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描写教育学论文

描写教育学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17 10:58:49

描写教育学论文

描写教育学论文第1篇

【关键词】案例;幼儿园教育案例;案例研究;幼儿园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7/08-0052-04

幼儿园教育案例作为教师之间沟通思想、分享经验以及提升理论水平的一种方式,正日益引起幼教工作者的关注。不少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发起幼儿园优秀案例评比活动,鼓励所在地区的幼儿园教师积极参加。然而,许多幼儿园教师对案例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不知道该怎么写案例,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案例,有些教师甚至连什么是案例都说不清楚。针对这样的状况,有必要对幼儿园教师的案例撰写进行指导。笔者认为,要初步掌握幼儿园教育案例的撰写方法,必须对以下三个问题作深入的了解:(1)什么是案例和幼儿园教育案例。(2)为什么要撰写幼儿园教育案例。(3)怎样撰写幼儿园教育案例。下面笔者将一一阐释这三个问题,希望能为幼儿园教师的案例撰写提供帮助。

一、什么是案例和幼儿园教育案例

“案例”一词由来已久,英文写作case,又被译为个案、实例、个例、事例,最早出现于律师与医生行业。〔1〕

在教育界,教师写作案例,并将案例运用于教师培训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当时,有感于抽象的教育理论与丰富的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不少理论工作者鼓励教师成为研究者,希望教师能够把行动和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2〕因而,案例概念被引入教育界。大部分研究者把教育案例定义为一种描写性的研究文本,它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通常以叙事的形式呈现。〔3〕曾有人这样描述:一个好的教育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它叙述生动,引人入胜。教育案例所叙述的事件应当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一是案例中的事件须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成为案例。能够称之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问题,并且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二是案例中的事件必须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要能够从这个事件的解决当中说明、诠释类似事件,并能给读者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示。三是案例中的事件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它虽与故事一样生动有趣,但决不是杜撰的。

幼儿园教师撰写教育案例是在幼儿园这个特定场所中,通过观察、反思等手段,对某一典型教育现象(这种教育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包含问题或疑难情境的)进行详实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分析达到对所含问题的诠释或解决。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教育现象不仅仅针对幼儿园集体活动(如教学活动),还应该包括集体活动之外教师认为具有价值的个别教育现象(如某个幼儿的行为问题)。当前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案例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幼儿自发、自主、自选活动的案例,另一类是以教师预设为主的集体教学活动案例。〔4〕由于集体活动尤其是教学活动一般具有普遍性,因此集体教学案例成为当前幼儿园园本教研的主要内容。

有些教师将涉及个别幼儿的教育现象称之为个案,因而产生了一个疑问:个案是不是案例?笔者认为,严格意义上说,个案不等于案例。

在教育领域虽然也有人将“个案”称为“案例”,但是“个案”这个词在教育界原本就是专业名词,专指“个案研究”,即教育领域的“个案”实为“个案研究”。由此可见,“案例”和“个案”不是同一个概念。个案研究是对一个有着特定范围的现象(如一个机构、一种课程、一个人、一个事件或一个过程等)进行细致和整体的描述与分析。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个案研究大多是质的研究,其目的在于产生某种假设,而不是检验假设,即它是从原始资料(对某一个案整体情况的实地考察)中推断出有关这一个案的假设或理论。幼儿园教师所称的一些“个案研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案研究,因为其真正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解决自己当下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对某一幼儿的深入了解与帮助,或对某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境的反思,并没有建构某种假设或理论。

还有些教师在为自己撰写的案例命名时,写作“××案例研究”。那么,“案例”等于“案例研究”吗?笔者认为“案例”与“案例研究”是有区别的。案例侧重于分析或解决某一具体教育事件中的问题情境。简言之,案例是教师对某一真实教育情境的描述和反思,一般是就事论事,类似于教育反思。而案例研究是质化研究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研究思路是: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带着研究问题,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再上升到理论。案例研究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或者事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与探究,从中寻找带有一般性的教育规律。(黄娟娟,2003)因此,案例是构成案例研究的基础,没有案例便没有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案例价值的展示和功能的显露,案例只有经过解释和剖析,并确定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之后,才真正具有教育意义。幼儿园教育案例是一种教育反思,不能等同于案例研究。目前幼教界鼓励大家从事案例研究,但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园教师都能从事这类研究性工作的。案例研究要求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对于一些师资水平较低且参差不齐的幼儿园来说,开展案例研究有一定的困难。而案例撰写作为一种详实的教育教学性反思,是幼儿园教师能够掌握的。幼儿园教师可以在案例撰写中逐步积累经验,提升理论水平,为日后案例研究的进行打下一定基础。

二、幼儿园教师为什么要撰写教育案例

首先,从幼儿园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的角度来说,通过案例的撰写,教师可以以文字的形式积累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这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常常会萌生一些好的想法。有时偶然的教育情境会激发出独特的教育教学策略。灵光的闪现如果不及时记录和整理,稍纵即逝,教师智慧的结晶将被无情地埋没。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同时,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会遇到一些困惑,如果教师能及时写下这些困惑,作出自己的解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这些解释和方法必然反映出教师当前的教育理念与专业水平。通过交流,教师一方面能从案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以便不断改进,另一方面,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取更多的直面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经验。

其次,案例撰写要求幼儿园教师善于观察和思考,并能用文字清晰地表述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经常撰写案例可以提高自身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新世纪的幼儿园教师要具备反思能力。由于幼儿园教师能接触较多的教育教学实例,因此学会反思的前提是学会观察。提倡幼儿园教师撰写案例,尤其是优秀的案例,会促使他们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学习捕捉实践中的问题。同时,学习观察、学习反思的过程必然促使教师学习相关科学理论知识,并在实际运用中提升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此外,案例撰写是教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这不是漫无目的的瞎想,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合乎逻辑的思考。因此,案例撰写的过程还是训练教师思维的过程,有助于教师形成规范性思维。

幼儿园教师应明确案例撰写的价值,不是为写而写,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

三、怎样撰写幼儿园教育案例

目前可供参考的网络和杂志上的案例形式五花八门,到底什么样的形式才是合乎规范的呢?

