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医学的基本治疗原则

中医学的基本治疗原则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08 11:03: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医学的基本治疗原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医学的基本治疗原则

第1篇

关键词:中医病名;诊断;标准;病证结合

病名是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重要概念,是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辨病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内容[1]。任何疾病都有原因可查、病机可究、规律可循、证候可辨、治法可用、预后可测,临床治疗的目标主要也是针对病。但目前中医病名几乎处于被取消的状态,临床诊断、论文著作、科研课题等,大部分都使用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被弃而不用,或仅称属中医“范畴”。因此,必须制定中医标准病名,作为国家标准加以颁布实施,以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维持中医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1病证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

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最早即是确定病种,并赋予病名。《黄帝内经》所记述的病名逾200种,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无论是《伤寒论》论外感病,还是《金匮要略》论内伤杂病,都是以病为纲,病脉证治并重。此后历代医著如《诸病源候论》、《景岳全书》、《医宗金鉴》、《证治准绳》等,以及近代临床各科的中医教材,基本上都是以病(症)为纲,进行辨证论治。因此,继承中医学的病名及诊断十分必要。

病证结合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基本方法,诊断疾病可以有效地把握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而辨析证候又能准确地把握疾病某一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主要矛盾。对病和证的分层认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二者的关系犹如经纬纵横交错,使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在病位的表里上下与脏腑经络,病性的阴阳寒热虚实,以及病势的进退深浅3方面达到3维统一。中医病名融于中医理论体系,能正确引导临床辨证与施治。与证名诊断一样,病名诊断是中医临床诊疗不可或缺的内容,取消中医病名不仅仅是病名被取消了,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病证结合诊断特色也没有了,更谈不上中医的优势、生命力和发展。

2中医临床必须使用中医病名

就临床诊疗的目标来说,中医与西医所针对的都是疾病,在这一点上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但由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不同,所导出的病名体系必然不同。中、西医的病名,一般都是由病因、病性(病理)、病位和病状相互组合而构成。在病因病性方面,中、西医的概念基本不同,中医的风寒湿热、痰饮瘀血、阴阳虚实、劳瘅痹厥、胀脱痿痛、癌瘤瘕、痈疽翳障等,西医称之为细菌、炎症、变态反应、免疫紊乱、功能亢进、减退、衰竭等等,而气、血、水、脓、毒、火(炎)等概念,中、西医则都将其视作基本的病理改变。在病位方面,虽然中、西医的解剖名称基本相同,但中医学的认识相对笼统而西医学的概念以精细为特征,由于中、西医对各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相互关系的认识上有所不同,因而对疾病的命名诊断,西医有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功能诊断、临床综合征诊断等不同形式,并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而作出完整诊断,因而其病名限定清楚,但较冗长而复杂。与之不同,中医学病名极为精当简炼,每个病名实际用词一般只有2~4个字,不一定将每个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本质属性概括无遗,而可通过辨证诊断使之得到补充。正是由于病名诊断与辨证诊断之间的这种互补性,使中医学的病证诊断完整地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并具有中医之特色。可见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既有关联而又不等同,中、西医病名的对应关系是模糊的,即“是也不是,不是也是”。

中医临床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使用准确而规范的中医病名。中、西医病名只能并存和相互对照,而不能并用,更不能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某些中医病名目前尚不为广大群众所熟悉,主要是由于受西医病名的冲击,加之近代中医一味地强调辨证而不重视病名诊断所致,而不是中医病名脱离了实际,导致广大群众不能接受。只有规范中医病名,坚持并强化中医病名诊断,方可使中医病名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才有益于中医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中医学的优势。

3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

中医的许多病名,如破伤风、托盘疔、胬肉攀睛、鹅口疮、舌菌、痄腮、阴吹等,精炼简捷,见名知义,易于掌握。中医有不少好的病名,如历节风、破伤风、感冒、红丝疔、缠腰火丹、蛇头疔、乳岩、天行赤眼、蟹睛、骨槽风、鼻渊等,其命名科学确切,名实相符,正如宋·张杲《医说·疾症》所谓“古之论疾,多取象比类,使人易晓”。因此,这些中医病名一直沿用至今,为人共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些病名如痢疾、霍乱、伤寒、破伤风、风湿热、感冒、麻疹、癫痫、子痫、白喉、痔、痈、痛风、风疹、云翳、脚气病、牛皮癣、梅毒等,在西医传入中国时,便为西医所引用。

