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学

国际汉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International Sinology

杂志简介:《国际汉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27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早期西方汉学、中国经典海外传播、汉学访谈录、汉学家专页、中外文化交流史、国别汉学研究、文献研究、海外中国艺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刊号:2095-9257
国内刊号:10-1272/K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05
复合影响因子:0.49
总发文量:926
总被引量:697
H指数:8
平均引文率:0.701
  • 汉学研究导论

    作者:张西平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对海外汉学(中国学)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一个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领域,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大象出版社的"国际汉学研究书系"、商务印书馆的"海外汉学丛书"、中华书局的"世界汉学丛书",这些译著加起来已近二百本之多。域外汉学的繁荣说明"中国文化属于全世界"(任继愈)。特别是近年来汉学研究的专著也相继出...

  • 卫礼贤——传教士、翻译家和文化诠释者

    作者:吴素乐; 任仲伟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童年和教育里夏德·威廉(Richard Wil-helm,中文名卫礼贤),1873年10月10日出生于斯图加特——当时符腾堡王国的首府。他的父亲是来自图林根的一位手工业者,母亲则是斯图加特人。里夏德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一年半后,他们又有了一个女

  • 法国汉学家沙畹

    作者:蒋向艳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沙畹(Edouard Chavanne,1865—1918)出生于里昂一个新教徒家庭,毕业于巴黎高师,当时他的专业是哲学,他的第一本论著是与日耳曼学家夏尔·安德勒(Charles Andler)合写的《康德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第一本源》。沙畹曾在东方语言学院学习汉语,这使他后来同中国和汉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889年,24岁的沙畹以法国驻华使团译员身份前往北京,

  • 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及其汉学学派

    作者:Л.H.孟列夫; 黄玫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阿列克谢耶夫(1881—1951)院士是当今公认的20世纪俄罗斯汉学学派的奠基人和领袖,他师出于19世纪曾领导学院派汉学50年的瓦西里耶夫(1818—1900)院士学派,并从自己的导师那里继承了追求开阔的视野、广泛的兴趣,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以及高度重

  • 巴斯蒂教授访谈录

    作者:顾钧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2003年9月25日,笔者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采访了法国著名汉学家、《国际汉学》外籍编委巴斯蒂(Marianne Bastid-Bruguiere)教授。以下访谈据录音整理而成。顾: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经历,以及您为什么会选择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巴:我小的时候就决定了。10、11岁的时候,我母亲有一位中国学生,他已经结婚了,每年春节的时候,他...

  • 开展清史研究 加强国际合作

    作者:戴逸 刊期:2005年第01期

    2004年10月19日至22日,为配合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代入华传教士文献档案整理与研究"项目,我们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共同举办的"清代入华传教士文献档案与清史纂修"国际研讨会如期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北京外国语大学科研处长郑明秋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词,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

  • 关于清代人华传教士文献收集与整理的设想

    作者:张西平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项标志性学术文化工程,以"世界的眼光"来纂修清史是这次纂修工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清代历史不同于中国历代历史的根本之处就在于清王朝从诞生到灭亡,是在与外部世界,特别是在同西方世界的接触、摩擦和冲突中展开的。如果不把清代的历史放入世界史中考察,清史纂修的工...

  • 关于《卫匡国全集》第三卷《中国新地图集》的几点说明

    作者:马西尼 刊期:2005年第01期

    2004年9月20日是欧洲早期著名汉学家、入华耶稣会士卫匡国诞辰390周年,为纪念卫匡国在中西文化交流史和西方早期汉学史的贡献,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与意大利特伦托卫匡国研究中心、意大利罗马大学合作于10月29日联合举办了"让西方了解中国——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卫匡国学术研讨会"。会议开幕式上,陈乃芳校长致开幕词,意大利参议员(兼...

  • 关于中西方文化的第一次实质性接触——访谢和耐教授

    作者:钱林森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教授谢和耐(Jacques Gernet)先生于1921年12月生于当时的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青少年时代在阿尔及尔接受正规教育。1942年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投笔从戎,1945年回巴黎,入巴黎国立东方现代语言学院学习汉语,1948年毕业于法国高等实验学院。1949—1950年间为法兰西远东学院的成员,1951年进入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 普天之下:儒—耶对话中的典范转化

    作者:白诗朗; 彭国翔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双向转化本文以比较神学的方式,用"普天之下:儒一耶对话中的典范转化"为题,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我认为,对基督教群体来说,现代的儒一耶对话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它富有相当广泛的神学...

  • 亚洲文会与中西文化交流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一、亚洲文会1857年9月24日,在上海的外侨尼克逊(Capt.Sir Freder-ick W.Nicolson)、裨治文(Dr.E.C.Bridgman)、帅福守(E.W.Syle)、艾约瑟(J.Edkins)、纳尔逊(R.Nelson)、亚希逊(W.Ai-tchison)、戴维思(T.Davis)、纳尔逊(Dr.Nelson)、雒魏林博士(W.Lockhart)、西柏多(Sibbald)、蒙克里夫(Mr.Moncreiff)、康普东(Compton)、荷巍尔(Howe...

  • 河北大学图书馆所藏西文珍本书基本目录

    作者:梅谦立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一、书的来源与内容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了传教的需要,随身带了不少书籍,这就是西书入华的较早阶段。那时,因为传教士不仅直接传福音,而且用学术文化与科学知识来推动基督宗教,所以他们带来的书的范围并不局限于神学方面,而是更为广泛,包括各种各样的学科。20世纪上叶,中国天主教继续其文化传

  • 何大化——一位被历史遗忘的耶稣会历史学家

    作者:金国平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在明清天主教入华史研究中,学者多着墨于少数著名教士,如罗明坚、利玛窦、艾儒略、柏应理、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以及有"开教三大支柱"之称的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入教大吏,而忽略了对基督教入华队伍中其他成员及广大华人教民的研究。只有尽可能地广泛研究传教士的情况,才能从整体上评估天主教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 史景迁的中国历史研究

    作者:齐克彬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史景迁(Jonathan Dermot Spence)是当今学界最负盛名的学者之一,现任耶鲁大学历史系Sterling讲座教授,东亚学系研究生教育委员会主任。2003年初,当选为美国历史学会(Ameri-can History Association)会长,任期为2004—2005年度。史景迁193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的郊外,1949—1954年在温彻斯特学院学习,1954—1956年在英国军队服役。1959年...

  • 佛教与二程思想的发源

    作者:克捷博格; 王志春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本文将就佛教对二程哲学的影响进行探讨。在论述过程中,我将就此阐释三个论点:第一,要想更好地理解二程与佛教的冲突,与其从二者学说的差异入手,不如从二者"范式"(para-digm)的不同入手。在此我借用了托马斯·库恩的"范式"这个词,但这个词在我的文中有其特定的含义,对此我将在后文中进行说明;第二,二程范式的独特之处不仅使其与佛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