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脑血管病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杂志简介:《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541/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医学简讯、临床研究、综述、病例报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国际刊号:1673-4165
国内刊号:11-5541/R
全年订价:¥ 379.2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2
复合影响因子:1
总发文量:2059
总被引量:17049
H指数:34
引用半衰期:4.0116
立即指数:0.0413
期刊他引率:0.9809
平均引文率:26.4091
  • 急性缺血性卒中去氨普酶增大剂量研究

    作者:曲东锋 刊期:2004年第07期

  • 卒中的疾病负担评价

    作者:王霞; 王文志 刊期:2004年第07期

    文章对卒中疾病负担评价的国内外进展、目前应用的方法和指标等进行了综述。目前,潜在寿命损失年、失能调整生命年是评价卒中患者群体死亡和失能等负担较好的指标。同时,家庭和社会负担也是卒中疾病负担评价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 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

    作者:丁宏岩; 董强 刊期:2004年第07期

    自由基在各种缺血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打破了神经保护治疗无效的悲观现状。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表明,依达拉奉在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有效。

  • 细胞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可预测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出血风险

    作者:李宏建 刊期:2004年第07期

  • 颞叶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开东; 耿晓增 刊期:2004年第07期

    颞叶表面的桥静脉在经岩骨入路术中极易损伤,应注意保护。对颞叶桥静脉可依据桥静脉引流的区域和桥静脉终点所在的部位进行分组。颞叶桥静脉的形态分为单支型、烛台型、多十型和静脉湖型。经石骨入路术中除注意保护Labbe静脉外,还应对天幕窦和岩嵴组桥静脉加以保护。

  • 颈动脉狭窄的常见病因

    作者:赵洪芹; 潘旭东; 王均红; 张勇 刊期:2004年第07期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由不同的病因引起。其常见的病因包括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夹层分离、纤维发育不良、Takayasu大动脉炎和放疗。

  •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

    作者:黄海鹰; 李慎茂 刊期:2004年第07期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栓子来源,并可导致大脑半球低灌注。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文章对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关问题作了综述。

  • 积极降低胆固醇水平的卒中预防试验

    作者:曲东锋 刊期:2004年第07期

  • 经颅多普勒评价脑血管反应性

    作者:徐福平; 续运勤; 周红; 荣军红; 汤克仁 刊期:2004年第07期

    脑血管反应性可用于评价脑循环储备能力,而脑循环储备能力的减退可增加卒中的危险性。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测平静呼吸和屏气末时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可根据脑血管的不同舒缩反应来评价脑血管反应性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

  • 转化为功能性神经细胞的脂肪组织细胞

    作者:李宏建 刊期:2004年第07期

  • 应用微透析技术研究低温、过度换气和巴比妥类药物对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

    作者:张国斌; 只达石; 张赛 刊期:2004年第07期

    微透析是一种连续的活体内生化采样技术,已成为神经科学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的重要手段。文章针对应用该技术研究的低温、过度换气和巴比妥类药物对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进行综述。

  • 卒中后继续或中止降压治疗协作研究

    作者:曲东锋 刊期:2004年第07期

  • 细胞因子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

    作者:梁春阳; 周定标 刊期:2004年第07期

    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已成为一种常规的手术选择,其疗效已得到明确肯定。但内膜切除术后发生的再狭窄现已成为影响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对术后再狭窄发生机制的研究成为热点,细胞因子在再狭窄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应用各种手段干预细胞因子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有可能在再狭窄的治疗中取得重要进展。

  • 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损伤的炎症反应机制

    作者:林杰; 张军; 张国华 刊期:2004年第07期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存在继发性脑损伤,其病理机制十分复杂。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脑出血后血肿内和血肿周围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包括白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渗出,多种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显著表达和补体系统激活。炎症反应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继发性脑组织损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脑出血后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有望找到脑出血治疗新的切入点...

  • 补体在脑出血中的作用

    作者:张丽英; 张祥建 刊期:2004年第07期

    脑出血的病理机制复杂,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水肿是导致神经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脑出血时脑内补体系统激活,并通过多种机制导致组织损伤。此外,补体还可通过破坏血脑屏障,参与脑出血后早期和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研究表明,应用补体抑制剂可有效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最有前途的补体抑制剂是补体调节因子、补体受体和补体成分的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