中医强调辨证,并多以症为病。但辨证毕竟只是反映疾病某一阶段的情况,症则只是疾病本质的外在表现,而通过诊断所确定的病名,代表着对疾病最本质的认识。病名诊断在中医医疗实践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把握疾病的全局和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利于临床施治,这是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指出:“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一病必有主方,一病必有主药。”说明不同疾病可以有自己的专方、专药、专法治疗,如肺痨若不治痨杀虫,则辨证治疗效果欠佳。虽然异病同证时应当同治,但治疗也应根据病而有所区别,如胃疡、久泄均可见脾虚证候,在补脾益气同时,胃疡者常结合理气止痛,久泄者则常兼利湿止泻。同时病名诊断亦可指导辨证,因为每个病演变过程的一般规律往往可体现为不同的“证”,各证出现的频度也不一致,如风眩最常见的证型为肝阳上亢,而阴阳两虚则较少见,有时病人可能仅有血压增高,而其他症状不明显,以致无症而出现无证可辨,此时则可根据风眩而首先考虑为肝阳上亢,采用平肝潜阳的治法。

4取消中医病名必将导致中医学的灭亡

有学者提出,中医病名改革应大部分采用西医病名,或中、西医病名并用,这样方有利于中医现代化,并能成为中医走向世界的桥梁[2]。也有人认为“取消中医病名中医灭亡不了”。这些观点显然都是不对的。中医临床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医学需要与国际接轨,但绝不能用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因为中、西医学是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基本概念不同于西医学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理论,把西医的病名搬过来,套在中医学的头上,则名实不相符,无异于穿西装戴瓜皮礼帽,这无疑会给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思维方面的负面效应。

中、西医这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认识疾病的角度不同,那种“西病中证”式的诊断无异于“人头马、美人鱼”之类,似是优势互补、强强相合,但实际上只会使中医学走向灭亡。因为用西医学理论来衡量中医学,不仅只是病名不科学,中医学的阴阳五行、风、寒、暑、湿、燥、火、喜、怒、忧、思之类病因,肝之开窍于目,脾主运化与统血,经络的解剖结构,以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中药理论等等,统统都无科学可言,都应在废弃之列。坚持中医病名是保持和发扬中医学体系的要害所在,是中医学生死攸关的大事。设若中医学取消了病名,则说明中医学对“病”没有认识,中医只知辨证施治,不会诊病治病,那么中医学还有何“术”可言呢?取消病名,就会使中医学术一溃百溃,一发不可收拾。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的部分,由于西学东渐,中国人已逐渐远离自己的民族文化主体,出现了文化自卑,不少人对中医的知识财富不相信,甚至抵触,这并不足为奇。癀瘕、卑傈、旭痹、瘅等字都不认识,这是由于近现代文化举措对中医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落叶知秋,病名的取消就是中医学术消亡的前兆,面对日渐远离传统文化的中医,如何恢复昔日中医与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如何使中医能够按照其自身发展规律良性发展,这或许是今天有志于振兴中医药事业的人们所应当迫切思考和解决的问题”[3,4]。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否认中医理论体系,妄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必然失败。1933年下发的《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统一病名建议书》、《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凡例》及《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录》,之所以遭到反对而没有实施,其主要原因就是武断的认为中医病名不科学,要统一则必以西医病名为标准,这是其夭折的致命之处。现在虽然时过境迁,中医界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可以断言,取消中医病名只会是重蹈复辄的命运。恽铁憔在《论医集·对于统一病名建议之商榷》说:“今若以西名为主名,不废中医学说,则名实不相符。若废中医学说,则中医即破产,不为此,则为彼,更无回旋余地。例如《伤寒》一书,包括支气管炎、肋膜炎、胸水乃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日射病、虎列拉等等,假如使用此诸名色,初步,《伤寒论》本文,将渐次无人研读;进一步,必《伤寒》方无人能用;及后一步,必讲究注射灭菌。如此,则中医消灭、中药消灭。是故用中医病名为统一病名,在此必争,是非得已,不止名从主人而已。”先贤之见在当代中医界已被印证,这不正是废弃中医病名之恶果吗?

我们应从病证结合的角度,站在发展中医理论与保持中医特色的高度,坚持中医病名诊断,并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摒弃“重证轻病”、“西病中证”等错误观点,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深入开展对“病”的研究,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5规范中医病名体系

任何学科都是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病名学术也不例外。中医病名规范化的研究,首要而根本的原则,必然也只能是继承性原则,要从蕴藏前人丰富经验和理论的历代医籍中整理、挖掘中医病名,切合临床实际者用之,不符合临床实际者改造之。在此基础上本着特色性、实用性、创新性、准确性等原则,全面系统地开展病名体系研究,形成完整而规范的中医病名学术体系。近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5]疾病部分即是本着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宗旨,采用继承、挖掘、引申、创新、引进等方法对病名进行分化定义,从而使中医病名学术在相对完整的意义上形成体系。

现代医学制定有国际疾病分类(1CD)等国际标准和国内的《疾病分类与代码》。但中医学是具有独特理论和丰富经验的传统医学,中医学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与西医学有很大的不同,因而不可能用ICD等外来名词规范中医疾病名称。现在临床上中医的病名被弃用,没有中医的病名体系,这将使中医学术处于灭亡的境地,因而必须加紧中医病名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中医学者开展中医标准病名的研究,建立中医标准病名体系,一方面充分吸取、反映以往研究的合理内容,另一方面弥补前段标准化研究的不足。中医标准病名研究应按照中医理论体系,严格区分病、证、症概念,在继承原有病名的基础上,参考西医病名,按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分化、扩展中医的病名。该研究可为中医学术提供全面标准的“原件”,不断完善中医疾病体系,并能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起到指导作用,也有利于保护中医学的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朱文锋,贺泽龙.论坚持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2):50-52.

