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脑血管病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杂志简介:《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541/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医学简讯、临床研究、综述、病例报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国际刊号:1673-4165
国内刊号:11-5541/R
全年订价:¥ 379.2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2
复合影响因子:1
总发文量:2059
总被引量:17049
H指数:34
引用半衰期:4.0116
立即指数:0.0413
期刊他引率:0.9809
平均引文率:26.4091
  • 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丁素菊; 黎佳思; 赵辉; 毕晓莹 刊期: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药理学作用.方法:将48例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服用氯吡格雷(75 mg/d),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前和用药2个月后分别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同时测定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

  • 如果存活时间足够长高血压几乎难以避免

    作者:李宏建 刊期:2005年第08期

    根据Framingham队列研究对5296例受试者的最新研究,与年龄较小的年龄组相比,80岁以上老年人更有可能患高血压,而且得到充分治疗的可能性较小。老年女性的治疗尤其缺乏疗效,80岁以上的高血压女性血压能够得到适当控制者仅有23%。血压与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在老年人中仍然非常密切,血压正常者为9.5%,任何服用降压药者或未经治...

  • 钙通道阻滞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作者:崔梅; 董强 刊期:2005年第08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措施,而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 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K469E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作者:孙沄; 张晨 刊期: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6例,脑梗死76例)和105例对照者,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确定其基因型.结果:病例组ICAM-1 KK基因型频率为0.527,K等位基因频率为0.728,与对照组(分别为0.400和0.610)相比有显著差异(O...

  • 多种族人群卒中后的存活差异——南伦敦卒中登记随访研究

    作者:李宏建 刊期:2005年第08期

    为了确定卒中后存活率的种族差异和影响存活的因素,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卫生和社会保健系的Wolfe等进行了一项基于人群的英国南伦敦卒中登记和随访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BMJ上。

  • 右侧半球卒中的诊断率偏低

    作者:李宏建 刊期:2005年第08期

    脑血管事件经常伴有特征性的神经功能缺损,后者取决于损害发生在哪一侧半球。左侧半球卒中患者可能存在言语困难,而右侧半球卒中则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这种差别会影响患者、亲属和医生对症状的识别。根据Lancet近期发表的一篇研究短讯,左侧半球卒中可能比右侧半球卒中更容易诊断,这种差异可能是识别右侧半球卒中症状比较困难所致。

  • 阿司匹林抵抗

    作者:王晔; 郭大文; 王德生 刊期:2005年第08期

    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病缺血事件的预防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服用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并不能对所有个体产生有效的预防作用,因此有学者提出了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不同观点.

  • 缺血性卒中亚型的复发机制

    作者:曲东锋 刊期:2005年第08期

    对复发性卒中机制的认识有助于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不过,对每一种卒中亚型的复发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尤其是在亚裔人群中。为了对首次卒中和复发性卒中的机制进行比较,韩国亚洲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的Shin等进行了一项基于医院的前瞻性随访研究,其结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Arch Neurol上。

  • 牙周病与缺血性卒中

    作者:史洁; 耿同超 刊期:2005年第08期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致病病原体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导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从而促进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大量流行病学证据表明牙周病,如牙周炎、牙龈炎等与缺血性卒中有关.

  •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脑缺血

    作者:万赛英; 顾卫; 谭锋 刊期:2005年第08期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一种参与缺血性脑损伤病理生理学过程的多功能细胞因子.文章就TGF-β1的生物学作用、信号调节和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表达和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等做了综述.

  • 血红素加氧酶和一氧化氮合酶在缺血性脑损伤时的保护作用

    作者:林宇; 郭恒怡 刊期:2005年第08期

    内源性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是先后发现的2种气体信号分子,NO合酶(NOS)和血红素加氧酶(HO)分别是生成NO和CO的氧合酶.研究表明,NOS/NO系统和HO/CO系统均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两者之间还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探索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治疗途径.

  • 临床-弥散不匹配预测推定缺血半暗带的特异性高

    作者:曲东锋 刊期:2005年第08期

    迅速和准确地识别缺血半暗带有可能使我们根据每例患者的独特病理生理学变化实施个体化的溶栓治疗。灌注加权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PWI-DWI)之间的不匹配区域可能代表着缺血半暗带。临床试验表明,PWI-DWI不匹配能预测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然而,PWI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对其解释的不确定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常规应用。因此,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陈登青; 徐恩 刊期:2005年第08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已相继报道.上述基因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在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其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辛伐他汀能减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血管痉挛

    作者:李宏建 刊期:2005年第08期

    脑血管痉挛仍然是动脉瘤性蛛网膜出血(SAH)致残的一个主要原因。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神经内科Lynch等的研究表明,SAH后辛伐他汀治疗可降低脑损伤的血清标记物并减轻血管痉挛。

  • 血清S100B可作为急性大脑中动脉梗死长期转归和梗死体积的替代标志物

    作者:曲东锋 刊期:2005年第08期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最初几天内,外周血中星形胶质细胞蛋白S100B水平会增高。已有一些研究表明,用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出的累积S100B释放量、最终梗死体积和短期转归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然而,由于AUC、峰值浓度和其他复杂的S100B动力学检测需要大量的血液样本,而且不同S100B参数对预测相关转归指标的准确性还未进行过前瞻性评价,在正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