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National Prosecutors College

杂志简介:《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194/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主题研讨——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体系、检察专论、法学专论

主管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主办单位:国家检察官学院
国际刊号:1004-9428
国内刊号:11-3194/D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4.32
复合影响因子:4.04
总发文量:1089
总被引量:12733
H指数:35
立即指数:0.0451
期刊他引率:1
  • 论宪法权利的本质

    作者:刘志刚 刊期:2004年第05期

    宪法权利是一种反向权利,原则上不能被当正向权利加以定位,但是,应正视反向权利的宪法定位有可能引发的宪法权利虚置问题;宪法权利是一种公权利,原则上不能被用来调整私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应创设相应的制度机制来应对社会的变迁所带来的对宪法权利私法适用的内在要求;宪法权利是一种底线性权利,而不是一种穷尽性权利,但是在对其底线性定位的同时,...

  • 政府违宪:危害及防范

    作者:刘一纯 刊期:2004年第05期

    由于人民主权的间接性、宪法规范的概括性和权力的易被滥用性,以及现代国家行政权力的扩张等原因的客观存在,政府违宪有其可能性基础.政府违宪常常引起宪法危机,是各种违宪行为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通过实行法治在事前防范违宪行为的发生,在事后追究违宪行为的法律责任,通过培养宪政思维,或在现行宪法体制的框架内化解违宪行为,可以防范政府违...

  • 论刑法对社会同一性的自我确认——适时性原则之讨论

    作者:郭立新; 张斌 刊期:2004年第05期

    法规范在认识上被充分确保与整个社会系统维持一种同一性关系自我确认,而这种自我确认的实现途径就在于将适时性作为刑事立法的一项基本原则.适时性原则,主要是指刑事立法要遵循适应社会现实需要,以确认与社会保持同一性的原则.其价值蕴涵反映出刑法对社会同一性自我确认的本质属性.

  • 从“结果不法”到“行为不法”——信赖原则及其相关问题探析

    作者:喻海松 刊期:2004年第05期

    信赖原则是一项体现着时代精神的原则,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过失犯理论发展的结果.信赖原则适用于"数人参与活动,并对危险防止具有协力分担义务"的场合,它的适用应当受到社会相当性观念的限制.我国应确立这一原则,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 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新论

    作者:段凤丽; 李金明 刊期:2004年第05期

    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是认定不作为犯罪成立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作为义务的来源,在刑法理论上存在着从形式的作为义务理论到实质的作为义务理论再到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作为义务理论的演变过程.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应当仅限于刑事法律义务,其产生根据有两个,即规范根据与事实根据.

  • 合同诈骗罪若干问题探究

    作者:胡学相; 黄保勇 刊期:2004年第05期

    合同诈骗罪主观上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占有',是指对合法财产所有权的破坏,它与民法上的非法占有含义不同,也与非法占用含义不同.合同诈骗罪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主要在于从主观目的上加以区别.对非法目的的判断,在我国采用司法推定的方法来确定.对于司法推定应当允许被告人提出反证,以防止出现冤假错案.

  • 广义视野中的中国知识产权犯罪

    作者:朱丽欣 刊期:2004年第05期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危害日益严重和广泛.我国刑法对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加强,为此,应确立刑法与附属刑法规范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增加司法资源的全方位投入,加强国际合作.

  • 论诉讼欺诈之刑法调整

    作者:张卫兵 刊期:2004年第05期

    诉讼欺诈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以提供虚假陈述并伪造证据或串通证人提供伪证的方法,使裁判机关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裁判,从而使自己或与自己有关联的人从对方得到财物或财产性利益的行为.我国刑法没有规定诉讼欺诈罪,而诈骗罪、帮助伪造证据罪、妨害清算罪等现行罪名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惩诫措施等均不能对诉讼欺诈进行完全调整.我国...

  • 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研究

    作者:陈冬 刊期:2004年第05期

    一事不再理原则起源于古罗马法,在近现代大陆法系形成了以既判力为基础的一事不再理原则,而英美法系则形成了以禁止双重危险为基础的一事不再理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存在的重复追诉问题不利于保障人权,应当予以法律控制.

  • 我国刑事搜查、扣押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作者:瓮怡洁 刊期:2004年第05期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财产权并不被认为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因而,可能侵犯公民财产权的搜查、扣押措施没有被纳入强制措施体系,这对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极为不利.由于本次宪法修正案已经明确规定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因而建议在将来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将搜查和扣押措施纳入强制措施体系加以规范.

  • 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合并适用问题分析

    作者:李忠诚 刊期:2004年第05期

    对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合并适用的问题直接影响程序正义的实现,影响审判的公信力.死刑核准权上收是尊重生命权的必然选择;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分开是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

  • 论商法的体系化

    作者:张辉; 叶林 刊期:2004年第05期

    商法的独立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价值理念和指导原则中,更需要调整商事交易的一般规则加以支撑.商事规则经历了从商事习惯到商事习惯法,最后到国内法的演变过程,并随着商事实践的丰富而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一般商事规则的体系.

  •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分类简论

    作者:周贤日 刊期:2004年第05期

    借鉴发达国家立法体例和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编纂中的中国民法典应将民商事主体分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三大类主体;按民商事组织本身是否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分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依据所从事业务活动的法律性质将法人分为企业法人和公益法人;依据所从事业务活动的法律性质将非法人组织分为营利非法人组织和公益非法人组织.

  • 试论惊吓损害的民事责任

    作者:邵世星 刊期:2004年第05期

    惊吓损害区分为行为对象的惊吓损害和第三人的惊吓损害两种情况.在比较法上,对惊吓损害尤其是第三人的惊吓损害,一般都看作一种独立的侵权行为类型,运用一定的规则给予赔偿.对第三人的惊吓损害,其在性质上应被看作直接损害,而不是间接损害.侵权人应对第三人的惊吓损害承担以精神损害赔偿为主的民事责任.

  • 论人民监督员制度

    作者:杨安军 刊期:2004年第05期

    为加强外部监督,切实防止和纠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执法不公的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创设了人民监督员制度.本文以法律监督基本原理为基础,对国外相关监督制度进行比较评析,提出人民监督员制度应在监督主体的选择、监督程序及其运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确保监督目的的实现,防止人民监督员制度在推广中步入形式化、象征性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