[2]苏玉仑.中医病名应改革[J].中国中医药报,2000,5:31.

[3]刘理想,张其成.近现代文化举措对中医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报,2006,10(13):8.

第2篇

【关 键 词】 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中医医学模式;天人整体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medicai model)是人类对健康与疾病总体认识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医学本质、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每当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医学模式也必然会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这种转变的终极目标是运用医学模式思想的指导,最大可能地满足人类对健康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日见端倪,它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考察人体,把人体看成一架精密的仪器,越来越精细的分科,无法看到作为疾病的人的整体。所以,它无法解释有些疾病的心理、社会病因以及疾病造成的身心反应,无法解释生物学和行为学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各类致病因素中自然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心理因素等产生疾病的诸多因素构成比例已超过70%,生物因素不到20%。

中医学在其理论体系形成的同时树立起“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因人制宜”“治病求本”的医学观念,但是后世并没有将其总结为某种医学模式。但在《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了“医道”,是指导中医学发展方向和实践方法之意,其意义等同于医学模式。随着近年来关于西方医学模式变更的讨论及对中西医结合问题的探讨,中医学的医学模式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普遍认为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内涵。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整体论不仅强调事物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且认为事物和世界的本源是一个整体,各个部分都是由整体分化而来的。中医学一贯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认为虽然疾病从表面上看是身体上的不良现象,但疾病的发生还与所处的环境、心理等因素相关。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心身的相互沟通、相互协调,达到“天人相应”,和谐平衡。因此,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十分重视自然、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二、以人为本

中医学的整体观是以“人”为核心的整体观,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作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想属性的统一体来对待,把人的健康与疾病问题置于时间、空间、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的核心来认识和考虑,即从人的生命、心神(包括心理和思维)、环境(包括社会、自然、精神环境)相统一上来认识和调理人的健康和疾病。强调认识病要先认识人,治疗上主要依靠人体自身的康复能力,用药不过是借以调动人体自身组织的康复能力,调整重建体内外的平衡协调关系。从这个角度讲,中医学是“人医学”模式,注重的是人的健康,而不仅仅着眼于对“病”的防治。这种模式在发展水平上虽然还是朴素的,但在性质上比其他医学模式更符合人的实际。

三、个体辩证

中医学模式将“人”置于自然、社会整体的核心,既注重人的群体共性,又注意区分个体差异,形成“辩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证是中医学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依据,是疾病本质的反映。而导致证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体对病因的不同反映,也就是体质。重视人的体质以及差异性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特色。《素问·三部九侯论》说:“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通过对个体的灵活辩证,确立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观。所以,中医学模式不是就病论病、就人论人的孤立、呆板的医学观,而是以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来指导医学实践的。

四、取法自然

在治疗上,现代医学执掌的是“极端式思维”,追求的是“对抗性”策略,要么抑制“病灶”“扑杀”病源;要么“阻断”异变,“挖出”病变组织。中医学对待医学问题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取法自然。治病方法主要以中药为主,也包括针灸、推拿、食疗、心理、体育等疗法,这些方法都是从自然着手来解决人的问题。其中中药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为主,而其他疗法如针灸、推拿等,既不损害人体的自然结构及形态,也无明显毒副作用,属自然疗法范畴。中医治病并非着眼于病本身,而是运用自然之理、自然之法,以恢复人体的平和协调状态。

综上所述,中医学模式构筑于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及其方法论之上,其中蕴含着丰富而合理的科学内涵。以上四点基本涵盖了中医学模式的主要精神。基于上述特点,笔者认为中医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天人整体医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从宏观和整体上运用联系、辩证、综合的方法把握健康与疾病问题。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西方医学模式由单一转向复合的整体医学模式背景下,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将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第3篇

中医学是建立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基础上的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的医学体系,它有着敬千年的历史,是一门典型的经验医学。尽管如此,中医学中依然包含着部分循证医学的理论和观点。中医学重视文献的收集与整理,重视运用前人的经验,重视个人经验的总结,强词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强调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强调治疗疾病与改善生活质量的统一性。由此可见,中医学与循证医学研究的本质同样是注重证据,同样注重治疗的安全性与整体疗效。

