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震动态

国际地震动态杂志 部级期刊

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

杂志简介:《国际地震动态》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362/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会议概述、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论文、信息、国内外震情、零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国际刊号:0253-4975
国内刊号:11-2362/P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71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53799995779991
复合影响因子:0.15
总被引量:5256
H指数:24
引用半衰期:6.7917
立即指数:0.0423
期刊他引率:0.8844
平均引文率:4.169
  • 能源技术诱发地震的可能性

    作者:郑军卫 王立伟 刊期:2014年第01期

    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依赖于可靠稳定的能源供应。近年来,能源开发引起的地震事件已弓I起了公众关注。为此,应国会要求,美国能源部(DOE)委托国家研究理事会(NRC)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对能源开发中诱发地震的规模、范围和影响进行调查,找出当前所掌握知识与更深入认识诱发地震的研究之间的差距,发现诱发地震灾害评估方法与缩小上述差...

  • GRL:热逃逸引发中源地震

    作者:赵纪东 刊期:2014年第01期

    浅源地震发生在地球的最上部,即地壳(平均厚度约33km),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全球其他很多地方的地震多属于此类地震。中源地震发生在50~300km的深度范围内,在全球地震目录中占1/4,其中一些足以引发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当板块上累积的应力超过摩擦力时,板块会突然发生滑动并引起能量的释放,如此就引发了浅源地震。但对于发生在高...

  • Nature:地球物理学家正在全球搜集地幔柱证据

    作者:王君兰 王立伟 刊期:2014年第01期

    2013年12月9日,Nature发表题为“火山之下”(Underthevolcano)的文章,指出研究人员常利用地震波来探索地球的内部结构,通过分析不同界面间的地震波波速标定地球内部的温度差和密度差,采用地震图像来观测地幔柱的局部特征。为了证实地幔柱的存在,科学家们通常会选取多个火山点,如夏威夷、留尼旺、大西洋南部的达库尼亚群岛等进行论证。

  • 柴达木盆地东缘和祁连造山带中段地震面波层析成像

    作者:冯梅 赵文津 薛光琦 宿和平 James Mechie 安美建 刊期:2014年第01期

    作为藏北宽频地震国际合作INDEPTH—IV项目后续工作的一部分,项目组于2010年9月一2011年8月期间在柴达木盆地东缘和祁连造山带中段,大瞰沿北东方向部署了25个宽频地震观测台。通过对记录的地震事件面波和台站间’环境噪音互相关格林函数频散曲线的提取和面波层析成像的研究发现,研究区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横波速度结构由柴达木盆地东缘向阿拉...

  • 用三性法讨论美国西部8级大震的预测

    作者:郭增建 郭安宁 张久一 刊期:2014年第01期

    三性分布由25年、倍25年和25年的黄金分割点组成,美国西部4次8级大震符合三性分布的某些时间点。按此分布,我们预测在2017年前后美国西部可能发生8级地震。

  • 近三十年来海洋地震观测的发展

    作者:周公威 张爽 刊期:2014年第01期

    海底地震观测是观测地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近三十年来国际海洋地震观测的发展,阐述了海底地震观测系统的类型,沉浮式海底地震仪、海底井下地震仪、海底电缆式地震仪的基本结构、性能,及其主要指标。

  • 中国南极长城站地震台数据传输系统构建——记中国第29次南极地震科学考察

    作者:周晓峰 常利军 袁松湧 刊期:2014年第01期

    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项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联合资助下,依托中国第29次(2013年度)南极科学考察平台,在中国南极长城站地震台构建了数据传输系统,实现了南极长城站地震台的实时远程监控,并对发生在南极的南设得兰群岛地区的地震事件进行了实时监测。

  • 地震学百科知识(七)——地震活动的几个统计特征

    作者:马丽 许忠淮 刊期:2014年第01期

    引言地震活动统计特征的研究是地震学中开展得很早、并且一直是比较活跃的研究分支。在多数地震活动的统计研究中,分析的地震参数是地震的发生时间、地震的位置(经度、纬度、深度)和震级。近半个世纪以来,对描述地震的其他参数,如地震断层参数、地震矩、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地震应力降等,也出现过不少统计性的分析研究,但多数研究仍在...

  • 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中地震动记录的选择和调整方法研究

    作者:陈波 刊期:2014年第01期

    地震动输入的确定是开展结构动力反应分析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反映地震动对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及其破坏的影响,是开展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时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不断完善、结构动力分析软件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逐渐成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和重要工程抗震设计的主要方法。选择合适...

  • 面向预警的一体化强震仪实时嵌入式Linux系统研制

    作者:彭朝勇 刊期:2014年第01期

    地震预警是近20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减轻地震损失、降低地震次生灾害、减少人员伤亡的有效手段。其技术核心是从各个环节缩短数据处理所需时间,并根据地震P波传播速度快于破坏性S波和面波传播速度,以及电磁波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地震波波速的原理,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且破坏性地震波到来前,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

  • 一维速度结构和三维有限频全波层析成像研究:以天山造山带和华北地区为例

    作者:孙安辉 刊期:2014年第01期

    盆岭体系是板块构造演化中的两个主要末端,在岩石圈结构构造及其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针对我国东西部两个不同区域的盆岭体系,以北天山东部与准噶尔盆地结合区域和华北首都圈区域为例,结合各自不同的数据基础特点,优化地壳一维速度模型以及应用全三维有限频方法进行全波层析成像。这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盆岭体系中相邻板块间的相互...

  • 区域尺度主动源探测技术及试验研究

    作者:杨微 刊期:2014年第01期

    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的传播,携带了丰富的地下介质物性的信息,是我们获取地球内部结构、物质组成及状态的最重要的研究手段。通过对天然地震激发地震波的研究,人们对全球地震分布、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动力学过程、物质组成和横向不均匀性等方面的认识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较为完整地勾画出了地球整体结构的三维图像。但在面对严重的地震灾害和...

  • 区域地磁场时空变化特征及模型研究

    作者:陈斌 刊期:2014年第01期

    基于时-空高分辨率的地磁数据,分析其描述的地磁场的时间一空间分布形态,选取合适的区域地磁场分析方法,提取区域地磁场的时间一空间变化特征,并建立高精度的区域磁场模型,以期为地震研究、地质构造研究、地球深部研究、矿产勘探、航空航天、通信导航等诸多科学领域和民用领域提供基础的、准确的、可信的中国地区地磁数据,是本论文的主要...

  • 针对大地震设防的地震动参数确定方法研究

    作者:陈鲲 刊期:2014年第01期

    大地震(M≥7.0)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建筑物倒塌是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我国大地震频度大、分布广、危害大。我国当前的抗震设防体系在防御大地震、确定大震概率性设计地震动参数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本文探讨了“大地震”与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并详细分析了基岩场地上罕遇地震动(50年超越概率2%)

  • 震动图预测的不确定性及其应用

    作者:冯静 刊期:2014年第01期

    破坏性地震常常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目前,受多种条件所限,地震预报短期内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减轻地震带来的灾害,必须加强抗震设防和地震应急研究。震动图作为地震应急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在地震发生后快速划定地震影响范围,是高效救灾的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