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研究

中原文化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Research

杂志简介:《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42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建党百年专题、文明探源、思想文化、宋文化研究、文学与文化、文献研究、中原论坛、学子园地

主管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2095-5669
国内刊号:41-1426/C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2013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5
复合影响因子:0.44
总发文量:1008
总被引量:1581
H指数:11
立即指数:0.0253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462
  • 论孟子的政治哲学--以王道仁政学说为中心

    作者:郭齐勇 刊期:2015年第02期

    王道与仁政是孟子作为政治正当性的最高标准,具有超验、普遍的意义。孟子在战国中期的政治批判中,提出以民为本位的仁政学说,把仁政规定为养民、安民与教民之政,特别关心老百姓的生命与生活,强调政府有责任给农户以土地宅园,制民之产,经田界,轻徭薄赋,不嗜杀人,对社会最不利者予以最大关爱,并对民众加强教育,主要是人伦教化,提升道...

  • 何谓“人和”及其如何可能--孟子论“人和”新解

    作者:钱耕森 沈素珍 刊期:2015年第02期

    孟子对“人和”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到了“道”的高度,而“正义之道”与人的“和谐之道”是相通的。孟子从人的“四心”与“四端”作了论证,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将“四心”视为“仁、义、礼、智”四德的开始,认为“四端”正如“四心”一样“人皆有之”。孟子一方面把“...

  • 河洛文化定位与功能的探索

    作者:刘庆柱 刊期:2015年第02期

    作为“国家文化”和“社会主导文化”的“华夏文化”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核心理念是体现“国家至上”和“国家认同”。古代都城是古代“社会主导文化”与“国家文化”物化载体的集中体现,河洛地区夏商王朝都城开创的“中”与“方”之理念,与华夏文化、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相始终。河洛文化在多民族统一国家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中作出的历...

  • “洛阳问礼”与邹鲁儒学文化寻根谫论

    作者:郭树伟 刊期:2015年第02期

    西周之初,周公“制礼作乐”的文化举措实则是对夏、商以降河洛文化的整理,而周公封鲁则为河洛文化东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契机。春秋战国之际,容纳吸收了邹鲁文化品质的河洛文化以儒学的新面目出现,孔子的“洛阳问礼”具有邹鲁儒学的文化寻根意义。“道术为天下裂”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必然发展,孔子师徒集河洛文化担当意识与邹鲁文化建构意...

  •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作者:常佩雨 刊期:2015年第02期

    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辅仁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35个单位的60余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学者对先秦两汉学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分支论...

  • 清华简与伊尹传说之谜

    作者:杜勇 刊期:2015年第02期

    新近发现的清华简,为研究伊尹有关传说提供了新的资料。经研究,伊尹并非姒姓的有莘氏人,亦非庖人出身的媵奴,而是因遭洪灾与莘氏并族的子姓伊氏之长。他有效促成了殷氏、莘氏、伊氏战略同盟的建立,奠定了推翻夏桀统治的政治军事基础。在夏朝贵族国家体制下,伊尹往来夏商之间属于正常的政治活动,而不可视为间谍行为。他佐助商汤完成了灭夏...

  • 文学史中伍子胥复仇故事情节的形成--以湖北云梦睡虎地77号汉墓伍子胥故事简为依据

    作者:朱湘蓉 刊期:2015年第02期

    湖北云梦睡虎地77号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伍子胥故事简,详述伍子胥复仇的经过与细节,比《左传》《韩非子》《吕氏春秋》的记载更加完整,很多情节可与《史记》《越绝书》相印证,这说明至迟在西汉文、景帝时期,伍子胥复仇故事的主体情节已经基本形成,成为中古以后文学史上以伍子胥复仇为主题的众多文学作品的情节来源。伍子胥复仇故事情节在西...

  •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理事会工作会议在清华大学召开

    作者:贾连翔 刊期:2015年第02期

    2015年1月25日,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理事会工作会议在清华大学召开。中心主任李学勤、裘锡圭,管委会成员卜宪群、陈松长、陈伟武、冯胜君、黄天树、刘绍刚、刘钊、孙家洲、吴振武、徐在国、朱凤瀚、赵平安等参会。

  • 试论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与《诗经》之关系?

    作者:黄甜甜 刊期:2015年第02期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篇包含以周公与成王名义所作诗共十篇。此篇文本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周公之琴舞》以诗的形式呈现,最初可能是乐章文辞;另一方面,《周公之琴舞》在楚地主要以重“儆毖”义为文本被接受。成王“元启”与《周颂·敬之》文本的对读揭示出简本较为原始,整体上略胜于今本。但二者可能是不同流传系统的产物,前者类...

  • 汉简中的大宛和康居-丝绸之路与中西交往研究的新资料

    作者:郝树声 刊期:2015年第02期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西北的敦煌悬泉置遗址(北纬40°15'54.22",东经95°19'45.01")出土的悬泉汉简中记载了丝绸之路中西交往的盛况。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最先所到之地有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这些地区包括今天的中亚五国和西亚地区的阿富汗、伊朗等国以及南亚次大陆。这块土地曾经是波斯文化、希腊文化、北方...

  • 京杭大运河与明清戏曲的传播

    作者:苗菁 刊期:2015年第02期

    无论是明清“四大声腔”的发展历史,还是京剧的形成历史,都表明: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沿岸及其临近地区的众多城市是当时各种剧种声腔的吸纳、聚集之地,京杭大运河水道是当时各种剧种声腔最重要的传播渠道。京杭大运河之所以具有如此功能,是因为其沿岸众多城市与市镇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商贸中心与繁华之地,各地商人,尤其是徽、晋商人向这...

  • 当代中国地域文化与文化流派的形成

    作者:俞思念 刊期:2015年第02期

    当今中国,伴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地域文化正展现出特有的风采与优势,并提供了研究文化流派的现实性资源。植根于中华民族大文化的沃土,地域文化崭露头角的时代正在到来。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与现代创新开始遍及各地,当代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文化流派正在逐渐形成。树立“文化流派”观念,更加主动地推动地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 现代传播媒介对中国年俗的冲击与影响

    作者:陆地 匡野 刊期:2015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人的传统风俗观在最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节日里一些新的行为习惯与社会现象也随之产生。我们从近年来中国人年节习俗这一视角出发,通过对年味变淡、电视春晚、短信拜年等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探究现代传播媒介及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对中国人传统的年节民俗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希望能够...

  • 经典、经学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

    作者:高秀昌 刊期:2015年第02期

    2015年1月24日至25日,由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承办,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协办的“经典、经学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儒家经典文本、历史上重要哲学家思想和中西哲学互释的可能性等问题展开了研讨。

  • 《闲情偶寄》美学思想的接受与评价

    作者:杜书瀛 刊期:2015年第02期

    《闲情偶寄》作为李渔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三百多年来畅行不衰。《闲情偶寄》是李渔一生学识库存和生活积累的凝结,不仅在当时受到名家的广泛认可,也得到世俗社会的热烈推崇。《闲情偶寄》之所以能够超越时代和阶级,是因为它寓“庄论”于“闲情”,处处表现着创造性思维。作为一部雅俗共赏而又富有真知灼见的作品,《闲情偶寄》不仅构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