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06 09:06:39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第1篇

【关键词】质量控制 贯穿 全过程 广告媒体传播

一、引言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管理涉及审前调查、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取证、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各个环节,在审计项目执行过程中,需将审计工作与质量控制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审计项目实施的效率及效果达到既定要求,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效益。本文将简要分析在广告媒体传播效果评估项目过程中的审计质量控制管理。

二、立项阶段收集意见建议,确定审计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现项目评估立项的质量控制

为保证审计项目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减少盲目的泛泛的全面审计,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服务于企业运营发展,如何把握好项目立项过程中的总体质量控制尤显关键。本次广告媒体评估项目是在收集汇总了市场部、综合办、数据部等广告宣传专业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后,确定了广告媒体传播效果风险评估的审计立项计划,并由公司管理层审核并签发了审计立项通知后,才正式开始执行广告媒体传播效果评估项目,同时在本次的广告媒体传播效果评估项目立项过程中,内审部对全省主要媒体进行评估,对媒体广告进行了多维度评估,如受众体、受众面等,对投放支出合理性进行审计,形成了完整的立项可行性报告提交公司管理层审核。实现了立项环节的质量控制,即实现了审计项目立项重要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把控:首先,重要性是指本次审计项目是重点领域、重要部门、重点资金、领导重点关注以及与企业发展关系密切的事项;其次,针对性是指本次审计项目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中心工作――广告媒体投放,同时审计目的明确――对广告投放支出合理性进行审计;此外,可行性是指本次审计项目经过各部门的意见收集,适合企业发展现状需求,且审计成果能够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运营管理。

三、审前阶段深入调查,提高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实现项目评估实施方案的质量控制

(一)审前深入调查项目评估背景,实现审前质量控制

公司内审部在本次审计项目的审前调查阶段,通过访谈、查阅财务数据等相关调查方式,对广告投放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与分析,将调查结果形成记录,为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和审计执行工作了必要的准备,为保证和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审前调查结果表明:大量的费用花在户外、报纸和电视媒体中,广播、网络、杂志及其他媒体所占比例较小,个别地(市)分公司的广告费用甚至集中投放在前三类媒体中,可见公司在各媒体的广告投放上很不均衡,未能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广告效益,近年来有时甚至出现竞争对手在广告支出上比我公司少,但其广告效果却明显好于我公司现象。

通过审前调查认为,有必要对各广告载体进行系统评估,选择合适的广告载体投放合适的广告,以增强广告效果、提高广告效益。

(二)确定项目评估实施方案,实现实施方案质量控制

审计实施方案是整个审计项目的指导性文件,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起着龙头作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且直接影响整个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人员根据前期深入调查的结果,制定了本次广告媒体传播效果评估实施方案:

明确审计目标及内容。本次评估项目主要是根据“多维度对本次广告媒体传播效果项目进行评估,为公司在下一阶段媒体选择及其组合方式、广告策略制定上给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建议”的审计目标,确定了以下需要查明的审计内容:

(1)针对我公司投放广告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分析。收集公司2010年以来在全省主流媒体各时段已投放的广告内容,按品牌、业务、投放媒体、投放频次、投放金额、投放形式等,提供不同维度的汇总分析,展现我公司在各载体的广告投放分布情况,全面分析公司在各媒体上的广告投放效果。

(2)对正在投放的重点广告业务进行效果评估。针对正在投放三个重点广告(两节促销、集团V网业务、手机票业务)进行专题分析,对这些广告的广告创意、媒体选择、投放策略、投放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估,发现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3)对主要竞争对手的主要传播策略的研究分析。收集和汇总另外两家竞争对手2010年以来在全省主流媒体上投放的广告,按广告内容、媒体选择、投放频率、投放费用等纬度进行分析,研究其主要传播策略,并与我公司传播策略进行比较,提炼其可借鉴的经验。

(4)对省内主要传播媒体进行系统评估分析。一是研究其受众与我公司的各品牌、业务的消费群体之间的契合程度,二是对其版面、时段、收视(听)率进行研究,针对我公司不同品牌、业务提出广告设计、媒介选择、时段/版面选择等传播投放策略。

突出审计重点。在编制本次审计实施方案时,认真分析并总结了审前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广告媒体传播效果中存在的问题和线索,确定了本次审计的重点为:对2010年以来所投放的广告进行归类整理,展现在各类媒体上投放广告的构成情况;对竞争对手及其关联第三方2010年以来的广告进行汇总分析,研究其主要传播策略并与我公司传播策略进行比较;深度洞察消费者媒体接触习惯,判断其主要受众群体与我公司各品牌/业务(潜在)客户之间的契合程度。

综上所述,本次媒体传播效果项目评估方案体现了内容可操作性高、内容详尽、指导性强、审计目标明确、审计重点突出等优点。

四、审中阶段规范审计取证和工作底稿,详细记录审计日记,实现项目评估取证与工作底稿编写的质量控制

(一)确定评估步骤和方法,实现评估抽样取证质量控制

确定审计步骤和方法能够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具有操作性,并且能够减少随意性,避免审计资源浪费。为保证本次项目评估审计证据的可获得性及可靠程度,通过全面考虑审计证据信息生成或储存方式的影响及适时获取性,本项目评估调查方式采取:CLT(Central Location Test)定点拦问法+座谈会法,同时利用专业监测数据库对我公司及竞品进行监测分析。

CLT定点拦问法。CLT定点拦截的抽样样本选取条件是:①当地常住居民;②手机用户;③年龄为16~54岁之间;④不在媒体公司、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市场调查公司及通信等相关行业工作;⑤过去6个月内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市场调查活动。本次项目评估最终收到CLT定点拦问样本量共计2895个,其中城市样本1908个,农村样本987个,覆盖全省每地市各约300个样本,兼顾移动客户及竞争对手客户、包括城市及农村样本。良好且多样化的样本量为风险评估工作的全面性、多维度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客户座谈会法。客户座谈会主要在福州、厦门两地开展,每城市各开展四组。抽样样本选取条件为:①本地常住居民;②手机用户;③年龄为18~45岁;④过去3个月办理过新套餐、新业务,或更改过套餐、业务。抽样组别:G1组:18-28岁动感地带用户;G2组:30-45岁神州行用户;G3组:30-45岁全球通用户;G4组:联通用户25-45岁,电信用户25-45岁。

(二)记录审计日记和工作底稿,实现评估执行过程质量控制

审计工作底稿在整个审计工作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本次评估实行了审计日记与审计工作底稿两种记录方式,前者主要记录评估过程中做了哪些取证工作,记录项目评估的整个执行过程,与工作底稿一起作为审计实施情况的全面反映;后者则主要记录审计成果、所发现的问题等,是形成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

在项目评估执行过程中,审计人员及时记录评估日记,编制工作底稿,准确反映风险评估事实及审计人员专业判断,为后续形成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改进意见给出了直接依据,同时也体现了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审计工作底稿由审计人员编制后,经审计组长审核后,由工作内审部领导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进行了复核,进一步完善了项目风险评估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五、审后及时公布评估结果,注重跟踪各业务部门的反馈意见,实现项目评估报告的质量控制

(一)及时编制评估报告,实现审计结论质量控制

传播效果评估报告是项目评估工作成果的总结和最终体现,它应该起到三个作用:一是审计部门向上级报告评估项目结果的文件;二是审计部门向与本次评估项目有关联部门下达评估结论的方式;三是审计部门向公司其它各部门公布评估结果的载体。在本次广告媒体传播效果风险评估项目中,评估报告的形成经过充分的取证、海量的抽样、多维度的对比分析,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实际、深入对传播效果评估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报告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全省媒体渠道特点概述。从评估结果来看,电视和互联网已经成为手机用户接触比例最高的媒体渠道,其次是报纸,阅读杂志和收听广播的手机用户较少。同时通过对各种媒体的传播特点进行研究,得出传统4大媒体(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的地位开始在逐步下滑,尤其是广播与杂志;新兴媒体(互联网、手机)正在挑战传统媒体,特别是挑战电视媒体的地位;而户外媒体和自有媒体渠道则依旧保持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不同媒体渠道的广告实际投放效果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影响:覆盖面,到达率,广告关注度,信息承载能力。

全省三大移动运营商在传统媒体上的广告投放分析。从各运营商在广告投放量、行业占比、花费月度趋势,投放区域、媒体选择、投放产品等多方面进行环比后,展示评估结论。2010年1-10月,报纸和电视为三大运营商广告投放主要渠道,省级媒体是各品牌广告投放的重点,福州、泉州、厦门和漳州是各品牌广告投放较多的地市。从运营商各品牌投放情况来看,我公司在泉州广告花费最高,联通在龙岩、电信在福州投放最多。另外报纸和电视媒体是各品牌广告投放首选,联通在电台有较大投放占比。通过对公司的客户与竞争对手的客户在媒体接触方面进行的比较,得知三家运营商的客户在对各种载体的接触习惯上基本一致。

已投放且正在传播的重点广告效果评估结果。本次针对我公司两节促销(大众市场)、手机票业务(数据业务)、集团V网(集团业务)三个已投放且正在传播的广告进行了评估,从业务无提示提及率、提示后提及率、广告到达率、业务总体参与度、业务有效参与度等多个维度进行了专题分析,结果表明:不管是从认知度、广告到达率还是业务参与度来看,两节促销的效果都最好。 手机票业务的认知度也相当不错。但是从参与度上看,集团V网的表现要好一些,尤其是有效参与度。

广告媒体总体投放策略改进意见。经过评估分析,建议我公司广告投放的媒体选择首选媒体:首选户外与互联网媒体,提高重点户外媒体以及互联网媒体的投放力度;传统媒体中相对较强的电视和报纸,作为次选投放媒体,投放广播、杂志等为补充型媒体渠道的投放。

(二)及时公布评估报告,实现审计成果质量控制

评估报告全方位、多维度对项目评估执行成果进行了阐述,深刻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和预防的方法,内审部负责人就审计报告的总体结论进行了复核,对于评估报告中提出广告媒体投放策略改进意见等征询了向市场部、综合办、数据部等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反馈意见,由公司分管领导审核了评估报告,并正式签发下达审计报告至各业务管理部门。

六、结语

本次广告媒体传播效果评估过程中,通过对项目执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归纳应用,评估结果建议得到了各相关业务部门的采纳,为公司下一步的广告投放策略给出了可操作性的指导方向,节约了广告成本,提升了广告投放效益,同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项目后续风险评估建议,建立广告投放定期评估机制,良好地实现了项目质量控制的衍生。

