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导报

中医药导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杂志简介:《中医药导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3-1446/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实验、中药、临床、综述、规律、理论、医案、医史、教育、翻译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国际刊号:1672-951X
国内刊号:43-1446/R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47
复合影响因子:0.98
总发文量:10710
总被引量:53467
H指数:39
引用半衰期:5.25
立即指数:0.0339
期刊他引率:0.9754
平均引文率:5.9371
  • 中医学国际化生存的优劣势分析及战略思考

    作者:何崇 刊期:2016年第24期

    从中医学的优劣势入手,对中医学在国际上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剖析。中医疗效已被广泛接受认可,整体医学的复兴、自然医学的热捧,以及东方哲学的人性体贴更是给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由于受到疗效评判差异、中西医学哲学思想鸿沟、本土医学冲击等的影响,导致其发展传播面临一定的困难。提出要发挥中医优势,避免劣势,提高中医疗效,通过做好中医学...

  • 杜思敬及《针经摘英集》的针法学术特色

    作者:付丹丹; 张立志; 许能贵 刊期:2016年第24期

    探讨杜思敬及《针经摘英集》的针法学术特色,其重视针法,尤重于毫针刺法,略于灸法;强调针效反应,认为得气是针刺有效的关键;认为针刺同时配合病灶刺激以“透气”则增效;秉承《内经》呼吸补泻手法和强调针灸亦需要辨证施治。杜氏虽非临床医家,但其以文人的角度总结收集医方;研读《针经摘英集》不仅可以学习针刺治病之法,并可跳出医者之角色,从其...

  • 《本草纲目》对妇科带下病的辨治

    作者:杨小荷; 张智华; 余星玉; 李秀君; 李月莹 刊期:2016年第24期

    以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为主线,参考《奇经八脉考》,围绕治疗带下病的药物分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3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李氏对妇科带下病的辨治经验,将书中有关妇科带下病的相关认识进行归纳汇总,供同道参考,以便作更系统、深入的研究。

  • 《外科切要》纵览

    作者:罗红柳; 王家陟 刊期:2016年第24期

    《外科切要》是明清时期三峡库区名医王文选传世代表作之一,全书分为序言、痈疽证治歌诀、痈疽各部图、外科便读、外科金口诀和外科药方五部分。书中以歌诀形式描述了外科疾病300余种,形象地概括了疾病的症状、辨证要点,提出了治法方药。全书记载了外科常用药方182首,对当时中医外科证治经验进行了较完整的总结。

  • 参榆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黏膜修复的影响

    作者:朱磊; 沈洪; 王玖; 蒋寅; 司海鹏 刊期: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参榆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黏膜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榆灌肠方组和SASP组,给药10 d后处死,取结肠组织,观察结肠大体形态变化,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7、TGF-β水平。结果:参榆灌肠方组大鼠体质量增...

  • 蒙药蓝刺头对去卵巢大鼠离体骨骨密度及骨最大变形挠度的影响

    作者:高小明; 常虹; 丁超华 刊期: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蒙药蓝刺头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最大变形挠度的影响。方法:将84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12只,分别为蒙药蓝刺头高、中、低剂量组、骨疏康组、假手术组、己烯雌酚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饲养90 d后灌胃90 d,检测离体骨骨密度及骨最大变形挠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己烯雌酚组、骨疏康组、蒙药蓝刺头3个剂量组大鼠离体股骨检测...

  • 青藤碱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MyD88及NF-κB表达的影响

    作者:姚茹冰; 王圆圆; 蔡辉 刊期: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青藤碱(S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My D88/NF-κB 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活动期RA患者外周血进行单核细胞的分离培养,并与健康志愿者做对照。分为健康对照组、RA对照组、RA+LPS组,SN低剂量组,SN高剂量组及TAK-242组进行观察。采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TLR4、My D8...

  • 黄芪解毒汤含药血清对乳腺癌细胞MCF-7中SHH、PTCH1、SMO、GLI1基因及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丁玲; 刘丽芳; 吴世婷; 熊家青; 曾叶; 肖洒 刊期: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黄芪解毒汤体外干预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SHH、PTCH1、SMO及GLI1基因和特异性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分为黄芪解毒汤血清组、阿霉素血清组、参一胶囊血清组、生理盐水血清组。常规培养细胞。分别以20%浓度不同含药血清干预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HH、PTCH1、SMO及GLI1基因表达的影响,免疫荧...

  • 李航森教授治疗中晚期肺癌用药规律探索

    作者:詹丹丹; 谭晓云; 李航森 刊期: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用药频次及规律。方法:收集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处方1200张,构建方剂库,统计分析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中药131种,其中清热、养阴、化痰、健脾、散结等几类药物多用;在高频药物的性味分析中,苦、甘、微寒、平类药物多用。结论:清热、化痰止咳、养阴、健脾等治法对中晚期肺癌的治...

  • 抑木扶土法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静 刊期: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抑木扶土法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均予GP方案治疗,治疗组再予抑木扶土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力状况(KPS)、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治疗组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

  • 扶脾养胃方治疗晚期胃癌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作者:丛建秀; 王庆庆 刊期: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扶脾养胃方治疗晚期胃癌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改良DCF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扶脾养胃方加减口服,化疗两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胃痛、纳少、嗳气、黄疸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躯体功能、情绪功...

  • 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学英; 王云启 刊期:2016年第24期

    从癌因性疲乏的病因病机、辨证及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综述,其辨证当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证为目,补益是其基本治则,并从中医的中药、情志、艾灸及其他疗法方面总结了癌因性疲乏的中医治疗现状。

  • 苏格木勒-3汤中白豆蔻-白苣胜挥发油部位体外GC-MS分析

    作者:敖道夫; 呼日乐巴根; 阿拉坦敖日格乐; 萨础拉 刊期:2016年第24期

    目的:建立苏格木勒-3汤中白豆蔻-白苣胜挥发油部位体外GC-MS图谱,分析其体外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苏格木勒-3汤中白豆蔻-白苣胜挥发油部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从白豆蔻-白苣胜挥发油各色谱峰中共鉴定出59个种化学成分,其中“表观丰度”最大的为10号峰桉油精(73.73%),2、5号α-蒎...

  • 均匀试验法优选玄参总环烯醚萜苷提取工艺

    作者:龚友兰; 刘东亮; 龙亦文; 雷洋; 黄惠芬 刊期: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玄参中以哈帕俄苷、桃叶珊瑚苷、哈帕苷为代表的总环烯醚萜苷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含量,以玄参总环烯醚萜苷(STI)提取率为指标先通过单因素筛选对STI影响较大的因素,再进行均匀试验,确定最优工艺。结果:结合实际情况,STI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85℃,溶剂量1∶14,提取次数2次,第1次8倍量,第2次6倍量,每次1 h,...

  •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药血清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吴方评; 金苹; 蒲洪 刊期: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吴茱萸生物碱含药血清的抗菌活性。方法:以Dimonsil C18(2)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水-甲醇-乙腈(42∶20∶38)为流动相,流速为1 m L/min,在波长为240 nm时,用HPLC法对血清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进行定量;并用比浊法测定吴茱萸生物碱含药血清对8种临床常见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吴茱萸生物碱含药血清对伤寒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