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传媒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Media

杂志简介:《传媒》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574/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策划、特别策划_助力文化强国梦 奋进视听新征程、媒体融合、报刊观察、广电聚焦、媒体实战、传媒广角、传媒教育、理论探索、传媒书评

主管单位:新闻出版总署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9-9263
国内刊号:11-4574/G2
全年订价:¥ 638.4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3
复合影响因子:0.53
总发文量:7658
总被引量:12737
H指数:30
立即指数:0.0279
期刊他引率:1
  • 传媒产业,怎么看,怎么办?

    作者:郝振省 刊期:2017年第12期

    面前是几份关于中国传媒产业的综述性文稿,《传媒》编辑部同志要笔者以这几份文稿为依托,就中国传媒产业的历史、现状、未来趋势,以及追寻的方向写一点文字,作为本期卷首语,于是就有了这个题目。

  • 打造网络视听新媒体

    刊期:2017年第12期

    聂辰席:随着网络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网络视听面临难得发展机遇、,需要不断推动网络视听发展再上新台阶,让人民群众共享网络视听繁荣发展成果,拥有更精彩、更美好的视听新空间。

  • 传媒产业:发展提速 未来可期

    刊期:2017年第12期

    自2004年起到现在,《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已经连续出版了13年。该报告回顾和盘点各年度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情况,对中国传媒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着科学分析与研判,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该报告显示,中国传媒产业总值2(}14年首次超过万亿元。

  • 世界传播体系重构下的中国传媒发展战略机遇

    作者:崔保国; 何丹嵋 刊期:2017年第12期

    互联网的迅速崛起打乱了原来由西方大型传媒集团主导的世界传播秩序,世界传播体系正在进行解构后的重新建构,互联刚的发展及移动互联刚和下一代互联网的不断创新,使得这种体系重构的过程变成一种变动的“新常态”。对于中国来说,这种重构的“新常态”正是难得的参与世界传播体系建构的战略机遇期。

  • 中国传媒产业15年

    作者:王薇; 黄升民 刊期:2017年第12期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传媒产业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广电、报刊、互联网、户外等媒体既遵循着符自的发展规律不断向前,又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政策、技术和资本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传媒产业经历了异彩纷呈的15年。

  • 媒体融合:主流媒体应谋求弯道超车

    作者:吴信训; 吴圆圆 刊期:2017年第12期

    近年来.关于传媒产业的融合发展似乎总是不尽人意,原因何在?在未来的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传统媒体的增长空间还在哪里?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 连接与分享时代的全球传媒产业发展

    作者:杭敏 刊期:2017年第12期

    当“Generation C”(C一代)的概念最初兴起时,人们主要用其来指代对内容有着个性化期待的年轻人,在这里,字母“C”主要代表“Content(内容)”的意思。

  • 提高融合传播能力需做足“四字”功夫

    刊期:2017年第12期

    2017年1月11日,部长刘奇葆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署名文章。其中,在谈到“确立移动媒体优先”战略时指出,要创新移动新闻产品,重点在“准”“新”“微”“快”上下功夫。

  • 移动互联时代新闻期刊如何突围

    作者:严碧华 刊期:2017年第12期

    纵观近年来的报道,热点事件往往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渠道发酵,然后传统媒体跟进。尤其是作为用户超过6亿的移动社交媒体,微信已“深入人心”,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开始形成,颠覆了此前以报纸、期刊、广播和电视为中心的传播格局。

  • 融合转型期行业报发展路径探析-以《中国社会报》为例

    作者:周佳泉 刊期:2017年第12期

    随着互联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舆论场、媒体价值、受众群体及经营模式等的重大变化,融合转型成为传统媒体改革创新发展的共同命题。作为国家部委主管主办的行业报,在融合转型的重要机遇期,如何站在巩固党媒主流地位及社会影响力、重构行业文化传播体系业态的高度,突破原有思维方式及功能定位,把握转型目标方向,形成新思维新技术支撑下的新...

  • 《中国知识产权报》新媒体运作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海志 刊期:2017年第12期

    当今的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受众的需求更是走向多元化。新媒体不再是单一的媒体属性,更是被赋予了更多功能。内容、技术、产品和服务成为新媒体发展的支撑点。这些支撑点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受众的需求,也符合新媒体时展的需要。

  • 行业报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中国食品安全报》为例

    作者:张玮 刊期:2017年第12期

    随着互联网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为受众带来了全新的传播模式。这些新的传播方式,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受冲击最大的是传统纸媒。因此,近年来出现传统纸媒最终会消亡,最终被新媒体取代的说法甚嚣尘上。

  • 《见字如面》的传播学解读

    作者:孟祥斌; 丁智擘 刊期:2017年第12期

    有这样一档节目,只有一位演员,一个讲台,一封信,却收获了无数观众最由衷的掌声和喝彩;有这样一个团队,当整个行业都专注做互联网娱乐的时候,他们能够想到人类精神消费的根本利益所在,坚持把知识转化成滋养生命的营养,用最简单的方式展示文化类节目应有的魅力,用厚重的文化打开历史的窗口、人性的窗口,启发个体受众的独立感知、独立思...

  • 浅析文化类电视节目对表演与文化元素的创新融合运用-以《见字如面》为例

    作者:常诚 刊期:2017年第12期

    2013年,一档大型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横空出世,引发全民关注汉字书写的热潮;2014年,《中国成语大会》正式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带领全民共赏中华成语意境之美;《中华好诗词》《中华好故事》《汉字英雄》《最爱是中华》等文化类电视节目纷纷上线,使得受众有机会重新感受与认识中华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

  • 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综艺性”的生成与把握-以《见字如面》为例

    作者:杨紫玮 刊期:2017年第12期

    在2016年和2017年的跨年夜,黑龙江卫视推出了一档全新的文化类节目,这便是以明星朗读与表演中国传统书信为内容的《见字如面》。这是一档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节目,它与国内其他的同类节目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其参考了综艺类节目的经验,体现出了丰富的综艺性,从而实现了雅俗共赏、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