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3篇

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3篇

时间:2023-01-29 09:37:00 关键词: 小学美术 有效教学 策略
摘要:美术中有点线面、色彩、质感,音乐中有音符、音程、和弦等,这些概念都可相互借鉴。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同感能力。

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3篇

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篇1

美术教学可帮助学生提高美化生活方面的技能。美术源于生活,因此美术教学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在生活中进行,最终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学生的“喜新”心态,结合课程内容开展课内外教学活动,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基本艺术修养,进而鼓励某些有兴趣的孩子继续在美术学习的道路上前行,将美术作为一种爱好。近年来,我们在美术教学生活化方面进行了探究,努力打造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美术课堂,让美术变成学生热爱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开“源”建“库”,找寻生活之美

杜威先生和陶行知先生都说过:“生活即教育。”可见教育和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美术教材上,生动精美的图片和充满童趣的“导言”随处可见,这些有趣的文字和精致的图例,对学生思路的开启、视野的扩展和创作欲望的唤醒有极大的帮助。同时,教材在一定程度上留下了很多可进一步发挥的空间,教师要把握机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课堂不能只局限于教室,教师应带领学生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走进大自然,融入到社会中,通过开“源”建“库”的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生活的美丽,体验生活带来的快乐,并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对生活加以描述。比如,“四季•美术”是一个较为宽泛的主题,包含了自然和社会两种内容。就自然而言,大自然中的山川草木、花鸟鱼虫、河流瀑布随着季节的变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这一直是中外艺术家们的创作素材之一。就社会层面而言,人和自然之间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两者互相影响,互相牵制。四季不仅贴近生活实际,而且对学生的影响较大,所以以此为主题进行美术教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春季“校园美景刻画”、夏季“陶艺、泥塑”、秋季“用落叶创作艺术”、冬季“雪地画”等形式丰富课堂内容。当春天到来时,可以进行《春天来了》的课程安排,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春天大自然的变化,欣赏春季美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在课堂上,伴随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教师可询问学生在何处找到了春天,当学生说完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活化”情境,体验快乐课堂

艺术创作源于真实又美好的生活。为了深化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和感受,教师应把生动活泼的活动场景和生活内容,结合特定的情境,在课堂上展示出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其中的方式让其切身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英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哲学家斯宾塞在《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中指出:“每门学科必须以纯粹经验为之先导,等到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后,创造才能开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创建不同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第一学段的小学生刚进入小学,在喜好上偏向于植物动物、童话和寓言故事,所以主要以游戏活动来创设情境,促其学习;第二学段的学生对卡通人物和生活中的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可采用活动性和合作学习的方式;第三学年段的学生对社区和未知世界有一定的兴趣,所以以探究性活动为主。在创设情景时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生活情境要求在极大程度上贴近学生的年龄和认知;2.生活情境要与课程内容产生有机联系;3.生活情境题材要新颖,可吸引学生并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第四,生活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

三、心灵留言,创建人文课堂

教育改革的真正意义在于回归生活、回归人本。美术虽然是一种视觉艺术,但其表达的情感和含义跨越了很多其他层面。新课程强调回归学生生活,充分将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在课堂上做到以生为主,以师为辅。在美术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融入“人在世界中,人在他人中”的理念,帮助学生通过和他人的交流沟通,完善自我认知,构建自己的生活方式,形成自我审美。然而在只有40分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教授新的知识,如果将剩余的时间平均分给每个学生,显然是不足够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开设“心灵留言”的环节,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背面写下自己在创作时遇到的问题和感受,教师可在课后认真阅读,解答孩子们的疑惑,从而加深对学生的理解,促进了师生感情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教学过程中的人本建构。

四、跨界融合,品味美术独到之处

美术中有点线面、色彩、质感,音乐中有音符、音程、和弦等,这些概念都可相互借鉴。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同感能力。比如在《千变万化的线》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听音画线”的游戏环节,分别播放《高山流水》、《月光》、《命运交响曲》这三种风格不同的乐曲,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拿笔自由画线,再分析结果,谈论不同情感、节奏的音乐用什么线型表示。语文和美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融汇贯通的,对文字的描述可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现,对美术作品可进行赏析,并用文字记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在其它学科的学习能力。

