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原文化论文

中原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01 10:12:18

中原文化论文

中原文化论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礼貌原则,文化差异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生活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人, 都会感到不同文化的人说话方式会有很大差别, 其中人文历史论文,语用方面的差别就很大。语用差别的制约因素也很多, 但何自然曾经指出:“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约有诸多不同, 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约。”因此, 文化的差异, 可以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和理解上。

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 礼貌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准绳, “是对交际行为的规范,是一种为进行得体交际的策略”。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礼貌的理解有所不同, 所遵循的礼貌准则也不一样。从语用角度讲,礼貌现象是语言运用的普遍现象, 礼貌研究是语用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 这里主要指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中英文化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 是由讲中英两种语言的人的民族心理、思辨和推理模式的不同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言障碍常常会造成误解或冲突, 主要原因是交际双方受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而缺少一个共有的语用前提。例如, 我们汉语中的谦词, 是一些并无实际意义的客套话。当发言结束时,人们常说:“不妥之处, 请大家指正 ”,“欢迎在座诸位批评指正 ”,“抛砖引玉 ”等等。而讲英语的本族人在同样的场合不说这样的话, 也许他们会说一声 “I hope you all enjoy my talk”, 但最常用的结束语还是 “Thank you”。再如人文历史论文,在英国文化中, 男性在公众面前赞誉女性的美貌和服饰被认为是一种礼貌, 被恭维者会欣然接受,但在中国这种恭维被认为是轻佻无理。类似以上的中西文化差异会给讲中英不同语言的人传达错误的信息人文历史论文,影响到他们之间的交流。故要做到交际双方的正确、合理的交流, 了解各自的文化背景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三、中英礼貌原则对比

Leech根据英语文化和语言的特点列举了六条礼貌原则:

1. 策略准则, 又称得体准则 (Tact maxim)“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

2. 慷慨准则, 又称宽宏准则 (Generosity maxim)“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 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 赞扬准则 (Approbation 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 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

4. 谦虚准则 (Modesty maxim)“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 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

5. 赞同准则, 又称一致准则 (Agreement maxim)“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 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

6. 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 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顾曰国先生根据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特征, 在 Leech 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研究汉语中的礼貌现象, 总结了汉语言文化有关的礼貌准则, 于1992年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

1. 贬己尊人准则: 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 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

2. 称呼准则: 指人们出自礼貌, 在互相称呼时仍按“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称呼语的改变意味着人际关系的改变; 而出自礼貌, 人们不同的语言行为和所处的不同环境又会影响称呼语的改变。

3. 文雅准则: 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 文雅准则的重要内容仍然是“先用雅语、禁用秽语; 多用委婉语, 少用直言”。

4. 求同准则: 这与“脸”、“面子”有关, 所谓求同, 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 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

5. 德、言、行准则: 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 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 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四、礼貌原则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1. 称呼语之不同

受社会结构、传统伦理及血缘、宗教社会因素的影响, 汉语的称呼系统远比英语国家复杂得多。在中国, 小孩一般不能直呼父母和长辈的名字, 学生不能直呼老师的名字,下属不能直呼上司的名字, 否则就会被认为没有礼貌。中国人不仅喜欢用表示血缘关系的名字去称呼家人和亲属, 还喜欢用这种称谓来称呼非家人和亲属朋友。比如, 称与自己祖辈年龄相仿的男性为爷爷、女性为奶奶; 称与自己父母年龄相仿的男性为叔叔或伯伯、女性为阿姨。这在英语国家是非常少见的。中国人的称呼语体现出尊老的传统习惯。人们一般称呼年老的人为 “老某”, 像 “老王”、“老李”等, 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称呼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为 “某老”或 “某老先生”, 像称周树人为周老先生等。这里的 “老”, 没有丝毫贬义, 只有尊敬或推崇。但如果将此称呼用在英语国家则极不得体, 有冒犯之意。由此看来, 汉语称呼语可以用 “上下长幼尊卑”来概括。在英语国家, 由于其社会格局、文化取向、人际关系与中国截然不同, 所以对称呼语的使用和对其意义的解释也相差甚远, 具体表现在称呼时到底是直呼其名还是使用“头衔 + 姓”的方式。一般来说, 英国人同自己的上司说话也许需要用比较尊敬的语言, 但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称呼, 不论对方年龄多大, 地位多高, 人们更愿意直呼其名, 这充分表示出平等的文化取向。

2. 贬己尊人与平等交往

“贬己尊人”是顾曰国效法Leech所提出的汉语言文化的一条礼貌准则。中国人喜欢贬低自己而抬高对方的身份。这从表面看和Leech的赞誉准则相似, 但在中国文化中, 这条准则对人们的影响却更加深远。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受到别人的夸奖, 我们中国人总会谦虚的说“哪里, 哪里, 您过奖了”。精心为别人挑选好了礼品, 在赠送时还不忘说“没来得急挑选,随便买了一份。”而在西方国家, 人们追求交往中的平等, 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将自己的情感、优点外露, 而不喜欢过分的谦虚, 对别人的夸奖也欣然接受, 并视这种赞誉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西方人的眼中, 中国式的自谦将被认为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因此我们进行涉外交往时要清醒的认识到这种礼貌用语的差异,在西方人面前要大方地接受他们的赞赏, 善于充分的表现自己, 并学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优秀的一面, 而不要随意的贬低自己和过分自谦。

3. 热情关心与个人隐私

汉英民族对隐私的理解存在着差异。中国人在日常交往中不太注意维护自己的隐私, 也不注意尊重他人的隐私。在中国文化中, 关心他人, 对别人热情一直被视为是对对方重视和显示诚心的一种表现。例如, 我们在宴请客人时, 要不断给客人加菜以显示热情;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会热情询问对方年龄、收入、婚姻状况; 朋友见了面更是问长问短, 把家里和工作的事情都询问、关心一遍; 在西方, 人们的隐私意识较强。英语民族对 privacy 这个词的含义理解较广, 诸如家庭、财产、婚姻、朋友、经历、收入、年龄、住址、身体状况、独处或单独生活等等。当在英语民族面前谈到有关隐私问题时, 会被人认为你让他人丢面子, 你不懂礼貌。

总之, 礼貌原则是每个群体或社会所广泛使用的文明的手段, 但必须承认, 不同文化对礼貌行为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文化赋予礼貌不同的内涵。若对这一点认识不足,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相互交往时,很容易因此而产生误会。总之, 人们只有充分认识了礼貌原则在以上诸多方面的差异, 才能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语用失误, 以达到更自然和谐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Geoffrey N. Leech.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td , 1983.

[2]高一虹.语言文化的差异与超越[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4.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刘润清.关于Leech 的礼貌原则[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刘翔.汉英礼貌用语的比较[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1.

[7]邹永丽.中英礼貌用语之比较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 2006, 5.

