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24 10:41:42 关键词: 银行风险管理 银行论文 银行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要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包括各个部门、各种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使风险意识深入全行的各个部门、每位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工作习惯当中,使每位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风险,以便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关口。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

论文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风险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时策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动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同时借鉴国际通用的缺口管理、来提高利率管理水平,并开展价值分析,构建银行定价机制,提出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即:银行通过加强主平均期限管理、衍生工具对冲等资产负债管理思想,从而完善风险管理,控制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

一、加强主动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从西方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将由于利率变动而造成的经营风险降至最低限度,通过资产负债管理使银行保持稳定的利差,也使其具有流动性和资本充足性。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技术手段的运用等方法,积极地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在兼顾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前提下,通过资产负债在数量、时间、区域、品种、对象上的合理配置,实现银行收益的最大化。调整的主要思路:一是实现资产负债的结构平衡,如将长期高成本负债配置给高收益资产、短期负债配置给低收益资产,以实现资产负债成本对应性。二是实现资产负债的利差最大化,如增加高利率资产占比、降低高利率负债占比、灵活运用浮动利率等,扩大资产负债利差。三是适当增加一般存贷款以外的资产负债,如提高债券、投资、外币资产等非贷资产业务的比重,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积极开展主动型负债,如进行同业拆借、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贷款、向国际货币市场借人资金、争取发行金融债券等等,以此来分散、降低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四是严格控制库存现金、固定资产等非生息资产的过快增长,同时大力压缩银行不良资产的百分比。

二、借鉴国际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思想

(一)缺口管理。缺口解决的是缺口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通过对资产与负债管理,化解市场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因此,要求商业银行对在一定计划期内需要重新定价的资产与负债进行分析,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优化资产与负债结构,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商业银行可采取较为保守的缺口管理,使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即利率敏感性缺口为零。这时利率的波动使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与负债成本同向变动,收益大于成本,从而化解因利率波动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但资产与负债在动态过程中难以实现零缺口,银行也可采取积极的缺口管理。

(二)平均期限管理。平均期限管理指银行资产或负债的现金流量现值的加权平均期限。当固定利率资产平均期限不等于固定利率负债平均期限时就产生了风险。在正期限风险时,即固定利率资产的平均期限长于固定利率负债的平均期限,利率上升会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负债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这时,银行可通过减少较长期限资产,增加较短期资产,增加较长期限负债,减少较短期限负债等达到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目的。同理,在负期限风险时,利率下降会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上升幅度小于负债的市场价格上升幅度,银行可通过增加短期借款,减少短期贷款等措施来达到目的。

(三)衍生工具对冲。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使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难度加大,为使商业银行免受利率波动的损失,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通常采用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来回避利率风险。利用利率期货合约对冲风险:在正缺口时,商业银行面临利率下降的再投资风险,那么银行可买人期货合约。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银行损失可从期货市场上得到弥补;而利率上升时,银行会获得收益。相反,在负缺口时,卖出利率期货合约对冲风险。利用利率期权合约对冲风险:在正缺口时,银行可购买看涨期权,当市场利率下降,银行则可从期权合约中获益,从而抵销正缺口因利率下降而造成的流动性减少。在负缺口,银行可购买看跌期权,当市场利率上升,银行则可从期权合约中获益,并抵销负缺口因利率上升而造成的流动性减少。利用利率掉换对冲风险:通过利率掉换,银行可将固定利率变为浮动利率或将浮动利率变为因定利率,使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相匹配,降低利率风险。诚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市场利率波动受国内、国际的诸多因素影响,商业银行难以准确预见利率的走势,为防范流动性风险,就应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不断推出新的金融衍生产品。

三、掌握现代技术,提高利率管理水平

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中,各类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和深人的运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一些信息处理加工技术,如金融工程技术、系统动力学技术、运筹学技术、决策预测技术等为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从长期看,我国利率市场化不可避免。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参与了大量的国际金融业务,因此,掌握现代利率风险管理技术不仅是未来的要求,而且是现实的需要。一方面,商业银行要运用编制缺口分析报告、净持续期分析、净现值分析、动态收人模拟等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模拟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负债价值的影响,进而分析出银行现有的资产、负债承担了多大的利率风险,侧算出银行利润的变化状况,给出风险最小、效益最优的优化调整方案。另一方面,要探索利索风险的表外业务控制方法,加强对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期货、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和运用,特别是掌握其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在我国货币市场、债券发行和二级市场上,利用套期保值技术来规避利率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开展价值分析.构建银行定价机制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的范围还将不断扩大,逐步覆盖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各个项目。因此,建立科学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对于商业银行保持较高的利润回报,赢得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定价机制的构建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综合考虑资金供求、资金成本、目标效益、竞争策略等因素,确定银行基准利率水平,并根据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授予其相应的价格浮动权;二是建立完善的产品定价体系,针对不同的产品确定其相应的定价目标、策略、方法等,并根据外部市场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三是探索建立客户差异性定价方法,即根据客户给银行带来的综合收益的不同实行差别定价。四是合理确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在利率杠杆的作用下,影响行内资金的流向和流量,最终形成资产负债业务在区域、产业、、行业等方面的最佳配置。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浅析扁平化改革后加强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扁平化 基层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对策

论文摘要:基层行是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其经营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全行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商业银行实行扁平化改革给基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文章分析了扁平化改革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在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后加强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及保障措施。

近几年来,国内各大商业银行都在按照银监会的要求积极推进扁平化改革。相对于纵向多层级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减少了中间管理层次,提高了经营效率。但同时,由于管理半径的增大,也带来了新的操作风险及业务流程风险,对于扁平化改革后可能呈现出的新的风险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有鉴于此,本文针对扁平化改革给基层商业银行带来的新的风险管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对基层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一、扁平化改革对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l,扁平化改革的正面影响。相对于传统的“二级分行一支行一网点”这种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而言,扁平化组织结构在纵向上减少一个管理层次,组织结构变为二级分行一支行、网点。改革后分行集中业务管理、后台操作、技术支持和后勤服务等功能,支行、各营业网点所成为功能相对单一的经营单位,各营业机构(包括支行本部.各营业网点等)接受分行直接管理。分行与下属营业机构既是上下级管理关系,也是前后台关系。商业银行扁平化改革前后二级分行的组织结构分别如图l和图2所示。

通过图1和图2的比较不难理解,商业银行扁平化改革对二级分行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首先,实行扁平化管理有利于减少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提高运行效率。扁平化矩阵型管理结构,实现了集权与分权的有效结合。这种组织结构的实行,发挥了分支机构的经营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少信息传送过程中的损失,由市分行职能部门或客户经理直接面对公司各类客户,减少了中问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其次,扁平化改革后基层银行的一些权限上收到上级银行,限制了基层银行的一些权力,比如信贷审批权,这就有效地控制了信用风险的发生。再次,实行扁平化管理有利于形成竞争合力。现行机构设置条件下,各支行有时为了争夺某一个重要客户发生内战,最终得由二级分行出面协调解决,实行扁平化管理,商业银行只有一个管理机构,避免了各支行为争夺同一客户所发生的内部资源消耗,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合力。

2.扁平化改革的负面影响。扁平化改革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给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中问管理层次的撤销弱化了上级银行对基层行的风险控制指导和监管能力,致使基层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某些风险进一步加大。

(1)第二道防线作用弱化。扁平化改革后,原县区支行相关职能部门履行的第二道防线的风险监管职能将全部或大部分上收市分行,原来县区支行专职监管人员负责的监管职能也将改由市分行履行。市分行专职风险监管力量的有限性、监管手段的单一性、监管工作的生疏性和监管部门的欠协调性,会导致第二道防线的风险控制作用在短时期内有一定程度的减弱,这样就加大了基层银行产生风险的可能性。

(2)风险监管力量相对薄弱。扁平化管理的根本特征是营销的前置化、经营的精细化、管理的集约化,这就要求扁平化改革后市分行职能部门的人力资源要按照“成本效能、精简高效”的原则科学配备。而由于受人财物成本、员工队伍素质、前台营销力量需求等多种因素制约,与扁平化管理实施前相比,面对少则数十个多则上百个的基层直接营业单位,市分行监管人员力量肯定会显得相对薄弱,有时甚至力不从心。这就会暂时导致对基层的风险监管频度降低、力度减弱,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最终使风险控制无法完全落实到位。

(3)风险控制链条变长。因为风险控制的链条变长,短期内有可能产生监管漏洞。可能会出现三大风险:一是风险控制链条拉长,短期内极易产生业务监管“盲区”,进而导致管理漏洞及风险隐患的产生;二是市分行对营业单位的管理半径和管理时间变长,短期内极易弱化市分行对网点综合风险的控制效果;三是市分行对基层风险信息的反应灵敏度与风险应急处置的速度、力度可能会暂时有所减弱,导致综合控险能力下降。这些都会加大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4)信贷风险防范能力减弱。扁平化改革之前,网点信贷业务既有支行的直接管理与支持,也有市行的间接监管与督促,同时加之绩效挂钩和行政考核的双重压力,风险控制效果较为明显。而在扁平化管理实施之后,对网点的信贷联合监管变成了市分行单线管理,如果不加大风险监管力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基层对信贷风险的控制力。

二、扁平化改革后加强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扁平化改革给基层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与防范带了一些不利影响,在此针对基层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与利率风险分别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1.加强信贷制度建设,防范信用风险。扁平化改革后适当上收了基层行的贷款审批权限,一些银行甚至取消了基层行的贷款审批权。面对新形势,基层行应充分认识到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贷款清收和不良贷款的盘活回收上。一方面,积极开展市场营销,发展和稳定优质客户,确保新增贷款的质量;另一方面,要把存量不良贷款作为经营的主战场,落实责任,各部门通力合作,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回收盘活。在新增贷款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加强对信贷风险的防范:

(1)建立统一授信制度。统一授信是指按规定的程序确定某一非金融企业客户在一定时期内对商业银行信用的最高承受能力,并以此作为对客户提供授信的依据。收集市场动态和客户经营情况,采用多种分析方法,评定客户偿债意愿及能力,建立银行客户资信评价体系。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审慎地确定客户的风险限额,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客户的各种授信实行统一管理,用统一授信来控制客户信用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向客户提供授信额度支持,提高授信业务运作效率,加强釜融服务。

(2)推行客户与风险经理双签制。挑选业务资深员工或技术专家担任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经理,专门负责信贷审批。在信用分析过程中,风险经理应对客户提供的信息进行调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还需要借助于一些标准分析技术,来对客户清偿债务的能力进行评估。在信贷经营和信贷管理前后台分开的基础上,推行信贷审批双签制,即对每笔授信业务根据额度的大小,确定一定级别的风险经理和客户经理两人共同签字同意,风险经理拥有最终决策权,超过风险经理权限的大额授信业务,提交风险委员会讨论决定。

2.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防范操作风险。2005年3月银监会的《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首次将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列为银行面临的三大风险,大大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重视程度。而在扁平化改革以后,操作风险更是成为基层行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内控体制不健全,是商业银行发生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操作风险防范,应当尽快完善内部控制体制。.