参考资料: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第2篇

相对于传统的深度报道形式,精确新闻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涉及面较广,排除了个别的、偶然性的事件,更具有普遍性、说服力。精确新闻还运用量化的数字语言描述新闻事实,排除了记者主观成见,使新闻更加科学、客观,受到读者的信任与欢迎。

调查报告是指调查者根据课题规定的目的,有意识地运用词语回答的各种科学方法和手段搜集有关社会现象的资料,并由此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形成以文字为主导,以数据、图表等各种表现方法为补充,来说明社会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文体。

正是由于精确新闻版面语言与调查报告的相似性以及两者都借助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手段来做出“最终成品”,因此解析“精确新闻与调查报告之间的差异”成为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新闻记者》的“新闻调查档案(媒体调查报告专栏)” 与《中国青年报》“青年观察”的差异比较中进一步探究我国精确新闻的特点。

“数字”新闻化

《新闻记者》(2004年5月) 媒介调查《传媒人对“有偿新闻”的看法――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调查报告》中关于“记者是否应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的调查数据分析:

“记者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业,更多地是依赖广告生存,因而一些广告主在有些媒体逐渐拥有了控制权,一些媒体背离了新闻报道要客观、真实的规律,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不能完全履行其作为社会舆论机关的职责。在这个问题上,媒体的主要做法之一是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此次调查显示,有33.7%的调查对象不同意这种做法,有54.2%受访者态度不明朗,而有12.1%的受访者则同意这种做法。从受访者的职称、年龄与问题的关联来看,正高职称和年龄45岁及以上者回答不同意的比率略高,达41.2%~42.9%。将这个问题与媒体类型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电视台30.8%、报社36.2%、电台37%;与专业背景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边干边学35.4%、新闻大专31.8%、新闻本科30.6%、新闻硕士37.7%、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32.3%。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我们读到了科学严谨的百分比数字,而这些精确到小数点后个位的数字只是提供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业,更多地是依赖广告生存,不能完全履行其作为社会舆论机关的职责”这个问题上,“媒体的主要做法之一是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这样一个结论性信息,总结出一个调查结果,不带有调查发言机构任何的情感色彩与主观意志。

《中国青年报》 (2004年2月17日) 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求学调查”为主题的《游走在城市的边缘》――《打工子弟学校生存纪实》(上篇)引用如下材料:

“一份名为《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的调查报告这样描述说:打工子弟学校办学者,是一个由形形人员构成的复杂社会群体,从大学生到文盲都有。其中很大一部分曾经在家乡当过民办教师或公办教师,在114所学校中,有79所是他们办的。其余的则属半路出家,他们从包工头、小贩、厨师到菜农、建筑工、清洁工、保姆等形形的行业走上了办学的道路。‘他们能够涉足这个领域,是因为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流动儿童在北京没有学上。对于他们来说,办学是一种能带来可观收入的职业。’调查报告的负责人之一张守礼说。”

与前文的不同显而易见,在这里,调查报告《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的数据和结论用以证明报道中“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简易学校的设立条件酌情放宽后,打工子弟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使得上万名孩子免于失学的同时,也让各色人等都参与到办学中来的现实。

“数字”本身量化了“打工子弟学校生存”缘起与现状的真实,是作为精确新闻反映新闻事件的手段而出现在受众的视野中的,为“丰富深度报道本身的新闻背景材料”服务。在材料中,数字遵循新闻写作规律,是新闻表现形式的一部分,已经被“新闻化”了。

同时,调查报告中数字的运用增强了新闻的客观性,避免了记者的主观介入,让受众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比较、总结等逻辑思维方式结合自己的价值标准思考新闻报道,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无声胜有声”地彰显媒体导向。

受众平民化

《新闻记者》(2004年2月) 媒介调查《受众眼里的电视人――上海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社会评价调查报告》文章说明“调查报告的目的”:

“2003年10月1日,是上海电视台成立45周年的日子。在上海电视事业走过近半个世纪之际,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特委托社会专业调查公司,组织了一次对上海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评价调查,集中了解目前社会各界对上海电视从业人员在社会职能、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工作成效等各方面的评价和意见,希望通过这样的调查,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和强化培训、教育。”

文尾结论处:

“对于如何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本次调查有一点很有启示:公众认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最重要的途径,依次为社会舆论监督(37%)、制度建设(39%)、自我约束(20%)。除接受社会监督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用,包括:强化行业管理组织(机构)的权威性,加大行业评议和监察力度;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制度,使之与专业标准相融合等。”“看来,上海的电视媒体在不断提高节目质量、以‘内容为王’提升自身竞争优势方面,还任重而道远。这将成为我们下一步需要重点突破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新闻记者》(2004年5月) 媒介调查《传媒人对“有偿新闻”的看法――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调查报告》最后总结:

“因此,我们一定要将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问题提升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来认识,新闻单位及有关领导部门应探讨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约束办法,不能再让今日之‘错’酿成明日之‘害’”。

从调查报告《受众眼里的电视人――上海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社会评价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该调查针对的是上海电视媒体,更确切地说,是文广传媒为今后工作的目标计划制定所进行的,因此它的受众是相对专业的媒介从业人员。在《传媒人对“有偿新闻”的看法――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调查报告》中,我们也可以在总结中看到调查报告针对“小众”即新闻单位及有关领导部门提出的建议。

当然,不是每一份调查报告都会有如上明显的诉求对象,但是调查报告因较强的程式化写作――开头比较详细地介绍调查的背景、目的、方法、结论,接着逐条列出相关调查项目,包括详尽的调查数据、图标等等,最后总结出调查结果――而使其只能在小受众范围(包括专业人员、调查委托人等)内传播。

《中国青年报》 (2004年1月4日) 《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结语:

“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理想,为我们展示了青年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从中看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看到了他们对自我的期待、对社会的期待,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它也是一只多棱镜,折射出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和社会,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影响。正如研究青少年心理的澳大利亚学者艾克斯雷所说,青少年不论对未来持有何种态度,都不应被单纯地视为世代差异现象,而应该被更认真地反省,此种现象或许不只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的想法和态度,它应是更深远地将当前社会或文化对他们所造成的影响,投射在他们对个人前途或社会发展的可行结构及机制之上。 青年与社会是相互建构的。也许,这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理想,会令关心青年、关心未来的人们深思。”

不谈报道中那些令人动容的调查数字、话语与实录,光看这最后的结语我们也能感受到此次“调查・观察”用“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来引起“整个社会的深思”。精确新闻关注的主体是社会中的“平民”(即普通人),如前文所提及的《打工子弟学校生存纪实》中的“流动儿童”,他们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在两会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就读问题成为了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安徽代表团的徐景龙等30多位代表就递交了一份关于修改义务教育法,关注农民工子女就读的议案。这是对精确新闻“受众平民化”最好的诠释和反馈。

即使报道关注的是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地荒漠化成为最受当代青年关注的3大环保问题。其中,水污染问题以76%的获选率高居榜首,即每4名受访者中就有3名在关注该问题,成为最受当前青年关注的环境问题。此外,大气污染问题和土地荒漠化问题也分别受到70%和66%的青年的关注。另外,垃圾回收利用(58%)、野生物种减少(52%)、臭氧层遭到破坏(51%)等环境问题受到的关注程度也都超过了半数。”(《我们的环境怎么了?》中青报 2004年2月1日)偏科学的议题,如文中所述,在柔化了数据、调查术语和表达方式的专业感后,适合媒体受众阅读理解和接受习惯的精确新闻,依旧体现了与调查报告截然不同的“大众化诉求”的受众特征。

结论微观化

《新闻记者》(2003年2月)《上海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及日报选择》新闻调查档案主要针对的问题是 “上海大学生每天接触各类大众传媒的时间是多少?上海大学生期望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哪些信息?上海大学生平时主要阅读哪些日报?大学生自费订阅或购买日报?大学生选择阅读各种报纸的原因?”

“至少在大学生这个受众群体,互联网对电视的冲击大于报纸。互联网和报纸不但有娱乐和消遣功能,还有即时查找和提供资料等较强的助学功能,这大概是它们在吸引大学生方面胜过电视和广播的重要原因。国际性、娱乐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是大学生在信息需求方面表现出的比较明显的取向。在大学生对周报、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站信息选择的调查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这种趋势。《新民晚报》的信息量和实用性优势十分明显,均超过第二名10多个百分点,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作为一张大众化市民报,《新民晚报》为何同时受到大学生读者的青睐。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新闻晨报》在时效性上排名第一,显示出这份新生代报纸的冲劲,在信息量和实用性指标上,《新闻晨报》也都有不错的表现,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媒介调查《传媒人对“有偿新闻”的看法――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调查报告》

“问卷上具体涉及了以下几项问题:(1)记者是否可以为自己单位联系广告;(2)记者是否可以为自己的版面或节目联系赞助;(3)记者是否应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4)记者是否可以接受被采访单位或个人的招待用餐;(5)记者是否可以接受新闻源单位或个人安排的免费旅游;(6)记者是否可以接受被采访单位或个人的现金馈赠;(7)记者是否可以为企业担任公关工作。”

“从上述数据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新闻队伍的新闻工作道德状况并不容乐观,在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特别应引起注意的是,在上述几个调查问题中,回答‘看情况’的比率都较高,这些人可能在思想上对是与非、对与错的认识非常清楚,但一旦有条件或涉及自身利益时则往往会放弃道德原则,也就是说,这些人道德自律的自觉意识较差,对他们来说,有处罚分明的纪律、规定,营造一个廉洁清正的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这两组材料的问题设计与总结可以看出调查报告的结论特点,即给自己的“目标受众”提供的是宏观的阶段性的全面客观的调查结论,并力图通过结论对受众有总体上的指导作用:在《上海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及日报选择》中,它提醒报社,要在大学生中提高订购率,除了信息量和实用性指标外,制定合理的价格和改进服务措施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后者则希望提升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认识高度,新闻单位及有关领导部门应探讨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约束办法。

《中国青年报》 (2004年2月1日)《2004年最大的愿望:涨工资》结论:

“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近90%的受访者在工作和学习上都有所收获。而在新的一年中,大家最大的愿望则是希望自己的工资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

后附“读者心愿”(摘两则):

“欧阳坤(广西):由于工作需要,我已经五个春节没能和父母团聚了,所以,今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回到家中,和父母度过一个团圆的2005年春节。”