中原文化论文第2篇

[关键词] 动画艺术;文化事象;文化内核;文化语境;参与叙事

动画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动画艺术的衍生发展是一个与文化融合、吸收、创新及提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受到各种形式文化的吹拂浸染、滋养润泽,源源不断地从文化中汲取营养,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样式。从另一个角度看,动画片已经成为文化的“使者”,因为它能跨越语言障碍,直达人心,可谓“影像动人心,文字出思想”,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正如Martin Brande所说:“动画片是文化交流的有效渠道。”①这个渠道可以给观众文化的享乐,从而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随着文化的大众化和观众的文化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不再只是简单地掏钱去“养养眼”罢了,而是更多地去享受一顿丰富的“文化盛宴”,从而“养养心”,他们更多是去关注影片的文化内涵。那么文化与动画片的融合方式成为摆在动画片创作者面前的问题,文化和动画片究竟如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呢?其实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选取传统文化题材进行直接表现的;有把文化内涵改编成故事进行表现的;有把文化元素融合故事进行表现的,等等。在融合方式中有一种将文化原型直接渗入动画片叙事中进行表现传输,就好比我们在写文章中引经据典时的直引方式。动画片也能把文化及其元素“原汁原味”式地纳入到动画片的故事题材、叙事机制、表意系统等叙事系统中,从而进行文化的传播。从已有的动画片作品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文化事象直接参与动画剧情

文化事象是人们对文化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带有反映某种特殊文化的典型和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或元素,是群众在共同需求、共同理解基础上所形成的以及不断给予陶冶的结果,是经过时间洗涤之后沉淀下来的精华。它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不但具有外在的特征,还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事象及其元素在动画片中的原型植入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动画片通过其特有的语言方式对文化事象及元素以影像的方式进行还原,然后凭借电子高科技赋予的记录优势与传播优势,为人们提供了展示和了解文化原型的直观方式。

(一)外延式参与

这种方式就是让文化事象充当故事层面上的情节“桥梁”,“自然”连接起叙事段落之间的空隙以顺利完成故事情节的建构。外延式参与主要是凝取文化事象的外延原植语境,用以烘托故事气氛,设定动画片基调,铺设故事情节的发展坦途,从而进行顺利叙事。动画这一具有高度假定性的四维艺术形式,特别适合用来表现夸张和虚幻的文化事象。在动画片的题材中,童话、神话、民间故事等文化事象占有了很大的比例,就是因为这些题材都是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具有鲜明的寓意、假定与象征的因素,它们的艺术规律与动画有许多共同之处。神奇虚幻的故事借助动画的假定性,不仅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而且动画艺术的特性也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二者相辅相成,大有用武之地,从而成为一种人们充满幻想而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内涵式参与

与外延式参与利用文化事象的表层文化不一样的是,内涵式参与是充分利用文化事象的内涵,直通动画片的深层思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情思、意感以及理性思考。它好比通向动画片深层的一个“通道”,通向动画片要表现的文化及哲思层面。在这个“通向”过程中,导演充分利用人们对该文化事象的“前理解”进行思想贯通,从而更好地让观众理解动画片,又能丰富动画片故事的视听层面。这样的文化事象生于民间,长于民间,人们易于理解、体会,运用于动画片,雅俗共赏。作为文化事象及其元素,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现实的根基,选择蕴含丰富的细枝末节与故事深层哲思相链接,能产生惊人的艺术效果。这些文化事象及元素,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听“盛宴”,养了观众的“眼”,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养了观众的“心”,从而让文化“活”在人们心中。

二、文化内核渗入动画故事情节

文化是由“内核”文化与“外缘”文化构成的。“内核”文化是指一种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本质的东西,是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文化的核心。而外缘文化是新形成的文化,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包容,它是年轻的、非纯种的,发育尚不完全,也非自生根的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类型,动画片也是一样的,它也具有内核与外缘之分。其中的内核文化具有强大的持续传延能力,当我们超越动画片的表象内容去追寻隐匿在其背后的文化渊源时,就会发现其本质的东西、精髓的东西是永恒的。文化内核与动画片的结合方式主要有直接与间接渗入两种方式。

(一)直接渗入

这种方式即是将文化内核直接渗入到剧情之中,与动画片故事情节一道交相呼应,完成动画片叙事功能。这种方式也是设置悬念的好方法,对于没有如此相关文化学说的观众来说,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因为文化内核对于实实在在的影像来说,是看不见的、“虚”的,剧情中的故事是“实”的,所以文化内核在影片的故事情节中是看不见的,但是在叙事过程中又是实在的,这就形成了虚实相生。从创作主体层面看,动画片《狮子王》的编导建构叙事机制就是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文化内核与故事联系起来,而这种方式并非把文化内核放到故事以下的哲思层面,而是将其浮在面上与故事并行交叠,导演将故事层面的某一个情节故意断开,用文化内核在逻辑层面上予以连接。比如《狮子王》影片的文化内核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强调成年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心理结构的底蕴或者说潜意识,童年经历占有了其中决定性的比例。反过来说,一个人的童年时代的经历会决定其成年的性格和人格类型。一旦成年人在社会中出现某种心理障碍,只需引导其竭力回忆童年时代的对于他心理创伤而形成的某种心理病灶的某件事由。然后让心理情结得以宣泄,现实心理障碍便消失了,从此便成为正常人的心理。由此看出,文化内核参与剧情的叙事,关键是文化内核与动画片的故事题材要相关,如此才能将故事情节建构得天衣无缝。

(二)映射渗入

映射渗入方式就是把文化内核观照到故事层面之下哲思层面,其面上的故事层面是完整的,情节是连贯的,不会影响观众的理解。用文化内核把故事和情节映照一下,让故事层面和文化内核在两个层面平行并走,但以故事情节为主,文化映射为辅。这样可以让不同层面的观众得到不同层次的满足。在很多影片中,这种文化观照是局部的,甚或细节。如影片《沉默的羔羊》中,利汉布博士入狱后被迁往另一城市监狱的囚服编号是“B5160-8”②,这个赋予了一层基督教文化的编号在两名看守给利汉布博士送晚餐时显得格外醒目,它提示观众将要发生什么,如果观众具有西方基督教文化的背景的话,这时会知道后面的情节发展。随后的情节是利汉布博士杀死了两名看守人员,将其中一个人的尸体悬挂在牢笼上,摆出耶稣受难的造型。他随后换上看守衣服,剥下看守脸皮覆盖于自己脸上,蒙混过关并成功逃出监狱,并在救护车上完成了“复活”。可见,文化在内,故事在外,两相辉映,共同推进剧情的发展,使影片既有了文化,又有了较强的视觉观赏性。