根据幼儿园教育案例的定义,笔者将其分成两大类型,即集体活动案例与个别幼儿教育案例。

无论何种类型的案例,一般都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故事性。案例展示与反映的是一个现实的教育教学事例,是生动教学事实的再现。案例要有一个中心主题或观点,对事例的描述要具体、明确,能反映出事情发生的详细经过,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2)典型性。案例需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内容最好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能反映时代的要求。案例可以引发教师诸多思考,今后若遇到同样问题或类似事件,他们便知道如何应对。案例描述要能清楚地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个思想,蕴含一定的理念。(3)问题性。案例中要包含一个或几个疑难问题,同时可以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及思考。

1.集体活动案例撰写形式

(1)夹叙夹议。即一边描述性地记录集体活动过程的真实情况,一边对活动进行分析与点评。这种写法的优点是面面俱到,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对活动过程作出全面的评价。

(2)先叙述后议论。即先描述活动的某一过程或片断,然后根据典型事例,确定一个主题展开议论。这种写法往往能以小见大,便于突出文章的中心。作者观点鲜明,读者很快便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随想式。即把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以教学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内容既可以是活动过程中的某一问题,也可以包含解决问题的某些方法,还可以叙述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形式自由,任由作者发挥。由于没有过多的限制,作者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感想。

2.个别幼儿教育案例撰写形式

个别幼儿教育案例的呈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形式:引言交代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评析。

(1)引言。即开场白,不必花太多笔墨,可简单介绍案例大致涉及的主题。

(2)交代案例背景。即交代与案例发生有关的情况,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案例背景是否交代清楚将直接关系到对案例中解决问题方法的分析、评判能否真正把握事件背后所隐含的问题实质。案例背景介绍无需面面俱到,而应主要说明事件发生是否有特别的原因和条件。

(3)案例描述。即整个事件的详细记录。在描述时注意把握主题,对于一些涉及主题的细节部分更要细致描述。

(4)提出问题。案例是包含一个或多个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幼儿园教育案例主要是揭示幼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因此,在撰写案例时,幼儿园教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要明确提出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5)解决问题的方法。撰写案例的目的不仅是发现问题,更需要解决问题。因此这个环节尤其重要。幼儿园教师需详细叙述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过程。

(6)评析。有时是反思或讨论。这一部分的作用是深化读者对案例的认识。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撰写案例过程中,幼儿园教师要注意保护案例中涉及人物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对于带有负面性质的例子,叙述时要避免使用真实人物的姓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参考文献:

〔1〕经柏龙,罗岩.论案例教学及其运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郑金洲.“案例”ABC〔J〕.教育文汇,2004,(1).

描写教育学论文第2篇

    关键词:徐悲鸿  素描  美术教育 

    徐悲鸿(1895-1958)是我国现代受人尊敬的杰出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曾于1928年至1946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担任教授、主任,前后在该校工作任教了18年之久,他的大部分教育生涯也是在中大度过。在此期间,他为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倾注了大量心血。

    徐悲鸿先生特别强调素描基础的重要性,提出“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的观点,1917就在《中央大学讲座演辞》中有:“素描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如同建造房屋打基础一样,房屋的基础打不好,房屋就砌不成,即使勉强砌成也不牢靠,支撑不久便倒坍。因此,学美术一定要从素描入手,否则是学不成功的,即使学会了画几笔,也非驴非马、面目全非。”十年后,1926在《中华艺术大学讲座演辞》中仍然说:“研究绘画者第一步功夫即为素描,素描是每人基本之学问,并为绘画表现唯一值法门。素描拙劣在于物象都不能认识清楚,以言颜色更不知所措。故素描功夫欠缺者其所谓颜色如何美丽,实是放滥,几与无颜色等同。”这在民国时期的绘画教育上做出了重大的突破。

    徐悲鸿的主要教学思想的核心就是“写实主义”, 坚持以现实主义的原则指导教学。首先,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他认为“心手相应”的熟练技巧是以眼睛的训练即观察能力的培养为始的。指出“艺术之出发点,首在精密观察一切物象,求得真正,此其首要也。”他所传授的观察方法是:“你要把看到的东西一丝不差的画出来,要把手和眼睛训练的很准确,要注意所画的东西,多看少画,看准了再下笔,手和眼要协调一致,手要能把眼看到的东西反映到画面上。……至于初学的人为什么要多看少画,因为要首先训练画家的眼睛,要在对象上看到更多的美。”接着就是从石膏造型和人体模特画起,所采用的石膏模型大都是希腊、罗马文艺复兴时期名家经典之作,西方人体五官明显,相比东方的人体头像更便于让学生掌握形体黑白层次和调子的变化。石膏素描教室很大,在工字楼内底层容纳了100多件石膏模型,有些是在西洋艺术史上的着名雕塑,如阿波罗、奴隶、维纳斯坐像、摩西全身坐像等,都是徐悲鸿从国外专船运回的。

    写实主义是徐悲鸿根据当时的中国画的弊端而提出的,认为即使是文人画,也要注重形体的准确性,而不能一笔概之。作为中国绘画教育的领航者,徐悲鸿将学生都带领到了世界绘画的高度上,使中国绘画与世界绘画走到一起。素描的的主要作用是锻炼准确的造型能力,这在中国画中也是必需的。打破了传统文人画的虚的概括的特点。

    徐悲鸿不仅在西画课上大力提倡素描的学习,在中国画课中也大力提倡素描,他以木炭素描为造型基础课,素描写生的对象是人;在三年的素描训练之后,进入国画的分科学习阶段,他的国画教法与传统的区别是改画谱素描为素描写生入门,在学生掌握一定写实技能后,再以老师的亲身示范教授国画的笔墨技法。在他的教学中,国画的作画步骤一般是先用木炭条勾好底稿,即准确地刻画好对象的形体,然后用毛笔上墨。上墨的原则是以明暗黑白体现对象的结构和透视,墨本画好后再上色,上色的用笔与画写实油画一样,也以体现对象的立体感为准则。他格外重视素描对国画的作用,此方法作为对中国画改良的一个突破口,进而使后期的中国画改良得以成功。同时徐悲鸿也从中国画的学习中吸取营养,改进在素描上的教学,徐悲鸿也讲究中国传统绘画线条中的圆、重、平、变、留等笔法变化。针对素描人体的写生,他还制定了“新七法”,以“新七法”为具体的教学法则教学生绘画。使素描更有本土性,更便于学生掌握与改进。

