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

创新科技杂志 省级期刊

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杂志简介:《创新科技》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319/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科技创新热点、科学学理论与方法、科技战略与政策、企业研发与创新管理、产业技术进步

主管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国际刊号:1671-0037
国内刊号:41-1319/N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2002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62
复合影响因子:0.46
总发文量:4624
总被引量:3806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4.0469
立即指数:0.0772
期刊他引率:0.977
平均引文率:5.2582
  • 卓越是永恒的追求

    刊期:2011年第06期

    坚持可以创造奇迹。一位院士告诉我们:“科技创新的历史是一部战胜艰难困苦的历史。”近日。编辑部接到通知,《创新科技》被评为“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级期刊20佳”,像阳光直射进室中,大家的眼里、心里顿时都闪着光彩,这个意料中的成绩似乎已让我们等待了多年。

  • 韩启德:围绕原始创新进行体制机制改革

    刊期:2011年第06期

    5月30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连任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 万钢:中美两国科技战略蓝图多处惊人相似

    刊期:2011年第06期

    出席第三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科技部长万钢5月9日在华盛顿表示: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但同时两国在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紧缺以及民众对健康的需求、粮食危机等方面面临着共同的挑战。

  • 徐匡迪:中国核电站选址应看千年地震史

    刊期:2011年第06期

    中国工程院原院长、院士徐匡迪5月19日参加第十四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论坛时透露,中国在短时期内仍应发展核电,但受日本核危机影响原有计划会放慢,且今后中国核电站选址非常谨慎,须是历史上超过1000年未发生过4级地震以上的地方才可能建厂。

  • 陈德铭:中国服务贸易将实施主动开放战略

    刊期:2011年第06期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第三届中国服务贸易大会上发言时表示,“十二五”时期,中国服务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中国将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把服务贸易作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平台。

  • 徐冠华:中国每年为全球变化基础研究投入3亿元

    刊期:2011年第06期

    5月27日,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在首届“全球环境变化与应对机制”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中国的全球变化基础研究从2010年起获得了巨大的投入支撑和进展,全球变化专项国家计划设计,每年投入高达3亿元。

  • 孔德涌:国家高新区成为创新创业“栖息地”

    刊期:2011年第06期

    “美国硅谷为什么能够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发展成为全球科技精英向往的圣地?因为它是创新创业的‘栖息地’。国家高新区20年的发展成就表明,国家高新区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已成为我国创新创业的‘栖息地’。”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科技部高新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孔德涌表示。

  • 林毅夫:最前沿创新玩不起 要考虑成本效益

    刊期:2011年第06期

    一般来讲发达国家都喜欢自主创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创新是很重要的。只有创新,生产力水平才会提高。创新有很多种方式,一种是自己发明自己创造。另外还有一种,就是把别人用过的、但对自己来讲是新的东西,拿来用就行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重要的不在于用哪种创新方式,而是哪种成本更低、能够更快地推动经济发展,这是我们搞自主创...

  • 孙立坚:建金融大国需与高端制造业并行发展

    刊期:2011年第06期

    5月19日,“2011陆家嘴金融论坛”在上海举行,曾多次参加过此论坛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表示,在制度、人才、品牌等方面,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建成金融大国的条件。从制造业大国向金融大国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不能抛弃本身擅长的制造业,而应把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转移,同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业。

  • 顾海兵:中国院士制度可实行“会员制”

    刊期:2011年第06期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顾海兵认为,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中,出现不少高官与央企高管,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它与现行院士遴选程序的设计有关,是中国“官本位”体制的怪胎,应当彻底反思,并加以改变。

  • 许小年:创新的两个必要条件是私有制和信息

    刊期:2011年第06期

    许小年认为,我们在经济学研究的根儿上就搞错了。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不是短期的政府政策,而是长期的经济增长。要研究长期的经济增长,必须要研究市场。他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根本不能创造财富,如果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政府的宏观政策上,就是舍本逐末。“现在,我们需要回到亚当斯密的传统上去,研究财富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 明茨伯格:管理既非科学,亦非专业

    刊期:2011年第06期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寻觅管理的“圣杯”,现在该是认识到管理既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一门专业的时候了。管理是一种实践,是经验的积累,必须因时因地制宜。

  • 幸福指数中的创新虚与实

    作者:无言 刊期:2011年第06期

    美好生活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幸福,每一座城市有每一种坐标。5年前,江阴以创新发展的大气魄提出了“幸福江阴”的构想,以此为原点,逐渐清晰的幸福坐标刻画出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深度和广度:城市不单是一个财富积聚、商贾云集、高楼林立的地理空间,它还是一个城乡和谐、文化交融、诗意栖居的幸福家园。

  • 科技创新维度成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

    作者:李春景 刊期:2011年第06期

    根据日本政府2011年2月14日公布的经济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正式超越Et本,一举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反垄断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系探析

    作者:王玉辉 刊期:2011年第06期

    消费者作为购买或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在经济生活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为此,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对于法益的平衡及实质公平的实现尤为重要。作为经济法主要组成部分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反垄断法应当承担起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