(1)完善内控制衡机制。银行内部缺乏内部制衡机制,银行管理人员对内控管理的认识不足,都会产生操作风险。因而,现代意义上的内控制度已成为银行必不可少的管理机制。首先,明确业务操作中各岗位的职责,建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关系,进一步规范授信程序,在授信审批制度中要做到分级授权,授权有限。强化监督机制,不断进行检查,整改和考核。其次,保证内部稽核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完善稽核监督功能,做到事前稽核,事中稽核和事后稽核相结合,建立高素质的稽核队伍并且运用现代化的电子稽核手段。

(2)构造分工明确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操作风险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内生性和难以度量性,各类案件往往以不经常发生的离散事件或偶然事件等形式出现,因此业务发展、业务管理、稽核监察等部门应密切配合,承担各自部门的操作风险管理责任。操作风险控制、业务操作和后台服务等部门的职责和报告渠道应充分分离,避免利益冲突。商业银行可考虑首先在基层行设立独立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由它带领各部门密切配合,具体组织协调操作风险防范工作,不断汇总操作风险管理信息并向管理层报告。

另外,管理阶层应定期检查银行的操作风险战略,负责在银行产品、业务和系统中建立管理操作风险的政策和程序,并且让员工及时了解潜在的银行各种产品、业务和系统开发中的操作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地进行防范和规避,建立良好运转的内部信息流程。

3.建立利率风险管理体系,控制利率风险。

(1)建立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定价机制,以提高基层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健全资产负债管理的科学运作机制,增强利率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利率风险内控机制,规范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授权、执行、监督等各环节的行为;健全利率信息传导机制,增强市场利率信息传导的时效性。

(2)建立适合基层特点的利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商业银行应当尽快开发出兼具数据采集、加工处理、动态模拟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充分利用银行自身和公共的经济金融信息资源,提高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利率风险管理决策质量的改善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和技术保障。

三、扁平化改革后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保障措施

基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银行要从根本上做起,为风险管理提供有利的条件和保障措施。

1.加强基层商业银行监管力度。目前的银行监管过多依靠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而来自商业银行内部的监管、银行业协会的同业自律及来自社会中介的外部监管明显过于薄弱,如何完善银行自身监管体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基层商业银行本身,要完善监管责任制体系,增强责任制的可操作性,要实现授权定责、权责平衡;要改进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绩效挂钩式的激励机制,同时实行监管过错责任追究制、消极作为追究制,充分调动监管人员的积极性;要加快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及早制定统一、规范的监管岗位操作规程,以明确分解和定位岗位责任。

2.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要从根本上树立全面风险控制意识,力图消除或减小扁平化改革对基层商业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银行风险具有隐蔽性、职务性、突发性和破坏性。首先,风险管理人员要掌握基层银行风险的分布状态、特征及走向,加强对风险的前瞻性研究,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其次,基层银行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强化全体员工的法制观念和内控意识,制定风险控制责任制,层层抓好落实,尽可能堵塞各种漏洞和盲点,形成强烈的内控氛围,把风险系数减少到最低限度,监控重心要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防范过渡。再次,要坚持并完善防案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情况,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分析风险要害点,找出风险隐患并分析原因,不断更新技术和完善相关制度.指导全行案件防范工作的开展。

3.提高基层人员素质,加大对新业务的培训力度。扁平化改革后市行直接对营业网点进行监控,由于其能力的有限性,不能为基层营业机构提供很周密的指导。而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没有熟练高超的业务技能是不可能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隐患的。因此要加强对一线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岗位要求和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风险意识,把规章制度要求落到实处,对一些违规行为能够及时纠正、制止,真正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要加强对后台监督和检查人员的培切i,努力提高检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专业的、权威的执规检查队伍。对全体员工要进行多岗培训,鼓励员工学习掌握先进的专业技能和必要的风险管理知识,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和不同业务岗位的需要。

在基层商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全体员工要齐心协力,把握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特点,利用各种风险防范措施克服扁平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达到减少风险损失、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浅谈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问题与对策

论文摘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培养风险管理文化,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宏观经济预警系统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日期的临近,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日益复杂。风险管理不仅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而且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中的重要一员,也开始重视和强调风险管理。不过,由于诸多原因,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加强风险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目前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管理理念不强。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坚持把拓展优质市场和优质客户,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摆在突出位置。这使员工们形成了强烈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思想观念。主要反映在:一是自满心理。员工们在面临发展较好的形势下,自我感觉良好,滋生出许多懈怠情绪,特别是在一些领导层和管理层中,提到经营说得头头是道,但一提到风险管理却是模棱两可。二是侥幸心理。总认为多年没引起风险。自身引起风险的可能性就像中大奖,概率极低,从而产生麻痹思想,放宽了管理要求。三是抵触心理。认为抓管理、防风险总是时时讲、常常提,很烦、很累,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搞形式、走过场、做表面文章等现象。四是功利心理。认为抓银行业务发展容易见效,其结果看得几尢、摸得着;而抓管理、防风险,时间长、见效慢,不同程度存在“管理为业务让路”观念。五是随意心理。部分员工一旦碰到具体问题,往往习惯成自然,难以摆脱以习惯代替制度、以信任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制度的陋习。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执行不力。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重业绩,轻管理”,致使各级业务管理部门对业务及服务的推出只注重业务的操作方法和业务的适用性、效益性的培训,忽略『l对业务和服务存在的内、外部风险的研究。首先,在信贷风险控制上出现贷前调查不深人、贷中管理不全面、贷后监控不敏感等现象。其次,当前银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新业务此起彼伏。随着创新产品的不断出现,新的经营和管理风险也不断产生,而对这些风险进行控制的相应制度建设没跟上。第三,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考核激励和惩处机制不健全,把业务发展指标作为衡量一个经营机构绩效的主要标准,风险管理目标的权重很低。由于内部管理考核指标较软,相关激励机制缺失,使得基层行缺乏明显的动力效应,挫伤了员工们防案件防风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人员管理上存在问题,风险管理人才缺乏。首先,一些支行管理层仍然存在“重业务、轻管理”思想,对抓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存在畏难情绪,由于他们直接跟客户接触,跟金钱打交道,独立性大,复杂性强,容易发生权力失控问题;其次,部分营业机构负责人的业务素质由于跟不上网点功能综合化发展的要求,对制度规定不熟悉,领会不准确,以致在执行过程中产生偏差;再次,柜员合同工是一线业务的主力,但是由于待遇等多种原因,执行制度责任心不够强,业务不熟练不精通,影响r营业网点的规范化管理和规范化操作。最后,风险管理人员数量较少,缺乏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txl,险管理技术的专业人才,没有形成职j,k化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四)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识不够,准备不足。在我国间接融资占主体的融资框架下,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迅速扩大成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济过热中所扮演的这种角色,也必然使它成为随之而来的宏观调控的.rxt,险承担者。例如,从2003~v9月开始。中央银行相继采用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浮动、再贷款浮息制度、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q-具x,j-商业银行经营行为进行大力度的调控。这调控措施,在降低信贷规模增长速度的同时,也给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二、新形势下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培育风险管理文化。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防范风险、控制风险的根本。这要求全体员工转变观念,克服思想中那些错误的观念,形成良好的风险意识。形成良好风险意识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培育风险管理的文化,把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中,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营造重视风险管理的氛围。所谓风险管理的文化是透过行动或文字的呈现,使全行职员随时察觉到风险的存在。它是一种融合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行为、风险道德标准与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力。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就是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起涉及到各部门、各项业务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理念,从而推r’-风险管理文化。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中,管理者特别要争当制度执行的模范,要勇于接受违规的处罚,通过自身的言行,向广大员212表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使风险控制212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员212行为由他律转为自律。

(二)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科学的管理制度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基础保nt,风险文化需要制度的支撑。在信贷管理上要做到:一是建立独立的内部评级部门,该部门在组织架构和人事任免上应独立于决策者和发放贷款的部门,以保证评级结果的客观性;二是建立合理的内部评估程序,确立风险管理标准、信息披露制度、评级认定程序等,以便银行首先对其面临的风险有正确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评估;三是建立内部评级in.督部门,在内部评级部门外部设立监督部门,以便定期对评级结果进行检验,从而对内部评级部门形成制衡作用。建立健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考核激励和惩处机制,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员212防范风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管理中,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克服有章不循的现象和打擦边球的现象。

(三)加强队伍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加强员212培训。银行人为因素的操作风险,主要是由员212管理酬劳方式和员212素质引起的,所以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员212管理制度,以提高他们防范风险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员212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减少操作失误。x,i-普通员212,要加强教育培训,使员212熟练掌tn并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柜员合同212,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用工制度,提高他们的212作积极性,建成训练有素、遵章守纪、文明服务的一线员212队伍;另外,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队伍,培养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的专业人才,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

(四)建立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第一,加大对国家宏观政策和经济形势的研究,从战略高度上确定银行业务的重点方向。银行在正常的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之外,应有服务于决策层的专门机构,研究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政策,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把握金融监管当局的政策取向,提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区域、行业,尽量避免因与国家或监管当局的政策抵触而导致的政策风险。第二,建立前瞻性的风险管理体系。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不仅要关注资产或项目当前存在的风险,同时也要x.i-未来的风险作出评估,并且建立可能的应对措施。也就是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要具有前瞻性,它不仅要看到眼前的风险,更要预测未来的风险。股份制商业银行要以周期为基础来评估信贷,在整个周期内估计信贷项目的违约概率。为确保足够的前瞻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实行风险管理中的“压力测试”,即要求银行应当预期到未来可能发生的对信贷的消极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制定x.i-策。第二,建立完善的风险准备制度。风险是可以管理的,但是风险的发生也是必然的。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并不完善,风险管理水平也不高,因而风险准备制度对于银行的持续经营就更为重要。第四,积极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结构调整,包括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调整。资产结构的调整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调整信贷类资产和非信贷类资产的比例,加大非信贷类资产的比重;二是调整信贷资产内部的结构,减少受宏观调控影响大的行业的信贷资产,最终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有利于风险分散的信贷资产组合。负债结构的调整则是要调整存款类负债和其他资金来源的比例。加大其他资金来源的比重。收入结构的调整则是要改变目前主要依赖于利息收入的局面,增加非利息收入的比重。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关于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论文摘要:次贷危机(subprimelending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是指在美国爆发的,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从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着手分析,通过对产生原因的分析而提出我国银行业应对的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次贷危机;商业银行;风险

自2007年以来,次贷危机正影响着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而从中反思其成因,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1次贷危机与次贷的概念

次贷危机(subprimelending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是指在美国爆发的,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次贷也称为次级抵押贷款,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此类借款人没有稳定可靠的收人来源,没有信用记录或信用级别低,债务负担沉重,还款能力低。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相对于优质贷款,次贷存在很大的风险,但是美国的金融贷款机构,采取的是一种资产证券化方式,将次贷证券化,将风险通过证券市场转移和分担给了下家。所谓资产证券化,就是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使其具有流动性。其形成的金融产品就是资产支持证券。商业票据、抵押债券、股票等都属于资产证券化的金融产品。而次贷证券化就是将次级抵押贷款与其他类住房抵押贷款一起打包,通过发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债务抵押债券等方式,出售给境内或境外的投资者。

2次贷危机的成因

次贷危机爆发的偶然性中孕育着自身的必然性,分析其原因如下:

(1)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是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2)部分金融机构违规操作是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根本原因。

在美国次级房贷的持续繁荣期间,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许多金融机构在做房屋价值评估时运用电脑自动化评估,而这种自动化评估的可靠性尚未经过验证。还有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了自身利益,利用房贷证券化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使得这些高风险资产进入投资市场,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3次贷危机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次贷危机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失效。在次贷危机发生前,充足的市场流动性和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使得一些机构高估了市场吸收风险的能力,很多机构的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技术出现了不足,尤其是集团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缺失,导致机构未能对主要风险加以识别或有效管理。次贷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界来说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我国银行业应充分借鉴。

(1)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时刻将风险控制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

一个好银行,必须要树立一个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一个合格的金融工作者,头脑中始终要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我国商业银行应认真吸取美国次贷危机遭受损失的教训,从预防经济周期波动和外部冲击的角度出发充分评估风险,在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之间取得平衡,必须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注重长远利益,实现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尤其要注重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金融风险最主要的还是信用风险,如果放弃了对客户自身还款来源和信用审查的话,那信用风险的闸门就打开了。目前,我国各家银行对房贷申请人的把关较为严格,也没有次级贷款。但是,我国尚没有较为完整的个人信用记录和较为严格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一些地区房市也存在较为严重的泡沫;此外,还存在定数目的假按揭贷款。因此,加强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中之重。

(2)建立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推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银行各部门和各敞口的风险进行通盘管理,依据统一标准进行风险测量,并根据业务相关性进行主体的风险控制。目前,许多外国银行已经开始使用新一代风险测量模型,风险管理部每天用风险价值var测算市场风险、跟踪信用风险、分析收益与业务量的关系,计算边际收益和违约概率,并据此确定准备金数额和配置经济资本。全面风险管理需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流程设计等多方面的制度基础。

目前,国内有少数几家银行已经设立了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但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以及部分股份制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仍不够完替。全方位风险管理模式是银行业发展的一个国际化趋势。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必将获得迅速发展,利率和汇率管理体制逐步放开,金融衍生工具大量出现,银行风险敞口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纳入到整体的风险管理范畴,加以全盘统一规划,从组织、技术、人员上做好准备,逐步推行全方位风险管理模式。

(3)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

由于国内流动性非常充足,国内银行对流动性风险重视不够明显。为获取更多的利益,有的银行的超额备付金常年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同时,我国大多数银行的期限结构非常不平衡,短借长贷的情况很多,特别是中小银行,这种状况更普遍。一旦市场发生逆转,市场信心下降,对于中小银行将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充分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合理调整期限结构,保留适当的准备,做好流动性风险测算。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浅谈完善信贷管理系统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论文关键词:信贷管理系统 存在问题 改进建议

论文摘要:在中国银监会成立以来陆续的一系列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中,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系统建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信贷管理系统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工作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银行的一些做法,对信贷管理系统的重要作用和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信贷管理系统建设的意见。

