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化病

国际消化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杂志简介:《国际消化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953/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述评、综述、论著、专题笔谈、临床研究、文摘、其他。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国际刊号:1673-534X
国内刊号:31-1953/R
全年订价:¥ 172.00
创刊时间:1963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4
复合影响因子:2.2
总发文量:1361
总被引量:9260
H指数:28
引用半衰期:4.6939
立即指数:0.048
期刊他引率:0.9824
平均引文率:22.896
  • 糖皮质激素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必要性

    作者:巫协宁 刊期:2015年第04期

    在IBD治疗中只有糖皮质激素(下称激素)能迅速、有效地取得临床缓解。在血浆或间质中它从细胞膜弥散入细胞质,与细胞液内激素受体结合,很快被转运至细胞核与相应反应物结合,激活一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激素有减少循环中单核-巨噬细胞释放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弹力酶、胶原酶以及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

  • 活性氧簇与炎症性肠病

    作者:夏婷婷 钟良 戎兰 蒋晓芸 刊期:2015年第04期

    活性氧簇(ROS)是一类含氧的化学活性分子,是体内正常氧代谢的自然副产物,紫外线照射、感染等均可导致体内ROS过度生成,从而引起氧化应激损伤。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表明肠道炎性反应与ROS等活性中间产物的过量产生密切相关,因此氧化应激亦被认为是IB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缓解期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易激综合征样症状研究进展

    作者:陈立 王承党 刊期:2015年第04期

    炎症性肠病(IB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两种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缓解期IBD患者的IBS样症状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这对缓解期IBD的后续治疗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因为出现IBS样症状时难以判断是IBD的炎性反应持续存在还是合并了IBS。该文就缓解期IBD患者的IBS样症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核因子-κB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冯爵荣 杨幼林 刊期:2015年第04期

    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为公认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核因子-κB(NF-κB)是一类细胞核转录调节因子,在炎性反应中起到枢纽作用。近年来有关NF-κB通路与UC之间关系的研究备受关注,在通路各环节进行阻断时,该病的动物模型可获得明显的疗效。该文就NF-κB通路在UC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杯状细胞在肠道疾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文逍 曹海龙 王邦茂 刊期:2015年第04期

    肠道杯状细胞作为肠道上皮细胞中的分泌型细胞,其分泌的黏蛋白(MUC)、肠三叶因子(ITF)和抵抗素样分子β(RELMβ)等成分构成肠道表面覆盖的一层保护性黏液屏障,是肠道固有免疫第一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杯状细胞为基础的黏蛋白对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并参与感染、坏死性肠炎、炎症性肠病等多种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该文就...

  • 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作者:张观坡 柏愚 李兆申 刊期:2015年第04期

    早期筛查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结肠镜检查是目前筛查CRC的金标准,但受检率偏低。从患者的血液及粪便中寻找异常的DNA和RNA是非侵入性的筛查手段,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越来越高,有些分子标志物有望成为早期诊断CRC的有效指标,该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结肠非创伤性检查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庄璐 柏愚 李兆申 刊期:2015年第04期

    早期筛查可有效预防结直肠癌(CRC)并降低其相关病死率,现有的结直肠检查方法众多,主要可分为非创伤性检查(粪便、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查)和有创性检查(结肠镜等)。虽然结肠镜检查仍被认为是CRC筛查的金标准,但其参与率相对较低,而新型非创伤性检查越来越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也为CRC筛查的检出率提供了有力支持。该文主要就检出CRC及其癌前病变...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丰艳 燕善军 刊期:2015年第04期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或漏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骨髓检查、组织活检及腹水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诊断的关键,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该文就EG的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

  • 食管癌非创伤性检查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林金欢 马丹 李兆申 刊期:2015年第04期

    食管癌非创伤性检查主要包括血清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生物标志物和无创脱落细胞等。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已普遍应用于临床,选择最优化的联合检测方法,提高诊断食管癌的能力,是目前的研究重点。生物标志物和无创脱落细胞等新兴检查方法仍处于研究阶段,具有广阔的前景。

  • 隧道内镜技术在食管黏膜下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江泳 张旭 刊期:2015年第04期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和内镜专用器械的飞速发展,消化内镜的治疗范围获得进一步拓宽,其治疗效果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隧道内镜技术的出现使消化内镜从腔内治疗到腔外手术的转变成为可能,并且具有传统外科手术所不具备的安全、微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此文就隧道内镜技术在食管黏膜下隧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 胃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发病机制与诊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振 张呈艳 吴战军 刊期:2015年第04期

    胃息肉是胃黏膜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以胃窦部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具有恶变潜能,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被视为癌前病变,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健康意识的提高、电子胃镜的广泛应用使得胃息肉的检出率及治愈率明显提高,对预防胃癌的发生及胃癌的早期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胃息肉与结直肠息肉及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对胃息肉患...

  • 早期胃癌侵袭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洁 毛建山 刊期:2015年第04期

    早期胃癌是否可行内镜切除治疗的关键取决于肿瘤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明确早期胃癌的侵袭转移能力,预测其潜在的淋巴结转移风险,将为患者治疗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提供重要依据。此文就早期胃癌侵袭转移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如细胞黏附相关分子、紧密连接蛋白、基因拷贝数变异、微卫星不稳定性、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及微小核糖核酸等的研究进展作一...

  • 胃肠道小间质瘤的生物学特性及诊断治疗

    作者:郑思畅 钟捷 刊期:2015年第04期

    胃肠道间质瘤是较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通常认为胃肠道小间质瘤的恶性程度较低,随着近年来对于小间质瘤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的成果不断增加。此文就胃肠道小间质瘤的生物学特性、长期内镜随访评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外科手术及内镜下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库普弗细胞极化改变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罗雯静 华静 刊期:2015年第04期

    巨噬细胞是机体免疫防御机制中的重要成分,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异质性,特定的微环境控制着它们的分化和在组织内的分布。巨噬细胞可针对不同的刺激信号作出应答,分化成具有不同功能的表型细胞即极化。肝脏内的巨噬细胞即库普弗细胞(KC)在各种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经...

  • 生长抑素类药物在治疗多囊肝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沫 陈鑫 王邦茂 刊期:2015年第04期

    多囊肝通常指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其真正的发病率尚不清楚。目前针对多囊肝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减小肝脏体积以达到减轻肝肿大机械力造成的症状。此文对生长抑素类药物的特性及其在多囊肝治疗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