三、文化语境迁入动画故事情景

(一)文化生存语境的迁入

这是指文化内核所辐射的现实语境,就是人们在理解和使用某种文化时形成的特有语境。动画影片创作者在创作动画片时基于某种文化的大众化语境,直接将这种语境通过台词或音效等手段直接迁入动画片中,完成动画片叙事,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性。在动画片中,一般是创作者根据剧情需要创建一个具有“新逻辑”的动画叙事语境,以展开故事的情节,情节建构要以“新逻辑”为序。为了阐释“新逻辑”,参照“一般现实逻辑”③这个范畴。所谓一般现实逻辑,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社会阶层或民族群体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占主导地位的审美判断。简而言之,一般现实逻辑是一个动态的范畴,一种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在动画创作中的“新逻辑”即是在动画片中设置的“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也就是动画片中故事发生的“社会发展阶段”,也蕴含了社会审美价值判断标准。“新逻辑”一旦建立,就与“一般现实逻辑”一样具备相对的社会性、历史性和可识性。审美作为人类的识别活动,人类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能服从建立的“新逻辑”的审美规律,也能服从于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现实逻辑”。

(二)文化现实语境的迁入

这是指在影视作品中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过广泛认同的现实文化语境的直接引用。从审美认同角度上讲,人们对熟悉的现实文化已经有了深刻的认知,将心目中形成的审美认同,在影片中直接运用,有利于受众对影片的理解。比如宫崎骏在其动画长片《千与千寻》中为了叙事方便而构建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空间”,这个“社会空间”就是“油汤屋秩序”。这个特殊的“秩序”中迁入了当今社会现实文化语境。在这个“社会空间”中,汤婆婆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诸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统治者;在这个特殊的“社会空间”里宫崎骏还设置有一条基本的“生存法则”来统治“油汤屋”里的所有人,这条“生存法则”是只有努力工作才能生存下来,不然就要被汤婆婆变成猪,或者变成煤灰,在工作中自生自灭。获得工作权利的“油汤屋”员工不能拥有真实的名字,员工原来的真实名字被汤婆婆无偿地拿走。如此,油汤屋里的员工因此会忘记自己的名字而永无休止地、无偿地为统治者――汤婆婆工作。这个文化语境一旦建立,就为观众理解故事情节厘清了思路。千寻和她的父母从人类现实空间误闯到这个“社会空间”,也要“遵循”这个“社会”的基本法则,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固然在情理之中。影片把故事展开的主要部分,安排在一个日本古时期的供各路神仙洗浴的澡堂,具有双重用意:一方面可以借这个场景和环境体现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让日本本土观众由此得到文化回归;另一方面,就场景本身寓意,澡堂本是洗身子用的一个空间,但是在这里是洗礼人的灵魂的地方。千寻在这个澡堂里得到了成长与洗礼,这个过程也就成了这部动画片的一条叙事主线。

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内核语境的迁移和植入,首先要考虑文化语境的大众化,这样才能使观众得到共同理解,引起观众的广泛共鸣。其次就是要选取与故事题材相应和相联系的语境予以植入,才能与动画片剧情相得益彰,虚实相生。

注释:

①③ 黄琳:《影视艺术――理论、简史、流派》,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第27页。

中原文化论文第3篇

会计信息从经济业务发生到最终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经过两个环节:一是企业本身;二是企业外部审计机构。这两个环节都需要应用重要性原则,会计人员运用重要性原则是对会计信息是否单独提供或揭示进行首次判断;注册会计师运用重要性原则最终为了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以看出重要性原则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关系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在会计信息失真的当今社会,正确理解和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中重要性原则的量化在会计核算中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就能够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对于那些不重要的项目,如果也采用严格的会计程序,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就会导致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重要性原则认为对于不影响决策的经济业务和事项,无须在会计报表或会计记录中单独反映,重要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记录成本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与使用者的相关性之间进行权衡,确定哪些业务和事项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或是无关紧要的。在一般人看来,会计提供的信息越多,会计人员就越负责,其实当陈报的信息过多时,真正相关的项目就有可能被掩盖,冗长而繁琐的信息会影响到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会计准则指出在实务中判断项目金额的重要性时,应当以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等直接相关项目数字作为比较基础,并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我国对一些特殊的事项和业务的重要性的数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举例如下:1.主要投资者个人的确定:间接或直接控制一个企业10%或以上表决权资本的个人投资者为主要投资者,包括自然人和法定代表人。2.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中对重大影响的定义: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当一方拥有另一方20%或以上至50%表决权资本,或者一方虽然只拥有另一方20%以下表决权资本,但实际上具有参与财务和经营决策的能力,一般认为对另一方具有重大影响。3.投资核算时根据持股比例决定成本法还是收益法。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下表决权的,则认为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或无重大影响,该情形使用成本法。4.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区分。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且使用期超过2年的作为固定资产。5.分部报告的编制考虑重要性原则。如10%重要性标准,达到75%的要求;数量要求———最多10个。6.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企业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而且重要性原则的应用应当保证理解企业中期末财务状况和中期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相关的信息。7.会计报表的项目列示也体现了重要性,如:固定资产项目的列示。8.会计报表附注中涉及到重要性的项目有11个方面,而这正是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如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或有事项的说明、资产负债日后事项的说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等。会计机构将重要性原则的使用权下放到会计人员,而同时又强调执行这一原则的重要性,这对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带来了冲击。首先重要性与否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导致了一些会计事项处理的非规范性,导致一些反映不重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帐户异常。

例如“其他应收款”科目的骤减。其次在一些业务中重要性原则缺乏一种操作性界限。例如:在计提八项减值准备时,资产减值多少才应当确认?再如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发生可能对其股标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时(如公司发生重大债务或公司发生重大的投资行为或购置金额较大的长期资产),应当编制重大事件公告书向社会披露,但重要性标准是什么呢?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我们不仅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更重要的是加强对重要性标准的研究,我们不可能对每种业务都制定重要性标准,但可以制定一个适应大多数情况的数量判定标准。在美国有人提出了称为“咨询的方法”,即对于净收益相关项目的“咨询”(比率)。L.A.伯斯特认为以税后净收益的10%~15%的较宽范围作为判断什么是重要的和不重要之间的区别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关于重要性的讨论备忘录中,也提出了类似的一个基于咨询方法来判断重要性的定义,这个定义表述如下:“如果现实的或潜在的效果的数额等于或大于相应的财务报表中的数额的10%,则这种情况被视为是重要,如果现实的或潜在的效果的数额是相应的财务报表中的数额的5%~10%之间,这种情况是否具有重要性就应视情况而定。”还有一种方法由A.拉帕波特(A.Rappaport)倡导的,他认为重要性标准应是一个财务上的趋势平均数。通过计算某个账户数额的趋势平均数来确定其重要性水平。这无疑给我们指明了研究方向。