    徐悲鸿先生的教育活动及思想对现代美术具有重大的影响,使中国美术届得到迅速发展,摆脱了明清颓败的一面。现代美术界所呈现的大好局面,正是得益于徐先生重写实重基础的美术教育思想,他拓展了现代美术的形态。若没有徐悲鸿的写实主义观点手法和艺术教育体现,中国新当代绘画史会被大大改写,而一大批新当代杰出的中国人物画,山水画画家能否有今日之成就也便值得推敲。

    注释:

    [1] 杨惠东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探源,世纪丰碑—新世纪首届徐悲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10

    卢开祥 求室学画记,徐悲鸿. [M] 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第202页

    艾中信 徐悲鸿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10

    世纪丰碑—新世纪首届徐悲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10

    王泽庆 《徐悲鸿评传》[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5.1

描写教育学论文第3篇

    因为只是凭感觉讲故事,许多老师并不了解这种教育文体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特征,有的不加选择地记录一切琐事,叙事成了“流水账”式的生活记录;有的叙事缺乏逻辑条理,没有诠释出叙事中的内涵,失去了教育叙事应有的意义;有的老师选择的叙事内容不恰当,既不能提升自己也无法启迪他人。看来,小文章里有大道理,要想写好教育叙事,我们仍需要了解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

    叙事,或称叙述,是人们经常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指通过口头、书面或映像的形式描述所发生的系列事件。通俗的讲,叙事就是“讲故事”。[1]20世纪80年代“叙事研究”被应用到了教育研究领域,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教育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因为这种研究方法亲近教师、贴近实践,很快受到教师们的欢迎。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也提出“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最好的方法就是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真实的故事”。[2]

    具体说来,教育叙事,就是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体悟理解。[3]在规范的学术研究中,教育叙事只是教育叙事研究中的一部分,叙事是为了创建一个供专业研究人员研究的文本材料。但对于老师们来说,写作教育叙事的过程,就是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检视自己的教育观念,重新发现和体悟教育教学的意义,进而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的过程。尽管有学者认为教师个人的教育叙事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教师本人而言,它是一种最易起步的教育科研方式,是一种“草根式”的写作,是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教师写作教育叙事的意义

    1.留存精彩的瞬间

    马克斯·范梅南说:“教育学不能从抽象论文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生活世界中去寻找。”[4]审视教师每天的工作,我们就会发现,每位教师的生活中,都曾经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教育事件”。这些教育事件不管是带给我们创造的惊喜、失败的沮丧,还是悠远的哲思、深切的感动……都蕴含着教师丰富的教育智慧,洋溢着鲜活的生命气息,折射出众多教师各不相同的实践智慧和教育个性。可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把它们记录和整理出来,这些蕴含智慧和意义的教育事件往往会从我们身边不经意地掠过,再也难觅踪影。反之,如果我们能把那些引起我们深切感受和思考的事件通过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教育记叙文”就能使发生的事件不再随记忆淡忘。所以,教育叙事,能“让我们把生活中偶然的教育事件历史化,把平凡的教育生活意义化,把过去的教育经历永恒化”[5],是我们敞开教师生命意义之门的重要方式。

    2.俯瞰熟悉的风景

    教育叙事虽然“叙”的是教育生活中看似平淡无奇的点滴琐事,但教师叙事不是为了保存记忆中的往事,而是为了在故事中重温教育经验、体验教育过程,对教育生活作出意义的梳理与提炼,将原初的教育经验提升成为知识性经验的过程。因而,展现故事是次要的,在展现故事的过程中发现前所未有的教育意义才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故事虽然谈的是旧事,但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获得的应是新的启示。此时的回眸和叙述,不是简单的“回头看”,而是使自己能站在一个制高点上,来俯瞰熟悉的教学实践。要“把真实的教育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又能“解析现象背后所隐蔽的真实,从而使教育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6]

    3.展现“缄默的知识”

    教师知识有着不同层面,如同一座冰山,外显于水面的是认知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它决定着教师“知道什么”,隐藏于水面下的是实践性知识,它镶嵌于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和教育情境中,决定着教师“如何做”。这种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长期实践中的智慧积淀,通常是内隐的、缄默的,但却是教师理解和解释教育教学事件的最直接的知识来源,它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因此,如何洞悉和把握自己缄默的个人实践性知识也就变得格外重要。

    撰写和描述故事是探究、洞悉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最佳方法。叙事本身是一个意义澄清的过程,我们在故事中表达出来的东西,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一些内在的、自己所不能看到的东西。教师对故事的撰写与分析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经验和体验,包括“如何做事,何时何地做这些事情”这些认知性的技能,更表述了自己“如何看待和诠释与教学行为相关的事件”这些价值观念的问题,展现和剖析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教育观念,将原本隐藏在教育行为背后的“缄默知识”表达了出来,从而更好地发现自我在认识、行为等方面的不足,发掘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的惯性行为的深层意义,教育叙事因此成为促进我们增长实践性知识、提升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方式。

    4.超越日常的自我

    教育叙事,叙述我们自己教育生活中的故事,每一次叙述都能促使我们沉静思考,质疑自己习惯化的教学行为,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促使我们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言行给出合理的解释,追问教育的终极意义。因此,讲故事的过程是一个品味、体验、发现、评价、判断的过程,是我们对自我教育生活不断发现的过程。它让我们发现自己平常教育生活中蕴涵的丰富意义,也在不断地让我们驻足沉思,走出“惯性”,改进我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促进我们提升日常教育生活的质量。教育叙事,让我们在“接近自我”的同时“超越自我”,真正获得我们作为教师生命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5.生长“草根理论”

    “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7]教育叙事让教师亲历的教育生活自己说话,让我们在与自己的教育生活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产生基于自身教育生活的、带有自身生命体温的教育理念、教育思考。这种教育的理念或思考来源于我们自身教育生活的知识,是我们自身的教育生活经验的结晶。它“不仅为教师已经历的事情提供有意义的保留形式,而且还提供一扇向前看的窗户,帮助教师在遇到类似情况之前就有所准备。”[8]正是在这个探索实践——叙述记录——反思整理——追问提升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自己的“草根理论”,从一个教书匠转化为一个教育家。