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传统的中医学缺乏前瞻性的研究,更多的是疗效总结,疗效缺乏量化,可重复性差,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以致许多临床有效的方法得不到承认和推广,一些疗效不确切的方法却被反复用于临床,产生不良后果,严重束缚了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关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然而近二千年过去了,中医药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地位依然没有得到普遍承认,究其原因虽然是多方丽的,但缺乏科学的试验方法和客观的评价方法是最主要的。笔者浏览了近2年来的相关文献,体会是有喜有忧,忧多于喜。可喜的是有部分研究者已经自觉地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循证医学的观点和方法,试验中有足够的样本量,有对照组,有客观、量化的评价指标,注重患者的自我评价,更有部分研究将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既重视四诊所得,也重视证型与生化、病理、免疫等指标问的联系,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令人担忧的则是大部分文献的内容仍然停留在个案报告、病例总结、不可比的对照试验以及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和严格随机对照的试验,所用的评价指标单一或局限,缺乏系统的评价方法。目前的情况是,在国内杂志中,有关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章很多,但能够在权威杂志上刊登和能够在有影响的学术会议上宣读的文章却极为罕见。因此,要提高中医药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除了需要做很多大量的工作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自觉地尽可能遵循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原则,使研究工作真正具有价值。

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中如何应用循证医学?

首先,应尽快出版立足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风湿病杂志。循证医学的根本目的是将证据用于临床实践,绝大部分证据来源于权威杂志,而目前国内仅有西医方面的风湿病杂志,没有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风湿病杂志,与中医风湿病研究有关的文章只能在综合的中医杂志上发表,这种状况制约了中医风湿病研究论文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也不能真实反映中医药在风湿病研究中的地位。因此,出版立足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风湿病杂志,培养具备专科基本知识和循证医学基本理论的编辑人员,是提高中医风湿病研究人员的科研素质,保证研究论文质量和水平的前提条件。

其次,开展对证型规范化、客观化的研究。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辨证又是其中的关键。传统的中医是通过医生埘患者的“望闻问切”,经过综合分析与归纳,确定疾病的最后属性,判断的结果既受患者陈述的干扰,也受医生临床经验的影响,因而缺乏重复性。如果没有统一、规范的证型,就不可能进一步开展疗效的研究。阅读近年相关文献,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分型可渭五花八门,虽然国家中医药局曾颁布过6种证型作为研究规范,但由于缺乏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且疾病本身存在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常出现6种证型以外的其它证型,如寒热错杂型、虚实夹杂型等。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开展以地区为单位,多机构参与的大样本的证型研究,经过评价分析,确定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证型与次要证型。要使证型客观化,就必须制定类似西医诊断标准的辨证标准,在辨证时严格参照辨证标准进行辨证,这样才能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第三,提倡多个单位的协作,协定卡¨统一的对照组。循证医学认为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所得出的结果可靠性最高。这样的试验是目前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中比较缺乏的。因此,对于一些临床报道较多,有一定疗效的方剂或成药,如桂枝芍药知母汤、雷公藤制剂等,采取多个单位参与,收集尽可能多的病例,设计出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临床研究,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对照组的设置是评价研究结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笔者认为,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中,不必回避与西医疗法的直接对照,原因之一是中医药治疗的疗效是肯定的,其次是为了与世界医学接轨,使中医疗法得到国际公认。所以在需要设置对照组的研究中,国内可以协定将国际上普遍承认的治疗方案作为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如NSAIDS+MTX或NSAJDS+MTX+ SASP等。

第4篇

一、整体的思维

传统中医学以“天人合一”的哲学世界观为基础,以整体的思维方式去把握整个世界,所谓“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传统中医学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例如,望闻问切是中医全面系统了解病情的手段,通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内部的本质,体现了整体的全面的哲学思想。中医治病的思路就是从整体出发,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病机制对抗疾病。中医给予病人更多的时间和关注,它治病重在整个人体而不是人体的某个部分。因此,中医学在讨论生命、健康、疾病等重大问题时,不仅着眼于人体自身,而且更注意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各种影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与现代的医学模式相比较,传统中医学更早地从宏观上勾画了“生物-心理-社会”的生物医学模式,并且给这一现代医学模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天人一体观。