二、审计中重要性原则的量化审计工作中,应用重要性的原则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和保证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对于重要性所要求的职业判断高于会计人员的要求,一是因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采用了抽样审计,由样本特征去推断总体特征,重要性使用的不当会影响审计结论;二是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环境还要考虑被审计单位的经济环境、行业环境来进行重要性判断,而会计人员仅需考虑企业的影响因素;三是过高或过低的重要性水平对注册会计师都不利。在审计准则中,我国对重要性的运用比会计准则规定的比较规范,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二: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此时,重要性被看作是审计所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发现错报或漏报的限度,即注册会计师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二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此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以及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并且指出评价审计结果时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审计准则中对运用重要性原则提出了一般要求,并对重要性的金额和性质也作出了一些规定:一般说来,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但有些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从性质方面却是重要的。例如:超级秘书网

(1)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因为舞弊与违法行为反映了管理当局或其他人员的诚实和可信性存在问题。对于会计报表使用者而言,蓄意错报或漏报比相同的金额的笔误更重要。

(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错报。

比如,某项错报或漏报使得企业的营运资金增加了几百元,从数量上看并不重要,但这项错报或漏报使营运资金从低于贷款合同规定的营运资金数变为稍高于贷款合同规定的营运资金数,这就影响了贷款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所以是重要的。

(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例如,某项错报或漏报使收益每年递增%的趋势变为本年收益下降1%,使盈利变为亏损等,就具有重要性。

(4)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如果发现现金和资本账户存在错报或漏报,就引起重视。

(5)注意小额错报或漏报可能累计成大额的错报或漏报。在审计过程中,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判定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其计算方法有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两种。固定比率法在选定判定基础后,乘上一个固定百分比,求出重要性水平。这个百分比是多少,世界各国的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都没有作出水平,百分比在实务中的指南是:税前净利润的5%~10%(净利润较小时用10%,较大时用5%);资产总额的0.5%~1%;净资产的1%;营业收入的0.5%~1%。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账户和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有分配和不分配的两种方法,在实务中,很多注册会计师选择资产负债表账户作为分配的基础,国际上许多会计公司采用不分配的方法。尽管审计准则对重要性有比较完备的规定,但在使用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1)对从数量上看似不重要但性质重要的错报,审计人员可能因这些错报未达到重要性水平而误以为“不重要”,未予以足够的重视,这种错报使审计人员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过高,从而不能发表客观的审计报告。针对这类错报是否要计入重要性水平,还是单独要求被审计单位必须作出改正?为了判断这类性质上重要的错报,还需对这类错报作出更详细的规定?

中原文化论文第4篇

关键词:语用学;交际;合作;礼貌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213-1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心理习惯。对于同样的一句话,不同民族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判断。人们在言语交际时除了要考虑言语目的之外,也要想到所谓社会文化背景,这往往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它对于语言的使用具有制约作用。事实上,说话人不仅关心你说了些什么,而且关心你为什么要说这些,并据以做出相应的反应。要想使自己的话语达到预期的效果,人们在交谈中就必须遵循一些语用原则,这是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

语用学,即语言实用学,是跨学科的语言学领域。它是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语言交际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说,它是研究超出语句本身字面意义范围的意义,即话语意义。这也是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区别所在。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在《论言有所为》(1962)书中率先指出某些陈述句的使用并非做出真或假的陈述,而是有所为。说一句话时,人们同时要完成三种行为,即言内、言外和言后行为。其中在交际中起重要作用的言外行为是语用学最为关注的。美国语言哲学家舍尔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这一特殊言外行为类型。他指出,显性言外之力可根据施为动词来识别;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这三种主要句型通常表达各自的言外之力,即陈述、疑问和命令。他把这种与语句类型相联系的言外之力称为字面言外之力,而把不具备这种联系的言外之力称为间接言外之力。例如 Can you ride a bicycle?这句话的字面意义与发话者想借此表达的意思相吻合,即询问对方是否有此能力。但 Can you pass the salt? 的字面意义是询问受话者是否有递盐的能力,但这并不是发话者想表达的意愿。他是想借用这个问句形式来表达请求这一言外之力。听话人懂得那句话的目的是请求,是祈使,而不是疑问。

格赖斯提出了著名的会话含意理论。这个理论提出,言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求得交际成功的愿望。为此,人们需要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和准则。这就是所谓的“合作原则”。如果在交际中一方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那么,他可能是故意这样做的,听话人一方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目的,也就是要明白他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含意义。格赖斯把这种言语交际中推导出来的隐含意义称作“会话含意”。

还有些学者提出了语言使用的礼貌问题。因为言语交往涉及社会关系与文化,因而存在礼貌策略问题。里奇认为,如果要解释为什么在言语交际中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让听话人去意会说话人的真正意图,那就是因为礼貌。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活动也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约束。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合作原则都涉及到语言交际中的一条普遍原则:礼貌原则。里奇对礼貌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把它上升到“礼貌原则”,成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里奇认为人们在交际中要遵守礼貌原则,它能解释人们的某些交际行为,特别是讽刺、反语和笑话。该原则不仅完善了会话含意学说,而且还解释了合作原则回答不了的语言现象。语用学的主要理论与美国海姆斯等人的有关交际能力的论说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认为,交际能力应视作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具有的运用语言的全部基础知识,包括远远超过语法的能力。它应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语言――指掌握语法知识;功能――指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技能;语境――指选择与所处意境、说话场所相适应的话语;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对方的社会地位和身分,说出合乎自己身份的话;社会文化知识――语言首先是一种“社会实践”。语言的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除以上提到的各种理论外,语用学还包括对指示现象,会话含意,会话结构和预设等方面的研究。

例如指示现象,它包括人称指,时间指,地点指,篇章指和社会指。英语we可以泛指,如:the planet on which we live.其中的we可以包括或不包括听话者在内。We还可以用来表示I。作家,讲演者,教师常用we代替I, 因为他们出于谦虚,不愿突出本人,使读者和听众有参与感和亲切感。另外在非面对面交际中,常用第三人称代替第一人称。这能解释为什么电话中不说I am John而说This is John。回答对方问话Is that John?时说Yes, that’s him。而不说That’s me。这些语言运用中的特殊现象都可以用礼貌原则进行解释。

单纯用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即交际能力是不够的。除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有关语用规则之外,还应积极利用其他多种渠道,如观看原声电影,模仿电影配音,情景对话,大量阅读现代文学作品,充分利用外教作用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语言是人类有别与其他物种的最神奇的属性。而语言的使用,使用中的语言更是千变万化,魅力无穷。由于语言是一种精神力量,在研究语言时就必须采用精神的,也即哲学的、心理的、历史文化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 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中原文化论文第5篇

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是发展草原旅游经济,迅速脱贫致富的有利因素。蒙古民族由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在内蒙古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周围其他民族的影响下,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饮食文化。为传承草原文明,真正展示草原文化精髓,我们有必要向草原文化更深层次挖掘,有必要开发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产品。