中国银监会成立以来,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系统建设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信贷管理系统的建设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联系工作实践,结合国内外银行的一些做法,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系统的重要作用和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信贷管理系统建设的意见。

一、信贷管理系统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保证客户和业务资料的完整性、充分保障银行权益。以往银行的客户和业务的档案资料都是保存在各个经办网点甚至由经办业务人员以纸制材料的形式保存,由于种种原因,信贷档案中部分资料丢失、客户情况交接不清的情况时有发生,增加了贷后管理的难度,一些重要法律文件的丢失更有可能直接导致银行权益受损。而信贷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扫描、影像微缩和ocr等先进技术,借助高速网络,实现档案集中保管,同时做成影像文件存储在信贷管理系统中,经批准有关人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阅,能有效保证客户和业务资料的完整性,减少银行可能存在的重要档案文件丢失带来的法律风险,充分保障银行权益,同时减少手工档案整理、调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二)实现对业务的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杜绝越权违规行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商业银行的管理手段大多还是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安排,依靠人员的执行自觉性实行软约束,违规越权的行为只能通过事后的检查和稽核发现。运用完善的信贷管理系统,银行可以实现对机构、人员的授权控制功能,使越权业务无法办理;通过系统设置各种监测内容、预警信息和控制参数,银行可以实现对业务办理和客户管理情况的实时监测、预警,对机构办理业务各阶段的质量情况进行自动监测,使总行和分行管理部门的各项信贷政策措施的执行落实到位。

(三)提高行业、客户、产品风险的分析和预警能力,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在没有信息系统技术手段支持的情况下,传统的统计手段是依靠从下到上层层上报汇总,各部门统计分离、条块分割,统计el径、统计方式很难达到完整统一,统计工作效率低、数据不准确、灵活性差、时间不连续等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无法对银行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应用信贷管理系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统计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一是通过系统可以保证全行信贷业务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和数据的完整性;二是基层人员只需录入原始信息,数据的汇总由系统自动进行,可以大大提高统计工作效率。三是利用市场上的商业智能统计软件对业务数据进行纵深挖掘分析,使各级经营管理者可以随时全面地了解信用业务的存量及变化情况,准确预测并提出未来信贷业务拓展组合的发展、变化和调整的方向;预测资产质量趋势,及时采取监控处置措施,使资产质量保持良好状态。

(四)实现电子化审批流程,提高信用业务办理效率。传统的信用业务审查审批程序,依靠纸质材料在经营机构、分行、总行各级审查审批人员中传递,在项目档案的交接、邮递过程中耗费大量时间,效率较慢。若实现电子化审批流程,基础数据、调查报告由业务人员录入,重要资料进行扫描,系统按照审查审批流程逐级发送相关人员审查审批,可大大提高审批效率,节约办公成本。而且通过在信贷管理系统中完善审贷委员审批系统,可很好地解决在纸质审批情况下流于形式的审贷项目背靠背签批问题。

(五)充分利用系统数据,实现风险量化管理。风险量化管理的基础是利用技术手段,以电子化的形式积累足够多的、连续的、有效的历史数据。只有通过信贷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用,才能达到这一要求,为开展风险量化分析奠定基础。

二、当前信贷管理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经济仅作为信息登记系统,管理功能亟待加强。国内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通过系统运用,实现相关制度的硬约束,控制操作风险。但目前不少银行信贷管理系统主要还是作为一种信息登记系统,没有把银行各项信用业务都整合在同一系统中,系统的管理功能和风险控制功能亟待加强。这也导致各行在制定业务操作与管理制度时没有充分考虑在系统中实现电子化手段约束的要求,有的存在一些非确定性描述和主观判断推测,难以在系统中实现,这是系统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二)从业务系统准确获取的数据与信用业务人员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均有待加强。信贷管理系统的许多信息都要从银行相关账务业务系统(如会计系统)获取。由于目前国内银行业务系统的电子化建设起步较早。业务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管理系统的数据需要以及如何保证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导致管理系统很难从业务系统获取准确的数据。同时信用业务人员办理业务过程中录入的有关客户信息准确性也不够,存在错录、漏录、随意录的情况。

(三)系统用户广泛,开发、培训、推广和管理难度较高银行信贷管理系统的用户包括总分支行的各级负责人信贷业务管理人员、审查审批人员、客户经理、贷后检查人员、放款中心人员、统计分析人员等等,覆盖了全行1/左右的员工。不同岗位的用户涉及的系统功能、操作方法不一样,使系统开发、培训、推广和日常运行管理存在着一定复杂性和难度。

(四)基层人员对系统使用还不够重视。银行各级管理部门一直都在强调加强管理,要求提高对规范使用管理系统的重视程度,但由于业务办理及管理主要还是以手工方式进行,同时考核机制不合理,片面追求当期业绩,具体的管理工作不落实,导致基层行的负责人和业务人员往往将系统操作视为一项额外任务,被动使用系统,造成部分信息录入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使系统能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

三、加强信贷管理系统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一)采取“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开展系统建设工作。各商业银行在开始进行信贷管理系统建设时,就必须由业务部门和科技部门对系统进行整体规划,明确系统的总体目标以及各阶段的实现内容及数据的分布情况,按照积累数据、规范管理、模型分析为系统建设分布规划原则,分期实施。一是尽快着手积累数据,以早日达到模型分析的数据量要求。二是尽早实现已经比较明确的需求,为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技术支持手段。三是不断总结系统建设经验教训,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将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真正的“管理信息系统”。一是整合各类信用业务(包括公司、同业、个人、资金业务等方面)的操作与管理、控制,改变目前各家银行信贷表现系统只反映公司信用业务的情况,使系统能全面反映银行信贷业务的全貌。二是强化信贷管理系统管理和风险控制功能,完善其原有的信息登记功能,在制定业务操作与管理制度时充分考虑在系统中实现电子化约束手段的要求,提高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三是提高系统数据的深度挖掘能力,客观、综合地反映业务状况,揭示业务发展趋势,为管理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还要按照新巴塞尔协议要求,为开发内部评级提供足够和准确的数据,使银行风险评价、管理方法与国际接轨。

(三)增强行内各相关系统之间的协调,提高数据准确性。目前国内银行尚未建立起比较完整和全面的整体银行信息管理系统,出于业务上的需要,大多是建立多个比较独立的、关联性不是很强的账务系统和业务处理、管理系统,造成业务数据重复、分散、标准不统一。信贷管理系统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收集与信用风险相关的客户和业务等各方面详细信息,因此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分析与信贷管理系统相关的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情况,尽快统一各系统间的数据定义和标准,明确数据分布、传输和校验方法,并及时对相关业务系统进行改进。同时要加强对录入信息准确性的强制要求,适时进行检查纠正,保证系统信息与实际一致。

(四)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采用滚动开发模式,满足管理要求。信贷管理系统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银行业务创新速度的加快,管理创新不断推出的业务要求。负责系统建设的业务部门和科技部门人员应与使用系统的一线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充分交流,不仅了解对系统使用的改进意见,还应主动根据业务与管理的新需要,提出系统开发新需求、进行分析论证后及时改进,使系统更加合理、易用和严密。因此在需求敏感性和开发效率上,对负责系统建设的业务部门和科技部门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开发模式也提出新要求——采取滚动开发的模式,使系统建设形成良性发展。

五)合理借用外部力量,提高系统开发质量。建设信贷管理系统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工程,目前在国内外有不少公司长期从事银行信贷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在人员、技术、经验方面和国内商业银行对比存在明显优势。各商业银行可借助外部厂商的力量,弥补自身专业人员和开发经验不足的缺陷,少走弯路,提高系统开发质量。但因国内各银行间、国内外银行间业务发展与管理模式存在差异,所以在借用外部开发力量时,关键要做好客户化工作,避免出现水土不服,确保系统实用性。

(六)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增强系统功能。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除了金融机构本身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外,其他机构特别是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并将逐渐实现全国联网。在条件成熟时,通过和这些外部机构的数据共享,能极大地提高银行本身管理系统的信息获取能力及其准确及时性。如与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的系统联网,就能够及时获取全国所有企事业单位的登记注册信息;与税务机关的系统联网,就能及时了解本行客户的纳税欠税情况;与人民银行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联网,实现自动提取本行客户在其它银行的信用业务情况及贷款卡年检情况功能。因此,必须依靠各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支持,尽快做到互相配合、信息共享。银行业应在各种场合积极倡导、推动、促进信息共享的建设工作。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试论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措施

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关系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一家银行能否实现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否有持久的竞争力,风险管理水平是一个根本的制约因素。从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发展史看,因风险管理不当、资产质量低下而倒闭、被政府接管的银行不乏其例。这些方面的案例警示我们,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成败及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风险管理能力构成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根本,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一、培育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

商业银行作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金融企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动不断增强。由于受到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势必会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尽快培育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和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的相关规定,健全的风险管理理念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一致性理念。即银行应确保其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相一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银行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股东的效益,而进行风险管理则是为了减少失败的概率,降低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从而确保银行实现更多的利润。由此可见,银行的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全面性理念。即银行首先应确保其风险管理能够涵盖所有业务和所有环节中的一切风险,即所有风险都有专门的、对应的岗位来负责。在全面性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于新产品、新业务,银行应确保这些产品、业务在被引进之前就已经制定出适应的风险管理程序和控制方法”。即人们常说的“制度先行”。

3.独立性理念。即风险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之间、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要相对独立。独立性理念的实质就是要在银行内部建立起一个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风险管理机制。因为清晰的职责划分是确保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前提。

4.权威性理念。即银行应确保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具有高度权威性,尽可能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以确保其客观性和公正性。银行的风险管理势必要渗透到业务部门的运作中,因而很容易受到抵触。如果风险管理部门没有强于业务部门的权威性,风险管理工作将难以顺利执行下去,必要的监督可以确保各个岗位职责的充分实现。

5.互通性理念。要求银行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而在银行内部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即风险管理部门与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各相关部门之间要保持信息的互通渠道。风险战略的出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能获得的信息是否充分。而风险战略能否被正确执行则受制于银行内部是否有一个充分的信息沟通渠道。因而,信息系统是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6.分散与集中相统一理念。为了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应有不同的部门来负责,即风险的分散管理。与此同时,不同的风险管理部门最终都应直接向高层负责,由管理层统筹规划,即实现风险的集中管理。风险的分散管理有利于各相关部门及最终力量将各类风险控制好。风险的集中管理则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银行面临的全部风险,从而将风险策略与商业策略统一起来。风险管理过于集中往往使该部门力不从心,不能专心于某类风险;风险管理过于分散则往往容易造成管理真空,甚至违背银行的发展策略。

二、发挥信用评价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信用风险管理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更好地发挥信用评价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1.利用信用评价的结果进行信用风险的度量。信用风险是银行面对的最基本的风险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风险。如何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一直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难题。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客户的违约率和贷款的损失率。一般来说,有着较好信用等级的客户,其违约率较低,而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其违约率较高,贷款的损失率也较高。为获得不可缺少的大规模的样本,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努力就是必不可少的。

2.根据贷款的信用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的资本金水平。做好信用风险管理,预防意外损失,降低破产概率的重要方法是持有足够的资本金,但并不是资本金越大越好,而是要根据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来合理确定。在信贷资产的内部评级走向更精细的趋势下,银行可以根据信贷资产的风险度确定合理的资本金要求。

3.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做好贷款风险分类。实行银行贷款分类主要是为了加强对贷款的风险管理。因此有必要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完善贷款五级分类的方法,通过分析掌握客户的经营周转情况和发展趋势,真实地将贷款按照风险程度分层管理,随时掌握客户的信用等级变化及贷款风险变化情况,对处于风险程度上升的贷款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风险积累、积重难返,有效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

4.根据信用风险状况,计提呆账准备金。现行制度规定将准备金计提的自主权交给银行,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规定了“金融企业应当根据提取呆账准备金的资产的风险大小确定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同时规定“呆账准备必须根据资产的风险足额提取”。由银行自主决定,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建立健全信贷资产质量分类评估体系。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

首先应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其次,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方法,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其他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第三,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适应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二是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行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三是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内部条框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并不断摸索以业务主体为中心的管理体制。要逐步实现在业务部门设立单独的风险管理部门,通过它在各部门之间传递和执行风险管理政策,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最后,要提高风险管理技术。使用内部评级法和资产组合管理等先进的风险度量和管理重要技术。