“韩俊(山西):我和家人曾经都是SARS感染者,所幸的是,我们最终都战胜了病魔,全家人完完整整地回到了家中。现在觉得,活着就是幸福,所以我2004年的最大愿望是希望家人都健康幸福地活着。”

针对“2003年的薪酬状况?2003年什么事情最令你高兴?2003年你在工作和学习上是否有所收获?在2004年,大家又会有什么新的愿望呢?”等诸多问题,通过逐条问题的调查数据分析后,我们看到了从标题到报道的结论都选取了民意最关心的点“2004年最大的愿望:涨工资”,报道刊发时恰逢春节前夕,因此总结03年岁末的同时抓住大众最感兴趣的“04愿望”这个点引领全文,也可以给有关部门以启发,后附的“读者心愿”实在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小段子不长,却温情一片,使这篇精确新闻在客观之外有了人文关怀。前文《我们的环境怎么了?――直辖市青年说越来越好农村青年叹一天不如一天》的结论中体现出“中青特色”,抓住了“直辖市青年VS农村青年”的价值观差异,引起青年对环境和自身的深思。诸多范例均体现出精确新闻不同于调查报告的“结论微观化”特点,此处不再赘述。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 手机报 校园

手机新媒体,是指以手机或者移动终端作为信息的采集和展现工具,以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作为手机的传播网络而开展信息传播活动的媒体。它包括手机报纸、手机上网、手机杂志、手机广播等表现形式。①手机报是以手机为媒介传递包括纸质媒体信息在内的多媒体信息,目前主要通过彩信(MMS)形式实现,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2011年1月)中提到: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较2009年底增加6930万人。与手机新媒体有关的业务如手机报,依靠其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网络化程度高、互动性强等特点,发展速度让传统媒体望尘莫及。②到2009年底,全国手机报用户已达到1.5亿,付费用户达到7000万。大学生中,手机的普及率非常高,他们对新兴事物更感兴趣,态度更宽容,是发展手机新媒体相关业务不可忽视的市场之一,此时,加大手机报在大学校园里的发行和推广力度,就显得尤为迫切。虽然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型报纸发展势头迅猛,但手机报业务在我国仍处于起步期,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瓶颈制约。

笔者及研究团队通过对合肥市六所高校(安徽大学、合肥财经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医科高等专科院校、安徽农业大学、新华学院)中的300名同学进行了随机的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298份),初步了解了合肥市大学生手机新媒体的使用状况以及他们利用手机新媒体接收信息成分的相关资料,据此试图分析合肥市大学生手机报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而探究未来的发展策略。

大学生手机报发行所面临的瓶颈制约

面对大学生的手机报市场有待开发,有效受众少。在这次名为《合肥高校学生利用手机新媒体接收信息的比重及信息成分分析》的问卷调查中,实际上有1904人参与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1904名受访者中,有1453人使用手机新媒体。其中300个使用手机新媒体的同学填写了问卷。通过对298份有效问卷的录入、统计和分析得出,这298名同学中仅有80个定制了手机报业务,订购率仅为30%。这80名同学中,64名同学表示会继续订阅,占总订阅人数的80%,16名同学表示不会订阅,占总订阅人数的20%。由此可见,合肥市的大学生手机报市场远远没有被充分开发,订购手机报的相对人数较少。但同时,已订购手机报的大学生对手机报使用的忠诚度较高,这一群体会长期地支持手机报。

面向大学生市场的手机报种类不多,市场细分不够。分析受访者填写的具体订购的手机报种类可以看出,面向大学生市场的手机报种类比较单一。调查结果显示:订购《新闻早晚报》的人数是63人,占订手机报总人数的78.8%,《体育新闻》占6.1%,《Chinadaily英语报》占1.3%,《样式手机报》占3.8%,《新闻周刊》占7.5%,其余占2.5%。在大学生手机报市场中,除了与移动运营商合作的《新闻早晚报》占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外,其他类型的手机报并没有占领较大的市场。就调查结果来看,43.6%的手机报订购用户认为市场上针对大学生的手机报很少,48.8%的用户认为市场上根本没有针对大学生的手机报,仅有7.6%的用户认为市场上有不少针对大学生市场的手机报。由于合肥市大学生手机报市场远没有被充分开发,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校园手机报来填补这一块空白,校园手机报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内容同质化。手机报相较于其他传统媒体而言,制作成本和市场准入门槛都比较低,这就导致了手机报市场竞争激烈,手机报内容同质化。目前很多手机报的内容都是其他媒体新闻内容的缩减版,缺乏原创性的内容和独家新闻。③据统计,现在报纸、新闻网站、手机报每天的重复率高达60%。而手机报细分不足,导致受众模糊,就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内容。目前手机报在大学校园里的发行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参与问卷调查的80名同学中,42.5%的同学认为目前市场上的手机报内容同质化高,没特点,21.3%的同学认为手机报内容太少,36.3%的同学认为这些手机报缺乏针对性。关于这一点,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④全国手机报定位大致相同,缺乏针对性,除了少量财经证券类之外,全都是综合类新闻,并且信息结构、运营方式也都大同小异,把传统媒体的同质化问题带到了手机报。

手机报价格偏高。根据本次调查,只有3.8%的大学生手机报用户认为目前市场上的手机报价格偏低,70.9%的用户认为价格适中,而25.3%的用户认为价格偏高。笔者通过采访非手机报用户的大学生后得知:手机报资费太高是他们选择不订购手机报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手机报价格偏高是由盈利模式单一造成的。手机报的盈利模式有三种:对彩信定制用户收取包月定制费;手机报订阅用户通过访问手机报WAP网站按时间收取费用以及通过增加广告提高收入。但目前主要依靠前两种方式盈利。⑤有限的订阅收入,要由网络运营商、技术服务商和传统媒体三家分享,而依照目前的收益分配情况,网络运营商和技术服务商分得了大部分的收益,而作为内容提供商的传统媒体的收益平均只占到整个收益的20%左右。这种盈利模式和分配方式并不适合手机报当前的发展。手机报的良性发展需要三者互相协调,遵从公平有效的分配模式。因此笔者认为,降低手机报的费用可以通过丰富盈利模式,附加增值服务的方式实现,进而进一步扩大手机报市场。

宣传推广不力。当今社会,任何一份报纸想要获得更大的发行量,就不得不在自身的宣传推广和整体营销上下足工夫。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媒体,加大自身的宣传推广力度,使自己的内容和品牌更广为人知,是手机报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但是笔者通过走访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新华学院等6所高校,发现校园里和营业厅里鲜有关于手机报的宣传推广。就调查结果来看,有67.5%的用户是通过赠送或者业务绑定的方式知道自己订购有手机报,7.5%是通过朋友介绍知道的,只有12.5%的用户是通过广告得知手机报的信息,剩下的12.5%的用户是通过其他方式知道手机报的信息。手机报在宣传推广上的力度较小,使得很多大学生不知道手机报的存在,这是手机报在大学校园里推广的不足之处。

校园手机报发行的可行性策略

由上文调查可知,在校园手机报的发行过程中,网络运营商、技术服务商和内容提供商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要突破校园手机报的发展瓶颈,最迫切的是制作出在数量上足够大学生选择的并且细分市场、定位明确、内容优秀的手机报。在吸引更多受众、提升盈利空间的同时还要协调网络运营商、技术服务商和内容提供商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共同促进手机报的良性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占领细分的大学生市场,提供针对性的内容。针对目前合肥大学生手机报市场上手机报纷繁复杂、缺乏有效受众的情况,此时适应新媒体发展潮流,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的手机报,则会比较容易获得大学生群体的青睐。根据调查,大学校园里手机报的订购者中,女生占64%,男生占36%。女大学生更偏好使用手机报。因此可以针对不同性别,手机报内容提供商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信息。调查结果同样显示,在校大学生中,手机报用户有68.8%是大一学生和大二学生,内容在这方面可以有所侧重,稳定已有的用户,同时还要继续争取其他年级的用户。利用手机报即时传播的特性,根据具体订阅者的年级、学校和专业等具体信息,建立订阅者档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内容。针对性的内容容易吸引固定的受众群体,他们会成为校园手机报的有效并且忠诚的订阅者。

第二,提供有新意和个性化的优秀内容。手机报是一种新媒体,目前还没有独立采访权。因为缺乏专业的记者和编辑队伍,所以在内容上缺乏新意,导致手机报同质化高。所以,校园手机报可以和传统校园报刊合作,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如果不和传统媒体合作,校园手机报可以让一些专门为手机报写稿的加盟,以便第一时间获得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新闻信息。经过严格审稿并且精心组织稿件,使校园手机报更具有可读性。同时手机报还需要做好内容策划,在提供和大学生有关的时事新闻的同时,做好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及时实用的专题。例如可以在每个星期的固定时间具体的服务专题,提供学习、就业等方面丰富的信息。为了进一步提高它的实用性,校园手机报可以和当地人才市场合作,及时提供各种求职信息。总之,新意和个性化是手机报内容吸引受众的关键。

第三,加快构建完整产业链,丰富盈利模式。由于目前手机报主要依靠订阅者付费来盈利,用户承担了较多的费用支出,必定会影响订阅者的订购热情。手机报应该向传统媒体学习,引入广告机制,降低订阅者应付的费用,从而占领更大的市场。校园手机报由于传播成本低,可以吸引大量的广告客户;面向的受众固定,信息抵达率高,投放面向大学生市场的广告能够起到很好的广告效果。而且,据调查结果显示,46.3%的被访者表示可以接受手机报中添加广告。剩下的受访者多数表示,如果手机报的内容没有因为广告增加而缩水,手机报中的广告也是可以接受的。这时,网络运营商、技术服务商和内容提供商需要就利益分配关系进行协调,使分配方式更加合理,共同促进校园手机报的良性发展。另外⑥,手机报的收入来源不应该局限于报业,而应该开展多种服务。其中,开展增值业务,取得经济效益,是手机报实现盈利的重要途径。

第四,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手机报的宣传和营销方式可以借鉴传统媒体的方法,同时也要利用手机新媒体本身的特性。手机报在大学校园的宣传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广告和传单的方式,这种方式比较容易获得大学生的认可。同时手机报在发行的时候还要充分利用每一次市场机会,节假日、重大体育赛事,这些都是促销推广的时机。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手机报不仅可以获得更多老用户的认可,还可以争取更多的新用户,从而扩大影响力,甚至是建构手机报品牌。