一、蒙古民族饮食文化及其特点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蒙古族也不例外,但是要说到蒙古族饮食就会联想到“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就大错特错了。蒙古族的食品构成,与游牧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夏食酪浆酸乳,冬食牛羊肉”。这基本上概括了蒙古族饮食文化的特色。“食其肉、饮其酪、衣其皮”是古代中原人对游牧生活的蒙古人的概括。在蒙古高原特定的自然环境里,长期从事狩猎和游牧经济的过程中,蒙古民族用自己的智慧与技能创造了丰富的独特的食品和饮品,从而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蒙古民族的传统食品根据不同的材料来源被分为:白食、红食、紫食、青食;蒙古民族的传统饮品分为:茶、奶、汤、酒四个大类。蒙古民族的饮食文化是人类饮食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和世界饮食文化的瑰宝。古老的民族文化,给蒙古族饮食以丰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蒙古族文化是蒙古族饮食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蒙古饮食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饮食、餐具、食俗、礼仪、环境、服装、歌舞、工艺品、专用语言等众多内容,是蒙古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百科全书。蒙餐是绿色食品,蒙餐是营养食品,蒙餐是保健食品。蒙餐是内蒙古餐饮业的优势和突破口,最能体现我区民族特点及地区特点的饮食,也应该是我区最高档次的招待饮食。

蒙餐的发展是蒙古族饮食文化传统的延续,是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体。蒙古族饮食文化传统中的强调生理健康与精神健康的统一,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共融,凸现人性的美与善以及人们享受生活美的意蕴与意味,对当今我区及全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饮食文化在草原旅游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蒙古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随着草原文化的蓬勃兴起而大放异彩。1978年起步的内蒙古旅游业,从一开始就将内蒙古的地域文化、草原文化、民族文化融入到内蒙古的旅游业当中,经过多年的扶持和培育,一步步地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人们公认的高附加值产业。

旅游业是个消耗产业,它的直接投入未必就能够马上体现在回报上,往往是经过旅游者对当地的切身感受和当地政府部门对旅游事业的重视和开发,经过时间的考证,经过媒介的宣传,经过口碑的传赞,逐渐得到回报。这种回报,是一种良性的闭合曲线回报,旅游产业拉动人气的增长,拉动其他产业经济增长的同时,其他产业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也会补给旅游产业,从而完成闭合供应链。

目前,内蒙古各地以蒙餐为主的餐饮文化场所逐渐增多,市场是由需求造就的,蒙餐在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配合草原旅游的发展,在满足游客的口味需求上不断创新,挖掘新的蒙餐菜品,在推动内蒙古草原旅游事业的发展中,蒙古族饮食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为把家乡建设成民族文化大区,为传承草原文明,真正展示草原文化精髓,我们有必要向草原文化更深层次挖掘,有必要开发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产品。

三、开发利用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构想

现代蒙古族饮食适应时空概念的变化,在继承传统蒙古族饮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有了较大发展与变化,所以,蒙古族饮食亟待提升理念,注重餐品制作的同时,强化礼仪形式。

(一)、开发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建议

1、蒙古族饮食文化需要政府的支持

蒙古族饮食文化需要政府的支持行业协会的规范,专家学者的指导以及众多民族餐饮企业的参与。政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在开发中从资金投入、资源挖掘、人才培养、科学规划、保护开发等方面需要担当主导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职责,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文化韵味

中国饮食文化总体呈现出以下美学特征:色泽美、香味美、滋味美、造型美、器皿美、环境美等。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双休日的实行和假日的延长,居民外出旅游就餐的机会增多,消费增加,食的消费在旅游六大要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已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内蒙古必须要加强饮食文化的开发、整理、革新,这看发展草原旅游乃至整个内蒙古旅游业的重要环节。

3、把民族饮食文化与草原旅游优化组合

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时,首先应该挑选那些最有代表性的、最具有声望的资源,然后加以优化组合,对于菜肴的合理搭配、文化内涵的联系做出评价,结合旅游者的心理因素、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的开展,适时有目标性的推广,以举办佳肴品尝游、药膳保健游、民族风味美食节等多种方式开发多种特色饮食文化旅游活动。以其达到蒙古民族饮食文化与草原旅游的完美结合。

4、挖掘和开发古今民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中原文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原型理论 文化交际

原型型理论概述

对原型理论的研究是从颜色范畴开始的。(赵艳芳,2001:59) Berlin和kay 调查了98种语言。并以说20种各自不同语言的人作为实验对象,发现了焦点色,而Rosch则发现原型具有普遍意义,Rosch在这一研究中曾把多个形态各异的四边形放在一起让人们从中选择最符合它们心目中最理想的那个四边形,大多数人选择把正方形作为最符合它们认知的四边形,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会把其它四边形作为其理想认知。

学习者作出怎样的选择则受社会情境因素如文化习俗、历史渊源、政治、地理特征等,语言情境因素如语音、语调,音高、音重、中介语等。和时间因素即外语习得者学习时间点的长短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如何与我们的认知原型产生关联的呢?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

一、社会情境因素下原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每个国家都有其主流的与人打交道的方式,虽方式各异甚至有时天差地别但他们都认为他们与人交流的方式是最合理的,这是因为每个国家的认知原型是不同的,其价值观也有差异,这种差异是与个人所处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有所差别造成的,而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则是让我们产生摩擦,误会,甚至兵戈相见的重要原因。

英国人的保守是出了名的,他们很少谈及自己的隐私,说话也颇为谨慎,举止言行比较绅士,美国就有很大不同,他们崇尚自由,这个国家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了争取自由而浴血奋战的恢弘篇章,他们的历史赋予了他们热忱,而受孔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则信守中庸之道,先人后己,讲起话来常常比较隐晦每个民族的烙印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大浪淘金的结果。洪堡说:”语言是世界观”,又说,语言是一个民族人民的精神,每一个民族人民的精神就是其语言”。所以他们的交流方式并非非黑即白,所以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切不可与其社会情境相分割。入乡随俗这一成语,在我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仍有举足轻重地位。只有把语言放在其社会情境当中,做到相互理解,方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做到和谐相处。

二、语言情境因素下原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模型认为在语言情境中,另一种语言形式的出现可能引起说话者倾向于选择其中一个语言变体形式。就这点而言,要如何在两者之中做出选择取决于伴随语言语言情境出现的因素。以英语为第一语言Grammar 1中,词首位置的辅音发清辅音,而词中和词尾位置同一辅音一般不发清辅音,而在以葡萄牙语为第二语言的Grammar 2中,这种发音方式就会被迁移到他们的学习过程中。