    6.创建开放的文化

    叙事,是人类表达、交流的方式,讲故事的人在讲述中不断整理自己的思路,驻足反观自己的经历,听故事的人获取故事经验的启示意义,因此叙事具有教育意义。教育叙事创建了一种叙事者与其他人沟通交流的开放的文化。一方面,作者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所识、所感、所困和所悟通过写教育故事表述出来,为教育同行、专家、学者等众多不同角色的人创建了一个可以评说、讨论教育问题的平台。另一方面,阅读和倾听教育故事的人“可以设身处地的把自己置身于故事所描绘的教育情境之中,把这个故事作为一个教育案例认真地加以分析、梳理,认清其中所蕴含的哲理、规律或原则,在阅读和倾听中,把别人经过探索、努力得到的经验转变为自己的某种知识,为我所用,从而促进自身的提高和发展。”[9]因此,教育叙事创造了一种分享思想,共享知识的有效方式,无论对叙事者还是读者,这种沟通和交流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同的惊喜和进步,这种多向、开放的教育文化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学习、交流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

    三、教育叙事的文体特点

    1.寻找熟悉中的“陌生”与“冲突”

    教育叙事可以是记录自己一次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发掘亮点”;可以叙述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呈现矛盾和问题,“展现机智”;可以讲述自己与学生交往中的一个故事,“追忆难忘”;可以呈现自己在教育事件中的困惑与遗憾,“反思缘由”……一个好的教育叙事,不仅是教师自己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也是其他老师借以反思自身的基础和对照学习的镜子。因此,要想让自己的教育叙事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反思,教师要学会“寻找”自己“熟悉风景”中的“陌生”。要搜寻那些看似平淡无奇却对自己产生深层影响的故事,要在看似无问题的地方中发现问题,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发掘与选择题材,让自己讲述的故事具有“陌生化”效果,从而让自己和读者都有新的发现。

    2.追问故事“背后的意义”

    叙事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其背后的研究,并不如讲故事那样简单。其实,“鲜活的故事只不过是教育意义披在身上的一件漂亮外衣,叙事研究的价值不在于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在于发现和阐释故事背后的意义。”[10]如果纯粹是讲故事,没有专业的视角,教育叙事就和一个文学报道没有区别。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把鲜活的故事讲述出来,还要对自己的教育故事进行解释,必须穿透这些故事和叙述,透视其背后的意义。让故事体现你对该教育事件的思考和理解,反映出你的教育价值观和教学哲学。只有这样,才能发展自己对教育的洞察力,促进自身发展。对于阅读者、倾听者来说,才能够从这些思考阐释中产生联想,得到启发,你的教育叙事才具有学习和借鉴的意义。

    3.在叙事中把自己“摆进去”

    作为一种研究,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仅仅用事实说话是不够的,在故事中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和反思,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意味着你要有直面自我的勇气和胆识,能够敞开自我,直面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将自己的自信与成功讲述出来,而且能将自己的失误与遗憾显现出来。把自己“摆进去”,意味着自己要对这些问题追问和反思,在思考反省中重新建构自己对这些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解。把自己“摆进去”,还意味着自己不是一个“旁观者”,也不是一个“评论家”,而是要在反思和追问中对教育问题有新的理解和发现,有新的行动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此,叙事才能成为你提升自我,改进实践的有效专业发展方式,照亮你未来的教育生活。

    四、如何写好教育叙事

    1.学会观察与积累——“从今天起,每一天都仔仔细细地过”

    写教育叙事离不开大量鲜活的素材,这些素材要靠平时点滴的积累。老师们应该学会“戴着教育的眼镜看世界”,做个教育的有心人。例如常看报刊杂志时政新闻,时刻关注专业期刊的教育动态,学会从日常纷繁的教育现象和事件中发现值得我们研究和分析的案例,学会通过写教育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生活中发生的点滴感受、产生的问题、与同事的讨论甚至是身边同事对某一教育现象的抱怨。我们要不断培养自己对教育的敏感性,提高自己教育研究的眼光、理解力和判断力,事事处处留意身边的问题,关注身边的事情,“慧眼识冲突”,从平淡中发现精彩,找到蕴含丰富意义和价值的写作素材。

    2.唤醒自己的教育意识——“故事,使我们成为自己想做的人”

    对教师来说,素材的积累只是一个基础,要真正开展研究,还需要对经验和故事进行“发酵”,体会其中蕴含的教育问题,并结合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提炼,深入理解该故事中蕴含的问题。教师在叙事中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反思和挖掘自我,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叙述和发现中主动发掘和提升自我,让自己走出庸常的状态,成为自主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成为我们自己想做的人。

    3.不断尝试和创造——“有行动才有故事”

    如果说作家用自己想象创作,那么教师就是用自己教育行动创作。“所谓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实际上是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行动。

[11]教师叙述、解释自己教育生活的前提,在于他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生活要有思考和行动。为了更好地积累素材,老师需要积极对日常教育实践进行变革,不断尝试用新的行动去完成教育的过程,在探索和变革中,你会经历常规教学中所不曾经历的故事,而这些在变革中发生的故事,往往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反之,很多教师之所以无法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主要是因为没有用心思考的习惯,没有学习和改进的动力,所以自己的教育生活永远是“平平淡淡、一如既往、习以为常”,只有当教师创造了自己的教育实践,他才可能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故事。

    4.让常识与专业对话——建构自己的文化工具箱

    “出色的教育故事总是悄悄地把教育道理隐藏在教育冲突和教育矛盾中。”[2]教育叙事不仅是描述一个现象,讲述一个故事,而且是要求老师要把对事件的考察、描述与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联系起来,从理性的角度来审视教育事件。要写好教育叙事,要有足够的理论视角,只有这样,在叙事的过程中,才知道如何组织事件,才知道事件组织起来后能表达什么样的理论主题。如果仅仅是用事实说话,缺乏对体验感受的反思,那么即使你总结了自己的经验,这“经验”也会显得单薄、缺乏深度。

    “对教育现象的深刻理解应该来自“常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对话。[13]师要学会建立自己的“文化工具箱”(布鲁纳bruner, j.),即努力使自己拥有丰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了解国内外人文学科的前沿进展;拥有丰富的、深刻的理论洞察力;不断吸收外来的教育知识、教育思想资源,不断触动自己对教育实践的思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现有价值的叙事题材,并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和观念,从自己的故事中“解读”出内在的理论“意义”,使人们从故事中体验、思考和理解教育的真谛与价值。

