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

动物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杂志简介:《动物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830/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生物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生物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动态与其他、技术与方法、综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国际刊号:0250-3263
国内刊号:11-1830/Q
全年订价:¥ 640.0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生物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3
复合影响因子:0.5
总发文量:1700
总被引量:16737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7.8358
期刊他引率:0.9005
平均引文率:24.876
  • 广西大明山鸟类群落组成、区系成分和垂直分布

    作者:蒋爱伍; 周丕宁; 蒋德梦; 何超; 于明娟; 曾倩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为了了解鸟类组成和海拔分布状况,利用样线法和固定调查点法于2007~2015年对广西大明山的鸟类进行了研究。在大明山共记录鸟类337种,隶属于17目56科。繁殖鸟类(包括留鸟和夏候鸟)共计234种,占大明山鸟类种数的69.4%,具有明显优势,构成了大明山鸟类区系组成的主体。大明山具有典型的华南区向华中区过渡的鸟类区系特征,67.1%的繁殖鸟类属于东洋...

  • 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活动节律——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

    作者:刘小斌; 韦伟; 郑筱光; 赵凯辉; 何少文; 周文良 刊期:2017年第02期

    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minckii)均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作为两种同域分布的物种,其生态位重叠程度及竞争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探究上述问题我们从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陕西省佛坪部级自然保护区的9条样线上布设52台红外相机对这两种雉类的集群现象、日活动节律、季节性活动规律和最适活动温区进行...

  • 贵州草海保护区钳嘴鹳种群动态

    作者:雷宇; 韦国顺; 刘强; 刘文; 李振吉; 王汝斌; 田昆 刊期:2017年第02期

    新分布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掌握其种群动态对于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钳嘴鹳(Anastomus oscitans)为我国新分布种,目前已扩散至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自治区),但对其种群数量及变化规律尚缺乏了解。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夜栖地直接计数法对贵州省草海自然保护区钳嘴鹳的种群数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

  • 鄂尔多斯蓑羽鹤小群体的GPS-GSM跟踪初步分析

    作者:温立嘉; 任永奇; 邢小军; 包小峰; 白兆勇; 吴俊卿; 郭培荣; 郭玉民 刊期:2017年第02期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部级自然保护区已多次发现有一个孤立的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小种群在此地繁殖和度夏。2015年7月,在该地区为5只成年蓑羽鹤(3只繁殖,2只非繁殖)佩戴了中国湖南生产的GPS-GSM发射器。截止到5只蓑羽鹤全部离开鄂尔多斯高原,共获得7 794个GPS位点信息。通过跟踪信息了解到1只个体在9月18日死于鄂尔多斯高原的中西...

  • 紫水鸡非繁殖期日节律与时间分配

    作者:宋文宇; 韩联宪; 邓章文 刊期:2017年第02期

    2011年1月至11月使用瞬时扫描法及焦点动物取样法对云南省大理市洱源县西湖湿地(26°00′~26°01′N,100°02′~100°03′E,平均海拔1 970 m)的紫水鸡(Porphyrio porphyrio)行为进行了观察,将行为定义为取食、寻食、休息、修饰、警戒、位移和其他共7类,扫描时将取食和寻食合并为觅食,分析非繁殖期的日节律和时间分配特点。觅食高峰出现在早晨和...

  • 应用BP神经网络对荒漠啮齿动物种群数量的预测研究

    作者:卢志宏; 武晓东; 柴享贤; 杨素文; 李燕妮; 叶丽娜 刊期:2017年第02期

    群落的格局与动态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种群数量预测是研究群落动态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尝试采用2006~2014年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数量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啮齿动物群落全部组成物种的总个体数量进行模拟与预测。BP神经网络通过模拟学习,建立模型,能够实现对啮齿动物群落数量动态规律进行模拟与预测。本研究以阿拉善荒漠为试验...

  • 红吸盘棱皮树蛙新纪录及其分布区扩大

    作者:曾昭驰; 张昌友; 袁银; 吕植桐; 王健; 王英永 刊期:2017年第02期

    2010年到2013年间分别在广西大瑶山、广东南昆山、江西九连山和江西三百山共采集到8个红吸盘棱皮树蛙(Theloderma rhododiscus)标本,为江西省的新纪录。结合已有的资料,红吸盘棱皮树蛙已知分布点共有10个,红吸盘棱皮树蛙的分布区域可从原先的广西金秀、龙胜和南宁,向南扩展至越南北部和云南东南部,向东沿南岭山脉扩展至福建武夷山中段的广大连...

