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与文论

中外文化与文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杂志简介:《中外文化与文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6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序言、海外知音、杨明照先生学术研究、龙学新论、国际视野中的《文心雕龙》、经典与变异

主管单位: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四川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 比较文学研究基地
主办单位: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四川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 比较文学研究基地
创刊时间:199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1
总发文量:1068
总被引量:653
H指数:8
引用半衰期:6.3462
期刊他引率:0.875
平均引文率:6.2917
  • 中国学界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作者:傅其林 刊期:2016年第02期

    本文主要梳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界和文艺美学界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行文献整理的重要进展,突出中国学界在此领域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论文认为,中国学界形成了有关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较为翔实的资料文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一些成果已经融汇到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美学的建构之中,这些成果为进一步系统全面整理与研究东欧马克...

  • 卷首语

    作者:"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与研究"课题组 刊期:2016年第02期

  • 多元性与微观性:布达佩斯学派文化理论的范式特征

    作者:杜红艳 刊期:2016年第02期

    布达佩斯学派的文化理论揭示了文化在共时性上的多元性特征及历时性上的微观性特征,多元性与微观性是布达佩斯学派文化理论的范式特征。多元性是20世纪文化理解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布达佩斯学派进一步指出现代文化的多元性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一种微观的力量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对文化多元性与微观性的阐释使布达佩斯学派的文化...

  • 论卢卡奇政治文化思想的民主意蕴与伦理追求

    作者:杨琴冬子 刊期:2016年第02期

    对民主问题的关注,贯穿于格奥尔格·卢卡奇一生的思想活动。当前,学术界对卢卡奇政治思想的伦理意蕴与民主追求关注较少。卢卡奇的《审美特性》《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和《民主化的进程》构成了相互补充的三部曲,它们共同目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复兴。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如何复兴的关键问题上,卢卡奇毫不犹豫地认为民主是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对...

  • 一位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哲学的理解

    作者:颜岩 刊期:2016年第02期

    赫勒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最负盛名的哲学家之一,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哲学事业,对哲学有着独到的理解。首先,哲学是一种合理性的乌托邦,饱含着应然的价值观念,对现实构成一种批判性的张力;其次,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哲学家对人类的深切承诺;再次,哲学是一种价值选择,内含一种道德责任;最后,哲学是一种批判的社会理论,指向一种激进的乌...

  • 南斯拉夫实践派的文化批判理论

    作者:姜海波 刊期:2016年第02期

    南斯拉夫实践派将"文化"理解为一种通过人对更加人道的生活的设计而转变为一个新世界的过程和结果。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文化应发挥其桥梁功能、人道化功能与革命功能,但是在南斯拉夫社会自治的共同体中,政治支配着文化,抑制了文化的"乌托邦"维度。实践派反对将市场原则移植到文化领域,反对文化成为社会秩序的"卫道士",反对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文化...

  • 论波什尼雅克社会主义宗教文化哲学问题

    作者:包力维 刊期:2016年第02期

    宗教"暂存"是马克思主义对宗教命运的认识,然而宗教如今仍在包括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切现存社会体制中有着一席之地,其并未出现消亡的征兆。南斯拉夫"实践派"学者布兰科·波什尼雅克的就注意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观点所忽视的宗教对于作为必死之人的"存在"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宗教的消亡》一文中,其指出宗教之命运在于人对待存在的方式:只要人们以...

  • 从文化悲剧诊断到文化工业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齐美尔的批判与超越

    作者:杨向荣; 鲁淑媛 刊期:2016年第02期

    卢卡奇、本雅明、霍克海姆和阿多诺等法兰克福学派学者将齐美尔的文化一社会美学进行发挥与学术继承。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批判只是一种书斋中的批判,最终也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齐美尔到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文化批判思想呈现出浪漫主义的审美乌托邦情结。

  • 匈牙利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导论(1945-1951):政治怎样作用于美学?

    作者:塔马斯·谢波纳尔; 张宇维 刊期:2016年第02期

  • 直面现实

    作者:拉吉斯拉夫·施陶尔; 黄钰皓 刊期:2016年第02期

  • 论施陶尔《直面现实》中的现实主义美学

    作者:郭芳丽 刊期:2016年第02期

    《直面现实》是施陶尔于1948年4月在捷克斯洛伐克"民族文化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长篇报告,是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观点的集中表达。首先,施陶尔从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出发认为艺术与劳动统一,两者都是实现全面人性的途径。其次,在社会主义社会,梦想与现实的矛盾消失,艺术家进行"梦想"的生产,引导人民为实现梦想而奋斗。最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伊琳娜·沃伊纳尔的美育思想导引

    作者:曹艳春 刊期:2016年第02期

    伊琳娜·沃伊纳尔终身致力于美育理论的研究,倡导"借助艺术进行教育"的审美教育路线。她认为,波兰艺术教育理论的发展跟其社会历史背景的变化有关。审美教育或审美文化的教育是文化革命的一个重要同盟者。她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也吸收了她那个时代重要的成果,形成了独特的美育理论。

  • 论卢卡奇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理据及其深层诉求

    作者:邱晓林 刊期:2016年第02期

    韦勒克虽然并不认同卢卡奇全面否定现代主义文学的倾向,也准确地概括了其基于总体反映论的文学观,但并未找到其美学方面的"反应迟钝"与此种文学观之间的内在关联,更未洞悉到此种文学观作为其美学理据的深层诉求。实际上,卢卡奇的总体反映论所蕴含的主体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导致其美学评价显得单一、狭隘的主要原因,而这一情形则缘于该...

  • 科西克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探析

    作者:黑磊磊 刊期:2016年第02期

    科西克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建立在其具体总体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他认为艺术创作始终是一种区别于机械劳动的实践活动,艺术的实践过程就是本体建构的过程。每一件艺术品都有不可分割的二重性:它表现实在,同时也建构实在。艺术作品之所以能比它诞生的那个环境更有生命力,是因为艺术作品见证并超越了那个时代。艺术作品需要解释,需要产生新的意义来...

  • 斯特凡·莫拉夫斯基美学思想引论

    作者:高树博 刊期:2016年第02期

    莫拉夫斯基是波兰著名美学史家塔塔尔凯维奇的高足,他自觉地采纳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研究方法。总体而言,莫拉夫斯基并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可以用广义的"新马克思主义"一词命名之。他著作等身、兴趣多样,涉及范围广泛,在马克思主义学者和非马克思主义学者之间引起了极大的争论。他不仅致力于美学理论的阐释和反思,还非常关注艺术的最新...