    5.学会深描——让故事引人入胜

    教育论文的基本形式是用“论证”的方式“讲道理”,教育叙事的基本形式是用“描写”的方式“讲故事”。教育叙事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的是否保持了描写和分析的“深度”。“深描”能够让你将日常教育事件制作成引人入胜的教育故事。

    (1)深度描写细节

    在叙述时,你要把自己当做一个作家或是画家,充分关注故事所发生的特定背景,要对当时的情境做细致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对一些细节的描述,运用一定的叙述手段和技巧,如倒叙、深描等文学手法,把读者带入现场,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描写事件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那些能引起老师们共鸣、难于调控、意蕴深刻、值得反思的细节,尽量具体地描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反思和阐释拥有扎实的“根据地”,同时要注意用词鲜活、行文活泼,叙述有吸引力。

    (2)深度揭示故事中深藏的教育意义

    “深度描写”并不意味着描写词语丰富或华丽句子的堆积。描写的“深度”其实取决于所描写的故事背后是否隐含了相关的教育道理或教育理论。教育叙事并不直接论述教育道理,但是,教育叙事又需要讲故事的人有自己的“个人化的教育理论”,然后再把这些教育道理巧妙地隐藏在自己的“描写”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故事都具有多重意义,每个读者对故事或经历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光讲故事或事件的经过是不够的。还要把你对这件事情的理解表达出来。只有在叙述的过程中对事情进行解释,你对事件的理解和故事中的内在意义才能被别人领会。因此,在叙述事件时,不仅要叙述故事情节,还要尽可能地描写自己在事件中的心理状态,在其中夹杂些对细节的感悟及反思,做到夹叙夹议,使故事中的教育意义外显。但要注意事例和理论不是两张皮,而是融于一体、水乳交融的。理论蕴含在故事字里行间的叙述中,体现在基于故事内容的适时而巧妙的议论、抒情中。

    (3)围绕主题描写和阐释,形散神不散

描写教育学论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汉语言;中职;写作能力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中职教育也在不断进步,并吸收了一些外来文化,这是教育的进步,但同时对我国的本土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提高我国国民汉语言文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当前,中职眼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基于此,笔者立足自己的中职汉语言教学围绕这一论题进行论述。

一、中职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薄弱

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生源繁杂,包括高中生、中专生以及职业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写作基础较差,写作水平也良莠不齐。与此同时,这些学生之前的教育中,受教学观念或教学方法的制约,存在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的现象,没有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缺乏系统全面的写作学习和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语文成绩,忽视了写作素养的提升,最终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欠缺。

(二)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性

研究发现,我国的中职汉语言写作教学仍采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写作知识,学生坐在下面听讲,这样的教学课堂氛围单调枯燥,学生的写作兴趣无法提高,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仅注重对学生写作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空有理论知识,而实际的写作水平低的情况。学生对写作也充满抗拒情绪,敷衍的对待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写作训练无法针对性和实用性

当前中职学习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设置的课程不合理,科学性和实用性也明显的缺乏,写作课程的设计体现了专业对基础课堂以及基础理论的重视,但是写作训练的课程却被忽略。与此同时,在写作教学中,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禁锢了学生的写作思维。中职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缺少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反复的进行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写作训练,不利于学生写作热情的激发,阻碍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进而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培养中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的对策

(一)提高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

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生而言,基础写作能力是其专业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想要切实培养基础的语文写作能力,其首要任务是学校要为学生设置基础写作课程,同时,还要保证基础写作课程能够保时保量的完成,除此以外,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引导,让学生对基础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基础写作教学的方式,在进行写作训练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学生的兴趣中发掘写作素材和写作主题,如中职学生喜欢足球,则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次主题为“我与足球”的写作训练,此外,教师也可以将社会中的热点话题,焦点论题作为写作内容,现在萨德事件正在发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一事件让学生进行“国与家”的写作训练。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中职汉语言文学教育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具体可以采用室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写作教学分为两部分,室内理论教学,即教师在室内为学生写作的理论知识,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到室外感受生活,让学生寻找写作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写作教学课堂更加多样,进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例如,在教学人物描写时,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事件描写等室内理论知识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次介绍学校清洁工人的写作训练,然后带领学生走到室外,走到清洁工人身边,观察清洁工人的工作,与清洁工人交流,并帮助清洁工人工作,感受清洁工作的辛苦,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作出示范,如教师现场对清洁工人的动作进行一段描写和记叙,然后让学生尝试自行描写,然后再将学生带回课堂,让学生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会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且真实可信。

(三)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增强写作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仅仅依靠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写作课是不够的,需要本专业其他的课堂进行辅助,让其他课程也成为写作学习的基地,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教研会议,与其他课程的教师沟通,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写作思想和写作方法,如在课后作业布置上,可以严格要求学生的写作水平,对教学中遇到的与写作相关的内容,要对其进行适度的讲解,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写作意识,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帮助中职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文学史相关课程中,在讲到古代或是现代的经典著作时,教师可以对其中的写作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提高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当前中职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师要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式与方法,同时汉语言文学的学生也要积极认真地对待每次法人写作训练。

参考文献:

[1]潘连根,王静义,李佩仑.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10(01).

[2]王林.基于系统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J].唐山学院学报,2012(04).

