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学

国际汉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International Sinology

杂志简介:《国际汉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27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早期西方汉学、中国经典海外传播、汉学访谈录、汉学家专页、中外文化交流史、国别汉学研究、文献研究、海外中国艺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刊号:2095-9257
国内刊号:10-1272/K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05
复合影响因子:0.49
总发文量:926
总被引量:697
H指数:8
平均引文率:0.701
  • 题词

    作者:严绍璗 刊期:2017年第04期

  • 如何理解作为西方东方学一部分的汉学——评萨义德《东方学》

    作者:张西平 刊期:2017年第04期

    一、萨义德的《东方学》 萨义德(Edward Said,1935-2003),1935年出生于耶路撒冷,后到美国求学,1963年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的《东方学》(Orientalism)一书使他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

  • 汉学及相关概念辨析

    作者:徐志啸 刊期:2017年第04期

    汉学在中国曾有多种含义与理解。它最早产生于汉代,乃是对联诗经》等儒家经典的注释、诠解和研究。汉代兴盛的儒家经典研究被简称为汉学,它相对于后来宋代的儒家经典研究——宋学,它们同时成为了中国儒学史上两个重要的学术流派——汉学、宋学。此外,历史上也曾把对汉民族史上一些学术问题的研究简称为汉学,但这一说法影响很小。

  • 首部德文全译本《三国演义》出版

    刊期:2017年第04期

    《三国演义》(Die Drei Reiche)首个德文全译本于2017年初由德国菲舍尔出版社(S.Fischer)出版。至此,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已有两部德文全译本,另外一部是2016年出版的《西游记》(Die Reise in den Westen),由德国汉学家林小发(Eva Lüdi Kong)翻译。

  • 理文兼修的东亚学——日本学者川原秀城访谈录

    作者:川原秀城; 王雯璐 刊期:2017年第04期

    王雯璐(以下简称“王”):您的研究主要涉及东亚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两个大的领域,请您谈谈您从事这两方面研究的契机。

  • 汉学、犹太身份与大屠杀记忆——对以色列汉学家伊爱莲的理解

    作者:宋立宏 刊期:2017年第04期

    伊爱莲(Irene Eber)是以色列汉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她的学术研究注重跨文化视野下的思想史与文化史,于中犹之间跨文化交往的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窥,亦能成一家之言。作为纳粹屠犹的幸存者,她还撰有回忆录《抉择:波兰,1939-1945》,追述了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此书不仅对研究大屠杀记忆和犹太身份之间的关系有重要价值,它所流露出的种种...

  • 李玉良教授的《〈诗经〉翻译探微》出版

    刊期:2017年第04期

    李玉良教授的《〈诗经〉翻译探微》一书于2017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从中西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以多个《诗经》英文全译本的近200篇诗篇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诗经》名物、韵律、修辞、意象、题旨的翻译,对《诗经》翻译的文学性及其与历史文化的关系问题,以及《诗经》文化传统的对外翻译传播问题进行了客观、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评述。...

  • 笹川种郎的中国小说戏曲研究

    作者:赵苗 刊期:2017年第04期

    本文以笹川种郎的《中国小说戏曲小史》《中国文学史》为中心,考察其中国文学史观,指出近代日本以纯美学角度评价中国小说戏曲,是受到近代欧洲文学研究风气的影响,从而促成了日本近代文学观的转变。自明治后期开始,日本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俗文学,此与传统儒学研究以及中国小说戏曲的翻译、训读,无论是研究性质还是研究对象,均发...

  • 加拿大汉学家卜正民

    刊期:2017年第04期

    卜正民(Timothy James Brook),加拿大人,1951年生。多伦多大学文学学士,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曾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交换生来到复旦大学,跟从李庆甲教授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历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邵氏汉学教授,现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历史系教授。

  • 英语世界中国当代小说的译介与研究

    作者:姜智芹 刊期:2017年第04期

    本文将建国六十多年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分为“十七年”与“”时期、新时期两个时段,探讨这两个阶段中国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剖析译介主体的身份构成、价值理念,中国当代小说英译的传播渠道、传播实绩,英语世界对中国当代小说研究的洞见与不见、与国内研究的互补互动,以期对今后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某些启示和经验。

  • 韩少功《马桥词典》中的回环观与文化悲观主义

    作者:金介甫; 张卓亚 刊期:2017年第04期

    金介甫(Jeffrey C.Kinkley)教授在其《中国新历史小说中的反乌托邦视景》(Visions of Dystopia in China's New Historical Novel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4)中,以“新历史小说”为视角,论证莫言、余华、苏童等作家在长篇小说中对20世纪中国的描写,认为其对人类生存境况的论述表现出一种“反乌托邦”视景。该专著...

  • 《〈论语〉与近代日本》(刘萍著,2015)

    作者:秋叶 刊期:2017年第04期

    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刘萍教授著的《〈论语〉与近代日本》一书于201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主要探讨最早传人日本的中国古代典籍——《论语》,自19世纪后半叶“明治维新”(近代)以来在日本的研究史与接受问题。

  • “见林而不见树”——评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作者:白草 刊期:2017年第04期

    任何一部文学史著作皆或隐或显地贯穿、体现着作者本人的文学史观。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Die Chinesischf Literatur IM 20. Jahrhundert)亦不例外。在前言中,顾彬写道,他在“行文中给出的评价都是个人的主观见解,并不图普遍有效,尤其不奢望经久不灭。

  • 高奕睿和敦煌汉文写本研究

    刊期:2017年第04期

    高奕睿(Imre Galambos),1967年出生于匈牙利,1994年本科毕业于匈牙利罗兰大学后,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是《战国时期的汉字正字法研究》(“The orthography of Chinese writing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2002-2012年,在英国图书馆国际敦煌项目部工作。2012年至今,任...

  • 中国古典戏剧翻译的他者文化视角——以汉学家阿林敦、艾克敦的《戏剧之精华》为例

    作者:吕世生; 袁芳 刊期:2017年第04期

    本文分析了汉学家阿林敦、艾克敦的中国古典戏剧英译本《戏剧之精华》,发现他们在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两个维度上与其他中国古典戏剧译者有显著区别。他们的文本选择倾向于道德教化文本,而其他译者倾向于女性婚姻自主主旨凸显的文本;翻译过程中不仅有删减,有添加,更有结构调整,翻译的目标文化取向特征十分明显。尤为独特的是该译本常借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