五、活动常新,在生活中创造美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可利用这一点,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为学生创建一个能够暂时放下繁重的课业并完全放松的学习空间,从而加强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收集优秀的学生作品,举办校园美术展览,同时可让学生报名参加,投稿自己喜欢的原创美术作品,让每一个孩子的作品都有登展的机会。还可鼓励学生创作美术日记,将发生的趣事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下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美育情操。综上所述,美术课堂的确需要贴近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努力将生活和美术合理结合,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美术教学水平,积极贯彻开“源”建“库”、“活化”情境、心灵留言、跨界融合、活动常新的教学策略,从而让学生领略艺术和生活的魅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让学生创造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根选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庙渠乡原头小学

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篇2

审美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审美眼光和鉴赏能力。美术能丰富学生的心灵,激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并升华其生活品质。美术就是与美相关的艺术,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术的影子。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并学会欣赏,还要多开展美术实践活动,调动学生自觉发现美好事物的好奇心,唤起美术意识,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其积极地面对生活。

1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小学美术教师也在积极探索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就是设定情境,在具体实施中,以生活情境为主线,将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最终实现教学与生活相融合的教学目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在人、事物、大自然的生活元素中,使学生建立更敏锐的观察视角。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思维模式,使美术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和逻辑性。富有灵活性和系统性。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学习美术的方法和技巧,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启示性。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学生很容易走进情境中,因为他们对熟悉的环境会产生安全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因此,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能力和洞察力,使其在生活中提升审美和鉴赏的能力。有效改善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印象,使学生从中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用乐观积极的态度享受生活和体会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2小学美术在生活化视角下存在的问题

2.1美术课堂注重教材教学,忽视生活素材

当前,在许多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内容,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授课,导致教学效果单调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目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填鸭式的教学习惯逐渐让学生产生厌学和抵触心理。因此,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也缺乏热情,很难调动课堂气氛。对于小学生而言,潜在的美术意识尚未被挖掘,无法将已学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而更多的是在课堂中进行模仿,思想是禁锢的。而小学美术一旦脱离了生活,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2.2美术课堂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思考

大多数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强调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上的引导,未起到锻炼学生美术思维的作用。课堂内容就是剪纸和绘画,简单直接,没有过多介绍剪纸的文化背景,导致学习的思维受到限制。教师未将教材内容延伸到生活之中,没有将美术文化背景很好地融入教学当中,使得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课堂任务,没有投入情感,导致课堂学习成为无效学习,学生体会不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但是小学生的创作思维受到美术课堂的限制,无法接触到丰富的自然生活资源,导致学生的创作意识未能得到激发。所做的美术手工,都缺乏创新性和情感思维。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抑制,学生无法将美术知识内化。

2.3忽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忽视美术教学的意义,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不重视学生素质水平的发展,只重视学生的成绩。新课改的推行,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传统美术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阻碍了学生美术能力的发展,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无法寓教于乐,无法享受探究和创造的乐趣,很难提升学生的美术素质和审美能力。

3生活化视角下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的策略

3.1丰富教学内容,紧贴生活元素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可以理解为每个人的审美眼光和表达方式都不相同。每个人都可以联想到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见解。因此,美术教学的意义就是要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想象,使他们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由此,小学美术的授课成功与否,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不能离开生活元素。生活场景是小学生非常熟悉的环境,教师利用好生活元素,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潜在意识,让学生更容易展现其独特的个性,引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体会生活,感知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更有激情地融入美术学习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打开学生探索美术世界的大门,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美术教学内容中想要表达的意义,增加自身的美术底蕴,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教学氛围。例如,以学习色彩知识为例。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认识更多的颜色,但是对颜色具体的区分还是模棱两可。教师可以从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开始,引入生活中的元素,让学生大胆地运用喜爱的颜色,掌握颜色的原理和关系。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一次性的杯子和一些颜料,提问学生:“同学们,在雨过天晴后,你们在天空中看见过彩虹吗?”学生踊跃回答后,教师会引入彩虹形成的原因——“光学现象”,通过阳光对空气中的雨滴的折射形成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是什么颜色呢,同学们回想一下。”学生纷纷说出不同的颜色。教师通过生活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到色彩的知识,不仅有彩虹,还有美食、服装搭配、班级板报,等等。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事物是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学生会联想到红苹果、香蕉、蓝莓等水果,又会联想到太阳、落日、蓝天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并给予学生开放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美术氛围中感受颜色的内涵和变化。学生大胆地利用颜料的搭配,在一次性杯子中调出不同的颜色,逐渐得到所要的颜色。教师逐渐引入生活中的元素,然后利用颜色的搭配和排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颜色组合给人的不同感受,强烈的颜色对比更会让人感到兴奋和愉悦,进而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让学生领悟到颜色既可以代表一种表象,也可以代表一种情感的输出。从生活中的元素出发,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快地理解美术知识的含义和特点,进而开启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运用,在学习和欣赏中,有利于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想象力。