描写教育学论文第5篇

【关键词】影视动画,素描课程,技法

素描是绘画艺术创作的基础,素描的本质是以简单的工具进行朴素的描绘,准确而又概括,生动而又深刻地表现对象。在一部动画片中,奠定动画片成功的关键是绘画设计,对绘画基础的掌握是未来动画片创作的硬件条件之一。显然对于动漫专业学生的素描训练,理应形成一套适应自己专业的教学体系,根据动漫专业学生在从事动画设计之前所必备的造型基础,设计出适合动画专业特点,让学生的造型能力训练成为今后动画创作和设计顺利过渡的阶梯,真正使素描训练的过程对以后创作与设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动漫专业素描。

动画素描是记录和体现设计构思意图,使构思形象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够迅速准确地扑捉瞬间形象,记录设计构思,创造人物形象,这就要求创作者和设计者要坚持经常画素描和速写,以培养创作的生动活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获取与众不同的艺术感受,在创作设计中才能独辟蹊径,创造出独特的动画艺术形象。

开设影视动画素描这一专业课程,需要良好的硬件条件和教学环境,而且要求学生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丰厚的文化修养,强大的文化底蕴等各种要素的一并支持。室内写生主要是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特别是人体造型是一切造型中最复杂最微妙的绘画,研究人体造型是培养造型能力最重要的途径。描绘人物活动是绘画的永久主题,画人也是最难的课题。在动画片中,人类永远是主角,即使是动物,也要使用拟人化手法来表现。面对实际,我们如何上好这门课程,如何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上摸索出一条适合学生的教学新路,我的做法是超越课本,提高学生,超越自我。

一.超越课本。

动漫专业的课本是2008年出版的新版本,其内容广泛,提纲携领,而且要求较高.不仅涵盖了传统素描的知识,特别着重地把人物写生纳入为室内写生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造型基础,造型规律,造型方法,还包括人物头像写生,人物半身带手写生,人物全身着衣写生,人体写生;还有景物特写,风景写生,室内设计以及慢写,速写和默写,并且包括造型元素综合设计与创作等内容。面对这样内容的课本体系,我首先抓好素描基本功教学,然后把绘制人体教学作为教学内容的主线,把其它的教学内容作以辅佐学习。按照这样的主线,我利用3周时间提高学生们的绘画基本功,然后,然后我利用互联网上的相关教育教学资源,下载了人体解剖的教学资料,进行讲解和剖析,使学生在人体骨骼,人体肌肉,人体关节,人体比例,人体形态,人体动态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理解,并且我还收集了有关教学方面的人体资料和图片与相关人员拍成幻灯片,进行视觉感受教学,让学生进行人体线形临摹,改善了相关教学资源匮乏的局面;同时,为了带动全体学生的绘画兴趣,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动力,学有方向,学有兴趣,真正地起到浓厚绘画氛围的作用。

二.提高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主体.学习动漫绘画,要求学生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丰厚的文化修养,强大的文化底蕴的一并支持.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开课之前,我首先编撰了影视动画素描技法的教学目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规定动画素描训练的目的,阐明动画素描训练的任务,着重强调对绘画基础的掌握是未来动画片创作的硬件条件,面对将来的动画设计之路,假如我们的绘画基础出现了折扣,即使你面对现代化的设计设备,你可能无所适从,面对的可能是一堆废铁.思想认识提高了,行为准则上有了方向,在平时的课前,课间,课后,动漫专业的学生呈现出很抓基本功,认真务实的学习风气,出现了人人动笔,人人绘写的学习场面,学生作业和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初步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

三. 超越自我。

描写教育学论文第6篇

渗透德育内容,这对学生的思想转变百利而无一害。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在学校教学当中,应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加强德育教育,这才是教育工作者育人的宗旨。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作为师者应找准德育与所从事学科教材内容的结合点或链接处,力求做到寓德于文、育人以理,避免生搬硬套空洞说教,持“拿来主义”正是基于上述观点,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以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德育思想的渗透法

在初中教材中,有许多千古流传、隽永清新的美德篇章和格言名句。这些名言名句往往比长篇大论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材中所选课文都是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文学特色的精华篇章, 它们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是相当必要的。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一名句, 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 的宽阔胸怀”;孟子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有口碑的名言名句, 要求学生牢记并领会其深刻含义,通过讲解名人名言, 加强了学生自身的辨别能力,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这既让学生学习了语文知识,又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

讲授《背影》课文时教师有必要范读动作描写,让学生去感受父亲对儿子的挚爱。“背影”作为文章描写的对象在文中多次出现,尤以父亲为“我”买橘子而穿铁道、攀月台这个场面描写为最详,也最让人感动。是全文的重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感人之处在于巧用动词: 探: 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 写月台的高度,吃力。缩: 两脚无处可蹬,倾: 爬月台十分艰难。教给学生从文本人物的动作言行里去体会真情。然后再把感人的“背影”回放到特定的环境背景下,更深一步体会感人之处。这篇课文的主旨就是: 父爱子、子怜父的深情。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如何面对生活中真实的自我?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时代特点,“青春年少的我们不懂得享受爱,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更不懂得回报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的思想产生共鸣。对家人说几句最想说的话。学生口头: “我口说我心”、笔头:“我手写我心”它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很直接,也明达。

二、写作上引导、强化德育的渗透法

叶圣陶老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社会上各种思潮以及日上生活中在学生的思想上必然会有种种反映。他们都有自己的思维能力,他们也都是社会中的一员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生活,从而获得体悟。而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写作的功底还尚浅。还应该以记叙文为主,但在平时的日记、作文中,很难看到生动有趣、形象感人的细节描写。偶有发现,应打印出来,以备在每周的展示课上展示给学生。优秀作文编辑成作文期刊,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以成功的鼓励。细节描写是文章中最传神的,对作文中的细节描写集中学习,集中训练。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在人物细节描写上,应多侧重人物细节描写的几个方面,让学生认识到人物细节描写在文章中塑造人物形象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选材也至关重要,他决定着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在作文选材中敢于说真话,写真事,这就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契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结合文章内容找准德育结合点不要吝惜自己的评语,加以评论、鼓励、表扬。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材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或亲耳所闻、亲眼目睹的有真情实感的材料,及时把握德育契机,把作文与育人逐步结合起来。“文如其人”教学生作文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教育学生做人的过程。所以贯穿德育教育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经典的朗读渗透法

朗读教学对德育渗透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有感情的朗读要做到见文生情,情之所至,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感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的德育效果。如朱自清的《春》一文就比较适合于朗读,如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自己可以先声情并茂地范读一遍,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读完后可以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从而促使学生深切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反思自己的理解,在朗读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水平。富有感情的朗读能让学生如临其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乃至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言传身教渗透法

俗话说:“亲其师,方可信其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将传统美德施于教学的潜移默化中,让传统美德在语文课堂上闪光,在学生身上发扬光大。如果教师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表里不一,就会失信于学生。因此,我在教学中严格地按照师德规范的要求去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严于律已,严谨治学,积极工作,给学生树立了好的榜样。相信通过自己的言教身教,学生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自然就会形成了。

总之,在教育战线上,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是一个出色的人类灵魂的发现者。将学生特点、学科特点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以学生为出发点,围绕语文学科特点将德育教育有机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智育与德育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彬.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 哈尔滨师专学报,1998,( 2) .