目前大学生手机报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类问题。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手机报在大学生市场中具有广阔的市场与良好的发展前景。突破手机报在大学生市场中发行上的种种瓶颈制约,是手机报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校园手机报以其便携性、即时性、分众性、交互性等特点,将会成为大学生重要的信息来源。(本文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全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课题)

注 释:

①李巨川:《带着体温的报纸――手机报的现状和未来》,《新闻战线》,2008(9)。

②李景中:《超越自我才能赢得未来》,《青年记者》,2010(21)。

③何延润:《手机报繁荣背后的隐忧》,《通讯世界》,2007(31)。

④《中国传媒科技Science & Technology for China’s Mass Media》,2008(12)。

⑤鞠宏磊:《手机报盈利模式探究》,《当代传播》,2008(1)。

⑥匡文波:《论日本手机报纸的盈利模式》,《传媒Media》,2007(5)。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第4篇

因特网成为美国年轻人最青睐的媒介

在人类传播发展史上,新的传媒手段、媒介的诞生,总是会对原有的传播手段、媒介造成冲击。诚如加拿大著名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所说,“媒介作为我们感官的延伸不但导致我们个人的感官中产生新的比例,而且也导致媒介之间产生新的比例。”②由于新媒介的问世总是昭示着社会传播格局的变动,在因特网于20世纪90年代起以咄咄逼人的崛起势头介入大众传播后,90年代中期,国内外学术界和业界都曾就网络时代大众传媒的未来展开热烈讨论,发表种种推测、看法。由于当时尚处于因特网介入大众传播、传媒建立网站的初期,因而不论是认为大众传媒将在因特网的冲击下归于消失的观点,还是认为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应对因特网的挑战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网络媒介共存互补的观点,可说都是主要以逻辑推理为基础的预言。如今,因特网介入大众传播的实践已有了10来年的历史,学术界跟踪网络传播实践发展进行的有关研究也有了相当的积累,可以为进一步探讨网络时代因特网渗透进大众传播领域后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传媒消费市场上的受众选择现状,提供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所得的数据。

2004年9月21日,美国的在线发行人协会发表了其在Frank N.Magic Associate s公司的协作下展开的“世代传媒研究”调查报告。该协会调查了美国18~24岁、25~34岁和35~54岁三个年龄群中的1235名人士(按人口分布决定比例)。其研究获得的数据表明,因特网和电视是调查对象最为青睐的传媒,而因特网更是已跃居电视之上(见下图)。有关“如果在你的生活中你只能使用两种传媒,你会使用哪两种”的问题,调查对象的回答中,因特网占据榜首,回答以因特网为首选媒介的调查对象达45.6%,回答以因特网为第二选择的调查对象达32.1%;电视屈居第二,回答以电视为首选媒介的占34.6%,以电视为第二选择的为27.8%。18~24岁年龄群的调查对象青睐因特网的百分比更高,回答以因特网为首选传媒和二选传媒的调查对象在这一年龄群中分别占50.5%和30.7%。

在线发行人协会开展的《世代传媒业研究》还发现,因特网的优势在于其既提供信息又提供娱乐的效能;在调查对象中,年轻人明显地偏爱将因特网作为获知新闻的首要来源。此外,在《世代传媒业研究》3次前期研究中,曾发现18~34岁的调查对象常常将媒介串联使用,例如,他们可能边看电视体育报道边在提供体育信息的网站上冲浪以获取更多的体育信息。由于目前18~34岁的美国人基本上是伴随网络的发展而成长为成年人的,而且作为年轻人其传媒消费行为将在传媒消费市场上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因此,他们的媒介选择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研究界有关调查的热点课题。

当然,在线发行人协会是美国互联网络行业界的一个组织,其研究数据固然可以为人们了解因特网在美国人媒介消费中的地位提供参考,但是毕竟由于互联网络行业界的自身利益卷入其中而可能容易使人感到对其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验证。更易令人信服的,是独立于互联网络行业和传统传媒业界之外的研究机构的调研结果,后者对于人们深入了解当前社会传播格局中因特网与传统媒体各自的地位变化趋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特网在媒介使用时间上对电视造成冲击

独立于业界之外的、学界研究机构的有关调研也证实了上述趋势。2004年9月,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新近成立的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了“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的分项目“数字化未来”的第4年度报告《环视数字化未来》(Surveying the Digital Future),这一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就公众的媒介使用时间而言,以往曾以技术新颖、视听兼备、传播迅速而笑傲传媒领域的电视正受到来自因特网的冲击。公众的媒介使用时间分布,可以说是衡量各种传媒在社会传播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在社会信息市场上的竞争状况的指标之一。而根据“数字化未来”第4年度研究的结果,美国网络用户观看电视的时间平均每周比非网络用户少4.6小时。而且,该报告中根据用户的网络使用年限细分的数据表明,老资格的网络用户(上网经历达7年或7年以上)比新用户(上网经历不到1年)更易产生少看电视的倾向:老资格的网络用户平均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是11.3小时,比非网络用户的平均每周16.2少4.9小时;而网络新用户平均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是13.5小时,比非网络用户少2.7小时。④对于“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的分项目“数字化未来”来说,这种发现并非首次,而是四个年度中都有类似的发现。“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起始于2000年,本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发起主持的全球性研究项目,200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成立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传播政策研究中心成员带着其研究项目参与其中,从而使“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在此后变为归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主持。这是一项耗时4年的大型研究课题,曾得到包括美国全国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在线、微软公司等一系列机构的鼎力相助。

“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下一开始就设立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因特网研究项目”分项目,在美国各地调查了2000多户人家(2000年调查了2096户人家;2001年调查了2006户人家;2002年调查了2000多户人家),对网络用户和非网络用户进行比较研究。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此次的“数字化未来”研究即是前三年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因特网研究项目的延续。在第四年度报告之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传播政策研究中心曾于2000年11月、2001年11月和2003年2月三度发表同样题为“环视数字化未来”(Surveying the Digital Future)的研究报告。2000年的报告显示,网络用户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网络用户少28%(每周4.6小时)。2001年11月和2003年2月该研究中心的其项目第二、三年度研究报告也有相似的发现:2001年美国网络用户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网络用户少4.5小时;2002年美国网络用户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网络用户少4.8小时。而且,根据用户的网络使用年限细分的数据表明,老资格的网络用户比新用户更易产生看电视时间减少的倾向:2001年,老资格用户(上网经历达5年或5年以上)中观看电视时间少于非网络用户的比例达34.7%;而在网络新用户(上网经历不到1年)中这个比例则是29.9%;2002年,老资格的网络用户平均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用户少5.8小时,网络新用户平均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网络用户少2.8小时,而且观看电视的时间少于非网络用户的比例在老资格的用户中也远大于在新用户中,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⑤

根据“数字化未来”第四年度报告,就调查对象的媒介使用时间而言,在“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考察的16个国家和地区中,关于每周观看电视和上网时间的数据都显示出类似的此消彼长的迹象。⑥

“数字化未来”第4年度报告还根据研究所得的数据资料归纳了最近10年来美国因特网发展的10个趋势/动态,它们是:

1.在美国,随着因特网的普及,数字化鸿沟正在缩小,但并未结束,因为出现了新的鸿沟/差异,如出现了宽带上网用户和电话拨号上网用户之间的鸿沟/差异。

2.美国人的传媒使用习惯已产生变化,并正在继续演变。以往50年间,美国人在家的时间由观看电视主导,但在最近10年中,因特网用户越来越趋向于从过去用于观看电视的时间中“赢得”时间上网。(关于这个倾向,“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考察的16个国家和地区中,研究所得的数据都有类似发现。)

3.尽管因特网在美国用户中的可信度总体而言颇高,但是从研究项目的第三个年度起有所下降,第四年度继续下跌。

4.研究者开始发现网上购物中的(心理)变化。尽管在美国人对于网上购物时的信用卡安全的担忧度仍然甚高,但这种担忧的强度正在下降:三年前这一研究项目的研究结果发现,2/3的因特网用户对网上购物时的个人信息保密性非常担忧,但在第四年度的研究中,该比例下降到了46%。

5.视因特网用户为“怪人―网迷”的看法已被抛弃。因特网已进入2/3的美国家庭;3/4的美国人已成为因特网用户。

6.隐私和安全:担忧仍在,但其程度正在发生变化。

7.在美国,因特网正在成为网络用户的首要信息源。

8.在美国,因特网对于儿童的利和弊的问题,依然是人们关注的一个聚焦点。

9.电子邮件往来在美国依然在上网用途中排名第一,但垃圾电子邮件、电子邮箱超载和对电子邮件回复耗时过多又令用户恼怒。第四年度的研究结果发现,已开始出现迹象表明,老资格的因特网用户对电子邮件回复的频繁度将会低于其以往;有关对电子邮件回复的速度,因特网新用户认为对电子邮件应尽快回复或在1天内回复的比例明显高于老资格的因特网用户。

10.宽带上网将带来因特网的大变革。⑦

上述讨论说明,美国业界和学术界有关公众媒介使用、媒介消费行为的两项最新调查都显示因特网作为新兴复合型媒介已在美国传媒消费市场上站住脚,在其同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因特网在美国发展势头强劲。当然,笔者在此并不想夸大因特网在社会传播领域的地位和影响。事实上,在传媒发展史上,新媒介对原有的传播手段、媒介的冲击的结果,一般并不是造成后者的消失,而是导致社会传播格局中传媒地位分布的变化,“传媒之间的比例”的变化。传统媒体面对因特网迅速扩张的现状并不需要妄自菲薄地担心自己一定会被淘汰出局。而且仅凭几次调研所得的数据,是无法就目前因特网的发展对社会传播格局中传媒地位分布的变化问题、对其带给电视在传媒领域的主导地位的冲击问题,得出普遍性结论的。况且,世界各国总体实力不同,因特网目前在世界上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普及率和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因特网的发源地、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在因特网发展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其传媒消费市场上因特网的地位之高目前还不能代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现状。

国外研究报告对我国有参考意义

结合我国的因特网发展情况来说,2004年6月底的统计表明,我国大陆因特网用户数为8700万,其中宽带用户3110万;上网计算机总数达3630万。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从我国网民在13亿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因特网在我国的普及率依然颇低。在这种情况下,因特网在我国当然尚未在整个社会公众中构成对电视地位的挑战。尽管如此,对来自美国的这些最新因特网调查报告的数据,我们还是值得重视,这是基于下面三种原因:一、美国作为因特网强国,其因特网发展的趋势常常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虽然往往会在一定的时间差之后);二、不论在世界上哪个国家或地区,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那就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电视不再拥有传媒中最新成员的特殊地位,它不应也无法对来自手段更先进的因特网的挑战视而不见,在传媒消费市场的竞争中,从市场竞争的“差别化”规律的角度来说,由于电视同因特网相似之处较多,所以从长远来看,电视在市场竞争中在“差别化”这一点上同因特网竞争的任务也许较其他传统的大众传媒更为艰巨;三、就年龄分布而言,在中国同样出现了因特网的影响力在年轻人中较高的趋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4年7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我国大陆的网络用户中30岁以下者所占的比例共计达70.5%,因此在未来的传媒消费市场中因特网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潜势。更为细分的我国大陆网络用户的年龄分布如下表所示:⑧

18岁以下 18~24岁 25~30岁 31~35岁 36~40岁 41~50岁 51~60岁 60岁以上

17.3% 36.8% 16.4% 11.5% 7.3% 6.7% 3.3% 0.7%

鉴于以上三点原因,上述国外最新研究报告对我们显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视等传统传媒的未来取决于其对传媒消费市场动态的高度关注和正确应策。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注释:

①这里指的是1994年出现了第一批由传媒机构自身建立的网站。但是,在此之前,美国个别报刊在已开始尝试依托别的网络服务主站上网电子版,美国《圣何塞信使新闻报》依托美国在线电子版即是著名的一例。尽管如此,笔者从美国的编辑与发行者网站、欧洲的Nua公司(以开展网络调查著称)等若干信息源获得的信息表明,最早出现传媒建立的网站,发生在1994年。

②McLuhan,Marshall(1964). 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p.61.