3.2美术实践活动注重生活化,引导学生无限想象

随着新课改和“双减”政策的落实,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美术教学的重要性。美术教师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科学的教学思维,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正确引导学生融入美术课堂当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使得教学内容多元化,更加贴近生活,以生活环境为拓展内容,促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得教学内容对比更加强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从根本上改进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使用美术知识观察社会事物,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从锻炼动手能力开始,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自由和开放的空间进行创作。也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存在很多美术的身影,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建立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例如,以环保为主题的班级板报制作为例,美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观察找到合适的主题进行板报创作。板报可以分为艺术类、科技类、情感类等,题材要以生活为主题,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发挥自我美术水平的机会。在制作和设计板报的过程中,学生自由选择美术作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手工作品。在课上教师可以进行指导和帮助,让学生理解教师想要通过板报表达的意思。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场景,从中感悟生活中的情感和道理,通过艺术的形式记录下生活中美好的瞬间。例如,学生想要倡导低碳节能的思想,发现私家车大量排放出汽车尾气会污染大气。学生发挥想象力,在作品中加入汽车元素,用将排出的污染气体拟人化的方法,强行融入空气当中,把空气“哭泣”的样子描绘出来,利用鲜明的颜色对比出不同的情感特点,从而编织出又漂亮又体现低碳生活的设计图案。例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及时拔掉不使用的电器插头等,都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在制作板报的过程中,一边创作一边体会到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意义。珍爱生活中的每寸土地,珍惜生态资源,让保护环境,低碳减排从生活的小事做起,从而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用审美的眼光去提高生活质量,维护生活的美好。

3.3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教学也借助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新型教学手段,在小学美术教学领域中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喜爱。信息技术将生活化的元素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加直观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并且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般地在美术课堂中感受艺术的氛围;利用可视化的功能,提升课堂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以鲜明和强对比度的色彩呈现,让学生看到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依托的图片和视频;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其专注力和思维能力,并且让学生意识到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有待学生去挖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加入丰富的网络资源,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其观察和学习。适当扩展课外内容,并且集中或者吸收更多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上传学生的绘画作品或者手工作品的图片,让全校师生在校园网中欣赏学生的作品,由此让学生建立美术学习的自信心,产生成就感。另外,教师还可以开通校内交流群,让学生在交流群中进行沟通和交流,相互分享美术创作心得,让学生在闲暇时间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共同探讨美术问题,继而为学生找到一个新的学习美术的渠道,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造诣和美术绘画功底。例如,以设计生活标识为例,教师在互联网中搜集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生活标识,并且根据生活标识的造型特点和色彩,让学生分析其所代表的含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标识放大,学生能更加清晰地看清标识的设计。例如,视频中展示的是在交通道路中,学生会看到单行线和禁止右转的交通标识牌,如果不仔细观察标识牌的区别,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动画中展示的是春天到了,学生结伴出游,发现河岸边立放着一块“此处水深”的生活标识牌。学生发现后会注意远离危险地带。生活中有很多施工路段等较为危险的地方,都需要生活标识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并且让学生在欣赏不同类型生活标识的同时,理解它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及生活标识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通过多媒体生动、醒目地体现生活标识的特点,学生还会根据明确的寓意,试着设计生活标识,通过图形语言生动地提醒他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生活标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清楚地明白生活标识的含义,也激发了学生动手设计标识的欲望。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联想到在多媒体教具中观察到的标识,然后会在创作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美术知识思考和表达创意,在理解和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美术涵养,从而在生活中注意个人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4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美

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师的能力,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也要保持热爱生活,接触生活的良好心态,以身作则地带动学生的发展,并且要求学生多观察和体验生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用教学的激情去感化学生。利用美术课堂,为学生设计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教学质量。鼓励学生自觉地绘画和创作,针对学生的不足,提供合理的建议,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美术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效率。利用学校中的美术室和展览馆,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美术作品的机会,为学生开辟一个美术的舞台。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发现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通过美术学习,让学生与美术产生共鸣,感受美术中传达的情感,思考和感悟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开发智力,拓宽视野。小学美术教学要结合实际生活内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发现美、感悟美。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打开视野,发展创造思维和想象思维。教师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设计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的个人创造力,并在美术实践活动中锻炼动手能力和专注力,从而将学生自身的情感融入生活中,使其更加热爱生活,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融洽相处。