二、个体化的思维

个体化思维是传统中医学的独有特点,辨证论治是传统中医学的精髓,它决定了传统中医学是一门个体化的医学。辩证的证其实包括了两个含义:一是症状,一个是证型。就一个病人而言,很多症状可以归纳为一个证型,但不是一个证型能包含这个病人所有的症状。虽然相同的疾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具体到人表现出来的症状却是不尽相同。传统中医学追求的是疾病与个体体质综合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化差异,所谓的“一人一方”。例如,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的病症大致相同,后三个方子都是在四君子汤得基础上加味而成。但针对湿聚的轻重程度不一样,病人表现出的症状不完全相同,所以选方也有相应的差别。四君子汤最平和,脾虚就有湿,四君子汤用茯苓来健脾利湿。若湿邪较重,胃脘不适,舌苔厚,就非四君子汤所能奏效,就要在四君子汤得基础上加上陈皮,即五味异功散。若湿邪进一步加重,胃脘胀,舌苔厚腻,痰多,就要在五味异功散的基础上加半夏,为六君子汤才是药证相符。若湿邪夹杂寒邪,胃脘胀痛,舌苔厚腻,痰多,呕逆,泻泄,这时非六君子汤所能及,而要用香砂六君子汤。可见,同一种病,同一个证型,病情轻重程度不一样,所用的药物也不一样。病重药轻达不到治疗效果,病轻药重则损伤正气。中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思维方式,反映了中医个体化思维的特征。中医重视个体化差异,集中表达了中医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细致的思维

传统中医学需要细致的思维,细致的思维贯穿在传统中医学的整个诊疗过程中。西医以病为核心,中医以证为核心,证是千变万化的,从而决定了传统中医学思维方式的细致性。传统中医学考虑的问题面面俱到,它不仅要考虑病的方方面面,还要考虑患者的方方面面,所谓“西医治病,中医治人”。在具体的用药上,传统中医学既要考虑药物的性味与归经、作用,又重视组方的原则和配伍的技巧。例如,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盆腔炎这个病,西医认为是炎症,治疗以消炎抗菌为主。中医则根据患者以白带多为主症,治以健脾祛湿为主。又考虑到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每劳累或经期加重的特点,认为与人体气虚有关,佐以补气。再者,慢性盆腔炎一般认为炎症宜清热解毒,但就中医来看,寒凉太过则易戕伐脾胃,“血得热则行,遇寒则凝”。中医的这些考虑,思维方式非常贴近病情。如果中医用简单的思维诊病疗病,只能使中医庸俗化,从而失去中医真正的魅力。

四、灵活的思维

第5篇

绵延发展几千年的中医学,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历代留下的诸多医学典籍,更是先民、医者们的伟大智慧结晶。其中以下几本著作,对后世影响极为重大深远,是中医传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

《黄帝内经》

据考证,《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不是一人所作,而是集合了多人的力量,花费几十年时间才完成的经典。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是上古乃至太古时代民族智慧在医学和养生学方面的总结和体现,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以黄帝和上古著名医学先知歧伯等人相互问答医学知识的形式,阐述了重要的医学理论。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各九卷,每卷九篇,共162篇,从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腧穴、诊法、治则等方面对中医学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今人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全面论述,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整体理论建立于“阴阳五行”和“整体观念”两大基本内容上。注重整体观念,言明自然界本身存在各种阴阳转化的关系、生克制化的关系,自然界就是一个整体;人身各部分与自然界紧密相关,人与自然同样也是一个整体;而人体自身各脏腑气血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局,也是一个整体。而自然界和人体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到阴阳合五行的体系当中,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阴阳平衡的人体就处在健康情况,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受到疾病的侵袭,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了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尤其强调了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及疾病的预防。其后几千年来,后人显著的临床疗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黄帝内经》的思维方式、哲学观进行了无数次验证,充分证实了其理论体系的高度和实用价值。

纵观全书,《黄帝内经》涉及地理、养生学、哲学、天文学、心理学、季候学、风水、历法、阴阳五行等各个门类,不但清晰描述了人体的解剖结构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而且对人体生理、医学病理、医学地理、医学物候等内容的论述,比西方近现代才兴起的学科更为精深全面,实在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奇书。更神奇的是,据考证,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气氛活跃,很多有所见解的人都纷纷著书立说。在医学界,医理精深的医学家们共同著成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等七篇著作,构建了完善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历史的遗失,使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只有《黄帝内经》,很难想象,如此煌煌巨著只是当时同等水平的医学理论著作七分之一,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令人追思浩叹。

《神农本草经》

和《黄帝内经》一样,《神农本草经》也非一人一时之作,是战国及秦汉医药学家对药学资料不断搜集整理,在东汉时候集结而成的典籍。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材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涉及病证近两百种,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它根据功用毒性的不同,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者,无毒,滋补营养,既能祛病,又可久服以强身延年;中品者,无毒或有小毒,多数也是具补养和祛病双重功效,但不需久服;下品者,有毒或药性猛烈,主要用来祛除病邪,不利人体正气,使用时一般中病即止,不应过量使用,此是中国药学史上最早的药物分类法。

《神农本草经》还依据君臣佐方原则来表明药物的主次关系和配伍法则;同时指出寒、热、温、凉四气,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是药物的基本性情,要针对疾病的寒、热、湿、燥不同性质来选择用药;另外,提出“七情和合”原则来阐明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而汉末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和流传,则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把《黄帝内经》的理论与临床结合起来,开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先河。

