会设计为导入点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融创新教育于课程。为使学生具有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把创新思想融入课程教学,以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潜质,在潜移默化中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该课程的内容设计以婚宴、生日宴、庆功宴、鸡尾酒会、自助餐、会议宴会等主题为切入点,将不同主题宴会的设计、策划与服务贯穿于课程全过程,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新鲜感、提高趣味性、增强成就感,在项目教学中,引导并放手让学生多收集资料,多模仿,多设计,多思考,多创新。通过强化实践的实习方法,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创新能力。特色与创新点二:强调会议和宴会设计策划能力与服务技能并重,并引入酒店真实任务进行考核。

《会宴策划与服务》课程既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又重视应知理论的掌握。课程评价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课程结课成绩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宴会服务流程应知应会考核(采取笔试形式进行),二是课程进行期间到酒店顶岗实习服务各类宴会和会议的技能表现(由酒店进行评价),三是酒店各类主题宴会设计方案评价(校企共同进行),四是小组汇报效果评议(师生共同进行)。

参考文献: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第8篇

1.建设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在我国,工程管理主要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项目来源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涉及各行各业。当前,我国建设项目总体来说投资效益低、投资失控、工程质量问题严重,工程管理水平还存在较大改进空间[2]。建设项目是否成功不在于项目建设期的投资或造价绝对值较低,而是项目全寿命周期总费用与收益相比是否合理,是否实现了项目价值的最大化。工程管理水平高低体现于工程管理者是否为用户创造了较高的项目价值。各类建设项目均具有全寿命周期(LC,也称“全生命周期”)的特征,一个完整的建设项目寿命周期包括了项目从构思、设计、招投标、施工、营运直到项目报废拆除的全过程[3]。项目价值需要置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才能衡量,要求工程管理者具有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掌握全寿命周期基本能力。实施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LCPM)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趋势[4],建设行业亟需掌握全寿命周期能力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因此,掌握全寿命周期能力是行业对本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虽然多数工作于建设项目的某个阶段,如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但其必须具备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视角和对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整体认识,才能提高其开展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2.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既懂土木工程技术又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与一般工程类专业和一般管理类专业相比均有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5]。按照“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从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出发,结合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把握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建设工程管理相关的土木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掌握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或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3.基于LCPM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能力要求。知识学习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实践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点,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贯穿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决策管理、设计管理、招投标管理、施工管理及使用管理。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应让学生参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全过程,以获得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实践经验,这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良好途径。近年来CDIO工程教育模式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的潮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工程实践,让学生参与从工程构思(Conceive)、工程设计(Design)、工程实施(Implement)和工程运作(Operate)的全过程,从而获得对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全面认识,在毕业后能更快融入社会,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6]。基于LCPM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CDIO的教育思想,可以让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以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为主线,系统地学习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掌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基本能力,从而实现本专业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全寿命周期实践能力构成见图1,各阶段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有不同的能力要求。

基于LCPM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1.基于LCPM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全寿命周期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来实现,该课程体系由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组成。为了使学生在工程技术与管理等方面得到系统训练,应注重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按照课程—课程群—课程体系以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核心专业课+专业方向课的课程结构模式,制定基于项目全寿命周期能力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见图2),该课程体系体现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2.以LCPM能力培养为导向设置本专业核心专业课,见图3。各核心专业课以全寿命周期活动为主线形成各课程间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LCPM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根据项目全寿命周期能力培养所需的知识要求设置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专业基础课以及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文史哲等公共基础课。核心专业课和基础课的设置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思想。考虑本专业人才毕业后大多服务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某一阶段,如项目策划阶段、设计阶段、承发包阶段、施工阶段、营运阶段等,应根据学生的职业取向突出有关建设项目、施工项目、监理项目、咨询项目管理能力的训练,按照工程项目管理和房地产项目管理等方向设置了专业方向课,从而体现人才个性发展的理念。专业方向课主要是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拓展课程,如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课包括质量安全管理、地基与基础、道路与桥梁、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筑工程管理实务等,房地产管理方向课包括房地产经营管理、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金融与保险、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法律等。3.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忽视实践教学和缺少实践环节是造成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缺乏实践教学目标与体系,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应从学生LCPM能力培养出发明确实践教学目标,继而构建本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其目的是让让本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得到关于项目全寿命周期能力的系统训练。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是多维度的。按能力类别,本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分为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管理能力;按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不同阶段,本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分为项目决策管理能力、设计管理能力、招投标管理能力、施工管理能力以及项目营运(物业管理)能力构成;按能力的重要程度,分为一般能力与核心能力;按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类别,分为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能力、造价管理能力、信息管理能力等。本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按实施场合,由理论课课内实践环节、专项实践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构成;按实践形式,包括实习、实验、实训和上机等多种形式。以强化课内实践环节、突出专项实践环节、开发课外实践环节为原则,构建基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能力培养的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基于LCPM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应用

以LCPM能力培养为导向制定本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以此为基础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予以贯彻实施,逐步形成基于LCPM的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1)明确每门课程的作用。每门课程必与其他课程组成某一课程群,在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时,除了说明其先修课外,还需说明其能够影响的后修课程。(2)突出核心专业课的地位。各核心专业课除系统地介绍理论知识外,特别注重实践环节的开展,突出学生LCPM能力的培养。各核心专业课除安排一定课时的课内实践环节外,一般都配备专项实践环节,包括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2周)、工程结构课程设计(2周)、工程计价训练(2周)、施工组织设计(2周)、招投标文件编制训练(1周)。各专项实践活动针对同一工程项目进行,可以形成项目开展所需要的系列成果,使各项实践活动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从而使学生LCPM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得到更好的结合。(3)利用各类实习培养学生对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意识和理念,在实习中尽量接触项目业主、监理、施工、设计等各参与方,熟悉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内容和方法。(4)毕业设计选题涵盖项目全寿命周期,学生可以组建毕业设计团队,该做法有利于提高学生LCPM实践能力,并增进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我校近年来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题目基本涉及了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内容,如2012届毕业设计部分选题见表1,选题一般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5)信息化是LCPM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课程教学特别是核心专业课教学中应增加计算机应用软件建模环节。根据LCPM各阶段的先后关系,可以使前一阶段所建模型成为后一阶段所建模型的依据,即在一个软件中完成的模型可以在另一个软件中直接利用。该做法可以促进学生加深对建设项目全寿命的理解,有效提高LCPM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全局观念,必将较大程度改善实践教学效果。(6)以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项目全寿命周期能力提高。利用第二课堂开展课外专业实践活动可以弥补课内实践学时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近年来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主要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产学合作活动、学生科技竞赛、参加科研项目等形式。第二课堂活动往往借助企业的力量,能够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学生通过参加这类活动,接触了社会,积累了专业工作经验,对提高LCPM实践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