四、重新定位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控的关系

在风险管理中应综合运用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控两种手段,实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提高风险管理整体效能。如根据非现场监控提供的线索制定现场检查计划,明确现场检点;通过非现场监控持续跟踪监测现场检查所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提高现场检查的针对性、实效性;借助现场监管深挖、查清非现场监管无法核实的问题;根据非现场监管的结果确定现场检查的频度、深度和广度,实现差别监管。在现场检查面,要按照风险管理总体目标框架要求,制定中长期风险管理规划,以常规性、延续性检查为主,尽量减少临时性、突击性检查。制定统一的现场检查工作制度与操作细则,实现现场检查立项、准备、现场操作、处理、结案各步骤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检查质量和监管权威。充分利用既有现场检查成果,分析梳理监管对象各项业务、各个环节上的风险因素,形成完整、系统的现场检查程序,减少监管差错,提高监管效率。在非现场监控方面,要建立高效的非现场监控网络,提高信息获取的深度、广度、频度和精度,为风险管理提供充分的依据。并建立安全高效的信息采集、传递、分析系统,为实时、动态、全面、持续的风险管理奠定基础。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使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终端联网,实现风险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预警以及建议方案等生成自动化、传输网络化,尽量减少人工操作,以确保风险管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浅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量化模型比较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量化 风险管理

论文摘要:商业银行是有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如何在有限的资本和无限的风险中找到适当的契合点非常重要,应用数学模型将每一类风险量化,用数学的方式找到精确的契合点是优化风险管理的追求目标。

风险管理作为一项提高收益的基本方式,必须要根据商业银行所要面对的风险及导致风险的因素建立精细的量化模式,才能使得风险管理者有所依据地实施管理,从而使风险成本达到最低。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国际银行已为各风险建立了相应的量化模型及方法。

一、市场风险的且化方法

目前商业银行测量市场风险的核心方法是风险价值法。风险价值法是近年来国外兴起的一种管理市场风险的工具var ( value of risk)方法—该方法可用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和给定置信水平、持有期内,对某一资产组合预期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进行评估。

计算vai方法必须要确定以下三个因素:置信水平、持有期限和资产组合价值的分布特征。其中置信水平是风险量化的可信度,一般在95 %-99%之间,不同的风险规避者有不同的要求,风险规避要求越高,可能的预期损失程度就越大,因而应选择较高的置信水平以提高var。持有期限由资产组合调整速度的快慢来决定,对一些流动性强、市场波动剧烈的资产可选择较短的持有期限,而对一些流动性差、波动性缓慢的资产,可选择较长的持有期限。var即用来代表投资组合的最大损失。

var的计算方法通常分为三种:参数法(para-me量icmodeling)、历史模拟法(his量oricalsimula量ion )和蒙特卡罗模拟法( mon量ecarlosimula量ion )。但无论何种计算var的方法,都必须首先确定考察期限和置信区间。该方法有一个简单的规则:考察期限一般同被考察交易组合的平均头寸转换周期相匹配,由于头寸汇总以及var模型运行需要时间,通常选取的考察期限不会少于一个工作日,在管理实践中,经常用到的置信区间有68%, 95%, 99%等。适当选择参数的唯一目的是使var模型产生出最具管理价值的风险信息。因此,模型使用者通常要根据本银行对风险管理的实际需求谨慎设定模型参数。

二、信用风险的量化方法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偿还其债务或履行其义务而给其经济主体经营带来的风险。信用风险测量模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信用度量术模型。该模型首次将信用风险与债务人的信用等级转移联系在一起,通过度量资产组合价值来确定信用风险的大小,旨在提供一个在风险价值框架内估计信用风险的方法。该模型的优势在于其第一次将信用等级转移、违约率、违约回收率和违约相关性纳人统一的框架来度量风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2. kmv模型。该模型是将默顿期权定价理论应用于贷款和债券估值而开发出的一种模型,它通过对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分析来预测发生违约的可能性。kmv模型的优势在于其借助股市对债务人质量变化更加敏感的信息优势,将上市公司的股价及其波动性联系起来,该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强。但该模型所基于的公司资本结构假设过于简单,另外违约回收率与其违约率之间关系的映射方法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因此在具体环境中运用该模型还需要具体的可行性测试。

3.信用风险附加模型。该模型是只考虑债务人对债券或贷款是否违约,不考虑信用等级,在固定违约率情况下,假定这种违约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无关。在风险期末,该模型还以风险价值法来估计组合损失以及所需的经济资本。其优势在于其数据需求少,故而特别适合对含有大量中小规模贷款的贷款组合信用风险进行分析。但该模型在运用时,受到一定条件和因素的制约。

三、操作风险的里化方法

1.基本指标法。该方法将单一的风险暴露指标gi与一个固定的百分比a相乘得出监管资本要求。因而监管资本kbu = gi a,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基本指标法下的监管资本应达到最小监管资本的12%。在此基础上,a应设在17%一20%之间。该方法的优势在于简单易行,这样计算出来的监管资本一般较高,而且由于使用统一的a,使得具有不同风险特征和风险管理状况的银行每单位的总收人要求配置相同的监管资本,使得操作风险管理优劣奖惩机制不能自动发挥作用,因而巴塞尔委员会认为该方法适用于一些业务范围较少的小银行。

2.标准法。在标准法下,银行业务被划分为八个业务类别:公司金融、贸易和销售、零售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支付和清算、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零售经纪业务。计算各产品线资本要求的方法是用银行的总收人乘以一个该产品适用的日系数,其中总收人可代表业务经营规模,也可代表各产品线的操作风险暴露。日值代表行业在特定产品线的操作风险损失经验值与该产品线总收人之间的关系。其计算公式如下:

标准方法下监管资本也应达到12%,该方法优势在于对业务类别过量了区分,并将不同业务类别风险特征的差异反映在计算中,但该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反映各个银行自身的操作风险损失栩正。

3.高级测量法。以上两种方法叫做初级测量法,其操作简便,但对风险的估计过于粗略,指标的选择和固定百分比的确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在高级测量法中常见的又有三种方法。

(1)内部度量法。该方法是银行采用监管者规定的标准,自己收集损失数据,自己估算风险资本的一种方法。将银行业务划分不同领域后,再在每个业务领域中定义不同的风险类型,对不同领域与不同风险类型的组合规定相应的风险暴露指标ei,和预期损失与非预期损失的转换系数y,并利用银行自己的内部数据计算损失概率pe和损失程度lge,公式为:

其中i表示业务领域,j表示风险类型。

(2)损失分布法。该方法根据损失资料库中每一种业务类别的损失特征选取拟合度最优的模型,对损失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做出假设,得到操作风险损失在未来时期内的可能分布。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该损失分布不是通过假设非预期损失与期望损失之间的关系而得到的,因而具有更强的风险敏感性。

(3)极值理论模型。该模型是专门用来衡量损失极值的方法,它通过推导超过一定临界水平的操作风险损失的具体分布函数,得出一定置信水平下var的估计值和超过临界水平的损失的期望值,并以此作为提取操作风险监管资本的参照。

当然,再好的量化模型也不能完全估算出风险的完全损失,只能起到降低风险从而扩大银行利润空间的作用。根据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资产组合后的风险会小于单个资产的风险之和,故而可在三大风险统一测量中找到效益最优,而风险较小的配置组合,从而达到节约资本成本的目的。另外,从银行的角度看,因为每个银行有其各自不同的风险特征,可针对其不同的风险特征设置不同的组合,做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要进行良好的风险管理,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具备完整的数据库,因为技术的运用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没有比较准确的数据资料做支撑,再好的技术也没有用,所以建立完善的数据资料是商业银行竞争的根基。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思考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差距较大。面对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我国商业银行亟需研究提高风险管理有效性。为此,本文以国际先进银行为标杆,借鉴经验、寻找差距,并就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效性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银行监管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永恒的主题。当前,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已经形成较为齐备的体系,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差距较大。面对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我国商业银行亟需研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有效性。为此,本文以国际先进银行为标杆,借鉴经验、寻找差距,并就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效性问题略谈拙见。

一、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

国际权威杂志对全球银行的排名,经常被作为衡量银行先进性的重要指标,如英国杂志《银行家》(banker)每年排出的世界前1000名大银行名单。通过对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实践的归纳,可以发现如下经验:

(一)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

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始终伴随着风险。花旗银行前董事长瑞斯顿将银行视为基于风险处理能力而盈利的组织,从本质上讲,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就是在可控的风险内获得最大利润。国际先进银行通常都有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认为应当积极、主动去管理风险,并通过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的来获取收益,而非消极、简单地回避面临的风险。1992年,瑞典因房地产信贷风险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危机结束后全国仅剩下4家商业银行。之后,瑞典银行业积极寻找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的方法,提高对房地产贷款操作风险的防范能力。

(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银行制度的核心,其优劣成败直接决定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由国际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实践可知,金融外部监管无论如何有效,也无法取代商业银行自身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后者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根本保障。国际先进银行一般都有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决策机构和保证其相关制度落实的银行企业文化,其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既有明确的委托一关系,又存在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防范内部人控制的风险,降低成本,同时又保证了银行经营运作的高效和效益,实现对管理者的约束与激励,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权益。

(三)重视合规风险管理。

20世纪90年代,全球银行业发生的一系列重大风险事件说明,不遵守法律和规章的经营最终会损害银行的长远利益。合规风险管理日益受到国际先进银行重视:明晰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合规职责,确保合规部门的独立性,并给予足够的资源支持。同时,强调合规并不只是专业合规人员的责任,而是银行内部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与每位员工相关,应从高层做起并成为银行文化的一部分。如德意志银行在全球分支机构设立独立的合规部门,强调合规与业务的协调发展,通过合规文化建设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合规的重要性,应努力发现问题、揭示风险,而不是掩饰问题、遮盖风险。

(四)先进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

国际先进银行都有一整套先进科学的风险管理流一般包括风险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监测、风险应对和控制等全过程,把银行不同客户种类(如公司、零售、金融机构等)的不同性质业务(如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等)所产生的不同类型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都统一纳入有效地风险管理范围。同时,通过流程的规范从根本上改变银行基层组织的认识,树立起全员、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五)采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

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风险管理技术趋于计量化、模型化和it化。重视采用最新的it技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运用大量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从而实现风险信息在全球范围的收集、传导和既体现风险管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特征,也使风险管理决策成为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行为。如1997年,摩根大通银行联合美国银行、瑞士银行等国际先进银行率先推出了信用风险计量法(creditmetrics),从证券组合、贷款组合的角度全方位衡量信用风险,同时还可以计量信用资产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差距

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外部监管力量的加强,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日益重视,陆续引入了授信管理、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并成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风险管理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但由于我国商业银

行长期属于国有,一直在政策保护下运行,缺乏风险管理的实践与经验,在管理理念、制度落实、全面风险管理等方面与国际先进银行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风险管理理念尚未全面确立。

目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仍存在着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风险意识淡薄。当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制度相悖时,往往以各种理由加以变通或回避,致使内控机制有效性难以发挥。此外,我国不少商业银行未将风险管理纳入管理者的考核指标中,对暴露出来的违规问题,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少有商业银行高管层因为风险管理问题恶化面受到惩戒,往往是案件或风险事件发生后才受到惩处罚。上述现象在银行基层网点更加突出。

(二)风险管理制度有效性不足。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形似神不似”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学习、引进了西方商业银行特别是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方法,但却缺乏发挥这些风险管理制度效力的配套机制,在具体操作中往往变形走样。例如,我国商业银行多为“部门银行”,各部门之间职责存在交叉地带,客户的一笔业务要跨多个部门才能完成,而且“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种情况下,银行难以做到内控有力。结果,一方面是银行的风险管理架构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另一方面则是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难以发挥,商业银行基层网点普遍存在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屡查屡犯问题,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不强。

(三)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有待深化。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形式上建立了“股东大会一董事会/监事会一经营者”的治理结构,但实际上仍未真正确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商业银行组织形式的改变和产权结构的调整,包括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并不必然带来良好的公司治理。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及上市,也未能解决旧有的问题:一是所有者对董事或高管人员的约束虚置或弱化;二是现有干部管理制度下,董事会或高管层缺乏重视银行风险控制以及长期发展的激励。主要表现在“约束过度”和“约束不足”并存,“零风险”的要求会导致约束过度(或激励不足)管理者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则导致约束不足。

(四)合规文化尚未真正建立。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案件仍时有发生,这与银行未能合规经营,缺乏良好的合规文化有关。因为风险管理制度设计得再完美,如果没有合规经营理念和深入扎实的合规性监督管理,在执行时也会出问题,银行违规案件时有发生。以国有重点银行监事会对某大型银行的现场检查结果为例,该行早已成立了合规部门,却没有覆盖至业务流程,也未建立向一把手或董事会汇报的直线管理体系,合规工作也被分散于各部门,如外汇管理的合规性由结算部门负责等,结果导致合规部门事实上被弱化。