中医学之所以形成现有的理论体系和疾病诊疗程序,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伤寒杂病论》所奠定的辩证论治基础。“辩证论治”是《伤寒杂病论》的精髓:它主张根据病变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标本等不同病机、病情、病势,决定治疗原则。书中概括了中医的四诊、八纲、八法,理法与方药齐备。所载疾病包括内科、妇科、外科等四十多种,详细准确地论述了其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所载药方共有269首,大体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

《千金方》

《千金方》包括《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为唐时孙思邈所著。其中《千金要方》作于孙思邈70岁高龄之

时,而为补充《千金要方》而编集的《千金翼方》则成书于30年之后,即孙思邈百岁之时!成书后的第二年,孙思邈便与世长辞了。两书乃是“药王”毕生心血的印证。

《千金要方》共30卷,主要对临床各科的诊治、食疗、预防、卫生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千金翼方》同样也是30卷,对内、外各科病症的诊治在《千金要方》的基础上进行增补,详细论述了本草、伤寒、中风、杂病、疮痈等内容。

孙思邈尤为重视妇女、儿童的疾病,是最早提出将妇科独列一科的医家,在书中也将“妇人方”一卷置于篇首,以示重视;对儿童的疾病诊治和哺养之道也进行了详尽论述,是唐代对儿科贡献最为突出的医家。

在方剂学方面,《千金方》首创了复方,也就是将《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两种有机组合在一起使用;在内科病方面,《千金方》也有很多创新;在外科方面,首创的葱管导尿术和灸法治痈疽等疗法被后人大量采用;在针灸方面,《千金方》独创了“阿是穴”疗法,即找到病人感觉最痛苦的部位施针,这种富有疗效的方法沿用至今;在药物学方面,《千金方》创立了根据药物的治疗功效对药物进行分类的分类法,至今仍是最常用,也是对临床医生来说,最方便的一种分类法。也因为对药物学的突出贡献,孙思邈被尊为中国历史上的“药王”。

高寿的孙思邈,对养生尤为重视,也深谱其道,《千金方》中也记载了很多这方面的论述,对我们今日的日常保健,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草纲目》

第6篇

关键词:中医学 教学方法 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52-02

中医学作为我们祖国的传统医学,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总结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智慧,逐步形成了中医药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法,至今,中医以其简便、应验、低价的特点在我国卫生保健事业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医学生,理应掌握祖国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适应新形势下医疗卫生事业对卫生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

目前,在西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主要是以西医学为主的现代医学,中医课时的安排是相当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为学生开启一扇探索祖国医学宝库的大门,是中医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在此提出,与同道共探讨。

1 端正态度,正确认识中医学

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着有关中医“落后论、淘汰论”和“不科学论”等思想,这必然会使学生对中医药学产生怀疑的态度,因此在中医教学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是首要任务。中医药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临床经验日积月累,并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向学生展示中医药理论的博大精深,体现其历史与医学价值,激发学生学习中医药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指出中医药学的薄弱环节以及面临的困惑,如在客观化指标、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1],从而引导学生客观、辩证的认识中医药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2 分析教材与学情,准确把握定位

岳美中认为“中医是一门艰深的科学,易学而难精。医生也绝不是泛泛地认得几味药,记得几个方就是中医。”对于非中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的目的就是在学习现代医学的同时,了解祖国医学的渊源、历史传统,熟悉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基本理论、发展状况以及目前中西医结合成就,为今后从事医学技术工作奠定基础。因此重在了解,对学生不能要求过高过深,只要求他们熟悉简单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病治疗方法,了解中药的作用及组方原则和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把握中医理论的精髓,围绕以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为核心的生理与病理;以六气、七情为主的病因与预防;以四诊八纲、辨证论治为中心的诊法与治则;以及基本的中药、方剂理论等,引导学生步入中医药学的殿堂[2]。

3 讲好开篇,激发学习兴趣

通常绪论在很多课程中都是以概述、简介的形式出现,一般都不作为学习的重点,但在中医学的教学中绪论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它会形成学生对中医药学的第一印象,讲得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讲解时可以医学发展的历史轴线为纲,详略得当地向学生讲述中国医学史:如汉末之前的四大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神农氏尝百草著成《神农本草经》,扁鹊切脉断生死被誉为神医,华佗自制麻沸散行剖腹手术堪为外科鼻祖,张仲景勤求古训、拯救生灵而为医圣;金元四大家开创了中医学术争鸣的新局面;李时珍赴深山、访千家、三易其稿而著成《本草纲目》;明清温病学派开拓创新、使温病学自成体系。这一幅幅生动的医史画卷向学生展示出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历史价值,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医学的探索欲望,为今后学习中医学做好心理准备[3]。