  • 广州市花地湾市场龟鳖类调查

    作者:王健; 宋亦希; 肖嘉杰; 李玉龙; 王英永; 林石狮 刊期:2017年第02期

    通过对广州市花地湾花鸟鱼虫市场贸易龟鳖类进行为期3年27次调查,共记录了9科29属41种或亚种,包括鳖科(Trionychidae)2属2种,两爪鳖科(Carettochelyidae)1属1种,龟科(Emydidae)4属5种,淡水龟科(Geoemydidae)10属18种,侧颈龟科(Chelidae)3属3种,动胸龟科(Kinosternidae)2属3种,鳄龟科(Chelydridae)2属2种,陆龟科(Testudinidae)4...

  • 贵州蒙江鱼类区系组成及特征分析

    作者:代应贵 刊期:2017年第02期

    基于2014~2015年对贵州蒙江流域的野外调查,合并过去的零星采集,共计收集蒙江鱼类标本5 206号,经鉴定为65种(或亚种)。结合历史文献,蒙江共分布有鱼类75种(或亚种),隶属7目18科56属。其中,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为洄游鱼类,食蚊鳉(Gambusia affinis)、陈氏新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外...

  • 锦江翘嘴鲌的繁殖生物学特征

    作者:李忠利; 冉辉; 杨马; 罗鹏 刊期:2017年第02期

    对2015年1月至12月采集于锦江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特征的研究。锦江的翘嘴鲌繁殖期集中在6~7月,属分批产卵类型。繁殖群体年龄在3+龄至6+龄之间,体长250~537 mm,体重184.9~2 587.5 g。雌雄性比1.14︰1,体表差异表现在泄殖孔和腹部膨胀程度,

  • 黄河山东段河岸带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作者:舒凤月; 吴俊燕; 孙晓倩; 王帅; 董贯仓; 李秀启 刊期:2017年第02期

    河岸带是河流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生态交错带,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近年来,由于受人类活动(如水利工程、堤坝和农业生产等)的干扰,黄河下游河岸带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为了解黄河下游河岸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现状和影响因素,于2015年5月对黄河山东段河岸带8个断面的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相...

  • 甘肃鼢鼠哈氏腺组织结构及其抗氧化能力

    作者:孟婷婷; 王倩; 葛宝; 潘巧琳; 李金钢; 何建平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为探讨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哈氏腺的结构特征及其在低氧应激下的抗氧化能力,用组织解剖学方法观察甘肃鼢鼠哈氏腺整体及其显微结构,分光光度计测定哈氏腺低氧应激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甘肃鼢鼠哈氏腺肥大,包围在眼周,位于颧骨下的颞窝,为管泡状腺...

  • 中华蟾蜍体重及脏器大小对禁食和重喂食处理的响应

    作者:张莹; 高慧清; 王志; 徐嘉; 姚健; 王红; 张志强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两栖动物的体重和内脏器官大小可随环境条件而变化,具有表型可塑性,但实验例证较少,尤其缺乏与可变的食物可利用性有关的研究。本研究以捕自安徽省定远县县郊的雌、雄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自由取食组、禁食1周组、禁食2周组、重喂食1周组和重喂食2周组其体重、内脏器官湿重和干重的变化情况。1)中华蟾蜍的体重、胴体...

  • 基于线粒体Cyt b序列对新疆额尔齐斯河贝加尔雅罗鱼遗传结构的分析

    作者:杨天燕; 孟玮; 海萨; 牛建功; 周琼 刊期:2017年第02期

    采用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对额尔齐斯河流域的青河(QH,18尾)、哈巴河(HBH,21尾)、185团(185T,18尾)和乌伦古湖(WLG,20尾)4个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的比较分析。在片段长度为1 109 bp的同源序列上,77尾个体共检测到54种单倍型,其中共享单倍型7个,总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总核苷酸多样性指...

  • 重组大熊猫IFN-γ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球的制备与评价

    作者:杨莎莎; 徐志文; 王承东; 李才武; 朱玲; 周远成; 李新琼; 温安祥; 李德生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为了制备并评价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重组干扰素γ(IFN-γ)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纳米球,本研究利用蛋白质原核表达技术,获得了重组大熊猫IFN-γ蛋白,然后以PBCA为载药材料,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了大熊猫干扰素γ纳米微球(IFNγ-PBCA-NS),最后借助感染大熊猫流感病毒A/Panda/Sichuan/01/2011(H1N1)的昆明小鼠(Mus musculus)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