(五)风险管理技术滞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仍然以经验分析为主,在风险识别、度量和监测等方面主观性比较强,科学性不够。不少银行还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风险价值var、irb、ama、raroc等概念刚刚引入,但尚未完全建立与商业银行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一致的内部风险监测、评价和控制系统,且缺乏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因而难以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管理。而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丰富,分类科学、量化准确。不仅有针对市场风险开发的var计量模型,还有针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计量模型。

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一)树立风险管理理念,提高制度执行力。

银行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提高,首先要有积极的风险管理理念,让员工认识到“风险无处不在”,合规经营才是风险管理的正确态度。对中小违规问题要及时、严肃处理,从而有利于预防重大违规问题和风险事件的发生。其次,建立正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合理设计薪酬差距和档次,使其与职位、等级、责权利相匹配,增强员工归属感与忠诚度。再次,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对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和借鉴,不能仅停留在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制度、方法和技术上,关键是要将引进的制度、方法和技术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作用。

(二)继续深化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打造流程银行。

现代公司治理机构的建设改革,有利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未来改革的着力点可以放在:首先,按照风险管理战略的要求,改革银行组织架构,实现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消除部门之间的职责交叉地带。其次,按照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风险的要求,梳理和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与业务流程,并通过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来为风险管理提供基础支持。

(三)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创建社会信用体系。

金融运行外部环境对银行的稳健经营也有重要影响,要构建完善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需要

不断完善外部制度环境。积极研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落实《物权法》,修订完善《担保法》和《破产法》等,在完善立法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特别要注重发挥司法力量打击金融逃废债行为,维护金融秩序。尽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准确记录各类客户的经济状况、收入来源、违约情况等重要数据,改善银行与客户之间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切实防范信用风险。

(四)加强市场约束,提高信息披露真实性。

随着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应当日益重视自身的市场评价。建议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信息披露要求,依据由内到外、逐步公开的原则,推动实现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市场化。在条件成熟时,引入外部审计机构等中介机构,建立和完善独立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的监督体系,提高银行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会计信息披露真实性的审计监督和处罚力度,对虚假信息披露的机构,要强化法律约束,依法严肃追究其ceo和cfo的责任。

(五)强化外部监督,提高监管有效性。

按照中国银监会“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新理念,提高监管有效性。一是加强非现场监管力度,关注被监管机构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政策的完善和有效执行,并结合现场检查情况进行监管评估,督促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二是适时把监管思路由规制导向逐步转向以原则为基础的监管,增加原则性导向,减少约束性细则和非审慎限制,明确被监管机构高管层对机构营运和风险管理的责任,促其改善银行的运行效率,提高竞争力。三是实施差别化的分类监管。根据银行风险评级结果的不同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对高风险机构要进行严密且持续的监管,对中风险机构进行定期、紧密监管,对低风险机构可通过统计分析或专项调研来取代现场检查。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效性需要整体合力,商业银行自身要从根本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外部监管要通过运用先进的监管手段切实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促进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并通过市场约束发挥对商业银行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

摘要:风险管理是银行的核心职能,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的核心能力,这不仅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基础,帮助其摆脱不良资产困境,还直接影响到产品创新、市场扩大、绩效管理、盈利能力等发展性问题。重构风险管理体系,应当按照银行业国际通行标准——《巴塞尔协议》的有关原则要求,借鉴世界先进银行经验,结合业务发展规划,建立符合国有商业银行实际的、完善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体系 再造

前花旗银行总裁沃尔特·瑞斯顿有句名言:事实上银行家从事的是管理风险的行业。这句话道出了银行的核td职能就是管理风险。然而,国有商业银行具有的却是一个失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在解决巨额不良资产和应对未来环境挑战的双重压力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刻不容缓。

一、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现状和失效原因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四大银行开始在信贷管理中全面采用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方法,后来陆续引进了信用评级、授信管理、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并成立风险管理机构统一专事风险管理,在审慎的会计原则、内控制度建设方面也取得进一步完善,随着银行经营范围和品种的扩增,风险管理涵盖的内容由表内业务到表外业务,从国内到海外分支机构,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也作了大量实践,近年来,风险管理逐渐得到重视并提到了经营管理的核心位置上来,制度、规则、方法和相关的研究得以丰富、完善,一个比较集中、统一风险管理架构雏形在四大银行内建立起来。与风险管理架构建设的进步相对照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却存在严重问题,造成风险管理体系失效的原因之一是体制造成的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扩张上,对资本金、准备金充足与否并不真正关心,长期不良资产问题并未真正列入管理者的考核目标,四大银行高管人员没有因整个风险管理局面的形成和一再恶化而被免职的事例。在产权和公司治理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国家信用担保和注资行为使四大银行在技术上破产却免于遭受挤提和清算,事实上助长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原因之二是缺乏系统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管理逐步被重视的过程中,虽然学习引进了西方银行的很多制度、方法,也形成了各自的体系,但是框架粗糙、基础薄弱、制度和技术平台没有建立起来,缺乏风险管理工具发挥作用的机制,在具体操作中经常被异化走形。原因之三是人员风险管理素养和银行文化跟不上,国有商业银行没有西方银行数百年的商业锤炼,缺少高度专业化的银行家队伍,缺乏规范的行业经营作风和优良文化氛围熏陶,形成了普遍的粗放经营习惯。

二、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再造的思路

1.熟悉现代风险管理的国际通行规则和构造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一般内容、方法、步骤,借鉴对照优良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确立风险管理体系再造的目标体系。巴塞尔协议框架原则已成为国际银行业通行的“游戏规则”,其对银行风险管理领域的指导原则得到普遍认同,也为指导国有银行再造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基本框架。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思想、理论、方法,已经形成齐备的体系,用于指导变革、补充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现有体系的缺陷。以国际领先银行风险管理作为学习标杆,借鉴其经验,寻找差距不足。结合三个方面构造出国有商业银行一个较标准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

2.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现状出发,抓住影响有效性的主要问题特征和薄弱环节,运用恰当的方法、措施、策略造就风险管理效果。无论是与巴塞尔协议要求还是优良银行的现行风险管理体系相比,国有商业银行在体制、市场环境、管理基础等方面有很多条件并不具备,所以只能从实际出发,在现状与目标之间,针对信用风险为主要风险、基础风险管理薄弱、风险管理人才和体制环境较差等特征,提出有效解决方法。

3.拓展建立和改造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路。不仅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和现状着眼,还应在银行外部建立更广泛的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在面临新的风险管理问题上拓展思路,寻求良策。

三、国有商业银行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一般内容

1.风险管理的对象和风险处置方法机制

银行风险管理的对象是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大的方面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与系统因素引起的资产价值波动,是无法进行分散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与个体因素相关的风险,能够通过组合进行分散掉。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可将银行的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违约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主要指价格波动风险,操作风险指网信息、程序、控制系统问题引起的操作不当、失误引起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预期的支付风险,各种风险往往相互蕴涵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风险处置手段主要有:避免消除风险、抑制风险、转移风险和承担风险。避免消除风

险包括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工作程序化、过程标准化、政策合理化可以避免操作失误和错误决策,通过约束激励机制防范投机冒险和失德行为,通过各种组合来分散风险。抑制风险主要包括对冲、掉期(严格讲前两种是组合的特例)、互换、期权等技术的运用。转移风险是通过保险和其他手段将风险转嫁。承担风险主要包括不可避免和难以转嫁的信用风险,这是银行需要积极管理的重点。对于风险管理,巴塞尔协议规定了包括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监管检查、市场约束三大支柱机制,并针对银行业面临的信用、操作、利率等主要风险提出了标准法、内部法两种计量办法和相应的资本管理原则,其中在资产风险加权基础上对银行资本充足率作出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不得低于资本的50%的要求。

2.管理设施和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

风险管理设施是指战略、政策、模式、组织、文化等一整套体系。风险管理战略是为了一个目标使风险管理设计、方法、工具和经营发展环境、业务结构相契合匹配的过程,战略把风险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有机组织起来。风险政策是一定时期内风险战略贯穿于业务的具体处理原则。风险管理模式主要分为集权和分权两种模式,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采取的是一种较为集权的风险管理模式,其优点是集中管理风险、保证控制,但是依赖于有效的信息传递,对风险反应敏感性差,不利于锻炼队伍和调动基层的积极性。风险管理组织一般包括风险决策的委员会、具体负责风险管理事务的职能部门以及独立的审计部门,一般的职能包括:政策制订和督导,授信管理及尽职调查,资产质量监控,风险管理过程控制与评估,风险业绩考核。文化由对风险普遍认同的理解、观念、信条、嗜好、习惯而形成的组织氛围。

有效风险管理要求风险管理设施适应风险环境,设施之间能够协调一致,渗透在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层次。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具备了设施的形式,但是在协同方面、在贯彻方面、在文化等软件方面较为薄弱。有效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只有完善有效的风险信息系统,才能识别、度量和分析风险,制订正确的管理措施,落实风险管理责任。信息系统包括存储客户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信誉记录、账户交易记录、合同信息的客户数据库,存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金融市场等信息的环境信息数据库,存储自身资产品种、数量、质量、分布的数据库,以及建立在规范、完整、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基础上的计量、分析、评估、处置系统。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实现现代风险管理的最大瓶颈。

四、提高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和策略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首先要建立风险管理战略,设立中短期和长期目标。中短期目标是尽快扭转现有风险管理局面,达到银监会提出的国有商业银行未来三年改革目标中的风险管理指标;长期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银行所应具备的现代风险管理体系。

(一)实现中、短期目标的措施、策略

1.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以信用风险为主要风险的特征,将不良资产比率控制下来,保证新增信贷质量,是最主要、最紧迫的目标,其次是保证达到符合巴塞尔协议原则的资本充足率、拨备水平及风险分散要求。不良资产率的下降,将极大缓解资本金补充和呆帐准备金计提的压力。控制不良资产比率,一方面对存量资产通过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处置,更为重要的是防范新的不良资产,对此,加紧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重点是事前控制方面,加强授信管理工作,加快风险指标体系和内部信用评级建设工作。补充资本和提足呆帐准备金可结合注资、发行次级债和上市妥善解决。

2.与产权及公司治理改革结合起来。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不上来,引进的先进方法发挥不了效果,原则执行不下去,与体制息息相关。巴塞尔协议原则以及借鉴西方银行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并不是复杂的框架和技术,而是制度基础、思想和机制。结合这次改革上市,将公司治理机制与风险管理机制协调起来,包括制衡、激励、内控和决策等方面。

3.通过业务转型改善承受风险水平。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主体在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其现有风险管理水平缺乏对信贷风险有效管理,使得传统业务在风险收益上不对称。利用国有商业银行网络优势加大现代综合零售业务(消费信贷)和中间业务,既是银行的发展方向,也是避开管理难度较大的高风险环境的良策。

4.总结过去风险管理中的经验教训。斯蒂芬·罗斯在新近发表的论文《法治金融》中,认为学习过去的失误是风险管理的核心。事实上,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包括西方银行)风险管理改进的路径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危机事件、重大违规或失误案例引起银行的警醒和对风险管理体系的漏洞查找、弥补整治,甚至引发立法和政策的改变。国有商业银行有无数的不良资产案例,从中可以进行很有价值的研究和挖掘,并可能导致发现并形成独到的风险识别方法、能力,遗憾的是,西方银行比我们更热衷研究这些案例。

5.注意防范新的风险。未来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新风险有资本市场运作风险(包括上市操作和并购风险)、跨国经营风险、银行衍生金融交易风险,以及信息技术时代特有的网络银行安全风险等。这里仅叙述近期上市的风险。上市信息披露风险不仅使国有银行的风险信息暴露于众,而且因不熟悉境外上市规则以及境内外标准差异造成操作风险,中国人寿事件就是—个例子。基金投资者可能只对短期逐利有兴趣,而对改造国有商业银行无恒久兴趣,这可能使得借助海外机构投资者力量实现公司治理的意图落空;而战略投资者的操作往往会造成股价的大幅波动,甚至海外战略投资者的背景复杂,操作动机不局限于逐利。防范新的风险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现实。