③根据美国的在线发行人协会2004年9月21日在网上的《世代传媒研究》调查报告(/pdf/opa_genrational_study_sep04.pdf)提供的数据绘制。

④参见/downloads/DigitalFutureReport-Year4-2004.pd f.

⑤参见http://ccp.ucla.edu/UCLA-Internet-Report-2000.pdf;http://ccp.ucla.edu/UCLA-Internet-Report-2001.pdf;http://ccp.ucla.edu/UCLA-Internet-Report-Year-Three.pdf.

⑥/downloads/DigitalFutureReport-Year4-2004.pdf.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第5篇

一、我国媒介公信力研究概述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公信力问题开始在大陆学术界逐渐引起重视,以“公信力”为讨论对象的文章开始出现,但数量较少,缺乏系统而有规模的研究,概念界定仍不甚清楚,总体研究水平即使与港台学者相较也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已有机构尝试对媒介公信力进行评定,2003年底,中国新闻研究中心()刊发了《2003中国内地媒体影响力调查报告》,国内不少媒体刊登了此次调查结果,但对调查方法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以及测量指标等问题的交代不清,加之调查结构的权威性等因素,其可信性尚有待检验。

喻国明教授主持的“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较为深入全面,该项目将媒介公信力定义为:“公众与媒介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媒介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其外延包括媒介渠道、消息来源、组织机构、从业人员等各个部分的公信力,也是指媒介的总体公信力。”①其成果张洪忠的《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和靳一的《大众媒介公信力测评研究》从理论和测评两方面梳理了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问题。此后,关注于不同媒体的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如笔者参与的正在进行中的中国传媒大学雷跃捷教授主持的对于我国广播电视媒介公信力的调查研究,以及由于互联网影响力的扩大而兴起的一些关于互联网的媒介公信力研究等。总之,如今我国媒介公信力研究已经逐渐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领域,且对于该命题的关注研究也在逐渐的深入化、具体化、系统化。在这种背景下,针对性的研究网络媒介公信力似乎也更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我国网络媒介公信力的现状

要研究我国网络媒介的公信力现状,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什么是网络媒体。根据闵大洪先生定义,网络媒体是:“按照新闻媒体传播流程运作的,(即由专业人员对新闻和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具有公信力的,能够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和能够迅速形成社会舆论的网络传播平台”②笔者将在本节阐述和梳理已有的相关调查报告,以明确我国网络媒介公信力的现状。

⒈相关调查报告

①2003年与2005年我国互联网使用现状调查比较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分别在2003年9月和2005年7月了《中国12个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和《中国5个小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现将两份调查报告对比分析如下表:

②我国城市/农村大众媒介渠道绝对公信力调查

喻国明教授所做大众媒介公信力调查显示: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抽样调查中,网络新闻都得了最低的分数:

⒉对于调查报告的分析研究

表1显示,我国民众中认为网络内容多数可靠的人数由2003年的53.7%下降到2005年的48%,仅仅两年之间就下降了将近六个半百分点,排除2005年调查有效问卷较2003年少的因素,网络媒介的公信力缺失问题严重存在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表2数据表明,在全体受众中,我国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总体弱于传统媒体,尤其是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媒体。此外,清华大学所做的一项网民媒介公信力调查还表明在中国网民心目中无论相对还是绝对公信力,电视总是居于首位,网络居于第2位,报纸居于第3位。

通过对于我国民众媒介信任程度的调查状况的梳理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总体而言弱于传统媒体,尤其是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媒体。公众对于互联网络信息的信任度相当程度上受其接触网络的时间影响,对于网民以外的群体,网络媒体的可信度还远远低于传统媒体。由于受互联网普及程度以及其他一系列因素的限制,笔者认为当今我国网络媒体在全体受众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还不够强,网络媒体总体上具备一定公信力,但民众信任度尚低。

三、我国网络媒体公信力不足的表现

⒈网络虚假新闻泛滥

互联网的新闻几乎没有门槛,网民可通过email、BBS发帖等多种形式发表自己的信息言论,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是“记者”。这无疑使得一些捕风捉影、夸大歪曲甚至编造事实的假新闻在网络媒体上泛滥。最典型的假新闻案例之一即2003年中国日报网站的《比尔・盖茨被暗杀》这一假消息,震动了中国网络媒体界,有严厉批评者称之为“中国网络媒体有史以来最大的丑闻”。假新闻的不断出现,使得网络新闻的信任危机也随之而来。新闻媒体的首要功能是告知受众新近发生的事实,揭示事件的真相。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媒体形成自己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基础,对新兴网络媒体而言,发生假新闻或内容严重报道失实的情况,对其媒介公信力是最大的伤害。

⒉网络炒作跟风盛行

互联网的无限链接、信息资源丰富的特点为媒体的跟风炒作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媒体对热点问题紧抓不放的炒作加之网民变本加厉的跟帖、灌水,导致一些低级庸俗的内容充斥网络。2008年初炒遍的陈冠希等香港艺人“艳照门”事件,正是通过网络媒体产生并进行广泛传播的,这一行为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笔者以为在满足了一些人的猎奇心理,吸引大量眼球的同时,网络炒作使人更难看清事实真相。炒作虽然会使网络媒体的点击率在短期之内有所提高,但是太多太过火的炒作最终也必定会弱化网民对其信任,效果适得其反。

⒊网络侵权行为频现

网络侵权问题主要表现之一即为网络新闻侵权。所谓网络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或个人通过网络媒体对社会或他人造成的不法侵害行为,主要表现为著作权侵权、名誉权侵权、隐私权侵权等。网络的开放性给作品的传播带来了更快的速度和更大范围的影响力,但同时其强大的复制功能使得作品一旦上网就更易带来各种侵权。此外,网络海量信息传播也使网络著作权的保护难度增大。种种侵权行为都在无形之中伤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⒋网络无良信息传播

网络媒体给人们信息与言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伴随着这种传播的自由,也出现了无良信息充斥网络的现象。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提高点击率,网络新闻中暴力、色情信息已达到相当比例。除此之外,一些不良广告信息也充斥网络,危害甚大。毋庸讳言,眼下一些网络媒体媚俗新闻和虚假广告成风,已成为网民反映强烈的社会公害,它不仅污染社会风气,损害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更在无形之中损害了媒体赖以生存的公信力。

四、我国网络媒体公信力现状的成因分析

⒈网络媒体“把关人”的缺失

网络信息传播中,由于传者和受者界限模糊而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把关人”,致使传统大众传播中常见的“信息把关”事实上已不可能。而事实上,网上新闻信息鱼龙混杂,对于“把关人”的要求更高。但是不少网络媒体一味求新求快而忽视了“信息把关”,以至于网络新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小道消息的同义语,严重影响了网络媒体在受众中的公信力。

⒉传播主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由于我国媒体网站不允许自行采写新闻,仍以整合新闻资源为主。网站编辑往往不注重新闻素养而更强调技术的熟练掌握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影响网络媒体公信力的一个因素。此外,互联网传播中普通受众也拥有网络话语权和新闻传播权。但普通受众又缺乏职业传播者应有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国当前传播主体的素质亟待提高。

⒊外部监督机制的缺失

2000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网络新闻宣传局成立,负责统筹协调全国互联网络新闻宣传工作。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网络媒体立法依然滞后、相关政策法规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完善,现实中的很多问题也得不到法律保护。网络媒体产生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媒体的管理造成困难。相关政策与法律的缺位,会使一些不法行为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规制,进而造成由于管制缺位而产生危害网络媒体公信力的现象时有发生。

尽管在发展过程中,网络媒体的公信力遭到质疑,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网络媒体积极、健康的一面,并同时对其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对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公信力更是参与媒体竞争的重要筹码和制胜关键。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亲切对话充分说明了领导人对于网络媒体的重视。我国网络媒体正处于发展的春天,此时,网络媒体应注重自我完善和发展,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这是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关键环节。相信随着网络媒体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网络媒体的媒介公信力会得到提升,最终使得网络媒体走上健康而具有媒介公信力的发展道路。

注释

①喻国明、张洪忠:《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第37-38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第6篇