中介语(Inter Language)是语言情境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中介语的的产出其主要原因是语言学习者基于对第一语言的认知原型而形成的一种不规则的语言状态。在词汇意义习得过程中,二语学习者的构建原型类似于 Larry Selinker 所说的“中介语理论”――部分地源于母语原型,通常情况下又不同于母语原型和目标语原型,其终极目标是与目标语原型的高度匹配乃至完全重合。在这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构建原型处于不断地调整之中。构建原型与目标语原型的匹配程度对附加意义的理解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英语的认知原型,并对我们熟悉的第一语言的认知结构加以分析,在这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完成匹配度,才能更好的学习英语,才能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际。一个英语学习者如果不能流畅地进行表达,那么他自然不能表达内心的想法,更谈不上从外界获取知识和能量,融入一个他想要参与的世界,了解它的语言,不只是学会它的语言,则是走向它的第一步。

三、时间因素下原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原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流淌,在我们的空间内它是最为永恒的东西。所以原型在你脑海里,无时无刻不与现实产生交互作用,你对语言的认识也在产生着变化,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比如Grammar 1 为中文的一个人童年就开始移居美国并在那呆了十多年,他的价值观都要受到当地影响,那么他的语言更不言而喻,这是因为脱离了第一语言的环境,他大部分的信息输入都来自当地的教育,这种教育可以是来自学校的,也可以来自在当地有稳定收入的中产阶级父母,或者是来自他当地的玩伴,长时间耳濡目染在语言的认知上会逐渐偏离第一语言并更加倾向于英语。当然随着时间的变化,他有可能在那有了自己的子孙后代,那么他的后代对第一语言的认知就更加不复存在,其原型也只剩下对英语的认知。

四、结语

综上述可知,只有我们能够真正找到影响中英文化交际的因素,才能够做到趋利避害,实现真正的中英跨文化交际,我们要实现跨文化交际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当中多加用心,注意总结。才能够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据有利位置。

参考文献:

中原文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陶瓷原料,二氧化硅,测定

1引言

在传统陶瓷中,SiO2是陶瓷坯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形成的骨架,它的存在可以提高陶瓷材料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硬度、机械强度等,从而直接影响陶瓷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使用性能,同时SiO2也是各种釉料配方的重要参数。因此,准确测定陶瓷原料中SiO2的含量,对陶瓷和釉料生产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原材料的用量、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等。

不同的陶瓷原料,其SiO2的含量不同,测量方法也有多种。本文对陶瓷原料中SiO2的常见检测方法逐一作了介绍。

2氢氟酸挥发法

2.1硫酸-氢氟酸法

当试样中的SiO2含量在98%以上时,可采用此法。具体方法如下:将测定灼烧减量后的试料加数滴水湿润,然后加硫酸(1+1)0.5ml,氢氟酸(密度1.14g/cm3)10ml,盖上坩埚盖,并稍留有空隙,在不沸腾的情况下加热约15min,打开坩埚盖并用少量水洗二遍(洗液并入坩埚内),在普通电热器上小心蒸发至近干,取下坩埚,稍冷后用水冲洗坩埚壁,再加氢氟酸(密度1.14g/cm3)3ml并蒸发至干,驱尽三氧化硫后放入高温炉内,逐渐升高至950~1000℃,灼烧1h后,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后称量,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恒重。二氧化硅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SiO2(%)=(m1-m2)/m×100

式中:

m1——灼烧后坩埚与试料的质量,g

m2——氢氟酸处理后坩埚的质量,g

m——试料的质量,g

2.2硝酸-氢氟酸法

当试样中的SiO2含量大于95%而小于或等于98%时,可采用此方法。具体如下:

(1)将试料置于铂坩埚中,加盖并稍留缝隙,放入1000~1100℃高温炉中,灼烧1h。取出,稍冷,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重复灼烧,称量,直至恒重。

(2)将坩埚置于通风橱内,沿坩埚壁缓慢加入3ml硝酸、7ml氢氟酸,加盖并稍留缝隙,置于低温电炉上,在不沸腾的情况下,加热约30min(此时试液应清澈)。用少量水洗净坩埚盖,去盖,继续加热蒸干。取下冷却,再加5ml硝酸、10ml氢氟酸并重新蒸发至干。

(3)沿坩埚壁缓缓加入5ml硝酸蒸发至干,同样再用硝酸处理两次,然后升温至冒尽黄烟。

(4)将坩埚置于高温炉内,初以低温,然后升温至1000~1100℃灼烧30min,取出,稍冷,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重复灼烧,称量,直至恒重。二氧化硅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SiO2(%)=[(m1-m2)+(m3-m4)]/m×100

式中:

m1——试料与坩埚灼烧后的质量,g

m2——氢氟酸处理并灼烧后残渣与铂坩埚的质量,g

m3——试剂空白与铂坩埚的质量,g

m4——测定试剂空白所用铂坩埚的质量,g

m——试料的质量,g

3重量-钼蓝光度法

重量-钼蓝光度法所测定的范围是SiO2含量小于95%。具体如下:

(1)对可溶于酸的试样,可直接用酸分解;对不能被酸分解的试样,多采用Na2CO3作熔剂,用铂坩埚于高温炉中熔融或烧结之后酸化成溶液,再在水浴锅上用蒸发皿蒸发至干,然后加盐酸润湿,放置一段时间后,加入动物胶,使硅酸凝聚,搅匀,放置5min,用短颈漏斗、中速滤纸过滤、滤液用250ml容量瓶承接。将沉淀全部转移到滤纸上,并用热盐酸洗涤沉淀2次,再用热水洗至无氯离子。

(2)将沉淀连同滤纸放到铂坩埚中,再放到700℃以下高温炉中,敞开炉门低温灰化,待沉淀完全变白后,开始升温,升至1000℃~1050℃后保温1h取出,稍冷即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重复灼烧,称量,直至恒重。

(3)加数滴水润湿沉淀,加4滴硫酸、10ml氢氟酸,低温蒸发至冒尽白烟。将坩埚置于1000~1050℃高温炉中灼烧15min,取出稍冷,即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重复灼烧,称量,直至恒重。

(4)加约1g熔剂到烧后的坩埚中,并置于1000~1050℃高温炉中熔融5min,取出冷却。加5ml盐酸浸取,合并到原滤液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此溶液为试液A,用于测定残余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钛。

(5)用移液管移取10ml试液A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水、5ml钼酸铵溶液,摇匀,于约30℃的室温或温水浴中放置20min。

(6)加入50ml乙二酸-硫酸混合溶液,摇匀,放置0.5~2min,加入5ml硫酸亚铁铵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用10mm吸收皿,于分光光度计690nm处,以空白试验溶液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二氧化硅的值由绘制的工作曲线上查得。二氧化硅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SiO2(%)=[m1-m2+m3(V/V1)-(m4-m5)]/m×100