(二)实现长期目标的措施

1.对风险管理战略长远目标和政策长期不懈的执行。以巴塞尔协议框架原则和国际领先银行风险管理适合的做法为标杆,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对照,持续改进。贯彻落实和机制建立是一个关键性工作。第一,风险管理不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专属职能,要建立风险无时无处不在和全员参与的积极风险管理的理念。第二,风险政策制定要与业务政策相协调,在推行过程中要和业务有关部门、环节、人员充分沟通。第三,机制建立是长期作用力的过程,要强调建立强大持久的规范力量,对违规行为也要有强大的抑制力量,责任必须能够落实到人,激励约束要到位。第四,要有切合实际的推行方法,效果在于细节。比如:在向基层经办人员推出每一种产品时都要附上产品风险说明书,载明该产品的风险原理、操作原则、行为禁止等内容,起到提醒、帮助熟悉、规范操作指导的作用。第五,允许适当创新,例如,推行银团贷款办法,使单独决策中存在的约束软化在银团决策中得以硬化;银行在办理抵押贷款业务的同时可以设立抵押公司在二级市场运作,不仅使住房抵押贷款保持活跃性,而且在利率波动时,银行和抵押公司形成风险对冲,以稳定收益。

2.强化基础工作。无论是授信、评级等基本风险管理手段还是资产组合管理、raroc等高级方法,均要求以坚实的基础工作为前提,风险定量管理以及各种模型建立更是需要及时准确的数据和长期的验证,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方法的落后在于基础工作的薄弱。

3.人力资源、文化环境建设

将恰当的人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对于风险管理很有必要,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引进专业人才,建立推行人员风险履历;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员的风险理念教育和业务风险管理技能培训,例如可以实行产品风险导师制度,任何岗位说明里都提供有该岗位范围内每种业务风险可咨询的导师名单,员工随时可向某类业务的风险导师进行咨询。

五、拓展建立和改革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路

有效风险管理体系也需要银行外部机制的补充。银行与存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并可能存在垄断低效、内部管理失控等现象,银行经营行为具有外部性,其风险管理不善可能造成风险外溢甚至引起社会金融危机,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社会共同治理的机制。参与社会共同治理的力量包括央行、银行业监管机构、上市监管机构、财税稽核等政府部门,以及国际权威组织(行业协会)、独立审计评级等中介机构、公众、媒介等。在我国,需要建立和完善的银行业最重要的外部风险管理机制有:分工配合、优化配置的监管体系;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应急手段;防范和管理银行危机的存款保险制度;市场化托管和并购重组。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关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些思考

摘要: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历史及自身制度性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累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风险管理成为银行管理业务的核心。因此,构造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适时进行调整和创新,是银行提高其竟争能力的关健,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没有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商业化程度不高,政策性业务和行政干预仍很多,商业银行不能最终承担全部银行风险的责任。风险承担主体的不明确,有可能导致国家宏观层次上的银行机构风险管理意识相对淡薄,对风险管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风险管理组织系统的不完善

由银行董事会及其高级经理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风险内部组织系统是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我国大多数银行缺乏这种有效运作机制和组织制度的保障,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因而没有能力承担有效管理银行各方面风险的风险管理职责。

(三)风险管理工具魔乏

我国金融体系建立较晚,现行金融市场还不能向投资者和银行机构提供足够的风险管理工具,而国外商业银行的许多有效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至今尚未在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尤其缺乏衍生金融工具等有效转移风险的手段,因而我国商业银行既不能利用衍生金融产品来有效管理风险,也不用防范因从事衍生金融交易而带来的风险,也就缺乏风险量化管理的内在动因,这些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风险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四)风险管理人才缺乏和专业风险管理公司缺位

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含量非常高,对从业人员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我国风险管理人员与西方银行管理人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风险管理部门职能没有得到充分认识,许多与风险管理有关的培训没有普遍开展,而从业人员陈旧的知识结构也不能适应现代金融的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向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技术和服务的专业化公司,其缺位不利于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在金融体系内得到推广。

二、国有商业银行大,不良资产成因的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资产现状

虽然近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呈下降趋势,但总体看来,目前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绝对数下降的速度仍然偏慢,不良资产率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资产规模的扩张。如果短期内资产质量没有明显提高,不良资产进一步积累,不仅将影响其与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将危及我国金融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国有商业银行要成功地进行重组改制,吸引战略投资者,首先的任务就是要尽快化解巨额存量不良资产风险。

(二)不良资产成因的一般性分析

1企业方面

法人治理结构缺损,企业产权不明,监控机制缺乏,导致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是银行不良贷款的源头。国有企业经营呈现高投人,低效率的特征,运用了全社会70%的固定资产投资,80%的银行贷款,却只有40%的国民经济贡献率,其亏损不可避免的要转嫁到仍受国家管制的国有商业银行身上。

2银行方面

第一,银行风险意识淡薄。我国银行是从过去国家专业银行演变而来的,商业化进程较为缓慢,粗放落后的经营观念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并未完全消除,银行经营还是重规模,轻质量,加之有国家作后盾,自身危机感不强。到目前还没有一家国有银行经历过重大经营危机,因此,我国银行在风险的分析与防范上并没有做到位。

第二,银行自身制度性缺陷。我国国有银行进人市场化经营轨道较晚,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银行自身各项规章制度尚未全面形成,内部各部门协调配合与监督机制不健全,不能形成负责且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信贷风险约束和风险防范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导致管理不严,问题没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以至形成不良资产。

第三,银行风险监控不力。这体现在:贷前没有对借款人,贷款方式及企业经营环境等进行全面调查;贷中,贷后不能及时掌握借款人贷款使用情况,跟踪监控不力;出现风险后化解措施不力,缺乏化解风险的有效手段。

第四,信贷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要求。一方面,信贷业务人员数量和素质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需求不匹配。另一方面,信贷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是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不可回避的问题。

第五,同业竞争无序,银行间关系扭曲。

各家银行在业务扩张的冲动下,相互不适度的竞争,增大了成本,抵消了力量。同业间违章拆借,用拆借的资金”炒股票”,影响了正常的生产流转资金供给;还有的相互占用汇

差,影响了头寸调度,造成资金清算困难,使用效率下降。

3外部原因

导致不良资产形成的外部原因有: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严重滞后,政府没有建立起较为有效的失信企业惩戒机制,不利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安全;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在收贷,清偿过程中得不到法律的刚性保护,同时,政府干预和市场尚不发达,抵押物变现困难,银行债权难以真正实现。

(三)不良资产成因的深层次分析

1信贷资金财政化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第二财政”的角色是形成不良贷款的直接原因。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代行部分财政职能,把信贷资金用于无法偿还的财政资金用途,例如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对经济效益差而社会效益好的政策性贷款,还有将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低利率贷款间接补贴给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忽视了信贷资金回流和付息的内在要求。我国四大银行事实上承受了财政和国有企业转嫁的双重困难,积淀了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所有的成本。

2产权制度的不合理是国有商业银行不

良资产累积的深层次原因我国四大商业银行采取国有独资产权制度,这种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第一国有商业银行属于国家所有,而有中央政府,总行法人,分支行之间的层层使得所有者无法把目标百分之百地传输给者,经营者有可能不完全忠于职守。第二,国有商业银行本身不具有法人产权形式和资格,由此决定了它并无完全的财产处置,经营和从事信贷规模。结构,期限及价格等。第三,作为债权人的国有商业银行和作为债务人的国有企业最终为一个产权主体(国家)所拥有,所以在原则上,它们之间无法产生真正的直接融资交易关系。第四,产权限制异化,行政激励和约束成为经营组织的主要方式。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组织表现为行政等级和垂直集中领导的结构体系,以行政奖惩为特征,“官本位”意识普遍。这使得银行决策者在经营管理中常常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短期行为严重,造成巨大资金缺口。产权限制异化,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无法在根本上达到一致,个人利益的获取必然以损害团体利益为代价,这种代价将使银行整个经营体系受巨大影响。

三、改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改善信货审批机制,防范信用风险

1建立统一授信制度,防范客户信用风险

统一授信是指按规定的程序确定某一非金融企业客户在一定时期内对商业银行信用的最高承受能力,并以此作为对客户提供授信的依据。收集市场动态和客户经营情况,采用多种分析方法,评定客户偿债意愿及能力,建立银行客户资信评价体系。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审慎地确定客户的风险限额,按照即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客户的各种授信实行统一管理,用统一授信来控制客户信用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向客户提供授信额度支持,提高授信业务运作效率,加强金融服务。

2建立“专家审贷制度”,推行“双签制”,提高信贷决策的透明度

挑选业务资深或技术专家担任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经理,专门负责信贷审批。在信用分析过程中,风险经理应对客户提供的信息进行调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还需要借助于一些标准分析技术,来对客户清偿债务的能力进行评估。在信贷经营和信贷管理前后台分开的基础上,推行信贷审批即双签制”,即对每笔授信业务根据额度的大小,确定一定级别的风险经理和客户经理两人共同签字同意,风险经理拥有最终决策权,超过风险经理权限的大额授信业务,提交风险委员会讨论决定。这样做提高了信贷决策透明度和简洁性,有助于分清责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道德风险的滋生。

(二)完善内部拉制机制,防范操作风险

1完善内控制衡机制

银行内部缺乏内部制衡机制,银行管理人员对内控管理的认识不足,都会产生操作风险。因而,现代意义上的内控制度已成为银行必不可少的管理机制。首先,明确业务操作中各岗位的职责,建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关系,进一步规范授信程序,在授信审批制度中要做到分级授权,授权有限。强化监督机制,不断进行检查,整改和考核。其次,保证内部稽核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完善稽核监督功能,做到事前稽核,事中稽核和事后稽核相结合,建立高素质的稽核队伍并且运用现代化的电子稽核手段。

2培养适当风险管理环境,构造适当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管理阶层应定期检查银行的操作风险战略,负责在银行产品、业务和系统中建立管理操作风险的政策和程序,并且让员工及时了解潜在的银行各种产品、业务和系统开发中的操作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地进行防范和规避,建立良好运转的内部信息流程。

(三)加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控制利率风险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国内商业银行将面临利率风险等市场风险的考验。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等,银行可凭借对经济规律的洞察

力,对历史经济周期,利率周期的分析以及未来经济状况的分析,对利率进行科学准确的预测,控制利率风险。

(四)开展货后跟殊检查,加强货后管理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贷后检查不够,管理不严的情况,实行1贷后双线跟踪检查介,即在客户经理日常贷后检查的基础上,风险管理部门以普查和抽查的形式进行第二次的贷后跟踪。监控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搜集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信息,为银行产品创新提供市场需求信息的支持,扩大银企合作领域,并在回访客户时,及时推荐最新金融产品,密切银企合作关系。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浅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 经济体制转轨 金融风险 风险管理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推进,我国金融风险呈现出日益加大的趋势,在此形势下,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是稳定国内金融形势的关键。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是风险管理体系运作的重要保证,构建更合理和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采取适时而进的新方法,积极度量风险,科学管理风险,合理承担风险,才能获取与之相匹配的收益回报。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推进,我国金融风险呈现出日益加大的趋势,在此形势下,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是稳定国内金融形势的关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这是多年累积的结果,是国民经济各方面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无论是从银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来说,还是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来看,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构建更为合理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将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出发,参照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和技术,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形式、组织结构、风险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安排以及风险的度量技术等方面。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形式分为“自上而下”的集中管理模式和“自下而上”的分散管理模式。风险集中管理由总行统一管理风险,管理体系与整个银行的管理体系配套,风险管理效果取决于汇总后的风险信息质量及相关分析人员水平。其缺点是风险管理决策层远离一线,决策者难以保持对风险的高度敏感,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线风险管理人员缺乏管理好风险的积极性。风险分散管理对控制风险的权限下放,由分支机构根据各自面临的风险实施管理。其不足是如果相应制度缺失,风险管理的责任、权利和利益难以有效统一,就可能使风险控制流于形式。

(二)风险组织结构

风险组织结构一般包括:对风险负最终责任的董事会、被授权管理风险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政策实施与风险控制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监控风险管理政策实施的稽核部门和业务风险经理。董事会最终承担财务损失或股东权益减少等责任,防范、控制和处理银行所面临的所有风险是董事会的重要职能。风险管理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负责制订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对那些能够量化的风险颁布量化风险标准,对内部评估不易量化的风险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隶属于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日常的监督、衡量和评价量化风险的职责。其职责是:批准衡量财务风险的方法体系;监控风险限额的使用;审核风险的集中情况;衡量非正常市场状况的发生对银行体系的影响;监控投资组合价值的实际波动与预测值之间的方差;审核和批准信贷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所使用的定价模型和风险评估系统。稽核委员会通过内部和外部稽核人员来保证已获批准的风险管理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各业务部门的风险经理负责本部门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其职责是确保业务部门贯彻风险管理政策,并向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提供日常报告。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风险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一是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组成,是现代商业银行正常经营与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制度保证。二是明确业务部门风险控制分工及相互制衡关系以实现风险控制与管理中交叉监督和双重控制的效果。三是严密谨慎的授权审批制度。在内部建立针对贷款权限、风险限额和审批程序等内容的授权、审批制度。四是有效的内部检查与稽核制度。