今年(2004年)是网络传播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之年:它是因特网(the Internet,又称国际互联网)的雏形——美国国防部阿帕网(ARPANet)兴起的三十五周年,也是Yahoo等著名门户网站向公众开放10周年以及网络新闻业诞生10周年。35年前(1969年),刚问世的阿帕网仅有四个节点,它是作为军用科学研究人员相互联系的通讯网络、电脑平台兴起的。35年后的今天,这一电脑互联网络已发展成为服务于人际通讯、群体/社区交流、组织沟通和大众传播等各种不同层次的传播活动、用户(2003年底数据为近7亿)遍布世界各地的世界性复合型传播网络、综合性信息平台,成为迄今发展最快的电子传播工具,其应用功能扩散至人类社会各个领域。10年前(1994年),Yahoo等搜索引擎功能强大的网站正式向公众开放、从此逐渐发展成为著名门户网站;也是在10年前,在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批传媒网站 [1]——一批敢于领先一步创新冒险的美国报刊在网上建立了网站。10年后的今天,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传媒网站已成为网上内容服务的强大生力军。最近国际上的一些研究数据表明,伴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成长,网络与传统媒体此消彼长的竞争态势已开始明确显现;在因特网的发源地美国,甚至已出现因特网挑战电视在传媒领域的主导地位的迹象。 业界组织协会调研显示因特网跃居电视之上成为美国年轻人最青睐的媒介 在人类传播的发展史上,新的传媒手段、媒介的诞生,总是会对原有的传播手段、媒介造成冲击。诚如加拿大著名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所说,“媒介作为我们感官的延伸不但导致我们个人的感官中产生新的比例,而且也导致媒介之间产生新的比例。” [2] 由于新媒介的问世总是昭示着社会传播格局的变动,在因特网于20世纪90年代起以咄咄逼人的崛起势头介入大众传播后,90年代中期,国内外学术界和业界都曾就网络时代大众传媒的未来展开热烈讨论,发表种种推测、看法。由于当时尚处于因特网介入大众传播、传媒建立网站的初期,因而在当时,不论是认为大众传媒将在因特网的冲击下归于消失的观点,还是认为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应对因特网的挑战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网络媒介共存互补的观点,可说都是主要以逻辑推理为基础的预言。如今,因特网介入大众传播的实践已有了10来个年头的历史,学术界跟踪网络传播实践发展进行的有关研究也有了相当的积累,可以为进一步探讨网络时代因特网渗透进大众传播领域后其与传统的大众传媒的关系、传媒消费市场上的受众选择现状,提供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所得的数据。 最近(2004年9月21日),美国的在线发行人协会发表了其在Frank N. Magic Associates公司的协作下展开的“世代传媒研究”的调查报告。在展开“世代传媒研究”过程中,该协会调查了美国18-24岁、25-34岁和35-54岁三个年龄群中的1235名人士(按人口分布决定比例)。《世代传媒业研究》以今年(2004年)3月到6月期间美国在线人协会对18—34岁的美国人的传媒使用行为展开的连续3次研究的成果为背景,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其研究获得的数据表明,因特网和电视是调查对象最为青睐的传媒,而因特网更是已跃居电视之上:有关“如果在你的生活中你只能使用两种传媒,你会使用哪两种”的问题,调查对象的回答中,因特网占据榜首,回答以因特网为首选媒介的调查对象达45.6% ,回答以因特网为第二选择的调查对象达32.1%;电视尾随其后屈居第二,回答以电视为首选媒介的调查对象达34.6%,回答以电视为第二选择的调查对象达27.8%。18-24岁年龄群的调查对象视因特网为最为青睐的传媒的百分比更高:回答以因特网为首选传媒和二选传媒的调查对象在这一年龄群中分别占50.5%和30.7%。 以下三张图表分别显示调查对象的传媒选择,以及不同年龄群的调查对象中分别以因特网和电视为首选、二选媒介者所占比例:[3]

在线发行人协会开展的《世代传媒业研究》还发现,因特网的优势在于其既提供信息又提供玩乐的效能;在调查对象中,年轻人明显地偏爱将因特网用作新闻的首要来源。此外,在《世代传媒业研究》的上述提到的3次前期研究中,曾发现18-34岁的调查对象常常将媒介串联使用,例如,他(她)们可能边看电视体育报道边在提供体育信息的网站上冲浪以获取更多的体育信息。由于目前18-34岁的美国人基本上是伴随网络的发展而成长为成年人的,而且作为年轻人其传媒消费行为将在传媒消费市场上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因此,他(她)们的媒介选择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研究界有关调查的热点课题。 当然,在线发行人协会是美国互联网络行业界的一个组织,其研究数据固然可以为人们了解因特网在美国人媒介消费中的地位提供参考,但是毕竟由于互联网络行业界的自身利益卷入其中而可能容易使人感到对其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验证。更易令人信服的,是独立于互联网络行业界和传统传媒业界之外的研究机构的调研结果,后者对于人们深入了解当前社会传播格局中因特网与传统传媒各自的地位变化趋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调研显示因特网在媒介使用时间上对电视造成冲击 就独立于业界之外的、学界的研究机构的有关调研而言,2004年9月,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新近成立的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了“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的分项目“数字化未来”的第四年度报告《环视数字化未来》(Surveying the Digital Future),这一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就公众的媒介使用时间而言,以往曾以技术新颖、视听兼备、传播迅速而笑傲传媒领域的电视正收到来自因特网冲击波的影响。而公众的媒介使用时间的分布,可以说正是衡量各种传媒在社会传播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在社会信息市场上的竞争状况的指标之一。根据“数字化未来”第四年度研究的结果,美国网络用户观看电视的时间平均每周比非网络用户少4.6小时。而且,该报告中根据用户的网络使用年限细分的数据表明,老资格的网络用户(上网经历达7年或7年以上)比新用户(上网经历不到1年)更易产生少看电视的倾向:老资格的网络用户平均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是11.3小时,比非网络用户的平均每周16.2少4.9小时;而网络新用户平均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是13.5小时,比非网络用户少2.7小时。 [4] 对于“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的分项目“数字化未来”来说,这种发现并非首次,而是四个年度中都有类似的发现。“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起始于2000年,本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发起主持的全球性研究项目,200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成立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传播政策研究中心成员带着其研究项目参与其中,从而使 “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在此后变为归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主持。这是一项耗时四年的大型研究课题,曾得到一系列机构的鼎力相助,其中包括美国全国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在线、微软公司、太平洋贝尔、安得森咨询公司、美国全国有线电视协会,等等。该项目归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主持以来,研究工作除了得到安南伯格基金会的支持外,也得到了惠普公司、Accenture公司、时代华纳旗下的Time Warner Companies、微软公司、索尼公司等8家机构的鼎立相助。

“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下一开始就设立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因特网研究项目”分项目,在美国各地调查了2000多户人家(2000年调查了2096户人家;2001年调查了2006户人家;2002年调查了2000多户人家),对网络用户和非网络用户进行比较研究。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此次的“数字化未来” 研究即是前三年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因特网研究项目的延续。在第四年度报告之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传播政策研究中心曾于2000年11月、2001年11年和2003年2月三度发表同样题为 “环视数字化未来”(Surveying the Digital Future)的研究报告。2000年的报告显示,网络用户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网络用户少28%(每周4.6小时)。 2001年11月和2003年2月该研究中心的其项目第二、三年度研究报告也有相似的发现:2001年美国网络用户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网络用户少4.5小时;2002年美国网络用户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网络用户少4.8小时。而且,根据用户的网络使用年限细分的数据表明,老资格的网络用户比新用户更易产生看电视时间减少的倾向:2001年,老资格用户(上网经历达5年或5年以上)中观看电视时间少于非网络用户的比例达34.7%;而在网络新用户(上网经历不到1年)中这个比例则是29.9%;2002年,老资格的网络用户平均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用户少5.8小时,网络新用户平均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网络用户少2.8小时,而且观看电视的时间少于非网络用户的比例在老资格的用户中也远大于在新用户中,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5] 根据 “数字化未来”第四年度报告,就调查对象的媒介使用时间而言,在“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考察的16个国家和地区中,关于每周观看电视和上网时间的数据都显示出类似的此消彼长的迹象。[6] “数字化未来”第四年度报告还根据研究所得的数据资料归纳了最近10年来美国因特网发展的10个趋势/动态,它们是: 1.在美国,随着因特网的普及,数字化鸿沟正在缩小,但并未结束,因为出现了新的鸿沟/差异,如出现了宽带上网用户和电话拨号上网用户之间的鸿沟/差异。 2.美国人的传媒(使用)习惯已产生变化,并正在继续演变。以往50年间,美国人在家的时间由观看电视主导,但在最近10年中,因特网用户越来越趋向于从过去用于观看电视的时间中“赢得”时间上网。 (关于这个倾向,“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考察的16个国家和地区中,研究所得的数据都有类似发现。) 3.尽管因特网在美国在用户中的可信度总体而言颇高,但是从研究项目的第三个年度起有所下降,第四年度继续下跌。 4.研究者开始发现网上购物中的(心理)变化。尽管在美国人们对于网上购物时的信用卡安全的担忧度仍然甚高,但这种担忧的强度正在下降:三年前这一研究项目的研究结果发现,2/3的因特网用户对网上购物时的个人信息保密性非常担忧,但在第四年度的研究中,该比例下降到了46%。 5.视因特网用户为“怪人 — 网迷”的看法已被抛弃。因特网已进入2/3的美国家庭;3/4的美国人已成为因特网用户。 6.隐私和安全:担忧仍在,但其程度正在发生变化。 7.在美国,因特网正在成为网络用户的首要信息源。 8.在美国,因特网对于儿童的利和弊的问题,依然是人们关注的一个聚焦点。 9.电子邮件往来在美国依然在上网用途中排名第一,但垃圾电子邮件、电子邮箱超载和对电子邮件作复耗时过多又使电子邮件令用户恼怒。第四年度的研究结果发现,已开始出现迹象表明,老资格的因特网用户对电子邮件作复的频繁度将会低于其以往;有关对电子邮件作复的速度,因特网新用户认为对电子邮件应尽快作复或在1天内作复的比例明显高于老资格的因特网用户。 10.宽带上网将带来因特网的大变革。[7] 上述讨论说明,美国业界和学术界有关公众媒介使用、媒介消费行为的两项最新调查都显示因特网作为新兴复合型媒介已在美国传媒消费市场上站住脚,在其同传统传媒的此消彼长的竞争中,因特网在美国已经并不呈显弱态而是势头强劲。当然,笔者在此并不想夸大因特网在社会传播领域的地位和影响。事实上,在传媒发展史上,新媒介对原有的传播手段、媒介的冲击的结果,一般并不是造成后者的消失,而是导致社会传播格局中传媒地位分布的变化,“传媒之间的比例”的变化。传统的传媒面对因特网迅速扩张的现状并不需要妄自菲薄地担心自己一定会被淘汰出局。而且仅凭几次调研所得的数据,是无法就目前因特网的发展对社会传播格局中传媒地位分布的变化问题、对其带给电视在传媒领域的主导地位的冲击问题,给出普遍性结论的。况且,世界各国总体实力不同,因特网目前在世界上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普及率和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因特网的发源地、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在因特网发展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其传媒消费市场上因特网的地位之高目前还不能代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现状。 结合我国的因特网发展情况来说,目前,我国大陆因特网用户数为8700万(2004年6月底的数据),其中宽带用户3110万;上网计算机总数达3630万。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从我国网民在13亿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因特网在我国的普及率依然颇低。在这种情况下,因特网在我国当然尚未在整个社会公众中构成对电视地位的挑战。尽管如此,对来自美国的这些最新因特网调查报告的数据,我们还是值得重视,这是基于下面三种原因:一、美国作为因特网强国,其因特网发展的趋势常常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虽然往往会在一定的时间差之后);二、不论在世界上哪个国家或地区,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那就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电视不再拥有传媒中最新成员的特殊地位,它不应也无法对来自手段更先进的因特网的挑战视而不见,在传媒消费市场的竞争中,从市场竞争的“差别化”规律的角度来说,由于电视同因特网相似之处较多,所以从长远来看,电视在市场竞争中在“差别化”这一点上同因特网竞争的任务也许较其他传统的大众传媒更为更艰巨;三、就年龄分布而言,在中国同样出现了因特网的影响力在年轻人中较高的趋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4年7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我国大陆的网络用户中30以下者所占的比例共计达70.5%,因此在未来的传媒消费市场中因特网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潜势。更为细分的我国大陆网络用户的年龄分布如下表所示:[8] 中国大陆网络用户的年龄分布: 18岁以下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第7篇