式中:

m1——氢氟酸处理前沉淀与坩埚的质量,g

m2——氢氟酸处理后沉淀与坩埚的质量,g

m3——由工作曲线查得的二氧化硅量,g

m4——氢氟酸处理前空白与坩埚的质量,g

m5——氢氟酸处理后空白与坩埚的质量,g

V1——分取试液的体积,ml

V——试液总体积,ml

m——试料的质量,g

4氟硅酸钾容量法

重量-钼蓝光度法的准确度较高,但对于一些特殊样品,如萤石CaF2,由于含有较大量的氟,会使试样中的Si以SiF4形式挥发掉,不能用重量法测定。还有重晶石以及锆含量较高的样品、钛含量较高的样品,在重量法的条件下形成硅酸的同时,会生成其它沉淀,夹杂在硅酸沉淀中。所以这些特殊

样品不能用重量法测定,可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来测定SiO2的含量。

氟硅酸钾容量法是将试样用碱熔融,不溶性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转变成可溶性的硅酸盐,加酸后生成游离的硅酸,在过量的氟离子和钾离子存在下,硅酸与氟离子作用形成氟硅酸离子,进而与钾离子作用生成氟硅酸钾沉淀。该沉淀在热水中会水解生成氢氟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由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二氧化硅的含量。应用该分析方法时应严格控制分析条件,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样品的处理是先用氢氧化钠熔融,然后用水浸取,再加盐酸酸化,然后得到样品溶液。当样品中铝、钛含量较高时,为防止氟铝酸钠和氟钛酸钠沉淀的生成,可用氢氧化钾代替氢氧化钠。氢氟酸挥发法历来被认为是赶硅的一种方法,但实践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四氟化硅和氢氟酸能共处于同一溶液中,因此,在溶解过程中,只要控制一定的体积,硅即以氟硅酸的形式留在溶液中,从而可测定硅的含量。

(2)为了保证硅的沉淀完全,加入氟化钾和氯化钾的量应过量。但氟化钾和氯化钾的量若过大,则当样品中的铝、钛含量较高时干扰情况比较严重。一般在铝、钛含量不高时,50ml溶液加氟化钾1.5~2.0g;而铝、钛含量较高时加1~1.5g。氯化钾的加入量还与沉淀时的温度有关。20℃时,50ml溶液加8g氯化钾;高于25℃则需加入10g以上。

(3)沉淀时为减少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洗涤困难,温度应低于30℃,体积不大于50ml,沉淀应在放置15min后过滤。

(4)测定的干扰一般来自铝、钛,对高铝和高钛的试样可加入氯化钙、过氧化氢、草酸铵、草酸和熔样用的氢氧化钾来代替氢氧化钠、用硝酸代替盐酸作介质的方法来消除干扰。

氟硅酸钾容量法具有快速、准确、精密度高的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陶瓷生产中的控制分析。

5比色法

当试样中的SiO2含量在2%以下时,为了得到较准确的检测结果,宜用比色法测定。比色法有硅钼黄和硅钼蓝两种。硅钼黄法基于单硅酸与钼酸铵在适当的条件下生成黄色的硅钼酸络合物(硅钼黄);而硅钼蓝法把生成的硅钼黄用还原剂还原成蓝色的络合物(硅钼蓝)。在规定的条件下,由于黄色或蓝色的硅钼酸络合物的颜色深度与被测溶液中SiO2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颜色的深度测得SiO2的含量。硅钼黄法可以测出比硅钼蓝法含量较高的SiO2,而后者的灵敏度却远比前者要高,因此在一般分析中,对少量SiO2的测定都采用硅钼蓝比色法。硅钼蓝比色法有两种,一种是用1,2,4-酸(1-氨基-2-萘酚-4-磺酸)作还原剂,另一种是用硫酸亚铁铵作还原剂,具体操作如下:

1,2,4-酸还原法:该方法是将试样分解后,在一定酸度的盐酸介质中,加钼酸铵使硅酸离子形成硅钼杂多酸,用1,2,4-酸还原剂将其还原成钼蓝,在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70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硫酸亚铁铵还原法:该方法是将试样用碳酸钠-硼酸混合熔剂熔融,并用稀盐酸浸取。在约0.2mol/L盐酸介质中,单硅酸与钼酸铵形成硅钼杂多酸;加入乙二-硫酸混合酸,消除磷、砷的干扰,然后用硫酸亚铁铵将其还原为硅钼蓝,于分光光度计波长810nm或690nm处,测量其吸光度。该方法可以测出比1,2,4-酸还原法含量较高的SiO2。

比色法测定SiO2对溶液的酸度和溶液温度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得不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6硅酸钙沉淀EDTA滴定法

该法是让硅酸在pH=10时与钙生成硅酸钙沉淀,沉淀用已知过量的EDTA溶解,过量的EDTA用标准钙溶液回滴,用K-B指示剂指示终点,由加入的EDTA量和钙标准溶液的消耗量来计算二氧化硅的含量。应用该法分析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干扰离子较多,一般共存的铁、铝、钛均会干扰测定,可采用邻二氮菲和三乙醇胺来联合掩蔽。

(2)由于硅酸钙沉淀的溶解度较大,为保证沉淀完全,沉淀时体积应较小,而且pH控制为10。

(3)为使沉淀完全应加入SiO32-量60~80倍的氯化钙,沉淀时应遵循“热、浓、快”的原则,以便得到较紧密的硅酸钙沉淀。

(4)洗涤应选用pH=10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为减少洗涤时硅酸钙的损失,应尽可能减少洗涤剂的用量。

硅酸钙沉淀法操作方便,熔样可采用镍坩埚进行,滴定过程可在普通烧杯中进行。虽然在准确度和精密度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改进,但此法在厂矿的控制分析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分析方法。

7结语

陶瓷原料中SiO2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检测时应根据待测试样的具体特点来选用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

参考文献

1杨东辉.长石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J].中国陶瓷,2006,5:55~56

2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李硕等.GB/T4734-1996.陶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中原文化论文第8篇

论文摘要:自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翻译界对其的评价各异。本文对“等效论”的历史发展进行简单的疏理,从跨文化交际和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等效论”在实践操作中的语用可能性,指出等效翻译会导致大量的文化和语言信息的流失。