作者:杨晓东 单位:临夏市逸夫第一小学

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篇3

生活中随处可见美术的痕迹,与生活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我们常说美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小学教学中,美术是与众不同的,美术教学更侧重于美的艺术,教学方式要多样化,更需注重将美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及价值。生活化视界下的美术教学是将多姿多彩的生活融入抽象的美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开展教学,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感知生活,提升美术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一、善于观察发现美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探索。为了满足小学生的这一需求,美术教材中大都引用了丰富多彩的图片和富有童趣的导语,打开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观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细腻,了解生活的细微之处,获取各类知识,从而认识世界。在美术教学中,同样离不开观察。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多采用“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的形式教学,不仅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也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好奇心为中心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的美丽,品味生活的快乐,并且将生活与美术紧紧关联在一起。例如《走进四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融入社会。四季的变化牵引着自然界花草树木的变化。春季,正是花草树木发芽的季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花卉等进行写生;夏季,泥土的芬芳让人流连忘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陶艺、泥塑”等活动;秋季,凋零的落叶是美丽的点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落叶拼接”的活动;冬季,白雪皑皑为大地换上了新衣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画雪景、剪窗花等活动。贴近生活的美术课,能够让学生切身实际地感受到四季的变换,掌握观察能力,加深对色彩的感受。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

美术创作离不开生活情境,更依托于生活情境。情境结合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美术教学亦是如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展现出生活的多姿多彩,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为核心,并依据学生年龄、接受能力等创设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术的独特魅力。创设的生活化情境应注意结合教材内容并符合教学目标。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也应别具一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也可从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入手,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美术教学。例如在《设计生活标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各类标识,教师并向学生提问“这些标识有什么作用?出现在哪些场合呢?”。这时课堂的氛围较为活跃,每位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同学说在学校的楼道内见过“安全出口”的标识,有的同学说在上学的路上见过“禁止鸣喇叭”的标识,也有的学生说在家里的箱子上见过“易碎”的标识。教师也可让学生自由发言,与大家分享在何地见过的其他标识。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有效地促进生活化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注重感知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理解能力、认知能力上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因此想要在小学美术教学采取生活化教学具有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每个瞬间,并习惯用画笔记录每一个细节。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大多以学生模仿、临摹为主,教师将教学内容讲解完毕后,学生依据课本自行绘画,指定的绘画对象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限制发散思维。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美感,也是对学生心灵的熏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手段,避免学生的激情及兴趣被消磨殆尽。例如,在《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多媒体教师观看《哪吒闹海》《女娲》等影片,生动的动画能够让学生在观影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及魅力,通过观影也能够让学生对色彩、服饰等时尚元素有所了解,提升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

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逐渐走进课堂,也可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促进学生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以小组为重要的推动性,让小组成员相互协调、配合完成目标。这样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师生间的单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小组间的交流、团体与团体间的交流,组内的协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能够积极融入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美术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设定特定的主题,让学生在小组间进行讨论,积极发言,相互分享掌握美术知识的技巧,提升美术素养,以期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例如在《贴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利用废弃的报纸、书籍等创作符合主题的作品,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发散思维、想象与讨论,形成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完成教学目标。

五、在生活中创造美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创设出相应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感受美术。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例如可以每学年举办一次美术展览大会,设定主题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不限于水彩画、书法、剪纸等,教师对每个作品进行点评并集中在校园内展览,学生能够借鉴别人的作品,提升自己的美术技能。画本是美术课的必备工具,教师可以展开封面设计的活动,让学生自由设计画本封面,以此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小学生活有很多的美好回忆,教师也可让学生画“美术日记”,通过画笔记录一天中有趣、有意义的事情,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用妙趣横生的美术日记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美术技能。在本次探讨中,我们以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为核心,探讨了展开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活化情境,促进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开展。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效果也会事半功倍。积极地开展生活化活动,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技能。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有效结合有利于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感知生活、描绘生活,让学生将自己的体会及感受与美术融合起来,提高美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志春.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

[2]吴章新.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1):62-64.

[3]罗维宁.生活化视界下的美术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5(25):86.

作者:陈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