研究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入,其一为以商品阅听人和阅听人阅听状况调查为焦点进行研究,其二为以阅听人所享受/花费的休闲/工作时间为焦点展开探讨。

当代社会传播媒体的运作,在经济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国家支持的公共,如英国,它主要采取强制征收公共电视执照费的方式。另一种则主要依赖广告的收入,这种方式已日益成为当代传媒的基本生存方式。

美国理论家斯梅塞从商品经济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在后工业社会的条件下,阅听人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商品,大众媒介其实就是这种商品的生产者(卖方),而广告商则是其商品阅听人的买主。他指出,由广告所支撑的大众传播,其商品形式已成为信息/娱乐工业的支配形式。由广告商支持媒介的组织化形式,现在已遍及世界,而媒介也越来越依赖广告商,不仅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而且电影、戏剧、音乐与表演亦无不如此。斯梅塞在分析这种组织形式时,特别关注媒介的外显功能(传播信息)和媒介的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斯梅塞认为问题出在商品上,也就是说,媒介是在向广告商兜售一种商品。这是一种什么商品呢?从传统的观点看,广告商从媒介买下的是空间,他利用此空间(时间)向观众推销产品。至于此举是告知大众还是迫使大众接受消费主义,这要看研究者从何种理论立场出发。从媒介方面来说,贩卖空间是媒介公司的主要收入,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由订户得来的收入/利润微乎其微。那么,按照传统的交换法则,任何电视与报纸的空间都应该在价格上相同才对,但实际上各种不同空间的价格相去天壤。即使是同一天同一张报纸如《纽约时报》,其第二版和第六版也价格迥异。我国中央电视台广告费与一般省市电视台的广告费差距之巨,令人咋舌,而所谓"黄金时段"与其它时段的价格之比,亦不 天壤。为什么此一空间比另一空间价格多出如许?明眼人一目了然:不同空间吸引阅听人的程度不同所致。但斯梅塞在这一传统答案的后面发现了媒介背后的文化商品和商品阅听人。

在斯梅塞看来,由广告/广告商支持的媒体把喜剧、音乐、游戏、娱乐、表演,甚至新闻、宣传都看作是媒体的"免费的午餐",其目的就是尽一切力量把观众钓到电视机前,而电视机前即是观众/生产者为其生产商品/利润的场所。正因为如此,才要调查公司去调查观众收视率,然后媒介公司再把观众打包卖给广告商。这时,一个真正的商品----阅听人的看/听出现了。这才能解释媒体空间的价格差异,广告商和媒介公司之间的关系,以及收视率调查公司存在的原因。斯梅塞从经济基础来定位媒介工业,他干脆认为,从总体看,阅听人不过是广告商和媒介公司的劳工而已。的确,娱乐工业若没有获得实际利益,怎么会为阅听人提供免费的午餐?所以,当阅听人兴高采烈地享用"美味佳肴"时,他实际上是在做苦工,他不仅在消磨时光,也是在以一种相当确定的方式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他全神贯注地参与节目,实际上做了广告商所支持的媒介公司的社会化背景。他所做的,正如同把时间耗费在无报酬劳动中的工人所为。他在替消费品的生产者执行市场功能,并进行生产与复制劳动力的工作。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的时间实际上都已变成工时。阅听人的这种无报酬的劳动为广告和大众传播工业的口袋赚来了千百万银两。斯梅塞论道:

工人下班后的时间,除了睡觉外,都得随垄断资本主义的消费业和服务业所施加的压力。个人的、家庭的与其他社会交往的需要都必须放到产品和行销的脉络中来处理。在不断承受这些几近泛滥的压力下,使得个人与家庭的任务基本上成为一种"拷贝"。当阅听人置身其间,形成了他心理的采购单,并把收入花掉时,广告商就从阅听人工作中获取利益。

显然,这是一个有乖常理的反向思维:只要把意欲灌输的目标、信念安插进销售对象之中,就可以不付薪水而让他们工作。结果,斯梅塞的观点在西方媒介研究中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人们纷纷群起而讨伐。一些主张纯粹意识形态批判的西方学院派理论家批评斯梅塞为庸俗唯物论。但也有许多学者如雷蒙德·威廉斯的学生等则与斯梅塞所见趋同。

其实,对于阅听人的研究早已开始。传统的阅听人研究分为学院派和商业调查公司。学院派一般是将大众关注的问题、民意趋向、私人行为与媒介使用缘由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商业调查公司则依其调查结果而进行分类,如民意调查、人口统计资料调查、品牌信任度调查、收视率调查等。典型的测量方法不外量化的社会科学研究方式(问卷、实验、准实验设计),有些则采取当代心理学、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所发展出来的中型理论作为阐释的理论框架。总之,学院派研究与商业调查都集中于态度、信息积累、获得特定行为的预存立场,以及对可欲行为的筹划与塑造。依照传统观点,商业调查与学院派研究都假定阅听人是一种自然的现象,由各种人口统计类目组成。这种阅听人会自行分身,分属不同的团体,倾向于不同的媒体、版面,以至特定节目。研究者的任务就是找出谁为了什么原因而选择了何者。

遵从何种理论框架(范式),采用何种运作方式,这对于阅听人研究或调查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我们采取传统的主客两分的认识论理论范式,便认定阅听人是客观发生的现象,而在此现象的背后,存在着决定此现象的本质。依照这种传统的客观方式,测量阅听人就与测量一座山、一棵树完全一样。如果是测量山或者树,测量报告就必受山、树本身的限制,不管你的结论是为"山(树)学期刊"做的还是为木材公司所做,资料都是完全一样的。对那些客观论者来说,观众就在那儿,好比山在水边耸立,树在野地里生长一样。研究者只要学会测量规则就可以出师,开始测量阅听人。只要依照规则去做,就能保证得到可靠的数据,学院研究或商业调查公司也无法打破成规。从这个角度讲,学院派研究与调查公司没有太大区别,因为各方都想掌握最可靠的阅听人信息资料。但是,学院派研究着眼于整体的阅听人状况研究,而不是仅仅关注作为商品的阅听人。比如通过媒体了解研究当下的普遍意愿,时尚趋向,公众舆论,社会评价等等。调查公司则更"庸俗",更具商业眼光。斯梅塞分析道:

广告商怎样确定他为收买阅听人所耗费的资财将得到什么样的回报?这只能靠意识工业中的次工业部门居中审定。尼尔森以及许多专门评估阅听人商品的公司所从事的工作,正是计算读者群的多寡、判断其社会经济特质。

其实,这种以人为对象的研究和调查已不同于传统的主客两分、视阅听人为客观物的机械论观念,它要解决主体----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它所寻找的,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客观真理,而是寻求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或者阅听共同体(观众群)与阅听共同体之间的某种共同约定共同认可的东西。此中,1.调查研究的意图和目的规定着调查研究的方向乃至方法。2.调查研究的思维结构与前理解构成影响乃至规定着调查研究的结果。3.事物自身的"多义共生"性质,规定了调查与研究是对事物的多种意蕴的一种依据当下社会语境的选择和创制。4.新的媒体运作方式,又产生出居间运作的环节与机构,而研究所与媒介调查公司不同的目和意图进行运作。学院派的研究所更具宏观的社会"整体"意识,考虑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媒介调查公司则更多遵循商业目的,服务于"客户"的调查要求。

那么,一般阅听人与商品阅听人是否是一回事呢?斯梅塞认为二者大有差异。他注意到,意识工业的次部门系由许多公司或调查行组成,生产出的阅听人调查报告卖给广告商或媒介公司以及相关单位。如果坚持自然阅听人的前提,它就无法进一步分析收视率的封闭市场。斯梅塞则发现收视率多寡与阅听人群体的组成成分及其不同需求休戚相关。易言之,阅听人包含一般阅听人和商品阅听人,媒体能够打包出卖的只是其中的商品阅听人。而正是广告商对收视率的长期而连续的需要----对商品阅听人的高价购买,迫使一大堆调查公司相互竞争,竞相提高收视率的精确性、可靠性和时效性。这样,收视率就成为联结广告商与媒介的重要市场要素。它不仅仅是一种资料报告,也是媒体为自己的各个时段估价的基本依据,是广告商付费以购买商品阅听人的依据。毫无疑问,做买卖,卖者总想多赚,买者总想少出,谁的观众多谁的广告卖价就高。媒体和广告商之间必然存在着利益冲突,这就产生了一个缓冲的空间,需要通过收视率公司所选择的调查技术来居间处理。采用不同的技术,可能有不同的收视率结果,或高估或低估,对媒体和广告商各有不同的意义。