一、等效翻译理论的提出18世纪末,美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a·f·肠tier)在他的《论翻译的原则》(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里曾对翻译作过这样的描述:“在好的翻译中,原著的优点已经完全移注人另一种语言,从而使这另一种语言所属国家的人能够获得清楚的理解和强烈的感受,其程度和使用原著语言的人相等。由于他的理论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被译介到我国,所以,人们虽然对他的“三原则”比较熟悉,但对于未被他列人“三原则”之中的等效观并没有引起更多的重视。1862年,麦休·阿诺德(mathew arnold )在其文艺批评作品中也有过类似的阐述:“翻译作品对我们的影响应该与原作对其最初读者的影响一致” 1957年,诺克斯(r.  a.  knox)在其on english trans-lation(《论英语翻译》)一书中也主张译作应该“读起来与原作一样能给读者产生相同的兴趣和快乐”。毫无疑问,这些对理想翻译的设想都是建立在一种对穿行于不同语言文化中的、作为桥梁与媒介的翻译活动本身最好的期待上,它们都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那就是语言的可译性与共同性。事实上,在泰特勒、阿诺德等人看来,不同语言之间具有某些相同的或相似的因素或特点,因此,不同语言之间的交际是可行的。在语言的形上层面,这些因素或特点具有某种程度的“等效性”,而翻译的任务即是以不同的语言将这种“等效性”表达出来。

    将“等效论”作为一个完整理论提出的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 ) 0 1964年他在《翻译学初探》(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更是第一次明确指出:“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从而确立了“等效论”的基本内涵。1969年,奈达在《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了“动态理论(dynamic equivalence )” (mss),使“等效论”进一步地明确化。到了90年代,奈达对于“动态理论”又有了新的阐述:“在这种翻译(动态翻译)中,不必担心接受者语言信息是否与原语语言一致,它们之间是动态关系,即接受者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应与原语接受者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保持一致”。在奈达的“等效论”看来,译作对译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必须与原作对原语读者产生的效果一致。而这个相同或相似的效果最终是以译语读者对译作的反应作为检验的主要标准。这样,翻译活动就从传统单纯的线性语言转换活动转变成具有交际功能和负载了等效信息的语言编  码、传递、解码和接受的复杂过程。因此,翻译须随时顾及读者可能有的反应,翻译活动的服务中心应该从过去的作者转移到译作的读者。这里,奈达已经将翻译形态的“动态对等”(d一etheory :1964)发展成为“功能对等”(f一e theo-ry:1993),从而将“等效论”进一步完整化和系统化。而翻译界至今对他的“等效翻译理论”评价各异、褒贬不一。

      二、等效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传递中的信息流失 在翻译等效论看来,翻译其实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改用乙语言表达出来,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因此,翻译既然是以不同的语言或形式再现原文所承载的文化或语言信息,这个信息应该可以是意义上的,也可以是关于某种文体的。译文要做到与原文功能等效,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原文的语境和文化指涉,甚至它最终的语用效果。在跨文化交际中,“等效论”视域下的翻译就必须充当语用交际的工具,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交际和语用的过程。按照nida的“翻译即是交际”、“翻译即译意”的理论原则,翻译活动中的译者既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又身临其境地充当着交际者。这样,译语的文化内涵和译语的产生语境就成为他首先要考察的重要因素。这时候他的翻译其实就成为了一种语用翻译,不仅要注重对原文意义的等效传达,还要注意挖掘原文某些话语在特定语境下的隐含意义。

    但是,当一个译者将上文所提及的原语文化内涵、会话情景和隐含意义等因素一起考虑进翻译活动中时,在更多的时候,他无法全部做到。根据会话原则,在交际中对会话含义的推导是会话顺利进行的基础。但这个推导过程是很复杂的,尤其在文学作品中,话语往往承载了太多的语言信息或文化信息。那么,当他力图进人这种跨文化交际的会话情景中时,他既要表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又要不露痕迹地揭示作者的隐含意义,而且这一切是建立在他将原语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基础之上,大量的语用翻译实践证明,这只不过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真正的翻译活动中,无论是功能等效,还是语言等效,都很难成功。

    正如金堤先生在《等效翻译探索》中所指出的:“对等从来就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恒在的,文化因素本身是无法等效转换的。例如,客观地说,属于某种同一文明的语系内部,即存在着诸多的异质因素,如英国人与美国人在行为方式和语言表达上就有着很大的不  同。东西方人在思维习惯、美感和文化纬度上更是存在着很多迥异的地方。中国人表达的情感或处理问题的方式与欧洲人也就大相径庭。相对来说,中国人“喜具体,长归纳”,而西方人“喜抽象,长推理”。

    文化与语言是互为一体的。正如juri lotman和uspenskij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两种语言上,从形式上来说,英语重逻辑、重组织,句子结构长,句子间的关联词丰富显明,且层次之间过渡清晰、有条理,句子呈“树型结构”;而汉语则注重整体结构,首尾呼应,并一般以动词为中心,构成层递式叠加,句式则呈“线型结构”。那么在翻译活动中,由于等效论鼓励的是译者译“意”,在内容和形式之间,在二者无法兼顾的时候,形式总是成为首先被抛弃的对象。而事实上,有时候话语的文化特色往往就附着在它的形式上。一种文化的语言一般都是具有别种文化的语言所无法替代的某种独特的形式,词汇本身意义的繁复、话语结构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等都是独一无二的。例如,当我们用等效论翻译爱·伦波的结构繁复、曲折幽晦的恐怖小说时,如果我们只将小说的内容或句段的意义传达出来,而将那些用以衬托恐怖气氛、制造神秘气息的漫长的句式和复杂的句法等形式因素舍弃的话(因为我们是无法在汉语中找到和它们具有完全一致的句式或表达),那么译文的读者就不可能像原文读者那样体会或享受到小说带来的巨大冲击和乐趣,而那些伴随着特殊形式的原语文化因素就会损失了不少。

    因此,从文化转移的层面上来看,在跨文化交际中,等效论翻译具有极大的语用难度。在很多时候,它必然会损失部分甚至大部分的文化因素,因为它进行的前提是一种“功能”等效、交际等效,它重视的是交际的顺利进行和语义的准确传达。

    三、等效翻译在译语文化的接受过程中的信息流失  正如上文所讨论的,在等效翻译活动的第一个阶段,当译者既作为原文的接受者又作为译文的传达者时,由于原语与译语的文化差异、译者本人对原语文化和语言的掌握程度、译者为了功能等效而有意识地对原语文化信息的选择、比附与传达等因素的影响,译文文本的面貌与原文文本的面貌就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改变。这是任何翻译中都不可避免的现象,但由于等效翻译重在译意,这种损失就显得更加明显。但是,这还只是等效翻译活动中第一次信息的流失。等效翻译中造成信息流失的还有诸多的因素,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译语接受者,即译文读者的接受因素的考虑、译者对原语文化的“归化”等。

    正如接受美学所倡导的,接受者是任何进人交流或交际活动中的文本所必须顾及到的重要因素。当一个文本缺乏接受者的欣赏或解读,它就根本无法传播或流通。接受者是重要的媒介。而等效翻译理论同样对译语读者倾注了太多的注意力。如果依据等效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就必然会为了译语接受者接受的需要而调整自己的翻译策略,有时甚至是舍弃了很重要的原文特色。在更多的时候,译语读者并非是等效论所描述的那种理想状态,而是层次不一、千差万别的。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