4 借助现代医学,阐述中医理论

中医学的形成发展特点决定了其理论的抽象性,加之其文字专业性强、术语多,对于初学中医的学生来说,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中医教学应尽可能通俗易懂,教学过程中以中医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用以解释中医基础理论,会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经过研究初步阐明了肾阴虚和肾阳虚本质上与机体皮质醇量的高低相关;热证时在病人和动物模型中发现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儿茶酚胺类的排出量亦有明显增多,而寒证则相反[2];中医血瘀与现代医学循环和微循环障碍之间的关系[4]等,这样生动具体的成绩和实例,会使学生感受到中医学的奥妙和神奇,从而提高他们探索中医理论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并且开阔了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5 突破传统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理论授课方法,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显得枯燥乏味,如果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

(1)注重启发引导,加强知识学习的系统性。中医学知识的联系性很强,在授课过程中应多给学生以提示,引导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新知识。如在详细讲解了生理功能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相应的病理变化,从而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开展自学讨论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能力。对于相对较易理解的内容如病因中的六和中药的煎服方法等,由学生分组自学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在课堂讲解,互相提问,取长补短,最后由教师对重点、难点予以总结,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中医术语的运用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中医理论学习的直观性。中医理论的抽象性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又加上单调的教学方法,使得师生都感到乏味至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件中适当配以形象的插图、临床的实例图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医理论的直观性;而对于中医四诊和针灸学的有关内容还可利用教学录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中,尤其是面临严峻生存挑战的形势下,中医教学必须要顺应时代要求,摆脱单调而乏味的传统模式,改革教学思路和方法,符合时代特征,只有这样,中医学才能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尚华,童瑶,徐竹林.论中医现代化思想在中医教学全过程中的贯穿[J].中医教育,2003,22(5):36-37.

[2] 吴水盛.中医教学要具有时代特色[J].中医教育,1999,18(4):32-34.

第7篇

1 PBL模式

以一个实际的临床问题为起点,带出一系列相关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辨证论治方面的问题。学生需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寻找答案,共享査到的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巩固了中医药的相关知识。例如,高热咳嗽大便不通的患者,病位在肺,通过通腑取得热退咳减的疗效,这是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临床的应用,一些学生查到组织胚胎学起源证实两者在起源上确实有密切渊源,在赞叹中医理论超越时空的莫测(2000年前的古人如何得知)的同时,激发了学习和探究中医的兴趣和热情,增加了学习中医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表明,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激发了学生对中医药知识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PBL模式中,问题的提出相当重要,即提出的问题要具备代表性和启发性,能突出重点和明晰中医概念

2 TBL教学模式

TBL(Team Based Learning,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教学是一种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以讲授方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是在PBL基础上改革创新并逐渐兴起的一种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的新型教学模式。

TBL教学方法:将学生按每组4-5人进行分组讨论(两周前提供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每组各得到1份试题和ABCDE5个选项牌。在经过1节课的紧张、激烈的讨论后,同学们各个胸有成竹,准备迎接来自各组的“挑战”。第2节课上课不久,老师开始对问题进行逐一提问,各小组举牌示意自己的选项并派1位代表陈述理由,持有异议的其它小组可以通过采取相互辩论的形式试图说服对方,同学们之间展开了讨论、交流、老师对同学们仍然存有疑惑的问题进行了互动,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通过与学生共同参与讨论,教师也从中受益,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中山大学医学院尝试性进行了《生理学》课程TBL教学,发现了TBL教学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互相督促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TBL教学是传统讲授式教学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的重要补充,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遂步推广。

中医学教学应结合课程的特点,采用TBL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特点、优点、应用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重视早临床、早实践的教学模式

中医学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在临床中体会到中医药的疗效,才会对中医学有兴趣,只有在临床接触问题,才会逐渐学会应用中医药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当然,早接触临床应该认真地安排,将教学内容和临床见习密切结合起来。我们发现,如果见习只是让学生定时定点到门诊去看看,没有引导和任何讲解,效果并不好。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理论课4周后,就安排学生见习,见习带教老师熟悉前面的讲课内容。例如,讲到八纲辨证时,学生见习时就会安排典型的感冒患者给他们看,让学生深刻体会表证和里证的区别。讲到脏腑相互关系时,则选择心脾两虚型失眠病人讲述,给予归脾丸治疗,并让下周见习时观察复诊时的疗效。重视学生早临床、多临床,有助于提高中医学的教学效果。必须要牢记的是,中医学的教学中对实践的要求很高,单纯感受见习体会临床看病的教学内容,没有问题导向见习,成效将很差。因此,临床见习不只是看看病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同步临床实践内容的精心准备很重要。

4重视科研实践来提高教学的实施和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让部分学生接触科研,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让他们直接体验从问题和假说的提出,到通过各种研究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我校还有专门的学生科研鼓励学生早期参与科研活动。例如,湿证患者相关免疫功能研究课题,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将提高学习效果,促进人才的培养。