[2]黄光慈. 浅谈中专学校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6) .

[3]黄小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广西教育,2011,( 20) .

描写教育学论文第7篇

一、强化学生写记叙文的动机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写作动机尚不明确,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之前,必须对学生加强写作动机教育。强化写作动机,是写作教学事半功倍的首要手段。

第一,变革记叙文写作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教师要不断变革写作教学组织形式。要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写作的魅力。以写人和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指导时应该唤起学生对自己某种生活的回忆,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表达的欲望。具体来说,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活动加以引导。如以“挫折”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先让学生讲讲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或是困惑。学生可能会提到来自家庭的烦恼,来自学习方面的困惑。接着教师就学生提出的困难和困惑组织大家讨论,让大家畅所欲言,然后讨论如何解决这些困难,争取让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阐明自己的理由。还可以就学生关注的或是一些敏感话题展开讨论或辩论,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文章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让他们有话可写。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等因素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学生自然能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第二,减少记叙文写作内容限制,营造宽松写作环境。传统的写作教学常常是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命题作文,这种方式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形式上对学生的写作内容都加以了限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抑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果教师在布置作文时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生生活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事先在学生中征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以挑选,甚至让学生一起参与命题,重视学生的内在情感需求,针对学生的情感特点进行命题,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每次布置作文时,尝试减少对作文命题的限制,多采用半命题、话题作文形式,或出几个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学生才会有话可写。

第三,转变记叙文写作评价观念,建立写作激励机制。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给学生的写作评价不够及时。个别教师过了至少一个星期才将作文的意见反馈给学生,而这时学生对上次写作的期待心理已经消失,印象淡漠,反馈意见作用并不大。教师应转变写作评价观念,在写作评价时除了要给予鼓励外,还应让学生及时地知道自己作文中的问题。评语应有针对性,而不是流于形式。

二、凸显记叙文文体特征

第一,充分体现记叙文的“六要素”。完整的叙事是记叙文文体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哪个人或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的起因缘于什么、经过了什么过程、取得了什么结果。这样写出的文章记叙的文体就比较明显。

第二,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无论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既要写成记叙文,就得有个故事情节。或一人一事,或一人多事,或多人多事等。

第三,要巧妙体现出记叙文的顺序。初中阶段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插叙、补叙、倒叙四种。写记叙文这种文体,就要在写作时充分体现这些写作顺序。

三、建立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梯度

要使记叙文写作教学真正成为帮助学生发展的重要阵地,就必须建立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梯度,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梯度训练应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文体目标要求记叙“六要素”,认知目标要求“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结合实践经验,我初步构想初中三年的记叙文写作教学梯度训练如下:

七年级:能将记叙“六要素”记叙清楚;作文中心明确,能围绕中心选材;能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通过神态、心理的描写展现人物神韵;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描写景物,能确定观察的立足点;能用修辞手法写出景物特点;结构方面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注重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多读多写,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在素材本上。

八年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一个人;可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根据中心安排详略;能够调动人体的感官描写景物;使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写环境描写,烘托主题或衬托人物心情;结尾点题,深化主旨;学会写提纲、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九年级:学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衔接过渡,巧妙无痕;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来文章的色彩;让文章的形式与众不同(参考:小标题、并列结构);让叙述的事件既生动又深刻;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陆丰.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若干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1).

描写教育学论文第8篇

1.老生常谈———“画”单一

提到高等美术素描教育,一般来说,是指高校的素描课。该课程在各类高校中称呼不尽相同,有的称之为素描造型基础课,还有的叫素描基础,等等,一般简称为素描。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素描教学内容是学生在画室内进行静物写生与人物写生,要长时间地进行写实作业,表现技法主要为立体造型,形体塑造准确。此种教学方式多年来已经形成固定模式,成为高校素描造型基础课上的“老生常谈”。绘画内容只限于石膏与个别的人物,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相脱节,但凡接触素描的学生对此都再熟悉不过。该模式受到前苏联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的深刻影响,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写实能力较强。随着我国美术教育的蓬勃发展,美术、艺术设计向更高更专业化深入,素描课程充当的专业基础的作用越来越不突出,不能给予艺术类各专业以给养,与美术学、设计专业相脱节。于是有些院校逐年减少素描课程的课时,有些专业对素描只学习一学年,一些艺术设计类更是减少到了50节以下,基本上一个月就结束了课程。可是,到了大三、大四,这种课程设置的“恶果”便开始显现。这个阶段美术学专业的学生要创作,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要设计作品,但其创作的作品没有艺术表现能力,在面对创作这一艺术最为重要的活动时,往往束手无策。这就是创作思维枯竭,没有激情,更没有创造力的状态的典型表现。事实上,学生不是没有创造力,不是没有想象力,而是教师的思想呆板导致教学模式的僵化的结果。与之相比,近年来中央美院素描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教学效果很好,可供各高校作为教学示范。

2.深奥难解———“象牙塔”

学习好素描课程,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透视学、解剖学、构图、技法训练等知识,所以说,素描是一门融合了多种学科的基础课程。目前我国高校素描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将透视、解剖、构图等学科分门别类地讲授。这样的设置看似合理,其实,教学效果甚微。多数学生感觉过于深奥,学习完之后,就再也不想接触。因为这些课程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枯燥的理论知识堆积脱离了学生的绘画实践。而在素描课堂中,素描教师又没有及时地解惑,学生“悟”不到。实质上,素描课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一点点将相关的知识渗透给学生。在阶段教学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讲授这些学科知识,将这些知识揉进素描教学中,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3.如“影”随“形”的学生

我国高校艺术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其绘画风格各异。可是,画过一段时间之后,大家的绘画风格趋向一致。而且,其风格往往都很像教授这一课程的教师。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素描课程,其他的绘画类课程也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向教师学习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有教师审美取向的影响。近些年,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生源素质有些下滑,这是现实。但作为教师,无论学生怎样,教师都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绘画表现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怎样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性格中的积极因素,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可是,当学生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作品中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时候,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激情,依然让他们按照旧模式绘画。学生按照步骤亦步亦趋地绘画,画面中除了表现形准、表现明暗之外,不需在作品中有自己的想法与创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审美观去作画,没有自己的主见与创造,只能是教师的影子。艺术最为宝贵的创造力被无形泯灭,素描课程形同虚设。素描基础课程一般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处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接受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最为活跃,假如教师在素描课程上积极地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以时日,在未来的创作中他们将会有更良好的表现。