(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安排

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是风险管理体系运作的重要保证。包括:一是风险管理政策督导。制订下达授信政策导向、授信资产管理目标、风险管理政策及相关规章制度;审核分支机构制定授信业务的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确保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一致性;对各分支机构在执行中的具体授信管理问题给予指导。二是客户统一授信风险监控。负责制订授信业务授权管理办法和授权方案,明确各分支机构的授信审批权限。三是尽职调查和风险评审。信贷业务部门受理的所有授信项目都要经过风险管理委员尽职调查小组的调查和集体审议,才能报送决策层审批。四是资产质量监控和后评价。监测、分析和管理资产质量整体状况,监督各项授信规章制度的执行,监控其授信资产质量及授信执行情况。

(五)风险度量技术

1.风险价值法fvar)。var把银行的全部资产组合风险概括为一个简单的数字,并以货币计量单位来表示风险管理的核心——潜在亏损。var实际上回答了在概率给定的情况下,银行投资组合价值在下一阶段最多可能损失多少。

2.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raroc)。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是收益与潜在亏损或var值的比值。在对其资金使用进行决策时,不是以赢利的绝对水平作为评判基础,而是以该资金投资风险基础上的赢利贴现值作为依据。银行应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这也是raroc的宗旨所在。决定raroc的关键是潜在亏损即风险值的大小,该风险值或潜在亏损越大,投资报酬贴现就越大。

3.信贷矩阵(creditmetrics)。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计算某项或某组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通过var数值的计算力图反映出银行某个或整个信贷组合一旦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拖欠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积极致力于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果,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但与国外先进银行比较,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在意识层面

尚未形成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风险管理文化。当前,银行普遍增强了风险意识,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风险管理战略的执行还缺乏一致性,尤其是基层行在贯彻风险管理方面还多少存在被动消极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风险防范的难度。

(二)在体制层面

尚未确立科学、严谨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如何使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体现发展的规范性与灵活性的要求,并在风险管理方面最终实现价值最优化,在内控体系建设上存在不少制度空白或制度落实不到位,风险责任的划分和追究还缺乏较明确的管理举措等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在机制层面

尚未建立高效、流畅的风险管理流程体系。一方面,银行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风险管理系统很难在信息传导和共享、数据分析以及管理决策等方面发挥快速反应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基本的机制构建上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制度和规则的操作性不强,风险评估的手段不够。

(四)在技术层面

还处于对现代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的探索准备阶段。从硬件上说,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系统建设、数据收集与信息管理等工作还远未成形。从软件上说,对于国外先进银行已普遍使用的先进风险管理方法或计量技术,各银行内部还在积极摸索;在风险控制上,国内银行更多依靠计分模型、财务比率分析以及主观经验进行管理,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型以及满足风险计量要求的数据支持,资产评估的准确性不高,难以进行更深入的风险细分。

(五)在人才层面

适应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还相当缺乏。建立风险管理的信息平台以及引进和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人才不足是国内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瓶颈。如何引进以及建立自身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质量与效率,是目前国内银行亟须加强的一项工作。

三、如何构建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一)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文化体系

积极培育成熟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对促进商业银行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确立牢固的风险管理理念,有鲜明的风险管理主题,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其次要坚持人本观念,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让每位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风险,使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在每个机构和每位员工心中扎根,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再次要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全员风险识别和防范的技能和水平;最后,要注重工具创新,强调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注重对风险的量化分析,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二)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

一是从制订和完善制度出发,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性。首先,要适时废除过时的有关制度,对新制度不断加以完善,以适应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其次,要防止前后重复,让基层执行者无所适从。再次,要强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时候、任何层次上都不得有特权化阶层。最后,要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各级要严格执行制度,充分体现制度的严肃性和不可抗拒性。二是建立权力监控制度,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内部控制对银行员工的约束力会随着职位的升高而减弱,表面化的集体决策制度,看上去是降低了决策的风险,实则缺乏责任控制,易使权力失控。责任牵制是业务发展的核心问题,只有明确责任,才能使当权者谨慎使用自己的权力,实现相互之间横向与纵向的有效控制。

(三)建立全面、流畅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构建全面、流畅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一是要培育先进的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建立独立而权威的风险管理部门,以实现对各机构风险统一管理;三是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对各类风险实现全面管理;四是通过风险识别、衡量监测、控制和转移实现全过程管理;五是确定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协调联动管理。

(四)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体系

贷款业务是银行的重要业务,也是银行取得最大利润的业务,其面临的风险也是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1.强化贷款防范风险机制。首先,要建立一套信贷的审贷分离机制,将贷款的审查与批准分开,相互牵制,形成贷款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其次,要建立权责结合的考核与监督机制,完善贷款管理责任制。

2.设定定性考核指标,搞好贷前调查工作。银行在贷前应由专业人员对借款企业的信用等级、资金结构、经济效益、企业的发展前景等设立相应的考核指标进行审查,以明确企业的资信程度、偿还能力,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贷款。

3.选择适当的贷款方式。对新发放的贷款,采用适当的贷款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款的风险,要全面地实行抵押、质押、保证贷款,尽量少或者不发放信用贷款,对已经发放的旧贷款逐步进行补人完善抵押、担保手续。

4.跟踪、监测贷款的使用情况。要根据贷款的额度、方式、风险程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测贷款的使用情况。

5.加强对贷款的收贷工作。对于已经到期的贷款,银行应主动从借款人的账户中扣除。而对于已经形成的呆滞、呆账贷款要实行专户管理、定期催收,还要采取债权保全措施,依法清收。对于保证贷款,应主动在保证企业一位账户中扣收或向他行办理无条件委托收款,最大限度地收回贷款本金。

6.实行贷款损失补偿机制。银行对于一些已发生的数额较小的贷款损失,可以直接摊人经营成本。对那些数额较大的贷款损失,银行应建立隐性储备,适当提高每年利润中提取的贷款风险基金,来冲销数额较大的贷款损失。

(五)充分利用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

在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进行量化管理,实现经营过程中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模式,已成为国际活跃银行主流的风险管理理念。如j.pmorgan(jpm)银行于1997年开发的度量信用风险的creditmetrics模型、衡量银行全面风险的raroc绩效考核模型等。这些模型几乎均以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风险价值(var)技术为载体,把风险损失程度与银行经济资本的配置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数据充分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能够根据不同的适用模型测算出相应的风险损失状况,进而采取合理的处置措施。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应注重学习和引进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为风险模型的开发运用,风险量化系统以及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培养造就一批风险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风险管理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最稀缺的资源,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战略发展的高度,逐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考核和激励的人才开发体制,确立人才培养的职业发展通道,加强对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建立一支专业化风险管理团队。要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要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改革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大力选拔懂经营管理、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到银行的管理岗位,特别是高级管理岗位。引进、充实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建立起一支适用于全面风险分析的专业化人才团队,使各个岗位人员在整个风险管理系统内默契合作。

四、结论

在当前,商业银行的风险趋于全球化、多样化、复杂化,国际监管环境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金融创新连续不断,网络银行悄然兴起,并在逐渐走向成熟,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在融人全球金融大环境的进程中,需要顺应风险管理的新趋势,构建更合理和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采取适时而进的新方法,积极度量风险,科学管理风险,合理承担风险,才能获取与之相匹配的收益回报。相信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将更加地趋于成熟,其未来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前景。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考

【摘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但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都与国外同行存在明显差距, 因此, 我国急需加快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改革。文章首先阐述了 现代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领域发生的变化,然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一、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变化

金融 是现代 经济 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基本使命就是以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来获取收益。美国花旗银行前总裁沃特·瑞斯顿曾指出:“银行家的任务就是风险管理,简言之,这也是银行的全部业务。”

随着整个风险管理领域的迅速 发展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现代风险管理也表现出与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风险管理环境和风险管理方法的改变。

(一) 风险管理环境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利率、汇率及股票价格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应对市场化条件下这三大风险变量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金融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整合力度的加大,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现了一些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务于一身的集团化金融机构,在我国当前仍实行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制下,无疑使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由此而带来的国际竞争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市场大量创新金融产品的出现,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使得市场的结构更加复杂,商业银行理解和认知新产品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二) 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方法的革命

传统的风险管理主要采用管理的主观经验判断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缺乏 科学 的定量分析方法及手段,较少使用风险的量化模型,难以解决当前金融市场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风险度量和管理这一领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尤其var、csfp、kmv等大量先进的现代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的出现。这些风险管理技术的出现才使风险定价、信用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以及金融机构整体经济资本配置和全面风险管理得以迅速发展,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

二、我国现行银行风险管理的缺陷

近几年来,我国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银行高级管理层不再只盯着贷款业务,风险部门不再只擅长于管理风险,交易人员也不会谈衍生产品而色变。但是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银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还不完善

在我国,许多银行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治理规划,一些银行在组织结构设计上也存在缺陷。尽管大多数银行在表面上已经建立了多种风险类型的管理委员会,但他们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数量上要么太多,要么不足,而且都没有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责任。由于各委员会的职能和责任划分不够明确,也就难以避免管理上的重叠与缺口。

(二)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有力的技术保证。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起步时间较晚,导致积累的相关基础数据不足。同时, 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 使得不少 企业 的财务数据存在基础数据收集困难、公布出来的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等问题。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这些都制约了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

(三) 风险量化管理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还停留在最初阶段。虽然有少数银行自主开发出了模型,但都很简单,而且并未得到实践的检验。一些关键风险管理参数及计量模型,如预期损失(el)、经济资本(ec)、风险调整后收益(raroc)等并没有被大部分商业银行所采用,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更多停留在制度建设与资金计划层面,一些先进的风险量化模型与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与有效应用。

(四) 风险管理工具缺乏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商业银行规避风险、获取收益的重要工具,促进了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开展。然而,目前我国既缺乏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对冲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的平台,也没有成熟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供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转移风险。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 极大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多样化资产组合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 明显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途径

(一) 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对公司的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与责任的制度安排。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原动力。公司治理从根本上决定了管理层和董事会在公司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行为方式和利益关系,是商业银行实现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际上先进银行的做法,在制度上建立起 现代 治理结构和有效的内控体系,这包括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严格的内审制度以及独立董事制度等。

(二) 加强对现代风险管理知识和技术的学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现代 金融 理论知识的不断 发展 以及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出现了大量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使整个金融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否采用 科学 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已经成为反映风险管理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实践来看,国外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都具有雄厚的实力和巨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商业银行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尤其是建立现代风险度量方法和现代风险度量模型, 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计量工具。

(三) 加快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银行开展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通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大量的 计算 、对比监督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有利于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并且使得许多以前很难开展的风险监控手段变成现实。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尽快按照巴赛尔协议的要求建立起独立的、高质量的数据库, 加强基础数据的积累,并及时更新数据信息, 为国内银行风险的度量和检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同时要不断加大对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 确保信息系统开发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使信息系统最终能涵盖银行的所有业务。

(四) 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

我国的金融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践的发展, 为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保障金融安全,需要立法机关和相关的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在立法过程中, 应进一步加强规划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切实提高立法质量。银行监管机构应当要求银行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以及时识别、度量、监督和控制风险的发生。监管者应对银行与风险相关的战略、政策、程序和做法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定期的独立评价, 还要监督检查商业银行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否按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披露以及风险管理部门是否履行了风险监管职责等。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论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次贷危机

论文摘要:2007年8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全面爆发,对全球 经济 造成了巨大冲击。至今为止,危机已经造成全球众多知名的 金融 机构破产。文章通过对次贷危机原因的分析,得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次级抵押信贷源自美国房地产市场。美国发放房屋抵押贷款,要按借款人的信用好坏和钱包大小分三六九等。次贷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发放的住房按揭贷款。和信用好的人相比,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更高。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

1.利率的不断攀升是危机发生的外因。

(1)信用风险释放。为了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美联储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内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利率的上升直接导致浮息贷款利率上调,购房者月供金额不断上升,还款压力增大。而次贷申请者大多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信用记录也良莠不齐,当他们发现无力还贷的时候,拖欠和违约也就不可避免。信用风险随着利率的上升逐渐暴露。即使一部分购房者有能力继续维持还款付息,利率的上升也会削弱其提前偿付的意愿,现金流支付时间较先前的偿付假设呈现一定的滞后性,spv内部资金链日趋紧张。