5注重中医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中医学遵循的是中国传统的系统思维,即“以大观小”的宏观整体思维,重视生命过程中“象”的变化,中医学在认识疾病时,将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地理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和人体各组织器官之间病理生理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了动态的、整体的、天人合一的认识观,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采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探索疾病的病机变化。中医学以其独特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在许多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神奇”的疗效,解决了许多临床疑难问题。取得临床疗效得益于正确的思维方式。

虽然中西医学都以人体作为客观研究对象,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带来认识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认识到的层面就有差别,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有差别。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中西医学思维方法差异带来的中医学教学问题,需在教学中注意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并遵循中医哲学思维方法,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比较联系中,逐渐从以微观入手转变为以宏观入手,并探索中西医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共同点、交叉点,把中医的整体观、动态观和现代医学的微观生理病理、实验相结合,一方面可让学生更充分和更客观理解中医理论,另一方面又可使中医学整体的动态的认识方法对西医学的认识有所启迪。

6编写适合西医高等院校的中医学教材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与中医院校的中医教材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的深度上都应有很大区别,积极吸取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西医学取得的成果。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地阐释中医药学的经验真知和理论精华,编著适于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特点的教材。尊重学科发展的现状,纠正教材内容陈旧、与临床脱节、偏离本源等问题,把中医学发展所取得的新成果、新成就和中医思维模式融入教材中,使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启发性更加突出,体现中医学学科“病证结合的主体思维”。

在教材中,编纂出可供使用的案例式教学范本和部分音像制品与多媒体课件,通过案例式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医基本知识。

7将导师制引入到西医高等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中

如条件许可,可在中医学开始时按1:5-1:10的比例配置导师直至课程结束,强化中医文化的教育和中医学特有的宏观整体思维的训练,使传统的师带徒教育模式在中医学教学中体现出来,提高教学效果。

第8篇

教学内容的改革既要保持中医学特色,又要兼顾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的现实,需要找到两种医学体系相互关联的通道,便于医学生理解中医理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的趋同性是两种医学体系可以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其中整体观念又是辨证论治的基础。整体观念是中医的一种思想方法,它贯穿中医理、法、方、药等所有的领域。它认为人体是有机的整体,由许多组织器官所组成的,脏腑、经络、肢体、孔窍和气血津液等,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的有机整体。在生理方面相互密切配合协调,病理相互影响。同时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界的变化,时刻给予人体以影响。人体对于自然环境具有主动适应能力,但气候变化剧烈,超过人体调节能力,即会导致疾病。

现代医学模式随着医学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现代医学模式是指在现代医学、科学和哲学基础上形成的医学观和医疗卫生结构体制,也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本模式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系统整体,它不是单纯的自然生物体,而是与其周围的社会、自然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联系的社会生物,它不断与环境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所以人的健康与疾病不单纯和自然及生物因素有关,社会及心理因素也与之密不可分。因而在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研究中,不单考虑到自然与生物因素,也要考虑到心理和社会因素。

医学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是系统论、整体观在人们头脑中的作用的结果。整体性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而现代整体论,是上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的思维趋势。当前不断发展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整体医疗模式,也是系统思想、整体分析的一种应用。可以说现代整体观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哲学基础,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围绕整体观这一方法论才能进一步得以实现。不难发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中医整体观念不谋而合,从现代医学模式角度去理解和学习中医理论,可以让临床专业医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以整体观为基本特点的中医理论体系。

2中医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整体观念认为人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机体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互协调的关系,与外界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整体观念相关理论体现在中医学体系的各个方面,因课时有限,需要围绕整体观念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并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在基本理论上,哲学基础方面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和元气论,这是整体观念的源头。气是构成世界万物最原始、最基础的物质,其运动变化而构成自然界万物。元气论既对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加以阐明,又阐述了人体结构功能及病理等方面的整体性和联系性。阴阳五行学说认为,运动变化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彼此形成一个密切的有机整体;生理病理方面主要有脏腑经络、病机学说和气、血、津液学说,阐述人体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在心理医学方面,说明了人的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也是密切联系的。人的正常生理与心理功能的有机融合即“形神合一”,而心理的失调往往可产生多种躯体疾病等等。

在诊察方法和辨证理论上,主要是包括四诊八纲。四诊是诊查过程中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手段,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及气味声音的变化,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觉、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以及脉诊和触诊等方法来全面收集病人的相关信息;在四诊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辨别证候的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属性,诊察和辨证过程是整体观的具体运用。在治疗原则和方法上,扶正与祛邪是中医治病的两项重要原则。扶正是使人体战胜疾病的抵抗力得到增强,使用益气、养血、滋阴、补阳补益中药,提高生理功能,祛邪则是用祛风、散寒、清热、解毒、利水等方法消除致病因素,促进疾病的转归。根据药物性能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酸甘苦咸)、升降浮沉及归经的差别,结合病人的体质、发病时节、所处环境的不同而选方用药,运用整体观指导辨证施治。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