任何一种调查技术都有误差,因而,技术的选择就变得相当重要。在对对手的策略、广告商与媒体的大小以及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进行慎重评估之后,收视率公司谨慎选择其调查技术,苦心孤诣,以确立自己在市场上的安身立命之所。一个公司要想生存,想占据获利最大的市场位置----为媒体节目生产全国性的收视人口,则其策略性定位便相当重要。这就需要一种买卖双方都认为有权威的单一标准,才能成为例行规范,才能由众多的员工来操作,以降低办事成本,提高效率。在全国收视率市场中,例行规范只需要一套收视率,虽然市场上有很多公司从事阅听人调查或研究,原则上讲,只有一定会独占全国收视率调查市场。工业标准连贯性的需求,使得收视率市场趋向于独占。而欲拔头筹,你的调查技术与调查结果就须被公认为是最合理最公正的。如果有人欲向收视率调查的垄断者发起挑战,他就必须在调查技术的选择和改进上大作文章,这样才能在媒体(网络)对手之间、媒体与广告商的不同需求之间游刃有余。由此可见市场压力对阅听人调查的方法、技术乃至结果具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把阅听人视为自然现象,就应调查包含有价值阅听人和无价值阅听人在内的阅听人整体。然而从市场角度看,这种调查的效率显然很低。而广告商想要的是真正的消费者,也就是有收入且又热中购买固定品牌的人。这种消费者才是广告商所岂觊觎的对象,是媒体网络所欲卖出的商品阅听人。因此调查公司就是要调查这种"特制的"商品阅听人,有效地把商品阅听人从一般阅听人中筛选出来。在西方,高明的收视率调查公司,能通过选择恰当的抽样技术,来辨别哪些人是真正的消费者,哪些人是缺乏收入或缺乏消费欲望的阅听人,将之分类排序。这意味着,随着经济的勃兴与衰退,阅听人的市场定位标准亦随之变化。在美国,大萧条期间电话还很不普遍,而收音机则普遍拥有,阅听人商品就以电话订户来定位;战后经济复苏,购买力大增,阅听人商品就以户口普查为基础;到1989年以户口来判断不准了,就以线缆(cable box)取而代之。

这就是学院派阅听人研究与商品化阅听人调查之间,真实阅听人与商品阅听人之间的差异。搞清了这些差异,就可以重新检验阅听人调查的需求连续性,了解何以有些阅听人特别值钱,有些阅听人则无足轻重。

商品阅听人是由市场创造出来的,是应市场工业的竞争需要而生的;阅听人调查也是市场创造出来的。在这里,商品阅听人是与一般阅听人的关系就象牙签与树的关系,是由自然物质(自然现象)所制造的制成品。商品阅听人与商品收视率全都是人工制品。

西方学院派的研究到70年代末已具常规规范:量化、变项分析、以及行政式企业方式。虽然实验法与问卷研究仍占优势,但70年代偶尔也有方法上的创新。这就出现了第三种研究。用人类学方式来记录阅听人使用大众媒介素材的生活经验。这种新方法源于社会科学家采用的质化方法和发展中的文化研究方式。他们发现,真实阅听人的社会与符号远比量化方法复杂,实验问卷等方法将复杂的社会现象作了简约化处理,遗漏了阅听人的文化生活经验。于是,阅听人的文化生活体验一跃而为研究的首要之务。文化研究者将阅听人概念化、抽象化,进行文化研究,以区别于学院派与商业界的阅听人调查。随之亦对行政式实验研究规范进行了批判。

文化研究派制定了一些文化指标,他们通过对美国电视栏目"全国观众"的研究,试图将批判理论与量化方法结合起来,认为关注意识形态的观点也可以与实地采访、内容分析相融为一。这些文化研究者反对因果论元素论的所谓"科学"方式,力图消解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的变项分析方式。他们认为不能通过个别变项分析将人类视为诸种元素的组合,并以此决定什么变项是因什么变项是果。他们采用了更具统观性的模式。这些模式大多借鉴自文化人类学,强调"联结性"和"集合性"。与斯梅塞相应,新历史主义发轫者,文化唯物论者威廉斯强调生活经验,在他看来,生活经验既非全由亲身经验决定,亦非完全被决定,而是由经济结构(如阶级关系)与社会集团,次文化与主导意识形态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所致。文化唯物论者发现,阅听人实际上常常是主动从媒介有限的菜单中选择节目,并从中获得满足的。他们与大众媒介相与共生。这可以从青少年群体文化与通俗音乐(摇滚乐)发烧友的情形得到佐证。显然,这些阅听人都是相当主动地处理阅听素材,甚至习惯性地把主导意识形态踩在脚下而任由时尚和个人趣味(青年群体趣味)的驱使去进行阅读。

怎么会出现这种经济上受到压抑、文化上却自主的情形?这使得研究者或是返回文本或是走出大门去寻找阅听人。那些返回文本的分析者,努力寻求文本中的多义性,从中见出读者不同的社会地位。按其逻辑,这种位置使得压迫性文本既是父权的,又可能是解放的,只看读者当时的情绪和想象。这里,读者本身就是以分析者的身份进行文本阅读,建构出各种可能的解释,然后从各种阅读中设计出各种阅听人。认可多义性的现象学、解释学理论其前提是阅听人必须主动地投入文本中,以便解码。不仅要注意还要对构成文本的众多刺激(声、光、画面、音乐、镜头、情境、角色)详加分类,以便选择某些要素进行解码。此中的焦点是意义如何通过特定的表述方式而产生,以及如何从日常生活的言行中不断地与意义进行交流,使之得以生成。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劳动阅听人是在劳动中消费,在克服困难的辛劳中娱乐在消费中把"免费午餐"变为可口的美味佳肴。

细分起来,文化研究的成果表现于三个相互联系又互相独立的领域之中。第一个领域的研究焦点在于文化文本分析,分析对象中也包含由媒介工业所制造的文本,这类研究数量最多。文化研究与传送模式不同,传送模式将媒介形式(如电视连续剧、恐怖片、某些专题片等)视为向消费者传送信息的载体,而文化研究则把媒介形式当作运用特定方式组织意义的机制。传统的内容分析法只研究电视剧中的对白或个别暴力动作的意义,这些可分析的部分必须事先定义清楚,并将之从文本中的位置抽离出来,也不讨论该文本与其它文本的关系。文化研究则不同,它坚持意义具有多样性,强调意义主要依赖情境来决定,情境的因素包含整体的叙事方式、节目的类别和先期的宣传。

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领域强调意义及其可变性之间的关系。它关心阅听人阐释媒介形态的方式,和将媒介内容融入自身世界观及生活形态的方式。

这种相互作用的模式也对那种简单化的和效果模式提供了一种反证。它开启了一个消费创意的时代。这种研究受到当代现象学、解释学和接受反应理论以及新历史主义的影响,他们把眼光于文本意义与阅听人意义相遇和进行交换的那一霎间,他们将阅听人视为积极主动的主体。他们在阅听活动中不断为所处的环境创造意义,因而他们不再是产业系统运作中的被动的消费者,也不是批判学派们认定的遭受强制劳动的"劳工"。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第8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1月8日在第十届中国记者节暨颁奖报告会上讲话时指出,新闻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积极主动进行网上舆论引导,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李长春说,新闻工作者应努力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行家里手。要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新闻传播的规律和传播艺术,善于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他指出,新闻工作者要积极主动进行网上舆论引导,密切关注网上舆情,及时发现网上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经常就网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表网上评论文章,参与在线交流,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他同时强调,新闻工作者要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对新闻采访、编辑、制作和传输的新要求,把握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不同类型媒体的传播特点,熟练掌握多媒体传播和现代传媒装备技术,不断增强新的业务本领,成为一专多能的新时代新闻工作者。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再修订

中国记协日前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修订稿)。

修订稿提出,新闻工作者要通过合法途径、正当方式获取新闻素材,慎重使用隐蔽拍摄、录音,公开采访要出示记者证件,刊发新闻报道要署作者真实姓名;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确保新闻要素及细节准确;摘转其他媒体报道要有把关意识,不刊发违反科学和生活常识、耸人听闻的事实报道;不夸大、缩小或歪曲新闻事实,不虚构或制造新闻事件,不干预或摆布采访对象;出现报道失实时要主动承担责任,及时更正致歉,消除不良影响。

中央部委主管报社首家整体转企

文化部直属的《中国文化报》已整体转企改制,并组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文化报》将成为我国首家整体改制的部委主管报社。

明年起网民可开始使用全中文域名

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在韩国首尔举行的第36次理事会上决定,互联网今后可使用中文、阿拉伯文和韩文等非拉丁字母文字注册域名。专家分析认为,互联网摆脱仅限于拉丁字母网址的束缚,将大大有助于非拉丁字母语文国家互联网的普及和利用,减少与拉丁字母语文国家的差距。

太原日报报业集团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

太原日报报业集团组建太报集团和太报传媒有限公司,完成人事、薪酬、职称评聘和经费包干等四项配套制度改革。该集团坚持新闻采编与经营业务两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加快实施以发行体制改革为龙头的经营体制改革,通过经营性资产的评估和剥离,在经营性公司的转企改制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我国报纸媒体首次试水“飞信报料热线”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广东移动公司合作启用中国报纸媒体的第一个“飞信报料热线”。

据了解,作为面向新型媒体的一种有力尝试,双方将共同开发、利用“飞信报料热线”平台,让读者可以通过短信、彩信、视频等多种方式随时随地与报社进行个性化的实时互动。羊城晚报承诺将及时、有效地与飞信用户进行沟通,增强报纸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双方还将共同开发、经营具备潜力的合作项目,特别是数字传媒和新媒体合作技术、传输资源等。以移动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等多种出版方式,实现多渠道全媒体同步出版和内容资源的高效利用。

土豆网结盟中移动手机视频迈入普及阶段

日前,中国最大和最早的视频网站土豆网对外宣布,正式成为中国移动手机视频“原创频道”的独家运营合作伙伴和内容提供商,标志着手机视频行业在中国将全面迈入普及阶段。

美大报“闪亮换装”光面纸招徕读者

长达20年的报纸发行量下降像一场无法阻挡的“雪崩”,上月的最新公告显示,报纸每周销售量比去年下降10%。随着网络读者增多、报纸价格增加、经济衰退和不以盈利为目标小报发行的多重打击,报纸市场日渐萧条。根据美国报业协会统计数据,报刊发行量加速下滑的原因之一是广告利润在去年下降了16.6%,今年到目前为止又下滑了28%。

为挽回日益下滑的发行量、吸引读者和广告商,美国最大报纸之一《旧金山纪事报》决定“改头换面”,成为全国首家采用高质量光面纸印刷的综合类报纸。

75%新加坡人仍坚持每天阅读报刊

新加坡于10月22日公布的最新媒体调查显示,传统媒体仍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75%的新加坡人仍坚持每天阅读报刊。

《纽约时报》探路进军中国传媒市场

《纽约时报》负责人与湖南广电集团旗下的快乐购物公司洽谈版权交易,开发时尚类杂志《T Magazine》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