(2)房地产泡沫破灭。利率的上升加重了购房者的债务负担,提高了投资房地产的资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和投机需求。在供给方面,利率上调使房地产开发 企业 的财务成本上升,迫使房地产企业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缓解资金链的紧张局面,销售压力日渐增大。由于一部分购房者无力偿还贷款,房屋被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没收后拍卖,重新回流二级市场,增加了房屋的供给。供需的天平逐渐向买方倾斜,房屋价格出现松动。当购房者对房价的预期发生变化后,持币观望的情绪进一步扩散,购房需求进一步的萎缩,2001年到2005年间积累起来的房地产泡沫终于破灭。

2.市场环境过热是次贷危机的内因。

(1)市场过热使投资银行改变证券化流程。传统的资产证券化流程是发起人将已发行的贷款“真实出售”给spv,形成与该资产组合的“破产隔离”,投资银行根据该发起人剥离资产的情况对现金流进行重组,设计出与资产池的特征相匹配且能够满足更多投资者需求的mbs和cdo产品。在此过程中,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资金周转周转情况,有效地进行现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在扩大市场业务和规避经营风险中寻求一种均衡。根据曾在美国最大的次级抵押贷款公司ameriquest工作了8年,现任深圳 发展 银行住房与消费信贷部负责人所提供的信息来看,传统的证券化流程早已被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牛市所改变。过热资本市场充裕的流动性使高收益债券需求的急剧增加,对市场感觉灵敏的投资银行 自然 不会放弃这块潜力巨大的业务,他们会根据投资者需求设计出不同的mbs产品:根据不同的信贷标准制定不同的债券条款和利率。在确保债券可以销售给下游的机构投资者之后,投资银行才会向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订货”,根据证券化的需要购买房贷资产。

(2)机构投资者低估了次贷风险。投资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将面临四种主要风险,即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提前偿付风险。机构投资者运用复杂的模型和定价工具来评估上述风险,经过 计算 将次贷定义为低风险高收益的债券而大量增持。但复杂的定价模型也不可能涵盖市场上所有的信息,一旦模型的假设条件不复存在,那么由该模型推导出的理论价值便没有任何的意义。

次贷危机是房价改变上涨的趋势引发的引用风险,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对这样的风险估计不足。信用风险直接引致流动性风险,mbs和cdo没有活跃的二级市场,危机爆发后该类证券无人接盘,持有大量中间档和权益档次贷的对冲基金甚至连止损平仓的机会都没有,当面临巨额的赎回压力和银行的催款通知时,只能选择破产清盘。流动性风险放大了次贷危机的损失。

(3)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贷款限制过于宽松。市场的非理性改变了资产证券化流程,对发放贷款形成了倒逼,急剧增长的房贷需求也使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之间竞争加剧,证券化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其发行规模也由过去的由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控制变成由资产市场决定——只要有购买需求,投行就会向抵押贷款公司订购更多的产品,迫使公司发放更多的贷款。当优质客户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的时候,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就会向低收入人群开拓市场,次贷业务也就越做越大。只要市场有人愿意向投行购买cdo和mbs,就等于将资金借给了低收入的购房者,资本市场上的资金被源源不断地导入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热度不断攀升,次贷业务不断扩大,流动性更加充裕,引发物价上涨,最终美联储备被迫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形成刺破泡沫的压力。

(4)评级公司丧失独立性和客观性。信用评级是资产证券化中的重要一环,被证券化的资产池中可能包含众多的单位资产(成百上千笔贷款),投资者无法直接了解到投资标的的基本面信息,信用评级就成为投资者了解证券风险和收益的重要途径。次贷危机爆发之前,标准普尔和穆迪等著名评级机构曾给予大量优先级cdo以aaa的评级,如标普将2005—2007年发行的cdo的85%都评为aaa级。在贝尔斯登公司的对冲基金2007年6月曝出危机后,标准普尔立即宣布可能会下调对612种此类债券的评级,债券总价值达120亿美元;与此同时穆迪公司也宣称降低对399种次级抵押贷款证券的信用评级,总价值大约为52亿美元。消息一出华尔街立即陷入了恐慌,次贷危机升级成为全面的金融危机。

虽然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错综复杂,但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金融机构没有正确评估其面临的一系列风险是其在次贷危机中遭受重大损失的重要原因。这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敲响了警钟。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面对的挑战

1.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缺乏全面风险管理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许多人在强调业务发展时往往忽视风险管理,甚至错误地把风险管理摆在业务发展的对立面上;二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和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三是风险管理意识没有贯穿到全行全员,没有贯穿到业务拓展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2.风险计量方法落后,风险计量技术达不到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尚未进行公司、国家、银行、零售贷款、专项贷款、股权投资方面等的细分;评级体系仍实行一逾双呆四级分类法和五级分类法,没有成熟的风险计量模型,信用评价仍以定性分析为主,客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较差;内部评级尚未应用于信贷决策、资本配置、贷款定价、经营绩效考核等方面;缺乏以风险为导向的资本资源配置机制。

3.对资本市场风险把握能力不强。

三、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1.从信用风险管理逐步转向全面风险管理。要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央行在确定最低资本充足率时就要考虑到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所需配置的资本金。同时,还要强化信贷风险监控体系,防范操作风险,不断开拓盈利空间,积累风险储备,防范市场风险。商业银行还需要改变住房按揭贷款是低风险优质资产的观念,做好按揭贷款的审批管理,防范银行工作人员的操作风险以及客户的信用风险。

2.引进先进的风险计量方法和技术。成立内部评级专门工作小组,对银行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找出适应银行自身需要的风险分类特征,建立符合商业银行自身要求的资产风险分类标准;建立一支风险评级专业化团队,优化调整专业人员结构,并进行定期培训,促使其知识体系及时获得更新,从而促进内部评级工作的有效开展。

3.提高对资本市场风险把握能力。加强内部学习和外部引进,提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一支懂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运用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增强商业银行对资本市场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增强商业银行市场信息的搜集、识别和处理能力。商业银行应随时关注国际国内 经济 、资本市场的新情况和新风险,尽量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息风险。

4.完善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考核是传导其战略意图、引导经营行为的重要载体,其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将风险管理的理念贯彻到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当中,我们应该建立新型的以风险为基础的考核盈利指标———按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raroc),其核心思想是:将风险带来的未来可预计的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一道,直接对当期盈利进行调整,衡量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并且考虑为可能的最大风险做出资本准备,进而衡量资本的实际使用效益,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raroc绩效评价法将银行的收益与银行所承担的风险相结合考核银行的经营效绩,缩小了管理者与出资人之间的目标差距,对改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方法具有积极意义。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浅谈基于经济资本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论文 关键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经济 资本 raroc模型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内容摘要: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监管的不断 发展 ,经济资本作为银行风险管理和价值创造的重要工具,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阐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视角下三种资恭的内涵,然后研究基于在险价值的经济资本计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raroc模型,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鐾,存和发展的根基,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风险管理主要研究如何防范风险,如何减少风险,而 现代 的风险管理着重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的补偿和定价机制。在国际银行业资本管理中,经济资本的提出和应用推动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的整体统一。因此,如何将风险量化为价格,用价格抵补风险,实现银行稳量增值和持续发展,对于银行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视角下的资本类别

2006年底实施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基于银行资本的风险补偿功能,提出资本的三种类型:

账面资本(bookcapital,bc)?账面资本直接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具体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一般准备组成,其反映 金融 机构实际拥有的资本水平,是银行资本金的静态反映,而不是应该拥有的资本水平。因此,账面资本与银行面对的实际风险并无关联。监管资本(regulatorycapital,rc o监管资本,是银行必须持有的符合最低标准的资本金。具体划分为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和三级资本其中,核心资本包括权益资本和公开储备;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普通贷款损失准备、混合资本工具、重估储备和长期次级债务等五类;三级资本即短期次级债务。

经济资本(economiccapital,ec o经济资本,又称为风险资本,并不是真实的资本,而是一种由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内部评估 计算 出来的虚拟资本,是为抵御各项业务(资产)的风险所需要的用以减缓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loss,ul);中击的资本支持和需求。

从实质上看,账面资本是商业银行自己确定的,主要用于优化资本结构和降低成本;监管资本是监管部门规定的,主要用于对外满足资本监管、信息披露和资信评级需要,不一定反映特定银行的风险特征,不能代表银行实际吸收ul的能力;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内部计算的,主要用于自身的资本和风险管理。

在险价值约束的经济资本计量

(一)经济资本的基本功能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敏感性,并激励商业银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思想就是,监管当局以银行内部测算的ec作为监管资本的基础。经济资本是银行为了承担风险而真正需要的资本,最主要的功能是防范风险和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保证商业银行对风险的补偿和管理,并满足监管要求;二是保证资本得以最优配置以获得最佳收益,同时可用于评价银行的战略并支持决策。

(二)经济资本的计量

经济资本的本质是风险,故经济资本计量的实质就是风险计量,即对非预期损失进行计量。经济资本比较严格的定义是在一定风险置信度内,在确定的时间段内,是银行运用内部模型和方法评估而产生的配置给某项资产用以减缓风险冲击的资本。

从统计学角度看,经济资本定义为在一定置信水平和持有期内,用于抵御非预期损失的资本,所以在数量上,经济资本等于最大损失减去预期损失。其中的最大损失,根据美国金融风险管 理学 家p川ippejorion的观点,即为在险价值(valueatrisk,var o用统计语言,var定义为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资产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由此可知,衡量var首先要确定两个数量时间间隔和置信水平。一般来说,时间间隔的选择由资产本身的特性决定,置信水平的选择取决于它的用途。

设v为某~金融资产或资产组合在持有期t内的损失,o[为置信水平,则:p{av>var}=1一a即在l时间内损失超过var的概率为1一oc。因此,根据经济资本的定义,可得:ec=var—e[v]其中e[v]为预期损失。

经济 资本配置下的raroc模型及其应用

(一)raroc模型的基本内容20世纪70年代,美国信孚银行首次提出了raroc(riskadiustedreturnoncapital,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模型。raroc是一个风险收益均衡模型,它的核心思想以及与传统绩效度量方法的最大区别是:在收益考核中引入风险调整函数,将风险带来的未来预期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直接对当期盈利进行调整,衡量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并且考虑为可能的最大风险做出资本储备,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益,使银行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与银行最终的盈利目标相统一。根据 现代 资产组合理论,rarqc可以被认为是业务部门的一种夏普(sharp)比率,等于一项交易、一种产品或业务的所有相关收益在扣除预期损失和相关费用后的净值除以所占用的经济资本后的比率,其 计算 公式是:

(二)raroc模型的应用

为了保障银行的经营安全,银行管理者通过raroc的计算和与最低回报率的比较,进行业务架构设置的重整和银行产品、交易合约的取舍。raroc模型在银行的应用具有多个层面:

1在银行总体层面,raroc是进行资本分配和设定经营目标的手段。银行最高管理层通过计算出银行总体需要的经济资本,并与监管资本和账面资本进行比较,评价自身资本充足状况;同时,其要求将有限的经济资本在各类风险、各个层面和各种业务之间进行分配,对银行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进行总量控制;并且将股东回报要求转化为对银行总体和各个业务线的明确目标,用于业务的审批和绩效考核。

2在单个业务层面,raroc是业务决策的依据。将一项业务的raroc值与反映银行资本成本的基准收益率比较,如果raroc值>基准收益率,那么该业务为银行创造了价值;如果raroc值<基准收益率,那么开展该业务的风险非常高。

假设某银行一项业务的收入为500万元,经营成本为300万元,预期损失为100万元,经济资本是400万元,那么raroc=(500—300—100)/400=25%假定该业务所需要占用的监管资本是300万元,则基准收益率=(500—300—100)/300=333%由上可知,raroc比规定资本的收益率低,说明开展该业务的风险程度较高,需要审慎投资。同时,在两种收益率的计算中,分子相同,而作为分母的经济资本比监管资本大,则raroc将会较低,真实地反映出该业务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3在资产组合层面,rarqc是组合管理的有力工具。银行可以依据对组合资产的raroc测算和动态检测,衡量各类组合的风险和收益是否平衡,做出业务定价,并对raroc指标恶化或有明显不利趋势的组合资产及时采取积极的管理措施。

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国际银行业资本管理已实现从监管资本向经济资本的飞跃,而经济资本的提出和应用推动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的整体统一尽管目前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引入了经济资本管理理念,但是对于风险的控制、价值创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完全发挥作用。今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应主要着眼于以下几点:

一是强化资本约束意识,以经济资本配置下的raroc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为导向,逐步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的业务经营模式;二是优化资产结构和业务结构,减少高风险资产投入,放弃粗放式经营思路,转向集约化经营道路;三是完善内部评级,建立 科学 的多维风险评价体系,加快数据库建设和建立先进的经济资本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