二、高校美术素描课教改探索

为了解决以上在我国高校素描基础课上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总结出一些经验供大家探讨。

1.注重“纵”与“横”的交替

一般来说,高校素描教学,教师通常不做理论讲授,这并非是教师不敬业,而是如果理论讲授过多,学生实践时间将会变少。所以,一些教师只在绘画练习中针对个别学生的表现稍作讲解。这也是绘画课的一个模式。然而,此模式现在已经难以满足现状了。设计类不同学科的专业要求,迫使素描作为基础课程与各专业学科密切配合。而且,知识的传授要注意学科系统性与科学性。素描课是一门基础课,看似简单,实际上有很多内容需要渗透给学生。笔者认为教师要在一“纵”一“横”上多花功夫。所谓“纵”即是对素描史的理解,素描相关理论的掌握。所谓“横”即是指将素描与姊妹艺术在大美学范畴下进行对比与借鉴。一“纵”一“横”让学生明白素描的发展脉络。借鉴学生较为熟悉的姊妹艺术去理解素描的难点知识与重点内容,使多学科知识都能够有效地为素描所用。如何做到纵横交替呢?在教学内容上,笔者在要求学生写生形体准确的同时,及时渗透与素描息息相关的一些学科知识。如在学期第一堂课上,笔者将“纵”中的素描发展史运用ppt讲授。在写生的草稿阶段,适当地讲解线条的作用,并结合透视学还有构图知识,学生感觉受益匪浅。在写生深入阶段,笔者会通过图片进行形象地演示,将“横”———学生较为熟悉的中国画,与素描对照讲解,揭示画面的整体韵味与态势等艺术深层次的问题。学生也能较快地理解,并在后来的作业中积极地与笔者探讨这些知识,显示出学习主动性。他们力求画面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事实证明:学生不是基础差,而是需要积极的正确方法的引导。素描小品是笔者根据学生课堂所学的素描理论知识布置的小幅素描画。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将枯燥、难以理解的素描理论运用到实践,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表现力、创造力以及想象力。以往的高校素描课程只是在课堂一味地写生。画得像、形体准、明暗表现立体造型是课程的目标,这样做易将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敏锐的感受与艺术表现形式割裂开来。素描小品正是改变以前高校素描课程只是“为了写生而写生”的单一绘画现状而设置,同时将艰涩难懂的绘画理论诉诸于实践。首先在绘画题材上摈弃了先前的静物、石膏与人物等老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由选择绘画题材,大自然或身边的事物以及人物均可,但首要条件是使他们感动、有兴趣的事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一方面逐渐认识到艺术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理解画家怎样将生活中的事物转化为艺术语言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与探寻艺术表现力。通过这番学习,学生逐渐意识到艺术感染力是通过画面的构图、形式美法则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渐渐地,在学生的作品中笔者看到了学生努力尝试黑白灰的布局,追求更好的构图视效,更讲究线条的轻重力道、画面透视与角度的权衡等等,努力思考艺术更为深层次的问题。

2.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艺术创作与审美中极为重要的理论,对这一法则的理解与运用是较难的。笔者教授的是大一的新生,他们普遍还没有摆脱形准的审美意识。而我国的高校素描基础课程长久以来忽视艺术当中更为关键的核心内容———形式美。形式美是隐藏在画面中不可见的灵魂,主宰着画面的氛围、气势与韵味。画面中失去了韵味,就失去了让观众欣赏下去的吸引力。然而,形式美法则是艺术上较难的原理。虽然法则只是十几个字,但是用学生的话来说是需要一生地追求和探讨。形式美法则讲授是难点,它抽象、不确切,想要在画面中表现好,难度很大。怎样让学生理解这深奥的法则呢?笔者引用了中国画进行讲解与演示。引用目的有三,其一,中国水墨画是黑白艺术,与素描异曲同工。用学生较为熟悉的中国画去理解西方的形式美,进而理解素描。其二,将东西方绘画以简单的阐述使学生明白艺术的表现可以不同,但是宗旨是一致的。其三,了解中国画的博大精深。在教学手段上通过制作ppt与pho-toshop效果图,逐步进行演示,将国画的“以白衬黑”“、以黑衬白”“、留白造型”“、黑白穿插”、“间”等知识进行详尽地讲授。同时注重趣味性的语言与图片。此外,为了让学生了解艺术,还通过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进行通俗地表达与ppt演示。为了学以致用,笔者还要求学生有意识地根据大师作品进行黑白灰的草图练习等等。效果怎样呢?学生在新的训练作业中已经有了明显的表现欲求,并获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3.鼓励学生对个性的大胆追求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教师来说,要以极大的热情、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挖掘他们潜在的创造力,使他们的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在教学中笔者做了一些尝试:主旨是以创作思想指导技能训练。教育家黄全俞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文中说“: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能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法,技能只有很好地服务于创作,才能体现出它的艺术价值。创作思维越丰富,越能促进技能的开发,创作思维贫乏只能走进发育不良的工匠堆里。”所以,笔者从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选择静物,鼓励他们根据自己想表达的愿望去安排写生内容,尝试着按照自己对美感的理解摆放静物;在写生课中倡导创作性写生、表现性创作。同时,笔者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静物的外在形象,可以选取自己最为感兴趣的视角,勇于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传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于是,一些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有的追求画面的形式美,有的追求空间效果,有的甚至出现叙事性的萌芽,有的学生开始尝试表现一些另类题材,一些学生画幅很大以示强烈的诉求等等。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欲望,极力地想在作品中有自己独到的绘画语言。这样的作品就不仅仅是写生而可称之为创作了。

一个人的智力类型、非智力因素会影响他们的绘画风格与审美取向,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宽容的评价态度,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他们的创作情绪。在素描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刚画画的时候,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绘画风格。可画了一阶段之后,学生的风格趋向统一。因此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多表扬,使得学生能够有信心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与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